会计基础知识之复式记账
基础会计教案——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方法、账户结构
![基础会计教案——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方法、账户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cc28398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5.png)
基础会计教案——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方法、账户结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让学生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3. 让学生熟悉常见账户的结构和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常见账户的结构和特点。
2. 教学难点:借贷记账法的应用、账户分类和判断。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基础会计。
2. 教案:本教案。
3. 课件: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账户结构等。
4. 案例:企业会计实务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引出复式记账的概念和原则。
2. 讲解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解释什么是复式记账,为什么要采用复式记账,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 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介绍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如何进行记账。
4. 讲解常见账户的结构和特点:介绍不同类型账户的结构和特点,如何区分和应用。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企业会计实务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和账户结构的应用。
6. 课堂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讨论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和账户结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作业。
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和案例,总结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和账户结构的知识点,形成读书笔记。
六、教学内容6. 复习复式记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回顾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7. 深入探讨账户的分类和特点,分析各类账户在日常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8. 分析实际会计案例,让学生运用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进行账务处理。
9. 讲解会计分录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掌握如何编制会计分录。
10. 介绍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试算平衡的检查。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账户的分类和特点、会计分录的编制、试算平衡的检查。
基础会计复式记账法
![基础会计复式记账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62849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2.png)
LOGO
主要内容
➢ 复式记账原理 ➢ 借贷记账法 ➢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
第一节 复式记账原理
一、复式记账法的来源
复式记账法的产生经历了很长的时间,都是为了解决商业问 题而产生的。
在西方,复式记账法的产生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时间,
在文艺复兴时期渐趋成熟,其标志是1494年由意大利的僧 侣和数学家卢卡·帕乔利撰写的《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 的出版。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应用举例
【例3-6】企业购买80 000元材料,其中55 000元已用银行 存款支付,25 000元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原材料增加了80 000元,而“原材料”账 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因此,应记入“原材料”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使企业的银 行存款减少了55 000元,而“银行存款”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减少应记入“银 行存款”账户贷方,同时,引起企业的应付账款增加25 000元,而“应付账款” 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增加应记入“应付账款”账户贷方。
(3)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 进行分类登记,并以双重记录为基础对账户记录及结 果进行试算平衡,以验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第一节 复式记账法的原理
二、复式记账的原理和特点
在西方国家,历史上只有一种复式记账法,就是“借贷 记账法”。在我国,曾先后出现过“借贷记账法”、 “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但后两种复式记账 法在我国已取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我国的行政 单位、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也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会计基础之复式记账法及其应用
![会计基础之复式记账法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d10787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3.png)
复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
通常只对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即货币资金)的收付、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结算涉及的账户加以记录,而对实物增减涉及的资产账户等则不予记录(当然也不必设置这些账户)。
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均采用借贷记账法
二、会计恒等式——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着数额相等的关系。从企业资产与权益的关系来看,在任何一个时点,二者数量上必然保持以下的平衡关系:
资产 = 权益 =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利润 = 收入-费用
从企业的经营成果来看,一定时期的利润与收入、费用的关系可表示为:
总 账会计科目:原材料
2009年
凭证号
摘 要
借 方
贷 方
借 或 贷
余 额
月
日
3
1
转1
甲材料入库
10 000
借
【例】
某企业在2009年3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甲材料,价格为10 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明 细 账会计科目:原材料—甲材料
2009年
凭证号
摘 要
借 方
四、会计科目及账户
1.会计科目概念及分类概念:指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标志或项目。
资 产
负 债
所有者权 益
收 入
费 用
利 润
会计要素
会计科目
分类:会计科目根据会计对象各自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进行分门别类、分项目的核算。
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按隶属关系分类:
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账户的经济内容,就是账户核算和监督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上午基础会计学复式记账法
![上午基础会计学复式记账法](https://img.taocdn.com/s3/m/4e326e1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6.png)
(2)试算平衡的基本方法 ①发生额平衡法 ◆A平衡公式:
◆B平衡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上午基础会计学复式记账法
经济业务
会计分录
1.收到投资者 借:银行存款 400 000
投资。
贷:实收资本
2. 归还前欠货 借:应付账款 50 000
款。
贷:银行存款
复式记账
银行存款
原材料
62 000
62 000
平行登记
原材料—乙材料
40 000
原材料—甲材料 12 000
原材料—丙材料 10 000
上午基础会计学复式记账法
2)平行登记的要点
◆登记内容相同 ◆登记方向一致 金额相等
原材料—乙材料
明细分 类账户
原材料—甲材料 原材料—丙材料
上午基础会计学复式记账法
2)总账与明细账的关系
■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总账对其所属明细账起统
驭作用;明细账则对其所隶属的总账起辅助作用。
■相互配合的关系。核算内容相同,它们提供的核
算资料相互补充。
原材料
62 000
总括 登记
原材料—乙材料
40 000
期末余额
510 000
总分类账户余额试算平衡表
账户名称
期末余额
借方
贷方
银行存款
510 000
应付账款
5 000
(其余账户略)
……
……
合计
1 125 000 1 125 000
※可以与发生额试算平衡表合并为一张表格。
借
应付账款
贷
(业务登记略) ……
期初余额
会计及基础3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会计及基础3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https://img.taocdn.com/s3/m/65c50047be1e650e52ea99cb.png)
一、会计等式的含义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也称为会计平衡公式,会计恒等式)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九种情况)1.资产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
2.负债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
3.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
4.权益内部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增减金额相等。
5.权益内部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减金额相等。
6.等式两边同增,资产项目增加,负债项目增加,增加金额相等。
7.等式两边同增,资产项目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加金额相等。
8.等式两边同减,资产项目减少,负债项目减少,减少金额相等。
9.等式两边同减,资产项目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减少金额相等。
三、收入与费用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收入-费用=利润(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基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四、记账方法1.单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一般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2.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相互联系地等级,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制记账法主要是借贷记账法。
五、复式记账法的特点1.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进行记录。
2.可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是指以“借”“贷”二字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是我国法定的记账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每一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并且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为贷方;账户接待双方必须做相反方向的记录。
1.资金类账户的基本结构资产的增加额计入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额计入账户的贷方,期末若有余额,一般在借方。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2.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基本结构贷方登记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登记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若期末有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现有数额。
第三章 复式记账 《新编基础会计学》 PPT课件
![第三章 复式记账 《新编基础会计学》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4b335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6.png)
❖ 【业务11】企业厂部耗用材料3000元。
(10) (11)
(2) (7)
管理费用
4000 3000
原材料
3000 2000
(11)
3000
❖ 【业务12】企业收到所欠款3,000元,存入银行。
❖ 【业务13】张华用个人资金10,000元支付其 家庭装修费用。
▪ 这是张华的个人交易,而非企业业务事项。由于该项业 务不是企业交易,不对企业的资金运动产生影响,该业务 勿需记录。
一、什么是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借”
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 等”为记账规则,来登记经济业务的一种复式记账 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基本内容
1、理论依据 2、记账符号 3、账户设置及账户结构 4、 记账规则 5、 试算平衡
Company Logo
二、借贷记账法的内容(特点)
(2) (1)
原材料 3000
银行存款 40000 (2)
3000
❖【业务3】企业向银行取得短期借款30 000元, 并存入开户银行。
❖ 【业务4】企业从银行支取现金5,000元,用于 借支差旅费。
❖ 【业务5】企业偿还10,000元的银行短期借款。
❖ 【业务6】企业购买设备,通过银行支付20000 元。
Company Logo
❖ (2)种类: ❖ A、简单分录:一借一贷 ❖ B、复合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 ❖ C、复杂分录:多借多贷
Company Logo
❖ 会计分录编制举例业务 ❖ (5)借贷记账法的过账。 ❖ A、开设账户并记入期初余额。 ❖ B、根据会计分录登记账户。 ❖ C、结出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
复式记账法知识点
![复式记账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da78013fad6195f312ba664.png)
一、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交易或事项,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进行记录,系统地反映每一项经济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复式记账方法是借贷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即将发生的经济交易与事项所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会计科目中进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地记录。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用“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将会计科目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
(三)借贷记账法的会计科目结构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经济业务最终应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到账簿中,账簿有其固定的格式。
1.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资产类科目的结构为:科目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
资产类科目期末如有余额,一般应该在借方。
资产类会计科目的内部关系如下:资产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特殊资产类科目:贷增借减,如:累计折旧、存货跌价准备、累计摊销等。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会计等式,决定了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结构与资产类科目的结构正好相反,其贷方登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登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
同样,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一般应为贷方余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内部关系如下: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3.成本类会计科目的结构成本类会计科目的结构与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一致,其内部关系也相同。
即成本类会计科目的借方登记成本的增加额,贷方登记成本的减少额,期末若有余额,应在借方。
4.损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损益收入类科目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费用类科目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
基础会计第3章 复式记账法
![基础会计第3章 复式记账法](https://img.taocdn.com/s3/m/0849b13e5901020207409ca2.png)
3.1.2
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和种类
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会计平衡式(资产=负 债+所有者权益)。从会计平衡式可知,任何一项经 济业务的发生,都至少会引起两个方面资金的增减 变动,且变动的金额相等。例如一项资产的增加, 可能是由于另一项资产的减少,或是一项负债的增 加,还可能是由于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引起的。对于 一项经济业务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方面进行相互 联系地、全面地反映,这是复式记账法的原理。
17
图3.7 负债项目一增一减对应关系图
18
图3.8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项目一增一减对应关系图
19
图3.9 所有者权益项目一增一减对应关系图
20
图3.10 “多借一贷”对应关系
21
图3.11 “一借多贷”对应关系图
22
4) 采用借贷记账法记录经济业务,要求对每一项 经济业务都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 则进行记录,记入账户借方的金额和记入账户贷方 的金额相等。因此,将一定时期的全部经济业务的 会计分录都记入有关账户后,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 方本期发生额合计数也必然相等。同时,所有账户 借方和贷方的期末余额合计也必然相等。这种平衡 关系可表示为: 所有账户期初借方余额之和=所有账户期初贷
4
3.2.1
借贷记账法的产生和发展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 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 巴其阿勒(Luca Paciolio)出版了他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 》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的复式记账法,并给 予理论上的总结。由于这本书的出版,借贷复式记 账法才在欧洲和全世界得到推广。随着经济发展和 管理水平的提高,经过上百年的不断完善,借贷记 账法逐渐成为一种在国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
会计基础知识之复式记账
![会计基础知识之复式记账](https://img.taocdn.com/s3/m/62b5fc89f7ec4afe05a1df32.png)
第四章复式记账第一节复式记账法所谓记账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在账簿中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
按照记录经济业务方式的不同,记账方法可以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一、单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在单式记账法下,通常只登记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金额以及债权债务的结算金额,一般不登记实物的收付金额。
单式记账法记账手续比较简单,但是账户之间不能形成相互对应和平衡的关系,所以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以及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利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是否正确和完整,因而是一种不够科学的记账方法。
这种记账方法只适用于经济业务很简单或很单一的经济个体和家庭。
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指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克服了单式记账法的缺点。
例如,用银行存款10000 元购买一批材料的业务,业务发生后,一方面在“银行存款”账户记录银行存款减少10000 元,另一方面在“原材料”账户记录材料增加10000 元,这样登记的结果能够清楚地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即资金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
其记录结果如图4-1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1.对于企业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登记,既可以全面、清晰地反映出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能通过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来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因此,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便检查账户记账的正确性。
复式记账法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为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
我国过去曾采用的复式记账法主要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
在我国1992 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会计基础》第四章复式记账(含答案解析)
![《会计基础》第四章复式记账(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adb62a0740be1e650e9ad0.png)
《会计基础》整理练习题三(含答案解析)1. 下列各项属于资产类账户记账规则的是()。
A.增加记贷方B.减少记借方C.增加记借方D.期末无余额[答案]: C[解析]:资产类账户的记账规则是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余额一般在借方。
2. 借贷记账法的“借”表示()。
A.费用增加B.负债增加C.所有者权益增加D.收入增加[答案]: A[解析]:借贷记账法的“借”,表示资产(费用)的增加。
3. “预提费用”账户的余额一般在()。
A.无余额B.贷方C.借方D.借方或贷方[答案]: B[解析]:预提费用的余额一般在贷方。
4. 某公司6月份计算应发放职工工资15000元,其中:营业人员工资10000元,管理人员工资5000元,其会计分录为()。
A.借:营业费用10000管理费用5000贷:应付工资15000B.借:营业费用15000贷:应付工资15000C.借:管理费用15000贷:银行存款15000D.借:营业成本15000贷:银行存款15000[答案]: A[解析]:营业人员工资设置“营业费用”账户,管理人员设置“管理费用”账户,增加记入借方,应发放工资设置“应付工资”账户,增加记入贷方。
5. 用支票购买设备一台50000元,其会计分录为()。
A.借:原材料50000贷:银行存款50000B.借:库存商品50000贷:银行存款50000C.借:固定资产50000贷:银行存款50000D.借:制造成本50000贷:银行存款50000[答案]: C[解析]:机器设备应设置“固定资产”账户增加记借方,支票支付银行存款减少,记贷方。
6. 用现金1000元购买办公用品的会计分录为()。
A.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B.借:管理费用贷:现金C.借:生产成本贷:银行存款D.借:制造成本贷:现金[答案]: B[解析]:管理费用的增加记借方,现金减少记贷方。
7. 有关“实收资本”账户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其属于所有者权益的账户B.其借方登记按规定减少的资本C.其贷方登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D.期末无余额[答案]: D[解析]:“实收资本”账户期末有余额。
会计基础——复式记账
![会计基础——复式记账](https://img.taocdn.com/s3/m/eda4f4fffab069dc502201ca.png)
借方(左方) 增加(或减少)
账户名称
贷方(右方) 减少(或增加)
“借”、“贷”记账符号
二>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 相等”。“有借必有贷”是指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 都必须在一个(或一个以上)账户借方登记,同时,在另 一个(或一个以上)账户的贷方登记;“借贷必相等”是 指对同一笔经济业务在登记有关账户时,记入借方账户 的金额与记入贷方账户的金额应相等。
借方 增加额 ① 100 000 银行存款 减少额 ② 100 000 贷方
银行存款“T”字型账户
②该企业用银行存款100 000元偿还借款。银行存款减少, 应在“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记录100 000元;偿还银行 借款,使企业负债减少,应在“短期借款”账户的借方 记录100 000元。
借方 减少额 ② 100 000 短期借款 增加额 ① 100 000 贷方
管理费用 (7)50 000 (10)100 000 (9)50 000 本期发生额 100 000 期末余额 0 本期发生额 100 000
本年利 润 (10)130 000 (9)180 000 本期发生额 130 000 本期发生额 180 000 期末余额 50 000
(3)总分类账试算平衡
2、 余额平衡关系。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账户的 余额在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余额在贷方, 收入和费用类账户没有余额。根据会计等式,余额平 衡关系必然是成立的。 余额平衡公式为 全部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
利用借贷记账法内在平衡机制,可以在记账后验证账 务处理是否正确,这项工作称为试算平衡。一般月末结算 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后,通过编制总分类账户试 算平衡表进行试算平衡。总分类账户试算平衡表的形式可 参照下表编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复式记账第一节复式记账法所谓记账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在账簿中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
按照记录经济业务方式的不同,记账方法可以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一、单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在单式记账法下,通常只登记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金额以及债权债务的结算金额,一般不登记实物的收付金额。
单式记账法记账手续比较简单,但是账户之间不能形成相互对应和平衡的关系,所以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以及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利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是否正确和完整,因而是一种不够科学的记账方法。
这种记账方法只适用于经济业务很简单或很单一的经济个体和家庭。
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指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克服了单式记账法的缺点。
例如,用银行存款10000元购买一批材料的业务,业务发生后,一方面在“银行存款”账户记录银行存款减少10000元,另一方面在“原材料”账户记录材料增加10000元,这样登记的结果能够清楚地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即资金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
其记录结果如图4-1。
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1.对于企业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登记,既可以全面、清晰地反映出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能通过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来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因此,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便检查账户记账的正确性。
复式记账法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为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
我国过去曾采用的复式记账法主要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
在我国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二节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是建立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的基础上,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
借贷记账法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
借贷二字已失去了原有的含义,而演变成纯粹的记账符号,用来标明记账方向。
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但是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的性质决定。
(一)资产类账户结构资产类账户,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借方。
即当资产类账户发生增加额时,登记在该账户的借方,发生减少额时登记在该账户的贷方。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公式如下: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增加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减少额)【例1】某企业的原材料账户期初余额为500000元,本期购入200000元,本期发出400000元,则原材料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如下:原材料账户期末余额=500000+200000-400000=300000(元)(二)权益类账户结构权益类账户包括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正好相反,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贷方。
即当权益类账户发生增加额时登记在该账户的贷方,发生减少额时登记在账户的借方,其余额一般出现在账户的贷方。
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公式如下: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增加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减少额)【例2】某企业应交税费的期初余额为35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36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28000元。
则应交税费账户的期末余额为:应交税费账户期末余额=35000+36000-28000=43000(元)(三)收入类账户结构收入类账户的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结构相似,也就是说,对于收入类账户,金额增加时记入账户的贷方,金额减少时记入账户的借方,在期末应予以结转,将全部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通过“本年利润”账户计算出本期利润。
因此,收入类账户一般期末无余额。
(四)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费用是企业为了取得收入所发生的,在计算利润时将其从收入总额中扣除掉;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费用(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相同,与收入类账户相反,即借方登记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贷方登记费用(成本)的减少额。
期末转销后一般无余额,如果有余额,则期末余额在借方。
借贷记账法下各类账户的结构以图4-7概括如下:(五)账户结构总结1.对每一个账户来说,期初余额只可能在账户的一方:借方或贷方,反映资产或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期初余额。
2.如果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的方向相同,说明账户的性质未变;如果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方向相反,则说明账户的性质已发生改变。
例如:“应收账款”是资产类账户,期初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期初尚未收回的账款。
如果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仍在借方,则反映期末尚未收回的账款,仍为资产性质的账户;如果期末余额出现在贷方,说明本期多收了,多收部分就转化成预收账款,变成负债性质的账户了。
类似的情况在很多账户都存在,如“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反映往来账款的账户以及“待处理财产损益”等双重性账户,都应根据它们期末余额的方向来确定其性质,如果余额在借方,就是资产类账户;反之,如果余额在贷方,就是负债类账户。
3.对于收入、费用类账户,由于这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在期末都要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用来核算企业的财务成果,所以一般无期初和期末余额。
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即对于企业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而且借方和贷方的金额要相等。
具体来说,就是指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事项,如果在一个账户中登记了借方,必须同时在另一个或几个账户中登记贷方;或者反过来说,在一个账户中登记了贷方,必须在另一个或几个账户中登记借方。
而且登记在借方的合计数与贷方的合计数金额必须相等。
运用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登记经济业务时,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分析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账户名称,并判断账户的性质;其次,判断账户中所涉及的资金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最后,根据账户的结构确定记入账户的方向。
下面举例说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例3】大华公司2008年5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增值税略):1.5月5日大华公司获得凯文公司追加投资100000元,存入开户银行。
2.5月10日大华公司向供货单位购入原材料一批,共价值50000元,货款暂欠,材料已验收入库。
3.5月20日大华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所欠购原材料款50000元。
4.按法定程序减少注册资本100000元,用银行存款向所有者支付。
5.5月25日大华公司支付银行存款90000元购入生产用设备一台。
6.5月27日以前购货所欠的应付账款60000元到期,但公司暂无款支付,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60000元用于归还前欠货款。
7.以盈余公积80000元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8.经批准将企业原发行的20000元应付债券转为实收资本。
9.经批准企业用盈余公积70000元转增资本。
在上述所举的9个例子中,企业每发生一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只有一个借方账户和一个贷方账户。
当一笔经济业务涉及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几个账户的贷方时,就应该使该借方账户金额等于该贷方的几个账户的金额之和,使借贷两方的金额相等。
反之,一笔经济业务涉及到一个账户的贷方和几个账户的借方时,也应该使贷方账户的金额与借方的几个账户的金额之和相等。
【例4】大华公司购入原材料一批,价格50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30000元,余款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例5】飞达公司收到某企业投入的资本,其中收到50000元是货币资金,已存入银行;另外30000元系木材且已验收入库。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在借贷记账法下,无论经济业务多么复杂,均可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1)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总额增加;(2)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总额减少;(3)资产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4)权益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
注:前面第一章第四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中归纳的9种情况的再归纳。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经济业务,都将以相等的金额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贷方,都应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在采用借贷记账法记录经济业务时,会使有关账户之间形成一种应借应贷的对应关系,称作账户间的对应关系;发生应借应贷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如:例3,业务1中的“银行存款”的对应账户为“实收资本”,二者形成对应关系;业务3中的“银行存款”与“应付账款”互为对应账户。
五、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法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试算平衡有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
(一)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其公式为: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由于借贷记账法对每项经济业务的记录都是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进行的,这样一个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就一定相等。
根据前面例3大华公司5月份发生的9笔经济业务,可以编制如表1的发生额试算平衡表。
表1 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2007年5月(二)余额试算平衡法余额试算平衡法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等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根据余额时间的不同,又分为期初余额平衡和期末余额平衡两类,其公式为: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注意:1.全部账户①全部账户包括没有余额或没有发生额的账户;②全部账户不能仅仅是某一类账户,如资产类全部账户。
(×)2.借方合计=贷方合计因为试算平衡法是检查记账是否正确的,我们用的是借贷记账法,所以最后强调的是借方合计=贷方合计。
3.三个公式为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套入。
【例6】现在假定大华公司2007年5月有关账户的期初余额如表2所示,根据表2和前述9笔经济业务,可编制如表3的余额试算平衡表。
表2 大华公司有关账户5月份期初余额2007年5月31日表3 余额试算平衡表2007年5月31日余额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进行,具体格式如表4-4所示表4 试算平衡表2007年5月31日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保证所有账户的余额均已记入试算平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