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
奇妙的想象教案优秀5篇
![奇妙的想象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1b711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0.png)
奇妙的想象教案优秀5篇奇妙的想象教案篇一一、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仿生建筑图片使幼儿初步了解仿生建筑。
2、启发幼儿用仿生的方法对"房屋"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构思,大胆创作,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表现力。
3、培养幼儿对鸟巢这一伟大建筑构想的自豪感。
二、活动准备单色水彩笔、签字笔、作业纸、课件三、活动过程:(一)导入仿生造型的建筑,出示课件欣赏北京奥运体育馆—鸟巢1、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2、体育馆是干什么的地方?3、看到这样的'体育馆,感觉怎么样?4、猜猜这个建筑象什么?(二)游戏:“猜一猜”这里还有很多奇妙的房屋,它们都各模仿了一样东西,猜猜…小结:我们人类很聪明,会模仿鸟、草莓、荷花、大象等等很多自然界的东西来创造自己的东西,这样叫做仿生。
(三)引导幼儿联想与构思,用仿生的方法来设计房屋今天请大家试试仿生的方法,模仿来设计自己的房屋,想想它是可以干什么的?可以先和伙伴说说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房子,可以干什么?(四)幼儿作画,教师观察指导1、启发幼儿想象,鼓励幼儿大胆独创。
2、帮助幼儿解决困难。
(五)幼儿欣赏评价作品猜猜,他模仿的是什么?还可以怎么样?提出建议来。
延伸活动:课后用线描的方法来装饰画面主体奇妙的想象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从兴趣游戏入手,启发学生自由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3、挖掘想象潜能,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说和写等综合能力。
4、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写清起因、经过、结果。
5、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明白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将大胆自由的想象应用于习作中。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做到想象合理有新意,不人云亦云。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写作纸。
学生:在白纸上印上自己的指印。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两篇充满奇思妙想的故事,自己变成了一棵树,头发可以钓鱼、当晾衣绳在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f8273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f.png)
《习作:奇妙的想象》优质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想象和创作,发展自己的想象力,提高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3. 引导学生学会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2. 通过想象和创作,完成一篇具有个人特色的习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想象与现实相结合,创作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习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创作。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习作的写作技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分享一个有趣的想象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如如何观察生活、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优秀习作,让学生分析其写作技巧,并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想象故事,互相提供意见和建议。
5. 创作练习: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学生进行想象和创作,完成一篇具有个人特色的习作。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想象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观察和思考。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优秀习作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 教师准备一个创作主题,用于学生练习。
3.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和创作。
七、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醒学生记住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2. 教师给出一个创作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创作。
3.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和建议。
4. 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互相评价。
“奇妙的想象”习作教学设计
![“奇妙的想象”习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ba8a0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d.png)
“奇妙的想象”习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2.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学会用奇妙的想象能力创作文章;2.学会运用描写手法表达奇妙的场景和情节;3.学会合作讨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学准备:1.PPT课件或黑板和粉笔;2.学生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幅奇幻图画,引发学生对奇妙想象的兴趣;2.谈论学生对奇妙的想象的理解,例如:如果你有一把魔法笔,你会画什么?如果你有一张神奇的地图,你会去哪里?等等。
二、示范与解释(15分钟)1.教师选择一种奇妙的情境,例如:你发现一本神奇的书,读了之后,你竟然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2.教师向学生展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一篇关于这个情境的小短文,并解释其中的奇妙元素和描写手法;3.教师解释如何用奇妙的想象去创作作文,并鼓励学生多使用形象、神奇的词语和高级句式。
三、合作创作(3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2-3人;2.教师在黑板上或PPT上给学生展示几个不同的奇妙情境,例如:你的手机变成了时间机器,你有一张能变出任何美食的纸片等等;3.学生根据情境创作一个小故事或短篇小说,时间约15分钟;4.学生小组内互相讨论和修改,确保故事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四、展示和分享(20分钟)1.各小组派出1-2名代表将自己的作品朗读给全班同学听;2.教师和其他学生对作品进行点评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意见;3.教师选取几篇优秀作品并登在班级公告栏上,鼓励学生进行自由阅读。
五、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奇妙的想象是如何用于创作中的;2.教师鼓励学生多运用奇妙的想象和描写手法,以提高写作质量和创新能力;3.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发挥想象力,以培养创新思维。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练习写一篇以奇妙想象为题材的作文,并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借鉴奇幻小说、科幻电影等。
扩展活动:1.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奇妙的情境,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创作;2.给学生分发作家笔名,鼓励他们用笔名在班级内分享自己的作品,以提高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用手绘或电子绘图软件绘制学生的奇妙情境,与作文一同展示。
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f60a3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2.png)
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并掌握本课的词语和句子。
2. 通过故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如何让学生理解和运用新学的词语和句子。
2. 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教师以一些关于奇妙想象的故事或问题引入课题《习作:奇妙的想象》。
(二) 初步理解
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本课所学的词语和句子,强调重要知识点。
2. 阅读课本中关于“奇妙的想象”的文章,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三) 深度解析
1.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想象,以及这些想象有什么特别之处。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可以随意想象,你会想象出什么样的世界?
(四) 想象创作
1. 教师提出一个主题(如:如果你可以随意想象,你会想象出什么样的世界?),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2.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 活动分享
1.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上台分享他们的创作成果。
2.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六) 总结全文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七) 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在家尝试写一篇关于自己想象中的奇妙世界的篇文章。
以上就是我设计的《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
![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d28da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9.png)
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通用1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结合本单元学过的课文,了解“想象”。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想象故事。
3、将讲述的故事整理成文。
4、体会想象世界的美妙。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结合本单元学过的课文,了解“想象”。
教学难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体会想象世界的美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想象是人们热爱生活的标志,同学们以自己新颖奇特的想象构思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表达了一个个美好的愿望。
现在,就让我们把自己美好而奇妙的想象写下来吧!二、作文要求本次作文要求写一个想象故事。
从“最好玩的国王”“一本有魔法的书”“小树的心思”“躲在草丛里的星星”“手罢工啦”“滚来滚去的小土豆”“假如人类可以冬眠”这些题目中,选一个题目写一个想象故事,也可以写其他的想象故事。
要大胆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三、写作指导1、拟题立意。
在写作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要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如赞扬某种优秀的品质,表达某种爱憎的情感,等等。
我们写作时,一定要围绕主题来拟题。
如果用教材上给定的题目,在写作的时候就要注意突出题目中的关键词。
如“最好玩的国王”,在写作时要突出国王“最好玩”的性格特征;“一本有魔法的书”要突出书的魔法;“小树的心思”重在写“心思”;“手罢工啦”重在“罢工”;“滚来滚去的小土豆”则要体现出“滚来滚去”的`状态;“假如人类可以冬眠”重在“冬眠”。
2、素材选择。
可以从给定的题目中任选一个题目写一个想象故事,也可以选择身边熟悉的事物,还可以是对未来的畅想——将来人们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坐的交通工具等的样子和功能。
习作:奇妙的想象 备选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 备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70564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8.png)
习作:奇妙的想象备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想象和创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奇妙的想象世界。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进行奇妙想象,例如:想象自己拥有神奇的力量、想象未来世界的样子、想象与动植物交谈等。
2. 指导学生如何将自己的奇妙想象转化为具体的写作内容,包括设定场景、塑造角色、构建故事情节等。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写作,注意语言的通顺和表达的清晰。
三、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奇妙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曾经有过的奇妙想象。
2. 分享交流: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分享自己独特的奇妙想象,并讨论如何将想象转化为写作内容。
3. 写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如何设定故事背景、塑造角色形象、构建故事情节等,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
4. 写作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将自己的奇妙想象写成短文。
5. 分享评价:学生互相交换作品,进行相互评价,教师也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指导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奇妙想象是否独特、有趣,是否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
2. 评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是否能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语言是否通顺、表达是否清晰。
3. 评价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表现,如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等。
五、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一些奇妙的图片或视频,用于课堂导入。
2. 教师准备一些写作指导资料,如文章结构、词汇句式等,供学生在写作时参考。
3.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写作,需要一定的课堂空间和时间。
六、教学扩展活动:1. 想象画:学生根据自己创作的习作,尝试将其画出来,以视觉的形式展示奇妙的想象世界。
2. 角色扮演:学生选取自己习作中的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角色的心情和经历。
3. 奇妙之旅: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次奇妙的旅行,包括旅行地点、过程、遇到的奇妙事物等,以故事的形式分享。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e3ba1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6.png)
《习作:奇妙的想象》优质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体验奇妙的想象世界。
2.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灵感,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发现其中的奇妙之处。
2. 培养学生通过想象,将现实生活中的元素进行组合、改编,创造出新的故事情节。
3. 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让习作更具趣味性。
4. 引导学生通过例证、对比等方法,阐述奇妙想象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想象和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元素进行巧妙组合,创造出具有独特性的故事情节。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习作,让学生从中汲取写作经验。
3. 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相互启发,分享写作心得。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笔实践,不断提高习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优秀习作、素材,制作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观察生活,准备写作素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个神奇的故事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 课堂讲解:讲解奇妙的想象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奇妙之处。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习作,让学生了解如何将生活中的元素进行巧妙组合,创造出有趣的故事情节。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奇妙想象,相互启发,拓展思路。
5. 动手实践:让学生动笔实践,将各自的奇妙想象写下来,互相交流、反馈。
七、课堂练习:1. 练习一:以“奇妙的一天”为主题,让学生发挥想象,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
2. 练习二:选取一个日常用品,如“笔”,让学生运用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赋予其人的特质,编写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习作:奇妙的想象 教学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 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95033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7.png)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想象和创作,体验习作的乐趣。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自己的奇妙想象。
3.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激发创意思维,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我要是一只小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奇妙的想象。
2. 分析课文中的想象手法和表达方式。
3. 进行想象习作训练,让学生运用所学手法进行创作。
三、教学重点1. 学会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自己的奇妙想象。
2. 注意观察生活,激发创意思维,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手法进行习作。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五、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发现想象的手法和表达方式。
2. 实例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想象实例,让学生体会想象的魅力。
3. 练习法:进行想象习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准备1. 课文《我要是一只小鸟》及相关阅读材料。
2. 习作纸张或电子设备。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4. 参考词汇和表达方式。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个问题或故事引起学生对奇妙想象的兴趣。
2. 学习课文《我要是一只小鸟》:引导学生朗读、理解和分析课文内容,发现作者的想象手法和表达方式。
3. 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讨论作者的想象创意。
4. 想象习作训练:布置习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想象手法,选择一个事物或情境进行描绘。
5. 学生习作时间: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6. 分享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互相评价和交流,教师给予反馈和建议。
八、作业布置1. 根据课堂习作训练,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习作。
2. 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运用想象手法进行习作。
九、教学反思1. 学生对奇妙想象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学生运用想象手法进行习作的困难和问题。
3.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4. 学生的习作成果和改进空间。
十、课后拓展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想象创作,如写故事、绘画等。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9aa13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7.png)
《习作:奇妙的想象》优质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习作。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并掌握适当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2. 通过范文学习,了解奇妙的想象是如何产生的。
3. 分析并讨论生活中可以引发奇妙想象的情境。
4. 学生进行习作练习,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习作。
难点:如何将奇妙的想象生动地表达出来。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范文供学生学习。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生活和想象中的素材。
3. 教师准备评价标准和反馈意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或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奇妙现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学习范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范文,分析范文中奇妙的想象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从中学习写作技巧。
3.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奇妙现象,互相启发,产生新的想象。
4. 习作练习: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习作练习,将奇妙的想象表达出来。
5. 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给予反馈意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6.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想象,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习作的创意性和想象力。
2. 评价学生习作中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
3. 评价学生在讨论和分享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反馈:1. 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详细的点评,提出优点和改进建议。
2. 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习作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积累写作素材。
八、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写作展示,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写作比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开展写作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评改、互相学习。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习作:奇妙的想象》优质教案两篇(附写作范文)
![《习作:奇妙的想象》优质教案两篇(附写作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45d8a18af1ffc4ffe47acdc.png)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教学导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堂小结《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教学设想】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使学生感受想象的魅力。
创设情境,展开想象,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
使学生学会合理想象。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老师平时最喜欢做什么吗?(学生……)老师平时还最喜欢看星星,现在我就请大家一起来看星星(出示北斗七星)看!它们像什么?(1)生:(勺子……)(2)大家看,这些星星(星座图片)在人们赋予了各种想象后变成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星座,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简单、常见的事物在通过人们的观察、想象之后,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就关键是你有没有发挥你的想象力,现在我们就来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在这里进行一个小组间的比赛吧!二、根据题目,拓展想象。
1.根据题目想象——“想一想”(出示小标题)师:想象是的无处不在,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几个题目,发挥你的想象力,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想象。
(注意:1.以音乐为令,音乐停止时,比赛停止2想象要合理;3.汇报时,尽量说出与其他的小组不同的想法)(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
三、展开想象,说一说你准备选择哪个题目去写,小组交流。
1.谁来说一说,展示一下?2.全班交流评价:你觉得他(她)说得怎么样?3.同学们想象的真好,赶快顺着你的思路写下去吧!四、出示要求,学生习作。
1.写话要求:(1)要大胆想象,有新意。
(2)想象要合理,自然。
(3)有序地,重点突出的,主次分明的说和写。
2.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互相修改,品读欣赏1.把全班同学的作文展示出来,说说自己喜欢同学写的什么内容,什么地方需要修改?2.哪些同学的习作毛病多,就把那篇作文展示出来共同修改。
六、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准备誊写。
七、教师总结:通过今天的活动,老师发现同学们的想象力太奇妙了,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学会运用你们奇妙的想象力,激发我们无限的求知欲,使知识变得不再枯燥,使生活变得更加精彩!,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这样一句誓言:“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够实现。
“奇妙的想象”习作教学设计
![“奇妙的想象”习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849ed4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65.png)
“奇妙的想象”习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奇妙的想象”这一写作题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2. 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奇妙的想象”这一写作题材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分析“奇妙的想象”类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技巧。
3.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写作范例,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练习。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教师引入“奇妙的想象”这一写作题材,通过展示一些富有想象力的图画或短篇小说等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引起学生对这一主题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教师讲解“奇妙的想象”写作题材的特点和重要性,分析这类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技巧。
重点介绍如何通过生动的想象和丰富的语言来吸引读者,让读者产生共鸣并感受到作者的创造力。
第三步:示范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奇妙的想象”类文章范例,分析其优点和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类文章的写作要领。
教师也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讲解一些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如如何构建奇妙的场景、设置生动的人物形象等。
第四步:创作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奇妙的想象”主题的写作素材,如图片、故事梗概等,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练习。
学生可以根据提供的素材展开想象,组织语言,进行写作实践,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第五步:分享学生完成写作后,进行相互交流和分享。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或全班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也可以向他人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点和创意。
第六步: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给予学生认可和鼓励,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鼓励学生不断尝试和创新,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第七步:总结教师对本次写作活动进行总结,强调“奇妙的想象”写作的重要性和技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习作:奇妙的想象-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09e5c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1e.png)
习作:奇妙的想象-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想象的概念,并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想象。
2.能够依据教师指导,在给定题目的情况下,产生自己的想象,并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3.能够认识到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
2.教学难点:使学生产生富有想象力的内容并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1.与学生们简单谈谈“想象”的概念,做一下引导,询问学生们平时在生活中会有哪些事情需要用到想象力。
2. 提高情境
1.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情节,比如:“一个人走在荒漠之中,他只带了一瓶水和一袋饼干,他要徒步挑战这个荒漠”,并且有意识地遗漏一些细节,引导学生们对这个情节进行想象,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这个故事的情节会发生什么。
3. 捕捉细节
1.让学生们再听一遍这个故事,并且给学生们剪好故事里的草图,让他们在草图中标注他们想象中这个故事里发生的细节。
教师可以给他们提供提问指导,如荒漠的景色、那个人的衣服、背景、当那个人看到水的时候,他是什么感觉。
4. 抒发感想
1.把孩子们涂出来的画传给每个同学,每个同学来介绍一下自己画出来的故事内容,并且在介绍的时候让自己的故事更真实、更多彩、更有趣。
5. 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们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再一次强调想象这个概念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四、教学评价
1.通过提问和学生课上表现来评价学生是否听懂课程内容;
2.通过看学生画的草图以及听学生讲述故事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想象力的应用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奇妙的想象”习作教学设计
![“奇妙的想象”习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7d06b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b.png)
“奇妙的想象”习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 帮助学生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在写作中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通过习作教学,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奇妙。
二、教学内容1. 提供一些关于奇妙想象的话题或素材,如海底世界、外星生物、奇幻冒险等。
2. 学习一些相关的写作技巧,如描写细节、构思情节、塑造角色等。
3. 让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习作,激发他们的灵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奇幻的图片或读一段奇幻的文字,引导学生进入奇妙的想象空间,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激情。
2. 讲解教师介绍习作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如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环境描写等。
向学生提供一些奇妙想象的话题或素材,引导他们思考和构思。
3. 实践学生根据提供的话题或素材,开始动手写作,可以是故事、诗歌、读后感等形式。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范例,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帮助他们克服写作中的困难和瓶颈。
4. 分享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分享,可以让他们互相交流,也可以让他们向全班展示。
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5. 欣赏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奇幻文学作品,让他们进行欣赏和品味。
教师也可以邀请一些作家或文学爱好者来班级进行讲座,向学生介绍文学艺术的魅力和奇妙之处。
6. 总结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为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作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作品和写作过程的观察,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的重点是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写作表达的清晰度和准确度。
2.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分享,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交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对于学生的作品和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帮助他们找到写作的方向和提高的地方。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215d1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c.png)
《习作:奇妙的想象》优质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想象和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出奇妙的故事。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相互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进行奇妙想象,例如:设想自己是一种动物、植物或者一种自然现象,设想自己拥有特殊的能力等。
2. 指导学生如何将想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故事情节,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局等。
3. 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来展现自己的奇妙想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奇妙想象,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故事情节。
2.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如何运用丰富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来展现自己的奇妙想象。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学习和借鉴。
3.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素材,如图片、视频等,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准备优秀的学生作品,用于案例分析。
3. 准备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教案第一课时:奇妙的想象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猜猜画面背后的故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教师给予鼓励和引导。
二、想象训练(1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想象主题,如:“如果你是一种动物,你会是什么动物?你会过怎样的生活?”2. 学生发挥想象,独立思考,准备分享。
三、小组交流(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
2. 组长带领组员分享自己的想象,组员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完善故事情节。
四、总结与展示(5分钟)1. 教师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小组的故事情节。
2. 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第二课时:将想象转化为故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一节课的想象训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想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故事。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作:奇妙的想象 教学教案(多篇)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作:奇妙的想象 教学教案(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4f284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8.png)
创新教案《奇妙的想象》【教学设想】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使学生感受想象的魅力。
创设情境,展开想象,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
使学生学会合理想象。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老师平时最喜欢做什么吗?(学生……)老师平时还最喜欢看星星,现在我就请大家一起来看星星(出示北斗七星)看!它们像什么?(1)生:(勺子……)(2)大家看,这些星星(星座图片)在人们赋予了各种想象后变成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星座,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简单、常见的事物在通过人们的观察、想象之后,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就关键是你有没有发挥你的想象力,现在我们就来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在这里进行一个小组间的比赛吧!二、根据题目,拓展想象。
1.根据题目想象——“想一想”(出示小标题)师:想象是的无处不在,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几个题目,发挥你的想象力,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想象。
(注意:1.以音乐为令,音乐停止时,比赛停止2想象要合理;3.汇报时,尽量说出与其他的小组不同的想法)(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
三、展开想象,说一说你准备选择哪个题目去写,小组交流。
1.谁来说一说,展示一下?2.全班交流评价:你觉得他(她)说得怎么样?3.同学们想象的真好,赶快顺着你的思路写下去吧!四、出示要求,学生习作。
1.写话要求:(1)要大胆想象,有新意。
(2)想象要合理,自然。
(3)有序地,重点突出的,主次分明的说和写。
2.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互相修改,品读欣赏1.把全班同学的作文展示出来,说说自己喜欢同学写的什么内容,什么地方需要修改?2.哪些同学的习作毛病多,就把那篇作文展示出来共同修改。
六、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准备誊写。
七、教师总结:通过今天的活动,老师发现同学们的想象力太奇妙了,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学会运用你们奇妙的想象力,激发我们无限的求知欲,使知识变得不再枯燥,使生活变得更加精彩!,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这样一句誓言:“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够实现。
“奇妙的想象”习作教学设计
![“奇妙的想象”习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286175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6.png)
“奇妙的想象”习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奇妙想象的意义和作用。
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其写作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动机。
二、教学内容1.奇妙想象的概念和意义。
2.奇妙想象在写作中的应用。
3.写作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及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以有趣的方式进入课堂,如通过一段奇妙的视频、故事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奇妙想象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2.新课讲解(15分钟)a.学生和教师一起讨论奇妙想象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奇妙想象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b.教师通过例子说明奇妙想象在写作中的应用,如如何利用奇妙的想象创作一个奇幻故事、科幻小说等。
c.讲解奇妙想象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如如何构思奇幻场景、塑造奇幻人物等。
3.练习与训练(30分钟)a.教师布置奇妙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创作练习,如以“如果我有魔法,我会……”为题目,引导学生展开奇妙的想象,并进行写作训练。
b.教师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4.总结与展示(10分钟)a.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增强他们的写作自信心。
b.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形成对奇妙想象的深刻理解,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多多运用奇妙想象。
五、作业布置布置奇妙想象相关的写作作业,如写一篇奇趣的故事、科幻小说等,让学生在家里继续进行创作练习。
六、教学反思通过对本课教学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我发现了以下几点问题和不足:1.教学导入部分应该更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在练习与训练环节,学生的写作时间还是稍显不足,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写作创作和训练。
3.在总结与展示环节,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还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激发。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和不足,我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尝试引入更多有趣、富有想象力的故事和素材,引发学生的想象和思考;提前准备好学生的写作任务,让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写作创作;并且加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和点评,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动力。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d4d61d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4.png)
《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2.指导学生如何将自己的想象通过文字清晰、生动地表达出来。
3.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在写作中体验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学会用文字描述想象的内容。
难点:如何使想象的内容既奇特又合理,既吸引人又具有逻辑性。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讲述一两个奇妙想象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2.提问:你们有过哪些奇妙的想象?和大家分享一下。
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个充满奇妙想象的世界。
首先,我给大家讲一个我小时候的奇妙想象故事。
有一次,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鸟,飞到了月亮上,和嫦娥姐姐一起跳舞。
你们有过这样的奇妙想象吗?学生A:我梦见过自己变成了一条鱼,在大海里游来游去。
学生B:我梦见过自己来到了外太空,和外星人交朋友。
老师:非常好!大家的想象力都很丰富。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把这些奇妙的想象写成作文,和大家一起分享。
(二)想象训练1.默读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梳理铅笔的“梦想串”。
预设:在教师引导下填写“梦想串”。
2.学生继续观察铅笔的梦想串,谈一谈:铅笔的几个梦想有什么共同点?预设:①嫩嫩的芽儿、长长的豆角、嫩嫩的丝瓜,它们都是细细长长的。
②不管铅笔的梦想怎么变化,这些想象都是围绕着铅笔细细长长这一特征展开的。
板书:围绕特点3.为了写清楚铅笔的梦想,你发现小作者的表达奥秘了吗?①“梦想串”的左边交代了地点,右边都是铅笔在这个地方丰富的想象。
②每个梦想的结构类似,都先写铅笔来到了哪里;再写做了什么,用“知道我要做什么吗?”引出具体内容;最后都是“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来结尾。
4.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未来的世界”、“动物王国的新成员”等),进行五分钟的头脑风暴,记录下所有成员的想象内容。
老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游戏,叫做“头脑风暴”。
大家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比如“未来的世界”或“动物王国的新成员”,然后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想象内容,记录下来。
“奇妙的想象”习作教学设计
![“奇妙的想象”习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08704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f.png)
“奇妙的想象”习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奇妙的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 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学习如何在写作中运用“奇妙的想象”;2.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10分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讲述有关奇妙的故事或者展示一些奇妙的艺术作品来创设情境。
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前写一个关于“奇妙的想象”的小故事或者想象画,展示并引导学生们进行交流讨论。
2. 前期导入(5分钟)通过讨论和小组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们思考“奇妙的想象”在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并且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
3. 学习任务(30分钟)1)导入教学内容,讲解“奇妙的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介绍相关名著和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展示一些经典的奇幻小说、科幻文学或者插画作品,并介绍相关创作者的生平和创作理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3)从“观察”、“问题”、“猜想”、“实验”四个步骤入手,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观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进行实验来激发自己的想象力。
4. 小组合作(20分钟)1)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题材或者一个背景进行创作,并展开想象和讨论;2)鼓励学生们互相启发和激励,共同完成小组创作任务;3)给予学生们一些相关创作指导和建议,同时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
5. 展示交流(15分钟)1)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作品展示,并对其他小组的创作给予评价和建议;2)老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并指出其中的亮点和可以改进的地方,同时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3)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分享自己在本节课学习中的感受和体会。
6. 总结反思(10分钟)1)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奇妙的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多加运用;2)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观念,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明白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奇妙想象的产物。
“奇妙的想象”习作教学设计
![“奇妙的想象”习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df7c2b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1.png)
“奇妙的想象”习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培养和发展奇妙的想象力;2.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奇妙的想象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学准备:1. PPT展示;2. 学生参考物品:图片、小说、电影等;3. 黑板、白板、彩笔、擦子;4. 提供一些奇妙的想象题目或情景。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师生对话:T: 你喜欢想象吗?你能想象一下你最疯狂的梦想吗?S: ...T: 非常好!今天我们就要做一些关于“奇妙的想象”的活动,让我们的想象力都发挥到极限。
2. 展示一些奇妙的图片(如太空、幻想场景等),鼓励学生描述他们在这个场景中所想到的奇妙想法。
Step 2:激发想象(10分钟)1.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变成了一只动物,然后尽可能地创造出具体的画面和场景。
2. 分组讨论,学生们分享自己想象出的奇妙场景和经历。
Step 3:语言表达(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有关奇妙的想象的词汇,如:神奇的、不可思议的、超级的等,让学生体验这些词汇的力量,激发他们使用词汇表达奇妙的想象。
2. 教师出示一些奇妙的题目或情景,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鼓励他们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Step 4:创作习作(20分钟)1. 提供一副图片,让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作。
学生根据图片中的场景创作故事,描述图片中的奇妙情景。
2. 学生交换作品,并相互阅读、评论和修改。
3. 学生将自己的故事表演出来,分享自己的创作以及所表达的奇妙想法。
Step 5:小结和评价(5分钟)1. 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强调奇妙的想象力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
2. 学生针对今天的教学内容进行自我评价,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Step 6:拓展活动(选做)1. 给学生留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奇妙梦想的短文,并在下堂课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培养学生的奇妙想象力,提高他们运用语言表达奇妙的想象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象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教材与学情分析】《奇妙的想象》是一次想象习作,学完了2 篇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之后,学生在充分获得感性认识,掌握一定的想象与表达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习作练习两篇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和《尾巴它有一只猫》是本次习作的资源,均属想象故事。
《一支铅笔的梦想》具体描写了一只老憋在抽屉里的铅笔的五个梦想:到山坡上萌芽开花;跳进荷塘里为小鱼虾撑伞;躲到菜园里长成豆角、伪装成丝瓜;来到小溪边为鸟儿当船篱,为蚂蚁当木筏;跑到运动场上当小松鼠的撑竿,当小猴子的标枪。
五个梦想的描写都是按照统一的结构展开的:先写来到哪里;再写要做什么;最后表达心情,均以“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结尾。
这样的范文为学生展开想象、仿说铅笔的梦想降低了难度,提供了最有效的帮助。
本例文还借助旁边的批注凸显了大胆想象的自然与合理。
《尾巴它有一只猫》具体描写了一个反着去想象的故事。
猫有尾巴,反着想就是:尾巴它有只猫。
例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展开故事的情节,尾巴的得意、自豪、坚定等情绪都通过语言自然地传递了出来。
反着想的趣味在“尾巴”的语言描写中体现得淋滴尽致。
例文的批注激发了学生去体会“反着想”的趣味,例文的练习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交流新鲜有趣的说法。
与前面的两篇精读课文比较,例文的内容、语言以及结构等更接近于三年级下学生的习作现状,能给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起到比较好的示范作用。
教师无须布置学生展开预习,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展开自由的大胆想象,并可引导与例文的想象作比较,在比较学习中凸显想象的方法和表达的方法。
习作教学中,以两篇例文为学习资源,在真实的学习过程中激发想象兴趣,领悟想象方法,学习有意思的具体表达。
习作安排了一幅以文字为主的图画,图画上全是一个个充满想象趣味的题目,这些题目可以用来激发学生展开无穷的遐想,每一个题目的背后都可以创造一个奇妙的想象故事。
习作的文字部分包含了四个重要的内容:一是点明想象的奇妙,借助题目引发遐想;二是习作的要求,选一个题目写一个想象故事,想象要大胆,要独特;三是习作的修改,完成习作后与同伴互改互赏,欣赏最喜欢的内容,提出修改的建议;四是习作的分享,借助专栏集中展示学生的想象习作,为学生提供学习分享的机会。
【教学目标】1.让文章题目与想象故事建立联系,走进想象的世界,引发大胆想象的兴越。
2.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感知方法,巧妙地借助例文学习如何发挥想象编故事。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自然的、合理的、大胆的想象,感受想象的奇妙,体会有意思的表达。
3.综合运用习得的表达方法,选择题目大胆地展开具体的想象,尝试有意思地表达编写属于自己的想象故事。
运用提问的方式学着把故事情节写丰富。
在与同伴的合作学习中,形成互改互赏,互学互享的习作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感知方法,巧妙地借助例文学习如何发挥想象编故事。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自然的、合理的、大胆的想象,感受想象的奇妙,体会有意思的表达。
难点:选择题目大胆地展开具体的想象,尝试有意思地表达编写属于自己的想象故事。
运用提问的方式学着把故事情节写丰富。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时间】2 课时【过程设计】板块一:聚焦题目,引发遐想1. 聚焦课文题目,回顾故事。
每一个题目后面都藏着一个奇妙的故事,请学生回顾故事《小真的长头发》《我变成了一棵树》的大概内容。
2. 聚焦例文题目,提出问题。
请学生读读《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 这两个题目,这两个题目后面肯定也藏着奇妙的故事。
引导 学生提问:铅笔会有哪些梦想呢?尾巴它怎么有一只猫 呢?⋯板块二:例文引路,发现秘密 学习活动一: 学习例文,打开想象1. 聚焦例文( 1),拓展想象(1)默读例文一,思考:铅笔会有哪些梦想?边读边划 出来。
(2)展开交流:铅笔有 5 个梦想,第 1 个梦想是到山坡上萌芽开花;第 2 个梦想是跳进荷塘里为小鱼虾撑伞;第园里长成豆角或伪装成嫩嫩的丝瓜;第溪边为鸟儿当船篙,为蚂蚁当木筏;第场上当小松鼠的撑杆、当小猴子的标枪 3)体会想象的自然、合理铅笔为什么想成为长长的豆角、 嫩嫩的丝瓜。
引导学生发现: 豆角、丝瓜和铅笔一样,都是细长的。
铅笔想为小松鼠当撑竿,为小猴子当标枪,它为什么会这样想呢?(4)拓展仿说:铅笔还会有哪些梦想?请学生选择例文中铅笔的一个梦想,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通过交流,发现表达的秘密:先写铅笔来到了哪里;再写做了什么,用“知道我要做 什么3 个梦想是躲到菜4 个梦想是来到小5 个梦想跑到运动吗”引出具体内容;最后写出了心情,统一用“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结尾出示格式:第个梦想是。
知道我要做什么吗?。
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铅笔还会有什么梦想呢?请学生按照这样的格式仿照课文来说铅笔的第6 个梦想、第7 个梦想⋯⋯ 2. 聚焦例文(2),反着想象(1)默读思考:猫有尾巴,尾巴怎么能有一只猫呢?(2)联系比较,体会反着想的趣味。
“猫有一条尾巴”与“尾巴它有一只猫” “爸爸妈妈有小孩子”与“小孩子有爸爸妈妈” “一条狗的尾巴”与“尾巴它有一条狗” “主人有一只狗”与“狗有一个主人” “尾巴上有一只跳蚤”与⋯⋯(3)拓展仿说:你还想到了什么新鲜有趣的说法?展开想象说一说正着说是:猫有一条尾巴。
反着想就是:尾巴它有一只猫风最爱动,不管是微风还是大风。
反着想就是:风最爱睡觉。
请学生展开想象,说说自己想到的新鲜有趣的说法。
板块三:大胆想象,创造故事学习活动二:聚焦习作题目,大胆想象。
1. 聚焦题目,表达想象课件出示:最好玩的国王、一本有魔法的书、小树的心思、梁在草丛里的星星、手罢工啦、滚来滚去的小土豆、假如人类可以冬眠⋯⋯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
请学生自由读读这些题目,边读边想,然后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
学情预测:国王怎么好玩了呢?书有什么魔法呢?小树有什么心思呢?手为什么罢工啊?⋯⋯2.选择题目,创造故事。
(1)选题目,编故事。
每一个题目后面都藏着一个奇妙的故事,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题目或者直接自己拟定一个题目,然后展开大胆的想象,每个学生试着编一个奇妙的故事。
如:《躲在草丛里的星星》——一颗星星和月亮吵架了,他就离家出走了。
星星不见了,月亮到处找这颗星星⋯⋯后来,月亮发现这颗星星躲在森林的草丛里⋯⋯《一本有魔法的书》——小林到书店里买了一本书,书上写着“魔法书”三个大字。
我打开书看时,书就自己翻到我想看的地方。
我正看得津津有味时,⋯⋯手罢工了》——小明不爱惜手,不讲卫生,手罢工了,想打篮球,手不动;想写作业,手不理他⋯⋯(2)选典型,巧指导。
选择一个编得不怎么合理的故事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多问几个问题,让故事的情节更合理、更丰富。
比如《一本有魔法的书》:这本书有什么魔法呢?它的魔法是从哪里来呢?有了魔法后,与其他的书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呢?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比如:《手罢工了》:手每天都在工作。
反着想就是“手罢工了”。
手为什么要罢工呢?罢工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3)选同伴,互交流。
请学生选择自己的好朋友,和好朋友讲讲自己想象的故事。
请好朋友向自己提问,争取把故事讲得更具体、更生动。
要点:大胆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板块四:尝试习作,互改互赏1.静心习作,巡视指点。
请学生围绕自己刚才口头创编的故事,继续展开大胆的想象,丰富故事情节,认真地写下属于自己的想象故事。
老师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巡视,随时发挥指点引领作用。
2.交换习作,互赏互改。
写完后,请学生和同桌互相交换习作,说说自己最喜欢同学写的什么内容,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在互相欣赏中让学生赢得习作的成功喜悦,在互相建议中完成习作的修改。
范文参考:一本有魔法的书我喜欢看书,喜欢到痴迷的程度,每天我都会见缝插针地找时间看书。
周未,我捧着一本书久久含不得放下。
看着看着我迷起来,手上的书好像着了魔一样,变得令人惊奇!我的书不再是一页一页的文字,而是立体地呈现出每个故事的情节:故事的主人翁就站在我的书上,生动地讲述着书上的内容。
翻到另一个故事,不同的角色又出现了,栩栩如生!我喜欢看《大中华寻宝记》,正想找出来看看山东这一部分,手上就陆续出现了孔府、孔庙、泰山等景点,跟我实地旅游时看到的一模一样。
更奇怪的是,德州鸡、烟台樱桃、山东煎饼等特产都一一出现了,香喷喷的,真诱人!我太激动了,不小心把书扯破了,正心疼呢。
奇怪!裂缝竟自动合拢了,一点缝隙也看不出来!之后,它不仅会自动呈现我想看的内容,就连我不认识的字,它也会教我读,告诉我字的意思。
真是太神奇了!这真是一本有魔法的书!我太喜欢了!我还想再试试,看看它还有哪些魔法。
突然闹钟响了,我被吵醒了,一切又回到了现实中。
我真舍不得,多么希望将来真的会有这种有魔法的书啊!板块五:课后延伸,互学互享在墙报上开一个专栏,如“想象岛” ,展示大家的习作。
也可以利用班级微信,专题分享学生的想象故事。
【作业设计】1. 课外另编想象故事(书本70 页另选一个话题)2. 把自己编写的想象故事讲给家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