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期末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3分)一元二次方程:x²-6x-6-0| 配方后化为( )A. (x-3)²-15B. (x-3)²-3C. (x+3)²-15D. (x+3)²-32.(3分) 抛物线y=2(x-3)²+4 顶点坐标是( )A.(3,4)B. (-3, 4)C. (3, -4)D. (2, 4)3.(3分) 如图,⊙O的直径AB=8,点C 在⊙O上, ∠ABC=30°,则 AC 的长是( )A. 2B.2√2C,2√3D.44.(3分) 在 Rt△ABC中,∠C -90°, AB -4, AC-1,则cosB 的值为( )A.√154B.14C.√1515D.4√1717 5.(3分) 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三点确定一个圆B.度数相等的弧是等弧C.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D.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6.(3分)如图所示,为测量出一垂直水平地面的某建筑物AB 的高度, 一测量人员在该建筑物附近C 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 处的仰角大小为45°,随后沿直线BC 向前走了 100米后到达 D 处,在D 处测得A 处的仰角大小为30°,则建筑物AB 的高度约为( )米.(注:不计测量人员的身高,结果按四舍五入保留整数,参考数据: √2≈1.41,√3≈1.73)A. 136B. 137C. 138D. 1397.(3分) 反比例函数 y −图象上三个点的坐标为(x ₁,y ₁).(x ₂,y ₂).(x ₂,y ₃).若 x ₁<0<x ₂<x ₃.则 y ₁,y ₂,y ₂的大小关系是( )A. y ₁<y ₂<y ₂B. y ₂<y ₁<y ₂C. y ₂<y ₂<y ₁D. y ₁<y ₂<y ₂8. (3分) 函数 y=ax²+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 那么关于x 的方程ax²+bx+c -3-0| 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异号实数根C.有两个相等实数根D.无实数根9.(3分) 过三点A (2,2), B(6,2), C (4,5)的圆的圆心坐标为(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A.y −3xB.y −4xC.y −5xD.y −6x 12.(3分) 如图所示, 抛物线 y=ax²+bx+c|的顶点为B(-1,3),与x 轴的交点A 在点(-3,0)和(-2,0)之间, 以下结论:①b²-4ac-0: ②a+b+c>0: ③2a -b-0: ④c -a-3A.(4,176)B. (4. 3)C.(5,176)D. (5. 3) 10.(3分)在△ABC中,若 cosA =√22,tanB =√3,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11.(3分)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5.点A 的坐标为(-4.0),点B 在y 轴上,若反比例函数y= k x(k ≠0)的图象过点C ,则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其中正确的有( )个.A. 1B. 2C. 3D. 4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4分)若抛物线y=x²-6x+m 与x轴没有交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 .14.(4分)如图,一个小球由地面沿着坡度i=1:3的坡面向上前进了10m,此时小球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m.15.(4分)如图,O 是坐标原点,菱形OABC的顶点A 的坐标为(-3,4),顶点C在x轴的负半轴上,函数y=k(x<x0)的图象经过顶点B,则k的值为 .16.(4分) 将如图所示的抛物线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抛物线解析式是 .17.(4分)如图,点A、B、C是圆 O上的三点,且四边形ABCO 是平行四边形,OF⊥OC 交圆O于点F.则∠BAF= .(1)分别求该化工厂治污期间及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后y与x之间对应的函数关系式.(2)治污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后经过几个月,该厂利润才能达到200万元?(3)当月利润少于100万元时为该厂资金紧张期,间该厂资金紧张期共有几个月?25.(10分)如图,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A (1,4),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B(0,3),与x轴交于C、 D两点,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C、D两点坐标及△BCD的面积:(3)若点P在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满足求点P的坐标。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分)如图,点D是△ABC的边BC上任一点,AB=4,AD=2,∠DAC=∠B.若△ABD的面积为a,则△ACD的面积为()A.a B.a C.a D.a2.(3分)如果Rt△ABC的各边长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那么锐角A的正弦、余弦值是()A.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B.都缩小为原来的C.没有变化D.不能确定3.(3分)如图,点A、B、C、D、E都是⊙O上的点,=,∠D=128°,则∠B的度数为()A.128°B.126°C.118°D.116°4.(3分)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8x+7=0,则方程可化为()A.(x+4)2=9 B.(x﹣4)2=9 C.(x+8)2=23 D.(x﹣8)2=95.(3分)将抛物线y=2(x﹣1)2﹣3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A.y=2(x+2)2﹣1 B.y=2(x+2)2﹣5C.y=2(x﹣4)2﹣1 D.y=2(x﹣4)2﹣56.(3分)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梯形,AD∥BC,CA是∠BCD的平分线,且AB⊥AC,AB=4,AD=6,则tan B=()A.2B.2C.D.7.(3分)如图,在长为30m,宽20m的矩形田地中开辟两条宽度相等的道路,已知剩余田地的面积为551m2,求道路的宽度.设道路的宽度为xm,则可列方程()A.(20+x)(30+x)=551 B.(20﹣x)(30﹣x)=551C.20×30﹣20x﹣30x=551 D.20×30﹣20x﹣30x﹣x2=5518.(3分)二次函数y=ax2+bx+c的自变量x与函数值y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x…﹣2 ﹣1 0 2 4 5 …y…﹣7 ﹣2 1 1 ﹣7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抛物线的开口向上B.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C.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是2D.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9.(3分)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2x2+(4k﹣1)x+4=0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10.(3分)如图,以点O为位似中心,把△AOB缩小后得到△COD,使△COD∽△AOB,且相似比为,已知点A(3,6),则点C的坐标为.11.(3分)如图,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点A、点B(﹣1,0),则下列结论:①abc>0;②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a+b+c;③a﹣b+c<0;④b2﹣4ac<0;⑤当y>0时,﹣1<x<3.⑥3a+c=0;其中正确的结论有.12.(3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扇形ABC与扇形BCD的弧交于点E,AB=2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cm2.(不求近似值)13.(3分)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0,﹣3),B(2,﹣3),C(﹣2,5),则该抛物线上纵坐标为5的另一个点D的坐标是.14.(3分)车从甲地驶往乙地,行完全程所需的时间t(h)与行驶的平均速度v(km/h)之间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若列车要在 2.5h内到达,则速度至少需要提高到km/h.三、解答题(共78分)15.(4分)计算:﹣12022﹣+|﹣2|.16.(6分)如图,数学兴趣小组成员在热气球A上看到正面为横跨河流两岸的大桥BC,并测得B,C两点的角分别为53°和45°,已知大桥BC与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长度为75米,又知此时地面气温为20℃,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会下降约0.6℃,试求此时热气球(体积忽略不计)附近的温度.(参考数据:,,)17.(10分)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过点C的直线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P,AC=PC,∠COB=2∠PCB.(1)求证:PC是⊙O的切线;(2)求证:BC=AB;(3)点M是弧AB的中点,CM交AB于点N,若AB=8,求MN•MC的值.18.(10分)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口罩需求量急剧上升,经过连续两次价格的上调,口罩的价格由每包10元涨到了每包16.9元.(1)求出这两次价格上调的平均增长率;(2)在有关部门大力调控下,口罩价格还是降到了每包10元,而且调查发现,定价为每包10元时,一天可以卖出30包,每降价1元,可以多卖出5包.当销售额为315元时,且让顾客获得更大的优惠,应该降价多少元?19.(6分)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AD⊥BC,以AD为直径作⊙O,分别交AB、AC于点E、F,连接EF.判断EF和BC的位置关系,并证明.20.(12分)已知抛物线y=ax2+bx﹣2经过(2,2),且顶点在y轴上.(1)求抛物线解析式;(2)直线y=kx+c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①点P在抛物线上,当k=0,且△AB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c的值;②设直线y=kx+c交x轴于点M(m,0),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y轴于点N,当c=1,m>6时,求点N纵坐标n的取值范围.21.(10分)如图,一次函数y=x+m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且与x 轴交于点C,点A的坐标为(2,1).(1)求m及k的值;(2)求△AOB的面积;(3)结合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组的解集.22.(6分)有2个信封,每个信封内各装有四张卡片,其中一个信封内的四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2、3、4四个数,另一个信封内的四张卡片分别写有5、6、7、8四个数,甲、乙两人商定了一个游戏,规则是:从这两个信封中各随机抽取一张卡片,然后把卡片上的两个数相乘,如果得到的积大于20,则甲获胜,否则乙获胜.(1)请你通过列表(或画树状图)计算甲获胜的概率.(2)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23.(14分)已知抛物线y=﹣x2+bx+c(b、c为常数),若此抛物线与某直线相交于A(﹣1,0),C(2,3)两点,与y轴交于点N,其顶点为D.(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和顶点D的坐标;(2)若点P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AC上方的一个动点,求△APC的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3)点H(n,t)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H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H1,当点H1落在第二象限内,H1A2取得最小值时,求n的值.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分析】首先证明△CAD∽△CBA,得,从而,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DAC=∠B,∠C=∠C,∴△CAD∽△CBA,∴,∴,∵△ABD的面积为a,∴S△CAD=a,故选:C.2.【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可得新三角形与Rt△ABC是相似的,从而可得锐角A 的大小是不变的,即可解答.【解答】解:∵Rt△ABC的各边长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后,所得的三角形与Rt△ABC是相似的,∴锐角A的大小是不变的,∴锐角A的正弦、余弦值是没有变化,故选:C.3.【分析】连接AC、CE,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出∠CAE,根据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定理求出∠ACE,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计算,得到答案.【解答】解:连接AC、CE,∵点A、C、D、E都是⊙O上的点,∴∠CAE+∠D=180°,∴∠CAE=180°﹣128°=52°,∵=,∴∠ACE=∠AEC=×(180°﹣52°)=64°,∵点A、B、C、E都是⊙O上的点,∴∠AEC+∠B=180°,∴∠B=180°﹣64°=116°,故选:D.4.【分析】将常数项移动方程右边,方程两边都加上16,左边化为完全平方式,右边合并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x2+8x+7=0,移项得:x2+8x=﹣7,配方得:x2+8x+16=9,即(x+4)2=9.故选:A.5.【分析】直接根据“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将抛物线y=2(x﹣1)2﹣3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1+3)2﹣3+2,即y=2(x+2)2﹣1;故选:A.6.【分析】先判断DA=DC,过点D作DE∥AB,交AC于点F,交BC于点E,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点F是AC中点,继而可得EF是△CAB的中位线,继而得出EF、DF的长度,在Rt△ADF中求出AF,然后得出AC,tan B的值即可计算.【解答】解:∵CA是∠BCD的平分线,∴∠DCA=∠ACB,又∵AD∥BC,∴∠ACB=∠CAD,∴∠DAC=∠DCA,∴DA=DC,过点D作DE∥AB,交AC于点F,交BC于点E,∵AB⊥AC,∴DE⊥AC(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点F是AC中点,∴AF=CF,∴EF是△CAB的中位线,∴EF=AB=2,∵==1,∴DF=EF=2,在Rt△ADF中,AF==4,则AC=2AF=8,tan B===2.故选:B.7.【分析】由道路的宽度为xm,可得出剩余田地部分可合成长为(30﹣x)m,宽为(20﹣x)m的矩形,根据剩余田地的面积为551m2,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此题得解.【解答】解:∵道路的宽度为xm,∴剩余田地部分可合成长为(30﹣x)m,宽为(20﹣x)m的矩形.依题意得:(20﹣x)(30﹣x)=551.故选:B.8.【分析】根据给出的自变量x与函数值y的对应值逐一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抛物线经过点(﹣2,﹣7),(4,﹣7),则对称轴为x=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2+k,代入点(0,1)和(﹣1,﹣2)得,,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2+2,∵a=﹣1,∴抛物线开口向下,故A不符合题意;∵对称轴为x=1,∴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2),开口向下,∴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2,故C符合题意;∵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为(1,2),∴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9.答案为:且k≠0.10.(3分)如图,以点O为位似中心,把△AOB缩小后得到△COD,使△COD∽△AOB,且相似比为,已知点A(3,6),则点C的坐标为(1,2)或(﹣1,﹣2).【分析】根据位似变换的性质计算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点A与点C是对应点,△AOB与△COD的相似比是3,∴点C的坐标为(3×,6×),即(1,2),当点C值第三象限时,C(﹣1,﹣2)故答案为:(1,2)或(﹣1,﹣2).11.答案为:②⑤⑥.12.答案为:π.13.答案为:(4,5).14.答案为:240.三、解答题(共78分)15.(4分)计算:﹣12022﹣+|﹣2|.【分析】这里,先算﹣12022=﹣1,=4,|﹣2|=2﹣,再进行综合运算.【解答】解:﹣12022﹣+|﹣2|=﹣1﹣4+2﹣=﹣3﹣.16.(6分)如图,数学兴趣小组成员在热气球A上看到正面为横跨河流两岸的大桥BC,并测得B,C两点的角分别为53°和45°,已知大桥BC与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长度为75米,又知此时地面气温为20℃,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会下降约0.6℃,试求此时热气球(体积忽略不计)附近的温度.(参考数据:,,)【分析】过A作AD⊥BC,交CB延长线于点D,证△A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CD=AD,再由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得BD=AD,则AD﹣AD=75,求出AD的长,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过A作AD⊥BC,交CB延长线于点D,如图所示:则∠ACD=45°,∠ABD=53°,在Rt△ACD中,tan∠ACD=,∴CD===AD,在Rt△ABD中,tan∠ABD=,∴BD=≈=AD,由题意得:AD﹣AD=75,解得:AD=300(m),∵此时地面气温为20℃,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会下降约0.6℃,∴此时热气球(体积忽略不计)附近的温度约为:20℃﹣×0.6℃=18.2℃,答:此时热气球(体积忽略不计)附近的温度约为18.2℃.17.(10分)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过点C的直线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P,AC=PC,∠COB=2∠PCB.(1)求证:PC是⊙O的切线;(2)求证:BC=AB;(3)点M是弧AB的中点,CM交AB于点N,若AB=8,求MN•MC的值.【分析】(1)已知C在圆上,故只需证明OC与PC垂直即可;根据圆周角定理,易得∠PCB+∠OCB=90°,即OC⊥CP;故PC是⊙O的切线;(2)AB是直径;故只需证明BC与半径相等即可;(3)连接MA,MB,由圆周角定理可得∠ACM=∠BCM,进而可得△MBN∽△MCB,故BM2=MN •MC;代入数据可得MN•MC=BM2=8.【解答】(1)证明:∵OA=OC,∴∠A=∠ACO.又∵∠COB=2∠A,∠COB=2∠PCB,∴∠A=∠ACO=∠PCB.又∵AB是⊙O的直径,∴∠ACO+∠OCB=90°.∴∠PCB+∠OCB=90°.即OC⊥CP,∵OC是⊙O的半径.∴PC是⊙O的切线.(2)证明:∵AC=PC,∴∠A=∠P,∴∠A=∠ACO=∠PCB=∠P.又∵∠COB=∠A+∠ACO,∠CBO=∠P+∠PCB,∴∠COB=∠CBO,∴BC=OC.∴BC=AB.(3)解:连接MA,MB,∵点M是的中点,∴=,∴∠ACM=∠BCM.∵∠ACM=∠ABM,∴∠BCM=∠ABM.∵∠BMN=∠BMC,∴△MBN∽△MCB.∴=.∴BM2=MN•MC.又∵AB是⊙O的直径,=,∴∠AMB=90°,AM=BM.∵AB=8,∴BM=4 .∴MN•MC=BM2=32.18.(10分)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口罩需求量急剧上升,经过连续两次价格的上调,口罩的价格由每包10元涨到了每包16.9元.(1)求出这两次价格上调的平均增长率;(2)在有关部门大力调控下,口罩价格还是降到了每包10元,而且调查发现,定价为每包10元时,一天可以卖出30包,每降价1元,可以多卖出5包.当销售额为315元时,且让顾客获得更大的优惠,应该降价多少元?【分析】(1)设这两次价格上调的平均增长率为x,利用经过两次上调价格后的价格=原价×(1+这两次价格上调的平均增长率)2,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得出结论;(2)设每包应该降价m元,则每包的售价为(10﹣m)元,每天可售出(30+5m)包,根据每天该口罩的销售额为315元,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m的值,再结合要让顾客获得更大的优惠,即可得出每包应该降价3元.【解答】解:(1)设这两次价格上调的平均增长率为x,依题意得:10(1+x)2=16.9,解得:x1=0.3=30%,x2=﹣2.3(不符合题意,舍去).答:这两次价格上调的平均增长率为30%.(2)设每包应该降价m元,则每包的售价为(10﹣m)元,每天可售出(30+5m)包,依题意得:(10﹣m)(30+5m)=315,整理得:m2﹣4m+3=0,解得:m1=1,m2=3.又∵要让顾客获得更大的优惠,∴m的值为3.答:每包应该降价3元.19.(6分)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AD⊥BC,以AD为直径作⊙O,分别交AB、AC于点E、F,连接EF.判断EF和BC的位置关系,并证明.【分析】先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AD=∠FAD,则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再利用垂径定理的推理得到AD⊥EF,于是可判断EF∥BC.【解答】解:EF∥BC.理由如下:∵AB=AC,AD⊥BC,∴AD平分∠BAC,即∠EAD=∠FAD,∴=,∵AD为直径,∴AD⊥EF,而AD⊥BC,∴EF∥BC.20.(12分)已知抛物线y=ax2+bx﹣2经过(2,2),且顶点在y轴上.(1)求抛物线解析式;(2)直线y=kx+c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①点P在抛物线上,当k=0,且△AB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c的值;②设直线y=kx+c交x轴于点M(m,0),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y轴于点N,当c=1,m>6时,求点N纵坐标n的取值范围.【分析】(1)由题意可知b=0,再将(2,2)代入y=ax2+bx﹣2即可求解析式;(2)①求出A(,0),B(﹣,0),再由2[c+2+(c+2)2]=4(c+2),即可求c;②由题意可得m=﹣,k<0,再由m>6,可得﹣<k<0,联立,得到AB的中点为(,+1),设AB的线段垂直平分线所在直线解析式为y=k'x+b,与x轴的交点P (﹣,0),与y轴的交点为N(0,b),由∠PNO=∠AMO,可得k'=m=﹣,则有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x++,所以N点纵坐标为n=+,即可求<n<.【解答】解:(1)∵顶点在y轴上,∴b=0,∵抛物线y=ax2+bx﹣2经过(2,2),∴4a﹣2=2,∴a=1,∴y=x2﹣2;(2)①当k=0时,y=c,联立,∴A(,c),B(﹣,c),∵△AB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点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P点在抛物线的顶点(0,﹣2)处,∵AB=2,AP=BP=,∴2[c+2+(c+2)2]=4(c+2),∴c=﹣1;②∵c=1,∴y=kx+1,∴m=﹣,由题意可知,k<0,∵m>6,∴﹣<k<0,联立,∴x2﹣kx﹣2=0,∴x A+x B=k,∴AB的中点为(,+1),设AB的线段垂直平分线所在直线解析式为y=k'x+b,∴与x轴的交点P(﹣,0),与y轴的交点为N(0,b),∵PN⊥AB,∴∠PNO=∠AMO,∴=,∴k'=m=﹣,∴y=﹣x+b,∴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x++,∴N点纵坐标为n=+,∴<n<.21.(10分)如图,一次函数y=x+m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且与x 轴交于点C,点A的坐标为(2,1).(1)求m及k的值;(2)求△AOB的面积;(3)结合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分析】(1)把A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答案;(2)解由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得出B点的坐标,求出C点的坐标,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即可;(3)根据图象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点A(2,1)在函数y=x+m的图象上,∴2+m=1,即m=﹣1,∵A(2,1)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k=2;(2)连接OA、OB,∵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1,令y=0,得x=1,∴点C的坐标是(1,0),由解得,,∴由图象可得:点B的坐标为(﹣1,﹣2),∴;(3)由图象可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22.(6分)有2个信封,每个信封内各装有四张卡片,其中一个信封内的四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2、3、4四个数,另一个信封内的四张卡片分别写有5、6、7、8四个数,甲、乙两人商定了一个游戏,规则是:从这两个信封中各随机抽取一张卡片,然后把卡片上的两个数相乘,如果得到的积大于20,则甲获胜,否则乙获胜.(1)请你通过列表(或画树状图)计算甲获胜的概率.(2)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分析】本题考查概率问题中的公平性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计算出各种情况的概率,然后比较即可.【解答】解:(1)利用列表法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如下表:1 2 3 45 5 10 15 206 6 12 18 247 7 14 21 288 8 16 24 32由上表可知,该游戏所有可能的结果共16种,其中两卡片上的数字之积大于20的有5种,所以甲获胜的概率为P甲=.(4分)(2)这个游戏对双方不公平,因为甲获胜的概率P甲=,乙获胜的概率P乙=,,所以,游戏对双方是不公平的.(6分)23.(14分)已知抛物线y=﹣x2+bx+c(b、c为常数),若此抛物线与某直线相交于A(﹣1,0),C(2,3)两点,与y轴交于点N,其顶点为D.(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和顶点D的坐标;(2)若点P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AC上方的一个动点,求△APC的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3)点H(n,t)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H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H1,当点H1落在第二象限内,H1A2取得最小值时,求n的值.【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即可;(2)过点P作PG∥y轴交AC于点G,设P(t,﹣t2+2t+3),则G(t,t+1),S△PAC=﹣(t ﹣)2+当t=时,△PAC的面积最大值为,此时P(,);(3)由题意可知H1在抛物线y=﹣x2﹣2x+3上,再由H1A2=(t﹣)2+,可得当t=时,A2有最小值,求出n的值即可.H1【解答】解:(1)将A(﹣1,0),C(2,3)两点代入y=﹣x2+bx+c,∴,解得,∴y=﹣x2+2x+3,∵y=﹣x2+2x+3=﹣(x﹣1)2+4,∴D(1,4);(2)设AC的直线解析式为y=kx+b,∴,解得,∴y=x+1,过点P作PG∥y轴交AC于点G,设P(t,﹣t2+2t+3),则G(t,t+1),∴PG=﹣t2+t+2,∴S△PAC=×3×(﹣t2+t+2)=﹣(t﹣)2+,∴当t=时,△PAC的面积最大值为,此时P(,);(3)点H(n,t)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点H1与H点关于y轴对称,∴H1(﹣n,t),H1在抛物线y=﹣x2﹣2x+3上,∴t=﹣n2﹣2n+3,∴H1A2=(n+1)2+t2=t2﹣t+4=(t﹣)2+,∴当t=时,H1A2有最小值,∴=﹣n2+2n+3,解得n=1+.。
九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1.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A.y=x B.y=﹣2x+3C.y=D.y=2.若二次函数y=mx2(m≠0)的图象经过点(2,﹣5),则它也经过()A.(﹣2,﹣5)B.(﹣2,5)C.(2,5)D.(﹣5,2)3.以下列数据(单位:cm)为长度的各组线段中,成比例的是()A.2、3、4、5B.2、3、4、6C.1、2、3、4D.1、4、9、16 4.如图,∠α的顶点位于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若tanα=,则满足条件的∠α是()A.B.C.D.5.两个相似六边形,若对应边之比为3:2,则这两个六边形的周长比为()A.9:4B.9:2C.3:1D.3:26.如图,点A在反比例函数y=(x<0)图象上,AB⊥x轴于点B,C是OB的中点,连接AO、AC,若△ABC的面积为4,则k=()A.﹣16B.﹣8C.8D.167.如图,窗子高AB=m米,窗子外面上方0.2米的点C处安装水平遮阳板CD=1米,当太阳光线与水平线成α=60°角时,光线刚好不能直接射入室内,则m的值是()A.m=+0.8B.m=+0.2C.m=﹣0.2D.m=﹣0.8 8.如图,在▱ABCD中,E是AB的中点,EC交BD于点F,那么S△BEF:S△BCF=()A.1:2B.1:3C.1:4D.2:39.已知二次函数y=mx2+2mx﹣1(m>0)的最小值为﹣5,则m的值为()A.﹣4B.﹣2C.2D.410.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形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ax﹣c与反比例函数y=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为()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1.若反比例函数y=(m≠0)与正比例函数y=7x无交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12.在△ABC中,∠C=90°,AB=15,sin A=,则BC的长为.13.已知抛物线y=x2+bx+c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方程x2+bx+c=0的解是.14.如图,将矩形ABCD沿着过点D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边的E点处,折痕交AB 于点F.(1)若CD=6,BC=10,则BE=;(2)若CD=15,BE:EC=1:4,则BF=.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总计16分)15.计算:3tan45°﹣(+2)0+|2﹣2|﹣.16.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1)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ABC放大,使变换后得到的△A1B1C1与△ABC对应边的比为2:1,且点B的对应点B1在第三象限,请在网格内画出△A1B1C1;(2)点A1的坐标为,点C1的坐标为.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总计16分)17.如图,在△ABC中,AB=5,AC=8,∠A=60°.(1)求BC的长.(2)求sin B.18.已知一系列具备正整数系数形式规律的“和谐二次函数”:y1=x2+4x、y2=2x2+8x、y3=3x2+12x,…(1)探索发现,所有“和谐二次函数”都有同一条对称轴直线x=;(2)求二次函数y n的解析式及其顶点坐标;(3)点(﹣2,﹣20)是否是“和谐二次函数”中某一抛物线的顶点,若是,请求出它所在的抛物线解析式;若不是,请说明理由.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总计20分)19.如图,一次函数y=ax+b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相交于点A(1,﹣3)和B(m,﹣1),连接OA、OB.(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OAB的面积.20.如图,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台灯的灯臂AB=BC=18cm,底座厚度为3cm,水平距离AD=24cm,灯臂与底座构成的∠BAD=60°,当CD⊥AD时,灯臂BC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为α,求此时cosα的值及顶端C到桌面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六、(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2分,总计12分)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x2﹣2x,M(x1,m)、N(x2,m)(x1<x2)是此抛物线上的两点.(1)求抛物线顶点坐标.(2)若3x2﹣x1=10,求m的值.(3)若线段MN的长度不小于10,求m的最小值.七、(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2分,总计12分)22.(1)如图1,在△ABC中,D为AB上一点,∠BCD=∠A,求证:BC2=BD•AB.(2)如图2,在△ABC中,AB=AC,∠BAC=36°,CD平分∠ACB,若BC=1,求AB 的长.八、(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4分,总计14分)23.抛物线y=ax2+bx+3(a≠0)与x轴交于A(﹣,0),B(3,0)(点A在点B 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直线l经过B、C两点,P为抛物线上一个动点(不与B、C重合).(1)求抛物线解析式及直线l的表达式;(2)如图,当点P在直线l上方的抛物线上时,过P点作PE∥x轴交直线l于点E,设点P的横坐标为n.①求线段PE的长(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②求点P到直线BC距离的最大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1.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A.y=x B.y=﹣2x+3C.y=D.y=【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判断即可.解:A.y=x是正比例函数,故A不符合题意;B.y=﹣2x+3是一次函数,故B不符合题意;C.y=是反比例函数,故C符合题意;D.y=不是反比例函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若二次函数y=mx2(m≠0)的图象经过点(2,﹣5),则它也经过()A.(﹣2,﹣5)B.(﹣2,5)C.(2,5)D.(﹣5,2)【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求解.解:∵y=mx2,∴抛物线对称轴为y轴,∵图象经过点(2,﹣5),∴图象经过点(﹣2,﹣5),故选:A.3.以下列数据(单位:cm)为长度的各组线段中,成比例的是()A.2、3、4、5B.2、3、4、6C.1、2、3、4D.1、4、9、16【分析】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乘积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乘积,则四条线段叫成比例线段.对选项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解:A、1×4≠2×3,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3×4=6×2,故选项符合题意;C、1×4≠2×3,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1×16≠9×4,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4.如图,∠α的顶点位于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若tanα=,则满足条件的∠α是()A.B.C.D.【分析】根据正切的定义分别求出每个图形中的α的正切值可得答案.解:A.观察图形可得tanα=,符合题意;B.观察图形可得tanα=,不符合题意;C.观察图形可得tanα=,不符合题意;D.观察图形可得tanα=,不符合题意.故选:A.5.两个相似六边形,若对应边之比为3:2,则这两个六边形的周长比为()A.9:4B.9:2C.3:1D.3:2【分析】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求解.解:两个相似六边形的对应边之比为3:2,则这两个相似六边形的周长之比3:2.故选:D.6.如图,点A在反比例函数y=(x<0)图象上,AB⊥x轴于点B,C是OB的中点,连接AO、AC,若△ABC的面积为4,则k=()A.﹣16B.﹣8C.8D.16【分析】由C是OB的中点求△AOB的面积,设A(a,b)根据面积公式求﹣ab,最后求k.解:∵C是OB的中点,△ABC的面积为4,∴△AOB的面积为8,设A(a,b),∵AB⊥x轴于点B,∴﹣ab=16,∵点A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k=﹣16.故选:A.7.如图,窗子高AB=m米,窗子外面上方0.2米的点C处安装水平遮阳板CD=1米,当太阳光线与水平线成α=60°角时,光线刚好不能直接射入室内,则m的值是()A.m=+0.8B.m=+0.2C.m=﹣0.2D.m=﹣0.8【分析】根据三角函数求出BC的长度,BC﹣AC即可得出m的值.解:∵CD=1米,∠CDB=α=60°,∴BC=CD•tanα=1×=,∴m=AB=BC﹣AC=0.2,故选:C.8.如图,在▱ABCD中,E是AB的中点,EC交BD于点F,那么S△BEF:S△BCF=()A.1:2B.1:3C.1:4D.2:3【分析】由矩形性质可证明△BEF∽△DCF,从而可得,由于△BEF与△BCF等高,故S△BEF:S△BCF=1:2.解:∵四边形ABCD为矩形,E为AB中点,∴AB∥CD,BE=,∴△BEF∽△DCF,∴,∵△BEF与△BCF等高,∴S△BEF:S△BCF=.故选:A.9.已知二次函数y=mx2+2mx﹣1(m>0)的最小值为﹣5,则m的值为()A.﹣4B.﹣2C.2D.4【分析】将抛物线解析式化为顶点式求解.解:∵y=mx2+2mx﹣1=m(x+1)2﹣m﹣1,m>0,∴抛物线开口向上,函数最小值为﹣m﹣1,∴﹣m﹣1=﹣5,解得m=4.故选:D.10.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形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ax﹣c与反比例函数y=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为()A.B.C.D.【分析】根据抛物线图形,可得a>0,c<0,再由x=1时,y=a+b+c<0,即可判断出答案.解:由抛物线图形,可得a>0,c<0,根据一次函数y=ax﹣c的图形,可排除B、D;当x=1时,y=a+b+c<0,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可排除A.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1.若反比例函数y=(m≠0)与正比例函数y=7x无交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m<0.【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解:∵正比例函数y=7x的图象过第一、三象限,∵反比例函数y=(m≠0)与正比例函数y=7x无交点,∴反比例函数y=(m≠0)的图象过第二、四象限,∴m<0.故答案为m<0.12.在△ABC中,∠C=90°,AB=15,sin A=,则BC的长为9.【分析】根据正弦的定义得到sin A==,然后把AB=15代入计算即可.解:在△ABC中,∠C=90°,∴sin A==,∴BC=AB=×15=9.故答案为:9.13.已知抛物线y=x2+bx+c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方程x2+bx+c=0的解是x1=﹣1,x2=3.【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可以得到抛物线的y=x2+bx+c的对称轴与x轴的一个交点,从而可以写出另一个交点,然后即可得到当y=0时对应的x的值,即方程x2+bx+c=0的解.解:由图象可得,抛物线y=x2+bx+c的对称轴是直线x=1,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0),∴该抛物线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3,0),∴当y=0时,0=x2+bx+c对应的x的值是x1=﹣1,x2=3,故答案为:x1=﹣1,x2=3.14.如图,将矩形ABCD沿着过点D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边的E点处,折痕交AB 于点F.(1)若CD=6,BC=10,则BE=2;(2)若CD=15,BE:EC=1:4,则BF=.【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利用勾股定理求得CE的长,再根据BE=BC﹣CE,即可得出BE的长;(2)先根据Rt△CDE中,CD2+CE2=DE2,求得BE的长,再根据Rt△BEF中,BE2+BF2=FE2,即可得到BF的长.解:(1)由题可得,DE=AD=BC=6,∠C=90°,Rt△CDE中,CE===8,∴BE=BC﹣CE=10﹣8=2,故答案为:2;(2)设BE=x,则CE=4x,DE=AD=5x,Rt△CDE中,CD2+CE2=DE2,即152+(4x)2=(5x)2,解得x1=5或x2=﹣5(不合题意),∴BE=5,设BF=y,则AF=EF=15﹣y,Rt△BEF中,BE2+BF2=FE2,即52+y2=(15﹣y)2,解得y=,∴BF=.故答案为:.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总计16分)15.计算:3tan45°﹣(+2)0+|2﹣2|﹣.【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绝对值,二次根式的化简进行运算即可得出答案.解:原式=3﹣1+2﹣2﹣4=﹣2.16.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1)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ABC放大,使变换后得到的△A1B1C1与△ABC对应边的比为2:1,且点B的对应点B1在第三象限,请在网格内画出△A1B1C1;(2)点A1的坐标为(﹣4,2),点C1的坐标为(2,﹣4).【分析】(1)把A、B、C横坐标与纵坐标乘以﹣2,即可得到A1、B1、C1的坐标(或A'1、B'1、C'1的坐标),然后描点连线即可.(2)根据图形写出点A1的坐标和点C1的坐标即可.解:(1)如图,△A1B1C1为所作;(2)点A1的坐标为(﹣4,2),点C1的坐标为(2,﹣4),故答案为:(﹣4,2),(2,﹣4).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总计16分)17.如图,在△ABC中,AB=5,AC=8,∠A=60°.(1)求BC的长.(2)求sin B.【分析】(1)过点C作CD⊥AB,垂足为D.可利用∠A的三角函数值求出AD、CD,在Rt△BCD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2)Rt△BCD中利用边角间关系可得结论.解:(1)过点C作CD⊥AB,垂足为D.在Rt△ACD中,∵∠A=60°,AC=8,∴∠ACD=30°.∴AD=AC=4.∴CD==4,BD=AB﹣AD=1.在Rt△BCD中,BC===7.(2)在Rt△BCD中,由(1)知:CD=4,BC=7,∴sin B==.18.已知一系列具备正整数系数形式规律的“和谐二次函数”:y1=x2+4x、y2=2x2+8x、y3=3x2+12x,…(1)探索发现,所有“和谐二次函数”都有同一条对称轴直线x=﹣2;(2)求二次函数y n的解析式及其顶点坐标;(3)点(﹣2,﹣20)是否是“和谐二次函数”中某一抛物线的顶点,若是,请求出它所在的抛物线解析式;若不是,请说明理由.【分析】(1)由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求解.(2)根据y1=x2+4x、y2=2x2+8x、y3=3x2+12x可得y n=nx2+4nx,进而求解.(3)将(﹣2,﹣20)代入y n=nx2+4nx求n的值,进而求解.解:(1)∵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抛物线y1=x2+4x、y2=2x2+8x、y3=3x2+12x的对称轴为直线x=﹣2,故答案为:﹣2.(2)∵y1=x2+4x=x2+1×4x,y2=2x2+8x=2x2+2×4x,y3=3x2+12x=3x2+3×4x,...∴y n=nx2+4nx.把x=﹣2代入y n=nx2+4nx得y n=﹣4n,∴二次函数y n的解析式为y n=nx2+4nx,顶点坐标为(﹣2,﹣4n).(3)把x=﹣2代入y n=nx2+4nx得y n=﹣4n,当﹣4n=﹣20时,n=5,满足题意,∴点(﹣2,﹣20)是“和谐二次函数”y5=5x2+20x的顶点.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总计20分)19.如图,一次函数y=ax+b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相交于点A(1,﹣3)和B(m,﹣1),连接OA、OB.(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OAB的面积.【分析】(1)把A点的坐标代入反例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进而得出B的坐标,把A、B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2)△AOB的面积=△BOD的面积﹣△AOD的面积.解:(1)∵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经过A(1,﹣3),∴﹣3=.∴k=﹣3,∴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B(m,﹣1)在y=﹣上,∴m=3.∴B点坐标为(3,﹣1);把A,B两点的坐标代入y=ax+b,得,解得:,∴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4;(2)当x=0时,y=﹣4.∴D点坐标为(0,﹣4).∴S△AOB=S△BOD﹣S△AOD=﹣=4.20.如图,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台灯的灯臂AB=BC=18cm,底座厚度为3cm,水平距离AD=24cm,灯臂与底座构成的∠BAD=60°,当CD⊥AD时,灯臂BC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为α,求此时cosα的值及顶端C到桌面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分析】过点B作BF⊥CD于点F,作BG⊥AD于点G,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BG=FD,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解:过点B作BF⊥CD于点F,作BG⊥AD于点G,∵CE⊥AD,BF⊥CD,BG⊥AD,∴四边形BFDG矩形,∴BG=FD,在Rt△ABG中,∠BAG=60°,AB=18cm,∴BG=AB•sin60°=18×=6(cm),AG=AB=9(cm),∵AD=24cm,∴BF=DG=AD﹣AG=15(cm),在Rt△BCF中,cosα===,CF===3(cm),∴CE=CF+DF+DE=(3+6+3)cm,∴答:此时cosα的值为,灯罩顶端C到桌面的高度CE是(3+6+3)cm.六、(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2分,总计12分)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x2﹣2x,M(x1,m)、N(x2,m)(x1<x2)是此抛物线上的两点.(1)求抛物线顶点坐标.(2)若3x2﹣x1=10,求m的值.(3)若线段MN的长度不小于10,求m的最小值.【分析】(1)把解析式转化为顶点式即可得到顶点坐标.(2)根据抛物线的性质可得,x2+x1=2,再联立可求出x2和x1,再代入抛物线即可求出m的值.(2)根据题意可知|x2﹣x1|≥10,结合抛物线的性质可得x2+x1=2,代入求出x1的取值范围,再结合抛物线增减性可得结论.解:(1)∵y=x2﹣2x=(x﹣1)2﹣1,∴抛物线顶点坐标为(1,﹣1);(2)∵M(x1,m)、N(x2,m)(x1<x2),∴M,N的纵坐标相等,∴x2+x1=2,联立,解得,x1=﹣1,x2=3,∴m=(﹣1)2﹣2×(﹣1)=1+2=3;∴m的值为3;(3)根据题意可知,x2﹣x1≥10,∵x2+x1=2,∴x1=2﹣x2,∴x2﹣(2﹣x2)≥10,整理得,x2≥6,∵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m≥62﹣2×6=36﹣12=24.故m的最小值为24.七、(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2分,总计12分)22.(1)如图1,在△ABC中,D为AB上一点,∠BCD=∠A,求证:BC2=BD•AB.(2)如图2,在△ABC中,AB=AC,∠BAC=36°,CD平分∠ACB,若BC=1,求AB 的长.【分析】(1)证明△BDC∽△BAC.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则可得出结论;(2)证明△ABC∽△CBD,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设BD=x,则AB=x+1,得出,解方程可得出答案.【解答】(1)证明:∵∠BCD=∠A,∠B=∠B,∴△BDC∽△BAC.∴.∴BC2=BD•AB.(2)解:∵AB=AC,∠BAC=36°,∴∠B=∠ACB=72°,∵CD平分∠ACB,∴∠ACD=∠BCD=36°=∠A,∴∠BDC=72°,∴∠BDC=∠B,∴BC=CD,∴AD=CD=BC=1,又∵∠B=∠B,∴△ABC∽△CBD,∴,设BD=x,则AB=x+1,∴,即x2+x﹣1=0,解得x=(负值舍去),∴x=,∴AB=x+1=+1=.八、(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4分,总计14分)23.抛物线y=ax2+bx+3(a≠0)与x轴交于A(﹣,0),B(3,0)(点A在点B 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直线l经过B、C两点,P为抛物线上一个动点(不与B、C重合).(1)求抛物线解析式及直线l的表达式;(2)如图,当点P在直线l上方的抛物线上时,过P点作PE∥x轴交直线l于点E,设点P的横坐标为n.①求线段PE的长(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②求点P到直线BC距离的最大值.【分析】(1)把点A和点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即可求出a,b的值;令x=0可得出点C的坐标,进而可求出直线l的表达式;(2)①根据抛物线的解析式可表达点P的坐标,又PE∥x轴及(1)中l的解析式,由此可得点E的坐标,进而可得PE的长;②过点P作PF⊥BC于F,由此△PEF∽△CBO,则PF=PE,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出PE的最大值.解:(1)∵抛物线y=ax2+bx+3(a≠0)与x轴交于A(﹣,0),B(3,0),∴抛物线的解析式可表达为:y=a(x+)(x﹣3)=ax2﹣2ax+9a,∴﹣9a=3,解得a=﹣,∴b=﹣2a=,∴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3.令x=0,则y=3,∴C(0,3).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y=kx+c,∴,解得,∴直线l的解析式为:y=﹣x+3.(2)①∵点P在抛物线y=﹣x2+x+3上,∴P(n,﹣n2+n+3),∵PE∥x轴,∴点E和点P的纵坐标相同,又∵点E在直线l上,∴﹣n2+n+3=﹣x+3,解得x=n2﹣2n,∴E(n2﹣2n,﹣n2+n+3),∴PE=n﹣(n2﹣2n)=﹣n2+3n.②如图,过点P作PF⊥BC于F,∴∠PFE=∠COB=90°,∵PE∥x轴,∴∠PEF=∠CBO,∴△PEF∽△CBO,∴PE:PF=BC:OC,∵OC=3,OB=3,∴BC=6,∴PE:PF=BC:OC=2:1,∴PF=PE=(﹣n2+3n)=﹣(n﹣)2+.∵﹣<0,∴当n=时,PF的最大值为,即点P到BC的最大值为.。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题3分, 共30分)1. 的倒数是()A. B. C. D.2.某种衬衫因换季打折出售, 如果按原价的六折出售, 那么每件赔本40元;按原价的九折出售, 那么每件盈利20元, 则这种衬衫的原价是()A. 160元B. 180元C. 200元D. 220元3. 已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ax﹣2=0的两根, 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 x1≠x2B. x1+x2>0C. x1•x2>0D. x1<0, x2<0 4.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 则k的值()A. 0或2B. -2或2C. -2D. 25.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 那么m的取值范围为()A. m=3B. m>3C. m<3D. m≥36.已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 则的值为()A. -1或2B. -1C. 2D. 07.如图, 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 那么∠2的度数是()A. 30°B. 25°C. 20°D. 15°8.下列图形中, 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9.如图, △ABC中, AD是BC边上的高, AE、BF分别是∠BAC、∠ABC的平分线, ∠BAC=50°, ∠ABC=60°, 则∠EAD+∠ACD=()A. 75°B. 80°C. 85°D. 90°10.如图, 点A, B在双曲线y= (x>0)上, 点C在双曲线y= (x>0)上, 若AC∥y轴, BC∥x轴, 且AC=BC, 则AB等于()A. B. 2 C. 4 D. 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8分)1. 计算: =_____.2. 因式分解: =_______.3. 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4. 如图, △ABC中, ∠BAC=90°, ∠B=30°, BC边上有一点P(不与点B, C 重合), I为△APC的内心, 若∠AIC的取值范围为m°<∠AIC<n°, 则m+n=__________.5.把图1中的菱形沿对角线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将这四个直角三角形分别拼成如图2, 图3所示的正方形, 则图1中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6. 如图, 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5, 点E、F分别在AD.DC上, AE=DF=2, BE与AF相交于点G, 点H为BF的中点, 连接GH, 则GH的长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 共72分)1. 解分式方程:2.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1=0.(1)当b=a+2时, 利用根的判别式判断方程根的情况;(2)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写出一组满足条件的a, b的值, 并求此时方程的根.3. 如图, 在口ABCD中, 分别以边BC, CD作等腰△BCF, △CDE, 使BC=BF, CD=DE, ∠CBF=∠CDE, 连接AF, AE.(1)求证: △ABF≌△EDA;(2)延长AB与CF相交于G, 若AF⊥AE, 求证BF⊥BC.4. 如图, 已知P是⊙O外一点, PO交圆O于点C, OC=CP=2, 弦AB⊥OC, 劣弧AB的度数为120°, 连接PB.(1)求BC的长;(2)求证: PB是⊙O的切线.5. 为了树立文明乡风,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某村决定组建村民文体团队, 现围绕“你最喜欢的文体活动项目(每人仅限一项)”, 在全村范围内随机抽取部分村民进行问卷调查, 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请你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参与调查的村民人数为人;(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求扇形统计图中“划龙舟”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4)若在“广场舞、腰鼓、花鼓戏、划龙舟”这四个项目中任选两项组队参加端午节庆典活动, 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 求恰好选中“花鼓戏、划龙舟”这两个项目的概率.6. 东营市某学校2015年在商场购买甲、乙两种不同足球, 购买甲种足球共花费2000元, 购买乙种足球共花费1400元, 购买甲种足球数量是购买乙种足球数量的2倍, 且购买一个乙种足球比购买一个甲种足球多花20元.(1)求购买一个甲种足球、一个乙种足球各需多少元;(2)2016年为响应习总书记“足球进校园”的号召, 这所学校决定再次购买甲、乙两种足球共50个, 恰逢该商场对两种足球的售价进行调整, 甲种足球售价比第一次购买时提高了10%, 乙种足球售价比第一次购买时降低了10%, 如果此次购买甲、乙两种足球的总费用不超过2900元, 那么这所学校最多可购买多少个乙种足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题3分, 共30分)1、B2、C3、A4、D5、D6、B7、B8、D9、A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8分)1、2、()()()22 a b a a-+-3、x2≥4.255.5.12.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 共72分)1.x=.2、(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b=-2, a=1时, x1=x2=﹣1.3.(1)略;(2)略.4.(1)2(2)略5、(1)120;(2)答案见解析;(3)90°;(4).6、(1)购买一个甲种足球需50元, 购买一个乙种足球需70元;(2)这所学校最多可购买18个乙种足球.。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3=-B .3=-C 3=±D 3±2.已知抛物线24y x bx =-++经过(2,)n -和(4, )n 两点,则n 的值为( ) A .﹣2B .﹣4C .2D .43.若关于x 的方程333x m mx x++--=3的解为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92B .m <92且m ≠32C .m >﹣94D .m >﹣94且m ≠﹣344.夏季来临,某超市试销A 、B 两种型号的风扇,两周内共销售30台,销售收入5300元,A 型风扇每台200元,B 型风扇每台150元,问A 、B 两种型号的风扇分别销售了多少台?若设A 型风扇销售了x 台,B 型风扇销售了y 台,则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为( )A .530020015030x y x y +=⎧⎨+=⎩B .530015020030x y x y +=⎧⎨+=⎩C .302001505300x y x y +=⎧⎨+=⎩D .301502005300x y x y +=⎧⎨+=⎩5.若α,β是方程2x 2x 20180+-=的两个实数根,则2α3αβ++的值为( ) A .2015B .2016-C .2016D .20196.对于一个函数,自变量x 取a 时,函数值y 也等于a ,我们称a 为这个函数的不动点.如果二次函数y =x 2+2x +c 有两个相异的不动点x 1、x 2,且x 1<1<x 2,则c 的取值范围是( ) A .c <﹣3B .c <﹣2C .c <14D .c <17.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8.如图,一次函数y 1=x +b 与一次函数y 2=kx +4的图象交于点P (1,3),则关于x 的不等式x +b >kx +4的解集是( )A .x >﹣2B .x >0C .x >1D .x <1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 在边DC 上,DE :EC=3:1,连接AE 交BD 于点F ,则△DEF 的面积与△BAF 的面积之比为( )A .3:4B .9:16C .9:1D .3:110.如图,正五边形ABCDE 内接于⊙O ,P 为DE 上的一点(点P 不与点D 重合),则CPD ∠的度数为( )A .30B .36︒C .60︒D .7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6.2.分解因式:ab 2﹣4ab+4a=________.3.33x 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4.如图,已知△ABC 的周长是21,OB ,OC 分别平分∠ABC 和∠ACB ,OD ⊥BC 于D ,且OD =4,△ABC 的面积是__________.5.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4,点E 是AB 边上一动点,连接CE ,过点B 作BG ⊥CE 于点G ,点P 是AB 边上另一动点,则PD+PG 的最小值为________.6.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顶点A (﹣6,0),C (0,23).将矩形OABC 绕点O 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点A 恰好落在OB 上的点A 1处,则点B 的对应点B 1的坐标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分式方程:2311xx x x +=--2.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x +m ﹣1=0. (1)当m =0时,求方程的实数根.(2)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3.如图,直线y 1=﹣x +4,y 2=34x +b 都与双曲线y =k x交于点A (1,m ),这两条直线分别与x 轴交于B ,C 两点. (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直接写出当x >0时,不等式34x +b >k x的解集;(3)若点P 在x 轴上,连接AP 把△ABC 的面积分成1:3两部分,求此时点P 的坐标.4.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是BC 的中点,连接DE ,过点A 作AG ED ⊥交DE 于点F ,交CD 于点G . (1)证明:ADG DCE ∆∆≌; (2)连接BF ,证明:AB FB =.5.2019年4月23日是第二十四个“世界读书日“.某校组织读书征文比赛活动,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并绘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不完整),请你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本次比赛获奖的总人数,并补全条形统计图;(2)求扇形统计图中“二等奖”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3)学校从甲、乙、丙、丁4位一等奖获得者中随机抽取2人参加“世界读书日”宣传活动,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恰好抽到甲和乙的概率.6.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加速推进,广东省正加速布局以5G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据统计,目前广东5G基站的数量约1.5万座,计划到2020年底,全省5G基站数是目前的4倍,到2022年底,全省5G基站数量将达到17.34万座.(1)计划到2020年底,全省5G基站的数量是多少万座?;(2)按照计划,求2020年底到2022年底,全省5G基站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B2、B3、B4、C5、C6、B7、D8、C9、B 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42、a (b ﹣2)2.3、3x ≤4、425、6、(,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x=32、(1)x 1x 2(2)m <543、(1)3y x =;(2)x >1;(3)P (﹣54,0)或(94,0)4、(1)略;(2)略.5、(1)40,补图详见解析;(2)108°;(3)16.6、(1)到2020年底,全省5G 基站的数量是6万座;(2)2020年底到2022年底,全省5G 基站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0%.。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册)期末考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若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的平方根,则这个数是()A. 0B. 1C. 1D. ±12. 若一个数是它自己的倒数,则这个数是()A. 0B. 1C. 1D. ±13.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A. 正数B. 负数C. 0D. 正数或04.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则这个数是()A. 正数B. 负数C. 0D. 正数或05. 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A. 0B. 1C. 1D. 0或16. 若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A. 0B. 1C. 1D. 0或17. 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它自己的倒数,则这个数是()A. 0B. 1C. 1D. ±18. 若一个数的立方根是它自己的相反数,则这个数是()A. 0B. 1C. 1D. ±19.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立方,则这个数是()A. 正数B. 负数C. 0D. 正数或010.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平方,则这个数是()A. 正数B. 负数C. 0D. 正数或0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它自己的倒数,则这个数是______。
12. 若一个数的立方根是它自己的相反数,则这个数是______。
13.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立方,则这个数是______。
14.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平方,则这个数是______。
15. 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______。
16. 若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______。
17. 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它自己的倒数,则这个数是______。
18. 若一个数的立方根是它自己的相反数,则这个数是______。
19.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立方,则这个数是______。
20.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平方,则这个数是______。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3套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期末试卷(1)一、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3分)下列方程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A.3(x+1)2=2(x+1)B.ﻩC.ax2+bx+c=0D.x2+2x=x2﹣12.(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4,将其折叠,使AB边落在对角线AC上,得到折痕AE,则点E到点B的距离为()A.ﻩB.2 C.D.33.(3分)在一个四边形ABCD中,依次连接各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则对角线AC与BD需要满足条件是()A.垂直B.相等ﻩC.垂直且相等ﻩD.不再需要条件4.(3分)已知点A(﹣2,y1)、B(﹣1,y2)、C(3,y3)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A.y1<y2<y3ﻩB.y3<y2<y1ﻩC.y3<y1<y2ﻩD.y2<y1<y35.(3分)学生冬季运动装原来每套的售价是100元,后经连续两次降价,现在的售价是81元,则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数是()A.9%B.8.5%ﻩC.9.5%ﻩD.10%6.(3分)甲、乙两地相距60km,则汽车由甲地行驶到乙地所用时间y(小时)与行驶速度x(千米/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ﻩB.ﻩC.ﻩD.7.(3分)二次三项式x2﹣4x+3配方的结果是()A.(x﹣2)2+7B.(x﹣2)2﹣1C.(x+2)2+7 D.(x+2)2﹣18.(3分)函数y=的图象经过(1,﹣1),则函数y=kx﹣2的图象是()A.B.C.ﻩD.9.(3分)如图,矩形ABCD,R是CD的中点,点M在BC边上运动,E,F分别是AM,MR的中点,则EF的长随着M点的运动()A.变短ﻩB.变长 C.不变D.无法确定10.(3分)如图,点A在双曲线y=上,且OA=4,过A作AC⊥x轴,垂足为C,OA的垂直平分线交OC于B,则△ABC的周长为()A.ﻩB.5C.ﻩD.二、你能填得又快又准吗?(共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11.(4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一、三象限,则k应满足.12.(4分)把一个三角形改做成和它相似的三角形,如果面积缩小到原来的倍,那么边长应缩小到原来的倍.13.(4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1)x2+7ax+a2+3a﹣4=0有一个根为零,则a的值为.14.(4分)已知==,则= .15.(4分)如图,双曲线上有一点A,过点A作AB⊥x轴于点B,△AOB 的面积为2,则该双曲线的表达式为 .16.(4分)如图,在Rt △ABC中,∠ACB =90°,CD ⊥AB 于D ,若AD=1,BD=4,则CD = .17.(4分)如图,在梯形A BCD 中,AD ∥B C,A C,BD 交于点O ,S△A OD :S △CO B=1:9,则S△D OC:S△BO C= .18.(4分)如图,在△A BC 中,点D、E 分别在AB 、AC 上,DE ∥B C.若AD =4,DB=2,则的值为 .三、解答题:(共9道题,总分88分)19.(8分)解方程(1)2x 2﹣2x ﹣5=0;(2)(y+2)2=(3y ﹣1)2.20.(8分)已知,如图,AB 和DE 是直立在地面上的两根立柱,AB =5m ,某一时刻AB在阳光下的投影BC=3m.(1)请你在图中画出此时DE在阳光下的投影;(2)在测量AB的投影时,同时测量出DE在阳光下的投影长为6m,请你计算DE的长.21.(10分)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E是AD的中点,过A点作BC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F,且AF=BD,连接BF.(1)线段BD与CD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FBD是矩形?并说明理由.22.(10分)已知甲同学手中藏有三张分别标有数字,,1的卡片,乙同学手中藏有三张分别标有1,3,2的卡片,卡片外形相同.现从甲乙两人手中各任取一张卡片,并将它们的数字分别记为a,b.(1)请你用树形图或列表法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2)现制定这样一个游戏规则:若所选出的a,b能使得ax2+b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称甲获胜;否则称乙获胜.请问这样的游戏规则公平吗?请你用概率知识解释.23.(10分)如图,分别以Rt△ABC的直角边AC及斜边AB向外作等边△ACD及等边△ABE,已知:∠BAC=30°,EF⊥AB,垂足为F,连接DF.(1)试说明AC=EF;(2)求证: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24.(10分)如图,已知A(﹣4,n),B(2,﹣4)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两个交点;(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直线AB与x轴的交点C的坐标及△AOB的面积;(3)求不等式的解集(请直接写出答案).25.(10分)某商场礼品柜台元旦期间购进大量贺年卡,一种贺年卡平均每天可售出500张,每张盈利0.3元.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调查发现,如果这种贺年卡的售价每降低0.1元,那么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100张,商场要想平均每天盈利120元,每张贺年卡应降价多少元?、P2是反比例函数(k>0)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两点,26.(10分)如图,P1点A1的坐标为(2,0),若△P1OA1与△P2A1A2均为等边三角形.(1)求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A2点的坐标.27.(12分)如图,在△ABC中,AB=5,BC=3,AC=4,动点E(与点A,C不重合)在AC边上,EF∥AB交BC于F点.(1)当△ECF的面积与四边形EABF的面积相等时,求CE的长;(2)当△ECF的周长与四边形EABF的周长相等时,求CE的长;(3)试问在AB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EF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若存在,请求出EF的长.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3分)下列方程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A.3(x+1)2=2(x+1)B.ﻩC.ax2+bx+c=0 D.x2+2x=x2﹣1【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有四个特点:(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2)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3)是整式方程.(4)二次项系数不为0.【解答】解:A、3(x+1)2=2(x+1)化简得3x2+4x﹣4=0,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正确;B、方程不是整式方程,故错误;C、若a=0,则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错误;D、是一元一次方程,故错误.故选:A.【点评】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要看是不是整式方程;然后看化简后是不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是一个需要识记的内容.2.(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4,将其折叠,使AB边落在对角线AC上,得到折痕AE,则点E到点B的距离为( )A.ﻩB.2ﻩC. D.3【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由于AE是折痕,可得到AB=AF,BE=EF,设出未知数,在Rt△EFC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可得答案.【解答】解:设BE=x,∵AE为折痕,∴AB=AF,BE=EF=x,∠AFE=∠B=90°,Rt△ABC中,AC===5,∴Rt△EFC中,FC=5﹣3=2,EC=4﹣X,∴(4﹣x)2=x2+22,解得x=.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叠问题、勾股定理和矩形的性质;解题中,找准相等的量是正确解答题目的关键.3.(3分)在一个四边形ABCD中,依次连接各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则对角线AC与BD需要满足条件是( )A.垂直B.相等ﻩC.垂直且相等D.不再需要条件【考点】中点四边形.【分析】因为菱形的四边相等,再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得,对角线AC与BD需要满足条件是相等.【解答】解:∵四边形EFGH是菱形,∴EH=FG=EF=HG=BD=AC,故AC=BD.故选B.【点评】本题很简单,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及菱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牢记有关的判定定理,难度不大.4.(3分)已知点A(﹣2,y1)、B(﹣1,y2)、C(3,y3)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 )A.y1<y2<y3B.y3<y2<y1ﻩC.y3<y1<y2ﻩD.y2<y1<y3【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解答即可.【解答】解:∵k>0,函数图象在一,三象限,由题意可知,点A、B在第三象限,点C在第一象限,∵第三象限内点的纵坐标总小于第一象限内点的纵坐标,∴y3最大,∵在第三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y2<y1.故选:D.【点评】在反比函数中,已知各点的横坐标,比较纵坐标的大小,首先应区分各点是否在同一象限内.在同一象限内,按同一象限内点的特点来比较,不在同一象限内,按坐标系内点的特点来比较.5.(3分)学生冬季运动装原来每套的售价是100元,后经连续两次降价,现在的售价是81元,则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数是()A.9% B.8.5%C.9.5%ﻩD.10%【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专题】增长率问题.【分析】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数是x,则第一次降价后的价格是100(1﹣x),第二次降价后的价格是100(1﹣x)(1﹣x),根据“现在的售价是81元”作为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数是x,依题意得100(1﹣x)2=81,解方程得x1=0.1,x2=1.9(舍去)所以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数是10%.故选D.【点评】本题运用增长率(下降率)的模型解题.若设变化前的量为a,变化后的量为b,平均变化率为x,则经过两次变化后的数量关系为a(1±x)2=b.(当增长时中间的“±”号选“+”,当降低时中间的“±”号选“﹣”)6.(3分)甲、乙两地相距60km,则汽车由甲地行驶到乙地所用时间y(小时)与行驶速度x(千米/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ﻩB.ﻩC.D.【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分析】根据实际意义,写出函数的解析式,根据函数的类型,以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可进行判断.【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时间y(小时)与行驶速度x(千米/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x>0),所以函数图象大致是B.故选B.【点评】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实际意义列出函数关系式从而判断它的图象类型,要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结合自变量的实际范围作图.7.(3分)二次三项式x2﹣4x+3配方的结果是()A.(x﹣2)2+7ﻩB.(x﹣2)2﹣1C.(x+2)2+7ﻩD.(x+2)2﹣1【考点】配方法的应用.【分析】在本题中,若所给的式子要配成完全平方式,常数项应该是一次项系数﹣4的一半的平方;可将常数项3拆分为4和﹣1,然后再按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解答】解:x2﹣4x+3=x2﹣4x+4﹣1=(x﹣2)2﹣1.故选B.【点评】在对二次三项式进行配方时,一般要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然后将常数项进行拆分,使得其中一个常数是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8.(3分)函数y=的图象经过(1,﹣1),则函数y=kx﹣2的图象是()A.ﻩB.ﻩC.ﻩD.【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专题】待定系数法.【分析】先根据函数y=的图象经过(1,﹣1)求出k的值,然后求出函数y=kx ﹣2的解析式,再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解答.【解答】解:∵图象经过(1,﹣1),∴k=xy=﹣1,∴函数解析式为y=﹣x﹣2,所以函数图象经过(﹣2,0)和(0,﹣2).故选A.【点评】主要考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当k<0,b<0时,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9.(3分)如图,矩形ABCD,R是CD的中点,点M在BC边上运动,E,F分别是A M,MR的中点,则EF的长随着M点的运动()A.变短ﻩB.变长C.不变ﻩD.无法确定【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矩形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动点型.【分析】易得EF为三角形AMR的中位线,那么EF长恒等于定值AR的一半.【解答】解:∵E,F分别是AM,MR的中点,∴EF=AR,∴无论M运动到哪个位置EF的长不变,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的性质.10.(3分)如图,点A在双曲线y=上,且OA=4,过A作AC⊥x轴,垂足为C,OA的垂直平分线交OC于B,则△ABC的周长为( )A.B.5ﻩC.ﻩD.【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专题】综合题;压轴题;数形结合.【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AB=OB,由此推出△ABC的周长=OC+AC,设OC=a,AC=b,根据勾股定理和函数解析式即可得到关于a、b的方程组,解之即可求出△ABC的周长.【解答】解:∵OA的垂直平分线交OC于B,∴AB=OB,∴△ABC的周长=OC+AC,设OC=a,AC=b,则:,解得a+b=2,即△ABC的周长=OC+AC=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性质和线段中垂线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关键是一个转换思想,即把求△ABC的周长转换成求OC+AC即可解决问题.二、你能填得又快又准吗?(共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11.(4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一、三象限,则k应满足k>﹣2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分析】由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一、三象限内,则k+2>0,解得k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二、四象限内,则k+2>0,解得k>﹣2.故答案为k>﹣2.【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重点是注意y=(k≠0)中k的取值,①当k>0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一、三象限;②当k<0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二、四象限.12.(4分)把一个三角形改做成和它相似的三角形,如果面积缩小到原来的倍,那么边长应缩小到原来的倍.【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解答即可.【解答】解:∵改做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且面积缩小到原来的倍,∴边长应缩小到原来的倍.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3.(4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1)x2+7ax+a2+3a﹣4=0有一个根为零,则a 的值为﹣4.【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就是能够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即用这个数代替未知数所得式子仍然成立;将x=0代入原方程即可求得a的值.【解答】解:把x=0代入一元二次方程(a﹣1)x2+7ax+a2+3a﹣4=0,可得a2+3a﹣4=0,解得a=﹣4或a=1,∵二次项系数a﹣1≠0,∴a≠1,∴a=﹣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逆用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定义易得出a的值,但不能忽视一元二次方程成立的条件a﹣1≠0,因此在解题时要重视解题思路的逆向分析.14.(4分)已知==,则=.【考点】比例的性质.【分析】根据已知比例关系,用未知量k分别表示出a、b和c的值,代入原式中,化简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设===k,∴a=5k,b=3k,c=4k,∴===,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熟练掌握比例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5.(4分)如图,双曲线上有一点A,过点A作AB⊥x轴于点B,△AOB的面积为2,则该双曲线的表达式为y=﹣.【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专题】压轴题;数形结合.=2求出【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判断出k的符号,再根据S△AOBk的值即可.【解答】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二、四象限,∴k<0,=2,∴|k|=4,∴k=﹣4,即可得双曲线的表达式为:y=﹣,∵S△AOB故答案为:y=﹣.【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即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象坐标轴作垂线,这一点和垂足以及坐标原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且保持不变.16.(4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于D,若AD=1,BD=4,则CD= 2.【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首先证△ACD∽△CBD,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出CD 的长.【解答】解:Rt△ACB中,∠ACB=90°,CD⊥AB;∴∠ACD=∠B=90°﹣∠A;又∵∠ADC=∠CDB=90°,∴△ACD∽△CBD;∴CD2=AD•BD=4,即CD=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17.(4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C,BD交于点O,S△AOD:S△COB=1:9,则S△DOC :S△BOC=1:3.【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梯形.【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在梯形ABCD中,AD∥BC,AC,易得△AOD∽△COB,且S△AOD:S△COB=1:9,可求=,则S△AOD:S△DOC=1:3,所以S△DOC:S△BOC=1:3.【解答】解:根据题意,AD∥BC∴△AOD∽△COB∵S△AOD:S△COB=1:9∴=则S△AOD:S△DOC=1:3所以S△DOC :S△BOC=3:9=1: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18.(4分)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上,DE∥BC.若AD=4,DB=2,则的值为.【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由AD=3,DB=2,即可求得AB的长,又由DE∥BC,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得DE:BC=AD:AB,则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D=4,DB=2,∴AB=AD+BD=4+2=6,∵DE∥BC,△ADE∽△ABC,∴=,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比例线段的对应关系是解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9道题,总分88分)19.(8分)解方程(1)2x2﹣2x﹣5=0;(2)(y+2)2=(3y﹣1)2.【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分析】(1)利用求根公式计算即可;(2)利用因式分解可得到(4y+1)(3﹣2y)=0,可求得方程的解.【解答】解:(1)∵a=2,b=﹣2,c=﹣5,∴△=(﹣2)2﹣4×2×(﹣5)=48>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即x1=,x2=,(2)移项得(y+2)2﹣(3y﹣1)2=0,分解因式得(4y+1)(3﹣2y)=0,解得y1=﹣,y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0.(8分)已知,如图,AB和DE是直立在地面上的两根立柱,AB=5m,某一时刻AB在阳光下的投影BC=3m.(1)请你在图中画出此时DE在阳光下的投影;(2)在测量AB的投影时,同时测量出DE在阳光下的投影长为6m,请你计算DE的长.【考点】平行投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专题】计算题;作图题.【分析】(1)根据投影的定义,作出投影即可;(2)根据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物高和影长成比例;构造比例关系.计算可得DE=10(m).【解答】解:(1)连接AC,过点D作DF∥AC,交直线BC于点F,线段EF即为DE 的投影.(2)∵AC∥DF,∴∠ACB=∠DFE.∵∠ABC=∠DEF=90°∴△ABC∽△DEF.∴,∴∴DE=10(m).说明:画图时,不要求学生做文字说明,只要画出两条平行线AC和DF,再连接EF即可.【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投影特点: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物高和影长成比例.要求学生通过投影的知识并结合图形解题.21.(10分)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E是AD的中点,过A点作BC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F,且AF=BD,连接BF.(1)线段BD与CD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FBD是矩形?并说明理由.【考点】矩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AFE=∠DCE,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AEF和△DEC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F=CD,再利用等量代换即可得证;(2)先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四边形AFBD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知∠ADB=90°,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知必须是AB=AC.【解答】解:(1)BD=CD.理由如下:依题意得AF∥BC,∴∠AFE=∠DCE,∵E是AD的中点,∴AE=DE,在△AEF和△DEC中,,∴△AEF≌△DEC(AAS),∴AF=CD,∵AF=BD,∴BD=CD;(2)当△ABC满足:AB=AC时,四边形AFBD是矩形.理由如下:∵AF∥BD,AF=BD,∴四边形AFBD是平行四边形,∵AB=AC,BD=CD(三线合一),∴∠ADB=90°,∴ﻩAFBD是矩形.【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是基础题,明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是解本题的关键.22.(10分)已知甲同学手中藏有三张分别标有数字,,1的卡片,乙同学手中藏有三张分别标有1,3,2的卡片,卡片外形相同.现从甲乙两人手中各任取一张卡片,并将它们的数字分别记为a,b.(1)请你用树形图或列表法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2)现制定这样一个游戏规则:若所选出的a,b能使得ax2+b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称甲获胜;否则称乙获胜.请问这样的游戏规则公平吗?请你用概率知识解释.【考点】游戏公平性;根的判别式;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分析】(1)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根据树状图即可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2)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即可判定各种情况下根的情况,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甲、乙获胜的概率,比较概率大小,即可确定这样的游戏规是否公平.【解答】解:(1)画树状图得:∵(a,b)的可能结果有(,1)、(,3)、(,2)、(,1)、(,3)、(,2)、(1,1)、(1,3)及(1,2),∴(a,b)取值结果共有9种;(2)∵当a=,b=1时,△=b2﹣4ac=﹣1<0,此时ax2+bx+1=0无实数根,当a=,b=3时,△=b2﹣4ac=7>0,此时ax2+b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a=,b=2时,△=b2﹣4ac=2>0,此时ax2+b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a=,b=1时,△=b2﹣4ac=0,此时ax2+b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a=,b=3时,△=b2﹣4ac=8>0,此时ax2+b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a=,b=2时,△=b2﹣4ac=3>0,此时ax2+b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a=1,b=1时,△=b2﹣4ac=﹣3<0,此时ax2+bx+1=0无实数根,当a=1,b=3时,△=b2﹣4ac=5>0,此时ax2+b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a=1,b=2时,△=b2﹣4ac=0,此时ax2+b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P(甲获胜)=P(△>0)=>P(乙获胜)=,∴这样的游戏规则对甲有利,不公平.【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游戏公平性的判断.判断游戏公平性就要计算每个事件的概率,概率相等就公平,否则就不公平.23.(10分)如图,分别以Rt△ABC的直角边AC及斜边AB向外作等边△ACD 及等边△ABE,已知:∠BAC=30°,EF⊥AB,垂足为F,连接DF.(1)试说明AC=EF;(2)求证: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1)首先由Rt△ABC中,由∠BAC=30°可以得到AB=2BC,又由△ABE是等边三角形,EF⊥AB,由此得到AE=2AF,并且AB=2AF,然后证得△AFE≌△BCA,继而证得结论;(2)根据(1)知道EF=AC,而△ACD是等边三角形,所以EF=AC=AD,并且AD⊥AB,而EF⊥AB,由此得到EF∥AD,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解答】证明:(1)∵Rt△ABC中,∠BAC=30°,∴AB=2BC,又∵△ABE是等边三角形,EF⊥AB,∴AB=2AF∴AF=BC,在Rt△AFE和Rt△BCA中,,∴Rt△AFE≌Rt△BCA(HL),∴AC=EF;(2)∵△ACD是等边三角形,∴∠DAC=60°,AC=AD,∴∠DAB=∠DAC+∠BAC=90°又∵EF⊥AB,∴EF∥AD,∵AC=EF,AC=AD,∴EF=AD,∴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注意证得Rt△AFE≌Rt△BCA是关键.24.(10分)如图,已知A (﹣4,n),B(2,﹣4)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两个交点;(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直线AB与x轴的交点C的坐标及△AOB的面积;(3)求不等式的解集(请直接写出答案).【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待定系数法.【分析】(1)把A(﹣4,n),B(2,﹣4)分别代入一次函数y=kx+b和反比例函数y=,运用待定系数法分别求其解析式;(2)把三角形AOB的面积看成是三角形AOC和三角形OCB的面积之和进行计算;(3)由图象观察函数y=的图象在一次函数y=kx+b图象的上方,对应的x的范围.【解答】解:(1)∵B(2,﹣4)在y=上,∴m=﹣8.∴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点A(﹣4,n)在y=﹣上,∴n=2.∴A(﹣4,2).∵y=kx +b 经过A (﹣4,2),B (2,﹣4),∴.解之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 ﹣2.(2)∵C 是直线AB 与x 轴的交点,∴当y=0时,x=﹣2.∴点C(﹣2,0).∴OC=2.∴S△AOB =S△ACO +S △BCO =×2×2+×2×4=6.(3)不等式的解集为:﹣4<x <0或x >2.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求出函数解析式;要能够熟练借助直线和y 轴的交点运用分割法求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同时间接考查函数的增减性,从而来解不等式.25.(10分)某商场礼品柜台元旦期间购进大量贺年卡,一种贺年卡平均每天可售出500张,每张盈利0.3元.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调查发现,如果这种贺年卡的售价每降低0.1元,那么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100张,商场要想平均每天盈利120元,每张贺年卡应降价多少元?【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专题】经济问题;压轴题.【分析】等量关系为:(原来每张贺年卡盈利﹣降价的价格)×(原来售出的张数+增加的张数)=120,把相关数值代入求得正数解即可.【解答】解:设每张贺年卡应降价x 元,现在的利润是(0.3﹣x)元,则商城多售出100x ÷0.1=1000x 张.(0.3﹣x)(500+1000x)=120,解得x1=﹣0.3(降价不能为负数,不合题意,舍去),x2=0.1.答:每张贺年卡应降价0.1元.【点评】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得到每降价x元多卖出的贺年卡张数是解决本题的难点;根据利润得到相应的等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6.(10分)如图,P1、P2是反比例函数(k>0)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两点,点A1的坐标为(2,0),若△P1OA1与△P2A1A2均为等边三角形.(1)求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A2点的坐标.【考点】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1)首先作P1B⊥OA1于点B,由等边△P1OA1中,OA1=2,可得OB=1,P1B=,继而求得点P1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首先作P2C⊥A1A2于点C,由等边△P2A1A2,设A1C=a,可得P2C=,OC=2+a,然后把P2点坐标(2+a,)代入,继而求得a的值,则可求得A2点的坐标.【解答】解:(1)作P1B⊥OA1于点B,∵等边△P1OA1中,OA1=2,∴OB=1,P1B=,把P1点坐标(1,)代入,解得:,∴;(2)作P2C⊥A1A2于点C,∵等边△PA1A2,设A1C=a,2则P2C=,OC=2+a,把P2点坐标(2+a,)代入,即:,解得,(舍去),∴OA2=2+2a=,∴A2(,0).【点评】此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的应用.27.(12分)如图,在△ABC中,AB=5,BC=3,AC=4,动点E(与点A,C不重合)在AC边上,EF∥AB交BC于F点.(1)当△ECF的面积与四边形EABF的面积相等时,求CE的长;(2)当△ECF的周长与四边形EABF的周长相等时,求CE的长;(3)试问在AB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EF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若存在,请求出EF的长.【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1)因为EF∥AB,所以容易想到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解题;(2)根据周长相等,建立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3)先画出图形,根据图形猜想P点可能的位置,再找到相似三角形,依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答.【解答】解:(1)∵△ECF的面积与四边形EABF的面积相等∴S△ECF :S△ACB=1:2又∵EF∥AB∴△ECF∽△ACB==∵AC=4,∴CE=;(2)设CE的长为x∵△ECF∽△ACB∴=∴CF=由△ECF的周长与四边形EABF的周长相等,得x+EF+x=(4﹣x)+5+(3﹣x)+EF 解得∴CE的长为;(3)△EF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两种情况:①如图1,假设∠PEF=90°,EP=EF由AB=5,BC=3,AC=4,得∠C=90°∴Rt△ACB斜边AB上高CD=设EP=EF=x,由△ECF∽△ACB,得:=即=解得x=,即EF=当∠EFP´=90°,EF=FP′时,同理可得EF=;②如图2,假设∠EPF=90°,PE=PF时,点P到EF的距离为EF设EF=x,由△ECF∽△ACB,得:=,即=解得x=,即EF=综上所述,在AB上存在点P,使△EF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此时EF=或EF=.【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有一定的开放性,难点在于作出辅助线就具体情况进行分类讨论.期末试卷(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3分)计算a7•()2的结果是()A.aB.a5 C.a6ﻩD.a82.(3分)要使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1ﻩB.x>1C.x<1D.x≠﹣13.(3分)下列手机屏幕解锁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ﻩB.ﻩC.ﻩD.4.(3分)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唯一画出△ABC的是()A.AB=2,BC=4,AC=7B.AB=5,BC=3,∠A=30°C.∠A=60°,∠B=45°,AC=4 D.∠C=90°,AB=65.(3分)下列各式:,,,,(x﹣y)中,是分式的共有()A.1个ﻩB.2个ﻩC.3个ﻩD.4个6.(3分)若(x+3)(x﹣4)=x2+px+q,那么p、q的值是()A.p=1,q=﹣12B.p=﹣1,q=﹣12C.p=7,q=12D.p=7,q=﹣127.(3分)下列能判定△ABC为等腰三角形的是()A.AB=AC=3,BC=6B.∠A=40°、∠B=70°C.AB=3、BC=8,周长为16ﻩD.∠A=40°、∠B=50°8.(3分)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40°,则这个多边形是()A.六边形ﻩB.八边形ﻩC.九边形D.十边形9.(3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BC∥AD,AB=CD,BE=DF,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A.5 B.6C.3ﻩD.410.(3分)如图,直线a∥b,点B在直线b上,且AB⊥BC,∠2=65°,则∠1的度数为()A.65°B.25°C.35°D.45°11.(3分)已知y2+10y+m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是()A.25ﻩB.±25 C.5ﻩD.±512.(3分)如图,若∠A=27°,∠B=50°,∠C=38°,则∠BFE等于()A.65°B.115°C.105°D.75°13.(3分)若分式方程无解,则m的值为()A.﹣2B.0ﻩC.1 D.214.(3分)若m=2100,n=375,则m,n的大小关系为()A.m>nﻩB.m<nﻩC.m=nﻩ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本大题满16分,每小题4分)15.(4分)计算:=.16.(4分)一个矩形的面积为(6ab2+4a2b)cm2,一边长为2abcm,则它的周长为cm.17.(4分)等腰三角形一个顶角和一个底角之和是100°,则顶角等于.18.(4分)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2024年全新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2024年全新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2B. 4C. 6D. 82.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厘米和8厘米,第三边长为多少厘米?A. 3B. 6C. 10D. 123. 下列哪个图形是等腰三角形?A. △ABCB. △DEFC. △GHID. △JKL4. 下列哪个图形是直角三角形?A. △ABCB. △DEFC. △GHID. △JKL5. 下列哪个图形是等边三角形?A. △ABCB. △DEFC. △GHID. △JKL6.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4D. 57.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6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 12B. 18C. 24D. 308. 一个长方形的长为8厘米,宽为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16B. 24C. 32D. 409.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2B. 3C. 5D. 710. 下列哪个数是奇数?A. 2B. 3C. 4D. 6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__厘米。
2.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__厘米。
4.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6厘米和8厘米,第三边长是______厘米。
5.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它的斜边长是______厘米。
6.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10厘米,腰长是8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__厘米。
7.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8.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7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__厘米。
9.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厘米和12厘米,第三边长是______厘米。
10.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5厘米和12厘米,它的斜边长是______厘米。
九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期末综合测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6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计26分。
)1.14 世纪中叶后,西欧农业发展出现新景象。
如下史实中,属于这一“新景象”的是()A.庄园制度巩固B.租地农场发展C.垦殖运动兴起D.市民阶层形成2.右图反映的史实,主要发生在()A.欧洲B.非洲C.亚洲D.美洲3.它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但是,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事实上,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它”指的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1787 年宪法”D.《人权宣言》18世纪的一幅描绘黑奴加工烟草的版画4.右图反映的现象应纳入的主题是()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资产阶级革命D.工业革命5.18 世纪末19 世纪初,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领导该运动的代表人物是()A.华盛顿B.拿破仑19 世纪早期使用蒸汽机的英国煤矿C.玻利瓦尔D.章西女王6.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据此推断,%%()A.资产阶级革命B.民族解放战争C.思想解放运动7.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材料评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A.背景B.经过C.特点D.影响8.它极大地削弱了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造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发展新的不平衡。
"它"指()A.第二次工业革命B.第一次世界大战C.俄国十月革命D.第二次世界大战9.1926-1940年,苏联的重工业增长了18.4倍,轻工业增长了6.2倍,而农业仅增长26%。
数据表明了苏联经济的特点是()A.片面发展重工业B.努力改善人民生活C.农业持续快速发展D.重点发展轻工业10.20 世纪30 年代,日本国内各种法西斯势力一齐活跃起来,法西斯分子制造各种事件,加速日本法西斯化的进程。
九年级上册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在半径为3cm 的⊙O 中,若弦AB =32,则弦AB 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为( ) A .30° B .45° C .30°或150° D .45°或135°2.在Rt ABC ∆中,90C ∠=︒,3AC =,=1BC ,则sin A 的值为( )A .1010B .31010C .13D .1033.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12DE BC =B .AD AE AB AC = C .△ADE ∽△ABCD .:1:2ADE ABC S S =4.如图,点P 为⊙O 外一点,PA 为⊙O 的切线,A 为切点,PO 交⊙O 于点B ,∠P=30°,OB=3,则线段BP 的长为( )A .3B .3C .6D .9 5.△ABC 的外接圆圆心是该三角形( )的交点.A .三条边垂直平分线B .三条中线C .三条角平分线D .三条高 6.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3个红球和2个白球,它们除颜色不同外,其余均相同.把它们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则摸到红球的概率是( )A .14B .34C .15D .357.若关于x 的方程20ax bx c ++=的解为11x =-,23x =,则方程2(1)(1)0a x b x c -+-+=的解为( )A .120,2x x ==B .122,4x x =-=C .120,4x x ==D .122,2x x =-=8.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是1:2,那么它们的面积比是( ) A .1:2 B .1:4C .12D 2:1 9.二次函数y =()21x ++2的顶点是( )A .(1,2)B .(1,−2)C .(−1,2)D .(−1,−2)10.下列对于二次函数y =﹣x 2+x 图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开口向上B .对称轴是y 轴C .有最低点D .在对称轴右侧的部分从左往右是下降的 11.如图,A ,B ,C ,D 四个点均在⊙O 上,∠AOB =40°,弦BC 的长等于半径,则∠ADC的度数等于( )A .50°B .49°C .48°D .47°12.如图,点A 、B 、C 在⊙O 上,∠ACB =130°,则∠AOB 的度数为( )A .50°B .80°C .100°D .110°二、填空题13.已知点P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PA >PB ,AB =4 cm ,则PA =____cm .14.数据2,3,5,5,4的众数是____.15.已知点11(,)A x y ,22(,)B x y 在二次函数2(1)1y x =-+的图象上,若121x x >>,则1y __________2y .(填“>”“<”“=”)16.抛物线21(5)33y x =--+的顶点坐标是_______.17.如图,直线l 经过⊙O 的圆心O ,与⊙O 交于A 、B 两点,点C 在⊙O 上,∠AOC =30°,点P 是直线l 上的一个动点(与圆心O 不重合),直线CP 与⊙O 相交于点Q ,且PQ =OQ ,则满足条件的∠OCP 的大小为_______.18.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2,BC=4,点E 、F 分别在BC 、CD 上,若5∠EAF=45°,则AF 的长为_____.19.方程290x的解为________.20.如图,直线y=12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点C在直线AB上,且点C的纵坐标为﹣1,点D在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上,CD平行于y轴,S△OCD=52,则k的值为________.21.一组数据:3,2,1,2,2,3,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22.若m是方程2x2﹣3x﹣1=0的一个根,则6m2﹣9m+2020的值为_____.23.已知点P(x1,y1)和Q(2,y2)在二次函数y=(x+k)(x﹣k﹣2)的图象上,其中k≠0,若y1>y2,则x1的取值范围为_____.24.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且经过点(﹣1,y1),(2,y2),则y1_____y2.(填“>”“<”或“=”)三、解答题25.已知关于x的方程x2+ax+a﹣2=0.(1)求证:不论a取何实数,该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该方程的一个根为1,求a的值及该方程的另一根.26.如图,在Rt△ABC中,∠C=90°,矩形DEFG的顶点G、F分别在边AC、BC上,D、E 在边AB上.(1)求证:△ADG∽△FEB;(2)若AD=2GD,则△ADG面积与△BEF面积的比为.27.现代城市绿化带在不断扩大,绿化用水的节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图1、图2所示,某喷灌设备由一根高度为0.64m的水管和一个旋转喷头组成,水管竖直安装在绿化带地面上,旋转喷头安装在水管顶部(水管顶部和旋转喷头口之间的长度、水管在喷灌区域上的占地面积均忽略不计),旋转喷头可以向周围喷出多种抛物线形水柱,从而在绿化带上喷灌出一块圆形区域.现测得喷的最远的水柱在距离水管的水平距离3m处达到最高,高度为1m.(1)求喷灌出的圆形区域的半径;(2)在边长为16m的正方形绿化带上固定安装三个该设备,喷灌区域可以完全覆盖该绿化带吗?如果可以,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可以,假设水管可以上下调整高度,求水管高度为多少时,喷灌区域恰好可以完全覆盖该绿化带.(以上需要画出示意图,并有必要的计算、推理过程)28.如图,在ABC∆中,AB AC=.以AB为直径的O与BC交于点E,与AC交于点D,点F在边AC的延长线上,且12CBF BAC∠=∠.(1)试说明FB是O的切线;(2)过点C作CG AF⊥,垂足为C.若4CF=,3BG=,求O的半径;(3)连接DE,设CDE∆的面积为1S,ABC∆的面积为2S,若1215SS=,10AB=,求BC的长.29.解方程:(1)x2﹣2x﹣1=0;(2)(2x﹣1)2=4(2x﹣1).30.将图中的A型、B型、C型矩形纸片分别放在3个盒子中,盒子的形状、大小、质地都相同,再将这3个盒子装入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1)搅匀后从中摸出1个盒子,求摸出的盒子中是A型矩形纸片的概率;(2)搅匀后先从中摸出1个盒子(不放回),再从余下的两个盒子中摸出一个盒子,求2次摸出的盒子的纸片能拼成一个新矩形的概率(不重叠无缝隙拼接).31.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点D是AC边上一点,过点D作DE⊥BD,交AB于点E,若BD=10,tan∠ABD=12,cos∠DBC=45,求DC和AB的长.32.如图,O的半径为23,AB是O的直径,F是O上一点,连接FO、FB.C为劣弧BF的中点,过点C作CD AB,垂足为D,CD交FB于点E,//CG FB,交AB的延长线于点G.(1)求证:CG是O的切线;(2)连接BC,若//BC OF,如图2.①求CE的长;②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_________.【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连接OA和OB,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AOB=90°,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和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出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OA ,OB ,则OA =OB =3,∵AB =2,∴OA 2+OB 2=AB 2,∴∠AOB =90°,∴劣弧AB 的度数是90°,优弧AB 的度数是360°﹣90°=270°,∴弦AB 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45°或135°,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周角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求出圆心角,再得到圆周角的度数.2.A解析:A【解析】【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斜边的长,再根据正弦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解:在Rt ABC ∆中,∵90C ∠=︒,3AC =,=1BC , ∴2210AB AC BC += ∴10sin 10BC A AB ===.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正弦的定义,属于基本题型,熟练掌握基本知识是解题关键. 3.D解析:D【解析】∵在△ABC 中,点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 ∴DE ∥BC ,DE=12BC , ∴△ADE ∽△ABC ,AD AE AB AC=,∴21()4ADEABCS DES BC==.由此可知:A、B、C三个选项中的结论正确,D选项中结论错误.故选D.4.A解析:A【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切线的性质得出∠OAP=90°,进而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OP的长.【详解】连接OA,∵PA为⊙O的切线,∴∠OAP=90°,∵∠P=30°,OB=3,∴AO=3,则OP=6,故BP=6-3=3.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性质以及圆周角定理,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关键.5.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接圆的概念、三角形的外心的概念和性质直接填写即可.【详解】解:△ABC的外接圆圆心是△AB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即为三角形的外心,是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正确理解三角形外心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6.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即从5个球中摸出一个球,概率为35. 【详解】摸到红球的概率=33235=+, 故选:D.【点睛】 此题考查事件的简单概率的求法,正确理解题意,明确可能发生的总次数及所求事件发生的次数是求概率的关键.7.C解析:C【解析】【分析】设方程2(1)(1)0a x b x c -+-+=中,1t x =-,根据已知方程的解,即可求出关于t 的方程的解,然后根据1t x =-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设方程2(1)(1)0a x b x c -+-+=中,1t x =-则方程变为20at bt c ++=∵关于x 的方程20ax bx c ++=的解为11x =-,23x =,∴关于t 的方程20at bt c ++=的解为11t =-,23t =, ∴对于方程2(1)(1)0a x b x c -+-+=,11x -=-或3解得:10x =,24x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根据已知方程的解,求新方程的解,掌握换元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8.B解析:B【解析】【分析】直接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是1:2,∴它们的面积比是:1:4.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9.C解析:C【解析】【分析】因为顶点式y=a(x-h)2+k,其顶点坐标是(h,k),即可求出y=()21x++2的顶点坐标.【详解】解:∵二次函数y=()21x++2是顶点式,∴顶点坐标为:(−1,2);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二次函数顶点式求顶点坐标,此题型是中考中考查重点,同学们应熟练掌握.10.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可以判断各个选项中的结论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二次函数y=﹣x2+x=﹣(x12-)2+14,∴a=﹣1,该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下,故选项A错误;对称轴是直线x=12,故选项B错误;当x=12时取得最大值14,该函数有最高点,故选项C错误;在对称轴右侧的部分从左往右是下降的,故选项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函数解析式和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1.A解析:A【解析】【分析】连接OC,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OC=60°,得到∠AOC=100°,根据圆周角定理解答.【详解】连接OC,由题意得,OB=OC=BC,∴△OBC是等边三角形,∴∠BOC=60°,∵∠AOB=40°,∴∠AOC=100°,由圆周角定理得,∠ADC=∠AOC=5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圆周角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12.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在优弧AB上任意找一点D,连接AD,BD.∵∠D=180°﹣∠ACB=50°,∴∠AOB=2∠D=10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2-2【解析】【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点的定义,知AP是较长线段;则AP=AB,代入运算即可.【详解】解:由于P为线段AB=4的黄金分割点,且AP是较长线段;则AP=4×=cm,故答案为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点的定义,知AP是较长线段;则AB,代入运算即可.【详解】解:由于P为线段AB=4的黄金分割点,且AP是较长线段;则=)21cm,故答案为:(2)cm.【点睛】此题考查了黄金分割的定义,应该识记黄金分割的公式:较短的线段=原线段的12,难度一般.14.5【解析】【分析】由于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由此即可确定这组数据的众数.【详解】解:∵5是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这组数据的众数为5.故答案解析:5【解析】【分析】由于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由此即可确定这组数据的众数.【详解】解:∵5是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这组数据的众数为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众数的能力,解题关键是要明确定义,读懂题意.15.【解析】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当x>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若x1>x2>1 时,y1>y2 .故答案为>解析:12y y >【解析】抛物线()2y x 11=-+的对称轴为:x=1,∴当x>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若x 1>x 2>1 时,y 1>y 2 .故答案为> 16.(5,3)【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顶点式的性质直接求解.【详解】解: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5,3)故答案为:(5,3).【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性质其顶点坐标为(h ,k ),题目比较解析:(5,3)【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顶点式2()y a x h k =-+的性质直接求解.【详解】 解:抛物线21(5)33y x =--+的顶点坐标是(5,3)故答案为:(5,3).【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性质2()y a x h k =-+其顶点坐标为(h ,k ),题目比较简单. 17.40°【解析】:在△QOC中,OC=OQ,∴∠OQC=∠OCQ,在△OPQ中,QP=QO,∴∠QOP=∠QPO,又∵∠QPO=∠OCQ+∠AOC,∠AOC=30°,∠QOP+∠QPO+∠解析:40°【解析】:在△QOC中,OC=OQ,∴∠OQC=∠OCQ,在△OPQ中,QP=QO,∴∠QOP=∠QPO,又∵∠QPO=∠OCQ+∠AOC,∠AOC=30°,∠QOP+∠QPO+∠OQC=180°,∴3∠OCP=120°,∴∠OCP=40°18.【解析】分析:取AB的中点M,连接ME,在AD上截取ND=DF,设DF=DN=x,则NF=x,再利用矩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证明△AME∽△FNA,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的比值相等可求出x的410解析:【解析】分析:取AB的中点M,连接ME,在AD上截取ND=DF,设DF=DN=x,则NF=2x,再利用矩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证明△AME∽△FNA,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的比值相等可求出x的值,在直角三角形ADF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F的长.详解:取AB的中点M,连接ME,在AD上截取ND=DF,设DF=DN=x,∵四边形ABCD是矩形,∴∠D=∠BAD=∠B=90°,AD=BC=4,∴2x,AN=4﹣x,∵AB=2,∴AM=BM=1,∵5AB=2,∴BE=1,∴=∵∠EAF=45°,∴∠MAE+∠NAF=45°,∵∠MAE+∠AEM=45°,∴∠MEA=∠NAF,∴△AME∽△FNA,∴AM ME FN AN=,4x=-,解得:x=4 3∴=.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断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正确添加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9.【解析】【分析】这个式子先移项,变成x2=9,从而把问题转化为求9的平方根.【详解】解:移项得x2=9,解得x=±3.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解这解析:3x=±【解析】【分析】这个式子先移项,变成x2=9,从而把问题转化为求9的平方根.【详解】解:移项得x2=9,解得x=±3.故答案为3x=±.【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解这类问题要移项,把所含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移项等号的右边,化成x2=a(a≥0)的形式,利用数的开方直接求解.注意:(1)用直接开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类型有:x2=a(a≥0);ax2=b(a,b同号且a≠0);(x+a)2=b(b≥0);a(x+b)2=c(a,c同号且a≠0).法则:要把方程化为“左平方,右常数,先把系数化为1,再开平方取正负,分开求得方程解”.(2)用直接开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要仔细观察方程的特点.20.【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把x=2代入y=x﹣2求出C的纵坐标,得出OM=2,CM=1,根据CD∥y轴得出D的横坐标是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出CD的值,求出MD,得出D的纵坐标,把D解析:【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把x=2代入y=12x﹣2求出C的纵坐标,得出OM=2,CM=1,根据CD∥y轴得出D的横坐标是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出CD的值,求出MD,得出D的纵坐标,把D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出k即可.解:∵点C在直线AB上,即在直线y=12x﹣2上,C的横坐标是2,∴代入得:y=12×2﹣2=﹣1,即C(2,﹣1),∴OM=2,∵CD∥y轴,S△OCD=52,∴12CD×OM=52,∴CD=52,∴MD=52﹣1=32,即D的坐标是(2,32),∵D在双曲线y=kx上,∴代入得:k=2×32=3.故答案为3.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点,通过做此题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题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21.【解析】【分析】根据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解答即可.【详解】在数据:3,2,1,2,2,3中,2出现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故答案为:2.【点睛解析:【解析】【分析】根据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解答即可.【详解】在数据:3,2,1,2,2,3中,2出现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求一组数据的众数,掌握众数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2.2023【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可知:2m2﹣3m﹣1=0,∴2m2﹣3m=1,∴原式=3(2m2﹣3m)+2020=3+2020=2解析:2023【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可知:2m2﹣3m﹣1=0,∴2m2﹣3m=1,∴原式=3(2m2﹣3m)+2020=3+2020=2023.故答案为:2023.【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3.x1>2或x1<0.【解析】【分析】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化为顶点式,然后将点P、Q的坐标代入解析式中,然后y1>y2,列出关于x1的不等式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y=(x+k)(x﹣k﹣2解析:x1>2或x1<0.【解析】【分析】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化为顶点式,然后将点P、Q的坐标代入解析式中,然后y1>y2,列出关于x1的不等式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y=(x+k)(x﹣k﹣2)=(x﹣1)2﹣1﹣2k﹣k2,∵点P(x1,y1)和Q(2,y2)在二次函数y=(x+k)(x﹣k﹣2)的图象上,∴y1=(x1﹣1)2﹣1﹣2k﹣k2,y2=﹣2k﹣k2,∵y1>y2,∴(x1﹣1)2﹣1﹣2k﹣k2>﹣2k﹣k2,∴(x1﹣1)2>1,∴x1>2或x1<0.故答案为:x1>2或x1<0.【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比较二次函数上两点之间的坐标大小关系,掌握二次函数的顶点式和根据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4.>【分析】根据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且经过点(﹣1,y1),(2,y2)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可以判断y1 和y2的大小关系.【详解】解:∵二次解析:>【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且经过点(﹣1,y1),(2,y2)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可以判断y1和y2的大小关系.【详解】解:∵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1,∴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该函数经过点(﹣1,y1),(2,y2),|﹣1﹣1|=2,|2﹣1|=1,∴y1>y2,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增减性问题,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5.(1)见解析;(2)a=12,x1=﹣32【解析】【分析】(1)根据根的判别式即可求解;(2)将x=1代入方程x2+ax+a﹣2=0,求出a,再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方程的另一根.【详解】解:(1)∵△=a2﹣4(a﹣2)=a2﹣4a+8=a2﹣4a+4+4=(a﹣2)2+4≥0,∴不论a取何实数,该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将x=1代入方程x2+ax+a﹣2=0得1+a+a﹣2=0,解得a=12;∴方程为x2+12x﹣32=0,即2x2+x﹣3=0,设另一根为x 1,则1×x 1=c a =﹣32, ∴另一根x 1=﹣32.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根的判别式与根与系数的关系.26.(1)证明见解析;(2)4.【解析】【分析】(1)易证∠AGD=∠B ,根据∠ADG=∠BEF=90°,即可证明△ADG ∽△FEB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1)证明:∵∠C=90°,∴∠A+∠B=90°,∵四边形DEFG 是矩形,∴∠GDE=∠FED=90°,∴∠GDA+∠FEB=90°,∴∠A+∠AGD=90°,∴∠B=∠AGD ,且∠GDA=∠FEB=90°,∴△ADG ∽△FEB .(2)解:∵△ADG ∽△FEB , ∴AD EF DG BE=, ∵AD =2GD, ∴2AD DG=, ∴224ADG FEB S S ==.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求证△ADG ∽△FEB 是解题的关键.27.(1)8m ;(2)不可以,水管高度调整到0.7m ,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设最远的抛物线形水柱的解析式为2(3)1y a x =-+,然后将(0,0.64)代入解析式求得a 的值,然后求解析式y=0时,x 的值,从而求得半径;(2)利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结合正方形,作出三个等圆覆盖正方形的图形,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得圆的半径,从而使问题得解.【详解】解:(1)由题意,设最远的抛物线形水柱的解析式为2(3)1y a x =-+,将(0,0.64)代入解析式,得910.64a +=解得:125a =- ∴最远的抛物线形水柱的解析式为21(3)125y x =--+ 当y=0时,21(3)1025x --+= 解得:128;2x x ==-所以喷灌出的圆形区域的半径为8m ;(2)如图,三个等圆覆盖正方形设圆的半径MN=NB=ME=DE=r ,则2r 2r∴在Rt△AMN 中,22216)(162)r r r -+-=( 2(162)2560r r -++=解得:8828221r =+-(其中882+822116+->,舍去)∴88282218.5r =+-≈设最远的抛物线形水柱的解析式为2(3)1y a x =-+,将(8.5,0)代入 25.51=0a +解得: 4=121a -∴24(3)1121y x =--+ 当x=0时,y=850.7121≈ ∴水管高度约为0.7m 时,喷灌区域恰好可以完全覆盖该绿化带【点睛】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根据题意设抛物线为顶点式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28.(1)详见解析;(2)3;(3)45BC =.【解析】【分析】(1)根据切线的判断方法证明AB BF ⊥即可求解;(2)根据tan CG AB F CF BF==即可求出AB 即可求解; (3)连接BD .求出E 为BC 中点,得到BDE CDE S S ∆∆=,根据1215S S =,设1S a =,25S a =,得到2BCD S a ∆=,3ABD S a ∆=,求出23CD AD =得到6AD =,4CD =,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1)证明:连接AE . ∵AB 为直径,∴90AEB =︒∠.又∵AB AC =,∴12BAE BAC ∠=∠, ∵12CBF BAC ∠=∠,∴CBF BAE ∠=∠. ∵90BAE ABE ∠+∠=︒,∴90FBC ABE ∠+∠=︒,即AB BF ⊥.又∵AB 是直径,∴FB 与O 相切.(2)解:∵AB AC =,∴A ABC CB =∠∠,又∵AB BF ⊥,CG AC ⊥,∴ABC GBC ACB BCG ∠+∠=∠+∠,∴GBC BCG ∠=∠,∴3BG CG ==.∵3CG =,4CF =,∴5FG =,∴8FB =.∵tan CG AB F CF BF==, ∴6AB =,∴O 的半径是3. (3)解:连接BD .∵AB 为直径,∴90ADB ∠=︒.∵AB AC =,AE BC ⊥,∴E 为BC 中点,∴BDE CDE S S ∆∆=.又∵1215S S =,设1S a =,25S a =,∴2BCD S a ∆=,3ABD S a ∆=, ∴23BCD ABD S S ∆∆=,∴23CD AD =. 又∵10AB AC ==,∴6AD =,4CD =. ∵在Rt ABD ∆中,BD 8==, ∴在Rt BCD ∆中,B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的切线综合,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三角函数的性质、切线的判定、勾股定理的应用.29.(1)x =2;(2)x =52或x =12. 【解析】【分析】(1)根据配方法即可求出答案.(2)根据因式分解法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1)∵x 2﹣2x ﹣1=0,∴x 2﹣2x +1=2,∴(x ﹣2)2=2,∴x =.(2)∵(2x ﹣1)2=4(2x ﹣1),∴(2x ﹣1﹣4)(2x ﹣1)=0, ∴x =52或x =12.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30.(1)13;(2)23. 【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概率公式计算可得;(2)画树状图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从中找打2次摸出的盒子的纸片能拼成一个新矩形的结果数,利用概率公式计算可得.【详解】解:(1)搅匀后从中摸出1个盒子有3种等可能结果,所以摸出的盒子中是A 型矩形纸片的概率为13;(2)画树状图如下:由树状图知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2次摸出的盒子的纸片能拼成一个新矩形的有4种结果,所以2次摸出的盒子的纸片能拼成一个新矩形的概率为4263=. 【点睛】考查了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31.DC=6;AB =405, 【解析】【分析】如图,作EH ⊥AC 于H .解直角三角形分别求出DE ,EB ,BC ,CD ,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E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如图,作EH ⊥AC 于H .∵DE ⊥BD ,∴∠BDE =90°,∵tan ∠ABD =DE DB =12,BD =10, ∴DE =5,BE 22BD DE +22105+=5∵∠C =90°,cos ∠DBC =BC BD =45, ∴BC =8,CD 22BD BC -22108-6,∵EH ∥BC ,∴△AEH ∽△ABC ,∴AE AB =EC BC , 55AE +58,∴AE =2553, ∴AB =AE +BE=255+55=405. 【点睛】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32.(1)见解析;(2)①2CE =,②2S π=阴.【解析】【分析】(1)连接OC ,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证得OC ⊥BF ,再根据CG ∥FB 即可证得结论;(2)①根据已知条件易证得OBC 是等边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可求得CD 的长,根据三角形重心的性质即可求得答案;②易证得OBC FBC S S =,利用扇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1)连接CO .C 是BF 的中点,BOC FOC ∴∠=∠.又OF OB =,OC BF ∴⊥.//CG FB ,OC CG ∴⊥.CG ∴是O 的切线.(2)①//OF CB ,∴FOC OCB ∠=∠.OC OB =,BOC FOC ∠=∠60AOF COF BOC ∴∠=∠=∠=︒.∴OBC 是等边三角形.CD OB ⊥,OC BF ⊥,又O 的半径为23,在Rt OCD 中,3sin sin 602332CD OC COD OC ∠==︒=⨯=, ∵BF ⊥OC ,CD ⊥OB ,BF 与CD 相交于E ,点E 是等边三角形OBC 的垂心,也是重心和内心,∴223CE CD ==. ②∵AF ∥BC , ∴OBC FBC S S =∴()260232360OBC S S ππ⨯⨯===阴扇形.【点睛】要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函数的知识,扇形的面积公式,根据三角形重心的性质求得CE 的长是解题的关键.。
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该小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24分)1.(3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M,N分别在AB,CD上,且AM=CN,MN 与AC交于点O,连接BO.若∠DAC=28°,则∠OBC的度数为()A.28°B.52°C.62°D.72°2.(3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x+a2﹣1=0的一个根是0,则a的值为()A.1 B.﹣1 C.1或﹣1 D.3.(3分)如图是由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将正方体①移走后,所得几何体()A.主视图改变,左视图改变B.俯视图不变,左视图不变C.俯视图改变,左视图改变D.主视图改变,左视图不变4.(3分)在同一直线坐标系中,若正比例函数y=k1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没有公共点,则()A.k1+k2<0 B.k1+k2>0 C.k1k2<0 D.k1k2>05.(3分)函数y=ax+b和y=ax2+bx+c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A. B.C.D.6.(3分)在Rt△ABC中,∠C=90°,AC=2,BC=3,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sinB=B.cosB=C.tanB=D.tanB=7.(3分)对于二次函数y=3(x﹣2)2+1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顶点坐标是(2,1)B.对称轴是直线x=﹣2C.开口向下D.与x轴有两个交点8.(3分)如图,△AOB是直角三角形,∠AOB=90°,OB=2OA,点A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若点B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k的值为()A.﹣4 B.4 C.﹣2 D.2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9.(3分)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装有红、黑、白三种只有颜色不同的小球,其中红色小球4个,黑、白色小球的数目相同.小明从布袋中随机摸出一球,记下颜色后放回布袋中,摇匀后随机摸出一球,记下颜色;…如此大量摸球实验后,小明发现其中摸出的红球的频率稳定于20%,由此可以估计布袋中的黑色小球有个.10.(3分)如图,矩形ABCD中,AB=2,BC=3,E是AD的中点,CF⊥BE于点F,则CF=.11.(3分)如图,一根直立于水平地面的木杆AB在灯光下形成影子AC(AC>AB),当木杆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直至到达地面时,影子的长度发生变化.已知AE=5m,在旋转过程中,影长的最大值为5m,最小值3m,且影长最大时,木杆与光线垂直,则路灯EF的高度为m.12.(3分)点(﹣2,y1),(3,y2)在函数y=的图象上,则y1y2(填“>”“<”或“=”)13.(3分)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如果将线段BD绕着点B旋转后,点D落在CB的延长线上的D′点处,那么tan∠BAD′等于.14.(3分)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2a+b=0;②a+c>b;③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3,0);④abc>0.其中正确的结论是(填写序号).三、简答题(共78分,解答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6分)如图是一个密封纸盒的三视图,请你根据图中数据计算这个密封纸盒的表面积(结果保留根号)16.(12分)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x2﹣x﹣1=0;(2)x2﹣2x=2x+1;(3)x(x﹣2)﹣3x2=﹣1;(4)(x+3)2=(1﹣2x)2.17.(6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在BC上,AE=AD,DF⊥AE于F,连接DE.求证:DF=DC.18.(7分)分别把带有指针的圆形转盘A、B分成4等份、3等份的扇形区域,并在每一个小区域内标上数字(如图所示).欢欢、乐乐两个人玩转盘游戏,游戏规则是:同时转动两个转盘,当转盘停止时,若指针所指两区域的数字之积为奇数,则欢欢胜;若指针所指两区域的数字之积为偶数,则乐乐胜;若有指针落在分割线上,则无效,需重新转动转盘.(1)试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欢欢获胜的概率;(2)请问这个游戏规则对欢欢、乐乐双方公平吗?试说明理由.19.(7分)如图,在△ABC中,∠A=30°,∠B=45°,BC=,求AB的长.20.(7分)如图,矩形ABCD为台球桌面,AD=260cm,AB=130cm,球目前在E 点位置,AE=60cm.如果小丁瞄准BC边上的点F将球打过去,经过反弹后,球刚好弹到D点位置.(1)求证:△BEF∽△CDF;(2)求CF的长.21.(7分)如图,一次函数y=kx+5(k为常数,且k≠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函数交于A(﹣2,b),B两点.(1)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将直线AB向下平移m(m>0)个单位长度后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m的值.22.(7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4x+c的图象经过点A和点B.(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写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及顶点坐标;(3)若点P(m,m)在该函数图象上,求m的值.23.(9分)如图,Rt△ABO的顶点A是双曲线y=与直线y=﹣x﹣(k+1)在第=.二象限的交点,AB⊥x轴于点B,且S△ABO(1)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2)求直线与双曲线的两个交点A,C的坐标和△AOC的面积.24.(10分)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且抛物线经过A(1,0),C(0,3)两点,与x轴交于点B.(1)若直线y=mx+n经过B、C两点,求直线BC和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x=﹣1上找一点M,使点M到点A的距离与到点C的距离之和最小,求出点M的坐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该小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24分)1.(3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M,N分别在AB,CD上,且AM=CN,M N 与AC交于点O,连接BO.若∠DAC=28°,则∠OBC的度数为()A.28°B.52°C.62°D.72°【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菱形,∴AB∥CD,AB=BC,∴∠MAO=∠NCO,∠AMO=∠CNO,在△AMO和△CNO中,∵,∴△AMO≌△CNO(ASA),∴AO=CO,∵AB=BC,∴BO⊥AC,∴∠BOC=90°,∵∠DAC=28°,∴∠BCA=∠DAC=28°,∴∠OBC=90°﹣28°=62°.故选:C.2.(3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x+a2﹣1=0的一个根是0,则a的值为()A.1 B.﹣1 C.1或﹣1 D.【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2﹣1=0且a﹣1≠0,解得:a=﹣1.故选:B.3.(3分)如图是由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将正方体①移走后,所得几何体()A.主视图改变,左视图改变B.俯视图不变,左视图不变C.俯视图改变,左视图改变D.主视图改变,左视图不变【解答】解:将正方体①移走前的主视图正方形的个数为1,2,1;正方体①移走后的主视图正方形的个数为1,2;发生改变.将正方体①移走前的左视图正方形的个数为2,1,1;正方体①移走后的左视图正方形的个数为2,1,1;没有发生改变.将正方体①移走前的俯视图正方形的个数为1,3,1;正方体①移走后的俯视图正方形的个数,1,3;发生改变.故选:D.4.(3分)在同一直线坐标系中,若正比例函数y=k1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没有公共点,则()A.k1+k2<0 B.k1+k2>0 C.k1k2<0 D.k1k2>0【解答】解:根据题意,方程k1x=没有实数解,而x2=,所以k1与k2异号,即k1k2<0.故选:C.5.(3分)函数y=ax+b和y=ax2+bx+c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A. B.C.D.【解答】解:当a>0时,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三或一、二、三或一、三、四象限,故A、D不正确;由B、C中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对称轴x=﹣>0,且a>0,则b<0,但B中,一次函数a>0,b>0,排除B.故选:C.6.(3分)在Rt△ABC中,∠C=90°,AC=2,BC=3,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sinB=B.cosB=C.tanB=D.tanB=【解答】解:∵在Rt△ABC中,∠C=90°,AC=2,BC=3,∴AB==,则sinB===,cosB===,tanB==,故选:C.7.(3分)对于二次函数y=3(x﹣2)2+1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顶点坐标是(2,1)B.对称轴是直线x=﹣2C.开口向下D.与x轴有两个交点【解答】解:A、顶点坐标是(2,1),说法正确;B、对称轴是直线x=2,故原题说法错误;C、开口向上,故原题说法错误;D、与x轴没有交点,故原题说法错误;故选:A.8.(3分)如图,△AOB是直角三角形,∠AOB=90°,OB=2OA,点A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若点B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k的值为()A.﹣4 B.4 C.﹣2 D.2【解答】解:过点A,B作AC⊥x轴,BD⊥x轴,分别于C,D.设点A的坐标是(m,n),则AC=n,OC=m,∵∠A OB=90°,∴∠AOC+∠BOD=90°,∵∠DBO+∠BOD=90°,∴∠DBO=∠AOC,∵∠BDO=∠ACO=90°,∴△BDO∽△OCA,∴==,∵OB=2OA,∴BD=2m,OD=2n,因为点A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mn=1,∵点B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B点的坐标是(﹣2n,2m),∴k=﹣2n•2m=﹣4mn=﹣4.故选:A.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9.(3分)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装有红、黑、白三种只有颜色不同的小球,其中红色小球4个,黑、白色小球的数目相同.小明从布袋中随机摸出一球,记下颜色后放回布袋中,摇匀后随机摸出一球,记下颜色;…如此大量摸球实验后,小明发现其中摸出的红球的频率稳定于20%,由此可以估计布袋中的黑色小球有8个.【解答】解:设黑色的数目为x,则黑、白色小球一共有2x个,∵多次试验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是20%,则得出摸到红球的概率为20%,∴=20%,解得:x=8,∴黑色小球的数目是8个.故答案为:8.10.(3分)如图,矩形ABCD中,AB=2,BC=3,E是AD的中点,CF⊥BE于点F,则CF= 2.4.【解答】解:∵AD∥BC,∴∠AEB=∠CBF,∵∠A=90°,∠CFB=90°,∴△ABE∽△FCB,∴=,∵AB=2,BC=3,E是AD的中点,∴BE=2.5,∴=,解得:FC=2.4.故答案为:2.4.11.(3分)如图,一根直立于水平地面的木杆AB在灯光下形成影子AC(AC>AB),当木杆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直至到达地面时,影子的长度发生变化.已知AE=5m,在旋转过程中,影长的最大值为5m,最小值3m,且影长最大时,木杆与光线垂直,则路灯EF的高度为7.5m.【解答】解:当旋转到达地面时,为最短影长,等于AB,∵最小值3m,∴AB=3m,∵影长最大时,木杆与光线垂直,即AC=5m,∴BC=4,又可得△CAB∽△CFE,∴=,∵AE=5m,∴=,解得:EF=7.5m.故答案为:7.5.12.(3分)点(﹣2,y1),(3,y2)在函数y=的图象上,则y1<y2(填“>”“<”或“=”)【解答】解:∵点(﹣2,y1),(3,y2)在函数y=的图象上,∴﹣2×y1=3×y2=2,∴y1=﹣1,y2=,∴y1<y2,故答案为:<.13.(3分)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如果将线段BD绕着点B旋转后,点D落在CB的延长线上的D′点处,那么tan∠BAD′等于.【解答】解:B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由勾股定理得,BD=BD′=2.∴tan∠BAD′===.故答案为:.14.(3分)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2a+b=0;②a+c>b;③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3,0);④abc>0.其中正确的结论是①④(填写序号).【解答】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2a+b=0,所以①正确;∵x=﹣1时,y<0,∴a﹣b+c<0,即a+c<b,所以②错误;∵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2,0)而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4,0),所以③错误;∵抛物线开口向上,∴a>0,∴b=﹣2a<0,∵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下方,∴c<0,∴abc>0,所以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④.三、简答题(共78分,解答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6分)如图是一个密封纸盒的三视图,请你根据图中数据计算这个密封纸盒的表面积(结果保留根号)【解答】解:根据该密封纸盒的三视图知道它是一个六棱柱,∵其高为12cm,底面边长为5cm,∴其侧面积为6×5×12=360(cm2),密封纸盒的上、下底面的面积和为:12×5××5×=75(cm2),∴其表面积为(75+360)c m2.16.(12分)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x2﹣x﹣1=0;(2)x2﹣2x=2x+1;(3)x(x﹣2)﹣3x2=﹣1;(4)(x+3)2=(1﹣2x)2.【解答】解:(1)x2﹣x﹣1=0;这里a=1,b=﹣1,c=﹣1,△=b2﹣4ac=(﹣1)2﹣4×1×(﹣1)=5.x==,所以:x1=,x2=.(2)移项,得x2﹣4x=1,配方,得x2﹣4x+4=1+4,即(x﹣2)2=5.两边开平方,得x﹣2=±,即x=2±所以x1=2+,x2=2﹣.(3)x(x﹣2)﹣3x2=﹣1整理,得2x2+2x﹣1=0,这里a=2,b=2,c=﹣1,△=b2﹣4ac=22﹣4×2×(﹣1)=12.x===,即原方程的根为x1=,x2=.(4)移项,得(x+3)2﹣(1﹣2x)2=0,因式分解,得(x+3+1﹣2x)[x+3﹣(1﹣2x)]=0整理,得(3x+2)(﹣x+4)=0,解得x1=﹣,x2=4.17.(6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在BC上,AE=AD,DF⊥AE于F,连接DE.求证:DF=DC.【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为矩形,∴AD∥BC,AB=CD,且∠B=90°,∴∠DAF=∠BEA,∵DF⊥AE,∴∠DFA=∠B,在△ADF和△EBA中∴△ADF≌△EBA(AAS),∴AB=DF,∴DF=DC.18.(7分)分别把带有指针的圆形转盘A、B分成4等份、3等份的扇形区域,并在每一个小区域内标上数字(如图所示).欢欢、乐乐两个人玩转盘游戏,游戏规则是:同时转动两个转盘,当转盘停止时,若指针所指两区域的数字之积为奇数,则欢欢胜;若指针所指两区域的数字之积为偶数,则乐乐胜;若有指针落在分割线上,则无效,需重新转动转盘.(1)试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欢欢获胜的概率;(2)请问这个游戏规则对欢欢、乐乐双方公平吗?试说明理由.【解答】解:根据题意画图如下:(1)共有12种情况,积为奇数的情况有6种,所以欢欢胜的概率是=;(2)由(1)得乐乐胜的概率为1﹣=,两人获胜的概率相同,所以游戏公平.19.(7分)如图,在△ABC中,∠A=30°,∠B=45°,BC=,求AB的长.【解答】解;过点C作CD⊥AB,交AB于D.∵∠B=45°,∴CD=BD,∵BC=,∴BD=,∵∠A=30°,∴tan30°=,∴AD===3,∴AB=AD+BD=3+.20.(7分)如图,矩形ABCD为台球桌面,AD=260cm,AB=130cm,球目前在E 点位置,AE=60cm.如果小丁瞄准BC边上的点F将球打过去,经过反弹后,球刚好弹到D点位置.(1)求证:△BEF∽△CDF;(2)求CF的长.【解答】(1)证明:如图,在矩形ABCD中:∠DFC=∠EFB,∠EBF=∠FCD=90°,∴△BEF∽△CDF;(2)解:∵由(1)知,△BEF∽△CDF.∴=,即=,解得:CF=169.即:CF的长度是169cm.21.(7分)如图,一次函数y=kx+5(k为常数,且k≠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函数交于A(﹣2,b),B两点.(1)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将直线AB向下平移m(m>0)个单位长度后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m的值.【解答】解:(1)把A(﹣2,b)代入y=﹣得b=﹣=4,所以A点坐标为(﹣2,4),把A(﹣2,4)代入y=kx+5得﹣2k+5=4,解得k=,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5;(2)将直线AB向下平移m(m>0)个单位长度得直线解析式为y=x+5﹣m,根据题意方程组只有一组解,消去y得﹣=x+5﹣m,整理得x2﹣(m﹣5)x+8=0,△=(m﹣5)2﹣4××8=0,解得m=9或m=1,即m的值为1或9.22.(7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4x+c的图象经过点A和点B.(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写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及顶点坐标;(3)若点P(m,m)在该函数图象上,求m的值.【解答】解:(1)将A(﹣1,﹣1),B(3,﹣9)代入,得,∴a=1,c=﹣6,∴y=x2﹣4x﹣6;(2)对称轴:直线x=2,顶点坐标:(2,﹣10);(3)∵点P(m,m)在函数图象上,∴m2﹣4m﹣6=m,∴m=6或﹣1.23.(9分)如图,Rt△ABO的顶点A是双曲线y=与直线y=﹣x﹣(k+1)在第=.二象限的交点,AB⊥x轴于点B,且S△ABO(1)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2)求直线与双曲线的两个交点A,C的坐标和△AOC的面积.==,【解答】解:(1)由题意S△ABO∵k<0,∴k=﹣3,∴y=﹣y=﹣x+2(2)由,解得或,∴A(﹣1,3)C(3,﹣1),∵直线y=﹣x+2交y轴与D(0,2),S△AOC=S△AOD+S△OCD=×2×1+×2×3=4.24.(10分)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且抛物线经过A(1,0),C(0,3)两点,与x轴交于点B.(1)若直线y=mx+n经过B、C两点,求直线BC和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x=﹣1上找一点M,使点M到点A的距离与到点C的距离之和最小,求出点M的坐标.【解答】解:(1)依题意得:,解之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对称轴为x=﹣1,且抛物线经过A(1,0),∴B(﹣3,0),∴把B(﹣3,0)、C(0,3)分别代入直线y=mx+n,得,解得:,∴直线y=mx+n的解析式为y=x+3;(2)设直线BC与对称轴x=﹣1的交点为M,则此时MA+MC的值最小.把x=﹣1代入直线y=x+3得,y=2∴M(﹣1,2).即当点M到点A的距离与到点C的距离之和最小时M的坐标为(﹣1,2).。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题3分, 共30分)1. 的相反数是()A. B. 2 C. D.2.若点A(1+m, 1﹣n)与点B(﹣3, 2)关于y轴对称, 则m+n的值是()A. ﹣5B. ﹣3C. 3D. 13.若点, , 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则, , 的大小关系是()A. B. C. D.4.为考察甲、乙、丙、丁四种小麦的长势, 在同一时期分别从中随机抽取部分麦苗, 获得苗高(单位: cm)的平均数与方差为: = =13, = =15: s甲2=s丁2=3.6, s乙2=s丙2=6.3.则麦苗又高又整齐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5.一个整数81555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8.1555×1010, 则原数中“0”的个数为()A. 4B. 6C. 7D. 106. 对于二次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x>0, y随x的增大而增大B. 当x=2时, y有最大值-3C.图像的顶点坐标为(-2, -7)D. 图像与x轴有两个交点7.如图, 在和中, , 连接交于点, 连接.下列结论:①;②;③平分;④平分.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 4B. 3C. 2D. 18.如图, AB是⊙O的直径, BC与⊙O相切于点B, AC交⊙O于点D, 若∠ACB=50°, 则∠BOD等于()A. 40°B. 50°C. 60°D. 80°9.如图, 四边形ABCD内接于⊙O, 点I是△ABC的内心, ∠AIC=124°, 点E 在AD的延长线上, 则∠CDE的度数为()A. 56°B. 62°C. 68°D. 78°10.两个一次函数与, 它们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A. B.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8分)1. 计算: =______________.2. 分解因式: a2b+4ab+4b=_______.3. 若二次根式有意义, 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4.如图, 在Rt△ACB中, ∠ACB=90°, ∠A=25°, D是AB上一点, 将Rt △ABC沿CD折叠, 使点B落在AC边上的B′处, 则∠ADB′等于______.5. 如图所示, 直线a经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A, 分别过正方形的顶点B.D作BF⊥a于点F, DE⊥a于点E, 若DE=8, BF=5, 则EF的长为__________.6. 如图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 B两点, 与y轴交于点C, 点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任意一点, 若点D.E、F分别是BC.BP、PC的中点, 连接DE, DF, 则DE+DF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 共72分)1. 解方程:=1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已知点, 直线经过点. 抛物线恰好经过三点中的两点.(1)判断点是否在直线上. 并说明理由;(2)求,a b的值;(3)平移抛物线, 使其顶点仍在直线上, 求平移后所得抛物线与轴交点纵坐标的最大值.3.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 E、F分别是AB.BC边上的点,且∠EDF=45°.将△DAE绕点D逆时针旋转90°, 得到△DCM.(1)求证: EF=FM(2)当AE=1时, 求EF的长.4. 已知是的直径, 弦与相交, .(Ⅰ)如图①, 若为的中点, 求和的大小;(Ⅱ)如图②, 过点作的切线, 与的延长线交于点, 若, 求的大小.5. 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以来, 受到同学们的广泛关注, 学校为了解全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 随机调查了部分0次1次2次3次4次及以上学生在一周内借阅图书的次数, 并制成如图不完整的统计表.学生借阅图书的次数统计表借阅图书的次数人数7 13 a 10 3请你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 解答下列问题:______, ______.该调查统计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 众数是______.()3请计算扇形统计图中“3次”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若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 根据调查结果, 估计该校学生在一周内借阅图书“4次及以上”的人数.6. 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期间, 某商店销售一批足球纪念册, 每本进价40元, 规定销售单价不低于44元, 且获利不高于30%. 试销售期间发现, 当销售单价定为44元时, 每天可售出300本, 销售单价每上涨1元, 每天销售量减少10本, 现商店决定提价销售. 设每天销售量为y本, 销售单价为x元.(1)请直接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和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当每本足球纪念册销售单价是多少元时, 商店每天获利2400元?(3)将足球纪念册销售单价定为多少元时, 商店每天销售纪念册获得的利润w 元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题3分, 共30分)1.D2.D3.B4.D5.B6.B7、B8、D9、C10、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8分)1、.2.b(a+2)23.4、40°.5.13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 共72分)1.x=12、(1)点在直线上, 理由见详解;(2)a=-1, b=2;(3)3.(1)略;(2)5 2.4.(1)52°, 45°;(2)26°5、17、20;2次、2次;;人.6、(1)y=﹣10x+740(44≤x≤52);(2)当每本足球纪念册销售单价是50元时, 商店每天获利2400元;(3)将足球纪念册销售单价定为52元时, 商店每天销售纪念册获得的利润w元最大, 最大利润是2640元.。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窠果(kē)撺掇(cuǎn)忧心忡忡(chōng)B.豢养(huàn)诡谲(jué)唯妙唯肖(wéi)C.嗔怪(chēn)愧赧(nǎn)信手拈来(niān)D.修葺(róng)褶皱(zhě)摩肩接踵(zhǒn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门框缅怀费寝忘食日月如梭B.诲暗瞻养花团锦簇寡不敌众C.训诫侥幸心不在蔫满目疮痍D.畸形贿赂疲惫不堪鞠躬尽瘁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当代作家毕淑敏的小说《一厘米》的结尾别出心裁,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B.张家界电视台的编导精心策划,把几个旅游类的节目办得有声有色,深受好评。
C.大型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融合声光电技术,场面极其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D.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地吸引住了。
4、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看到这张照片,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世界。
B.是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取得广大人民群众信任的大事。
C.不能只为考试而学习,更不能用应付考试的方法接近知识、吸收知识,要为完善自我而努力学习。
D.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
5、下列对修辞方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登高远望,泰山的松树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游戏。
(比喻)B.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
(借代)C.他停顿了一下,才提后脚。
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
(拟人)D.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夸张)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②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③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④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⑤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A.④⑤②③①B.①④③⑤②C.④③⑤②①D.①③②⑤④7、默写填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若x^2 3x + 2 = 0,则x的值为多少?A. 1B. 2C. 1D. 22. 若sin(θ) = 1/2,则θ的值为多少?A. 30°B. 45°C. 60°D. 90°3. 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4cm,则其面积为多少?A. 16cm^2B. 8cm^2C. 12cm^2D. 6cm^24. 若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cm、3cm、4cm,则其体积为多少?A. 24cm^3B. 12cm^3C. 6cm^3D. 8cm^35. 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cm,腰长为5cm,则其面积为多少?A. 15cm^2B. 10cm^2C. 12cm^2D. 8cm^2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60°。
()2. 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3. 一个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4. 一个长方体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5.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等于顶角。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是______度。
2. 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是边长的______倍。
3. 一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______倍。
4. 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长、宽、高的______。
5.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腰长的______倍。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2. 简述正方形的性质。
3. 简述圆的性质。
4. 简述长方体的性质。
5. 简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10cm,求其周长。
2.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8cm,求其对角线长。
3. 一个圆的直径为14cm,求其周长。
4.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6cm、4cm、3cm,求其体积。
5.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0cm,腰长为8cm,求其周长。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题3分, 共30分)1. 估计5 ﹣的值应在()A. 5和6之间B. 6和7之间C. 7和8之间D. 8和9之间2.已知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则的算术平方根为()A. ±2B.C. 2D. 43. 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是()A. 有两不相等实数根B. 有两相等实数根C. 无实数根D. 不能确定4.对于反比例函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B.当时, 随的增大而增大C. 图象经过点(1,-2)D.若点, 都在图象上, 且, 则5.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是()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只有一个实数根D. 没有实数根6.若, 则的值是()A. 4B. 3C. 2D. 17.如图, 在和中, , 连接交于点, 连接.下列结论:①;②;③平分;④平分.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 4B. 3C. 2D. 18.如图, 在中, , , 为边上的一点, 且.若的面积为, 则的面积为()A. B. C. D.9.如图, 在矩形AOBC中, A(–2, 0), B(0, 1).若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C, 则k的值为()A. –B.C. –2D. 210.如图, 正五边形内接于⊙, 为上的一点(点不与点重合), 则的度数为()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8分)1. 16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_.2. 分解因式: 4ax2-ay2=____________.3. 已知二次函数y=x2, 当x>0时, y随x的增大而_____(填“增大”或“减小”).4. 如图, 点, , , 在上, , , , 则________.5. 如图, C为半圆内一点, O为圆心, 直径AB长为2 cm, ∠BOC=60°, ∠BCO=90°, 将△BOC绕圆心O逆时针旋转至△B′OC′, 点C′在OA上, 则边BC扫过区域(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cm2.6.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方程的两实根, 则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 共72分)1. 解分式方程:2. 先化简, 再求值: , 其中m= +1.3. 如图, 在口ABCD中, 分别以边BC, CD作等腰△BCF, △CDE, 使BC=BF, CD=DE, ∠CBF=∠CDE, 连接AF, AE.(1)求证: △ABF≌△EDA;(2)延长AB与CF相交于G, 若AF⊥AE, 求证BF⊥BC.4. 如图, AB为⊙O的直径, C为⊙O上一点, ∠ABC的平分线交⊙O于点D, DE ⊥BC于点E.(1)试判断DE与⊙O的位置关系, 并说明理由;(2)过点D作DF⊥AB于点F, 若BE=3 , DF=3,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1)求每次运输的农产品中A, B产品各有多少件;(2)由于该农户诚实守信, 产品质量好, 加工厂决定提高该农户的供货量, 每次运送的总件数增加8件, 但总件数中B产品的件数不得超过A产品件数的2倍, 问产品件数增加后, 每次运费最少需要多少元.6. 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 催生了快递行业的高度发展, 据调查, 长沙市某家小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快递公司, 今年三月份与五月份完成投递的快递总件数分别为10万件和12.1万件, 现假定该公司每月投递的快递总件数的增长率相同.(1)求该快递公司投递总件数的月平均增长率;(2)如果平均每人每月最多可投递0.6万件, 那么该公司现有的21名快递投递业务员能否完成今年6月份的快递投递任务?如果不能, 请问至少需要增加几名业务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题3分, 共30分)1、C2、C3、A4、D5、A6、D7、B8、C9、A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8分)1、42.a(2x+y)(2x-y)3、增大.4.70°5、4π6、2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 共72分)1、95 x=2、33.(1)略;(2)略.4.(1)DE与⊙O相切, 理由略;(2)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π﹣.5、(1)每次运输的农产品中A产品有10件, 每次运输的农产品中B产品有30件, (2)产品件数增加后, 每次运费最少需要1120元.6、(1)该快递公司投递总件数的月平均增长率为10%;(2)该公司现有的21名快递投递业务员不能完成今年6月份的快递投递任务, 至少需要增加2名业务员.。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
10. 划线句子存在语病,请把改正过的句子写在下面.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11—28题,共37分)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水浒传》中你最欣赏的人物和最讨厌的人物分别谁?请做简单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8-10题,共5分)
[材料一]
近年来,影视作品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欣赏水平也在提高.比如《红海行动》《战狼2》,还有今年的《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这些电影既叫好又叫座,深受广大观众和青少年的追捧.这些主旋律影片不同于以往的白富美的偶像剧、故弄玄虚的魔幻剧,为当下的中国影视作品注入了更多的阳刚之气.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 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
初三上册数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上册数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无理数?A. 2B. √2C. 0.5D. 3.14答案:B2.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它本身,这个数是A. 0B. 1C. -1D. 2答案:A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那么它的周长是A. 7B. 10C. 11D. 14答案:C4. 已知一个数列的前三项为1, 2, 4,那么第四项是A. 8C. 6D. 5答案:A5. 函数y=2x+3的图像经过点A. (0, 3)B. (1, 5)C. (2, 4)D. (3, 9)答案:B6. 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那么它的半径是A. 5厘米B. 10厘米C. 15厘米D. 20厘米答案:A7.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2cm、3cm、4cm,那么它的体积是A. 24立方厘米B. 12立方厘米C. 26立方厘米D. 36立方厘米答案:A8.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这个数可能是B. -5C. 5或-5D. 0答案:C9. 一个角的补角是90°,那么这个角是A. 90°B. 45°C. 30°D. 60°答案:B10.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它本身,这个数是A. 0B. 1C. -1D. 2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一个数的平方是25,这个数是____。
答案:±52. 一个数的倒数是2,这个数是____。
答案:1/23.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3,这个数是____。
答案:34.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10,这个数是____。
答案:±105.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4,这个数是____。
答案:16三、解答题(共50分)1. 解方程:x² - 5x + 6 = 0(10分)答案:x₁ = 2,x₂ = 32.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和10cm,求第三边的长度。
(10分)答案:第三边的长度为10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期末试卷测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2,6,1,10,6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 B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 C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6 D .这组数据的方差是10.2 2.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是1:2,那么它们的面积比是( )A .1:2B .1:4C .1:2D .2:13.如图,△ABC 中,∠BAC=90°,AB=3,AC=4,点D 是BC 的中点,将△ABD 沿AD 翻折得到△AED ,连CE ,则线段CE 的长等于( )A .2B .54C .53D .754.方程2x x =的解是( ) A .x=0B .x=1C .x=0或x=1D .x=0或x=-15.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 - a )(x - b ) -12= 0 (a < b ) 的两个根为 x 1、x 2,(x 1< x 2)则实数 a 、b 、x 1、x 2的大小关系为( ) A .a < x 1< b <x 2B .a < x 1< x 2 < bC .x 1< a < x 2 < bD .x 1< a < b < x 26.学校“校园之声”广播站要选拔一名英语主持人,小莹参加选拔的各项成绩如下: 姓名 读 听 写 小莹928090若把读、听、写的成绩按5:3:2的比例计入个人的总分,则小莹的个人总分为( ) A .86 B .87 C .88 D .89 7.一组数据0、-1、3、2、1的极差是( )A .4B .3C .2D .1 8.已知△ABC ≌△DEF ,∠A =60°,∠E =40°,则∠F 的度数为( )A .40B .60C .80D .1009.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DE ∥BC ,AD :DB =1:2,,则:ADE ABC S S ∆∆=( ), A .19B .14C .16D .1310.下列条件中,一定能判断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的是( ) A .都含有一个40°的内角B .都含有一个50°的内角C .都含有一个60°的内角D .都含有一个70°的内角11.受益于电子商务发展和法治环境改普等多重因素,“快递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匹“黑马”,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量为600亿件,预计2020年快递量将达到950亿件,若设快递平均每年增长率为x ,则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600(1+x )=950 B .600(1+2x )=950 C .600(1+x )2=950D .950(1﹣x )2=60012.已知函数2y x bx c =-++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若0y >,则的取值范围是( )A .41x -<<B .21x -<<C .31x -<<D .31x x <->或二、填空题13.如图,△ABC 中,D 、E 分别在AB 、AC 上,DE ∥BC ,AD :AB=1:3,则△ADE 与△ABC 的面积之比为______.14.二次函数23(1)2y x =-+图象的顶点坐标为________.15.已知矩形ABCD ,AB=3,AD=5,以点A 为圆心,4为半径作圆,则点C 与圆A 的位置关系为 __________.16.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以AB 为直径作⊙O ,CF 与⊙O 相切于点E ,与AD 交于点F ,则△CDF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17.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b ,c 为常数,且a ≠0)的图像上部分点的横坐标x 和纵 坐标y 的对应值如下表 x…-1 0123…y … -3 -3 -1 3 9 …关于x 的方程ax 2+bx +c =0一个负数解x 1满足k <x 1<k +1(k 为整数),则k =________. 18.如图,已知O 的半径为2,ABC ∆内接于O ,135ACB ∠=,则AB =__________.19.经过两次连续降价,某药品销售单价由原来的50元降到32元,设该药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图,直线l 经过⊙O 的圆心O ,与⊙O 交于A 、B 两点,点C 在⊙O 上,∠AOC =30°,点P 是直线l 上的一个动点(与圆心O 不重合),直线CP 与⊙O 相交于点Q ,且PQ =OQ ,则满足条件的∠OCP 的大小为_______.21.如图,点O 是△ABC 的内切圆的圆心,若∠A =100°,则∠BOC 为_____.22.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中,点A 、B 、C 、D 都在这些小正方形的顶点上,AB 、CD 相交于点O ,则tan ∠AOD=________.23.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以AB 为直径作O ,CF 与O 相切于点E ,与AD 交于点F ,则CDF ∆的面积为__________.24.一次安全知识测验中,学生得分均为整数,满分10分,这次测验中甲、乙两组学生人数都为6人,成绩如下:甲:7,9,10,8,5,9;乙:9,6,8,10,7,8.(1)请补充完整下面的成绩统计分析表:平均分方差众数中位数甲组89乙组5388(2)甲组学生说他们的众数高于乙组,所以他们的成绩好于乙组,但乙组学生不同意甲组学生的说法,认为他们组的成绩要好于甲组,请你给出一条支持乙组学生观点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25.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H,点F是AD上一点,连接AF交CD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AFC∽△ACE;(2)若AC=5,DC=6,当点F为AD的中点时,求AF的值.26.定义:我们知道,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这个四边形分成了两个三角形,如果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不全等...),我们就把这条对角线叫做这个四边形的“相似对角线”.理解:(1)如图1,已知Rt △ABC 在正方形网格中,请你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网格中找到一点 D ,使四边形ABCD 是以AC 为“相似对角线”的四边形(画出1个即可);(2)如图2,在四边形ABCD 中,80,140ABC ADC ︒︒∠=∠=,对角线BD 平分∠ABC .求证: BD 是四边形ABCD 的“相似对角线”; 运用:(3)如图3,已知FH 是四边形EFGH 的“相似对角线”,∠EFH =∠HFG =30.连接EG ,若△EFG 的面积为43,求FH 的长.27.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为BC 边上的中线,DE AB ⊥于点E.(1)求证:BDE CAD ∆∆∽;(2)若13AB =,10BC =,求线段DE 的长.28.问题背景:如图1设P 是等边△ABC 内一点,PA =6,PB =8,PC =10,求∠APB 的度数.小君研究这个问题的思路是:将△ACP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ABP',易证:△APP'是等边三角形,△PBP'是直角三角形,所以∠APB =∠APP'+∠BPP'=150°.简单应用:(1)如图2,在等腰直角△ABC 中,∠ACB =90°.P 为△ABC 内一点,且PA =5,PB =3,PC =2,则∠BPC = °.(2)如图3,在等边△ABC 中,P 为△ABC 内一点,且PA =5,PB =12,∠APB =150°,则PC = .拓展廷伸:(3)如图4,∠ABC =∠ADC =90°,AB =BC 2BD =AD+DC . (4)若图4中的等腰直角△ABC 与Rt △ADC 在同侧如图5,若AD =2,DC =4,请直接写出BD 的长.29.如图,在△ABC 中,B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AC 于点D 、E ,BE 交AD 于点F ,AB =AD .(1)判断△FDB 与△ABC 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2)BC =6,DE =2,求△BFD 的面积.30.某商店购进一批成本为每件 30 元的商品,经调查发现,该商品每天的销售量 y (件)与销售单价 x (元)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所示. (1)求该商品每天的销售量 y 与销售单价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商店按单价不低于成本价,且不高于 50 元销售,则销售单价定为多少,才能使销售该商品每天获得的利润 w (元)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3)若商店要使销售该商品每天获得的利润不低于 800 元,则每天的销售量最少应为多少件?31.如图,在ABC ∆中,90B ∠=︒,5cm AB =,7cm BC =,点P 从点A 开始沿AB 边向点B 以1cm/s 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 从点B 开始沿BC 边向点C 以2cm /s 的速度移动(到达点C ,移动停止).(1)如果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那么几秒后,PQ 的长度等于210cm ? (2)在(1)中,PQB ∆的面积能否等于27cm ?请说明理由.32.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DE 垂直平分半径OA ,C 为垂足,弦DF 与半径OB 相交于点P ,连接EF 、EO ,若DE =2,∠DPA =45°. (1)求⊙O 的半径; (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先把数据从小到大排列,然后根据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再利用求方差的计算公式求出这组数据的方差,再逐项判定即可. 【详解】解: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2,6,6,10, 中位数为:6; 众数为:6;平均数为:()112661055⨯++++=;方差为:()()()()()2222211525656510510.45⎡⎤⨯-+-+-+-+-=⎣⎦.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概念定义,熟记定义以及方差公式是解此题的关键.2.B解析:B【解析】【分析】直接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是1:2,∴它们的面积比是:1: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D【解析】【分析】如图连接BE交AD于O,作AH⊥BC于H.首先证明AD垂直平分线段BE,△BCE是直角三角形,求出BC、BE,在Rt△BCE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如图连接BE交AD于O,作AH⊥BC于H.在Rt△ABC中,∵AC=4,AB=3,∴2234,∵CD=DB,∴AD=DC=DB=52,∵12•BC•AH=12•AB•AC,∴AH=125,∵AE=AB,DE=DB=DC,∴AD垂直平分线段BE,△BCE是直角三角形,∵12•AD•BO=12•BD•AH,∴OB=125,∴BE=2OB=245,在Rt△BCE中,75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翻折变换、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中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面积法求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4.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法,可得答案.【详解】解:2x x=,方程整理,得,x2-x=0因式分解得,x(x-1)=0,于是,得,x=0或x-1=0,解得x1=0,x2=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是解题关键.5.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详解】如图,设函数y=(x−a)(x−b),当y=0时,x=a或x=b,当y=12时,由题意可知:(x−a)(x−b)−12=0(a<b)的两个根为x1、x2,由于抛物线开口向上,由抛物线的图象可知:x 1<a <b <x 2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本题属于中等题型.6.C解析:C 【解析】 【分析】利用加权平均数按照比例进一步计算出个人总分即可. 【详解】 根据题意得:92580390288532⨯+⨯+⨯=++(分),∴小莹的个人总分为88分; 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求取,熟练掌握相关公式是解题关键.7.A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极差的概念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即可求解. 【详解】解:这组数据:0、-1、3、2、1的极差是:3-(-1)=4.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极差的知识,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8.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B=∠E=40°,∠F=∠C ,然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出∠C的度数,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解:∵△ABC≌△DEF,∴∠B=∠E=40°,∠F=∠C,∵∠A=60°,∴∠C=180°-60°-40°=80°,∴∠F=80°,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9.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DE∥BC得到△ADE∽△ABC,再结合相似比是AD:AB=1:3,因而面积的比是1:9.【详解】解:如图:∵DE∥BC,∴△ADE∽△ABC,∵AD:DB=1:2,∴AD:AB=1:3,∴S△ADE:S△ABC=1:9.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知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C解析:C【解析】试题解析:因为A,B,D给出的角40,50,70可能是顶角也可能是底角,所以不对应,则不能判定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故A,B,D错误;C. 有一个60的内角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所有的等边三角形相似,故C正确.故选C.11.C解析:C【解析】【分析】设快递量平均每年增长率为x,根据我国2018年及2020年的快递业务量,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此题得解.【详解】设快递量平均每年增长率为x,依题意,得:600(1+x)2=95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2.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确定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3,0),然后观察函数图象,找出抛物线在x轴上方的部分所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即可.【详解】∵y=ax2+bx+c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1,0),∴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3,0),∴当−3<x<1时,y>0.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函数对称轴找到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二、填空题13.1:9.【解析】试题分析:由DE∥BC,可得△ADE∽△A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得S△ADE:S△ABC=(AD:AB)2=1:9.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析:1:9.【解析】试题分析:由DE∥BC,可得△ADE∽△A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得S△ADE:S△ABC=(AD:AB)2=1:9.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4.【解析】【分析】二次函数(a≠0)的顶点坐标是(h ,k ).【详解】解:根据二次函数的顶点式方程知,该函数的顶点坐标是:(1,2). 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解析:()1,2【解析】【分析】二次函数2()y a x h k =-+(a≠0)的顶点坐标是(h ,k ).【详解】解:根据二次函数的顶点式方程23(1)2y x =-+知,该函数的顶点坐标是:(1,2). 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和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解答该题时,需熟悉二次函数的顶点式方程2()y a x h k =-+中的h ,k 所表示的意义. 15.点C 在圆外【解析】【分析】由r 和CA ,AB 、DA 的大小关系即可判断各点与⊙A 的位置关系.【详解】解:∵AB =3厘米,AD =5厘米,∴AC =厘米,∵半径为4厘米,∴点C 在圆A 外【点解析:点C 在圆外【解析】【分析】由r 和CA ,AB 、DA 的大小关系即可判断各点与⊙A 的位置关系.【详解】解:∵AB =3厘米,AD =5厘米,∴AC=223534+=厘米,∵半径为4厘米,∴点C在圆A外【点睛】本题考查了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关键要记住若半径为r,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有:当d>r时,点在圆外;当d=r时,点在圆上,当d<r时,点在圆内.16.【解析】【分析】首先判断出AB、BC是⊙O的切线,进而得出FC=AF+DC,设AF=x,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DAB=∠ABC=90°,∴AB、BC是⊙O的切线,∵C解析:3 2【解析】【分析】首先判断出AB、BC是⊙O的切线,进而得出FC=AF+DC,设AF=x,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DAB=∠ABC=90°,∴AB、BC是⊙O的切线,∵CF是⊙O的切线,∴AF=EF,BC=EC,∴FC=AF+DC,设AF=x,则,DF=2-x,∴CF=2+x,在RT△DCF中,CF2=DF2+DC2,即(2+x)2=(2-x)2+22,解得x=12,∴DF=2-12=32,∴113322222 CDFS DF DC=⋅=⨯⨯=,故答案为:3 2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切线长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7.-3【解析】【分析】首先利用表中的数据求出二次函数,再利用求根公式解得x1,再利用夹逼法可确定x1 的取值范围,可得k.【详解】解:把x=0,y=-3,x=1,y=-1,x=-1,y=-3解析:-3【解析】【分析】首先利用表中的数据求出二次函数,再利用求根公式解得x1,再利用夹逼法可确定x1的取值范围,可得k.【详解】解:把x=0,y=-3,x=1,y=-1,x=-1,y=-3代入y=ax2+bx+c得3 1 3ca b c a b c-=⎧⎪-=++⎨⎪-=-+⎩,解得113abc=⎧⎪=⎨⎪=-⎩,∴y=x²+x-3,∵△=b2-4ac=12-4×1×(-3)=13,∴x=122ba-±-±=,∵1x<0,∴1x=−1<0,∵-4≤-3,∴322 -≤≤-,∴-≤ 2.5 -,∵整数k满足k<x1<k+1,∴k=-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8.【解析】分析:根据圆内接四边形对边互补和同弧所对的圆心角是圆周角的二倍,可以求得∠AOB的度数,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B的长.详解:连接AD、AE、OA、OB,∵⊙O的半径为2,△AB解析:22【解析】分析:根据圆内接四边形对边互补和同弧所对的圆心角是圆周角的二倍,可以求得∠AOB 的度数,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B的长.详解:连接AD、AE、OA、OB,∵⊙O的半径为2,△ABC内接于⊙O,∠ACB=135°,∴∠ADB=45°,∴∠AOB=90°,∵OA=OB=2,∴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外接圆和外心,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9.50(1﹣x)2=32.【解析】由题意可得,50(1−x)²=32,故答案为50(1−x)²=32.解析:50(1﹣x)2=32.【解析】由题意可得,50(1−x)²=32,故答案为50(1−x)²=32.20.40°:在△QOC中,OC=OQ,∴∠OQC=∠OCQ,在△OPQ中,QP=QO,∴∠QOP=∠QPO,又∵∠QPO=∠OCQ+∠AOC,∠AOC=30°,∠QOP+∠QPO+∠解析:40°【解析】:在△QOC中,OC=OQ,∴∠OQC=∠OCQ,在△OPQ中,QP=QO,∴∠QOP=∠QPO,又∵∠QPO=∠OCQ+∠AOC,∠AOC=30°,∠QOP+∠QPO+∠OQC=180°,∴3∠OCP=120°,∴∠OCP=40°21.140°.【解析】【分析】根据内心的定义可知OB、OC为∠ABC和∠ACB的角平分线,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OBC+∠OCB的度数,进而可求出∠BOC的度数.【详解】∵点O是△ABC解析:140°.【解析】【分析】根据内心的定义可知OB、OC为∠ABC和∠ACB的角平分线,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OBC+∠OCB的度数,进而可求出∠BOC的度数.【详解】∵点O是△ABC的内切圆的圆心,∴OB、OC为∠ABC和∠ACB的角平分线,∴∠OBC=12∠ABC,∠OCB=12∠ACB,∵∠A=100°,∴∠ABC+∠ACB=180°-100°=80°,∴∠OBC+∠OCB=12(∠ABC+∠ACB)=40°,∴∠BOC=180°-40°=140°.故答案为:140°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心的定义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是解题关键.22.2【解析】【分析】首先连接BE,由题意易得BF=CF,△ACO∽△BKO,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易得KO:CO=1:3,即可得OF:CF=OF:BF=1:2,在Rt△OBF中,即可求解析:2【解析】【分析】首先连接BE,由题意易得BF=CF,△ACO∽△BKO,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易得KO:CO=1:3,即可得OF:CF=OF:BF=1:2,在Rt△OBF中,即可求得tan∠BOF的值,继而求得答案.【详解】如图,连接BE,∵四边形BCEK是正方形,∴KF=CF=12CK,BF=12BE,CK=BE,BE⊥CK,∴BF=CF,根据题意得:AC∥BK,∴△ACO∽△BKO,∴KO:CO=BK:AC=1:3,∴KO:KF=1:2,∴KO=OF=12CF=12BF,在Rt△PBF中,tan∠BOF=BFOF=2,∵∠AOD=∠BOF,∴tan∠AOD=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定义.此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准确作出辅助线,注意转化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3.【解析】【分析】运用切线长定理和勾股定理求出DF ,进而完成解答.【详解】解:∵与相切于点,与交于点∴EF=AF,EC=BC=2设EF=AF=x,则CF=2+x,DF=2-x在Rt△C 解析:32【解析】【分析】运用切线长定理和勾股定理求出DF ,进而完成解答.【详解】解:∵CF 与O 相切于点E ,与AD 交于点F∴EF=AF,EC=BC=2设EF=AF=x,则CF=2+x,DF=2-x在Rt △CDF 中,由勾股定理得:DF 2=CF 2-CD 2,即(2-x)2=(2+x)2-22解得:x=12,则DF=32∴CDF ∆的面积为13222⨯⨯=32 故答案为3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长定理和勾股定理等知识点,根据切线长定理得到相等的线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1),8.5,8;(2)两队的平均分相同,但乙组的方差小于甲组方差,所以乙组成绩更稳定.【解析】【分析】(1)根据方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求出甲组方差和乙组平均数,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取出甲组中解析:(1)83,8.5,8;(2)两队的平均分相同,但乙组的方差小于甲组方差,所以乙组成绩更稳定.【解析】【分析】(1)根据方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求出甲组方差和乙组平均数,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取出甲组中位数;(2)根据(1)中表格数据,分别从反应数据集中程度的中位数和平均分及反应数据波动程度的方差比较甲、乙两组,由此找出乙组优于甲组的一条理由.【详解】(1)甲组方差:()()()()()()22222218789810888589863⎡⎤-+-+-+-+-+-=⎣⎦ 甲组数据由小到大排列为:5,7,8,9,9,10故甲组中位数:(8+9)÷2=8.5乙组平均分:(9+6+8+10+7+8)÷6=8填表如下:故答案为:83,8.5,8;两队的平均分相同,但乙组的方差小于甲组方差,所以乙组成绩更稳定.【点睛】本题考查数据分析,熟练掌握反应数据集中趋势的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以及反应数据波动程度的方差的计算公式和定义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25.(1)见解析;(2)4 【解析】【分析】(1)根据条件得出AD =AC ,推出∠AFC =∠ACD ,结合公共角得出三角形相似; (2)根据已知条件证明△ACF ≌△DEF ,得出AC =DE ,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E 的长度,再根据(1)中△AFC ∽△ACE ,得出AF AC =AC AE,从而计算出AF 的长度. 【详解】(1)∵CD ⊥AB ,AB 是⊙O 的直径∴AD =AC∴∠AFC =∠ACD .∵在△ACF 和△AEC 中,∠AFC =∠ACD ,∠CAF =∠EAC∴△AFC ∽△ACE(2)∵四边形ACDF 内接于⊙O∴∠AFD +∠ACD =180°∵∠AFD +∠DFE =180°∴∠DFE =∠ACD∵∠AFC =∠ACD∴∠AFC =∠DFE .∵△AFC ∽△ACE∴∠ACF =∠DEF .∵F 为AC 的中点∴AF =DF .∵在△ACF 和△DEF 中,∠ACF =∠DEF ,∠AFC =∠DFE ,AF =DF∴△ACF ≌△DEF .∴AC =DE =5.∵CD ⊥AB ,AB 是⊙O 的直径∴CH =DH =3.∴EH =8在Rt △AHC 中,AH 2=AC 2-CH 2=16,在Rt △AHE 中,AE 2=AH 2+EH 2=80,∴AE =∵△AFC ∽△ACE ∴AFAC =AC AE ,即5AF ,∴AF 【点睛】本题属于圆与相似三角形的综合,涉及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26.(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4【解析】【分析】(1)根据“相似对角线”的定义,利用方格纸的特点可找到D 点的位置.(2)通过导出对应角相等证出ABD ∆∽DBC ∆,根据四边形ABCD 的“相似对角线”的定义即可得出BD 是四边形ABCD 的“相似对角线”.(3)根据四边形“相似对角线”的定义,得出FEH ∆∽FHG ∆,利用对应边成比例,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详解】解:(1)如图1所示.(2)证明:80ABC BD,︒∠=平分ABC∠,40,140ABD DBCA ADB︒︒∴∠=∠=∴∠+∠=140,140ADCBDC ADBA BDC,︒︒∠=∴∠+∠∠=∠∴=ABD∴∆∽DBC∆∴BD是四边形ABCD的“相似对角线”.(3)FH是四边形EFGH的“相似对角线”,三角形EFH与三角形HFG相似.又EFH HFG∠=∠FEH∴∆∽FHG∆FE FHFH FG∴=2FH FE FG∴=⋅过点H作EQ FG⊥垂足为Q则3sin602EQ FE FE︒=⨯=143213432FG EQFG FE∴=∴=16FG FE∴=28FH FE FG∴=⋅=216FH FG FE∴==4FH=【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应用及解直角三角形,对于这种新定义阅读材料题目读,懂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7.(1)见解析;(2)6013DE =. 【解析】【分析】对于(1),由已知条件可以得到∠B=∠C ,△ABC 是等腰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易得AD ⊥BC ,∠ADC=90°;接下来不难得到∠ADC=∠BED ,至此问题不难证明; 对于(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D ,利用相似比,即可求出DE.【详解】解:(1)证明:∵AB AC =,∴B C ∠=∠.又∵AD 为BC 边上的中线,∴AD BC ⊥.∵DE AB ⊥,∴90BED CDA ︒∠=∠=,∴BDE CAD ∆∆∽.(2)∵10BC =,∴5BD =.在Rt AB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12AD ==. 由(1)得BDE CAD ∆∆∽,∴BD DE CA AD =, 即51312DE =, ∴6013DE =. 【点睛】 此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判定定理.28.(1)135;(2)13;(3)见解析;(4【解析】【分析】简单应用:(1)先利用旋转得出BP'=AP =5,∠PCP'=90°,CP'=CP =,再根据勾股定理得出PP'CP =4,最后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BPP'是以BP'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出结论;(2)同(1)的方法得出∠APP'=60°,进而得出∠BPP'=∠APB ﹣∠APP'=90°,最后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拓展廷伸:(3)先利用旋转得出BD'=BD ,CD'=AD ,∠BCD'=∠BAD ,再判断出点D'在DC 的延长线上,最后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4)先利用旋转得出BD'=BD ,CD =AD',∠DBD'=90°,∠BCD =∠BAD',再判断出点D'在AD 的延长线上,最后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简单应用:(1)如图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AC=BC,将△ACP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CBP',连接PP',∴BP'=AP=5,∠PCP'=90°,CP'=CP=22,∴∠CPP'=∠CP'P=45°,根据勾股定理得,PP'=2CP=4,∵BP'=5,BP=3,∴PP'2+BP2=BP',∴△BPP'是以BP'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BPP'=90°,∴∠BPC=∠BPP'+∠CPP'=135°,故答案为:135;(2)如图3,∵△ABC是等边三角形,∴∠BAC=60°,AC=AB,将△ACP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得到△ABP',连接PP',∴BP'=CP,AP'=AP=5,∠PAP'=60°,∴△APP'是等边三角形,∴PP'=AP=5,∠APP'=60°,∵∠APB=150°,∴∠BPP'=∠APB﹣∠APP'=90°,根据勾股定理得,BP'2'2=13,BP PP∴CP=13,故答案为:13;拓展廷伸:(3)如图4,在△ABC中,∠ABC=90°,AB=BC,将△ABD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BCD',∴BD'=BD,CD'=AD,∠BCD'=∠BAD,∵∠ABC=∠ADC=90°,∴∠BAD+∠BCD=180°,∴∠BCD+∠BCD'=180°,∴点D'在DC的延长线上,∴DD'=CD+CD'=CD+AD,在Rt△DBD'中,DD'=2BD,∴2BD=CD+AD;(4)如图5,在△ABC中,∠ABC=90°,AB=BC,连接BD,将△CBD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D',∴BD'=BD,CD=AD',∠DBD'=90°,∠BCD=∠BAD',AB与CD的交点记作G,∵∠ADC=∠ABC=90°,∴∠DAB+∠AGD=∠BCD+∠BGC=180°,∵∠AGD=∠BGC,∴∠BAD=∠BCD,∴∠BAD=∠BAD',∴点D'在AD的延长线上,∴DD'=AD'﹣AD=CD﹣AD=2,在Rt△BDD'中,BD=22DD'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旋转变换,涉及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灵活的利用三角形的旋转变换添加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9.(1)相似,理由见解析;(2)94. 【解析】【分析】(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E =CE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BC =∠ECB ,∠ABC =∠ADB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得出即可;(2)根据△FDB ∽△ABC 得出FD AB =BD BC =12,求出AB =2FD ,可得AD =2FD ,DF =AF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得出S △AFB =S △BFD ,S △AEF =S △EFD ,根据DE 为BC 的垂直平分线可得S △BDE =S △CDE ,可求出△ABC 的面积,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答案即可.【详解】(1)△FDB 与△ABC 相似,理由如下:∵DE 是BC 垂直平分线,∴BE =CE ,∴∠EBC =∠ECB ,∵AB =AD ,∴∠ABC =∠ADB ,∴△FDB ∽△ABC .(2)∵△FDB ∽△ABC , ∴FD AB =BD BC =12, ∴AB =2FD ,∵AB =AD ,∴AD =2FD ,∴DF =AF ,∴S △AFB =S △BFD ,S △AEF =S △EFD ,∴S △ABC =3S △BDE =3×12×3×2=9, ∵△FDB ∽△ABC , ∴BFD ABC S S =(DB BC )2=(12)2=14, ∴S △BFD =14S △ABC =14×9=94. 【点睛】 本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线段存在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题关键.30.(1)0.24R m =;(2)50x =时,w 最大1200=;(3)70x =时,每天的销售量为20件.【解析】【分析】(1)将点(30,150)、(80,100)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即可求解;(2)由题意得w=(x-30)(-2x+160)=-2(x-55)2+1250,即可求解;(3)由题意得(x-30)(-2x+160)≥800,解不等式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设y 与销售单价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 ,将点(30,100)、(45,70)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得:100307045k b k b+⎧⎨+⎩==, 解得:2160k b -⎧⎨⎩==, 故函数的表达式为:y=-2x+160;(2)由题意得:w=(x-30)(-2x+160)=-2(x-55)2+1250,∵-2<0,故当x <55时,w 随x 的增大而增大,而30≤x≤50,∴当x=50时,w 由最大值,此时,w=1200,故销售单价定为50元时,该超市每天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1200元;(3)由题意得:(x-30)(-2x+160)≥800,解得:x≤70,∴每天的销售量y=-2x+160≥20,∴每天的销售量最少应为20件.【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以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等知识,正确利用销量×每件的利润=w 得出函数关系式是解题关键.31.(1)3秒后,PQ的长度等于(2)PQB ∆的面积不能等于27cm .【解析】【分析】(1)由题意根据PQ=BP 2+BQ 2=PQ 2,求出即可;(2)由(1)得,当△PQB 的面积等于7cm 2,然后利用根的判别式判断方程根的情况即可;【详解】解:(1)设x秒后,PQ =5BP x =-,2BQ x =,∵222BP BQ PQ +=∴()()(22252x x -+= 解得:13x =,21x =-(舍去)∴3秒后,PQ 的长度等于210;(2)设t 秒后,5PB t =-,2QB t =,又∵172PQB S BP QB ∆=⨯⨯=,()15272t t ⨯-⨯=, ∴2570t t -+=,25417252830∆=-⨯⨯=-=-<,∴方程没有实数根,∴PQB ∆的面积不能等于27c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到关键描述语“△PBQ 的面积等于27cm ”,得出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2.(1)23;(2)13π﹣23. 【解析】【分析】(1)根据垂径定理得CE 的长,再根据已知DE 平分AO 得CO =12AO =12OE ,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2)先求出扇形的圆心角,再根据扇形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1)连接OF ,∵直径AB ⊥DE ,∴CE =12DE =1. ∵DE 平分AO ,∴CO =12AO =12OE . 设CO =x ,则OE =2x . 由勾股定理得:12+x 2=(2x )2.x 3 ∴OE =2x =233.即⊙O的半径为3.(2)在Rt△DCP中,∵∠DPC=45°,∴∠D=90°﹣45°=45°.∴∠EOF=2∠D=90°.∴S扇形OEF=2903360π⎛⎫⋅⋅ ⎪⎝⎭=13π.∵∠EOF=2∠D=90°,OE=OFS Rt△OEF=212⨯⎝⎭=23.∴S阴影=S扇形OEF﹣S Rt△OEF=13π﹣23.【点睛】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也考查了扇形的面积公式、圆周角定理和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