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江流域水体中氮磷分布及富营养化程度评价
贵州清水江水质状况及主要污染物
贵州清水江水质状况及主要污染物作者:刘以礼,杨贤,冯匀强,陆鸿,石光明来源:《北方环境》2013年第02期摘要:贵州省境内的清水江水质状况在上下游有很大的差异,主要污染物也完全不一样。
上游水质污染的江段仅间断出现,主要污染物是都匀等城市的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带来的氨氮和生化需氧量等;而中下游整个江段污染都较为严重,主要污染物是来自清水江支流重安江的总磷。
关键词:清水江;水质;主要污染物中图分类号:X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370(2013)02-0111-05The Water Quality of Qingshuijiang River in Guizhou and It's Primary ContaminationLiu Yili, Yang Xian, Feng Yunqiang, Lu Hong, Shi Guangming(Qiann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Duyun,Guizhou 558000)Abstract:The water quality and the primary contamination have a large difference in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of Qingshuijiang River in Guizhou Province. The water pollution only appeared intermittently in upstream of Qingshuijiang River and the primary contamination are NH3-N and BOD that rooted in urban industry and sanitary wastewater in Duyun etc. The whole section is polluted in downstream of Qingshuijiang and the primary contamination is TP that root in branch Chong-anjiang River.Key words: Qingshuijiang River; water quality; the primary contamination清水江是贵州省东部最大的一条的大河流,随着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清水江干支流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造成部分江段水质不佳,有的江段污染还较为严重。
基于EF模型的清水江流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第17卷第3期 科技和产业Vol. 17,No. 3 2017 年 3 月Science T e c h n o lo g y and In dustry Mar.,2017基于E F模型的清水江流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徐荣民,尚海龙(凯里学院旅游学院,贵州凯里556011)摘要:在提取贵州省清水江流域2010—2014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其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万元G D P生态足迹进行测算与分析,并对清水江流域生态环境可持续能力进行评判。
结果显示:2010—2014 年清水江流域生态足迹值分别为 1. 546(hm2/人)、1. 848(hm2/人)、1. 707(hm2/人)、1. 973(hm2/人)、1. 955 (hm2/人),呈现上升趋势;生态承载力值分别为1. 228(hm2/人)、1. 223 (hm2/人)、1. 214(hm2/人)、1. 205 (hm2/人)、1. 196(hm2/人),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生态赤字出现,且呈现上升趋势。
反映出研究区生态环境处于弱持续发展状态,生态环境系统开发利用空间较小,承载能力明显不足,此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有重要胁迫作用。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清水江流域中图分类号:F062. 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807(2017)03—0124—04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亦译为生态占 有,指人类消耗自然资源或消纳废物所占用的生态生 产力的地域面积(包括陆地和水域),其实质是将人类 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与生态影响联系起来。
生态足迹 应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始于加拿大生态 经济学家William Rees[1],此后经W ack ern agel等完 善,构建了生态足迹模型(简称“E F”)。
在生态足迹 模型应用的实证研究上,既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关于生态足迹方法的研究与评价[2^3]、城市生态足迹 研究[4^6]、资源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江滨湿地荷花池水质氮磷监测营养盐监测指导书.
现实实验实训项目环境监测部分项目指导书编制:马春香教授项目监测日期:2014/06/28 地点:江滨湿地水域/荷花池项目一:江滨湿地/荷花池水质监测监测参数七氮磷营养盐1 测定意义总氮(total nitrogen,TN)是水体中有机氮和无机氮(NH4++NO2-+NO3-)含量的总和,是国际公认的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生活污水洗涤液和工业废水中所含的磷是植物和微生物的主要营养物质,当废水排入受纳水体,水体中磷含量过高,引起受纳水体的富营养化,促进各种水生生物(主要是藻类)的活性,刺激它们的异常增殖,造成一系列的危害。
因此,污水和废水需要除磷后排放。
2.总氮和硝酸盐氮测定方法原理总氮测定方法有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经典分析法(HJ636-2012)、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离子色谱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流动注射法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硝酸盐氮测定方法(HJ346-2007)。
在60℃以上的水溶液中,过硫酸钾按如下反应式分解,生成氢离子和氧。
K2S2O8+H2O→2KHSO4+12O2KHSO4→K++HSO4-HSO4-→H++SO42-加入氢氧化钠用以中和氢离子,使过硫酸钾分解完全。
在120~124℃的碱性介质条件下,用过硫酸钾作氧化剂,不仅可将水样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同时将水样中大部分有机氮化合物氧化为硝酸盐。
利用NO3-对220nm波长处紫外光选择性吸收来定量测定硝酸盐氮,即为总氮含量。
溶解的有机物在220 nm处也会有吸收,而硝酸根离子在275nm处没有吸收。
因此在275 nm处作另一次测量,以校正硝酸盐氮值。
测量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于波长220 nm与275 nm处测定其吸光度,按A=A220-2A275计算硝酸盐氮的吸光度值,从而计算总氮的含量。
3.总磷测定原理由于水中磷的存在形态复杂,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需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利用强氧化剂过硫酸钾或氧化性酸硝酸-硫酸氧化消解的方法把各种形态的磷转化为容易测定的形态正磷酸盐。
《干旱区浅水富营养化湖泊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及迁移通量研究》范文
《干旱区浅水富营养化湖泊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及迁移通量研究》篇一摘要:本文以干旱区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氮、磷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迁移通量。
通过对湖泊不同区域的样品采集与测定,揭示了湖区内氮、磷元素的来源、分布和迁移转化机制,以期为干旱区湖泊水质保护和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一、引言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干旱区的浅水湖泊中。
这类湖泊由于其特殊的水文条件和生态结构,面临着氮、磷等营养盐含量超标的问题。
深入研究干旱区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中氮、磷营养盐的时空分布及迁移通量,对于湖泊水质的改善和水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一)研究区域概况本研究的选点为某干旱区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该湖泊由于地处内陆,降水稀少,人类活动对湖区的影响较为显著。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采样、分析以及模型模拟的方法进行。
包括在湖区设置多个采样点,分别在不同季节进行取样分析,运用化学方法测定氮、磷含量;并采用水质模型对营养盐的迁移通量进行模拟分析。
三、氮、磷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一)氮的时空分布通过对湖区不同区域的样品分析发现,湖水中氮的含量在夏季达到峰值,且呈现出近岸高、远岸低的分布趋势。
这主要与湖区周边农业活动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有关。
(二)磷的时空分布磷的含量在湖区同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季和秋季为高发期。
磷的分布受湖流影响较大,湖心区域相对较高。
四、氮、磷营养盐的迁移通量分析(一)迁移途径湖内氮、磷营养盐主要通过水体流动、风力传输和底泥释放等途径进行迁移。
其中,水体流动是主要的迁移方式。
(二)迁移通量根据模型模拟结果,湖区氮、磷的年迁移通量均达到一定规模,其中夏季为高峰期。
大量的氮、磷元素通过水流输出到湖外,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本研究表明,干旱区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中氮、磷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明显,且具有显著的迁移通量。
这些营养盐主要来源于周边农业活动和生活污水排放。
灌河邻近海域秋季氮磷营养盐分布及富营养化评价
的主要组成成分,NH 4 -N 平均占比为 17. 4%,NO 2 - N
占比最小( 见表 1) 。 营养盐的含量以及结构特征直
接影响浮游植物的构成,氮磷比是海水中营养盐含
量结构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浮游植物体内氮磷比
在正常值范围 12 ~ 22 [16] 时最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
实验发现, 氮磷比大于 30 时浮游植物生长受 磷 限
41
—
—
4. 5
54
—
—
17. 4
157
—
—
注:氮磷营养盐参数单位为 mg / L。
— 74 —
0. 985±0. 689
—
70
0. 581 ~ 3. 095
浓度 / mg·L -1
—
55
0. 020 ~ 0. 134
灌河邻近海域多处站位为
Ⅳ类及劣Ⅳ类水质
—
121
—
—
19
—
第7期
2022 年 3 月
范围为 1. 49 ~ 93. 4,如图 3 所示。 站位富营养化占比
与 DIN 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表明二者可能具有同
等
[ 14]
华等
的研究基本一致。 氮磷营养 盐 评 价 结 果 与 杨
[ 15]
水质。
的 研 究 一 致, 多 处 站 位 为 Ⅳ 类 及 劣 Ⅳ 类
2. 2 秋季灌河邻近海域氮磷营养盐组成
∗通信作者:袁广旺(1980— ) ,江苏南京人,高级工程师,学士;研究方向: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
— 73 —
第7期
2022 年 3 月
No. 7
March,2022
长江口水体中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耗氧量的分析
而出现口内低 !外围高的格局 此外 长江口水体中 ≤ ⁄ 含量严重超标 空间分布特点是口内高 外围低 和盐度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 长江口 氮 磷 ≤ ⁄ 形态组成 空间分布
中图分类号 ÷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222
摘要 以 年 月份对长江口水体中氮 !磷营养盐与化学耗氧量 ≤ ⁄的调查为依据 研究了长江口水域氮 !磷营养盐的
长江口水域 种溶解态无机氮中以 平均占到总溶解态氮 ⁄ 形态组成以及垂直 !水平分布的特点 2 为主 的 以
× °的含量 × 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氧化2 ∂ 法 × ° 采用过硫酸钾氧化2磷钼兰光度法
以及长江口海区的耗 源要素的形态组成 !分布规律 对于环境治理有重要的意义 氧状况经 β 采样地区位于北纬 βχ ∗ βχ 共设 个取样点 图 取 χ ∗ βχ范围之内 样点从近岸海域靠近黄浦江入海口的 点 以及
Ανα λψ σ ισ οφ Νιτρογ εν , Πηοσπ ηορυσ Νυτριεντσ ανδ ΧΟ∆ ιν Ωατερσ οφ Ψανγτζε Ριϖ ερ Εσ τυαρψ
∞ • ± ≠ 2 ∞ 2∏ ƒ ∏ 2 ∞ ∏
⁄ × 比例从口内向口外近海逐渐递减 21112
2
21211
各种形态磷的含量
活性磷酸盐 ° 又可以看作水样中溶解态
无机磷酸盐的主要组成成分 同时过滤后的水样测 定的总磷含量可以认为是总溶解态磷酸盐 × ⁄°的 含量 而水样中的总溶解态有机磷 ⁄ °则可以从
≈
位于北支海域近岸的 点逐渐扩大到长江口外 海域 调查时间 年 月 所有采样点 分为表 !中 !底 层 每隔 采样 次 连续采样
《干旱区浅水富营养化湖泊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及迁移通量研究》范文
《干旱区浅水富营养化湖泊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及迁移通量研究》篇一摘要:本文以干旱区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氮、磷营养盐的时空分布及迁移通量的研究,揭示了该类湖泊营养盐的动态变化规律。
本研究对于理解湖泊富营养化机制、预测湖泊环境变化及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引言干旱区湖泊因其独特的水文条件和气候特点,常出现富营养化现象。
其中,氮、磷等营养盐的输入与输出平衡被打破,是导致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
研究这类湖泊中氮、磷营养盐的时空分布及迁移通量,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湖泊的富营养化过程,为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本研究选取了某干旱区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实地采样、实验室分析和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湖泊中氮、磷营养盐的时空分布及迁移通量进行了系统研究。
三、氮、磷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1. 氮营养盐的时空分布通过对湖泊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氮营养盐含量进行检测,发现氮营养盐在湖泊中的分布受到水深、水温、水生生物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浅水区、夏季和生物活动频繁的区域,氮营养盐浓度较高。
2. 磷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磷营养盐在湖泊中的分布相对稳定,但在春季和夏季,由于藻类的大量繁殖,磷营养盐的浓度会有所上升。
此外,湖岸带和入湖河流口处也是磷营养盐浓度较高的区域。
四、氮、磷营养盐的迁移通量1. 氮营养盐的迁移通量氮营养盐主要通过水体流动、风力作用和生物活动等途径进行迁移。
其中,水体流动是氮营养盐迁移的主要方式。
在干旱区,由于蒸发作用强烈,湖水中溶解性氮可能以气态形式通过水面蒸发进入大气。
2. 磷营养盐的迁移通量磷营养盐的迁移主要依赖于水体流动和生物活动。
在风力作用下,湖岸带的磷可能会被风吹扬至湖中其他区域。
此外,水生植物和藻类的生长、死亡和分解过程也会影响磷营养盐在湖中的分布和迁移。
五、结论本研究通过实地采样、实验室分析和遥感监测等方法,对干旱区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中氮、磷营养盐的时空分布及迁移通量进行了系统研究。
我国河流流域氮磷特征分布
结论与建议
西部地区应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生态用水需求;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的
3 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以减少氮磷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安全 除了以上提
到的建议,还有一些其他措施可以帮助改善我国河流流域的氮磷特征分布
加强科研投入 4 对河流流域的氮磷特征分布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产生、传播和转化机制。通过科学研究,可以更好
结论与建议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我国河流流 域氮磷特征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 域性和空间差异性
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快、人 类活动密集等原因导致氮磷污染 较为严重;中部地区以农业为主 导的经济结构导致农业活动产生 的化肥和农药污染是导致河流氮 磷污染的主要原因;西部地区虽 然经济发展较慢、人类活动较少 但由于地势高、地形复杂等原因 导致水资源相对匮乏且氮磷污染 问题也较为突出
我国河流流域氮磷特征分布
中部地区
中部地区的河流流域以农业为主 导,农业活动产生的化肥和农药 污染是导致河流氮磷污染的主要 原因。其中,黄淮海平原和三江 平原的氮磷污染较为突出。黄淮 海平原的污染主要来自农业活动 ,而三江平原则是因为采矿、选 矿等活动导致的
我国河流流域氮磷特征分布
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由于地势高、地形复杂 ,水资源相对匮乏,加之人类活 动较少,所以河流氮磷污染相对 较轻。但是,在一些经济发展较 快的地区,如成都平原、西安咸阳平原等,由于城市化进程加 快,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 也导致了氮磷污染的问题
影响因素
地形
影响因素
地形对河流的氮磷特征分布也有重要影响。在平原地区 ,由于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污染物容易在河流中积累 ;而在山区,由于地形陡峭、水流急促,污染物不容易 在河流中积累。因此,在平原地区,河流的氮磷污染通 常较为严重
太湖流域小型水源性湖泊氮、磷时空分布及营养状态评价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太湖流域小型水源性湖泊氮、磷时空分布及营养状态评价
作者:高振美, 张波, 商景阁, 张路, GAO Zhenmei, ZHANG Bo, SHANG Jingge, ZHANG Lu
作者单位:高振美,张波,商景阁,GAO Zhenmei,ZHANG Bo,SHANG Jingge(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张路,ZHANG Lu(中国科学院南
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8)
刊名:
环境污染与防治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ontrol
年,卷(期):2012,34(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jwryfz201201003.aspx。
典型山地城市河流营养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_以重庆市清水溪为例
典型山地城市河流营养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_以重庆市清水溪为例典型山地城市河流营养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重庆市清水溪为例引言:清水溪是位于重庆市主城区的一条典型山地河流,其水质状况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清水溪河流中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受到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城市河流的防治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一、清水溪河流营养元素(氮、磷)空间分布特征分析1. 清水溪河流中氮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清水溪河流中的氮元素含量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变化规律。
在上游山区,氮元素含量较低,主要以无机氮形式存在;而随着河流下游流经城区和农田区域,氮元素含量逐渐上升,有机氮成为主要形态。
这主要与城市废水和农田面源污染的影响有关。
2. 清水溪河流中磷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清水溪河流中的磷元素含量也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变化规律。
与氮元素相似,上游山区磷元素含量较低,主要以无机磷形式存在;而下游城区和农田区域,磷元素含量逐渐升高,有机磷成为主要形态。
这些现象可能与城市生活污水和农田施肥引起的农田径流所含磷元素有关。
二、影响清水溪河流营养元素空间分布的因素分析1. 城市排污对河流营养元素的影响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元素,进入河流后会加剧河流水体中营养元素的浓度。
特别是下游城区,由于其城市化程度高,排污量大,导致河流中营养元素含量升高。
2. 农田面源污染对河流营养元素的影响农田施肥过程中,存在农田面源污染导致的氮、磷元素流失。
随着农田面源污染的增加,河流中营养元素含量也随之增加。
特别是农田区域下游,农田排水经沟渠流入河流,会导致河流的氮、磷元素负荷增加。
三、探讨城市河流营养元素管理措施1. 加强城市废水处理通过加强城市废水的处理工艺和管理,降低城市废水中氮、磷元素的排放量,减少对河流营养元素的负荷,达到水体质量的改善。
2. 推广精细农业管理通过合理施肥和农田排水的管理,减少农田面源污染对河流营养元素的输入,保持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避免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
清水江生态需水量分析
旁海断面水质为劣V 类,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清水
收 稿 日 期 :2 0 1 6 - 1 2 - 0 6 作者简介:范 富 东 (1984 % ) 男 ,工 程 师 ,主要从事水文
关键词:水文站;控制断面;基本生态流量; 目标生态流量;清水江
1 概述
清水江为沅江干流,源头位于贵州省东南部, 有南北二源,南源出自云雾山,称马尾河,北源起 于麻江县与福泉市之间大山,称重安江,两源汇合 后称清水江。清水江曲折东流沿程纳入巴拉河、南 哨河、六洞河等支流,在湖南省托口纳入渠水至洪 江与舞水汇合后始称沅江。清水江贵州省境内面积
月月为劣V 类水质,水体中总磷、氟化物超标现象
很突出,重安江大桥断面水质总磷浓度最大超标倍 数更是高达2 1 3 倍 ,水污染形势十分严峻。磷化工 企业废污水大多直接排入地表水体,也有一些废水 直接排入地下水,还有部分废水和废渣堆场的渗滤 液侵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小 水 电 2017年 第 2 期 (总 第 194期 )
其他
SMALL HYDRO POWER 2017!".$, Total No. 194
清水江生态需水量分析
范富东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宄院,贵 州 贵 阳 550001)
摘 要 :河流生态流量的保障将对贵州省的生态环境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一是可以满足河流系统的生态功能,维持 生态系统平衡,促进江河源头水量保障、湿地的保护、土壤固化,减少水土流失、石 漠 化 。二是有效的提高河流自身的自 净能力,促进河流污染物的降解、转化、运移 。三是保障动植物生态多样化,特别是对 水 量 、水质有特殊要求的水生动植 物 ,生态流量的保障对其生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对生态流量的分析确定了清水江不同断面的生态流量。表 2 个 。
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
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1.12.23.3本实验通过测定天然水体中的总磷来判断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混合试剂硫酸溶液酒石酸锑钾溶液钼酸铵溶液和抗坏血,水体中氮磷的主要来源有哪些,水样加热消解时如果溶液飞溅可将漏斗放于锥形瓶上防止液体溅出。
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2017-08-01 05:00:51 | #1楼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水中总磷的测定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后,即使切断外界营养物质的来源,也很难自净和恢复到正常水平。
许多参数可作为水体富营养化的指标,常用的是总磷、总氮、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率等。
本实验通过测定天然水体中的总磷,来判断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总磷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关系富营养化程度总磷/mg·L-1极贫<0.005贫-中0.005~0.010中0.010~0.030中-富0.030~0.100富>0.100一.实验目的1.掌握总磷的测定原理及方法2.评价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二.实验原理一般地面水在硫酸的酸性条件下,加入一定量的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加热消解,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化成磷酸根离子(PO4),随后用钼酸铵和酒石酸锑钾与之反应,生成磷钼锑杂多酸,再用抗坏血酸把它还原为深色钼蓝。
砷酸盐与磷酸盐一样也能生成钼蓝,0.1μg/mL的砷就会干扰测定。
此外,六价铬、二价铜和亚硝酸盐能氧化钼蓝,使测定结果偏低。
三.仪器和试剂1.仪器1)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电热板2)移液管:1mL,10mL,100mL3)锥形瓶:250mL4)比色管:50mL2.试剂1)过硫酸铵(NH4)2S2O8(固体)2)浓硫酸3)硫酸溶液:2mol/L4)氢氧化钠溶液:6mol/L5)1%酚酞:1g酚酞溶于90mL乙醇中,加水至100mL6)酒石酸锑钾溶液:将 4.4gK(SbO)C4H4O6·1/2H2O溶于200mL蒸馏水中,用棕色瓶在4℃时保存7)钼酸铵溶液:将20g(NH4)6Mo7O24·4H2O溶于500mL蒸馏水中,用塑料瓶在4℃时保存8)抗坏血酸溶液:/baogao ,将1.76g 抗坏血酸溶于100mL蒸馏水中,用棕色瓶在4℃时保存,可维持一个星期不变。
水源型水库的氮形态分布特征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
水源型水库的氮形态分布特征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作者:詹志薇谭志金腊华谢宏琴张一凡陈秋强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第10期摘要根据实测水质数据,对东莞市某备用水源水库的氮形态分布特征及其与叶绿素a及水体综合营养指数(TLT)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预防或减轻水体富营养化提供理论依据。
结果表明:水源型水库易受到营养性污染,呈中度或低度富营养化状态;氮形态在水库进水区以氨氮和硝酸盐氮为主,且占比均在45%以上,出水区以硝酸盐氮为主,且占比在75%以上,从进水区到出水区氨氮占比下降80%以上,季节变化对氮形态空间分布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氨氮与叶绿素a和TLI无明显的相关性,不对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直接作用;硝酸盐氮与叶绿素a和TLI呈负相关,对水体富营养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亚硝酸盐氮和有机氮同叶绿素a以及TLI呈正相关,对水体富营养化有促进作用。
降低排入水库的氨氮和有机氮含量是有效预防或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水源型水库;氮形态;叶绿素a;水体富营养化中图分类号S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10-0059-04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Nitrogen Forms and Eutrophication of Water Source ReservoirsZHAN Zhiwei1,TAN Zhi1,JIN Lahua2,CHEN Qiuqiang1* et al(1.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 of Dongguan,Dongguan,Guangdong 523009;2.College of Environment,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632)AbstractBased on detected water quality data,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form nitrogen and its relationships to chlorophyll a (Chla) and comprehensive nutrition status index of water body (TLI) in a reservoir as drinking water source in Dongguan were analyz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es fo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of the eutrophic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servoirs of this kind may easily be polluted nutritionally and present moderate or low level of eutrophication,and the nitrogen form was given priority to ammonia nitrogen and nitrate nitrogen whose proportion was more than 45% respectively in the inflow area,but priority to nitrate nitrogen whose proportion was as high as 75% and above in the outflow area of the reservoir,also the proportion of ammonia nitrogen drops by 80% and above during the process from the inflow area to the outflow area,and moreover seasonal variation gives little impact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itrogen forms.It has been found from the analyses that ammonia nitrogen has no obvious correlation with Chla and TLI anddoesn’t give direct contribution to the eutrophication,and nitrate nitrogen presents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Chla and TLI and has a certain inhibitory effect to the eutrophication,but nitrite nitrogen and organic nitrogen positively relate with Chla and TLI so that it stimulates the eutrophication.To reduce the input amount of ammonia nitrogen and organic nitrogen into the reservoir was the main way to effectively prevent or mitigate eutrophication of water body in reservoirs.Key wordsWater source reservoir;Nitrogen form;Chlorophyll a;Water body eutrophication氮污染不仅对水库水体富营养化有促进作用,而且会在饮用水氯消毒过程中生成具有强“三致”作用的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严重影响饮用水的安全。
清水江流域福泉市段水体主要污染指标评价研究
Wa t e r Q u a l i t y I d e n t i i f c a t i o n I n d e x ,G a o p i n g r i v e r , m u n i c i p a l f e r t i l i z e r p l a n t , C h u a n h e n g u p s t r e a m
G u i y ng a G u i z h o u 5 5 0 0 0 3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A n a l y z e d t h e d a t a o f 1 0 m o n i t o r i n g s e c t i o n s o f F u q u a n c i t y i n Q i n g s h u i J i a n g i f v e r
福泉市位于清水江流域 的上游地 区,总面积
A n A s s e s s me n t o f Ma j o r P o l l u t i o n I n d i c a t o r s o f F u q u a n C i t y S e c t i o n i n
清水江流域水体中氮磷分布及富营养化程度评价
环$境$工$程
"&&
Q9W8RM9/P9U7NQ9089PPR890
清水江流域 的 氮’ 磷 营 养 盐 的 时 空 变 化 特 征 进 行 分 析"运用对数型幂 函 数 普 适 指 数 公 式" 探 讨 清 水 江 流 域的水体富营养化风险"以期为该流域的水污染治理 提供理论依据& DC材料与方法 DED C 研 究 区 概 况
由 表 # 可 知%清 水 江 流 域 XJ值 在 国 家 地 表 水
标 准 值 范 围 内 & <=浓 度 枯 水 期 较 丰 水 期 高 " 这 可
能是由于枯水期时水温较低"使水体中水 生 生 物
!藻类"微生物等耗氧生 物$ 的活 动受到抑制"导致
枯 水 期 时 水 体 中 的 <=保 持 在 较 高 值 & E=< 的 质
监$测$与$评$价
Q9W8RM9/P9U7N5M98UMR890l B44P44/P9U
"&;
清水江流域水体中氮磷分布及富营养化程度评价!
黄$娟" $安艳玲# $吴起鑫#
!"%贵州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阳 ,,’’#,# #%贵州大学 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贵阳 ,,’’’;$
摘要!于 #’"; 年 3 月和 #’"& 年 " 月先后 # 次在清水江流域进行水质监测!阐述了清水江流域氮#磷的时空分布特征! 并对其富营养化状态 进 行 评 价" 结 果 表 明$ 清 水 江 流 域 氮# 磷 污 染 严 重! !& SC’ 的 平 均 值 为 #%’3 /012! !& S6’ 为 ’%3’ /012& & 6=;& !!6’ 占 **+’ " 流域氮#磷时空分布特征明显!下游氮元素的浓度明显比上游和中 游 低!磷 元 素 则 表 现为在中游最高" 富营养化评价综合指数表明清水江流域总体呈富营养化状态!清 水 江 流 域 C16比 例 关 系 显 示 干 流 上旁海&& 号’到南加&) 号’之间的河段以及支流重安江和卡龙河表现为氮限制!干流上的其他河段和支流表现为磷 限制" 关键词!清水江%氮%磷%富营养化
清水江流域福泉市段水体主要污染指标评价研究
清水江流域福泉市段水体主要污染指标评价研究吴瑶洁;于霞;陈梦瑜【摘要】对2012年清水江流域福泉市段10个监控断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个断面的 TP 污染最为严重,存在严重超标情况;通过相关性分析,氟化物、 TP 和 NH3-N 三者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具有同一来源;根据综合污染负荷指数可知,高坪河、市化肥厂、川恒公司排口上游、黑塘桥、越都取水口5个断面能够达到 III 类水质的要求;根据 Tomlinson 污染负荷指数法,可判断福泉市水体整体处于中等污染水平。
%Analyzed the data of 10 monitoring sections of Fuquan city in Qingshui Jiang river basi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total phosphorus was exceeded. By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content of fluoride, TP and NH3-N show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ccording to Water Quality Identification Index, Gaoping river, municipal fertilizer plant, Chuanheng upstream discharge port, Heitang bridge, Yuedu water intake 5 sections were able to meet Class III water quality. According to Tomlinson pollution load index, Fuquan water was in the middle pollution levels.【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5页(P56-60)【关键词】污染;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Tomlinson 污染负荷指数法【作者】吴瑶洁;于霞;陈梦瑜【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试验室,贵州贵阳550003;贵州大学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试验室,贵州贵阳550003;贵州大学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试验室,贵州贵阳5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32福泉市位于清水江流域的上游地区,总面积1 688 km2,现有人口32万,是贵州省经济发展的黄金地带,福泉境内有大量的化肥厂、磷肥厂、磷酸盐厂以及磷矿等大型重工业企业。
清水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治理措施分析
第40卷第4期2022年7月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Guizhou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Vol.40.No.4Jul.2022引用格式:伍名群.清水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治理措施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0(4):58 65.[WUMQ.StudyonthechangetrendofwaterenvironmentqualityinQingshuiRiverBasininrecenttenyears[J].JournalofGuizhou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2022,40(4):58 65.]清水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治理措施分析伍名群(黔东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贵州凯里 556000)摘要:为揭示清水江流域水质变化趋势,以2011—2020年清水江流域6个断面监测数据为基础,对清水江流域水质变化趋势、水质综合污染程度和主要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系统分析。
结果显示:2011—2020年期间,清水江流域水质逐渐趋于好转,从2018年开始清水江流域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水质综合污染程度从尚清洁水质向清洁水质改善。
影响清水江流域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为总磷和氟化物,各断面总磷浓度降幅在40 0%~99 3%;氟化物浓度降幅在33 1%~88 2%,其中降幅最大均为湾水断面。
经初步分析,清水江流域水质整体趋于变好的原因在于贵州省采取行之有效的经济手段控制污染物排放、利用法律手段督促企业规范排污行为、使用行政手段督察企业整改等系列政策的出台及配套措施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水环境质量;综合污染指数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清水江流域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570(2022)04-0058-08DOI:10.16614/j.gznuj.zrb.2022.04.009StudyonthechangetrendofwaterenvironmentqualityinQingshuiRiverBasininrecenttenyearsWUMingqun(QiandongnanEcologicalEnvironmentMonitoringCenter,Kaili,Guizhou556000,China)Abstract:InordertorevealtheChangingtrendofwaterqualityinQingshuiRiverBasin,basedonthemonitoringdataof6sectionsinQingshuiRiverBasinfrom2011to2020,theChangingtrendofwaterquality,thecomprehensivepollutiondegreeofwaterqualityandthetemporalandspatial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mainpollutantsinQingshuiRiverBasinaresystematicallyanalyzed.Theresultsshowthatfrom2011to2020,thewaterqualityofQingshuiRiverBasintendstoimprovegradually.From2018,thewaterqualityofQingshuiRiverBasinhasreachedorbetterthanClassⅢwaterqualitystandard,andthecomprehensivepollutiondegreeofwaterqualityhasimprovedfromfairlycleanwaterqualitytocleanwaterquality.ThemainpollutantsaffectingthewaterqualityofQingshuiRiverBasinaretotalphosphorusandfluoride,andtheconcentrationoftotalphosphorusineachsectiondecreasesby40 0%~99.3%;Thefluorideconcentrationdecreasedby33.1%~88.2%,andthelargestde creasewasinthebaywatersection.Afterpreliminaryanalysis,theoverallimprovementofwaterquali tyinQingshuiRiverBasinisduetotheintroductionofaseriesofpoliciesandtheeffectiveimplemen tationofmatchingmeasures,suchasGuizhouProvincetakingeffectiveeconomicmeanstocontrolpol收稿日期:2022-03-04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厅社发攻关项目(黔科合SY字[2013]3133);黔东南州科技计划项目(黔东南科合J字[2021]70号)作者简介:伍名群(1982-),男,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E mail:wmqqdn@163.com.lutantdischarge,usinglegalmeanstourgeenterprisestostandardizepollutantdischargebehavior,andusingadministrativemeanstosuperviseenterpriserectification.Keywords:waterenvironmentquality;comprehensivepollutionindexmethod;Spearmanrankcorrela tioncoefficientmethod;QingshuiRiverBasin0 引言清水江是贵州省第二大江,是长江上游重要支流,流经中国重要的磷化工基地[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ND EUTROPHICATION ASSESSMENT IN QINGSHUI RIVER
HUANG Juan1 ,AN Yan-ling2 ,WU Qi-xin2 ( 1.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Karst Environment and Geohazard Prevention,Ministry of Education,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03,China)
重安江上两者的质量浓度则表现为枯水期明显高于丰 水期,由此可知重安江的磷污染主要来源于点源污染。
a—TN; b—NH4+ - N。 —■—丰水期; —△—枯水期。 图 2 清水江流域各采样点及支流氮元素浓度分布 Fig. 2 Variation of nitrogen concentration in Qingshui River
清水江流域 TN 和 NH4+ -N 质量浓度随空间变化 趋势显著,上游和中游相对下游污染较为严重。其中 支流重安江受氮污染最为严重,其丰水期 3 个采样点 的 TN 和 NH4+ -N 的平均值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 标准中 V 类水标准的 3 倍和 1. 5 倍; 枯水期时达到 GB 3838—2002 中 V 类水标准的 5 倍和 2 倍。 2. 3 清水江流域磷元素分布特征
Wj × ( lnxj ) 1. 1826
j =1
j =1
式中: Wj 为指标 j 的归一化权重值,本研究将各指标
视作等权重; EIj 为指标 j 的富营养化评价普适指数; xj为指标 j 的“规范值”。
为了说明流域的富营养化程度,需要采用一系列
的数字对流域的营养状态进行分级,见表 1。
表 1 富营养化程度( EI) 评价标准
于 2013 年 8 月和 2014 年 1 月先后 2 次在清水 江流域 干 流 上 的 兴 仁 镇 断 面 ( 1 号) 、进 凯 里 市 前 ( 2 号) 、凯 里 市 下 游 ( 3 号 ) 、旁 海 ( 4 号 ) 、施 洞 ( 5 号) 、剑河( 6 号) 、柳川( 7 号) 、九秀( 8 号) 、南加 ( 9 号) 、八洋( 10 号) 、封治水库的坝上( 11 号) 与坝 下( 12 号) 、锦屏( 13 号) 、茅坪镇( 14 号) 、远口水库 ( 15 号) 、白市( 16 号) 、翁洞( 17 号) 以及所有的支流 采集样品,具体采样位置如图 1 所示。样品采集后用 硫酸酸化保存,2 d 内运回实验室完成分析。采样前 采用便携式多参数测试仪( 德国 WTW) 现场测定水 体温度( T) 、溶解氧( DO) 、pH 等参数。总氮( TN) 、 氨氮( NH4+ -N) 、总磷( TP) 、可溶性正磷酸盐( PO34 - -P) 、 高锰酸盐指数( COD) 均是在室内按照《水和废水监 测分析方法》[13]里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监测与评价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 Assessment
143
清水江流域水体中氮磷分布及富营养化程度评价*
黄 娟1 安艳玲2 吴起鑫2
( 1. 贵州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阳 550025; 2. 贵州大学 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3)
摘要: 于 2013 年 8 月和 2014 年 1 月先后 2 次在清水江流域进行水质监测,阐述了清水江流域氮、磷的时空分布特征, 并对其富营养化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清水江流域氮、磷污染严重,ρ ( TN) 的平均值为 2. 08 mg / L,ρ ( TP) 为 0. 80 mg / L( ( PO34 - -P) 占 77% ) 。流域氮、磷时空分布特征明显,下游氮元素的浓度明显比上游和中游低,磷元素则表 现为在中游最高。富营养化评价综合指数表明清水江流域总体呈富营养化状态,清水江流域 N / P 比例关系显示干流 上旁海( 4 号) 到南加( 9 号) 之间的河段以及支流重安江和卡龙河表现为氮限制,干流上的其他河段和支流表现为磷 限制。 关键词: 清水江; 氮; 磷; 富营养化
量浓度无论是在丰水期还是枯水期低于国家的 I 类
水标准( 15 mg / L) ,说 明 清 水 江 流 域 受 有 机 物 的 污
染较小。
表 2 清水江流域水体理化性质
Table 2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ter in Qingshui River
监测与评价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 Assessment
145
的兴仁镇断面( 1 号) 到施洞( 5 号) 之间的水体表现 为枯水期高于丰水期,说明此河段的 NH4+ -N 以点源 污染为主,事实上此河段流径都匀、凯里等城市区域,
城镇 和 生 活 污 水 的 排 放 是 其 主 要 的 点 源 污 染 来源[16]。
0引言 前人的研究表明,随着人类活动日益加剧,经济
快速发展,我国大河流域的氮、磷营养盐的含量有逐 渐升高的趋势[1-3]。虽然河流的富营养化程度不如湖 泊、水库等缓流水体严重[4-5],但是营养盐含量的升高 会增加河流富营养化风险,因此河流的富营养化也是
* 贵州省科技厅社发攻关项目( 黔科合 SY 字[2013]3133) ; 贵州省科 技厅项目( 黔科合计 Z 字( 2012) 4012) ;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 黔科合 J 字[2013]2130 号) ; 贵州大学博士基金项目( Z045015) 。 收稿日期: 2015 - 09 - 10
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6-7]。 清水江流域是贵州省的第二大河,位于贵州省东
南部,地 处 云 贵 高 原 向 湘 贵 丘 陵 地 过 渡 的 斜 坡 地 带[8]。清水江 流 经 的 福 泉 市、都 匀 市 和 凯 里 市 分 布 了大量的磷化工和化肥企业,导致其氮、磷营养盐的 质量浓度急剧上升。近几年已有部分学者运用模糊 综合评价法和综合水质污染指数法对清水江流域水 体污染做出研究,但其研究范围仅局限于清水江流域 已有的几个监测断面,从全流域的角度讨论水体中氮 磷营养盐的富营养化风险鲜见研究。本研究通过对
环境工程
144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清水江流域 的 氮、磷 营 养 盐 的 时 空 变 化 特 征 进 行 分 析,运用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公式,探讨清水江流 域的水体富营养化风险,以期为该流域的水污染治理 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区概况
清水江流域是长江流域洞庭湖沅水水系上游主 流河段,地处东经 105°15'—109°50',北纬 26°10'— 27 °15 '[8],发源于 贵 州 贵 定 县 南 斗 篷 山,自 西 向 东 流 经贵定、都匀、丹寨、麻江、凯里等城镇,于天柱县的翁 洞镇入湖南境内,在托口镇与渠水汇合后称为沅江[8]。 清水江流域全长 459 km,流域面积为 17 517 km2[9-10], 主要支流有重安江、巴拉河、太拥河、乌下河、鹿洞河、 亮江、鉴江等。河源至重安江汇口为上游,集水面积 2 763 km2 ; 下至锦屏六洞河汇口为中游; 锦屏下至贵 州—湖南省界为下游[11-12]。 1. 2 样品采集与分析
时期
pH
ρ( DO) / ( mg·L - 1 ) ρ( COD) / ( mg·L -1 )
枯水期 丰水期 枯水期 丰水期 枯水期 丰水期
平均值 7. 87 8. 02 9. 34 7. 05 7. 69 4. 37
国家标准值 6 ~ 9 6 ~ 9 I 类 II 类 I 类
I类
2. 2 清水江流域氮元素分布特征 由图 2 可知: 清水江流域 TN 浓 度 年 平 均 值 为
图 1 流域采样点分布 Fig. 1 Sampling locatiபைடு நூலகம்ns of study area
1. 3 富营养化评价综合指数
本研究主要采用广泛应用于我国湖泊、水库和河 流的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法[14]对清水江流域富营
养化状态进行评价。其主要计算公式见下:
n
n
∑ ∑ EI =
Wj × EIj = 10. 77 ×
2. 36 mg / L,超过 GB 3838—2002《国家地表水环境质 量标准》中的 V 类水标准。在时间分布上看,干流上 TN 浓度丰水期略高于枯水期,说明清水江流域总氮 的污染主要来源于面源污染。而丰水期较枯水期高 的主要原因在于丰水期降水量增多,冲刷土壤中积累 的营养盐,也可能冲击河底沉积物,使已经沉淀的沉 积物中的营养盐又再度释放出来[15]。在支流重安江 上则明显表现为枯水期明显高于丰水期,说明重安江 有点源污染的贡献。NH4+ - N 则在位于上游和中游
2. 1 清水江流域水体理化性质
由表 2 可知: 清水江流域 pH 值在国家地表水
标准值范 围 内。DO 浓 度 枯 水 期 较 丰 水 期 高,这 可
能是由 于 枯 水 期 时 水 温 较 低,使 水 体 中 水 生 生 物
( 藻类,微生物等耗 氧 生 物) 的 活 动 受 到 抑 制,导 致
枯水期 时 水 体 中 的 DO 保 持 在 较 高 值。COD 的 质
Table 1 The criteria of eutrophication assessment
营养程度 贫营养 中营养 富营养 重富营养 极富营养 分级标准 ≤20 20 ~ 39. 42 39. 42 ~ 61. 29 61. 29 ~ 76. 28 76. 28 ~ 99.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