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基础图案中的形式美法则

合集下载

组成画面的形式美法则

组成画面的形式美法则

组成画面的形式美法则一、概述形式美法则,作为艺术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通过运用某些特定的规律和原则,使画面呈现出美的视觉效果。

这些规律和原则,不仅在绘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涉及到建筑、设计、摄影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详细探讨组成画面的形式美法则,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形式美法则的主要内容1.对称与平衡对称,是指画面左右或上下两部分在形态、大小、色彩等方面均保持一致或近似一致。

平衡,则是指画面各部分在视觉上达到稳定的状态,即使各部分在形态、大小、色彩等方面存在差异,也能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安排,使画面整体呈现出和谐的效果。

2.节奏与韵律节奏,是指画面中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进行排列组合,形成一种有规律的变化。

这种变化能够引发观者的视觉体验,使画面更具动态感和活力。

韵律,则是指画面中各元素之间相互呼应、彼此协调的关系,使画面整体呈现出流畅、连贯的效果。

3.对比与调和对比,是指画面中各元素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变化,通过对比可以突出重点、增强视觉冲击力。

调和,则是指将画面中的对比元素进行协调统一,使画面整体呈现出和谐、统一的效果。

对比与调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合理运用对比与调和原则能够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4.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画面中各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尺度,则是指画面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大小关系。

合理运用比例与尺度原则能够使画面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视觉舒适。

例如在建筑和产品设计等领域中,恰当的比例和尺度对于保证作品的美感和功能性至关重要。

三、形式美法则的应用形式美法则是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在实际创作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以绘画为例,在构图中合理运用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等原则,能够创造出具有吸引力和美感的画面效果。

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绘画,同样也适用于摄影、设计等领域。

例如在摄影中,摄影师可以通过运用形式美法则来选取角度、光线和构图方式等,以拍摄出具有美感的照片。

第二课基础图案-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第二课基础图案-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蝴蝶有变幻奇丽的色彩和多样的形状,但它们都拥有特征统一的外形;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变化与统一的形式法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规律,它来源于自然.也是图案构成法则中最基本的原则。

变化即多样性、差异性;统一即同一性,一致性。

图案的变化是追求各部分的区别和不同,图案的统一是追求各部分的联系和一致。

变化是指图案不同的构成因素:大小、方圆、长短,粗细、冷暖、明暗、动静.疏密等;一是指这些因素之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这是两幅表现同一种植物的图案作品,左边所示的图案轻柔、纤巧,用线松软、自然;右边所示的图案厚重、饱满,用线严谨,刚挺。

它们分别以不同的语言奠定了各自的风格基调,构成了花、叶、茎造型形式的统一,而在各自统一的形式中.花、叶、茎又有大小、方向及形态的多样性变化,使图案效果看起来丰富而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人类对对称的形式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并创造了无数具有对称形式的物体,如:建筑、器物、家具,交通工具等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对称与均衡是图案最基本的两种组织、构成形式。

对称体现了静感与稳定性,具有端庄,安定的美;均衡则表现了动感和变化性,具有生动、活泼的美。

图案的对称是以假设的中心点为依据,向左右、上下两方或四周配置同形、同色、同量的纹样,使图形产生整齐、庄重、平稳的效果。

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副页)图案的均衡是以假想的重心为支点,在视觉上保持重心周围纹样量的均等,由形的对称变为量的对称,变化中求稳定。

均衡运用纹样的虚实、疏密、动势和色彩进行对比照应处理,在组织上有较大自由度,变化更为丰富。

三、条理与反复自然中的万物看似繁杂纷乱,实则井然有序,从植物的生长、构造(如谷物的排列、花叶的轮生构造)到动物的皮毛斑纹(如斑马条纹、鸟类羽毛、鱼鳞罗列).以及田园的分布、山峰的脉络等,只要细细观察,随处可发现它们极具规律性,秩序化和循环反复的美。

3、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基础构成骨格、重复、近似、渐变、发射

3、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基础构成骨格、重复、近似、渐变、发射

在标志和其他设计中,应用了特异的 手法,既可在统一的形态中形成变化,也 可惜此特异的元素表现对象的内容和特 性。
3 、构图上的整齐和统一,加上局 部的变化,画面既可以控制稳妥, 也不会沉闷单调。
第二章 基础构成
第三节 视平衡构成
视平衡构成
利用视平衡原理组织编排构成即视觉平 衡构成,可称为视平衡构成。
1、骨骼不变,单元形微变,单元形的应 用形式变化,这有时也叫近似构成。
这三张图使用了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 文字作近似构成。
(四).渐变构成
一、渐变构成的形式和构成方法 形态产生连续的有规律的变
化,这就是渐变。渐变着重表现 变化的过程,还有其中包含着的 节奏和韵律。像钢琴上划过的音 阶,渐变给人流畅生动的感受。
•面集结
单元形趋向某一形状聚集,其形状可以是任何 形。
•自由集结
自由安排单元形,没有任何形态的引力目标。要善于 控制流动性的画面。
1 、特异构成中的变化部分会成为视觉的中心焦 点,视觉传达上经常用这种方法引起人们的注意 和重视。
视觉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几个事物具有 相同的特征,人们的视觉倾向于将它们归 入一类,只注意总体而不注意单个,而其 中不同的一个会突现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就是特异的心理基础。
2、特异的方式多种多样,为创 意和想像留下了空间。在寻常的 视觉中,假如一些荒诞的、反常 规的元素出现。势必带来观者心 理的强烈变化,达到四两拨千斤 的功效。
没有一定的规律,是由规律性骨格随意和 自由地衍变而成,随作者在一定的平面框 架内进行划分,因此它具有极大的任意和 自由性。
单元形 非规则骨架
(二). 重复重复是一种非常见的视觉 形式,也是很多自然物、人造物 的存在方式。从自然物讲,鱼鳞、 树叶、花瓣、动植物内部的组织 结构都存在重复的现象,矿石等 无机物内部分子结构也表现为重 复的形式。

6装饰图案装饰造型形式法则与构成形式

6装饰图案装饰造型形式法则与构成形式

5、水平式
6、一整二破式
中心位置有一个完整形,上下或者左右各有一个半破形。以 此组合为单元体排列。
7、折线式
单位纹样之间以折线状转折作连接,直线形成的各种折线边角明 显,刚劲有力,跳动活泼。
8、旋转式
9、综合式
以上方式相互配用,巧妙结合.取长补短,可产生风格多样、变化丰 富的二方连续纹样。
中心的统一感觉,这种感觉称为统觉。

错觉是人的眼睛观察物形或色彩时,视
觉炫感而使心理发生的一种误认。
形式美的创作方法
一 . 抽象型的创造方法
二 . 具象形的造型方法
1 .具象形的变形: A. 简化变形 B. 坐标变形 C .夸张变形
2 .图底反转(共用线) 3 .形象重叠
简化变形
坐标变形
3 .形象重叠:
二、适合纹样
适合纹样是将形态限制在一定形状的空间内,整体形象呈某种 特定轮廓的一种装饰纹样。适合纹样外形完整,内部结构与 形巧妙结合,常独立应用于造型相应的工艺美术装饰上。
从外形上看,适合纹样可归纳为几何形、自然形和人造形三种形 式。常见的几何形有方形、圆形、三角形、多边形等。自然形有 梅花形、海棠形、桃形、葫芦形等人造形有器具形、建筑形、家 具形、服装形等
角隅纹样是指与角的形状相适台,受到等边或不等边的角形限 制的装饰纹样。它可用于一角、对角或多角装饰上。除内部纹样 要随角形而变外,角尖端外形亦可作变化,广泛用于门窗、手帕、 方巾、桌布、床单、地毯、服装及各种角形器物上。
(三)边饰纹样
边饰纹样是指受一定外型的周边所制约的边框纹样。可以是一个 单位纹样单独出现,也可以是单位纹样的有限重复或首尾相接, 广泛用于陶瓷、服饰品、包装盒及各种器物的周边。
(一)、二方连续纹样

形式美规律及法则

形式美规律及法则
secaigoucheng
二、色彩的节奏与韵律
在造型艺术中, 在造型艺术中,形体的大小 比例, 比例,起伏变化以及色彩的 冷暖、明暗、浓淡、强弱、 冷暖、明暗、浓淡、强弱、 调子的虚实, 调子的虚实,都能构成不同 的节奏和韵律。 的节奏和韵律。
节奏是建立在重复基础上空 间连续的分段运动形式, 间连续的分段运动形式, 并由此表现出形与色的组 织规律性。 织规律性。它是构成美的 基本形式之一, 基本形式之一,从配色角 度来看, 度来看,节奏的规律形式 可分为重复节奏和渐变节 奏两种基本类型。 奏两种基本类型。
• 近似 • 近似指的是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 等方面有着共同特征,它表现了在统一中 呈现生动变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可大可 小,如果近似的程度大就产生了重复感。 近似程度小就会破坏统一。
二 色彩构成的形式法则
一、色彩的均衡 二、色彩的节奏与韵律 三、色彩的单纯化 四、色彩的主次 五、色彩的呼应 六、色彩的点缀 七、色彩的互补
secaigoucheng
五、色彩的呼应
色彩的呼应在色彩设计中 表现为各种颜色不应孤立 地出现在画面的某一方, 地出现在画面的某一方, 而应在与它相对应的一方 如前后、上下、左右等) (如前后、上下、左右等) 配以同种色或同类色构成 呼应关系。 呼应关系。色彩的呼应有 两种基本形式:局部呼应 两种基本形式: 和整体呼应。 和整体呼应。
secaigoucheng
secaigoucheng

业:运用色彩形式美有关理论知识制作色彩构成作品 1、将色彩手绘于透明玻璃杯上 2、色彩搭配体现色彩的形式美法则 3、做工精细 4、作品可系列化(3个以上)
形式美的规律及法则
威海职业学院
变化:在构成中强调突出各元素的特点,使画面具有丰富多彩的不同 差异性,即为变化。在变化中要有主次之分,使局部服从整体。变化 法则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变化而变化,它要为画面整体效果的传达服 务。变化过多易杂乱无章,无变化又死板无趣。变化的形式多种多样, 有形体的变化,如大小、高低、粗细、曲直;方向的变化,如正反、 旋转、内外;空间的变化,如前后、上下、左右;色彩的变化,如深 浅、浓淡等都可产生多样化的视觉表现。 • 统一:统一是一种富有秩序的安排,是设计者对画面整体美感进行调 整和把握的主要方法和意图。在此,我们要强调平面设计中的统一不 是对二维平面上静止状态下多种要素机械而类似的重复,而是指多种 相异的视觉要素间的和谐相构。统一原理在设计构成中的美学意义主 要表现在对设计整体美感的妥善安排上,表现在对那些复杂、富有变 化的状态所构成的有秩序的组合之中。 •

形式美法则有哪些

形式美法则有哪些

形式美法则有哪些形式美是指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结构、色彩、线条等方面的组合,达到一种美的效果。

在艺术创作中,形式美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使作品更加完美、更加吸引人。

而形式美法则则是指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以达到最佳的形式美效果。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形式美法则。

对称与不对称对称是指艺术作品中的元素在某一中心线两侧呈现出相似或相同的形式、结构或色彩,形成一种平衡的美感。

而不对称则是指元素在中心线两侧呈现出不同的形式、结构或色彩,但仍然能够产生一种和谐的美感。

在艺术创作中,对称和不对称都有其独特的美感,艺术家可以根据作品的主题和要表达的情感来选择适合的对称或不对称形式。

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艺术作品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而尺度则是指艺术作品的整体大小。

艺术作品中的比例和尺度能够影响观者的视觉感受,艺术家需要根据作品的主题和要表达的情感来合理运用比例和尺度,以达到最佳的形式美效果。

节奏与重复节奏是指艺术作品中元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而重复则是指艺术作品中某一元素的重复出现。

艺术作品中的节奏和重复能够产生一种动态的美感,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艺术家可以通过合理运用节奏和重复,使作品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表现力。

色彩与明度色彩是艺术作品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元素之一,而明度则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艺术家可以通过合理运用色彩和明度,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表现力。

在艺术创作中,色彩和明度是非常重要的形式美要素,艺术家需要根据作品的主题和要表达的情感来选择适合的色彩和明度。

总结形式美法则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指导原则,艺术家可以通过遵循形式美法则,使作品更加完美、更加吸引人。

在艺术创作中,对称与不对称、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重复、色彩与明度等形式美法则都是需要重视的。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形式美法则,艺术家可以创作出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表现力的作品,为观者带来更加丰富的艺术享受。

图案的形式美

图案的形式美

第五节 节奏与韵律
节奏是借用音乐的术语。指图案构成的诸因素有秩序有条理地反复 出现时,人们的视线随之在时间上所作的有秩序的运动。
节奏产生于各种物象的生长、运动的规律之中,是自然界处处可见 的现象。如叶的互生、轮生;花的单瓣、复瓣;四季的交替更迭,潮汐的 涨退以及人的行止作息,呼吸步行等,无一不呈现出节奏。


对 比
调和是统一的体现。指形、色、质等图案构成因素的近似。当相互间 的差距较小或具有某种共同点的因素配置在一起,都容易得到调和。如红与 红橙是色相的近似,圆与椭圆是形状的近似,绚丽多彩与千姿百态是感觉的 近似等,都包含着调和的因素。
因此,调和也是自然界处处可见的现象。如青枝与绿叶,高山与峻岭, 和风与细雨等,无一不呈现出调和。
节 奏 与 韵

节 奏 与 韵

基础图案作业欣赏
作业:
根据所学的形式美法则设计四副作业,两幅黑白, 两幅上色,人物、动物、植物均可,可借鉴造型。
作业要求:
1、尺寸:18CM,正方形,圆形均可。 2、内容完整,色彩搭配和谐,工艺程度强。
韵律是借用诗词的术语。指图案构成的诸因素的条理与反复所产生的 节奏中,表现的象诗歌一样抑扬顿挫的优美情调和趋势。
韵律产生于按一定规律而变化的节奏之中,也是自然界处处可见的 现象。如水中的涟漪,天边的流云,摆动的柳枝,起伏的沙丘,层叠的梯 田等,无一不呈现富有韵味的韵律景象。
节奏与韵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节奏决定着韵律的情调和趋势, 韵律是节奏的丰富和发展。在特定的情调和趋势中,节奏与韵律相统一, 才能在整体中形成完美的视觉效果。
千姿百态的自然物象所具有的各自不同的结构特征和规律如蝴蝶的色彩木质的年轮树叶的形状葵花的花籽等等呈现着各自不同的条理因素也是进行条理的概括与归纳的依据

平面构成、图案基础、色彩构成要点

平面构成、图案基础、色彩构成要点

平面构成1.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点线面2.构成的形式法则:对称(体现了一种秩序美感);均衡(不对称的构成形式一定要达到视觉上力的均衡,才能产生美感);变化(形态变化方法:加法、减法、分割法、重叠法、差叠法、透叠法);统一(持久的美感);点、线、面综合构成3.包豪斯—-“创造了当今工业设计的模式,并且为此制定了标准;它是现代建筑的助产士;它改变了一切东西的模样,从你现在正坐在上面的椅子,一直到你正在读的书”4.构成是现代艺术,伴随着工业社会的诞生而生,并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与工业产品息息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

构成形象奉行的是理性的、简约的、符合工业化批量生产需求的原则。

作品往往是机械的、冷漠的,追求的是“少就是多”,适合产品的批量复制。

5.图案是装饰艺术,是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与生活、劳动和手工艺密切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

图案形象往往是有机的、富于情感的,是人类真情的自然流露。

图案创造注重的是师法自然和传统,认为自然是源,传统是流,源与流缺一不可.因此,表现的内容常常是自然的美、生命的美,需要对自然进行提炼、归纳,对传统进行研究、学习。

常常经过具象——变形——意象——抽象的过程,使图形或形象,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图案只限于染织、服装、广告、建筑及器皿等方面的装饰。

6.设计师试图在提供给市场和消费者一件有用的产品的时候,也希望能够在其中表达自己的创造性和个性.他们还希望能够把传统、文化、情感、环保等观念一起融入一个小小的物品里,使之成为人们美好生活及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7.大小点的更替会产生节奏感;由大到小旋转的点会产生深入感。

在同样大小的点中,明亮的、暖色的点感觉大,有扩张感;深色的、冷色的点感觉小,有收缩感。

8.两条平行的直线,在发射线的作用下,会出现弯曲的错视效果。

9.面的性质:任何图形,都是由图与底两部分组成的。

在画面中,成为视觉对象的部分叫图,其周围的空间叫底.图,也称“正形”,具有清晰、前进的感觉,并具有使形突出的性质;底,也称“负形”,起到衬托、显现图的作用。

基础图案 形式美法则要

基础图案 形式美法则要
的重复 条理与反复即有规律
节奏和韵律指的是同一图案在一定的变化规律中,重复出现
四、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 节奏:是规律性的重复.在装饰图案设计中指各元素(点、 线、面、体、色彩)给人在视觉心理上造成一种有韵律的 秩序感、运动感 韵律:是节奏的变化形式.它变节奏的等距离间隔为几何级 数的变化间隔.是指造型、色彩等要素有规律的变化或组合, 形成既和谐、有序、又充满节奏变化的艺术效果。 节奏与韵律两者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螺旋线:深邃
基本法则
形式美的
评价某一事物或某一造形设计时,对于美或丑 的感觉却可发现在大多数人中间存在着一种相 通的共识,这种共识是从人类社会长期生产、 生活实践中积累的,它的依据就是客观存在的 美的形式法则。
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 线条、形体、声音)及其有规律的组合所具有的美 。ຫໍສະໝຸດ ①连 连 看2
3
4
5
1 2 3 4 5
条理 节奏与韵律 对比 对称 均衡
作业: 作业一、 根据大象和猫的外形特征,赋予变化统一。进行元 素添加 要求; 2、猫10*10 3、大象8*16 黑白颜色绘制,添加元素不限制 形体。

总结: 本次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图案的形式规律和法则 的相关知识,这是指导我们进行图案制作的重 点,同学们一定要灵活的掌握,图案作品的最 后的成功与否,与形式规律与法则的把握是否 准确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拼图技巧?
形状 颜色 质感
方向
笔法
一、变化与统一
概念:
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
统一:是指图案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将各种性质相同或相近的 视觉要素组合在一起。形状、质感、颜色、方向、手法 变化:是指图案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差异,将性质不同的视觉要素并置、 组合在同一图形中,形成一种对比的视觉效果。如:点线面、方 与圆、曲与黑白灰、上与下 变化与统一的法则,是适用于一切造型艺术表现一个总的原则。它 反映着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也是构成图案形式美的最基本的法 则。

色彩基础第一节 2、3图案造型方法、形式美的法则

色彩基础第一节 2、3图案造型方法、形式美的法则

节奏
韵律
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
分间要有一定内在联系。即某一部分要 素,如形状、动态、色彩、肌理等产生 相似、相近或者相同的关系。
方向变化 形状相似
疏密变化 形状统一方向统一
形状变化 面积相似
粗细变化 方向统一 形状相似
深浅变化 形状统一 疏密统一
颜色变化 长度变化 宽度统一 疏密统一
2、对称与均衡
对称:指同形同量的组织。指一假设中心线的左右或上下, 图案各构成因素,同形同量配置,对称体现统一原理。 稳重,单纯充满静态的安定感。
2、对称与均衡
均衡:同形同量的结合,无中心线的限制,以达到心理的平衡。 呈等形不等量或等量不等形的配置,体现了变化中的稳定。
3、节奏与韵律
节奏指图案中的构成要素有规律有条理的连续 组合运动。在表现形式中,元素如大小、曲直、 明暗、疏密等均匀或有规律组合。呈现反复、交 替、渐变、突变等空间变化。
韵律指均成图案中的要素因在有条理与反复的节奏中, 表现如诗歌一样抑扬顿挫的优美情调。在条理与反复中单 纯的形式.统一的色彩、和谐的情调,构成了富于感染力的 韵律感。
2、抽象造型
3、结合型
具象与抽图案完美 的结合在一起。 结合型图案既有抽象图案的简洁, 又具有具象图案的亲切感。
3、结合型
三、图案形式美法则
1、变化与统一
2、对称与均衡
3、节奏与韵律
1、变化与统一
变化:变化是求异。指为塑造多样的
基本视觉效果而运用不同的色彩、质地 等形成一种对比关系。
统一:统一是求同。指图案组成部
第四章
尝试运用色彩
第一节 图案
二、图案造型方法: 三、图案形式美法则
二、图案造型方法:

形式美八大法则

形式美八大法则

07
和谐性法则
定义与概念
定义
和谐性法则是形式美法则的重要原则之一,它强调在视觉艺术中各元素之间的协调与平衡,以达到整体美感的效 果。
概念
和谐性法则认为,在视觉艺术中,各元素之间应相互协调、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观者在视觉上产生 舒适感。
和谐性法则的应用
色彩搭配
在色彩搭配中,应遵循和谐性法 则,使色彩之间相互协调、相互 衬托,以达到整体美感的效果。
2
律动性法则强调的是动态美,通过动态的变化和 重复,使设计作品呈现出一种动态的视觉效果, 给人以美的享受。
3
律动性法则在设计中应用广泛,如建筑、平面、 产品等设计领域,都可以通过律动性法则来增强 设计的视觉效果和美感。
律动性法则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运用律动性法则,创造出具有节奏感和动态感的建筑外观,如运用重复的线 条、图案或元素等,使建筑外观呈现出一种动态的视觉效果。
在质感方面,可以通过 粗糙与光滑、软与硬等 对比来增强触感和视觉 感受。、大小等方面的对比,突出主题和 重点信息,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使海报更加引人注目。
在网页设计中,通过运用对比性法则 ,可以突出重点内容,引导用户视线 ,增强用户体验。
不对称平衡
通过调整画面中元素的数量、形状、 大小等,使画面在不规则中寻求平 衡,以达到整体和谐的效果。
动态平衡
通过画面中元素的动态变化,如方 向、重心等,使画面保持动态的平 衡,以达到动态美感的视觉效果。
平衡性法则的案例分析
中国的传统建筑
中国的传统建筑在布局和设计上非常注重平衡性法则的应用 ,如故宫的建筑群,通过左右对称的设计,使整个建筑群显 得庄重、稳定、和谐。
重点性法则的应用

形式美法则对称

形式美法则对称

形式美法则对称对称在设计中是一种重要的美学原则,它能够给人一种和谐、平衡和稳定的感觉。

形式美法则对称是指在设计中使用对称的形式元素,如图形、线条、颜色等,使整体造型呈现出平衡和谐的效果。

对称是一种反映均衡和相等关系的设计手法,它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整体的稳定感和视觉的和谐感。

对称可以分为水平对称和垂直对称两种形式。

水平对称是指以水平中轴线为对称轴,左右两侧的形式元素对称呈现。

这种对称形式在建筑设计中常常被应用,如宫殿、教堂、大型商业建筑等。

水平对称的特点是具有庄重肃穆的氛围,给人一种稳定和谐的感觉。

垂直对称是指以垂直中轴线为对称轴,上下两侧的形式元素对称呈现。

这种对称形式常常出现在平面设计中,如海报设计、书籍封面等。

垂直对称的特点是给人以稳定和谐的感觉,同时也能够凸显出图形的均衡美。

除了水平和垂直对称,还有对角对称和辐射对称等形式对称方式。

对角对称是指以对角线为对称轴,两侧的形式元素对称呈现。

这种对称方式常见于装饰和细节设计中,如花纹图案、地板砖等。

对角对称的特点是能够营造出一种动感和活力的效果。

辐射对称是指以一个中心点为轴心,呈放射状向外延伸的形式元素对称呈现。

这种对称方式常见于标志和图标设计中,能够使设计更加有活力和吸引力。

形式美法则对称在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能够提升设计作品的外观美感,还能够传递一种秩序和和谐的感觉。

对称能够让设计作品的视觉效果更加平衡、稳定和整洁,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在进行对称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对称设计需要保持平衡。

左右对称的形式元素应该保持数量和大小的相等,避免出现明显的不对称感。

其次,对称设计需要考虑整体的效果。

对称并不代表所有形式元素都完全相同,可以通过某些细节的变化来增加设计作品的灵活性和个性。

最后,对称设计需要注意空间的利用和布局。

尽量合理安排对称元素的位置,避免出现杂乱无章的效果,同时也要注意元素之间的距离和间隔。

形式美法则对称是一种重要的设计原则,能够给人一种平衡、稳定和和谐的感觉。

形式美,基本形,图与底,骨骼

形式美,基本形,图与底,骨骼

(3)覆叠 面与面靠近时,接触更近一步,一个或一些形象覆盖于另一个或另一些形象之上, 产生或上或下、或前或后的空间关系
(4)差叠 面与面交叠部分产生出一个新形象,其他不交叠部分消失
(5)透叠 面与面交叠时,交叠部分产生透明效果觉,形象前后之分并不明显
(6)联合 面与面互相交叠而无前后之分,可以联合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形象。联合的形象常处 于同一空间平面,而其色彩与肌理必须保持一致
图底反转的共用构成形式按其特征可以分类为: 共线共用形、共面共用形、完全共用形
69
图与底的构成
共线共用形 概念:共线共用形是以边缘轮廓线的共用为特征,两形缺一不可、严密契 合,是一种黑白正负形,轮廓线的共用时构成图底反转的基础。
《昼与夜》
埃舍尔(荷兰)
《两个不同性别的腿》
70
图与底的构成
共面共用形 概念:共面共用形的特点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图形共用部分空间,是图形 的局部共用。我国的传统图形中这种形式很多。
调和 定义: 是指差异明显强烈的视觉造型因素经过调整而达到整体上的 协调和统一。 作用:协调秩序、强调统一、完整。 形式:类似调和 渐变调和 同一调和
处于对比中的形、色、质,认为的改变其中一种要素而产生 重复、近似所形成的调和。
处于对比中的形、色、质,通过其中某要素有秩序地逐渐变 化而产生的渐变所形成的调和。
63
图与底的构成
异质同构原理
《贝多芬第形为基本形态, 保持其骨骼不变,再根据创意,置换新的元素, 组成新形。这种表现手法,虽然物与形之间结构 不变,但逻辑上的张冠李戴却使图形产生了更深 远的意义。 《1945年的胜利》
64
图与底的构成
41
42
单形的群化原则构成

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法则

一、变化与统一二、对比与调和三、比例与尺度四、对称和均衡五、节奏与韵律六、重复与渐变一、变化与统一概念:变化起到突出醒目生动的艺术效果(对比色)统一是用一致的相似的邻近的色组合协调各色块变化与统一的法则,是适用于一切造型艺术表现一个总的原则。

它反映着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也是构成图案形式美的最基本的法则。

蝴蝶有变幻奇丽的色彩和多样的形状,但它们都拥有特征统一的外形。

二、对比与调和认识物与物的区别,其根据是对比。

对比也称对照,如新旧对比、黑白对比等。

一般是性质相反而且相似要素较少的东西,就可表示出“对比”的现象来。

调和与对比相反,对比强调差异,而调和的差异程度较小,是视觉近似要素构成的。

形状对比大小方圆粗细长短对比对比数量对比是指元素的多少在形象上表现为疏密不同数量对比对比三、比例与尺度在自然界中,静止的物体都是按力学的原理,以安定的形态存在着。

因此不论平面或立体图案,都要有安定的原则。

例如:器皿造型上的长、宽、高的关系。

器物的局部与局部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都应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一般是以人体的尺度作为标准,根据使用的便利而制定的。

比例:指事物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同时彼此之间包含着匀称性、一定的对比,是和谐的一种表现。

比例与尺度景物本身宽与高的比例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1:1具有端正感1:1.68(黄金比例)具有稳健感1:1.414具有豪华感1:1.732具有轻快感1:2具有俊俏感1:2.236具有向上感在大空间里赏景会有雄伟、壮观之感在习惯大小的空间里赏景会感到自然、舒适在小于习惯尺度空间里有亲切、趣味感雕塑体积与体育馆的规模相协调小桥不足一米半,与小溪相称四、对称与均衡对称:同形同量的组合,以中心线划分,上下或左右相同,如人体的眼、耳、手、足;蝴蝶、鸟类的双翼;雪花;植物对生的叶子、轮生的花瓣;车轮、盆、盘等等均衡:在特定空间范围内,形式诸要素之间保持视觉上力的平衡关系对称的形式有许多种,最常见的是“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基础理论二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与构成形式

基础理论二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与构成形式
装饰图案 第二章 图案的形式美法 则与构成形式
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图案的基本规律和 形式美法则,注意形式 感给人的视觉感受。
掌握图案装饰的构成形 式,具备图案装饰设计 的基本功。
一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1)变化于统一
(2)对比与调和
(3)调理与反复
(4)对称与均衡
(4)节奏与韵律 (5)对比与尺寸
散点式二方连续图案
(3)连续图案 A、二方连续
直立式二方连续图案
(3)连续图案 A、二方连续
水平式二方连续图案
倾斜式二方连续图案
(3)连续图案 A、二方连续
波纹式二方连续图案
(3)连续图案
A、二方连续
折线式二方连续图案
开光式二方连续图案
(3)连续图案
A、二方连续
综合式二方连续图案
(3)连续图案
作业:1、对比与调和练习 2、节奏与韵律练习 数量:方形2张(20CMX20CM)
要求:注意分析图案装饰的形式美规律。
二、图案的构成形
对称式
放射式
A、形体适合
均衡式
旋转式
A、形体适合
综合式
B、角隅适合 C、边缘适合
(3)连续图案 A、二方连续
A、四方连续
作业: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四方 连续、适合纹样的临摹练习各1张。 要求:由教师提供或学生自己搜集 临摹范本和作品背景资料 规格:单独纹样10CMX10CM 二方连续15CMX4CM 四方连续15CMX15CM 适合纹样15CMX15CM

形式美基本要素的组合规律

形式美基本要素的组合规律

形式美基本要素的组合规律
形式美基本要素的组合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比与和谐:对比是指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形状、线条等元素,使画面产生强烈的反差和对比效果,从而突出重点和增加层次感。

和谐则是指将不同的元素相互协调、统一,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

在对比与和谐的关系中,要注意避免过于突兀和生硬的感觉,使画面既具有变化又协调统一。

2. 对称与均衡:对称是指画面左右或上下两部分在形状、大小、色彩等方面保持一致或相对称的关系,这种对称的形式给人以稳定、庄重的感觉。

均衡则是指画面中的元素在视觉上达到平衡稳定的状态,它不一定要求完全对称,而是通过视觉上的平衡来获得美感。

在设计中,要善于运用对称与均衡的关系,使画面既稳定又有变化。

3. 节奏与韵律:节奏是指画面中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进行排列组合,形成一种有规律的变化和重复。

韵律则是指通过节奏的变化和起伏,使画面充满动感和生命力。

在设计中,要注意把握节奏和韵律的关系,使画面既富有变化又具有动态的美感。

4. 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画面中各元素之间的大小、长短、宽窄的比例关系,合适的比例能够使画面看起来更加协调和平衡。

尺度则是指各元素与实际事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否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和认知规律。

在设计中,要注意把握好比例和尺度的关系,使画面既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又具有创新性。

总之,形式美基本要素的组合规律是多种多样的,需要结合具体的设计需求和目的进行选择和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运用这些规律,可以创造出更加优美、和谐、富有表现力的视觉效果。

形式美法则作业片

形式美法则作业片

形式美法则作业片
形式美是指事物在外表上的美感,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而法则则是指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形式美法则作业片,即是指在作业片的外表上,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使其呈现出美感。

首先,形式美法则作业片的标题应当简洁明了,能够准确地表达作业片的主题。

标题应当吸引人,让人一眼就能够明白这篇作业片所要表达的内容。

标题的字体应当清晰易读,大小适中,与整个作业片的风格相符。

其次,在排版方面,形式美法则作业片应当注重整体的平衡感和美感。

段落之间的间距应当适中,行距和字距也要考虑到阅读的舒适度。

标题、正文、结尾等部分的字体、颜色、大小应当统一,整体风格应当协调一致。

在插图和配图方面,形式美法则作业片也有一定的要求。

插图应当与正文内容相符合,能够起到衬托、解释或丰富正文内容的作用。

插图的位置应当合理,不要影响正文的阅读。

配图的颜色、风格应当与整个作业片的风格相统一。

另外,形式美法则作业片还应当注重语言的规范和精准。

语言应当简练明了,表达清晰,逻辑严谨。

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和生僻的词汇,以免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最后,形式美法则作业片还应当注重整体的审美感受。

整个作业片的内容应当有条不紊,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通过合理的段落分隔和过渡,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有愉悦的感受。

总之,形式美法则作业片是一种在外表上追求美感的作业片。

它要求标题简洁明了,排版平衡美观,插图配图合理,语言规范精准,整体审美感受良好。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到符合规律和原则,作业片才能够呈现出形式美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基础图案中的形式美法则
图案是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工业美术等方面关于形式、色彩、结构的预想设计,是在工艺、材料、用途、经济、美观、牢固等条件制约下制成图样、模型、装饰纹样等方案的通称。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

标签:图案形式美法则
1 图案的分类
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所以图案的分类也不同。

现从以下三方面来加以区分:
1.1 从外形分,即从占有空间位置的形式划分,图案可分为平面图案与立体图案两大类。

平面图案,如花布设计稿、书籍封面设计稿、广告设计稿等。

立体图案,如建筑模型等。

1.2 从用途分,可分为实用的与玩赏的两大类。

实用图案指衣的设施、器材设计,如衣服、炊具、建筑物、车辆、电视机、家具称之为综合图案。

食、住、行、用等方面文具等的设计。

玩赏的图案,主要指用眼观赏、用手玩的器物、装饰物,如玉器、壁挂、玩具等的设计。

1.3 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角度分,可分为基础图案与工艺图案。

基础图案以研究图案的形式美、造型、构成、施色、制作技法的一般规律为主旨,它不受生产条件的严格制约。

工艺图案指染织、编结、陶瓷、装饰图案等,它受到生产条件的严格制约。

二者的关系是:基础图案是工艺图案的基础;工艺图案则是基础图案的应用。

平面图案与立体图案也各具要素,现分述如下;
平面图案:由纹样、构成、色彩、肌理所组成。

任何平面图案都超不出此范围。

但某些平面图案并不一定包括全部要素,如一块有色的地毯可以没有纹样。

立体图案:由形态、装饰、色彩和肌理所组成。

探讨形式美法则,是所有设计学科共通的课题。

在日常生活中,美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精神享受。

当接触任何一件有存在价值的事物时,它必定具备合乎逻辑的内容和形式。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所处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思想习俗、生活理想、价值观念等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念。

然而单从形式条件来评价某
一事物或某一视觉形象时,对于美或丑的感觉在大多数人中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相通的共识。

这种共识是从人们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它的依据就是客观存在的美的形式法则,称之为形式美法则。

研究、探索形式美的法则,能够培养人们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

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能够使人们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一般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或称构成规律、形式美法则。

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主要是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
2 形式美的法则
形式美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

它与美的形式之间有质的区别。

美的形式是体现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本质内容的那种自由的感性形式,也就是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形式。

形式美与美的形式之间的重大区别表现在:首先,它们所体现的内容不同。

美的形式所体现的是它所表现的那种事物本身的美的内容,是确定的、个别的、特定的、具体的,并且美的形式与其内容的关系是对立统一,不可分离的。

对比在造型艺术和设计艺术中的法则是普通性的,对比存在于所有形态构成当中。

如黑白对比,虚实对比,疏密对比,方與圆的对比,大与小的对比,刚与柔的对比等等。

而统一却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统一的事物,统一和对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也就是说对比中有统一,统一中存对比。

2.1 对比与统一
在平面设计中,对比是形态间的变化和冲突,统一是形态间的相互联系及组合秩序。

有时对比占主流,有时统一占主流。

2.2 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人体就是一个对称形态的典型代表,如人的双眼,双耳,双手,双脚,对称在大自然中的例子比比皆是。

平面构成中的对称是指中心线的两侧的形态在位置大小上相互对应。

对称给人的视觉感受是完全的平衡,具有端庄祥和,严谨稳定的美感。

对称的美是永恒的。

平面构成中的对称分为绝对对称和相对对称。

而均衡的概念是非数理的,是一个纯粹艺术的概念。

均衡是各种形态构成在画面上非对称性平衡状态,均衡是人的一种主观视觉感受,是多种形态在平面上构成美的基本要求。

2.3 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是从音乐和诗歌里引入的概念。

节奏是不同强弱,长短的声音有规律交替出现的现象,韵律是和谐悦耳有节奏声音组合的规律。

平面构成中的节奏与韵律是指各元素组合时,在某种秩序下起伏变化的规律。

最典型的例子体现在重复构成,渐变构成和重复型特异构成上,这些构成形式体现了一种重复性的节奏和起伏变化的韵律。

而在另外一些构成形式中,节奏与韵律却显现出一种自由性。

2.4 黑白灰关系
黑白灰本来是一个明度的概念,但在平面构成中,黑白灰不仅是一个明度的概念。

只要是有一个以上的元素参与构成,就必然在画面上产生黑白灰关系,各种形态元素的组构,通过面积的大小,位置的变化,排列分布的疏密而自然形成黑白灰关系。

反过来说,画面黑白灰关系要达到视觉上完美的状态,必须要研究黑白灰的分布关系,也就是构成元素面积的大小,组合的疏密。

黑白灰关系这个概念,不仅仅是指画面一般意义上的明度深浅色调,大家要特别注意“关系”二字,关系二字的含义着重在研究因元素的组合,大小,疏密而产生的视觉模拟明度和绝对明度的综合关系。

通过以上论述,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黑白灰关系这四大形式美法则不仅适合图案设计当时同时也是适合于所有视觉艺术领域的普遍法则,它组成了整个宇宙的和谐之美。

参考文献:
[1]陈乾钊,谭本玉.《基础图案》.中国纺织出版社.
[2]张夫也.《基础图案》.中南大学出版社
[3]陆海燕,黄文宪.《风景基础图案》.广西美术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