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审美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https://img.taocdn.com/s3/m/9ae631a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1b.png)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作为人造景观艺术的典范,中国古典园林具有独特的美学韵味,融合了中国文化的哲学思想、审美情趣和艺术精华。
下面就来浅谈一下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
一、周密而有序的布局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极其精致,主要体现在空间组织和景观分布上。
中国古典园林一般分为前、中、后三段,四面环山或高墙,内设井、池、石、花、树等景观,所谓“山水有间,鱼龙有序”,在有限的空间内布局合理,空虚有度,纵深有序,前后相承,整体感极强,视觉和情感上给人以一种周密、有序而有序的美感。
二、小巧玲珑的景观构成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构成小巧玲珑,注重细节处理,极富变化。
在亭、台、楼、阁、桥、塔等园林建筑中,垂花门、双槛门、断虹桥等建筑手法被灵活运用。
通过异趣的形体安排、奇妙的布局、庭内水系、山石与树木的安置,造成了“虚实结合,动静相生”的空间美感。
三、园林艺术的深刻内涵中国古典园林不仅注重造景的艺术性,也注重现代审美意识和哲学内涵。
园林中的山水、雕塑、花木以及人工构造的空间形式,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如以周代的諸侯封地为蓝本建造的古代宅苑园林体现了中国封建的宗法和礼制思想、历代皇宫御苑的园林则反映了皇权的威严和统治力量;园林周围的建筑巧妙地被布局进园林画面中,表现了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展现了古代社会人们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为人们展现了儒释道的哲学思想、中国文化的审美情趣和精湛的艺术技巧。
园林中的形体美和空间美,以及那种蕴含了深刻内涵的文化气息,都让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价值具有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园林向人们传递着中国文化的智慧和特色,展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f712df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0.png)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世人的赞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宜人自然: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营造一个宜人自然的环境。
园内常常有假山、水池、花木等人工景观,通过人为的方式模拟自然景观,创造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园内的植被丰富多样,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花卉、树木和草坪,给人们带来视觉的享受和舒适的感觉。
同时,园内常常有水面,或者是人工的小溪、水池等,让人们在漫步园中时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这种声音给人带来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二、潜心雅致:中国古典园林以潜心雅致为设计理念,注重装饰细节和美学品味。
园内常常有精雕细刻的石雕、花卉瓷器等装饰品,使整个园区更加生动和精致。
同时,古典园林的建筑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如亭、阁、楼、轩等建筑物的形状、纹饰和材质都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时代风格和文化氛围。
古典园林的建筑采用了复杂而精美的工艺,常用的材料有石头、木材、瓷砖等,给人一种古典、庄重的感觉。
三、寓意深远:四、空间布局有序: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一般采用有序的方式,注重对称和整齐。
园内的景观、建筑、植物等都被布置在一个有序的空间中,以体现整体的美感和平衡感。
园林中的亭院、走廊、庭院等建筑物常常排列得很整齐、有序,给人以安静、和谐的感觉。
同时,园内的路径和步行区也经过精心设计,让游客可以按照一定的路线游览,以体验全新的视觉和情感体验。
五、突出变化和欣赏:中国古典园林常常通过场景的变化来吸引人们的注意,为游客提供不同的视觉和感受。
园内的景区常常设置有明暗、高低、圆直、曲直等变化,通过这些变化来制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给人们带来一种丰富多样的体验。
同时,古典园林还注重景观的欣赏性,通过布局和设计让游客可以在园内找到各种不同的角度来欣赏景色,体验不同的美景。
总体来说,中国古典园林凭借其宜人自然、雅致潜心、寓意深远、空间布局有序以及变化欣赏等特点,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
古典园林的审美要素和造园手法分别有哪些
![古典园林的审美要素和造园手法分别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3638cd5e2bd960591c6778d.png)
古典园林的审美要素和造园手法分别有哪些中国园林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营造健康舒适、清新宜人的小气候条件,这是园林的化学物质生活基础。
在植被、水体、建筑位置等方面对园林的小气候条件的改善,目的是为营造更加宜人的生活环境。
结合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山石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风景风景式景观属性,是中国传统园林典型风格特点。
建造园林所用树脂的精工细作,园林景观重在意境个股表现,亭台楼阁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主要特色之一。
中国园林强调的“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就是将自然中存在的山、水、石、花草等元素以及它们所具有的特殊美感加以提炼和微缩收纳至有限的园林空间中,其目的是为强调人对自然的明白与感受。
这些对现代园林的营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中国古典园林的总体而言风格中国古典园林是山水风景式园林的典型代表,是人们在一定弹性内,经过精心设计,运用各种造园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加以构配而组合成源于自然却稍加高于自然的无公害整体。
在中国园林的缓慢发展过程中,由于所处的鲜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和审美审美情趣的影响,中国园林产生了自身的风格特点。
具体说来,中国园林特点主要为以下五点。
:1.1出自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中国园林属于写情的自然山水型,设计者寓情于景,同时园林中的景色也体现着园林乡土情怀。
它以自然界的山水为蓝本,由曲折的水体、错落的山体、迂回的园路、参差的山石、幽奇之构成一个被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是将自然界的景物集中荟萃在东南角一处。
1.2园林美与自然美有机融合中国园林的设计讲究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在园林总体上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境界,即“天人合一”的哲理境界。
这种“师法自然”的造园艺术,体现了人分莱菲县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
1.3浓郁的诗情画意中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厚的艺术情趣,而有些园林的设计者就是由画家直接担当的,在对园林的空间结构、植被设置、山石堆叠上,无不体现着中国传统旧式绘画当中的美感特征。
举例说明中国园林的审美境界。
![举例说明中国园林的审美境界。](https://img.taocdn.com/s3/m/be6e524e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f.png)
举例说明中国园林的审美境界。
中国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中国园林的审美境界。
中国园林的审美境界不仅体现在设计理念上,还体现在材料的选择、构造手法、景观布局等方面。
下面举例说明中国园林的审美境界。
首先,中国园林的审美境界体现在设计理念上。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山水合一”的设计理念,追求“山清水秀”的意境,力求达到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
比如苏州的古典园林拙政园、留园等,它们利用山石、水池、花木等元素布局,营造出“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景致,展现出中国园林审美境界的精髓。
其次,中国园林的审美境界体现在材料的选择上。
中国园林注重材料的天然性和人工性结合,通过对材料的巧妙运用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景观。
比如园林中的假山,它们采用自然石材,以其天然纹理、形状和色彩,塑造出层次分明、变化多端的景观效果,展现出中国园林审美境界的独特魅力。
再次,中国园林的审美境界还体现在构造手法上。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构造手法的灵动变化,追求空间的流动与穿透,通过水面反射、拱门相望、回廊相连等手法,创造出虚实结合、通透有致的景观效果。
比如瞻园中的两池亭、迷巷、斜角宜园的曲桥、断桥等构造,它们将建筑、景观、水面融为一体,展现出中国园林审美境界的空间美学。
最后,中国园林的审美境界还体现在景观布局上。
中国园林的景观布局追求层次分明、曲折有致,注重点、线、面、体的有机统一。
比如拙政园中的粉墙黛瓦、青砖白瓦、逶迤回廊等景观布局,它们通过错落有致的空间布局和色彩搭配,展现出中国园林审美境界的美学韵味。
总之,中国园林的审美境界体现在设计理念、材料选择、构造手法、景观布局等方方面面。
通过园林的审美境界,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领略到中国园林的高超艺术水平。
希望中国园林能够得到更多的保护和传承,让其美丽的景观能够永久保存下去,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https://img.taocdn.com/s3/m/c5213fe543323968001c92a9.png)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园林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丰富园林景观,必须讲求园林的意境美,在这点上,古典园林的意境美是需要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标签:古典园林;意境;天人合一1 我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特点1.1 突出自然山水在我国古代,园林以再现自然山水为基本原则,追求自然与建筑和和谐,追求“天人合一”,这种意境的追求但并不是简单模仿,以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原则,把人工和自然巧妙结合。
体现了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的思想理念,善于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体现对自然的尊重与利用。
虚实相间,以虚为主强调建筑群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强调建筑单体,这使建筑物之间的院落往往成为设计的重点。
“有名园而无佳卉,犹金屋之鲜丽人。
”(《花镜》)康熙和乾隆对承德避暑山庄72景的命名中,以树木花卉为风景主题的,就有万壑松风、松鹤清趣、梨花伴月、曲水荷香、清渚临境、莆田丛樾、松鹤斋、冷函亭、采菱渡、观莲所、万树园、嘉树轩和临芳墅等18处之多。
这些题景,使有色、有香、有形的景色画面增添了有声、有名、有时的意义,能催人联想起更丰富的“情”和“意”。
1.2 突出山石、池水之美在古代山石可以作为景观的主题点缀空间;通常还将山石尚可起遮挡视线和围合空间的作用;利用山石可以堆叠成各种形式的蹬道。
园林用水从布局上可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集中而静的水多用于中小型庭院,其特点是:整个园林以水池为中心,沿水池四周环列建筑,从而形成一种向心、内聚的格局。
采用这种布局形式可使有限空间具有开朗的感觉。
和集中用水相对的是分散用水,其特点是: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水面分割成互相连通的若干小块。
至于水池的形状绝大多数呈不规划的形式以再现自然水景。
2 我国古典园林设计的构景方式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中国园林奇妙就在于其自然恬淡的环境以及丰富含蓄的一首表达效果上面,求得的是一种渐入佳境的境界效果,因此和亲协调需要建立在园林构景的各个表达手法上面,小中有大,空间转换则景物不同是求得效果。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妙趣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妙趣](https://img.taocdn.com/s3/m/92bbfaaf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8.png)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妙趣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中国古代绘画、诗词、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其中的妙趣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山水融入: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注重将自然山水融入园林中,让人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之美。
园林中的水池、假山、小桥、溪流等都是以自然景观为蓝本创造出来的,使园林与自然之间达到了完美的融合。
2. 景点错落有致: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往往采用“画龙点睛”的手法,巧妙地将景点分散布置在不同的角落,赋予了园林以意境和虚实结合的美感。
这种错落有致的布局,让人在参观园林时能够不断地发现新的景点,增加了观赏的趣味性和探索的乐趣。
3. 象征寓意丰富: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和构造往往寓意丰富,追求以少见多、以微见秀,让人在园林中感受到丰富的文化内涵。
园林中常见的假山、门楼、碑柱等,都蕴含着吉祥寓意和文化象征。
4. 艺术细节的处理: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对细节的精雕细琢,无论是园林建筑的雕塑、彩绘,还是园林景观的种植、布置,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制作,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审美境界。
这些艺术细节的处理,使得园林具有精致、独特的美感,赋予了园林更深层次的韵味和人文意境。
总体来说,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妙趣在于它独特的审美风格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更是一种寓教于乐、诗意盎然的文化传承。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https://img.taocdn.com/s3/m/11bd95f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d.png)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承和历史价值。
园林美学中的造园原理、规划布局、建筑艺术、植物景观以及水景设计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韵味和气质。
古典园林的美学追求以自然为基调,以清雅、谦逊的姿态展示出东方文化的精髓。
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布局方式对现代园林设计具有启示作用,引发人们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思考。
古典园林美学的永恒魅力体现在其深深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发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美学韵味、文化传承、地位与价值、造园原理、规划布局、建筑艺术、植物景观、水景设计、永恒魅力、现代园林设计、文化价值。
1. 引言1.1 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承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承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中国古代文明。
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
古代皇家园林如颐和园、圆明园等,不仅是皇帝们休憩游玩的场所,更是展示皇家气派和文化品位的象征。
而私家园林如拙政园、留园等,则更多地表现了文人雅士对自然的独特诠释和审美追求。
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承不仅体现在其建筑风格和景观布局中,更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园林中的假山、亭台、池塘等元素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符号和象征意义,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活的追求。
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承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后人能够深刻领略中国园林的独特魅力和精髓所在。
1.2 古典园林的地位与价值古典园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价值。
作为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
古典园林不仅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和体现。
通过古典园林的建筑、景观和设计,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感、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形态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形态](https://img.taocdn.com/s3/m/f7b3084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7.png)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形态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它是中国人对自然景观的创造和美化,以及对生活方式的诠释。
古典园林在形式结构、构思构图、意境气质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美学形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从美学角度来谈论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形态研究。
1、自然与人文的统一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统一,通过对园林中自然景观的创造和模仿,以及对人文意蕴的表现和传承,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
这种和谐的境界体现在园林中独特的生态环境、景观组合、音乐、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相融相成,形成一种美妙的氛围和秩序,使人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祥和的气氛。
2、景色与意境的统一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色和意境是相辅相成,相互交融的。
古典园林通过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观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含义,使景色的美学价值被实现和体现。
同时,将人文意境融入到园林设计当中,使园林具备了更加丰富的意蕴和文化内涵,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冥思。
3、美学审美的多样性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审美具有多样性。
多种形式的表现和彼此独特的审美效果,开启了不同的人群的审美体验。
古典园林的美学与自然景观、人文意蕴、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相互协调和作用,创造了一种绵延不绝而又多样丰富的审美环境,弥补了单一审美体验的不足。
4、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中国古典园林在建造过程中结合艺术和科技,通过运用例种场地、测量周长、设计规划、施工技术等知识和技能的整合,使园林艺术与科技融合,形成一种独特而全面的美学技术。
古典园林从技术层面上保证了园林的开发和维护,并且提高了园林的功能和美学价值。
5、设计和建造的主体性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和建造是由园林主体自行完成的,使园林的建造和发展充满主体性和独立性特征。
园林主体的主体思想、主体意愿、主体策划、主体建设这些成分,形成古典园林全然完整的主体性品格和美学价值,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历史文化的积淀。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达,具有多层次、多角度的美学形态,它在中国历史文化的积淀、审美历程的拓展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人们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深厚、博大、历久弥新的思想和情感。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67ab005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5.png)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一、自然与人工的融合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强调自然与人工的融合。
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山水之间人为添景”和“致天人之美,造园林之胜”的观念。
设计师以自然为基础,通过对景观的改造和塑造,将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使整个园林呈现出自然优美的景观。
例如,园林中的假山、亭廊、池塘等人工结构都是以自然山水为原型而建造的。
二、意境的营造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园林的意境营造,注重通过景观创造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表达。
在园林的设计中,设计师通过布局、植物、建筑等手段,营造出具有独特意境的景观,使人们在欣赏园林之美的同时,获得心灵的愉悦和放松。
这种意境的营造,常常具有文人墨客的色彩,强调抒写情感、表达意境的空间。
三、尺度与层次的处理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中注重尺度与层次的处理,以营造出层次分明、有节奏感的空间。
通过布局、建筑物的高低、路线的曲折等手法,使园林空间显得宽广而舒适。
同时,通过不同景观之间的错落有致和大小景观的配合,使整个园林空间更加有层次感。
这种尺度与层次的处理,使人在园林中行走时能够体验到不同景观的交替和变化。
四、隐逸与开敞的结合中国古典园林常常注重隐逸与开敞的结合,通过景观的布局,既保留了一定的私密性,又能够给人以宽广开阔的感觉。
例如,园林中常常有错落有致的假山,通过山石的遮挡,形成隐逸的空间;同时,又有开阔的水面、广场等,体现了尊重自然和人的需要。
这种隐逸与开敞的结合,既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又使整个园林空间更加完整和有趣。
五、虚实结合的表达中国古典园林中常常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出景观的深远意义。
即通过真实的景观和虚构的景观相结合,将园林中的空间扩展到无限,给予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例如,园林中的假山和水面常常被设计成有远近、高低的变化,通过透视、幻觉等手法,营造出虚实交错的景观,给予观者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注重自然与人工的融合、意境的营造、尺度与层次的处理、隐逸与开敞的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表达。
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099dab1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5.png)
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中国古典园林之美—中国古典园林四大特点一、本与自然,高于自然与自然同在,高于自然。
有意识地对山、水、植物等元素进行改造、调整、加工、切割,展现出一种简洁、概括、典型的自然。
①山:筑山即堆筑假山,园林假山都是真山的抽象化、典型化的缩移摹写,能够完美展现咫尺山林的景致。
②水:人工理水务必做到“虽有人做,宛自天开”,在有限的空间内写尽天然水景的全貌。
③植物:植物配置以树木为主调,运用少量树木艺术概括地表现天然植被的气象万千,并将植物拟人化,赋予其不同品格。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融糅建筑之美与自然之美融为一体。
力求将建筑、山、水、植物等元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景观画面中,使建筑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
①木框架结构的个体建筑,内墙外墙可有可无,空间可虚可实、可隔可透,形象灵活多变,与自然密切嵌合。
②传统建筑既能化整为零、又能集零为整,因山就水、高低错落。
③创造了许多别致的建筑形象和细节处理,如亭、廊、天井、漏窗。
三、诗画的情趣诗歌的味道。
中国古典园林利用各艺术门类之间的类比,将诗画艺术融入园林艺术,突出表现在:①假山(尤其是石山)的堆叠章法和构图经营。
②植物配置务求在姿态和线条方面既显示自然天成之美,又表现绘画的意趣。
③园林建筑的外观表现出生动的线条美、色彩美、质感美。
四、意境的含蕴①借助人工叠山理水将广阔的大自然山水风景移缩模拟于咫尺之间。
②预先设定意境主题,后借山、水、植物、建筑所构成的物境将主题表述出来。
③意境并非预先设定,而在园林建成后再根据现成物境的特征做出文字的“点题”,如景题、匾、联、石刻等。
周维权先生概括为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富有诗画的情趣、意境的蕴涵4点。
周武忠概括中国园林艺术风格为3个方面:思想方法上崇尚自然,营造方法上重视写意手法,艺术追求上强调意境创造。
魏嘉瓒则用“小巧、幽曲、含蓄、精雅”8个字概括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
以上观点大体上基于古典园林艺术逐渐成熟的明清园林而总结。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31657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12.png)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首先,自然性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借景造景和景物与人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自然观和自然与人类的融合观。
古典园林中常借山水之势,包括山水、植物、水池和石头等元素,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观。
它们常被布置成水波荡漾的湖泊、溪流和小桥流水。
园中的植物也多种多样,有树木、花草和花果等。
整个园林犹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将大自然的美与人的审美融为一体。
在园林中游走,人们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体会到与自然的和谐。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强调生活性。
古典园林常被设计为居住和休闲的场所,具有实用性和舒适性。
它们通常有房屋、走廊、厅堂和庭院等空间,可以供人们休息、聚会和娱乐。
古典园林也常设有休憩处和雅座,供人们小憩或品茗。
园内常有盆景和花坛,增添生活的色彩。
人们可以在园林中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愉悦和安宁。
第三,艺术性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杰作,它体现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独到的艺术审美。
古典园林的设计和构造通常非常精细,富有变化和层次感。
园林中的建筑和装饰常常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技术和造型美学,包括门楼、拱桥、楼阁和廊道等。
园林中的石头和石雕也以其精雕细琢的工艺和生动的形象而闻名。
园林以其细腻的构思和精致的工艺,传递出纯粹的艺术美感。
最后,中国古典园林强调人文性。
古典园林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结合,既展示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中国的社会和人文价值观。
园中的建筑和装饰常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诗句和文字的雕刻、书法和绘画的挂饰等。
园林中的花草、树木和动物等也常常被用来象征吉祥和幸福。
古典园林既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追求精神境界的所在,也是人们传承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载体。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包括自然性、生活性、艺术性和人文性。
这些特点使古典园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瑰宝,也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与美好。
浅论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设计详解
![浅论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设计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51a7f5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1f.png)
浅论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设计详解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中的珍贵遗产,其景观设计独特精美,凝聚了中国人对自然、人文和艺术的极高追求。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中,景观是其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既包括了自然景观,也包括了人工景观。
下面将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设计进行详细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设计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基础,追求与自然的和谐一体。
其中的重要元素包括山水、建筑、植物和水景等。
首先是山水,它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山水不仅仅是一种美景,更是一种象征和意境的表达。
中国古人认为山是阳刚之气的象征,而水则是阴柔之气的象征,山水园林的设计中充满了阴阳对立的美学原则。
古典园林中的山水常常以“山呈岛”、“杏园山”、“石砌小山”等形式出现,给人以虚实相映的美感。
其次是建筑,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物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构造为园林增添了独特韵味。
建筑通常以亭、轩、楼、阁等形式存在,其造型多种多样,有点缀、遮挡、欣赏的功能。
建筑的摆放位置、朝向和布局均有严格的规范,以求与整个园林景观的统一、建筑物的设计往往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植物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其设计的重要要素。
植物的选择和摆放凝聚了古代园林师傅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对美学的追求。
中国古代园林中常见的植物有秋葵、莲花、梅花等。
这些植物在园林中往往以多样化的方式出现,例如种植在亭台楼阁上、放置在池塘中、点缀在山石之间等,营造出一种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最后是水景,它在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设计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水景往往以池塘、湖泊等形式出现,它与山水、建筑和植物相互呼应,构成了和谐的整体。
古代园林中的水景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体现了中国人对水的独特理解和敬畏之情。
古代人认为水能够养育万物,也能够表达一种阴柔和生命的力量。
因此,水景常常被巧妙地布置于园林的中心位置,成为整个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设计独特精美,它凝聚了中国人对自然、人文和艺术的极高追求。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风格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cff4364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7b.png)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风格中国古典园林风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兴起和发展可以追溯到唐代,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中国古典园林风格也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发展,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景观艺术形式。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浅谈中国古典园林风格。
一、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特点1、强调自然与人工景观的融合中国古典园林风格强调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融合,认为人工景观应该以自然为依托,循自然之道,以天地之姿形,以四时之景色,营造出和谐自然、互为融合的景观画面。
2、渗透文化、哲学和艺术思想中国古典园林风格渗透了深厚的文化、哲学和艺术思想,其中包括“天人合一”、“景在心中”、“以空间换时间”、“以意境见古人”等思想。
不仅在园林布局中有所体现,还体现在园林中的建筑、雕塑、文物等多个方面。
3、注重既视感和情趣体验中国古典园林风格注重既视感和情趣体验,追求通达性、有致性、逸趣性、和谐性和气度性。
在景观构成上追求面面俱到,景情各异,而且园林的平面布局和空间格调也十分考究,使人身临其境,深入体会自然美和文化魅力。
二、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分类中国古典园林风格分为四种类型,即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和名胜园林。
其中,皇家园林多集中在北京和南京等皇城附近,如北京颐和园和南京中山陵景区,具有较为宏伟壮观、气势磅礴、宏大恢弘的特点。
私家园林则多分布在江南一带,如苏州、杭州、池州等地,具有优美、秀丽、精巧、雅致的特点。
寺庙园林是以寺院为依托,以参禅诵经为主题的景观,其中最著名的是杭州的灵隐寺和苏州的狮子林。
名胜园林则是指以历史文化名胜为背景的园林,其中如西湖、黄山、庐山等,是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代表之一。
三、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演变历程中国古典园林风格是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发展起来的。
在古代,汉族时期的园林主要是皇家园林,如秦始皇兴建的华清池,唐代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时传播了中国的园林文化,元代则在征服南中国后开始建造大批的庭园,如元圣皇帝所建的颐和园。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6e6f940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6e.png)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中国园林的美学特征,是指历史上中国人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构建园林美学思想与方法。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也是世界园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美学特征包含了自然观、建筑观、艺术观、文化观、哲学观和宗教观等方面。
本文将着重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
一、自然观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之一是自然观。
中国人认为自然是最伟大、最神秘、最美好、最能启迪人智慧的事物之一,因此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注重与自然相融合。
中国人认为园林应充分地借助自然地貌、山水、植被等元素,并且不应割裂与自然的联系。
因此,在园林建设中,注重保留自然的本来面貌,避免任意改动。
同时园林景观的设计注重在自然性和人工性之间取得平衡。
如若想构建一座人工的园林,首先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诉求以自然的美来构建,通过排除粗糙、呆板、僵硬、不合理的人类意志,重视自然因素与自然规律的合理利用。
二、建筑观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之二是建筑观。
中国人认为建筑艺术是中国园林的基础,因为它们有美丽的建筑和雕刻,有交通枢纽和观赏景点,使游客可以欣赏到自然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艺术通常集中于“园林之外”,它们不是用来遮蔽网络和逃避自然景观,而是以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自然景观的和谐一体,同时兼顾景致与功能的有机结合,形成了许多雅致精美、工艺精湛、雕刻绝妙的园林建筑。
三、艺术观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之三是艺术观。
中国人认为所谓艺术,是以自然景观为艺术的基础,这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成之一。
自然景观,无论生或死,有其固定的本质特征,非人类所能创造。
因此,中国园林建筑通常会利用自然现象来创造景观,同时运用艺术手段,加以点缀和陶冶,包括布置石块池塘、摆放石头、造福鱼石桥和观赏亭子等。
最终将土地和建筑融合起来,形成一种极具个性、富有意义的景观。
四、文化观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之四是文化观。
中国人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国园林的精神灵魂,因此中国古典园林通常会融合当时的社会风尚、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方式来构建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f8f155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d.png)
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特点第一,强调自然景观的融合。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创造一个与自然融合的环境,通过利用自然元素如山水、湖泊、池塘、石头等,将园林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融合。
通过使用透景、借景等手法,使得园林的景观延伸到周围的山水之中,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
第二,追求微妙的变化和细节。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使用花草树木、石头和水等自然元素,通过精心设计和布置来突出变化和细节。
园林中常常可以看到精致的花卉、奇石以及各种独特的建筑构造,这些细节展示了园林主人对美感和审美细节的追求。
第三,注重空间序列和布局。
中国古典园林通常采用多层次和多个区域的布局,通过设置门户,回廊,湖泊等,将园林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创造出一种步移景异的感觉。
这种空间序列设计让游客在园林中可以逐步欣赏到不同的景观,同时也增加了游览的趣味性。
第四,强调隐逸和寂静。
中国古典园林通常有个别的精致园林,常常被人们用于修身养性和隐逸思考。
此类园林通常通过精致的建筑和布局,创造出一种宁静、寂静的氛围,让人能够在喧闹的世界中找到心灵的安抚。
第五,注重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呈现,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士人的审美追求和文化内涵。
园林中常常可以看到文人雅士的书法、绘画作品和诗词碑刻,这些作品与园林的景观相得益彰,共同营造一种文人境界和人文氛围。
第六,强调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工艺。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通常采用传统的风格和工艺,如四合院、廊亭、石桥、亭台楼阁等。
这些建筑结构通常采用木材、砖石和瓦片等传统材料制作,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优雅和精细的工艺。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融合了自然景观、建筑和文化元素。
它通过强调自然景观的融合、追求微妙的变化和细节、注重空间序列和布局、强调隐逸和寂静、注重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强调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工艺等特点,创造出一种自然、和谐、人文的园林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仅是一种美的呈现,更是对中国古代文化、哲学和审美追求的体现。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美学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美学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e33c07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c.png)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美学特点
一、引言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其空间美学特点凝聚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审美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是一种建筑景观,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和审美体验。
本文将围绕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美学特点展开探讨,探寻其独特之处。
二、微缩山水与意境空间
中国古典园林以微缩山水为主要构图手法,以小见大、以远观近的方式打造出别有洞天的意境空间。
通过错落有致的错落、庭院回廊的错落、山石树木的布局等,营造出一种奇妙融合天地之间的神秘感受。
三、水景与拱桥造景
水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元素,水光潋滟、荷叶田田,加之拱桥的点缀,构成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卷。
水景与拱桥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令园林空间更具诗意。
四、围合与穿越
中国古典园林常常设置围墙、廊亭等围合结构,使得园林空间看似封闭,却又蕴藏着无限穿越之趣。
穿越在园林之中,可以体验到不同的景致和情调,使空间更加丰富多样。
五、景点与景轴相生
中国古典园林常常设置一条或多条景轴,将各个景点串联起来,构成一条生动的“长卷”。
景点和景轴相互呼应、相互照应,使园林空间更富有动态感。
六、意境烘托及应用
园林空间不仅是一种静态的景观,更是一种寓意的烘托和诉说。
中国古典园林通过奇石、假山、植物等元素的巧妙组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仿若进入仙境。
七、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美学特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审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魅力和独特魅力,希望读者能从中汲取灵感,感受其中的无限魅力。
中国古典园林及其美学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及其美学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a3fd5666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2.png)
中国古典园林及其美学特征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将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园林形式。
它不仅包括了园中的建筑和植物,还囊括了对自然元素的认知和对景观布局的构思。
中国古典园林通常有假山、池塘、亭台楼阁等建筑,搭配树木和花草,营造出一种富有诗意和和谐美的氛围。
1.自然主义: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追求自然,强调地形地貌的自然美。
园林中的建筑和植物都力图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协调一致,使人们有一种置身大自然的感觉。
园林中的假山、池塘和花草都是根据自然山水的形态进行设计,让人们欣赏到自然的美。
2.隐逸心境:中国古典园林注重隐逸的情趣和禅意的境界。
园林中的建筑和景观往往隐藏在树木和花草之间,给人以一种离尘的感觉。
园林中常有曲径通幽、小桥流水的景致,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放松的心境。
3.平衡对称:中国古典园林讲究对称和平衡的美感。
园林中的建筑和景观安排往往是对称和呼应的。
例如,建筑群落往往是左右对称的,花草的种植也是按对称模式进行的。
这种对称和平衡的美感给人一种庄重与稳定的感觉,反映了中国人的审美偏好。
4.抽象表现:中国古典园林善于用抽象的形式表现自然美。
它不是简单地模仿自然,而是通过抽象的手法来传达人们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园林中的建筑往往是由木、石等材料堆砌而成的,通过巧妙的组合表现出山水、池塘等景观。
这种抽象表现方法让人们在欣赏园林时能够产生一种引发思考和想象的效果。
5.文化内涵: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
园林中的建筑往往以历史故事、文学典故等文化元素为主题,通过建筑和装饰品的展示来传达文化信息。
园林中的书亭和石碑等也常常刻有诗词和书法作品,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艺术。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美学特征。
其自然主义、隐逸心境、平衡对称、抽象表现和文化内涵等特点,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理念和文化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和建造,不仅考虑了美的呈现,更注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既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审美【本章概要】本章从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演进入手,介绍了其各个发展阶段特征及主要类型,详细阐释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景观要素及其审美特征,揭示了中国古典园林基本美学思想及景观组合的艺术手法,探讨了中西方古典园林的主要差异,分析了现存古典园林的几个典型代表。
中国古典园林是人工与大自然的巧妙结合,从艺术欣赏角度而言,其独特的魅力和观赏价值使之成为中国古建筑景观文化中最精彩纷呈的一部分,融聚了中国古建筑中绝大多数的装饰手法,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旅游活动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的今天,对古典园林景观的观赏已成为人们陶冶情操、调节心境的重要手段。
8.1中国古典园林概述8.1.1中国古典园林的演进(1)从原始古朴的自然野趣到人工色彩的渐浓、渐重(2)仿真自然山水,追求诗情画意(3)园林艺术的集盛8.1.2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类型中国古典园林种类繁多,划分的标准和依据亦不尽相同,较常见的划分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照造园动机和文化观念划分为生者而建的园林为亡者而建的园林(2)按照占有者的身份来划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3)按照园林所处的地理位置划分北方类型南方类型岭南类型(4)按照不同风格和艺术特色划分就世界范围来讲,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艺术风格,由此在园林的布局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归纳起来可以将世界上众多的园林形式划分为两大类。
自然式园林又称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
几何规则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图案式或几何式园林。
(5)按照建造时间划分古典园林现代公园8.2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要素审美园林是人类对大自然的审美改造,对旅游者而言又是价值颇高的综合性艺术品。
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北方的还是南方的、或许是岭南的,其基本构成要素都是相同的,离不开山、水、建筑和花木。
至于风格的差异、意境的表现或雅俗的程度,则取决于对四大要素的组织、调遣以及造型、规模、装饰处理的差别。
8.2.1山——园林的骨架中国古典园林以表现自然美为主旨,山和水是造园中两个最主要的因素,而山又是园林中造景的主要手段,因此常被誉为“园林的骨架”。
(1)山的形式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山有两种形式,即真山和假山。
真山园林中的山从最初产生来看,都是真山。
到了秦汉时期,为了附会统治者的迷信思想——崇拜神仙,开始了人工堆土,首开假山之举。
现存的古典园林中北京的颐和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都是真山园林。
假山中国古典园林中绝大多数的山都是假山,即人造山。
假山由于是人工所做,因此人们可以根据园林要表达的意境、景区要营造的氛围等不同要求去“加工”,当然基本原则是要再现自然美。
现存园林中北京的景山和北海的琼华岛是当年统治者建都时堆成的最大的土山。
私人园林中的山,大体都是假山,上海豫园、苏州环秀山庄,以及故宫御花园、南京瞻园等都是非常著名的假山园林。
(2)山的审美作用分割景致作为最佳观赏点点缀空间,活跃气氛(3)假山叠石的审美标准关于假山叠石的审美标准,古代造园艺术家总结了如下内容。
作假为真瘦、透、漏、皱、丑8.2.2水——园林的血脉园林离不开水,这一点从中国早期园林以渲染神仙世界为重,到后期园林以营造山林境界为尚都得到充分的证明。
水是园林中最富有生气的元素,是园林的血脉。
(1)水的形式园林中的水,既有湖、池、沼、河、溪、涧、泉、瀑之分,也有动、静之分,溪涧、瀑布、河流属动态的水,而池沼、湖泊则为静态的水。
由于园林的各自特点、风格的不同,因此对水面的安排也会有一定的差异。
总的来讲,园林中水的形式有以下两种。
大型水面小型水面(2)水的审美作用营造意境制造游赏景面与山相映成趣8.2.3建筑——园林的眼睛建筑是园林四要素中具有纯粹人为色彩的要素,它既满足居游的生活需要,又是园林构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融合在园林的自然景色之中,使之更具神采,为之凭添魅力。
园林中的建筑在精不在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因此,被誉为园林的“眼睛”。
(1)建筑的审美特征园林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部分,但从园林美学角度而言,它的存在是要为山和水服务,为景观增色。
中国古典园林以表现自然美为宗旨,因此园林建筑的审美特征也紧密围绕这一主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
玲珑多姿,因地制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达到情景交融(2)建筑的主要类型园林中的建筑种类、造型丰富多姿,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厅堂楼阁亭桥廊8.2.4花木——园林的毛发花木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第四大要素。
有山有水,还要有花木的衬托,否则山会显得呆板,而水无生气,因此中国古代造园匠师将花木形容为园林的毛发是十分恰当的。
(1)花木的审美作用协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烘托景区意境作为园林的主景激发有人游兴(2)花木的审美标准中国古典园林中花木的种植以天然为准则,顺其自然、尽其天姿,布局安排随景、随意而变。
对花木的选择主要有三个标准。
姿美色美味美8.3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组合的艺术手法园林景观组合的各种艺术手法,受制于造园的主旨和基本原则。
8.3.1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基本美学思想及造园原则园林景观组合的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源于造园的基本美学思想及原则。
8.3.1.1基本美学思想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以山林境界为尚,由此形成其基本的美学思想。
(1)自然美中国古典园林造园强调“师法自然”、“法天贵真”,反对成法和违背自然的人工雕琢,把体现自然美作为园林主旨。
这一“自然”的造园美学思想有两层含义。
整体追求自然美局部追求自然美(2)意境美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与自然美是相对的,是人文美的一种深层次精神体现。
所谓意境,实质上是园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典型概括和提炼,赋予景象某种精神情感的寄托,通过一定的景观组合手段,加以引导和深化,从而达到一种理想的审美境界。
意境美的核心是诗情画意,其有两重含义:一方面是指园林中的景色传递出设计者赋予其诗一般的情感,另一方面是指园林的山水景色犹如天然画卷。
8.3.1.2造园原则围绕体现自然美的园林主旨和营造诗画意境的基本美学思想,古代造园艺术家以园林中山、水、建筑、花木作为素材,从空间到时间进行有机而自然的组合,富于园林以灵活多变、随意自然的布局特点,在长期造园实践中形成了以下基本原则。
(1)寓意要曲折含蓄,令人回味(2)叠山凿池要要巧夺天工、宛自天开(3)园林建筑要与其它要素以及周围景观相协调(4)园林景观布局要有层次感,要主次分明课堂思考:如何理解园林中的“意境”的含义8.3.2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组合的艺术手法园林内各部分景区的相对独立性和审美特性,是通过巧妙、多变的景观组合的艺术手法得以呈现的。
(1)抑景即将园林中的景致适当隐藏、遮蔽,不至一览无余、开门见山,而若想看清全貌,须通过曲径迂回,最终“柳暗花明”。
在园林入口处常采用抑景手法。
(2)对景所谓“对”,乃相对之一。
对景,即能够互相对望观赏、彼此烘托映衬的构景手法。
对景的运用视情况而定,有时一个景点只有一处对景,有时则四面对景。
(3)点景即根据园林的性质、用途,结合环境特点进行高度概括,用一词一语点出景物特征的成景手法。
点景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常见的景观组合方式,往往对园林意境的加深、诗意的增浓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既可丰富景观的内涵,有点除了景的主题,给人以联想。
其形式有匾额、对联、石碑、石刻等。
(4)藏景藏景是一种意境悠远的造园手法,实际上就是在园林中形成的相对封闭的较小的空间,造成园中有园的空间效果。
北京颐和园后山的谐趣园就是大园中的小园,达到了闹中寻幽的审美效果。
北海的静心斋也是利用了藏景的手法,营造了一个精致优美的江南式小园林,形成了园中有园、别有洞天的艺术境界。
(5)借景即将园外景色引入园内,借以丰富园林的观赏内容和意境表现。
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分等,北京颐和园借景于西山、玉泉山,谓之远借;苏州拙政园借园外的北寺塔,谓之仰借;一年四季、朝暮阴晴之景借入园林,则为应时而借;而邻借、远借只是因与园外之景空间距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6)框景园林中建筑的门洞、窗洞,或乔木树冠抱合而成的空隙,犹如变化多样的画框,将远处山水或人文景观框入其中,产生图画般的美妙效果,即为框景。
框景的形制随门洞、窗洞造型的不同而多样不一,或方形,或圆形,或花卉形,亦或器物形,不同的造型也为框景意境的表达起到烘托作用。
(7)引景即能够吸引游人继续游览的景物,园林中的湖心亭、山上亭、长廊、漏窗等都可起到引景的作用。
杭州西泠印社围墙上有一排漏窗,园外之人透过漏窗可见园内景物,于是产生入园一游的兴致。
(8)添景园林中景物之间过于空旷或单调时,会增加一些景色,以补其不足,即为添景。
添景可以丰富园林景观的层次,增强景深的感染力。
添景题材较为丰富,可以是石、峰,也可以是花卉、林木,还可以是建筑的一角。
(9)夹景当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本身都很有观赏价值,但由于视线过于开阔毫无遮挡而显得单调乏味,因此常在游览路线的两侧和两岸,用山石、树丛或建筑作为配景点缀,而形成导向性的路线,使得景观在左右配景的夹道中逐渐进入游人视线,从而增加寻幽的意味,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如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为主景,由两岸起伏的土山和优美的林带所夹峙,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
8.4中西方古典园林景观差异世界上的园从宏观的角度,依照总体布局和审美情趣来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自然式园林,主要在东方国家,以中国为代表;另一类为几何规则式园林,主要在西方国家,也包括西亚和阿拉伯。
8.4.1中西方古典园林产生渊源的差异(1)西方园林的产生渊源西方园林的产生始于古埃及和古希腊。
西方早期园林产生的初始时期,反映了人与自然界恶劣环境抗争、求胜的精神,这一精神和理念在园林构景的秩序、规则中得以充分体现,以此来表现他们所认为的和谐美,由此形成了规则式园林风格,即使到了中世纪、文艺复兴也未改变。
(2)中国园林的产生渊源中国的园林在历史上曾深刻地影响了朝鲜和日本,共同构成了东方园林体系,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园林总体风格即是东方园林体系的总体风格。
由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使得自然山水为主的园林意识增强,并在以后发展演变中逐渐扎根。
这种以自然为审美对象,尊重自然、模仿自然的造园意识,与西方截然相反,形成了自然式园林风格。
由于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的不同,中西方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观念不同,决定了建园主旨的不同,从而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两大园林体系。
8.4.2中西方园林审美特征的差异中西方园林审美特征是截然不同的,由于对自然界的认识角度的不同,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以自然要素居多的各自园林风格。
从总体而言,西方园林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与调整,表现出人与自然关系中人胜自然的基本观念;而中国园林则强调人对自然的顺应,表现出人与自然关系中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基本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