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 幼儿思维与言语的发展 PPT

合集下载

幼儿的思维PPT课件

幼儿的思维PPT课件

知识准备
(2)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 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直观形象(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进入幼儿中期, 幼儿的思维由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逐渐发展到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体形象思维 是幼儿期思维发展最主要的特征。
知识准备
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的特点有: ①具体性 幼儿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幼儿在思考问题时,总是借助于具体事物或具体事 物的表象。具体事物可以在眼前,也可以不在眼前,但头脑中必须有事物的表象。 例如,幼儿掌握“小汽车”这个概念比“交通工具”要容易。 幼儿思维过程是具体的。幼儿常常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来思考,具体事物可以 在眼前,也可以不在眼前,但头脑中必须有事物的表象。例如,幼儿问:“风是谁吹 的?”
知识准备
②思维与语言 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中的词都是对事物一般属性和联系的概括。词 是思维活动必不可少的材料。此外,思维的表达与交流是借助于言语活动来实现的。
知识准备
(2)思维的基本特点 思维具有两个基本特点:间接性和概括性。 ①思维是对事物间接的反映 思维与感知不同,它不是直接对事物做出反映,而是间接地反映事物。世界上 许多无法直接感知到的事物,都是通过思维去认识的。 ②思维是对事物概括的反映 思维不像感知觉那样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具体的事物,而是反映一类 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或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任何科学概念,各种定义、定理 以及规律、法则等,都是通过概括得出的结论。
知识准备
②形象性 幼儿思维的形象性,表现在幼儿依靠事物的形象来思维。幼儿的头脑中充满着 各种各样颜色、形状等事物的生动形象。例如:在幼儿的头脑中,爷爷总是长着白胡 子,奶奶总是头发花白的;穿军装的才是解放军等。 ③经验性 幼儿的思维常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例如,幼儿把热水倒入鱼缸中,别 人问他原因时,他说:“老师说了喝开水不生病,小鱼也应该喝开水。” ④拟人性 幼儿往往把动物或一些物体当人来对待。例如,爸爸煎鸡蛋时,3岁的燕燕 问:“爸爸,在这么烫的锅里,鸡蛋会疼吧?”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


言语准备期 (0~1岁)
言语准备期(0~1岁)
言语准备
说出词的准备
理解词的准备
言语准备期(0~1岁)
说出词的准备
简单音节阶段 (0 ~ 3个月)
哭声、叫喊声、啊咕声 以基本韵母a、ai、ei、ou、 e、i为主,声母发音很少。
言语准备期(0~1岁)
连续音节阶段 (4 ~ 8个月)
连续重复同一音节, 发音明显出现韵母和声母。
言语形成期(1~3岁)
完整句阶段
2岁半开始出现一定
数量的简单修饰语
“两个娃娃玩积木” “我也要升大班”
言语形成期(1~3岁)
完整句阶段
3岁左右儿童已开始
使用较复杂的修饰语
“小朋友把钢笔交给阿姨” “我家住在很远很远的地方”
“老师教我们做游戏”
三 言语发展期 (3岁~入学前)
言语发展期(3岁~入学前)
3岁左右儿童开始自觉辨别发音是否正 确,自觉模仿正确发音,纠正错误发音。
3~4岁是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4岁儿童基本能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言语发展期(3岁~入学前)
儿童掌握的词汇量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3岁
4岁
5岁
6岁
3~6岁儿童词汇量呈直 线上升的趋势。其中4~5岁是 儿童词汇增长率最高时期,称 之为词汇增长的活跃期。到入 学前,儿童已能掌握基本的口 语词汇3000个—4000个,基 本掌握本民族口头言语 。
言语的分类
言语
外部言语 内部言语
口头言语 书面言语
独白言语 对话言语

第五章幼儿思维与言语的发展ppt课件

第五章幼儿思维与言语的发展ppt课件

病原体侵 入机体 ,消弱 机体防 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 3.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⑴思维动作的内隐性 ⑵具体形象性 ⑶自我中心性
所谓的自我中心指主体在认识事物时,从自己的身体、动 作或观念出发,以自我为认识的起点或原因的倾向,而不 太能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以及他人的角度认识事物。
病原体侵 入机体 ,消弱 机体防 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三、思维的种类
对问题做出种种假设
发散思维
排除假设,找出唯一的答案
聚合思维
病原体侵 入机体 ,消弱 机体防 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三、思维的种类
二、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
从不同角度、不 同方向思考,寻 求多样答案。
求异
把各种有关信息 集中起来,得出 一个正确结论或 最佳解决方案。
求同
病原体侵 入机体 ,消弱 机体防 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 入机体 ,消弱 机体防 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三、思维的种类
❖ 哪些小动物生活在水里?
5岁儿 童
病原体侵 入机体 ,消弱 机体防 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八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八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区别 联系
语言
言语
人际交流的工具, 交际的过程和结果,
相对静止
相对运动
社会属性
个体属性
结构成分有限
表达无限
符号系统
能力系统
语言源于言语;言语依赖于语言。
二、言语的种类
外部言语
言 语
过渡言语 内部言语
口头言语
对话 独白
书面言语
外部言语
(1)口头言语——是以听、说为主的言语。 A.对话言语
对话言语是一种最基本的言语形式,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人直接进行交际时的言语活动,如聊天、座谈、辩论、讨 论等。
(二)言语的发生阶段(1~3岁)
1—3岁是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阶段。
从1岁起,儿童进入了正式学习语言的阶段。在 接下来2~3年内,儿童便初步掌握了本族的基本语 言。
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先听懂,后会说。
(三)基本掌握口语阶段(3岁~入学前)
3岁到入学前,是儿童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在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方面都有迅 速发展,为入学后学习书面语言打下基础。
3.词义的深化
出现理解词的“泛化”和“窄化”
(1)词的“泛化”:即词义理解的扩张 (2)词的“窄化”:即词义理解的缩小
4.积极词汇逐渐增多
积极词汇又称主动词汇, 是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
消极词汇,又称被动词汇。 是指能够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
(三)语法的掌握
1.句子的发展
(1)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 三岁幼儿口头言语中,往往缺漏主要词类或词序紊乱,
双词语阶段 (1.5-2岁)
①儿童一词多义; ②一岁半后,儿童能说“电报句”。 ③有时缺字漏字,句子不完整,顺序颠倒。 ④先出现名词,还有少许动词,再是形容 词。

幼儿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PPT课件

幼儿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PPT课件

8
第一节 幼儿的生理发展 (二)幼儿皮质抑制功能的发展
内抑制 的发展
3岁以前儿童的内抑制发展很慢,约从4岁起,由于 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内抑制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皮质 对皮下的控制和调节作用逐渐加强。 幼儿的兴奋过程也比以前增强,表现在儿童的睡眠
兴奋过程 的发展
时间逐渐减少,清醒时间相对延长。新生儿每日睡眠时
19
第二节 幼儿认知发展
3. 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
天津幼儿师范学校心理组(1979)的研究发 现,幼儿的形状知觉随年龄发展提高很快。认识 图形正确率高,而对图形命名则正确率低。 丁祖荫(1985)研究发现,幼儿辨认开关时 配对最容易,指认次之,命名最难,幼儿掌握形 状的易难次序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 形、半圆形、梯形、菱形和平行四边形。
28
第二节 幼儿认知发展
(2)元记忆的形成
元记忆就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记忆的元认 知知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 ②有关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③有关记忆策略方面的知识 。 弗拉韦尔等人(Flavell,Friedrick,&Hoyt,1 970)的 实验中,当呈现给被试一套印有10张图画的卡片后,问被试是 否能够全部记住这套卡片。大多数5岁儿童认为能够记住,只 有较少的8岁儿童也这样认为。如果不限定时间,让被试识记 这套卡片,5岁儿童很快就宣布他已识记好了,即使他只记住 很少几张。而8岁儿童却知道花较多的时间去识记,对自己记 忆能力的评价比幼儿要客观得多。
13
第一节 幼儿的生理发展
2.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
精细动作是指协调胳膊、手和手指等 的更小的肌肉的能力。如大肌肉动作的发 展,精细动作技能在儿童早期也有了飞跃 性的发展。 4岁儿童能够很容易地拿着蜡笔或钢笔 在墙上涂写。他们能够运用小剪刀、堆摆 积木、用刷子画画、能够折纸等。5岁儿童 能够系口子、拉拉链,在吃饭的时候能够

第五章学前儿童思维和言语的发展

第五章学前儿童思维和言语的发展
系统化是指在头脑里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 序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的过程。
❃(三)思维的分类
(一)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内容可分为:动 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二)根据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成果的特点可分 为:集中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三)根据思维的新颖性、独创性可分为:常规思 维和创造思维。 (四)根据思维是否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可分为: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五)根据思维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还是科学概念 可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请根据思维的特性分析思维与 感觉、知觉、记忆等心理活动之 间关系?(案例分析)
• 案例:幼儿看到蚂蚁搬家,这是感知过程, 是对蚂蚁搬家的直接反映。但同时幼儿由 此知道天快要下雨了,这是幼儿由看见蚂 蚁搬家而抽想出来的,就是间接的反映, 是思维。至于孩子为什么能从蚂蚁搬家想 到天快下雨,则是因为幼儿过去多次有这 样的感性经验。久而久之,“蚂蚁搬家” 和“天下雨”两件事就连接起来,以后再 看到蚂蚁搬家,他就可以利用这种概况化 了的经验去间接推知大雨将到。
3.幼儿理解事物的特点
幼儿理解事物的水平不高,不深刻,常受外部条件的限制。
(1)对事物的理解常是孤立的,不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内 在关系。如让幼儿看一幅画,年龄越小幼儿经常看到的 是个别的人或物。
(2)对事物的理解主要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如幼儿听 故事时,常需要图形或失误来辅助。
(3)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不能理解事物的内部 含义。如一个小朋友想上厕所,其他幼儿也要去,教师 生气地说“去,去,去,都去!”,这时幼儿根本不理 解教师的意思,反而高高兴兴地一拥而去。
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 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抽象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 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幼儿心理学》课件 主题6 幼儿的思维

《幼儿心理学》课件 主题6 幼儿的思维
学 习 任 务 个体的思维在婴幼儿时期开始发生。幼儿对很多问题无法理解,或者理解得十 分浅显,因此,成人应充分理解思维的概念、特点等,积极培养幼儿的思维能 力。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成人可以通过提问启发幼儿思考,引导幼儿主 动解决问题。
知识殿堂
一 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用来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掌握事物之间的 关系。思维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种认识能力,它表现人的思考过程,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越来越多的 思维活动也逐渐促使了思想的产生和深化。思维是认知过程的高级阶段。
知识殿堂
四 思维的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是思维的3种重要表现形式。
概念
概念以词语掌握为标志,是人脑在表象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也是个体 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表现。
判断
判断是个体断定事物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或者思维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 程。需要注意的是,判断不一定是正确的。例如,穿着朴素的人都是穷人,这个判断显然是 错误的。Fra bibliotek组织性
对原有经验进行重组和改造,以发现 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
推测 总结 改造
知识殿堂
3~6岁是幼儿言语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能用语言来描述周围的环境、事物,以及与他人交往的情况。 但该阶段幼儿的大脑仍处于发育阶段,思维方式较为简单,对事物及现象的判断和理解往往比较片面,做 不到综合考虑。幼儿的思维有如下特点。
演绎推理
从一般到个别,从普遍性原理推导出特殊性结 论的过程
由鸟有羽毛,而蝙蝠没有羽毛,推出:蝙蝠不是鸟
类比推理
根据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推断出其他两个类
由“大象和熊猫”这个示例,在“狮子、青蛙、燕子、金鱼、喜鹊”
似事物之间关系的过程

幼儿心理学课件

幼儿心理学课件

社会规范学习
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和互 动等方式,学习社会规范 和价值观,如尊重他人、 遵守规则等。
道德认知与行为的发展
道德认知
幼儿开始理解道德概念和原则,如公 平、正义、诚实等,并能判断行为的 好坏。
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
幼儿逐渐表现出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 ,如主动帮助他人、遵守规则等,并 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道德 行为。
想象力的表现与培养方法
想象力的表现 能够创造出不存在的事物或场景,并赋予其意义和价值。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组合和创造,形成新的概念和想法。
想象力的表现与培养方法
能够理解和表达抽象的概念和情感,如爱、友谊、正义等。
想象力的培养方法
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和艺术体验,如阅读、音乐、绘画等,激发幼儿的 想象力。
的思想。
沟通技能的发展
听力理解
01
幼儿通过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语言,逐渐发展出对语言的感知和
理解能力。
口语表达
02
幼儿通过模仿和练习,逐渐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和感受。
非语言沟通
03
幼儿学会使用面部表情、手势和身体语言等非语言方式进行沟
通。
阅读与书写准备
阅读兴趣培养
通过丰富的阅读材料和有趣的故事,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和好 奇心。
幼儿心理学课件
汇报人:XXX 2024-01-22
目录
• 幼儿心理学概述 • 幼儿认知发展 • 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 幼儿语言与沟通发展 • 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培养 • 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策略
幼儿心理学概述
01
幼儿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定义
幼儿心理学是研究0-6岁幼儿心理 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幼儿心理学完整版ppt课件

幼儿心理学完整版ppt课件

感知觉发展
利用直观教具,提供丰富刺激 ,促进感知觉发展。
注意发展
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吸引和维 持幼儿注意。
记忆发展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幼儿 巩固记忆。
思维发展
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培养逻辑 思维能力。
关注幼儿情感需求,建立良好师幼关系
情感依恋
满足幼儿对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需 要,建立稳定的情感依恋关系。
情感表达
成因分析
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如家庭环境不良、教育方法不当、社会变迁等。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教育内容
帮助幼儿认识自我、培养积极情绪、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养成良好行为习 惯等。
教育方法
游戏法、故事法、榜样示范法、行为 练习法等,注重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 。
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倾听和理解幼儿的情感表达,给予 积极回应和反馈。
情感调节
帮助幼儿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 绪,培养情感自我管理能力。
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物质环境
提供丰富、安全、卫生的教育环境和游戏材料,满足幼儿探索和 发展的需求。
精神环境
营造温馨、和谐、愉快的班级氛围,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课程设置
的想象空间。
语言发展
语言的概念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幼儿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
语言的种类
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语言的发展阶段
包括前语言阶段、语言发生阶段和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语言的培养
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鼓励幼儿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同时,注 重培养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书写能力。
社会性定义
社会性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幼儿心理学之幼儿言语的发展PPT课件

幼儿心理学之幼儿言语的发展PPT课件

习得过程中,最初出现的是主谓不分的单词句(用一个词代表的句
子),如“狗狗”,可能指的是所有的四脚动物。后发展为双词句
(有两个词组成的不完整句,有时也有三个词组成,又称为电报
句),如“妈妈,饭饭”,它可能表示“饭是妈妈的”,也可能是
指“妈妈在吃饭”。而后又发展到简单句(语法结构完整的单句),
如“我叫小明,我爱画画”。最后出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的复合
可编辑课件PPT
15
3.句子的理解
幼儿对句子的理解总是先于句子的产生,他们 在会讲正确的句子之前,已经能够听懂这种句子 的意思。早在前言语阶段,他们已开始表现出能 听懂成人的一些话,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如果母 亲抱着婴儿问“爸爸在哪里”时,幼儿就会把头 转向父亲。对他说“拍拍手”、“摇摇头”,他 就会做出相应的动作。
可编辑课件PPT
7
二、言语的发生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婴儿便开始了 对语言的准备,直到一岁左右,他们产 生第一个能被理解的词,这一准备期即 前言语期。处于前言语期的婴儿主要进 行两方面的准备。即语音发生的准备和 前言语的交流。
可编辑课件PPT
8
(一)语音发生的准备的特点
1.从反射性发声到咿呀语
最初的6星期内,婴儿通过哭叫、打喷嚏和咳嗽等展示着自己的发音
天分。这一阶段的婴儿处于反射发音阶段。
2~4个月时,他们开始“叽叽咕咕”地发音了,并且出现了持久的
笑声和咯咯的笑声,这些声音反映了他们的舒适状态。四个月左右时, 婴儿的发音系统的形状和结构已经成熟 。
随后的2个月里,婴儿开始了咿呀学语,他们会把辅音和元音结合起
来并连续发出,比如把辅音b和元音a结合起来,形成ba—ba—ba、 ma—ma—ma的重复的多音节的发音,类似于“爸”、“妈”等单音节语

儿童语言的发展PPT课件

儿童语言的发展PPT课件
34
7.量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分 物量词事物单位和动量词动作单位. 物量词的使用必须遵从数词+量词+ 名词的公式. 3、4岁仅能使用少量高频量词只、 个并表现出对它们的过度概括.
22
词的扩张和缩小在2-6岁儿童中普遍
词的扩张:在儿童早期理解词的意义时,儿童不 仅称狗为狗,而且会把牛、马、羊、猪等能走的 四足动物都称为狗.再如,有的儿童看月亮是圆 的,会把窗户上或墙上的圆形图案、圆的饼等圆 东西也都叫月亮. 词的缩小:但此时的儿童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 如桌子一词单指自己家里的方桌,爸爸则仅指自 己的爸爸;再如,把狗和猫称为动物而不承认蝴 蝶也属于动物等现象.
8
1.反射性发声阶段0-3个月
哭也是新生儿最初的发声.哭是新生儿的 一种生理需要,即对环境所作出的反应. 出生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的哭声还没有分 化,虽然引起哭的刺激有多种,但所引起 的哭声基本上没有区别.
9
出生1个月以后的婴儿,哭声逐渐带 有条件反射的性质,出现了分化的哭 声.不同刺激引起的哭声也明显不 同.2个月大的婴儿在舒服的时候,能 发 出 ai、a、e、ei、ou、nei、ai-i 等音.
13
二、语言理解的准备 ——交流发展
14
1.语音知觉
婴儿对言语刺激敏感,1个月的婴儿具 有语音范畴知觉,具有在两个范畴之间 的辨别力,而不是在一个范畴之内的辨 别力. 只有忽略大量的语音范畴内的变异才 能使语言的理解成为可能.
15
2.语词理解
8、9个月,已能听懂成人的一些话,并作 出相应的反应.以动作来回答的反映最初 并非是对语词本身确切的反应,而包括语 词在内的整个情境的反应.不能把词从复 合情境中分离.11月左右开始逐渐分离, 才真正理解词的含义.此时儿童能理解, 但不能说,称被动性语言.只有出现主动 性语言1岁左右才标志符号交际的开始.

儿童心理学ppt课件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儿童心理学ppt课件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四、幼儿掌握语音的特点
1.幼儿期〔3—6岁〕是能够掌握全部语音 的年龄,发音不准的幼儿人数的百分率随 龄增长而降低。
2.幼儿发音的错误,大多数发生在辅音, 而且集中在zh,ch,sh,z,c,s,l,此外, 还有f,n,g,er,r,ang等,但所占比例 较小。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3—4岁幼儿能主动讲述自己生活中的事情, 但是在集体〔如全班〕面前讲话往往不大 胆,不自然。
4—5岁能够独立地讲故事或各种事情。 5—6岁不但能够系统地表达,而且能大胆
而自然地、生动和有感情地进展描述。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二、情境语言的开展和连贯语言的发生 对话语言常常带有情境性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三〕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幼儿心理学完整版PPT课件

幼儿心理学完整版PPT课件
幼儿心理学完整版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23
目录
CONTENTS
• 绪论 • 幼儿认知发展 • 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 幼儿语言与言语发展 • 幼儿个性发展与教育 • 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
01
绪论
幼儿心理学的定义与意义
定义幼儿心理学是研究0-6来自幼儿心理 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意义
想象的发展
想象概述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幼 儿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想象的发展特点
幼儿想象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逐渐发展,想象内容具有夸张 性和模仿性。
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通过故事、音乐、舞蹈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进行创 造性思维和表达。
03
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了解幼儿的情感状态和需求,提供情感支 持和安慰,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
06
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
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
心理健康定义
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行为方面的良好状态,能够适应环境 、积极应对挑战,并发挥自身潜能。
心理健康标准
包括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人际关系和谐、自我 意识清晰等多个方面。
以哭声、笑声、叫声等表达情感,逐渐发展出咿呀学语 的能力。
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教育建议
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
多与幼儿交流,提供多样化的语言输入,包 括阅读图书、讲故事、听音乐等。
鼓励幼儿表达
教育幼儿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避免使用 粗俗、不礼貌的用语。
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鼓励幼儿多说话、多表达,即使有时候表达 不清楚也不要打断他们,给予他们充分的时 间和空间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自我意识的发展

《幼儿思维的发展》课件

《幼儿思维的发展》课件

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和实践
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如积木、拼图等 鼓励幼儿参与家务劳动,如整理玩具、摆放餐具等 组织户外活动,如观察自然、探索环境等 引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如绘画、剪纸等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提供丰富的环境:让孩子接触各种事物,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引导孩子观察:鼓励孩子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描述他们的发现 启发孩子的想象力: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鼓励孩子表达: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特点:思维具有具体性和形象性 特点:思维具有直接性和实践性 特点:思维具有自发性和创造性
具体形象思维
幼儿思维的主要 特点
具体形象思维的 表现
具体形象思维的 发展阶段
具体形象思维对 幼儿认知发展的 影响
抽象逻辑思维
幼儿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阶段 幼儿抽象逻辑思维的特点 幼儿抽象逻辑思维的培养方法 幼儿抽象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遗传变异:影响幼儿的学习能 力、适应能力等
遗传环境:影响幼儿的成长环 境和教育背景
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 学校环境: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 社会环境:社会文化、价值观等 自然环境:自然景观、气候等
教育因素
家庭教育:父母 的教育观念、教 育方式、教育内 容等
学校教育:教师 的教育理念、教 育方法、教育内 容等
社会教育:社会 环境、社会文化、 社会风气等
自我教育:幼儿 的自我认知、自 我调节、自我发 展等
社会交往因素
家庭环境:父母 的教育方式、家 庭氛围等
同伴关系:与同 龄人的交往、合 作、竞争等
学校教育:教师 的教育理念、教 学方法等
社会文化:社会 价值观、文化传 统等对幼儿思维 的影响

幼儿心理学第八章 言语的发展PPT课件

幼儿心理学第八章 言语的发展PPT课件
声的语言活动)
可编辑课件PPT
3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 一、学前儿童口头言语的发展 (先发展口 头言语,后发展书面言语)
• (一)语音的发展
• 言语知觉精确化、发音能力迅速发展 (3岁至4岁),但对于有些语音往往不能 正确发出,如:g发成d,zh/ch/sh发成 z/c/s等;
• 语音发展受环境和教育条件影响。
可编辑课件PPT
13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可编辑课件PPT
4
(二)词汇的发展
幼儿词汇的发展可以从 词汇的数量、词类、词义三 方面的变化来分析。
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量 增加最快的时期。
可编辑课件PPT
5
词汇量的发展
• 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 3~4岁词汇量的年增长率最高 • 各年龄阶段的词汇量: • 3岁,1000; • 6岁,3000; • 7岁,4000
• 词汇增长速度:每天2—3个词
可编辑课件PPT
6
词类的扩展
• 词类掌握从实词到虚词,最先掌握实词。 • 幼儿掌握名词最多,其次是动词,再次
是形容词。(名词→动词→形容词) • 虚词如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掌
握较晚数量也较小,
可编辑课件PPT
7
词义的理解
• 不断深化,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的都在 增长 。
11
三、学前儿童书面语言的发展
• 1、书面言语的掌握比口头言语的掌握困 难。
• 2、四岁是形象知觉发展的敏感期,是认 字的最佳年龄。
可编辑课件PPT
12
四、学前儿童言语的培养
• 创造条件,让儿童有充分交往与活动的 机会。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PPT课件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PPT课件
(1)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①具体性:是指幼儿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 ②形象性:表现在幼儿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
形象来思维。
15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还有一系列的派生特点: ①自我中心化——幼儿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
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 ②泛灵性——幼儿将一切物体都赋予生命色彩。 ③经验性——幼儿的思维是根据自己的思维经
验来进行的。 ④表面性——指幼儿的思维只根据具体接触到
的表面现象来进行。
16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在幼儿期,特别是5岁以后,明显地出现了 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17
精选2021最新课件
(三)幼儿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1、幼儿对概念的初步掌握 (1)幼儿概括的发展 幼儿的概括水平是处于从表面的、具体的感
19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掌握概念的特点:
第一,幼儿掌握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是不 准确的,只反映事物外部的表面特征,而不 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第二,幼儿所掌握的大多是日常生活中能具 体接触到的具体事物概念,而不易掌握一些 比较抽象的性质概念、关系概念、道德概念。
20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 最初对实物概念的掌握
3
精选2021最新课件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
4
思考
精选2021最新课件
思维与感知觉的关系
感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及其外 部关系的直接反映,属于认知的低级阶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征、内部联系及规
律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属于认知的高级阶段。
5
精选2021最新课件
(二)思维的特性 清晨出门锻炼,发现地面湿漉漉的,你认为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

最早使用描述物体特征的形容词,其次是描述动作 和人体外形的词,最迟使用的是描述情感及个性品 质的词。 讨论:儿童使用形容词发展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1.从物体特征的描述发展到事件情境的描述; 2.从单一特征到复杂特征; 3.从方言到普通话口语到书面语言; 4.从形容词简单形式到复杂形式。
儿童使用形容词的发展过程
7、量词
儿童量词的掌握特点与认知发展有一定关系 , 量词的使用必须遵从“数词+量词+名词”的 公式 。
4岁儿童已能运用这一公式 ,但只使用量词中的 高频词“个”、“只”,并表现出对个、只的高 度概括 ,在任何名词前都加上个或只作为量词。
∆ 5岁左右儿童虽已开始注意到量词和名词的搭配 ,但还没有掌握正确的搭配方法。
二、语音产生
反射性发声阶段:5周后,婴儿的哭声逐渐带有条 件反射的性质,出现了分化的哭叫声。 牙牙语阶段:牙牙语就是类似成人语言中所使用的 那些音节的重复。牙牙语的作用不在于通过牙牙语 掌握特殊的感觉运动技能,也不在于具体的发某个 音以便以后使用,而是通过牙牙语学会调节和控制 发音器官的活动。
语言产生的准备
∆ 儿童到6岁时才能较好理解常见的被动语态句,11 岁时对各种类型的被动句都能理解。
∆ 儿童4岁前已经能理解简单的否定句,但对基本的 双重否定句则要到6、7岁才能理解。
∆ 儿童对各种复合句的理解也有一个过程。国内一 些研究表明,4岁儿童能理解并列复句,6岁儿童 基本上能理解递进复句,不过还不能理解选择复 句。稍后,他们能理解条件复句和因果复句。让 步复句要到7、8岁时才能理解。
∆ 说话的语用技能的发展 ∆ 听话的语用技能的发展
说话语用技能的发展 1、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语言 2、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 3、逻辑性逐渐提高 4、逐渐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问幼儿电灯与蜡烛有什么共同点,回 答往往是“都是白的,长的。”
• 由于表象功能的发展,儿童思维逐渐从 动作中解脱出来,也能够从直截了当感 知的客体中转移出来,从而比直觉行动 思维有更大的概括性与灵活性。然而 思维仍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 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具体形象往往产 生干扰作用。
• (三)抽象逻辑思维(6、7岁后) • 抽象逻辑思维反映的是事物的本
质特征,是运用概念、依照事物的 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 • 抽象逻辑思维是靠语言进行的思 维,是人类所特有的思维方式。
• 幼儿时期的抽象思维仅仅开始萌 芽。儿童的思维在6、7岁以后才 开始进入初步的逻辑思维时期。
二、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第二节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及培养
• 一、婴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


由直观行动思维发展到具体
形 象思维,最后发展到初步的抽象
逻辑思维。
(一)直观行动思维(0~3岁左右)
是最低水平的思维。这种思维的概括水 平低,更多依赖于感知觉与动作来进行。
皮亚杰称之为“感知觉思维”
直观行动思维活动的典型方式是“尝试 错误”
幼儿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
以表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开始萌芽; 幼儿的表象思维具有象征性、经验性、 拟人性、表面性与刻板性等特点
• 三、幼儿概念、判断、推理的发展
• 概念、判断与推理是人类思维活动的 基本形式。
• 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她们 思维水平的高低,而概括水平是幼儿掌 握概念的直截了当前提。
1、直观行动思维依赖于一定的情境 2、直观行动思维离不开儿童自身的行动
思维只在动作之中进行。
(二)具体形象思维(3~6、7岁左右) 具体形象思维也称表象思维。 是3~6、7岁幼儿的主要思维方式。即幼
儿靠事物在头脑中储存的具体形象(表 象)与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思维活动。
具体形象思维是在直观行动思维基础上 发展而来的,是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
• (三)幼儿数概念的发展
• 数概念是关于反映事物数量与事物间序 列的概念。
• 幼儿数概念发展的三个时期: • 1、对数量的感知动作时期 • 2、建立数词与物体数量之间的联系时期 • 3、数运算初期时期
• 第一时期(2~3岁):对数量的感知动作时期
• 时期特征:
• 1、对大小、多少的笼统感知。对明显的大小、 多少的差不能区分,对不明显的差不,只能讲 “这个大、那个小”,“两个都不多,合起来才 多”。
• 二、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
• 直觉思维:是人们面临新问题、 新事物与现象时,凭直觉能迅 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活动。 是一种直截了当的领悟性的思 维活动。
• 分析思维:即逻辑思维,它是遵 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
• 三、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
• 集中思维:是指人们依照已知的信 息,利用熟悉的规则去解决问题,或 者从给予的信息中,推出新的结论。
• 2、会唱数,但范围一般不超过1~5、
• 3、逐步学会手口协调的小范围(不超过5)的点 数(数事物),但点数后讲不出物体的总数。个 不儿童能做到伸出同样多的手来比画。
• 概括的三种水平: • 动作概括水平 • 具体形象水平的概括 • 本质抽象的概括水平
• 幼儿具体形象概念的形成
•的。
• 例如:帽子靴子、走、吃
• 幼儿的概念往往是具体形象概念,而 不是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概念。
• 幼儿概念的形成是将所认识的事物
•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 向考虑,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与基 于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大 量、独特的新思想。
• 四、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
• 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 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与程序直 截了当解决问题。
• 创造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 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 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例:
4岁小孩开始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 思维过渡。
如计算3+4=7,可不能对抽象数字进行 加减,而是在头脑中用三个手指加上四 个手指,或三个苹果加上四个苹果等具 体形象计算。
逻辑思维
❖ 当人们面对抽象性质的任务,需要运用概念、 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
因A﹥B 且B﹥C 则A﹥C
• 语词:是对客观事物一般属性与 联系的概括。
• 思维的特征:
• 1、概括性

即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与规律抽
取出来,加以概括。
• 2、间接性

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
与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
接的认识。
• 3、对经验的重组

思维是一种探究与发现新
五、思维的种类
一、从个体发展来看
• 例如:儿童作画常常事先没有目的,即先做 后想,或者边做边想,只有画出来之后才明 白画的是什么。
• 澡盆里婴儿的戏水动作,只有当置身于澡 盆里面的时候,才会发生。当离开澡盆的 时候,这种动作就停止了,而且也特别难在 没有澡盆的时候复现。
儿童在进行这种思维的时候,只能反映自己 动作所能触及的具体事物,依靠动作考虑,而 不能离开动作在动作之外考虑,更不能计划 自己的动作,预见动作的效果。
直觉行动思维
形象思维
逻辑思维
思维与动作密不 可分。
运用已有的直观 形象(表象)解决问 题。
运用言语符号 形成的概念来 判断、推理。
动作思维
动作思维是主要依靠直观动作解决问题的思 维称为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如修理机器等。
直觉行动性一
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运用脑内已有表象解决问题的思 维。如房间布置设计。
作用于感受器官所产生的反映。 它反映的是事物外部特征与事 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而不是事物 本质属性与内在规律性,较为粗 浅与片面,是认识的低级时期。 而人的思维是在对事物感知觉 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认识的高级
• 思维与语言

思维与语言密不可分。语
词是思维活动必不可少的材料,
思维的表达与交流要借助于语
言活动来实现。
幼儿思维与言语的发展
思维的概述
• 思维的概念: • 思维是借助动作、表象或语言实现
的,对客观事物概括性与间接性的认 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 抽象逻辑思维:借助语言实现对客观 事物的间接而概括反映的思维。
• 思维与感知觉 • 联系与区不: • 思维与感知觉一样都是人脑
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 但感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截了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