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车涂装工艺设计规范
涂装通用工艺规程3
![涂装通用工艺规程3](https://img.taocdn.com/s3/m/b1e63fa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9.png)
涂装通用工艺规程3国机重工常州挖掘机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QZ/ZGL GJ03.0107-2013涂装通用工艺规程(试行版)分发号:GJ03受控状态:2013-11-30发布2013-12-01实施挖掘机公司技术质量部发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飞本标准审核人:席工本标准批准人:王子明标准更改栏涂装通用工艺规程1 涂装材料检验规程1.1用于涂装的涂料和稀释剂必须标明牌号、名称、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并须有合格证(包括生产厂家合格证及进厂检验合格证)。
1.2根据相关技术要求,质量部在进货检验中应检查涂料和稀释剂的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牌号、名称、颜色,符合要求者方可允许用于生产。
2 涂装材料调配和使用规程我公司有关涂料调配及使用要求均按本规程进行,当有不明确处由工艺部门决定。
2.1涂料一般易起本质变化,有一定的使用期限,丙烯酸聚氨酯类等双组份漆的主漆保质期为一年,固化剂保质期为6个月;稀释剂一般保质期为1年。
各种涂料的具体保质期应按包装桶上的要求,及时使用。
过期的涂料原则上不得用于生产。
2.2涂料开桶后,应首先检查涂料的物料状态,正常应为经搅拌后呈均匀一致的液相状态,如涂料出现明显增稠现象甚至胶化、凝结和结块,则说明涂料已发生变质,但涂料出现沉淀能搅起、增稠经搅拌后能恢复正常稠度可视为正常,发现变质的涂料应尽快联系相关部门对同批号的涂料统一进行处理,不可擅自再用。
使用过程中,已拆开包装的涂料应尽快在短时间内用完,在尚未用完之前应密闭保存,尽量避免空气、水和其它杂物造成变质。
2.3涂料的调配和稀释必须按各种产品涂装工艺及本规程要求由生产人员进行操作,因气候和使用工具等改变,允许将稀释剂有所变动,但须经过工艺主管部门允许。
2.4颜色、品种、牌号、批号不同的涂料,不得私自调在一起使用。
所有涂料及挥发性物质必须盖好,妥善储存。
2.5调配和稀释涂料必须在干净的容器内进行(必须是用同类稀释剂仔细清洗过的油漆桶或容器方可使用)。
汽车涂装工艺技术管理规范
![汽车涂装工艺技术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929c55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c.png)
汽车涂装工艺技术管理规范汽车涂装工艺技术管理规范一、前期准备在进行汽车涂装工艺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
首先,要对所涂装汽车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表面无凹凸不平和损坏。
同时,要清洁车身表面,除去油脂和灰尘等杂质,以保证涂层的附着力。
此外,还需要对涂装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二、涂装工艺选择根据汽车的材质和涂装要求,选择合适的涂装工艺。
常见的涂装工艺包括喷涂、刷涂和电泳涂装等。
不同的涂装工艺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三、涂料选择在进行汽车涂装时,必须选择合适的涂料。
涂料的选择要考虑到其附着力、耐候性、耐磨性和颜色稳定性等因素。
同时,还要根据涂装工艺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喷枪和喷涂压力等参数。
四、涂装过程在进行汽车涂装时,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
首先,要进行底漆的喷涂,保证涂层的平整和附着力。
然后,进行面漆的喷涂,保证涂层的颜色和光泽。
最后,进行清漆的喷涂,保护面漆,提高涂层的耐久性和抗紫外线能力。
五、涂装环境控制在进行汽车涂装时,必须对涂装环境进行控制。
首先,要保持涂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涂料的干燥和固化。
同时,还要控制涂装车间的通风和洁净度,防止外界灰尘和杂质的进入,影响涂层的质量。
六、质量检验在汽车涂装完成后,必须进行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涂层的厚度、硬度、附着力和光泽等指标的测试。
只有通过质量检验的涂装才能出厂,否则需要重新修复或重涂。
七、记录管理在进行汽车涂装工艺时,必须做好详细的记录。
记录的内容包括涂装工艺参数、涂料使用情况、质量检验结果和修复情况等。
这些记录可以用于工艺的控制和质量的追溯,提高涂装工艺的管理水平。
总之,汽车涂装工艺技术管理规范是确保涂装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工艺操作和管理,才能保证汽车涂装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管理水平,推动汽车涂装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工程车辆喷涂方案设计规范
![工程车辆喷涂方案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b15d78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bd.png)
工程车辆喷涂方案设计规范1. 前言工程车辆喷涂是重要的车身装饰和标识性标志,它不仅可以提高工程车辆的辨识度和醒目度,还能够突出企业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
对于工程车辆喷涂的设计和制作,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规范和标准,在重视创新的同时,体现品牌形象和专业性。
2. 设计规范2.1 喷涂材料的选择喷涂材料是影响工程车辆漆面效果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选择优质的喷涂材料,以保证工程车辆表面的光泽度和持久性。
建议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汽车喷漆材料,具有以下特点:•耐污染、耐紫外线、耐酸碱腐蚀;•具有优良的附着力和抗冲击性;•涂层具有一定的弹性,不易龟裂或脱落;•涂层颜色鲜艳、饱满、光泽度高。
2.2 车身涂装的设计工程车辆的涂装设计需要满足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业务特点,同时考虑到实用性和美观性。
具体要求如下:•车身涂装的整体效果应够简洁、明快,颜色以单色或少量色彩为主,避免过于花俏;•工程车辆的涂装图案要具有标志性,容易识别和记忆,涵盖企业的品牌和宣传信息;•总体涂装设计要与车身外形相协调,避免造成视觉上的不协调和负面效果。
2.3 喷涂的施工流程和标准工程车辆涂装的施工流程应该经过以下步骤:•铲除旧漆面、进行车身处理;•喷涂底漆;•喷涂面漆;•进行车身调整和修剪;•涂装后进行检测。
其中喷涂底漆、面漆的厚度、颜色、光泽度、附着力和密度等参数应符合国家汽车喷涂标准,而且施工过程温度和湿度控制要求较高,应符合如下标准:•相对湿度在60%左右,温度保持在20℃左右;•非溶剂型喷漆时,含水量不能超过1%;•使用对环境无污染的清洁剂、去污剂等。
2.4 喷涂的质量检测标准工程车辆喷涂的质量标准应符合国家汽车喷涂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以下要求:•涂层在不影响使用寿命前,不应有明显剥落、脱落、龟裂等现象;•喷漆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涂料表面鼓包;•色彩应与样品颜色一致,色差应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喷漆表面不能出现滴流、翘浪、毛刺等;3. 结论工程车辆喷涂是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专业性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遵循国家汽车喷涂技术标准,选择优质的喷涂材料,并对车身涂装的设计和施工流程进行严格控制,从而保证工程车辆涂装的质量和效果。
汽车涂装工艺技术管理规定
![汽车涂装工艺技术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3a6624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b.png)
汽车涂装工艺技术管理规定汽车涂装工艺技术管理规定一、安全生产管理1. 汽车涂装作业人员应遵守生产安全规定,严禁穿戴不符合要求的衣物和饰品。
2. 涂装现场应维持通风良好,确保操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3. 所有涂装设备和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4. 涂装过程中必须使用防火防爆工具和设备。
二、涂装准备管理1. 在进行涂装前,应对汽车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打磨,确保表面的平整和粘附性。
2. 对需要修复的车漆应进行彻底的修复和底漆处理。
3. 涂装准备工作需要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以防止灰尘和杂质的污染。
三、涂料和喷枪管理1. 所有涂料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和测试,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2. 涂料的存储和使用必须符合相关规定,避免火源和高温。
3. 涂料喷枪必须保持清洁,避免堵塞和杂质。
四、涂装操作管理1. 涂装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资格认证,熟悉涂装工艺和安全规定。
2. 涂装操作必须按照严格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确保涂料的均匀和一致。
3. 涂装过程中必须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涂层的质量。
4. 涂装结束后,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涂层的光泽和平整度。
五、废液和废物处理管理1. 废液必须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妥善处理,严禁随意排放和倾倒。
2. 废料和废漆桶必须妥善封装和标记,以确保安全运输和处理。
六、质量管理1. 涂装车间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每一辆车的涂装质量稳定和一致。
2. 涂装质量问题必须及时处理和纠正,并进行相应的追踪和分析。
七、环境管理1. 汽车涂装工艺必须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2. 废气、废液和废物的排放必须符合相关的排放标准和要求。
综上所述,汽车涂装工艺技术管理规定对于保证涂装质量、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只有加强对涂装过程的管理和监督,才能有效提升涂装工艺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涂装作业人员也应增强自身的技术素质和安全意识,提高工作技能和操作水平。
通过有效管理,确保汽车涂装工艺的规范运行,将为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和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做出积极贡献。
涂装工程安全设计规范
![涂装工程安全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44e0c4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4.png)
涂装工程安全设计规范一、引言涂装工程是指使用喷涂、刷涂、热熔镀等方法将涂料涂敷于物体表面的一种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船舶等行业。
由于涂装工程涉及有毒有害物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制定涂装工程安全设计规范,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二、工程设计阶段安全设计要求在工程设计阶段,应进行涂装工艺分析,确定相应的涂装工艺和设备,同时需满足以下安全设计要求:1.工艺选择:选择符合环保标准、无毒无害的涂料,并优先选择水性涂料,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
2.设备选型:涂装设备需要符合安全、可靠的要求,并配备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如漏电保护器、防爆设备等。
3.通风系统设计:根据涂装车间的大小和涂装设备的类型,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内部空气质量达到安全标准。
4.防火设计:根据涂装工艺的特点,采取防火隔离措施,确保涂料的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不引起火灾事故。
三、施工现场安全设计要求在涂装工程的施工现场,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风险,为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设计要求:1.安全交底:施工前应组织安全交底会,明确施工人员的工作责任和安全事项。
2.安全通道:保证施工现场有清晰明确的安全通道,便于人员疏散和应急救援。
3.劳动防护用品:要求施工人员佩戴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
4.检修和维护:定期对涂装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四、安全操作规程涂装工程的安全操作规程是防止操作人员发生事故的重要措施,应包括以下内容:1.操作人员培训:对涂装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包括涂料的性质、操作要求、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2.操作规程:制定涂装操作规程,明确涂装设备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操作要求。
3.个人防护措施:操作人员应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禁止穿戴宽松的衣物、戴饰品等可能造成伤害的物品。
4.故障处理:对于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操作人员应及时停工并上报相关责任人,等待处理后方可继续操作。
特种车辆油漆通用工艺规程
![特种车辆油漆通用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2b7cc6b192e45361066f5df.png)
特种车辆涂装通用工艺规程编制审核批准1总则1.1本规程适用于产品及其零部件的涂装技术要求及检测要求。
若本规程与产品图纸要求相矛盾时,以产品图纸为准。
1.2本规程解释权属于技术中心工艺部。
2涂料要求2.1涂装所用的底漆、腻子、中涂漆、面漆及与之配套的辅料等必须相互配套。
2.2涂料质量必须符合化工标准或有关标准的规定。
3涂料的选择原则3.1产品机身外表面的涂料颜色按JB2299的规定执行,或根据客户的要求确定。
3.2机身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装饰性线条或颜色。
3.3涂料的选择原则见表1。
表14涂装前的表面处理按《焊接件通用工艺规程》第7章的规定执行。
5遮蔽部位属下列情况之一的,不进行涂装:1)机械加工的配合面、工作面、摩擦面;2)各种电机、阀、泵、液压软管、快速接头表面;3)镀锌、镀铬件表面,无特殊要求的有色金属表面;4)电气元件、电气线路、电控箱;5)非金属制件表面;6)已按要求涂装的外购件;7)密封的内表面和设计上注明不涂漆的部位。
6涂装作业准备6.1发料与领料6.1.1涂料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品种、牌号、颜色和定额数量发放领取。
6.1.2稀释剂应根据规定的品种和比例发放领取。
6.1.3涂装所用的底漆、腻子、中涂漆、面漆及与之配套的辅料等必须相互配套。
6.2开罐6.2.1涂料在开罐以前,应确认品种、牌号、颜色正确无误。
6.2.2涂料应根据实际需要量,在涂装工作即将开始时开罐,避免浪费。
6.2.3开桶前将桶外的灰尘、杂物除尽以免混入漆桶内。
开桶后若发现有结皮现象,则应将漆皮整块或分若干块取出,以免影响质量。
6.3搅拌由于漆中各成份比重的差异,可能有沉淀出现。
所以在油漆使用前,须将桶内的油漆及沉淀物全部搅拌均匀后才可使用。
6.4多组份涂料的与熟化6.4.1使用多组份涂料时,各组份必须严格按照比例正确计量混合,混合次序应按规定程序进行。
6.4.2有熟化要求的涂料必须进过熟化程序,才能开始喷涂,熟化时间应遵守涂装说明书或涂料产品说明书的有关规定。
专用车喷漆工艺操作规范
![专用车喷漆工艺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0f0aa611eb91a37f1115cba.png)
专用车喷漆工艺操作规范一、预涂底漆的施工:1 喷涂前须对底材进行处理,要求无锈、无油污,保持清洁干燥。
2.先将漆浆搅匀,按比例加入固化剂,搅匀熟化30分钟。
3.用专用稀释剂调整施工粘度;根据用量配漆,用多少配多少,配好的漆应在8小时内用完。
4.建议喷涂一道,粘度在15-18秒(涂-4#)干膜厚度最大为25µm。
二、底漆的施工:1.喷涂前须对底材进行处理,要求无锈、无油污,保持清洁干燥。
2.先将漆浆搅匀,按比例加入固化剂,搅匀熟化30分钟。
3.用专用稀释剂调整施工粘度;根据用量配漆,用多少配多少,配好的漆应在8小时内用完。
4.建议喷涂2道,每道干膜厚度为35±5µm,要求施工间隔大于20分钟。
5.如须打磨,需在环境温度15℃以上,干燥24小时后进行。
三、不饱和聚酯腻子的施工1.在底漆完全干透后,即可进行腻子的施工。
2.打开桶盖后,先将桶内腻子搅匀,按比例加入固化剂调配均匀,即可进行刮涂施工。
3.先刮一道15#腻子,再刮两道11#腻子,然后用三道15#腻子找平。
4.刮完每道腻子间隔4小时后打磨,然后再刮下一道腻子,最后一道须仔细打磨。
如果冬天气温过低,需延长打磨时间或加入催干剂,调整固化时间。
5.配好的腻子一般须在10-30分钟内用完,根据施工需要也可以通过调整固化剂的用量调整适用时间。
四、中涂底漆的施工:1.刮好腻子,打磨平整后,即可喷涂中涂底漆。
2.将桶内漆浆搅匀,按比例加入固化剂,加入固化剂,搅拌均匀,熟化30分钟。
3.根据用量配漆,用多少配多少,配好的漆应在8小时内用完。
4.用专用稀释剂调整到施工粘度{大约涂-4#杯、17-22秒}即可进行空气喷涂。
5.建议喷涂两道,中间隔24小时,第二道完全干透后{环境温度15℃以上,24小时,根据施工需要,用腻子找平缺陷,用砂纸打磨平整,再喷第二道中涂底漆。
6.要求中涂层漆膜平整光滑,无流挂。
五、面漆的施工:1.要求底材干燥,无水珠、油污及其它杂质。
涂装工艺规范和检验方法
![涂装工艺规范和检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5ac8be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d.png)
涂装工艺规范和检验方法涂装工艺规范1. 引言本涂装工艺规范是为了确保涂装工艺的统一、标准化,并提高涂装质量和效率。
本规范适合于以下涂装领域:汽车创造、家具制造、船舶涂装等。
2. 涂装前的准备工作2.1 审核涂装工艺要求:根据产品的材料、形状、颜色等要求,确定涂料的种类、厚度以及涂装步骤。
2.2 准备涂装设备:确保设备完好,操作人员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2.3 准备涂料和辅助材料:选择适合的涂料品牌和种类,确保涂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准备好所需的辅助材料。
3. 涂装工艺步骤3.1 表面处理:清洁、除锈、研磨等操作,确保基材表面干净、光滑,有利于涂料附着。
3.2 底漆涂装:选择适合的底漆,并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底漆涂装工作。
3.3 中涂:根据涂装要求,选择合适的中涂材料和方法进行涂装。
3.4 面漆涂装:选择适合的面漆进行涂装,保证产品表面的光泽和颜色。
3.5 烘干和固化:根据涂料厂家的要求,进行烘干和固化工作,以提高涂装效果和产品的耐久性。
4. 涂装质量检验方法4.1 外观检验:对涂装后的产品进行视觉检查,包括涂层的平整度、颜色一致性以及有无缺陷等。
4.2 涂层厚度测量:使用涂层厚度测量仪器对涂层进行厚度测量,确保涂层的厚度符合要求。
4.3 粘附力测试:使用剥离力测试仪器对涂层的粘附力进行测试,确保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粘附力良好。
4.4 耐候性测试:将涂装后的产品放置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进行耐候性测试,评估涂层的耐久性。
5. 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涂装工艺流程图附件2:涂料供应商信息表附件3:涂层厚度测量记录表附件4:外观检验标准表6. 法律名词及注释无---------------------------------------------------涂装工艺检验方法1. 引言涂装工艺的检验是为了确认产品的涂装质量、稳定性和耐久性。
本详细介绍了涂装工艺的各个检验项目和方法。
汽车涂装中的涂装工艺规范和标准
![汽车涂装中的涂装工艺规范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36ad30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4.png)
涂装废弃物处理
涂装废弃物应按照国家相关法 律法规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 。
涂装废弃物中含有的有害物质 应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对环 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涂装企业应建立废弃物管理制 度,加强废弃物处理和监管, 确保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
环保标准与合规性
01
汽车涂装中的涂装工艺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标准及法规要 求。
汽车涂装中的涂装工艺规范和标准
目录 CONTENTS
• 涂装工艺规范 • 涂装标准 • 质量控制与检验 • 安全与环保 • 培训与提升
01
涂装工艺规范
涂装前处理
表面处理
去除表面的油污、锈迹、氧化皮 等杂质,确保表面清洁干燥,以 便涂料能够均匀附着。
预涂装处理
对表面进行预涂装处理,如打底 、填充等,以提高涂料的附着力 和覆盖力。
。
涂料储存与管理
确保涂料储存环境干燥、阴凉 ,避免混放和污染。
工艺参数控制
严格控制涂料的调配比例、喷 涂压力、喷涂距离等工艺参数
。
涂装后的质量检验
外观检查
检查涂膜表面是否光滑 、平整、无气泡、无杂
质。
色差控制
对比涂膜颜色与标准色 板,确保色差在允许范
围内。
厚度测量
使用测厚仪检测涂膜厚 度,确保符合工艺要求
考核与认证
建立完善的考核和认证体系,确保 涂装工人的技能水平符合要求。
新工艺与新技术的推广
引入先进的涂装工艺和技术
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及时引入新的涂装工艺和技术,提高生产效 率和涂装质量。
培训与指导
对新工艺和技术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涂装工人能够熟练掌握和应 用。
评估与优化
对新工艺和技术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优化,不断完善和提高生产 水平。
专用车喷涂方案
![专用车喷涂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830008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7e.png)
专用车喷涂方案摘要本文档旨在为专用车辆的喷涂方案提供详细的技术说明和操作指导。
涵盖了准备工作、喷涂材料选择、涂装过程、涂层保养等方面内容。
通过本文档的指导,您能够有效地完成专用车辆的喷涂工作。
简介专用车辆的喷涂工作不仅能够提高车辆的美观度和识别度,还能起到保护车辆表面和延长车辆使用寿命的作用。
因此,选择适当的喷涂方案和合适的涂装材料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为您提供实用、可行的喷涂方案,以帮助您有效地进行专用车辆的喷涂工作。
准备工作在进行专用车辆的喷涂工作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喷涂工作的顺利进行。
下面是准备工作的一些重要步骤:1.清洁车辆表面:首先,需要将车辆表面彻底清洁,清除所有的尘土和污垢,以确保涂料能够附着在车辆表面。
2.修复表面缺陷:检查车辆表面是否存在凹坑、划痕或其他缺陷。
对于存在缺陷的部分,需要进行修复,以获得平整的表面。
3.做好遮盖工作:在开始喷涂之前,需要使用适当的遮盖材料,例如薄膜或粘胶纸,将需要保护的部分进行覆盖,防止涂料溅到不需要喷涂的区域。
4.环境准备:喷涂工作需要在合适的环境中进行,确保通风良好,并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同时,还要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以免灰尘等杂质附着到车辆表面。
喷涂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喷涂材料对于专用车辆的喷涂效果和质量至关重要。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要求,可以选择以下几种喷涂材料:•汽车用面漆:汽车用面漆具有较高的光泽度和耐候性,适用于需要持久保持良好外观的专用车辆。
•防腐底漆:防腐底漆能够有效地防止车辆表面的锈蚀,提高车辆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
•特种涂料:根据专用车辆的不同需求,可选择耐高温、耐化学品、抗紫外线等特种涂料,以提供额外的保护和特殊的性能。
在选择喷涂材料时,还应考虑到涂料的环保性能和施工的方便性。
涂装过程下面是专用车辆喷涂的一般过程:1.喷涂准备:将选定的喷涂材料按照所需的比例进行充分搅拌,确保涂料的均匀性。
根据需求,可以添加稀释剂或固化剂来调整涂料的粘度和干燥时间。
涂装通用工艺设计规范方案
![涂装通用工艺设计规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ad69550066f5335a8121ea.png)
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涂装施工过程中涂装施工原则、涂装前处理施工操作规程、调漆通用技术要求、喷涂、刷涂、刮灰与打磨操作规程、整车与典型零部件涂装工艺流程等。
本标准不适用于酸洗磷化、电泳、抛(喷)丸、粉末喷涂、高压无气喷涂、静电喷涂等成套设备和流水线的设备操作规程。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2894 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GB 6514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7692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T 8923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12942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 14444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3 涂装施工原则3.1 涂装施工人员应经基础知识和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方能上岗操作。
3.2 涂装作业应满足GB 6514、GB 7692和GB/T 12801要求;施工环境、原材料、工具设备及操作工的劳动保护没达到要求不得施工。
3.3 前处理及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行涂装施工,底漆不合格的零件不得打密封胶或刮灰处理。
3.4 零部件在涂装施工过程中不得交叉污染,离地高度应大于500mm。
4 涂装前处理施工操作规程4.1 薄板件涂装前处理4.1.1所有薄板件后续要求加工且未预处理的零件表面经除油、打磨、除锈、去氧化皮处理后喷涂预处理车间可焊型防锈底漆,漆膜厚度为20~25 m。
4.1.2 对于油污或锈蚀较为严重的零件,应在零件进入抛(喷)丸前进行人工除油或打磨处理,除油剂首选水溶性清洗剂,也可选用200#溶剂汽油;除锈用80目砂纸或0#砂布。
4.1.3漆烘干后,应用120~180目砂纸仔细打磨一遍,缝隙处应挤涂焊缝密封胶保护(碰焊件可预先打好碰焊胶);有缺陷的地方,可填补原子灰刮平。
汽车涂装车间建筑设计标准
![汽车涂装车间建筑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8b5ace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6.png)
汽车涂装车间建筑设计标准
汽车涂装车间建筑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
1. 布局:车间内需要合理划分不同功能区域,包括喷涂区、烘干区、准备区、涂装区、配料区等,以满足生产流程的需要。
喷涂区和烘干区通常需要设有排风系统和空气过滤系统,保证空气质量和员工健康。
2. 空间要求:汽车涂装车间需要具备足够的高度和宽度,以容纳汽车的大小和操作空间。
建议车间层高不少于6米,并设有适当数量的进出口通道和消防通道。
3. 照明设计:车间内需要充足的照明,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工作安全和效率。
建议采用天窗、天然光和合适的照明设备来提供均匀的光照。
4. 通风系统:汽车涂装车间需要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以排除废气和有害气体,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通风系统需要满足对工人和周围环境的要求,如过滤器、换气扇和空气净化设备等。
5. 环境控制:涂装车间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以确保涂装质量和操作者的舒适度。
建议采用恒温、恒湿等设备进行控制,并定期检测和调整环境参数。
6. 安全标准:车间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包括消防安全、电气安全、防爆安全等。
应设有紧急出口和逃生通道,并配备消防设备和安全设施。
7. 环保要求:涂装车间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损害,包括废气处理设备、废液处理设备、噪声控制设备等,以确保车间运营符合环保要求。
总结起来,汽车涂装车间建筑设计应考虑到布局合理、空间充足、照明适当、通风良好、环境可控、安全可靠和环保等要求,从而为车间生产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保障。
涂装工艺规范
![涂装工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9137e009b6648d7c0c74622.png)
编号:涂装工艺规范编制:校对:审核:批准:目录1 目的 (1)2 适用范围 (1)3 引用标准 (1)4 规范内容 (1)4.1 定义及特点 (1)4.2 涂装工艺要求 (1)4.3 基本工艺流程 (2)4.4 处理工艺及设备 (2)4.4.1 典型工艺流程 (2)4.4.2 主要构成设备 (4)4.4.3 前处理质量要求 (4)4.5 电泳工艺及设备 (5)4.5.1 典型工艺流程 (5)4.5.2 主要构成设备 (5)4.5.3 电泳质量要求 (7)4.6 密封及PVC喷涂 (8)4.6.1 主要设备 (8)4.6.2 密封质量要求 (8)4.7 中、面涂工艺及设备 (8)4.7.1 典型工艺流程 (8)4.7.2 主要构成设备 (9)4.7.3 面漆质量要求重要指标 (11)1目的确定涂装工艺流程,明确工艺规则,建立涂装质量标准,保证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N1 M1类车辆。
3引用标准GB/T 3978—94 标准照明体与照明观测条件GB/T 13452.2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GB/T 3181—1995 漆膜颜色标准4规范内容4.1定义及特点1)所谓汽车涂装是指将涂料(流动或粉末)涂布到清洁的(经过表面处理的)汽车面上,经干燥成膜的工艺。
2)汽车涂装的主要特点:1、防腐2、装饰4.2涂装工艺要求1)在侧围下部和车门最下部开漏液孔2)在地板总成低洼处布置漏液孔4.3基本工艺流程手工清理擦净⇒上挂⇒大流量冲洗⇒预脱脂(喷) ⇒脱脂(浸+喷) ⇒第一水洗(喷) ⇒第二水洗(浸+喷) ⇒表面调整(浸+喷) ⇒磷化(浸+喷) ⇒第三水洗(喷) ⇒第四水洗(浸+喷) ⇒循环纯水洗(喷) ⇒循环纯水洗(浸+喷) ⇒新鲜去离子水洗(喷) ⇒阴极电泳⇒ UF1洗⇒ UF2洗(浸+喷) ⇒UF3(喷) ⇒新鲜UF洗(喷) ⇒去离子水洗(浸+喷) ⇒去离子水洗(喷) ⇒新鲜纯水洗(喷)⇒转挂⇒吹水⇒电泳烘干⇒强冷⇒扳金修整⇒涂焊缝密封胶、装隔音垫⇒喷涂(PVC)⇒烘干⇒强冷⇒打磨、擦净⇒鸵鸟毛(将来)+静电除尘⇒中涂一(内口)⇒中涂二、涂黑(外表面)⇒烘干⇒强冷⇒打磨⇒擦净⇒鸵鸟毛+静电除尘⇒喷底漆(内口)⇒喷底漆(外表面)⇒喷清漆(内口)⇒喷清漆(外表面)⇒流平⇒烘干⇒强冷⇒检查修复⇒喷防锈蜡⇒送总装返修、返工---4.4处理工艺及设备4.4.1典型工艺流程4.4.2主要构成设备1)脱脂主要由室体、槽体、沥水区、置换槽、循环泵、热交换器、油水分离器飘浮物分离装置、过滤网、除铁粉装置、喷嘴、阀门、配管、排气风机等构成2)表面调整:促使磷化形成细致密实晶体,提高磷化速度主要由室体、槽体、沥水区循环泵、喷嘴、阀门、配管等构成3)磷化主要由室体、锯齿型槽体、沥水区、置换槽、循环泵、热交换器、硝酸清洗装置、自动加药系统、除渣系统、喷嘴、阀门、配管、排气风机等构成4)喷淋水洗主要由室体、槽体、沥水区、喷淋泵、喷嘴、阀门、配管等构成5)浸洗主要由室体、槽体、沥水区、循环泵、过滤器、喷嘴、阀门、配管等构成4.4.3前处理质量要求1)灰色或浅灰色细结晶完整、均匀、无发花、挂灰2)膜重 1.5~2.5g/m23)耐蚀性:3%NaCL、20±5℃溶液,30min以上无变化4)磷化膜晶像要求:结晶细小、均匀致密。
工程车辆喷涂方案设计依据
![工程车辆喷涂方案设计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cb9ad4b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2.png)
工程车辆喷涂方案设计依据一、背景介绍工程车辆是指用于工程施工作业的专用车辆,主要包括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装载机、混凝土搅拌机等各类工程机械车辆。
随着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工程车辆在工程施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外观美观和品牌形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对工程车辆进行喷涂设计和美化已成为现代施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设计依据1.品牌形象要求作为工程车辆厂商或施工公司的一个重要品牌形象,工程车辆的外观喷涂需要符合公司的品牌形象要求。
品牌形象通常包括公司的标识、颜色和设计风格等要素,喷涂设计需要充分体现公司的品牌形象,并与公司的形象统一。
2.环境适应性工程车辆通常在恶劣的工地环境中使用,如高温、低温、潮湿、灰尘等极端环境,喷涂设计需要考虑到工程车辆在这些环境中的使用情况,确保涂层的耐久性、抗腐蚀性和耐磨性。
3.安全性要求工程车辆的喷涂设计需要结合安全性要求,如反光条的设置、警示标识的使用等,以提高工程车辆的可视性和安全性。
4.保护性要求工程车辆在施工中会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如阳光、雨水、化学物质等,喷涂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保护车身不受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5.审美要求作为公司形象的一部分,工程车辆的喷涂设计需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性,迎合现代审美趋势,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提升品牌形象。
6.成本和施工条件工程车辆的喷涂设计需要考虑到设计成本和施工条件,确保在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三、喷涂设计方案1.品牌形象根据公司的品牌形象要求,工程车辆的喷涂设计需要统一公司的标识和颜色,确保与公司的形象风格一致。
可以选择公司标准的字体和图案作为车身的主要装饰,同时使用公司标准颜色对车身进行喷涂,使工程车辆在视觉上具有强烈的品牌辨识度。
2.环境适应性为了增强涂层的耐候性和抗腐蚀性,在喷涂设计中可以选择高性能的环氧底漆和聚氨酯面漆,保证车身涂层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同时可以增加一定的防尘和防水处理,提高车身的抗污染和耐磨性能。
特种车涂装工艺设计规范
![特种车涂装工艺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13dd894f5335a8103d22000.png)
油田特种车涂装工艺规1总则1.1为了保证特种车产品的防庸蚀能力和外观质量,特制定本规。
1.2本规仅适用于油田类特种车产品的涂裝。
1.3特种车产品设计时应制之涂就的技术要求,并亦图纸和相关的技术文件中注朗,制造和验收阶段应严格按技术要求执行。
1.4为了保证特科车产品涂裝的施工质量,由具有涂就知枳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负责施工°1.5特种车产品涂就施工的安全、•券动保护及环境保护等除符合本规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栋准。
2 表面预处理2.1特种车尹品涂就侖必、须进行表面预处理。
表面预处理方法采用喷(抛)射处理、手工或动力工具处理和确化处理。
具体采用哪种方比由工艺流程规定。
2.2表面预处狸应达到如下要求:2.2.1喷(拋)射处理喷(扼)射戍理后,全属基体表面的除锈等级应达到国家栋准GB/T8923-88《涂嶷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中规定的Sa2.5级。
其要求为: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友、铁锈和油滦涂爰等附着扬,任何戎翱的痕迹应仅是盍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
喷(MJ射处理后,全属基体的表面粗糙度应达到国家栋准GB/T13288.1-2008《涂覆涂料裔钢材表面处理喷射处理后钢材表面粗粒度特性第一部分:用于评定喷射请理后钢材表面粗糙度的ISO表面粗枝度比较样块的技术要求和定义》中的中级要求,印表面粗糙度值应在40・100um 的囲之。
2・2・2手工或动力工具处理手工或动力工具处理(包括使用铲刀、钢丝刷、机械钢丝刷、抄轮等工具进行除锈的方法丿后,除锈等级应达到国家栋准GB/T8923-88《涂裝侖钢材表而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中St3级的要求。
其要求为: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丰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滦涂层等附着物。
2・2・3确化戍理处理肘,应彻底请除锈和附着物及轧制氧化皮,处理后的表面应有一层结晶致密的璘化膜,确化膜应均匀、连续,色呈肉灰到黑色或彩色;允许轻微水•痕、擦自及挂灰现象,不允许璘化膜疏松、有锈饨绿斑以及表面严重挂灰。
专用车喷涂工艺
![专用车喷涂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7bbf3a64a45177232f60a2a4.png)
专用车喷涂工艺一、底材处理1、钢材预处理抛丸:抛丸的目的是去除钢铁表面的氧化皮、锈层,并形成一定的粗超度,达到SIS Sa2.5级,Rz=35~50μm;2、车体焊缝喷砂:目的是去除焊缝部位的“飞溅”、“焊瘤”以及二次生锈、烧损的车间底漆和其他污物等,然后对这些部位进行预涂。
处理也必须达到SIS Sa2.5级。
在喷砂前,应对车体表面油脂等污物,用有机溶剂清洗,并用钢丝刷、砂轮机、气(风)铲等工具去除严重锈斑和“飞溅”、“焊瘤”后,再进入喷砂房进行喷缝处理;二、涂装:1、预喷涂:是保证涂装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预涂包括焊缝、二次锈蚀部位和车体结构上的“死角”。
2、整车喷涂,作业要点:a.喷涂距离:指喷枪前端与车体表面的距离,一般应为30-40cm。
喷涂距离影响涂膜厚度与效果,在同等条件下,距离近涂膜厚,涂装效率高。
但距离过近,在单位时间内形成涂膜过厚,易产生流挂、皱皮等弊病。
反之,喷涂距离过远,则涂料飞散多,涂装效率差,稀释剂挥发较多,造成漆面粗糙,甚至无光。
b.喷雾雾幅的重叠:由于喷雾图形中部涂膜较厚,边缘较薄。
喷涂时,必须前后雾幅相互搭接,才能使涂膜均匀。
即在喷完第一排雾幅后,第二排雾幅要与第一排雾幅重叠30-50%,以保持膜厚均匀性。
c.喷枪移动速度:最佳速度应为0.5-1.2m/S。
d.喷漆顺序:按照由里到外、由上到下、先小面积后大面积喷涂。
三、涂膜的固化:底漆和面漆都为化学交联反应型,有以下5个特性:1、不可逆性。
固化了的涂层不能重溶;2、涂层有一定的耐溶剂性:醇酸漆和丙烯酸改性醇酸漆耐溶剂性能较差,没有完全干燥前易引起“咬底”,补漆时易起皱。
双组份环氧漆和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漆耐溶剂性较好。
3、涂膜的固化与温度有关,形成涂膜时,对温度有一定要求,合适的烘干温度可以促进干燥速度;醇酸漆和丙烯酸改性醇酸漆因反映机理限制,烘烤不能加速干燥。
4、非热塑性。
在较高温度下,涂膜不会软化;5、环氧和聚氨酯漆有重涂间隔的限制。
涂装工程安全设计规范
![涂装工程安全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bfb9de5770bf78a652954fb.png)
《涂装工程安全设计规范》前处理—机械清理刮腻子打磨目录1.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3.术语和定义 (3)4.设备安全设计要求 (4)5.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10)1.范围本章节规定了涂装作业前处理进行机械清理、刮腻子、打磨等设计人员、制造商应遵循的设计安全、职业健康要求和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涂装作业前对工件表面进行抛丸、喷丸或抛喷丸联合机械清理以及刮腻子、打磨等各类设备。
本标准也适用于构成抛(喷)丸设备组件的各单元和辅助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GB/T 8264 涂装技术术语GB/T 14441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GB7692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T 25295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T 23576 喷抛丸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T 24390 抛(喷)丸设备安全要求GB150钢制压力容器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J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 25371 铸造机械噪声的测定方法声压级测定GB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验收规范》GB 17888.1 机械安全进入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第1部分:进人两级平面之间的固定设施的选择GB 17888.2 机械安全进入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第2部分:工作平台和通道GB 17888.3 机械安全进入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第3部分:楼梯、阶梯和护栏GB 17888.4 机械安全进入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第4部分:固定式直梯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0905 铸造机械安全要求AQ 5201 涂装工程安全设施验收规范AQ 5208 涂装职业健康安全通用要求AQ 5212 通风净化设备安全性能检测要求及方法3.术语和定义3.1.抛丸利用抛丸器中高速旋转的叶轮、叶片、分丸轮及定向套推动磨料,并将磨料从抛丸器中高速抛出、冲击钢材去除表面氧化皮及锈层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田特种车涂装工艺规1 总则1.1 为了保证特种车产品的防腐蚀能力和外观质量,特制定本规。
1.2 本规仅适用于油田类特种车产品的涂装。
1.3 特种车产品设计时应制定涂装的技术要求,并在图纸和相关的技术文件中注明,制造和验收阶段应严格按技术要求执行。
1.4 为了保证特种车产品涂装的施工质量,由具有涂装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负责施工。
1.5 特种车产品涂装施工的安全、劳动保护及环境保护等除符合本规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
2 表面预处理2.1 特种车产品涂装前必须进行表面预处理。
表面预处理方法采用喷(抛)射处理、手工或动力工具处理和磷化处理。
具体采用哪种方法由工艺流程规定。
2.2 表面预处理应达到如下要求:2.2.1喷(抛)射处理喷(抛)射处理后,金属基体表面的除锈等级应达到国家标准GB/T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中规定的Sa2.5级。
其要求为: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
喷(抛)射处理后,金属基体的表面粗糙度应达到国家标准GB/T13288.1-2008《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处理后钢材表面粗糙度特性第一部分:用于评定喷射清理后钢材表面粗糙度的ISO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的技术要求和定义》中的中级要求,即表面粗糙度值应在40-100um 的围之。
2.2.2手工或动力工具处理手工或动力工具处理(包括使用铲刀、钢丝刷、机械钢丝刷、砂轮等工具进行除锈的方法)后,除锈等级应达到国家标准GB/T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中St3 级的要求。
其要求为: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
2.2.3磷化处理处理时,应彻底清除锈和附着物及轧制氧化皮,处理后的表面应有一层结晶致密的磷化膜,磷化膜应均匀、连续,色呈浅灰到黑色或彩色;允许轻微水痕、擦白及挂灰现象,不允许磷化膜疏松、有锈蚀绿斑以及表面严重挂灰。
2.3施工2.3.1喷(抛)射处理的施工2.3.1.1 磨料应根据金属基体的种类、表面原始锈蚀程度、除锈方法和涂装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来选择磨料的种类、粒度、喷射的角度和速度、磨料循环使用的混合比等,以保证喷射处理后金属基体表面达到本规中的相关要求为准。
2.3.1.2 喷(抛)射处理所用的磨料必须清洁、干燥。
2.3.1.3 施工时,工作环境必须满足下列条件:周围环境相对湿度低于85%,金属基体表面温度高于露点温度3°C 以上。
在达不到该条件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如遮盖、采暖或输入净化、干燥的空气等措施,以满足工作环境的要求。
2.3.1.4在进行处理之前,应清除金属基体表面的焊渣、污垢及油脂等附着物,并铲除厚的锈层。
2.3.1.5 处理所用的压缩空气必须经过冷却装置及油水分离器处理。
油水分离器必须定期清理。
2.3.1.6 处理后,应清除表面的浮尘和碎屑等残余污物,清理后的表面应保持清洁。
涂装前如发现金属基体表面被污染或返锈,应重新处理达到原要求的除锈等级。
2.3.2磷化处理的施工严格执行《漆前磷化处理工艺》2.4 表面预处理后4 小时必须涂H06-2可焊环氧底漆,膜厚10 um左右,适用于TQ8丙耐热涂层的构件不涂H06-2可焊环氧底漆底漆,直接涂有机硅铝粉涂料。
3 涂装3.1 涂料选用要求3.1.1 用于特种车产品的涂料,应选用经过审查、考核和工程实践证明其综合性能良好的产品。
选用新的涂料,应经有关部门确认后方可选用。
3.1.2 同一涂层体系选用的底漆、中涂漆和面漆原则上应为同一涂料制造厂的产品。
确需选用不同涂料制造厂的产品配套时,必须经过有关部门评审并批准后方可使用。
3.1.3 所用涂料应有产品批号、产品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等资料。
产品使用说明书中应按相关的标准,提供产品有关的性能参数和使用参数。
3.2 涂层分类3.2.1 TQ2优质防护性涂层适用于除排气系耐热构件以外的构件。
3.2.1.1 涂层体系应由与金属基体附着良好的底漆和具有耐候性、耐水性和耐盐雾的面漆组成,中涂漆应选用能增加与底、面漆间附着力且有一定耐腐蚀性的涂料。
3.2.1.2采用如下的防腐蚀涂层体系:底漆采用环氧富锌涂料(干膜厚度不低于80um),中涂漆采用环氧云铁涂料(干膜厚度不低于80um),面漆采用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干膜厚度不低于40um)。
3.2.2 TQ8丙耐热涂层适用于消声器、排气管等需涂装的耐热构件。
采用有机硅铝粉涂料,耐热温度不低于500°C,要求涂层厚度不低于30 um。
3.3 涂装施工3.3.1 涂装前金属基体表面应达到本规要求的除锈等级和表面粗糙度。
3.3.2 环境条件3.3.2.1 涂装时环境温度应在5~35°C 之间,且金属基体表面的温度高于露点温度3°C 以上。
如在露天施工,金属基体表面温度高于40°C 时不能施工。
3.3.2.2 周围环境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以下。
3.3.2.3 雨、雪、雾、霜、大风;沙尘天气不允许露天施工。
3.3.3 采用空气喷涂时使用的压缩空气必须经过冷却装置及油水分离器处理。
油水分离器必须定期清理。
3.3.4 应根据涂料的物理性能、施工条件和被涂构件的形状合理选择涂装方法。
底漆、中涂漆、面漆使用空气喷涂方法进行涂装,当条件许可时,优先选择无气喷涂方法进行底漆、中涂漆涂装。
3.3.5 涂装前,应对不涂装或暂不涂装的部位进行遮盖。
3.3.6 多涂层的涂装3.3.6.1 多涂层中后一道涂层的涂装,必须在要求的复涂间隔时间和前一道涂层的厚度已检测并满足要求后进行。
3.3.6.2 喷涂后一道涂层之前,必须打磨前一道涂层,并清除前一道涂层上的流挂、油污、灰尘、水分等,确保后一道涂层的涂装质量。
3.3.7涂底漆前,彻底清除由于焊接造成的底漆烧损部位。
在焊缝、边角等喷枪不易喷到的部位予涂底漆。
3.3.8 涂装后,应注意保护未完全固化的涂膜,避免雨淋、曝晒、弄脏和损伤。
被弄脏和损伤的涂膜,应按要求将表面处理干净后进行修补。
3.3.9两种不同颜色涂膜的相交处,界限必须清晰、整齐和规。
3.3.10涂胶:中涂漆涂装前,在间断焊缝处涂聚氨酯密封胶,密封胶干燥24小时后再进行下道油漆的覆涂。
成型要求饱满、连续、无气孔和胶瘤等缺陷。
4 质量检验4.1 涂装质量检验4.1.1检验人员严格按照本规的要行每道工序的抽检或复检,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4.1.2 涂装质量检验所用的仪器或工具有测厚仪、划格器、、粘度计等。
4.2 涂装质量检验的项目4.2.1 表面预处理质量的检验4.2.1.1 除锈等级的检验应按照国家标准GB/T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中的要求和方法进行目视比较评定。
4.2.1.2 表面粗糙度的检验应按照国家标准GB/T13288.2-2008《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后钢材表面粗糙度特性第2部分:磨料喷射清理后钢材表面粗糙度等级的测定方法比较样块法》中的要求和方法进行目视比较评定。
4.2.1.3 磷化膜的检验应按照国家标准GB/T6807-2001《钢铁构件涂装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要求和方法进行目视比较评定。
4.2.2 涂层质量的检验一般应作前四项的检验,后三项的检验可根据需要选择进行。
4.2.2.1 外观检验涂膜外观应均匀、细致、平整、颜色一致,不得有明显的刷痕、流挂、气泡、气皱、桔皮、收缩、咬底、发粘、脆裂等缺陷。
4.2.2.2 厚度检验4.2.2.2.1 每层涂膜厚度的测量应在涂膜完全干燥固化后进行。
4.2.2.2.2 使用的测厚仪精度应不低于±5%。
4.2.2.2.3 测量时取点应注意分布的均匀性、代表性,平整的大表面每10m2 应不少于3 点,较小的表面每2 m2 取1 点。
每一点应取3 次读数,每次读数的位置相距25~75mm,取3 次读数的平均值为此点的测定值。
4.2.2.2.4 80%以上测点的厚度应达到设计厚度,没有达到设计厚度的测点,其最低厚度应不低于设计厚度的80%。
4.2.2.3 附着力检验应按照国家标准GB9286-8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中的相关要求进行,其等级应不大于2 级。
4.2.2.4干透性检验用大拇指在漆膜上按压,不得有凹陷及指印。
4.2.2.5 硬度检验应按照国家标准GB6739-1996《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中B 法(手动法)的要求进行,其值应大于1H。
4.2.2.6 柔韧性检验用利刀刮下涂膜,如刮下的涂层不碎裂又不粘在一起,而是卷曲起来,则为合格。
不能判定时,应按照国家标准GB1731《漆膜柔韧性测定法》进行测定。
4.2.2.7光泽检验一般进行目测检验。
对涂膜光泽要求较高时应用光泽计进行测量,测量值应达到设计要求。
5 本规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原《油田特种车涂装工艺规》(2013年4月下发)作废。
编制:审核:批准:制造部工艺室201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