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下中国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
中国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研究
中国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研究*陈彦斌内容提要:本文提出了包含需求拉动、成本推动、通胀预期和通胀惯性四种因素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该模型推广了Gordon(1996)的三角模型和Gal and Gertler(1999)的混合模型等经典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具有理论上的完整性。
本文使用中国数据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检验,其中采用了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通胀预期。
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比GMM估计更具有稳健性。
在通胀的四个决定因素中,通胀预期对当前通胀的影响最显著,通胀惯性次之,需求拉动排第三,而成本推动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预期宏观经济一、引言菲利普斯曲线自从被Phillips(1958)提出以来,就在宏观经济学理论基础和通货膨胀预测这两个领域同时扮演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重要角色。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取舍关系,这种取舍关系一方面被用于构建宏观经济学/总需求)总供给0模型中的总供给曲线,另外一方面被用于刻画通胀的产生机制,预测通货膨胀水平。
50年来,菲利普斯曲线理论逐渐完善,许多里程碑式的模型被提出来用于刻画通胀的产生机制。
建立在自然失业率和奥肯定律基础之上的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认为,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是过度总需求和预期两方面的因素。
Gordon(1996)提出的/三角0菲利普斯曲线认为,影响通胀的因素可以归纳为需求拉动、成本推动、通胀惯性三种因素。
Gal 和Gertler(1999)所提出的混合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中影响通胀的主要因素有超额总需求、通胀预期和通胀惯性。
现实情况中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非常复杂,其中最为常见的产生机制有如下四种。
第一种是需求拉动型,即总需求过度增长,/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0。
第二种是成本推动型,即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第三种是通胀惯性,即一旦形成通货膨胀,便会持续一段时期。
中国对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
概述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研究一、菲利普斯曲线的产生及其发展(一)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最早是由菲利普斯(Phillips,A.W.)1958年在英国《经济学》杂志发表了题为《联合王国货币工资率的变化率和失业的关系:1861—1957年》的著名文章中提出,他认为英国的失业率和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负相关关系由此建立了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的研究表明工资的增长率是失业率的递减函数即通常所说的原始菲利普斯曲线。
从图形上看原始菲利普斯曲线的表现形式为以失业率为横轴、工资增长率为纵轴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负斜率曲线失业率与工资增长率二者呈负相关关的变动关系。
当失业率上升时工资增长率则下降;当失业率下降时工资增长率则上升。
由于模型体现为失业率与工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通常被称为“失业——工资”的菲利普斯曲线。
图1-1(二)修正的菲利普斯曲线加拿大经济学家李普希就菲利普斯的研究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他在1960年的著作《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的进一步分析》中提出了过度需求理论。
他通过供求理论来解释劳动市场,当劳动需求超过劳动供给时工资上升,并且需求相对于供给越大工资上升越快;反之需求相对于供给越小工资下降越快,即他认为工资变动是由劳动市场失衡引起的。
李普希的基本思想是:工资的增长可以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过度需求来解释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过度需求又由失业率来近似地表示。
这样工资增长率的变动和失业率变动之间的关系就在该模型中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菲利普斯曲线在经过利普西从理论上加以阐释后如何为经济政策所用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在这一点上萨缪尔森和索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1960)在《达到并维持稳定的价格水平问题: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分析》中提出了“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
萨缪尔森和索洛以物价上涨率代替了原菲利普斯曲线中的货币工资变化率这条曲线表明: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二者亦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经济中的适用性分析
宏观经济学学期论文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经济中的适用性分析摘要:本文首先对根据我国经济的相关数据,运用分时段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菲利普斯曲线进行研究, 分析曲线的走向特点与曲线发生变形的原因。
然后对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相关性不强的原因做出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最后根据我国经济状况的发展趋势,对未来菲利普斯曲线进行大胆的预测。
关键词: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一.引言近几年来,国内通货膨胀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如何使通货膨胀指数保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数值一直成为民众所关注的话题。
而菲利普斯曲线很好的反应了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规律,因此研究我国的菲利普斯曲线对研究我国宏观经济情况与调节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分析由于1978至1991年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非常不完善,并在80年代末改革陷入瓶颈,经济状况很不稳定。
因此选取自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至2011年近20年的数据,对我国菲利普斯曲线进行分析。
根据1992-2011年数据统计,做出图2-1。
图2-1 我国菲利普斯曲线波动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及年鉴1.对我国1992-2011年菲利普斯曲线的总体分析观察图2-1我们可以看出1992-1999年菲利普斯曲线呈现幅度非常大的波动,而2000-2003年走势非常平坦,2004-2011年又呈现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特点。
而根据图2-1再做出相应的线性趋势线,可以看出我国菲利普斯曲线曲线有继续下降趋势。
由此可见,自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仍然经历了较大的波动,并从2005年开始最终呈现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特点,并存在螺旋右移的现象。
而失业率呈现持续走高的特点。
2.对我国1992-2011年菲利普斯曲线的分段特点分析。
依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菲利普斯曲线走向的特点, 我们将1992-2011年曲线进行分段分析。
据图2-1可以看出,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的菲利普斯曲线分段走向大体分为三种形式: 较为规则的菲利普斯曲线走向,反菲利普斯曲线走向,无规则走向和顺时针转动走向。
开放经济下中国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
An Open Economy New Keynesian Hybrid Phillips
Curve of China
作者: 曾利飞[1];徐剑刚[1];唐国兴[1]
作者机构: [1]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出版物刊名: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页码: 76-84页
主题词: 通货膨胀;边际成本;广义矩方法
摘要:本文采用广义矩方法估计开放经济下中国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结合中国现实选择工具变量。
结果表明,使用混合成本作为通货膨胀的驱动因素在统计和经济意义上具有显著性,影响我国通货膨胀主要是资本成本与进口中间品成本;厂商定价行为既有前瞻性又有后顾性,但前瞻性处于主导地位,且价格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混合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检验
混合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检验王芊【摘要】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NKPC模型是现代通货膨胀理论中的重要理论,但是在国内学术界,基于NKPC模型对中国数据进行相关检验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基于Gali和Gertler1999年提出的混合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对中国的相关数据运用广义矩估计(GMM)进行了估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际经济缺口、通货膨胀预期和之前的通货膨胀率对中国通货膨胀都具有显著的影响.而且中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即实际经济缺口的影响最大.而预期通货膨胀率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滞后期的通货膨胀在本模型中对本期通胀是负向的影响,这则是因为环比数据具有的周期性的特点.【期刊名称】《金融经济(理论版)》【年(卷),期】2017(000)012【总页数】3页(P102-104)【关键词】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GMM;中国通货膨胀【作者】王芊【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湖南长沙4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一、引言菲利普斯曲线是通货膨胀理论中的重要支柱,是研究通货膨胀理论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菲利普斯曲线顾名思义最早由菲利普斯提出,但是它在学界被广泛的接受是因为菲尔普斯(1967)、和弗里德曼(1968)的开创性的贡献。
自此二人之后,菲利普斯曲线又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发展出了现在在学界占主导地位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在最开始提出的时候,其核心思想是通货膨胀率和实际经济之间存在一种短期替代的关系。
若要想有较高的经济增长,则必须对应的有较高的通货膨胀。
但是之后,对于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的核心争论却并不是在于通货膨胀与实体经济二者关系的争论,而是在于理性预期和适应性预期的争论。
菲利普斯曲线的核心转向了民众对于通货膨胀的预期到底是两种预期的哪一种?而这一问题至今依然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
二、文献回顾菲尔普斯的模型一般被称为传统动态通胀机制理论,最初主要用来分析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长短期关系,强调实际通货膨胀与预期通胀率之间的差异与失业与水平之间的联系。
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理论述评》(王军,商业时代,2021年第33期)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通货膨胀与实际经济活动如失业率或其他衡量总量经济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早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为政府列出了简单直观的政策菜单,是政策制定者的重要参照系。
最早的菲利普斯曲线是由经济学家菲利普斯于1958年提出的,他在题为《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的文章中研究了英国的失业与名义工资,提出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随后萨缪尔森和索洛用美国的数据表明了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类似的负相关关系。
他们的推理是,这种关系的产生是因为低失业与高需求相关。
这些经验研究引发了一场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长期讨论,弗里德曼、菲尔普斯、卢卡斯、费希尔等经济学家都质疑了由经验数据导出的菲利普斯曲线的稳定性。
由于理论的发展和经验统计的困难,使得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有所调整和修改,把预期包含进工资和价格的反应函数中。
romer(2002)对这种概念发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崭新凯恩斯主义的蓬勃发展,对于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又绽放了代莱生机。
目前的研究广泛以厂商和家庭等经济主体的犯罪行为为微观基础,以此去赢得价格变动与总量变动之间的关系。
这种分析通常假设市场环境为寡头垄断竞争,厂商变动价格的能力受到限制,因而价格就不具备全然灵活性。
这种方法被称作崭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newkeynsianphillipscurve,缩写nkpc),这种理论的产生,应肇因于凯恩斯主义理论与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新综合。
凯恩斯主义特别强调工资和价格的粘性,侧重于总需求对经济的影响;而真实经济周期特别强调价格具备全然的灵活性,侧重于分析供给,指出供给就是发生改变实际经济活动的核心因素。
goodfriend和king (1997)将这种理论女性主义称作崭新崭新古典综合。
基本的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主要特征在于其微观分析框架。
浅析菲利普斯曲线
浅析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1958年由新西兰籍的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A.W.Phillips)提出。
起初,是菲利普斯根据英国近百年的历史资料,经验地推断在货币工资变动与失业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负值关系;1960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和索罗(Robert.Solow)在菲利普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用通货膨胀率代替工资变动率来描述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彼消此长的相互关系,并正式命名为“菲利普斯曲线”。
萨缪尔森和索罗将菲利普斯提出的“失业—工资”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为“失业—物价”的菲利普斯曲线即闻名于世的标准的菲利普斯曲线。
随着经济的演进,菲利普斯曲线研究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展和深入的过程。
我认为,菲利普斯曲线的演进是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不同经济理论前提假设下发展的,并且经济学家根据不同的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不同的宏观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传统菲利普斯曲线很好地解释了当时的经济现实,为西方国家的政府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和促进就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然而,滞胀现象促使现代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修正和批评。
货币主义学派提出相对实际工资、自然失业率、适应性预期的前提假设对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了批评,费尔普斯(Edmund.Phelps,1967)和弗里德曼(MiIton.Friedman,1968)认为在存在通货膨胀预期的作用下,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不稳定的、替代性的;长期而言,由于存在“自然失业率”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
而以卢卡斯(Robert E.Lucas,1972)和萨金特(Thomas J.Sargent,1973)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以市场出清的微观分析和理性预期为假设进一步批评菲利普斯曲线。
他们认为失业率是一个围绕自然率水平上下波动的随机变量,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根本不存在有规则的替代关系,菲利普斯曲线无论短期与长期都足一条垂直线,提出政策无效性命题。
探求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失灵之谜——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分析
通 货膨胀率 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一致 的, 从 而无法通过通 货膨胀率的上 升来降低失业率 . 或 以失业人 口的增加来治理通货膨胀。因此 , 短期和长 期 的菲利普斯 曲线都是一条从 自然失业率出发 的垂 线 。理性 预期学派认为解决通货膨胀和失业最好的
国家宏观 经济政策的调整 . 运用整体分析和分时段 分析的方法对我 国菲利普斯 曲线进行研 究, 分析解释 曲线
的走 向特 点 、 寻 曲线发 生 变形 的原 因并提 出相 关政 策 建议 。 探
关 键 词: 菲利普斯曲线 中 图分 类 号 : O 5 F 1
通货膨胀 失业 文献 标 识 码 : A
办法 就是 听之 任之 . 为而 治 。 无 4 新 凯恩 斯主 义对 菲 利普斯 曲线的解 释 .
与货币学派观点相同 , 新凯恩斯 主义也认为 . 短 期 的菲利普斯 曲线是替代关系的 ,长期的菲利普斯 曲线一条从 自然失业率 出发的垂线 。但他们 主要用 市场调节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性来解释菲利普斯
1 新 古典 综合 派对 菲 利普斯 曲线 的解 释 .
15 9 8年 .英 国经 济 学 家 菲 利 普 斯 通 过 整 理 16 — 97 8 1 15 年英国货币工资变化率与失业率资料 , 发 现两者存在负 的函数关系 。即货币工资变化率上升 时, 失业率下降 ; 反之亦然。 16 年 .利普西从单一劳工市场供求关系研究 90 出发 .理论上论证和推导出过度 的需求会引起失业 率下降从而使得货币工资变化率上升 。其假设前提 是 .工资上涨唯一根本 的原因在于对劳动力的过度 需求 。同年 . 萨缪尔森和索洛通过分析美 国的数据 , 发现美 国的货 币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同样存在 替代关系。并且 , 根据成本定价原理 , 他们用通货膨 胀率取代 了货 币工资变化率 。 形成了“ 失业一 通胀” 形 式替代关系的曲线 . 并将其正式命 名为“ 菲利普斯 曲
中国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研究
中国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研究作者:黄正新黄玉来源:《宏观质量研究》2015年第04期摘要:引入房地产价格为供给冲击,重新构建中国新凯恩斯菲利普斯四因素混合模型,研究表明:在NKPC模型中,通胀预期、通胀惯性、供给冲击和产出缺口都同通胀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通胀预期影响程度最大且持续时间最长。
房地产价格对通胀的影响较为显著、时滞较长且政策效应缓慢。
通胀自身具有较大惯性与波动性。
产出缺口与通胀相互影响不大但持续时间较长,边际成本和通胀之间相互影响并非显著等,具有锚定公众预期、稳定通胀的政策意义。
关键词: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混合模型;通胀预期;通货膨胀一、引言上世纪50年代菲利普斯曲线产生以后,很快替代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边际产出曲线而成为构建宏观经济学中总供给曲线的主要依据,随后萨缪尔森用通胀率取代工资变化率,菲利普斯曲线又成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分析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但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既缺乏微观经济基础又不能有效地解释西方六七十年代出现的经济滞胀现象。
80年代后新凯恩斯主义兴起,菲利普斯曲线研究又焕发了新的青春。
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以市场不完全性和非市场出清为假设,将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经济当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原则,保持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一致性与相容性;强调短期均衡分析方法为主,坚持货币非中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统一;以理性预期和工资、价格粘性为前提,建立了前瞻性预期与后顾性预期有机结合的理论模型。
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是凯恩斯学派发展趋势的新阶段,也是近年来我国学界凯恩斯主义理论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中多变量的实证研究,可以分析同我国实际通胀和预期通胀紧密相关联的各因素如产出缺口、边际成本、通胀惯性等的影响程度和生成机制。
特别是将近年来持续影响我国经济的房地产价格,引入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分析,对我国经济理论研究与货币政策实施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理论述评》(王军,商业时代,2010年第33期)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通货膨胀与实际经济活动如失业率或其他衡量总量经济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早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为政府列出了简单直观的政策菜单,是政策制定者的重要参照系。
最早的菲利普斯曲线是由经济学家菲利普斯于1958年提出的,他在题为《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的文章中研究了英国的失业与名义工资,提出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随后萨缪尔森和索洛用美国的数据表明了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类似的负相关关系。
他们的推理是,这种关系的产生是因为低失业与高需求相关。
这些经验研究引发了一场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长期讨论,弗里德曼、菲尔普斯、卢卡斯、费希尔等经济学家都质疑了由经验数据导出的菲利普斯曲线的稳定性。
由于理论的发展和经验统计的困难,使得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有所调整和修改,把预期包含进工资和价格的反应函数中。
Romer(2002)对这种概念发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新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对于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目前的研究普遍以厂商和家庭等经济主体的行为为微观基础,以此来获得价格变动与总量变动之间的关系。
这种分析通常假设市场环境为垄断竞争,厂商变动价格的能力受到限制,因而价格就不具有完全灵活性。
这种方法被称为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New Keynsian Phillips Curve,简称NKPC),这种理论的产生,应当归结于凯恩斯主义理论与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新综合。
凯恩斯主义强调工资和价格的粘性,侧重总需求对经济的影响;而真实经济周期强调价格具有完全的灵活性,侧重分析供给,认为供给是改变实际经济活动的核心因素。
Goodfriend和King(1997)将这种理论倾向称为新新古典综合。
基本的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主要特征在于其微观分析框架。
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的应用分析
1972 年至 1973 年, 以卢卡斯 (Robert.E.Lucas) 和萨金特 (Thomas.J.Sargent) 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认为适应性预期的假定不合理, 经济主体可能会根据经济 形势的变化调整行动策略。 他们采用的预期概念不是适应性预期, 而是理性预期, 即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内, 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一致 的。他们认为,失业率是一个围绕自然失业率水平上下波动的随机变量,通货膨 胀与失业之间根本不存在有规律的相互替代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无论在短期还是 长期内都是一条从自然失业率出发的垂直线。因此,以引起通货膨胀为代价的扩 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并不能降低失业率, 在短期或长期中宏观经济政策均是无效的。
第 4 页共 14 页
三、 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3.1 模型构建
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公式为 π = −β ������ − ������∗ 其中π为通货膨胀率,������为实际失业率,������∗ 为自然失业率,β为物价对失业率 的反应程度,前面的负号说明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反向变动关系。 继 80 年代末“理性预期”理论之后,菲利普斯曲线开始将通货膨胀预期作 为重要因素,诞生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π − ������ ������ = −β ������ − ������∗ 其中������ ������ 为预期价格的通货膨胀率。
由此可得: ������������ = 6.8995(3.8212) + 0.6072(0.1475)������������−1 − 1.5084(1.0759)������
3.4 模型检验
3.4.1 经济意义检验
所估计参数������0 = 6.8995,������1 = 0.6072,������2 = −1.5084,说明上一年度通货 膨胀率每增加 1%,本年度通货膨胀率增长 0.6072%,失业率每增加 1%,通货膨
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以及演变
新凯恩斯主义菲 利 普斯曲线模型以及演变
贺乐乐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摘 要】 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中, 通货膨胀和失业已成为 宏观 经济的 热 点 话 题。 菲 利 普 斯 曲线 自 从 被 Phillips ( 1958 ) 提 出以来就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而且在通货膨胀预测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首先在菲利普斯曲线提出的基础上, 分别综述 了 早 期 菲 利 普 斯 曲线模型和货币主义以及综述了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以及演变。 【关键词】 菲利普斯曲线 新凯恩斯主义
系提出质疑, 认为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忽视了通货膨胀预期的作用。 考虑到预期的通货膨胀菲利晋斯曲线: gp t = g t - 1 p t - b ( u t - u0 ) ; u t - u0 表示劳动力市场 的 过 度 需 求; gp t 表 示 实际 通 货 膨胀 率; g t - 1 p t 表 示预期通货膨胀率; 如果 u t - u0 < 0 , 那么 gp t > g t - 1 p t ; 如 果 u t - u0 > 0 , 那么 gp t < g t - 1 p t ; 如果 u t - u0 = 0 , 那么 gp t = g t - 1 p t .
Λ Λ Λ Λ Λ
二、 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以及演变
1. 萨金特和华莱士早期研究。萨金 特 和 华 莱 士 得 出 的 菲 利 普斯曲 线: y t = y * + φ( p t - E t - 1 p t ) 模型 假 设人 们 完 全 不 能 够 从 现期 的 当 地 价 格获得关于一般价格水 平 的 有 用 信息; 在 这种 情况 下 没 有 任 何信 号 筛 选, 因此把预期表示为 t—1 期的预期。 2. 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模型 - 向前模型。Calvo( 1983 ) 研究 垄断竞争市场中生产商以调整价 格 频 率 约束 条件 确 定价 格, 把市场中 所有单个生产商确定的 价 格 加 总, 把 通 货 膨胀 与 预期 通 货 膨胀 结 合 起 来。该模型类似于 Taylor( 1980 ) 的 粘 性工 资 模型。 每 个 时 期 都 有 一 部 。“模型 基于 三 点 思 想: 第 一, 分厂商按照时间依存 法 则 随 机 调整价 格 厂 商 利 润 最 大化 的 期 望 价 格 依赖 于 整 体 价 格 水 平 和 失 业 率 相 对于 自 然 失业率的偏差, 期望相对 价 格 在 经济 繁 荣 时 上 升, 在 经济 衰 退 时 下 降; 第二, 厂商的调整价格等于现在和将 来 所 有期 望 价 格 的 加 权 平 均, 期望 价格的时期越远, 其权数 越 小; 第 三, 总 体 价 格 是 经济中 过 去 设 定 的 所 有价格的加权平均, 价格调整越快, 过 去 的 价 格 决 策对 当 前价 格 水 平 的 。 影响就越小” Calvo 的 模型 得 出 的 菲 利 普斯曲线: π t = E t π t - 1 - [αχ2 / ( 1 - λ) ] ( ut - u* ) u 为失业率, u * 为自然失业率, π 表示通货膨胀率, α 一个大于零 的 参数。刘凤良、 张海阳( 2004 ) 认为 Calvo( 1983 ) 的模型考 虑 了 当 期 的 失 业率和自然失 业 率 之 间的 偏 差 而且仅 用 预期 通 货 膨胀 解 释 期 通 货 膨 胀。 3. 新凯恩斯主义混合菲利普斯曲线。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 传统 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中通 货 膨胀 预期 是 后 向 预期, 即 预期 通 货 膨胀 等 于 前一期通货膨胀或前几期通货膨胀 的 平 均。 而 在 使 用 理性 预期 的 模型 等兴起后, 后向模型逐渐被忽视。在 对 前 向 模型 进 行 改进 的 过程 中, 后 向模型的回归也成为必 然, 将 后 向 模型 与理性 预期 前 向 模型 结 合 起 来 便形成了混合的菲利普斯曲线。 引用富赫尔和穆尔( 1995 ) 研究成 果: 模型 假 设 合 同 工 资 持 续 两 个 时期, 合同交错调整, 每个时期有一 半 合 同 工 资 被 调整。 工 人 关心 相 对 其值等于前一期实际工资 和后 一 期预期 实际工 资 的 平 均, 并 实际工资, 依据超额需求进行调整。在该模型中, 混合菲利普斯曲线方程为: π t = 0 . 5 ( π t - 1 + E t π t + 1 ) + 0 . 5 k( y t + y t - 1) ‘与前向模型相 比, 这种 ’ 曲线对经济现实的拟合 效 果 较好。 该 模型 认 为 影响 膨胀 的 因素 有: 超 额总需求、 通胀预期和工人对工资的预期。
菲利普斯曲线
三、存在的问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战后长时期推行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政策和通货膨胀政策以后,自1968年起相继陷入滞涨的困境—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同时并存。
通货膨胀不但不能促进经济增长,减少失业,反而使经济停滞,失业增加。
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失业率也越来越高。
弗里德曼根据1956—1975这20年内法国、西德、意大利、日本、瑞典、英国、美国这7个国家系统的统计资料,求出每5年平均的通货膨胀率(1955一1960,1061一1955,1066 一1970,1971一1975年用复利率计算的消费品价格变化率)和每5年平均的失业率。
他详细表列了这7国每国的两种平均数,并求出7国总计的未加权平均数。
图1 1956一1975午七国干均通货膨胀率和率的变化图中的曲线清楚地表明,在头两个5年内,两条曲线变化的方向相反,此后两者的方向相同,简单菲利普斯曲线已由负斜率转变为正斜率。
弗里德曼认为,正斜率的菲利普斯曲线也将是一种暂时的过渡性现象。
他相信,失业率在很大程度上不受通货膨胀率影响,高通货膨胀率不一定带来特别高或特别低的失业率。
滞胀现象的出现说明凯恩斯主义的破产,也说明菲利普斯曲线的失效。
理性预期学派在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等人带领下相比较货币主义学派更进一步,也更激进,与凯恩斯主义学派分别处于自由经济与国家干预两个极端"理性预期学派承接货币主义学派对凯恩斯批评认为其理论缺乏微观基础,所以他们的结论是建立在市场参与者最大化行为中,他们的研究方法一般都是从参与者最大化行为开始“理性预期学派对菲利普斯曲线持否定态度,因为菲利普斯曲线暗含货币政策有效性,但理性预期学派持相反观点”。
四、现在的问题英格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Bean(2006)曾强调,过去十多年来,全球低通胀趋势显著,描述通胀和产出短期折衷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变得很平坦。
20世纪70年代在英国,其菲利普斯曲线几乎是垂直的;而在80年代变成向下倾斜;90年代早期以来,该曲线又变得相当平坦。
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
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摘要:菲利普斯曲线是分析通货膨胀等问题的一个强有力工具,也是宏观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决策分析工具。
我们希望通过对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为实施政府干预,进行总需求管理提供政策建议。
在对中国1979—2002年的数据研究中发现,尽管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在个别年份出现了正相关关系,但绝大多数年份都呈负相关变动关系,符合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
我们主要研究的是“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也同样基本符合基本菲利普斯的关系。
关键词:初始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失业率GDP增长率奥肯定律“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自适应预期模型滞后值研究背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增长和发展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在我们制定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时,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之间,以及与失业率之间是我们考虑的首要问题。
菲利普斯曲线所揭示的是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非线性负相关关系,这种关系能为实施政府干预,进行总需求管理提供一份可供选择的菜单。
意味着可以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来降低失业率或实现充分就业。
而要降低通货膨胀率和稳定物价就要以较高的失业率为代价。
由此看出,菲利普斯曲线是分析通货膨胀等问题的一个强有力工具,也是宏观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决策分析工具。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每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过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结构转型使农村和城市的劳动力需求同时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把菲利普斯曲线作为指导。
但是70-8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时期,美国出现了高失业率与高通胀率相并存的“滞胀”,推翻了失业率与通胀率反方向变动和可相互替换的理论。
到了90年代,信息产业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美国出现了在经济高增长中低失业率与低通胀率并存的新经济现象,又一次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不存在什么菲利普斯曲线。
现有的研究:菲利普斯曲线的演变形态:菲利普斯曲线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三种基本表达方式。
第一阶段的菲利普斯曲线属于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有两种表达方式。
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下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解读_朱新蓉
一、 引言 2007 年美国次债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后, 中 国宏观经济决策层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 利影响, 政府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 币政策。相继推出了 4 万亿元投资、 十大产业振兴 等中央、 地方政府投资计划, 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 长。但这些计划同时也带来了物价的较快上涨, 生 产成本迅速提高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高不下等问 题。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此 消彼长的关系。根据两者间的替代规律, 可以灵活 地使用财政、 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实施有效的干预 和调节, 以提高失业率降低通货膨胀率或者提高通 货膨胀率降低失业率。在资本主义社会里, 凯恩斯 等国家干预主义学派备受推崇的原因是: 在资本主 义经济周期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通过国家干预 措施予以缓解, 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为可控经济, 菲利 普斯曲线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 贡献。尽管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 但由于我国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 以来, 向市场经济逐步转变, 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对市
* æ w* æ w it x it ö it x it ö ln λ it -ln λ* =ln -ln ç ç ÷ it ç * *÷ ÷ è pt xt ø è pt xt ø
β 是厂商的主观贴现率, μ 是价格粘性程度, mc
是偏离稳态的边际成本。后顾式定价:
p tb = p* t - 1 + πt - 1
i=1 n
(10)
厂商生产的约束条件(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 数) Yt=A ∏ x it
i=1 n αj
(1)
(11)
假设厂商为产品的未来定价存在最优选择: 前 瞻式和后顾式。前瞻式定价是指当期价格水平需要 参考未来价格变化趋势, 从而确定当期的价格水 平。后顾式定价是指当期价格水平需要参考过去价 格水平, 使当期价格水平的变化保持连贯性。前瞻 式定价
̂ t =sjt- s* s jt j=K,L,M
新凯恩斯IS与菲利普斯曲线指导
一、新凯恩斯的IS 曲线推导:考虑三个市场,即信贷市场、货币市场和实物市场。
1、信贷市场:三种资产——货币、债券和银行贷款。
假设借款者与贷款者依据利率水平要债券与贷款之间进行选择。
设l r 是贷款的利率水平,b r 为债券的收益率。
贷款需求是贷款贷款利率和产出的函数:(,)d dl L l r Y = 贷款供给是各资产的回报率的函数:(,)(1)s sb l L l r r D r =-其中,(,)sb l l r r 表示贷款供给占银行资产比例的函数。
这是由于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有储备R 、债券b B 、贷款s L ,负债有存款D 。
不考虑现金。
由于储备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rD(r 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E ,所以银行的总限制是(1)b sB L E D r ++=-,为简单起见,假设超额准备金E 为0。
假设资产组合的比例分配取决于各资产的回报率得到上面的贷款供给函数。
市场出清:(1)(,)(,)(,)ddssssl b l b l r L l r Y L l r r D l r r R r-==== 其中,s R 储备的供给,即实际存在的储备量。
上式对数线性化为:'d d s s s l l y b b l l l r l y l rl r r ω+=+++ 或123sl b rh r h y h r ω=+-+ (1) 其中,带下标的d l 和s l 表示其偏导,而l r、y 、b r 、sr 分别表示贷款利率、产出、债券利率和存款储备对其稳态值的偏离的百分比,ω为冲击的随机误差项,且'/()dsl l l l ωω=-代表包含了信贷供给和需求量方面冲击的随机误差项。
在既定的产出和债券利率水平下,一次信贷供给反向的冲击将导致ω的正向变化,提高贷款利率水平。
反过来,一次正向的信贷需求冲击也将使ω变大。
另1/()s d s b l l h l l l =-、2/()ddsy l l h l l l =--、31/()d sl l h l l =--,三者为正。
新凯恩斯菲利浦斯曲线研究述评
金融评论2010年第5期新凯恩斯菲利浦斯曲线研究述评*张成思〔摘要〕本文对基于微观公司定价机制而发展起来的新凯恩斯菲利浦斯曲线理论的最新研究动态做了系统性的归纳与综述,总结了该理论模型在现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理论价值。
同时,文章分析了西方主要国家以及中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率的最新动态走势特征,指出现有理论在解释现实通胀率走势过程中存在的缺憾,提出了完善现有理论模型的建议,期望使基于微观基础的宏观通胀率动态理论机制更好地解释实际中的经济运行规律。
关键词:菲利浦斯曲线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宏观经济JEL分类号:E31E58一、引言菲利普斯曲线是研究通货膨胀动态机制的重要理论框架。
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经历了由静态向动态、由宏观到微观的发展历程。
近年来,以Taylor(1980)和Calvo(1983)的交错契约模型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成为现代通胀动态机制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突破。
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刻画的是短期内当期通胀率与预期通胀率、历史通胀率以及当期产出缺口之间的动态互动机制。
从历史发展沿革来看,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是在Roberts(1995)、Fuhrer and Moore (1995)以及Gali and Gertler(1999)等具有深远影响的文章发表之后,逐渐确立了其在现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核心地位。
而最新的现代宏观、货币经济学教材,如Walsh(2003)、Romer(2006)以及Mishkin(2009)等都对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在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分析中的角色给予了广泛的关注,更凸显了其在现代宏观理论和货币政策分析中的重要地位。
但是,国内针对这一新的基于微观基础的通胀动态机制研究尚鲜有综合评述,而在货币政策分析机制中一般简单地引用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如高铁梅等人,2003),与该领域的前沿研究存在明显的时滞。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通胀率的动态走势的表现呈现出与西方主要国家(如美国和英国等国家)通胀率类似的轨迹:即虽然近年来通胀率呈现走低的态势,但相当程度的通胀持久性依然存在,潜在的通货膨胀上行风险依然存在。
中国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研究
结论与展望
本次演示通过对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其特征、影响因素 及其与经济的关系。然而,由于研究时间和数据可得性的限制,本次演示仍存在 以下不足之处:
首先,对于收益率曲线动态变化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以便及时捕捉市场 变动并作出相应分析。
其次,未来研究可拓展到不同类型国债(如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等)的 收益率曲线比较分析,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债券市场的整体状况。
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是由斯堪的纳维亚经济学派提出的一种理论,它拓展 了传统菲利普斯曲线的概念。传统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 负相关关系,而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则引入了更多因素,如预期、不对称信息 等,使得曲线关系变得更为复杂。
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与经济政策机制的关系尤为密切。首先,经济政策机 制的调整会影响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位置和形状。例如,扩张性货币政策会 导致曲线向左移动,紧缩性货币政策则会使曲线向右移动。其次,新凯恩斯菲利 普斯曲线对经济政策机制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指导作用。依据曲线理论,政策制定 者可以通过预期管理和政策调整来影响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以达到优化 经济的结果。
在数学上,Logistic曲线由以下方程描述: 其中,P代表生物数量,r代表增长率,K代表环境容量。
二、Gompertz曲线
Gompertz曲线是另一个描述生长过程的模型,尤其适用于描述生物在成熟前 的生长过程。这个曲线在早期阶段呈现出较慢的增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长 速度逐渐加快,并在成熟前达到最大值。
2、曲线因素复杂性。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如总 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劳动力市场结构、货币政策的松紧等。
3、曲线动态变化。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 形态和位置会随时间推移而动态变化。
【word】综述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基本假设
综述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基本假设综述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基本假设贺乐乐(四川大学经济学院610065)【摘要】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取舍关系,这种取舍关系一方面被用于构建宏观经济学”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的总供给曲线,另外一方面被用于刻画通胀的产生机制,预测通货膨胀水平.文章对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假设条件进行了综述.【关键词】菲利普斯曲线;新凯恩斯主义早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在应用中不断遇到新的挑战,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出现了,认为在短期中,由于价格的粘性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稳定的替代关系,但在长期中不存在.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以非市场出清为假设前提,承认非自愿失业.它强调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把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与市场的不完全性结合起来,以工资,价格刚性和非市场出清假设来分析宏观经济行为.认为短期中,经济中存在着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而长期上这种交替关系是不存在的.在新凯恩斯主义理论中,名义价格黏性论较早地被用于解释非自愿失业,因而也成为菲利普斯曲线的重要理论基础.一,市场出清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而是垄断竞争.在垄断竞争市场中价格不具备充分的灵活性,具有粘性.价格粘性指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名义价格粘性指名义价格不能按照名义需求的变动而相应地变化.实际价格粘性是指各类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比有粘性.原因在于存在菜单成本,调整价格有风险.菜单成本指厂商每次调整价格要花费的包括研究和确定新价格,重新编印价目表和通知销售点更换价格标签等所费成本,同时带来巨大的社会成本造成经济周期和价格粘性.当需求下降时,厂商必须降低边际成本,降低价格,生产同以前相等的产量,以避免衰退.而厂商是否降低价格,取决于菜单成本和利润的关系.如果厂商获得的利润大于菜单成本,厂商就会降低价格,否则就不会调整价格.这样就阻碍价格的下降,价格出现粘性.在厂商不降低价格的情况下,产量就会下降,所有厂商减少产量的结果导致总产出下降.菜单成本的存在使厂商只是周期性地调整价格,总产出变化呈现周期性.从厂商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来看,随着经济中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厂商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也变的错综复杂,直接或间接影响单个厂商生产的厂商很多,成百上千的厂商直接或间接地为某个厂商提供生产要素.单个厂商往往仅知道直接提供生产要素的厂商的价格决策,难以获悉那些间接提供生产要素的厂商的价格决策. 在这种情况下,单个厂商要想预测需求变化对各类直接或间接成本的影响时,就要计算数以千计的需求价格弹性,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厂商最佳的行事方式是依据直接供给要素厂商所提供的信息调整价格.由于需求变化对单个产品价格的影响在错综复杂的投入产出链之间的传递十分缓漫,所以需求变动对要素价格的变动的影响也十分的缓漫,这样投入产出链上众多的要素供给厂商并不随需求的变化迅速地调整价格,从而生产厂商的成本变动也很慢,依照成本加成原则定价的厂商也不愿意经常地变动价格,所以各厂商之间的相对价格比较稳定,价格有实际粘性.劳务及购销合同使厂商不能迅速调整价格.同时每一个市场都不会长期处于或趋向于供求相等的一般均衡状态或出清状态, 而是处于一种不均衡的状态.或者说市场出清是偶然的.这种价格粘性将导致产品市场上出现供过于求.二,自然失业率米尔顿?弗里德曼作为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认为在充分就业状态下在现有的工资水平下,任然有人嫌工资太低而不愿意工作,他把此时的失业定义为自然失业.自然失业率就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影响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暂时的不可避免的摩擦而导致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是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不一致造成的失业.费尔普斯, 费里德曼提出提出自然失业率假说后,罗杰森(Rogerson)1997年认为,自然失业率等于”长期的,摩擦的,平均的,均匀的,正常的,充分就业的,稳定状态的,最低可维持的,有效的,具有霍德里克一普雷斯科特趋势的,自然的”失业率.索罗将自然失业率描述为”如同葡萄一样不堪一击”弗里德曼认为:只要是自由竞争的市场,工资就是有伸缩性的,劳动力的活动性也比较大,而且关于劳动市场的供求状况的信息能较普遍,较容易地被获得.这样,一切有就业技能而愿意工作的人迟早都会有就业机会,而一切缺乏就业技能又不被雇主需要的人不管产量如何变动,他们也不会得到就业机会的.因此不存在非自愿失业,失业都是摩擦性的.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无论经济如何变动就业会趋于自然率水平. 从2O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赞尔普斯,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率先对菲利普斯曲线表示的稳定关系提出非难,认为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忽视了通货膨胀预期的作用.在考虑到预期的情况下,菲利晋斯曲线表达的函数关系应为:印一,(u)+等式中为通货膨胀预期.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不同的预期通货膨胀串有若不同的菲利普斯曲线:第二,预期通货膨胀串的变化将引起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预期通贷膨胀率的上升特使菲利普斯曲线向上移动,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下降特使菲利普斯曲线向下移动.弗里德曼解释因为政府的稳定政策导致通货膨胀率上升,为了稳定物价政府又采取反通货膨胀政策,这种停停走走的政策必将使通货膨胀串与预期通货膨胀宰之间的差异加大.而实际通货膨胀或预期通货膨胀可变性的增加,可能会通过两种完全不同的途径来提高自然失业宰:第一,通货膨胀可变性的增加,缩短了非指数化契约的员优期限,并使得指数化变得更加有利;第二,通货膨胀可变性的增加,降低了市场价格作为协调经济活动机制的效率.因而在向垂直的长期非利普斯曲线的转变过程中,存在看企斜率的菲利苦斯曲线的过狡期,.这一过渡时期也许合持续几十年”.三,预期预期思想起源于l9世纪.1887年,英国剑桥大学的马歇尔在向英国皇家委员会作证时就使用过预期的提法.2O世纪3O年代, 凯恩斯在其《货币论》和《就业利息及货币通论》中,曾经反复强调不确定性和预期对经济决策的重要性.但是,他并没有明确回答预期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影响国民经济运行等问题.但是凯恩斯学派关于预期的论述是零散的,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从根本上讲,凯恩斯的预期观是”非理性”的预期观.此后经济学家约翰.穆斯(Jhon.MMth),罗伯特.卢卡斯(Robert.Lucas)等分别对预期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最终形成了以卢卡斯为首的理性预期学派.【参考文献】[1]《菲利普斯曲线:理论,运行与政策》.[2]徐秋慧,李秀玉:菲利普斯曲线研究的最新进展,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一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开放经济下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
本部分在 Gali 和 Gert ler ( 1999) 基础上 , 讨论了开放经济下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 线, 产出边际成本包括劳动力边际成本、资本边际成本和进口中间品边际成本。 1 1 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 假设 t 期厂商以概率 H 保持价格不变 , 以概率 1- H调整价格为 p * t 。假设厂商是同质的 , 价格均为自然对数形式, 那么 t 期总价格水平为 : p t= H p t - 1 + ( 1- H ) pt 通货膨胀率可以表示为: P t = p t - p t- 1 = ( 1- H ) ( p t - p t- 1 )
t 为估计的误差和各种冲击。 其中 , mct 为 t 期偏离稳态实际边际成本值 , E - 1 D = ( 1- k) ( 1- H ) ( 1- B H ) W - 1 f = BH W b= kW - 1 * b f
( 4)
( 5)
( 6a) ( 6b) ( 6c) ( 6d)
W = H + k ( 1- H ( 1- B )) 2 1 混合边际成本模型
假设在调整价格的厂商中 , 采用 / 后顾式0 定价方式的比率为 k, 选择 / 前瞻式0 定价 方式的比率为 1- k 。那么 t 期调整价格指数为: p t = kp t + ( 1- k) p t 由式 ( 1) ~ ( 4) 可得 P t= D m ct + fE ( P t+ 1 ) + bP t- 1 + E t
n A
其中 , A 为技术 , A i 为第 i 种投入品的产出弹性。由一阶条件 , 第 i 种投入品实际影子价格 K it =
re al
W it X it Ai P t Y t
( 7)
real 这里 P t 为价格水平。记 x * 为 x 的稳态水平, 其中 x 为 K it 、 W it 、 X it 、 P t 或 Y t 。由式 ( 7) real real ln K it - ln K it = ln
* *
( 1)
厂商未来最佳定价规则有两种形式 : 一种是 / 前瞻式0 , 最优价格 p ft 为未来预期名义边 际成本 mcn 加权平均与加成 ( markup) L之和。
①
通货膨胀与其滞后值无关 , 与理性预期菲利普斯曲线相似。
# 78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年第 3 期
i p ft = L + ( 1- BH ) iE Bi H E t ( mcn t+ i ) = 0 ]
*
* W it X it W* it X it - ln * * P t Yt P t Yt
( 8)
记 s it = ln
W it X it , s* it 表示 s it 的稳态水平。定义 n 种投入品偏离稳态实际边际成本值为: P tYt mct = i = E1 ( s it - s * it ) N i
An Open Economy New Keynesian Hybrid Phillips Curve of China
Abstract : We estim at e a New Key nesian hybrid P hillips curve under open e conomy f or China by w ay of GMM , by cho osing inst rum ent variables acco rding t o China Ä s situatio n 1 Em pirical r esul t show s t hat hybrid cost s are st at ist ically sig nif i cant and qualit at iv ely import ant; capital co st and int er mediate import ed input co st inf luence inflat ion m ost ly; t here are back - loo king and f orw ard - lo oking pricing be havior, but t he f orw ard - looking behavior capt ures mo st f irmsÄ behavior, and price is f lexible1 Key words: Inf lation; Marg inal Cost ; GMM
# 76 #ຫໍສະໝຸດ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年第 3 期
开放经济下中国新凯恩斯 混合菲利普斯曲线
①
曾利飞
徐剑刚
唐国兴
(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 摘要 】 本文采用广义矩方法估计开放经济下中国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 , 结合中国现实选择工具变量。 结果表明 , 使用混合成本作为通货膨胀的驱动因素在 统计和经济意义上具有显著性 , 影响我国通货膨胀主要是资本成本与进口中间品成 本; 厂商定价行为既有前瞻性又有后顾性, 但前瞻性处于主导地位, 且价格具有较 强的灵活性 。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边际成本 广义矩方法 中图分类号 F 8211 0 文献标识码 A
二、数据与研究方法
由于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中含有预期通货膨胀 , 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不是有效的 , 故 采用广义矩 方法 ( GM M ( H ansen, 1982) ) 来估计结构参数。 GM M 由于限制 条件较少 , 是目前估计前瞻式方程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 1 1 数据来源与说明 本文选取 1978~ 2002 年的数据, 变量名称和数据来源见表 1 。由于我国统计数据不完 整, 需要对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通货膨胀由 GDP 缩减指数计算得到, 实际资本形成总额 由资本形成指数求得。在我国投入产出表中仅有 1997 年和 2000 年的进口中间品数据, 分别 占当年进口产品和服务的 93% 以上 ( 两年平均为 941 2% ) , 我国进口产品绝大部分是作为中 间品再投入生产 , 而不是直接用于消费 , 故用进口的产品和服务来近似进口中间品 ①。
( 2)
其中 B为厂商的主观贴现率 , 反映了厂商对未来的重视程度。 另一种是 / 后顾式0 , 厂商认为本期价格的上涨幅度与前期相同, 则 t 期最优价格 p b t 为 前期调整价格 p * t - 1 与前期通货膨胀 P t - 1 之和。 p t = p t- 1 + P t- 1
b *
( 3)
①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70573025) 资助。
开放经济 下中国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
# 77 #
的菲利普斯曲线 , 为宏观经济调控寻找理论依据。但是许多研究结果表明 , 传统菲利普斯曲 线并不适合中国。我们认为, 这是由于传统菲利普斯曲线本身存在缺陷, 它成立的苛刻前提 假设条件是自由市场经济 , 并忽视了通胀的持续性以及各种经济形态的冲击对它的影响 , 因 此它与我国经验数据并不吻合在情理之中。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放宽了经济形态的假设 , 在粘性价格的假设下 , 吸收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要素 , 引入理性预 期工具, 在经济主体动态最优决策和一般均衡基础上推导出各经济总量之间的行为关系 , 为 宏观总量的关系提供了坚实的微观经济基础。把产出边际成本作为通货膨胀的解释变量 , 避 开了潜在产出的估计 , 为转型经济通货膨胀动态找到更恰当的表现形式。 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分为两种 , 一种是 Fuhrer ( 1997) 提出的新凯恩斯粘性价格模 型, 他假设厂商采用前瞻式单一定价规则, 通货膨胀与前期通胀无关 ①, 而受到预期通胀与 产出边际成本的影响 , 但模型拟合效果不佳 ; 另一种是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 , Gali 和 Gert ler ( 1999) 假设厂商可以采用前瞻式与后顾式两种定价方式 , 通货膨胀受到前期及预 期通货膨胀与产出边际成本的影响 , 实证中用单位产出平均劳动成本来估计生产边际成本 , 结果表明 , 单位产出劳动成本在统计和经济意义上均具有显著性, 采用前瞻式定价的厂商占 多数。Robert ( 2001) 认为 , 劳动投入只能解释经济活动的一部分 , 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他 因素, 使用平均劳动成本作为边际劳动成本是不准确的。根据 Genberg 和 Pauw els ( 2003) , 在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 当本国原材料等价格上涨, 厂商可以从国外进口中间品, 以降低成 本, 因此, 外国通货膨胀可能体现在本国进口中间品的成本上。 Guay 和 P elgrin ( 2004) 利 用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解释美国通货膨胀, 认为实际边际成本解释力较弱。 Rumler ( 2005) 考虑三个不同生产投入要素 ( 劳动力、进口、本国中间品) , 估计欧元区 9 个国家的 开放经济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 考虑开放经济下产出与劳动、资本存量以及进口中间品有 关, 并以这三种投入品边际成本估计产出混合边际成本, 探讨开放经济下中国新凯恩斯混合 菲利普斯曲线。
产出边际成本可由成本最小化得到。设生产需要 n 种投入品 , t 期第 i 种投入品价格为 W it , 投入量为 X it ( i = 1, 2, ,, n) 。厂商优化问题为最小化总成本。 min C t = m in i E W it X it = 1
n
记 Y t 为 t 期总产出 , 采用柯布 -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 则厂商的约束条件为: Y t = A i= F X iti 1
n
( 9)
其中 , N i 为调整参数 , 反映第 i 种投入品在影响通货膨胀的产出边际成本中的权重 , 满 足i E N i = 1, 值得注意的是, A i与 N i 不一定相等。 = 1
n
开放经济 下中国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
# 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