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学 ppt课件
• 2D • 3D
❖ Contrast Enhancement MRA
PPT课件
21
PPT课件
22
MR Perfusion
T2
MTT
CBF DWI
PPT课件
23
fMRI
双侧手指运动 的皮层功能区
PPT课件
24
fMRI
PPT课件
25
fMRI
PPT课件
26
MRS
N-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 肌酐(Cr) 乳酸(Lac) 胆碱(Cho) 谷氨酸-谷氨酰胺 (GLX)
PPT课件
15
CTA
PPT课件
16
磁共振成像(MRI)
优势: 无射线 任意平面成像 多种参数、序列成像 组织分辨率高
PPT课件
17
磁共振成像(MRI)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 Time of Flight (TOF) ❖ Phase Contrast (PC)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学
PPT课件
1
总论
部位: 中枢神经系统(颅脑、脊髓、脊柱)
方法: ➢头颅平片 ➢脑血管造影 (DSA)
➢CT (C-; C+; dyna-C+; 脑室, 脑池造影; 椎管造 影)
➢MR (C-; C+; dyna-C+; MRA; MRS; fMRI; CSF-cine等)
➢TCD
6
PPT课件
7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有创性 应用 方法 金标准 肿瘤
PPT课件
8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 Contrast Enhancement MRA
PPT课件
21
PPT课件
22
MR Perfusion
T2
MTT
CBF DWI
PPT课件
23
fMRI
双侧手指运动 的皮层功能区
PPT课件
24
fMRI
PPT课件
25
fMRI
PPT课件
26
MRS
N-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 肌酐(Cr) 乳酸(Lac) 胆碱(Cho) 谷氨酸-谷氨酰胺 (GLX)
PPT课件
15
CTA
PPT课件
16
磁共振成像(MRI)
优势: 无射线 任意平面成像 多种参数、序列成像 组织分辨率高
PPT课件
17
磁共振成像(MRI)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 Time of Flight (TOF) ❖ Phase Contrast (PC)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学
PPT课件
1
总论
部位: 中枢神经系统(颅脑、脊髓、脊柱)
方法: ➢头颅平片 ➢脑血管造影 (DSA)
➢CT (C-; C+; dyna-C+; 脑室, 脑池造影; 椎管造 影)
➢MR (C-; C+; dyna-C+; MRA; MRS; fMRI; CSF-cine等)
➢TCD
6
PPT课件
7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有创性 应用 方法 金标准 肿瘤
PPT课件
8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PPT演示课件
包括脑挫伤(cerebral contusion )及脑裂伤 (laceration of brain)。病理为脑组织散在出 血灶,脑水肿和脑肿胀,伴有脑膜、脑或血 管撕裂。
发生部位:外力作用处或其对冲部位。
脑挫裂伤 (cerebral contusion and laceration)
CT 表现
缺血性脑梗塞 (Ischemic infarction)
病灶特点: 1、梗塞区呈楔形或扇形,基底位于颅骨 面。 2、同时累及皮质和髓质。 3、梗塞区与受累血管的供应范围相一致。
缺血性脑梗塞CT表现
1、24小时内:
(1)正常 (2)早期征像如致密动脉症,即受累大动脉内密度
增高,岛带征即岛带灰白质交界模糊,豆状核 灰白质分界不清,受累脑沟变窄。
4、3周-2个月:病灶密度进一步降低,最后 成为等同于脑脊液的囊腔,可有负占位 效应。
缺血性脑梗塞MRI表现
1、早期可显示脑回肿胀,脑沟变窄,T1WI可 显示动脉变窄,流空效应减弱。 2、病灶在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长T1,长T2信号),病灶形态与CT类似。 3、慢性期为脑脊液信号。
分类:星形细胞瘤、少支胶质细胞瘤、室管
膜瘤等
检查方法:CT、MRI检查为主,脑血管造影
辅助。
星形细胞瘤 (astrocytoma)
起源于星形细胞,占胶质瘤的70%。
WHO分四级:
1-2级:低级星形细胞瘤 low-grade astrocytoma 3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 astrocytoma 4级: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glioblastoma
特点:多平面成像,多参数成像,无骨伪影,
分辨率较高。
绝对禁忌症:心脏起搏器、体内金属 异物如动脉瘤术后金属夹,金属 假体。
发生部位:外力作用处或其对冲部位。
脑挫裂伤 (cerebral contusion and laceration)
CT 表现
缺血性脑梗塞 (Ischemic infarction)
病灶特点: 1、梗塞区呈楔形或扇形,基底位于颅骨 面。 2、同时累及皮质和髓质。 3、梗塞区与受累血管的供应范围相一致。
缺血性脑梗塞CT表现
1、24小时内:
(1)正常 (2)早期征像如致密动脉症,即受累大动脉内密度
增高,岛带征即岛带灰白质交界模糊,豆状核 灰白质分界不清,受累脑沟变窄。
4、3周-2个月:病灶密度进一步降低,最后 成为等同于脑脊液的囊腔,可有负占位 效应。
缺血性脑梗塞MRI表现
1、早期可显示脑回肿胀,脑沟变窄,T1WI可 显示动脉变窄,流空效应减弱。 2、病灶在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长T1,长T2信号),病灶形态与CT类似。 3、慢性期为脑脊液信号。
分类:星形细胞瘤、少支胶质细胞瘤、室管
膜瘤等
检查方法:CT、MRI检查为主,脑血管造影
辅助。
星形细胞瘤 (astrocytoma)
起源于星形细胞,占胶质瘤的70%。
WHO分四级:
1-2级:低级星形细胞瘤 low-grade astrocytoma 3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 astrocytoma 4级: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glioblastoma
特点:多平面成像,多参数成像,无骨伪影,
分辨率较高。
绝对禁忌症:心脏起搏器、体内金属 异物如动脉瘤术后金属夹,金属 假体。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诊断课件ppt参考课件
3、垂体腺瘤
3、垂体腺瘤
4、脑转移瘤
中老年人多见 原发灶多来自肺癌、乳腺癌等、血行转移 好发于皮髓质交界区、顶枕部 常多发、亦可单发
4、转移瘤
CT表现 多发或单发结节 等或低密度 出血时,高密度 瘤周水肿 结节或环形强化
MRI 长T1、长T2信号
4、转移瘤
二、脑外伤
脑挫裂伤 脑内血肿 硬膜下血肿 硬膜外血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
高 密 度
等 密 度
混
杂
钙
密
化
度
占位效应
中线结构移位 脑室脑池受压变形 脑沟变化
脑水肿
见于感染、出血、肿瘤、外伤等
脑积水
原因 ➢ 脑积液产生过多或吸收障碍 ➢ 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 类型 ➢ 交通性脑积水 ➢ 阻塞性脑积水
脑萎缩
脑组织体积缩小而继发脑室和蛛网膜下腔 系统扩大
弥漫性 局限性
2、脑膜瘤
CT
平扫 等或略高密度 常见斑点状钙化 广基底与硬脑膜相 连 边界清楚 可有瘤周水肿 颅板:增生或破坏
增强扫描 明显均匀强化
MRI
平扫 T1WI等或稍低信号 T2WI等或稍高信号 边缘清楚 瘤周低信号环
增强扫描 明显均匀强化 脑膜尾症
2、脑膜瘤
2、脑膜瘤
部位:颅骨与硬膜之间 临床:急性多见 CT:颅板下梭形高密度影、局限 多位于骨折附近,不跨越颅缝
硬膜下血肿
部位: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 临床:
急性硬膜下血肿多与挫裂伤同时存在 慢性硬膜下血肿症状较隐蔽 血肿不局限,弥散分布,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三、脑血管疾病
1、脑出血 高血压 动脉瘤破裂 脑血管畸形出血 出血性脑梗死 外伤 脑肿瘤 血液病
7、蝶鞍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ppt课件
编辑课件
80
二、异常CT表现
(一)头颅
1、脑质密度改变: (1)高密度灶 (2)等密度灶 (3)低密度灶 (4)混杂密度灶
编辑课件
81
2、结构形态改变
病灶的大小、部位、边缘、数目及病 灶周围情况。
编辑课件
82
3、对比增强改变
(1)强化机理: ①异常增生的病理性血管 ②血脑屏障破坏
(2)强化CT表现:密度增高 (3)强化方式:
99
一、星形细胞瘤
(一)临床与病理 1.临床表现:局灶性或全身性癫痫 发作,神经功能障碍,颅内压增高。 2.病理:I-IV级,I、II级分化良好, 恶性度低,III、IV级分化不良,恶性度高。
编辑课件
100
分化良好的星形细胞瘤,肿瘤多见于脑白质,少数可位于 脑灰质并向脑膜浸润。肿瘤没有包膜,有时沿白质纤维或 者胼胝体纤维向邻近脑叶或对侧半球发展。肿瘤含神经胶 质纤维多,肿瘤色灰白与正常白质相似:少数则呈灰红色, 质软易碎。肿瘤可有可为单发或多发,囊内含有黄色液体。 可称为“瘤内有囊”,少数形成大囊,囊壁、瘤节,可称 为“囊中有瘤”。肿瘤血管近于成熟。
编辑课件
103
(3)小脑星形细胞瘤: 部位:多位于小脑半球,少数在小脑蚓部。 平扫:囊性低密度或实性混杂密度,多有水 肿及占位效应。 增强:不强化或壁结节强化
编辑课件
104
2.MRI表现: )幕上星形细胞瘤: 平扫: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信
号均匀或不均匀。周围水肿T1WI 低信号,T2WI高信号。 增强:恶性度低的肿瘤多无强化,恶性 度高的肿瘤有均匀一致或不均匀 或环状强化。周围水肿不强化。 MRS:NAA,Cr降低,Cho升高。
编辑课件
94
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PPT课件
(2)冠状面:基线与OML线垂直,主要用于检查鞍区疾
病。
增强CT:静脉内注入碘制剂后再扫描,观察病变组织 的血供情况,以鉴别性质。
脑池造影CT:将非离子碘剂或空气注入蛛网膜下腔, 检查CPA、鞍上池的微小病变。
三维CT:
动态增强CT扫描:
18
19
CT平扫与增强
20
21
CTA显示脑底动脉瘤
22
58
蝶鞍层面 颅中窝前面是蝶骨小翼后缘,向
内后方延伸出前床突,鞍结节 前邻视交叉沟,后和鞍背间是 垂体窝;颅后窝显示脑干、四 脑室和小脑。
59
鞍上池层面 额叶被大脑纵裂分开。鞍上池呈星形,前角通
大脑纵裂池,前外侧角通大脑侧裂池,后 外侧角连环池。如后方为桥脑则呈“五角” 形,如后方为脚间池则呈“六角”形。鞍 上池内有视交叉、视束、垂体柄、颈内动 脉、基底动脉等。
医学影像学
中枢神经系统
.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中枢神经系统影像检查方法、适应症、 检查前准备和检查中的注意事项。
(2)熟悉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及变异 (重点为断层影像)。
(3)熟悉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与病理。 (4)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5)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如颅脑先天畸
64
大脑皮质下部层面 大脑镰前后贯穿中线,在大脑
镰旁可显示扣带回、中央旁 小叶、楔前叶、顶枕沟、楔 叶。
65
正常颅脑MRI表现
T1WI T2WI PDWI Gd-DTPA增强扫描
66
脑皮质含水量较髓质多,含脂量较髓质 少,所以脑皮质的T1和T2值均长于脑髓 质。
脑脊液成分主要为水,在T1WI及T2WI上 分别为均匀低信号及高信号。
中枢神经系统医学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伦理与隐私保护
在医学影像诊断中注重伦理和隐私 保护,确保患者权益和信息安全。
谢谢聆听
02
影像学表现
神经根和周围神经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包括神经根或周围神经增粗、肿胀
等改变。
03
诊断与治疗
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可以初步诊断神经根和周围神经疾病。治
疗方式的选择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的进展
05
与未来
新技术应用与展望
01
Hale Waihona Puke 02033D打印技术
中枢神经系统医学影 像诊断学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中枢神经系统概述 • 医学影像技术基础 •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技术 •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的进展与未
来
01 中枢神经系统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以及连接它们的神经纤维组成。 大脑是最高级中枢,负责思考、感觉、运动等功能;脊髓是 低级中枢,负责传递大脑与身体各部分之间的信息。
功能特点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信息处理中心,负责感知、记忆、思维 、运动等活动,同时调节内脏器官功能、控制情绪反应等。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与症状
分类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 默病、帕金森病等;另一类是脑血管 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等。
症状
不同疾病的症状表现各异,常见的有 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无力、言语 不清、意识障碍等。
详细描述
核医学成像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示踪剂在人体内的分布和代谢,通过探测器获取图像。核医学成像常用于甲状 腺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在医学影像诊断中注重伦理和隐私 保护,确保患者权益和信息安全。
谢谢聆听
02
影像学表现
神经根和周围神经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包括神经根或周围神经增粗、肿胀
等改变。
03
诊断与治疗
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可以初步诊断神经根和周围神经疾病。治
疗方式的选择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的进展
05
与未来
新技术应用与展望
01
Hale Waihona Puke 02033D打印技术
中枢神经系统医学影 像诊断学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中枢神经系统概述 • 医学影像技术基础 •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技术 •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的进展与未
来
01 中枢神经系统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以及连接它们的神经纤维组成。 大脑是最高级中枢,负责思考、感觉、运动等功能;脊髓是 低级中枢,负责传递大脑与身体各部分之间的信息。
功能特点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信息处理中心,负责感知、记忆、思维 、运动等活动,同时调节内脏器官功能、控制情绪反应等。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与症状
分类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 默病、帕金森病等;另一类是脑血管 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等。
症状
不同疾病的症状表现各异,常见的有 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无力、言语 不清、意识障碍等。
详细描述
核医学成像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示踪剂在人体内的分布和代谢,通过探测器获取图像。核医学成像常用于甲状 腺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PPT课件
MRI:T1W稍低信号,T2W等或高信号
33
垂体瘤
C+-
C+
T1W
34 C+
垂体瘤
T1W
T2W
C+
T2W
T1W
35
听神经鞘瘤
影像表现:
CT、MRI:桥脑小脑角池内CT平扫或T1W等、低或高,
T2W等和高混合密度/信号肿块,明显均匀、不均匀或环状强 化,轻中度瘤周水肿,第四脑室受压,幕上脑积水,内耳道扩 大
原因:脑膜血管损伤,以脑膜中动脉常见 CT、MRI:颅板下梭形或半圆形异常密度/信号影,与期龄有
关,多仅次于骨折附近,内缘光整,相应脑实质内移
硬膜下血肿:血液聚集在硬膜下间隙,沿脑表广泛分布
原因:桥静脉或静脉窦损伤出血 CT、MRI:颅板下新月形或半月形异常密度/信号影
脑内血肿:位于受力点或对冲部位脑表面区
CT、MRI:界清类圆形异常密度/信号影,周围脑水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
CT、MRI:脑裂、脑池、脑沟或脑室内异常密度/信号影
41
硬膜外血肿
42
硬膜下血肿
43
脑内血肿
44
蛛网膜下腔出血
45
脑出血
原因: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血液病和脑肿瘤 部位:基底节、丘脑、脑桥和小脑(高血压性) 影像表现:
20
基本病变表现-CT
平扫密度改变:
高密度病灶:血肿、钙化和富血管性肿瘤 等密度病灶:某些肿瘤、血肿、血管性病变 低密度病灶:炎症、梗死、水肿、囊肿、脓肿 混合密度病灶:
增强扫描特征:
均匀性强化:脑膜瘤、转移瘤、神经鞘瘤和肉芽肿 非均匀性强化:胶质瘤、血管畸形 无强化:脑炎、囊肿、水肿
33
垂体瘤
C+-
C+
T1W
34 C+
垂体瘤
T1W
T2W
C+
T2W
T1W
35
听神经鞘瘤
影像表现:
CT、MRI:桥脑小脑角池内CT平扫或T1W等、低或高,
T2W等和高混合密度/信号肿块,明显均匀、不均匀或环状强 化,轻中度瘤周水肿,第四脑室受压,幕上脑积水,内耳道扩 大
原因:脑膜血管损伤,以脑膜中动脉常见 CT、MRI:颅板下梭形或半圆形异常密度/信号影,与期龄有
关,多仅次于骨折附近,内缘光整,相应脑实质内移
硬膜下血肿:血液聚集在硬膜下间隙,沿脑表广泛分布
原因:桥静脉或静脉窦损伤出血 CT、MRI:颅板下新月形或半月形异常密度/信号影
脑内血肿:位于受力点或对冲部位脑表面区
CT、MRI:界清类圆形异常密度/信号影,周围脑水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
CT、MRI:脑裂、脑池、脑沟或脑室内异常密度/信号影
41
硬膜外血肿
42
硬膜下血肿
43
脑内血肿
44
蛛网膜下腔出血
45
脑出血
原因: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血液病和脑肿瘤 部位:基底节、丘脑、脑桥和小脑(高血压性) 影像表现:
20
基本病变表现-CT
平扫密度改变:
高密度病灶:血肿、钙化和富血管性肿瘤 等密度病灶:某些肿瘤、血肿、血管性病变 低密度病灶:炎症、梗死、水肿、囊肿、脓肿 混合密度病灶:
增强扫描特征:
均匀性强化:脑膜瘤、转移瘤、神经鞘瘤和肉芽肿 非均匀性强化:胶质瘤、血管畸形 无强化:脑炎、囊肿、水肿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PPT课件图文详解完整版_PPT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见病变 四脑外伤
1 .脑挫裂伤 2 .颅内出血 脑内血肿:CT为高密度灶。 硬膜外血肿:CT示颅板内梭形高密度灶,常合并骨折。 硬膜下血肿:CT示颅板内新月状高密度灶,占位明显。 亚急性期呈等密度,慢性期呈低密度。 蛛网膜下腔出血:多位于大脑纵裂和脑底池 3 .开放性脑损伤:常合并颅骨粉碎骨折、脑内碎骨片或异物存留,并 发气颅、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用检查方法 一 X线平片
头颅正侧位像:观察颅骨骨折、颅缝分离、头颅畸形、颅骨疾 病、蝶鞍情况、钙斑等 颅底像:颅底特别是中颅窝骨结构有否破坏 切线像:颅骨凹陷性骨折、病灶与骨板的关系 脊椎正侧位像:椎管内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用检查方法 二脑血管造影
适应证:脑动脉瘤、血管发育异常、血管闭塞、了解肿瘤的供 血情况 禁忌证:严重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心肾功能不良、造影 剂过敏 方法:股动脉导管法 全脑血管造影、颈内外动脉选择性造影、椎动脉造影 动脉期、静脉期、静脉窦期摄片
直肠癌脑转移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见病变 二脑血管病
1.脑出血
分期:急性期,吸收期,囊肿形成期 急性期表现:高密度灶,CT值60-80HU,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带,有占位征 象.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见病变 二脑血管病
2.脑梗塞
皮质梗塞,出血性梗塞,腔隙性梗塞 皮质梗塞CT表现:与闭塞血管分布区一致的楔形低密度灶 腔隙梗塞CT表现:基底节脑干半卵圆中心斑点状低密度灶 出血性梗塞CT表现:在低密度梗死灶内出现斑点、片状高密 度出血灶。
直接征象:信号(囊性或实性、实性内是否有囊变、出血、钙 化、坏死)、大小、形态、边缘、数目 间接征象:水肿、邻近结构是否受压或侵袭、中线结构是否移 位、梗阻性脑积水、脑脊液种植转移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学检查及诊断 ppt课件
ppt课件
39
丘脑层面
ppt课件
40
蛛网膜下腔
ppt课件
41
⑸.CT增强扫描: 正常脑实质不强化或仅轻度强化,血管结构直接强化,垂 体、松果体及硬膜明显强化。
ppt课件
42
正常颅脑CT增强扫描像
ppt课件
43
4.脑核磁共振 MRI ⑴.脑实质:T1WI脑髓质信号稍高于皮质,T2WI脑髓质信
规则,界限不清,易坏死、出血及囊变,血管丰富分化不 良。
ppt课件
75
[影像学表现] 1.CT表现 :病变位于脑白质
⑴.Ⅰ级肿瘤: ①.囊性低密度灶,其内可看到瘤结节。 ②.边缘清楚,占位效应轻,瘤周水肿不明显。 ③.增强:无或轻度强化。 ⑵.Ⅱ—Ⅳ级肿瘤: ①.高、低或混杂密度的囊性病灶。 ②.边缘不清,占位效应及瘤周水肿明显。 ③.可有斑点状钙化或者瘤内出血。 ④.增强:不规则环形伴壁结节强化或不均匀性强化。
ppt课件
85
2.CT表现: ⑴.平扫: ①.肿块类圆形,边界清楚,等或高密度。 ②.宽基底,紧贴颅骨内板或硬脑膜,可见斑点状钙化。 ③.瘤周水肿轻或无,静脉或静脉窦受压时可出现中或
ppt课件
4
3.脑CT:
包括平扫、增强扫描和特殊成像: (1).平扫(precontrast scan):横断面扫描为主,以眦
耳线(OML)为基线依次向上扫描,层厚10mm。有时加冠状 面。
(2).增强 CT(contrast scan):经静脉注入碘对比剂后 再扫描,病灶常显示更清晰。碘过敏者不宜行增强检查.
管壁毛糙不整,可看到“血管湖”。 ③.肿瘤的血循环征:细小紊乱的肿瘤血管网,不均
匀 且边缘不清的肿瘤染色,有时可见到静脉早显。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CT:
1、广泛脑水肿或脑内血肿; 2、低密度的脑水肿区内可见散在斑点状高密 度出血灶,伴占位效应(脑池、脑沟变窄/闭塞, 中线移位)。 3、好发于着力部位和对冲部位。
❖MRI:
(1)脑水肿: T1WI:等或稍低信号 T2WI:高信号
(2)脑血肿: 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或等信号
(3)吸收期:可呈低信号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影像表现
❖ 2、脑MRI:
二、T2加权相上: 1、脑脊液(高信号)白色
2、脂肪和骨髓(低信号)黑色
3、 脑组织(中等强度信号)灰白 色。其中灰质较白质信号高,故 较白质稍白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影像表现
3、脊髓CT或MRI:
(1)CT:脊髓造影CT轴
位扫描: 蛛网膜下腔(高密度)白色 环状 脊髓(低密度)黑色
❖ 3、DS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查方法
❖ 4、MRI(核磁共振成像)
脊髓病变目前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二、中枢神经系统解剖
二、中枢神经系统解剖
大脑纵裂
二、中枢神经系统解剖
二、中枢神经系统解剖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影像表现
❖ 1、脑CT:
灰质(较高密度):灰白色 白色
白质(较低密度):灰黑色
肿瘤完全切除 创面少量渗液与组织水肿(1月左右消散)
❖ (2)术后脑软(可有一定残疾):
肿瘤完全切除
残腔形成以低密度脑软化区(CT值0—10HU),边界
清
楚,周围脑组织向此移位。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14
可编辑
19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影像诊断
(二)脑外伤
血肿灶
❖ 1、脑挫裂伤:表现为脑内散在出血 灶,静脉淤血、脑水肿和脑肿胀;若伴脑膜、 脑或血管撕裂则为脑裂伤,二者常合并存在, 故统称为“脑挫裂伤”。
骨和生理性钙化(高密度):白色
含脑脊液的脑室、脑沟、和脑池(低密度):黑色
基底节(较高密度):灰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影像表现
❖2、脑MRI:
一、T1加权相上:
1、空气、皮质骨、脑脊液和快速流动的 血液(无信号或低信号)黑色
2、脂肪和骨髓(高信号)白色
3、脑组织(中等强度信号)灰白色。 其中灰质较白质信号低,故较白质 稍黑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 像诊断 (P159)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
❖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查方法 X线
CT
DSA
MRI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查方法
❖ 1、X线检查: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查方法
2、CT ❖
(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中枢神经系统的首先检查方法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查方法
T1WI
水肿
T2WI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影像诊断
(二)脑外伤 硬膜外血肿
2、颅内出血:包括硬膜外、硬膜下、脑 内、脑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硬膜下血肿
➢ (1)硬膜外血肿:多由脑膜血管损 伤所致,脑膜中动脉常见,血液聚集 于硬膜间隙。血肿较局限,呈梭形。 CT:颅内板下见梭形或半圆形 高密度灶;
❖ 1、脑出血: CT:
1、急性期: 1)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增高的肾形、类圆
形或不规则团块; 2)周围水肿带宽窄不一; 3)局部脑室受压移位。 2、吸收期:
血肿周围模糊、水肿带增宽、血肿缩小并密度减低
3、囊变期:
1)软化囊腔
2)脑萎缩
MRI :
1、急性期:T1WI:等信号;T2WI:稍低信 号 2、亚急性期和慢性期:T1WI:和T2WI:均 呈高信号低信号
(五)多发性硬化
❖ CT: 多灶性低或等密度区,活动期病灶有强化,
➢ (2)硬膜下血肿:颅内板下见弧形 高密度灶
脑内血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
➢ (3)脑内血肿:脑室内高密度灶
➢ (4)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池、沟高 密度灶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影像诊断
(二)脑外伤
❖ 3、开放性脑损伤:
颅骨骨折
❖ CT:脑挫裂伤
颅内血肿
颅骨骨折
颅内碎骨片
度积气影)
气颅(颅内低密
脑脊液漏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影像诊断
明显 强化
❖ (2)MRI:和CT相似。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影像诊断
❖ 4、转移瘤: ❖ CT平扫:脑内多发或单
发结节,呈等或低密度 灶,出血时密度增高。 瘤周水肿明显(特征性 表现) ❖ MRI:
长T1和长T2信号,瘤 内出血呈短T1和短T2信 号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影像诊断
❖ 5、脑肿瘤手术后影像学表现: ❖ (1)正常改变(不留任何残疾):
脑萎缩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影像诊断
❖ 2、脑梗死: 1)缺血性 2)出血性 3)腔隙性
❖ 3、脑萎缩:
1)脑沟、脑室和脑池增宽 2)脑白质疏松:白质密度不均匀
减低但高于梗死灶。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影像诊断
(四)颅内感染
1)结核性脑膜炎:
脑膜渗出、肉芽肿为其基本病变,可
合
并结核球、脑梗死和脑积水。
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
❖ (1)CT:
❖ Ⅰ、Ⅱ级星形细胞瘤(较良性)
(1)多为低密度病灶 (2)分界清楚,占位效应不明显 (3)无或轻度灶周水肿和强化
❖ Ⅲ 、Ⅳ级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升高)
(1)肿瘤呈高、低密度或混杂密度病灶
(2)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占位效 应显 著
(3)瘤周水肿显著
❖
增强CT:不规则花环状伴壁结节
(二)脑外伤
脑萎缩
❖ 3、脑外伤后遗的影像学表 现:
❖ (1)脑萎缩:病变区脑组织容积
缩小,脑沟增宽。
❖ (2)脑软化:CT提示脑病变区脑
组织容积缩小、脑沟增宽。
脑软化
❖ (3)脑膜脑膨出:局部脑膜甚
至脑实质膨出颅骨外,继发脑内部结构移
位和萎缩。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影像诊断
(三)脑血管疾病(脑卒中)
马尾(低密度)点状黑色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影像表现
❖(2)MRI:
❖ T1加权相:
灰色
脊髓和马尾(中等信号)
黑色
蛛网膜下腔(低信号)
❖ T2加权相:
灰色
脊髓和马尾(中等信号)
蛛网膜下腔(低信号)
白色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影像诊断
❖ (一)脑肿瘤:
❖ 1、胶质瘤:星形细胞瘤(最常见)、少胶质细胞瘤、
2)脑脓肿:
CT平扫:低密度、边缘模糊伴占位效应
增强:环形强化,内壁光滑或多房分隔
MRI:长T1长T2信号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影像诊断
(四)颅内感染
脑脓肿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影像诊断
(四)颅内感染
❖ 3、脑囊虫病: CT/MRI 平扫:多发囊性病灶、
囊内或壁可有钙化 增强:病灶环状强化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影像诊断
1、广泛脑水肿或脑内血肿; 2、低密度的脑水肿区内可见散在斑点状高密 度出血灶,伴占位效应(脑池、脑沟变窄/闭塞, 中线移位)。 3、好发于着力部位和对冲部位。
❖MRI:
(1)脑水肿: T1WI:等或稍低信号 T2WI:高信号
(2)脑血肿: 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或等信号
(3)吸收期:可呈低信号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影像表现
❖ 2、脑MRI:
二、T2加权相上: 1、脑脊液(高信号)白色
2、脂肪和骨髓(低信号)黑色
3、 脑组织(中等强度信号)灰白 色。其中灰质较白质信号高,故 较白质稍白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影像表现
3、脊髓CT或MRI:
(1)CT:脊髓造影CT轴
位扫描: 蛛网膜下腔(高密度)白色 环状 脊髓(低密度)黑色
❖ 3、DS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查方法
❖ 4、MRI(核磁共振成像)
脊髓病变目前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二、中枢神经系统解剖
二、中枢神经系统解剖
大脑纵裂
二、中枢神经系统解剖
二、中枢神经系统解剖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影像表现
❖ 1、脑CT:
灰质(较高密度):灰白色 白色
白质(较低密度):灰黑色
肿瘤完全切除 创面少量渗液与组织水肿(1月左右消散)
❖ (2)术后脑软(可有一定残疾):
肿瘤完全切除
残腔形成以低密度脑软化区(CT值0—10HU),边界
清
楚,周围脑组织向此移位。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14
可编辑
19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影像诊断
(二)脑外伤
血肿灶
❖ 1、脑挫裂伤:表现为脑内散在出血 灶,静脉淤血、脑水肿和脑肿胀;若伴脑膜、 脑或血管撕裂则为脑裂伤,二者常合并存在, 故统称为“脑挫裂伤”。
骨和生理性钙化(高密度):白色
含脑脊液的脑室、脑沟、和脑池(低密度):黑色
基底节(较高密度):灰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影像表现
❖2、脑MRI:
一、T1加权相上:
1、空气、皮质骨、脑脊液和快速流动的 血液(无信号或低信号)黑色
2、脂肪和骨髓(高信号)白色
3、脑组织(中等强度信号)灰白色。 其中灰质较白质信号低,故较白质 稍黑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 像诊断 (P159)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
❖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查方法 X线
CT
DSA
MRI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查方法
❖ 1、X线检查: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查方法
2、CT ❖
(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中枢神经系统的首先检查方法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查方法
T1WI
水肿
T2WI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影像诊断
(二)脑外伤 硬膜外血肿
2、颅内出血:包括硬膜外、硬膜下、脑 内、脑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硬膜下血肿
➢ (1)硬膜外血肿:多由脑膜血管损 伤所致,脑膜中动脉常见,血液聚集 于硬膜间隙。血肿较局限,呈梭形。 CT:颅内板下见梭形或半圆形 高密度灶;
❖ 1、脑出血: CT:
1、急性期: 1)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增高的肾形、类圆
形或不规则团块; 2)周围水肿带宽窄不一; 3)局部脑室受压移位。 2、吸收期:
血肿周围模糊、水肿带增宽、血肿缩小并密度减低
3、囊变期:
1)软化囊腔
2)脑萎缩
MRI :
1、急性期:T1WI:等信号;T2WI:稍低信 号 2、亚急性期和慢性期:T1WI:和T2WI:均 呈高信号低信号
(五)多发性硬化
❖ CT: 多灶性低或等密度区,活动期病灶有强化,
➢ (2)硬膜下血肿:颅内板下见弧形 高密度灶
脑内血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
➢ (3)脑内血肿:脑室内高密度灶
➢ (4)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池、沟高 密度灶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影像诊断
(二)脑外伤
❖ 3、开放性脑损伤:
颅骨骨折
❖ CT:脑挫裂伤
颅内血肿
颅骨骨折
颅内碎骨片
度积气影)
气颅(颅内低密
脑脊液漏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影像诊断
明显 强化
❖ (2)MRI:和CT相似。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影像诊断
❖ 4、转移瘤: ❖ CT平扫:脑内多发或单
发结节,呈等或低密度 灶,出血时密度增高。 瘤周水肿明显(特征性 表现) ❖ MRI:
长T1和长T2信号,瘤 内出血呈短T1和短T2信 号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影像诊断
❖ 5、脑肿瘤手术后影像学表现: ❖ (1)正常改变(不留任何残疾):
脑萎缩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影像诊断
❖ 2、脑梗死: 1)缺血性 2)出血性 3)腔隙性
❖ 3、脑萎缩:
1)脑沟、脑室和脑池增宽 2)脑白质疏松:白质密度不均匀
减低但高于梗死灶。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影像诊断
(四)颅内感染
1)结核性脑膜炎:
脑膜渗出、肉芽肿为其基本病变,可
合
并结核球、脑梗死和脑积水。
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
❖ (1)CT:
❖ Ⅰ、Ⅱ级星形细胞瘤(较良性)
(1)多为低密度病灶 (2)分界清楚,占位效应不明显 (3)无或轻度灶周水肿和强化
❖ Ⅲ 、Ⅳ级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升高)
(1)肿瘤呈高、低密度或混杂密度病灶
(2)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占位效 应显 著
(3)瘤周水肿显著
❖
增强CT:不规则花环状伴壁结节
(二)脑外伤
脑萎缩
❖ 3、脑外伤后遗的影像学表 现:
❖ (1)脑萎缩:病变区脑组织容积
缩小,脑沟增宽。
❖ (2)脑软化:CT提示脑病变区脑
组织容积缩小、脑沟增宽。
脑软化
❖ (3)脑膜脑膨出:局部脑膜甚
至脑实质膨出颅骨外,继发脑内部结构移
位和萎缩。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影像诊断
(三)脑血管疾病(脑卒中)
马尾(低密度)点状黑色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影像表现
❖(2)MRI:
❖ T1加权相:
灰色
脊髓和马尾(中等信号)
黑色
蛛网膜下腔(低信号)
❖ T2加权相:
灰色
脊髓和马尾(中等信号)
蛛网膜下腔(低信号)
白色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影像诊断
❖ (一)脑肿瘤:
❖ 1、胶质瘤:星形细胞瘤(最常见)、少胶质细胞瘤、
2)脑脓肿:
CT平扫:低密度、边缘模糊伴占位效应
增强:环形强化,内壁光滑或多房分隔
MRI:长T1长T2信号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影像诊断
(四)颅内感染
脑脓肿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影像诊断
(四)颅内感染
❖ 3、脑囊虫病: CT/MRI 平扫:多发囊性病灶、
囊内或壁可有钙化 增强:病灶环状强化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影像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