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科学试卷牛津版

合集下载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B .C .D .2. (2分)下列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 . 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烧杯B . 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没及时盖瓶塞C . 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 . 取用试剂后将滴管清洗再放回原滴瓶3. (2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对这句诗描述的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是()A . 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离不开空气B . 环境的变化导致生物死亡C .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其他生物D . 环境对生物是有影响的4. (2分)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经过测量,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那么,在这一测量中,“测量”定义中所说的“公认的标准量”是()A . 测量用的尺子B . 468米C . 东方明珠电视塔D . 1米5. (2分)从结构层次上看,人比植物更复杂一些,这主要是由于()A . 植物的组织种类少B . 人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C . 植物没有神经组织D . 人由器官构成系统,再构成人体6. (2分)下列关于“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 实验变量是水温B . 光照、空气等条件无需考虑C . 水温的范围应控制在5至10度D . 金鱼的鳃开闭1次,可计数金鱼呼吸2次7. (2分)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 红细胞数量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且没有细胞核B . 卵细胞体积较大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营养物质C . 禽流感病毒微小、细胞结构简单,易侵入并破坏其他生物的活细胞D . 神经元的细胞体有许多突起,有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8. (2分)在科学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以下实验中属于减小误差的是()A . 研究盐溶液的酸碱性时,对多种盐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测定B . 研究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时,选用多株植物进行实验C . 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时,测出多组电压和电流D .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多次改变动力或动力臂9. (2分)某校兴趣小组人口腔上皮细胞,但下列镜头上所标注放大倍数模糊不清.现欲使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用镜头组合分别是()A . 甲和丙B . 乙和丁C . 乙和丙D . 甲和丁10. (2分)如图所示,容器底部放水,水上面浮有一层沸点比水高的油,如果对容器底部加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水先沸腾,油后沸腾,但水和油同时蒸发B . 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同时沸腾C . 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水先沸腾,最后同时沸腾D . 油蒸发,水不蒸发,直到水全部汽化后,油才沸腾11. (2分)质量为5kg的汽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汽油()A . 密度、比热容、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B . 密度不变,比热容、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C . 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D . 密度、比热容、热值都不变12. (2分)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错误的是()A . 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B . 地壳总是不断运动的,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C . 地壳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D . 流水、风力、冰川等是影响地表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13. (2分)某校科学小组研究了“激素甲和激素乙对柳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该实验的变量是激素的种类和激素的浓度B . 该实验证明激素乙对柳树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C . 该实验证明激素甲对柳树插条生根有促进作用D . 若探究激素甲、乙对柳树插条生根的共同影响,应设计2组实验进行对照14. (2分)如图,烧瓶里装了半瓶水,加热至沸腾。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48分) (共16题;共46分)1. (3分)家庭配置波尔多液的过程:①在塑料容器里加入1克胆矾(CuSO4·5H₂O)再加水约90毫升,制成硫酸铜溶液;②在相同的另一容器里加入1克生石灰和少量的水,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熟石灰,再加水10毫升,配成石灰乳;③将硫酸铜溶液慢慢倒入石灰乳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制成波尔多液。

实验中的现象或变化不合理的是()A . ①中出现的现象是白色固体溶解,溶液变成蓝色B . ②中加入少量水发生了化学变化,之后加入的10毫升水发生了物理变化C . ③中出现蓝色絮状沉淀D . 配置的波尔多液是悬浊液2. (3分)河南籍游泳健将宁泽涛是历史上首位获得世锦赛男子100m自由泳冠军的亚洲人。

2014年仁川亚运会上大放异彩,收获四枚金牌,打破多项纪录。

同年,宁泽涛以47秒65的成绩打破自己保持的男子100米自由泳亚洲纪录。

宁泽涛游泳时所受的浮力约为()A . 8NB . 80NC . 800ND . 8000N3. (3分)下列实验的装置和操作均正确的是()A . 稀释浓硫酸B . 分离出AgNO3溶液中的AgClC . 检查装置气密性D . 收集氧气img 小部件4. (2分)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最为准确的说法是()A . 外力作用B . 流水作用C . 内力作用D . 内外力长期作用的结果5. (2分)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曹河的流向是()A . 由西南流向东北B . 由东南流向西北C . 由西北流向东南D . 由东北流向西南6. (3分)张一同学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请告诉他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 .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重要的方法B . 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C . 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D . 只要认真学好书本上的知识,就能领略到科学的奥妙7. (3分)下列生物的基本特征中,哪一项不是维持生物个体生活所必需的()A . 从外界获得营养B . 排出体内的各种废物C . 繁殖后代D . 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8. (3分)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后,由图中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片()A .B .C .D .9. (3分)人类认识地球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下面四幅图片能证明地球形状的是()A . 张赛通西域B . 玄奘西游C . 麦哲伦航队D . 郑和下西洋10. (3分)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5次测量数据分别是2.14厘米、2.13厘米、2.13厘米、2.36厘米、2.15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是()A . 2.18厘米B . 2.14厘米C . 2.13厘米D . 2.1375厘米11. (3分)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到A、C 两地避暑的原因是()A . A 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 处沿海降水多B . A 处在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 处在海边,海水对气温有调节作用C . A 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 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D . A 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 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12. (3分)若发生地震,下列避震方法错误的是()A . 在家中,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暑,不能使用电梯B . 在教室,应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角;主震过后,迅速有序的撤离教学楼C . 在操场或室外,躲在教学楼等建筑物下、屋檐下,或马上回到教室D . 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它软物保护头部13. (3分)鲨鱼、鱿鱼、鲫鱼、娃娃鱼、甲鱼、鲸、章鱼,这些动物中,属于真正的鱼类有几种()A . 1B . 2C . 3D . 414. (3分)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在物体与外界没有热传递的情况下,一个物体对外做了功,内能可能不变B .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C . 物体的机械能越多,其内能就越多D . 相同质量的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内能的增量不一定相同15. (3分)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梳理很重要。

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A卷

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A卷

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目前能较好地解释火山、地震等地壳变动现象的学说是()A . 海底扩张学说B . 大陆漂移学说C . 板块构造学说D . 大爆炸宇宙论2. (2分)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事例是()A . 青草地的蛙是绿色的B . 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C . 大树底下好阴凉D . 沙漠里的骆驼刺根系特别发达3. (2分)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B . “南橘北枳”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 . “北雁南飞”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4. (2分)沙漠中植物的根比较深,这是对下列哪种环境因素的适应()A . 水分B . 阳光C . 风沙D . 温度5. (2分)化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

例如,燃料燃烧产物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

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A . (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B . (1)(2)均为物理变化C . (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D . (1)(2)均为化学变化6. (2分)妈妈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38.4℃,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吃药后 1 小时再测量他的体温,下列可能出现的测量结果是()A . 37.1℃B . 38.8℃C . 38.3℃D . 38.0℃7. (2分)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

下列有关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 . 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B . 露说: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C . 霜说:我是水凝固而来D . 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8. (2分)靠昆虫传播花粉的花,一般都具有鲜艳的颜色和芳香的气味,这是()A . 环境影响生物B . 生物影响环境C . 环境适应生物D . 生物适应环境9.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将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气体气味B . 用剩的药品倒回试剂瓶C . 用手取砝码D . 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10. (2分)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 . 水分子同时向上运动,撞开壶盖B .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C . 水汽化时,分子间空隙变大,体积膨胀D . 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11. (2分)测量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A卷

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A卷

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A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1.(2分)目前能较好地解释火山、地震等地壳变动现象的学说是()A .海底扩张学说B .大陆漂移学说C .板块构造学说D .大爆炸宇宙论2.(2分)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事例是()A .青草地的蛙是绿色的B .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C .大树底下好阴凉D .沙漠里的骆驼刺根系特别发达3.(2分)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B . “XXX”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 . “北雁南飞”体现了非生物身分对生物的影响D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4.(2分)沙漠中植物的根比力深,这是对下列哪种情况身分的适应(A .水分B .阳光C .风沙)D .温度5.(2分)化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

例如,燃料燃烧产物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

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A . (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B . (1)(2)均为物理变化C . (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D . (1)(2)均为化学变化6.(2分)妈妈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38.4℃,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吃药后1小时再测量他的体温,下列可能出现的测量成效是()A . 37.1℃B . 38.8℃C . 38.3℃D . 38.0℃7.(2分)有一天,雾、露、霜、XXX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

下列有关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 .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B .露说: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C .霜说:我是水凝固而来D .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8.(2分)靠昆虫传播花粉的花,一般都具有鲜艳的颜色和芳香的气味,这是()A .情况影响生物B .生物影响情况C .环境适应生物D .生物适应情况9.(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将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气体气息B .用剩的药品倒回试剂瓶C .用手取砝码D .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10.(2分)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对这一征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 .水分子同时向上运动,撞开壶盖B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C .水汽化时,分子间空隙变大,体积膨胀D .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11.(2分)测量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公认的尺度进行比力的进程。

牛津上海版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科学科试卷(II)卷

牛津上海版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科学科试卷(II)卷

牛津上海版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科学科试卷(II)卷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1. (2分)张一同学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请告诉他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 .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重要的方法B . 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C . 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D . 只要认真学好书本上的知识,就能领略到科学的奥妙2. (2分)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倾倒液体B . 过滤C . 检查气密性D .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3. (2分)在地震发生时,下列自救不可取的是()A . 迅速关闭电源、燃气B . 避开高大建筑物C . 注意保护头部D . 乘电梯迅速下楼4. (2分)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可爱的宝宝,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神奇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④表示细胞分化B . 心肌是由心肌细胞构成的一种肌肉组织C . 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结缔组织D . 细胞分化可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改变5. (2分)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A . 冰全部熔化B . 冰有少部分熔化C . 水有少部分凝固D . 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6. (2分)咸宁被誉为“中华桂花之乡”,桂花植株的构成,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 . 组织、器官、细胞、植物体B .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C .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D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7. (2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分子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 . 扩散现象只能在气体中进行C . 固体分子总是保持静止状态的D . 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8. (2分)比例尺越大该图形就越()A . 清晰B . 模糊C . 不变D . 变化较大9. (2分)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A . 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出现了染色体B . 通过细胞分裂,一个母细胞变成二个子细胞C . 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大小一般只有母细胞的一半D . 细胞分裂会形成形态功能不同的细胞10. (2分)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问题.①、②两地比较()A . ①海拔低于②B . ①、②海拔相同C . ①海拔高于②D . ①、②表示盆地11. (2分)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 . 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属于液化现象C .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D . 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过一会儿变干了属于升华现象12. (2分)下列有关河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 它的运动方式有游泳和爬行二种B . 它的头部有额剑,额剑有防卫和平衡身体的功能C . 它有五对步行足和五对游泳足,其中步行足还能平衡身体D . 它有两对触角是味觉器官,能感知食物的方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关于脑的说法错误的是……………………………………………………()A 学习过程中一定量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运用速度。

B 滥用某些溶剂药物或毒品,会损伤人的大脑,影响人的判断力,最终危及生命。

C脑由大脑、小脑、脑干等组成。

D大脑一定能准确无误地分析接收到的信息。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依靠感觉器官感知来自环境的刺激B噪音会引起人们中毒C并联的用电器越多电路中的总电流越大D酸雨是pH<5.6的降水3、某学生用弦音计,探究弦线长度对音调高低的影响。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弦线长度相同,张力不同B弦线长度不同,粗细不同C弦线长度不同、张力不同D弦线长度不同,其他均相同4、下列关于消化和吸收的说法错误的是…………………………………………()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

B口腔是消化道起点,只是把食物磨碎,不进行任何物质的消化。

C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初步消化部分蛋白质。

D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最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

5、血液循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①把氧运送到组织细胞②把养分运送到组织细胞③把未消化的食物运送到组织细胞④把组织细胞产生的废物运走A①②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④6、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 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B 牙齿好是健康的重要标志。

C 不同年龄的人对健康重要标志的认识是一致的。

D 运动过度会影响身体健康。

7、蛀牙已经感到疼痛时,牙齿的蛀蚀一定已经蔓延到了…………………………()A.牙釉质B.牙本质C.牙龈D.牙髓腔8、人体的消化系统中主要的消化和吸收的器官是……………………………………()A.食道B.胃C.小肠D.大肠9、我们生存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A.糖类和脂肪B.糖类和蛋白质C.脂肪和维生素D.蛋白质和维生素10、血液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①把氧运送到组织细胞②把养分运送到组织细胞③把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运送到直肠④把组织细胞产生的废物运走A只有①③B只有①②C只有①③④D只有①②④11、“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 ( ) A.嗅觉和听觉 B.听觉和视觉 C.听觉和味觉 D.触觉和味觉12、小明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瓶丢弃的矿泉水。

他想:如果是大白天,这个透明塑料瓶就可能成为引发森林火灾的元凶。

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

透明塑料瓶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① ③④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3、小林随爸爸到郊外鱼塘钓鱼。

小林非常兴奋,大声地叫喊,结果刚要上钩的鱼被小林的叫声吓跑了,这说明…………………………………………………… ( )A .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 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C. 水不能传播声音D. 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14、远处的光线进入眼球如图甲,判断该同学眼睛的疾病和需配戴的眼镜镜片是( )A .近视眼;乙B .远视眼;乙C .近视眼;丙D .远视眼;丙15、2011年11月15日,卫生部出台《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所有预包装食品都要标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反式脂肪酸等营养成分。

下列有关上述规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组织的重要原料B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C .钠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对人体没有任何作用D .这项规定有利于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平衡地摄取营养物质二、填空(20分)16、我们要保持身体的健康需要适量的____ ___、足够的___ ____和____ ___。

17、血液静置12小时后分 层,中间一层薄薄的呈白色的是___ ______ 和 。

18、人体中最坚硬的物质是 ,它对牙齿起到保护作用。

19、人类通过 收集声波,经外耳道传入 、冲击___________、再沿着听小骨、 、 听神经将刺激传递到 ,形成听觉。

20、食物在消化道经过的人体器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光线通过小孔,在屏幕上形成的是________的影像,小孔成像有力地证实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 __传播。

三、读图与配对(本大题共14分) 22、(9分)右图显示的是成年人的牙齿。

利用图中数字编号完成下列题目: (1)我们吃食物时,咬切食物主要使用的牙齿是________; 撕裂食物主要使用的牙齿是________。

(2)最容易患龋齿的是___________,我们称之为②________________。

(写具体名称)(3)你认为预防龋齿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3、(5分)将下列检测方法与受检食品成分配对。

蛋白质( ) A 、班氏试剂淀粉( ) B 、氯化钴试纸葡萄糖( ) C 、滤纸有透明亮点脂肪( ) D 、碘液水( ) E 、10%氢氧化钠+3%硫酸铜四、实验分析24、(9分)今年3月3日是我国的第七个全国“爱耳日”,主题为“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人人享有健康听力”。

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的听力,请你写出两条建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

(1)在玻璃圆筒底部垫上一块海绵,海绵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正上方10cm 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则听不见表声。

(3)在玻璃圆筒口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 是该光路的 (入射角/反射角)。

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 (能/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实验,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强/弱) 于玻璃板。

25、(7分)王明同学参加了学校一年一度的体检。

请你根据王明同学的体检结果,回答有关问题:(1)经测量,他的身高是165厘米(cm ),体重为45 (填单位)。

(2)医生检查发现,王明的喉部出现了喉结,声带扩大,讲话的声音低沉,这说明王明的生长发育已进入了 期。

(3)王明同学告诉医生,他有经常便秘的现象。

医生请他写出自己经常吃的食品。

下表是王明前一天的菜单和有关数据:表二:王明的菜单及其营养成分食物 糖类(克)蛋白质 (克) 脂肪 (克) 膳食纤维 (毫克) 维生素C (毫克) 早餐 热狗 牛奶 25.611.410.2 2.6 14.3 9.5 0 0 0 2.2 午汉堡包25.7 14.3 6.7 0 0 (甲) (乙) O A B C 法线①你认为他的膳食是否均衡?。

②均衡膳食是指…………………………………………()A.能提供高能量的膳食B.最易消化、高蛋白、色香味俱全的膳食C.必须含有水分的膳食D.比例适中、含有人体所需各种营养成分的膳食③他经常便秘,与他膳食中缺少的哪一种营养成分有关?④薯条中含有大量的淀粉。

在实验室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检验的?在试管中放入少量淀粉,加5毫升水,摇匀;滴加,再摇匀,会看见试管中的液体变色。

26、(12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生态建筑、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发电、江水源热泵等新能源与节能减排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整个上海世博园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世博园,生态建筑更是体现了建筑业的革命。

(1)膜结构的外墙:当今建筑最重要是自然采光,它的建筑平面布局也是和整个公园绿地是融为一体的,所有的功能都是自然采光和相对理想的室温。

设计者要考虑世博场馆内的光线和夏天的室温,借鉴奥运场馆“水立方”的外膜材料设计,做了两组实验。

实验一:对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进行研究。

先后用不同颜色的光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表1可以得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

实验二:用不同的颜色膜材料做大棚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综合上述信息,你认为膜的颜色用更好。

(2)遮阳系统:采用了金属夹丝网的和玻璃结合在一起的,同时采用了中空技术,所以对隔绝噪音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个金属夹丝玻璃在阳光照射下所产生各种美丽的图案。

遮阳系统中的金属夹丝网,利用了金属特性,使热量用的传递方式进行散热。

中空玻璃技术即在两层玻璃间抽去空气,它能隔绝噪音的原因是。

(3)太阳能发电项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还充分考虑到太阳能光伏电站发电效率的优化与世博建筑美学的统一,屋顶平面采用单晶硅光伏组件与绿化间隔铺设的布置,屋顶设备间南墙立面采用光伏遮阳组件,达到了既美观又节能的效果。

世博中心就建成1兆瓦太阳能发电项目,屋顶上大面积铺设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墙面上装有双面玻璃透明遮阳太阳能电池组件,占地8000平方米左右,可实现年发电100万度、年CO2减排900余吨。

屋顶平面的单晶硅光伏组犹如无数平面镜,可以对光线进行,再利用 (填“凹”或“凸”)透镜聚集光能,完成对太阳光能量的收集,运用于太阳能发电。

屋顶的绿化可以通过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保持空气的清新与舒适。

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太阳能发电有待解决的问题可能是:(4)江水源热泵:世博园区的空调系统采用江水源热泵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工作。

当江水温度较低时,加大江水吸水泵的流量,以保证地下土壤冬夏排热和取热的平衡。

江水进机组换热器之前采用二级过滤,首先在取水处采用两道粗格栅进行一级过滤,江水进入机房后经自动反冲洗过滤器进行二级过滤。

夏季制冷工况设计的取水温度为30℃、排水温度为35℃,冬季制热工况设计的取水温度为7℃、排水温度为4℃。

江水过滤过程中的粗格栅,可以除去江水中的物质,经过过滤后的水不能直接饮用,因为水中还有杂质没有除去。

27、(本题8分)如下表是某高钙奶盒上的成分说明及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每日钙摄入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