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水文概况

合集下载

湘江为什么叫湘江?其源头起点和终点在哪里?

湘江为什么叫湘江?其源头起点和终点在哪里?

湘江为什么叫湘江?其源头起点和终点在哪里?湘江,作为长江主要支流之一,是湖南省内最大的河流,对湖南人民而言,它是母亲河,承载了湖南人民千百年来的生活和繁荣。

湘江的重要性可与长江、黄河对于全中国人民的重要性相媲美,不可低估。

那么,为什么叫做湘江呢?湘江的起点和终点又分别位于哪里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湘江在古代被称为湘水,又有雁门水之名。

它的上源是寻乌县的罗塘河,属于长江流域鄱阳湖水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赣江上游贡江段的支流之一(又被称为贡江源头之一)。

相传在唐朝时期,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曾游居在羊角汉仙岩修炼成仙,后人便将此地称为湘乡,而这条河流便被称为湘水。

湘江的发源地位于广西兴安县海阳山附近的峰岭上(永州市蓝山县紫良瑶族乡野狗岭南麓),它经过永州市萍岛纳潇水(湘江的西源),然后流经祁阳县纳祁水和白水,接着到达衡南县松柏纳舂陵水,然后流经衡阳市纳蒸水和耒水,接下来经过衡山纳米水,然后是株洲县渌口纳渌水,湘潭纳涓水和涟水,长沙纳浏渭河和捞刀河,最后到达望城县新康纳沩水,湘阴县的濠河口将湘江分为东、西两支尾闾,最终注入洞庭湖。

湘江的全长约为856(或948)公里,在湖南省境内的长度为670(或948)公里;流域面积约为94660(或94721)平方公里,在湖南省境内的流域面积为85383(或85224.7)平方公里。

湘江从永州市流出后,通过祁东县归阳镇的清塘进入衡阳市境内。

湘江一开始向东流动,然后转向东北方向,河道蜿蜒曲折,依次流经祁东县、常宁市、衡南县、衡阳市区、衡阳县、衡山县和衡东县,湘江流域几乎覆盖了衡阳市除耒阳市和南岳区之外的所有县市,湘江在衡阳市境内的长度为226公里,然后经过衡东县和平村出境。

湘江从衡阳市出境后,进入株洲市境内。

在株洲市境内,只有株洲市的渌口区、天元区、芦淞区和石峰区与湘江有亲密接触,而其他几个县市则无缘与湘江相邂逅。

湘江在株洲市境内的长度为89.6公里,从天元区的马家河出境。

湘江水文概况

湘江水文概况

创作:—、湘江自然地理概况湘江Q 称湘水,是长江七大支流之一,也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 一条河流。

湘江发源于广西临桂县海洋坪的龙门界,流经广西 的兴安县、全州市及湖南的永州市、冷水滩、衡阳市、株洲 市、湘潭市、长沙市、湘阴等县市。

其中长沙段经湘潭昭山 后,进人长沙县境暮汰鎮,沿长沙县西南边缘至东窑港流人市 郊,再由南而北横贯市区,经三汉矶转向西北至乔口出望城 区,至湘阴县濠河口分东南两支汇人洞庭湖,是洞庭湖水系中 最大的河流o二、湘江河道特征湘江全长856km,(湖南境内670km,其中,长沙市境内 81km ),流域面枳94660km2 (湖南境内85383km2 ),多年平 均流量664.49亿m3。

河床宽1000-1500米,前道宽20-30米。

枯水季节时水深121.6米,常年可通航。

湘江水系河网密布。

因南面及东面山势较高,河网发育,支流 较大。

潇水、舂陂水、耒水、洙水、泳水、測阳河和携JJ 河等 支流均来自东南面,使得湘江发育成为一个不对称的购枝状水 系。

湘江长沙段沿河多为冲击平原,河道宽度约600-1000米,平均 玻降0.045%o,具有平原河流特点。

长沙段两岸台地均筑有堤 防,河床稳定,滩槽分明。

三、湘江水情特性湘江水量充游,流城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1300・1500mm, 径流与降水关系极为密切,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

平均流量为2110m3/s,最大流量20600m3/s,最小流量100m3/s o每年4-9月为沽期,10月至次年2月为枯水期。

年内水位变幅较大,9.5-13m o 湘江是少沙河流,湘潭水文站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为0.164kg/m3o四、湘江已有工程设施及水土保持情况湘江长沙以上流域目前已经建有耒家洲、近尾洲、大源'渡和株洲等大型枢纽水库。

湘江流硕水士流失最严重的为蒸水流城,水土总体保持良好,也是湘江成为少沙河流的主要原因。

五、湘江水功能区划湘江流经长沙城南假子石一带,受坚硬沙砾岩的敷响,形成众多江心洲,境内的沙洲由南而北有兴马洲、鹏洲、巴溪洲、柏家洲、柳叶洲、水陆洲(橘子洲)、傅家洲、浏阳洲、龙州、月亮岛、香炉洲、冯家洲、蔡家洲、洪洲、甑皮洲等15个洲岛。

(环境管理)湘江自然环境状况

(环境管理)湘江自然环境状况

自然环境现状地理位置湘江流域位于北纬24°31′~29°,东经110°30′~114°之间,地处长岭之南,南岭之北,东以幕阜山脉,罗霄山脉与鄱阳湖水系分界,西隔衡山山脉与资水毗邻,南自江华以湘、珠分水岭与广西相接,北边尾闾区滨临洞庭湖。

流域面积为94660km2,其中湖南为85383km2,占总面积的90.2%,广西占9.8%,湘水流域面积占全省的40.3%,涉及长沙、湘潭、株洲、衡阳的全部、郴州、永州的大部分娄底的小部分及邵阳、岳阳的小部分。

地质地貌1.1.1.1 地形地貌流域区内地形特点为西南高北东低,东安至洞庭湖入口河流落差95m,其中东安至永州萍岛为湘江上游段,属中低山地貌,两岸峰险山峻、谷深林密,山头标高500~1500m,河道顺直,一般为V型河谷,河谷宽110~140m,河床坡降0.90~0.45‰,两岸零星发育I至Ⅳ级堆积或侵蚀基座阶地;萍岛至衡阳为中游河段,两岸为低山~丘陵地貌,山头标高100~500m,河谷开阔,谷宽250~600m,河床坡降0.29~0.18‰,两岸阶地发育不对称。

衡阳至洞庭湖入口为下游河段,两岸地形为丘陵~平原河道蜿蜓曲折,河谷宽阔,谷宽500~1000m,河床坡降0.083~0.045‰,两岸阶地发育,地形平坦,呈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

1.1.1.2 地质结构a)地层岩性湘江两岸分布的主要地层岩性为:元古界前震旦系冷家溪群、板溪群变质岩;泥盆、石炭、二迭、三迭、侏罗系的灰岩、砂页岩、煤层;白垩~下第三系红色岩层及第四系河流冲积层等。

湘江地层分布规律是,在祁东县归阳以上大体为泥盆、石炭、二迭、三迭、侏罗系的灰岩、砂页岩、煤层;归阳以下进入衡阳、株洲、湘潭红色盆地,河谷主要地层岩性是白垩~下第三系红色岩层及第四系河流冲积层,其中也有元古界及前震旦系冷家溪群、板溪群变质岩等地层零星出露。

b)地质构造湘江流域处于江南地轴的南缘,属华南上隆剥蚀中低丘陵及洞庭湖凹陷盆地。

湘江

湘江
洪水
湘江是长江流域汛期最早的支流之一。长江三峡建成前,每年4月便可出现年最大洪峰,且汛期降水集中, 多暴雨,连续3~4天的小范围暴雨几乎每年都有发生,甚至持续4~7天的大范围高强度暴雨也经常发生,导致整 个流域暴雨洪水频繁。主要特点有:一是多发高水位洪峰。
主要支流
水系特点 东源海洋河支流
西源潇水及其支流 主干支流
湘江
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主要河流
01 干流概况
03 主要支流 05 流域概况
目录
02 水文特征 04 开发治理
基本信息
湘江,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是湖南省最大河流。湘江,其源头有4种说法:一是传统的正源(俗称东源)为 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白石乡的石梯,河源为海洋河,北流至兴安县分水塘与灵渠汇合称湘江;二是南源,广西 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乡龙门界;三是广西兴安县南部白石乡境内海洋山脉的近峰岭,河源称上桂河(白石河), 往东流至西波江口称湘江;四是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紫良瑶族乡蓝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野狗岭,河源为潇水,在永 州市的萍岛汇合广西来水称湘江。学界较流行的说法是白石河源。流经湖南省永州市、衡阳市、株洲市、湘潭市、 长沙市,至岳阳市的湘阴县注入长江水系的洞庭湖。如海洋河为源,湘江干流全长844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
在株州市境内,湘江干流全长89.6公里,占湘江总长的10.46%。市域内湘江一级支流较大的有洣水、渌水; 湘江二级支流长度在100公里以上的有洮水、攸水、澄潭江、铁水等4条。湘江株洲市区段由天元区群丰镇湘滨村 湘胜排渍站(芦淞大桥上游7.2km处)入境,由马家河出境,长27.7km,占湘江株洲段总长的31.8%。沿途接纳了 枫溪港、建宁港、白石港几条小支流及位于河西开发区的徐家港、易家港、陈埠港等小支流。
老毛江,全长60公里,流域面积325平方公里。

湘江流域全图

湘江流域全图

湘江流域全图一、必须高度重视湘江流域水资源及水资源管理问题湘江是我省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9.6万平方公里,湖南境内流域面积8.53万平方公里。

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46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600多亿立方米。

湘江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河,是孕育湖湘文明的生命之河。

沿岸分布有长沙、株洲、湘潭、衡阳、永州、郴州、娄底等7个地级市,2007年流域总人口3276.5万人,约占全省人口的48%,其经济总量占全省2/3,是湖南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流域。

建国以来我们在湘江流域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开发利用水资源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沿岸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厚的水源。

但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利工程体系的不完善,特别是沿岸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人口的快速增长,水资源问题已日益显现,这个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可能会进一步突出,同时水资源管理也与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相适应。

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

(一)流域水资源问题已经凸现通过这次基层调研,特别是通过我们平时工作中对流域情况的了解,目前,湘江流域面临诸多水问题。

1、防洪除涝整体能力不强湘江流域防洪除涝体系建设与经济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其干支流水库防洪库容偏少,特别是干流缺乏控制性防洪水库,防洪调控能力弱。

目前流域防洪主要还是依靠堤防,受历史条件和建设资金制约,其堤防达标率不高,每到汛期,流域防洪压力很大。

沿岸城市排水管网系统不完善、不配套,且年久失修,一遇大雨内涝严重,影响人民生产生活。

2、水资源紧缺问题凸现流域水资源总量相对丰沛,但时空分布不均。

其下流控制水文站实测流量最大达20800m3/,而最小流量仅100多m3/。

全流域缺乏有效的水资源配置工程,目前仅只有东江水库具有较大的水资源调控能力。

但该水库属多年调节水库,年季水量有限,难以长时间为下游补水。

同时由于河道采砂、航道疏浚及水流自然冲刷等原因造成河道严重下切,特别是枯水季节下游河段同流量水位严重偏低,近些年由于枯季水量减少及水位下降等原因,湘江下游水资源紧缺问题已经凸现,2003年、2007年、2022年枯水季节有较长时间主要依靠上游东江补水才基本保证下游长、株、潭的人民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需求。

湘江水文概况

湘江水文概况

一、湘江自然地理概况湘江又称湘水,是长江七大支流之一,也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

湘江发源于广西临桂县海洋坪的龙门界,流经广西的兴安县、全州市及湖南的永州市、冷水滩、衡阳市、株洲市、湘潭市、长沙市、湘阴等县市。

其中长沙段经湘潭昭山后,进入长沙县境暮云镇,沿长沙县西南边缘至东窑港流入市郊,再由南而北横贯市区,经三汊矶转向西北至乔口出望城区,至湘阴县濠河口分东南两支汇入洞庭湖,是洞庭湖水系中最大的河流。

二、湘江河道特征湘江全长856km,(湖南境内670km,其中,长沙市境内81km),流域面积94660km2(湖南境内85383km2),多年平均流量664.49亿m3。

河床宽1000-1500米,航道宽20-30米。

枯水季节时水深1.2-1.6米,常年可通航。

湘江水系河网密布。

因南面及东面山势较高,河网发育,支流较大。

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渌水、浏阳河和捞刀河等支流均来自东南面,使得湘江发育成为一个不对称的树枝状水系。

湘江长沙段沿河多为冲击平原,河道宽度约600-1000米,平均坡降0.045‰,具有平原河流特点。

长沙段两岸台地均筑有堤防,河床稳定,滩槽分明。

三、湘江水情特性湘江水量充沛,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1300-1500mm,径流与降水关系极为密切,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

平均流量为2110m³/s,最大流量20600m³/s,最小流量100m ³/s。

每年4-9月为汛期,10月至次年2月为枯水期。

年内水位变幅较大,达9.5-13m。

湘江是少沙河流,湘潭水文站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为0.164kg/m³。

四、湘江已有工程设施及水土保持情况湘江长沙以上流域目前已经建有宋家洲、近尾洲、大源渡和株洲等大型枢纽水库。

湘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为蒸水流域,水土总体保持良好,也是湘江成为少沙河流的主要原因。

五、湘江水功能区划湘江流经长沙城南猴子石一带,受坚硬沙砾岩的影响,形成众多江心洲,境内的沙洲由南而北有兴马洲、鹅洲、巴溪洲、柏家洲、柳叶洲、水陆洲(橘子洲)、傅家洲、浏阳洲、龙州、月亮岛、香炉洲、冯家洲、蔡家洲、洪洲、甑皮洲等15个洲岛。

水文分析-湘江、雅砻江

水文分析-湘江、雅砻江

1.数据下载
湖南省湘江
湘江
长江支流湘江,是湖南省最大河流。

湘江流经越城岭与都庞岭之间的湘桂走廊,正源(俗称东源)海洋河,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白石乡的石梯。

南源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乡龙门界。

海洋河往北流至兴安县分水塘与灵渠汇合称湘江,流经兴安和全州,在全州县庙头镇叉江村流入湖南,于湘阴注入洞庭湖。

湘江流经湖南省的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自岳阳湘阴县注入洞庭湖。

2.我的数据目标是:湖南省长沙市境内的湘江
3.数据处理
(1)修改分辨率(选择在Arcgis中操作)
4.配准长沙市地图
阮江市28.91 112.36
平江县28.76 113.58 湘乡市27.80 112.53 芦溪县27.67 114.03 长沙市28.29 112.94
5配准结果及长沙市矢量化结果
5.湘江DEM数据水文分析
5.1填洼
流量结果
重分类
相交得到的湖南省长沙市分水岭
湖南省长沙市地势偏平坦,绿色区域为低山,红色部分为中山,没有高山。

湖南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湖南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湖南水文地质条件概况湖南省域处于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之间,西北部为杨子地体的冻缘,东部则为华南褶皱带的主体.两大单元由于地质发育条件的差异,所形成的构造单元,无论以构造形态,抑或是演化方式都存在着各自的特点,杨子地体其构造活动是以较均衡的升降运动为主,因此其构造形态多以连续、完整的褶曲形式出现,断裂不发育,极少岩浆岩活动.而在华南褶皱带内部由于构造活动是以均衡性较次的差异性运动,构造形态以非连续性的褶曲为多,常伴以断裂活动,岩浆活动也比较频繁.因此,在空间上形成相互连续性较差的和多样的形态特征。

地貌发育史表明,省境内现代地貌地势形式,大体继承上述的构造格局,在此基础上由内外动力所塑造的地貌形态成因,无不与此相关,而控制地下水运移过程及活动方式的首要控制因素为大地构造的一级或二级单元,该单元构成相对完整的地下水系统。

根据湖南省国土资源厅2002年编制的《湖南省地下水资源评价》,以大地构造单元作为划分依据,全省划分为6个一级系统.分别为:湘西北褶皱山地水文地质系统、湘西褶皱隆起中低山裂隙水系统、湘中褶皱丘陵盆地地下水系统、湘南褶皱山地丘陵地下水系统、湘东断褶山地丘陵水文地质系统和湘北拗陷平原地下水系统。

6大地下水系统初步情况如下:⑴、湘西北褶皱山地水文地质系统(Ⅰ)湖南境内西北、北、西南面以桑植~石门新华夏系褶断带的边缘为界,为澧水分水岭与湖北省、重庆市相邻,南部边界为新生代白垩~第三系内陆盆地,东临新生代断陷盆地~洞庭湖平原相邻,区域构造属新华夏系一级构造体系第三隆起带,组成湘西北弧型构造,一系列呈北北东走向的较连续的二级及三级构造带的褶皱构成,为一强烈隆起升地块,地形高凸,起伏大,组成复式褶曲的地层,由上元古代板溪群的浅变质岩系列新生代第四系的松散堆积物都有存在,其中在奥陶~寒武、石炭~三迭系地层中的碳酸盐发育最为广泛,岩溶发育条件优越,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最为发育。

全区划分为121个计算单元,其中岩溶水57段,裂隙水43段,红层裂隙水~裂隙孔隙水18段,孔隙水3段。

湘江水文概况

湘江水文概况

一、湘江自然地理概况湘江又称湘水,是长江七大支流之一,也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湘江发源于广西临桂县海洋坪的龙门界,流经广西的兴安县、全州市及湖南的永州市、冷水滩、衡阳市、株洲市、湘潭市、长沙市、湘阴等县市。

其中长沙段经湘潭昭山后,进入长沙县境暮云镇,沿长沙县西南边缘至东窑港流入市郊,再由南而北横贯市区,经三汊矶转向西北至乔口出望城区,至湘阴县濠河口分东南两支汇入洞庭湖,是洞庭湖水系中最大的河流.二、湘江河道特征湘江全长856km,(湖南境内670km,其中,长沙市境内81km),流域面积94660km2(湖南境内85383km2),多年平均流量664.49亿m3. 河床宽1000—1500米,航道宽20-30米.枯水季节时水深1。

2-1.6米,常年可通航。

湘江水系河网密布.因南面及东面山势较高,河网发育,支流较大。

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渌水、浏阳河和捞刀河等支流均来自东南面,使得湘江发育成为一个不对称的树枝状水系。

湘江长沙段沿河多为冲击平原,河道宽度约600-1000米,平均坡降0。

045‰,具有平原河流特点。

长沙段两岸台地均筑有堤防,河床稳定,滩槽分明。

三、湘江水情特性湘江水量充沛,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1300—1500mm,径流与降水关系极为密切,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

平均流量为2110m³/s,最大流量20600m³/s,最小流量100m ³/s。

每年4—9月为汛期,10月至次年2月为枯水期.年内水位变幅较大,达9。

5-13m。

湘江是少沙河流,湘潭水文站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为0.164kg/m³。

四、湘江已有工程设施及水土保持情况湘江长沙以上流域目前已经建有宋家洲、近尾洲、大源渡和株洲等大型枢纽水库。

湘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为蒸水流域,水土总体保持良好,也是湘江成为少沙河流的主要原因.五、湘江水功能区划湘江流经长沙城南猴子石一带,受坚硬沙砾岩的影响,形成众多江心洲,境内的沙洲由南而北有兴马洲、鹅洲、巴溪洲、柏家洲、柳叶洲、水陆洲(橘子洲)、傅家洲、浏阳洲、龙州、月亮岛、香炉洲、冯家洲、蔡家洲、洪洲、甑皮洲等15个洲岛。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湘江水质调查报告1·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湘江水质进行调查,并评估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本次调查是为了增强对湘江水体的管理和保护,并提供改进水质的建议。

本报告包括以下章节:2·调查目的与方法2·1 调查目的在此章节中,我们说明了本次调查的目的,包括评估湘江水质状况、分析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以及提出改善建议。

2·2 调查方法我们介绍了本次调查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包括采样点的选择、水样收集和处理方法,以及水质分析的实验室流程。

3·湘江水体概述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对湘江的特点和水文地理背景进行了描述,包括湘江的流域范围、水体流动情况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4·湘江水质现状我们详细描述了湘江水质的现状,包括对主要参数(如溶解氧、氨氮等)的采样和分析结果,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以评估湘江水质的健康状况。

5·水质影响因素分析这一章节主要分析了影响湘江水质的主要因素,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农业活动、城市污水处理等。

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和现场考察,对这些因素的贡献进行了评估。

6·改善水质的建议我们提出了改善湘江水质的建议,包括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改造和建设、控制工业废水排放、加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管理等,以促进湘江水质的持续改善。

7·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详细的水质分析报告、采样点位图和相关照片等。

这些附件提供了更详细的数据和背景信息,以供读者参考。

8·法律名词及注释在此章节中,我们提供了本文档涉及的法律名词的解释和注释,以确保读者对相关法律规定的理解和应用。

9·结论我们总结了整个调查报告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并强调了改善湘江水质的重要性。

我们鼓励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采取行动,共同努力提升湘江水质。

湘江水文概况精选文档

湘江水文概况精选文档

湘江水文概况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一、湘江自然地理概况湘江又称湘水,是长江七大支流之一,也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

湘江发源于广西临桂县海洋坪的龙门界,流经广西的兴安县、全州市及湖南的永州市、冷水滩、衡阳市、株洲市、湘潭市、长沙市、湘阴等县市。

其中长沙段经湘潭昭山后,进入长沙县境暮云镇,沿长沙县西南边缘至东窑港流入市郊,再由南而北横贯市区,经三汊矶转向西北至乔口出望城区,至湘阴县濠河口分东南两支汇入洞庭湖,是洞庭湖水系中最大的河流。

二、湘江河道特征湘江全长856km,(湖南境内670km,其中,长沙市境内81km),流域面积94660km2(湖南境内85383km2),多年平均流量亿m3。

河床宽1000-1500米,航道宽20-30米。

枯水季节时水深米,常年可通航。

湘江水系河网密布。

因南面及东面山势较高,河网发育,支流较大。

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渌水、浏阳河和捞刀河等支流均来自东南面,使得湘江发育成为一个不对称的树枝状水系。

湘江长沙段沿河多为冲击平原,河道宽度约600-1000米,平均坡降‰,具有平原河流特点。

长沙段两岸台地均筑有堤防,河床稳定,滩槽分明。

三、湘江水情特性湘江水量充沛,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1300-1500mm,径流与降水关系极为密切,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

平均流量为2110m3/s,最大流量20600m3/s,最小流量100m3/s。

每年4-9月为汛期,10月至次年2月为枯水期。

年内水位变幅较大,达。

湘江是少沙河流,湘潭水文站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为m3。

四、湘江已有工程设施及水土保持情况湘江长沙以上流域目前已经建有宋家洲、近尾洲、大源渡和株洲等大型枢纽水库。

湘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为蒸水流域,水土总体保持良好,也是湘江成为少沙河流的主要原因。

五、湘江水功能区划湘江流经长沙城南猴子石一带,受坚硬沙砾岩的影响,形成众多江心洲,境内的沙洲由南而北有兴马洲、鹅洲、巴溪洲、柏家洲、柳叶洲、水陆洲(橘子洲)、傅家洲、浏阳洲、龙州、月亮岛、香炉洲、冯家洲、蔡家洲、洪洲、甑皮洲等15个洲岛。

湘江自然环境状况

湘江自然环境状况

自然环境现状地理位置湘江流域位于北纬24°31′~29°,东经110°30′~114°之间,地处长岭之南,南岭之北,东以幕阜山脉,罗霄山脉与鄱阳湖水系分界,西隔衡山山脉与资水毗邻,南自江华以湘、珠分水岭与广西相接,北边尾闾区滨临洞庭湖。

流域面积为94660km2,其中湖南为85383km2,占总面积的90.2%,广西占9.8%,湘水流域面积占全省的40.3%,涉及长沙、湘潭、株洲、衡阳的全部、郴州、永州的大部分娄底的小部分及邵阳、岳阳的小部分。

地质地貌1.1.1.1 地形地貌流域区内地形特点为西南高北东低,东安至洞庭湖入口河流落差95m,其中东安至永州萍岛为湘江上游段,属中低山地貌,两岸峰险山峻、谷深林密,山头标高500~1500m,河道顺直,一般为V型河谷,河谷宽110~140m,河床坡降0.90~0.45‰,两岸零星发育I至Ⅳ级堆积或侵蚀基座阶地;萍岛至衡阳为中游河段,两岸为低山~丘陵地貌,山头标高100~500m,河谷开阔,谷宽250~600m,河床坡降0.29~0.18‰,两岸阶地发育不对称。

衡阳至洞庭湖入口为下游河段,两岸地形为丘陵~平原河道蜿蜓曲折,河谷宽阔,谷宽500~1000m,河床坡降0.083~0.045‰,两岸阶地发育,地形平坦,呈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

1.1.1.2 地质结构a)地层岩性湘江两岸分布的主要地层岩性为:元古界前震旦系冷家溪群、板溪群变质岩;泥盆、石炭、二迭、三迭、侏罗系的灰岩、砂页岩、煤层;白垩~下第三系红色岩层及第四系河流冲积层等。

湘江地层分布规律是,在祁东县归阳以上大体为泥盆、石炭、二迭、三迭、侏罗系的灰岩、砂页岩、煤层;归阳以下进入衡阳、株洲、湘潭红色盆地,河谷主要地层岩性是白垩~下第三系红色岩层及第四系河流冲积层,其中也有元古界及前震旦系冷家溪群、板溪群变质岩等地层零星出露。

b)地质构造湘江流域处于江南地轴的南缘,属华南上隆剥蚀中低丘陵及洞庭湖凹陷盆地。

湖南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湖南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湖南水文地质条件概况湖南省域处于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之间,西北部为杨子地体的冻缘,东部则为华南褶皱带的主体.两大单元由于地质发育条件的差异,所形成的构造单元,无论以构造形态,抑或是演化方式都存在着各自的特点,杨子地体其构造活动是以较均衡的升降运动为主,因此其构造形态多以连续、完整的褶曲形式出现,断裂不发育,极少岩浆岩活动.而在华南褶皱带内部由于构造活动是以均衡性较次的差异性运动,构造形态以非连续性的褶曲为多,常伴以断裂活动,岩浆活动也比较频繁.因此,在空间上形成相互连续性较差的和多样的形态特征。

地貌发育史表明,省境内现代地貌地势形式,大体继承上述的构造格局,在此基础上由内外动力所塑造的地貌形态成因,无不与此相关,而控制地下水运移过程及活动方式的首要控制因素为大地构造的一级或二级单元,该单元构成相对完整的地下水系统。

根据湖南省国土资源厅2002年编制的《湖南省地下水资源评价》,以大地构造单元作为划分依据,全省划分为6个一级系统.分别为:湘西北褶皱山地水文地质系统、湘西褶皱隆起中低山裂隙水系统、湘中褶皱丘陵盆地地下水系统、湘南褶皱山地丘陵地下水系统、湘东断褶山地丘陵水文地质系统和湘北拗陷平原地下水系统。

6大地下水系统初步情况如下:⑴、湘西北褶皱山地水文地质系统(Ⅰ)湖南境内西北、北、西南面以桑植~石门新华夏系褶断带的边缘为界,为澧水分水岭与湖北省、重庆市相邻,南部边界为新生代白垩~第三系内陆盆地,东临新生代断陷盆地~洞庭湖平原相邻,区域构造属新华夏系一级构造体系第三隆起带,组成湘西北弧型构造,一系列呈北北东走向的较连续的二级及三级构造带的褶皱构成,为一强烈隆起升地块,地形高凸,起伏大,组成复式褶曲的地层,由上元古代板溪群的浅变质岩系列新生代第四系的松散堆积物都有存在,其中在奥陶~寒武、石炭~三迭系地层中的碳酸盐发育最为广泛,岩溶发育条件优越,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最为发育。

全区划分为121个计算单元,其中岩溶水57段,裂隙水43段,红层裂隙水~裂隙孔隙水18段,孔隙水3段。

湘江的特点

湘江的特点

湘江的特点
湘江是长江流域的一支重要支流,具有丰富的水文和地理特点。

以下是湘江的一些主要特点:
1.丰富的水资源:湘江流域面积广大,降水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达到2069亿立方米,是一个巨大的水资源宝库。

2.河谷地貌多样:湘江流域的河谷地貌多样,包括峡谷、河漫滩、阶地等。

这些地貌特征对湘江的水文和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3.水能资源丰富:湘江的水能资源非常丰富,干支流水能蕴藏量达到200万千瓦,其中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有140万千瓦。

这些水能资源被广泛用于发电和水利工程。

4.生态多样性:湘江流域拥有丰富的生态多样性,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

这些生态系统为各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并维持着流域的生态平衡。

5.重要的经济价值:湘江流域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包括湖南省和湘江沿岸的城市。

湘江的水资源为农业、工业、城市供水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同时,湘江的航运也是连接湖南省各个地区的重要交通通道。

总之,湘江作为长江流域的重要支流,具有丰富的水文和地理特点,对流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湖南水文——精选推荐

湖南水文——精选推荐

湖南水文湖南水资源丰富,构成全省水资源的地表水径流量大,地下水资源充足。

省内河网纵横,几乎全为洞庭湖水系,长度5公里以上的河流5341条,其中以湘江、资江、沅水和澧水四条河流最大。

源自广西东北部海洋山西麓的湘江全长856公里,为本省流量最大、经济价值最高、流域最广的河流;沅水,源自贵州云雾山,全长1033公里,为湖南境内最长河流,流量仅次于湘江。

洞庭湖为湖南最重要的湖泊,北接松滋、太平、藕池和调弦(已堵)四口纳长江,从岳阳城陵矶汇入长江,对调节长江水量起着重要作用。

湘江湘江,又名湘水。

长江中游主要支流之一,湖南省最大河流。

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山西麓,源头称海洋河。

流经文本兴安、全州两县,在叉江入湖南东安县下江圩,经永州、冷水滩、祁阳、祁东、常宁、衡南、衡阳、衡东、衡山、株洲、湘潭、长沙、望城等县市,于湘阴县濠河口分左右两支流入洞庭湖。

全长856公里,湘境内长670公里。

流域面积94660平方公里,湘境仙85382平方公里。

年平均流量为2365立方米/秒。

年平均含沙量0.17 公斤/立方米。

不结冰。

PH值平均为8.1。

耗氧量为1.3毫克/升。

年平均总硬度5.02(德国度)。

河床比降0.134‰。

湘水水系在湖南境内长5公里以上的河流共2157条。

永州市频洲以上为上游,长246公里,宽110-140米,地表崎岖,多峡谷,水力资源丰富。

频洲至衡阳市区为中游,长290公里,宽250-600米,中游为丘陵盆地,沟谷深切,蜿蜒曲折。

衡阳市区至湘阴县濠河口为下游,长320公里,宽500-1000米,为冲积平原,地势低落,坡降大为减小,河床宽阔。

沿江建有韶山、欧阳海、双牌、青山垅、酒埠江、黄材等大型灌区和东江水电站。

水运发达,衡阳以下可常年通轮船,衡阳以上通机船、木船。

主要支流的中、下游亦可通航。

湘江汛期一般在3月上旬至7月上旬,汛期径流量约占全年径流量的74%。

最枯水季节一般在12月和次年一月,占全年径流量的7%。

湖南水文研究报告

湖南水文研究报告

湖南水文研究报告湖南是我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南部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水文状况也各不相同。

为了全面了解湖南的水文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我们进行了湖南水文研究。

首先,我们对湖南的主要江河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湖南境内的主要江河有湘江、资江和沅江。

调查结果显示,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全长长约1129千米,流域面积约为98604平方千米,是湖南重要的水资源。

资江长约380千米,是湖南的重要支流。

沅江长约306千米,也是湘江的重要支流。

研究结果还发现湖南的江河水质普遍较好,但也存在一些污染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其次,我们对湖南的湖泊进行了研究。

湖南境内的主要湖泊有洞庭湖和岳阳楼。

洞庭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面积约为2680平方千米,是湖南重要的水资源。

岳阳楼是洞庭湖的一座岛屿,也是湖南的著名景点。

研究发现湖南的湖泊水质普遍较好,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湖泊污染也逐渐增加,需要重视湖泊保护和治理。

此外,我们还对湖南的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湖南的地下水资源丰富,是湖南重要的水资源补给来源。

调查结果显示,湖南的地下水位较高,水质较好,适合进行可持续利用。

然而,随着地下水的开发和利用,地下水位逐渐下降,水质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需要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最后,我们对湖南的水资源管理情况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湖南的水资源管理相对较好,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较为合理。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水资源分配不均衡、水污染治理不彻底等。

建议湖南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水污染治理,保护好湖南宝贵的水资源。

综上所述,湖南的水文状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水文研究,为湖南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推动湖南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湘江自然环境状况

湘江自然环境状况

自然环境现状
表23 湘江中下游各水文站水位变幅统计单位:m
表24 湘江水文站流量特征变化表单位:m3/s
c)湘潭以下河段7~9月受洞庭湖洪水顶托,水位有所抬高。

洞庭湖水位越高,顶托的影响越大,这种影响在湘江下游流量较小时,非常明显,随着湘江下游流量的加大,洞庭湖顶托影响逐渐减弱。

以湘阴站水位为参数分析长沙、湘潭两站的水位,具体情况见表25和表26。

表25 湘江下游流量350m3/s时,长沙、湘潭两站顶托统计表
表26湘阴站水位30.0m时,长沙、湘潭两站顶托统计表
表27 湘江老埠头、衡阳、湘潭三站实测悬移质泥沙统计表
1.1.1.7 洪水
表 29 湘江干流水文站设计洪峰流量表(m3/s)
表 210 湘江支流水文站设计洪峰流量表(m3/s)
表 211 湘江干流城市洪水位表单位:m
气候。

株洲湘江资料

株洲湘江资料

湘江是流经市区的唯一河流,发源于广西海洋山,全长856 km,总落差198 m,多年平均出口流量2440 m3/s,自南向北流经湖南,由濠河口入洞庭湖,最后汇入长江。

湘江是湖南省最大的河流,也是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

湘江株洲市区段由天元区群丰镇湘滨村湘胜排渍站(芦淞大桥上游7.2km处)入境,由马家河出境,长27.7km,占湘江株洲段总长的31.8%。

沿途接纳了枫溪港、建宁港、白石港几条小支流及位于河西开发区的徐家港、易家港、陈埠港等小支流。

湘江株洲段江面宽500~800 m,水深2.5~3.5 m,水力坡度0.102‰。

最高水位44.59m,最低水位27.83 m,平均水位为34m。

多年平均流量约1800 m3/s,历年最大流量22250 m3/s,历年最枯流量101 m3/s,平水期流量1300 m3/s,枯水期流量400 m3/s,90%保证率的年最枯流量214 m3/s。

年平均流速0.25 m/s,最小流速0.10 m/s,平水期流速0.50 m/s,枯水期流速0.14 m/s,枯水期水面宽约100m。

年平均总径流量644亿m3,河套弯曲曲率半径约200m。

湘江左右两岸水文条件差异较大,右岸水流急、水深,污染物扩散稀释条件较好。

左岸水流平缓,水浅,扩散稀释条件比右岸差,但河床平且多为沙滩,是良好的夏季天然游泳场所。

2.2白石港流域概况2.2.1区位概况白石港流域位于湘江右岸,为湘江一级支流,干流总长28公里流域面积246平方公里,贯穿我市荷塘、石峰、芦淞3个区。

境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育,杂草较多,淤塞严重。

2.2.2经济概况1)荷塘区株洲市荷塘区位于湖南省株洲市东北部,1969年建制为株洲市东区,1997年8月经株洲市人民政府区划调整为荷塘区。

现辖仙庾、明照2个乡镇,月塘、茨菇塘、金山、桂花、宋家桥5个街道办事处,43个行政村32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59平方公里,总人口22.5万人。

荷塘区地处“南北通衢”之要冲,是全国四大铁路框纽-株洲市的东大门,交通便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湘江自然地理概况
湘江又称湘水,就是长江七大支流之一,也就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

湘江发源于广西临桂县海洋坪的龙门界,流经广西的兴安县、全州市及湖南的永州市、冷水滩、衡阳市、株洲市、湘潭市、长沙市、湘阴等县市。

其中长沙段经湘潭昭山后,进入长沙县境暮云镇,沿长沙县西南边缘至东窑港流入市郊,再由南而北横贯市区,经三汊矶转向西北至乔口出望城区,至湘阴县濠河口分东南两支汇入洞庭湖,就是洞庭湖水系中最大的河流。

二、湘江河道特征
湘江全长856km,(湖南境内670km,其中,长沙市境内81km),流域面积94660km2(湖南境内85383km2),多年平均流量664、49亿m3。

河床宽1000-1500米,航道宽20-30米。

枯水季节时水深1、2-1、6米,常年可通航。

湘江水系河网密布。

因南面及东面山势较高,河网发育,支流较大。

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渌水、浏阳河与捞刀河等支流均来自东南面,使得湘江发育成为一个不对称的树枝状水系。

湘江长沙段沿河多为冲击平原,河道宽度约600-1000米,平均坡降0、045‰,具有平原河流特点。

长沙段两岸台地均筑有堤防,河床稳定,滩槽分明。

三、湘江水情特性
湘江水量充沛,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1300-1500mm,径流与降水关系极为密切,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

平均流量为2110m³/s,最大流量20600m³/s,最小流量100m³/s。

每年4-9月为汛期,10月至次年2月为枯水期。

年内水位变幅较大,达9、5-13m。

湘江就是少沙河流,湘潭水文站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为0、164kg/m³。

四、湘江已有工程设施及水土保持情况
湘江长沙以上流域目前已经建有宋家洲、近尾洲、大源渡与株洲等大型枢纽水库。

湘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为蒸水流域,水土总体保持良好,也就是湘江成为少沙河流的主要原因。

五、湘江水功能区划
湘江流经长沙城南猴子石一带,受坚硬沙砾岩的影响,形成众多江心洲,境内的沙洲由南而北有兴马洲、鹅洲、巴溪洲、柏家洲、柳叶洲、水陆洲(橘子洲)、傅家洲、浏阳洲、龙州、月亮岛、香炉洲、冯家洲、蔡家洲、洪洲、甑皮洲等15个洲岛。

2008年,长沙市地方海事局对长沙湘江水域及浏阳河、捞刀河水域功能进行了全面系统划分,其中各桥梁、过江管线、自来水取水头所在水域划为砂石禁采区,以保护长沙湘江生态环境,
规范各类船舶、漂流物停泊与作业行为。

划分后的水域功能为:暮云港区为散货、矿石港区水域;坪塘至枯水塘为散货、矿石、建材船舶作业、停泊区水域;黑石铺大桥至银盆岭大桥水域为一级水源保护区水域。

规划将长沙湘江共划分5个二级水功能区。

分别为湘江长沙暮云~傅家洲饮用水源区,湘江傅家洲~月亮岛景观娱乐用水区,湘江望城~开福过渡区,湘江望城景观、渔业用水区,湘江望城饮用水源区。

六、湘江航电枢纽建成后蓄水影响
按照湘江航电枢纽工程建设方案,未来建成后蓄水位达到29、7m,株洲航电枢纽建成的蓄水位达到40、5m,长沙湘江航电枢纽与株洲枢纽最低通航水位一致,保证湘江Ⅱ级航道通航要求,将极大的改善长沙滨水景观。

从泥沙淤积计算结果,随着水库运用时间的延长,累计淤积量将持续增加,运行到一定的时间,水库冲淤将达到平衡。

从淤积前后纵断面来瞧,水库运行20年,水库泥沙淤积形态呈带状分布,平均淤积厚度约为0、2m,且泥沙逐步有向坝前移动的趋势。

从典型淤积断面来瞧,横断面的泥沙主要分布在河床主槽内,边滩淤积较少,库区无集中的堆积体出现,局部碍航的可能性较小。

水流挟沙力系数与指数分别为0、96与0、246kg/m³。

通过水利模型计算,长沙库区20年泥沙淤积总量约为3183万m³,其中干流泥沙淤积总量为1680万m³,支流(捞刀河、浏阳河、涟水、涓水、渌水等)泥沙淤积量为1503万m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