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论文加强课堂常规上好科学常态课

合集下载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科学课堂常规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科学课堂常规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科学课堂常规如果问起小学生最喜欢上的课,科学绝课绝对可以评为前三甲,可是一旦科学老师真正进入课堂上课的时候,却会发现学生没有想象中那么井然有序地进行科学探究,甚至与我们想象中的“小科学家”、“小探索者”大相径庭,取而代之的是哄吵、无序的课堂,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复原科学课的本味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三年级抓起,让学生逐步熟悉科学课上课流程,加强课堂纪律训练,形成常规化。

小学科学课堂与其他课程如语文、数学、艺术等不同,有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环节,如讨论、观察、实验、汇报、展示等,每个环节都有相对的要求:1 发言环节在科学课堂上经常会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畅所欲言,每当老师提出问题时,不少同学特别是三、四年级的同学,一旦心中有了答案,便抑制不住心中的冲动,立马脱口而出,而忘记了要先举手经允许后才能发言,这样虽然形成了很“热闹”的课堂场面,但是如果长期如此,那么学生会在科学课上养成不举手便在课堂上大声回答的习惯,如果碰上相对调皮的学生,有时候为了吸引其他同学的注意,还会大声喊出与问题无关的答案,引起全班哄堂大笑,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便一下子都被吸引过去了,打断了原本的思维,因此一定要训练学生养成先举手经允许后才回答的习惯。

其实只要课堂时间允许,一般学生的意见都会被听见的,如果课堂时间实在有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说让我们将机会留给更少发言的同学吧,一旦学生发现发言机会还是相对公平的,一般也不会出现哄吵的局面了。

有时候学生对课上老师所谈到的问题很感兴趣,特别是在上到如蚂蚁、蚕、金鱼等小动物的课的时候,学生心中会有很多的疑问,可是课堂时间又不允许老师一一解答,或者本身老师有时候都不确定答案是什么,那么笔者就会让学生先将他们想提出的问题写在科学记录本上,然后老师课后搜集学生的问题并将答案回答在他们的记录本上,这样既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问题,也可以将宝贵的课堂时间用来讲授书本知识。

还有一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四、五年级课堂上,当一位同学在发表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可能说得不够准确或者还没说完整,底下难免就有几位“心急”的同学马上站起来打断这位同学的发言,大喊:“你说的不对,应该是….”。

谈小学科学有效课堂论文

谈小学科学有效课堂论文

谈小学科学的有效课堂实行有效教学是对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就笔者所从事的小学科学课堂而言,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加重要。

众所周知,小学科学属于常识科,所以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基本上是在课堂上完成,离开科学课堂,学生不可能像语数外那样的学科,再抽出时间对这些知识进行学习。

一、要认真备课自古就有不打无准备之仗之说,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打仗,那备课就等于是战前准备,在教学“六认真”中就有认真备课这一说。

备课的过程不仅仅是熟悉教材的过程,也是确立教法的过程。

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既要备教材,同样要备学生,这也相当于兵法中所说的“知己知彼”,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备学生的重要性不亚于备教材,这就决定了教师每次备课都应该从头开始,只有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确立教法。

所以,备课必须从熟悉教材与熟悉学生之间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如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他们以前所学到的知识,从而对书教材进行取舍或重新组合,从而能更好地准备好一节课。

二、要认真上课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个人认为上课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在常常发现身边的教师对学生花了很多时间,但往往却是收效甚微,原因固然是多样的,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课堂上的效率过于低下所造成的。

诚然,要上好一节课,事前的精心准备是至关重要的,但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的效果更加明显。

我在上科学课时,常常注意到课堂效率的问题。

而提高效率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

”这就要求我们的有效课堂不能是过去那种单一式的灌输,而是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

小学科学论文:浅谈如何上好一节科学实验课

小学科学论文:浅谈如何上好一节科学实验课

浅谈如何上好一节科学实验课通过对几年科学课的教学我认为,科学课其实是实践课,教学时总离不开实验教学,让孩子在亲身实践中探索知识。

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去积极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以前,我总是担心学生这不会那不会,所以一切实验,几乎都是老师包办,最多也是我做一步学生做一步,但效果不佳。

我冷静地分析后明白,学生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多动脑、动眼、动手、动口,即“四动”。

在提高学生掌握知识能力方面效果才佳。

于是归纳为以下四点:一、动眼观察,发现问题。

观察是儿童认识大自然的开始,是获取知识的前提。

如:在讲解《溶解》一课时,我先在准备好的三个杯子里分别放上大半杯水,又把盐、高锰酸钾、沙分别放在三个杯里搅拌。

我做演示实验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盐和高锰酸钾的颗粒不见了,沙子的颗粒沉淀下来。

在观察中获取正确的、清晰的事实和现象。

二、动脑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

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激发了学生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当他们看到放在水中的固体颗粒,有的消失,有的沉淀,水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时,学生积极动脑,灵活思考,找出发生现象的相同点:盐和高锰酸钾的颗粒不见了;不同点:一杯水有咸味,一杯水变成粉红色,一杯水变得浑浊。

再通过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

盐和高锰酸钾的颗粒并没有消失,只是变成极小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我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同学们很快理解了这种现象叫溶解。

而沙沉淀在杯底,没有溶解。

三、动手实验,证明结果。

实验是科学学科的显著特点,是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把准备好的物品发给他们。

他们也把课前我布置带的东西拿出来,每4人一组,按要求、步骤、操作程序一样一样的实验。

他们在杯子里放了大半杯水,在每个杯里放一样物品,搅拌一下,把看到的现象、结果记录下来。

我观察了一组实验,他们认真细致,把墨水、食油分别放在两个有水的杯子里搅拌。

经过观察、思考,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得出结果。

两种虽然都是液体,墨水却变成极小的微粒分散在水里能溶解,而食油漂浮在水面不能溶解,对溶解加深了记忆。

小学科学论文范文(通用3篇)

小学科学论文范文(通用3篇)

小学科学论文范文(通用3篇)小学科学论文范文(通用3篇)科学,指的就是分科而学,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

它是关于发现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它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科学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小学科学论文范文1一场大雨过后,几条蚯蚓在院子里的地面上扭动着身躯,真有趣。

我用脚把蚯蚓的道路挡住,原以为蚯蚓会拐弯,可这张床熟视无睹,继续冲我的脚边爬来。

怎么了?难道蚯蚓没长眼睛?于是,我决定捉几条蚯蚓做个实验。

我将两条蚯蚓放在一块湿热板上,用铅笔、红领巾、小树枝分别在这张床们面前晃动,这张床们似乎一点都没有察觉。

我想,蚯蚓恐怕真的没有眼睛,要不然我这么使劲地在这张床眼前晃动,这张床怎么没有反应?也许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于是,我又找来一根葱,一个色彩鲜艳的玩具,第二次做实验。

我把这张床们分别放在两条蚯蚓的两个侧面。

过了约5分钟,两条蚯蚓都同时朝葱的方向扭动,最后都钻到葱的底下去了。

做完实验,我奇怪:如果蚯蚓有眼睛,那么玩具的颜色那么鲜艳,这张床为什么不爬过去,偏偏要往葱里钻?是葱的气味吸引了这张床吗?难道蚯蚓不是用眼睛看方向,而是用鼻子闻气味来识别方向的?为了证实这个结论,我翻遍了所有的书,终于找出了答案:蚯蚓由于长期在土壤里生活,几乎见不到光线,这张床的眼睛渐渐退化了,但蚯蚓的前端却有嗅觉器官,这张床的嗅觉很好,能用这张床来辨别方向探路。

看,和我推测的结果完全一样。

啊!我发现了,我终于发现了蚯蚓的秘密了。

小学科学论文范文2一、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一)教师问题在当前小学科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自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极大的影响着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众所周知,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先对教材内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之后再根据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上进行授课。

然而,在目前的情况下,笔者发现有许多学校和教师对科学课程都缺乏重视,并且很多时候科学课程教师都是由其他课程教师来兼职。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论文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论文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论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论文一、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要想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要让学生预习好。

学生课前预习效果,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在课堂上集中给学生展现一些必要的知识,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

例如,我在讲解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种茄子》时,提前让学生在家里进行了播种观察,同时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家长督促学生做好定期的观察记录。

等到上课时,切实做好观察实践的学生,就对所学内容有了较多的了解并踊跃发言。

于是,我对取得较好实践成果的学生给予了表扬,这样,对其他学生就起到了榜样的作用,能够鼓励其他学生重视以后的课前准备。

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的另外一个途径是,教师给学生布置适当的预习作业,如查阅资料或者实地观察等。

对于一些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小学科学学科的部分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观察新课要求观察的内容,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也能够在课上获得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根据小学科学的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在课程改革推行一段时间之后,部分小学科学教师仍然采用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仍然满足于给学生“讲科学”。

这样的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鉴于此,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使课堂教学由侧重教师讲解转变为侧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科学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多动手操作,不能用教师的讲解或者放投影代替学生的自主探究。

教师单一讲解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动手动脑的能力和习惯。

而教师的讲解往往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和操作,势必不能达到科学这一学科的目标要求。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比教师在讲台前滔滔不绝、费尽口舌地讲解效果要好很多。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科学课有效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科学课有效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科学课有效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开展小学科学课有效教学论文科学课教学在小学被称为小科教学,也许在一些人的眼里不如语文、数学看似那么重要,但我身为一名科学课教师,不但没有轻视它,反而努力去上好这门课,促进这门课与其它各科教学协调发展。

为党的教育事业,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现在,就小科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大家交流,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一、渲染课堂学习气氛,增加教学趣味性其一,是在教学中,我既注重自身的外在的教学形象,也注重言语表达的简明、扼要、亲切。

语气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为良好的教学氛围做好铺垫。

我认为,教师是教学的领头羊,这个头一定要领好。

其二,是充分利用黑板这块教学中心阵地,强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经常利用彩色粉笔画进行小科教学。

如六年级《动物的驯化》这一课,我在黑板左上角画了一棵对称的绿树,中上方偏右画了一只抱着铅笔的小熊猫,小熊猫下方竹叶衬托。

中下方画了一个地球仪,黑板左侧中部画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白兔,右侧中部则画了一个骑马驻留遥望的牧马人。

图画周围再配以河流,草地、小山。

色彩生动、形象鲜明的画面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不仅渲染了课堂学习的气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也让学生获得了一种美的享受。

这些图画配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乐趣丛生。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调整学习心态,强化学习精神,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引入、编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谣让学生表演。

统一学生的思想,强化他们的集体意识,感受到团结的力量。

《动物的驯化》这一课,我引入编创拍手歌《爱护地球,人人有责》:你拍一,我拍一,地球妈妈穿绿衣。

你拍二,我拍二,人和动物好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都来爱护大自然。

你拍四,我拍四,美化国家和城市,……朗朗上口歌谣易学,易于表演,为教学增添了生气与活力。

适时让学生表演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歌谣,能够让学生将知识深深地融化在心灵,让学生体验到课堂教学特有的情境趣味,甚至让学生终生难忘、终生受益。

最新小学科学:加强课堂常规上好科学常态课精品版

最新小学科学:加强课堂常规上好科学常态课精品版

2020年小学科学:加强课堂常规上好科学常态课精品版加强常规建设上好小学科学常态课[摘要]:加强教学常规,扎实推进小学科学常态课是切实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前提。

本文着重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进行论述。

从教师角度而言,教师应该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并结合我们科学课的特点,认真备课、上课、批改、考核评价为上好小学科学常态课提供保障。

就学生而言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学生的学习常规,为上好小学科学常态课打下扎实的基础,并提出了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常规的一些方法策略。

[关键词]:教师教学常规学生学习常规学生学习习惯常态课有幸到实校学校参加市“中小结合”研讨活动,倾听了朱潮海老师的课——《声音的变化》,在再次欣赏朱老师细腻而完美的教学风格之余,对静悄悄的课堂深有体会。

在本堂课中,共有两个学生活动:1、弹拨橡皮筋,并记录。

2、拨动钢尺,并记录。

在整堂课中,完全没有小组长纷纷上台领材料的现象,也没有学生拿到材料后的喜悦。

只见朱老师,从左边第一组发下,等到每桌都发到以后。

没一会儿就开始从左边第一组收材料了。

我们后面听课的老师,还在纳闷:怎么还不进行学生活动?这时一次学生有效的探究活动已经结束了,能看到的只是学生还在埋头记录实验数据。

实在令人惊叹!师生之间配合是如此默契,训练是如此有素。

而我们学校一位新教师在上《我们的小缆车》一课时,课前精心设计教案,认真准备材料,并考虑到用材料来调控学生情绪的问题,在课堂上,学生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2异常兴奋,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是“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小缆车运动起来”“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

但自始至终,总有近一半人没有认真按教师的要求观察、讨论、倾听,而是凭着自己的喜好在玩弄小车,或是与同学在小声交谈。

教师及时的提醒甚至训斥也收效甚微。

整堂课下来,学生应该完成的观察实验草草了事,教学环节变成了走过场,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提高,给人的感觉是“闹哄哄、乱糟糟”。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对世界的探索欲望,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然而,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

科学知识本身可能较为抽象和复杂,但我们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实验、游戏、故事等多种形式,将科学知识融入到教学中,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中,理解和掌握科学原理。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实践性。

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孩子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因此,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安排一些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亲自动手,亲自操作,从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

再次,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学习方式和接受能力都不同。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他们在自己的节奏和方式中学习。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评价和反馈。

评价和反馈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及时给予孩子们评价和反馈,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计、用心去实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孩子们在科学的海洋中畅游,享受到科学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对世界的探索欲望,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然而,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 建立学习小组: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实验和探究。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关于科学课堂教学的论文

关于科学课堂教学的论文

科学课堂教学的论文关于科学课堂教学的论文一、制订科学的课堂常规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科学的课堂常规是课堂教学管理的有效措施。

学生从进入学校开始,就应当共同制定为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行为准则,即课堂常规,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也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在制订课堂常规时,务必使全班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规则的意义,它是为了维护同学们自己的学习利益;同时,还应考虑到学生执行起来是否有困难,比如可以采取民主的方式由师生共同来制订,这样的课堂常规才不致流于形式。

特别是刚刚升入初一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作业习惯上都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生性好动,坐不住,管不住自己的嘴;二是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面对初中数学课堂知识容量的改变,一部分同学无法适应,选择逃避,容易开小差;三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学科增多,知识变难,作业量变大,容易形成学生抄作业的现象。

一个科学合理的课堂常规,可以有效预防学生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作业习惯。

二、做好深入的学情调查一个科学的课堂常规可以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确保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教学步骤得以顺利实施,但还不能说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才是决定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

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中来,努力追求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尽力克服各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只有学生具备了主人翁意识,教师的课堂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谓课堂气氛,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

课堂气氛按照师生之间所表现出来的表现特征,大体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要建立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积极的课堂气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了解学生的需求。

教师一定要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地位,设身处地去体会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学业基础;平时应主动和学生交流、谈心,听取他们的各种想法和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态度和对学习的期望值。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一、引言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作为科学教育的基础,对于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二、教学目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2. 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自然现象: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如天气、季节变化、动植物等。

2. 物质科学: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相互作用,如溶解、燃烧、磁性等。

3. 生命科学: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特征和多样性,如细胞、遗传、生态系统等。

4. 地球与宇宙: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结构、地貌和宇宙的奥秘,如地球的圈层结构、行星运动等。

四、教学方法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科学现象,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 实验教学法:通过科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结论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一、引言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作为科学教育的基础,对于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浅谈科学课中的常规教育

浅谈科学课中的常规教育

浅谈科学课中的常规教育中国有句古语叫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科学课的课堂教学要不要常规?答案是肯定的。

小学科学课的特点是实验多、观察活动多、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很感兴趣。

但面对三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奇、好动、难以自控,虽然上课兴趣很浓,却并没有仔细地观察、投入地探究与思索、认真地交流与倾听。

这使得课堂不易形成真正探究、思考的氛围,也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而一节课只有40分钟,又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必须完成,因此,构建科学课课堂教学常规就显得非常必要。

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等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注重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增加学习的乐趣。

现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与同仁共勉。

1课前常规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

课前常规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什么事都要有所准备的好习惯。

课前常规包括预习需要研究的主题、准备好课本、准备好学生自己收集的实验研究材料等。

这些准备包括学生的自主准备,也包括老师提前布置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准备的。

例如四年级的《天气》单元,我在课前要求学生在家认真听天气预报,并及时记录。

四年级的《养蚕》单元,我要求学生在家里或学校进行养蚕活动,并认真观察记录。

这些活动需要学生提前完成,否则就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2课堂常规课堂常规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我想看到的是思维的活跃,而非是动作的张扬,我时常强调学生在养成“能动能静”的习惯,什么时候是该自主自由的活动,什么时候应该安静的听老师、同学的讲解或解释等。

我们科学课的特点就是学生的实验活动较多,在实验的过程中,允许学生离开座位,允许学生互相讨论。

但老师需要解释,同学在汇报实验结果时,则要求学生能安静的听老师、同学的讲解或解释。

这些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不断的训练、教育学生,最后才能水到渠成。

3合作常规科学课的学习非常强调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因此,合作常规也是学生必须养成的。

合作常规要求学生之间彼此尊重、平等互助、友好交流,这对于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的学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优秀论文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优秀论文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优秀论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优秀论文透视生活细节,助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升小学科学课开展的教学目标就是要通过科学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生现在正是知识学习和接受的基础阶段,同时,也是进行发现以及创造的重要阶段。

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中老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技能,还要通过学习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好习惯,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善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而通过生活中的细节来进行教学,则可以达到上述目的,有效提升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贴近生活来进行实验实验本身就是开展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运用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会被实验的器材、现象和蕴含的知识吸引。

老师最好选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在理解的时候会感觉更加容易,或者说更加贴近生活。

比如,我们在对浮力进行探究的时候,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大家进行分析,老师选用厨房里比较常用的蔬菜马铃薯来进行试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把三块形状、大小都基本相同的马铃薯放到体积相同的盐水、糖水和清水中来,观察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

通过耐心地观察,学生发现大小一样的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里面沉浮情况是不相同的,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在这个时候可以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探讨,让学生自己来翻阅资料了解一下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后来大家通过推断来判定是因为密度不一样,那么什么是密度?密度对物质有哪些重要的影响?老师这时可以进行指导,盐水和糖水的密度都比清水要大,马铃薯之所以能够在水中沉浮,都是与排开同体积的液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水重,所以就会下沉,如果比同体积的水轻,就会不断上浮。

为了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想一下日常生活中和水有关的实际例子,很多学生就会想到游泳,在大海中游泳和在游泳池里游泳有很大的不同,原因就是海水中有盐的成分,所以浮力相对比较大,人就容易学会游泳,死海也是因为含盐成分比较多,所以人能够自由地浮到水面上来。

关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论文

关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论文

关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论文关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论文科学教学方法虽然要有创新,但是并不能脱离教材,依然要坚持“用教材教”的原则去开展教学活动。

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论文,欢迎阅读借鉴。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根据小学科学课程中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要根据国际上目前科学发展的情况,结合小学科学教学的标准、内容等要求,设计出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包容性的小学科学课程。

但是由于传统的科学教师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只注重从僵化的知识出发,而忽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因此目前的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教学改革后依然存在的不足1、合理安排课堂的问题由于小学的科学教学对象是刚走进学校的儿童,儿童的自制力、意志力都很差,不能够有效地约束自己的行为,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不断强调纪律,因此,课堂中班级纪律、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就占去课堂的大部分时间。

这就造成正式进行知识传授的时间非常有限,使课堂教学效率无法提高。

2、教学活动的组织的问题学生相较于单纯的知识的说教和输入,更喜欢教师以丰富的游戏等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在积极参加、一边玩一边学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因此,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能有效地组织接近四五十人组成的一个班级,使教学活动能够热闹而不失秩序,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兼顾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

3、忽视评价对学习效果的巩固和提高作用很多教师会认为课堂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课下又忙着给学生布置功课,安排各种课外活动,因此,认为对于学生学业的评价只是打个分数或成绩等级即可,而忽略了评价对于改正学生错误,弥补学业漏洞以及调整学生学习态度和方法的作用。

4、教师自身的职业倦怠等问题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直被社会大众赋予了为人师表等道德模范的角色,网络媒体等平台也对教师的道德身份比较敏感,然而由于教师的待遇处于一般的'公务员水平,而普通民众对教师的期望却过高,造成教师工作压力大,工作幸福感非常低,极大一部分教师由于无法面对工作压力而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等心理障碍。

培养良好习惯,上一堂精彩的科学课

培养良好习惯,上一堂精彩的科学课

培养良好习惯,上一堂精彩的科学课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们的习惯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未来的发展。

而在学生的课堂学习中,尤其是在科学课堂中,培养良好的习惯更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需要使用各种化学试剂和仪器,有些实验操作还需要用到生物制品,如细菌、细胞等等。

如果学生在实验中无意犯错,就会对自己和其他人的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在科学实验中,学生必须养成卫生习惯,例如: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及时洗手、清洗仪器等。

其次,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是提高科学课堂学习效果的关键。

在科学课堂中,老师会讲解知识、演示实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原理和实践操作。

而如果学生不能认真听讲,容易错过老师的重点和细节,导致理解不清、记忆不深,功效大打折扣。

因此,学生要在科学课堂中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做到集中注意力、拿笔记录、主动提问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科学知识。

再次,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学生深化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新知识,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课后复习则可以让学生重新回顾、总结所学知识,加深记忆、巩固理解、发现问题,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记忆技巧。

因此,学生应该养成每次科学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以便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最后,养成合作助人的习惯,可以促进科学课堂的友爱氛围、增强学习效果。

在科学课堂里,学生有时需要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项目或作业,有时也需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如果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互帮互助、互相鼓励,就会打造出一个友好、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大家更能够融入课堂、感受科学的乐趣和意义。

因此,学生应该养成合作助人的良好习惯,以便更好地与同学互动、切磋和进步。

总之,科学课堂是一个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交流和合作相融合的环境,良好的习惯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小学科学论文加强课堂常规上好科学常态课

小学科学论文加强课堂常规上好科学常态课

加强常规建设上好小学科学常态课[摘要]:加强教学常规,扎实推进小学科学常态课是切实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前提。

本文着重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进行论述。

从教师角度而言,教师应该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并结合我们科学课的特点,认真备课、上课、批改、考核评价为上好小学科学常态课提供保障。

就学生而言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学生的学习常规,为上好小学科学常态课打下扎实的基础,并提出了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常规的一些方法策略。

[关键词]:教师教学常规学生学习常规学生学习习惯常态课有幸到实校学校参加市“中小结合”研讨活动,倾听了朱潮海老师的课——《声音的变化》,在再次欣赏朱老师细腻而完美的教学风格之余,对静悄悄的课堂深有体会。

在本堂课中,共有两个学生活动:1、弹拨橡皮筋,并记录。

2、拨动钢尺,并记录。

在整堂课中,完全没有小组长纷纷上台领材料的现象,也没有学生拿到材料后的喜悦。

只见朱老师,从左边第一组发下,等到每桌都发到以后。

没一会儿就开始从左边第一组收材料了。

我们后面听课的老师,还在纳闷:怎么还不进行学生活动?这时一次学生有效的探究活动已经结束了,能看到的只是学生还在埋头记录实验数据。

实在令人惊叹!师生之间配合是如此默契,训练是如此有素。

而我们学校一位新教师在上《我们的小缆车》一课时,课前精心设计教案,认真准备材料,并考虑到用材料来调控学生情绪的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异常兴奋,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是“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小缆车运动起来” “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 。

但自始至终,总有近一半人没有认真按教师的要求观察、讨论、倾听,而是凭着自己的喜好在玩弄小车,或是与同学在小声交谈。

教师及时的提醒甚至训斥也收效甚微。

整堂课下来,学生应该完成的观察实验草草了事,教学环节变成了走过场,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提高,给人的感觉是“闹哄哄、乱糟糟” 。

每堂课看似热闹,师生互动、小组讨论、游戏……实际上,学生并没有仔细的观察、投入的探究与思索、认真的交流与倾听…学生上课兴趣是浓,却始终形成不了真正探究、思考的氛围;他们是来玩的,而不是来学的。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如何上好一节科学实验课一、开放学生的眼睛,提供观察的机会培养学生敏锐、细致、全面、准确的观察能力,对科学这门学科来说,训练观察方法,养成观察习惯,都是十分重要的。

要使学生乐于观察和勤于观察事物变化,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科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观察是一切科学成就的发端,我们应提供一切机会,让学生观察。

1、观察自然:教师要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学习知识,增长知识,让学生亲自参与,耳闻目睹,感受大自然的气息,领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体验置身其间的无限乐趣。

如观察液体凝固、固体液化现象;观察动、植物过冬现象;观察天气的变化,下雪天观察雪花的形状;观察种子发芽过程等等。

2、观察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同时要有目的地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观察生活的环境和机会,让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养成留心生活的好习惯。

如在煮饭时,热气上升现象;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等等。

3、观察荧屏:荧屏是个特殊的窗口,学生通过电视、电脑窗口,能了解那些直接观察不能了解的知识,丰富生活,拓宽视野。

二、开放学生的嘴巴,提供表达的机会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

未来的创新人才,不仅要能读而且要会说,充分的表达能掌握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在教学中,教师可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认知欲望。

1、表达活动设计:教学中有许许多多的实验,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自己得出结论。

在活动过程中,如何设计探究的过程,怎样利用现有的材料进行验证等等,可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设计。

2、表达见解: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冷场现象,尤其是碰到疑难问题卡壳时,教师可组织多种形式(同桌的、四人小组、全班的、自由式)讨论,让每个学生有充分表达的机会,使他们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发表见解,提高表达能力。

3、表达想象:结合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把握科学大方向、上好常态科学课

把握科学大方向、上好常态科学课

把握科学大方向上好常态科学课摘要:实践证明,上好常态科学课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根本保证。

相对于示范课而言,常态课应该是真实高效的课,重视研究在有效时间内如何让学生获得更大的成长。

为此,笔者近几年来作了一些浅显的探索,认为要上好常态科学课,需要从挖掘教材、教学结构、能力培养三方面入手,思考预设教学全过程,让学生融入探究活动中,获得多维发展。

本文拟结合课标理念,以《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教学为例,谈谈自己是如何上常态课的。

关键词:科学大方向课标理念常态课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式各样的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粉墨登场”,令人应接不暇,让人陶醉。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抛开这些浮华,我们的课堂更多的时候是在常态下进行的。

虽然它没有优质课那样经过深思熟虑、精心打磨、“遍地出彩”,但它对授课教师的教学功底和对教材的理解能力以及课堂应变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常态课要更加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它更真实可信,更具可行性,更能灵活机动的安排课堂实际教学活动。

这就要求教师求真务实,根据学生的现状和教学条件,精心预设教案,真正做到“以学定教、为教而设”。

常态课更能真实体现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学生更多的是在每一堂常态课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学习科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丰富他们的科学素养,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而科学素养的培养并非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它是一个长远而系统的工程,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的过程。

这样的教学目的决定了我们要更多地专注平时、关注常态,力求在每一节常态课中,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在量的不断积累过程中,达到质的飞越。

常态的课堂不但要是真实的课堂,还要是有效的、发展的课堂。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老师,怎样才能上好常态课呢?下面就结合课标中所提出的“科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公民科学素质的重任”、“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等理念(这些我们都可以理解为科学大方向),就自己所教的《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谈谈几点体会和感受。

小学科学精品论文:用心拿捏常态课 提高课堂有效性

小学科学精品论文:用心拿捏常态课  提高课堂有效性

用心拿捏常态课提高课堂有效性----记一次科学常态课教研经历[活动背景]现行的科学课堂教学现状在经过多年来教改洗礼之后,虽然有所改观,但仍然令人担忧。

课堂上,空泛的教材,伴以冰冷的作业,几乎成为学生唯一的信息源,它们远离生活情境,缺乏情感,单调枯燥,在老师的强迫下单通道地传给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往往很少沟通,缺乏合作,鲜于理解与帮助。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空泛的,低质的,缺乏策略的,表现为多灌输验证,少启发探讨,多指责压抑,少宽容引导,多包办限制,少激励创新。

所有这些都造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是浅表的,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往往是低水平的,甚至是失控的,学习中所体现的或能训练的思维过程大多是低质的,最终获得的知识往往又具有很强的纯记忆性色彩,在多变的真实情境中,常常因不能有效迁移而无法灵活应用……小学科学课堂,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

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科学常态课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

所以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

3月26日,我校开展如何提高科学常态课教学有效性的教研活动,并邀请了市区教研员组成专家组对常态课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点评指导。

[课前思考与讨论]3月25日,学校通知我和另外两位老师各准备一堂科学常态课,参加明天的教研活动。

明天就上课了,如何准备呢?我们三人坐在一起讨论:既然是常态课,那就不需要那么花俏,什么音乐,图片之类的都从简,只要把握科学课堂本质,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即可。

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有效性?讨论之后,我们一致认为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1、有效的处理教材2、确定有效的教育教学目标。

一节课如果目标不明确,我们的教学就失去了方向,必然会在教学过程中浪费我们的有效教学时间。

3、关注学情,制定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4、课堂教学评价要有效,在有效教学中进行有效评价,在有效评价中进行有效教学,使教学与评价形成互动机制。

5、小组合作学习要有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常规建设上好小学科学常态课[摘要]:加强教学常规,扎实推进小学科学常态课是切实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前提。

本文着重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进行论述。

从教师角度而言,教师应该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并结合我们科学课的特点,认真备课、上课、批改、考核评价为上好小学科学常态课提供保障。

就学生而言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学生的学习常规,为上好小学科学常态课打下扎实的基础,并提出了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常规的一些方法策略。

[关键词]:教师教学常规学生学习常规学生学习习惯常态课有幸到实校学校参加市“中小结合”研讨活动,倾听了朱潮海老师的课——《声音的变化》,在再次欣赏朱老师细腻而完美的教学风格之余,对静悄悄的课堂深有体会。

在本堂课中,共有两个学生活动:1、弹拨橡皮筋,并记录。

2、拨动钢尺,并记录。

在整堂课中,完全没有小组长纷纷上台领材料的现象,也没有学生拿到材料后的喜悦。

只见朱老师,从左边第一组发下,等到每桌都发到以后。

没一会儿就开始从左边第一组收材料了。

我们后面听课的老师,还在纳闷:怎么还不进行学生活动?这时一次学生有效的探究活动已经结束了,能看到的只是学生还在埋头记录实验数据。

实在令人惊叹!师生之间配合是如此默契,训练是如此有素。

而我们学校一位新教师在上《我们的小缆车》一课时,课前精心设计教案,认真准备材料,并考虑到用材料来调控学生情绪的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异常兴奋,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是“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小缆车运动起来”“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

但自始至终,总有近一半人没有认真按教师的要求观察、讨论、倾听,而是凭着自己的喜好在玩弄小车,或是与同学在小声交谈。

教师及时的提醒甚至训斥也收效甚微。

整堂课下来,学生应该完成的观察实验草草了事,教学环节变成了走过场,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提高,给人的感觉是“闹哄哄、乱糟糟”。

每堂课看似热闹,师生互动、小组讨论、游戏……实际上,学生并没有仔细的观察、投入的探究与思索、认真的交流与倾听…学生上课兴趣是浓,却始终形成不了真正探究、思考的氛围;他们是来玩的,而不是来学的。

课堂上的各种研究尝试、激励、总觉得那么苍白!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没有想象的那样有所提高!当我们回归常态课,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今天,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但在近几年的科学教学中,有深深体会:加强课堂常规,不容忽视。

它是上好常态课的基本保障。

又加之在教师执行绩效工资的今天,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都对老师的教学工作作出了规范,便想到我们的小学科学教学也应当加强常规教育,扎实推进小学科学常态课建设。

下面让我们试着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教师严于律己,扎实工作,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是上好小学科学常态课的保障。

一、计划与备课(一)学期教学计划1.学生情况分析。

一要了解与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科学基础知识,二要了解与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方法和习惯。

尊重学生的差异,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如我校身处农村,学生基础较差,再加上外地生多,占全校的2/5以上。

这些外地生流动性大,既对科学充满好奇,又缺乏科学探究的习惯。

教师应对这种情况有所了解。

2.认真学习课标、正确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读全册教材和配套的教师用书(含光盘),把握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确定各年级段教学的目标。

3.按照所教年级的教学内容,编写年级段的教学计划表。

如我校以教研组为龙头,学期教研计划要求教研组组长在每学期开学后二周内结合市教研室计划完成。

(二)单元教学计划1.单元整体内容分析,把握本单元教学意图,理清各课内容之间的关系。

有必要时还要搞清同一范畴的内容在不同年级中的区别和联系。

2.合理安排课时分配。

教师指导用书中基本上已经对每课该上几课时都作出了规定,教师基本上应该按照这个要求扎扎实实地进行课堂教学。

3.根据实际统筹准备教学材料。

(三)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材料、教学过程、教后反思等内容。

1.制定教学目标:目标要准确、具体、恰当,切合学生实际,体现科学概念、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科学课程目标。

2.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3.准备教学材料:教师对于必需的实验器材(教师工具箱)、学具(我市暂时没有)及课件(媒体)要及时做好征订、准备、制作等预备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开发课程资源。

4.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明确每个阶段的学生活动,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

备课可参考有关资料或利用网络资源、科学助教方案,但不能照搬照抄,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必要的修改。

结合其它学科的做法,可以各校结合实际制订具体的做法。

如我校的做法是:坚持纸质备课。

备课重点研究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10年的专职教师备简案,教师可以对照教材了解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把修改的设计直接写在教材或参考书空白处,以此简化备课笔记,减轻备课负担,腾出更多时间准备活动器材。

不满10年的专职教师要备详案,可以抄写精品案例。

兼职教师至少要备简案(备在书上,学习《教学案案例与评析》)6. 超前备课,提倡复备。

提倡超前一周备课,至少提前一天备课,不能临教临备,更不能教后补备。

上课前要“复备”,以进一步熟悉教案并做教前修改、调整,准备好课堂所需教具学具。

课后要及时反思教学得失,写好教后记。

二、上课和反思1.严格按教学计划、课表上课,不随意将科学课移作他用。

教师应准时上课,如果在教室里上课,应提前1-2分钟去教室作准备,如打开多媒体电脑,把实验材料带到教室,把课件考入电脑,并带齐教案和必要的教具等,要示意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

如果在室验室里上课要让学生在课前就先进入实验室就座,准备好学习用品和自带材料。

2.课堂上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

关注学习性评价。

3.提倡学生个体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和谐统一。

既要给学生个体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过程体验和实践分析的机会,又要有合理的分工、共同的参与和小组的协作。

4.精心准备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有结构的材料。

虽然已经有了科学教师工具箱,对教师来说方便了很多,但在课前教师必须认真准备。

材料如何分发,材料是否适合学生的有效探究。

演示实验能否让孩子们看得更加清楚。

这都是需要教师课前精心准备的。

5.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实验探究,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做到实验操作规范、仪器设备使用正确。

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及时指导学生整理和分析实验材料和记录。

6.课堂中充分、合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科技资源,适时进行调控,把握探究方向,果断处理好课堂中的预设和生成。

运用适时评价,激励学生探究的兴趣。

7.及时写教后反思,字数不限。

如我市的《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中》规定:要求初级教师反思不少于全学期备课量的1/3,中级教师反思不少于1/4,高级教师不少于1/5,每篇字数不少于200字。

教学反思具体可关注:课堂气氛、学生反映、教学效果、时间分配、目标达成、作业反馈、教具运用、难点突破、学生问题、得意片断、不良感觉等。

结合我们科学课的特点还可以写写材料的改进,实验的安排,内容的处理等。

三、作业与辅导1.作业布置应该做到有效、精炼。

不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严格执行《减负规定》,切忌拿来主义、题海战术。

书面作业基本上应做到课内完成,如在计录、分析、整理实验数据中完成,还可以有选择性的做几题。

2.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有选择地要求学生完成一些《活动记录》,教师应及时批改。

可以按市教研室制订的正确率,分等第:优、良、合格、待合格+书写态度,分等级:A、B、C的评定方式进行评定。

(一般情况每个单元后安排一节课单元回顾,处理作业。

)提倡在适当的时候多给学生一些激励性的评语。

作业一般当天批改,当天发下,当天订正。

3.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征和实际能力,因地制宜的开展好观察、制作、资料搜集、探究活动、调查、饲养和种植等各种课外实践活动。

活动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

鼓励学生撰写小论文、研究报告等。

活动中一定要加强管理,注意安全,活动后要有检查和评比或评定的办法。

4.对热爱科学的学生要多鼓励课堂外的发展延伸,多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参加各类竞赛,发展特长。

如参加市科协组织的三模比赛,结合市里组织的“科学实践基地建设”、“劳动实践基地”发展学生的个性。

四.评价与测试1.每学期每位教师根据所教年级出好期末复习检查试卷。

2.命题应依纲扣本,并结合《科学作业本》,有的地区还有《实验册》,形式多样,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在关注学生学习水平时,更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采取平时考查与期末考查相结合的方式。

如上次看到有个学校的做法是:课代表负责《学生学习准备情况登记表》,小组长负责《学生科学实验记录表》,成员负责《小组成员互评表》。

4.按科学平时成绩评价表上的内容进行评价记载。

评价要及时、公正、全面,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五.利用现有各种平台,因地制宜,提高教师的素养。

1.学校成立科学教研组,制订教研组管理实施办法。

选出教研组长,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

学科教研组是学校校本教研的基层组织,是教研活动的基本平台。

教研组长全面负责教研组的教学研究和教研活动组织工作,对本学科的教学质量有直接责任。

2.根据市教研室科学教研工作要点和教学常规要求,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情况,由组长拟订教研组工作计划,经集体讨论通过。

教研组长要做好活动安排,并落实各项工作。

3.坚持集体备课(每月一次或一次以上),资源共享。

积极参加听课活动,认真写好听课记录、体会。

如参加市里每学期初开展的备课会议,指导备课。

4教研组活动要有主题,有记录。

有关材料(如记录本、相片、教案、评课稿等)要存档。

如我校遇有教师外出听课或学习,都要把有关资料,学习体会与组内成员分享,并要撰写500字以上的学习心得上教教研组存档。

期末时要上交听课本,每学年每人听课记载不得少于20节。

5.期末做好总结工作。

将完成工作情况、成绩、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形成书面材料存档。

其次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切入点,不断强化,形成学习常规,是上好小学科学常态课的基础。

一、课前:1.准备好文具的习惯:科学书,作业本,文具盒。

要不然常有学生说作业本找不到,科学书忘在家里了。

2.带材料的习惯。

在常态课中有许多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己带来。

如制作《太阳能热水器》一课,又如《保护鸡蛋》一课,这都需要学生带许多材料。

这就需要学生在教师前一节课指导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带上材料,如果有一、两组学生没带齐,上课就麻烦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