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提纲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必背考点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等提出。
①解释相似资源储备国家间和同类工业品之间双向贸易现象。
②大规模的生产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规模需要大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实现规模效益,是现代国际贸易的基础。
③工业产品是类似的,但不是同质的,大多数工业产品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④传统的贸易理论一般不考虑生产规模的变化,或假设规模报酬不变,而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认为这一假设是不完全的。
汇率水平(汇率上升:扩大进口,汇率下降:缩减进口)。
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和价格水平的高低。
第十章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考点: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
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要素禀赋理论、H-O模型)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
影响因素
影响出口贸易的因素
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丰裕,可通过增加出口来获得外汇收入)。
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越高,增加出口额)。
汇率下跌(对外贬值):出口增加
济状况、国际市场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变动的影响。
影响进口贸易的因素
国家的经济总量或总产出水平(总量越大,进口贸易额就越大)。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知识点总结国际贸易作为全球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和政策对于理解各国经济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以下是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相关知识点的全面总结。
一、国际贸易理论(一)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
该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那些自己在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那些自己在生产上处于绝对劣势的产品。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比其他国家高,那么这个国家在该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二)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基石。
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只要劣势的程度不同,它仍然可以通过生产并出口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进口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从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利。
(三)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的资源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一个国家会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比如,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倾向于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富的国家则倾向于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解释了产品在不同阶段的国际贸易模式。
产品通常会经历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
在创新阶段,通常在发明国生产并出口;在成熟阶段,生产会逐渐向其他发达国家转移;在标准化阶段,生产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明国则转为进口。
(五)规模经济理论规模经济理论认为,大规模生产可以降低单位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当一个国家在某些产品的生产上实现规模经济时,它就可能在这些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上具有竞争力。
二、国际贸易政策(一)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减少政府对贸易的干预,让市场机制自由发挥作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贸易的最大利益。
其优点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消费者福利、推动技术进步等。
但也可能导致一些行业受到冲击,出现失业等问题。
2023年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专门贸易体系: 是指以货品通过结关作为记录进出口货品旳原则, 但凡通过海关结关进入境内旳货品计入进口贸易, 凡通过办理海关手续出口旳货品计入出口贸易。
外汇倾销: 是指出口企业运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旳机会, 争夺国外市场旳特殊手段。
速遣费: 是指当承租人在协议约定旳时间之前将货品所有装卸完毕。
对于提前旳时间应由船东向承租人支付旳约定金额, 作为承租人可以缩短船舶在港时间旳奖励。
不可抗力: 又称人为不可抗力, 是指在货品买卖协议签订后, 不是由于订约者任何一方当事人旳过错或疏忽, 而是由于发生了当事人既不能预见, 又无法事先采用防止措施旳意外事故, 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准期履行协议, 遭受意外事故旳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协议旳责任或延期履行协议。
多式联运单据: 是指证明多式联运协议, 以及证明多式联运经营人接管货品并负责按照协议条款交付货品旳单据。
协定税则:是指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与关税谈判, 以贸易公约或协定旳方式确定旳关税税率。
区域经济一体化: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旳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协议或公约, 互相取消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经济融合旳障碍, 进行程度不一样旳政策和制度合作以增进彼此之间经济与贸易旳发展。
提醒提单: 是指在提单正面收货人一栏内填上“凭指示(To order)”或“凭××指示(To order of)”字样旳提单。
反复保险: 亦称“双重保险”, 是指被保险人对同一保险标旳或其中旳一部分就同一风险签订了两张或多张保险单, 并且总旳保险金额超过了法律所容许旳赔偿金额。
进料加工: 是指加工方用外汇购置进口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包装物料等, 加工出成品或半成品后再外销出口旳交易形式。
1.还盘: 又称还价, 在法律上成为反要约, 是指受盘人不一样意发盘人提出旳交易条件, 为深入磋商, 向原发盘人提出旳书面或口头修改意见旳行为。
2.可保利益原则:是指被保险人在保险标旳发生损失时必须对保险标旳具有经济上旳利害关系, 即可保利益, 否则无权获得赔偿。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一、名词解释: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际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口额、出口额或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2.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称贸易差额。
3.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额同该国GNP或GDP的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4.调拨价格:也称转移价格,是指跨国公司为了在国际化生产与经营中最大限度的减轻赋税,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扶植幼小的海外子公司等目的,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易时采用的价格。
5.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凭借对研究、开发、生产、出口进行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的关税和配额等措施和手段,扶植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夺取他国的市场份额。
6.普惠制:是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上进行长期斗争,在1968年通过达成普惠制决议之后取得的。
该决议规定,发达国际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
(原则)7.全球配额:属于世界范围的绝对配额,对于来自任何国家的或地区的商品一律适用。
进口国主管当局通常按进口商的申请先后或过去某一时期的实际进口额批给一定的额度,直至总配额发放完为止,超过总配额就不准进口。
8.反补贴税:又称抵消税或补偿税,是对于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奖金或补贴的外国商品进口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9.反倾销税:是对于实行倾销的进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附加税。
进口商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行倾销,并对进口国的同类产品造成重大损害是构成征收反倾销税的重要条件。
10.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和范围:国际服务贸易指涉及过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的交易。
具体的解释是:1过境交付:通过电讯、邮电、网络提供的境外服务;2:境外消费消费者在境外得到服务而进行的消费;3商业存在:允许外国投资者到本国开设服务型企业;4自然人流动:允许国外单独个人到本国从事个体服务。
2024年中级经济基础 第十章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重点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点第十章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一、知识点:国家契易理论1、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4种理论2、影响国家贸易的因素影响出口贸易的因素:1•一国的经济总量和总产出水平2.汇率水平3.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和价格水平的高低二、知识点:国家贸易政策(1)政府对进口贸易的干预主要采取关税限制和非关税限制两种方式非关税壁垒则是指采用关税以外的手段对外国商品进口设置障碍的各种措施,如进口配额制、自愿出口限制、歧视性公共采购、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记忆口诀(卫技愿配歧=微机员佩奇)注意进口配额、自愿出口。
(2)政府鼓励出口的措施政府干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是出口补贴。
出口补贴分为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两种。
直接补贴是政府直接以现金形式弥补出口企业国际市场价格与本国国内市场价格的差价;间接补贴是对出口企业在出口商品时给予财政上的优惠待遇,如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
实行出口补贴的目的是降低本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出口。
2、倾销与反倾销(1)倾销: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
WTO 规定,确定产品正常价值可依据的标准有:原产国标准、第三国标准、成本加费用和利润的标准。
(2)倾销类型:掠夺性倾销:出口企业为在国外市场上达到排除竞争对手、获取超额垄断利润的目的,在短期内以不合理的低价向该市场销售产品,一旦竞争对手被排除,再重新提高产品销售价格的行为。
持续性倾销:出口企业为长期占领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而无限期的持续以低价向国外市场出口产品的行为。
隐蔽性倾销:出口企业按国际市场的正常价格出售产品给进口商,但进口商则以倾销性的低价在进口国市场上抛售,其亏损部分由出口企业予以补偿。
偶然性倾销:出口国国内存在大量剩余产品,为处理这些产品而以倾销方式向国外市场抛售。
(3)反倾销反倾销税是一种附加税。
反倾销税的税额不得超过所裁定的倾销幅度。
整理《国际贸易》总复习提纲
整理《国际贸易》总复习提纲《国际贸易》总复习提纲第一章导论【内容】第1节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Δ一、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含义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这种交换活动因为发生在世界范围内,所以又称作世界贸易或全球贸易.对外贸易:狭义:指各种具体商品的进出口,即指一切有形商品的交易广义:是指国家与地区间的所有经济活动,还包括一切与经济有关的对外活动。
它包括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两个方面。
要点:1、不同国家、地区之间 2、涉及外币 3、涉及贸易平衡二、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1、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2、国际贸易的发展3、国际贸易大发展的动因Δ第3节对外贸易的分类一、货物贸易分类1、按货物内容划分 (P5)2、按货物移动方向划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复出口贸易复进口贸易净出口贸易净进口贸易出口贸易:是指将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包括劳务)运往国外市场进行销售的贸易活动;进口贸易:就是将外国商品(包括劳务)购买后输入本国市场进行销售的贸易活动;过境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实物运输必须经过第三国国境,对第三国而言,就构成了该国的过境贸易;复出口贸:是指当外国商品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到国外的贸易活动;复进口贸易:是指本国商品出口后,在国外未经加工又重新输入本国国内的贸易活动。
3、按交易对象划分: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直接贸易:商品直接从生产国销往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而进行的贸易,即指进出口两国直接达成的交易;间接贸易:指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买卖的行为(前面提到的过境贸易就是间接贸易的一种方式);转口贸易:(中转贸易),是区别于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直接贸易行为而言。
二、服务贸易分类三、技术贸易分类Δ第4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一、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总贸易体系:是指进出口以国境为标准,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前者称为总进口,后者称为总出口,总进口额加上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对外贸易额,即:总贸易额=总进口额+总出口额大多数国家采用,我国也属于总贸易的统计方法专门贸易体系:指进出口以关境为标准,进入一国关境的货物是本国的进口,离开一国关境的货物就是本国的出口,前者称为专门进口,后者称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专门出口额=专门贸易额目前采用这种方法划分的国家的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家。
《国际贸易》总复习提纲
《国际贸易》总复习提纲第一章【重点难点】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分类;开展国际贸易的必要性。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内容】一、国际贸易、对外贸易(海外贸易)二、国际贸易额与国际贸易量例:1、对外贸易额可以真实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
×2、世界上所有国家(地区)的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之和即为国际贸易额。
×3、由于各国(地区)一般都是按FOB计算出口额,以CIF计算进口额,故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世界出口货物总额总是小于世界进口货物总额。
√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四、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是一国对外贸易总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
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对外的依赖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或GNP)×100%。
五、贸易差额(顺差、黑字、入超/逆差、赤字、出超)贸易顺差越多越好吗?六、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与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七、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
贸易条件系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系数>1,表明出口价格比进口价格相对上涨,意味着每出口一单位商品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数量比以往增加,贸易条件得到改善;系数<1,则意味着贸易条件恶化。
八、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国际贸易的分类第三节一、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以货物的移动方向或商品流向的不同来划分)二、总贸易和专门贸易(以进出口统计标准的不同来划分)例: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国际贸易称为专门贸易;以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国际贸易称为总贸易。
×三、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以商品的形态为划分标准)例:一国的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金额都反映在该国的海关统计上。
四、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以有无第三方实际介入交易为标准来划分)五、自由结汇贸易和易货贸易(以国际收支清偿工具不同为标准来划分)六、单证贸易和无纸贸易(有证贸易和无证贸易)(以交易手段不同来划分)1.七、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以贸易参与国数目的多少为划分标准)八、水平贸易和垂直贸易(以参与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为划分标准)第二章【重点难点】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即亚当·斯密与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与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经济模型分析方法;机会成本递增下的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完整版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大纲一、论述部分:1.试论述21 世纪以来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1)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具体趋势体现在:传统初级产品的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持续上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速增长,办公和通讯设备成为出口增长最快的部门;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业贸易的比重不断增加。
(2)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推动力: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实行大规模的行业内平行分工和内部贸易,大大扩大了国际贸易。
(3)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成为贸易方式的主流: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简化了贸易的中间环节,降低了贸易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4)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贸易保护手段不断翻新。
2. 试述H—O 理论的基本原理。
(1)在两国技术水平相同、生产规模不变以及既定的商品要素密集度前提下,资本富裕的国家能生产相对更多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劳动力富余的国家能生产相对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2)根据要素富裕度的价格定义,两国的要素富裕度不同,要素的相对价格必然不同,劳动价格相对便宜的国家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更便宜,资本价格相对便宜的国家生产的资本密集型产品更便宜,可见不同的要素价格将产生不同的商品相对价格,从而形成了贸易基础。
也就是说各国的相对要素富裕度,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
(3)因此,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富裕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这样可以使贸易双方获益。
3.试述关税同盟效应(1)关税同盟的效应包括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个方面。
静态效应包括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创造指关税同盟建立后导致贸易规模的增加,一些原来在本国生产的产品被同盟内部其他国家更低成本的进口产品所取代。
贸易转移指从同盟外非成员国的更低成本的进口被同盟内成员国相对更高成本的进口所取代。
(2)关税同盟除了具有上述静态效应外,还有动态效益。
①建立关税同盟能够加强同盟内的竞争,够消除贸易壁垒;②各国生产者面临同盟国低成本产品的威胁,必须努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增强竞争力。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简单来说,就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它不仅包括货物的进出口,还涵盖了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多种形式。
在国际贸易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需要明确。
首先是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
贸易顺差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反之,贸易逆差则是进口额大于出口额。
另外,还有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概念。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每种产品上都比其他国家绝对地缺乏生产率,它依然能够通过生产和出口那些“与外国相比生产差距相对较小”的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则能在生产效率上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国际贸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丝绸之路时期,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就已经远销欧洲和中东地区。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国际贸易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机器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商品产量大幅增加,同时也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降低了运输成本,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贸易规模。
20 世纪以来,国际贸易的发展更加迅速。
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多边贸易体制逐渐建立和完善。
三、国际贸易的理论1、重商主义重商主义强调通过贸易顺差来积累财富,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2、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3、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这一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对国际贸易的理解,指出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只要在不同产品生产上的劣势程度不同,仍可通过生产并出口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来参与国际贸易。
4、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该理论强调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的生命周期会影响国际贸易的格局。
四、国际贸易的政策1、关税政策关税是一国政府对进出本国关境的商品所征收的税收。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期末复习笔记整理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考试复习内容主要知识点:1、国际贸易产生的条件P26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有可供国际间交换的剩余产品②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国家的产生2、国境和关境的关系P13有关税同盟的国家,关境大于国境例如:欧盟有保税区、自由港等的国家,关境小于国境例如:中国上述两种情况都没有的国家,关境与国境是重叠的。
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国际贸易称为总贸易(general trade)。
约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东欧各国及我国。
以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国际贸易称为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
约有83个国家和地区,德国、意大利和瑞士等。
3、国际货物贸易额、国际货物贸易量P8-9国际贸易额以货币表示,按照现行世界市场价格计算的各国与地区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之和,又称国际贸易值。
它能够反映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额。
各国一般都是按离岸价格(FOB)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货物总额总是小于世界进口货物总额。
国际贸易额是一定时期内各国出口额之和。
国际贸易量是以一定时期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各个时期的国际贸易额,即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除当时的进口额或出口额的办法,得出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对外贸易额已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反映国际贸易的量,所以又称为国际贸易量。
计算公式为:国际贸易量=国际贸易额/价格指数4、顺差、逆差;出超、入超P10出口总额>进口总额贸易顺差或贸易黑字,我国也称之为出超出口总额<进口总额贸易逆差或贸易赤字,我国也称之为入超5、贸易条件P11-12国际贸易条件又称国际交换比价,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交换多少单位外国进口商品的比例。
通常,一国贸易条件等于一定时期内该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
计算公式:国际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贸易条件>1 表明相对于基期,该国贸易条件好转,通过对外贸易获得的福利增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资料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资料第一篇: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资料单项选择:1、经济一体化较低级和松散的一种形式是(D)A、经济同盟B、自由贸易区C、关税同盟D、优惠贸易安排2、进口配额制主要包括两种:绝对配额和(A)。
A、关税配额B、全球配额C、国别配额D、协议配额3、下列哪一个因素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
A、国际生产关系B、自然条件C、社会生产力D、上层建筑4、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B)指标。
A、贸易顺差B、对外贸易量C、对外贸易额D、对外贸易商品结构5、英国海默关于跨国公司的理论称之为(A)A、垄断优势论B、内部化理论C、国际生产折衷理论D、要素比例说6、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单指(B)而言。
A、世界进口总额B、世界出口总额C、世界进出口总额D、世界进口差额7、经济发展水平高,商品竞争能力强的国家都主张或执行(A)A、自由贸易政策B、保护贸易政策C、超保护贸易政策D、管理贸易政策8、由出口银行向本国出口厂商提供的贷款,称为(C)。
A、出口信贷担保B、买方信贷C、卖方信贷D、长期信贷9、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称为(B)国际分工。
A、垂直型B、水平型C、混合型D、横向型10、进口配额制主要包括两种:绝对配额和(A)。
A、关税配额B、全球配额C、国别配额D、协议配额多项选择:1、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A、B、C、D、E)A、保护本国市场B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C、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D、积累资本或资金E、维护本国对外的政治关系2、普惠制的主要原则是(A、C、E)A、普遍的B、互惠的C、非互惠的D、歧视的E、非歧视的3、关税与其他税收一样具有(B、C、E)。
A、自愿性B、强制性C、无偿性D、有偿性E、预定性4、外汇倾销可以(A、D)。
A、促进出口B、限制出口C、促进进口D、限制进口E、促进进出口5、按照征收关税的目的分,关税可以分为:(A、D)A、保护关税B、反补贴税C、反倾销税D 财政关税6、外汇倾销要起到扩大出口的作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C、D、E)A、货币贬值的程度等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B、货币贬值的程度小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C、货币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 D、其他国家不同时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 E、其他国家不采取其他报复性措施7、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B、C、D、E)。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提纲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提纲
重点章节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
关键概念:国际贸易,对外贸易,贸易差额,贸易条件,对外贸易依存度,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国际资本流动,跨国公司。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
关键概念: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相互需求理论,要素禀赋论与里昂惕夫之谜,技术差距模型,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
关键概念:重商主义,幼稚工业保护政策,自由贸易政策,超保护贸易政策,管理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
第四章国际贸易措施
关键概念:关税,关税征收,非关税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壁垒,鼓励出口措施,商品倾销,出口管制。
第五章国际贸易体系
关键概念:贸易条约与协定,最惠国待遇条款,世界贸易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六章国际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
关键概念:跨境交付,国际服务贸易种类,国际技术贸易特点,技术咨询服务。
次重点章节
第七章国际货物的名称、品质、数量和包装
关键概念:货物品名,货物品质,货物包装,中性包装。
第八章国际贸易术语与货物价格
关键概念:国际贸易惯例,FOB,CIF,CFR,FCA,出口货物换汇成本,出口创汇率,佣金。
第九章国际货物运输
关键概念:国际物流,班轮运输,集装箱运输,国际多式联运,装运期。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提纲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提纲考试题型1、判断题(20题。
每题1.5分,共30分)2、单选题(10题。
每题1.5分,共15分)3、计算分析题(2题。
每题12分,共24分)4、简答题(2题。
每题8分,共16分)5、论述题(1题,15分)知识点第一章导论1.国际贸易的分类1.1.按交易内容区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1.2.按移动方向区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转口贸易,复出口,复进口,净出口与净进口,1.3.按运输方式:海运贸易,空运贸易,陆运贸易,多式联运贸易2.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4个小类的内涵)2.1.过境交付:通过电讯、计算机网络实现的视听、金融、信息等服务;2.2.境外消费:提供旅游服务,接受外国留学生等;2.3.商业存在:外国公司在本国开办商店,设立金融机构、会计事务所等;2.4.自然人流动:一国的医生、教授到另一国从事个体服务以及劳务输出等。
3.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之间的区别)、复出口、复进口、净出口与净进口的含义3.1.出口贸易,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因外销而运出国境3.2.进口贸易,将外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外购后,因内销而运进国境3.3.过境贸易,从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商品,货物所有权不属于丙国居民,对丙国来说列入过境贸易3.4.转口贸易,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经由第三国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3.5.复出口,输入本国的外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出时3.6.复进口,输出国外的本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入时3.7.净出口与净进口,一国往往在同一种商品上既有出口又有进口,在一定时期内,若该商品出口金额大于进口金额,其差额则称为净出口;反之,若该商品进口金额大于出口金额,其差额则称为净进口4.海运贸易(地位)4.1.是指通过海上各种船舶运送货物的贸易行为,它是国际贸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当前,国际贸易中的货物有三分之二是通过海运进行的5.总贸易和专门贸易的区别5.1.总贸易是以国境作为统计货物的进出口方法,专门贸易是以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6.对外贸易额(含义、我国现状)6.1.是指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货物贸易值与服务贸易值相加之和6.2.我国外贸进出口贸易额呈下降趋势,2015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同比下降7%,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59万亿元人民币7.对外贸易差额(分类、我国现状)7.1.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之间的差额,用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7.2.我国对外贸易差额2010-2016月度来看,进出口差额主要是顺差8.对外贸易结构(含义、我国现状)8.1.是指货物、服务在一国总进出口贸易或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8.2.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两次跨越,从出口石油到出口纺织品到出口机电产品,从初级产品到工业制成品的转换,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到高新技术产品的转换9.对外贸易依存度(含义、分类、我国现状)9.1.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9.2.分类:贸易总依存度,对外货物贸易依存度,对外服务贸易依存度9.3.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近几年成下降趋势第二章国际分工1.国际分工的含义1.1.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国际贸易学总复习提纲
11级国际贸易学总复习第一部分 基础篇(第1~3章) 第二部分 理论篇(第4~6章) 第三部分 政策篇(第7~9章) 第四部分 专题篇(第11~14章)第一部分 基础篇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P1~8,PPT 第1,2讲)2、国际贸易的历史与现状(PPT 第3讲)3、世界市场价格的种类(P50~52)第二部分 理论篇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第3~14讲)绝对优势论 亚当·斯密(1776)重农主义魁奈等(18世纪50-70年代)比较优势论 大卫·李嘉图(1817)要素禀赋论赫克歇尔,俄林(1919-1933)里昂惕夫之谜及 相关解释(1953) 偏好相似说林德尔(1961)产品生命周期说 弗农(1966)产业内贸易说格鲁贝尔等(1970-1985)国家竞争优势说 波特(1990)重商主义(16世纪-18世纪)保护关税说汉密尔顿(1791)保护幼稚工业论李斯特(1841)超保护贸易理论凯恩斯的支持者(1940s )中心-外围论普莱维什(1950)战略贸易论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 (20世纪70年代)贸易政策的 政治经济学(20世纪80年代)相互需求论 约翰·穆勒,马歇尔(1848-1878)对重商主义的批判★基于供求价值论框架下国际贸易理论系统第三部分 政策篇 一、关税1、关税的特点与作用2、关税的相关计算:关税水平、NRP 、ERP 、 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3、关税的种类4、关税的经济效应:图形分析二、非关税 1、直接非关税措施2、间接非关税措施:主要的11种3、非关税壁垒的经济效应:图形分析 三、出口鼓励与限制1、出口鼓励政策:财政、信贷、倾销、资本政策2、经济特区的主要类型3、出口管制的对象和形式第四部分 专题篇1、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内部化理论2、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及特征;掌握关税同盟理论;了解大市场理论和协议性国际分工3、国际服务贸易:定义和类型4、国际技术贸易:定义和形式供给方面 要素禀赋(新古典理论) 技术 ——要素生产率(古典理论) ——规模经济(新贸易理论) 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同质产品(古典和新古典)不完全竞争、差异产品(新贸易理论)需求方面消费者偏好(需求相似/相异理论)国际贸易基础。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DOC)资料讲解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一、名词解释: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际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口额、出口额或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2.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称贸易差额。
3.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额同该国GNP或GDP 的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4.调拨价格:也称转移价格,是指跨国公司为了在国际化生产与经营中最大限度的减轻赋税,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扶植幼小的海外子公司等目的,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易时采用的价格。
5.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凭借对研究、开发、生产、出口进行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的关税和配额等措施和手段,扶植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夺取他国的市场份额。
6.普惠制:是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上进行长期斗争,在1968年通过达成普惠制决议之后取得的。
该决议规定,发达国际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
(原则)7.全球配额:属于世界范围的绝对配额,对于来自任何国家的或地区的商品一律适用。
进口国主管当局通常按进口商的申请先后或过去某一时期的实际进口额批给一定的额度,直至总配额发放完为止,超过总配额就不准进口。
8.反补贴税:又称抵消税或补偿税,是对于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奖金或补贴的外国商品进口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9.反倾销税:是对于实行倾销的进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附加税。
进口商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行倾销,并对进口国的同类产品造成重大损害是构成征收反倾销税的重要条件。
10.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和范围:国际服务贸易指涉及过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的交易。
具体的解释是:1过境交付:通过电讯、邮电、网络提供的境外服务;2:境外消费消费者在境外得到服务而进行的消费;3商业存在:允许外国投资者到本国开设服务型企业;4自然人流动:允许国外单独个人到本国从事个体服务。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重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课•第1章导论1、国际贸易2、对外贸易产生条件3、顺差和逆差(出超和入超)4、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5、总贸易体系和专门贸易体系6、对外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量•7、对外贸易地理方向•8、对外贸易依存度(概念、计算)•第3章国际分工1、国际分工2、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即国际分工的发展条件)•3、国际分工类型(主要有3类)•4、绝对成本说的提出者、内容、评价•5、比较成本说的提出者、内容、评价6、要素禀赋说内容•第5章世界市场价格•1、影响供求关系的主要因素•2、世界市场价格种类•3、贸易条件(代表的含义、计算)第6章国际贸易政策•1、外贸政策的目的类型•2、重商主义•3、自由贸易政策•4、保护幼稚工业理论与评价•5、超保护理论的特点•6、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第7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1、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类型•2、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特性、结构•3、最惠国待遇条款和国民待遇条款第8章国际贸易促进1、鼓励出口的措施(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2、商品倾销、外汇倾销3、经济特区的类型4、保税区的类型第9章关税•1、关税的特点和作用•2、关税类别(重点)•3、有效关税保护率(计算)•4、从价税、从量税(计算)•5、关税配额含义、类别第10章非关税壁垒•1、非关税壁垒含义、特点及产生的原因•2、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类别、含义•3、技术贸易壁垒(定义、发展)•4、绿色壁垒(定义)第13章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1、FDI•2、对外间接投资分类•3、借贷资本输出的类型•4、对外投资的动因与决定因素•5、跨国公司内部交易目的•6、转移价格第14章国际贸易与国际商务行为管制•1、出口管制含义•2、贸易制裁、经济制裁的含义•第15章区域经济一体化•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类型•2、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第16章WTO•1、WTO成立时间及最高权力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提纲考试题型1、判断题(20题。
每题1.5分,共30分)2、单选题(10题。
每题1.5分,共15分)3、计算分析题(2题。
每题12分,共24分)4、简答题(2题。
每题8分,共16分)5、论述题(1题,15分)知识点第一章导论1. 国际贸易的分类1.1. 按交易内容区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1.2. 按移动方向区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转口贸易,复出口,复进口,净出口与净进口,1.3. 按运输方式:海运贸易,空运贸易,陆运贸易,多式联运贸易2. 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4个小类的内涵)2.1. 过境交付:通过电讯、计算机网络实现的视听、金融、信息等服务;2.2. 境外消费:提供旅游服务,接受外国留学生等;2.3. 商业存在:外国公司在本国开办商店,设立金融机构、会计事务所等;2.4. 自然人流动:一国的医生、教授到另一国从事个体服务以及劳务输出等。
3. 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之间的区别)、复出口、复进口、净出口与净进口的含义3.1. 出口贸易,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因外销而运出国境3.2. 进口贸易,将外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外购后,因内销而运进国境3.3. 过境贸易,从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商品,货物所有权不属于丙国居民,对丙国来说列入过境贸易3.4. 转口贸易,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经由第三国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3.5. 复出口,输入本国的外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出时3.6. 复进口,输出国外的本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入时3.7. 净出口与净进口,一国往往在同一种商品上既有出口又有进口,在一定时期内,若该商品出口金额大于进口金额,其差额则称为净出口;反之,若该商品进口金额大于出口金额,其差额则称为净进口4. 海运贸易(地位)4.1. 是指通过海上各种船舶运送货物的贸易行为,它是国际贸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当前,国际贸易中的货物有三分之二是通过海运进行的5. 总贸易和专门贸易的区别5.1. 总贸易是以国境作为统计货物的进出口方法,专门贸易是以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6. 对外贸易额(含义、我国现状)6.1. 是指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货物贸易值与服务贸易值相加之和6.2. 我国外贸进出口贸易额呈下降趋势,2015 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同比下降7%,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59 万亿元人民币7. 对外贸易差额(分类、我国现状)7.1. 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之间的差额,用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7.2. 我国对外贸易差额2010-2016 月度来看,进出口差额主要是顺差8. 对外贸易结构(含义、我国现状)8.1. 是指货物、服务在一国总进出口贸易或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8.2.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两次跨越,从出口石油到出口纺织品到出口机电产品,从初级产品到工业制成品的转换,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到高新技术产品的转换9. 对外贸易依存度(含义、分类、我国现状)9.1.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9.2. 分类:贸易总依存度,对外货物贸易依存度,对外服务贸易依存度9.3.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近几年成下降趋势第二章国际分工1. 国际分工的含义1.1. 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
其表现形式是各国货物、服务、技术等商品的交换。
2. 亚当? 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学说内容)2.1. 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
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的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物质财富。
3.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学说内容)3.1. 根据斯密的观点,国际分工应按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
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4.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学说内容)4.1. 每个区域或国家利用相对丰富的生产诸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利用相对稀缺的生产诸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因此,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体系中,应生产和出口利用本国丰裕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利用本国相对稀少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
4.2. 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
4.3. 商品贸易一般倾向于(即使是部分地)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要素价格均等化说)。
5. 里昂惕夫之谜(学说内容)5.1. 作为世界上资本最充裕的国家,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即要素充裕度差异不能有效地决定贸易方式。
这种由里昂惕夫发现的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与贸易实践的巨大背离现象,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第三章世界市场1. 单纯的商品购销的含义、地位1.1. 单纯的购销方式是指交易双方不通过固定市场而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
它是通过独立洽商而进行的。
这种交易方式是世界市场上最为普遍的交易方式。
2. 卖期保值与买期保值之间的区别2.1. 卖期保值卖方套期保值是为了防止现货价格在交割时下跌的风险而先在期货市场卖出与现货同样数量的合约所进行的交易方式。
通常是在农场主为防止收割时,农作物价格下跌;矿业主为防止矿产开采以后价格下跌;经销商或加工商为防止货物购进而未卖出时价格下跌而采取的保值方式。
2.2. 买期保值买期保值是在卖出远期交货的实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买进同等数量的期货合同,以避免实货交割时该项商品价格上涨而遭受损失。
3. 三来一补的具体形式3.1. 来样加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4. 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的区别4.1. 来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境外企业提供、经营企业不需要付汇进口,按照境外企业的要求进行加工或者装配,只收取加工费,制成品由境外企业销售的经营活动4.2. 进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经营企业付汇进口,制成品由经营企业外销出口的经营活动第四章世界市场价格1. 企业利用避税地避税的主要方式1.1. 跨国集团公司内部利用避税地虚设经营进行避税。
这种避税形式主要发生在生产与经营相结合的工贸公司。
通常利用避税地的经营机构进行虚拟的“低进高出”实现利润转移,从而使主要税负落在避税地,而实质经营地却征收不到相应的税款。
1.2. 非本集团公司之间利用避税地虚设经营进行避税。
这种避税形式通常是两集团公司达成默契,在同一避税地分别虚设分公司或子公司,采取虚拟的“低进高出”将主要税负落在避税地,其间得到的避税收益以地下分成的形式实现共享,从而使实质经营地征收不到相应的税款。
其隐蔽性比第一种情况更强。
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1. 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1.1. 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对外贸易活动进行有组织的管理和调节的行为。
它是一国对外经济和政治关系政策和措施的总体,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2. 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各自主要特点)2.1. 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取消对进出口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等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等的各种特权和优待,允许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2.2. 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广泛采取各种措施限制进口和控制经营范围,保护本国商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商品和服务等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给予优惠和补贴。
保护贸易政策是一系列干预贸易行为的各种政策措施的组合。
3. 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国民经济划分阶段、各个阶段应实施的贸易政策类型、保护最长期限、保护手段、保护对象)3.1. 李斯特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程度,把国民经济的发展分为5 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时期。
各国经济发展阶段不同,采取的贸易政策也应不同。
处于农业阶段的国家应该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有利于农产品的自由输出;同时自由输入外国的工业产品,以促进本国农业的发展,并培育工业化的基础。
处在农工业阶段的国家,由于本国已有工业发展,但并未能发展到能与外国产品相竞争的地步,故应实施关税保护制度,使他不受外国产品的打击。
而农工商阶段的国家,由于国内工业产品已具备国际竞争能力,国外产品的竞争威胁已不存在,故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享受自由贸易的最大利益,刺激国内产业进一步发展。
3.2. 李斯特保护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他提出的保护对象的条件是:3.2.1. 农业不需要保护。
只有那些刚从农业阶段跃进的国家,距离工业成熟期尚远,才适宜于保护。
3.2.2. 一国工业虽然幼稚,但在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时,也不需要保护。
3.2.3. 只有刚刚开始发展且有强有力的外国竞争者的幼稚工业才需要保护。
李斯特提出的保护时间以30 年为最高期限。
在此期限内,被保护的工业还扶持不起来,则不再予以保护,任其自行垮台。
3.3. 保护的手段:李斯特认为,保护本国的工业发展,有众多的手段选择,但关税制度是最为重要的政策选择。
3.4. 保护的最终目的:实行自由贸易。
4.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掌握相关计算)4.1. 凯恩斯把反映投资增长和国民收入扩大之间的依存关系称为乘数或倍数理论。
新增加的投资引起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从而引起从事生产资料的人们的收入增加,他们的收入增加又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从而又导致从事消费品生产的人们收入的增加。
如此推演下去,结果由此增加的国民收入总量会等于原投资增加量的若干倍。
增加的倍数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
4.1.1.1.1.1.1. K = 1/(1-边际消费倾向)4.1.1.1.1.1.1.1. 其中:边际消费倾向= 消费额/收入增加额4.1.1.1.1.12 △Y = K X AI4.2.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A Y = [ A I + ( A X- A M)] • K请根据下表计算某国2003 年的国民收入总额:设该国消费者每增加1美元的净收入,将0.5美元用于消费。
该国2002年国民收入总额为8000亿美元。
△Y = [ △I + (△X- A M ) ] • K=[500+ (1000-800)] X [1/ ( 1-0.5/1)]=700 X=1400亿美圆Y(2003 年)=8000+1400=9400 亿美圆第六章国际贸易促进与管制1. 出口信贷的含义1.1. 出口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的出口,加强国际竞争能力,由该国的出口信贷机构通过直接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其银行)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