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代表人物
后殖民时代翻译理论发展
翻译是一种换喻,透过翻译,即译者对原文进行的摆布与修改,可以清 晰的看到文化的发展、演进以及文化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1.2 翻译的性质:部分翻译(partial translation)和译者的抉择
1 玛丽亚·铁木志科的翻译观
1.1 翻译的定义
铁木志科从描写学派的视角把翻译定义为在研究翻译的过 程、产品与功能的时候,把翻译实践置于时间之中。广而言 之,也就是把翻译实践置于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文化之 中加以研究。铁木志科指出,翻译作为语言艺术,一直被认 为是一种与时间无涉(timeless)的语言规则(导致理论的 规范化),或者被认为是一种超越一切的灵感( 导致彻底 否定理论); 而强调翻译的实质,把时间与空间作为翻译 研究的基础的研究方法,则把翻译理论引向了新的方向。
时和共时的研究,使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策 略及社会文化功能得以全面的展示。
2 玛丽亚·铁木志科后殖民翻译研究
铁木志科把翻译和政治联系在一起,探讨弱小民族或语言的文本 被翻译到强大民族或语言时由于意识形态、权力等因素的影响而 采取的不同的翻译策略,是后殖民翻译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
铁木志科称自己是翻译研究中的左翼分子,权力、意识形态、政 治斗争与翻译的关系是她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爱尔兰早期文学 作品库丘林英译本的个案研究,铁木志科发现翻译在爱尔兰文化 民族主义复兴、政治独立运动中被用作政治斗争的工具而发挥了 巨大作用,进而阐释了翻译为政治斗争服务的观点。
她认为研究方者位在确的定扫了描研,究对深象刻,地提出揭理示论了假翻设后译,的检改验其写理性和 论来镜假 透 来设 视 详时 译 细, 作 研换(可 所 究Ta以在译喻in采的作性B取整语o;两个言C同u种文从a方化音时iln法背素g通:景、e)过从,词有宏以、选代观 及句用表的 从到爱性角 微语尔度 观篇的, 角等兰十以 度各史种望 ,个诗远 即层英镜 通次库译的 过丘本方 显林的式 微 历
通过《翻译的政治》解读斯皮瓦克的后殖民翻译思想
通过《翻译的政治》解读斯皮瓦克的后殖民翻译思想作者:岳晓钰来源:《卷宗》2016年第12期摘要:斯皮瓦克在后殖民翻译理论家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后殖民语境下,她将政治与翻译两个命题相结合,通过《翻译的政治》表述其重要的翻译思想,其中主要包括作为阅读的翻译,修辞、逻辑和静默的“三面结构”及其女性主义的翻译思想,为西方翻译理论界提供了新的洞见与视野。
关键词:斯皮瓦克;后殖民;翻译的政治1 引言盖亚特里·查克拉沃蒂·斯皮瓦克( Gayatir Chakravorty Spivak,1942—)出生于印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在加尔各答攻读英美文学毕业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先后获得英美文学硕士、博士。
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阿维龙基金会人文学科教授。
斯皮瓦克著述甚丰,她的主要作品有《论文自学》(翻译并写序言,1976)、《另一个世界:文化政治论集》(1987)、《底层人研究选集》(1988)、《翻译的政治》(1992-1993)、《后殖民理性的批判——走向行将消失的当下的历史》(1999)以及《学科的死亡》(2003)、《另一个亚洲》(2007)等。
斯皮瓦克是当今世界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是女性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著名的解构主义者、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家。
她的后殖民主义翻译思想体现在《论文自学》(翻译并写序言,1976)、《翻译的政治》(1992-1993)等著作当中。
斯皮瓦克与赛义德、霍米·巴巴并称为“后殖民的圣三位一体”,足见其后殖民理论及其翻译思想的重要性。
“斯皮瓦克的后殖民翻译理论立场呈现多样性、研究方法的独特,同时这也让她成也众多的后殖民理论家中是最难以捉摸、复杂和有争议的学者。
”(张建萍,赵宁,2010:85)2 斯皮瓦克与后殖民翻译理论斯皮瓦克作翻译思想主要在《翻译的政治》中得以体现,探讨了在后殖民语境下作为阅读的翻译,女性翻译者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受解构主义学派影响她所提出的逻辑、修辞、静默的“三面结构”。
从后殖民主义角度看翻译
从后殖民主义角度看翻译【摘要】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以其意识形态性和文化政治批评性纠正了本世纪上半叶的纯文本形式研究的偏颇。
斯皮瓦克是后殖民主义理论阵营的一个先锋。
本文阐述了她对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翻译斯皮瓦克翻译的政治一、引言斯皮瓦克1942年生于加尔各答,是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代知识分子,在加尔格答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
1963年移居美国。
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英语与文化研究系教授。
其主要著作有《在他者的世界里》(In Other World,1988)。
另有多篇重要论文发表:《移置作用与妇女的话语》(“Displacement and Discourse of Women”,1983)、《阐述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Interpretations”,1983)、《爱我及我影—她》(“Love me,Love My Umbre,Elle”,1984)、《独立的印度:妇女的印度》(“Independent India:Women’s India”)等。
她深受德里达的影响,翻译了德里达的代表作之一《论文字学》(Of Grammatology,1976),从此成为解构主义者,同时她对女性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等也有浓厚兴趣。
1993年她出版了《教学机器内外》(Outside In the Teaching Machine)一书,“翻译的政治”一章就选自此书,它集中体现了她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兴起Susan Basset 和Andre Lefevere(1990)在《翻译、历史和文化》的序言中写道:尽管以经验为依据的历史研究可以证明翻译方式的变化,但是要解释这些变化,翻译学者必须深入探讨“社会权力行使的任意性和变动性,以及对于文化产品(翻译产品是文化产品的一部分)来说,该种权力行使究竟意味着什么”。
西方翻译理论代表人物
翻译学必读1语文和诠释学派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
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
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
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M.K.Halliday(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
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
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和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4目的学派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
西方翻译理论代表人物
翻译学必读1语文和诠释学派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
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
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
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 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M.K.Halliday(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
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
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 和 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 4目的学派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
《翻译的政治》
解析斯皮亚克《翻译的政治》摘要:盖亚特里·C·斯皮亚克是当今世界著名第文学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
她把翻译置于多种理论框架中,致力于研究翻译涉及的政治、民族、种族、帝国主义等政治色彩非常强烈等问题,提出“翻译的政治”这一概念。
随着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第发生,她的翻译思想和实践逐渐引起了国际译学界的重视。
本文通过对斯皮亚克《翻译的政治》一文的分析,评价了斯皮亚克理论上的贡献和不足,期望能对翻译过程起到指导作用,为翻译研究开拓一个新的领域。
关键词:斯皮亚克翻译的政治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进入90年代,对翻译的政治问题的研究逐步进入了比较成熟的阶段,许多学者纷纷从文化批评、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等视角进行了多元主义等探讨。
在关于“翻译的政治”的研究中,盖亚特里·C·斯皮瓦克无疑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斯皮瓦克于1942年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是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代知识分子,加尔各答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后成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93年她出版了《教学的机器内外》一书,其中“翻译的政治”一章集中体现了她的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理论。
一、后结构主义翻译的政治,这一命题是指翻译在两种不同文化碰撞与交融过程中显现或隐现的权力关系。
主观因素涉及译者的能力、身份、操纵策略与组织方式。
客观因素则是包含媒体、出版者、期刊等在内等赞助人制度。
在《翻译的政治》一文中,斯皮瓦克首先探讨了语言的修辞与逻辑之间的关系,她认为:“每一种语言的修辞性都会对语言对逻辑系统造成一定对破坏。
”传统的翻译理念(特别是等值观),只看到了语言的逻辑性,而斯皮瓦克认为,在翻译中,译者不应该压抑语言的散落,而应该理解、认可他语言的修辞性,因为“如果不理解语言的修辞性,针对西方事物的新殖民主义观念就很容易产生”。
斯皮瓦克在长期的翻译实践和研究中,一直把翻译看作是具有广泛文化内涵的活动,并把翻译的结果置于民族或全球层面上来分析,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翻译理念。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斯皮瓦克(Gayatri Spivak):
印度裔美国学者 结合女性主义、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以 性别、种族、阶级为分析代码,对殖民地的 权力话语进行深入揭露,对文化帝国主义的 种族中心主义进行批判,进而对臣属文化重 新命名。 代表作:Of Grammatology (1976,trans.), In Other Worlds: Essays in Cultural Politics (1988), Outside in the Teaching Machine (1993)
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尼兰贾娜 (Tejaswini Niranjana): 印度裔美国学者 认为翻译自始至终都是个政治行为, 翻译中隐含的权力关系仍旧是原殖民 者对后殖民地人民进行“象征控制” 的场所,呼吁对翻译重新定位。 代表作:Siting Translation: History, Post-structuralism, and the Colonial Context (1992)
混杂性(hybridity) 巴巴成功地将“混杂性”这一术语引 入了文化研究领域,并使之成为后殖 民批评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混杂性 是指由殖民化产生的接触区内新的跨 文化形式。巴巴认为,异质文化间的 碰撞是一种话语实践。巴巴试图通过 混杂性策略颠覆殖民话语权威,从而 揭示殖民化过程中被殖民文化与殖民 权力互动中产生的种种矛盾现象。
霍米· 巴巴(Homi Bhabha):
波斯裔美国学者 张扬第三世界文化理论,主张异质文 化,特别是弱势文化,通过沟通与转 化,渗入到对殖民者文化的复制中, 解构其话语权威,从而使第三世界文 化获得自身的合法性。 代表作:The Location of Culture (1994)
二.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翻译学必读1语文和诠释学派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 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
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
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
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
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
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 和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4目的学派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后殖民翻译研究将翻译纳入到国际政治文化
的框架之中,注重分析蕴涵在翻译文本中的 权力关系和历史语境,探索翻译在帝国主义 文化霸权的建构和解构过程中的作用,强调 翻译的文化和政治功能,对传统翻译研究构 成了巨大的挑战,为新世纪的翻译研究提供 了全新的视角和思维空间。
首先,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尚未形成一套完整 的翻译理论体系。印度或 巴西等国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具有相当 大的影响力和指导性,但是这些理论只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国家、具体 的文化或是具体的领域而形成的翻译理论,许多国家虽然或多或少都受 到了殖民的影响,但殖民的程度各不相同。 其次,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旨在揭露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在翻译中形成的 不平等的关系和秩序,旨在通过理论研究揭示这种权力差异并通过努力消 解这种差异,进而达到各种翻译文化的平等共处。但是,后殖民主义翻译 理论对这种权力差异的过分强调容易使第三世界人们产生对西方文化的 敌视,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对西方文化强烈的抵制情绪,进而导致 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自恋情结,阻碍东西方文化之间的有益交流,不利于 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这便背离了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初衷。 最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仅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强调东方对西方文化霸 权的对抗,但是却忽视或是回避了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其实,东 西方文化间形成的权力差异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其历史原因,也与经济、 政治以及文化传统都有紧密的关系。虽然有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或多 或少的对其他的影响因素也做了论述,但还是没有给予其足够的重视,没 有进行全面地论述。
铁木志科 (Maria Tymczko): 通过分析翻译在爱尔兰民族文化复兴和爱尔兰的政治独立过
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翻译与意识形态,政治斗争等密 切相关,是殖民地人民反殖民斗争的重要武器。 代表作:Translation in a Postcolonial Context: Early Irish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1999)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翻译家林语堂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翻译家林语堂【摘要】:后殖民主义理论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和翻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林语堂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来重新审视林语堂的翻译会给我们的翻译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林语堂;文化交流;权力;杂合国内译界从后殖民理论角度研究翻译的工作已经展开。
与此同时,从多个角度对林语堂的翻译进行研究的文章也有几十篇之多。
但是从后殖民批评的角度研究林氏翻译的工作却鲜有涉及。
本文拟从这一角度出发,将林语堂的翻译活动放在后殖民的语境中进行考察,以期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启示。
一.后殖民理论回顾1.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后殖民理论是以福柯的权力话语思想和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为基础,融合其它理论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批评话语。
主要代表人物有:爱德华·赛义德,佳亚特里·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
这三位学者被称为后殖民理论“三剑客”。
后殖民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对东西方交流过程中的文化不平等现象和西方掌握话语权,实行文化帝国主义的现实的无情批判和揭露以及对如何实现东西方文化平等交流的策略的探求。
后殖民批评学者首先对西方长期以来实行的文化霸权进行了批判和反思。
他们主张尊重差异,提倡通过杂合的手段消解西方的霸权,解构长期以来西方相对于东方的中心地位,改变东方的边缘化的位置,实现二者的平等交流。
2.定义及研究范畴罗宾逊对后殖民的定义是:后殖民主义是起源于殖民主义经历及殖民主义终结之后的一种文化状况或文化研究状况:关注反映在语言、文化、法律、教育、政治等方面与群体身份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尤其关注所有类别之间的差异性,而对在绝对净化的基础上对复杂问题采取简单的解决办法表示怀疑。
[1](P121)关于后殖民研究领域的界定一直有争议。
罗宾逊认为,后殖民研究的范围大致有三种:一是研究欧洲前殖民地独立后的情况,这些殖民地在争取独立的过程中,如何应对、适应、抵抗、或超越殖民注意文化遗存。
后殖民翻译
•
Spivak‟s critique of Western feminism and publishing is most biting when she suggests that feminists from the hegemonic countries should show real solidarity with women in postcolonial contexts by learning the language in which those women speak and write.
failing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because of its
Western orientation
• • 1)that translation studies has until recently not recognized the question of power imbalance between different languages; 2)that the concepts underlying much of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are flawed as „its notions of text, author,and meaning are based on an unproblematic, naively representational theory of language‟; 3) that the „humanistic enterprise‟ of translation needs to be questioned since translation in the colonial context builds a conceptual image of colonial domination into the discourse of Western philosophy.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爱尔兰的语境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意义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局限
爱尔兰的语境
• 迈克尔· 克罗宁(Michael Cronin)
• 都柏林城市大学翻译与文本研究中心讲座教授、 主任,著有多部专著,如《翻译爱尔兰》 (Translating Ireland,1996)、《翻译与全球化》 (Translation and Globalisation,2003)以及《翻译与 身份》(Translation and Identity,2006)等。
2019/3/12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局限
• 首先,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翻译理论 体系。印度或巴西等国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体系虽然形 成了一定的规模,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和指导性,但是这些 理论只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国家、具体的文化或是具体的 领域而形成的翻译理论,许多国家虽然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殖 民的影响,但殖民的程度各不相同。显然,每个国家的历史 和文化迥然不同,因此各自所构建的翻译理论也难以具有广 泛的适用性,无法建立一种系统的翻译理论。而中国等另外 一些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盛行的国家,虽然翻译理论家们对 其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多为评介和纯 理论思考,研究视野比较狭窄,且有脱离本国翻译史实之嫌, 更加难以形成完整的翻译理论体系。
2019/3/12
• 1641年,爱尔兰人再次爆发反抗运动,这次是以天主教徒 对于英国新教徒的反抗作为主轴。1649年,克伦威尔率英 军镇压了这次起义,整个爱尔兰终于在实质上完全置于英 国统治之下在这种情况下,大致上在1800年左右,英语在 爱尔兰已经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强势语言。在爱尔兰岛 上,几乎任何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上享有权势的人, 使用的都是英语,而不是爱尔兰语。虽然如此,爱尔兰语 仍然有400万左右的使用人口,但多数都是属于下层阶级 的农民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要点笔记
5、泰特勒(Alexander Tytler 1747-1814 ) ◆ 翻译理论和思想主要见于《论翻译的原则》一书。该书是 西方翻译理论的第一部专著。 ◆ 优秀的译作必须使读者领略原作的优点,并得到“同样强 烈的感受” 。 ◆ 翻译三原则: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作 的风格和手法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 具有的通顺。
5
2、贺拉斯(Horatius) • 提倡“忠实原作的译者不适合逐字死译”。这句话经常被 翻译家引用,“成为活译、意译者用来批评直译、死译的 名言 • 主张在创作和翻译中不要墨守成规,必要时可以创造新词 或引进外来词,以便丰富民族语言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6
3、哲罗姆(Jerome) • 第一部“标准”拉丁语《圣经》的翻译,并提出了 翻译理论和切实可行的翻译原则: • 区别对待文学翻译和宗教翻译,提出“文学用意译, 圣经用直译”。
25
多元系统学派与埃文-佐哈尔
◆ 佐哈尔(Even-Zohar)创立的术语“多元体系”是指在一 定文化中始终存在着主要和次要的文学系统,而高雅文学 在其中又居于重要地位。在研究翻译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 时,他指出,翻译文学并非在所有国家均处于无足轻重或 边缘的地位。翻译文学作品不仅引进新的思想,而且还提 供新的形式和模仿的样板。如果翻译文学在一个民族中处 于次要地位,译者就常常牺牲原作的形式,竭力使译文与 接受文化的现行标准保持一致。
15
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2、翻译性质: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也是技巧。 3、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语义翻译指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 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 交际翻译指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尽量等同于原作对 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 4、文本类型: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呼唤功能。
后殖民主义理论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_雷志梅
第29卷第4期2010年8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29No.42010.8收稿日期:2010-05-11作者简介:雷志梅,女,四川渠县人,硕士生,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
后殖民主义理论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雷志梅1,2(1.四川文理学院,四川达州635000;2.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0047)摘要:通过对后殖民主义理论和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思想内容进行梳理,深化了对两种理论的认识。
前者主要是一种文化批评理论,后者则主要是一种翻译实践理论。
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对帝国主义的文化霸权的揭示及其对抗上,不同点在于翻译作为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践行的一个场所,具有更深刻的内涵。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理论;后殖民主义翻译;翻译学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750(2010)04-0131-03无论是在文化研究领域还是在翻译研究领域,后殖民主义都是一个热门话题。
而无论是在文化研究领域内还是翻译研究领域内的后殖民主义,无一例外地都要从后殖民主义的来源、主要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理论谈起。
因此,赛义德的《东方学》、斯皮瓦克为《论文字学》撰写的《译者前言》以及她的“第三世界妇女论”、霍米·巴巴的“话语权利”和“文化身份”理论等就成了后殖民主义研究的典范。
由于后殖民主义理论本身是一个非常庞杂的体系,而且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所以一般只能对这个理论的主要面貌进行概述。
那么,后殖民主义理论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是否同一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本文打算从这个角度入手分别探讨后殖民主义理论和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思想内容。
一、后殖民主义理论后殖民主义理论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多元文化理论。
后殖民时代翻译理论发展
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
《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重释》 P-562
坎波斯兄弟:巴西食人主义翻译观
1 “吃人”的源流与演变
16 世纪初, 在现属巴西的一个叫Tupinamba 的部落里,一位来 自葡萄牙的天主教传教士被部落成员吃掉了。此事在葡萄牙及欧 洲引起不少震动,"cannibal"这个词也自此进入欧洲的语言。此 后,欧洲人一看到这个词心里便有些难受,甚至厌恶。
在此之前,人们认为巴西在文化上主要是葡萄牙及欧洲文化的延伸,没有自己的 特色。而实际上巴西拥有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欧洲的、非洲的、亚洲的、土著 的,等等。百年庆典触发了学人们的反思。大家认为巴西需要向世界证明自己的 “ 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宣扬自己的“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
铁木志科---爱尔兰殖民文学的发现
铁木志科---爱尔兰殖民文学的发现
玛丽亚·铁木志科博士-----翻译研究描写学派的重要代表 人物之一
侧重于翻译的文化研究,现为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比较文 学系教授,兼任英国沃里克大学英国及比较文化研究中 心名誉教授
早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凯尔特语言文学系,在文学与语言 学领域都有极深的造诣,这使得她得以在翻译领域左右 逢源,既可以从宏观的文化角度,又可从微观的语言学 角度审视翻译
罗宾逊:翻译与殖民帝国
翻译身体学
他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一方面受到来自身体之外的普遍社会 规范的约束,一方面来自身体内部的本能反应,使身体内在于翻译。 罗宾逊又进一步把后者区分为两个方面,即:1) 翻译的个人身体学 (the idiosomatics of translation) 。它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经历 了完全来自个人的身心感受。
霍米·巴巴文化翻译思想对全球化背景下汉译英的启示
霍米·巴巴文化翻译思想对全球化背景下汉译英的启示霍米·巴巴,作为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他的文化翻译思想及其“杂糅”和“第三空间”的理论概念为当今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和文化身份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具体策略,也展现出越来越显著的影响力和现实借鉴意义。
通过归纳分析巴巴的文化翻译思想,结合中国文化外译的实际情况,试析适合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英译的翻译策略。
关键字:霍米·巴巴文化翻译策略杂糅第三空间在当今研究后殖民理论的学者中,霍米·巴巴(Homi K.Bhabha)是主要代表性人物之一。
巴巴出生于印度孟买,从小受印度教育,之后到英国求学,现任哈佛大学安·罗森伯格英美文学与语言讲座教授。
他的主要代表作包括《民族与叙述》(Nation and Narration,1990)、《文化的定位》(The Location of Culture,1993),虽然著作不多,而且是两本编著的论文集,但他文章的引用率之高令人惊叹。
在西方,霍米·巴巴与萨义德和斯皮瓦克一起被誉为后殖民理论的“三剑客”,萨义德的《东方主义》被认为是后殖民理论研究的奠基性著作,斯皮瓦克变化多元的理论更是独树一帜,霍米·巴巴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不认同他人对殖民关系所作的二元对立分析,而是提出了“杂糅”“第三空间”理论,为文化翻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霍米·巴巴的理论建树主要体现在:1.他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学和(福柯的)后结构主义理论糅为一体,并且颇为有效地将其运用于自己的文化和艺术批评实践,从而发展了一种颇具挑战性和解构性的后殖民文化研究和文化批判风格。
2.他的混杂和第三空间的理论概念影响了当今全球性后殖民语境下的民族和文化身份研究,提出了第三世界批评家进入学术主流并发出自己声音的具体策略。
3.他的模拟概念以及对一些殖民地题材的作品的细度则对第三世界批评家的反对西方文化霸权的努力有着巨大的启迪作用,对文学经典的重构也有着一定的推进作用。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述评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述评作者:陈蕾黄菲菲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07期【摘要】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它是将翻译研究置于后殖民主义这一大背景下的翻译理论新视角。
本文主要概述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和其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其理论价值和局限性,并客观分析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影响。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理论价值;局限性;文化排外0 引言作为一种理论批评话语,后殖民主义理论“首次将西方对东方进行文化殖民的事实及后果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将研究中心从文本形式转移到文化政治批评上来,显示了一种新的动向”,(张京媛,1999:4-5)可谓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文化界和文学理论界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最新理论思潮之一。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源自于后殖民主义理论。
将翻译的有关问题置于后殖民主义这一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既符合文化学的发展趋势,也符合前殖民地国家意欲寻求并确定自身文化身份的强烈愿望。
本文主要概述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和其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其理论价值和局限性,并客观分析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影响。
1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和其代表人物1.1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建立在解构主义、阐释学、多元系统论、描写主义、目的论和新历史主义基础上的翻译理论的新视角。
将该理论作为一个正式问题提出的是英国学者罗宾逊。
他在《翻译与帝国:后殖民主义理论阐释》一书中指出,“全球化使得一直被压抑在文化边缘地带的旧殖民地国家的文化身份变得日益模糊起来,那里的知识分子迫切需要寻找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和文化身份的认同”。
(Robinson,1997:25)该理论“从后殖民主义理论视角审视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行为,关注隐藏在译文背后的两种文化间的权力争斗和权力运作,认为不同文化间存在着权力差异,不同文化间从未有过真正平等的对话”。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综述
2332019年02期总第442期ENGLISH ON CAMPUS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综述文/霍妍【摘要】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旧殖民地国家的学者通过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这个巨大的话语场寻找自己的文化价值和文化认同,最终希望通过建立东西方平等的话语权利,促进东西方文化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翻译;文化侵略;话语权利【作者简介】霍妍(1982.10.22-),黑龙江人,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
译家们所做的工作。
3.霍米·巴巴(Homi Bhabha) 的翻译理论概述。
这位1949年出生于印度孟买,在英国牛津获取博士学位著名的后殖民批评家,其批评理论代表了当代西方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发展的最新阶段——全球化时代的后殖民批评,理论要旨是通过杂糅策略消解西方帝国主义的文化霸权,实现第三世界批评走向中心的运动,导致文化多样性的景观。
霍米·巴巴在此理论语境下,有力地冲击了语言中心主义模式,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Homi Bhahha 1994)巴巴从文化层面上消解了罗各斯中心主义,为70年代以来两方译论领域兴起的文化转向之潮呐喊助威,也为后现代语境下的西方文化批评的经典理论宝库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巴巴专门对 “不可译性”问题作了全新的讨论。
在他看来,“文化翻译”就是指“新颖性”,一种本雅明所描述的“语言的异域性”。
(John 1965)总之,巴巴运用了这种貌似戏拟实则犀利的非边缘化批评方法,实现了对帝国主义话语霸权的消解,使第三世界批评家从边缘走向中心,与他最近提倡的“少数人化”策略一脉相通,因为这是另一种全球化,大加张扬边缘走向中心的问题。
三、结论任何民族的文化,无论是第一世界还是第三世界。
都是开放性而非封闭性的。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
当发生在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间时。
必然会产生不平衡的文化流动。
这种文化的强弱关系不是永恒不变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代表人物
后殖民主义理论“三巨子”
斯皮瓦克的后殖民主义理论
印度裔美国学者伽亚特里·斯皮瓦克的论文《殖民地民族也能讲话吗?》成为后殖民主义的纲领性文件。
在其著作中,斯皮瓦克认为,在修辞和逻辑之间获得认知的条件和效应之间存在着不协调关系,这种关系为能动者构建世界的关系,如此能动者才可有伦理的行为、政治的行为并有可能在世界上以人的方式生存。
不为另一种语言构建这样的一个模式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翻译。
后殖民主义理论认为处理这种模式的方式在殖民者语言和前殖民地语言中是不同的,从英语到第三世界语言和从第三世界语言到英语的翻译是两种不同的政治活动,在前者的活动中往往会不自觉地接受殖民者的态度,而在后者的活动中民主法则往往会变为强权法则。
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
巴勒斯坦裔美国学者赛义德通过对文学文本的解读,揭示了文学与权力的同谋关系。
他在其著作《东方学》中指出“如果我们同意历史上的任何事物,像历史本身一样,都是人所创造的,那么,我们就会明白,对许多物体、地点或时代而言,人们赋予它的角色和意义,为什么只有在其被赋予之后才可能获得客观有效性”。
赛义德在一系列后殖民理论中坚持了对于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及对于文化霸权的揭露。
意识形态总是与特殊利益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意识形态之所以为“颠倒意识”、“虚假意识”,根本原因在于特殊利益被当做普遍的痛惜加以辩护。
无疑,西方作家在描绘涉及东方的文学文本中存在着民族阶级意识的偏见。
巴巴的后殖民主义理论
波斯裔美国学者霍米·巴巴著有《民族和叙述》《文化的定位》和《全球的尺度》等后殖民主义研究著作。
其后殖民主义理论代表了当代西方后殖民主义理论批评发展的最新阶段,即全球化时代的后殖民批评。
这种批评的特征在于通过其混杂策略消解了西方帝国的文化霸权,实现了第三世界批评从边缘向中心的运动,导致了文化多样性的真正实现。
巴巴的批评理论的建树主要体现在:(1)将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糅为一体,发展了一种颇具挑战性和解构性的后殖民文化批判风格;(2)他的混杂理论影响了当前国际学术界对文化身份认同和少数族裔的研
究,提出了第三世界批评家发出自己声音的具体策略;(3)他的模拟概念对于第三世界批评家的反对西方霸权的努力有着巨大的启迪作用:(4)他所发展出的一种文化翻译理论强有力地冲击了翻译研究领域内的语言中心主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