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中央空调系统 设计过程和步骤(设计新手使用)

中央空调系统 设计过程和步骤(设计新手使用)

(2)人员密度:可查阅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19.3.3 节第 1466 页(源 于国际标准) , 或 《200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动力》 1.3 节第 11 页 (此 表源于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设备专业设计技术措施》 ) 。 或《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附录 B 其中新版实用供热空调手册上的人员密度要偏小些, 设计常采用的人员密度值比手册上 的要大。 2、确定空调机组的送风量 G ( 1) 、定性分析参数时,可将房间的总冷负荷 Q 分解成新风冷负荷 Q1+房间余热冷负 荷 Q2: 一次回风系统的所需的总冷负荷为:新风冷负荷 Q1 和消除室内余热的冷负荷 Q2,其 实, 一次回风系统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就其制冷的最终结果即维持房间的温度和新风量 来说是一样,比如同一个房间,其所需的新风量为 G1,室内的余热冷负荷为 Q2,那么此房 间的总冷负荷 Q 应该是一定的,不论采用一次回风系统还是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消耗的 总冷负荷都是固定的 Q,也就是计算软件算出的房间总冷负荷。所以对于一个房间来说,其 用于消耗余热的冷负荷 Q2 是一定的, 不变的, 而空调机组所要提供的总冷负荷 Q 大小只与 系统为改房间送入的新风量大小有关, 如果一点新风不送的话, 那么空调机组所需要为改房 间提供的总冷负荷 Q 就等于该房间的余热冷负荷 Q2,此时该房间所需外界提供的总冷负荷 最小。 如果不考虑空气的中间处理过程,则无论是一次回风系统,还是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只考虑始末两个状态点时,则必然都是:风量 G1 的新风由最初的 Iw 变成了最终变为了 In, 所以用于处理新风的冷负荷 Q1=G1(In-Iw),这部分就是新风冷负荷 Q1,而同时还有一部分 冷负荷是用于消除室内余热的冷负荷 Q2, 两者加起来 Q1+Q2=Q 为消耗的总冷负荷, 见 《空 气调节》第 4.3 节 118 页。 ( 2) 、一次回风系统,送风状态点 O 与房间的总冷负荷 Q 是已知的,确定新风量 G1 即可求出总的送风量 G 及 Q1,Q2,G2,或者确定总送风量 G 即可求出新风量 G1 及 Q1, Q2,G2。计算公式如下: Q=G(Ic-Io),又 Ic*G=In*G1+Iw*(G-G1),已知 G1 即可求出 G,或已知 G 即求出 G1 通常房间要满足最小新风要求,所以通常要根据规范规定的最新新风量 G1 来求得一次回风 系统的空调机组的总送风量 G, 如果是根据空调机组样本上的总冷负荷 Q 所对应的送风量 G 来选择空调机组时,这时要根据样本上的总送风量 G 来计算出新风量 G1,核对 G1 是否满 足规范规定的最小新风量要求。 通常一次回风系统,采用的是机器露点温度送风,就室内温度 Tn 的露点温度 Tn,l,送 风状态点为 Tn,l 的等温线与相对湿度线 90%的交点 O,或者是按规范规定的最大温差送风 (具体见周继红 《中央空调工程设计与施工》 67 页) , 所以送风状态点 O 肯定是固定不变的, 已知的,同时还已知的是房间的总冷负荷 Q,那么此时总冷负荷 Q 中,具体新风负荷 Q1 和

中央空调自控系统设计

中央空调自控系统设计

中央空调自控系统设计第一章中央空调的构成和工作原理1.1 中央空调的组成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主要由空调负荷,制冷机组,冷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和水管道连接而成。

从大的方面来看主要有两大系统:一个是冷水系统,一个是冷却水系统。

冷水系统的动力源是冷水泵,12°C的水在冷水泵的作用下进入制冷机组,在制冷机里放热后变成7°C的水,7°C的水进入空调负荷吸热后又变成12°C 的水,重新进入制冷机组。

这样形成一个密闭的冷水循环系统。

冷却水系统的动力源是冷却水泵,冷却水泵把来自于冷却塔的32°C的冷却水泵入制冷却机组,冷却水在制冷机组中吸热后变成38°C的水,此水在冷却泵的作用下重新进入制冷机组,这样反复的运行形成冷却水系统。

与本项目控制有关的设备为:冷却泵,冷却水泵,制冷机组,冷却塔。

与本项目控制有关的设备为:冷却泵,冷却水泵,制冷机组,冷却塔。

1.2 系统特点在该系统中,冷冻泵、冷却泵、水塔风扇变频器采用开环控制,由维护人员根据季节不同和负荷的变化进行调节;风机采用温度闭环控制,可根据温度传感器的反馈值,调节风机的转速,从而使被控环境温度基本保持恒定。

TD2000变频器还提供了RS232/RS485串行接口,以便与中央控制室的微机联网,实现集中监控,使维护人员及时了解各变频器的工作状态。

冷冻机组是中央空调的“制冷源”,通往各个房间的循环水由冷冻机组进行“内部热交换”,降温为“冷冻水”,冷却水塔用于为冷冻机组提供“冷却水”“外部热交换”系统由两个循环水系统组成:1)冷冻水循环系统 2)冷却水循环系统。

1.3中央空调的工作原理1.3.1冷(热)水机组的基本工作过程室外的制冷机组对冷(热)媒水进行制冷降温(或加热升温),然后由水泵将降温后的冷媒(热)水输送到安装在室内的风机盘管机组中,由风机盘管机组采取就地回风的方式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对室内空气处理的目的。

中央空调水系统设计(管道、水泵、水箱等)

中央空调水系统设计(管道、水泵、水箱等)

复式泵变流量系统的控制原理: 1)一次环路按定流量运行,采用“一泵对一机“的方式,一次泵
的扬程为冷水机组的蒸发器阻力与一次环路个部件阻力之和再乘以1.1 ~1.2的安全系数。
2)二次环路按变流量 运行,二次泵的台数,不 必与一次泵相对应,主要 满足供水分区的需要。二 次泵的台数必须大于或等 于设计所划分的二次供水 环路数。二次泵的扬程为 空调末端设备的阻力与二 次环路各部件阻力之后, 再乘以1.1
同程式和异程式的适用条件:
(1)支管环路的压力降(阻力)较小,而主干管路的压力 降起主导作用者,宜采用同程式。
(2)支管环路上末端设备的压力降(阻力)很大,而支环路 的压降(阻力)起主导作用者,或者说支路环路阻力占负荷侧干 管环路阻力的2/3~4/5时,宜采用异程式。
所以:对于由风机盘管机组(或新风机组)组成的供、回水 系统,因支管环路的阻力不大且比较接近,而干管环路较长、阻 力占的比例较大,故采用同程式布置;
空调水系统设计
空调水系统包括冷(热)媒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两部分。 冷媒水系统是指夏季由冷水机组向风机盘管机组、新风机组或组 合式空调机组的表冷器(或喷水室)供给供水7℃、回水12℃的冷媒 水;在冬季由换热站向风机盘管机组、新风机组等供给供水60℃、 回水50℃的热媒水。 冷却水系统是指利用冷却塔向冷水机组的冷凝器供给循环冷却水 的系统。
单式泵变流量系统的控制原理: 当空调房间负荷下降时,负荷侧各用户的二通调节阀相继关闭,
供、回水总管之间的压差超过了设定值,此时,压差控制器动作,让 旁通管路上的二通调节阀打开,使部分冷媒水不经末端设备而从旁通 管直接返回冷水机组,从而确保冷水机组的水量不变。
只有当供、回水 总管之间的压差到达 规定的上限值,也就 是说,通过旁通管路 的水量相当于一台循 环泵的流量时,可停 止一台循环泵和一台 冷水机组的工作。

中央空调设计方案

中央空调设计方案

中央空调设计方案中央空调设计方案是为建筑物或室内空间提供全面、高效的空气调节服务的系统设计方案。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一种基本的中央空调设计方案。

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空调系统的类型选择、主机数量和位置的确定、送风方式的选择、系统控制方式的确定以及节能措施。

首先,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中央空调系统,如冷水机组、风冷式机组或地源热泵等。

其中,冷水机组是一种常见的中央空调系统,它通过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和膨胀阀等组件来实现空气的制冷或制热。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适当容量和数量的冷水机组进行设计。

其次,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空调负荷分布情况,需确定主机的数量和位置。

一般来说,主机应集中布局,方便维护和管理。

在确定位置时,要考虑到主机与室外空气的接触,应避免与高温设备或直射阳光的暴露,以免影响系统效果。

然后,在确定送风方式时,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需求。

一种常见的送风方式是冷风给风口送风,然后通过楼道或其他通道向各个室内空间传递。

此外,还可以选择通过风管或风柜等设备进行送风和回风。

此外,为了提高系统的控制效果,可以采用多种控制方式。

例如,可通过温度传感器控制各个空调区域的温度,并进行集中控制;或者可以使用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感知室内外环境参数来动态调节系统的运行状态。

最后,为了节约能源,还可以采取一些节能措施。

例如,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的外窗、墙壁和屋顶等结构来减少冷热传递;可以选择高效能的冷水机组和风机,减少系统的能耗;还可以通过能量回收和利用技术,将冷热能再利用。

综上所述,中央空调设计方案是为建筑物或室内空间提供全面、高效的空气调节服务的系统设计方案。

通过合理的类型选择、主机数量和位置确定、送风方式选择、系统控制方式确定以及节能措施,可以实现系统稳定、高效运行,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中央空调工程设计案例分析(场景版)

中央空调工程设计案例分析(场景版)

中央空调工程设计案例分析(场景版)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大型商场、办公楼等场所对中央空调的需求日益增加。

中央空调系统以其高效、节能、环保、舒适等优点,逐渐成为现代建筑的主要空调方式。

然而,在实际工程设计过程中,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能效比、系统稳定性、安装与维护等问题。

因此,本文以某大型商场中央空调工程为案例,对其设计过程进行分析,以期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二、案例概述某大型商场位于我国南方某城市,总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地上6层,地下2层。

商场主要功能包括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预计日均人流量为5万人次。

商场中央空调系统需满足以下需求:1.舒适性:室内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需满足人体舒适度要求;2.能效比:系统运行过程中,需保证较高的能效比,降低运行成本;3.可靠性:系统运行稳定,故障率低,维修方便;4.环保性:系统运行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满足绿色建筑要求。

三、设计分析1.系统选型根据商场建筑特点和需求,设计团队选用了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

水源热泵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高效节能:水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水源的稳定温度,实现空调制冷和制热,能效比高,节能效果显著;(2)环保:系统运行过程中,无需燃烧燃料,无排放污染物,符合绿色建筑要求;(3)稳定可靠:地下水源温度稳定,系统运行过程中,故障率低,维修方便;(4)适应性强:水源热泵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类型,适应性强。

2.系统设计(1)冷热源设计:商场地下设有水源井,井水温度稳定在18℃左右。

设计团队选用高效节能的水源热泵机组,制冷量满足商场需求。

同时,考虑到商场冬季供暖需求,系统设置了辅助热源(如燃气锅炉),以保证供暖效果;(2)空调水系统设计:商场采用一级泵变流量系统,根据末端负荷需求,自动调节水泵运行频率,实现节能运行。

同时,系统设置旁通管,保证水系统稳定运行;(3)末端设备设计:商场各区域选用风机盘管、新风机组等末端设备,满足室内温湿度、空气质量等需求。

中央空调系统工程设计的五大要素及流程

中央空调系统工程设计的五大要素及流程

中央空调系统工程设计的五大要素及流程如今,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央空调系统已经成为各种建筑物的标配。

而中央空调系统工程设计是该系统的重要部分之一,不仅涉及到建筑的空气质量和舒适性,也能够节省能源。

本文将介绍中央空调系统工程设计的五大要素及流程。

一、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中央空调系统工程设计的第一步是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

这个方案需要包括对建筑物的特征和需求,以及空调系统的能力、性能和操作细节进行全面评估。

设计方案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空调设备的规格、型号、成本和寿命等因素。

此外,设计方案还应该包括空调设备的安装和维护细节。

二、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在确定方案后,需要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

设计师需要详细了解设备的技术性能特征、使用成本、安装和调试难度等因素。

在选择空调设备时,设计师还应该考虑该设备是否能够满足建筑师提出的要求,如室内空间、空气质量、舒适度和能源效率等。

三、设计空气配管和管线在选择好空调设备后,设计师需要设计空气配管和管线。

这需要考虑到空调系统的供应量和流量。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通风和循环方案,以确保空气分布均匀,从而保证空气质量合格,并确保整个网络的高效运行。

此外,为确保管道的安全和效率,还需要设计合适的管路和管件。

四、确定控制策略和软件开发中央空调系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控制策略,以便实现舒适度、能源效率和空气质量。

设计师需要确定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和控制逻辑,以确保满足建筑物的所有需求,如温度、湿度和空气密度等。

此外,为确保控制的运行顺畅,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开发控制系统的软件和编程。

五、测试和验证设计和建造中央空调系统后,需要对系统进行测试和验证。

这包括对设备和管道进行适当的调试,以确保系统具有高效、稳定和安全的运行。

随着测试和验证的完成,需要确保系统达到设计要求,并满足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等方面的要求。

为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性能,还需要追踪和记录中央空调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结论中央空调系统工程设计的五大要素是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设计空气配管和管线、确定控制策略和软件开发和测试和验证。

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流程

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流程

华中科技大学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流程热动1209班黄涛U201211571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流程本报告参考美的MDV中央空调设计计算书多联机中央空调:俗称”一拖多”,指的是一台室外机通过配管连接两台或两台以上室内机,室外侧采用风冷换热形式、室内侧采用直接蒸发换热形式的一次制冷剂空调系统。

多联机系统目前在中小型建筑和部分公共建筑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设计流程:主要包括工程概况,负荷计算、系统方案选择、设备选型、管径确定、一.工程概况1.建筑结构:面积,层数,层高,窗高,门高2.室外计算参数;所在城市,夏/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夏/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可用来计算新风负荷)3.室内计算参数:各房间的温度、湿度、新鲜空气量、照明功率密度、人员密度等二.负荷计算本工程主要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各个房间的逐时冷负荷。

1.冷负荷计算A) 先确定外墙内墙,外门,内门,楼板,屋面,人员,散热设备等的传热系数。

B) 对外墙、外窗、屋面、天窗得热引起的冷负荷逐时进行计算C) 对内墙、内门窗、楼板、地面得热引起的冷负荷及人体散热和设备散热引起的冷负荷均按稳定传热计算。

D) 最后把各项冷负荷计算结果逐时累加,再加上新风负荷,得出冷负荷最大值。

汇总成各房间负荷及新风量汇总表2.热负荷计算A) 对外墙、外窗、屋面、天窗的传热量,内墙、内门窗、楼板、地面得热引起的户间传热量,附加耗热量,通过门窗缝隙的冷风渗透耗热量进行计算。

B〕最后把各项负荷计算结果逐时累加。

汇总成各典型房间的热负荷表三.系统方案选择根据经济效益和有关要求选择合适的空调系统方案本报告是关于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的,在此对该系统的优缺点进行一定的描述其优点: 1、室外机较少,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

2、造价较水冷机低,运行费用较低。

3、控制灵活,个别品牌还可以通过和调制解调器实现远程控制。

4、噪音较低,运转宁静。

5、安装简单,无须三相电源,工期短。

缺点:1、冷媒管长度、室内外机高差有严格限制,不适用房间纵深较大的房型。

中央空调工程设计(氟系统及水系统).ppt

中央空调工程设计(氟系统及水系统).ppt
查设备型录选用室外机为: MDV-335(12)W/S-830i ,其连最大连接室 内机数量为11台>8台。
类别
型号
室内机实际能力
室内机 室内机 室内机
MDV-D28T3/N1-A MDV-D45T2/N1 MDV-D56T3/N1-A
=33.5×0.933×(2.8/31.4)=2.8 =33.5×0.933×(4.5/31.4)=4.5 =33.5×0.933×(5.6/31.4)=5.6
二、环境因素
设计五要素
◆在建筑中,有何种环境要求? ◆周边环境的空气是否存在影响?(是否有大量的灰尘?空气是否是
高盐含量的?) ◆周边环境允许的噪声标准或要求。 ◆机组可能安装场所附近,是否存在干扰源(热源、电磁源、强气流
等)?
三、舒适度
设计五要素
◆房间的用途和结构(用于确定负荷计算的基本参数及选择适用的室 内机组或末端装置)
异,应对空调面积进行合理分区。
在系统设计中,一般分区方法为按建筑的负荷特性分区: ◆将建筑物平面分为直接受外界条件影响的周边区域(外区)和不直接
受影响的内部区域(内区); ◆在大型项目中,对于其周边区域可根据方位进行分区; ◆如果室内的人员密度和室内设备密度有较大差异时,应根据不同密
度进行划分。
机型选择
◆室内的温湿度基准和允许波动范围。 ◆室内空气洁净度要求和主要污染源。 ◆新风和换气的标准和基本要求。 ◆运行、监控和管理的要求。 ◆是否有特殊空调要求的房间?
四调系统形式和品牌的了解程度。 ◆品牌的交易流程、服务水平和技术支援力量。 ◆项目招标方或最终用户对品牌的要求或期望。
房间特点、内部装修等因素进行分析。 ◆对于四面出风嵌入式室内机一般不宜用在天花高(3m以下)的场合;

中央空调系统(多联机)改造设计方案

中央空调系统(多联机)改造设计方案

中央空调系统(多联机)改造设计方案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改造设计方案书目录1.概述1.1 工程概况1.2 编制依据2.设计内容2.1 设计范围2.2 主要设计原则3.设计方案1.概述本文介绍了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的改造设计方案。

该方案旨在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同时降低运行成本和维护费用。

1.1 工程概况该项目位于某办公楼,原有的中央空调系统已经运行多年,存在能耗高、噪音大、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为了满足楼内员工的舒适需求,需要对系统进行改造升级。

1.2 编制依据本方案的编制依据包括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和技术要求。

同时,我们还参考了类似项目的实施经验和专家意见,以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设计内容2.1 设计范围本方案的设计范围包括中央空调系统的改造升级,主要涉及空调主机、风机盘管、管道系统、控制系统等方面。

2.2 主要设计原则在进行系统改造升级时,我们将坚持以下设计原则: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降低系统的噪音和运行成本;方便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3.设计方案针对上述设计范围和设计原则,我们提出了以下改造设计方案:更换现有的空调主机和风机盘管,采用高效节能的新型设备;对管道系统进行清洗和维护,确保管道畅通;对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提高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增加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功能,方便维护和管理。

本方案的实施将能够有效提高中央空调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和维护费用,为楼内员工提供更加舒适的办公环境。

3.1 设计方案一设计方案一是基于现有建筑结构和空间布局的改造方案。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现有建筑的外观进行改造,包括外墙材料的更换和立面造型的调整,以提升建筑的整体形象和美观度。

其次,对室内空间进行重新规划和布局,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和功能性。

具体措施包括拆除部分隔墙、调整房间大小和位置、增加储物空间等。

最后,对建筑的设备和设施进行升级和改造,以提高其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度。

中央空调水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中央空调水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中央空调水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摘要:本文首先对中央空调制冷系统的结构和原理、中央空调冷冻水变水量调节的原理及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传统的中央空调水控制系统,设计了基于PLC的带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分布式中央空调水控制系统。

1.中央空调制冷系统的结构及原理中央空调制冷系统主要由制冷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冷冻水循环系统和冷却塔风机系统构成,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图1中央空调制冷系统在中央空调制冷过程中,制冷剂通过蒸发器制冷,冷冻水与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进行热交换之后带走冷量,此时制冷剂为常温低压气态,通过压缩机之后,制冷剂变成高温高压气态。

制冷剂进入冷凝器之后,在冷凝器的盘管中与冷却水完成热量交换,冷却水将带走热量,此时制冷剂由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凝为高压液体流出冷凝器。

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电子膨胀阀后压力降低,在降压过程中,液态制冷剂气化温度降低,在蒸发器中进行冷量交换,这个冷量交换的过程就是中央空调的制冷过程。

冷却水在冷凝器中完成热交换后,将制冷剂的热量带出,流经冷却塔时与大气充分接触,从而释放冷却水中的热量到大气中,经冷却水泵的作用后重新进入冷凝器。

冷却塔在冷却水循环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它使冷却水与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能够起到自然降温的目的,冷却塔的风扇也具有降温作用。

冷冻水循环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循环系统。

在冷冻水的循环过程中,冷冻水泵将冷冻水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冷冻水与制冷剂完成热量交换后冷冻水温度降低,通过冷冻水泵将冷冻水输送到整个冷冻水循环系统中,之后在风机盘管中进行热交换,达到降低空气的温度的目的。

低温空气通过风机吹送到房间以达到降低房间的温度的目的,从而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效果。

2中央空调冷冻水变流量调节2.1变水量调节的特点在中央空调水系统控制中,与常用的定流量系统相比,变流量系统具有以下的特点:(1)中央空调系统冷量负荷发生变化时能够实时调节冷水量,实现冷水量根据负荷改变而变化,从而降低水泵的能耗,起到节能的作用。

某酒店全套中央空调系统cad设计图纸

某酒店全套中央空调系统cad设计图纸
1-10.51.1.1.51.59.14.一层空调风系统平面图 1:100客房2客房1客房1客房1客房2客房1客房1客房1客房1客房1客房1客房1客房1客房1客房1客房1客房1客房1客房1客房1客房1客房2客房3大堂包间1上%%p0.000办公3总经理办公室办公2办公1办公1包间1包间1通道大包间厨房餐厅男厕女厕总服务台男厕女厕包间2客房1客房1客房1服务台休息-0.600-0.020-0.600清洗间消毒间2#卫生间上1:12休息钢结构柱上下上下下1:100大会议室办公1办公1办公1办公2办公2茶秀储藏下1:100三~四层空调风系统平面图 女厕男厕客房下客房客房客房客房客房客房客房客房客房客房客房客房客房客房客房客房客房客房客房客房客房客房上男厕女厕客房客房客房服务台休息办公1办公1办公1上下下上下下五层空调风系统平面图 8.030(结构标高)i=2%i=2%i=2%i=2%8.7004.430(结构标高)i=2%i=2%i=2%钢结构雨棚见二次装修空调板空调板空调板空调板空调板空调板空调板空调冷凝水管%%c40PVC空调冷凝水管%%c40PVC空调冷凝水管%%c40PVC空调板空调冷凝水管%%c40PVC空调板空调冷凝水管%%c40PVC空调板空调冷凝水管%%c40PVC空调板空调冷凝水管%%c40PVC-0.020钢结构雨棚见二次装修i=1%i=1%i=1%i=1%i=1%i=1%i=1%i=1%i=1%i=1%i=1%仅用于三层-0.600i=2%i=2%钢结构雨棚见二次装修储藏间示不锈钢管栏杆,扶手示不锈钢管栏杆,扶手示不锈钢管栏杆,扶手i=2%i=2%防火卷帘耐火极限不小于 小时3消防控制室-0.600-0.020残疾人专用卫生间残疾人客房i=2%i=2%i=2%i=1%i=1%i=1%i=1%i=1%i=1%地漏连旁边的雨水管地漏连旁边的雨水管上风井风井风井风井N137.5928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要点(标准版)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要点(标准版)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要点(标准版)一、概述中央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环保的室内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央空调系统在各类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主要针对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要点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设计师和工程师提供参考。

二、设计原则1.节能环保:在设计中央空调系统时,应充分考虑节能环保要求,选用高效节能的设备,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实用性: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实际需求,确保系统稳定、可靠、安全地运行。

3.经济性: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合理选择设备和材料,力求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4.灵活性: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满足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更需求。

5.可靠性:选用高品质的设备和材料,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降低故障率。

三、设计要点1.空调负荷计算空调负荷计算是中央空调系统设计的基础,应充分考虑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建筑物的朝向、围护结构、使用功能等因素。

计算负荷时,应准确把握室内外设计参数,如室内温度、湿度、新风量等。

2.系统选型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和负荷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中央空调系统类型。

常见的系统类型有:冷水机组、风冷热泵、水源热泵、多联机等。

在选择系统类型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特点、投资预算、运行成本等因素。

3.设备选型与布置(1)冷水机组:根据负荷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水冷或风冷冷水机组。

冷水机组的能效比(COP)是评价其节能性能的重要指标。

(2)水泵:选择合适的水泵,确保系统流量、扬程满足设计要求。

水泵的选型应考虑系统阻力和水泵的效率。

(3)冷却塔:根据冷却负荷选择合适的冷却塔,确保冷却效果。

冷却塔的选型应考虑冷却水的水质、环境温度等因素。

(4)风冷热泵或多联机: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和负荷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风冷热泵或多联机。

设备的能效比(COP)和性能系数(SCOP)是评价其节能性能的重要指标。

中央空调系统初步设计计算及设备选型教程

中央空调系统初步设计计算及设备选型教程

系统的复杂程度来确定)。

6.电气费、土建费用(应另行计算)。

7.工程设计费,取以上所有费用合计的2.5%~3%。

8.工程的其他费用(包括各种税费、工程临时设施费、冬雨季施工费、
利润等),一般取以上所有费用合计的5%~8%。

上述所有费用之和即工程总造价。
一般,使用水冷冷水机组,末端为风机盘管 没有新风的情况下,建筑空调造价为200元/m2左 右,末端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的为250元/m2左右。 使用风冷冷水机组,末端为风机盘管没有新风的 情况下,建筑空调造价为300元/m2左右,末端为 风机盘管加新风的为350元/m2左右。
第二步:水系统水管管径的计算
在空调系统中所有水管管径一般按照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D(m)=
L(m3/h)
0.785x3600xV(m/s)
公式中:L----所求管段的水流量(第一步已计算出)
V----所求管段允许的水流速
流速的确定:一般,当管径在DN100到DN250之间时,流速推
荐值为1.5m/s左右,当管径小于DN100时,推荐流速应小于 1.0m/s,管径大于DN250时,流速可再加大。进行计算是应该 注意管径和推荐流速的对应。

2.设备运杂费(运输、包装费等)一般取设备费的1%~2%(根据设备
的产地和使用地的距离来确定)。

3.设备安装费:一般取设备的5%~8%,(除散件设备,如:冷却塔的
安装费:取冷却塔设备费的10%~15%)。

4.设备运行调试费:一般取设备费的0.5%~1%。

5.管道制作、安装、保温等费用,一般为设备费的20%~40%。(根据
主要介绍常规中央空调系统设备的设计选型 1.水冷冷水机组空调系统 2.风冷冷水机组空调系统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KT仟亿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北京仟亿达科技有限公司1 概述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等目标。

这是针对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体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现实和长远利益的需要,具有明确的政策导向。

中央空调在各大中型民用、商用建筑中的普及,带来了严重的能耗问题。

中央空调系统的电耗一般占整座建筑电耗的50%~60%,建筑能耗则占全国总能耗的1/3左右,因此提高能源利用率是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通常按建筑物所在地的极端气候条件来计算其最大冷负荷,并由此确定空调主机的装机容量及空调水系统的供水流量。

然而,实际上每年只有极短时间出现最大冷负荷的情况。

因此,中央空调系统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在部分负荷(远小于其额定容量)条件下运行的。

据统计,实际空调负荷平均只有设备能力的50%左右,这无疑造成了大量的能源白白浪费。

而且,空调水系统的水泵、风机等机电设备,长期处在工频额定状态下高速运行,机械磨损严重,导致设备故障增加和使用寿命缩短。

另一方面,空调负荷又具有变动性.由于季节交替、气候变幻、昼夜轮回、使用变化(如旅游旺、淡季)及人流量增减(如宾馆入住率的变化)等各种因素变化的影响,中央空调系统的负荷具有起伏变化和不恒定的特点,如果中央空调的运行方式不能根据负荷的变化而调节,始终在额定容量(即满负荷状态)下运行,也势必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由北京仟亿达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中央空调分布式系统节能控制装置——KTC—2005系列、KTC-2005系列产品,以模糊控制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变频调速技术为控制手段,以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数据为基础,科学地实现了中央空调能量供应按末端负荷需要提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空调系统能源浪费,从而达到高效节约能耗的目的。

1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教程PPT课件

1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教程PPT课件

13
第二步:水系统水管管径的计算
在空调系统中所有水管管径一般按照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D(m)=
L(m3/h)
0.785x3600xV(m/s)
公式中:L----所求管段的水流量(第一步已计算出)
V----所求管段允许的水流速
流速的确定:一般,当管径在DN100到DN250之间时,流速推
荐值为1.5m/s左右,当管径小于DN100时,推荐流速应小于 1.0m/s,管径大于DN250时,流速可再加大。进行计算是应该 注意管径和推荐流速的对应。
1、水泵的主要形式
卧式离心泵
立式离心泵
11
2、水泵型号含义
SLS 200 - 250
3、水泵选择的步骤
叶轮名义直径 泵进出口公称直径 SLS单级单吸立式离心泵
12
第一步:水泵流量的确定
1.冷却水流量:一般按照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或按照如下 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制冷主机制冷量
Q(kW)
L(m3/h)=
综上所述,冷冻水泵扬程为26~35mH2O, 一般为32~36mH2O。
注意:扬程的计算要根据制冷系统的具体情况而定,
不可照搬经验值!
16
水泵的选择
• 冷却水泵扬程的组成
1.制冷机组冷凝器水阻力:一般为5~7mH2O;(具体值可参看
产品样本)
2.冷却塔喷头喷水压力:一般为2~3mH2O
3.冷却塔(开式冷却塔)接水盘到喷嘴的高差:
X(1.15~1.2)
(4.5~5)℃x1.163
2.冷冻水流量:在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的情况下选定的机组, 可根据产品样本提供的数值选用或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如 果考虑了同时使用率,建议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 为建筑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情况下的总冷负荷。

中央空调冷水系统设计与配置

中央空调冷水系统设计与配置

中央空调冷水系统设计与配置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建筑事业也呈现出一片蓬勃繁荣的景象,中央空调系统在宾馆﹑办公大楼﹑商业中心﹑医院及其他建筑得到广泛的应用。

中央空调系统不但涉及到高额的资金初投入,同时也是建筑的耗能大户。

大多数工程设计中,最关心的是空调冷源方案的经济性以及运行耗能的比较。

但是我们知道,选择理想的冷源方案只是良好的中央空调系统的基础,对于空调冷水系统有效运行管理和节能降耗是远远不够的,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节能降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空调冷水系统有效的运行,设计对策合理﹑调试完善﹑管理技术措施到位的中央空调冷水系统才是其最有力的保障。

二.机房侧的设计配置2.1 冷水机组﹑冷冻水泵的容量合理配置冷水机组容量偏大的问题是目前中央空调系统存在比较普遍的问题,大容量的闲置无疑是最大的浪费,一方面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工程建设初投资,另一方面又加剧了系统的运行能耗。

冷水机组的容量偏大又影响决定了冷冻﹑冷却水泵的容量,如果对空调水系统的水力同时又缺乏详细的计算,设计工程师心中无数,那么水泵选型扬程难免偏大,也进一步增加水泵的功耗(N与Q*H 成正比),这无疑是雪上加霜的事情。

造成这种现象是由于对空调冷负荷没有进行仔细的计算,取而代之为“拍脑袋”,这种现象是比较普遍的,一方面是设计工程师缺乏足够的时间去做这些繁琐的计算工作,另一方面是业界缺乏对空调系统效果好与坏的评判准则,我们知道空调系统的"发挥能力"取决于很多方面,除了设计的因素其中还包括施工质量的好坏﹑竣工调试水平的高低,这些往往由于缺乏有力的管理和监控,便能形成影响空调系统效能充分发挥决定性的因素。

特别是在设计总冷量配置不太富裕的情况下,如果系统缺乏仔细的调试,很容易造成客观上贫富不均,进而引起产生空调效果不好或总制冷量不足的误解。

基于这种的忧虑,设计工程师便加大保险系数,层层加码,便造成冷水机组容量偏大的后果,投资浪费﹑建筑耗能大便在所难免。

中央空调系统(多联机)改造设计方案

中央空调系统(多联机)改造设计方案

中央空调系统(多联机)改造设计方案中央空调系统改造方案目标与范围这次我们要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一次大的改造,主要是为了让用户的体验更好,同时也能节省一些电费。

通过对现有的多联机系统进行优化,我们的目标是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确保在下一个夏天到来之前,系统能够顺利运行。

希望在六个月内完成这项工作。

现状分析与需求在动手设计方案之前,我们得先搞清楚用户目前的状况。

现在的中央空调系统存在几个明显的问题:- 能耗太高:现有系统在高负荷的时候,电费简直让人心疼。

- 舒适度差:不同房间的温度差异大,有些地方冷得发抖,而有些地方却热得像蒸笼,根本无法让人放松。

- 维护费用高:设备老旧,故障频繁,维修的费用一年比一年贵。

- 环保压力:随着环保法规越来越严,用户希望能升级系统,以符合新标准。

结合用户的反馈和市场调研,我们总结出了以下需求:1. 提高系统的能效,减少运营成本。

2. 精确控制温度,提升舒适感。

3. 降低故障率,减少维护费用。

4. 符合环保法规的要求。

实施步骤与操作指南明确了目标和需求后,接下来就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步骤了。

设备选择与采购我们要挑选一些高能效的多联机设备,确保能效比(EER)至少达到4.0。

经过市场调研,推荐某品牌的多联机系统,具体参数如下:- 型号:XX-1234- 制冷功率:10kW- 能效比(EER):4.5- 制热功率:12kW- 噪音水平:≤ 45dB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面积(大约200平方米),我们算了一下需要的设备数量。

如果每台设备的有效制冷面积是50平方米,那至少得准备四台。

系统设计与布局接下来,我们需要重新设计空调系统的布局,确保每个区域都能独立控制温度。

我们会采用智能温控系统,让用户根据不同的需求调节温度。

布局大致是这样的:- 客厅:1台- 卧室:2台(主卧和次卧各一台)- 书房:1台安装与调试新设备一到货,我们会安排专业团队进行安装。

安装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管道连接一定要密封,防止漏气。

某商城整套中央空调系统cad设计图

某商城整套中央空调系统cad设计图
纸面石膏板榉木板拼花19501950MDV-D56T3MDV-D28T3MDV-D28T3MDV-D28T3MDV-D28T312001200150028001400MDV-D28T3MDV-D28T3MDV-D28T319501950MDV-D36T3MDV-D28T3MDV-D36T319501950MDV-J80W-310MDV-D28T3MDV-D36T3MDV-D28T3MDV-D36T3MDV-J140W/S-5111950195019501950MDV-D56T3MDV-D28T3MDV-D28T31950195012001200150028001400MDV-D28T3MDV-D28T3MDV-D28T3MDV-D28T3NR1NR1凝结水管接至排水管凝结水管接至排水管凝结水管接至排水管N凝结水管接至排水管NR1凝结水管接至排水管NR1凝结水管接至排水管N保温材料为Class 1 Armaflex结水管沿流动方向做一定的坡度, 坡度不小于0.3%。3.氟里昂管道采用紫铜管,银焊连接。管道试压及保温参照厂家有关技术要求。4.空调凝结水管采用会签UPVC管, 胶水粘接. 保温层厚度13mm。 橡塑海绵,空调凝暖通设计说明18-2018-2020-22冬季顶上, 室内根据建筑平面布置室内机, 室外机与室内机本工程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对排屋进行空调设计,空调冷热源采用MDV数码涡旋小型多联机空调系统,冷当任何一台室内机运行时,室外机即行启动, 并根据 卧 室 餐 厅 客 厅2.设计参数:道路桥梁建筑结构水电功 能26-2826-2825-27温 度 %%dC夏季码涡旋小型多联机空调系统。暖工艺空调室外机安装在屋相 对 湿 度 %50-6050-6040-60夏季40-5040-5040-55冬季通过氟里昂气管和液管连接, 室内负荷调节室外机的工作负荷. 每套排屋设3套MDV数安装均应符合

中央空调工程设计方案

中央空调工程设计方案

中央空调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概述中央空调系统是一种多房间或整个建筑内的空气处理和控制系统。

它用于提供室内空气的舒适性和温度控制,以及为一些特定的生产或加工过程提供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在现代建筑中,中央空调系统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本项目是对某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中央空调系统进行设计,为了满足不同区域的空调需求和节能要求,需对系统进行全面设计规划。

二、项目目标1.满足商业综合体内不同空间的空调需求,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2.提高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效比,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3.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减少维护和维修成本;4.根据建筑结构特点,采取合理的系统布局和设计方案,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三、项目规划1.可行性研究:对商业综合体的建筑结构、使用功能和空间布局进行分析,确定中央空调系统的需求和适用方案;2.系统设计:根据商业综合体的空间分布和使用特点,设计中央空调系统的分区控制、温度湿度控制、风量控制等各项参数;3.设备选型:选择适用于商业综合体的中央空调系统设备,包括制冷机组、风机盘管、新风处理机等;4.管道布局:根据建筑结构和系统设计要求,设计中央空调系统的供冷供暖管道布局和连接方式;5.电气设计:制定中央空调系统的电气控制系统,包括设备配电、控制逻辑、安全保护等;6.自动化控制:采用现代化自动化控制技术,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和运行管理。

四、系统设计1.分区控制:根据商业综合体的空间分布和使用功能,将中央空调系统划分为多个分区进行独立控制,以实现不同区域的空调需求;2.温度湿度控制:根据不同区域的室内气候条件要求,通过风机盘管和温度传感器实现室内温湿度的精确控制;3.风量控制:根据不同区域的空间大小和人员密度,采用不同的风量控制策略,保证不同区域的舒适性和空气质量;4.设备组合:根据商业综合体的总供冷负荷和分区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冷机组、风机盘管和新风处理机进行组合配置;5.管道布局:通过对建筑结构和空间布局的深入分析,设计合理的供冷供暖管道布局和连接方式,确保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性能可靠;6.电气控制:对中央空调系统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精心设计,采用PLC控制技术和安全保护措施,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7.智能化控制:采用现代化的建筑自动化系统,实现对中央空调系统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运行管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便捷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风机盘管的调节方式:
1)风量调节:通过三速开关调节电机输入电压,以调节风机转速, 调节风机盘管的冷热量;该方式调节简单方便,初投资小,同时避免 了安装二通调节阀的漏水隐患。 2)水量调节:通过温度敏感原件、调节器和装在水管上的小型电动 二通或三通阀调节水量,一般与风量调节结合使用,该方式初投资较 高,且安装调节阀有一定的漏水隐患。1)表中估算指标是在层高2.8m以下的数据,层高2.8m以上根据具体高 度乘以1.1-1.2的修正系数,对于挑高空间(层高5m以上)一般按不低 于300 w/m2估算。 2)房间有两面外墙以上估算指标需乘以1.1的修正系数。 3)房间在顶层估算指标需乘以1.1的修正系数。 4)房间外墙玻璃窗户面积超过2m2,估算指标相应乘以1.1-1.2的修正 系数。
空调水管路系统设计
1.风冷热泵系统一般闭式系统,即管道内没有任何部分与大气相通, 该系统方式水泵能耗小,设备和管网的腐蚀性小,设计中考虑补水的 需要和容纳系统水温变化所带来的水体积变化的需要,在系统设置密 闭式膨胀罐。
2.同程式与异程式
1)同程式水系统由三根水管组成,一进两出,由于各并联环路的管 路总长度基本相等,各台末端的水阻力大致相等,所以系统的水力稳 定性好,流量分配均匀;当末端支环路阻力较小,而负荷侧干管环路 较长,且其阻力占的比例较大时,应采用同程系统; 2)异程式系统由两根水管组成,一进一出,空调水流经每一个末端 所走的路程是不同的,该系统管路简单,投资较小,但水量分配、调 节较难;当管路系统较小,末端支路环路阻力占负荷侧干管环路阻力 的2/3~4/5时,可采用异程系统;
(6)室内机数量不能超过室外机所能容许连接的室内机数量。
VRV空调系统配管设计—铜管
1.系统铜管的设计: 铜管口径按照各设备厂家设备技术资料设计。 铜管材料要求: 1)管材内外表面应光滑、清洁,不能有分层、砂眼、裂纹、粗划痕、绿锈等缺 陷; 2)管材截面圆度与同心度良好; VRV系统采用的冷媒有R22、R410A等,现今从环保,空调效果等方面考虑, 主要采用的是R410A冷媒,对于这种新冷媒的使用特性,对使用的管材提出 了更高要求: 1)承受压力>4.0MPa。 2)杂质含量<30mg/10m。 3)管道必须经过脱油脂处理。 4)铜管规格及壁厚要求见下表:
侧送百叶送风口最大送风速度一般按下表选用:
建筑物类别 住宅 办公室 商店 最大送风速度(m/s) 2.5-3.8 2.5-4.0 5.0-7.5
宾馆客房
会堂
2.5-3.8
2.5-3.8
5.回风口不应设在射流区或人员长时间停留的地点,回风口的面吸风 速度,宜按下表选用:
中央空调
------------风管设计
hm设备阻力损失,包括主机、末端风机盘管等,Pa;
hd / hf小型住宅建筑在1~1.5之间;大型高层建筑在0.5~1之间; 水泵扬程不能选择过大,设计选取的水泵扬程过大,将使得富裕的扬程换取流量的增加, 流量增加使得水泵噪音加大,特别是流量增加还使得水泵电机负荷加大,电流加大,发 热加大,有可能还要烧坏电机。
4. 在方案设计阶段,一般采用冷负荷指标估算确定,同时参照层高、 楼层、窗户面积大小、人员数量等迚行修正。
负荷计算--住宅类建筑空调冷负荷估算指标
单位空调面积冷负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功能区 (W/m2) 门厅 客厅 餐厅 卧室 书房 卫生间 厨房 地下室 全地下室:180 220 220 220 200 200 200 220
管路系统附件
1)阀门:主机、水泵、末端设备的进出口均应设有阀门,以便检修; 2)密闭式膨胀罐:用于闭式水循环系统中,起平衡水量及压力的作用,一般按 照系统水量的4%选型。 3)Y 型过滤器:过滤水路中的杂质,保证水路的畅通,一般安装在靠近水泵 (机组)的进水管上。 4)止回阀:用于防止水倒流,安装在水泵(机组)出口; 5)防震软管:防止震动传递,防止安装时扭力传到机组接管口而损坏机组;一 般安装在机组、水泵、末端的进出水口。 6)自动排气阀:如果系统中存在空气,会产生气阻现象,造成系统的水流量不 足,主机的进回水温差大,系统的热稳定性差,末端的换热效果差,系统中 需要定期进行排气,一般在系统最高处及几字弯形管路高点,供回水管上设 置自劢放气阀; 7)其他如补水阀、泄水阀、压力表、温度计等也是系统中必不可少的。
VRV空调系统配管设计—铜管保温
2.铜管保温的设计: 采用橡塑保温材料的要求: 1)保温材料燃烧性能应为难燃B1级材料; 2) 保温材料性能参数必须满足:热传导系数小于 0.034w/m.k ,耐热温度> 120℃; 3)保温材料接口必须严密且不能存在拉伸变形; 4)材料规格及要求见下表:
以上数据基于环境温度35℃DB,相对湿度85%以下的基准条件,如现实条件 高于基准条件时,为防止保温表面发生结露,上述保温厚度应相应增加。
5)空调制热要求较高的区域估算指标需乘以1.2的修正系数。
6)如房间四周上下均为内墙,估算指标需乘以0.7-0.8的修正系数。 7)如一个房间同时有以上几种情况存在,则将以上各个修正系数相乘 再乘以估算指标。
负荷计算--小型商用建筑空调冷负荷估算指标
单位空调面积冷负荷
序号
1 2 3 4 5 6 7
4.冷热源(外机)的选型:一般内外机超配比 1.4~ 1.5,因为考虑同 开可能,家用系统大多为部分负荷运行,如果配备外机偏大将会导致 大部分时间在部分负荷下低效率运行,造成了很大的投资和能源浪费; 外机余量过大也会造成水泵等其他输送劢力的容量过大,整个管路特 性进离最佳工作点,以至于总体能耗过大。
VRV空调系统组成原则
4.组成原则: (1)初步估算所连室内机实际总容量对应的室外机额定制冷容量; (2)要考虑室外机放置位置; (3)要考虑系统中配管布置要求; ( 4 )配管系统尽可能优化,系统配管越长,室外机能力衰减也会相 应增加; ( 5 )尽量把经常使用的房间和不经常使用的房间搭配在一起,以控 制系统同时使用率,提高设备系统的利用率;
功能区
(W/m2) 中餐馆 西餐馆、咖啡厅 宾馆客房 办公室 会议室 商店、营业厅 美容、美发 320-500 250-400 160-200 200-240 220-300 250-320 180-250
实际应用中需参照层高、楼层、窗户面积大小、人员数量等进行修正。
中央空调
------风冷热泵系统设计
VRV空调系统配管设计—冷凝水
3.冷凝水设计 冷凝水水管一般采用U—PVC管,排放管按一定的坡度1%铺设,并加以保温 以防结露,保温厚度要求δ10㎜或以上,保温材料性能要求同铜管保温;
冷凝水的排放量一般按每1KW冷量0.4kg/h估算(如果室内湿度高或人员的劳 动强度大,此值可增加一倍),可以此来确定冷凝水管的管径;设计时也可 按照下表估算:
水管的管道设计
压力水管的水流速主要是经济和噪声两个因素,管内的流速过大,对 系统的平衡不利;故总管的流速可以取得大一些,而分支管路要小一 些;对于50㎜及以下的管子,最大流速1.2m/s,;较大的管径,流速可 以稍高,但为保证水流安静,系统内的水流速建议保持低于1.8m/s,同 时干管水流的最低速度不应小于0.6m/s,以利于空气排除。 水系统管内水流速推荐值(m/s)
循环水泵不是将水提升到高处,而是使水在系统内周而复始的循环,克服环路的沿程阻 力损失 ,与建筑物高度无直接关系;根据所需克服系统的压力损失,及输送的水量来选 择。 1)水泵流量的确定:为系统水量的1.1~1.2倍(通常单台取1.1、两台并联取1.2)。 2)水泵扬程计算: 闭式水系统:Hp=hf+hd+hm 式中,hf、hd水系统总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损失,Pa;
风管材料
镀锌铁皮风管:防火等级A级(不燃),一般在现场制作,安装成本高,用时 多;适用于大型的风管制作,一般从外部进行保温处理,使用时期长; 铝塑复合风管:防火等级 B1级(难燃),现场裁切,安装便利,适用于各种 场合; 高分子板:防火等级 B1级(难燃),现场裁切粘贴,施工方便,由于材质本 身较软,适用于局部较短的风管制作; 保温配套软管:防火等级 B1级(难燃),用于成型风管难以安装的情况下, 由于阻力大,单管使用长度不超过2m。 对于小型中央空调系统,一般采用20㎜厚铝塑复合风管; 如采用镀锌铁皮风管,板材厚度要求见下表:
2)百叶风口下送下回(推荐);
3)百叶风口侧送侧回(不推荐); 在选择送、回风方式和风口形式时,在满足各种风口的技术性能参 数、空调房间内的送风气流均匀性等要求的前提下,应该兼顾室内裃 饰设计和其他各工种设计的要求。
4.送风口的出口面风速,应根据风量、射程、送风方式、风口类型、 安装高度、室内允许风速和噪声标准等因素确定;
中央空调
------------VRV空调系统设计
空气处理不分布
1.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形式应符合以下要求:满足室内设计温湿度及 其精度、工作区允许的气流速度、噪声标准及防尘要求;气流分布均 匀,避免产生短路及死角;与建筑装修有较好的配合。 2.空调系统的夏季送风温差,当送风高度不大于5m时,不宜大于10℃; 当送风高度大于5m时,不宜大于15℃。 3.空调房间的主要送风形式有: 1)百叶风口侧送下回(推荐);
风冷热泵系统设计
1.风冷热泵系统(冷/热水系统)介绍:输送介质为水,通过室外主机 产生出空调冷/热水,舒适性空调冷水供回水温度为7/12℃,热水供回 水温度为45/40℃,由管路系统输送至室内的各末端装置(风机盘管), 在末端装置处冷 /热水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产生出冷 /热风,从 而消除房间空调负荷。 2.风机盘管的选型:根据房间的总负荷和所确定的空气处理过程计算 得到的风量,在相应的产品样本中选择相应型号,选择时应注意运行 工况与样本给定工况的差异,并应进行相应的修正,一般设计时按中 档转速的冷量与风量选用。
风管风速
确定风管内的合理流速,在输送空气量一定的情况下,增大流速可使 风管断面积减小,制作风管所消耗的材料,制作费用等降低,但同时 也会增加空气流经风管的流动阻力和气流噪声,增大空调系统的运行 费用;减小风速则可降低输送空气的动力损耗,节省空调系统的运行 费用,降低气流噪声,但却增加风管制作消耗的材料及制作费用;因 此需要选取一个合理的经济流速 。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流速 (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