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音乐教材)《春晓》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第3课春晓《》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第3课春晓《》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晓》的创作背景和作者2.理解《春晓》的节奏和音高特点3.能够准确演唱《春晓》二、教学内容《春晓》三、教学过程1.导入请孩子们回忆一下上一课的内容,复习唱歌的方法:要掌握好节奏、调子和发音。
2.学习春晓1.唱前练习老师与学生一起模仿春天的生物或景象的声音,如鸟叫、水声等。
2.讲解《春晓》的创作背景与作者《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
让孩子们了解唐代的文化和历史,以及孟浩然的生平历史和他的诗文特点,并借此引导孩子们对于《春晓》歌词的思考与理解。
3.教唱歌词1)先跟读歌词,跟读几遍。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采用分句的方式教唱。
先教唱第一句,注意节奏和准确性;然后,指出第一句和第二句的相似之处;继续教唱第三句,指导孩子们掌握歌曲的跌宕起伏和节奏感;最后,教唱最后一句,并总结歌曲的情感表达。
4.学习伴奏老师播放伴奏,孩子们跟着节奏摇摆,理解曲子的节奏感。
让孩子们能够将自己的声音和伴奏相协调,避免节奏或声音的失调。
3.评价让孩子们自己唱歌并评价自己的表现,如音调是否准确、节奏是否正确、发音是否清晰等。
同时,老师也可以根据这些要素,给出适当的点评和建议。
4.布置作业1.强化练习《春晓》的歌词与旋律2.精读《春晓》诗歌,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对于这首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反思这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首先,在课前的导入阶段,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注意力,使孩子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进而更好的掌握《春晓》这首经典的古诗,并且在学习歌词和旋律时,老师也通过分段教学,分解节奏和重点音高来教唱歌曲,避免了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和难以掌握的情况。
此外,利用伴奏来指导孩子唱歌的节奏感也非常重要。
通过与伴奏相结合,孩子们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中高低音的变化和节奏的变化,从而达到更好的演唱效果。
在评价阶段,老师注重发挥孩子自我评价能力,让孩子们自行评价自己的唱功,并根据这些评价,老师也能够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式。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演唱春晓湘教版

三、说教法、学法 1. 教 法:欣赏感悟法、引导法、律动教学法 2. 学 法:欣赏法、自主探究课
欣赏感悟
发声练习
合唱
二次创作
复习唱谱
创编动作
课外延伸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乐谱,提高学生的听音能力。
课题: 《春 晓》
一、说 教 材
说
二、说 学 生
课
三、说教法学法
流 程
四、说教学过程
五、说板书设计
一、说 教 材
1.教材分析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点、难点 5.说教学意图
二、说学生
小学段的学生在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上,能对自然界和 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声音对它 们进行模仿。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在课堂上能够在 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在评价方面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简单的评价。
2、播放少儿合唱《春晓》边听边打拍子。
3、引导学生说出听后的感受。
4、讲解升号、降号、对比感受它们的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体会作曲家在这里用#4的目的。(原来 谷老师要把孩子们在春天里天真的又很俏皮的一 种感觉放在里面!)
教学过程
5、教师弹琴,学生复习唱谱、唱词。 6、引导学生进行二次创作,把在春天里找到的 声音:(布谷、沙沙、啊---)加入到歌曲中,完 整地有感情地歌唱。 7、引导学生以“主唱”“伴唱”“齐唱”等形 式来演唱歌曲,表达春天到来时的喜悦之情! 8、引导学生为歌曲编动作,根据歌词编不同的 动作,激发学生勇于表现的欲望。 9、点评学生的表现。
课外延伸
1、到校园里寻找春天,把美丽的春天留在心里。 2、学生听音乐有序走出教室。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3课《春晓》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3课《春晓》教案一. 教材分析《春晓》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3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富有节奏感和旋律美。
歌曲的节奏变化丰富,旋律跳跃较大,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掌握了基本的音准和节奏。
他们对春天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春天的美好景象描述不够具体。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春天美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演唱歌曲《春晓》。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对春天的美好情感。
3.通过歌曲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
2.学生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和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象。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4.创作展示法: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现春天的美景。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春晓》的乐谱。
2.准备春天的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春天的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象,激发他们对春天的热爱。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春晓》,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
让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学习。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进行演唱,对他们的表现进行点评。
让学生再次演唱歌曲,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现春天的美景,可以采用诗朗诵、舞蹈等形式。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小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课 春 晓

②学唱歌曲第一乐段 ⅰ 学唱旋律
a 对口型—— 随琴复听旋律,可无声对口型唱; b 老师的回声——老师逐句教唱旋律,解决难点。 c 模仿春风的声音,用“呜”模唱旋律
(要求:声音轻柔,有气息的支撑)
第一乐段
2 1=E 4
中速
mf
. 6 1 6 ︱ 3 2 3
(要求:声音跳动起来,有弹性。换气时,气息要吸得 深。)
二、乐理小知识
1、切分音节奏 X X X 和 X X X 的认识
注意:重音在中间这个音
2、四十六节奏 XXXX的认识
注意:时值均匀
3、视唱巩固节奏
① 1=E 2 6 16 | 323 6 | 3333 356 | 3 — ||
4
② 1=E
2 4
3 235 | 3212 7 | 222 567 | 6 - ||
(意图:a. 这两个节奏是新课的难点,所以提出来先学习,并设 计带入歌中旋律作为视唱内容,力求突破难点。 b.难点教学中 更应注重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三、 新课教学
1、导入
师:严寒的冬天离开我们,银装素裹的 世界悄悄换上绿装.看,冰雪消融,柳 树的枝条吐着嫩芽,轻轻摇摆,花朵 儿含苞待放,小草也从泥中探出脑 袋,小鸟儿正舒展着翅膀,高 兴地在 天空中飞翔.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 春天啊!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 春天的旋律有很多,有诗、有乐曲、 有歌曲. 你们学过哪些描绘春天的歌曲和 古诗啊?
⌒
延音பைடு நூலகம்号 mp 中弱
渐弱记号
⑤歌曲处理
师:歌曲这么美的意境,我们在歌唱时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 表现? 生:优美、柔和、抒情。 师总结:
第一乐段 —— 我们应该用委婉、轻柔的声音演唱。 第二乐段 —— 二声部合唱时做到声音的和谐,声部均衡;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3课《春晓-伴奏》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3课《春晓-伴奏》教案一. 教材分析《春晓》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3课的一首歌曲,歌曲以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春晓》为歌词,曲调优美,富有童趣。
歌曲共四句歌词,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本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歌曲的学习,还包括对诗歌的理解和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独立演唱简单的歌曲,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然而,学生在音乐表现力和合唱技巧方面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也需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充分体验音乐和诗歌的美。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春晓》。
2.理解诗歌《春晓》的意境和情感,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合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4.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春晓》的合唱部分2.诗歌《春晓》的意境理解3.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五. 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音乐和诗歌的美。
2.运用分组合作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合唱技巧。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诗歌《春晓》的意境。
4.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案2.钢琴或其他电子琴乐器3.诗歌《春晓》的文本4.合唱用的乐谱5.录音机或音响设备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春晓》,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
然后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这首歌曲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诗歌《春晓》的文本,让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
然后教师简要讲解诗歌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春天的美好。
3. 操练(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春晓》,注意指导学生唱准旋律和节奏。
对于合唱部分,可以先分组练习,再整体演唱。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3课《春晓》说课稿(1)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3课《春晓》说课稿 (1)一. 教材分析《春晓》这首歌选自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三课。
歌曲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如春风、春雨、花开、鸟鸣等,富有诗意。
歌曲旋律轻快、简洁,富有节奏感,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歌唱技巧。
他们善于模仿和表现,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春天的美好景象缺乏直观感受,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歌曲《春晓》的背景及意义,感受春天的美好。
2.学会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进对春天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演唱歌曲《春晓》,感受春天的美好。
2.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的把握,以及对春天景象的描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欣赏、模仿、练习、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春天的美好。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春天的音频、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歌曲《春晓》的背景及意义,引导学生关注歌词中的春天景象。
3.学唱歌曲:先教唱旋律,再教唱歌词,分句教授,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4.歌曲练习:分组练习,相互观摩,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5.情景表演:学生分组,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情景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天的美好,引导学生热爱音乐。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歌曲《春晓》的曲名、歌词中的春天景象以及教学目标等内容。
板书设计应注重美观性和实用性,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演唱歌曲的熟练程度和音乐表现力。
《春晓》音乐教案及反思

《春晓》音乐教案及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册,第三章《感受春天》中的《春晓》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春晓》歌曲的学习、节奏训练和音乐欣赏。
详细内容为:歌曲《春晓》的歌词学习、旋律学唱、节奏击拍,以及通过音乐欣赏,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春晓》的歌词和旋律,能熟练演唱歌曲。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使学生能够体验和表达春天的美好。
3. 通过集体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旋律的掌握。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演唱《春晓》歌曲,感受春天的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春天的景象,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美好,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歌曲学习(15分钟)a. 教师示范演唱《春晓》,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b. 分组讨论,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c. 教师指导,纠正学生演唱中的错误,强调节奏和音准。
3. 节奏训练(10分钟)a. 教师示范击拍节奏,学生模仿。
b. 学生分组进行节奏击拍练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音乐欣赏(5分钟):欣赏其他春天的歌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
5.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独立演唱《春晓》歌曲。
b.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演唱展示,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春晓》2. 歌词:完整展示《春晓》歌词,标注重点节奏和音高。
3. 节奏谱:展示《春晓》的节奏谱,标注重点节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春晓》歌曲,并录制视频。
2. 答案:演唱准确、节奏稳定、表情自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较高。
但在节奏训练环节,部分学生还存在击拍不准确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练习。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第3课春晓《》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第3课春晓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晓》的歌曲内容和作者。
2.能够正确歌唱《春晓》。
3.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学会区分不同音高的声音。
4.体验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阳光精神,传达出生活的美好和值得珍惜。
二、教学重难点1.正确的歌唱方法和节奏把握。
2.学生对歌曲内容和作者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让他们体验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阳光精神。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教师拿出春天的花模型、草模型和昆虫模型,让学生猜一猜它们和春天有什么关系。
然后询问学生春天常见的活动和风景,让学生形象生动地描述春天的景象。
此外,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表演一下自己所说的场景,营造出愉悦轻松的氛围。
2. 教学材料教师播放《春晓》歌曲,让学生跟随歌曲节奏摆动身体,感受音乐。
3. 歌曲学唱1.先唱二遍歌曲让学生如实唱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再唱一遍歌曲,教师边敲拍子边指出歌词中注意的音高。
3.让学生跟着原唱跟唱,引导学生对歌曲中每个词汇进行理解。
4. 歌曲认读1.学生分为小组或一人一人地进行唱词认读,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帮助,让他们了解歌词的含义和感情表达。
2.让学生自由发挥,让他们表演自己学唱的歌曲,并点评优秀表现的同学。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歌曲中体现什么样的主题?歌曲中体现出什么情感?5. 教学归纳在结束本节课时,教师将该首歌曲的内容和感情和学生们进行一次归纳,鼓励他们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阳光精神,并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悟。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熟悉歌曲本身的结构和内容,并要通过简单的歌曲认读、分组演唱、情感表达等多样化的教学格局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最新颖的教育模式下得到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该掌握基本音乐理论和唱法技巧,来进行基本的音乐教学、整合歌曲、词汇和发声技巧的操作,以便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第3课春晓《》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第3课春晓《》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音乐《春晓》的曲式特点,听懂乐曲,体验节奏。
2.认识节奏图与节奏点,并学习用打击乐器模仿节奏。
3.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恩之心。
教学准备:1.乐曲《春晓》2.打击乐器和小号等乐器3.黑板、彩笔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老师表演《春晓》的前奏,让学生欣赏。
2.询问学生,这首歌曲的曲名是什么,它表达了什么主题。
二、讲解:(15分钟)1.教师解释这首音乐中的曲调和节奏,介绍它的曲式特点。
2.老师讲解乐曲中的部分乐器的特点。
3.教师使用黑板展示并解释乐曲中的节奏点和节奏图,让学生更好地领悟。
三、练习:(20分钟)1.老师给学生发打击乐器和小号等乐器,让学生根据乐曲的旋律与节奏学会用打击乐器模仿节奏。
老师手动示范,然后让学生跟读,回顾乐曲中的节奏点和节奏图,同时配合着打击乐器和小号等乐器感受音乐。
2.呈现情感题目,让学生回想一下春天的美丽景色,连带学生感受音乐讲述出来。
4.小组合唱: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分别担纲演唱不同的声部,并在演唱中增强合作意识,进一步加强对音乐的理解。
四、总结:(5分钟)1.老师简单梳理了本课时的内容和重点,带领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2.教师鼓励学生能够在课外更多地欣赏音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修养。
五、作业:(5分钟)1.自由作曲:让学生自己谱曲,制作一首简单的乐曲,支撑一张音符和节奏图纸。
2.帮助学生熟记《春晓》的乐曲特点及其演奏技巧,准备第二次课堂自由发挥表演。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音乐《春晓》的特点,掌握音乐的曲式特点,有了更深入的音乐知识。
通过自由作曲,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乐曲,并在打击乐器上表演,体验乐器的魅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继续学习音乐,提高音乐领悟能力和鉴赏能力。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四年级下册《(演唱)春晓》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16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四年级下册《(演唱)春晓》优质课教案公
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春晓》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三课中的一首歌曲。
古诗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符合四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
(二)教学理念
《春晓》是作曲家谷建芬专为孩子们谱写的古诗词歌曲之一。
因此,课堂伊始由一年之计在于春作为背景,引出音乐作曲家谷建芬进行简单介绍,让学生有个大概印象,再引出课题《春晓》,歌曲中运用了不少现代音乐元素,富有灵动感和音韵美,让学生感觉到春的气息扑面而来,眼前尽现春的画面和春的生机。
跟随这样的画面和平稳级进和跳跃交替出现的旋律,进入音乐世界,感受春天的美。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用甜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春晓》的一声部旋律。
2.能力目标:能轻松愉快地与他人合作演唱二声部歌曲《春晓》。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学习歌曲的音乐活动中,能感受春天的美好,能用美好的声音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
能用甜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春晓》的一声部旋律。
(五)教学难点
在二声部合唱中做到声音和谐、声部均衡。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渲染课堂
1.课前播放歌曲《虫儿飞》。
2.师生问好。
1=C 2\4。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简谱) 《春晓》(3)湘艺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简谱)《春晓》(3)湘艺版一. 教材分析《春晓》是一首湘艺版的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这首歌曲以简谱的形式呈现,歌词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间音乐,感受春天的气息,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较强的兴趣,善于模仿和表现。
但在音乐鉴赏和音准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春晓》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准。
4.培养学生合作演唱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节奏的把握。
2.音准的准确性。
3.歌曲中特有的民间音乐元素。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模仿。
2.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互相借鉴、提高。
4.音乐游戏法: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春天的图片、视频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音乐教材:《春晓》。
4.录音机、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春晓》,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乐的节奏和音准。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适时给予个别学生指导。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互相借鉴、提高。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音准问题。
5.拓展(5分钟)教师介绍《春晓》背后的民间音乐文化,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我国的传统音乐。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天的美好和音乐的魅力。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春晓》,并尝试分析歌曲中的民间音乐元素。
春晓课件啊啊

题:《春晓》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湘教版《音乐》实验教材第八册(四年级下册) 教学背景:我执教的学校是省级花园式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是市级电化教学实验学校。
多年来,学校十分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
我校生源多来自农村。
学校各项教学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及手段进行教学。
学校组织形式多样的艺术课外活动,如合唱队、舞蹈队,充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艺术才干,学校的艺术氛围十分浓厚。
学生情况:本课教学我使用多媒体音乐教室,并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学生面向讲台成半弧式的坐次罗列,学生数 36 人。
设计思路:按吟诗——咏歌——起舞三个环境进行教学。
遵循音乐教育“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审美原则,突出“立意美、情境美、音韵美”,充分体现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
教学目标:1、能充满感情地学会演唱歌曲《春晓》,体验词曲完美结合所表达的诗情画意。
2、能够与同学合作,熟练、准确、和谐的演唱《春晓》的二声部。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培养并体验与他人合作的成功感。
教学重点:细心揣摩、体验词曲的完美结合所表达的诗意。
开阔思路,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春晓》的意境。
教学难点:在第二乐段旋律和朗诵的合作做到声音和谐速度一致。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图片、多媒体课件。
课堂教学实录:《春晓》课堂实录一、吟诗激趣(情境导入)1、师生随《春晓》伴奏律动进入教室,初步体验歌曲意境。
(《春晓》这首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师生随着歌曲伴奏优美的旋律律动进入,达到开始就把学生引入到一个优美的意境中去。
老师用沉浸的表情和优美的背景音乐感染着学生,孩子们的表情天真、可爱、沉浸……)2、回顾学过哪些有关“春”的诗句。
师:(眼神巡视群体学生)同学们,你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生:(轻轻地)当寒冷的冬天离开我们,银装素裹的世界悄悄换上绿装。
生:(可爱的样子)冰雪消融;小草从泥土中探出了小脑袋;生:(无限遐想地样子)小鸟儿正舒展着翅膀,高兴地在天空翱翔。
春晓教案

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春晓》教学设计滨海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王彬教学目标1.能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春晓》,感受音乐与诗句的完美结合所表达的诗情画意。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的意境。
3.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材等。
教学设想:本课以春天为情境主题,让学生模仿春风的歌声,激起学习兴趣,在春风的歌声中穿插古诗《春晓》的朗诵,让同学们感受富有春天气息的绝美意境。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中不同的力度标记。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播放课件《春晓》后提问:1.现在是什么季节?2.你从哪里看出是春天?(生答后教师及时评价表扬鼓励)二、重点难点突破1.出示课件:师:在这美丽的春天里,春风姑娘也来到了我们的音乐课堂。
你看:她甩着长长的头发,迈着轻盈的舞步,唱着歌向我们走来了。
2.学唱春风姑娘的歌:(1)师弹琴分两句教唱一遍。
(2)生跟琴声用u轻声模唱一遍。
(3)生边唱边为春风姑娘伴舞(师与学生一起表演)。
(4)生生表演:男唱女舞、女唱男舞;或一三五组唱二四六组表演等形式。
(5)教师及时评价。
三、学习歌词1.师在学生的配乐声中朗诵古诗《春晓》。
师要求学生唱着春风的旋律魏老师配乐。
2.出示课件:古诗《春晓》师鼓励学生:采用让学生和老师比赛的形式朗诵古诗。
3.师及时评价鼓励表扬。
四、学习歌曲1.出示课件:完整的聆听歌曲一遍,师给这首歌曲伴舞。
并提问学生:你听了这首歌曲的心里有什么感受?2.再听歌曲一遍:提问:(1)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2)是什么速度的?(3)这首歌曲与以前学的歌曲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3.合唱部分节奏处理(1)出示课件:播放第二乐段一遍。
(2)学生自主练习节奏。
(3)师提示注意休止符:0(4)古诗节奏与春风旋律配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练习。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3课《春晓-范唱》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3课《春晓-范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春晓》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3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歌词简洁明了,旋律优美动听。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的学唱、理解和欣赏,以及对歌曲中的音乐元素的分析和讲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音乐元素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音乐表现力和欣赏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唱出歌曲《春晓》,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2.能够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等音乐元素,理解其特点和表现形式。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2.歌曲中的音乐元素的分析和理解。
3.歌曲的表现力和欣赏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进行歌曲的范唱,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2.分析法:教师对歌曲的音乐元素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
3.练习法:学生进行歌曲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4.欣赏法: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旋律图、音乐元素分析等。
2.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乐器,用于伴奏和范唱。
3.教学场地:教室或音乐厅,应具备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春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
然后引入歌曲《春晓》,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内容。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春晓》,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之后,教师进行范唱,学生跟随学唱。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歌曲的音准、节奏进行练习。
可以分句、分段进行,逐步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相互演唱,互相纠正,巩固所学内容。
四年级下音乐教学设计-春晓-湘教版

四年级下音乐教学设计-春晓-湘教版知识目标•了解古籍《诗经》中《春晓》的背景及内容。
•掌握歌曲《春晓》的曲调、歌词及唱法。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春晓》的唱法,锻炼学生的口腔肌肉,帮助学生练就好嗓子。
•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文化素质全面提高。
实施步骤第一课时:《春晓》的背景及内容介绍•课前准备:教师事先将《诗经》中的《春晓》背景及内容介绍准备好,可采用PPT或黑板演示。
•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春晓》歌曲的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该歌曲的发展历史及文化内涵。
•正文:通过PPT或黑板演示,给学生介绍《春晓》的背景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总结:让学生再次认识到这首歌曲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第二课时:学唱《春晓》•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CD或MP3等播放器,下载好《春晓》歌曲。
•导入:教师播放一遍《春晓》歌曲,让学生认识这首歌曲的曲调和旋律。
•正文:教师带领学生反复唱一遍《春晓》歌曲,重点讲解歌曲的唱法和口型。
•拓展:教师让学生自由发挥,表演自己的节奏和唱法。
•总结: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三课时:唱出心中的春天•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乐器或和声设备。
•导入:教师请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春天的感受,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表达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天。
•正文:通过学唱《春晓》歌曲,让学生体会到春天的美好,学习更好地表达对春天的祝福。
•拓展: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自由编曲,创作自己的春天歌曲,并且加入不同的节奏和音效。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总结通过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认知《春晓》这首歌曲的文化内涵和唱法。
同时,学生也能够通过这首歌曲展现自己的音乐才华,并体验到春天的美好。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3课《春晓》教案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3课《春晓》教案一. 教材分析《春晓》这首歌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通过歌词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歌曲旋律轻快,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这首歌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重点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春晓》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春晓》的歌词和旋律掌握。
2.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春天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示范教学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教学法: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春天的图片、歌曲《春晓》的音频和视频。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用具:乐谱、歌词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师提问:“你们对春天有什么印象?”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5分钟)播放歌曲《春晓》的音频,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美感。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3.操练(10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重点辅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5.拓展(5分钟)学生自由发挥,用乐器伴奏演唱歌曲。
教师鼓励学生创作春天的相关歌曲。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天的美好和音乐的魅力。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春晓》,并尝试创作春天的相关歌曲。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春晓》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春晓》教案一. 教材分析《春晓》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歌曲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歌词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歌曲的旋律优美,节奏轻快,适合四年级的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点,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识谱、唱歌和简单的音乐欣赏。
但每个学生的音乐水平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较强,而有的学生则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春晓》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春天的认识,感受音乐的美妙。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春晓》的旋律起伏较大,学生需要掌握好音高关系。
2.理解歌曲的歌词,感受春天的美景。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心得。
3.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景。
4.欣赏教学法:让学生欣赏其他春天的音乐作品,拓宽视野。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春晓》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3.准备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春天的特点,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
从而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引入对新歌曲的学习。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春晓》,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演唱,注意纠正学生在音高、节奏方面的错误。
在学生基本掌握歌曲后,教师可学生进行演唱比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4.巩固(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春晓》,学生跟唱。
同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如“歌曲中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色?”、“你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吗?”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湘艺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春晓》教案

教案设计《春晓》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甜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春晓》。
2、通过对歌曲《春晓》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并能用歌声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通过学习歌曲,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激发学生对古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1、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表达古诗的意境。
2、在二声部合唱中做到声音和谐。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踏着音乐节拍进教室。
(课件1)师:同学们,你们熟悉这首歌吗?是什么歌?生:熟悉,《春天在哪里》2、师: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歌曲,你看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呢?生:银装素裹的世界悄悄地换上了绿装;小鸟舒展着翅膀在天空翱翔;小草从地底下探出了小脑袋;小树苗也慢慢长高了……(课件2)师:真棒!在老师眼里你们就是一颗颗茁壮成长的小树!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做一条啊发声练习,让我们一起用声音来描绘小树是怎样长高的!3、发声练习(课件3)4、师:刚才我们看了几幅春天的图画,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老师也非常喜欢,其实不但我们喜欢,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也都为之倾倒,写了许多关于春天的诗,你么能说出一些学过的关于春天的诗句吗?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师:同学们真厉害,能把学过的诗句都记在脑海中!老师也有一首,大家听听熟不熟!(《春晓》)师:答对了!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诗里写了夜雨晓情、诗人梦醒后的感受,淡淡几笔就把春天的景色以及诗人对春光的喜爱和惜花的心情写了出来,唐诗不愧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现在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课件4)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根据这首古诗谱写的歌曲《春晓》(课件5)(二)、新授1、初听歌曲《春晓》。
师: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这首歌曲,一起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意境!(课件5)师:谁能说出歌曲表达的基本情绪?生:优美抒情、恬静婉转、感慨感伤!师:同学们的感觉非常准确,和老师的感触是一样的!2、再次听赏歌曲《春晓》。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三课 春晓|湘艺版

《春晓》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吟唱关于春天的画面、声音,领略春天的美和生机。
2.能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春晓》,体验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所表达地诗情画意,并对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的愿望。
教学内容:学唱春天的声音,感受春的诗情画意。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运用轻柔安静的声音及恰当的速度演唱歌曲《春晓》,以此来表达古诗的意境,体验音诗画相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难点:用春天的声音对音乐情绪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音诗画欣赏《春意盎然》师:有一位文学家朱自清用他的方式赞美春。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风轻俏俏的,心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课件播放)设计意图:创设这样唯美的情境,不仅为下面的教学做了情感上的铺垫,也让课堂一开始就给他们带来美的享受,激发他们对此探究下去的兴趣。
(二)新授1、布谷鸟的声音师:春天给人温暖、给人希望、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勃,那春天里的声音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呢?学:布谷鸟师:原来啊,是布谷鸟在唱歌,你想象一下,鸟儿停在高高的枝头,请你把学:跟唱师:看上面的顿音记号,希望我们同学唱得轻快、短促、跳跃。
再来一次......学:跟唱3、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情不自禁的发出感慨!(出示ppt)学:跟唱师:诶,你好像嘴里含着一口春雨的感觉,把嘴角往上扬一些,而且我们把顿音记号变成圆滑记号,要求声音圆润、连贯。
师:示范,学跟唱。
(三)在旋律中找声音。
(出示ppt)师:我们在春天里找到了这么多的声音,那老师考考你们,你能不能把这些声音在我的旋律中找到它们,如果你听到了请加入进来。
师:弹奏(两遍)学生:自行加入(四)整体演唱(出示ppt)师:弹奏,学跟唱1、完整一遍2、分组来一遍3、师:音乐是一首诗,音乐是一幅画,音乐中又有着诗情画意。
用歌声唱出你心中的画卷,心中的诗篇,让大家都能感受到你们歌声中的诗情画意!跟着伴奏歌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晓》
一、教学目标
1、能充满感情的学会演唱歌曲《春晓》,体验词曲完美结合所表达的诗情画意。
2、能掌握演唱这首歌曲的技巧,熟悉切分节奏音型,并能唱准这些音型。
3、在二声部和声中,体会歌曲的和声美,并通过与同学合作,感受合唱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注意三个乐段的情绪、力度、速度。
2、第二乐段的和声处理。
3、用甜美自然的声音愉快的演唱《春晓》。
三、教学难点
1、第二乐段的和声部分。
四、教学准备
钢琴、音响、课件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情景导入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有一句老话叫做“一年之计在于。
”?
生:“春”。
师:对,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春天的美景。
2、播放春天的图片。
(背景音乐维瓦尔第《四季——春》)
3、师:同学们,看到了这幅图片,听到了这个声音,你想到了什么?有没有想起一首古诗来?
生1:《春晓》生2:生3:
师:那么我们一起轻轻地将这首诗朗诵一遍。
(课件)生朗诵。
师:正如大家所说,我们从诗中听到了早晨小鸟的啼叫声,夜晚的微风细雨声,还看到了昨夜被风儿吹落的花瓣,一幅春天的景象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呢。
今天我们就是要学习这首歌曲。
首先,让我们模仿一下微风吹过耳边的声音。
(三)发声练习(课件)
1= C—E 2/4
1、老师弹琴范唱。
师:请同学们,静静的听我唱一遍(要求学生轻轻地唱)
2、老师弹琴带唱。
3、听琴齐唱
(四)新课教学
师:有位作曲家觉得这首诗的意境很美,把他谱成了歌曲,巧妙的将音乐与诗歌结合起来,请听!
1、教师范唱
师:听完之后,有谁来分享一下你的感受呢?
生谈感受。
2、教师带唱旋律。
师:唱过旋律之后,我们又更熟悉这首歌了,你能感觉到这首歌分成几个部分吗?
将歌曲分为A/B/C 三个部分(板书)
师:对,分成三个部分,我们英语中的ABC来将这首歌划分为A乐段、B乐段和C乐段,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A乐段。
3、学习A部分
a、聆听A部分
b、读歌词
师: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按节奏轻声的读歌词,体会歌词中的意境。
c、跟旋律唱la(教师带唱)
师:请大家跟随我一起用la模唱A乐段。
d、教师带唱歌词
师:接下来,我们把熟悉的古诗带入到优美的旋律中。
e、师生接龙
师:学会了吗?那我们来轻松一下,玩一个接龙游戏,我唱上一句,你们唱下一句。
f、听唱
师:我要考考大家了,现在我不带唱,听我的琴声,你们唱歌词。
g、完整演唱
师:你们真棒!现在你们能完整的将A乐段演唱一遍吗?
4、学习B部分
a、听音频,听听A、B部分有何不同
师:我们来听听B部分,你们觉得有什么不同?
讲解:这是两个声部同时进行合唱。
b、教师带学生学习高声部
师:请同学们跟着我的节奏来演唱。
c、教师带学生学唱低声部。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合作一下,看看我们的默契怎么样?你们来唱高声部,我来唱低声部,准备好了吗?
d、女生唱高声部,男生唱低声部。
(强调男生小声唱)
师:我们再来一遍。
e、AB部分合作一次。
师:你们的声音真好听,不如我们把刚刚学的两个乐段连贯起来,演唱一遍。
4、休息(播放音乐)
5、学习C部分
a、教师范唱。
b、跟琴直接唱
师:前面的AB乐段我们已经学完了,那最后的C乐段也难不倒大家了。
那就请跟着我的琴演唱。
c、最后一句手势带唱,淡淡的忧伤。
指导学生学会渐慢——换气——渐弱。
师:最后一句跟我来一次。
d、完整演唱。
师:咱们四(2)班的声音就像春风一样,听上去舒服极了,现在我们将A、B、C、三个乐段连贯起来,看看大家能不能做到。
6、和着音乐伴奏完整演唱一次
师:那现在不如跟着音乐伴奏一起来唱一遍怎么样?
(五)拓展表演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古诗,那现在在你头脑里面赶快搜索一下,有哪些古诗可以放到咱们今天学的这首歌曲旋律中来进行演唱呢?
(学生错误的情况)
师:有点不顺是不是,那你再想一想?还有谁想到了吗?
师:例:《静夜思》唱A段,请你唱几句?唱的真好听,这么短的时间内你又为这首歌填了一首词了。
(六)小结
师:大家课后还可以再想想,我们还可以把哪些诗唱出来呀?下节课一起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