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资产分析指标
国有企业资产经营分析报告

国有企业资产经营分析报告1. 引言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产经营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
本报告将对国有企业的资产经营进行分析,以期提供对国有企业资产经营的全面了解和有针对性的建议。
2. 国有企业资产概况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X万亿元。
其中,央企资产占比约为XX%,地方国有企业占比约为XX%。
国有企业资产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通信和金融等重要行业领域。
3. 国有企业资产经营情况分析3.1 资产增长率国有企业资产增长率是衡量其资产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数据分析,XX年度国有企业资产增长率为X%。
与上一年度相比,资产增长率有所下滑,主要受到宏观经济形势、行业竞争态势和管理效率等因素影响。
3.2 资产结构国有企业资产结构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比例分布上。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固定资产占比逐渐下降,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占比逐渐上升。
这种变化反映出国有企业加大了对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的投入,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3 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是评价国有企业资产经营效益的重要指标。
根据数据分析,XX年度国有企业资产收益率为X%。
与上一年度相比,资产收益率有所提升,主要得益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加强市场营销等措施的实施。
4. 国有企业资产经营问题分析4.1 资金压力国有企业业务规模庞大,运营成本高,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
由于部分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依赖于政策性贷款和直接拨款,导致了企业自身融资能力较弱,难以有效运用资金进行经营和创新投入。
4.2 固定资产过剩一些国有企业在过去的发展中,面临过度投资和规模扩张的问题,导致固定资产过剩。
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低,效益受到限制,需要进行资产处置和转型升级。
4.3 管理效率不高部分国有企业在管理体制、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管理效率不高。
这对于资产的运营和绩效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分析报告

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分析报告1. 引言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掌握或部分掌握所有权、持有大股东地位的企业。
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拥有大量国有资产,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报告将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国家经济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2. 国有资产的规模和结构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目前,我国国有资产总量已达到XX万亿元。
国有资产的组成结构主要包括非金融企业资产、金融企业资产和自然资源资产。
其中,非金融企业资产占比最大,约为XX亿元;金融企业资产占比约为XX亿元;自然资源资产占比约为XX亿元。
3. 国有资产对国家经济的意义3.1 支撑经济稳定发展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持经济的稳定和防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积极运作国有资产,国有企业能够稳定经济增长,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3.2 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国有企业具有技术实力雄厚、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能够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整合资源、引进先进技术,国有企业能够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3.3 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有企业在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如能源、交通、通信等领域。
国有企业通过控制重要产业和关键资源,保障了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发展利益。
4. 国有资产存在的问题4.1 资产流失和资产管理不规范由于历史原因和制度问题,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资产流失既包括非法流失,也包括低效利用和浪费现象。
此外,国有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的问题,未能充分发挥资产的潜在价值。
4.2 资本运作不灵活由于国有企业往往受到政府管理和行政干预的影响,决策过程缺乏市场机制的灵活性。
这导致了国有企业在资本运作和投资决策上难以及时调整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4.3 经营效率低下国有企业在一些领域和行业中经营效率较低,无法与民营企业相媲美。
这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在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之间存在矛盾,使得其过度追求政府任务导致管理效率不高。
国资委考核指标

国资委考核指标
国资委考核指标是指由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
资委)设定和实施的衡量国有企业运营质量和绩效的一系列指标。
这些指
标通常涵盖企业的财务状况、市场份额、技术创新、环保和社会责任等方面。
国资委考核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利润水平:利润是企业核心指标之一,能够反映企业经营效益。
因此,国资委考核指标中通常会评估国有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利润增长速度。
2.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体现,国资委考核
指标中通常会评估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情况,包括企业总资产、总负债、净资产等指标。
3.市场份额:市场份额是反映企业在特定市场中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国资委考核指标中通常会评估国有企业在自身行业中的市场份额变化情况。
4.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国家科
技创新的重要方面。
因此,国资委考核指标中通常会评估国有企业的技术
研发能力和创新业绩。
5.环保和社会责任:企业的环保和社会责任是反映企业综合素质的重
要指标之一。
国资委考核指标中通常会评估国有企业的环保和社会责任履
行情况。
总之,国资委考核指标是一个全面而细致的考核系统,能够客观地反
映出国有企业的运营质量和绩效,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国有企业资产经营分析报告

国有企业资产经营分析报告*生成时间:YYYY年MM月DD日*\*报告单位:XXX公司*摘要本报告旨在对国有企业的资产经营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参考意见。
通过对企业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效率等方面的综合评估,揭示出企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思路。
1. 企业资产规模分析1.1 总资产规模情况截至报告期末,该国有企业总资产规模为XXX亿元,同比增长X.X%。
总资产规模的增长主要受到企业自身的扩大投资和并购活动的影响。
企业资产规模的增长需要与盈利能力相匹配,否则可能面临盈利能力不足以支撑资产增长的风险。
1.2 资产结构分析资产结构是衡量企业资产配置合理性的重要指标。
根据资产负债表数据分析,该企业主要资产结构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其中,流动资产占比最高,说明企业具备较强的流动性和抗风险能力。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1 利润总额情况报告期内,该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
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主要受益于运营效率的提升和盈利模式的优化。
但是,在经济下行周期或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企业盈利能力可能面临下降的压力。
2.2 盈利模式分析通过对企业盈利构成的分析,发现该企业主要依靠XXX业务实现盈利。
然而,过度依赖某一业务可能面临行业风险和市场变化的挑战,因此建议企业在拓展新业务和调整盈利模式方面加大力度。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3.1 偿债能力情况报告期内,该国有企业的偿债能力呈现稳定的态势。
根据资产负债表数据分析,企业资产负债率为XX%,处于合理范围内。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中长期偿债能力和本息偿还能力都较为稳定。
3.2 偿债能力的影响因素企业的偿债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资产负债比例、资金周转速度、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等。
企业应关注并合理控制这些因素,以保持稳定的偿债能力。
4. 企业运营效率分析4.1 资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资办对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国资办对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国有资产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富和利益。
为了更好地管理国有资产,促进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提出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旨在科学评价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
1.资产规模指标资产规模是国有企业最基本的评价指标之一。
它是衡量国有企业资产数量大小的标准,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资产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生产能力和利润水平。
因此在评价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水平时,资产规模指标是不可或缺的。
2.盈利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是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益。
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直接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的引入,对提高国有企业在盈利能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可以加快扩大国有企业的收益和利润率,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具有商业性和竞争力。
3.创新能力指标创新能力是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企业在技术、产品等方面的创新水平和能力。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必须具备提高产品品质、缩短周期、降低成本以及不断开发新产品等创新能力。
同时,企业还必须具备持续改进和创新的意识和思维,保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4.管理水平指标管理水平是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企业管理的组织架构、运作流程、管理模式、内部管理系统等方面的水平。
国有企业必须对管理流程进行全面规划和整合,与时俱进地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绩效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5.社会责任指标社会责任是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企业在社会上的责任和义务。
企业应以回报社会为目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
选择符合环保、安全、健康、公正等要求的经营方式,表现出对公共利益的关注,使企业在市场上的声誉和竞争力更上一层楼。
泛指标体系中,国资办将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的科学性、有效性,提高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帮助国有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
国有企业考核指标

国有企业考核指标
一、经济效益指标:
1.资产收益率:该指标能够反映企业资产使用效率和盈利能力,一般
来说,资产收益率越高,代表着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越高。
2.利润增长率:该指标能够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增长情况,以及企业
发展的潜力,利润增长率越高,代表着企业的发展前景越好。
3.资本积累指标:该指标包括资本积累速度和资本积累规模,在经济
转型期,资本积累指标能够反映企业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二、社会效益指标:
1.就业贡献率:该指标能够反映企业对就业的贡献,尤其是对于提供
稳定就业机会的行业,就业贡献率越高,代表着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越强。
3.社会公益指标:该指标包括企业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如
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捐款和赞助。
三、环境效益指标:
1.能源消耗率:该指标能够反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能源使用情况,
能源消耗率越低,代表企业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程度越高。
2.减排排放量:该指标能够反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
和固体废物量,减排排放量越低,代表企业在环境治理上的成就。
3.生态保护指标:该指标包括企业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和举措,如植树造林、生态修复等。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考核指标涵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考核,可以全面评估企业的发展情况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为企业提供改进和发展的指导,进而推动国有企业具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国有资产统计评价概述

国有资产统计评价概述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所有、管理和支配的各种资源和财产。
为了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评价国有资产的价值和贡献显得尤为重要。
国有资产统计评价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统计指标和方法,对国有资产进行分析、衡量和评价的过程。
本文将概述国有资产统计评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一、国有资产统计评价的目的国有资产统计评价的目的在于客观地反映国有资产的价值和贡献,帮助相关部门和决策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国有资产作为国家财产,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对国有资产的评价必须准确、全面、可靠。
二、国有资产统计评价的指标1.资产总额:国有资产的总量,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
2.净资产:国有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净值。
3.盈利能力: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可以通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等指标进行评价。
4.资产负债率:国有资产与负债的比率,反映国有资产负债情况。
5.资产收益率:国有资产的收益率,可以通过利润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进行计算。
6.资本回报率:国有资产的投资回报率,可以通过利润总额与资本总额的比率进行计算。
三、国有资产统计评价的方法1.数据收集:通过各种途径如统计调查、报表填报等方式,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2.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清洗和加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数据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各种统计和分析,计算相关指标和评价结果。
4.结果评估:对计算得出的评价结果进行评估和解释,为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参考和依据。
四、国有资产统计评价的应用国有资产统计评价在多个领域和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决策:国有资产统计评价可以为国家经济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帮助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2.企业管理:国有资产统计评价可以指导国有企业的管理决策,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效益和盈利能力。
3.资产监管:国有资产统计评价可以帮助国家监管部门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管,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国有企业考核指标 分解

国有企业考核指标分解
国有企业考核指标的分解主要依据企业类型和所处行业的不同特点来进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国有企业考核指标:
1. 经济效益指标:主要考核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营增长、资产质量等。
具体指标包括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收入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
2.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主要考核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
具体指标包括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国有资产贡献率等。
3. 运营效率指标:主要考核企业的运营管理效率。
具体指标包括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
4. 债务风险指标:主要考核企业的债务风险情况。
具体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
5. 质量管理指标:主要考核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具体指标包括产品合格率、客户满意度等。
6. 社会效益指标:主要考核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
具体指标包括环境保护、社会公益事业等。
7. 创新能力指标:主要考核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
具体指标包括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专利申请数量等。
8. 人力资源指标:主要考核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具体指标包括员工满意度、人才储备等。
9. 风险控制指标:主要考核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能力。
具体指标包括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合规管理等。
这些考核指标可以综合运用,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以确保考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国有控股企业资产分析报告

国有控股企业资产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国有控股企业是指国家在经济运行中拥有主导地位和重要影响力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本次报告中,我们将对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进行分析,以了解其资产状况和结构,为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二、资产总额分析通过对国有控股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资产总额逐年呈增长趋势: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总额在过去几年中逐年增长,展现出企业发展的积极态势。
例如,2018年的资产总额为X亿元,而2019年的资产总额为Y亿元,增长了Z%。
2. 部分行业资产规模较大:国有控股企业涵盖了多个行业,其中一些行业的企业资产规模较大。
以能源行业为例,该行业的主要企业的资产规模较大,占据了国有控股企业总体资产的一定比例。
3. 资产构成多样化: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结构相对多样化,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
固定资产主要包括厂房、设备、土地等,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等。
三、资产结构分析通过对资产结构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固定资产占比较高:固定资产在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占据较大比例。
这是因为国有控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购买固定资产以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
2. 流动资产占比适中:流动资产在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占据适中比例。
这是因为流动资产具有较高的流动性,能够应对企业经营中的各种需求和风险。
3. 无形资产占比较低:国有控股企业的无形资产占比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无形资产的获取和管理相对较为复杂,同时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四、资产利用效率分析资产利用效率是评估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运营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企业的资产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利用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资产利润率较高: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利润率相对较高,说明企业的资产运营能够带来较高的利润。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解析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解析1. 引言国有资本金是指国家通过对部分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所形成的资本,它承担着推动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而国有资本金的效绩评价指标则是对国有资本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和衡量的依据。
本文将对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进行解析,探讨其背后的含义和作用。
2.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的分类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可以分为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大类。
2.1 财务指标财务指标主要从资本收益、资本保值和资本运作三个方面来评价国有资本金的使用效果。
2.1.1 资本收益指标资本收益指标包括净利润率、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回报率等。
通过评估企业的利润水平和资本回报情况,可以判断国有资本金的使用是否能够实现预期收益。
2.1.2 资本保值指标资本保值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的股价、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
它们可以反映国有资本金的市场表现,进一步衡量资本的价值是否得到保值。
2.1.3 资本运作指标资本运作指标主要关注企业的投资收益、财务风险、资本投入效率等方面。
通过分析企业的投资决策、运作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可以评估国有资本金在企业发展中的运作效果。
2.2 非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主要从社会效益、环境保护和员工福利等方面考虑国有资本金的效绩。
这些指标更多地关注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
2.2.1 社会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包括就业创造、税收贡献、贫困alleviation 等方面的指标。
通过分析这些指标,可以评估国有资本金对社会的正面影响。
2.2.2 环境保护指标环境保护指标主要关注企业的环境责任履行情况,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指标。
通过评估企业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实施效果,可以衡量国有资本金对环境的保护程度。
2.2.3 员工福利指标员工福利指标主要涉及企业对员工的薪酬福利、职业健康安全和培训发展等方面的关注程度。
通过评估这些指标,可以判断国有资本金对员工的关怀程度。
3.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的作用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对于指导国有资本金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是衡量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绩效的重要工具。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制定明确的指标,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科学、定量化地评估和考核,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有资产价值和增加国家财富做出贡献。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应具备可操作性、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敏感性、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和社会稳定的支持性等特点。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的示例: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1.国有企业资产总值增长率2.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3.国有企业净资产收益率4.国有企业经营效益指标(包括销售收入、利润等)二、国有资产结构调整1.国有资产投资结构状况2.国有资产运营效率3.国有资产合理利用率4.国有资本布局合理性三、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1.国有企业环境保护情况2.国有企业员工福利待遇3.国有企业社会捐赠和公益事业支出情况4.国有企业与民众之间的沟通和反馈机制四、国有资产运营管理能力1.国有企业创新能力2.国有企业市场占有率3.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4.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五、国有资产风险防控1.国有企业腐败和违法行为防范和处理2.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情况3.国有资产流失和滥用防治措施4.国有企业资金运营风险控制六、国有企业和转型1.国有企业重组和改制情况2.国有企业经营结构优化情况3.国有企业转型和创新成果4.国有企业总体目标完成情况以上仅是一个简单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示例,实际的指标体系需要根据具体国情和国有资产管理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注重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结合,及时跟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动态变化,以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
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评价

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评价在国有企业中,经济效益评价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和评估其经营状况、财务健康以及利润能力。
本文将就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评价进行讨论,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的局限性。
一、国有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如净资产收益率、利润增长率、毛利率等。
非财务指标主要关注企业的运营情况,如市场份额、员工满意度、创新能力等。
1. 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企业每一单位净资产所获得的收益水平,是投资者评估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依据。
一般来说,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
2. 利润增长率利润增长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之一。
它可以反映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利润的增长程度,是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
利润增长率越高,说明企业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 毛利率毛利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所取得的毛利润与销售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
毛利率越高,说明企业对产品的控制力和市场定价能力较强。
4. 市场份额市场份额是衡量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企业在特定市场中所占有的销售份额比例,是衡量企业市场地位的重要依据。
市场份额越高,说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越明显。
二、国有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方法评价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比较法、趋势分析法、财务比率分析法等。
以下将介绍其中两种常用的评价方法。
1. 比较法比较法是一种常用的国有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它通过将企业的经济指标与同行业或同类型企业进行比较,来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
比较法可以帮助企业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
2. 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企业历史数据的分析来评价其经济效益的方法。
它主要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指标的变化趋势,如净资产收益率、利润增长率等,来判断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有改善或下降的趋势。
国有企业资产经营情况报告

国有企业资产经营情况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国有企业的资产经营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以便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笔者对多个国有企业的经营数据进行了调研和整理,通过详细分析企业的资产运营情况,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本报告希望提供给政府部门和企业管理者参考,以推动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 资产总额与增长趋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涵盖的国有企业的总资产为XXX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XX%。
资产总额的增加主要得益于企业的拓展与扩张,并且一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进行了资产结构的调整。
2.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涵盖的国有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XX%,相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资产负债率的下降主要得益于企业优化运营模式、提升经营效益以及降低财务风险的举措。
3. 资本回报率资本回报率是衡量企业资本运作效率的指标。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涵盖的国有企业的平均资本回报率为XX%,相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
资本回报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企业加大研发创新力度、提升市场竞争力以及优化企业内部管理。
4. 资产利润率资产利润率是衡量企业利润获取效率的指标。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涵盖的国有企业的平均资产利润率为XX%,相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资产利润率的下降主要得益于企业经营成本的提高、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5. 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根据对国有企业资产经营情况的分析,为改进企业的经营状况,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加强战略规划:企业应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以保持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
-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培养高端人才,提升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品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 优化资产结构:调整资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无效资产,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国有企业资产统计报告

国有企业资产统计报告概述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责任。
为了全面了解国有企业的资产情况,本报告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
数据来源和方法本报告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报告以及各国有企业的年度财务报表。
在数据分析方法方面,本报告主要使用了资产负债表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偿债能力分析等方法。
国有企业总资产分析根据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全国国有企业的总资产为10万亿元,较上年增长了8.6%。
其中,国有大型企业的资产总额达到5.4万亿元,较上年增长了9.2%;中型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额为2.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了7.3%;小型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额为2.4万亿元,较上年增长了6.1%。
总体上看,国有企业的资产规模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从资产负债表分析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的资产主要集中在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方面。
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约为55%,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约为35%。
这种资产分布结构体现了国有企业的资金相对充裕,资产的流动性较高。
盈利能力分析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在过去几年呈现出不断提升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国有企业的净利润总额为1.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了6.8%。
其中,国有大型企业的净利润总额为0.9万亿元,较上年增长了7.2%;中型国有企业的净利润总额为0.4万亿元,较上年增长了6.5%;小型国有企业的净利润总额为0.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了6.1%。
可以看出,不论企业规模大小,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都在提升。
偿债能力分析国有企业的偿债能力在过去几年也呈现出较好的表现。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60%,较上年减少了2个百分点。
国有大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55%,较上年减少了3个百分点;中型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60%,较上年减少了2个百分点;小型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65%,较上年减少了1个百分点。
国有资产运营绩效分析

国有资产运营绩效分析国有资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运营绩效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增长、社会的稳定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对国有资产运营绩效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有助于发现问题、优化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和增值能力。
一、国有资产的范畴与重要性国有资产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国家持有的土地、矿产资源、金融资产等。
这些资产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首先,国有资产为国家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国有企业的盈利、国有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都为国家财政做出了贡献,支持了国家的各项建设和公共服务开支。
其次,国有资产在关键领域和行业中发挥着引领和调控作用。
在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如能源、交通、通信等,国有资产的主导地位有助于保障国家的战略安全和经济稳定。
此外,国有资产还承担着社会责任,如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就业、推动科技创新等。
二、国有资产运营绩效的衡量指标要准确评估国有资产的运营绩效,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常见的指标包括:1、财务指标资产收益率:反映资产的盈利能力,是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
资产负债率:衡量企业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
营业收入增长率:体现企业业务的发展速度。
2、经营指标市场占有率:反映企业在所属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创新能力:如研发投入占比、新产品推出数量等。
成本控制水平:包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的控制效果。
3、社会效益指标就业贡献: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和质量。
环境保护: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节能减排、资源利用等方面的表现。
公共服务质量:如国有企业提供的基础设施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
三、国有资产运营绩效的影响因素国有资产运营绩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体制政企关系是否清晰:政企不分可能导致行政干预过多,影响企业的自主经营和决策效率。
内部管理架构是否合理:部门设置、职责分工是否明确,决策流程是否顺畅等。
2、市场竞争环境行业竞争程度: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国有资产需要不断提升竞争力以保持良好绩效。
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财务指标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庞大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其财务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是衡量这些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标准,也是评估国家经济实力和经济政策有效性的重要依据。
一、营业收入和利润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是反映企业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营业收入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通过销售产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收入,是企业核心经营活动的直接体现。
利润则是企业在扣除营业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后的净收益。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这得益于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这些企业通过投资扩大产能、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多种方式,推动了经济增长,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仍然稳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经济起到了稳定作用。
二、资产负债状况资产负债状况是评估企业稳定性及偿还能力的重要指标。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资本市场的稳定至关重要。
从总体上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投资能力。
高资产负债率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企业的资金优势,投资扩大产能和市场份额,推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注意控制企业的负债水平,以免过度依赖债务融资,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增大。
同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质量也是关注的焦点。
随着国家不断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规范,企业和金融机构加强了对坏账和不良资产的处置工作,资产质量逐步改善。
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和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三、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活动的健康状态的重要依据。
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总体稳定,企业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相对较高,显示出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质量较好。
国有资产统计分析报告

国有资产统计分析报告国有资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推动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全面了解国有资产的状况,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和效益,我们对国有资产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
本报告将对国有资产的规模、结构、分布、运营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阐述和分析。
一、国有资产的规模截至统计时间,国有资产总额达到了具体金额,较上一年度增长了增长率。
其中,流动资产为金额,固定资产为金额,无形资产为金额,长期投资为金额。
从资产规模的增长趋势来看,近年来国有资产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这主要得益于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
二、国有资产的结构1、按资产形态划分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占国有资产总额的比例。
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占比为比例。
无形资产:如土地使用权、专利技术、商标权等,占比为比例。
长期投资:包括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占比为比例。
2、按行业划分工业领域:国有资产在工业领域的分布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能源、钢铁、机械制造等行业,占国有资产总额的比例。
服务业领域:包括金融、交通运输、通信等行业,占比为比例。
农业领域:国有资产在农业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占比为比例。
3、按企业性质划分国有企业:国有资产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占比为比例。
国有控股企业:占比为比例。
国有参股企业:占比为比例。
三、国有资产的分布1、地区分布国有资产在地区之间的分布不均衡。
东部地区国有资产规模较大,占全国国有资产总额的比例,这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国有企业数量多、规模大。
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国有资产规模相对较小,分别占比为比例和比例。
2、产业分布国有资产在产业之间的分布也存在差异。
在基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国有资产的投入较大,如能源、交通、通信、高新技术等产业,占国有资产总额的比例。
而在一些竞争激烈的一般性制造业和服务业,国有资产的分布相对较少。
国有资产运营绩效分析

国有资产运营绩效分析国有资产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运营绩效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繁荣与稳定。
对国有资产运营绩效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发现问题、优化管理、提高效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
一、国有资产的概念与分类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及其收益、拨款、接受馈赠、凭借国家权力取得或者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种类型的财产或者财产权利。
从形态上,国有资产可以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从分布领域来看,涵盖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源资源、金融产业等众多行业。
二、国有资产运营绩效的衡量指标(一)财务指标1、资产收益率:反映资产的盈利能力,是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
2、资产负债率:体现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
3、营业收入增长率:表明企业业务的发展速度和市场拓展能力。
(二)非财务指标1、社会贡献度:包括对就业的促进、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的贡献。
2、创新能力:在技术研发、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投入和成果。
3、市场竞争力: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市场份额等。
三、影响国有资产运营绩效的因素(一)宏观经济环境国家的经济政策、经济周期、市场供求关系等宏观因素,会对国有资产运营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在经济繁荣期,市场需求旺盛,国有资产运营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绩效;而在经济衰退期,市场需求萎缩,运营绩效可能会受到抑制。
(二)行业竞争态势不同行业的竞争程度和发展前景各异。
处于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可能面临较小的竞争压力,但也需要关注行业政策的变化;而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国有资产运营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以应对来自国内外企业的挑战。
(三)企业内部管理1、治理结构: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运营效率。
2、人才队伍: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3、创新机制: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和机制有助于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国有资产运营绩效的现状分析(一)部分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在一些关键行业,如能源、交通等,国有企业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和整合,实现了规模经济,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增强了国家在这些领域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国有企业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国有企业公司财务分析报告一、公司背景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出资或控股的企业,其发展与国家经济政策和国计民生息息相关。
本次财务分析报告将对某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以期给出相应的建议。
二、财务指标分析1. 资产负债状况资产负债状况是评估企业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该企业的总资产规模较大,表明企业拥有较高的资本实力。
- 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占资产负债比例较高,表明企业存在较高的债务风险,需要注意偿还能力。
2. 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评估企业经营业绩的核心指标。
通过对该企业的利润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近几年企业的净利润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说明企业发展较为稳定。
- 利润率较低,说明企业在盈利能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 每股收益较稳定,这是投资者关注的重要指标。
3. 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是评估企业应对债务压力的能力指标。
通过对该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流动比率较高,说明企业具备一定的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较低,虽然流动性较高,但仍需要注意应对债务的能力。
4. 运营能力运营能力是评估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指标。
通过对该企业的运营能力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说明企业面临较多的财务风险。
- 存货周转率较低,需要关注存货的管理和库存风险。
三、风险与建议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风险及建议:- 该企业存在较高的债务风险,需要加强债务管理,控制借款规模,并加强偿债能力。
- 盈利能力较低,需要通过提高销售利润率、降低成本费用率等方式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较低,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和库存管理,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四、结论综上所述,在财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该国有企业在资产负债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整体处于稳定发展的轨道上。
合理的风险管理和实施有效的经营策略,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企业资产分析指标一、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
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净额/ 平均资产总额总资产周转天数=360宁总资产周转率(次)公式中:营业收入净额是减去销售折扣及折让等后的净额。
平均资产总额是指企业资产总额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
数值取自《资产负债表》其计算公式为:平均资产总额= (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 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
通过该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反映企业本年度以及以前年度总资产的运营效率和变化,发现企业与同类企业在资产利用上的差距,促进企业挖掘潜力、积极创收、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一般情况下,该数值越高,表明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
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高。
二、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指企业一定时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评价企业资产利用率的另一重要指标。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X10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是指企业当期销售产品、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减去折扣与折让后的数额。
数值取自《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是指企业流动资产总额的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
数值取自企业《资产负债表》。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年初数+流动资产年末数)/2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是从企业全部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流动资产角度对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影响企业资产质量的主要因素。
要实现该指标的良性变动,应以主营业务收入增幅高于流动资产增幅做保证。
通过该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充分有效地利用流动资产,如降低成本、调动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用于短期投资创造收益等,还可以促进企业采取措施扩大销售,提高流动资产的综合使用效率。
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利用越好。
在较快的周转速度下,流动资产会相对节约,相当于流动资产投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周转速度慢,则需要补充流动资金参加周转,会形成资金浪费,降低企业盈利能力。
三、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指公司年末的负债总额同资产总额的比率。
表示公司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该指标是评价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
同时也是一项衡量公司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能力的指标,也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 100%1、负债总额:指公司承担的各项负债的总和,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2、资产总额:指公司拥有的各项资产的总和,包括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
这个比率对于债权人来说越低越好。
因为公司的所有者(股东)一般只承担有限责任,而一旦公司破产清算时,资产变现所得很可能低于其帐面价值。
所以如果此指标过高,债权人可能遭受损失。
当资产负债率大于100%,表明公司已经资不抵债,对于债权人来说风险非常大。
如果举债很大,超出债权人心理承受程度,企业就借不到钱。
如果企业不举债,或负债比例很小,说明企业畏缩不前,对前途信心不足,利用债权人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很差。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应当审时度势,全面考虑,在利用资产负债率制定借入资本决策时,必须充分估计预期的利润和增加的风险,在二者之间权衡利害得失,作出正确决策。
四、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指流动资产总额和流动负债总额之比。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还有一个与之相关的概念是速动比率quick ratio, QR, 0只=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其中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的那部分资产,如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是用来表示资金流动性的, 即企业短期债务偿还能力的数值,前者的基准值是2,后者为1。
但应注意的是, 流动比率高的企业并不一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就很强,因为流动资产之中虽然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变现能力很强,但是存货、待摊费用等也属于流动资产的项目则变现时间较长,特别是存货很可能发生积压、滞销、残次、冷背等情况,流动性较差。
而速动比率则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因为速动资产就是指流动资产中容易变现的那部分资产。
衡量企业偿还短期债务能力强弱, 应该两者结合起来看,一般来说如下:CR<1and QR<0.5 资金流动性差;1.5<CR<2and0.75<QR<1 资金流动性一般;CR>2andQR>1资金流动性好。
五、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销售净值的百分比,通常称为毛利率。
其中毛利是销售净收入与产品成本的差。
销售毛利率计算公式:销售毛利率=(销售净收入 -产品成本)/销售净收入x 100% 。
通常,分析者主要应考察企业主营业务的销售毛利率。
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主营业务销售毛利率=(主营业务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x 100%。
销售毛利率,表示每一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
销售毛利率是企业销售净利率的最初基础,没有足够大的毛利率便不能盈利。
1、销售毛利是销售净额与销售成本的差额,如果销售毛利率很低,表明企业没有足够多的毛利额,补偿期间费用后的盈利水平就不会高;也可能无法弥补期间费用,出现亏损局面。
通过本指标可预测企业盈利能力。
2、可以评价商业企业存货价值水平。
当前后各期毛利率大致相同时,企业可以:期销售净额*毛利率=本期销售毛利本期销售净额-本期销售毛利=本期销售成本本期可供销售商品总成本-本期销售成本=期末存货成本价值这叫做存货盘存的毛利率法3、有利于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水平的比较分析。
销售毛利是企业在扣除期间费用,所得税费用前的盈利额。
分析毛利率额指标便能剔除不同所得税率,以及不同期间费用耗费水平所带来的不可比因素影响。
六、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
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净资产收益率可衡量公司对股东投入资本的利用效率。
它弥补了每股税后利润指标的不足。
例如。
在公司对原有股东送红股后,每股盈利将会下降,从而在投资者中造成错觉,以为公司的获利能力下降了,而事实上,公司的获利能力并没有发生变化,用净资产收益率来分析公司获利能力就比较适宜。
如果说净资产收益率的年度目标值是 2.8%,目前至4 月末,净资产收益率为 1.6%合理;净资产收益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假定各月净利润均为正数)。
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润/净资产*1 七、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又称总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回报率、资产总额利润率。
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平均总资产之间的比率。
用以评价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的重耍指标。
总资产报酬率的计算公式为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总资产x 100%其中,平均总资产=(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为什么计算总资产报酬率指标包括利息支出?因为,既然采用全部资产,从利润中没有扣除自有资本的等价报酬——股利,那么,同样也不能扣除借入资本的等价报酬——利息。
何况从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来看,利息间利润具有同样的经济意义。
总资产报酬率高,说明企业资产的运用效率好,也意味着企业的资产盈利能力强,所以,这个比率越高越好。
评价总资产报酬率时,需要与企业前期的比率、同行业其他企业的这一比率等进行比较,并进一步找出影响该指标的不利因素,以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
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资产利用效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指标越低,说明企业资产利用效率低,应分析差异原因,提高销售利润率,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1.表示企业全部资产获取收益的水平,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投入产出状况。
通过对该指标的深入分析,可以增强各方面对企业资产经营的关注,促进企业提高单位资产的收益水平。
2.一般情况下,企业可据此指标与市场资本利率进行比较,如果该指标大于市场利率,则表明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进行负债经营,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
3.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投入产出的水平越好,企业的资产运营越有效。
八、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期间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表明每付出一元成本费用可获得多少利润,体现了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
该项指标越高,利润就越大,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
成本费用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宁成本费用总额X100% 式中的利润总额和成本费用用总额来自企业的损益表。
成本费用一般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和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分析时,可将成本费用与营业利润对比,计算成本费用营业利润率指标。
其计算公式如下:成本费用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额宁成本费用总额x 100%如利润中还包括其他业务利润,而其他业务利润与成本费用也没有内在联系,分析时,还可将其他业务利润扣除。
其中:成本费用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如果能够获得其他业务支出数据的,还应当包括其他业务支出数据。
如果无法获得其他业务支出数据的,计算公式也可以变为: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十(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利润))x l00%需要指出的是,成本费用利润率中的利润,应当是指营业利润,而非利润总额。
这是因为:1、利润总额中除了包括营业利润以外,还包括了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等非营业性收入在内。
2、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是用于反映企业的正常的营业活动获利能力,因此,成本费用只包括与营业活动有关的成本及费用,即营业利润前发生的各类成本及费用。
所以,基于上述原因,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中的利润,应当使用营业利润,而非利润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