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总结资料
初三物理实验总结
初三物理实验总结初三物理实验总结(精选8篇)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
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物理实验总结(精选8篇),欢迎大家分享。
初三物理实验总结1在这学期的工作中,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本人努力完善实验室管理,促进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现把本学期的物理实验室管理工作总结如下:1、注意安全并加强实验室财产和仪器的保管、维护、借出、收回、使用等方面的规范化管理。
2、做好所有仪器的清点、上架和造册登记,做到整洁、规范,项目清楚。
3、熟悉了新增仪器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做好仪器的保养和维护,对危险品按照要求进行安全处理。
对学校购置的新仪器及时安装调试交付使用。
4、做好防尘、防火、防虫、防毒品挥发等防患措施。
5、做好易耗品和仪器破损登记。
6、配合科任教师准备好各个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为实验教学带给方便。
并常协助教师进行仪器调配、改善、布置,以适合实验需要,提高课堂实验教学质量。
7、按质按量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任务,高二年级实验考试合格率为100%,并获得教师的一致好评。
8、坚持出勤值班,维护教学秩序,为教师学生及学校有关方面使用实验室带给方便。
9、做好安全、卫生清洁工作,同时强化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对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地对进行批评教育。
10、理解有关主管部门检查。
虚心理解意见和推荐,总结经验,改善实验室管理工作。
11、同时我还认真完成了学校分配给我的其它工作。
总之,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这一学期以来,我用心、主动、热情的为物理教师及学生服务,开展好实验教学,为学生学好物理创造了前提条件。
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点,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弥补不足,减少缺点,使自己的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初三物理实验总结2物理实验室是学生学习和进行物理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学校领导一贯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今年又新添了仪器和设备,为每个学生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15篇
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15篇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1这一学期,我们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实验室的相关工作安排,以用心发挥实验室的功能,为学校的理科课程的教育、教学尽责尽力。
本学期实验室完成了课程规定的所有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实验开设率为100%,出色地完成了学校相关的教育、教学任务。
同时,开展的学生实验效果好,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和收获颇多。
无实验事故发生。
其次,我们努力工作,用心地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
努力做好自己的实验室工作。
在这中间,努力挖掘实验室的资源和潜力,创造条件尽可能进行学生每人都能够独立进行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和动手潜力。
这样一来,它不仅仅丰富了学生个人的实验的资料,也强化了学生动手活动的时间,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带给了机会和创造了条件。
同时激发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物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了自己应有的努力,赢得了领导和其他任课教师的肯定和一致好评。
实验室在完成学科工作的同时,他们也用心理解各自学科的兴趣小组活动安排。
为学生的课外活动带给了有益的场所。
本学期已经理解兴趣小组活动10次,学科活动12次。
探究性实验4次,完成兴趣实验12个。
第三、规范实验室管理工作,做到帐册完备,手续齐全。
在实验室的工作中,我们实验室的已经构成自己的特色。
目前,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到已经到位,帐册资料也已经全部登记造册,为广大师生的实验开展带给了极大的方便。
为了更加严格规范,在开展各种实验活动中,做到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小组实验,务必做到先实验通知单,再安排相关的实验活动。
每一次的实验后都要的实验记录,有实验信息反馈和意见。
对于承购的实验用品,做到先打购物申请和计划,再进行采购,并按照财务制度进行,新物品进入实验室后,立刻进行验收,并登记造册,入室入柜,进入专项管理程序。
对于破损物品,有记录、赔偿登记,有当事人的鉴字和证明,报损后及时记入相关台帐,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第四、做到学生实验与学生潜力培养相结合。
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8篇
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8篇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篇1一、重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物品,加强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教学1、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和校本课程配备足够的教具、学具,以满足教师和学生探究活动的全部需求。
2、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教学方法,做好实验准备,不断增加和更新仪器设备,以保证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教学。
3、重视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全面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创新能力。
二、努力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水平1、实验教师要提前做好仪器、药品、材料的准备工作,教师上课前应先试做,以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实验预习,对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方法作全面了解,保证课上顺利地实验。
3、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实验,教师应先示范,装置复杂、难度大的实验,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步完成。
4、实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按课本要求,按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分析思考,得出结论。
5、在实验课上,教师、实验教师要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实验结束时,要做全班讲评,对失败的实验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有条件的允许学生重做。
6、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报告的项目,做好实验记录,并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三、定期开放实验室,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效益,利用身边的物品、材料为物理实验提供便利,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和小创造。
四、在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搞好物理实验教学的同时,还要搞好教学仪器整理、建档、修理,并做好记录,全面服务于整个物理教学。
五、全面做好初三毕业班实验技能考试的准备工作,做到准备充分、仪器到位、措施得力、操作规范、技术过硬、报告准确、成绩优秀。
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篇2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对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对物理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学期我对实验进行了探究性的研究,现对本学期工作进行总结。
一、确定指导思想,强化教学目标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通过挖掘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有机地把课内探索延伸到课外。
物理初三实验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初三实验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三物理实验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下面是初三物理实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力的实验知识点1. 弹力实验:弹簧的特性可以通过加载不同的质量块,在弹簧的伸缩过程中观察质量块的位移和弹簧的变形情况,了解弹力与伸缩量的关系。
2. 摩擦力实验:滑动摩擦力和静止摩擦力在倾斜平面上放置物体,在不同的角度和摩擦系数的情况下,测量物体的加速度,通过比较重力和滑动摩擦力或静止摩擦力的大小,了解摩擦力与物体质量和摩擦系数的关系。
3. 浮力实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条件将不同形状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察物体的浮沉情况,并记录浮力的大小和物体的体积,通过分析比较,了解物体浸没的条件和浮力的原理。
二、光的实验知识点1. 光线的传播实验:光的直线传播在黑暗的环境中,利用点光源发射光线,观察光的传播路径,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定律。
2. 运用反射定律实验:光的反射定律利用反射仪或反射板,照射入射光线,观察反射光线,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并比较分析,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3. 光的折射实验:光的折射定律在实验中将光线从空气射入介质中,观察光线的折射方向,通过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验证光的折射定律。
三、电的实验知识点1. 电池组成实验:电池的极性通过连接电池和灯泡,观察灯泡的亮暗情况,确定电池的极性并区分正负极。
2. 串、并联电路实验:电流的分布利用电池、导线和灯泡构成串联和并联电路,测量电流和电压,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布情况。
3. 电阻的测量实验:电阻的大小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的电流和电压,通过计算得到电阻的大小。
四、声的实验知识点1. 声音的传播实验:声音的传播路径利用声源和麦克风,观察声音的传播路径和传播特性,例如声音的直线传播、反射和衍射等。
2. 音叉的共振实验:共振现象利用音叉和共鸣管进行实验,通过调整共鸣管的长度,观察共振现象,了解音叉的共振频率和共鸣管的共振条件。
初中物理实验总结5篇精选
初中物理实验总结5篇精选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精心挑选的工作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初中物理实验总结篇一一、指导思想: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
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
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形成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
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主要工作:1、及时做好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关键所在,因为物理实验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
实验演示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
而新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比以前增加了许多,为此,首先要督促教师做演示实验。
其次要根据教学进度和任课教师的要求,及时做好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由实验工作被动变为主动。
对于演示实验所需的仪器的种类和性能,作为一名实验员,首先要较熟悉。
根据需要我校已新添许多新的仪器设备,对于这些仪器,更应尽快地熟悉其性能。
初中物理24个实验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24个实验知识点总结1.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是一种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
通过测量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可以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
具体步骤包括:连接实物,注意开关应断开,将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选择量程,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并填入表格,算出三次Rx的值并求出平均值,最后整理器材。
需要注意的是,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并保护电路(限流)。
测量结果偏小的原因是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电流,因此电阻偏小。
如果出现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1>R2.2.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伏安法也可以用来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
根据公式P=UI^2,可以通过测量电路中电压和电流来计算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需要注意的是,连接实物时,电源的电压应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要调到最大值,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电流表串联在电路里,“+”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根据I额=P额/U额或I额=U额/R选择量程。
3.电热实验电热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根据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具体实验中,采用煤油来判断电流通过电阻丝通电产生电热的多少,因为煤油比热容小,在相同条件下吸热温度升高的快,同时也是绝缘体。
计算公式为Q=IR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以推导出Q=Ut=Ut/R=W=Pt。
在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为Q=IRt。
C。
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
7、总结: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相等,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这是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流通,而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支路可以选择流通。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总结6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总结6篇第1篇示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下面就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总结,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前,教师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准备实验器材和物料,清楚实验步骤和方法,了解实验原理和目的,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要对实验内容进行彻底的准备,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以便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及时解决问题和指导学生。
二、实验过程中的指导与监督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引导他们正确地操作实验器材和进行实验步骤。
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安全,确保实验过程中不发生意外和危险。
在实验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验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三、实验后的总结和讨论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总结和讨论。
可以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和体会,分析实验结果和规律,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
通过实验总结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深化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实验报告的撰写与展示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实验报告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态度。
五、实验成果的分享与交流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成果的分享和交流。
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分享自己的实验经验,交流和探讨彼此的心得和体会。
通过实验成果的分享与交流,可以丰富学生的实验经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总结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总结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总结1一、观察法观察法是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自然发生条件下所显现的有关事物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人们收集获取记载和描述感性材料的常用方法之一,是最基本最直接的研究方法。
简单的讲观察法就是看仔细地看。
但它和一般的看不同,观察是人的眼睛在大脑的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组织的感知活动。
因此,亦称科学观察。
实例:水的沸腾: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先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刻度值。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温度计在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示数变化;在学习声音的产生时可让学生观察小纸片在扬声器中的运动状态,观察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激起水花,观察蟋蟀知了鸣叫是的情况,就会发现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在振动;除此之外还有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滑动摩察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等。
二、比较法比较法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都可以通过比较确定它们的差异点和共同点。
比较是抽象与概括的前提,通过比较可以建立物理概念总结物理规律。
利用比较又可以进行鉴别和测量。
因此,比较法是物理现象研究中经常运用的最基本的方法。
比较法有三种类型:1异中求同的比较。
即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而找出其相同点。
2同中求异的比较。
即指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而找出其相异点。
3同异综合比较。
即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的相同点相异点。
实例:象汽车轮船火车飞机它们的发动机各不相同但都是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装置。
而汽油机和柴油机虽然都是内燃机但是从它们的构造、吸入的气体、点火方式、使用范围等方面都有不同。
再如蒸发与沸腾的比较两者的相同点都是汽化过程。
不同点从发生时液体的温度、发生所在的部位及现象都不同。
还可以用比较法来研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与压力;电功与电功率等。
三、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指讨论多个物理量的关系时通过控制其几个物理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物理量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物理量影响某一个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教研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我校物理教研组在学期初制定了详细的实验教研计划,通过开展一系列教研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果。
现将本学期物理实验教研工作总结如下:二、实验教研目标1. 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实验中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物理知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验教学水平。
4. 完善实验设备,提高实验设施利用率。
三、实验教研措施1. 加强实验教学内容研究本学期,教研组组织教师认真研究了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和实验设备,制定了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实验条件的实验教学内容。
同时,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
2. 优化实验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通过以下方法优化实验教学方法:(1)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生实验兴趣。
(2)注重实验步骤的讲解,确保学生掌握实验操作要领。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强化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 提高教师实验教学水平(1)组织教师参加实验培训,学习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2)开展实验公开课,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提高教师实验教学理论水平。
4. 完善实验设备(1)根据实验需要,及时更新和补充实验器材。
(2)定期对实验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3)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充分发挥实验设备的作用。
四、实验教研成果1. 学生实验技能得到提高。
通过实验教研活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提高了实验操作水平。
2. 教师实验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教师通过参加培训、公开课等活动,提高了实验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3. 实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初二物理实验的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实验的知识点总结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现象,验证物理理论,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下面是一些初二物理实验的知识点总结:1.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知识点:质量的概念和单位;秤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记录测量结果。
2.实验二:探究物体的密度–知识点: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水的密度。
–实验内容: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它们的密度,并比较它们与水的密度的关系。
3.实验三:研究物体的热膨胀–知识点:热膨胀的概念;热膨胀系数的定义。
–实验内容:使用实验装置,观察不同物体在受热或受冷时的膨胀或收缩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4.实验四:验证能量守恒定律–知识点: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和热能的转化。
–实验内容:设计实验装置,通过斜面和滑轮等装置,观察物体在不同位置之间的能量转化情况,并验证能量守恒定律。
5.实验五:研究电流的影响因素–知识点:电流的概念和单位;电阻的影响因素。
–实验内容:改变电源电压、电阻大小等条件,测量电流的变化,观察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并记录实验数据。
6.实验六:探究物体的静电现象–知识点:静电的产生和性质;静电的防护措施。
–实验内容:使用摩擦法或接触法,观察物体之间的静电现象,进行一些有趣的实验,如用橡皮擦擦毛发使其吸附小纸片等。
以上列举的实验只是初二物理实验中的一小部分,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物理知识,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实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并善于总结和归纳实验结果,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优秀8篇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优秀8篇初中物理实验报告篇一器材找一个底面很平的容器,让一个蜡烛头紧贴在容器底部,再往容器里倒水,蜡烛头并不会浮起来;轻轻地把蜡烛头拨倒,它立刻就会浮起来。
可见,当物体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时,两个接触面间就没有液体渗入,物体的下表面不再受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强,液体对它就失去了向上托的力,浮力当然随之消失了。
现在,你能提出为潜艇摆脱困境的措施了吗?“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对“浮力就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之差”这一结论是可以理解的,但却难以相信,因此做好浮力消失的实验是攻克这一难点的关键,下面介绍两种简便方法。
[方法1]器材:大小适当的玻璃漏斗(化学实验室有)一个、乒乓球一只、红水一杯。
步骤:(1)将乒乓球有意揿入水中,松手后乒乓球很快浮起。
(2)用手托住漏斗(喇叭口朝上,漏斗柄夹在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将乒乓球放入其中,以大拇指按住乒乓球,将水倒入漏斗中,松开拇指,可见乒乓球不浮起,(这时漏斗柄下口有水向下流,这是因为乒乓球与漏斗间不太密合)。
(3)用手指堵住出水口,可见漏斗柄中水面逐渐上升,当水面升至乒乓球时,乒乓球迅即上浮。
(若漏斗柄下口出水过快,可在乒乓球与漏斗接触处垫一圈棉花,这样可以从容地观察水在漏斗柄中上升的情况。
)[方法2]器材:透明平底塑料桶(深度10cm左右,口径宜大些,便于操作)一只、底面基本平整的木块(如象棋子、积木、保温瓶塞等)一个、筷子一根、水一杯。
制作小孔桶:取一铁扦在酒精灯上烧红,在塑料桶底面中央穿一小孔、孔径1cm左右,用砂纸将孔边磨平即成一小孔桶。
步骤:(1)将木块有意揿入水中,松手后木块很快浮起。
(2)将木块平整的一面朝下放入小孔桶中并遮住小孔,用筷子按住木块,向桶中倒水。
移去筷子,可见木块不浮起。
(这时小孔处有水向下滴,这是因为木块与桶的接触面之间不很密合)。
(3)用手指堵住小孔,木块立即上浮。
上述两例针对实际中物体的表面不可能绝对平滑这一事实,巧妙地利用“小孔渗漏”使水不在物体下面存留,从而使物体失去液体的向上的压力,也就失去了浮力,结果本应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和木块却被牢牢地钉在了水底,不能不令学生叹服。
初中物理全部实验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全部实验总结归纳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动手操作,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实验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内容和方法。
一、力和运动实验1.小车匀速直线运动实验实验目的:验证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实验步骤: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放置小车,用线轴提起小车后,松手让小车自由滑动,记录小车滑动的时间和位置。
实验结论:小车的位移随时间的增加呈线性关系,速度恒定,表明小车滑动呈匀速直线运动。
2.斜面上物体的自由落体实验实验目的:验证自由落体运动与斜面无关。
实验步骤:将斜面固定在竖直面上,将小球从斜面顶端释放,用计时器测量小球自斜面上滚到地面所用的时间。
实验结论:不同斜面上小球自由落体所用的时间相同,说明自由落体运动与斜面的倾角无关。
二、光学实验1.平面镜成像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步骤:将平面镜立在光滑桌面上,放置物体在平面镜前方,通过移动物体和屏幕的位置观察成像情况。
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遵循以下规律:实物距离和像距离相等,物体和像之间在镜面法线上。
2.凸透镜成像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步骤:将凸透镜放置在适当位置,放置物体在凸透镜的前方,通过移动物体和屏幕的位置观察成像情况。
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遵循以下规律:物距和像距的倒数之和等于透镜焦距的倒数。
三、电学实验1.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实验实验目的: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实验步骤:通过连接电源、灯泡和开关,搭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和开关的影响。
实验结论:在串联电路中,灯泡依次连接,电流相等,电压分配不均匀;在并联电路中,灯泡并联,电流分配不均匀,电压相等。
2.伏安特性实验实验目的:研究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实验步骤:通过连接电源、电阻丝和电流表,改变电压和电流的值,记录电流表的读数。
实验结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初中物理实验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实验归纳总结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初中物理实验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实验内容。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加深对质量的理解。
实验步骤如下:1. 将天平放在平稳的桌子上,调整天平使其水平。
2. 用手轻轻拿起一个质量已知的物体放在天平的一个盘上,记录下显示的质量数值。
3. 将该物体放在另一个盘上,再次记录下显示的质量数值。
4. 计算两次测量的数值的平均值,即可得到物体的质量。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密度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物体的密度,加深对密度的理解。
实验步骤如下:1.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记录下数值。
2.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物体的长、宽、高并计算体积。
3. 根据测量得到的质量和体积,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实验三:测量物体的弹性系数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物体的形变和受力,计算物体的弹性系数,加深对弹性系数的理解。
实验步骤如下:1. 用一个弹簧固定一根长度已知的金属丝。
2. 挂上不同质量的物体,在保持金属丝竖直的情况下,测量金属丝的伸长量。
3. 根据测量得到的伸长量和施加的力,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弹性系数。
实验四:测量物体的电阻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物体的电阻,加深对电阻的理解。
实验步骤如下:1.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数值,记录下数值。
2. 更改电阻的长度(例如,将电阻盘子从短变为长),再次测量电阻的数值。
3. 根据测量得到的数值,可以计算出电阻与长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五:测量物体的速度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和时间,计算物体的速度,加深对速度的理解。
实验步骤如下:1. 在平滑的水平面上放置一条轨道。
2. 将物体放在轨道的起点,记录下时间。
3. 物体沿轨道滑动到终点时,记录下时间并计算物体的位移。
4. 根据测量得到的位移和时间,可以计算出物体的速度。
中学物理实验报告10篇及分析
中学物理实验报告10篇及分析实验一:简单机械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简单机械实验,探究摩擦力和力的平衡。
实验步骤:
1. 将一块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记录。
2. 在物体上加上一块具有一定质量的重物,测力计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测得的力值。
3. 将物体放在平衡辐射光滑斜面上,调整斜面的角度,直到物体静止不动。
4. 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斜面上的质量,并记录测得的力值。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当斜面的角度增加时,物体在斜面上的质量也随之增加。
这说明斜面的倾斜角度会影响物体的平衡状态。
另外,实验中测得的力值也可以用来计算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以及力的平衡情况。
实验二:电路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电路实验,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性。
实验步骤:
1. 将两个电阻器连接在一起,并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和
电压的数值。
2. 将两个电阻器改为并联连接,并再次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数值。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串联电路中电流的数值相同,而电压的数
值相加;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数值相加,而电压的数值相同。
这说
明电阻器的串联和并联连接方式对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有影响。
这些结果对于电路的设计和分析非常重要。
......(继续编写其他实验报告和分析)。
关于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6篇
关于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6篇关于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1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主要方法, 也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基本概念、培养科技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实验这一条主线,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 必须把握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这三个关键环节。
1 演示实验教学要做到“精、真、显”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而由教师操作示范的实验。
它能化抽象为具体, 化枯燥为生动, 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帮助他们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精”是要精心准备, 要在选题、仪器、教案、教法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准备。
在选题上, 对于教材中提供的演示实验要作为首选, 但要结合实际。
在仪器上, 要在课前认真检查实验所需仪器的性能, 必要时可以先做一遍实验,确保仪器的完好。
在备课上,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 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
在教法上, 教师要对授课内容有整体把握, 对何时进行实验, 在实验中有什么现象, 根据这些现象引导学生应归纳出什么规律或总结出什么结论, 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要在课前考虑清楚。
“真”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也必须保证过程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可靠性。
因此一定要尽可能保证实验的成功。
要保证实验成功, 除了在课前充分准备外, 还要求教师有深的理论功底和较刻苦的钻研精神。
一旦实验中出现了问题, 教师一忌忙乱, 二忌简单, 三忌虚假, 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要迅速地分析原因, 找出错误的所在, 并向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尔后重新开始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
“显”是显明易见, 演示实验的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学生有直观的印象, 并通过其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
2 “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 通过亲自实践, 验证物理规律、加深对教材理解的教学手段。
学生亲自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物理现象, 是对知识的再认识、再学习和再提高。
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范文6篇
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范文6篇篇1一、引言在过去的学年里,我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同事们的热情帮助下,圆满完成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各项工作。
本文旨在对过去一学年的物理实验教学工作进行详细总结,以便于更好地指导未来的实验教学工作。
二、实验教学任务与目标本学年,我们的物理实验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以及科学探索精神。
我们共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验任务:1. 完成了课本要求的所有基础实验,如力学、光学、热学等方面的实验。
2. 开展了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组织了物理实验竞赛,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验教学工作开展情况1. 基础实验教学在基础实验教学中,我们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操作实验,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
同时,我们注重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实验报告的撰写,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2. 探究性实验教学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实验课题,设计实验方案。
在此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实验技能,还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教学评价与反馈我们采用了多种方式对实验教学进行评价与反馈,包括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
通过评价,我们了解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实验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同时,我们还鼓励学生提出对实验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工作。
四、实验教学成果与收获1. 学生实验能力显著提高。
通过本学年的实验教学,学生们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实验任务。
2. 学生科学素养得到培养。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了科学素养。
3. 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锻炼。
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们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
4. 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增强。
初中物理实验考点总结大全(初三复习用)
初中物理实验考点总结大全(初三复习用)初中物理重要实验总结初二物理实验一、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1)入射角(反射角)是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如果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如何操作?将纸板沿中轴ON向后折,观察在纸板 B 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3)如果让光线逆着 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E 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4)理想模型法: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 5)量角器的作用: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6)从纸板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原因是: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7)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并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保证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二、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1. 实验器材:薄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火柴,刻度尺,一张白纸笔2.操作步骤:实验时,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竖直放在白纸上,点燃蜡烛法现玻璃板的后面有蜡烛的像,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具体做法是移动另一侧未点燃的蜡烛,直至与像完全重合,用笔在白纸上做出标记。
3.如何确定像的虚实?将未点燃的蜡烛拿走,拿一个光屏放在该处不透过平面镜看光屏上是否有像。
5.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与像成正立、等大、左右相反的虚像,物与像对应点的连线垂直平面镜,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6.如果在实验中发现两个像,是由于玻璃板太厚导致的。
两个像之间的距离由玻璃板的厚度决定7.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为什么不需要点燃?若点燃后方蜡烛,使像的背景变亮,使像变淡,不便于观察像。
8.为什么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与像之间的大小关系。
9.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用平面镜不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10.玻璃板为什么需要竖直放置?蜡烛能够与像重合,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初中物理实验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实验总结归纳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初中物理实验进行总结归纳,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与实验感想等内容。
以下是我对几个经典物理实验的总结归纳。
实验一:小灯泡的亮度与电压的关系实验目的:观察小灯泡的亮度与电压的关系,了解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
实验原理:小灯泡是一个电阻,当电流通过灯泡时,电能转化为光能。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即电流越大,灯泡亮度越高。
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将电源的正极与小灯泡的一端相连,将电源的负极与灯泡的另一端相连。
2. 调节电压:改变电源的输出电压,记录不同电压下的小灯泡亮度。
3. 观察记录:观察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小灯泡的亮度与电压成正比的结论。
当电压增大时,小灯泡的亮度也随之增大;反之,当电压减小时,小灯泡的亮度也相应减小。
实验感想:通过这个实验,我深刻理解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
同时,也明白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实验二:空气的压缩和气体的膨胀实验目的:观察空气的压缩和气体的膨胀,认识气体的特性。
实验原理:气体是一种无定形的物质,具有可压缩性和膨胀性。
当气体受到外力压缩时,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反之,当外力减小或消失时,气体膨胀,体积增大,压强减小。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取一个小型皮球、一根吸管和一个水盆。
2. 实施实验:将皮球塞入盆中,将吸管插入皮球的口部,并封住吸管口。
然后,用力挤压皮球,观察皮球的压缩情况。
接着,放松手指,观察皮球的膨胀情况。
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当皮球受到外力挤压时,皮球的体积变小,压强增大;而当外力放松时,皮球膨胀,体积增大,压强减小。
这验证了气体的可压缩性和膨胀性。
实验感想:通过这个实验,我了解了气体的特性,懂得了空气的压缩和气体的膨胀是由于外力对气体分子运动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实验总结资料【物理教育】初中物理实验考试题都出自这里xx-03-15让物理变简单环球物理实验步骤、操作、结论1力学基础性1、天平测质量【实验目的】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2、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游码的最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左盘较高,平衡螺母向左拧;右盘同理),直至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左物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
(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物=m砝+m 游)【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 g2、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目的】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实验步骤】测量前: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
(沿测量方向水平调零)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0~5 N,最小分度值是0、2 N。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8 N。
3、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目的】定量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实验步骤】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1。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 浮=F1-F2)。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G水=ρ(V2-V1)g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4、测定物质的密度(1)测定固体的密度【实验目的】测固体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原理】ρ=m/v【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48、0g。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20 ml。
3、将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得石块的体积为cm3。
【实验结论】根据公式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2400kg/m3。
多次实验目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2)测定液体的密度【实验目的】测液体密度【实验步骤】1、测出容器与液体的总质量(m总)。
2、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体积V。
3、测容器质量(m容)与剩余液体质量(m剩=m总-m容)。
4、算出密度:ρ5、探究物质质量和体积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目的】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形成密度的概念。
【实验器材】量筒、天平、水、体积不等的若干铜块和铁块。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不同铜块和铁块的质量,用量筒测出不同铜块和铁块的体积。
2、要记录的物理量有质量,体积。
3、设计表格:【实验结论】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
3、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同。
4、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6、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目的】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张硬纸板、细绳、剪刀等。
【实验步骤】探究当物体处于静止时,两个力的关系;探究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两个力的关系1、如图a 所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直线,这二力才能平衡。
2、如图b、c 所示,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物体上,这二力才能平衡。
【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1、大小相等(等大)2、方向相反(反向)3、同一直线(共线)4、同一物体(同体)7、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目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器材】U形管压强计、大量筒、水、盐水等。
【实验步骤】1、将金属盒放入水中一定深度,观察U 形管液面高度差变大,这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2、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改变金属盒的方向,观察U 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这现象说明:同种液体,深度相同,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3、保持金属盒的深度不变,把水换成盐水,观察U 形管液面高度差变化,可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液体种类)的关系。
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注意】在调节金属盒的朝向和深度时,眼睛要注意观察 U形管压强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要保持金属盒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8、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目的】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均匀杠杆、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钩码和细线等。
【实验步骤】1、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值。
(研究时必须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才能记录实验数据)2、将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改变钩码的位置或个数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所需记录的数据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4、把钩码挂在杠杆上,在支点的同侧用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重复实验记录数据,需多次改变杠杆所受作用力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多次实验,得出普遍物理规律)【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若动力和阻力在支点的异侧,则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若动力和阻力在支点的同侧,则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
【注意】实验中先确定杠杆受的作用力哪个是动力哪个是阻力。
实验必须尊重实验数据,不得随意篡改实验数据。
2电学基础性9、(1)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目的】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器材】电源、电键、小灯泡、电流表、若干导线等【实验步骤】1、将电源、电键、小灯泡、电流表串联起来,连接过程中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2、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在未知电流大小时,电流表选择 0~3A 量程。
3、闭合电键,观察电流表的示数,确认是否需要改变电流表的量程,然后记下电流的示数。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0、5 A。
(2)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目的】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器材】电源、电键、小灯泡、电压表、若干导线等【实验步骤】1、将电源、电键、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连接过程中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2、将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连接,在连接过程中,电压表的正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在未知电压大小时,电压表选择0~15V 量程。
3、闭合电键,观察电压表的示数,确认是否需要改变电压表的量程,然后记下电压的示数。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10、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实验器材】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流表、开关、电池组、导线若干【实验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测定性11、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目的】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器材】电源、电键、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等。
【实验原理】R=U/I【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电键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处于最大值。
2、移动滑片到三个不同位置,记下相应的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
3、根据公式计算三次的电阻,最后通过求平均值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作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12、测定小灯泡电功率【实验目的】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电键、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等。
【实验原理】P=UI【实验步骤】1、记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2、如图所示连接电路,电键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处于最大值,电源电压要大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3、移动滑片,使得电压表的示数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记下此时的电流表示数,根据公式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4、改变滑片的位置,使得电压表的示数分别大于或小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记下相应的电流值并计算出相应的电功率,并观察记录小灯的发光情况。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分担一部分电压,从而改变小灯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的电流。
探究性13、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目的】探究导体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器材】若干节干电池、电键、电压表、电流表、两个不同导体、若干导线等。
【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将导体甲连入 M、N两点,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2、闭合电键,记下相应的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
3、改变电池的节数,再记下两组不同电压下对应的电流值。
4、用乙导体换甲导体,重复上述实验。
5、本实验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多次试验,得出普遍的物理规律。
【实验结论】1、同一导体,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同一导体,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为定值。
3、不同导体,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同。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中作用: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3光学验证性14、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目的】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和火柴等。
【实验步骤】1、记录凸透镜的焦距。
2、在光具座上从左往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3、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使烛焰位于凸透镜的2f 以外(u>2f),移动光屏找像,在移动的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情况,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清晰的像为止。
此时像的情况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测量并记录此时的物距和像距,再把像距、物距与凸透镜的 f、2f 相比较(f<v<2f)。
4、使烛焰位于凸透镜 f、2f 之间(f<u<2f),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
5、使烛焰位于凸透镜 f 以内(u<f)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得不到像,撤去光屏,眼睛在光屏侧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验结论】1、表格、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u﹥v成缩小的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 u﹤v 成放大的像1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器材】玻璃板、白纸、两支等大的蜡烛、火柴以及刻度尺【实验步骤】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直放一块玻璃作为平面镜。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一支等大、未点燃的蜡烛B。
3、移动玻璃后的蜡烛B,直到从玻璃板前各个位置看去,玻璃板后的蜡烛B看上去好像点燃一样,这个现象表明了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