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利弊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关系与国际反响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关系与国际反响](https://img.taocdn.com/s3/m/657c615ac850ad02de8041e8.png)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关系与国际反响大纲一、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益处1.获得铸币税收入2.降低汇率风险,扩大贸易和投资3.节省企业的财务成本4.节约外汇储备5.优化外债规模和结构6.带来财富增长效应二、人民币国际化产生的风险1.汇率波动风险2.利率自由化风险3.宏观调控成本加大4.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监管成本加大三、人民币国际化引发的反响知识点汇总原理和观点K01: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益处主要包括:获得铸币税收入;降低汇率风险,扩大贸易和投资;节省企业的财务成本;节约外汇储备;优化外债规模和结构;带来财富增长效应K02:人民币国际化产生的风险主要包括:汇率波动风险;利率自由化风险;宏观调控成本加大;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监管成本加大K03:人民币国际化引发的反响主要聚焦在:美元的地位当前和未来是否会受到人民币的挑战?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将向哪个方向演化?人民币国际化的整体趋势和战略步骤将会是怎样的?中国当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主要有哪些障碍?正文一、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益处1.获得铸币税收入当一国货币国际化之后,其国际意义在于国际货币发行国具有了一种获得国际资源的手段,同时,也对国际资源的配置有了相当的影响力。
2.降低汇率风险,扩大贸易和投资人民币国际化可降低贸易的汇率风险,促进成员国之间贸易量增长以及国民收入增加;人民币国际化还可降低或取消各国货币兑换的交易成本,贸易与资本流动就会增加。
3.节省企业的财务成本进出口贸易企业使用外币结算,通常要经过外币和本币的两次兑换,以美元兑人民币为例,一般情况下,银行要按照交易的金额收取1.25‰的汇率,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当人民币用于跨境结算时企业可以节省这部分成本。
同时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又会委托银行进行交易,这个交易成本如果使用人民币结算也可以节约下来。
4.节约外汇储备人民币国际化后,由于贸易结算都使用本国货币,不需要过多的外汇储备,而且,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都是本国制定,更减少了需要应对贸易赤字、货币投机所需要的外汇储备。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7c355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df.png)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分析一、引言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其意义不仅在于推动国际货币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还表明了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地位逐步上升。
本文旨在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优缺点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二、人民币国际化现状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目前,人民币已成为世界第五大付汇货币,更被收录进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入选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支付系统SWIFT的货币清算平台,人民币离岸市场迅速发展,境外发行的人民币金融产品也越来越多。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优缺点人民币国际化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国际贸易和投资:借助人民币国际化的优势,可以大幅减少汇率波动和汇率风险,降低贸易成本,加强贸易合作和投资。
另外,人民币的国际化也可以促进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走出国门,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2.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国际化过程中,人民币与其他国际货币相比,将更有竞争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和话语权。
3.促进人民币市场改革:人民币国际化正在驱动人民币市场的发展和创新,推动市场深度和广度的扩张,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竞争力。
人民币国际化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内外部制约:人民币国际化受到国内外诸多因素制约,尤其美国对所有可能成为竞争对手的货币国际化的重重阻挠阻碍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2.市场风险增加:人民币国际化也会带来一定的市场波动风险和底气加强外资投机行为,金融行业的不当行为也可能对市场带来负面影响。
四、发展趋势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在快速推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政策方面:人民币国际化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提升的一大工具和重要手段。
我国将继续加强人民币市场开放,完善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发展,加强与各国货币的互换合作。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b5f317e87101f69f319505.png)
宏观经济 I Ma c r o s c o p i c e c o n o my
人 民币 国际化 的利 与弊分析
严祥 蒋 星 星 郑 青 西 北 师 范 大 学 甘 肃 兰 州 7 3 0 0 7 0
摘要 : 人 民 币成 为 国际货 币是 我 国经 济 长期 增 长和政 治实 力提 高后 的必 然选择 , 符合我 国 国家发展 的战略利 益 需 要, 人 民 币国际化的利 弊是 学者们研 究的重点 , 他 们从 不 同角度 对人 民 币国际化 的利 弊进行 了分析 , 最终得 出 了比 较 一 致 的观 点 。 本 文 对 人 民 币 国际 化 的 利 弊 做 进 一 步 的 分 析 , 以期 找 到 人 民 币 国 际化 过 程 中趋 利 避 害 的对 策 。 关键 词 : 人 民 币国际化 ; 利弊 分析 ; 国际货 币; 货 币国际化
一
人民币国 际化的现状
( 一) 人 民币国际化 的特点 。当前 , 人 民币国际化还处于初级 阶 段, 有如下特点 : 人 民币流入周边 国家或地区的渠道主要有 : ( 1 ) 边境 贸易 , 主要通过双边 贸易和边 民互市贸易流入该国; ( 2 ) 境外投资 ; ( 3 ) 公民因私 出国或出境旅游 , 直接携带人 民币出境 ; ( 4 ) 非正常渠道 流 出, 如超额携带人民币出境 、以及货 币走私或地下钱庄等。 ( 二) 人 民币国际化的资金流动。 ( 1 ) 跨境资本流动总量继续增加: 2 0 1 1 年前三季度 , 总规模达1 . 9 2 万亿美元 , 同 比增长3 4 0 / 0 。与同期G D P 之比为3 9 %, 较2 0 1 0 f 全年上 升5 个百允 , 但仍低于2 0 0 7 年的峰值l 2 个百允 。 ( 2 ) 资本和金融项 目依然呈现净流入 : 2 0 1 3 年前三个季度, 净流 入3 . 1 万亿美元 , 相当于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7 0 0 / 0 , 较2 0 1 2 年全年 比 例高2 0 +百分点 。据初步统计, 全年净流入( 含误差和遗漏) 3 . 8 亿美
人民币国际化有利及不利条件
![人民币国际化有利及不利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91f16927284b73f24250c9.png)
1.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多年来, 我国GDP 一直保持快速的增长态势。
我国外汇储备大幅猛增, 截至2006 年10 月底, 我国外汇储备已突破10 , 000 亿美元大关, 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商品进出口额大幅增长并持续保持顺差。
同时, 我国政局稳定, 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在国际上的地位和政治影响力不断提升, 这些因素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2.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具有良好的国际信用以及充足的国际清偿能力。
1994 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 人民币汇率一直稳中有升, 对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增强人们对人民币的信心, 逐步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和国际化, 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保障。
3.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体制保障。
目前, 我国金融企业上市步伐不断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银行不良资产逐步剥离和核销, 金融监管体制不断改善,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正在推进。
这些改革措施促使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现代化的银行制度和一个比较完善和发达的金融体系, 使之适应国际金融市场, 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创造了有利的软环境。
4.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
QFII 便利外资进入中国股市;QDII 允许中国资本投资海外;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并允许经营人民币业务;进一步放松外商投资中国市场的条件等都表明金融市场国际化趋势和人民币国际化走向十分明确。
5.人民币正从区域化走向国际化,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接受人民币。
①同时, 由于各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加深, 这些国家对人民币的储备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强, 因此, 人民币区域化的范围必将进一步扩大, 区域性货币的地位也将日益稳固, 最终推动人民币走向世界。
2003 年, 人民币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流通总量(余额)至少有1510 亿元人民币。
[ 5] 在一定程度上, 人民币已经成了一种事实上的区域性货币。
1.中国经济实力还不够强。
研究表明, 一国货币要成为世界性货币, 该国的经济总量至少应达到世界经济总量的8 %。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c1fd3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f.png)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一种交易货币,人民币国际化逐步被全球所认可。
然而,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也随之出现。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利1.提升国际地位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是经济上的提升,更是政治上的表现。
它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体现,同时也能帮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占据更大的话语权。
2.降低国际交易成本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外国企业可以直接用人民币支付中国进口商品的价格,这样能够降低外企在汇率转换上的安排成本。
3.促进中国金融业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的另一个优点在于能推动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随着人民币渐渐成为国际上的流通货币,境外人民币的投资和贷款等金融业务不断增加,促进了中国金融体系的进步。
4.人民币汇率稳定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降低汇率波动,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同时减小可能发生的国际经济危机造成的影响。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弊1.外汇储备压力人民币国际化将会使中国领导层的外汇储备增加,占用更多的外汇,使财政压力增大。
2.金融风险增加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货币流通范围变广,因此,也更容易受到国际金融风险的影响,进而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3.外汇管制闪失风险人民币国际化也会使得外汇管制失去正常的控制与应渡。
如果失控或不妥当管理,将可能损失中国当地的经济利益。
4.经济结构风险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也存在着若干的经济结构风险。
例如可能会导致出现外交政治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极大损失。
三、如何平衡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全面增强国内市场的活力,加快人民币的国际流通化,引导国际市场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保证流动性和外汇储备在可控范围内。
在培育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的同时,加强对各种金融风险的控制,通过优化金融机构布局、增加风险管理水平等方式,规避潜在的风险点,保证人民币汇率稳定。
加大对外汇市场开放的力度,开放新的外汇市场,增加外汇市场的资源供应、增加外部金融资本流入到中国等措施。
四、结论总之,人民币国际化的优点和缺点都同时存在。
评析人民币国际化优势和弊端——结合亚投行和资本账户联系
![评析人民币国际化优势和弊端——结合亚投行和资本账户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f527580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6.png)
16
五、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账户开放程度
❖ 资本账户开放是指一个国家对居民和非居民的经常交易和资 本交易的支付和转移不予限制,允许把本国货币自由兑换成国 际通用的货币。
❖ 根本区别在于资本账户开放是以供给为主导的,货币国际化是 以需求为主导的。即货币可兑换是货币发行国政府根据外汇 供给以及其他因素进行决策。货币国际化主要是由非居民对 该国货币的需求偏好所决定。
13
四、人民币国际化与亚投行
1.(与其他国家)从目前其他的一些国家来看,像欧洲,还有 包括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本身面临资金缺口,亚投行的设立, 将使得中国更加容易与其他国家结成投资伙伴,有利于提高 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接受度和通行度,对人民币国际化有着积 极作用,这也会形成一个比较好的国际环境,使得中国和其 他的国家更容易合作。
8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
(3)获取铸币税收益。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收益是中国可以 从中获得铸币税收入。在信用货币流通制度下,铸币税是指 发行者凭借发行货币的特权所获得的纸币发行面额与纸币发 行成本之间的差额。在国际上,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发行国 际货币享有此种特权,从低成本地发行国际货币中获利,其 获得的利润是他国的商品和劳务及直接投资的收益。如果人 民币实现了国际化,则意味着中国可利用很小的纸币发行成 本来占有和使用国外的物品和资源,也就相当于获得无息贷 款,从而获得了额外的国际资金来源。
评析人民币国际化 的优势和弊端
——与亚投行、资本账 户 开放程度相联系
1
评析人民币国际化的优势和弊端
❖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逻辑框架 ❖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 ❖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 ❖ 四、人民币国际化与亚投行 ❖ 五、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账户开放程度
什么是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利弊一览
![什么是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利弊一览](https://img.taocdn.com/s3/m/53c9463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f.png)
什么是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利弊一览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一直在提倡人民币国际化,这也是央行这一时期的主要目标。
那什么是人民币国际化?为什么人民币国际化会成为国家的货币目的之一?下面小白财经小编来为大家讲述人民币国际化。
什么是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什么是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利在哪里?1、,实现中国经济存量保值。
这是由于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中国的出口和进口都需要用外币计价。
2、促进中国经济增量平衡。
人民币国际化本身虽不能直接减少这样结构上的不平衡,但它在有效控制外汇储备的增长,缓解汇率压力与加大中国与其主要区域及资源伙伴国之间经济与贸易平衡协同发展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3、获得更大的政治经济话语权。
人民币国际化既非可做可不做,更非贪大求洋。
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不论从经济发展还是从国家战略与地缘政治考虑,均有必要迈出的战略步伐。
什么是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弊何方?1、可能增加国内货币政策的执行难度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会影响货币发行国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效果,降低当局控制基础货币、调控国内经济的能力。
2、可能使中国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一个国家的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被世界其他国家所持有,必须输出本国的货币。
3、可能面临更大的货币需求和汇率波动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后,将会被许多国家储存和使用。
一旦国外货币需求的偏好发生变化,将会导致国内货币供需发生波动。
从而导致汇率的波动。
有关什么是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小编暂时就说打这里了。
想要了解更多外汇知识,可以到小白财经外汇专栏进行访问。
(文/卿梦)。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https://img.taocdn.com/s3/m/d04d95315727a5e9856a6115.png)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利处1. 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
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国际货币,是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实力强大和国际信用地位较高的充分体现。
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中国就拥有了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权,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发言权也将随之增加。
同时,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改变目前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2. 减少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外贸企业持有大量外币债权和债务。
由于货币敞口风险较大,汇价波动会对企业经营产生一定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后,对外贸易和投资可以使用本国货币计价和结算,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也将随之减小,这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3. 进一步促进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
边境贸易和旅游等实体经济发生的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边交往中结算手段的不足,推动和扩大了双边经贸往来,加快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另外,不少周边国家是自然资源丰富、市场供应短缺的国家,用人民币进行双边贸易结算有利于中国与周边国家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4. 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后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
铸币税是指发行者凭借发行货币的特权所获得的纸币发行面额与纸币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
在本国发行纸币,取之于本国用之于本国。
而发行世界货币则相当于从别国征收铸币税,这种收益基本是无成本的。
5. 人民币国际化将提升中国金融机构的融资效率。
各国银行在经营本币时,无疑天然的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国际货币可以促进货币发行国金融业的发展,扩大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业务量,扩大金融部门的服务收入、贷款收入与投资收入,并因此提升他们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为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保护,对金融机构而言,为进出口企业提供结算服务以及为境外进口商提供人民币融资支援可以扩大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增加商业银行利润,而范围经济的存在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竞争力,并且境外人民币使用的增加提高市场流动性。
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的利弊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的利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42f9ece009581b6bd9eb09.png)
目录摘要 (2)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3)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 (3)(一)人民币国际化有利的方面 (3)1进一步促进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 (3)2减少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4)3 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 (4)4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
(4)(二)人民币国际化不利的方面 (5)1 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 (5)2加大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 (5)3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 (5)三、解决对策 (6)结论 (8)致谢 (9)参考文献 (10)摘要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终会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人民币国际化将进一步促进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减少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使中国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
但也会有对中国有不利的影响,如: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等。
此论文旨在探讨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的利与弊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中国经济利与弊解决对策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及解决对策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战略。
人民币作为支付和结算货币已被许多国家所接受,事实上,人民币在东南亚的许多国家或地区已经成为硬通货。
从近几年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流通情况及使用范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国家人民币的流通使用主要是伴随旅游业的兴起而得到发展的;第二种,在中越、中俄、中朝、中缅、中老等边境地区人民币的流通使用主要是伴随著边境贸易、边民互市贸易、民间贸易和边境旅游业的发展而得到发展的;第三种,在中国的香港和澳门地区,由于内地和港澳地区存在著密切的经济联系,每年相互探亲和旅游人数日益增多,人民币的兑换和使用相当普遍。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一)人民币国际化有利的方面1进一步促进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边境贸易和旅游等实体经济发生的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边交往中结算手段的不足,推动和扩大了双边经贸往来,加快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评析人民币国际化优势和弊端
![评析人民币国际化优势和弊端](https://img.taocdn.com/s3/m/a4fbf164a45177232f60a2db.png)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不利方面)
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弱化
加大国内经济遭受外部冲击的可能性
不利方面
其他影响
1.货币政策独立性
1
三元悖论
2
特里芬两难
3
货币需求难以预计
三元悖论
即一国经济无法同时实现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 定性和资本在国际间的完全自由流动性这三种宏观经济 目标,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不可能三者兼得。 人民币国际化后,我国将成为国际货币的发行国,一国 货币价值的稳定性以及高度自由开放的金融市场是该国 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前提,那么在三种宏观经 济目标中,维持人民币的币值稳定和资本的完全流动便 成为必然,这也意味着我国某种程度上对货币政策自主 性目标的放弃。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自由流动会 削弱中央银行对国内人民币的调控能力,从而影响货币 政策的实施效力,增强宏观调控的难度和成本。
六、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开放的关系
1.界定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由 非国际货币变为国际货币, 在流通方面超出法定流通范 围,跨越国界进入国际市场 ,在国际市场交易中行使国 际货币职能,被其他国家和 地区居民广泛接受和认可并 大量使用,在世界货币体系 中具有很高的地位的过程。
资本账户开放是指是一国对 资本账户管制放开的过程, 是取消对跨境资本交易及与 资本交易相关的外汇资金跨 境转移管制的过程,是保证 资本账户项目下可自由汇兑 的政策安排。
评析人民币国际化的优势和弊端
张来山 孙得芯 赵晓顺 刘中元
4031340321 4031340323 4031340324 4031340325
脉络
含义
人民币国际化
带来的利与弊
资本项目开放 现实基础和 制约因素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1ebe7f27284b73f242503f.png)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为应对2008年9月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实现2009年GDP增长8%以上的经济目标,中央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2009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10万亿元以上。
在顺利实现了保八目标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两个难题一个机遇。
两个难题,一是流动性过剩造成资产价格的过快增长;二是民间投资并没有被有效激发。
一个历史机遇就是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有利于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在这里有必要通过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利弊分析的方法,探讨如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一、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的正面影响分析1、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
美元、欧元、日元之所以能够充当国际货币,是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实力雄厚和国际信用较高的充分体现。
人民币国际化后,我国就拥有了对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权,使用人民币的国家和地区将对我国产生依赖性,并且将受到我国金融政策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
这使得我国在国际社会中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掌握一定主权的国际规则制定者,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将随之增加。
这种话语权意味着我国将在制定或修改国际事务处理规则方面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这可以增强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从而扩大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和发言权。
同时,人民币成为国际化货币可以改变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2、有利于减少汇价风险,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投资和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将使我国的外贸企业受益匪浅。
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绝大部分采用美元、欧元或日元为计价和结算货币,美欧日元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风险都由我国外贸公司来承担,一旦汇率产生波动,我国就有可能遭受重创。
人民币国际化后,对外贸易和投资可以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我国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也将随之减小。
外汇率风险和稳定的收益预期,会促进我国企业扩大外贸易和投资的积极性;其他国家对人民币的需要,回事这些国家向我国开放市场,这都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10792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和途径
![10792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和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a3fbeb1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8.png)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和途径一、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和交易结算货币的地位,不断提升着。
这个问题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1.加强国际影响力。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有利于提高人民币国际信用,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2.提高人民币的使用价值。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提高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价值和流通性,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保障国际贸易的畅通。
3.推动金融市场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促进人民币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开放。
三、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困境1.政策和体制上存在障碍。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建立健全的金融制度和法律法规,加强对外开放,而中国金融市场存在尚未完善的现状,金融体制的改革尚未到位。
2.缺乏高质量的金融产品。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在保持人民币稳定和流动性的前提下,推动人民币资产的多样化和量化发展,目前缺乏高质量的金融产品是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一个难题。
3.跨境资本流动管制。
中国目前还存在跨境资本流动的管制,这会对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流动性造成限制。
四、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1.稳步推进金融国际化。
通过逐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加快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金融市场开放机制,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和透明度。
2.加速人民币投资门户的建设。
通过城市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吸引更多的国际金融机构、投资者和人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
发展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增强企业的全球化贸易能力,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国内市场。
五、结论人民币国际化是以中国崛起为内在要求的必然趋势,但也存在着困难和挑战。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在政策、金融制度和金融产品等各方面做出改革和创新,以扩大人民币在全球的使用规模和影响力。
探究人民币的国际化
![探究人民币的国际化](https://img.taocdn.com/s3/m/cf9b7f80a26925c52dc5bf27.png)
探究人民币的国际化一、人民币国际化是我们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选择1、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尤其依赖于资金财富。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减少中国因使用外币引起的财富流失;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减少汇率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
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也会对我国经济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包括对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
毫无疑问,从长远看,国际化带来的利益整体上远远大于成本。
美元、欧元等货币的国际化现实说明,拥有了国际货币发行权,就意味着制定或修改国际事务处理规则方面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2、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第一、通货膨胀率低。
欧盟国家的通胀率一直有3%的硬性规定,但中国作为衡量通胀指标的CPI今年一直居高不下,11月甚至超过了5%,尽管这其中输出型通货膨胀的因素很大,但中国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过度的信贷投放才是主要原因,而且CPI的计算中还不包括住房价格。
第二、国内金融自由化程度高。
国内金融机构的大量坏账,金融产品的单一,金融监管的缺位,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国内金融体系不稳定,人民币不能回流成为了阻碍我国金融自由化的最大难题。
第三、国际贸易份额高。
中国的经济是出口依赖型经济,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势头,但是出口结构单一、出口商品竞争力差、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这些问题成为了制约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的瓶颈。
3、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步骤总体来说,人民币国际化走的应该是双轨制、渐进式的步骤。
双轨制的第一个轨,是在中国境内实行有步骤、渐进式的资本账户下可兑换,同时加强中国金融体系效率,鼓励和推动外贸企业与境外贸易伙伴以人民币结算。
双轨制的第二个轨是在境外,主要是在香港。
香港完全可以较大力度地扩大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市场的规模,推进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市场,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不断扩大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的规模以及交易水平,其目的是在境外尽快形成与欧元证券和美元证券抗衡的人民币金融市场。
人民币国际化利弊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利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7d77fbaeaad1f346933fc6.png)
人 民币 国 际化 利 弊分 析
闰军祥 , 李 涛, 何 达
( 临沂 大 学商学 院 , 山 东 临沂 2 7 6 0 0 0 )
摘 要 : 近 些年 来 中 国经 济 飞 速 发 展 , 人 民 币 国 际 化 的 问题 也 引起 了 学术 界 的广 泛 探 讨 , 很 多 学者 发 表 了不 同 的观 点和 看 法 , 本 文 围绕 人 民 币 国 际化 有何 利 弊得 失 两个 方 面 , 分析人 民币国际化影响, 得 出人 民应 该 实现 国 际 化 的 结论 。 关键词 : 人 民币; 国际化; 利弊 ; 分 析
通。这部分货币虽然不会对我国的物价水平产生影响 . 但 是 这
( 3 ) 人 民 币 国 际 化 可 以 降 低 我 国外 贸 企 业 的 汇 率 风 险 , 促 进 外 贸发 展
我 国 的对 外 贸 易 发 展 迅 速 , 拥 有 大 量 的 外 贸 企 业 。 由 于 人
民币 没 有 国 际化 . 所 有 的外 贸 交 易 都 是 用 美 元 或 其 他 货 币 支 付 结算 , 这 就使 得 我 国 的 外 贸 企 业 面 临 巨大 的汇 率 风 险 。人 民 币
个 强 大 的货 币 做 后 盾 。 中 国人 民 币 的 国 际化 也 是 适 应 我 国经 济 实 力 的要 求 . 同 时 也 将 有 助 于 推 动 世 界 货 币 体 系 多 元 化 方 向发
当 今 国 际社 会 。 美 元 作 为世 界 货 币 , 事 实 上 成 为 美 国参 与 全 球 政治 和经 济事 务 的货 币后 盾 。美 国的 宏观 经 济 政策 , 美 国的汇 率 政策 都 影 响着 全 球 的 经济 。这 就 不 难理 解 为什 么 2 0 0 7年 由美
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利弊
![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利弊](https://img.taocdn.com/s3/m/e4d003559b6648d7c1c74634.png)
作为位居全球前三的大经济体,中国的主权货币具有成为国际货币的可能性。
全球金融危机已从经济基础和政府信用两方面造成美元本位制基础的松动,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机会。
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成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条件有赖于中国经济转型的成功,以本土消费市场的拓展、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为主要特征;(2)具有健全的以保护产权为核心的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
这涉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相对独立的立法和司法程序;(3)建立亚洲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即本土拥有规模巨大、流动性、安全性和成长性兼具的现代化金融市场体系。
在创造这些基本条件的同时,渐进的人民币国际化仍可择机推进:(1)通过海外销售渠道的建设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增强海外客户对中国产品的依赖性,同时辅以人民币贸易融资以推进出口产品的人民币计价与结算;(2)快速提升金融服务业的国际化程度。
一方面加快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允许开设更多的外资银行子公司、外资背景的各类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通过国内金融服务业市场的有序竞争提高市场效率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加快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在亚洲地区的传统金融业领域抢占市场份额,提供高效便利的国际化人民币业务;(3)加快本土的人民币官方债券市场的发展,包括中国的国债市场和市政债券市场,以及外国政府和国际机构在中国的债券发行和交易,并增强其市场流动性;(4)在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最早应在2015年之后)之前稳妥地推进以人民币QFII和银行同业拆借为主要形式的市场间接开放。
必然因素人民币国际化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人民币作为交易媒介、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在中国周边国家和港澳地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
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稳定的政治格局中国国内政局一直十分稳定,同时具有较强的世界政治地位,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外交战略十分开放,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负责任的大国。
人民币国际化和利与弊
![人民币国际化和利与弊](https://img.taocdn.com/s3/m/143b4aed770bf78a65295430.png)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及发展“次贷危机”发生以后,美国利用美元国际货币地位将危机转嫁到全球,世界多国纷纷指责美国转嫁危机,指出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而我国因大量持有美国国债,在美元贬值影响下损失惨重.在此背景下,国内学者和进出口贸易者纷纷要求加大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力度,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可为我国在将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获得更多发言权,而且,还将有利于保持国内经济政策的独立性,保持国内经济的稳定,同时,也是中国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的必要条件。
国家货币跨越国界成为国际通用货币,在国际上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职能,或者说执行国际计价手段职能、国际支付手段职能以及国际贮藏手段职能,即国家货币的国际化。
理论界通过比较世界主要货币的国际化道路得出一国货币走向国际化需要满足的五个条件:(1)宏观经济稳定增长,经济基础雄厚;(2)国际贸易发达,国际储备充足;(3)金融体系健全,金融市场比较发达;(4)货币价值稳定,合理,汇率生成机制完善;(5)政治强大成熟,具有较高的国际地位。
当前我国已经具备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2008年我国GDP已经跃居全球第三位,而专家预测今年更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我国持有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量,对外贸易量仅次于美国和欧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基本上形成了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竞争力显著增强,而且,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世界经济遭受重创,是我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时机。
当前政策制定者和理论研究者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关于人民币国际化三步走的总体路径已经达成共识。
然而,人民币国际化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在周边地区的现钞流通和使用;二是成为周边地区贸易和金融交易的计值、结算和流通货币,即实现人民币的区域化,这也是货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三是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实现真正的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a44be3aeaad1f346933f81.png)
3. 人 民 币 国 际 化 有 助 于 提 升 中 国 的 国 际 地 位 和 经 济 影 响力。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往往意味着该货币发行国在国际货 币体系中地位的提高及在国际货币及金融政策协调中作用 的加强,有利于增强一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国际货币 发行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具有较大的话语权。 这种话语权意 味着制定或修改国际事务处理规则方面巨大的经济利益和 政治利益。 一旦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则意味着我国掌握了 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调节权,使用人民币的国家和地区将 对我国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并且我国经济金融政策和经济发 展状况的变化也将对这些国家产生一定影响,这可以提升我 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我国对 世界经济交往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2. 有利于缓解高额外汇储备压力, 降低外汇储备规模。 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 2 万亿美元,巨额的外汇储备 已经给中国货币政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近些年美国经 济萎靡不振, 加之此次金融风暴给美国经济的沉重打击,使 得美元的坚挺形象受损,美元不断贬值导致了我国外汇储备 的实际缩水。 同时巨额的外汇储备还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升值 压力。 人民币国际化可减少中国对美元等其他国际储备货币 的需求,有助于降低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从而缓解高额外 汇储备的压力。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人民币国际化利弊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利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e76d2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a.png)
人民币国际化利弊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国内外、经济界和金融界的热门话题。
人民币国际化指的是以人民币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的构建和推广,包括人民币的使用范围、交易量、国际支付和清算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人民币的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利弊问题。
本文将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利益1、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使中国在国际经济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在金融和贸易领域,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以使中国更加自主,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从而降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在国际政治中,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增强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参与度,促进国际合作和协调,提高中国的国际声望和地位。
2、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促进中国与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降低贸易成本和投资风险,促进贸易和投资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些实证研究表明,使用人民币可以降低中外企业的交易成本和金融风险,鼓励中国的出口和投资,加强国际经济联系和贸易伙伴的多元化。
3、提高人民币的信誉度和流通性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提高人民币的信誉度和流通性,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
随着人民币在国际间的使用范围和交易量的提高,人民币的风险和流动性也得到了更充分的市场检验和认可,从而使人民币成为更加稳定和可靠的国际储备货币,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打下坚实基础。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劣势1、金融市场的复杂性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面临着金融市场的复杂性问题,这主要表现在金融市场的多元化、金融产品的复杂化、金融监管的复杂性和离岸市场的规模和运作等方面。
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变化比较迅速,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金融等方面。
2、资本流动风险问题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也面临着资本流动风险问题,这主要表现在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金融市场的波动性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位居全球前三的大经济体,中国的主权货币具有成为国际货币的可能性。
全球金融危机已从经济基础和政府信用两方面造成美元本位制基础的松动,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机会。
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成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条件有赖于中国经济转型的成功,以本土消费市场的拓展、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为主要特征;(2)具有健全的以保护产权为核心的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
这涉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相对独立的立法和司法程序;(3)建立亚洲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即本土拥有规模巨大、流动性、安全性和成长性兼具的现代化金融市场体系。
在创造这些基本条件的同时,渐进的人民币国际化仍可择机推进:(1)通过海外销售渠道的建设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增强海外客户对中国产品的依赖性,同时辅以人民币贸易融资以推进出口产品的人民币计价与结算;(2)快速提升金融服务业的国际化程度。
一方面加快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允许开设更多的外资银行子公司、外资背景的各类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通过国内金融服务业市场的有序竞争提高市场效率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加快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在亚洲地区的传统金融业领域抢占市场份额,提供高效便利的国际化人民币业务;(3)加快本土的人民币官方债券市场的发展,包括中国的国债市场和市政债券市场,以及外国政府和国际机构在中国的债券发行和交易,并增强其市场流动性;(4)在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最早应在2015年之后)之前稳妥地推进以人民币QFII和银行同业拆借为主要形式的市场间接开放。
必然因素人民币国际化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人民币作为交易媒介、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在中国周边国家和港澳地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
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稳定的政治格局中国国内政局一直十分稳定,同时具有较强的世界政治地位,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外交战略十分开放,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还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多方面的合作关系。
这种较强的政治地位可用以加强中国货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中国人民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
二、强大的经济实力强大的经济实力并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是实现货币国际化的根本保证。
美元、欧元等货币之所以能够长期发挥世界货币作用,其发行国经济实力雄厚是最基本的原因。
中国的经济基础虽然原来比较薄弱,但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
中国的经济在过去20年中平均超过世界经济增长的1.5倍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经济总量已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8.2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9%,位居世界经济大国的第六位;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增加5232亿元;2005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42万亿美元,增长23.2%,也列世界第三位。
全年实现贸易顺差1019亿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03亿美元,在亚洲的比重由1990年的18%上升到65.9%;年末国家外汇储备额达8188.72亿美元,名列世界第二。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储蓄率不断提高,从35%提高到40%以上。
这种在世界各国中最高的储蓄率为投资提供了保证,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动力。
三、健全的金融体系充当世界货币的纸币。
是由其发行国的中央银行发行、调控,又由整个银行系统和其他经济机构支持和运作的。
因此,一种纸币能否胜任世界货币职能,其发行国还必须有一个先进的银行体系。
宏观金融调控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金融业的稳定,进而影响着本币对外汇率和币值的稳定。
货币国际化后,由于国际上各类大小程度不一的经济金融危机和动荡时有发生,使国内经济金融领域常常面临着外来的冲击。
从危机发生国的教训来看,金融危机和动荡带给发生国的负面经济影响是相当巨大的,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恢复。
为了减弱和及时消化外来的种种冲击,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宏观金融管理部门必须具备强有力的宏观金融调控和监管能力,各种冲击一旦发生,能够迅速地通过政策工具的运用予以吸收。
而所有这些中国政府正在采取强力措施进行改进。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向世界先进中央银行的目标迈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加速处理,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业务创新能力的显著增强,一个健全的金融体系正在逐步的形成。
四、完善的金融市场实现货币国际化最为主要的是要建立功能完善的外汇市场,尤其是离岸金融市场。
从1989年5月招商银行开办首笔离岸金融业务,至今已有19个年头,虽然历经坎坷,但从全国整体的经济实力和经济金融环境看,我国目前已具备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条件。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政治环境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有利于吸引外资的流入。
(2)中国现行法律法规体系已基本能够满足离岸金融业务发展的法律环境需要。
(3)建立和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硬件环境已经具备,主要包括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相关的金融技术手段。
(4)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地理位置、时差条件与国际上重要的金融中心营业时间上能够相互衔接,具备建立离岸金融市场优越的地理条件。
因此,只要我国建立起相当规模的国际金融市场,成为国际离岸金融业务中心,就为我国参与世界经济循环提供了重要条件和工具,使人民币国际化更具现实意义。
五、充足的国际储备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为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兑换要求,要求一国政府必须要有充足的国际储备,尤其是外汇储备。
根据通行的国际储备需求理论,充足的外汇储备一般应维持在30%左右。
中国近年来外汇储备稳步上升,达到并远远超过了同期进口额的30%,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之路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利弊分析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化也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中国在获得上述利益的同时,也需付出一定的代价。
一、可能增加国内货币政策的执行难度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会影响货币发行国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效果,降低当局控制基础货币、调控国内经济的能力。
国际货币作为本国货币和作为国际货币的职能有时候会发生冲突。
国内的货币政策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内外均衡的冲突”问题,在实施国内货币政策时会受到国外人民币持有额的钳制,国际上持有人民币的数量越大,国内金融政策执行的难度就越大。
同时,由于取消了货币壁垒,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可随时传递到国内。
二、可能使中国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一个国家的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被世界其他国家所持有,必须输出本国的货币。
从理论上说,输出本币的途径无非是贸易逆差和资本外流。
例如,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以直接输出美元的方式向欧洲各国大量输出资本,为美元占据国际货币领域的统治地位奠定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依靠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通过大量的贸易逆差来继续输出美元,大量贸易逆差形成的对外债务和债务利息使美国背上沉重的负担。
人民币一旦成为国际货币,必然也会大量输出,这就可能使中国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
三、可能面临更大的货币需求和汇率波动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后,将会被许多国家储存和使用。
一旦国外货币需求的偏好发生变化,将会导致国内货币供需发生波动。
从而导致汇率的波动。
人民币国际化利大于弊在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掌握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权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货币充当国际货币,不仅可以取得铸币税的收入,还可以部分地参与国际金融资源的配置。
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既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又可以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发言权,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要想在全球金融资源的竞争与博弈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入货币国际化的角逐中。
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货币国际化也将为本国经济带来不确定因素。
如何在推进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发挥其对本国经济的有利影响的同时,将不利因素降至最低是一国政府必须认真考虑的事情。
可以相信,只要我们创造条件,坚定信心,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在不远的将来,人民币就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人民欢迎和接受的货币。
现状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战略。
人民币作为支付和结算货币已被许多国家所接受,事实上,人民币在东南亚的许多国家或地区已经成为硬通货。
从近几年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流通情况及使用范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国家。
人民币的流通使用主要是伴随旅游业的兴起而得到发展的。
中国每年都有大批旅游者到这些国家观光旅游,因而在这些国家可以用人民币购买商品的购物店越来越多,可以用人民币兑换本国货币的兑换店和银行也开始出现。
在韩国比较知名的购物商场、酒店、宾馆等每日都公布人民币与本地货币、本地货币与美元的比价。
人民币同本地货币和美元一样,可以用于支付和结算。
在韩国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办理人民币与韩币、人民币与美元的兑换业务,也可以随时用人民币兑换欧元、日元、英镑等所有的硬通货。
尤其在去年12月29日,中国银联宣布,从2005年1月10日起正式开通“银联卡”在韩国、泰国、新加坡的受理业务。
使持卡人在韩国、泰国和新加坡可以使用“银联卡”进行购物消费、也可以在这些国家的取款机上支取一定限额的本国货币。
从2005年12月开始又在德国、法国、西班牙、比利时、和卢森堡五国率先开通了中国银联卡ATM受理业务。
这一切,都表明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而且使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得到进一步推进。
第二种,在中越、中俄、中朝、中缅、中老等边境地区。
人民币的流通使用主要是伴随著边境贸易、边民互市贸易、民间贸易和边境旅游业的发展而得到发展的。
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支付货币已经在这些国家中大量使用,并能够同这些国家的货币自由兑换,在一定程度上说,人民币已经成为一种事实上的区域性货币。
在朝鲜罗津-先峰自由经济贸易区的集市贸易市场上,当地的摊主们无论是销售中国的商品还是朝鲜的地方产品,大都习惯于用人民币计价结算。
人民币在朝鲜几乎所有的边境城市甚至在全境,已经成为人们结算货款、进行商品交易、当作硬通货储备的货币之一。
在越南、俄罗斯、朝鲜、缅甸等国家大多与旅游有关的行业、部门以及商品零售业均受理人民币。
并且逐日公布人民币与本国货币的比价。
随著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区经贸往来的进一步扩大以及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民币的流通和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人民币区域化的范围也必将进一步扩大,区域性货币的地位也将日益巩固,尽而推进人民币走向国际化。
第三种,,在中国的香港和澳门地区。
由于内地和港澳地区存在著密切的经济联系,每年相互探亲和旅游人数日益增多,人民币的兑换和使用相当普遍。
资料显示,目前在香港已有100多家货币兑换店和近20家银行开办了人民币兑换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