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家乡五年级语文教案.doc

合集下载

地方教案可爱的家乡(DOC)

地方教案可爱的家乡(DOC)

可爱的家乡-------河北教学设计思路本主题的学习内容,由民俗文化名胜古迹旅游文化,当地特产,历史名人现代名人,引导学生了解家乡悠久的历史,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看懂简单的位置图,认识家乡环境的基本特征,并理解这些环境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辨别方向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叹家乡悠久的历史,爱护家乡的名胜古迹,以自己的家乡而自豪。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家乡的位置、名胜、四季等。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相结合教学媒体多媒体、投影仪等课时安排3~4个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课前准备】1.老师和学生分别准备河北地图,课堂教学时使用。

2.课前收集一些相关图片、小故事、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宣传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让大家欣赏图片“河北”。

)老师:同学们,大家知道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吗?学生:(略)老师:这幅图片展示的是我们河北省的地图,河北是我们的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

可你了解她吗?学生:(略)老师:我们这节课就来让大家简单认识一下我们的家乡。

(过渡)【讲授新课】一、生我养我的地方(板书)(让同学们年欣赏视频“河北介绍”。

)老师:大家是不是对我们的家乡有个初步的了解呢?学生:(略)老师:,认真看一看,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的哪个位置?然后给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略)老师:在我省的中部和东部镶嵌着北京市和天津市,渤海被我省揽在怀中,可见我省的位置多么的重要。

(让同学们自由结组用“中国政区拼图”进行游戏,同时指出自己的家乡在版图的位置。

)老师:我们的家乡不但位置非常的重要,而且山水秀美,有很多的名胜。

(过渡)二、家乡的名胜、山水(板书)老师:,,我省都有哪些名胜。

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老师:我们家乡有好多名胜风景区:如秦皇岛的北戴河海滨;承德、张家口的坝上草原;承德的避暑山庄;石家庄赵县的赵州桥;还有保定的白洋淀等等。

你都去过哪些景区呢?有什么感受呢?给同学们讲一讲。

《可爱的家乡》教案设计

《可爱的家乡》教案设计

《可爱的家乡》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关于家乡的自然、人文景观的基本知识。

3. 提高学生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景观:山脉、河流、气候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名人、传统节日等。

3. 家乡的特色美食、特产和民间艺术。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家乡的自然、人文景观及其特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家乡的特色美食、特产和民间艺术。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们互相分享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家乡的认识。

2. 讲解家乡的自然景观:介绍家乡的山脉、河流、气候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

3. 讲解家乡的人文景观:介绍家乡的历史、文化、名人、传统节日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底蕴。

4. 分析家乡的特色美食、特产和民间艺术:讲解家乡的特色美食、特产和民间艺术,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分享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1. 家乡的经济与发展:工农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

2. 家乡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等。

3. 家乡的人民生活:生活方式、社会福利、教育医疗等。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比较分析法,对比家乡过去和现在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历程。

2. 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家乡的经济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采用调查问卷法,让学生了解家乡人民的生活状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可爱的家乡》教案设计

《可爱的家乡》教案设计

《可爱的家乡》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途径,了解家乡的特色;(2)运用图片、文字、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家乡的风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2)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3)提高学生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家乡的特色;(2)如何培养学生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特色;2. 运用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方法,了解家乡的风貌;3. 利用图片、文字、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家乡的风貌;4.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家乡相关资料、图片、课件等;2. 学生准备:收集家乡的图片、文字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家乡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风光;(2)引导学生谈论家乡的特色,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2. 课堂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对家乡的了解,分享收集到的资料;(2)小组展示:各小组展示调查成果,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3)问题解决:针对家乡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家乡的环境。

3. 实践环节(1)让学生动手制作家乡的手抄报,展示家乡的特色;(2)组织学生进行家乡环境调查,提出保护家乡环境的建议。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2)引导学生树立保护家乡、热爱家乡的意识。

5. 课后作业(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表达对家乡的热爱;(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乡环境保护活动,将所学付诸实践。

《可爱的家乡》教案

《可爱的家乡》教案

《可爱的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调查、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等方面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意愿。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风景名胜、传统建筑等。

3. 家乡的民俗文化:方言、传统节日、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等。

4. 家乡的经济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主要产业及特色产品。

5. 家乡的社会变迁:历史沿革、重要事件、未来发展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家乡的发展与变迁,激发学生的家乡情怀。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调查法、讨论法、比较法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特点。

2. 运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3.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家乡的风土人情。

4. 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课时本教案共需5课时,每课时40分钟。

第一课时:家乡的自然环境第二课时:家乡的人文景观第三课时:家乡的民俗文化第四课时:家乡的经济发展第五课时:家乡的社会变迁与未来发展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即家乡的经济发展。

3. 教学环节:a. 让学生举例说明家乡的主要产业及特色产品。

b. 通过查阅资料或实地考察,了解家乡经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c. 讨论如何发挥家乡的优势,推动经济发展。

七、作业布置1. 调查家乡的产业发展现状,了解家乡特色产品的市场前景。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发展变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社会变迁。

《可爱的家乡》教案

《可爱的家乡》教案

《可爱的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调查、观察、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域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名胜古迹、重要人物等。

3. 家乡的民俗文化:传统节日、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等。

4. 家乡的发展变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变化等。

5. 家乡的未来规划:城市规划、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家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运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家乡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乡的特点。

4. 利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比较家乡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之处,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家乡资料,如图片、视频、书籍等。

2. 安排学生进行家乡实地考察,收集相关信息。

3. 设计好调查问卷,让学生进行家乡调查。

4. 准备好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认识程度,包括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了解。

2. 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包括调查、讨论、分享等方面的表现。

3. 学生的家乡情怀,包括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表达。

4. 学生对家乡未来规划的建议和想法,以及对家乡发展的关注程度。

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一课时:家乡的自然环境a. 导入: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家乡的自然环境的了解。

b. 课程内容: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c. 实例分析:分析家乡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d. 作业:让学生课后调查家乡的自然环境变化及其影响。

2. 第二课时:家乡的人文景观a.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爱的家乡》教案设计

《可爱的家乡》教案设计

《可爱的家乡》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调查、收集、整理信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地形地貌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

3. 家乡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等。

4. 家乡的人民生活:生活方式、社会福利、教育医疗等。

5. 家乡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家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家乡调查任务。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家乡的实例,理解家乡的发展特点。

4. 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比较家乡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之处。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家乡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

2. 准备家乡的地图、调查表等教学工具。

3. 安排学生进行家乡调查实践活动。

教案第一课时:家乡的自然环境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对家乡的自然环境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活动: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地形地貌等内容。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家乡自然环境对家乡发展的影响。

第二课时:家乡的人文景观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对家乡的人文景观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活动:介绍家乡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内容。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家乡人文景观对家乡发展的影响。

第三课时:家乡的经济发展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对家乡的经济发展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活动:介绍家乡的产业结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等内容。

《可爱的家乡》教案设计

《可爱的家乡》教案设计

《可爱的家乡》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家乡的地理位置与特点1.1 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

掌握家乡的自然地理特点。

培养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1.2 教学内容:家乡的地理位置:经纬度、相邻地区。

家乡的自然地理特点:地形、气候、水资源。

1.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家乡地图、自然景观等图片。

视频资料:播放家乡自然风光视频。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乡的特点及对自己的影响。

1.4 教学评价:学生能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学生能理解家乡自然环境对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家乡的历史与文化2.1 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历史发展脉络。

掌握家乡的主要文化传统。

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2.2 教学内容:家乡的历史:重要历史事件、知名历史人物。

家乡的文化传统:民俗、艺术、传统节日。

2.3 教学方法:故事讲解:讲述家乡的历史故事与文化传说。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历史遗迹与文化场所。

小组展示:学生分组展示家乡的历史与文化特色。

2.4 教学评价:学生能概述家乡的历史发展。

学生能列举家乡的主要文化传统。

第三章:家乡的自然资源与利用3.1 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种类及特点。

掌握家乡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家乡的自然资源:土地、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农业、工业、旅游业等。

3.3 教学方法:数据展示:展示家乡自然资源的数据资料。

案例分析:分析家乡自然资源利用的成功案例。

小组讨论:讨论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及方法。

3.4 教学评价:学生能描述家乡的主要自然资源。

学生能理解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第四章: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4.1 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掌握家乡的主要产业及其发展。

培养学生对家乡发展的责任感。

4.2 教学内容:家乡的社会经济现状:人口、经济、教育等。

家乡的主要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4.3 教学方法:数据统计:展示家乡社会经济数据统计图表。

《可爱的家乡》教案设计

《可爱的家乡》教案设计

《可爱的家乡》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关于家乡的基本知识,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家乡的气候特点3. 家乡的历史文化4. 家乡的风土人情5. 保护家乡环境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家乡文化的独特性和保护家乡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基本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家乡的风土人情和保护家乡环境的具体实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特点和如何保护家乡环境。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让学生了解家乡所在的位置和地域范围。

3. 讲解家乡的气候特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气候状况和特点。

4. 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5.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和保护家乡环境的具体实例。

6. 分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家乡的特点和如何保护家乡环境。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保护家乡环境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实地调查,了解家乡的其他特点和保护家乡环境的具体措施。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家乡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和环境保护意识的理解和体会。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观点。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学用书:《可爱的家乡》相关章节。

2. 网络资源:关于家乡的地理、气候、历史文化等信息的图片、视频等。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家乡的实地考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

五年级上册《可爱的家乡》优秀教案

五年级上册《可爱的家乡》优秀教案

五年级上册《可爱的家乡》优秀教案一、教材分析(一)综合分析人的情感是复杂多样的,美术教育是培养情感智力的有效途径。

我们把对亲人、亲友和家园、故乡的思念热爱称之为“乡情”,一个人热爱家乡,首先是因为有亲情与友情,在艺术活动中,作者、作品与生活、欣赏者之间,生活既是艺术的源泉,也是情感的源泉。

启发同学回忆生活,如美好的景色、欢乐的节日、可爱的人、有趣的事,由生活激发兴趣,带着丰满的热情去观察、表示、创作、欣赏,就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中国古典诗词以深情和精练著称,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诗句具有强烈的启迪感染力。

又如家乡民歌的节奏旋律,在激发人的情思上更为直接快速。

(二)教学目标①调查、了解家乡的历史和现在,并为可爱家乡的未来发展作规划,鼓励同学用文字或图像形式记录调查结果。

②结合自身的生活进行美术创作,发展美术构思能力,表达自身的思想和情感。

③在美术活动中充沛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资料的使用效果。

二、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准备●师生一起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记录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

如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生活照片、民间传说、民歌、古诗词、童谣等。

●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和资料。

(二)教学过程:●请同学将收集的家乡资料带到课堂上来,并用文字或图像形式记录调查结果。

进行小组学习,课堂会变得更有生气。

●同学分享资料,交流:你对家乡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让同学体会:你怎样在绘画中表示对家乡浓浓的感情?●师生一起体会《静思》,感受思乡之情。

●同学们能在较短的时间里画出自身印象中的“可爱的家乡”吗?●同学画小草图。

注意发现身边平凡的美丽。

●展示“小草图”请同学介绍自身的作品和画后的感受等。

●同学体会“爱家乡”的深厚感情。

●同学开始创作:运用形、色、空间等美术语言表示自身的感受。

●教师提示:理解画家对空间关系的使用,如:重叠、前景、中景和背景。

《可爱的家乡》教案

《可爱的家乡》教案

《可爱的家乡》教学设计
尚义县安宁街小学 李海红
一、教材分析
《可爱的家乡》是冀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三单元《我爱我的家乡》主题一中的内容。

本课要求学生能赞扬家乡秀美的山水,热爱家乡悠久的历史,从而丰富孩子们的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整合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家乡的风光、物产、历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
教学PPT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点明本课的学习内容,了解和赞美自己可爱的家乡
2、看图找家乡
培养学生的识图、辨别方向的能力,明确家乡所在位置。

3、认识河北
通过教师讲解简单了解河北。

4、详细了解尚义
通过对尚义的风景名胜、历史名人、丰富特产等相关资料的收集及整理,从而调动起学生以家乡为自豪的情感。

5、抒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表态建设家乡的决心
6、总结
以爱家乡上升到爱祖国高度,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反思:
1、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让学生搜集资料可以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

可爱的家乡教案

可爱的家乡教案

《可爱的家乡》教学设计
障城中心学区
李怀庭
可爱的家乡
教学目的:
1.通过描绘可爱的家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自豪感。

2.练习画较大的场面,安排好景物的前后关系。

3.画出家乡的风貌,突出家乡的特点。

教学设计:
一、激情引入。

同学们,你知道吗?今天,我到了微水,发现微水的变化可大了,觉得楼房更高了,公路更宽了,汽车也像长蛇一样排满整个街道。

咱们微水真是越变越美了。

二、说家乡。

你能说一说你的家乡美在哪儿吗?最近都有哪些变化?你最喜欢家乡哪个季节的景物?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家乡的美景。

今天我们就把心中可爱的家乡画下来,看看谁能抓住家乡的特点,画出家乡的可爱。

(板书:可爱的家乡)
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小朋友都画了哪些景物,是怎样描绘自己家乡美景的,怎样安排所画景物的前后关系的。

三、画家乡。

老师巡回指导。

强调要点:
1.画出家乡的特色。

2.场面要大。

画出景物的前后关系。

四、夸家乡。

(作品展示)四人小组,比一比谁画得好。

选代表上讲台说说自己所画的内容。

用一、二句话赞美自己的家乡。

师小结:人们由瓦房住进了二层小楼,然后又搬进了高楼大厦。

这说明了什么?人们富裕了,祖国富强了,家乡才变得更加美丽可爱。

五、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用自己的画笔描绘了家乡的美景。

同学们都画出了家乡的特点。

说明同学们平时观察仔细,印象深刻。

希望同学们以后用自己的画笔,把我们的井陉、河北、祖国描绘得更加美丽,可爱。

《可爱的家乡》教案设计

《可爱的家乡》教案设计

《可爱的家乡》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家乡的自然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形地貌:介绍家乡的山、水、平原等地理特征。

2. 家乡的气候:介绍家乡的四季变化、温度、降水等气候特点。

3. 家乡的水资源:介绍家乡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资源状况。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家乡的自然景观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视频播放:播放家乡自然环境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描述家乡的地形地貌、气候和水资源特点。

2. 学生能表达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家乡的人文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特征,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名人故事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历史文化:介绍家乡的历史背景、文化遗产、传统节日等。

2. 家乡的民俗风情:介绍家乡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特色美食等。

3. 家乡的名人故事:介绍家乡的名人历史、成就、影响等。

三、教学方法1. 故事讲述:通过讲述家乡的历史故事、名人传说,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实物展示:展示家乡的特色工艺品、美食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人文环境。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人文环境的认识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描述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名人故事。

2. 学生能表达对家乡人文环境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第三章:家乡的经济发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产业结构、农业特色、企业发展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产业结构:介绍家乡的主要产业,如工业、农业、旅游业等。

2. 家乡的农业特色:介绍家乡的农产品、农业技术、农业发展等。

《可爱的家乡》教案

《可爱的家乡》教案

《可爱的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方法,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2)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2)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2)气候特点(3)水资源2. 家乡的地理特点(1)地形地貌(2)动植物资源(3)土地利用3. 家乡的历史文化(1)历史文化名人(2)传统节日(3)民间艺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历史文化。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并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典型事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历史文化。

(2)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特色与发展。

2. 自主学习:(1)学生分组调查、访问、观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2)每组选取一个典型事例,进行案例分析。

3. 小组讨论:(1)各小组汇报调查成果,分享案例分析心得。

(2)全班同学就家乡的特色与发展展开讨论,提出保护家乡环境的建议。

4. 成果展示:(1)学生分组展示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邀请家长、教师参与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1)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

(2)学生参与调查、访问、观察等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评价方法:(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可爱的家乡》教案设计

《可爱的家乡》教案设计

《可爱的家乡》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知识;(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方法,了解家乡的特色和亮点;(2)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归属感;(2)提高学生保护环境、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风光:山脉、河流、湖泊、植被等;2. 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古建筑、名人故居等;3. 家乡的民俗风情:传统节日、民间艺术、风味小吃等;4. 家乡的特色产业:农业、工业、旅游业等;5. 家乡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特点;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魅力;2. 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家乡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讨论;3.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家乡特色和感受;4. 课题研究法:引导学生开展家乡课题研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2. 第二课时:介绍家乡的人文景观;3. 第三课时:介绍家乡的民俗风情;4. 第四课时:介绍家乡的特色产业;5. 第五课时:讨论家乡的环境保护。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特点;2. 学生能表达出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具备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3.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课题研究中,能积极发言,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图片;2. 视频素材:关于家乡的宣传片、纪录片等;3.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家乡的历史遗迹、古建筑等;4. 家乡特色资料:介绍家乡的特色产业、风味小吃等;5. 环境保护资料:关于家乡环境保护的案例、政策等。

《可爱的家乡》优秀教学设计

《可爱的家乡》优秀教学设计

《《可爱的家乡》优秀教学设计.doc》《可爱的家乡》优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综合分析人的情感是复杂多样的,美术教育是培养...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doc/1862859249.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97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爱的家乡_五年级语文教案营造氛围激活主体——人教版第九册(口语交际)《可爱的家乡》教学片断与评析(课前准备:1、让学生搜集家乡风景、名胜的资料。

2、分好小组,课前将每小组的桌子摆放在中间,学生坐在四周。

)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了资料,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上请你向大家做个汇报,展示一下你的才华。

现在每个小组就是一家旅行社,我是外地的游客,想选择一家旅行社参观一处景点,看看哪家旅行社能打动我。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然后列出说话提纲。

(学生思考,列说话提纲)师: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介绍你选择的景点,当他介绍时,小组内其他同学就是评委,然后选出你们旅行社最优秀的导游员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

(学生在组内交流,每个学生都介绍,每个学生都参与评价。

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倾听、指导并给予鼓励性评价。

)师:现在请各小组选出最佳导游员做好准备,咱们要开展一轮竞赛,看看谁能打动我。

竞赛之前,老师还请一名同学说一句话嘱咐一下你们组的导游员。

生:说话的语句应通顺、连贯。

生:应按照一定顺序说。

生:态度要大方自然。

生:要讲普通话。

生:要带着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的感情说。

生:要抓住景观的特点说。

师:请各小组的导游员牢记同学们的嘱咐,竞赛开始吧!生:(戴着太阳帽,拿着写有旅行社标志的小旗,抢先冲到讲台前。

)我是“红苹果”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向大家介绍的是被称为玉龙古村的中华第一村。

它位于阜新县沙拉镇查海村的25公里处。

这是一处有八千年历史的文化遗址。

这一文化遗址约二万平方米,在其中八千平方米的范围中,已挖掘出原始房址55座。

房址之间密集有序,排列成行,方向一致。

这里出土的文物主要有石铲、石锄、石刀、石斧、石敲砸器、石磨棒、石磨盘、陶器。

出土的玉制品中的龙纹陶片和石堆塑龙,堪称世界第一玉和华夏第一龙。

因此,阜新被称为玉龙故乡。

1992年市政府在这里修建了查海博物馆,并对游人开放,博物馆内设石器、陶器等四个展厅,最引人注目的是高9米,长60米的原始自然风貌全景图的照片,(大屏幕显示)当你走进中华第一村这片具有八千年古老文明的土地,会使你感到做为一个阜新人的骄傲。

生:听了他的介绍,我就像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生:他知道的可真多,还用了那么多具体详尽的数据。

生:听了他的介绍,我感到做一个阜新人的骄傲。

生:我想亲自踏上这古老的文明土地。

师:你们说得太好了,我现在就想去中华第一村走一趟,亲自去感受那古韵悠长、名播四海的古人类遗址的神奇。

请你告诉大家。

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的。

生:假期,妈妈带我去了中华第一村,参观了查海博物馆,那些详尽的数据和资料,我是在书中看到的。

师:希望大家都能像他这样爱读书并学会搜集信息。

生:(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冲到讲台前)中华第一村真的令人神往,绿叶旅行社带你去的地方同样使你兴奋不已,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海州露天矿……师:老师也曾去过海州露天矿,看到的和你说的一模一样,但老师不知道那些具体的数字,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爸爸是一名煤矿工人,带我去过海州露天矿,那些具体数字是从网上查到的。

生:听了他的介绍,我仿佛领略到了海州露天矿的丰采,它曾是亚洲第一大煤矿呢!生:我还知道,阜新的煤生成于中生代,是大规模的地质变迁形成的。

师:你们表现的真棒,并且会用现代化的手段搜集信息。

生:(背着背包,包到黑板前)玉龙古村与露天矿是阜新的骄傲。

现在请大家轻松一下。

穿好登山鞋,背好旅行包,青草旅行社将带你去乌兰木图山…………师:通过几名导游员的介绍,老师知道了我们这座煤电之城有着这样的璀璨夺目的远古文明;令人叹为观止的悠久历史;令人流连忘返的秀美客商河山,我真的感到了做一个阜新人的骄傲和自豪。

评析:营造了和谐的交际氛围,让学生乐于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

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策略,将每个小组假想为一个旅行社,调动了学生的表现欲,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使学生在课堂上自始致终情绪饱满、兴趣盎然。

创设互动的交际环境,让学生成为交际的主人。

教师勇于打破常规,大胆采用分组的课堂教学方式。

课桌分组摆设,方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促进学生自主、合作、交往,使学生成为交际的主人,师生共同评价,体现了口语交际双向互动的特点。

《可爱的家乡》阅读训练题及答案_99可爱的家乡我的家乡大理是一个可爱的地方。

这里物产丰富,山水秀丽,不仅在全州有名,而且在全省、全国甚至世界上都有一定名气。

大理的物产十分丰富。

苍山上有数不清的树木,是优质的建筑材料;洱海里有各种各样的鱼虾,是广大群众喜爱的食品;坝子里良田千顷,盛产粮食、蔬菜和各类瓜果。

家乡的特产大理石更是驰名中外。

大理石用途很广,在建筑方面,可以做基石、铺地面、贴墙壁;在工艺方面,可以制成花瓶、屏风和各种精美的观赏品;在文化和生活方面,可以做笔架、砚台、杯盘、桌凳等。

大理石制品十分漂亮,白的如玉,洁净无瑕;彩的如霞,色泽斑斓;墨绿的、赭黄的、水纹的,无不晶莹光洁,令人赏心悦目。

大理的风景十分优美。

苍山十九峰,白雪罩顶,彩云缠腰,山泉清冽,山花争艳,森林郁郁葱葱,峦崖千姿百态,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去攀登,去观赏。

三百里洱海波光浩荡,蔚蓝的水衬着洁白的帆,如诗如画。

夜晚,明月东升,光照洱海,海面上白波闪闪烁烁,仿佛游龙的银鳞;近岸处渔火点点,笑语声声,真能让人辨不清是在人间还是在仙境!家乡的山山水水是如此富饶美丽,我怎能不热爱我的家乡!1.文章题目里的重点词是2.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把文章分为三段:第____自然段为第一段,总的说____作为开头。

第____自然段为第二段,分别从____和____两个方面来说明主题。

第____自然段为第三段,抒发____作为结尾。

3.这篇文章的主题是:通过描述____表达了____的思想感情。

4.第一自然段中说,大理不仅在全州有名,而且在全省、全国甚至世界上都有一定名气。

这句里加粗的词是按照范围____的顺序安排的。

5.第二、三自然段,每段开头一句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6.第二自然段描述大理物产丰富,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四种物产,其中前三种写得简略,后一种写得____。

7.第二自然段中有一句是大理石制品十分漂亮它的具体内容:8.第三自然段写大理风光优美,具体内容一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可爱的家乡》答案1.可爱2.(1)家乡的物产丰富,山水秀丽(2、3)物产丰富风景优美(4)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3.家乡物产丰富,风光秀丽热爱家乡4.从小到大5.总括全段。

(或:概括也对)6.木材鱼虾农作物(或农产品、粮食、蔬菜、瓜果等)大理详细7.白的如玉,洁净无瑕;彩的如霞,色泽斑斓;墨绿的、赭黄的、水纹的,无不晶莹光洁,令人赏心悦耳。

8.苍山洱海可爱的家乡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我的家乡大理是一个可爱的地方。

这里物产丰富,山水秀丽,不仅在全州有名,而且在全省、全国甚至世界上都有一定名气。

大理的物产十分丰富。

苍山上有数不清的树木,是优质的建筑材料;洱海里有各种各样的鱼虾,是广大群众喜爱的食品;坝子里良田千顷,盛产粮食、蔬菜和各类瓜果。

家乡的特产大理石更是驰名中外。

大理石用途很广,在建筑方面,可以做基石、铺地面、贴墙壁;在工艺方面,可以制成花瓶、屏风和各种精美的观赏品;在文化和生活方面,可以做笔架、砚台、杯盘、桌凳等。

大理石制品十分漂亮,白的如玉,洁净无瑕;彩的如霞,色泽斑斓;墨绿的、赭黄的、水纹的,无不晶莹光洁,令人赏心悦目。

大理的风景十分优美。

苍山十九峰,白雪罩顶,彩云缠腰,山泉清冽,山花争艳,森林郁郁葱葱,峦崖千姿百态,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去攀登,去观赏。

三百里洱海波光浩荡,蔚蓝的水衬着洁白的帆,如诗如画。

夜晚,明月东升,光照洱海,海面上白波闪闪烁烁,仿佛游龙的银鳞;近岸处渔火点点,笑语声声,真能让人辨不清是在人间还是在仙境!家乡的山山水水是如此富饶美丽,我怎能不热爱我的家乡!1.文章题目里的重点词是2.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把文章分为三段:第____自然段为第一段,总的说____作为开头。

第____自然段为第二段,分别从____和____两个方面来说明主题。

第____自然段为第三段,抒发____作为结尾。

3.这篇文章的主题是:通过描述____表达了____的思想感情。

4.第一自然段中说,大理“不仅在全州有名,而且在全省、全国甚至世界上都有一定名气。

”这句里加粗的词是按照范围____的顺序安排的。

5.第二、三自然段,每段开头一句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6.第二自然段描述大理物产丰富,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四种物产,其中前三种写得简略,后一种写得____。

7.第二自然段中有一句是“大理石制品十分漂亮”它的具体内容:8.第三自然段写大理风光优美,具体内容一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可爱2.(1)家乡的物产丰富,山水秀丽(2、3)物产丰富风景优美(4)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3.家乡物产丰富,风光秀丽热爱家乡4.从小到大5.总括全段。

(或:“概括”也对)6.木材鱼虾农作物(或农产品、粮食、蔬菜、瓜果等)大理详细7.白的如玉,洁净无瑕;彩的如霞,色泽斑斓;墨绿的、赭黄的、水纹的,无不晶莹光洁,令人赏心悦耳。

8.苍山洱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