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

合集下载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
民族精神的弘扬
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俄罗斯民族精神的 弘扬。他通过描绘俄罗斯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展现了俄罗斯民族的独特魅力 和精神风貌。
文化传承的使命
托尔斯泰认为文化传承是作家的重要使命之一,他通过自己的作品传承了俄罗斯 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文化传承的历史意 义。
开放式结局
托尔斯泰的作品往往采用开放式结局,即故事并没有明确的结局或解决方案,而是留给 读者无限的想象和思考空间。这种结局使得作品具有更强的艺术张力和思想深度。
04
思想内涵及价值观念
对人性、道德、社会问题的探讨
人性的复杂性
托尔斯泰认为人性是复杂且多面 的,既有善良、仁爱的一面,也 有自私、贪婪的一面。他通过作 品中的人物塑造,深入探讨了人
05
艺术成就及影响
对世界文学的贡献
丰富了世界文学宝 库
推动了现实主义文 学的发展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以其深刻 的思想性、真实性和艺术性, 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为全人类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 富。
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风格以现 实主义为主,他的作品通过对 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和对人物 心理的细腻刻画,推动了现实 主义文学在19世纪的发展。
《复活》等其他作品
《复活》是一部描写社会底层人物苦 难生活的小说,通过主人公聂赫留朵 夫的视角,展现了俄国社会的黑暗面 和人性的救赎。
这些作品都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对 人性的深入剖析而著称,展现了托尔 斯泰作为伟大现实主义作家的卓越才 华。
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还包括《童年》 、《少年》、《青年》等自传体小说 ,以及《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 克》等中短篇小说。

初中语文列夫·托尔斯泰

初中语文列夫·托尔斯泰
额头:像是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皮 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 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鼻子: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好像被人 一拳打塌的样子。 目光:像枪弹穿透了假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 了玻璃。
合作探究 作者认为托尔斯泰给人的总体 印象是什么?(请用原文的词语回答)
列夫.托尔斯泰主要作品
• 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 写作特色:善于驾驭多线索的结构,一方面展 现气势磅礴的史诗场面,另一方面在巨幅的群 像中显现出个人的面貌,如实地描写人物内心 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
读准字音
yǒu
liǔ
zhì

黝黑 一绺 滞留 禁锢
xuān

斯蒂芬·茨威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善于心理刻画的中篇小说家
• 斯蒂芬·茨威格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篇 小说家之一。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
• 他写作传记受弗洛伊德的思想影响,偏重对人 物人物的性情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代表作有 《三作家》《罗曼·罗兰》《巴尔扎克》等。
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举世公认的大文豪,被称为 “天才艺术家”、 “俄罗斯文学的灵魂”。
列 夫
·

茨尔
威 格
斯 泰
斯蒂芬·茨威格
(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 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 犹太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 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 结识罗曼·曼兰和高尔基等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 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 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理想 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 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 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 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 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 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 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 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 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 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 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 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 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 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 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 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 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 浪的大胡子。
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 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 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日 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 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 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 道目光就像一把成埕甓的钢刀 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 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 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 百个人都怍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列夫· 托尔斯泰(1828~1910)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主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 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童话。 他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 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 “天才艺术家”。
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 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 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 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 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 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 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 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 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 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列 夫· 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 命的镜子”
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 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精神上感到满足自 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 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 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 x射线 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 奇的神色。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反 衬
具有这种犀利目光,能够看清 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 及其知识财富;作为一个始终具有 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 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 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他究竟 幸福的还是不幸的?
“幸福”与“不幸”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 痛苦的,这是智者的痛苦,如果他 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 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 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 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 并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 这才是他自己最大的痛苦与不幸。 但他把宝贵的精神财富留给后人, 他又是伟大而幸福的。
1、正确拼读下列字词: 黝黑 滞留 愚钝 禁锢 轩昂 犀利 侏儒 酒 肆 尴尬 炽热 颔首低眉 广袤无垠
2、解词:
器宇、鹤立鸡群、正襟危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禁锢、颔首低眉、诚惶诚恐、
无可置疑、黯然失色、广袤无垠
二、
1、速读课文,请分别概括每一个段落的主 要内容。
1段:主要写托尔斯泰须发的特点。 2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脸部轮廓。 3段:进一步刻画他的面部特征, 重点描写面部表情。 4、从各个角度写托尔斯泰的长相平平。 5、托尔斯泰的长相会令拜访者失望。
第二部分4个自然段各写什么? 6.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7.他眼睛里蕴藏的丰富的感情。 8.他眼睛的威力。 9.赞美他犀利的眼光,揭示他人生 的“不幸”。
一(1-5):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丑陋——外 表。 二(6-9) :透过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 表现其深邃的精神世界——精神。
一.课文前半部分写托耳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但 联系全文看,读者仍然能感受到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这 是为什么?前半部分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下了最后的决心

“是的,我苦恼万分,赋予我理智就是为了 使我能够摆脱;因此我一定要摆脱。如果再 也没有可看的,而且一切看起来都让人生厌 的话,那么为什么不把蜡烛熄了呢?但是怎 么办呢?为什么这个乘务员顺着栏杆跑过去? 为什么下面那辆车厢里的那些年轻人在大声 喊叫?为什么他们又说又笑?这全是虚伪的, 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呼吁,“土地不能成为任何人
的财产,它跟水、空气、阳光
一样不能买卖”,彻底否定贵
族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充分体 现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强烈渴

望。 4、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小说真实地写出了 大批农民的破产,被迫流浪到城市里,充当资本 家的廉价劳动力,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来自《复活》之人物形象
聂赫留朵夫:自传性探索型主人公 (托尔斯泰式 人物),“忏悔的贵族”典型。经历了纯洁的学生 时代、堕落的青壮年时代与道德复活三个发展阶段。 聂赫留朵夫 的“复活”:描写 “复活”的过程是客观真实的, 但作者的解释却是唯心主义的: 归结为聂赫留朵夫身上“精神的 人”又重新战胜了“动物的人”, 是他善于加强“道德自我修养”、 进行“灵魂大扫除”的结果。
安娜的清醒

“我的爱情越来越热烈,越来越自私,而他 的却越来越减退,这就是使我们分离的原 因。”她继续想下去。“而这是无法补救 的。在我,一切都以他为中心,我要求他 越来越完完全全地献身于我。但是他却越 来越想疏远我。我们没有结合以前,倒真 是很接近的,但是现在我们却不可挽回地 疏远起来;这是无法改变的。他说我嫉妒 得太没有道理。我自己也说我嫉妒得太没 有道理;不过事实并非如此。我不是嫉妒, 而是……”
2、《安娜· 卡列尼娜》之思想意 义

安娜的出场描写

列夫托尔斯泰概述

列夫托尔斯泰概述

大文豪萧伯纳的墓志铭:
“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 是肯定会发生。”
大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
“恕我不起来了!”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的精力, 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后35位,是当时世界 上最准确的圆周率数值。在他的墓碑上就 刻着:
“π=。
他是最糊涂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列宁
附录
部位 脸
〔嘴上边〕胡髭 〔两鳃〕长髯 眉毛
〔弯曲) 鬈发
〔眼上方〕 额头
皮肤 〔狮子) 鼻
耳朵
嘴唇 眼睛 目光
目光
特点
比方、夸大
多毛〔长满胡须〕
浓密 浓密、长 宽约一指、朝上倒竖 灰白、一绺绺
皱树皮、低矮的陋室、吉尔吉斯人搭 建的皮帐篷、出自农村木匠之手的粗 制滥造的小屋 卷起的滔滔白浪
黑貂皮面具
那样粗糙。 鼻子: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
的样子。 目光: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须发: * 浓密的胡髭 长髯掩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
的黝 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
“形”
其次局部 〔6—9 段〕 描写托翁 非同寻常
犀眼睛隐藏着 丰富的情感
8眼睛的威力
9赞美犀利的眼光, 提醒他人生的不幸
“神”
分析肖像画:
课文前半局部对于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 突出了哪两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分别对 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平凡丑陋 反衬
灵魂的珍贵,眼睛的精巧
“最糊涂的现实主义”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 《战斗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 碑。小说构造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 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 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 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从 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 现实的批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何不 抗恶思想也常常感到怀疑。
• 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 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 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 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读准字音
yǒu
liǔ
zhì

黝黑 一绺 滞留 禁锢
xuān
轩昂

犀利
zhū rú
侏儒

酒肆
gān gà
尴尬
chì
炽热
tiáo qióng
失调 穹顶
zèng
àng
à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àn
锃亮 盎然 黯然 粲然
jīn
hàn
mào yín
正襟危坐 颔首低眉 广袤无垠
1、托尔斯泰给你的时总体印象。
2、归纳概括每个段落内容,理清文章层 次。
列 夫
·

茨尔
威 格
斯 泰
斯蒂芬·茨威格 (1881—1942),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 传记作家,出身于 富裕的犹太家庭。 他的写作成就以小 说和人物传记见著。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 家庭。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 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眼光 犀利 敏察
想 精 神 )
第九段:眼睛的犀利 与人生的不幸
深刻
自主学习二:
1、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平庸 甚至丑陋的大众化的外貌,是为什么?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作家、思想家、哲学家。

代表作有《》、《》、《》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着《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

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作品主题: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人性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从这些思考中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精神世界最真实的一面,托尔斯泰对人性的思考主要由俄罗斯当时的历史和现实激发的:一方面,传统的俄罗斯是宗法社会,东正教决定了人们思想感情的方式,托尔斯泰也深受东正教的影响,不管他的态度是接受抑或是有所保留;另一方面,欧洲的启蒙精神亦深深影响着俄罗斯,这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俄罗斯传统信仰的根基,启蒙精神对托尔斯泰的影响亦是显着的,这使得托尔斯泰对东正教基本的教义体系产生怀疑,他不会像一般教徒一样思考信仰问题。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比喻,生动形象刻画出托翁给人的总印 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作 者用“抑”的写法为下文的“扬”张本, 有力地衬托出托尔斯泰的双眼之犀利、 灵魂之伟大。
参看:奇迹课堂42——(3)
如何理解作者对他平庸粗鄙外 貌的描写?
1、是对他肖像真实的刻画 2、揭示他是俄国普通大众中的一员。 3、反衬他的眼睛的无比精美。 4、揭示他本身的思想也是矛盾统一 的。
作者运用夸张和比喻,生动刻画出 托尔斯泰眼光的犀利,表现托尔斯 泰具有深刻、准确的洞察力(44页 句解)以及批判现实深度和广度 (45页句解),从而揭示托尔斯泰 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体会欲扬先抑手法的效果
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情感态度是崇敬与赞 美的,但文章前面却用了大量的笔墨描 写他面容 粗鄙、丑陋的 的一面,这实际 上是用来 反衬 他眼睛的精美无比。 在鲜明的对比映衬之下,读者托尔斯泰 的外貌和内心留下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 认识。
学习肖像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阅读下列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托翁眼睛的? 有什么作用? 1、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 开了玻璃。 犀利——洞察力 2、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 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 地涌出好奇的神色。感情丰富——丰富的内心世 界 3、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 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 无误的频波。批判现实的深度和广度
未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
A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 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B他不久就任凭须发长得满脸都是,把自 己的嘴唇隐藏在黑貂皮面具的胡须里。 C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 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 D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 林般茂密的须发。

俄国文豪列夫 托尔斯泰

俄国文豪列夫 托尔斯泰

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Leo Tolstoy,1828—1910),是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

1828年9月9日,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

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

1847年托尔斯泰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

1855年11月,托尔斯泰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

从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

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

这些思想鲜明地体现在其中篇小说《哥萨克》之中。

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

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

列夫托尔斯泰介绍

列夫托尔斯泰介绍

• 图片浏览
• 这是他在看书时的照 片Hale Waihona Puke • 这是他在 写作时的 照片
谢谢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 本公司保留最终解释权。 本公司保留最终解释权。
穷人
作者介绍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本人)
• 国籍:俄国 职业:小说家、 国籍: 职业:小说家、 思想家 • 流派:写实主义 出生地:俄 流派: 出生地: 国亚斯纳亚-博利尔纳 国亚斯纳亚 博利尔纳 出生日 期:1828 09 09 • 逝世日期:1910 11 20 逝世日期:
列夫 托尔斯泰简介 (文学类)
• 列夫 托尔斯泰的全名是列夫 尼古拉耶维 托尔斯泰的全名是列夫·尼古拉耶维 奇·托尔斯泰 他是俄国著名的作家、思想 托尔斯泰 他是俄国著名的作家、 家是世界文学史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家是世界文学史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主 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 》《安 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 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他的作品 卡列尼娜》《复活》 卡列尼娜》《复活 七颗钻石》《跳水》《穷人》 》《跳水》《穷人 《七颗钻石》《跳水》《穷人》已被收 入人教版语文书。 入人教版语文书。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

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

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作品主题: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人性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从这些思考中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精神世界最真实的一面,托尔斯泰对人性的思考主要由俄罗斯当时的历史和现实激发的:一方面,传统的俄罗斯是宗法社会,东正教决定了人们思想感情的方式,托尔斯泰也深受东正教的影响,不管他的态度是接受抑或是有所保留;另一方面,欧洲的启蒙精神亦深深影响着俄罗斯,这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俄罗斯传统信仰的根基,启蒙精神对托尔斯泰的影响亦是显著的,这使得托尔斯泰对东正教基本的教义体系产生怀疑,他不会像一般教徒一样思考信仰问题。

8.列夫·托尔斯泰

8.列夫·托尔斯泰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 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 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 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用他 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 代的本质和要求。
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它们的 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 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作业布置:
必做题: “研讨与练习”第二题。 选做题: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选读一篇列夫.托
尔斯泰 的作品如《安娜•卡列尼娜》、《战争 与和平》、《复活》等
继续努力
再见
作用:突出眉毛和胡子的特征,形象贴切而富有趣味,不 仅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引人 遐想。
自学指导三:
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 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后半 部分又描绘了托尔斯泰那非同 寻常的眼睛,在文学上这是一 种什么写作手法?对塑造人物 形象有什么作用?
这是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写他平 庸甚至丑陋的外表,一是说明他是 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人民 同呼吸共命运。二是用来反衬他灵 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 在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对托尔斯泰 的崇敬、赞美之情。
须发:
多毛、须发浓密
面部轮廓: 失调、崎岖、平庸、粗鄙
表情:
忧郁、消沉
长相:
普通大众的脸
眼睛
犀利的目光 蕴藏丰富的感情
眼睛的威力
自学指导一:
2、理解书上研讨与练习二的 语句的含义,说说作者为什么 重点写他的眼睛?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高尔基这句话运用夸张恰当地,很好地道 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 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列 夫 托 尔 斯茨 泰威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 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 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 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用他 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 代的本质和要求。
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它们的 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 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 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 准确的。 4、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 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写出托尔斯泰目光犀利深刻,具有准确 的洞察力。
(1)、你最喜欢作者描写的托 尔斯泰面部的哪个部位,为什么? (2)、从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比 喻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 发、发肤、鼻子、眼睛的语句, 并品评其表达效果。
想议
描写的句子
眉毛: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 竖。: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 的须发。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 胡子。 额头: 像是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 皮 肤: 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鼻子: 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 一拳打塌的样子。 目光: 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 了玻璃。
幸福与不幸
“幸福”与“不幸”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 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是说 托尔斯泰这样的人可以掌握世界的运作和知识财 富。而“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这 是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 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 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 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毕生努力去改变它, 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 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和家 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等;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着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作品主题: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人性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从这些思考中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精神世界最真实的一面,托尔斯泰对人性的思考主要由俄罗斯当时的历史和现实激发的:一方面,传统的俄罗斯是宗法社会,东正教决定了人们思想感情的方式,托尔斯泰也深受东正教的影响,不管他的态度是接受抑或是有所保留;另一方面,欧洲的启蒙精神亦深深影响着俄罗斯,这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俄罗斯传统信仰的根基,启蒙精神对托尔斯泰的影响亦是显着的,这使得托尔斯泰对东正教基本的教义体系产生怀疑,他不会像一般教徒一样思考信仰问题;但是,托尔斯泰也并没有完全走向欧洲的个人主义的启蒙立场,所以,他对人性的思考常常游离于二者之间,有时像一个教徒,有时像一个人本主义者;7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有着乌托邦思想,主要表现为反杭暴力与奴役,反对土地私有制度,反对崇尚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进化论”,要求奉行合法的生活义务和合理的生命法则,回返健康的农耕生活,通过人人的劳动和道德实践建立起充满兄弟情谊,平等、和谐、友爱的属于全人类的人间“天国”;艺术特色:托尔斯泰创造了史诗体小说;历史的事实融合着艺术的虚构,奔放的笔触揉和着细腻的描写;在巨幅的群像中显现出个人的面貌,史诗的庄严肃穆中穿插有抒情的独白,变化万千,蔚为奇观;他善于驾驭多线索的结构,千头万绪,衔接得天衣无缝;又能突破小说的“封闭”形式,波澜壮阔,像生活那样无始无终;托尔斯泰的,不只在于再现,而且还在于刻画微观世界;在世界文学中空前地把握心灵的辩证发展,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并且深入人的下意识,把它表现在同意识相互和谐的联系之中;托尔斯泰的艺术力量是真实的,它突出表现在性格塑造上;如实地描写人物内心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不只写其突出的一面或占优势的一种精神状态;不隐讳心爱人物的缺点,也不窒息所揭露的人物心中闪现的微光;不粉饰,不夸张,不理想化或,总是借助真实客观的描写,展示其本来面目,从而于平凡中见伟大,或者相反,于平凡的现象中显示其可怕;描绘性格的发展和变化,自然浑成而不露斤斧痕迹;托尔斯泰的风格主要特点是朴素;力求最充分最确切地反映生活的真实或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虽然在艺术上要求严格,却不单纯以技巧取胜,不追求形式上的精致,也不回避冗长的复合句,而只寻求最大的表现力;晚年的时候,在心理分析上力求简洁,不写感受的整个过程,只写心理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主要环节;有时采取戏剧的方法,通过行动和对白来表现;不写性格的顺序发展过程,而写突然事故引起的决定性转变;在结构上,为了表现人物的醒悟,常常采用倒叙的方法;为了集中,长篇小说也不再用多线索,而用单线索逐渐展开的方式;在语言上,则力求质朴简练和浅显易懂,接近民间故事;人物影响:从19世纪60年代起,他的作品开始在英、德等国翻译出版;19世纪70至80年代之交以战争与和平的法译本出版获得国际上第一流作家的声誉,成为当时欧美的“俄国热”的主要对象;80至90年代法、英等国最早论述他的评论家,都承认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对自己国家文学的振兴作用;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长的进步作家法朗士、罗曼·罗兰、亨利希·曼和托马斯·曼、德莱塞、伯纳·萧、高尔斯华绥以及其他欧美作家和亚洲作家都受到他的熏陶;在中国,1900年就出现评价他的文字,1907年译价过他的“宗教小说”主与仆及民间故事;1913年、1917年先后有复活译名心狱和安娜·卡列尼娜译名婀娜小史的不完全的文言译本;“五四”前后,托尔斯泰的作品大量被译成中文;抗战期间分别出版了郭沫若和周扬翻译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以及其他作品的译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托尔斯泰的重要作品大多已翻译出版,而且根据原文翻译,不少名着都有几种不同的译本;人物评价:在高尔基身上体现着俄罗斯;如同没有伏尔加河我不能想象俄罗斯一样,我也不能想象俄罗斯没有高尔基;俄国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评10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列宁评11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高尔基评。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2003.10
托 尔 斯 泰 墓
列夫· 托尔斯泰故居
列夫· 托尔斯泰生活的庄园
列夫· 托尔斯泰名言
1.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 重的工作。
2.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 深度去衡量的。 3.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 的生活。
4.心灵纯洁的人, 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制作
列夫· 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 托尔斯泰 (1828—1910)
19世纪俄国最 伟大的作家
列 夫 托 尔 斯 泰
·
列 夫 托 尔 斯 泰
·
列 夫 托 尔 斯 泰
·
பைடு நூலகம்
托尔斯泰的主要创作历程
1.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 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 “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 2.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 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 一个里程碑。 3.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 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 卡列尼娜》,小说艺 术已达炉火纯青。
托尔斯泰的主要创作历程
4.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 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
5.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 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 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 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 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 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 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 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 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带有双重性。一方面,他 同情安娜的不幸,揭发和控诉了逼死安娜的贵族 上流社会;另一方面,托尔斯泰又站在宗教保守 主义的立场上,认为家庭关系是宗法制度的基础, 是神圣的,安娜为情欲所支配,破坏了家庭的和 谐,结果也毁灭了自己。因此,他认为安娜的行 为应当受到谴责,但贵族上流社会去没有资格去 裁判她。在书的开头,他引了《圣经》上一句话: 伸冤在我,我必报应,作为书的题辞,也就是说 有资格裁判安娜的只有上帝。


《童年》、《少年》、《青年》三部曲,牧歌情 调与民主倾向,道德完善主题。
《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1855-1856)• 开 始了托尔斯泰和统治阶级之间第一次公开的冲突。 • 《卢塞恩》(《琉森》)(1857),日记体, 是托尔斯泰最早批判资本主义的作品,写作者在 瑞士卢塞恩目睹流浪歌手横遭资产阶级绅士欺凌 的情景。
• 《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18631869) 包尔康斯基、罗斯托夫、别丝豪夫 和库拉金
剧情简介
• 描述了在拿破仑指挥军队进攻俄国时大动荡年代中的一段经典爱情 故事,是一部史诗般的战争巨片。安德烈不顾怀孕的妻子和年迈的父 亲,坚持到军队服役。战役失败,他颓丧回家,恰逢妻子难产而死, 彼埃尔则在父亲临终前被立为财产继承人,并承袭了其父的伯爵称号, 和贵族库拉金的女儿艾伦结婚。婚后不久,因两人性格不合而分居。 彼埃尔与罗斯托夫伯爵一家在去打猎的路上,把沉浸在丧妻之痛的安 德烈也拉去打猎,伯爵的女儿娜塔莎〃罗斯托娃对安德烈产生了好感。 不久,娜塔莎接受了安德烈的求婚,订立了婚约。过了一段时间,安 德烈重返军队。艾伦的弟弟阿纳托里骗得娜塔莎的爱,唆使其与他私 奔。俄法战争开始,担任总司令的库图佐夫将军决定暂时放弃莫斯科。 在撤退途中,娜塔莎遇到受重伤的安德烈,安德烈谅解了娜塔莎,但 他却因伤势过重而离开了人世。战争胜利结束后,彼埃尔回到了莫斯 科,娜塔莎把自己的命运永远的与彼埃尔结合在了一起。

列夫特尔斯泰简介

列夫特尔斯泰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5年入喀山大学,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

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原文

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原文

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原文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原文导语: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像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茨威格,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原文,欢迎各位阅读与借鉴。

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原文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人们无不试图用自己的想像除去他那盖着面孔的头发,修剪疯长的胡须,以他年轻时刮去胡须的肖像作为参照,希望用魔法变出一张光洁的脸。

──这是引向内心世界的路标。

这样一来,我们不免开始畏缩起来。

因为,无可否认的是,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生就一张田野村夫的脸孔。

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间,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篷来好不了多少。

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小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

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

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在乱蓬蓬的头发后面,怎么也遮不住那对难看的招风耳。

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

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这副劳动者的忧郇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住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小到陀斯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
教学目的:
.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

.体会涉及深广的人文背景。

重点难点:
.对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

.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教学方法:和谐教学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用具: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
课时
一、课前准备、身心放松
欣赏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导入新课:
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
世事的眼睛。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
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
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展示学习目标
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检查预习情况
介绍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导学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回答。

导学提纲:
作者通过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表,怎样揭示他的内心世界?
找出文中对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重点理解文中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

四、精讲点拔,释疑解难
结合学生自学和讨论结果,稍作点拔:
找出文中对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夸张是在描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例如:
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目光的描写,形容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这种扩大、夸张的描写,把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表现得极为生动形象,而且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像和联想。


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胡子、眉毛、须发、皮肤是这样描绘的: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

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透过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我们可见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

重点理解文中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

例如: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明确: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的眼睛充满智慧,让人感受到的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是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
五、课堂小结,推荐作业
课堂小结:
体会文中运用夸张手法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

推荐作业: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身心放松
欣赏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导入新课:
由上节课的内容导入。

展示学习目标
体会涉及深广的人文背景。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介绍有关托尔斯泰的生平传记和作品。

了解他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四、精讲点拔,释疑解难
结合学生自学和讨论结果,稍作点拔:
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在班上交流。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流的地位。

代表作有、,与同学讨论: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
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发表独特的看法。

六、拓展训练
教师向学生推荐罗曼•罗兰《名人传》一书,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理解伟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七、课堂小结,推荐作业
课堂小结:
本文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

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犹如与两位大师对话交谈,悉心品味,自然能体会到文中丰富而深厚的人文内涵。

推荐作业:
研讨与练习二。

附板书: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
多毛
须发浓密

外貌特征
面部
田野村夫的脸


忧郁消沉

普通大众的脸

犀利的目光的眼睛赞

非同寻常

蕴含丰富情感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