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白云先生: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春秋老子(李聃)著 草树先生堪正、断句 来源
--【道经】--(1)第壹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以观其眇也恒有欲以观其所徼也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2)第贰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3)第三章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4)第肆章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5)第伍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于中(6)第陆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其若存用之不堇(7)第柒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8)第捌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9)第玖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葆也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富贵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11)第拾壹章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而为器当其无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2)第拾贰章五色使人之目盲五音使人之耳聋五味使人之口爽驰骋畋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13)第拾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为身以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爱己身以为天下女何以寄天下(14)第拾肆章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谬其下不惚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沕望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15)第拾伍章古之善为道者微眇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与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俨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冰泽沌呵其若朴湷呵其若浊旷呵其若谷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16)第拾陆章致虚极也守静督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17)第拾柒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案有不信猷呵其贵言也功成事遂而百姓皆谓我自然(18)第拾捌章故大道废案有仁义知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乱案有贞臣(19)第拾玖章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20)第贰拾章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才众人熙熙若享于太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佻若婴儿之未咳累呵如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惷惷呵鬻人察察我独闵闵呵忽呵其若海望呵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21)第贰拾壹章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望唯惚惚呵望呵中有象呵望呵惚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请呵其请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22)第贰拾贰章炊者不立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23)第贰拾三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式不自视故章不自现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几语才诚全归之(24)第贰拾肆章希言自然飘风不冬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25)第贰拾伍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6)第贰拾陆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唯有环官燕处则昭若若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道者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故能蔽而不成(27)第贰拾柒章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以筹策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乎大迷是谓眇要(28)第贰拾捌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29)第贰拾玖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陪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太去奢(30)第三拾章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楚棘生之善者果而已矣不以取强焉果而勿娇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不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蚤已(31)第三拾壹章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袭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32)第三拾贰章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俾道之在天下也猷小谷之于江海也(33)第三拾三章知人者知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忘者寿也(34)第三拾肆章道泛兮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35)第三拾伍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格止故道之出言曰淡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36)第三拾陆章将欲拾之必古张之将欲弱之必古强之将欲去之必古兴之将欲夺之必古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脱于渊邦利器不可以示人(37)第三拾柒章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阗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德经】--(38)第三拾捌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39)第三拾玖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废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谷毋已盈将恐竭谓万物毋已生将恐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珞珞若石(40)第肆拾章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天象无刑道褒无名夫唯道? 善始且善成(41)肆拾壹章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2)第肆拾贰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故人之所教亦议而教人故强梁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43)第肆拾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44)第肆拾肆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5)第肆拾伍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如诎大巧如拙大辩如讷躁胜寒靓胜炅请静可以为天下正(46)第肆拾陆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47)第肆拾柒章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也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弗为而成(48)第肆拾捌章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有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将欲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49)第肆拾玖章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詥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孩之(50)第伍拾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人之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之厚也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揣其角虎无所措其蚤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51)第伍拾壹章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52)第伍拾贰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堇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棘见常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毋遗身殃是谓袭常(53)第伍拾三章使我介然有知也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财货有余是谓盗夸盗夸非道也(54)第伍拾肆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国其德乃夆修之于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兹以此(55)第伍拾伍章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虺蛇弗蜇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脧怒? 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耰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亡(56)第伍拾陆章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57)第伍拾柒章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而国家滋昏民多伎能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无欲而民自朴(58)第伍拾捌章其政闵闵其民屯屯其正察察其邦缺缺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悉也其日固久矣是以方而不割兼而不刺直而不绁? 光而不眺(59)第伍拾玖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蚤服蚤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氐长生久视之道也(60)第陆拾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61)第陆拾壹章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国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62)第陆拾贰章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拱之璧以先驷马不若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也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与故为天下贵(63)第陆拾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猷难之故终于无难(64)第陆拾肆章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合抱之木作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蔂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几成而败之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65)第陆拾伍章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66)第陆拾陆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诤与故天下莫能与争(67)第陆拾柒章小邦寡民使有什佰人之器而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68)第陆拾捌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69)第陆拾玖章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宵夫唯不宵故能大若宵久矣其细也夫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事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健之如以慈垣之(70)第柒拾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诤之德是谓用人是谓肥天古之极也(71)第柒拾壹章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无敌无敌近亡吾葆矣故乘兵相若则哀者胜矣(72)第柒拾贰章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言有君事有宗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73)第柒拾三章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74)第柒拾肆章民之不畏畏则大畏将至矣毋闸其所居毋猒其所生夫唯弗猒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取此(75)第柒拾伍章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单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76)第柒拾肆章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民恒且畏死而为畸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也夫代大匠斫者稀有不伤其手矣(77)第柒拾柒章民之饥也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之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也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78)第柒拾捌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月亘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者生之徒也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恒强大居下柔弱细微居上(79)第柒拾玖章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印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唯又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80)第捌拾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水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故圣人言云曰受邦之垢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为天下之王正言若反(81)第捌拾壹章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右介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10)第拾章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槫气致柔能婴儿乎修除玄监能无疵乎爱民活国能毋以知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
《道德经》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道德经》读书笔记1【原文】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
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
道生之,德畜之。
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
【现代汉语解读】道孕育了世间万物,德滋养着世间万物,天地让万物具有不同的形态,而世间的各种力量互相作用之下,万物又有了各种功用。
所以,世间万物尊崇“道”,也认为“德”特别宝贵。
道受到尊崇,德被看重,没有人给它尊贵的爵位,然而它自己却一直这样做。
道孕育万物,德畜养万物,让万物生长,让万物成就,让万物养育,让万物丰厚,让万物生养,让万物有保护。
道产生万物却不去拥有万物,有作为却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带领大家却不说自己是主宰,这就是深远的德行。
【延伸解读】这一章是老子关于道、德与万物的关系的理论,是关于天之道特征的论述,以便用于提示圣人之道。
心中明白了道,要有德行来畜养,做到知行合一,在具体的事件中赋予“道”以形态,用“物”和“器”来涵养“道”。
物,指物体的本身,实物。
器,物体的功用、用途。
老子的世界观是这样的:道,也就是天之道,是无名无形,不可捉摸的。
而它落到这个世界上来,就有具体的形态了,一种混沌的状态,不分阴阳、混沌一体,这就是道在这个世界上的物质基础,开始有名有形,这个时候叫“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这个“一”。
因此,“道”与“一”不是一回事,“一”是道在这个世界里的具体表现、实物存在。
按照河上公的讲法,这“一”就是德,德开始畜养“道”所生成的混沌状态,不断让它增大,畜养它,然后开始分出阴阳,阴阳合一再变成一个新物质,是阴阳合一的物质。
然后再生成了许许多多新具体的物质。
“三生万物”,也就是“物形之”。
物体有了形态之后,便有了各种功用,成为有用的各种具体的“器”,称为“器成之”。
“道”是世界运行规律,无名无形,我们捉摸不到,而“德”是道在这个世界上的外在表现。
刘伶《酒德颂》原文译文赏析
刘伶《酒德颂》原文|译文|赏析《酒德颂》是魏晋诗人刘伶创作的一篇骈文。
这篇文章虚构了两组对立的人物形象,一是“唯酒是务”的大人形象,一是贵介公子和缙绅处士,他们代表了两种处世态度。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酒德颂》原文魏晋:刘伶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以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
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
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有贵介公子,搢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
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
先生于是方捧甖承槽、衔杯漱醪;奋髯踑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
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译文及注释译文有一个大人先生,他把天地开辟以来的漫长时间看做是一朝,他把一万年当做一眨眼工夫,他把天上的日月当做是自己屋子的门窗,他把辽阔的远方当做是自己的庭院。
他放旷不羁,以天为帐幕,以大地为卧席,他自由自在。
停歇时,他便捧着卮子,端着酒杯;走动时,他也提着酒壶,他只以喝酒为要事,又怎肯理会酒以外的事!有尊贵的王孙公子和大带的隐士,他俩听到我这样之后,便议论起我来。
两个人揎起袖子,撩起衣襟要动手,瞪大两眼,咬牙切齿,陈说着世俗礼法,陈说是非,讲个没完。
当他们讲得正起劲时,大人先生却捧起了酒器,把杯中美酒倾入口中,悠闲地摆动胡子,大为不敬地伸着两脚坐地上,他枕着酒母,垫着酒糟,不思不想,陶陶然进入快乐乡。
他无知无觉地大醉,很久才醒酒,静心听时,他听不到雷霆的巨声;用心看时,他连泰山那么大也不看清;寒暑冷热的变化,他感觉不到;利害欲望这些俗情,也不能让他动心。
他俯下身子看世间万事万物,见它们像江汉上的浮萍一般乱七八糟,不值得一顾;公子处士在他身边,他认为自己与他们更像蜾蠃和螟蛉一样。
注释酒德:饮酒的德性。
颂:文体的一种。
大人:古时用以指称圣人或有道德的人。
(7)白云先生: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7)白云先生:常知稽式,是谓玄德道德经(六十七)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上一章阐述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道理。
国君如果不能慎终如始的守一不离,反而以言称信,以行称善,那么天下百姓,就会起了是非巧伪之心。
于是就会,天下大争,天下大乱。
终至不救而败之。
本章接着上一章,进一步阐述,怎么才能让天下长久的安而不乱。
古之善为道者,上古时期,善以道治国的圣人。
在春秋时期,天下已然失道而大乱。
老子认为,更早时期的上古社会,才是以道德治国的典范。
所以,道德经通篇,讲的都是天道,天伦,和上德。
而在春秋时期,社会失去道德,以人灭天,就开始讲仁义这种人之道,人伦纲常。
这也导致,后世很多人,理解道德经,都是弊于人而不知天,以人道解天道,名曰道德,其实无道亦无德。
非以明民,不开人之天。
将以愚之,而开天之天。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民之难治,百姓为什么难治呢。
因为社会乱了,社会为什么会乱呢。
因为百姓各有各伪,各有各欺,各有各盗,各有各夸。
就如同,个人浑身都是病,治起来就会无从下手。
此为难治。
以其智多。
百姓为什么会难治呢,因为灭天子天,开人之天。
人之道,不过巧伪。
天之道,贝y素朴而纯厚。
巧伪愈多,则其德愈薄。
天下失去道德,人人以妄为常,那么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以仁义去约束他们。
百姓为了突破仁义的约束,谋求更大的利益,就会进一步变得不仁不义。
没办法,统治者只能用法度强制性的来约束百姓。
老子认为,人生下来,都是道德足全,如婴儿一般,不会伤天害理,他们因循天道而生活,并不需要人去治理他们,去约束约束,用暴力去震慑他们。
后来之所以变的需要人治理,关键是在于,他们离失了道德,人道灭天道,社会才失去了安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所以说,用人之道来治国,就是国之贼。
开天者德生,开人者贼生。
这里的贼,是指道德之贼。
天下有道,天下无道,到底取决于什么呢。
老子认为,取决于统治者。
天下是怎么失道的呢,统治者以智治国,就会把天下道德全丧弃了。
《老子》——“玄牝”浅析
也。……处卑而不可得名,故谓天地之根。”在这一章,存在着
另外一个研究方向是关于《老子》具体内容的研究,从不 这样的逻辑次第,“谷神不死”这样一种状态叫着“玄牝”,“玄
同的学科不同的视觉对《老子》进行解读。费小兵《< 老子 > 牝”这个“门户”作为天地的根基,然后自然而然的化育万物。
法理念探微》就是从法学的视野去解读;耿明峰《< 老子 > 权
神州文学
《老子》——“玄牝”浅析
李厅
贵州大学
摘要:流通本《老子》第六章有论述“谷神不死,是谓玄 杳杳冥冥,仿若冥帝。
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1]p.13 鲁迅
2. 牝
曾言“中华文化根底全在道教”,道教深受道家文化的影响,老
“牝”在《老子》中出现了四次。第一二次出现在第六章
子本人更是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而道家思想根底则在“玄 中:“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第一
的年代演变来推理儒道关系。
能为生发之基石也。《说文解字》卷 11 谷部:“谷,泉出通川为
一、“玄牝”的内涵
谷。从水半出于口。”这说明帛书本《老子》中的“浴”比较贴
1. 玄
近原文,即指有溪水的溪谷。山谷中有水,谷中才能有化育的
“玄”字在《老子》一书中出现了十二次。第一章:“同谓 可能,就如阴阳交媾才能生养万物一般。在这里水成为阳精谷
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成为阴精,阴阳交会,相磨相荡,玄妙难穷,所以阴阳不测之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第十章:“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 省 谓神矣!
去第五十一章重复的一次。) 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
谷 神 不 死 乃 阴 阳 交 会, 即 是 生 养, 生 养 者 就 是“玄 牝 ”。
老子五千言原文
道可道非恒道。
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闻数穷不如守中.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下之道。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修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是为玄德.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学习有感(读道德经)
学习道德经有感----学习道德经已有半载,时常掩卷长思,做为先秦诸子之前、传说为老子所撰写的道家哲学巨著,为何一直流传至今,被尊称为人类道德论的开山之作?究其根本是因为它可以在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给我们根本性的指导。
三十年华虚度,余学习道德经之后方能对以往种种、尘世百态有所开悟。
以下为本人的一点感悟,不得之处还请教正。
一、关于“高调慈善”《道德经》就在“正善治”中给出了原则,“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圣人以身作则,方而不割,坚持自己的操守,但不会与政令相抵触;廉而不刿,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但不会采取有损德行的方法;客观公正的同时又能顾及适用的范围;让人尊敬但又不会超越政令的尊严。
就是说,圣人更要时刻注意维护政府的形象,不要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想做菩萨,当然是好事情,只是不要无意间成了反映社会不足的一面镜子。
好事如何办得更好,不仅仅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的问题,还要在民心这个国家之本的大局上,从长治久安上多考虑考虑。
对个人来讲,善隐则大;对公众来讲,前台由政府出面,后台加大透明度,是一个更好的做法。
二、关于“政策方针”如永不争霸,可以最大限度地消减不利因素滋生的土壤,可以占据外交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拓展生存发展的有利环境。
这个原则的智慧在《道德经》的“动善时”中,做了详细的阐述: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也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譬之道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大国者,下流也。
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宜为下。
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欲,大者宜为下。
三、关于“天人合一”《道德经》就给出了哲学上的解释。
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德”,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自然之本、万物之母的“道德”,是一种本质的力量和这种力量的表现形式,是属于哲学范畴的“源起论、认识论”。
阅读材料(老子部分)
阅读材料之一:《老子韩非列传(节选)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①。
①藏室:国家的藏书室。
即图书馆。
孔子适周①,将问礼于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②,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且君子得其时则驾③,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④。
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⑤,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⑥,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为罔⑦,游者可以为纶⑧,飞者可以为矰⑨。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①适:往,到……去。
②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
③时:机会,时运。
驾:坐车,引申为外出去做官。
④蓬累而行:像飞蓬飘转流徙而行,转停皆不由已。
蓬,一种根叶俱细的小草,风吹根断,随风飘转。
累,转行的样子。
⑤贾:商人,古代指坐商。
深藏若虚:隐藏其货,不让别人知道,好像空虚无物地样子。
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不露锋芒。
⑥态色:情态神色。
淫志:过大志向。
淫,过分。
⑦罔:捕具。
同“网”。
⑧纶:钓鱼的丝线。
⑨矰:系有丝绳,用以射鸟的短箭。
老子修道德①,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②。
居周之久,见周之衰,迺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③。
”于是老子迺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④。
①道德:此指道家学派的术语。
道,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宇宙的精神的本原。
德,宇宙万物所含有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
②自隐:隐匿声迹,不显露。
无名:不求闻达。
务:宗旨。
③强:勉力。
④莫:没有人。
或曰①: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蓋老子百有六十余岁②,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③。
①或曰:有的人说。
②有:又。
③养寿:修养身心以求长寿。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①。
”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②。
白云子司马承祯的养生“七段论”
白云子司马承祯的养生“七段论”作者:徐锐来源:《家庭医学》2021年第11期司马承祯,字子微,号白云子,是唐代著名的道士、养生家,活到96岁。
他兼修佛、道二家,长期在天台山(今浙江天台东)修炼。
司马承祯著有《天隐子序》《服气精义论》《坐忘论》等养生学专著,其中以《坐忘论》最为著名,是研究其养生思想的重要资料。
司马承祯有一套完整的养生思想体系。
他指出,“夫人之所贵者,生也”;“生之所贵者,道也”;“人之有道,如鱼之有水”。
意思是说,生命是人最为宝贵的,若想长寿须讲究养生之道。
他告诫人们,“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相离,然后乃长久”。
他还强调说:“我命在我,不属于天!修短在己,得非天与,失非人夺。
”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踐行养生之道能否成功完全在于自己。
这一具有唯物主义色彩的观点在当时是很难得的。
对于如何践行养生之道,司马承祯在《坐忘论》中进行了详细阐述。
他的养生方法分为七个步骤。
一是“信敬”。
“信是修道之要,敬仰尊重,决定无疑者,加之勤行,得道必矣。
”即首先要在思想上相信,只要养生得法,必能长寿。
二是“断缘”。
“断缘者,为断有为俗事之缘也。
”即断绝俗事的烦扰。
三是“收心”。
“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师。
静则生慧,动则成昏。
”故“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
即养生者须做到心无杂念,守静去欲。
四是“简事”。
他认为:“修道之人,要须断简事物,知其闲要,较量轻重,识其去取,非要非重,皆应绝之。
”即养生忌做分外之事。
五是“真观”。
即养生者要善于观察、分析,不为外物所惑,做到“心舍诸欲”。
六是“泰定”。
要求养生者必须做到“形如槁木,心若死灰,无感无求,寂泊之至”。
也就是内心安定,不轻易为外物所扰。
七是“得道”。
他认为“学道无心,神与道合,谓之得道”;“形神合同,故能长久”。
即要做到形神合一、神道合一。
他还认为,人之所以不能达到“天寿”,是内外有害因素损害的结果,内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七邪情,外有“风寒湿热饥饱劳逸”八邪气,这和中医理论是一致的。
(启功繁体)道德经原文,便于学习书法
道德经一 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二 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昐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以不去三 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四 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五 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六 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七 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八 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九 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十 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有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宝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十三章実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実辱若惊実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実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白白方攵)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敤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晦以理之徐明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幵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十七章太上下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存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十九章绝学无忧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四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飓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德母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惜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奚为天下奚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三十一章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三十四章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用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三十九章昑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彀此非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数誉无誉不欲渌渌如玉珞珞如石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累( 米 系页)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觳()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兌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兌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竣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曰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如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兊无不兊则莫之其极莫之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六十一章治大国若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制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拱璧先以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克邪故为天下贵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为味无为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昐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昐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昐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六十四章其安昐持其未兆昐谋其脆昐泮其微昐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一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爱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爱卫之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六十九章用兵不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七十章吾言甚昐知甚昐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纟单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七十五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为生者是贤于贵生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昐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彳育攵无道无亲常与善人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以乘之虽有甲兵无以阵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大顺
《道德经》大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整个这一章是在讲“愚民”的,字面意思应该很直白吧?这次不分篇了,可能会写的比较长。
现在的网文,一讲到“愚民”,最喜欢往“儒家思想”上扣,诟病最多的就是一句话;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然后两帮人各种断句,掰扯孔子到底是不是鼓吹“愚民”政策。
实际上都是在瞎喷,“愚民”的鼻祖是老子,不是孔子。
孔子周游列国、弟子三千,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儒生本身也是民,凭什么去说他去愚民?所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其中就包括了“明民”。
可是,如果说现代的人可能不明白“愚民”是老子提出来的,而孔子在“明民”,因为我们没多少人去翻那些经文,但是从五四开始,直到新中国建立后的前五十年,至少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包括港澳台,那些主流学者基本上都通读过这些典籍,又为什么喜欢把这个帽子扣到孔子头上去批判呢?为什么好大一群人瞪着眼睛说瞎话,弄不死儒家不开心?甚至现在这种人还大有人在?这就是一场旷日持久、历经百年、里应外合、全民参与的断根运动。
这就是一个“明民”的过程,也是老子特别担心的过程。
“扣帽子批判”,并不是要让普通民众去知道“怎么回事”、“为什么”,而是忽悠普通民众直接“怎么干”。
因为讲清楚比较难,人都傻残傻残的,直接去“骗”,比把他弄明白容易多了。
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忽悠三个SB就能把诸葛亮干掉,我培养一个诸葛亮?算了吧我自己都不见得能成为一个诸葛亮呢。
这就是一种现实,政治是一种现实艺术,治世同样是一种现实艺术。
而革命从来都没有那么高尚,都是几个心机婊带着一群SB搞出来的,世界各地都不缺SB,当然我个人也是其中之一。
所以不管哪个人,就算道祖李耳也好,还是佛祖释迦摩尼也罢,或者孔丘、墨翟,乃至耶和华耶稣,他自己来,拍胸脯说,我要“救苦救难”、我要“带领人民翻身得解放,自由做主人”,好了,这就是想“窃国”了,这就是所谓的“故以智治国,国之贼”,谁来都一样。
《白云先生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白云先生传》原文及翻译译文《《白云先生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白云先生传》原文及翻译译文《白云先生传》原文及翻译方苞原文:①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徵,上元人也。
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莱。
毛文龙将卒反,诱执巡抚孙元化,可大死之。
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
甲申,流贼陷京师,遇贼将,不屈,械系,其党或义而逸之。
久之,始归故里,其妻已前死。
独身寄摄僧舍,不入城市,乡人称白云先生。
②当是时,三楚、吴越耆旧,多立名义,以文术相高。
惟吴中徐昭法、宣城沈眉生,躬耕穷乡,虽贤士大夫不得一见其面,然尚有楮墨①流传人间。
先生则躬樵汲,口不言诗书,学士词人无所取求。
四方冠盖往来,日至兹山,而不知山中有是人也。
③先君子与余处士公佩,岁时问起居。
入其室,架上书数十百卷,皆所著经说及论述史事。
请贰之,弗许,曰:“吾以尽吾年耳,已市二瓮,下椁,则并藏焉。
”卒年八十有八。
平生亲故夙市良材为具棺椁疾将亟闻而泣曰昔先将军致命危城无亲属视含殓虽改葬亲身之椑②弗能易也吾忍乎?”顾视从孙某,趣易棺,定附身衾衣,乃卒。
时先君子适归皖桐,反,则已渴葬③矣。
或曰:书已入圹④。
或曰:经说有贰,尚存其家。
④乾隆三年,诏修《三礼》,求遗书,其从孙某以书诣郡,太守命学官集诸生缮写,久之未就。
⑤先生之书,余心向之,而惧其无传也久矣,幸其家人自出之,而终不得一寓目焉。
故并著于篇,俾乡之后进有所感发,守藏而布之,毋使遂沉没也。
【注】:①楮墨:纸和墨。
泛指有文字的东西。
②亲身之椑(bì):贴身之棺。
古人的棺椁有的好几层。
椑为最里层的棺。
③渴葬:古礼,葬期因死者的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有异。
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大夫三月而葬,士逾月而葬。
未到葬期提前埋葬叫渴葬。
④圹:墓穴。
译文:张怡,字瑶星,原名鹿微,江苏江宁县人。
父亲张可大,明末作登、菜二府总兵官。
适逢毛文龙部下反叛,诱擒了巡抚孙元化,张可大殉难而死。
道德经帛本
《道德经》帛本第一篇:德(修养)。
(1)三十八章(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2)三十九章(德之规)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
此非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数誉无誉。
是故不欲禄禄如玉。
珞珞如石。
(3)四十章(德之性)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四十一章(德之器)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5)四十二章(德之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
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6)四十三章(德之范)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7)四十四章(德之本)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8)四十五章(德之实)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9)四十六章(德之象)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道德经全文王弼本
道德经据中华国学文库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整理上篇道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shì,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冲而用之或不盈chěng,读如逞,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mián绵若存,用之不勤.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yé故能成其私.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jī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chuǎi而棁zhuō之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天之道也.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cī乎爱民治国,能无知zhì乎天门开阖hé,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xù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shān埴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chěng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xiàn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唯之与阿ē,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同咳,小孩的笑.儽lěi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dùn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yǎo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liáo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重zhòng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zī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善行无辙zhé迹,善言无瑕谪zhé,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xī.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随,或歔xū或吹,或强或羸léi,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lè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大道泛fàn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yuè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下篇德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xiē,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jué.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yé非乎故致数舆yú无舆.不欲琭lù琭如玉、珞luò珞如石.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lèi.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yú,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不出户,知天下;不闚kuī牖yǒu,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xì歙,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ì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道生之,德畜xù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sè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yí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hào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夸.非道也哉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chài虺huǐ蛇不螫shì,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未知牝牡之合而朘zuī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shà,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jì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hào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政闷mèn闷,其民淳chún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guì,直而不肆,光而不燿.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chóng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xù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yé故为天下贵.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àn,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shě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pī褐hé怀玉.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xiá其所居,无厌yā其所生.夫唯不厌yā,是以不厌yàn.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án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zhuó.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gǎo.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xiàn贤.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jì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qì,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chè.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吕祖《五言律诗》常遵先解
六
姹女住瑶台,莲花满沼开;金苗从此出,玉蕊自天来。
凤舞长生缕,鸾歌续命杯;有人明此道,海变已千回。
玄中子问此诗意。余曰:“姹女,月中仙子也,《参同契》云‘河上姹女,灵而最神’者是也;瑶台,即玉阙,仙子住其中,生气勃勃,如满沼莲花,得气而开;金苗故云自天来;凤鸾,指精神也,神清炁舞,精煅成章,皆阴中之小阴阳也。陈抟云:鸾飞凤舞见精神,别有阳阴大小分。世人故未闻耳。人能明此中道理,则长生不老,沧海桑田已变千回矣。《五篇灵文》云:坤宫乃产药川源,阴阳交媾之处也。”
或谓《扬善社半月刊》编者多以五经强解佛老之道,余曰:“《易经》,乃儒家道书,无论三教,不知易理卦气,何能明天地阴阳,百依时修养耶!尝闻释道中有谓佛老是必离家入山,与孔子专重人伦不同,且佛是要死去再来者。嗟嗟,何诬圣之甚耳!佛老不重人道,何以汉朝尚有老子后为显宦者,至今犹有佛民之书?若果死去再来是身入轮回,岂不与佛经自相矛盾?此老麻僧对藏地愚民之策,岂可云教乎?人贵明理,此尚不明,而可枉言学佛耶!央掘罗云:汝修蚊蚋行,无知宜默然。吾辈诚宜默然也。”
吕祖五言律诗解
常遵先
民七,余客粤,海军总长林悦老,命赴诏安,组督军行署。翌年,调驻汕头。友人玄中子,本闽中巨族,家富藏书,惟东坡先生所书《吕纯阳祖师五言律诗十六章》最所珍贵。据云系其曾祖总督陕甘时,遇天山老僧所赠。归田后,即服膺斯道。八十九岁,童颜鹤发。一日,老僧来,畅叙数日,乃随去,追之不及,遂不知所终。玄中子光复时,在云南军中,遇于野外,呼与言笑,转若十五六童子矣。并嘱玄中云:“儿有清福,速归读纯阳诗,七八年后,自有人告汝。”直上高峰而去。玄中子访道数年,与余谈极畅,出诗质之。余阅字确为东坡亲笔,而诗句中字韵,多与坊本不同,心亦爱极。日俟公余,必与玄中子商解数时,恒午夜忘倦。兹特将当年笔记,依次录之,愿与海内外高贤一商榷焉。
医古文原文及译文翻译
医古文原文及译文翻译01医师章原文及译文翻译【原文】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
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
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
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
【译文】医师掌管有关医药方面的政令,收集药物以供医疗所用。
凡王国中有患疾病的,有头上长疮或身上有创伤的,都到医师的官府来看病,医师派医者对他们分别进行治疗。
(夏历)年终,考核医者医疗的成绩,以确定给予他们食粮(的等级):凡病都能准确诊断的为上等,有十分之一不能诊断准确的为次等,有十分之二不能诊断准确的又次一等,有十分之三不能诊断准确的又次一等,有十分之四不能诊断准确的为下等。
【原文】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
凡食齐眡春时,羹齐眡夏时,酱齐眡秋时,饮齐眡冬时。
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
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梁,雁宜麦,鱼宜蓏。
凡君子之食恒放焉。
【译文】食医掌管调和王的六种饭食、六种饮料、六种牲肉、各种美味、各种酱类、八种珍肴。
凡调和饭食应比照春天(以温为宜),羹汤应比照夏天(以热为宜),酱类应比照秋天(以凉为宜),饮料应比照冬天(以寒为宜)。
凡调和食物的滋味,春天应多一些酸味,夏天应多一些苦味,秋天应多一些辛味,冬天应多一些成味,(四季的食物中都要)调和一些能使之变得柔滑和甘甜的食品。
凡调配牲肉和饭食,牛肉宜配合稻饭,羊肉宜配合黍饭,猪肉宜配合稷饭,狗肉宜配合梁饭,鹅肉宜配合麦饭,鱼肉宜配合菰米饭。
凡君子的膳食都依照这种调配原则。
【原文】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
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瘠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气、五声、五声,眡其死生。
两之以九窃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
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
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
【译文】疾医掌管治疗万民的疾病。
四季都有因气不调和而引起的疾病:春季有头痛病,夏季有皮肤长痒疥的病,秋季有寒疟病,冬季有咳嗽气喘病。
钟惺《白云先生传》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钟惺《白云先生传》的原文及译文赏析钟惺《白云先生传》的原文及译文赏析林古度曰:白云先生陈昂者,字云仲,福建莆田黄石街人也。
所居所至,人皆不知其何许人。
自隐于诗,性命以之。
独与马公子善。
其后莆田中倭,城且破,先生领妻子,奔豫章,织草屦为日。
不给,继之以卜。
泛彭蠡,憩匡卢山,观陶令之迹,皆有诗。
已入楚,由江陵入蜀,附僧舟佣爨以往。
至亦辄佣于僧,遂遍历三峡、剑门之胜,登峨嵋焉。
所佣僧辄死,反自蜀,寓江陵、松滋、公安、巴陵诸处。
至金陵,姚太守稍客之,给居食。
久之,姚太守亦死,无所依,仍卖卜秦淮。
或自榜片纸于扉,为人佣作诗文。
其巷中人有小小庆吊,持百钱斗米与之。
辄随所求以应。
无则又卖卜,或杂以织屦。
而林古度与其兄茂者,闽人林孝廉初文子,寓居金陵者也。
一日,兄弟过其门,见所榜片纸于扉者,突入其室,问知为莆田人,颇述其平生。
一扉之内,席床缶灶,败纸退笔,错处其中。
检其诗诵之。
是时古度虽年少,颇晓其大意,称之。
每称其一诗,辄反面向壁流涕悲咽,至于失声。
其后每过门,则袖饼饵食之,辄喜;复出其诗,泣如前。
居数年,竟穷以死。
其子仓皇出觅棺衣,舁之中野。
古度兄弟疾走索其集,无所得,得先生手书五言今体一帙。
其诗予莫能名,其自序略云:“昂壮夫时,尤嗜五言,第家贫无多古书,得王右丞即诵读右丞,得杜工部即诵读工部。
闲取其所中规中矩者,时或一周旋之,又时或一折折旋之①,含笔腐毫,研精殚思。
”论曰:明自有诗,而二三君子者自有其明诗,何隘也?自缙绅士夫,诗非其所交游品目,不使得见于世者,多矣。
况老贱晦辱之尤如陈昂者乎!近有徐渭、宋登春,皆以穷而显,晦于诗,诗皆逊昂,然未有如昂之穷者也。
予尝默思公织屡卖卜佣爨佣书时,胸中皆作何想?其视世人纷纷藉藉过乎其前者,眼中皆以为何物?求其意象所在而不得。
吾友张慎言曰:“自今入市门,见卖菜佣,皆宜物色之,恐有如白云先生其人者。
”甚矣,有激乎其言之也。
(选自《明清名家小品精华》,有删节)【注】①周旋之:根据作品格式加以揣摩创作。
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章
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章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第十一章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古诗白云先生传翻译赏析
古诗白云先生传翻译赏析文言文《白云先生传》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征,上元人也。
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莱。
毛文龙将卒反,诱执巡抚孙元化,可大死之。
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
甲申,流贼陷京师,遇贼将,不屈,械系,其党或义而逸之。
久之,始归故里,其妻已前死。
独身寄摄僧舍,不入城市,乡人称白云先生。
当是时,三楚、吴越耆旧,多立名义,以文术相高。
惟吴中徐昭法、宣城沈眉生,躬耕穷乡,虽贤士大夫不得一见其面,然尚有楮墨流传人间。
先生则躬樵汲,口不言诗书,学士词人无所取求。
四方冠盖往来,日至兹山,而不知山中有是人也。
先君子与余处士公佩,岁时问起居。
入其室,架上书数十百卷,皆所著经说及论述史事。
请贰之,弗许,曰:“吾以尽吾年耳,已市二瓮,下椁,则并藏焉。
”卒年八十有八。
平生亲故夙市良材为具棺椁疾将亟闻而泣曰昔先将军致命危城无亲属视含殓虽改葬亲身之椑弗能易也吾忍乎?”顾视从孙某,趣易棺,定附身衾衣,乃卒。
时先君子适归皖桐,反,则已渴葬矣。
或曰:书已入圹。
或曰:经说有贰,尚存其家。
乾隆三年,诏修《三礼》,求遗书,其从孙某以书诣郡,太守命学官集诸生缮写,久之未就。
先生之书,余心向之,而惧其无传也久矣,幸其家人自出之,而终不得一寓目焉。
故并着于篇,俾乡之后进有所感发,守藏而布之,毋使遂沉没也。
【注释】(1)上元:县名,今江苏江宁县。
(2)可大:张可大,字观甫。
世袭南京羽林卫指挥,在登州和莱州任总兵。
城陷,杀其妾后,自缢而死。
(3)总兵登莱:在登莱作总兵。
登莱,登州和莱州,均在今山东。
总兵,官名。
明代遣将出征,始立此官。
后军事日繁。
总兵遂统率军队镇守,便为一方重镇。
(4)毛文龙:明代仁和人,字镇南。
累官总兵、左都督,挂将军印,赐尚方剑。
他曾设兵镇皮岛。
骄纵不受节度,为袁崇焕所杀。
(5)巡抚:明清时的封疆大吏,是一省统管军民的最高长官。
孙元化:明代嘉定(今江苏嘉定县)人,字初阳,天启年间(1621—1627)举人。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善为道者》原文及鉴赏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善为道者》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善为道者》原文及鉴赏【导语】:善为道者【原文】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1],将以愚之[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白云先生: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道德经(六十七)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上一章阐述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道理。
国君如果不能慎终如始的守一不离,反而以言称信,以行称善,那么天下百姓,就会起了是非巧伪之心。
于是就会,天下大争,天下大乱。
终至不救而败之。
本章接着上一章,进一步阐述,怎么才能让天下长久的安而不乱。
古之善为道者,上古时期,善以道治国的圣人。
在春秋时期,天下已然失道而大乱。
老子认为,更早时期的上古社会,才是以道德治国的典范。
所以,道德经通篇,讲的都是天道,天伦,和上德。
而在春秋时期,社会失去道德,以人灭天,就开始讲仁义这种人之道,人伦纲常。
这也导致,后世很多人,理解道德经,都是弊于人而不知天,以人道解天道,名曰道德,其实无道亦无德。
非以明民,不开人之天。
将以愚之,而开天之天。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民之难治,百姓为什么难治呢。
因为社会乱了,社会为什么会乱呢。
因为百姓各有各伪,各有各欺,各有各盗,各有各夸。
就如同,
一个人浑身都是病,治起来就会无从下手。
此为难治。
以其智多。
百姓为什么会难治呢,因为灭天子天,开人之天。
人之道,不过巧伪。
天之道,则素朴而纯厚。
巧伪愈多,则其德愈薄。
天下失去道德,人人以妄为常,那么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以仁义去约束他们。
百姓为了突破仁义的约束,谋求更大的利益,就会进一步变得不仁不义。
没办法,统治者只能用法度强制性的来约束百姓。
老子认为,人生下来,都是道德足全,如婴儿一般,不会伤天害理,他们因循天道而生活,并不需要人去治理他们,去约束约束,用暴力去震慑他们。
后来之所以变的需要人治理,关键是在于,他们离失了道德,人道灭天道,社会才失去了安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所以说,用人之道来治国,就是国之贼。
开天者德生,开人者贼生。
这里的贼,是指道德之贼。
天下有道,天下无道,到底取决于什么呢。
老子认为,取决于统治者。
天下是怎么失道的呢,统治者以智治国,就会把天下道德全丧弃了。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国君如果道德治国,不以人智治国,则百姓道德足全,天下太平,无所乱而无不治。
这样的统治,应天地之情,才是国之福。
治国最怕的就是,统治者,今天一拍脑门,认为这个是道,应该这么治。
明天又一拍脑门认为那个是道,应该那么治。
人没病,为什么要吃药呢。
天下安定,为什么要治呢。
知此两者亦稽式。
此两者,指以智治国,和不以智智治国两统治之道。
以道德治国,百姓以天行。
以智治国,百姓以伪行。
知大一,知大阴,知大目,知大均,知大方,知大信,知大定,至矣。
大一通之,大阴解之,大目视之,大均缘之,大方体之,大信稽之,大定持之。
大信,真人之言,天之制而非人之断。
稽之,省察而因循之。
稽式,以真言为天下式。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常知稽式,是此真言为天下式,治理天下,抱一不离。
是谓玄德。
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
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
性脩反德,德至同于初。
同乃虚,虚乃大。
合喙鸣;喙鸣合,与天地为合。
其合缗缗,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玄德深矣,远矣。
失德之路:道生德,德生命,命生形,形生性,性生伪,伪生贼,贼生祸。
反德之路:性脩反德,德至同于初,同乃虚,虚乃大,合喙鸣,喙鸣合,与天地为合,同乎大顺,顺生福。
与物反矣,性起伪,莫过于开人之天,丧己于物。
要反德与初至玄德,就要弃物救人,而复其真。
故曰,与物反矣。
然后乃至大顺。
合于天地,同于大通,百姓德备而善,则天下至安至福。
附:《道德经》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精神贵族系列:白云先生:民族复兴在望,中国将重…
白云先生:谁掏空了中国人的精气神
白云先生:人类的心灵为什么会沉入…
白云先生:中国人的宗教和崇拜白云先生:西方的思想与精神危机
白云先生:华夏文化谱系——中国人的…白云先生:阅读的最高意义
看中国系列:
白云先生:中美争霸大结局——人民币
白云先生:刚刚,孔子把柏拉图暴打
白云先生:中国经济的未来在哪里白云先生:中国永远不称霸,因为中
白云先生:我们的经济到底出了什么
白云先生:持剑经商的大时代到来了
白云先生:美国行为的根源白云先生:血火奔流六十年
看世界系列:
白云先生:印度——世界文明的贫民窟
白云先生:普京的红旗还能扛多久
白云先生:文明史上最大的骗局(下…
白云先生:文明史上最大的骗局(上…
白云先生:日本在癌变
白云先生:灯塔国的黄昏
解读《道德经》:
白云先生:总序
白云先生:道德经(一)
白云先生:道德经(二)
白云先生:道德经(三)
白云先生:道德经(四)
白云先生:道德经(五)
白云先生:道德经(六)
白云先生:道德经(七——二十)
白云先生:道德经(二十一——三十五…
白云先生:道德经(三十六——五十三…
白云先生:人生的成败法则,道德经…白云先生: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白云先生:度过美好的一生,让我们…
白云先生:真正的有德之人,应该是…
白云先生:以德为贵,才能成为真正…
白云先生:全球性的大乱世,可能已…
白云先生:我们要为这个迷信的年代…
白云先生: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白云先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為下
白云先生: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白云先生: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其他:
白云先生:世界是红的
白云先生:未来十年的中国经济趋势
白云先生:万宝之争尘埃落定
…
白云先生:说说《行气铭》白云先生:如何才能不生病白云先生:商道经略
白云先生:天人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