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贵无论玄学的自然法分析——兼论自然法与实在法的统属关系
王弼的哲学思想
王弼的哲学思想王弼的哲学思想王弼是中国哲学史上有名的思想家。
他与何晏⼀起,⾸创⽞学。
在短短⼆⼗四岁的⽣命历程中,开辟了魏晋⽞谈的⼀代风⽓,创⽴了以⽆为本的唯⼼主义思想体系,对中古时期的哲学发展产⽣了深远影响。
王弼的哲学思想具有思辩性的理论倾向,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有其积极和进步的意义。
但他的思想从本质上说是唯⼼主义的,需要⽤批判的⽅式加以认识。
王弼的⽞学理论与《⽼⼦》《庄⼦》《周易》等有直接的承继关系,但王弼⼜不是盲⽬地继承,⽽是进⾏了有益的探索。
在古代哲学领域,有关天地万物起源的问题是最重要、最基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古代⼈们⽤朴素的唯物主义来加以解释,认为万物始于⾦、⽊、⽔、⽕、⼟五种基本元素,或直接概括为阴阳⼆元。
⽼⼦认为,“天下万物⽣于有,有⽣于⽆”,第⼀次提出了“⽆”和“有”的哲学命题,将万物之源归结为“⽆”,将万物的存在⽅式归纳为“有”,形成了“⽆”⽣万物的客观唯⼼主义理论。
王弼对这⼀领域⼜作了深⼊探讨,进⼀步肯定了“⽆”在哲学中的重要价值,他说,“万物万形,其归⼀也。
何由致⼀,由于⽆也。
”这就是说,万物虽千变万化,千差万别,但最终只能回到它们的共同根本——“⽆”。
同时,王弼更加明晰了“⽆”和“有”的哲学关系。
王弼认为,“⽆”和“有”是⼀对既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的⽭盾,它们相辅相成,缺⼀不可。
“⽆”是“有”产⽣的原因,⽽“有”是了解“⽆”的必然途径。
“⽆”虽⽣“有”,但⼆者在时间上不分先后,在空间上不分彼此,它们是本末和体⽤的关系。
所以王弼说,“有这所以为利,皆赖⽆以为⽤也”。
这⼀理论的建⽴,使中国古代哲学初步建⽴了⽭盾的同⼀性和⽃争性的范畴,使古代哲学向前跨进了⼀⼤步。
对于“⽆”这个哲学命题,是王弼思辩的重点。
王弼认为,“⽆”⽆处不在⽽⼜⽆可捉摸,它是⼀种虚幻的存在,是⽆法进⾏具体规定和描述的。
因为世界万物各不相同,如果对产⽣万物的本源有了具体性的规定,就⽆法形成万物的本体了。
所以,“⽆”是抽象的,王弼对它的描述是:“听之不可得⽽闻,视之不可得⽽彰,体之不可得⽽知,味之不可得⽽尝”。
浅论自然法与实在法的关系
浅论自然法与实在法的关系摘要:自然法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指定法制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
而实在法,是与自然法相对的一个概念,它强调现实中实际存在的法律,即国家制定的法律。
关于自然法学说,林林总总,各有不同,但却在以下表现其共性:(1)自然法是永恒的、绝对的。
(2)人的理性可以认识、发现自然法。
(3)自然法超越于实在法之上,后者应当服从前者。
作者;吴琼法学80902 学号090001240关键词:自然法实在法恶法统属关系一、自然法的演变历史所谓“自然法”,按《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说法,“是指全人类所共同维护的一系列权利和义务,而就其作为普遍承认的正当原则而言,它通常是‘实在法’即经国家正式颁布并强制执行的法规的对称。
”[1]也就是说,自然法并非实在的、具体的法律,是一种“正义”和权利的体系,一种形而上的法哲学观念。
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古希腊思想家最早使用“自然法”这个概念。
在古希腊思想家看来,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则和秩序的,不仅自然界存在着规则,社会之间、民族之间、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有他们先前已经确立的秩序。
这个秩序或者叫做“自然法”,或者叫做理性,并有待于人们用智慧去发现。
它萌发于古希腊哲学,其中智者学派将“自然”和“法”区分开来,认为“自然”是明智的,永恒的,而法则是专断的,仅出于权宜之计。
亚里士多德认为,有一种无论何处均具有同样权威、通过理性可以发现的自然法或者正义。
斯多葛派信奉决定论的宇宙观,宇宙的一切受自然律的严格决定。
其按照泛神论的方式解释自然法,也就是说,自然法并不只是作为盲目力量的自然律,而且具有某种理性的品质,它是神的理性的体现,是神出于善良而理性地制定的。
所以,自然法作为神的法律也就获得了正义性。
中世纪自然法在神学面貌下出现,在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体系中,自然法具有一席之地,托马斯认为,法分为永恒法、自然法、认定法和神法。
但是,自然法只是人这个理性动物对源于神的智慧的永恒法的参与,是人定法通向永恒法的桥梁。
王弼(魏晋玄学家)
王弼(魏晋玄学家)王弼“贵无”,以无为本。
“无”是其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是其哲学思想体系的基石。
一.王弼以无为本的宇宙观和本体论。
王弼“以无为本”思想的基本意义有两个方面。
一是宇宙观意义:“无”是宇宙万物赖以化生和形成的根本;二是社会政治意义:“无”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支配力量和决定因素,人类社会的一切事功业绩皆靠“无”得以完成,一切个人皆以“无”得以安身立命。
王弼以无为本的哲学思想主要来源于“老庄”。
王弼奉《老子》、《庄子》、《周易》为“三玄”,又综合儒道两家思想,用名辨析理的方法和许多抽象议题论辩,反复论证“无”和“有”的关系,论证自然和名教皆“以无为本”的道理,从而创建了他的玄学理论体系。
王弼以老子“有生于无”、“道”是宇宙根本的思想作为自己思辨的起点,极力发挥改造《老子》。
他认为“无”就是老子所谓的“道”,说:“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
”(《论语释疑·述而》邢眝疏引)但又认为,“道”是“无”的名称,还不是宇宙的本根,宇宙的本根是“无”。
认为宇宙的本根是无形的,没法定名,老子名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是勉强的,不准确的。
注曰:“责其字定所由,则系于‘大’。
‘大’有系则必有分,有分则失其极矣。
故曰:‘强为之名曰大’。
”就是说,“道”和“大”不是宇宙的本根,只是宇宙本根的一个特性———万物遵循的规律。
但是又说:无形的宇宙本根,虽不能为其定名,但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称呼它为“道”、“玄”、“深”、“大”、“微”、“远”等。
王弼把宇宙的本根从老子的“道”,改造成了“无”。
“无”处于王弼哲学的最高范畴,“道”、“玄”等则是对“无”从不同角度所取的称谓。
王弼的“无”,并不是没有任何内容的“空无”,相反是本质的“全有”。
他对“无”所取的多种称谓,反映了这个“混成无形”的“无”的丰富内涵。
如“本”指事物的本质;“道”指规律,无物而不由;“玄”指事物产生变化的根源,“求之乎无妙而不出”(《老子指略》);“一”指主要矛盾,“物虽众,则知可以执一御也”(《周易略例》)。
第二节 王弼的“贵无”论
王弼虽年仅二十 四,但著书颇多, 现在留下来的有: 《周易注》《周 易略例》《老子 注》《老子微指 略例》《论语释 疑》等。
王弼是正始玄学的主要代表。 正始名士的作风和气派: 首先,他们都是政治地位很高而又掌握经 济实权的贵族,生活豪侈奢汰。 其次,他们出于贵族生活的需要,求长生, 求房中术,因而好服“五石散” 。 第三:他们都好玄理,尚清谈。
无:体、本、绝对、抽象、本质、
一、寡、母、静、无规定性 有:用、末、相对、具体、现象、 多、众、子、动、有规定性
二、“得意忘象”的神秘主义认识论
王弼结合对《周易》的研究,分析了《周易》 中卦意,卦象和卦辞的关系,提出了其“言不尽 意”,“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的神秘意义认 识论。这种神秘意识的认识论,关键在他割裂了 言、意、象三者的关系。言:即语言,卦辞;意: 指卦的义理,思想;象:即卦象,符号、代表物象, 大体相当于现象。王弼认为语言是表达物象的, 物象又是包含义理的,但语言不等于物象,物象 不等于义理,所以要得到物象应该抛弃语言,即 得象忘言。要得到义理应当抛弃物象,即得意忘 象。
一、“以无为本”的唯心主义本体论 在王弼前,《老子》就提出过“有生于无”的思 想,但在老子那里, “无”是“道”的代名词。 王弼把老子这一思想作为自己思辨的起点,对 “无”作了唯心主义的解释。王弼认为,世界的 本体是“无”,世界的现象,具体事物是“有”, “有”是“末”,“无”是“本”,“有”是本 体的“无”的表现,纷繁复杂的现象世界就统一 于本体的“无”之上。他说“天下之物,皆以有 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 无也”(《老子》四十章注)这就是说,天下万 物都是以有为生的,但有的始基,则是以无为本。 故他又说:“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 通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周易,复卦》 注)又说“天地虽广,以无为心”(《老子》三 十八章注)这些都是说,世界的本体是无,有只 是无的外在表现和作用。
[王弼,意蕴,哲学]浅析王弼“言意之辨”的哲学意蕴
浅析王弼“言意之辨”的哲学意蕴摘要:“言意之辨”是魏晋玄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王弼哲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言意之辨”的中心内容就是在研究言意象关系的问题。
“言意之辨”的实质其实是通过语言的描述人是否能够真正掌握客观规律,也就是说人是否可以通过语言的方式认识事物的本质。
本文将从“言”“意”“象”的关系浅析,王弼“言意之辨”的内涵。
关键词:言意之辨;本质;道“言意之辨”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代表了魏晋玄学的巅峰,是魏晋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弼作为魏晋玄学的代表,他的思想更是对魏晋玄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言意之辨”的历史溯源以先秦时期为萌芽,以名家和法家为代表的关注问题,开始了“名”“实”之辩,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主流,儒家有所关注的“言”“意”问题,有所论述,但并未深入阐述,但是诸子对名实关系,言意关系的论述,开启了人们认识的关系的新领域,人的认识能力与语言表述能力之间有着有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二、“言意之辨”的发展与演变(一)道家学说的发展对“言意之辨”的影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出自《道德经》的名句,体现了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道”。
老子的是“道”并非虚无的东西,是有实在实体的事物,强调“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也是一切存在的始源。
“道”是无限运动着的。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整个宇宙的万物随着“道”周而复始、循环运动、生生不息,可是事物是会消失熄灭的,而“道”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是永恒存在的。
“道”是永恒存在的,有了名就会被限定住,由此,“道”是无形的、无限的。
老子“道”的本质就是无形、无象,不可琢磨,这是用任何语言和华丽辞藻都无法描述出来的一种本原,这就与语言所追求的确定性和有限性相冲突,由此看来,“道”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言不尽意”的开端。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
四库提要:王弼《周易注》综述
四库提要:王弼《周易注》综述《周易注》,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王弼著。
为历史上重要的《周易注》之一。
唐太宗命孔颖达等修《五经正义》,其中《周易》选用王弼注,认为“唯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
从此,王弼《周易注》作为官方定本而流传于世。
《四库全书总目》说:“《易》本卜筮之书,故末派寝流于谶纬,王弼乘其极敝而攻之,遂能排击汉儒,自标新学。
”王弼在注《易》中,革除汉儒“互体”、“卦变”、“五行”等牵强附会的“按文责卦”的方法,主张着重领会和把握《易》中所包含的根本义理。
晋人孙盛在评论王弼《易》学时说:“至于六爻变化,群象所效,日时岁月,五气相推,弼皆摈落,多所不关”(《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注)。
王弼还以《老》解《易》,以玄理统易理,反映出贵无的本体论思想,使《周易》之解面貌一新,成为玄学理论的基本思想资料之一。
王弼《周易注》包括《经》的部分,即六十四卦的卦爻辞及《传》的《文言》、《彖辞》、《象辞》等。
晋韩康伯继承王弼思想续注《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等。
唐修《五经正义》时以韩注合于王注刊行。
《上、下经》注及《略例》,魏王弼撰。
《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注,晋韩康伯撰。
《隋书·经籍志》以王、韩之书各著录,故《易注》作六卷,《略例》作一卷,《系辞注》作三卷。
《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载弼注七卷,盖合《略例》计之。
今本作十卷,则并韩书计之也。
考王俭《七志》,已称弼《易注》十卷(按《七志》今不传。
此据陆德明《经典释文》所引),则并王、韩为一书,其来已久矣。
自郑玄传费直之学,始析《易传》以附经,至弼又更定之。
说者谓郑本如今之《乾卦》,其《坤卦》以下又弼所割裂。
然郑氏《易注》,至北宋尚存一卷。
《崇文总目》称存者为《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四篇,则郑本尚以《文言》自为一传,所割以附经者,不过《彖传》、《象传》。
论王弼贵无论中的本体论思想
论王弼贵无论中的本体论思想摘要:魏晋时期,何晏、王弼创立了贵无论玄学,他们以本体论取代两汉以来的谶纬神学和天人感应目的论,从而扭转了哲人们的致思方向。
关键词:王弼;贵无论;本体论一、以无为本和以无为用王弼扭转了魏晋之前对《老子》一书的理解偏向于宇宙生成论的致思方向,通过对《老子》一书重新作注,提出以无为本的思想。
所谓以无为本是说无形无象之无是有形有象之物的存在根据。
他在给《老子》四十章作的注中说:“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返于无也。
”①在这里,王弼首先承认了《老子》书中的生成论:“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但王弼并没有就此止住,而是作了自己的发挥,进一步推下去,提出了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有之所始,以无为本”,这是王弼“无”本论思想最典型的表述。
为什么天地万物以无为本,而不是以有为本呢?在《老子指略》中,王弼论证了这一问题。
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无形,由乎无名,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
不温不凉,不宫不商。
听之不可得而闻,视之不可得而彰,体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尝。
故其为物也则混成,为象也则无形,为音也希声,为味也无呈。
故能为品物之宗主,苞通天地,靡使不经也。
若温也则不能凉矣,宫也则不能商矣,形必有所分,声必有所属,故象而形者,非大象也,音而声者,非大音也。
在此,王弼首先下定一个结论:“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然后说这个“无形无名者”听不到,看不见,摸不到,也尝不了,正因为如此,它才能“为品物之宗主,苞通天地,靡使不经也”。
无的这种无任何规定性,就使它不受任何限制,而“有”就意味着必然要成为某物,这就有了限定,正如其所说:“若温也则不能凉矣,宫也则不能商矣”。
“有”有局限性,因此,“有”不能是本体,只能是现象,而“无”才是本体。
王弼还提出了体用论,从本体的发用来说明“有”与“无”的关系,这就是以无为用。
王弼认为“有”与“无”是不可分割的,“无”是“有”之“宗主”,所以“有”离不开“无”。
王弼形而上哲学的现实关怀——会通“名教”与“自然”关系的尝试
Ke y Wo r d s : Wa ng Bi ; he t Co n uc f i n a e hi t c a l c o d e ; Na t u r e ; Wu ; Xi n g ; L i
汉魏 之 间,人 的悲剧 性存在 的核心 问题 是个体 与社会 关系 的失衡 。社会 不再给个 体 的价值 追求 以保 障和许 诺 ,
“ 无”“ 性” “ 理” 的关 系,扩 大 了道家 的 “ 自然”概念 ,赋 予 “ 自然” 人的情 感和社会 文化 的新 内涵 ,使得 现 实的 “ 名教 ”有 了合理根 据,为 弥合 悲剧 意识 的魏 晋士人诗 化人 生境界 的 出现 奠定 了理论 基础。
关键 词:王 弼;名教 ; 自然;无 ;性;理
On W a n g Bi ’ S Me t a p h y s i c a l Ph i l o s o p h y : Tr y i n g t o Re c o mb i n e t h e Co n f u c i a n Et h i c a l Co d e wi t h Na t u r e
个体无法 按照传 统 的名 教价值系统 实现 自己的价值 。围绕 着这一 问题 ,入世 与 出世 、理想与现 实 、个 体情感和 理智 的矛盾等 问题突 显 ,导致 悲剧意识 的产生 。为 了解 决这一
S ON G Yi ng ( F a c u l t y o f A r t s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B e i j n i g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y, t B e i j i n g 1 0 0 0 4 4 , C h na i ) Ab s t r a c t : T h e r e l a t i o n b e t we e n t h e C o n f u c i n a e t h i c a l c o d e nd a Na t u r e i s he t k e y t o s o l v i n g he t p r o b l e m o f We i j i n s c h o l a r s ’ l i f e
用无常道唯变所适--论王弼《周易注》在其玄学体系中的地位
用无常道唯变所适--论王弼《周易注》在其玄学体系中的地位韩国良【摘要】王弼<周易注>在玄学上的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把人的"情"、"性"问题与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密切相联系,使"崇本息末"而后"举末"这一空洞、抽象的玄学原则因为在人的"情"、"性"关节上找到了支点,从而变得更加切实、更为可信.二是把"崇本息末"然后"举末"这一原则所潜在的生动气韵揭示了出来,使以"无"为本的玄学理论所包含的刚健有为的一面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正是基于<周易注>对"性其情"及"用无常道"、"唯变所适"的特别强调,才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贵无论"玄学的本质.【期刊名称】《东方论坛》【年(卷),期】2004(000)002【总页数】4页(P78-81)【关键词】正始玄学;王弼;<老子注>;<周易注>【作者】韩国良【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南,南阳,473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社会科学东方论坛2004 年第 2 期用无常道唯变所适一一论王到《周易注》在其玄学体系中的地位韩国良(南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南南阳473061)摘要:王何《周易注》在玄学上的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把人的“情”、叫生”问题与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密切相联系,使“崇本息末”而后“举末”这一空洞、抽象的玄学原则因为在人的“情”、“性”关节上找到了支点,从而变得更加切实、更为可信。
二是把“崇本息末”然后“举末”这一原则所潜在的生动气韵揭示了出来,使以“无”为本的玄学理论所包含的刚健有为的一面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王弼的美学思想
性与情 静与动
历史局限
一、不具有官方哲学的功能。(这个时期 的 官方哲学仍是儒家学说) 二、王弼玄学不能激发人类的神圣感。(不能 代替宗教的身上功能,没有真正意思上的彼 岸世界,所以不能代替宗教) 以上两个原因的共同结果:社会思想向 多元化发展,弱化了社会的凝聚力何整体生 存功能。
.表面上看,王弼的人生终极目标似乎 是儒道合一、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但他的理想人格能够成为“彼岸” 吗? 王弼的双重人格的最后支点仍是生 命的自然本色。这是一个哲学怪圈, 力求超越生命的哲学思辨,经过复 杂的旅行之后,又回到了原始起点。
王弼的美学思想
1.名教本于自然 2.言意之辩 3.有无之辩 4.才性之辩
(体用本末)
1.自然与名教之辩
名教就是名分教化,指封建社会的
礼乐制度和道德规范; 自然的意思是自然而然、自然无为, 它是道的特性和法则。 名教属于有为的范畴,自然属于无 为的范畴,二者是相对的。 所谓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 是纲常礼法与自然无为的关系。
象的基础上对言象的超越。 言、象即审美符号(能指) 意(所指) 言意之辩实即体、用与本、末之辩。
3.本末有无之辩
天地万物、森罗万象之上有没有一个根本的终极存 在?如果有的话,那么这个根本是有形有象的具体 事物,还是无形无象、没有任何具体规定的东西? 换句话说,天地万物的根本是“有”还是“无”?
魏晋玄学是对汉末虚伪名教的扬弃
和反叛,玄学家大多既崇尚老庄的 自然无为、追求放任自由的生活方 式,又不能完全背弃名教礼法,于 是名教与自然的矛盾就成为他们必 须解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他 们或偏重于自然,或偏重于名教, 或将二者调和起来,于是形成各种 不同的观点,这就是所谓“名教自 然之辨”。
“以无为本、崇本息末”——王弼对道之阐释
“以无为本、崇本息末”——王弼对道之阐释性命之道王弼字辅嗣,生于魏文帝黄初七年(公元二二六年)死于魏齐王芳嘉平元年(公元二四九年)享年二十四岁,为魏晋玄学的重要开创者之一。
世以王弼为解老专家,事实上王氏解老有时难免以玄学空无之说以曲解《老子》,此中论证不可不察。
所谓正始玄风,在哲学思想上以“贵无”“无为”“以无为本”等为主。
贵无派主张以无为本,裴頠较王弼时代稍晚几十年,认为老子的贵无,与魏晋时期之贵无派不同,尤对王弼之说持不同之看法。
王弼认为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
王弼擅解老子的道论,老子讲“无”本指无形状“可以为天下母”的宇宙母力,王弼则利用老子的某种辞句,而片面地作了一些抽象的解释,他说:“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这表明道本身是无。
万有及一切事物莫不通过它,而“道”本身是不具有任何性质与规定的。
“道”无体,不可象。
“道”无形,不可系。
常不可名,以无名为常,故曰道常无名也。
(见《老子》三十二章王注)王弼认为:“《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以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观其所由,寻其所归,言不远宗,事不失主”,(老子略例)他认为老子哲学的中心即“崇本息末”。
以道为无为本。
王弼释《老子》第一章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
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玄之又玄也。
”就老子本身言,亦肯定有生于无,但老子言无不是虚无之无,乃是不可名、不可状、不可言说,超乎感觉经验之无形之有,故以宇宙母力,或高位能称之并无不当,王弼言“无”,则受魏晋玄谈之影响,与老子原义未必完全契合。
王弼释《老子》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谓:“恍惚,无形不系之貌,以无形始物,不系成物。
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曰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也。
论汉代《老子注》对自然的诠释
论汉代《老子注》对自然的诠释
《老子注》是汉代大儒王弼所著的一部《道德经》解释注释的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王弼运用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对自然做出了非常深刻的诠释。
其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道是自然产生万物的根源,整个自然界都是由道这个根源所构成的。
在《老子注》中,王弼强调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他认为,万物虽然各有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由道这个根源所产生的。
道不仅是整个自然界的源头,也是自然界的终极归宿。
因此,王弼反对人们将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分开看待,认为应该以整体的视角看待自然界。
同时,王弼还强调了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他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万物的运行都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
因此,人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并且在实践活动中守合适,不违反自然规律。
另外,王弼还提出了自然与道德的紧密关系。
他认为自然是道德的表现,因为所有的道德规范都源于道这个根源。
自然界的运行和万物的生长都是按照道的规律进行的,而这种规律也是一种道德准则。
因此,人们应该将自然界作为道德行为的借鉴,进一步弘扬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总体来讲,王弼在《老子注》中对自然做出了深刻的解释。
他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整体,所有的自然现象都可以由道这个根源来解释。
他还强调了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并强调了自然与道德的紧密关系。
这些思想对我们认识自然和倡导正确的道德价值观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浅论自然法与实在法的关系
浅论自然法与实在法的关系摘要:自然法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指定法制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
而实在法,是与自然法相对的一个概念,它强调现实中实际存在的法律,即国家制定的法律。
关于自然法学说,林林总总,各有不同,但却在以下表现其共性:(1)自然法是永恒的、绝对的。
(2)人的理性可以认识、发现自然法。
(3)自然法超越于实在法之上,后者应当服从前者。
作者;吴琼法学80902 学号090001240关键词:自然法实在法恶法统属关系一、自然法的演变历史所谓“自然法”,按《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说法,“是指全人类所共同维护的一系列权利和义务,而就其作为普遍承认的正当原则而言,它通常是‘实在法’即经国家正式颁布并强制执行的法规的对称。
”[1]也就是说,自然法并非实在的、具体的法律,是一种“正义”和权利的体系,一种形而上的法哲学观念。
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古希腊思想家最早使用“自然法”这个概念。
在古希腊思想家看来,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则和秩序的,不仅自然界存在着规则,社会之间、民族之间、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有他们先前已经确立的秩序。
这个秩序或者叫做“自然法”,或者叫做理性,并有待于人们用智慧去发现。
它萌发于古希腊哲学,其中智者学派将“自然”和“法”区分开来,认为“自然”是明智的,永恒的,而法则是专断的,仅出于权宜之计。
亚里士多德认为,有一种无论何处均具有同样权威、通过理性可以发现的自然法或者正义。
斯多葛派信奉决定论的宇宙观,宇宙的一切受自然律的严格决定。
其按照泛神论的方式解释自然法,也就是说,自然法并不只是作为盲目力量的自然律,而且具有某种理性的品质,它是神的理性的体现,是神出于善良而理性地制定的。
所以,自然法作为神的法律也就获得了正义性。
中世纪自然法在神学面貌下出现,在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体系中,自然法具有一席之地,托马斯认为,法分为永恒法、自然法、认定法和神法。
但是,自然法只是人这个理性动物对源于神的智慧的永恒法的参与,是人定法通向永恒法的桥梁。
浅析王弼的玄学文化
浅析王弼的玄学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思想十分先进、有深度,当代的中国哲学思想除了受西方马列影响外,仍有部分人承袭魏晋时期所流传下来的玄学之风。
中国哲学思想上可以说有三座高峰,魏晋玄学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中国哲学思想上的重大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的玄学探讨上有诸多流派涌现,王弼所提出的“言、象、意”哲学范畴是中国哲学认识论上一次重大的跨越与改变。
一.魏晋时期的玄学魏晋玄学从某方面可以说是继承了先秦诸子对所生存的这个世界的问题探寻。
而在先秦典籍中,哲学思想造诣比较突出的,是《老子》、《庄子》和《周易》这三部书,因此这三部经典到了魏晋时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玄学家构建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理论资源。
魏晋玄学更多受到先秦道教的影响,接受了道家的形而上学的的思想,但并不承认他们就是道家。
这是因为他们对玄学探索的原因和意义已完全不同于老庄时期。
王弼哲学本体论的基本思想是“以无为本”,但由于所处的时代、社会地位,乃至生活态度都已和老庄时期有很大区别,故对于在“以无为本”的前提下所折射出的对社会现实的理解也已大相径庭。
如果说在老庄时期,道家哲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去无情而深刻地批判社会的异化,否证现实存在的合理,那么王弼则是要论证伦理名教的合理与合法,并为之寻找形上存在的根据,同时还要说明在这一存在形式下人的逍遥和自在。
二.王弼的玄学思想王弼坚持“以无为本”原则,即坚持“道”的超越本体和价值: “道,无形、不系,常不可名。
以无名为常,故曰`道常无名'也。
” “道”是宇宙的本体,也是宇宙的本真性存在,这个本真也可以叫做“至真”,即“至真之极,不可得名,无名则是其名也。
自古及今,无不由此而成,故曰`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也'”。
抛去这些看起来玄之又玄、又容易让人摸不到头脑的话,我们用最直观的说法,以解释王弼最著名的“言意象”哲学来作为认识他和魏晋玄学的途经。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王弼提出的言象意哲学已有明显的层次及关系,这说明它已经具有了认识论的基本特质。
论王弼的“贵无论”思想
[收稿日期]2016-09-11[作者简介]李大森(1992-),男,河南安阳人,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哲学史研究。
论王弼的“贵无论”思想李大森(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北京100081)摘要:每一哲学思想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在魏晋玄学这个阶段,虽然“本体”这一概念还没有出现,但王弼的玄学思想中己产生了“以无为本”和“以无为体”的本体思想。
本文根据王弼所处的魏晋时期的历史背景,通过对王弼关于“无”的思想来源的探寻,分别从无作为本体、名教与自然无为的关系、得意而忘象的认识论三个方面来论述王弼的贵无思想。
关键词:王弼;贵无论;魏晋玄学中图分类号:B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238(2016)04-0114-04王弼哲学思想产生于魏晋时期,当时中国处于一个长期分裂割据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众多相互斗争对峙的统治集团,魏晋玄学便是在这种斗争与矛盾之中而产生,这样的社会背景与政治环境便对包括王弼在内的玄学家们的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他们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在思想上提倡道家的“无为”;另一方面,在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之下,他们难以直接参与评价政治,只能谈论一些“无”或“有”的问题,只能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来求得安身立命之法。
而在这一时期两汉经学由于夹杂了太多的谶纬迷信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超越了两汉经学宇宙构成论的魏晋玄学本体论便应运而生了。
王弼作为魏晋玄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其贵无论思想是玄学本体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之后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以无为本的本体论(一)本与末王弼“以无为本”的本体思想打破了两汉经学中的目的论和天人感应论。
他借鉴老子“道”的思想,并从中提炼出来思辨地探讨宇宙本体问题的哲学思想。
王弼的哲学并不只是对前人哲学思想的吸收借鉴与简单继承,而是进行了本体论意义上的理论创新。
王弼认为,世间万有统一于一个本体之中,这个所谓的本体即是“无”(或者是道)。
魏晋玄学的创始人王弼
魏晋玄学的创始人王弼一、生平王弼,字辅嗣,三国时代魏山阳高平人(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
生于魏文帝黄初七年(公元226),卒于齐王芳正始十年(公元249),享年二十四岁。
王弼的祖父王凯是王粲的族兄;外祖父刘表,是荆州经学的领袖,长于易学。
蔡邕是东汉著名的藏书家,十分赏识王粲的才学,后来将毕生藏书送给了王粲。
而王凯的儿子王业,过继到王粲家,这些藏书后来便由王业继承;他就是王弼的父亲。
王弼家除了继承这些丰富的藏书外,也承袭了易学的家学传统。
王粲的祖父王畅,是易学名家,也是刘表的老师,所以清人焦循认为:“弼之学盖渊源于刘〔表〕,而实根本于〔王〕畅。
”王弼天才早慧,享年才二十四岁,就注解了《周易》及《老子》这两部思想名著,后来都成为魏晋玄学的经典之作。
这样重要的思想家,陈寿《三国志》却没有他的传记,只在<钟会传>里说:“弼好论儒道,辞才逸辩,注易及老子,为尚书郎,年二十余卒。
”短短二十几字,非常粗略。
何劭的<王弼传>则比较详细地纪录了王弼的生平、性情、交游,以及他跟当时名士清谈的言论,纪录了王弼这个天才思想家与裴徽、何晏、刘陶、锺会、荀融等清谈名流交光互影的片段。
二、所属流派王弼是魏晋玄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曹魏正始(240-249)年间,何晏、王弼阐发《老子》、《庄子》和《周易》的思想,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流派;因《老子》等三部书后来被称为“三玄”,故这个流派遂被称为玄学。
何、王以探究宇宙本源为主要课题,从《老子》的“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出发,认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
”(《晋书.王戎传从弟衍附传》)意思是说,“无”是超越物质性的世界本源,它不仅创造万事万物,而且是人生的根本。
贤者能因之成就高尚的道德,不肖者能因之明哲保身。
同时,他们走上综合儒道的道路,宣称名教出于自然(“自然”即“无”),尊卑名分是自然的必然结果。
略论王弼有无论及其展开
略论王弼有无论及其展开作者:曲艺苑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08期摘要:王弼的有无论是王弼学说的根本思想,他的一切结论都深刻贯彻着“贵无”、“以无为本”的思想旨趣。
本文试从王弼有无之论出发阐述有无之论在本末之论、意象之论、圣人体无论的贯彻与表现,以此加深王弼哲学整体性认知。
关键词:以无为本崇本举末得意忘象圣人体无王弼是魏晋玄学的奠基者之一,研读王弼著作会发现,贯穿王弼哲学思想始终的根本理论观点是其有无之论,本文试从王弼这一根本观点出发,来探讨有无之论这一根本理论在本末之论、意象之论、圣人体无修养论的展开与贯彻,分析有无之论如何从一种形而上的本体论下降到形而下的认识论、方法论、修养论。
一、有无之论―以无为本正始玄学的开创阶段主要代表人物为何晏和王弼。
何晏主张以无为本,由此构成了魏晋玄学的主题之一即关于有无的辩论。
现存关于何晏对有无之论的看法保留在张湛注引的《列子·天瑞》之中:有之为有,恃无以生,事而为事,由无以成。
夫道之而无语,名之而无名,视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则道之全焉。
故能昭音响而出气物,包形神而章光影。
玄以之黑,素以之白,矩以之方,规以之圆。
圆方得形而此无形,白黑得名而此无名。
而王弼继续深化与发展这种贵无思想,并成为魏晋玄学理论基石,其他一切讨论主题诸如意象之辩、名教之辩等都是围绕有无之辩这个根本性主题而展开,是有无之辩从一种形而上的一般性理论下降到形而下的各个领域的具体理论。
王弼有无之论是从老子道论思想演变而来,在王弼看来“无”即是“道”,无不可以言说,用道来言说也只是指名而已,道用無来表示则更能表现道的特征。
故王弼在老子第一章解释说: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
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
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
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玄之又玄也……两者,始与母也。
“道”“无形无名”,主宰包容万物,因不具有任何具体属性,也不能简单以有限的听、视、味等感官功能所把握。
百位中国思想家——王弼
百位中国思想家——王弼凡物穷则思变,困则谋通。
——王弼简介王弼(226年~249年),字辅嗣,山阳(今河南焦作)人,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玄学贵无论的创始者之一。
人物小记王弼在少年时就“好老氏,通辩能言”。
他曾与当时许多清谈名士辩论各种问题,以“当其所得,莫能夺也”,深得当时名士的赏识。
王弼为人高傲,“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
王弼虽然年纪不大,却已为《老子》作注。
当时的大学问家,正始玄学的领袖何晏,比王弼大近40岁,也曾为《老子》作注,听说王弼已为《老子》作注,大为惊奇,乃亲至王弼处。
相见之后,何晏见王弼注文,自觉精奇无比,大为叹服。
由此两人竟成为忘年之交,共同创立了魏晋玄学派。
在何晏的推荐下,王弼被任命为尚书郎。
主要思想王弼在关于“以无为本”的理论中,强调“夫无不可以无明,必因于有。
故常于有物之极,而必明其所由之宗也”。
认为,作为万物之宗的“无”,不能独立自明,必须通过“有”,从天地万物的存在上去明了,“无”是万物的“所由之宗”。
王弼强调万物存在的统一根据,认为此根据表现在万物之中,只有通过万物才能把握它。
这种理论在思维上有相当的深度和意义。
但是,他把这统一根据归结为“无”,而且又把它夸大为一个不随万有变动的绝对的根据。
他说:“天地以本为心者也。
凡动息则静,静非对动者也;语息则默。
默非对语者也。
然则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
寂然至无,是其本矣”(《周易·复卦》注)。
从而陷入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王弼很强调“无”的“自然无为”,他认为万物都表现为一种必然性,即所谓“物无妄然,必由其理”。
王弼的这些思想对以后宋明理学有相当的影响。
王弼的《易》学,一反两汉象数之学,而提倡领会玄旨的义理之学。
他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提出了“寻言以观象”,“寻象以观意”、“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的解《易》方法。
特别强调“得意”的重要,认为:“存象者,非得意者也”,“忘象者,乃得意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