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下半学期地理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下学期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地理下学期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地理下学期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一地理下学期知识点总结1.抓“概念”重“消化”复习时,要十分重视概念,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理解、消化、吸收,不留夹生饭。

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时才能正确无误。

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

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

当然,概念教学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问题中进行。

老师重视概念教学,学生对概念就特别留心,“扣”得很严。

经过长期训练后,学生分析、回答问题时就严密多了。

2.抓“原理”重“理解”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

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

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3.抓“综合”重“联系”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的热带雨林区?这不仅仅是纬度位置决定的,与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向)、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

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要作如下努力:(1)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如,上海为什么能发展成为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这要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所处地形区、农业基础、原料来源、历史因素、技术力量等方面综合评估。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地理教学计划4篇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地理教学计划4篇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地理教学计划4篇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地理教学计划篇1一、面临的情况和任务(一)、基本学情分析由于学校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今年的八年级六个班314名学生,自七年级以来一直坚持系统的、正规的地理教学,没有因为是小科而受冷落。

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有了深入的认识,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了学习地理的一般方法,初步具有了用人地关系的观点看待地理问题的“地里头脑”。

从过来情况看,学生比较稳定,课堂纪律、课间纪律、师生关系都比较好,为本学期的地理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具体到每个班,都有2、3名后进生(不单是地理学科,各科成绩都不理想)。

通过家长座谈会和与学生本人私下里沟通了解,这些学生厌学情绪太严重,迫于家长的压力不得不上,一摸书本就头痛,他们学习成绩差主要是态度问题,缺乏学习的自信心。

有的受社会上一些青年影响,认为不如早打工早赚钱好。

(二)、教学用时与教学内容这几年地理会考时间是在五月下旬。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依旧。

所以,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教学工作只有15周的时间。

地理教学内容除了八年级地理下册和《天津地理》,还要复习七年级地理上下册和八年级地理上册。

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教学进度,才能充分准备地理会考。

由于在上学期就做了充分准备,渗透拓展了部分下册的知识内容,因此本学期地理教学进度加快,是切实可行的。

在期中考试到来时(第十周)完成中国地理下册的教学,用一周半完成《天津地理》教学,用三周时间依据课标要求进行有重点的复习。

(三)、提出的目标任务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读图能力、运用资料能力和联系实际能力;对于课标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必须要求学生背下来;对于地理基本概念、基本特征不要求背诵但必须理解。

结合过来几年的地理会考成绩,提出本年度的地理会考目标:合格率达到98%;良好率达到85%;必须达到一个确保,即确保“有望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达到良好.二、把握教学和复习重点◆八年级地理下册:1.我国地理四大分区的依据及各自特征,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首都北京、香港、澳门、台湾的地理教学;3.西双版纳支柱产业——旅游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4.结合珠江三角洲说明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5.西部大开发——新疆注:长江沿江地带在上学期学习长江和我国工业时已经做了渗透;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上学期学习黄河时已经做了渗透。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课件高一下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课件高一下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中面的——如建筑、服饰、饮食等
2.表现形式
非物质方面的——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艺术等
端午节
傣族泼水节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剪纸
年画
3.感受地域文化
自然景观
较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 受人类影响的景观。 比如:行云飞瀑、高山流水等
人文(文化)景观
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 自然物质加以创造形成的景观。 比如:农田、村落、道路等
乌镇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 筑因素,体现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停泊在瓦尔帕莱索的船 只维修保养,经常需要 给船体涂抹油漆,用剩 的油漆,工人就会拿回 家去,顺手涂在自己家 的屋顶和外墙上,可以 防止海风对木制房屋的 侵蚀,久而久之,这种习 俗就一直延续到城市的 建筑风貌上,城市就变得 五彩缤纷。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核 心 素 养
区域 认知
结合资料,了解不同地域文化景观的差异。
综合 思维
人地 协调观
结合实例理解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与城 乡景观的关系。
通过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地理 实践力
通过调查本地区的情况,了解城乡景观与当地地域文化的 联系。
• 地域文化是形成城市个性和特色的前提条件,城市个性与特色, 与地域的民俗风情、文化沉淀是分不开的。故宫建筑群是世界上规模 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所在, 也是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
示意哈尼梯田生态系统。
• (1)描述哈尼梯田的生态系统结构。 • 【答案】河流—梯田—村庄—森林四度同构。 • (2)哈尼梯田生态系统体现了怎样的价值观? • 【答案】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价值观。 • (3)该生态系统得以维持的关键是哪一个环节? • 【答案】森林。

2024年高一地理下期教学计划样本(二篇)

2024年高一地理下期教学计划样本(二篇)

2024年高一地理下期教学计划样本积极推动学生课外探究活动的深入进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紧密围绕学生生活实际,将教学内容与学生身边的事物紧密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探究,采取访谈、网络资料搜集等多种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这一做法不仅让课程变得生动活泼,而且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知识的贴近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在计划制定、分析问题和综合统计等方面能力显著提升。

高度重视学生动手操作与创新能力的培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众多动手操作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兴趣和创新能力。

我指导学生在线上搜集相关材料,并鼓励他们在假期中协作完成各自感兴趣的项目。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们在手工制作和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如制作的人造卫星、生态鸟巢和特色民居等模型都十分精细。

着力提升知识应用能力,注重实用性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

例如,在课程中我们设置了绿化改造项目。

课后,我引导学生根据绿化标准检查自家绿化情况,深入思考并提出改进措施,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充分激发学生在课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活动主题的提出、方案制定、实施以及总结交流等环节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我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不容忽视。

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过困惑和担忧,但我坚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将不断完善,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2024年高一地理下期教学计划样本(二)秉持我国教育方针,坚定实施教育现代化战略,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致力于培养具备德、智、体等全面发展能力的21世纪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

地理学作为一门探究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地理课程既是必修也是选修的重要内容。

高一下学期地理试卷

高一下学期地理试卷

哈师大附中高一学年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5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50分)通偏激星深走器收集到的大量数据。

科学家们检举了关于火星降雪的特殊有趣的事实。

火星的大气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火星上的雪花是由二氧化破组成的一实际上便是干冰的小颗粒。

读地球与火星的相关资料,回答1~2题。

1.从表中可以看出地球与火星A.质量相近B.体积靠近C.公转周期最靠近D.自转周期相近 2.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温度低得多,主要原因可能是A.火星距日较远B.火星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特殊强C.火星大气保温作用特殊弱D.火星上昼夜更替周期比较长北京时间2011年12月17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

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

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

结合材料回答3~4题。

3.“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4.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B.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C.该行星距离太阳太远D.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右图为“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

读图完成5~7题。

5.图中曲线中A.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B.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6.影响①②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A.云量厚度B.地势高低C.正午太阳高度D.植被状况7.近50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云量增加B.气候变暖C.环境污染D.人口增加读下列“地球内部结构图”,完成8~10题。

8.地震波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当c 处岩层发生地震时,地表科研人员测得地震波在经过f 界面时的变化是①纵波速度加快 ②纵波速度减慢 ③横波速度加快 ④横波速度减慢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9.一般认为,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来自A.a 岩层内部B.c 岩层内部C.d 岩层内部D.e 岩层内部 10.下列岩层组合表示岩石圈的是A.a+b+cB.a+c+dC.b+c+dD.c+d+e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高中地理:人教版高一地理(上、下册)电子教材

高中地理:人教版高一地理(上、下册)电子教材
(二)色球在光球的外面,有一层呈玫瑰色的太阳大气。这一层叫做色球层。它的厚度约几千千米,气体稀薄,所发出的可见光①,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因此,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殊望远镜)才被人们看到。色球的温度自里向外由四、五千度升高到几万度②。色球层当中,有时会向外猛烈地喷出高达几万千米至几十万千米的红色火焰,这叫日珥。色球层的某些区域,在短时间内有突然增亮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耀斑,又叫太阳色球爆发。耀斑的周期也是11年,常随黑子群的增多而增多。耀斑和黑子都是太阳活动①的主要标志。耀斑所发出的能量极大,在几分钟的短暂时间内,它能发出相当于100亿颗百万吨级氢弹的能量,把很强的无线电波,大量的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射出,把氢原子分解为高能带电粒子抛出,使它们能逃离太阳表面,并能到达地球。
近圆性是指它们的公转轨道同圆相当接近。大多数行星公转轨道椭圆的偏心率①不超过0.1,只有水星和冥王星较大,分别为0.21和0.25。
九大行星,即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它们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小,平均密度大,表面温度较高,中心有铁核,金属元素含量高。卫星很少,或者没有。
在星空中,人们可以看到,在北天极的周围,有大熊、小熊和仙后三个星座。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的主要恒星都是七颗,排列成勺子的形状。仙后星座有五颗亮星,它们排列成W的形状。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这三个星座都是终年可见的。在北半球的中纬度,九月初的21时左右,天顶附近有天琴座(其中有织女星)、天鹅座和天鹰座(其中有牛郎星)。
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同恒星相比,星云具有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的特点。一个普通星云的质量至少相当于上千个太阳,半径大约为10光年。星云的物质密度十分稀薄,主要成分是氢。
星座人们为了便于认识恒星,把天球分成若干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每个星座中的恒星,人们曾把它们联成各种不同的图形。我们根据这些图形,就能辨认不同的星座以及星座中的恒星。按照国际上的规定,全天分成88个星座。上述北斗七星就是大熊星座的主要部分。

高一下地理全部知识点

高一下地理全部知识点

高一下地理全部知识点地理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是地球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在高一下学期的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知识点,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

下面我将以不同的主题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1. 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自然环境包括地球、大气、水体和生物四个基本要素。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地球是一个具有不同自然景观的行星,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了解了地球的构造,我们进一步学习了地球的地理区划,包括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和南极圈等。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以及地球的四季变化原理。

2. 大气环境的特点学习了地球的大气环境后,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大气的成分、结构和特点。

其中,大气的成分包括氮气、氧气、水蒸气等,在大气的结构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大气压力、风、云和降水等现象,理解了地球的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的原因与机制。

3. 水体环境的重要性水体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生物存活和经济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水体环境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问题。

具体包括淡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性、淡水资源的供应和需求的矛盾、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问题。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江河湖泊、河流三角洲、湖泊水文环境和海洋环境等相关知识点。

4. 生物环境的多样性生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和多样的一类生命体。

在学习生物环境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生物的分类、分布规律和适应性。

其中,我们学习了生物的类群划分和分类法则,了解了生物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分布规律,还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和机制。

5. 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地理学不仅关注自然环境,还研究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在学习人文地理时,我们了解到地理条件对人类生存、生活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影响。

具体包括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人口增长与人口负荷的关系、城市化的进程和影响以及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等方面。

高一下册期中地理知识点

高一下册期中地理知识点

高一下册期中地理知识点高一下册地理知识点高一下册地理知识点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

自然地理主要包括大气和水文系统,地壳和地形,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人文地理主要包括人口与城市,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将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探讨。

1. 大气和水文系统地球的大气是由气体组成的薄层,主要有氮气、氧气和一些微量气体。

大气有利于吸收和反射来自太阳的热量,维持地球的温度。

大气在地球上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区,包括寒带、温带和热带。

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水中。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资源库,占地球表面的70%。

地表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来源,主要通过地表径流和河流系统供水。

地下水主要存在于地下水层中,供给人类生活和农业用水。

2. 地壳和地形地壳是地球上外围的岩石壳层,分为岩浆岩石和沉积岩石。

岩浆岩石主要形成于火山喷发和构造运动,如火山岛和山脉;沉积岩石主要形成于海洋和湖泊中的沉积作用,如平原和盆地。

地球的地表形成了各种地形特征,如山脉、高原、平原、河流和湖泊。

山脉是由构造活动和地壳运动形成的,常见于板块边界的地区。

高原是指相对平坦的地势上升,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大。

平原是海拔相对较低,地势平坦的地区,常见于河流边缘和沉积盆地。

3.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地球提供的供人类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源,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

金属矿物包括铁、铜、铝等,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建设。

非金属矿物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资源。

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基础,可用于工业、农业和城市供水。

生物资源包括森林、动植物和微生物等,为人类提供食物、建材和药物等。

4.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一个地区居民的总和,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河流流域。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经济非常发达。

城市是人口聚集、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的人居聚集地。

高一下期地理工作总结(9篇)

高一下期地理工作总结(9篇)

高一下期地理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级3个班的地理课。

教学中发现了很多问题.现总结如下由于升中考时不考地理,学生的地理基础较差,把地理自作是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不重视。

导致学习在课堂上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

因此在学期初始阶段,反复多次,从高中为会考、高中综合科等方面,教育学生转变观念,学好所有科目,全面发展,指导学生如何学好地理,提出高中地理学习的要求。

应该说,通过说服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由于高中地理,尤其是高二第一学期内容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教材较初中难度加大。

因此,我在备课前,会将课本、教学大纲,会考说明认真钻研,做到心中有数。

收集一些相关的事实材料,如“赤潮”,油轮泄漏,神州五号成功返回,地震(近一、二年)事件等;结合往届学生某些知识点掌握的难易程度或易出现的错误,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把握好每节教材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

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图片,标本,有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如冷铎,暖铎的形成。

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购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大气污染,海洋环境,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破坏等。

第四,精心编写单元练习,力求每一份单元练习能覆盖该单元的全部重点内容,有较大份量的读图分析题,亦增加一些反映当前最新的科技,经济,环境动态的题目。

高一下学期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下学期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下学期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人口1.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极低,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很差,人口增长极为缓慢。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然较高,人口增长迅速,多存在于农业社会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早期阶段。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改变,社会福利制度完善,教育水平提高,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2.人口迁移概念:人口迁移是指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影响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

例如,早期人类逐水草而居,干旱地区的人口向湿润地区迁移;因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引起的人口迁移等。

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如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促使人口从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就业机会、收入水平等都会影响人口迁移。

社会因素:如政策(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战争(大量难民迁移)、宗教、文化等也会导致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出地:有利方面,缓解人口压力,加强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不利方面,人才、劳动力流失。

对迁入地:有利方面,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不利方面,可能带来就业压力、住房紧张、社会治安等问题。

二、城市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分区商业区:多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从事商业活动,人口流量大,地价高,建筑物高大密集。

住宅区: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可分为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的外缘,环境优美;低级住宅区往往靠近工业区,环境较差。

工业区:多分布在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方,主要考虑减少对城市中心的污染。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主要通过地租水平影响城市功能分区。

高一年级下学期地理知识点整理

高一年级下学期地理知识点整理

高一年级下学期地理知识点整理(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年级下学期地理知识点整理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年级下学期地理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年级下学期地理知识点整理篇一洋流分类1、按成因:风海流:形成动力为大气运动,规模很大。

高一下册新课改地理知识点

高一下册新课改地理知识点

高一下册新课改地理知识点在高一下册新课改地理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到很多有关地球与环境的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其中一些核心知识点,并探讨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第一部分:地球的层次结构我们首先要了解地球的结构和组成。

地球可以分为大气层、地球层和地球的表层。

大气层是地球的外围,包含了我们所需要的氧气和其他气体。

地球层分为内核、外核、上地幔和下地幔等部分。

表层包括地壳、地表和地表以下的一层土壤。

了解地球的层次结构对我们深入理解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地理现象的发生非常重要。

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第二部分:板块构造和地壳运动在地理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到板块构造和地壳运动。

地球的外层被分为多块巨大的板块,它们会不断地运动和碰撞。

板块碰撞的结果是造山运动和地震的发生。

板块构造和地壳运动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们不仅决定了地球上的地形,也直接关系到地震和火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通过学习板块构造和地壳运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天灾的原理,提前预防并减轻其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伤害。

第三部分:气候与气象气候和气象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

气候是指长期的天气状况,而气象则是指短期的天气变化。

我们将学习到天气的形成原理、各种气象现象和如何预测天气。

气候和气象对人类活动和农业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

它们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温度、降水量和季节性变化。

通过学习气候和气象,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做好气候适应和天气预测。

第四部分:人口与城市化人口与城市化是地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我们将学习到人口增长的原因、人口分布的规律以及城市化的影响。

人口与城市化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口增长会对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带来挑战,而城市化则涉及到交通、住房和就业等方方面面。

通过学习人口与城市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及如何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结语:高一下册新课改地理课程提供了许多有关地球和环境的知识。

高一下地理会考知识点归纳

高一下地理会考知识点归纳

高一下地理会考知识点归纳地理是一门涉及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世界、把握环境变化。

对于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会考是重要的里程碑,它要考察我们对于地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文将对高一下地理会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物质的空间分布是地理的基本内容之一。

在高一下学期的地理会考中,我们需要掌握物质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其中包括陆地和海洋的分布、自然资源的分布、人口分布等。

对于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我们需要知道地球表面的陆地分布不均匀,南半球的陆地较少,北半球的陆地较多;同时,地球表面也有丰富的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

对于自然资源的分布,我们要了解各种资源如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农产品等的分布情况和影响因素。

而对于人口分布,我们需要知晓人口在地球表面的不均匀分布,尤其是世界人口的集中和分散区域。

除了物质的分布,地理还要研究地形、地貌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现象。

在高一下地理会考中,我们需要了解地球的地形和地貌。

地形指的是地球表面的山脉、高原、盆地等具体特征,而地貌指的是地球表面的整体形态和特点。

我们需要熟悉一些著名的地形地貌,如珠穆朗玛峰、长江三峡等。

此外,气候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们应该了解气候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各地气候的差异。

例如,了解中国的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等。

地理还关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在高一下地理会考中,我们需要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比如,我们要知道工业化和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退化等;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环境变化对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和渔业的影响等。

总结来说,高一下地理会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物质的空间分布、自然地理现象和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要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2024年高一下学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本

2024年高一下学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本

2024年高一下学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本____年高一下学期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科学,研究的是地球上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涉及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地理知识点广泛且内容繁多,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地理基础知识。

以下是____年高一下学期地理知识点的总结范本,供参考: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椭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对于理解地球的各种地理现象至关重要。

2. 地理经纬度和时区:地理经纬度是指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坐标,包括纬度和经度。

时区是根据地球自转周期将地球表面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小时。

掌握经纬度和时区的概念,能够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和计算不同地区的时间。

3. 大气层和气候:大气层是地球表面周围的气体包装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臭氧层等。

气候是指一定区域内长时间的天气状况的总和,包括温度、降水、湿度、风向等因素。

了解大气层的结构和气候的形成原因,有助于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

4. 地球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包括海洋水、淡水、冰川和地下水等。

了解地球的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有助于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5.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飓风、洪水、干旱等。

了解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和影响,有助于认识自然灾害的防治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性。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是指一定地区内的人的数量,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

了解人口数量和人口分布的变化趋势,有助于认识人口问题和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2.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是研究地理空间上的经济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包括农业、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等。

了解经济地理的发展状况和不同地区经济的特点,有助于认识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和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3.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是人口稠密、经济繁荣、交通便利、文化集中的地区。

地理高一第二学期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一第二学期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一第二学期知识点总结地理高一第二学期知识点总结导语: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地理高一第二学期知识点总结。

欢迎阅读!高一地理第二学期知识整理第五篇人口1、人口增长分为: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2、衡量人口自然变动的指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5、老龄化的标准:65岁及其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等于7%严重老龄化的标准:65岁及其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等于10% 6、中国的人口国情:当前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中国人口问题:①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②人口素质有待提高,人才短缺问题突出;③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④人口流动带来复杂的社会问题。

中国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

7、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人口密度8、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南亚、东亚、西欧、北美东部9、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气候:温带、亚热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适合人类生存自然地形:平原和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有利于生产、发展经济条件水资源:生产生活离不开水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水平高、就业环境好的地区吸引人口迁入10、中国人口分布界线:“黑河—腾冲”一线(胡焕庸线),其东南人口稠密,其西北人口稀疏。

11、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劳务迁移、难民迁移、智力迁移(人才迁移或头脑外流)12、我国民工潮的成因:①人口多耕地少,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

14、世界人口分布和迁移的趋势:向沿海集中、向平原集中、向城市集中15、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自然资源与环境(首要影响因素)、科学技术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均消费水平(与人口容量负相关)第六篇城市1、城市的基本特征: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产业结构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发达。

2、城市土地利用的同心圆结构:由里至外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3、影响地价的主要因素:①离市中心的距离远近、②交通的便捷程度4、影响城市土地利用同心圆结构的主要因素:①地价②各土地利用方式所能产生的效益和地租支付能力56、导致各个城市存在空间结构差异的原因:城市规模(小、中、大、特大、超大)、城市职能(综合性城市、性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地形、河流、海陆位置)7、形成城市群的条件: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自然条件②社会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发达),人口密集③(水、陆、空)交通通讯发达,对外联系便捷8、世界六大城市群: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中心城市纽约)、北美五大湖沿岸城市群(中心城市芝加哥)、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中心城市巴黎)、英国城市群(中心城市伦敦)、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中心城市东京)、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上海)9、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0、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点:①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②城市规模不断扩大;③出现城市群;④世界城市化的主流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完整版)高一地理下学期教学内容

(完整版)高一地理下学期教学内容

(完整版)高一地理下学期教学内容高一地理下学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的基本特征- 理解板块构造理论及其对地壳变动的影响- 掌握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了解气候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的层次结构- 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和性质- 地球内部的热循环和地震活动第二单元:地壳运动- 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板块构造理论对地壳运动的解释- 地震和火山活动与板块构造的关系第三单元:地貌学- 地貌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地貌的分类和形成原因- 地形地貌的特点和分布规律第四单元:气候与生态环境- 气候的形成因素和要素- 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 气候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五单元:综合复与小结- 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综合回顾和复- 总结单元重点知识和解题技巧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介绍地理概念、理论和知识,讲解案例和实例。

- 实验教学:进行地理实验和观察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 讨论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维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 网络教学: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研究和研究。

教学评价-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举手机会的活跃程度。

-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按时递交作业的情况和作业质量。

- 考试成绩: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和知识掌握的程度。

参考教材- 《高中地理必修1》- 《高中地理必修2》- 《高中地理必修3》以上为高一地理下学期的教学内容及相关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2-2023学年河南省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阶段(6月)检测地理试题

2022-2023学年河南省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阶段(6月)检测地理试题

2022-2023学年河南省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阶段(6月)检测地理试题1. 深空站是用来和航天器进行通信测量以及发号时令的观测站,受地面曲率影响需全球布局。

在探月工程带动下我国建立了深空测控网,由喀什深空站(38°26′N,76°43′E)、佳木斯深空站(46°29′N,130°46′E)及阿根廷深空站(38°11′S,70°08′W)组成,对深空航天器的测控覆盖率接近90%。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深空站全球布局主要考虑()A.资金B.技术C.经度跨度D.纬度跨度2.三个深空站地方时处于同一个日期持续时间为()A.10小时36分24秒B.13小时23分36秒C.7小时19分28秒D.3小时16分56秒2. 2021年11月初,湖北黄冈某中学(116°E)高一年级开始了期中考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考试期间,黄冈市昼夜长短情况是()A.昼长夜短B.昼短夜长C.昼夜相等D.无法判断2.考试期间,黄冈市日出方向()A.正东B.东南C.东北D.西南3.假若该中学当天的日出为北京时间7:00,那么当天该中学的昼长约为()A.8.5h B.10.5h C.14h D.11.5h3. 下图为长江下游和畅洲汊道河势。

右汊是主航道,船舶日流量峰值超过3000艘次,水上交通事故频发。

40年来,上游来水的右汊分流比由75%下降至25%。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和畅洲的形成原因是()A.流水的侵蚀B.流水的沉积C.海水的沉积D.流水的搬运2.目前,右汊仍作为主航道的原因是()A.左汊有江豚栖息B.右汊径流量较大C.右汊水深较深D.左汊水速较快4. 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2.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A地高温多雨B.正值1月份前后C.C地形成高压中心D.B地寒冷干燥5.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岛高一下地理知识点

青岛高一下地理知识点

青岛高一下地理知识点在青岛高一下学期的地理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到多个重要的地理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青岛及其周边地区的地理特点和自然资源。

下面是一些重要的地理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一、青岛的地理位置青岛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5°35′至37°09′,东经119°30′至121°00′。

它紧邻黄海,地处胶东半岛的南端。

青岛是山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中国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

二、青岛的地形和地貌青岛的地貌以丘陵和平原为主。

其城市地势起伏较大,东部地区有较多的丘陵,海岸线较为曲折,形成了许多海湾和港口。

西部地区则是平原地带,更适合农业发展。

三、青岛的气候特点青岛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冬季较冷,夏季较热,春秋季宜人。

由于受到海洋的调节,青岛的气候相对较为温和,年降水量适中,适宜农业和旅游观光。

四、青岛的自然资源青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海洋资源。

作为一个沿海城市,青岛拥有广袤的海洋面积,海岸线长,海洋气候条件适宜,海产资源丰富。

此外,青岛还拥有一定的陆地资源,包括农田和矿产资源。

五、青岛的人文景观除了自然资源外,青岛还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著名的景点包括八大关、小鱼山、栈桥等。

这些景点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展示了青岛独特的历史和人文魅力。

六、青岛的经济发展青岛是中国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也是山东省的经济中心。

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资源,青岛的经济发展日益壮大。

它在航海、航空、海洋工程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

七、青岛的城市规划青岛是一个宜居的城市,它的城市规划也备受关注。

青岛注重生态环保,倡导绿色发展。

城市里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同时也拥有现代化的建筑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八、青岛与环境保护如今,环境保护已经成为青岛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青岛致力于减少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等。

青岛还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珍贵的自然资源。

高一地理半期知识点

高一地理半期知识点

高一地理半期知识点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研究地球及其表面上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是为人们认识自然、探求发展规律、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学科。

而高一地理则是地理学习的起点,通过学习高一地理知识,学生可以对地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有所了解,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地理奠定基础。

高一地理的半期知识点主要包括地球与地球圈层、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三个方面。

第一部分,地球与地球圈层。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理解地理学有着重要意义。

地球主要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圈层中最外层的一部分,占地球的体积约为百分之一。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是由岩石和半固态岩浆构成的,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

地核是地球圈层中最内层的一部分,由铁和镍构成的,分为外核和内核。

此外,地球还拥有大气层、水圈和生物圈等圈层。

第二部分,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地球上自然环境的形态、特征、变化和分布规律,包括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和动物等方面。

其中,地貌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和地形特征的学科,地形的形成受地质构造、侵蚀、沉积等因素的影响。

气候是研究地球大气系统变化规律的科学,气候的形成与大气循环、辐射平衡、水循环等因素密切相关。

水文研究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变化规律,涉及河流、湖泊、地下水、冰川和海洋等方面。

植被是分布在陆地上的植物总称,它具有调节气候、保护土壤和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

动物则是地球上的生命形式之一,它们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保持至关重要。

第三部分,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和自然地理的影响,包括人口、城市、农业和工业等方面。

人口是指某一特定区域或全部地球表面将受地方政府统计登记的人的总数。

城市是人类聚居活动的中心,城市化进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农业是指以种植农作物、养殖家畜为主的生产活动,其发展受到土地资源、气候条件和人类的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工业是指以机械加工技术为基础的生产活动,工业革命对人类经济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
第一章人口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完善和医疗技术的发达。

A原始低增长阶段B高增长阶段C增长下降阶段D低增长阶段
人口老龄化:把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以上达7%作为老龄化标准
第二节人口的迁移
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成:
1含义:人口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2分类:国际人口迁移:
(1)新大陆发现以前,人口迁移主要集中在旧大陆。

新大陆发现后,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跨洲迁移活动。

(2)二战后:①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②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③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④人口迁移流向发生一些变化。

国内人口迁移:主要形式是城乡间的人口迁移。

(1)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现象: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人口迁移。

(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乱)
(2)
(3)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经济因素(主要):就业机会、经济收入、生活条件。

2.政治:政策、政治变革,战争。

3.社会文化:求学、宗教、种族。

3.自然环境:生态环境(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
4.其他:婚姻、性别、年龄。

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
1.含义: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和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影响因素:自然资源(阳光、空气、淡水、土地、矿产,最重要的是淡水和土地)。

科技水平
人类文化水平
3.木桶理论: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资源。

4.控制人口的增长是人类面临的共同的责任和长期任务(保护环境)
二、人口合理容量(小于环境承载力)
1.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并瞒住物质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

自然环境和资源正相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科技水平正相关
2.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
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
消费水平负相关
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功能区(连片分布,界限模糊)
1含义: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中相对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城市功能区(经济活动占地、空间聚集)
二、城市的空间结构
1.类型:
A同心圆模式(成都)B扇形模式(沈阳)C多核心模式(重庆)
2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租金高低(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
付租能力
(2)历史因素:北京故宫
(3)社会因素:社会地位(收入)
生活方式
宗教和种族
(4)行政因素
三、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差异(城市规模越大,数量越少,其空间结构的分化越明显,服务种类越多,功能越强。

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服务范围的关系
第二节城市化
一城市化:
1.指标: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主要):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城镇数量增加,城镇
密度加大;每个城镇规模扩大
城市用地规模: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农业用地发展成城市用地,城市用地功能进一步分化;土地景观变化经济结构变化“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

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1.四个方面:①城市化进程加快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不同③特大城市快速发展④出现巨大城市带
三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候:热岛效应,干岛,湿岛,雨岛,混浊岛。

1自然
水:下渗,地面蒸发,地下水收支平衡,水质
2人文:
城市病:①人口密集②就业困难③环境恶化④交通拥挤⑤住房困难⑥社会治安
措施: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②改善城市和交通居住条件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布局
影响
城市建筑风格
体现
人文因素结构
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一节农业区域因素与地域类型
一、农业
1、概念:栽种植物,饲养动物。

2、生产部门: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
3生产特点:
地域性:因地制宜
季节性
因时制宜,不违农时
周期性
二、区位因素:
气候:种类分布,耕作制度(熟制)、产量
地形:平原种植业
自然条件山区:畜牧业,林业
土壤:种类,产量
水源:干旱区,半干旱区,决定性因素
市场:决定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类型
交通:产品易腐烂编制(冷藏保鲜)
社会经济条件政策:较劲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

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
农业技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作物产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