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常见疾病

合集下载

2010针灸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

2010针灸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

2010针灸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项痹病中医诊疗方案(2010年)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项痹病(TCD编码:BGS000)西医病名:颈椎病(ICD-10编码:M47.221)二、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畸型,颈椎退行性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成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像者,往往呈慢性发病(近年有年轻化趋势)。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4.颈部活动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或肌肉萎缩,臂丛牵拉实验阳性,压顶试验阳性。

5.X线片正位显示气构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反弓,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二)证候诊断:1.风寒痹阻型: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肉萎缩,肌力减退,颈活动受限,牵拉试验及压顶实验阳性,颈椎X片示椎体增生,构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血瘀气滞型:枕颈部疼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X线摄片,示颈椎生理弧度,在病变阶段改变。

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型:早期下肢发紧,行走不稳,如履沙滩,晚期成四肢瘫痪,二便失禁或尿潴留,受压脊髓节段以下感觉障碍,肌胀力增高,反射亢进,椎体束征阳性。

X线片示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增生较严重,并突入椎管。

CT、MRI检查示椎管变窄,椎体后缘增生物或椎间盘彭出,压迫脊髓。

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型: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有体位性猝倒,颈椎侧弯后伸时症状加重,X线片示横突间距变小,钩椎关节增生,CT检查可显示左右横突孔大小不对称,一侧相对狭窄,椎动脉造影见椎动脉迂曲,变细或完全梗阻。

针灸在临床常见病综述

针灸在临床常见病综述
针灸在临床常见病综述
针灸的起源和发展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早见于 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 “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 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
针灸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早在公元6世纪,中 国的针灸学术便开始传播到国外。目前,在亚洲、西欧、 东欧、拉美等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应用针灸术为本国 人民治病,不少国家还先后成立了针灸学术团体、针灸教 育机构和研究机构,著名的巴黎大学医学院就开设有针灸 课。据报道,针灸治疗有效的病种达307种,其中效果显 著的就有100 多种。1980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 了43种推荐针灸治疗的适应病症。1987年,世界针灸联 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针灸作为世界通行医学的地位在世 界医林中得以确立。2010年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 文化遗产,在世界医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承浆、足三里等。 两组交替取穴,可配合电针、眼针。
杨某,女,30岁,初诊日期:2012年9月2日。
主诉: 口眼向左歪斜5天。 病史: 患者5天前洗澡后受风出现右侧面部不适,随即出现口眼向左歪 斜,右眼闭合不严,在院外诊所就诊,诊断面神经炎。口服病毒灵、强 的松等药无明显好转,继续加重而来诊。查其人形体较胖,神倦色白, 右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鼻唇沟变浅,口眼向左歪斜,舌淡,苔薄白, 脉浮。 西医诊断:面神经炎 中医诊断: 面瘫 证 型: 风寒型 治则:祛风散寒,通经活络。 处方:右侧阳白、四白、地仓、颊车及左侧合谷,留针20分钟,日一次。 连针5次,病情明显减轻,右眼能闭严,续针5次,面部功能基本恢复正 常,笑时口角稍向左歪,又针5次,两侧基本对称。
针灸是怎么治病的?
头痛扎头?
手痛扎手?

针灸科常见病临床路径

针灸科常见病临床路径

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主要依据有:1.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包括麻木及疼痛等,且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2.压颈试验与上肢牵拉试验多为阳性,痛点封闭无显效,但诊断明确者勿需做此试验。

3.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可显示颈椎曲度改变、椎节不稳及骨刺形成等异常所见,MRI检查可清晰地显示局部的病理解剖状态,包括髓核的突出与脱出、脊神经根受累的部位与程度等。

鉴别诊断:1.尺神经炎鉴别要点:①肘后尺神经沟压痛:位于肘关节后内侧的尺神经沟处多有较明显的压痛,且可触及条索状的变性的尺神经。

②感觉障碍:其感觉障碍分布区较第8颈神经分布区为小,前臂尺侧多不波及。

③对手部内在肌的影响:尺神经严重受累时,常呈典型的“爪形手”(图5);腕部尺神经管的Tinel征多为阳性(图6)。

主要是因为骨间肌受累,使掌指关节过伸及指间关节屈曲所致,尤以环指及小指为明显。

④影像学改变:可参考X线平片(尺神经炎患者的颈部X线片多属阴性,但肘关节部X线片,尤其是伴有畸形者可能有阳性所见)、病史及既往史等。

2.正中神经受损鉴别要点:①感觉障碍:如图7所示,其感觉障碍分布区主要为背侧指端及拇、示、中指掌侧处,而前臂部则多不波及。

②肌力改变:手部肌力减弱,外观呈“猿手”畸形,主要是因大鱼际肌萎缩所致(图8)。

③自主神经症状:因正中神经中混有大量交感神经纤维,因此手部的血管、毛囊等多处于异常状态,表现为潮红、多汗等,且其疼痛常呈烧灼样痛。

④反射:多无影响;但当颈7脊神经受累时,肱三头肌反射可减弱或消失。

3.桡神经受损鉴别要点①垂腕征:为桡神经受损所特有的症状,主要因腕伸肌及指伸肌失去支配所致。

高位桡神经受累者,伸肘功能亦受影响。

②感觉障碍:如图9所示。

其与第6颈神经受累不同的是,感觉障碍区主要为除指端以外的手背侧(拇指、食指、中指)及前臂背侧,而拇指和食指掌侧不应有障碍。

③反射改变:多无明显影响。

而颈6脊神经受累者则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反射均减弱或消失(早期亢进)。

针灸治疗常见病

针灸治疗常见病

其他治疗
1.穴位贴敷法 选肺俞、定喘、风门、膻中、丰隆,用白附子,洋金 花,川椒,樟脑制成粉剂。将药粉少许置穴位上,用胶布贴敷,每3~ 4日更换1次,最佳在三伏天应用。亦可用白芥子、甘遂、细辛、丁香、 苍术、川芎等量研成细粉,加入基质,调成糊状,制成直径1厘米圆饼, 贴在穴位上,用胶布固定,每3天更换1次,合用于内伤咳嗽。
治疗
【治则】风寒证—祛风散寒、宣肺解表,针灸并用, 泻法
风热证—疏散风热、清利肺气
暑湿证—清暑化湿、疏表和里,只针不灸,泻法
【主穴】风池、大椎、列缺、合谷、外关
【方义】风池、大椎、外关—疏风祛邪解表
合谷—祛风清暑、解表清热
列缺—宣肺止咳
配穴
风寒感冒者,加风门、肺俞 风热感冒者,加曲池、尺泽、鱼际 鼻塞者,加迎香 体虚感冒者,加足三里 咽喉疼痛者,加少商、商阳 全身酸楚者,加身柱 暑湿者,加中脘、足三里
病因病机
不论是风火外袭还是胃火炽盛,火邪循经上炎均可引起 牙痛。又因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亦可 引起虚火牙痛。
实——风火外袭——风火牙痛
火(热)
胃火炽盛——胃火牙痛
虚——虚火上炎——虚火牙痛
临床体现
牙痛每因冷、热、酸、甜等刺激而发作或加重。可伴有牙龈红肿、 牙龈出血、齿龈萎缩、牙齿松动、咀嚼困难或有龋齿存在。 1.风火外袭:发作急骤,牙痛剧烈,牙龈红肿,喜凉恶热。兼发烧、 口渴、腮颊肿胀。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2.胃火炽盛:牙痛剧烈,牙龈红肿甚至出血,遇热更甚。伴口臭、尿 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数。 3.虚火上炎:牙齿隐隐作痛,时作时止,午后或夜晚加重,日久不愈 可见齿龈萎缩,甚则牙根松动。伴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舌质红嫩、少 苔或无苔,脉细数。

中医针灸科常见病诊治

中医针灸科常见病诊治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治方案
药物治疗
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 学检查,可明确诊断膝关节骨 性关节炎。
针灸治疗
选取膝眼、梁丘、血海等穴位 进行针刺治疗,可配合艾灸、 温针灸等方法。
推拿治疗
通过推拿手法缓解膝关节周围 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减轻疼痛。
可选用中药或西药进行治疗, 如舒筋活络药、非甾体消炎药 等,必要时可进行关节腔内注 射治疗。同时,建议患者减轻 体重,避免过度使用关节。
3
适应症广泛
温针灸适用于多种病症,如关节痹痛、 肌肤不仁、脾胃虚寒等,特别是在治疗 慢性病症和疑难杂症方面,显示出其独 特的优势。
温针灸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足
操作技术要求高
温针灸需要施术者具备较高的针灸操 作技术和经验,否则可能会影响治疗 效果,甚至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
灸量控制不当易产生烫伤
禁忌症限制
体消炎药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方案
01
诊断
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 学检查,可明确诊断腰椎间盘 突出症。
02
针灸治疗
选取肾俞、大肠俞、环跳、委 中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可配 合拔罐、艾灸等方法。
03
推拿治疗
通过推拿手法缓解腰部肌肉紧 张,减轻椎间盘压力,改善疼 痛。
04
药物治疗
可选用中药或西药进行治疗, 如舒筋活络药、非甾体消炎药 等,必要时可进行局部封闭治 疗。
肩周炎诊治方案
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 ,可明确诊断肩周炎。
针灸治疗
选取肩髃、肩髎、肩贞等穴位进行针 刺治疗,可配合艾灸、拔罐等方法。
推拿治疗
通过推拿手法缓解肩部肌肉紧张,改 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针灸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

针灸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

项痹病中医诊疗方案(2010年)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项痹病(TCD编码:BGS000)西医病名:颈椎病(ICD-10编码:M47.221)二、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畸型,颈椎退行性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成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像者,往往呈慢性发病(近年有年轻化趋势)。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4.颈部活动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或肌肉萎缩,臂丛牵拉实验阳性,压顶试验阳性。

5.X线片正位显示气构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反弓,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二)证候诊断:1.风寒痹阻型: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肉萎缩,肌力减退,颈活动受限,牵拉试验及压顶实验阳性,颈椎X片示椎体增生,构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血瘀气滞型:枕颈部疼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X线摄片,示颈椎生理弧度,在病变阶段改变。

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型:早期下肢发紧,行走不稳,如履沙滩,晚期成四肢瘫痪,二便失禁或尿潴留,受压脊髓节段以下感觉障碍,肌胀力增高,反射亢进,椎体束征阳性。

X线片示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增生较严重,并突入椎管。

CT、MRI检查示椎管变窄,椎体后缘增生物或椎间盘彭出,压迫脊髓。

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型: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有体位性猝倒,颈椎侧弯后伸时症状加重,X线片示横突间距变小,钩椎关节增生,CT检查可显示左右横突孔大小不对称,一侧相对狭窄,椎动脉造影见椎动脉迂曲,变细或完全梗阻。

常见病针灸治疗PPT课件

常见病针灸治疗PPT课件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头痛的方法包括针刺、艾灸和拔罐等,主要选取百会、太阳、头维等穴位,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针 灸治疗头痛可有效缓解各种类型的头痛,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和丛集性头痛等,减轻疼痛程度,减少发作频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失眠
总结词
针灸治疗失眠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 技术手段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针灸治疗的技术手段也将不断创新。例如, 电针、温针等新型针灸方法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提高针灸治疗的疗效和舒适 度。
• 多学科融合发展:未来,针灸治疗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医学学科的融合发展。例 如,针灸与中药、推拿、拔罐等中医治疗方法相结合,将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 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针灸治疗也将借鉴现代医学的科技成果,不断完 善和发展。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 ,调节经络气血,达到治 疗疾病的目的。
脏腑学说
针灸能够平衡脏腑功能, 调和阴阳,使身体恢复健 康。
气滞血瘀理论
针灸能够疏通经络,调和 气血,治疗气滞血瘀引起 的疾病。
临床实践与案例分析
临床应用
实践经验
针灸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于各种常 见病的治疗。
总结针灸治疗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为 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失眠的方法包括针刺、艾灸和拔罐等,主要选取神门、心俞、三阴交 等穴位,以养心安神、调和阴阳。针灸治疗失眠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 眠时间,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胃痛
总结词
针灸治疗胃痛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缓解疼痛,改善胃肠功能。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胃痛的方法包括针刺、艾灸和拔罐等,主要选取中脘、足三里、内关等 穴位,以调理气机、和胃止痛。针灸治疗胃痛可有效缓解胃痛症状,改善胃肠功 能,预防胃痛复发。

《针灸治疗疾病的优势及针灸治疗6大类疾病综述2600字》

《针灸治疗疾病的优势及针灸治疗6大类疾病综述2600字》

针灸治疗疾病的优势及针灸治疗6大类疾病综述目录针灸治疗疾病的优势及针灸治疗6大类疾病综述 (1)一、呼吸系统疾病 (1)二.循环系统疾病 (2)三、内分泌疾病 (2)四、骨关节疾病 (3)五、妇科疾病 (3)六、男科疾病 (4)参考文献: (4)针灸既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下开始腾飞的治疗措施。

许多人认为针灸就是“扎针”,实际上针灸是两种常见中医治疗的总称,针法和灸法。

人们利用金属针具或艾炷、艾卷,在人体特定的部位进针施灸,用以治疗疾病,解除病痛,并由此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人体经络腧穴理论,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

经过漫长的经验累积和现代医学的科学验证,针灸治疗在某些疾病中具有一定优势,单独或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这些疾病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下面为大家介绍针灸擅长治疗的6大类疾病。

一、呼吸系统疾病大家对中医常有的认知误区之一就是“中医只能治疗慢性疾病,急症还得靠西医”,实际上,许多急症目前的治疗都有中医的参与,中医治疗某些急性疾病也有独特的优势,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就是最好的例子,使用针灸的治疗方法对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相关穴位进行治疗,如合谷(大肠)、大椎(督脉)、足三里(胃)等穴位,都可以起到疏风散寒,鼓舞正气等治疗作用。

治疗时只要找到人体的敏感点或穴位,通过针灸等加以疏通,即可改善局部微环境,使感冒、鼻窦炎等呼吸道疾病得以解除。

需要强调的是,中医并非人们想象中的“见效慢”,只要明确病因,找准穴位,可使咽痛、鼻塞不通等呼吸道症状,在一分钟之内就能减轻甚至消失。

如慢性鼻窦炎的患者针刺患者迎香穴效果往往立竿见影。

对于慢性虚损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的稳定期、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本身存在久病多虚、多瘀的病理基础,使用针灸可以调理气血,减少日后急性发作的次数,减少住院率等等。

二.循环系统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剧,循环系统疾病已成为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每年死于冠心病的患者已经超过死于恶性肿瘤的患者,循环系统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也是针灸治疗的长处。

针灸科常见病诊疗方案

针灸科常见病诊疗方案

针灸科常见病诊疗方案针灸科是中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运用针灸手段来治疗病症。

下面将介绍针灸科常见病的诊疗方案。

一、头痛针刺穴位:百会穴、风池穴、太阳穴、巅顶穴、昆仑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等。

常用疗法:按揉、捻转、拔罐、针刺等。

二、颈椎病针刺穴位:风池穴、天柱穴、大椎穴、肩井穴、肩髃穴、四白穴、肩外俞穴、孔最穴等。

常用疗法:针刺、拨叩、按揉、捻转等。

三、肩周炎针刺穴位:肩井穴、肩中俞穴、中渚穴、昆仑穴、睛明穴、翳风穴、天宗穴、曲池穴等。

常用疗法:针刺、点刺、按揉、揉捻等。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穴位:筋缩穴、阳关穴、中脘穴、委中穴、委阳穴、髂疏穴、承山穴、委中穴、白马穴、腰阳关穴等。

常用疗法:针刺、灸疗、按揉、推拿等。

五、膝关节炎针刺穴位:伏兔穴、阳陵泉穴、委阳穴、阴陵泉穴、忌兔穴、阳陵泉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等。

常用疗法:针刺、灸疗、按揉、推拿等。

六、失眠针刺穴位:百会穴、神庭穴、心窗穴、三阴交穴、内关穴、太渊穴等。

常用疗法:针刺、灸疗、按揉、推拿等。

七、月经不调针刺穴位:关元穴、中脘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四川穴等。

常用疗法:针刺、灸疗、按揉、推拿等。

八、冠心病针刺穴位:曲池穴、内关穴、神门穴、内关穴、阴陵泉穴等。

常用疗法:针刺、灸疗、按揉、推拿等。

九、高血压针刺穴位:翳风穴、关元穴、内关穴、昆仑穴、神门穴、四白穴等。

常用疗法:针刺、按揉、推拿等。

十、面瘫针刺穴位:阳白穴、迎香穴、颊车穴、太阳穴、印堂穴、四神聪穴等。

常用疗法:针刺、按揉、推拿等。

以上是针灸科常见病的诊疗方案,采用不同的穴位和疗法来治疗不同的疾病。

针灸科的治疗方法相对安全、有效,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体质和病情都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灸方案的选择和调整。

同时,针灸治疗应该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疗效。

针灸科常见病种诊断标准

针灸科常见病种诊断标准

针灸科常见病种诊断标准一、腰痹(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诊断依据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1~001.9—94。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MRI检查可显示脊髓压迫情况。

(二)证候分类1、血瘀气滞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

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2、寒湿痹阻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

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3、湿热痹阻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

偏阳虚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

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二、中风病(急性脑血管病)(一)脑梗死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发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针灸治疗常见病ppt

针灸治疗常见病ppt
针灸治疗常见病ppt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针灸简介 • 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案 • 针灸治疗的优势和局限 • 临床案例分析 • 总结和展望
01
针灸简介
针灸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
针灸起源于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最早的文字记载可 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发展
针灸在古代就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医学的发展,针灸逐渐 传到世界各地,成为一种重要的自然疗法。
针灸的治疗原理和功效
治疗原理
针灸通过刺激经络穴位,以达到调和气血、平衡脏腑功能、祛邪扶正等作用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功效
针灸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特点,是一种优秀的 中医治疗方法。
针灸的治疗范围和应用领域
治疗范围
针灸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领域的常见病 和多发病。
针灸治疗呃逆
患者因饮食不当引发呃逆不止,针灸治疗1次后症状明显缓解,2次后症状完全消 失。
针灸治疗临床案例二
针灸治疗失眠
患者长期工作压力大,失眠多梦,经过针灸治疗1个月后,睡 眠质量明显提高,精神状态也得到了改善。
针灸治疗胃痛
患者胃部疼痛不适,食欲不振,针灸治疗1周后症状明显缓解 ,2周后症状完全消失。
总结词
针灸有助于缓解关节炎和风湿病引起的疼痛和僵硬。
详细描述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和舒缓肌肉紧张,有效缓解关节炎和风湿病患者的疼痛和 僵硬,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肌肉和骨骼疾病
总结词
针灸对肌肉和骨骼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详细描述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肌肉和骨骼的修复,缓解 疼痛,改善关节功能,预防肌肉萎缩和骨关节炎。

中医适宜技术应用-针灸治疗学

中医适宜技术应用-针灸治疗学
v 辨证加减:肝阳上亢者可配行间、百会;痰浊上 扰者可配丰隆、阴陵泉;阴虚阳亢者可配肝俞、肾 俞、三阴交、太溪;阴阳两虚者配关元、照海、命 门。失眠烦躁者可配神门;便秘者可配支沟;胸脘 痞闷者可配内关、足三里;肢麻者可配阳陵泉。
v 方法:每次选用6~8穴,病情轻者,用轻或中度 刺激,留针20~30分钟,中间行针1次。亦可用温 针灸,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重者适当 延长留针时间,每隔3~5分钟行针1次,每日1~2 次,20次为l疗程。
v 2耳针疗法
v 取穴:神门、降压沟、耳尖、肝、肾、缘中、 交感、皮质下。
v 方法:每次选用3~5穴,毫针用中等刺激, 留针30分钟,每隔5~10分钟行针1次,
v (七)肺肾两虚
v 咳喘反复发作,呼多吸少,动则愈甚,痰稀色白, 畏寒肢冷,苔白而滑,脉沉细无力。
【治疗】
v (一)治疗原则 v 发作时宜祛邪豁痰、利气降逆;平时宜扶正固本,
益肺健脾益肾。 v 针刺疗法 v 取穴:肺俞、列缺、天突、太渊。可随证加减. v 方法:每次选用5~7穴,各穴施以中等或较强刺
v 热哮:复方马兜铃涂法——取马兜铃等药为末调 糊,涂定喘、肺俞、膏肓俞穴。方法同上。
v 6. 穴注:取定喘、中府、膻中、肺俞、膏肓俞等 穴,用胎盘组织液4毫升,或0.1%肾上腺素1毫升 或地龙注射液4毫升穴注,各注入0.1~0.2毫升/穴。
v 7. 挑治:①实证:取胸区点、椎环点、背区点以 及压痛点、痧点挑治止喘。②虚证:喘平后,常 灸背区点、足三里、三阴交
v (四)阴阳两虚
v 头昏目眩,畏寒肢冷,下肢酸软,或虚烦、口干、颧红,舌 质光而淡红,脉沉细。
v 【治疗】
v 治疗原则: v 肝阳亢盛-----清肝泻火,平肝潜阳; v 痰浊上扰-----化痰降浊; v 阴虚阳亢-----滋阴潜阳,平肝降火; v 阴阳两虚-----滋肝养肾,补阴壮阳。

针灸科常见疾病

针灸科常见疾病

一、针灸科常见疾病:颈椎病、面瘫、眩晕、耳鸣颈椎病:颈椎夹脊天柱全,风池曲池阿是悬颈夹脊俯卧位或俯伏坐位,在第1颈椎至第7颈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取穴、天柱横平第2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的凹陷中、风池、曲池、悬钟、阿是太阳:申脉阳明:合谷督脉、足太阳经:后溪外邪内侵:合谷列缺气滞血瘀:膈俞、合谷肝肾不足:肝俞、肾俞上肢麻、痛:手三里、合谷头晕、头痛:百会或四神聪恶心、呕吐:中脘、内关耳鸣、耳聋:听宫、外关耳鸣:耳鸣耳聋实证渚,侠溪听会翳风舒,虚证太溪肾翳宫重点在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可以加用太溪、完骨面瘫:面瘫地仓颊车穿,攒竹颧髎白四阳,祛邪合谷太冲肝,面颊经气梳调专1、颈型颈椎病:目前认为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学习有关,属于姿势性疲劳,以局部酸痛、活动功能受限为主要表现,通常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制动、休息、热敷、按摩以及使用布洛芬等止疼药物;2、神经根型颈椎病:病理基础是局部突出的髓核组织,包括增生组织压迫了神经根,产生上肢放射性神经痛,早期症状较轻,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制动、休息、改善不良姿势,部分患者的压迫症状比较严重,保守治疗无效,需要通过微创的颈椎前路手术或后路手术治疗;3、脊髓型颈椎病:局部脊髓受到压迫,未经及时治疗后容易产生变性、坏死,脊髓内会产生空洞现象,神经功能会有相应损失,表现为肢体麻木等症状,多数情况下要采用手术治疗解除压迫;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主要为颈椎病变刺激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可产生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耳鸣、听力下降、鼻塞等症状,可以通过三七等药物活血化瘀,吲哚美辛等药物消炎止痛,盐酸乙哌立松等放松肌肉,必要时通过手术治疗;5、椎动脉型颈椎病:由于骨刺压迫椎动脉、血管变异导致供血不足,表现为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耳鸣、眼花等症状,早期需要休息,通过甘露醇等降低颅内压,必要时可通过前路手术解除压迫。

面瘫:二、问诊的主要格式三、颈椎的解剖结构、面部神经解剖结构四、注意事项五、患者提问:1、针灸治疗要多少天六、常见穴位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肾2.3病案:患者约37岁,瘦削,面色白,夏天着三件毛衣。

针灸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针灸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针灸科常见病诊疗规范目录1.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2.痹症(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3.眩晕(椎动脉型、交感型颈椎病)4.腰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胸腰椎压缩性骨折)5.中风(脑血管病变)6.口僻(面瘫)7.痹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痹症(痛风性关节炎)9.蛇串疮(带状疱疹)10.腰痛(腰椎管狭窄症)11.腰痛(腰椎后关节紊乱症)12.痿症(脊髓损伤)13.痹症(股骨头坏死)14.痹症(类风湿性关节炎)15.漏肩风(肩周炎)16.脊痹(强直脊柱炎)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1、诊断标准(1)中医部分疼痛部位或在脊中,或在一侧,或两侧俱痛为主症。

寒湿腰痛:腰痛重痛、酸麻,或拘急强直不可俯仰,或痛连骶、臀、股、腘。

疼痛时轻时重,天气寒冷阴雨则发作,舌苔白腻,脉沉。

劳损腰痛:多有陈伤宿疾,劳累时加剧,腰部强直酸痛,其痛固定不移,转侧俯仰不利,腘中常有络脉瘀血,苔脉多无变化。

(2)西医部分诊断标准:(1)有腰部外伤史、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等)时疼痛加重。

(4)脊柱时有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可有膝、踝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检查:可有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 或MR检查提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治疗方法(1)以2%普鲁卡因(先皮试阴性)2ml、维生素B120.5mg、醋酸泼尼松龙2ml(50mg)混合液穴位注射病变腰椎间盘双侧华佗夹脊穴。

(2)选病变腰椎间盘华佗夹脊穴(双)、患侧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绝骨、太冲等,电针仪两极固定于相应穴位上,调脉冲电频率60-80次/分钟,强度以病员耐受为度。

(3)同时以电脑牵引治疗仪作卧位持续腰椎牵引,牵引力为360-410牛顿(1kg=9.8牛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科常见疾病:
1.颈椎病:颈肩背部疼痛(风池、夹脊、肩井、天宗、阿是穴),
落枕(颈痛穴)
眩晕(颈椎病常用穴+百会、四神聪、阿是穴)
头痛(颈椎病常用穴+百会、四神聪、阿是穴)
上肢麻木(颈椎病常用穴+曲池、外关、阿是穴)
2.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环跳、
秩边、委中、阿是穴)
腰肌劳损(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委中、阿是穴)
腰扭伤(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委中)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肾俞、气海俞、大肠俞)
脊间韧带损伤(夹脊+阿是穴)
3.下肢疾病:膝关节炎(内外膝眼+阳陵泉)
半月板损伤(内外膝眼+阳陵泉)
踝关节扭伤(局部取穴+阿是穴)
跟腱炎、跟骨骨刺(封闭曲安奈德注射液)4上肢疾病: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曲池、手三里、尺泽+曲安奈德注射液)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列缺+曲安奈德注射液)
肩周炎(肩髎、肩前、肩贞+阿是穴)
5头面部疾病:面瘫(合谷、颊车、地仓、迎香、下关<在耳屏前,
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颧髎<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鱼腰、攒竹、阳白<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一寸>
6.坐骨神经痛:足太阳经型:环跳、秩边、承扶、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
足少阳经型:环跳、风市、膝阳关、阳陵泉、悬钟、足临泣
7.手术恢复期:各种妇产外科手术伤口恢复佳(神灯)
8.痛经:关元、地机、三阴交
临床用药:1.穴位注射用药
维生素B12 1ml+0.1ml利多卡因一个穴位
红花注射液 1ml+0.1ml利多卡因一个穴位
当归注射液 1ml+0.1ml利多卡因一个穴位
骨肽注射液 1ml+0.1ml利多卡因一个穴位
曲安奈德注射液(封闭):10mg 7天一次
2.口服用药:
止痛:布洛芬缓释胶囊 1粒 Bid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
活血:活血止痛胶囊 6粒 Tid
腰腿痛丸 8粒 Tid
颈复康颗粒
3.静脉用药:
5%葡萄糖250ml+七叶皂苷钠20mg ivgtt Qd 0.9%氯化钠250ml+七叶皂苷钠20mg ivgtt Qd 20%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10mg ivgtt Qd
0.9%氯化钠100ml+骨肽注射液10ml ivgtt Qd 4.面瘫中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