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练习题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学考指导习题(含解析)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辛亥革命时期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习俗改良是()A.断发易服B.婚丧仪式简化C.穿着洋装D.白话文风行2.从图1到图2的历史变迁,反映了()A.男女日常服饰的逐渐变化B.先进习俗已取代落后习俗C.近代婚姻礼俗的删繁就简D.婚姻自主观念的普遍流行3.《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中记载:“民国光复,罐头之品,番餐之味,五方来会,烦费日增。
”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人们已完全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C.西方生活方式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D.部分民众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4.下图形象地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历史巨变。
这一巨变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大革命5.19世纪70年代初,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
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
”诗中所提到的“纸”是()A.传单B.信件C.报纸D.电报6.1897年9月5日上海《游戏报》第74号刊登了一篇文章,作者记载自己观看某艺术形式的感受:“如影戏者,数万里在咫尺,不必求缩地之方,千百状而纷呈,何殊乎铸鼎之象,乍隐乍现,人生真梦幻泡影耳,皆可作如是观。
”这一艺术形式是()A.皮影B.电影C.戏剧D.杂技7.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
“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
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
”促使春节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C.民国政府移风易俗,废除陋习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至1905年5月,全国(包括香港、澳门)共有报纸约240种,上海出过119种。
在上海出过的报纸中,中国人办报72种,外商报纸34种,教会报纸5种,但仍在公开发行的只有31种。
——据《大公报》(天津)之《最近报界调查表》(1905年)整理材料二《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的文章)分类表(部分):——潘光哲《开创“世界知识”的公共空间:<时务报>译稿研究》引者注:《时务报》1896年创刊于上海,1898年停刊,梁启超任总主笔。
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练习题(含解析)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1.《时报》于1911年11月、12月登载了《女子军》、《金戒指助军饷》、《女子革命军赴前敌》几幅纪事画。
这些画作反映出A.媒体注重宣传保护女性的权利 B.政治革命使女性平等地位确立C.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答案】D【解析】辛亥革命期间和民国初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西方启蒙思想,鼓吹自由平等、民主推动了女子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故D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媒体重视对女性权利的保护,排除A。
女子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无法体现女性的平等地位,排除B;女子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无法直接反映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C。
2.1912年10月民国政府颁布《服制》,确定西装和百褶裙分别为男女制式礼服,所用材料须为本国丝或毛织品:1929年再次颁布《民国服制条例》,规定男女式礼服如下图所示。
这一变化反映出男士礼服样式女士礼服样式A.民众传统受到政府认同B.中西服饰融合成为主流C.政府主导社会习俗变迁 D.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答案】A【解析】从1912到1929年,民国时期的礼服从西方服饰转变为中国传统服饰,可知是得到了政府认同,但并不代表是政府主导,故选择A选项,排除C选项;图中不能看出中西服饰的融合以及男女平等的观念,故排除B、D选项。
3.清末民初有一首《天津竹枝词》描述“白兰地酒胜葡萄,味美香宾(槟)价亦高。
犹忆当年风俗朴,一壶黑小烫烧刀。
”这反映了当时天津A.居民饮食习惯发生根本变化 B.西方饮食文化已大众化C.中西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汇D.饮食文化的民族地域性【答案】C【解析】材料中既有白兰地、香槟,也有烧刀,可见当时中西文化之间发生了碰撞与交汇,选项C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近代中国居民饮食习惯未发生根本改变,排除;“味美香宾(槟)价亦高”可见西方饮食一般大众消费不起,选项B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4.1910年12月15日,《申报》上刊登了两版广告,主要涉及保险、补品、酒器、洋行、药物、机器等方面的内容。
历史ⅱ岳麓版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练习
历史ⅱ岳麓版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练习(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生活也异彩纷呈。
以下服饰既表达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
解析A项是西服,B项是长袍马褂,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中山装只符合中西合璧的特点,既表达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旗袍,应选C。
答案C2、据《申报》1912年2月19日报道,湖南湘潭县城“剪辫者已十居其九,闻有一二未剪者不过顽固之乡愚”,有“一挑水夫尚垂发辫,该兵士迫令剪去”,结果发生争吵推拉,挑水夫受伤致死。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A、蓄辫陋俗尚未根除B、清帝虽然退位,但旧的陋俗还未能在短期内消除C、湘潭县城剪辫者居多的现象与清政府发出的《剪辫通令》的影响有关D、这是《申报》创刊四十个春秋后的一那么报道解析《剪辫通令》是民国政府发出的,1910年清政府颁布的是准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法令。
答案C3、“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
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
”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B、清朝C、民国D、新中国解析题干中描述的外来食品摆上中国餐桌,是在鸦片战争后,据此可知最早可能出现于清朝时期。
答案B4、1913年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是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有从夫之美德。
其开创风气的表现是()。
A、婚礼简约B、自主择偶C、自由恋爱D、夫妻平等解析章太炎在报上刊登的征婚广告,充分说明了当时先进人士打破封建包办婚姻主张自主择偶的思想。
答案B5、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前后是中国近代报刊发展的高潮时期。
这一时期的报刊作用主要有()。
①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②起了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作用③推动了民主革命的高涨④传播了时事信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结合时代背景全面分析报刊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高中历史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名师精编课时训练(08版岳麓版必修2)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一、选择题1.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A.长袍马褂B.咖啡店C.中山装D.西服【解析】抓住题干中的“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可排除A、B、D三项。
而中山装是孙中山根据西方服饰并结合中国人的服装而设计得出。
【答案】 C2.下面这组图片反映了近代中国女子服饰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有()①欧风美雨的影响②社会变革的推动③服饰质地的不同④服装款式的差异A.③④B.②③C.①②D.②④【解析】注意题目要求是“社会原因”。
【答案】 C3.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
……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
”这种情形最早应该出现在()A.戊戌变法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解析】失去辫子,即剪辫易服最早始于辛亥革命时期,选择B项。
【答案】 B4.《申报》曾刊登如下公告:“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20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
”该公告颁布的时代背景是()A.维新派倡导变革社会习俗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新文化运动兴起D.五四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解析】关键信息是:“有不遵者以违法论”就是指政府通过颁布法律来剪辫,故选B。
【答案】 B5.泰山东岳庙供奉的娘娘,泥塑金身,三寸金莲。
民国成立以后,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脚锦鞋为娘娘祝寿。
这主要表明()A.自由平等思想得到宣传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高D.废止妇女缠足得到认可【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风俗变化。
据材料关键词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脚锦鞋为娘娘祝寿即可判断D项正确。
A、B、C三项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
【答案】 D6.1872年,有人做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
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
精品解析: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2单元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检测题(解析版).docx
12\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测试)一、选择题1.“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句歌词表达了广大华人热爱祖国的共同心声。
“洋装”渐渐进人中国城市百姓生活是在A.鸦片战争前后B.辛亥革命前后C.新文化运动前后D.新中国成立前后【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服饰的内容。
从材料中可知,“洋装"即是西方的服饰,结合所学,可知进入城市白姓生活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A项正确。
辛亥革命时期已经传入了,故排除B学* 项。
新文化运动时期也是早已传入,故排除C项。
D项也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科*网...学*科*网…考点: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服饰的变化•洋装的传入2.屮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
西式服装传人中国后,屮西合璧的中山装、旗袍等,反映了中国民间服饰的变革。
服饰变革的主要原因是A.晚清政府大力倡导B.中国改革开放,与世界接轨C.中国的传统服饰异彩纷呈D.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答案】D【解析】由材料'‘西式服装传人屮国后,屮西合璧的屮山装、旗袍等”可以得出,近代屮国服饰的变化受西方服装和文化的影响较深,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的倡导作用,A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服饰的变迁,与改革开放无关,B不正确;C与题干信息无关。
3.屮国近代史上“断发易服”的主张始于A.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期间C.戊戌变法期间D.辛亥革命期间【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断发易服”最早是维新派提出的,因此“断发易服”的主张始于戊戌变法期间,故排除ABD,选C。
4.图中是2005年中国邮政为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华诞而发行的纪念邮票。
该邮票纪念的影片是A.《渔光曲》B.《定军山》C.《风云儿女》D.《杨门女将》【答案】B【解析】由图片中的人物和吋间可知,这是纪念近代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邮票,故选B项,不选ACD 三项。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影视的发展5.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婚姻自主是近代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
历史必修ⅱ岳麓版第十二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同步练习
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一、选择题1.(2012年河南省濮阳市高中三年级三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18题)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宣布从明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的“卑职”等用语。
其中,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仿。
这种现象说明在当时A.平等观念在全社会广泛传播B.辛亥革命革除中国社会传统陋习C.三纲五常思想受到一定冲击D.近代文明礼仪被中国人普遍接受【答案】C【解析】考查对近代习俗变迁的理解。
时间是1906年,地区在两广、湖北、江苏和河南等地。
由时间排除B;由局部地区可排除A、D。
故选C。
2.(2012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21题)在2012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上,人口问题是代表们关心的重要话题之一,人口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长远发展。
观察下图:造成20世纪80、90年代我国性别比和超额女婴死亡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B.科学技术长期落后,医疗卫生条件较差C.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教育投入不足D.传统思想和封建意识仍然比较严重【答案】D【解析】本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人口发展与思想观念的关系。
从图表看,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性别男女比严重失调,超额女婴死亡率不断上升,由此可见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
3.(2012年江苏省南京市二模历史试题8题)右图是于江西某古代民居中拍摄到的“裹脚凳”。
凳子最上方横梁为3寸,中间横梁用于缠布,最下方的盒子用于放置药物和香料。
女子缠足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畸形,更是心理的禁锢。
最初以法令形式明确禁止此陋习的政府是A.晚清政府B.湖北军政府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社会生活变迁。
民国时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故选C。
4.(2012年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16题)竹枝词是一种诗体,在民间有很大影响。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练习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鸦片战争后,服饰变化的先后顺序是()A.穿西装——民间服饰变革——官定服饰变革B.民间服饰变革——穿西装——官定服饰变革C.穿西装——官定服饰变革——民间服饰变革D.官定服饰变革——穿西装——民间服饰变革2、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
脚跟形势先融化,锐首莲钩六寸长。
”对该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诗中涉及服饰改革和不缠足两种社会现象②当时不缠足运动推广得很快A.①②都正确 B.①②都不正确C.①正确,②不正确D.①不正确,②正确3.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在什么时候以后()A.新文化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维新运动D.义和团运动4.“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蹩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
”这首诗所描写的社会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5、下面是《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一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昂染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请问,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③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6、民国之初,为了体现民主共和精神,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布废除的旧式礼仪中不包括()A.跪拜 B.作揖 C.拱手 D.鞠躬7、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
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
”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8、王慎之在《清代海外竹枝词》写道“堪笑今人爱出洋,出洋最易变心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后练习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1.19世纪70年代初,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
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
”诗中所提到的“纸”是( )A.传单B.信件C.报纸D.电报2.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说:“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
脚跟形式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对该诗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诗中涉及服饰改革和不缠足两种社会现象②当时,不缠足运动推广普及很快A.①②都正确B.①②都不正确C.①正确,②不正确D.①不正确,②正确3.1906年,《赏奇画报》的征订广告上画着一位身穿西装、带着西式小帽的先生;当时的伟人牌香烟盒上也印着一位扎领带、穿西服的先生。
这反映出( ) A.洋装流行促成中国服饰改良B.辛亥革命倡导移风易俗C.工业文明推动社会生活变化D.社会风尚倾向全盘西化4.某报宣称:“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歧、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自固,沪电谣传‘京陷帝崩’,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卑辞乞降。
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
”这体现近代报刊的作用( )A.控制政府B.制造舆论C.推广科技D.刊登广告5.1907年,革命家秋瑾被清政府杀害,在当时中国舆论中心的上海,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发出哀惋和抗争之声,仅《申报》第八天就刊出秋瑾诗六首,有关秋瑾的文字达三万多字,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
这一现象表明( )A.广大人民肯定了报纸的教化功能B.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C.清政府积极推动近代报刊业发展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的严格控制6.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
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7.许金城在《国民野史》中这样描述:“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迷信的。
历史ⅱ岳麓版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每课一练
历史ⅱ岳麓版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每课一练(时间:25分钟总分值:5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1.(2017·江苏高考)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
对此理解正确的选项是()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④帽式的差异表达出男尊女卑的观念A、②③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西式帽”的出现,说明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广告未表达博士帽的实用功能;帽式差异表达不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答案:B2、(2017·山东高考)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
这反映出当地()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清末民初,这个时候成立了很多新式学堂,传授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出现了“大足板子毕业生”。
这比前面的“烂秀才”,埋头攻读四书五经,只知“之乎者也”,是文化教育的显著进步。
所以排除含②的选项。
答案:D3、(2017·江苏高考)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
”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晚清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理解。
根据题干反映的信息和所学知识,A、C两项明显错误;D项指婚姻仪式和题干婚约制定没有必然因果联系,故排除。
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项。
答案:B4、关于国产电影的发展不正确的选项是()A、《定军山》是中国第一次尝试自拍的影片B、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是《难夫难妻》C、《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片D、中国最早放映电影是在20世纪初解析:此题主要从中国电影的发展史上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同步检测(08岳麓版必修2)
第2单元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一、选择题1.戊戌变法运动时期,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
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这反映了()A.新服饰走向中下层民众B.不缠足运动风靡全社会C.结辫陋习被彻底革除D.社会风俗改革之风悄然兴起【答案】 D【解析】C项不确切,A、B各项仅反映了其中的一个方面。
2.下面这组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女子服饰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有()①欧风美雨的影响②社会变革的推动③服饰质地的不同④服装款式的差异A.③④B.②③C.①②D.②④【答案】 C【解析】注意题目要求是“社会原因”。
3.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A.电视B.电影C.报纸D.广播【答案】 B【解析】“如同身历其境”的只能是电视和电影,但电视在1909年尚未发明。
4.下图取自1884年的《点石斋画报》,它描绘了当时上海妇女打落袋的情景。
能全面描述画面的选项是()①近代上海多新闻,中西文明汇申城②三寸金莲爱娱乐,挥杆击球来健身③明眸皓腕携幼儿,发髻宽袖显身份④巾帼解放新主张,民主科学风气生A .①②B .①②③C .③④D .②③④【答案】 B【解析】 民主科学是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时提出的口号。
5.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答案】 B【解析】 考查基础知识。
6.1920年,有一人到广州旅游,他不可能...( ) A .看到有人穿中山装上班B .在影剧院观看电影《歌女红牡丹》C .饭后阅读报刊D .听到有人称呼他“先生”【答案】 B【解析】 《歌女红牡丹》摄制于1931年。
7.民国初年有一首打油诗称:“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
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
”以下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民国初年自由婚姻有一定的发展B .当时的婚姻自由已很普遍了C .新式的婚姻不像旧式的烦琐D .大胆的追求婚姻自由得到了歌颂【答案】 B【解析】 婚姻风俗的变革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以及官宦人家,广大的内地和农村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二课时同步练习: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1.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
”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A.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B.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C.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B2.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
其社会原因是() 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B3.“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
”对材料信息归纳最为完整准确的是() A.国民政府颁布剪辫易服法令B.当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C.风俗变革具有政治色彩D.维新变法主张断发易服C4.《上海竹枝词》有这样的说法:“学界开通到女流,金丝眼镜自由头,皮鞋黑袜天然足,笑彼金莲最可羞。
”此材料中所述现象()A.最早出现在新文化运动后B.在当时的广大民众中广泛流行C.体现青年追求自由与时尚D.说明西洋化已成为当时服饰的主流5.中国近代从“老爷”“大人”到“君”“先生”的称谓变化,本质上反映了(A.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B.西式称呼取代了传统称呼C.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D.民主、平等观念对国人的影响D6.某报宣称:“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歧、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自固,沪电谣传‘京陷帝崩’,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卑辞乞降。
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
”这体现近代报刊的作用()A.控制政府B.制造舆论C.推广科技D.刊登广告B7.陈旭麓先生说:“经历了英法联军之役后,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曰:‘庚申之变’ ……中国社会中的人们已经体会到有一种不受欢迎,但又无法抗拒的变化正在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练习题
1.电视剧《闯关东》曾在多家电视台热播,剧中格格那文和鲜儿从王府逃出,路上正遇到军队抓住行人强行剪辫子。
这一现象的普遍出现与下列那一事件有关()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2.1909年,有人撰文指出某一媒介的功能时指出:“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临其境,亲眼看见一样。
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
’’他赞美的是()
A.电视 B.电影 C.报纸D.广播
3.在教材中引用了一段关于中国近代文明婚礼的材料:“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五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①近代工业文明发展的结果②近代西方思想影响的结果
③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④新文化运动等的推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4.在中国近代,阅读报纸成为了一股历史潮流,悄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作用包括()
①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②引导了广大民众更热心关注国家大事③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人数④进步的报刊发挥着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在民国时期,有人改变了一首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做短衣裳。
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长辫反被短发替,婚纱成为新时尚。
”这反映了()A.新服饰开始走向大众 B.不缠足运动风靡全社会
C.结辫陋习被社会抛弃 D.社会风俗改革蓬勃兴起
6.中国近代服饰和社会习俗的演变有其自身的规律,它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洋装基本取代了中国传统的服饰 B.中国的“断发”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C.婚姻风俗的变革在近代普及到全国各地 D.服饰和社会习俗的变革都是中国社会自身发展的产物
7.1920年《新妇女》发表文章指出:“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
”……对上述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A.当时的婚姻观是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当时的婚姻观是追求婚姻自主,反对父母之命 C.当时许多人仍然固守传统观念
D.表明近代的知识女性接受了西方的民主、自由等思想。
8.在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其变化却呈现出不平衡性,尤其是农村变化不大,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当时的农村闭塞、贫穷。
B.农民的文化素质低,非常传统保守。
C.近代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D.近代农村没有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
9.民国初年《申报》有一首打油诗: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更早。
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
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民国初年自由婚姻有一定的发展
B.当时婚姻自由已经很普遍了
C.新式的婚姻不像旧式的繁琐
D.大胆追求婚姻自由得到了新闻传媒歌颂
10.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指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
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
"这表明作者认为()
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B.传统服饰有强大的生命力
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
11. 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
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
’’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派的宣传工具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12.民国时期的新服饰迅速走向社会中下层的直接原因是()
A.世界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B.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深入人心
C.男女礼服的形制D.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的变化13.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祭拜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把辫子烧了,更有联合多人同日剪辫,并燃爆竹,举行公宴庆祝的。
(许金城《民国野史》)该段材料反映了()
①民国初年的断发运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和响应②革除陋习势在必行③断发运动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④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建议断发
A.①④B.①②C.②④D.③④
14.1872年,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
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
”诗中所提的“纸”是()
A.传单B.信件C.报纸D.书籍
15.“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这一材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D.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
16.辛亥革命后,出现了握手、鞠躬礼,大街上还不时能听到“先生”、“同志”的称呼,这表明( )
①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由理念化为行动②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出现了新陈代谢③列强对中国文化侵略不断加剧④重大历史事件是社会习俗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
17.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期社会风尚的是( )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18.促使中国近代社会风俗习惯变化的根源是()
A.西方列强的侵入 B.清政府支持发展工商业
C.西方民主思想传播 D.康有为、孙中山的个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