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讲解:散文的结构脉络

一、要点梳理

(一)概述

作品的结构是作者谋篇布局的具体表现,指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形式,具体表现为文章的段落层次、过渡、照应、开头、结尾、标题。把握了文章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

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分析文章的结构是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和文章思想脉络的手段,也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分析写作技巧的重要一环。

(二)考题类型

1.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概括文章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2.把握文章的线索并分析其作用。

3.分析文章开头、结尾段等在文章中的作用。

4. 穿插性材料(局部段落、某句话、某处描写、叙述等)在文章中的作用。

二、方法点拨

(一)分析全文的行文思路

散文的一般思路是:缘起→描述(对象)→联想→感悟。不同的散文有不同的行文思路。写景叙事类散文多按照时间、空间顺序进行,而状物、抒情类散文多以某一事物、某种感情为线索安排思路,议论性散文多以逻辑认识为序。

首先要对文章内容层次有个大致的切分,然后进行内容概括。概括时必须从某一恰当的角度(线索、情感、事件、时空变化等)出发。

例1:文章是围绕“我观察两只鸟”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答:文章以“我”观察两只鸟为线索,先写两只鸟寻找和放弃旧巢与“我”的观察和猜测;再写两只鸟在旧巢不远不近处筑新巢与“我”的观察和思考;最后写两只鸟把巢建在树梢引发的“我”对人类自身的反省。(顺序)

例2:《沙枣》一文中,文章在描写沙枣时,多次写到沙枣的花香,请你简要说明作者对沙枣花香的认识过程。

答:劳动回来,沙枣花清香醉人,不解其因,不以为意。第二天,发现沙枣花不起眼,但是清香醉人,引起注意,惊喜、意外、好奇。参加县里学习班,对枣花香进一步认识深化。搬到县城中学,再次闻到枣花香,一直飘在我心里。(时间)

(二)把握线索并分析其作用

贯串全文联缀人物和事物的顺序叫“线索”。它是谋篇布局的主要方面。散文的线索多种多样,有时间线索、空间线索、有物线、情线(以一种感情变化为线索)。

回答“线索”类试题考虑其在结构上的作用,还要考虑它在内容上的作用,并且要作简要分析。

例如:请简要分析“蒲草帽”在文章中的作用。

答:①“蒲草帽”在结构上起线索作用。全文对齐白石的回忆及对其精神和思想的理解紧紧围绕“蒲草帽”展开,一根线索贯串全文,使文章形散神聚。②“蒲草帽”在内容上具有象征义,象征齐白石发自性情、根植乡野的创作精神和思想,突出了文章主题。

(三)开头、结尾段作用

1.开头段的作用

(1)出题形式

1文章为什么从……说起?

2文章从……说起有什么好处?

(2)答题思路:因这类题型的特点是先言其他,再引起文章主要内容(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它在文章中的位置决定了这类题答题有四个要素:一是与文题

是否照应;二是是否自然引出下文主体内容,为下文主体内容作铺垫;三是与结尾是否照应;四是与主体内容是否形成对比或反衬。

(3)答题结构:内容上写出了……;结构上(铺垫、对比、照应、衬托)……

例如:《平原》一文,简要分析第1部分在文中的作用。

答:文章第1部分写出了太阳升起后,一望无际的平原上万物苏醒的情态,表现了黎明之时平原上万物的生机与活力,为下文具体描写平原及、平原上的生命创设了背景。(内容与结构)

2.结尾段的作用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卒章显志;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四)穿插性材料(局部段落、某句话、某处描写、叙述等)在文章中的作用。

就是文中在主体材料之外,经常穿插一些其他的材料,就其类型而言,或是景物描写,或是事件叙述,或是诗词引用,或是细节描写,不一而足;就其位置而言,或开头,或结尾,或中间,视需要而定;就其作用而言,或对比,或铺垫,或象征,或暗示,或烘托,或渲染,或正衬,或反衬,或营造氛围,或表现风格,各尽其妙。散文中的穿插性材料是近年来频繁考查的欣赏点。

分析句段或穿插性材料的作用,在答题时应注意下列三个方面:

1.阅读区间的准确定位。

要对句段或穿插性材料在文中的位置准确定位,因为位置不同,其结构作用就不同。

2.从三个角度去思考

①内容本身所写。

就是看该句段写了什么内容,对表现主旨、抒发情感等有哪些作用。

②上下文关联。

即这些句段与材料在上下文起到了什么样的关联作用。这是思考的主体部分。这时的答案应具体。如答“过渡”,必须写出由什么内容过渡到什么内容,“照应”是与哪些内容相照应。

③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

3.有意识地运用答题模式

开头:形象地表现了……(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衬托了……。

中间:形象地表现了……与上文(下文)……相照应,与……形成对比,衬托(反衬、映衬)了……,为展现主旨作铺垫。

结尾:总结了上文……,与上文……相照应,点明了……中心,引发思考等。

例1:《麦天》中“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珠子擦了又出。早晨起个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答: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应;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刺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为写女人心疼男人作铺垫。

例2:《一幅烟雨牛鹭图》中,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牛鹭图”蕴涵的美;为作者抒情、议论作铺垫。

例3:《泥泞》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呢?

答:写出了雪的美丽与丑陋的两重性,为下文写泥泞作铺垫(从写热爱雪写到热爱泥泞),衬托泥泞的普通、纯美。这类环境描写的题是有固定答题结构与模式的。首先,描写了……画面;渲染了……气氛;烘托了……心情;为下文……作铺垫。

三点剖析:

考点:考查散文结构脉络的掌握。

重难点:重点在于掌握散文结构脉络题的解题技巧。难点在于运用技巧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