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和解剂练习
中医综合-方剂学和解剂模拟题
中医综合-方剂学和解剂(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型题(总题数:13,分数:13.00)1.加味逍遥散的组成是逍遥散加A.丹皮、赤芍B.丹参、赤芍C.丹皮、栀子√D.丹参、栀子2.下述是对逍遥散配伍意义的分析,其中哪项是不妥当的A.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B.白术、茯苓健脾祛湿C.薄荷助柴胡疏肝,兼散肝郁所生之热D.煨生姜和胃止呕√E.炙甘草益气和中,兼缓肝急3.生姜与干姜同用的方剂是A.半夏泻心汤B.生姜泻心汤√C.甘草泻心汤D.生化汤E.逍遥散4.痛泻要方中用防风的理论,下列哪一种是错误的A.解表疏风√B.升发脾中清阳C.配白芍以疏肝D.合白术以理脾E.补脾胃非防风为引不能行5.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两方均含有的药物是A.人参、黄芩、半夏、干姜、甘草B.人参、生姜、半夏、甘草、大枣C.半夏、黄芩、人参、甘草、大枣√D.柴胡、人参、黄芩、生姜、甘草E.黄连、黄芩、半夏、甘草、大枣6.白芷在五积散中的主要治疗作用是A.发汗解表√B.通窍止痛C.除湿止带D.活血排脓E.祛风散结7.痛泻要方的组成药物是A.白芍、白术、陈皮、甘草B.白术、芍药、防风、陈皮√C.白芍、白术、陈皮、枳壳D.柴胡、白芍、枳壳、甘草E.白芍、柴胡、枳实、甘草8.治疗肝郁化热、脾虚血虚证的最佳选方是A.四逆散B.小柴胡汤C.逍遥散D.加味逍遥散√E.黑逍遥散9.肝郁血虚,脾失健运,见两胁作痛,神疲食少,脉虚弦者,治宜选用A.一贯煎B.越鞠丸C.逍遥散√D.四逆散E.以上都不适宜10.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郁郁微烦,呕吐不止,心下满痛,大便不解,舌苔黄厚,脉弦有力者,治宜选用A.大承气汤B.小承气汤C.大柴胡汤√D.小柴胡汤E.调胃承气汤11.具有疏风解表、泻热通便功用的方剂是A.甘露消毒丹B.凉膈散C.防风通圣散√D.大柴胡汤E.葛根黄芩黄连汤12.痛泻要方中配伍防风的用意是A.疏风解表B.祛风止痛C.祛风除湿D.散肝舒脾√E.发散郁火13.应用小柴胡汤,《伤寒论》指出,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当A.“去黄芩,加芍药三两”B.“去大枣,加牡蛎四两”C.“去黄芩,加茯苓四两”D.“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E.“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加栝蒌根四两”二、B型题(总题数:9,分数:27.00)∙A.疏邪透表∙B.解肌清热∙C.疏肝解郁∙D.升阳举陷∙E.透邪舒郁(1).柴胡在小柴胡汤中的配伍用意是(分数:1.50)A. √B.C.D.E.(2).柴胡在四逆散中的配伍用意是(分数:1.50)A.B.C.D.E. √∙A.疏肝解郁∙B.疏散风热∙C.清利头目∙D.疏表透疹∙E.散邪利咽(1).防风通圣散中配伍薄荷的主要用意是(分数:1.50)A.B. √C.D.E.(2).养阴清肺汤中少佐薄荷的主要用意是(分数:1.50)A.B.C.D.E. √∙A.解表清里,升清止泻∙B.疏风解表,清热通便∙C.清热解毒,疏风散邪∙D.发汗祛湿,兼清里热∙E.解表散寒,温肺化饮(1).防风通圣散的功用是(分数:1.50)A.B. √C.D.E.(2).葛根芩连汤的功用是(分数:1.50)A. √B.C.D.E.∙A.温脾汤∙B.凉膈散∙C.大柴胡汤∙D.白头翁汤∙E.新加黄龙汤(1).组成药物中含有芍药的方剂是(分数:1.50)A.B.C. √D.E.(2).组成药物中含有薄荷的方剂是(分数:1.50)A.B. √C.D.E.∙A.头痛,干呕吐涎沫者∙B.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1).四逆散可以用治(分数:1.50)A.B.C.D. √(2).吴茱萸汤可以用治(分数:1.50)A.B.C. √D.∙A.厥阴头痛∙B.少阴吐利∙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1).可以用四逆散治疗的病证是(分数:1.50)A.B.C.D. √(2).可以用吴茱萸汤治疗的病证是(分数:1.50)A.B.C. √D.∙A.扶正祛邪∙B.益气实里∙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1).小柴胡汤中配伍人参的用意是(分数:1.50)A.B.C. √D.(2).龙胆泻肝汤中配伍甘草的用意是(分数:1.50)A.B.C.D. √∙A.脾虚气滞∙B.寒热互结∙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1).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是(分数:1.50)A.B. √C.D.(2).枳实消痞丸证的病机是(分数:1.50)A.B.C. √D.∙A.四逆散∙B.逍遥散∙C.痛泻要方∙D.复元活血汤(1).功用为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的方剂是(分数:1.50)A. √B.C.D.(2).功用为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的方剂是(分数:1.50)A.B.C. √D.三、X型题(总题数:9,分数:18.00)14.葛根芩连汤的适应证是A.湿热泄泻√B.湿热痢疾√C.热利兼表证者√D.泻利身无热者15.可以用小柴胡汤治疗的病证是A.妇人热入血窒√B.黄疸√C.疟疾√D.伤寒少阳证√16.下列方剂中,组成药物含有人参的是A.小柴胡汤√B.大建中汤√C.小青龙汤D.小陷胸汤17.下列方剂中,组成药物不含十姜的是A.温脾汤B.四逆敞√C.理中丸D.健脾丸√18.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的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有A.黄芩√B.半夏√C.芍药D.生姜√19.在四逆散中柴胡的配伍意义是A.和解少阳以退热B.透邪升阳以舒郁√C.合枳实升降调气√D.合芍药疏肝理脾√20.半夏泻心汤的配伍特点是A.苫辛并用√B.寒热并用√C.升降并用D.补泻并用√21.下列选项中,属于和解剂的有A.痛泻要方√B.甘露消毒丹C.普济消毒饮D.四逆散√22.半夏泻心汤的功用是A.益气养血B.平调寒热√C.散结除痞√D.降逆化痰。
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和解剂)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和解剂)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和解少阳法的代表方剂是A.小柴胡汤B.葛根芩连汤C.小承气汤D.防风通圣散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和解剂2.蒿芩清胆汤的功效是A.清胆利湿,和胃化痰B.和解少阳,和胃化痰C.清胆利湿,健脾益气D.调和肝脾,行气解郁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和解剂3.患者腹痛时发,肠鸣泄泻,泻必腹痛,每于情志不畅时发,两胁疼痛,舌苔薄白,脉弦缓。
治宜选用A.四逆散B.半夏泻心汤C.葛根芩连汤D.痛泻要方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和解剂4.逍遥散的功效是A.疏肝解郁,养血健脾B.透邪解郁,理气疏肝C.清利肝胆,和胃化痰D.疏肝健脾,行气止痛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和解剂5.蒿芩清胆汤组成药物中无A.竹茹B.滑石C.青黛D.人参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和解剂6.患者月经不调,经行头痛,两胁作痛,口燥咽干,神疲食少,目眩,乳房胀痛,舌淡苔白,脉细弦。
治宜选用A.小柴胡汤B.归脾汤C.柴胡疏肝散D.逍遥散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和解剂7.小柴胡汤中柴胡、黄芩相配的功效尤善于A.透邪解郁,疏肝理脾B.和解少阳,内泻热结C.疏肝补脾,胜湿止泻D.疏风解表,清热通便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和解剂8.小柴胡汤组成药物中无A.半夏B.人参C.黄芩D.茯苓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和解剂9.患者经行感受外邪而见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咽干,目眩,心烦喜呕,舌苔薄白,脉弦。
治宜选用A.逍遥散B.蒿芩清胆汤C.大柴胡汤D.小柴胡汤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和解剂10.逍遥散组成药物中无A.当归B.薄荷C.枳实D.白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和解剂11.半夏泻心汤的功效是A.和胃降逆,化痰散结B.平调寒热,散结除痞C.降逆化痰,调和肝脾D.平调寒热,理气和胃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和解剂12.逍遥散与蒿芩清胆汤所共有的药物是A.柴胡、白芍B.枳实、陈皮C.茯苓、甘草D.黄芩、半夏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和解剂13.阳郁热厥证,治宜选用A.四逆汤B.当归四逆汤C.四逆散D.大承气汤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和解剂14.逍遥散中养血柔肝的“药对”是A.柴胡与白芍B.当归与白芍C.柴胡与炙甘草D.当归与炙甘草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和解剂15.具有透邪解郁、疏肝理脾功效的方剂是A.逍遥散B.四逆散C.小柴胡汤D.银翘散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和解剂16.患者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胸闷,呕吐酸水,或吐出黄涎,胸胁胀痛。
【精选】方剂学和解剂练习题
1. 患者经期感冒,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咽干目眩,心烦喜呕,舌苔薄白,脉弦。
治宜选用:A.逍遥散B.蒿芩清胆汤C.大柴胡汤D.小柴胡汤E.半夏泻心汤2.大柴胡汤组成药物中无:A.大黄B.人参C.枳实D.白芍E.半夏3.小柴胡汤中柴胡与黄芩的配伍意义是:A.调和营卫B.和解少阳C.疏肝泄热D.理气疏肝E.解表燥湿4.蒿芩清胆汤的功效是:A.清胆利湿,和胃化痰B.和解少阳,和胃化痰C.清胆利湿,健脾益气D.调和肝脾,行气解郁E.分清化浊,利胆退黄5.逍遥散中柴胡与白芍、当归的配伍意义是:A.疏肝健脾B.疏肝理气C.疏肝养血D.柔肝止痛E.养血健脾6.具有透邪解郁,疏肝理脾功效的方剂是:A.逍遥散B.四逆散 C.小柴胡汤D.银翘散E.蒿芩清胆汤7.患者月经不调,经行头痛,两胁作痛,口燥咽干,神疲食少,目眩,乳房胀痛,舌淡苔白,脉细弦。
治宜选用:A.小柴胡汤B.归脾汤 C.柴胡疏肝散D.四物汤E.逍遥散8.组成药物中同时含有白术、白芍的方剂是:A.补中益气汤B.逍遥散C.小青龙汤D.败毒散E.大柴胡汤9.患者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胸闷,呕吐黄涎,胸胁胀痛,小便短黄,舌红苔腻,脉弦滑而数。
治宜选用:A.小柴胡汤B.蒿芩清胆汤C.大柴胡汤D.半夏泻心汤E.逍遥散10.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所共有的药物是:A.柴胡、黄芩B.半夏、人参C.黄连、干姜D.生姜、大枣E.炙甘草、枳实11.患者腹痛时发,肠鸣泄泻,泻必腹痛,每于情志不畅时发,两胁疼痛,舌苔薄白,脉弦缓。
治宜选用:A.四逆散B.半夏泻心汤C.葛根芩连汤 D.痛泻要方E.白头翁汤12.半夏泻心汤的功效是:A.清热和胃,散结消痞B.平调寒热,散结除痞C.降逆化痰,调和肝脾D.平调寒热,理气和胃E.补气健脾,散结除痞13.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所共有的药物是:A.黄芩、半夏B.人参、生姜C.枳实、白芍D.大黄、柴胡E.大枣、炙甘草14.患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吐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大便秘结,腹中疼痛,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中医执业医师:和解剂(题库版)
中医执业医师:和解剂(题库版)1、单选柴胡枳桔汤的功效是()A.和解少阳,扶正祛邪B.疏肝解郁,养血健脾C.清胆利湿,和胃化痰D.和解透表,畅利胸膈E.和解少阳,解表利咽正确答案:D2、单选小柴胡汤中和解(江南博哥)少阳的药对是()A.柴胡、黄芩B.柴胡、半夏C.黄芩、半夏D.柴胡、人参E.人参、半夏正确答案:A3、单选逍遥散加味生地或熟地后称为()A.加味逍遥散B.八味逍遥散C.都气丸D.圣愈汤E.黑逍遥散正确答案:E4、单选属于半夏泻心汤用药特点是()A.塞因塞用B.逆流挽舟C.增水行舟D.寒热平调,辛开苦降E.热因热用正确答案:D5、多选和解剂的分类包括()A.和解少阳B.调和肝脾C.调和寒热D.表里双解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A, B, C6、单选和解剂不适用的病证是()A.伤寒少阳证B.肝脾不和证C.肠胃不和证D.寒热互结证E.里热实证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统称为和解剂7、单选痛泻药方中君药是()A.防风B.陈皮C.白术D.白芍E.柴胡正确答案:C8、单选患者月经不调,经行头痛,两胁作痛,口燥咽干,神疲食少,目眩,乳房胀痛,舌淡苔白,脉细弦,治宜选用()A.小柴胡汤B.归脾汤C.柴胡疏肝汤D.四物汤E.逍遥散正确答案:E9、单选逍遥散中养血柔肝的“药对”是()A.柴胡、白芍B.当归、白芍C.柴胡、炙甘草D.当归、炙甘草E.当归、白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归、芍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10、多选小柴胡汤的主治病证有()A.伤寒少阳证B.热入血室证C.黄疸见少阳证者D.疟疾见少阳证者E.内科杂病见少阳证者正确答案:A, B, C, D, E11、多选逍遥散主治证的病机有()A.阳郁B.肝郁C.热壅D.血虚E.脾弱正确答案:B, D, E12、单选属于小柴胡汤主治症状是()A.发热头痛B.心烦自汗C.咳嗽胸痛D.胸胁苦满E.腹满便秘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小柴胡汤证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白,脉弦13、单选半夏泻心汤中干姜与黄连、黄芩的主要作用是()A.平调寒热B.降逆止呕C.燥湿和胃D.燥湿化痰E.化痰消痞正确答案:A14、单选逍遥散的君药是()A.柴胡B.白芍C.当归D.白术E.茯苓正确答案:A15、填空题和解剂具有()、()、()等作用。
方剂学(总论、解表剂、和解剂)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方剂学(总论、解表剂、和解剂)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总分:13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2型题(总题数:42,分数:84.00)1.首见“诸病通用药”的本草著作是( )(2008年第29题)(分数:2.00)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新修本草》D.《本草拾遗》解析:解析:此题考查中药的发展简史,属于识记型考题。
首见“诸病通用药”的本草著作是《本草经集注》。
故选B。
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修本草著作是( )(2007年第28题)(分数:2.00)A.《神农本草经》B.《名医别录》C.《本草经集注》D.《新修本草》√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历代本草著作,属于识记型考题。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修本草著作是《新修本草》。
故选D。
3.下列选项中,增收新药最多的本草文献是( )(2006年第29题)(分数:2.00)A.《本草求真》B.《本草纲目》C.《新修本草》D.《本草经集注》E.《本草纲目拾遗》√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历代本草著作,属于识记型考题。
增收新药最多的本草文献是《本草纲目拾遗》,《新修本草》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
故选E。
4.《本草经集注》新增的药物不可能见于( )(2005年第31题)(分数:2.00)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E.《本草纲目拾遗》解析:解析:此题考查中药记载的发展史,属于识记型考题。
《本草经集注》是梁代陶弘景所撰成的,《神农本草经》成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其余书籍均成于梁代之后。
故选A。
5.我国古代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是( )(2004年第27题)(分数:2.00)A.《开宝本草》B.《图经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E.《本草品汇精要》√解析:解析:此题考查中药学的发展史,属于识记型考题。
我国古代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是《本草品汇精要》。
故选E。
6.《本草拾遗》的作者是( )(2001年第39题)(分数:2.00)A.苏敬B.陈藏器√C.孟诜D.赵学敏E.汪昂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历代本草的作者,属于识记型考题。
中医中药方剂学和解剂试题
第三章和解剂一、选择题A型题1、蒿芩清胆汤证发热特点是A.夜热早凉B.恶寒发热C.但热不寒D.寒热如疟,寒轻热重E.寒热往来,热重寒轻2、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共有的药物是A.柴胡、黄芩B.半夏、人参C.黄连、干姜D.生姜、大枣E.炙甘草、枳实3、患者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胸闷,呕吐黄涎,胸胁胀痛,小便短黄,舌红苔腻,脉弦滑而数。
治宜选用A.小柴胡汤B.蒿芩清胆汤C.大柴胡汤D.半夏泻心汤E.逍遥散4、逍遥散中薄荷的作用是A.辛凉解表B.条达肝气C.清利头目D.宣肺利咽E.清热解毒5、加味逍遥散即逍遥散加A.黄芩、山栀B.丹皮、山栀C.生地、丹皮D.生地、山栀E.生地、黄芩6、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组成的方剂是A.四逆散B.逍遥散C.小柴胡汤D.加味逍遥散E.痛泻要方7、生姜泻心汤是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如何变化而成A.加生姜B.去干姜,加生姜C.去甘草,加生姜D.减干姜用量,加生姜E.减甘草用量,加生姜8、功用为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的方剂是A.小柴胡汤B.逍遥散C.四逆散D.痛泻要方E.大柴胡汤9、逍遥散的功用是A.透邪解郁,疏肝理脾B.补脾柔肝,祛湿止泻C.和解少阳,内泻热结D.疏肝解郁,行气止痛E.疏肝解郁,养血健脾10、四逆散主治证侯的病机是A.实邪闭阻,抑遏阳气B.肾阳衰微,阴寒内盛C.少阴阳虚,阴寒上逆D.血虚受寒,寒客经脉E.气机不畅,阳气内郁B型题A.水热互结之痞B.胃气虚弱之痞C.热结心下之痞D.寒热痰食中阻之痞E.寒热错杂之痞1、半夏泻心汤主治2、生姜泻心汤主治A.小柴胡汤B.大柴胡汤C.半夏泻心汤D.四逆散E.蒿芩清胆汤3、具有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功用的方剂是4、具有寒热平调,消痞散结功用的方剂是A.药味加减的变化B.药量增减的变化C.剂型更换的变化D.药味加减与药量增减变化的联合运用E.药味加减与剂型更换变化的联合运用5、由半夏泻心汤化裁为生姜泻心汤属于6、由半夏泻心汤化裁为甘草泻心汤属于X型题1.小柴胡汤主治证候包括A.往来寒热B.心烦喜呕C.舌红绛D.口苦咽干E.胸胁苦满2.以下药物中属于小柴胡汤组成的是A.生姜B.大枣C.半夏D.陈皮E.茯苓3.组成中有柴胡的方剂是A.蒿芩清胆汤B.达原饮C.小柴胡汤D.逍遥散E.痛泻要方4.逍遥散主治证的病机是A.肝郁B.血瘀C.脾热D.血虚E.脾弱5.蒿芩清胆汤组成中含有的基础方是A.四君子汤B.温胆汤C.小陷胸汤D.导赤散E.碧玉散二、填空题1、和解剂通常分为、、三类。
自学考试《方剂学(一)》章节试题:和解剂
自学考试《方剂学(一)》章节试题:和解剂自学考试《方剂学(一)》章节试题:和解剂为了帮助自考生们更好的学习,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一份自学考试《方剂学(一)》章节试题:和解剂,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第三章和解剂一、选择题(一)A型题(每题由1个以肯定或否定形式表述的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这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佳的或最恰当的,其他4个均为干扰答案)1.和解剂不适用的病证是( )A伤寒少阳证 B肝脾不和证 C肠胃不和证D寒热互结证 E里热实证2.和解少阳的代表方是( )A逍遥散 B四逆散 C小柴胡汤 D大柴胡汤 E痛泻药方3.小柴胡汤中柴胡与黄芩的用量比例是( )A 1:1B 2:1 C3:2 D 4:3 E 8:34.可用小柴胡汤主治的病证是( )伤寒少阳证热入血室证疟疾,黄疸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A少阳湿热证 B热入血室证 C 肝脾不和证 D痛泄证 E上寒下热证5. 治疗妇人热入血室,症见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宜选用( )A 蒿芩清胆汤B 小柴胡汤C 四逆散D 逍遥散E 大柴胡汤6.和解剂中煎法要求“去渣,再煎”的方剂是( )A大柴胡汤 B蒿芩清胆汤 C四逆散 D小柴胡汤 E痛泻药方7.小柴胡汤中和解少阳的药对是( )A柴胡、黄芩 B柴胡、半夏 C黄芩、半夏 D柴胡、人参 E人参、半夏8.属于小柴胡汤主治症状是( )A发热头痛 B心烦自汗 C咳嗽胸痛 D胸胁苦满 E腹满便秘9. 小柴胡汤组成的药物中无( )A半夏 B人参 C黄芩 D茯苓 E生姜10. 小柴胡汤中柴胡与黄芩的配伍作用是( )A调和营卫 B和解少阳 C疏肝泄热 D理气疏肝 E解表燥湿11. 柴胡枳桔汤的功效是( )A 和解少阳,扶正祛邪B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C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D 和解透表,畅利胸膈E 和解少阳,解表利咽12.由小柴胡汤与小承气汤两方加减而成的方剂是( )A复方大承气汤 B防风通圣散 C调胃承气汤 D大柴胡汤 E黄龙汤13.大柴胡汤的功效是( )A 疏风解表,清热通便B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C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D 透邪解郁,疏肝理气E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14.大柴胡汤重用生姜,是由于症见( )A胸胁苦满 B往来寒热 C呕不止 D郁郁微烦 E心下痞硬15.原方主治里有浊气实热并夹有表邪者的方剂是( )A 蒿芩清胆汤——少阳湿热证B 小柴胡汤——伤寒少阳证,热入血室,疟疾,黄疸,内伤杂病兼有少阳证C 厚朴七物汤D 麻杏甘石汤——表邪未解,邪热壅肺E 大柴胡汤{少阳病未解兼阳明热结证}16.蒿芩清胆汤的功效是( )A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B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逍遥散C 解表清里D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痛泻药方 E清胆利湿,和胃化痰17.蒿芩清胆汤组成药物中无( )A竹茹 B滑石 C青黛 D枳壳 E人参18.含有碧玉散的方剂是( )A大柴胡汤 B蒿芩清胆汤 C防风通圣散 D半夏泻心汤 E甘草泻心汤19.组成中无白芍的方剂是( )A逍遥散 B蒿芩清胆汤 C大柴胡汤 D痛泻药方 E四逆散20.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所共有的药物是( )A人参 B黄芩 C白芍 D青蒿 E枳壳21.用于治疗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证的方剂为( )A 普济消毒饮【大头瘟】B 仙方活命饮【阳性疮疡第一方】C 达原饮D 败毒散【气虚外感】E 柴胡达原饮22.四逆散的组成为( )A柴胡、枳实、杏仁、甘草 B柴胡、枳实、白芍、甘草C柴胡、枳壳、杏仁、甘草 D柴胡、枳实、白芍、干姜E柴胡、枳壳、芍药、干姜23.四逆散中柴胡、枳实的配伍意义( )A疏肝理气 B下气散结 C舒畅气机,升清降浊 D透邪解郁E疏肝解郁24.四逆散组成药物中无( )A枳实 B柴胡 C白芍 D白术 E炙甘草25.阳郁热厥证,治宜选用( )A四逆汤 B当归四逆汤 C四逆散 D大承气汤 E温脾汤26.柴胡疏肝散的功用为( )A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四逆散B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逍遥散C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痛泻要方D 疏肝行气,活血止痛E 疏肝健脾,养血调经27.逍遥散的君药是( )A 柴胡B 白芍C 当归D 白术E 茯苓28. 柴胡在逍遥散中的作用是( )A 疏肝解郁 B解肌退热 C和解少阳 D解表透热 E升举阳气29.逍遥散中柴胡与白芍、当归的配伍作用是( )A疏肝健脾 B疏肝理气 C疏肝养血 D柔肝止痛 E养血健脾30.具有透邪解郁,疏肝理脾功效的方剂是( )A逍遥散 B四逆散 C小柴胡汤 D银翘散 E蒿芩清胆汤31.患者月经不调,经行头痛,两胁作痛,口燥咽干,神疲食少,目眩,乳房胀痛,舌淡苔白,脉细弦,治宜选用( )A小柴胡汤 B归脾汤 C柴胡疏肝汤 D四物汤 E逍遥散32.逍遥散与四逆散所共有的药物是( )A柴胡、白芍 B白芍、当归 C白术、茯苓 D柴胡、当归 E枳实、甘草33.逍遥散与蒿芩清胆汤所共有的药物是( )A柴胡、白芍 B枳实、陈皮 C茯苓、甘草 D黄芩、半夏 E白术、当归34.逍遥散中养血柔肝的“药对”是( )A柴胡、白芍 B当归、白芍 C柴胡、炙甘草 D当归、炙甘草E当归、白术35.逍遥散加味生地或熟地后称为( )A加味逍遥散 B八味逍遥散 C 都气丸 D 圣愈汤 E黑逍遥散36.痛泻要方出自( )A《伤寒论》 B《丹溪心法》 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金匮要略》 E《普济方》37.下列方剂中不含柴胡的方剂是( )A逍遥散 B四逆散 C痛泻要方 D龙胆泄肝汤 E大柴胡汤38. 痛泻要方所治的痛泄之证,“泄”责之( )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
方剂学――第九章 和解剂
方剂学――第九章和解剂一、填空题1.和解剂中,_______(方),具有疏肝,健脾,养血的功用。
2.小柴胡汤的四大主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柴胡汤的佐药是________。
4.蒿芩清胆汤的功用是______、_______;主治______证。
5.痛泻要方的病机是______,方中的君药和臣药分别是______、______。
6.四逆散主治______证和______证。
7.半夏泻心汤主治______之痞证。
8.防风通圣散出自《______》,该方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法于一方。
9.大柴胡汤是由______(方)和______(方)化裁而成。
10.葛根芩连汤的功用是______,主治______证。
二、单项选择题1.属于小柴胡汤主治证的是()A.伤寒少阳证B.疟疾而见热多寒少C.黄疸而见大便秘结D.少阳湿热证E.寒热互结之痞证2.属于表里双解的方剂是()A.半夏泻心汤B.痛泻要方C.逍遥散D.四逆散E.葛根黄芩黄连汤3.伤寒少阳证,若胸中烦而不呕,为热聚胸中,用小柴胡汤去半夏、人参加()A.瓜蒌B.芍药C.生地黄D.滑石E.茯苓4.症见“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宜选用()A.半夏泻心汤B.生姜泻心汤C.甘草泻心汤D.小柴胡汤E.黄连汤5.半夏泻心汤中有()A.生姜、大枣B.人参、白术C.黄芩、柴胡D.干姜、大枣E.茯苓、甘草6.大柴胡汤的功用是()A.透邪解郁,疏肝理脾B.和解少阳,内泻热结C.疏肝补脾,胜湿止泻D.疏风解表,清热通便E.和解少阳7.《内科摘要》中加味逍遥散即逍遥散加()A.生地、熟地B.生地、黄芩C.香附、随金D.丹皮、山栀E.苍术、木香8.逍遥散中薄荷的作用是()A.襄助解表B.条达肝气C.清热解毒D.清利头目E.宣肺利咽9.大柴胡汤重用生姜,是由于症见A.往来寒热B.胸胁苦满C.郁郁微烦D.心下痞��E.呕不止10.含有碧玉散的方剂是()A.大柴胡汤B.蒿芩清胆汤C.防风通圣散D.半夏泻心汤E.甘草泻心汤三、多项选择题1.原方用法中注明去滓再煎的方剂有()A.小柴胡汤B.大柴胡汤C.蒿芩清胆汤D.四逆散E.半夏泻心汤2.蒿芩清胆汤的组成中有()A.半夏B.茯苓C.黄芩D.枳实E.陈皮3.逍遥散的功用是()A.疏肝理气B.解郁透热C.养血健脾D.清热散结E.活血止痛4.组成中有半夏、黄芩的方剂是()A.半夏泻心汤B.逍遥散C.大柴胡汤D.小柴胡汤E.蒿芩清胆汤5.下列属于大柴胡汤主治病证的有()A.心下满痛B.往来寒热C.呕不止D.大便不解E.郁郁微烦6.防风通圣散的组成中有()A.当归、熟地、白术B.川芎、当归、白芍C.芍药、柴胡、甘草D.熟地、防风、荆芥E.甘草、石膏、滑石四、简答题1.痛泻要方中配伍防风的意义是什么?2.半夏泻心汤证的病因病机是什么?五、论述题小柴胡汤和蒿芩清胆汤的鉴别应用。
方剂学(总论、解表剂、和解剂)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方剂学(总论、解表剂、和解剂)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总分:13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2型题(总题数:42,分数:84.00)1.首见“诸病通用药”的本草著作是( )(2008年第29题)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新修本草》D.《本草拾遗》此题考查中药的发展简史,属于识记型考题。
首见“诸病通用药”的本草著作是《本草经集注》。
故选B。
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修本草著作是( )(2007年第28题)A.《神农本草经》B.《名医别录》C.《本草经集注》D.《新修本草》√此题考查历代本草著作,属于识记型考题。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修本草著作是《新修本草》。
故选D。
3.下列选项中,增收新药最多的本草文献是( )(2006年第29题)A.《本草求真》B.《本草纲目》C.《新修本草》D.《本草经集注》E.《本草纲目拾遗》√此题考查历代本草著作,属于识记型考题。
增收新药最多的本草文献是《本草纲目拾遗》,《新修本草》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
故选E。
4.《本草经集注》新增的药物不可能见于( )(2005年第31题)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E.《本草纲目拾遗》此题考查中药记载的发展史,属于识记型考题。
《本草经集注》是梁代陶弘景所撰成的,《神农本草经》成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其余书籍均成于梁代之后。
故选A。
5.我国古代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是( )(2004年第27题)A.《开宝本草》B.《图经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E.《本草品汇精要》√此题考查中药学的发展史,属于识记型考题。
我国古代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是《本草品汇精要》。
故选E。
6.《本草拾遗》的作者是( )(2001年第39题)A.苏敬B.陈藏器√C.孟诜D.赵学敏E.汪昂此题考查历代本草的作者,属于识记型考题。
《本草拾遗》的作者是陈藏器。
故选B。
《新修本草》作者苏敬,《食疗本草》作者孟诜,《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医方集解》作者汪昂。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练习题和解剂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练习题:和解剂概述1. 和解剂的适用范围和解剂主要适应于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病证。
和解剂原为治疗伤寒邪入少阳而设,因少阳属胆,位于表里之间,既不宜发汗,又不宜吐下,惟有和解一法最为适当。
然而,胆附于肝,与肝互为表里,胆经发病可影响及肝,肝经发病也可影响及胆,且肝胆疾病又可累及脾胃,导致肝脾不和; 若中气虚弱,寒热互结,又可导致肠胃不和。
因此,肝脾不和证、肠胃不和证也是和解剂的适用范围。
2. 和解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临床依据病证不同,应分别选用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的治法与方剂。
(2)和解剂组方配伍较为独特,既祛邪又扶正,既透表又清里,既疏肝又治脾,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性质平和,作用和缓,照顾全面,所以应用范围较广,主治病证较为复杂。
然而,该法毕竟以祛邪为主,纯虚证不宜使用,纯实证者亦不可选用,以免贻误病情。
(3)凡外邪在表,未入少阳者; 邪已入里,阳明热盛者,均不宜使用和解剂。
逍遥散的组成中有A.当归、川芎B. 白芍、茯苓C.香附、陈皮D. 薄荷、防风E. 白术、半夏『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逍遥散的组成:炙甘草、当归、茯苓、白芍药、白术、柴胡、烧生姜、薄荷。
小柴胡汤中发挥“和解少阳”功用的药物是A. 柴胡B. 黄芩C.半夏D.柴胡、黄芩E. 黄芩、半夏『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小柴胡汤中柴胡升散,黄芩降泄,两者配伍,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
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 人参黄芩半夏干姜甘草生姜半夏甘草大枣B. 人参C. 半夏黄连黄芩甘草大枣D. 柴胡人参黄芩甘草生姜E. 半夏黄芩人参炙草大枣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小柴胡汤的组成: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
半夏泻心汤的组成: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炙甘草。
泻下剂概述1.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泻下剂主要适应于里实证。
里实证有因热而结实者,有因寒而结实者,有因燥而结实者,有因水而结实者,均可使用泻下剂。
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方剂学-和解剂练习题及答案详解(7页)
方剂学第四单元和解剂一、A11、关于逍遥散与痛泻药方的说法错误的是A、两方均可治疗肝郁脾虚之证B、痛泻药方以治肝为主C、逍遥散疏肝与健脾之力相当D、逍遥散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E、痛泻药方主治脾虚肝旺之痛泻2、组方中含有碧玉散的是A、小柴胡汤B、大柴胡汤C、蒿芩清胆汤D、四逆散E、逍遥散3、逍遥散的组成是A、柴胡、薄荷、芍药、甘草、白术、茯苓B、柴胡、薄荷、芍药、当归、白术、甘草C、柴胡、芍药、当归、白术、茯苓、甘草D、柴胡、芍药、当归、白术、烧生姜、甘草E、柴胡、芍药、甘草、当归、烧生姜、白术、茯苓4、下列各项,不属于半夏泻心汤证临床表现的是A、呕吐B、心下痞C、按之痛D、肠鸣下利E、苔腻微黄5、逍遥散中薄荷的配伍意义是A、疏肝行气B、疏散透热C、清利咽喉D、清利头目E、养血活血6、蒿芩清胆汤中不含有的药物是A、淡竹茹B、赤茯苓C、陈广皮D、滑石E、芍药7、甘草、枳实、柴胡、芍药组成的方剂是A、四逆散B、痛泻药方C、四逆汤D、逍遥散E、以上都不是8、四逆散的功用是A、和解少阳B、和解少阳,内泻热结C、透邪解郁,疏肝理脾D、疏肝解郁,养血健脾E、补脾柔肝,祛湿止泻9、逍遥散的主治是A、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B、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疼,小便黄少,舌红苔白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者C、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D、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E、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10、以下哪项是小柴胡汤证的发热特征A、寒热往来B、日哺潮热C、夜热早凉D、寒轻热重E、入暮潮热11、组方中含有烧生姜的方剂是A、蒿芩清胆汤B、逍遥散C、四逆散D、小青龙汤E、半夏泻心汤12、薄荷在逍遥散中的作用是A、肝经引经药B、清利头目C、健脾益气D、疏肝散热E、柔肝缓急13、逍遥散不包括的药物是A、甘草、当归B、白茯苓、白芍药C、白术、柴胡D、薄荷、生姜E、当归、牡丹皮14、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应选用的方剂是A、四逆散B、葛根黄芩黄连汤C、痛泻要方D、半夏泻心汤E、半夏厚朴汤二、B1、A.半夏泻心汤加生姜B.半夏泻心汤减甘草用量,加生姜C.半夏泻心汤减干姜用量,加生姜D.半夏泻心汤加甘草用量E.半夏泻心汤加甘草用量,加生姜<1> 、生姜泻心汤的组成是A B C D E<2> 、甘草泻心汤的组成是A B C D E2、A.柴胡B.半夏C.甘草D.枳实E.芍药<1> 、四逆散组成中不含有的是A B C D E<2> 、大柴胡汤组成中不含有的是A B C D E3、A.和解少阳B.和解少阳,内泻热结C.透邪解郁,疏肝理脾D.疏肝解郁。
和解剂练习题
和解剂一、A11、《伤寒论》原著中,半夏泻心汤证的成因是A、桂枝汤证过汗B、桂枝汤证误下C、小柴胡汤证误汗D、小柴胡汤证误下E、大承气汤证应下失下2、半夏泻心汤适用于A、胃虚有热,和降失常,症见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者B、脾胃虚弱,水热互结,症见心下硬满,干噫食臭,肠鸣下利者C、脾胃虚弱,寒热错杂,症见心下痞满,但满不痛,呕吐下利者D、脾胃虚弱,寒热错杂,症见脘腹痞胀,恶食懒倦,大便不畅者E、脾胃虚弱,痰浊内阻,症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苔腻脉滑者3、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人参、生姜、半夏、甘草、大枣B、半夏、黄连、黄芩、甘草、大枣C、人参、黄芩、半夏、干姜、甘草D、柴胡、人参、黄芩、生姜、甘草E、半夏、黄芩、人参、炙甘草、大枣4、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均属于小柴胡汤主治病证的临床表现A、往来寒热B、心烦喜呕C、胸胁苦满D、泄利下重E、口苦咽干目眩5、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是A、四逆散B、逍遥散C、大柴胡汤D、小柴胡汤E、半夏泻心汤6、蒿芩清胆汤的功用是A、疏肝解郁,益血健脾B、补脾柔肝,祛湿止泻C、清热泻火,利水通淋D、清热利湿,逐瘀退黄E、清胆利湿,和胃化痰7、小柴胡汤的组成是A、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炙甘草、大枣B、柴胡、黄连、半夏、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C、柴胡、黄芩、半夏、枳实、干姜、人参、炙甘草D、柴胡、黄芩、黄芪、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E、柴胡、黄芩、干姜、人参、茯苓、炙甘草、大枣8、和解剂应用时需注意A、和解剂仅用于肝脾不和病证B、和解剂性质平和,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C、和解剂既可用于纯虚证,也可用于纯实证D、外邪在表,未入少阳者,可先以和解剂缓少阳之急E、和解剂偏于扶正补中之功9、功用为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的方剂是A、四逆散B、逍遥散C、温脾汤D、大柴胡汤E、痛泻要方10、痛泻要方中配伍防风的主要用意是A、升发清阳B、祛风解痉C、疏风散寒D、疏风宽肠E、散肝舒脾11、逍遥散中配伍薄荷的用意是A、疏肝解郁B、疏郁透邪C、散肝舒脾D、清利头目E、疏肝散热12、四逆散所主证候的病因病机是A、实邪闭阻,抑遏阳气B、气机不畅,阳气内郁C、血虚受寒,寒客经脉D、少阴阳虚,阴寒上逆E、肾阳衰微,阴寒内盛13、逍遥散所主证候的病机要点是A、阴虚肝郁,横犯脾胃B、肝血不足,疏泄失常C、肝气郁滞,耗伤阴血D、肝郁血虚,脾失健运E、营血虚滞,肝失疏泄14、功用为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的方剂是A、四逆散B、逍遥散C、达原饮D、痛泻要方E、大柴胡汤15、四逆散的组成药物中不包括A、柴胡B、陈皮C、枳实D、芍药E、炙甘草二、B1、A.益气健脾,渗湿止泻B.寒热平调,散结除痞C.疏风解表,清热通便D.清胆利湿,和胃化痰E.补脾柔肝,祛湿止泻<1> 、半夏泻心汤的功用是A B C D E<2> 、痛泻要方的功用是A B C D E2、A.逍遥散B.四逆散C.一贯煎D.痛泻要方E.柴胡疏肝散<1> 、两胁作痛,头痛目眩,月经不调,乳房作胀,神疲食少,脉弦而虚者。
方剂学(总论、解表剂、和解剂)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方剂学(总论、解表剂、和解剂)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10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2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人汤剂宜煎汤代水的药物是( )(2007年第31题)A.海浮石B.炉甘石C.灶心土√D.禹余粮此题考查灶心土的使用注意,属于识记型考题。
灶心土为土灶内底部中心的焦黄土块,为防止灶心土与其他药物同煎使麒液混浊,难于服用,宜布包先煎或煎汤代水。
海浮石宜打碎先煎,炉甘石一般不内服,禹余粮煎服。
故C。
2.下列关于药物用法用量的叙述,错误的足( )(2005年第42题)A.麝香入丸散,每次0.06年第0.1 gB.芦荟入丸散,每次1~2gC.京大戟入丸散,每次1gD.牵牛子入丸散,每次4~6g √E.硫黄入丸散,每次1~3g此题考查药物的用法用量,属于识记型考题。
牵牛子:煎服,3~9g。
入丸散服,每次1.5年第3g,本品炒用药性减缓。
故选D。
3.E列药物用法哪项是错误的( )(1996年第29题)A.石斛入汤剂宜先煎B.钩藤入汤剂不宜久煎C.雷丸入汤剂宜先煎√D.砂仁入汤剂宜后下E.附子入汤剂宜久煎此题考查药物的用法,属于识记型考题。
砂仁入汤剂不用后下。
故选C。
4.下列哪种用药方法是错误的( )(1992年第28题)A.旋覆花包煎B.生大黄后下C.鹤草芽入煎服√D.阿胶烊化兑服E.附子先煎此题考查中药的使用方法,属于识记型考题。
鹤草芽不入煎剂。
故选C。
5.桂枝具有而麻黄不具有的功效是( )(2010年第32题)A.行气宽中B.化湿和中C.助阳化气√D.利水消肿此题考查桂枝、麻黄的功效,属干识记型考题。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故选C,6.桂枝的性味归经是( )(2009年第42题)A.性味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B.性味辛苦温,归肺膀胱经C.性味辛温,归肺胃肝经D.性味甘苦温,归心肝肾经此题考查桂枝的性味归经,属于识记型考题。
方剂学:开窍剂、和解剂考试题库
方剂学:开窍剂、和解剂考试题库1、单选(江南博哥)下列方剂中,以行气止痛见长的是().A.金铃子散B.苏合香丸C.吴茱萸汤D.大柴胡汤E.紫雪丹答案:B2、单选患者在路上突然昏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苔白,脉迟。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回阳救急汤B.安宫牛黄丸C.至宝丹D.紫雪丹E.苏合香丸答案:E3、单选苏合香丸主治().A.心绞痛属疾浊气滞血瘀者B.寒闭证C.暑秽D.热闭证E.痰热内闭心包证答案:B4、单选患儿,2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口渴,唇焦齿燥,尿赤便秘,舌红绛苔干黄,脉数有力。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紫雪丹B.至宝丹C.苏合香丸D.安宫牛黄丸E.防风通圣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紫雪丹的功用。
紫雪丹功能清热开窍,息风止痉。
5、单选下列选项中,既长于辟秽化浊开窍,又长于行气止痛的方剂的是().A.安宫牛黄丸B.至宝丹C.紫雪丹D.苏合香丸E.清营汤答案:D6、单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苏合香丸主治的是().A.寒闭证B.寒凝气滞C.心腹猝痛D.痰厥E.神昏谵语答案:E7、单选下列哪项不属于安宫牛黄丸的辨证要点().A.高热烦躁B.神昏谵语C.斑疹吐衄D.舌红或降E.脉数答案:C8、单选紫雪丹的功用是().A.清热开窍,豁痰解毒B.清热开窍,息风止痉C.清热开窍,化浊解毒D.芳香开窍,行气止痛E.化痰开窍,辟秽解毒答案:B方剂学:开窍剂1、单选患儿,2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口渴,唇焦齿燥,尿赤便秘,舌红绛苔干黄,脉数有力。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紫雪丹B.至宝丹C.苏合香丸D.安宫牛黄丸E.防风通圣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紫雪丹的功用。
紫雪丹功能清热开窍,息风止痉。
2、单选下列方剂中,以行气止痛见长的是().A.金铃子散B.苏合香丸C.吴茱萸汤D.大柴胡汤E.紫雪丹答案:B3、单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苏合香丸主治的是().A.寒闭证B.寒凝气滞C.心腹猝痛D.痰厥E.神昏谵语答案:E4、单选下列选项中,既长于辟秽化浊开窍,又长于行气止痛的方剂的是().A.安宫牛黄丸B.至宝丹C.紫雪丹D.苏合香丸E.清营汤答案:D5、单选下列哪项不属于安宫牛黄丸的辨证要点().A.高热烦躁B.神昏谵语C.斑疹吐衄D.舌红或降E.脉数答案:C6、单选紫雪丹的功用是().A.清热开窍,豁痰解毒B.清热开窍,息风止痉C.清热开窍,化浊解毒D.芳香开窍,行气止痛E.化痰开窍,辟秽解毒答案:B7、单选苏合香丸主治().A.心绞痛属疾浊气滞血瘀者B.寒闭证C.暑秽D.热闭证E.痰热内闭心包证答案:B8、单选患者在路上突然昏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苔白,脉迟。
方剂学(总论、解表剂、和解剂)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方剂学(总论、解表剂、和解剂)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2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银翘散和桑菊饮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2008年第43题)A.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桔梗B.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芦根C.银花、连翘、薄荷、菊花、芦根D.连翘、牛蒡子、桔梗、甘草、芦根正确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银翘散和桑菊饮的组成,属于识记型考题。
银翘散年第年第金牛和银猪吃草根更俏年第年第荆牛荷银竹鼓草根梗翘。
桑菊饮年第年第荷叶杏花,草根更俏一一荷叶杏花,草根梗翘。
根据方歌两方中均含有的药物是连翘、薄荷、桔梗、芦根、甘草。
故选B。
2.功用为清热解毒,发汗解表的方剂是( )(2007年第43题)A.五积散B.石膏汤C.防风通圣散D.银翘散正确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方荆的功效,属干识记型考题。
银翘散的功用为清热解毒、发汗解表。
3.吴瑭所称“辛凉平剂”是指( )(2006年第50题)A.桑菊饮B.银翘散C.新加香薷饮D.白虎汤E.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正确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方剂的方解,属于理解、识记型考题。
桑菊饮称“辛凉轻剂”、银翘散属于“辛凉平荆”、白虎汤属于“辛凉重剂”。
故选B。
4.升麻葛根汤中配伍升麻的用意是( )(2006年第52题)A.疏散风热B.升阳举陷C.和解退热D.透疹解毒E.清热解毒正确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升麻葛根汤的配伍意义,属于识记型考题。
升麻葛根汤属于解表中辛凉解表类方剂,方中升麻主要是为了透疹解毒。
故选D。
5.银翘散和桑菊饮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1997年第45题)A.连翘、杏仁、桔梗B.银花、杏仁、桔梗C.连翘、薄荷、芦根D.银花、薄荷、芦根E.杏仁、甘草、芦根正确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银翘散和桑菊饮的组成,属于识记型考题。
两者均含有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根五药。
6.再造散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2007年第170题)A.熟地黄、怀牛膝B.生附子、炮干姜C.熟附子、煨生姜D.怀山药、枸杞子正确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方剂的组成,属于识记型考题。
中医方剂学-和解剂
和解剂1.小柴胡汤中用量最重的药是A.黄芩B.柴胡C.人参D.半夏E.甘草答案:B2.蒿芩清胆汤中的碧玉散是A.君药B.臣药C.佐使药D.使药E.佐药答案:C3.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脉弦而虚,宜选A.四逆散B.逍遥散C.痛泻要方D.小柴胡汤E.一贯煎答案:B4.半夏泻心汤的药物组成为A.黄连、生姜B.黄柏、干姜C.黄芩、生姜D.黄连、干姜E.大黄、干姜答案:D5.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宜选用A.小柴胡汤B.蒿芩清胆汤C.大柴胡汤D.葛根芩连汤E.半夏泻心汤答案:C6.下列哪项不是小柴胡汤主治症状A.心烦喜呕B.咽干、目眩C.吐酸苦水D.默默不欲饮食E.胸胁苦满答案:C7.下列何项不是蒿芩清胆汤的药组A.滑石,青黛B.陈皮,枳壳C.人参,茯苓D.黄芩,半夏E.甘草,竹茹答案:C8.下列何项不是四逆散的功用A.透邪B.疏肝C.解郁D.温阳E.理脾答案:D9.下列何项不是逍遥散中的佐药A.白术B.薄荷C.当归D.烧生姜E.茯苓答案:C10.下列何项不是半夏泻心汤的证治要点A.呕吐泻利B.苔腻微黄C.嗳腐吞酸D.心下痞满E.泻利答案:C11.下列何项不是大柴胡汤的药组A.芍药B.半夏C.甘草D.枳实E.生姜答案:C12.四逆散的君药为A.柴胡B.枳实C.白芍D.甘草E.柴胡、白芍答案:A13.蒿芩清胆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A.青蒿脑淡竹叶B.淡竹茹薄荷脑C.赤茯苓生枳壳D.白茯苓陈广皮E.仙半夏鸡苏散答案:C14.小柴胡汤与大柴胡汤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生姜芍药B.黄芩大枣C.甘草柴胡D.黄芩枳实E.半夏人参答案:B15.小柴胡汤和蒿芩清胆汤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陈皮大枣B.竹茹黄芩C.半夏甘草D.黄芩青黛E.枳壳滑石答案:C16.逍遥散中配伍薄荷的用意是A.疏肝散热B.散肝舒脾C.升发清阳D.行气疏肝E.清利头目答案:A17.四逆散的功用是A.补脾柔肝,祛湿止泻B.疏肝行气,活血止痛C.回阳固脱,益气生脉D.透邪解郁,疏肝理脾E.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答案:D18.生姜泻心汤的主治病证是A.寒热错杂之痞证B.水热互结之痞证C.胃气虚弱之痞证D.胃虚有热之痞证E.痰热互结之痞证答案:B19.小柴胡汤证的发热特征是A.身热夜甚B.入暮潮热C.往来寒热D.日晡潮热E.夜热早凉答案:C20.下列各项,不属于逍遥散证临床表现的是A.两胁作痛B.头痛目眩C.神疲食少D.月经不调E.脉数而右滑答案:E21.下列各项,不属于半夏泻心汤证临床表现的是A.呕吐B.心下痞C.按之痛D.肠鸣下利E.苔腻微黄答案:C22.方药配伍寓有"辛开苦降"之意的方剂是A.黄连解毒汤B.半夏泻心汤C.桂枝汤D.芍药汤E.泻白散答案:B23.小柴胡汤的组成是A.柴胡、黄芩、干姜、人参、茯苓、甘草、大枣B.柴胡、黄芩、半夏、枳实、干姜、人参、甘草C.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D.柴胡、黄连、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E.柴胡、黄芩、黄芪、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答案:C24.半夏泻心汤的组成药物除半夏、人参、炙甘草、干姜、大枣外,还有A.黄连、黄柏B.栀子、连翘C.黄连、黄芩D.柴胡、枳壳E.黄芩、黄柏答案:C25.蒿芩清胆汤的功用是A.疏肝解郁,益血健脾B.清胆利湿,和胃化痰C.补脾柔肝,祛湿止泻D.清热泻火,利水通淋E.清热利湿,逐瘀退黄答案:B26.功用为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的方剂是A.温脾汤B.逍遥散C.四逆散D.痛泻要方E.大柴胡汤答案:D27.半夏泻心汤适用于A.脾胃虚弱,寒热错杂,症见脘腹痞胀,恶食懒倦,大便不畅者B.脾胃虚弱,寒热错杂,症见心下痞满,但满不痛,呕吐下利者C.脾胃虚弱,水热互结,症见心下硬满,干噫食臭,肠鸣下利者D.脾胃虚弱,痰浊内阻,症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苔腻脉滑者E.胃虚有热,和降失常,症见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者答案:B28.不属于防风通圣散组成药物的是A.荆芥、连翘、麻黄、薄荷B.大黄、芒硝、黄芩、黑山栀C.石膏、滑石、桔梗D.川芎、白芍、当归E.人参、茯苓、甘草答案:E29.痛泻要方中配伍防风的主要用意是A.疏风散寒B.升发清阳C.散肝舒脾D.疏风宽肠E.祛风解痉答案:C30.四逆散所主证候的病因病机是A.实邪闭阻,抑遏阳气B.肾阳衰微,阴寒内盛C.少阴阳虚,阴寒上逆D.血虚受寒,寒客经脉E.气机不畅,阳气内郁答案:E31.逍遥散所主证候的病机要点是A.肝血不足,疏泄失常B.肝气郁滞,耗伤阴血C.肝郁血虚,脾失健运D.营血虚滞,肝失疏泄E.阴虚肝郁,横犯脾胃答案:C32.大柴胡汤主治A.少阳湿热证B.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C.少阳阳明合病D.伤寒少阳证E.肝胆湿热下注证答案:C33.小柴胡汤主治A.少阳湿热证B.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C.少阳阳明合病D.伤寒少阳证E.肝胆湿热下注证答案:D34.蒿芩清胆汤主治A.少阳湿热证B.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C.少阳阳明合病D.伤寒少阳证E.肝胆湿热下注证答案:A35.四逆散的功用是A.和解少阳B.清胆利湿,和胃化痰C.透邪解郁,疏肝理脾D.疏肝解郁,养血健脾E.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答案:C36.蒿芩清胆汤的功用是A.和解少阳B.清胆利湿,和胃化痰C.透邪解郁,疏肝理脾D.疏肝解郁,养血健脾E.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答案:B37.痛泻要方的功用是A.和解少阳B.清胆利湿,和胃化痰C.透邪解郁,疏肝理脾D.疏肝解郁,养血健脾E.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答案:E38.能平调寒热,散结除痞的方剂是A.半夏泻心汤B.大柴胡汤C.葛根黄芩黄连汤D.小柴胡汤E.逍遥散答案:A39.和解少阳的方剂是A.半夏泻心汤B.大柴胡汤C.葛根黄芩黄连汤D.小柴胡汤E.逍遥散答案:D40.既能和解少阳,又可内泻热结的方剂是A.半夏泻心汤B.大柴胡汤C.葛根黄芩黄连汤D.小柴胡汤E.逍遥散答案:B41.病人胁痛,口燥咽干,头痛目眩,神疲食少。
方剂学习题4和解剂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和解剂复习思考题及答案复习思考题【研究生考试样题】A ABCD A B C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伤寒论》四逆散原方加减法的是(2011年)A.咳者,加杏仁B.悸者,加桂枝C.小便不利者,加茯苓D.泄利下重者,加薤白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伤寒论》四逆散原方加减法的是(2016 年)A.咳者,加苦杏仁B.悸者,加桂枝C.小便不利者,加茯苓D.泄利下重者,加薤白3.逍遥散中配伍薄荷的用意是(2010 年)A.疏散风热B.疏肝散热C.疏肝解郁D.清利头目4.加味逍遥散的组成是逍遥散加(2009 年)A.丹皮、赤芍B.丹参、赤芍C.丹皮、栀子D.丹参、栀子5.下列方剂中原方柴胡用量最大的是(2010 年)A. 四逆散B.逍遥散C.小柴胡汤D.补中益气汤6.下列方剂中原方用法要求“去滓,再煎”的是(2012 年)A.桂枝汤B.小柴胡汤C. 白虎汤D.蒿芩清胆汤B B DA.牡蛎散B.小青龙汤C.黄土汤D.半夏泻心汤1.体现散收同用、祛邪护正配伍的方剂是(2012 年)2.体现寒热并行、辛开苦降配伍的方剂是(2012 年)A. 四逆散B.逍遥散C.痛泻要方D.复元活血汤3.功用为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的方剂是(2007 年)4.功用为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的方剂是(2007 年)X A B C D1.可以用小柴胡汤治疗的病证是(2007 年)A.妇人热入血室B.黄疸C.疟疾D.伤寒少阳证2.下列选项中属于和解剂的有(2006 年)A.痛泻要方B.甘露消毒丹C.普济消毒饮D. 四逆散3.下列白术和芍药共用方剂是(2017 年)A.逍遥散B.痛泻要方C.归脾汤D.独活寄生汤【执业医师考试样题】A1A B D E1.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有的是(2007 年,2009 年)A.柴胡B.黄芩C.干姜D.人参E.大枣2.体现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消补兼施配伍特点的方剂是(2007 年,2008 年)A.半夏泻心汤B.生姜泻心汤C.甘草泻心汤D.健脾丸E.枳实消痞丸【练习题】A1.半夏泻心汤组成中所含有的药物是A.黄芩黄连干姜甘草大枣B.黄芩栀子生姜甘草大枣C.黄芩黄连附子甘草大枣D.黄芩黄柏柴胡甘草大枣E.黄芩黄芪炮姜甘草大枣2.具有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功效的方剂是A.蒿芩清胆汤B.温胆汤C.龙胆泻肝汤D.三仁汤E. 以上都不是3.逍遥散的功效是A.疏肝行脾,解郁透热C.疏肝解郁,养血健脾E. 以上都不是4.半夏泻心汤的功效是A.和胃消痞,散结行水C.寒热平调,散结除痞B.疏肝行气,活血化瘀D.疏肝行气,清热燥湿B.益气和胃,消痞止呕D.调和寒热,行气止泄E. 以上都不是5.半夏泻心汤主治A.水热互结之痞B. 胃虚痰阻之痞C.热结心下之痞D.寒热互结之痞E. 以上都不是6.蒿芩清胆汤中具有芳香透热作用的药物是A.黄芩B.青蒿C.陈皮D.竹茹E.半夏7.四逆散的组成是A.柴胡赤芍枳实甘草C.柴胡干姜芍药甘草E. 以上都不是8.小柴胡汤的功用是A.透邪解郁B.疏肝理脾D.辟秽化浊 E.清胆利湿B.柴胡芍药枳壳甘草D.柴胡枳实炙甘草芍药C.和解少阳9.脾虚肝郁之痛泻当选方A.小柴胡汤B.痛泻要方C.逍遥散D.半夏泻心汤E. 四逆散10.患者胃气不和,心下痞满不通,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治疗最佳选方是A.生姜泻心汤B.甘草泻心汤C.痛泻要方D.半夏泻心汤E.逍遥散BA.小柴胡汤B.痛泻要方C.逍遥散D.半夏泻心汤E. 四逆散1.患者,女。
方剂学和解剂的试题及答案
方剂学和解剂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和解剂的主要作用?A. 和解表里B. 调和营卫C. 清热解毒D. 调和脾胃2. 和解剂主要用于治疗以下哪种病症?A. 外感风寒B. 内伤食积C. 脾胃不和D. 湿热内蕴3. 以下哪个方剂属于和解剂?A. 银翘散B. 保和丸C. 逍遥散D. 六味地黄丸4. 和解剂的配伍原则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表里同治B. 寒热并用C. 补泻兼施D. 只补不泻5. 和解剂中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哪些?A. 柴胡、黄芩B. 黄芪、人参C. 黄连、黄芩D. 桂枝、白芍二、多项选择题6. 和解剂的适应症包括以下哪些?A. 表里不和B. 营卫不和C. 脾胃不和D. 气血不和7. 和解剂的配伍中,以下哪些药物组合是常见的?A. 柴胡配黄芩B. 桂枝配白芍C. 黄芪配人参D. 黄连配黄芩8. 以下哪些方剂具有和解作用?A. 逍遥散B. 银翘散C. 保和丸D. 六味地黄丸三、判断题9. 和解剂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病症。
()10. 和解剂的配伍原则是表里同治、寒热并用。
()四、简答题11. 简述和解剂的临床应用范围。
12. 列举和解剂中常用的几味药物,并说明其作用。
五、论述题13. 论述和解剂在治疗脾胃不和中的作用机制。
答案:一、1. C 2. C 3. C 4. D 5. A二、6. A B C 7. A B 8. A C三、9. × 10. √四、11. 和解剂主要用于治疗表里不和、营卫不和、脾胃不和等病症,具有调和表里、调和营卫、调和脾胃的作用。
12. 和解剂中常用的药物有柴胡、黄芩、桂枝、白芍等,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黄芩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桂枝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的作用。
五、13. 和解剂在治疗脾胃不和中,通过调和脾胃的气机,使脾胃的升降功能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疗脾胃不和的目的。
具体作用机制包括调和脾胃的升降功能、促进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缓解脾胃的疼痛不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和解剂
一、A1
1、半夏泻心汤的功用是
A、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B、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C、疏风解表,清热通便
D、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E、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2、和解剂应用时需注意
A、和解剂仅用于肝脾不和病证
B、和解剂性质平和,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
C、和解剂既可用于纯虚证,也可用于纯实证
D、外邪在表,未入少阳者,可先以和解剂缓少阳之急
E、和解剂偏于扶正补中之功
3、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人参、生姜、半夏、甘草、大枣
B、半夏、黄连、黄芩、甘草、大枣
C、人参、黄芩、半夏、干姜、甘草
D、柴胡、人参、黄芩、生姜、甘草
E、半夏、黄芩、人参、炙甘草、大枣
4、半夏泻心汤适用于
A、胃虚有热,和降失常,症见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者
B、脾胃虚弱,水热互结,症见心下硬满,干噫食臭,肠鸣下利者
C、脾胃虚弱,寒热错杂,症见心下痞满,但满不痛,呕吐下利者
D、脾胃虚弱,寒热错杂,症见脘腹痞胀,恶食懒倦,大便不畅者
E、脾胃虚弱,痰浊内阻,症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苔腻脉滑者
5、《伤寒论》原著中,半夏泻心汤证的成因是
A、桂枝汤证过汗
B、桂枝汤证误下
C、小承气汤误下
D、小柴胡汤证误下
E、大承气汤证应下失下
6、四逆散的组成药物中不包括
A、柴胡
B、陈皮
C、枳实
D、芍药
E、炙甘草
7、功用为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的方剂是
A、四逆散
B、逍遥散
C、达原饮
D、痛泻要方
E、大柴胡汤
8、逍遥散所主证候的病机要点是
A、阴虚肝郁,横犯脾胃
B、肝血不足,疏泄失常
C、肝气郁滞,耗伤阴血
D、肝郁血虚,脾失健运
E、营血虚滞,肝失疏泄
9、四逆散所主证候的病因病机是
A、实邪闭阻,抑遏阳气
B、气机不畅,阳气内郁
C、血虚受寒,寒客经脉
D、少阴阳虚,阴寒上逆
E、肾阳衰微,阴寒内盛
10、逍遥散中配伍薄荷的用意是
A、散结除痞
B、疏郁透邪
C、散肝舒脾
D、清利头目
E、疏肝散热
11、小柴胡汤的组成是
A、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炙甘草、大枣
B、柴胡、黄连、半夏、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
C、柴胡、黄芩、半夏、枳实、干姜、人参、炙甘草
D、柴胡、黄芩、黄芪、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
E、柴胡、黄芩、干姜、人参、茯苓、炙甘草、大枣
12、蒿芩清胆汤的功用是
A、疏肝解郁,益血健脾
B、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C、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D、清热利湿,逐瘀退黄
E、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13、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是
A、四逆散
B、逍遥散
C、大柴胡汤
D、小柴胡汤
E、半夏泻心汤
14、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均属于小柴胡汤主治病证的临床表现
A、往来寒热
B、心烦喜呕
C、胸胁苦满
D、泄利下重
E、口苦咽干目眩
二、B
1、A.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B.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C.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D.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E.和解少阳,内泻结热
<1> 、逍遥散的功用是
A B C D E
<2> 、四逆散的功用是
A B C D E
2、A.逍遥散
B.四逆散
C.一贯煎
D.痛泻要方
E.柴胡疏肝散
<1> 、两胁作痛,头痛目眩,月经不调,乳房作胀,神疲食少,脉弦而虚者。
治宜选用
A B C D E
<2> 、胁肋胀闷,脘腹疼痛,手足不温,脉弦者。
治宜选用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半夏泻心汤的功用是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该题针对“和解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和解剂使用时需注意:
(1)临床依据病证不同,应分别选用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的治法与方剂。
(2)和解剂组方配伍较为独特,既祛邪又扶正,既透表又清里,既疏肝又治脾,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性
质平和,作用和缓,照顾全面,所以应用范围较广,主治病证较为复杂。
然而,该法毕竟以祛邪为主,纯虚证不宜使用,纯实证者亦不可选用,以免贻误病情。
(3)凡外邪在表,未入少阳者;邪已入里,阳明热盛者,均不宜使用和解剂。
【该题针对“和解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半夏泻心汤组成为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炙甘草。
方歌: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草枣人参行;辛开苦降消痞满,治在调阳与和阴。
小柴胡汤组成是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
方歌: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二方共有的药物包括半夏、黄芩、人参、大枣和炙甘草。
故选E。
【该题针对“和解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半夏泻心汤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症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该题针对“和解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半夏泻心汤证的形成,在于少阳证误用下法,损伤了脾胃之气,少阳邪热乘虚内犯,以致寒热错杂,气机痞塞而成,表现为“但满而不痛”。
【该题针对“和解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四逆散的组成为炙甘草、枳实、柴胡、芍药。
方歌: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
【该题针对“和解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四逆散的功用为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该题针对“和解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逍遥散所治病证主因肝郁不舒,营血不足,脾气虚弱所致。
【该题针对“和解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四逆散病证,因外邪传经入里,气机为之郁遏不疏,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
【该题针对“和解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逍遥散中配少许薄荷,疏散肝经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遏之热。
【该题针对“和解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小柴胡汤组成为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
方歌: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百病此方宗。
【该题针对“和解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蒿芩清胆汤的功用是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该题针对“和解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1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小柴胡汤是治疗伤寒少阳证的基础方,又是和解少阳法的代表方。
临床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
【该题针对“和解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1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小柴胡汤主治:(1)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之伤寒少阳证;(2)妇人中风,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之热入血室证;(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泄利下重为四逆散证之一。
【该题针对“和解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B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逍遥散的功用是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该题针对“和解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四逆散的功用是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该题针对“和解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逍遥散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
【该题针对“和解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此症状表现考虑为肝郁厥逆证,方选四逆散。
【该题针对“和解剂”知识点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