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说课稿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

(3)如果我想制作一个统计图,使它能钞反映2014年各大洲人口的具体情况,你认为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
3.教材第103页第7即,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订正.
4.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小结:折线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表示出数盘陋着时间的变化趋势.相对来说,这里用折线统计图更合适一些。
2.学习教材第98页例2第(2)(3)组数据.(课件出示)
我们还对绿荫小学的树木进行了其他方面的统计.请仔细阅读统计表信息,它们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试着在练习纸上画一画.
比・比:你认为哪种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表达统计表中的信息?
3.巩固应用,柘展提高
1.教材第99页“做•做Z
<D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2)交流反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统计图(Ur以用条形统计图完成,也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完成)。
引导比较:用向形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考考你:选择最合适的统W图。
(1)如果我想制作一个统计图,使它能第清晰地反映世界人口从1957—2014年的变化情况,你认为选择吸;种统计图最合适?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
1.情境创设,褐示课题
1.复习崩形统计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凰膨统计图,你对它了解了多少?
预设:它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师:你还学过了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点击出现相关内容.
<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趋势•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课件

第七单元 扇形统计图
第3课时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探究新知
中国队在第23届至第30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 得金牌数统计如下:
我国获得金牌数可以用哪种统计图表示?各表 示哪些情况?
统计表中的金牌数可以用条 形统计图表示……
练一练
(教材P89 T1)
1.下表是某商店一个星期每天的营业额。
自己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数据。
某商店一个星期每天的营业额统计图
(教材P89 T2)
2.下面是某食品厂2012年上半年生产50克包装的火腿 肠的记录。
1880
用合适的统计图反应食品厂上半年的生产情况。
1880
某食品厂2012年上半年生产50克包装的火腿肠的记录统计图 产量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谢谢!
各届获得的金牌数还可以用 折线统计图表示……
讨论:这一组数据能不能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与整体的百分比, 各届金牌数用百分数表示意义不大。
(1)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中国队获得 金牌数各有什么优点?
试着给这两幅统计图标上名称。 (2)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时,各有什么 特点?
条形统计图 表示数据多少时,直观、具体、清楚。
折线统计图 表示数据变化时直观、形象。
表示下面事物中的数据用哪种统计图比较合适? 说明理由。 (1)某城市2010年至2014年的小学在校生人数。
条形统计图
(2)某商场一年中各月份空调机销售量的变化情况。
折线统计图 (3)某汽车制造厂一年中每个季度的
(新)冀教版数学六上《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推荐)

第2课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8、89页。
◆教学提示条形统计图分为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它可以直观反映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也可以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它可以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选择统计图,讨论统计图特征,并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过程。
2.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3.进一步了解不同的统计图在表示数据中的作用,认识到学习各种统计图的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难点经历读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过程,利用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生准备:直尺,铅笔,统计图绘画纸每人一张。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投影出示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
师:这五位朋友大家很熟悉吧,见到他们你想到了什么?生:2008年北京奥运会。
2.师生谈话交流2008年奥运会即第29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幕时间和我国获得的奖牌情况。
3.课件出示历届我国金牌成绩情况。
师:观察表格,你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生:第29届我国的金牌数最多,是51枚。
生:第24届我国的金牌数最少,是5枚。
生:从第23届至第30届我国的金牌数量整体上是上升的趋势。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表扬)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事件引入,使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师:如果用一种统计图来表示这张统计表中的数据,你认为用什么统计图比较好?为什么?生1:选择条形统计图,因为用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表示出每届奥运会中国队获得的金牌数。
生2:选择折线统计图,因为用折线统计图可以反映出从第23—30届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数的变化情况。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

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
标题: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
引言概述:
统计图是数据可视化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数据的含义。
在选择统计图时,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本文将从数据类型、数据分布、比较和关联、时间序列和地理位置等方面分析统计图的选择原则。
一、数据类型
1.1 数据类型的分类
1.2 适用于不同数据类型的统计图
1.3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达数据类型的特点
二、数据分布
2.1 数据分布的类型
2.2 适用于不同数据分布的统计图
2.3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三、比较和关联
3.1 比较和关联的目的
3.2 适用于比较和关联的统计图
3.3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比较和关联分析
四、时间序列
4.1 时间序列数据的特点
4.2 适用于时间序列数据的统计图
4.3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展示时间序列数据的变化趋势
五、地理位置
5.1 地理位置信息的重要性
5.2 适用于地理位置信息的统计图
5.3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展示地理位置数据的分布情况
结论: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能够更好地展示数据的特点和含义,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数据。
在选择统计图时,需要考虑数据类型、数据分布、比较和关联、时间序列和地理位置等因素,以确保图表能够清晰地传达所需信息。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达数据。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第五章统计与概率课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掌握条形图、折线图、环形图等图表的制作方法和应用范围。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统计图有哪些,分析怎样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学习制作折线图和环形图。
2.难点:让学生理解不同的数据类型适用于不同的统计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1、教师问:在我们生活中,什么是“数据”?2、学生回答:就是反映某种事物的数字、文字或符号等。
3、教师继续问:那么我们看到一堆数字,应该怎么处理呢?4、学生回答:通过统计图形更直观的了解数据。
5、教师解释:是的,你们说的太好了。
我们如何选择不同的统计图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课堂讲解1、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几类常见的统计图。
2、教师解释:条形图适用于比较不同数据之间的差异和变化趋势。
3、教师解释:折线图适用于展示变化趋势。
4、教师解释:饼图或环形图适用于展示比例或占比。
三、练习与讨论1、教师出示几道题目,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进行制作。
例如:小明家里的每个成员一周所用餐费(元)如下,根据下面数据,该用哪种图表来表示合适?2、学生分组参与讨论,讲解自己选择的统计图,并进行展示。
四、课堂总结1、教师再次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进行了实际操作练习。
2、教师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又有什么收获?3、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与认识。
五、作业布置1、请同学们自行选择一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并制作,要求图表美观。
2、课外探究:请同学们在生活中寻找不同的数据,并根据数据选择合适的图表进行展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不同的统计图有哪些,更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

第2课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例2和第4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4题。
教学目标:1. 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 能根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与统计的目的和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的信息。
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目前我们学习了哪此统计图?这三种统计图有哪些特征?2. 导入新课。
小宇收集了六年级一班的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情况,他分别制成了下面三幅统计(出示)你知道小宇为什么用了3个不同的统计图来进行统计?(引发学生思考)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统计图的知识——合理选择统计图(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1. 初步理解思考:(1)这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什么?(2)从这三幅统计图中,能分别一眼看出什么?统计图1要反应六一班阅读各种课外书与总量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用扇形统计图的统计;统计图2不仅要反应六一班下半年每个月阅读课外书的数量,还要体现每个月阅读课外书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因此要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统计图3只要统计六一班学生平均每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所以用了条形统计图。
进一步提问:今后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呢?2. 分析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例2下面的3个问题。
(1)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六年级一班同学比较喜欢哪一种课外书?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下半年各月阅读本数的变化情况?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阅读课外书时间的多少?(2)你还能从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3.小结:回顾刚才的学习,思考:怎么根据需要选择统计图呢?4. 巩固应用。
(出示第4页的练一练。
)三、全课总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一第4题四、课堂小结:你认为本节课你自己表现得怎么样?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可以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根据统计的的需要和统计图的特点两方面结合进行选择。
数学《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

数学《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第一章:统计图的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使学生能够分辨不同类型的统计图。
1.2 教学内容:统计图的定义和分类。
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特点和用途。
1.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展示不同类型的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1.4 教学活动:引入统计图的概念,解释其在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
展示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如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每种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给定的数据集。
第二章:条形图的应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条形图的绘制方法和解读技巧。
使学生能够利用条形图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2.2 教学内容:条形图的绘制步骤。
条形图的解读方法和注意事项。
2.3 教学方法:讲解条形图的绘制步骤,结合实例进行演示。
练习解读条形图,提供实际数据进行分析。
2.4 教学活动:讲解条形图的绘制步骤,包括确定坐标轴、绘制条形等。
提供实际数据集,让学生绘制条形图并进行解读。
讨论条形图的注意事项,如标签清晰、坐标轴范围合适等。
第三章:折线图的绘制和解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折线图的概念和特点。
使学生能够绘制和解读折线图。
3.2 教学内容:折线图的定义和特点。
折线图的绘制方法。
折线图的解读技巧。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展示折线图的特点和用途。
讲解折线图的绘制方法,结合练习进行巩固。
3.4 教学活动:引入折线图的概念,解释其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讲解折线图的绘制方法,包括确定坐标轴、连接数据点等。
提供实际数据集,让学生绘制折线图并进行解读。
第四章:饼图的绘制和解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饼图的概念和作用。
使学生能够绘制和解读饼图。
4.2 教学内容:饼图的定义和作用。
饼图的绘制方法。
饼图的解读技巧。
4.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展示饼图的特点和用途。
讲解饼图的绘制方法,结合练习进行巩固。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数学教案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不同统计图(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的特点和用途。
2. 学生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的统计图,培养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沟通和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和统计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理解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对数据和统计信息的敏感性。
二、教学内容:1. 统计图的分类和特点: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2.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最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
2. 学生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不同统计图的正确方法。
2. 学生能够根据复杂的数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四、教学准备:教具:1. 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示例。
2. 数据集或学生自己收集的数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引起学生对统计图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新课:教师介绍不同统计图的分类和特点,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3. 实践练习:教师提供一些数据集或让学生自己收集数据,学生分组合作,尝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分享自己选择的统计图和原因,互相交流和学习。
5. 总结与评价: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选择合适统计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六、教学活动:1.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数据集,尝试使用不同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并解释选择该统计图的原因。
2. 小组展示: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展示,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统计图和使用方法,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和意见。
冀教版统计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统计说课稿说教材一、说课内容:二年级下册55-58页。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及意义: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开始学习简单的分类整理,初步认识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本课继续学习统计,以整理随机出现的简单数据为主要内容,并把经过整理的数据填进简单的统计表。
在统计过程中,让学生学到一些比较容易的统计方法,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2、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中描述简单数据。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可以用一格表示1个单位。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说教法和学法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线索。
本节课的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诱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新课。
二、合作学习,研创知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弗赖登塔尔说过:学生学习是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教师设计一些探索性、合作性活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研究知识,“创造”知识。
引导学生产生教材上已有的和教材没有的多种统计方法,并在研究和“创造”知识的过程中体会与比较。
三、活动体验,运用知识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知识源于活动,没有主体对客体的活动,就不可能产生反映和认识。
教师还设计了“统计小组同学的铅笔”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实践和游戏活动中,运用和巩固知识、发展和深化知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说教学程序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谈话:你们每天是怎么来上学的? (让学生谈一谈)2、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
第2课时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教案

第2课时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内容:教材第98页例2及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将三种统计图进行系统的复习,知道每种统计图的不同作用,并能够根据实际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使用。
2.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活动,经历统计图辨析的过程,增强统计观念。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统计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统计的价值。
教学重点:辨析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课件出示三种统计图,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量;折线统计图不仅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2.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
(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例2,组织学生仔细阅读统计表信息。
思考:这三张统计表在统计侧重点上有什么不同?第一张表关注总量的变化;第二张表关注各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第三张表关注数量的多少。
2.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这三组数据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更合适。
(1)第一张表:要表示出数量的变化,你认为选择哪种统计图更好?小组内按选择的类型绘制统计图。
会有两种情况: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这两种统计图都能达到目的,讨论交流哪种能更直观地表达数量的变化趋势。
(2)组织学生探究第二张表的绘制。
会有两种选择: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讨论:哪种统计图能更直观地表达统计表中的信息?扇形统计图能更直观地反映出各种树木的数量和树木总量之间的关系。
当需要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时,选择扇形统计图更合适。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
一、教学内容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统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复习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学习根据数据类型和分析需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3.实践操作:小组合作,根据不同情境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
3.数学表达: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交流素养;
4.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面对复杂情境时运用数学工具进行问题解决的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场景;
-学会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分析需求选择合适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计图;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中,有些学生较为内向,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在难点解析部分,我发现通过举例和比较的方式,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根据数据特点和分析需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这一点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认识到,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这个概念有着很好的接受度。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他们能够较快地理解统计图在实际中的应用。在理论介绍环节,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这让我意识到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细致地解释这些概念。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教学设计一等奖《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教学设计一等奖学习目标:1.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体会统计图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统计的实用价值,培养统计意识,提高统计能力。
学习重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学习难点:区别不同统计图的应用范围。
学法指导:1.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自学时要找出疑难问题,课上与同伴交流。
2.展示时要结合合作学习时得出结论的过程及方法展示。
自主预习1.()、()、()是三种常用的统计图。
2.认真阅读教材98-99页内容。
思考:这几组数据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更合适?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1)观察统计表中的信息。
(2)确定所画统计图要反映的信息。
(3)结合各种统计图的'特点选择统计图。
(4)绘制统计图。
解决问题(2)(1)观察统计表中的信息。
(2)确定所画统计图要反映的信息。
(3)结合各种统计图的特点选择统计图。
(4)绘制统计图。
解决问题(3)(1)观察统计表中的信息。
(2)确定所画统计图要反映的信息。
(3)结合各种统计图的特点选择统计图。
(4)绘制统计图。
归纳总结:用统计图表示数据,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1)要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时,选用();(2)既要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时,选用();要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时,选用()达标测评1.教材99页做一做。
2.填空。
(1)要表示一个高烧病人的体温情况,应绘制()统计图。
(2)要描述某村副业收入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应绘制()统计图。
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99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
2、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功能。
数学《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

数学《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展示。
1.2 教学内容统计图的定义和分类。
统计图的作用和适用场景。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的统计图,理解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通过实例展示,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展示。
第二章:条形统计图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让学生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展示和分析数据。
2.2 教学内容条形统计图的定义和绘制方法。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绘制条形统计图,并展示和分析数据。
第三章:折线统计图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让学生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展示和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3.2 教学内容折线统计图的定义和绘制方法。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绘制折线统计图,并展示和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第四章:饼图统计图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饼图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让学生能够通过饼图统计图展示和分析数据的占比情况。
4.2 教学内容饼图统计图的定义和绘制方法。
饼图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4.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饼图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绘制饼图统计图,并展示和分析数据的占比情况。
第五章:实践与拓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展示和分析。
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提高选择和运用统计图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展示和分析。
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选择和运用统计图的能力。
5.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引导,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展示和分析。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扇形统计图研讨说课复习课件

读作:摄氏
度
每一个小格代表1℃
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 温度的分界线
0℃以上是零上温度
0℃以下是零下温度
再看温度计每 格代表的温度
10℃
水银柱对准哪个刻度, 温度就是几摄氏度
℃表示摄氏温度, ℉表示华氏温度。 我国用的是摄氏温度。
摄氏温度、华氏温度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人体温度的变化一般在35℃到42℃之间。 10摄氏度等于华氏多少度?
9 32+ ×10=50( ℉)
5 答:10摄氏度等于50℉。
读出下面温度计上的温度。
10℃
0℃
-5℃
-10℃
10℃
0℃
-5℃
-10℃
观察以上四个温度,-10℃和-5℃都是比0℃低的温度。
在数学中,像-10和-5这样的数叫做负数,“-”是负号。
负数都是比0小的数。
-10读作负10,-5读作负5 。 请你写出几个负数,并读给大家听。
-35 <○ 2
负数一定小于正数
2 >○ -3
正数一定大于负数
1 ○> -100
正数一定大于负数
-90 <○ 0
负数一定小于0
29 ○> -29
正数一定大于负数
3.明辨是非。
(1)在直线上,0右边的数都大于0和0左边的数。 (√)
(2)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
(3)负数都小于0 。
(√ )Βιβλιοθήκη (4)在-4和-6之间只有一个负数-5 。
六年级数学·上 新课标[冀教] 第7单元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课件
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哪几种统计图吗?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中国队在第23届 至第30届国际奥林匹克 运动会上获得金牌数统 计如右: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案

第2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内容】教材第88~89页。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读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过程。
2.进一步体验统计图的作用,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统计图表示和交流。
数学思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问题解决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来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情感态度在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难点:经历读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过程,利用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情境导入1.谈话:根据小红一天的体温情况,老师制作了此表。
时间3时6时9时12时15时18时21时24时体温(℃)36.6 36.8 36.9 37 37.6 37.3 36.9 36.72.提出问题:师:观察这张统计表,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学生观察后交流)生:小红15时的体温最高,是37.6℃,3时的体温最低,是36.6℃。
生:我发现了小红9时和21时的体温一样,是36.9℃。
3.提出挑战:师:学习要取得进步,就要挑战自己,大家想挑战自己吗?能想个办法,把小红一天的体温情况直观表示出来吗?生:可以画条形统计图。
师:同学们能想到这一点,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现在就请大家试着在准备的绘画纸上绘制出来吧!同桌两人一组,大家可根据绘画纸的大小决定每格表示的温度是多少,教师巡视,可向学生强调横轴应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及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师:大家绘制的条形统计图,能直接看出什么?生:小红的体温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师:除了条形统计图,我们还可以换一种方式,折线统计图。
(出示在条形统计图上描点、连线的过程,并把条形统计图隐去,变成折线统计图)师:在这幅统计图中,横轴表示的是什么,纵轴表示的是什么,小红的体温在这幅图上能找到吗,谁来给大家说一说?生:横轴表示的是时间,纵轴表示的是体温,我们都可以找到。
数学《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

数学《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第一章:统计图的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让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的统计图。
让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1.2 教学内容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1.3 教学步骤1.3.1 引入统计图的概念通过实例展示统计图的作用,如人口普查数据的可视化。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统计图来更好地理解数据。
1.3.2 介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展示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统计图的例子。
解释每种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1.3.3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的数据集。
引导学生根据数据的特点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1.4 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数据集,尝试制作并解释一张统计图。
第二章:条形图的制作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制作条形图的方法。
让学生能够解读条形图中的信息。
2.2 教学内容条形图的制作方法。
如何解读条形图中的信息。
2.3 教学步骤2.3.1 介绍条形图的制作方法演示如何使用软件或手工制作条形图。
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标签的清晰、图例的准确等。
2.3.2 解读条形图中的信息让学生观察一张已制作的条形图。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条形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2.4 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数据集,制作一张条形图,并解读其中的信息。
第三章:折线图的制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制作折线图的方法。
让学生能够解读折线图中的信息。
3.2 教学内容折线图的制作方法。
如何解读折线图中的信息。
3.3 教学步骤3.3.1 介绍折线图的制作方法演示如何使用软件或手工制作折线图。
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坐标轴的标定、曲线的平滑等。
3.3.2 解读折线图中的信息让学生观察一张已制作的折线图。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折线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3.4 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数据集,制作一张折线图,并解读其中的信息。
第四章:饼图的制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制作饼图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设计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设计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设计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设计篇一: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将三种统计图进行系统的复习,知道每种统计图的不同作用,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使用。
2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活动,经历统计图辨析的过程,点和作用,增强统计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统计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统计的价值。
2.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辨析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2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4.标签教学过程1 回顾旧知1、某校六年级有120人,英语竞赛中优秀的有24人,占六年级学生的(20)%,若制成扇形统计图,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 72 )°。
2、下图是王大妈批发的三种蔬菜。
其中茄子的千克数是三种蔬菜总量的(40 )%。
黄瓜的千克数是西红柿的(50 )%。
其中,茄子是32千克,黄瓜是(16 )千克。
3、下图是某班一次数学考试成绩统计图。
已知不及格的有3人。
请你算出各种成绩的人数填入统计表内。
2 探究新知一、比例的意义1、出示情境图例2、下面几组数据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更合适?(1)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表。
(2)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
(3) 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
2、小组分工合作,完成统计图的绘制任务。
同的能够时思考一下,为什么你要绘制这样的统计图?3、小组汇报。
(1)第一个统计表。
预设:1、学生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师:为什么你们组选择条形统计图?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可以看到每一年树木总量,也可以根据条形的高低大致看出变化趋势。
预设:2、学生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师:你们又是怎么想的?生: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变化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7章第二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对这节课内容进行一个简短的汇报。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7章第二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内容,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体会适当选择统计图表对描述实际问题的作用,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在前面学习过有关统计图表的知识,对三种统计图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知,会画三种统计图,但是对于究竟如何选取适当的统计图去说明一些具体实际问题还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对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有一定的认识。
3、教材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研读和学生学情的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的要求,特将本节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来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难点:经历读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过程,利用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教材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读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过程。
2、进一步体验统计图的作用,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统计图来表示和交流。
(二)数学与思考:
理解区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三)问题解决:
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来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四)情感态度:
在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三、教学方法分析
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
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出统计。
投影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吸引学生兴趣,并引出课本上“中国队第23届至29届奥运会获得金牌统计表”鼓励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表格,并说出能从图中获取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事件引入,使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然后提出问题:如果让用一种统计图来表示统计表中的数据,应该选择什么统计图?引导学生自主讨论,说出选择的结果及理由。
在学生回答问题中要有意识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入手。
通过讨论导入课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二)合作学习。
通过课件展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观察
两个统计图,从图中可以发现什么。
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在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比两个统计图特点。
然后出示教材89页说一说,让学生讨论交流,得出两种统计图各有什么优点,从而得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时的特点。
最后课件出示议一议中的问题,让学生做出选择,并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加深队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特征的认识。
(三)学以致用。
完成教材89页练一练,让学生自己选择统计图,亲自动手制作,在学生展示时说出自己选择的统计图表示数据的优势。
(四)课堂小结
总结这一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总结,看看这节课自己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达到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见解,不足之处还望批评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