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课件
合集下载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PPT课件
生产关系在西欧农村的主要体现是( )
A.农村商品经济产生
B.租地农场的出现
B
C.自然经济的瓦解
D.市民阶层的出现
2.16世纪初,英国一家呢绒生产厂出现了纺织工、梳毛工、修整工和
染色工等不同的工种,不同工种之间进行有序的分工、合作、生产。
此段描述反映了16世纪英国( )
A.手工工场兴起 C.近代工厂出现
中世纪晚期,手工业发展出现怎样的趋势?
材料一 :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农村中,农业和农村家庭手工业是结合在一起
的……。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家产品庭本手来工是作供坊农民家庭自身消费的,但为了筹集购
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钱,农民也在集市上出售一部分自制手工业品。 ——《厉以宁讲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城市中的手工作坊分主散拥的有手私有工的工生场产资料,分散经营,以本人的手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工场手工业时期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资1 本原始积累时期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பைடு நூலகம்
3
15世纪
1765年
1870年
20世纪初
中世纪封建制度导致国家分裂 城市兴起 基督教世界掩盖了民族的特性 结束割据
国家观念、民族意识淡薄
专制王权国家 国王 臣民 专制 个人
近代民族国家 国家 公民 民主 民族
政治的能力和意愿带入国会发挥作用,加快了近代国家民主政治的形成。 ——庞兹《中世纪城市》
小结
西
农业:租地农场
欧 新的生产与
经 经营方式 手工业:手工工场
济
出现了雇佣关系, 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与
促
社
进
会
的 新的阶级 农村:富裕的农民、骑士、乡绅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课件
时间: 11世纪
变化:
参与者: 结果:
新垦区与旧庄园彼此不相干,就像两个不同 的世界一样。居民几乎全部都是自由农民, 新垦区的治理模式不是人的依附关系。
一、西欧经济的发展 (土地的变化) 1.背景 (2)农奴摆脱领主人身束缚 方式1: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
农奴
自由农民
方式2:缴纳迁徙税
一、西欧经济的发展 (土地的变化)
(1)时间 (2)变化
(3)影响
二、西欧社会的发展 (农民的变化)
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 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思考:根据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关于西欧城市发展的信息?
(1)城市:市民阶层崛起 (2)影响: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 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近代史:16世纪初——19世纪末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西欧经济和 社会的发展
(经济基础) 富裕农民 市民阶层
资 本 主
(政治基础)
义
走向
的
近代
文艺复兴
(思想基础)
产
生
新航路开辟
资本原始积累
和
早期殖民扩张
(经济动力)
发 展
第四单元:走向近代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Leabharlann 土地的变化农民的变化
一、西欧经济的发展 (土地的变化) 1.背景 (1)开展垦殖运动
二、西欧社会的发展 (农民的变化)
有的富裕农民原先是某庄园的庄头,负 责替领主管理庄园生产和其他事务。他们有 较强的管理能力,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 由于农业发展、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农 民向领主缴纳货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货币 成为物品交换、赎买劳役、缴纳税费的主要 媒介,货币地租量被习惯法固定下来。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在财富普遍积累的基础 上,一批富裕农民脱颖而出。他们是土地市 场的重要参与者。
变化:
参与者: 结果:
新垦区与旧庄园彼此不相干,就像两个不同 的世界一样。居民几乎全部都是自由农民, 新垦区的治理模式不是人的依附关系。
一、西欧经济的发展 (土地的变化) 1.背景 (2)农奴摆脱领主人身束缚 方式1: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
农奴
自由农民
方式2:缴纳迁徙税
一、西欧经济的发展 (土地的变化)
(1)时间 (2)变化
(3)影响
二、西欧社会的发展 (农民的变化)
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 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思考:根据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关于西欧城市发展的信息?
(1)城市:市民阶层崛起 (2)影响: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 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近代史:16世纪初——19世纪末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西欧经济和 社会的发展
(经济基础) 富裕农民 市民阶层
资 本 主
(政治基础)
义
走向
的
近代
文艺复兴
(思想基础)
产
生
新航路开辟
资本原始积累
和
早期殖民扩张
(经济动力)
发 展
第四单元:走向近代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Leabharlann 土地的变化农民的变化
一、西欧经济的发展 (土地的变化) 1.背景 (1)开展垦殖运动
二、西欧社会的发展 (农民的变化)
有的富裕农民原先是某庄园的庄头,负 责替领主管理庄园生产和其他事务。他们有 较强的管理能力,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 由于农业发展、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农 民向领主缴纳货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货币 成为物品交换、赎买劳役、缴纳税费的主要 媒介,货币地租量被习惯法固定下来。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在财富普遍积累的基础 上,一批富裕农民脱颖而出。他们是土地市 场的重要参与者。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ppt(32张PPT)
手工作坊——分散的手工工场——集中的手工工场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61页最后一段,概括手工工场的特征:
材料一: 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
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
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
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A
11、法王腓力二世在市民的支持下,获得英国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
并将佛兰德尔地区置于法国控制之下。这说明了( ) A. 市民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B. 市民受王室、教会“特许状”的保护 C. 阶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D. 市民经济实力很强
13、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
阅读材料,概括手工工场的特征.
雇佣关系出现,
(新“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
租地农场
农场主提供土 地和生产工具
农场主雇佣 农民
农产品面向 市场
手工工场
工场主提供原 料和生产工具
工场主雇佣 工人
手工业品面 向市场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 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 整体面貌。
(一)西欧农村的变化
11世纪前后,西欧社会相对趋 于稳定,人口持续增长。10501350年间,欧洲人口增加了3倍。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原有的庄园 所拥有的土地己不足以供所有人 使用,庄园中出现许多无地或少 地的人,流浪汉增加。
垦殖运动
(一)西欧农村的变化: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出现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61页最后一段,概括手工工场的特征:
材料一: 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
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
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
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A
11、法王腓力二世在市民的支持下,获得英国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
并将佛兰德尔地区置于法国控制之下。这说明了( ) A. 市民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B. 市民受王室、教会“特许状”的保护 C. 阶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D. 市民经济实力很强
13、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
阅读材料,概括手工工场的特征.
雇佣关系出现,
(新“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
租地农场
农场主提供土 地和生产工具
农场主雇佣 农民
农产品面向 市场
手工工场
工场主提供原 料和生产工具
工场主雇佣 工人
手工业品面 向市场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 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 整体面貌。
(一)西欧农村的变化
11世纪前后,西欧社会相对趋 于稳定,人口持续增长。10501350年间,欧洲人口增加了3倍。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原有的庄园 所拥有的土地己不足以供所有人 使用,庄园中出现许多无地或少 地的人,流浪汉增加。
垦殖运动
(一)西欧农村的变化: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出现
人教部编版上册九年级历史13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共18张课件
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这说明 中世纪末期西欧租地农场的性质是
A.封建主义性质 B.资本主义性质 C.殖民主义性质 D.共产主义性质
3、手工工场是中世纪晚期在西欧出现的 一种工业生产组织,以下表述符合其特点 的是
A.手工工场只出现在城市 B.生产效率和生产规模都比不上手工作 坊
C.全家在一起共同生产,没有明显的分 工,工作场地也很小 D.工场主是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不 再进行全过程的生产
资本主义性质
渐变——从庄园制度到租地农场
垦殖运动 农奴逃亡 城市兴起 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法律的规范 ……
联动——从家庭作坊到手工工场
材料一 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农村中,农业和农村家庭手工业是结合
在一起的…家…庭。手农工村家作庭坊手工业的产品本来是供农民家庭自身消费
的一,部但分为自了制筹手集工购业买品生。产资料和生活—手资—工料《的厉工钱以场,宁农讲的民欧也特洲在经点集济市史上》出售
——《世界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思想中:世纪城市逐渐造经就济了:一个中间阶政级治(:市民阶
级)。文正艺是复市兴民阶级的探财寻富新拥航有路、职业经资历本、主受义教制育度程度
和其在城市中已有的政治管理经验和民主理念与实践,使
他们成长为可以与贵族相匹敌的显要阶级,他们将这种进
行民主政治的能力和意愿带入国会发挥作用,加快了近代
国家民主政治的形成。
——庞兹《中世纪城市》
对照——中国的“迟滞”
在欧亚大陆长达千年的中世纪历史上,最惊 人、最重要的发展是西欧从贫穷的、默默无闻的 状态中崛起。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的这一时期的 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 我们已经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 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 自身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
A.封建主义性质 B.资本主义性质 C.殖民主义性质 D.共产主义性质
3、手工工场是中世纪晚期在西欧出现的 一种工业生产组织,以下表述符合其特点 的是
A.手工工场只出现在城市 B.生产效率和生产规模都比不上手工作 坊
C.全家在一起共同生产,没有明显的分 工,工作场地也很小 D.工场主是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不 再进行全过程的生产
资本主义性质
渐变——从庄园制度到租地农场
垦殖运动 农奴逃亡 城市兴起 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法律的规范 ……
联动——从家庭作坊到手工工场
材料一 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农村中,农业和农村家庭手工业是结合
在一起的…家…庭。手农工村家作庭坊手工业的产品本来是供农民家庭自身消费
的一,部但分为自了制筹手集工购业买品生。产资料和生活—手资—工料《的厉工钱以场,宁农讲的民欧也特洲在经点集济市史上》出售
——《世界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思想中:世纪城市逐渐造经就济了:一个中间阶政级治(:市民阶
级)。文正艺是复市兴民阶级的探财寻富新拥航有路、职业经资历本、主受义教制育度程度
和其在城市中已有的政治管理经验和民主理念与实践,使
他们成长为可以与贵族相匹敌的显要阶级,他们将这种进
行民主政治的能力和意愿带入国会发挥作用,加快了近代
国家民主政治的形成。
——庞兹《中世纪城市》
对照——中国的“迟滞”
在欧亚大陆长达千年的中世纪历史上,最惊 人、最重要的发展是西欧从贫穷的、默默无闻的 状态中崛起。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的这一时期的 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 我们已经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 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 自身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精品课件(共29张PPT)
13、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农业 经济
手工业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庄园
农村 社会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 人口增加: 地租形式:劳役地租→货币地租 新垦区与旧庄园彼此不相干,就像两个不同 领主拥有土地,自主经营, 1、背景 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支配者,成了 11世纪前后,西欧社会相对趋于稳定,人口 领主出租土地,收取 形成雇工阶层,即自由劳动力 的世界一样。居民几乎全部都是自由农民, 11世纪以后 时间: 生产力发展)获得土地全部收入 (1)垦殖运动出现 (人口增加、 持续增长。 1050-1350 年间,欧洲人口增加 租金,不再经营管理。 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 新垦区的治理模式不是人的的依附关系,不 了3倍。随着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原有的庄 (2)庄园的衰落和瓦解 货币取 需要交纳捐税,他们只需缴纳一笔资金,就 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 园所拥有的土地己不足以供所有人使用,庄 可以获得耕地和获得房屋的居住权。 新垦区 代土地 有的垦殖由领主组织,多数是农民自发开垦 参与者: 雇佣农民 2、建立 14世纪中叶以后 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 园中出现许多无地或少地的人,流浪汉增加。 对附近的庄园农奴颇具吸引力。 租地农场主 1150年道恩 成为农 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 富裕农民承租、购买土地, 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 领主 斯修道院有 36 人, 100 年后增加到1248人。 3、特点 村生产 生产者。 雇佣农民,成为农场主。 生产力发展: —— 亨利 · 皮朗 《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 农业资本家 系 ” 人口增加、生产力发展 原因、条件: 方式的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 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农产品推向市场。
雇佣关系、面向市场生产
农业:租地农场
农业 经济
手工业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庄园
农村 社会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 人口增加: 地租形式:劳役地租→货币地租 新垦区与旧庄园彼此不相干,就像两个不同 领主拥有土地,自主经营, 1、背景 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支配者,成了 11世纪前后,西欧社会相对趋于稳定,人口 领主出租土地,收取 形成雇工阶层,即自由劳动力 的世界一样。居民几乎全部都是自由农民, 11世纪以后 时间: 生产力发展)获得土地全部收入 (1)垦殖运动出现 (人口增加、 持续增长。 1050-1350 年间,欧洲人口增加 租金,不再经营管理。 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 新垦区的治理模式不是人的的依附关系,不 了3倍。随着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原有的庄 (2)庄园的衰落和瓦解 货币取 需要交纳捐税,他们只需缴纳一笔资金,就 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 园所拥有的土地己不足以供所有人使用,庄 可以获得耕地和获得房屋的居住权。 新垦区 代土地 有的垦殖由领主组织,多数是农民自发开垦 参与者: 雇佣农民 2、建立 14世纪中叶以后 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 园中出现许多无地或少地的人,流浪汉增加。 对附近的庄园农奴颇具吸引力。 租地农场主 1150年道恩 成为农 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 富裕农民承租、购买土地, 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 领主 斯修道院有 36 人, 100 年后增加到1248人。 3、特点 村生产 生产者。 雇佣农民,成为农场主。 生产力发展: —— 亨利 · 皮朗 《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 农业资本家 系 ” 人口增加、生产力发展 原因、条件: 方式的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 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农产品推向市场。
雇佣关系、面向市场生产
农业:租地农场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24张PPT)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河源温等《图说中世纪生活史》
③农业生产工具得到了提高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一)农业:租地农场的出现 1.背景 阅读材料,概括十一世纪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什么变化。应该
如何应对新变化?
材料四:12世纪,法国只有约1/2、德国只有1/3、英格兰只有1/5的土 地得到耕种,其余的都是森林、沼泽和荒地。
合作
探究
租地农场有何特点?
材料一: 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
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
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马克思
材料二:阅读材①料并领结主合或教富材裕内农容,民完把成土表地格集中;
项目② 出现了劳动雇佣关庄系园;制度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一)农业:租地农场的出现 1.背景 阅读材料,概括十一世纪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什么变化。应该
如何应对新变化?
材料一:据欧洲经济史学家统计,公元7世纪中叶欧洲人口为1800 万,11世纪为3850万,增长到2倍以上不列颠列岛人口增长到4倍。 在这段时期内,第一次出现2万人以上的城市。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2.城市——市民阶层
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 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富商 巨贾还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 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他们与贵族联 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 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 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合作探究 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对之后的欧洲产生怎样的影响?
——侯建新《圈地运动的先声:中世纪西欧大垦荒》
②对耕地的需求量增加,佃农对自由土地的向往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一)农业:租地农场的出现 1.背景 阅读材料,概括十一世纪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什么变化。应该
③农业生产工具得到了提高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一)农业:租地农场的出现 1.背景 阅读材料,概括十一世纪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什么变化。应该
如何应对新变化?
材料四:12世纪,法国只有约1/2、德国只有1/3、英格兰只有1/5的土 地得到耕种,其余的都是森林、沼泽和荒地。
合作
探究
租地农场有何特点?
材料一: 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
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
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马克思
材料二:阅读材①料并领结主合或教富材裕内农容,民完把成土表地格集中;
项目② 出现了劳动雇佣关庄系园;制度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一)农业:租地农场的出现 1.背景 阅读材料,概括十一世纪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什么变化。应该
如何应对新变化?
材料一:据欧洲经济史学家统计,公元7世纪中叶欧洲人口为1800 万,11世纪为3850万,增长到2倍以上不列颠列岛人口增长到4倍。 在这段时期内,第一次出现2万人以上的城市。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2.城市——市民阶层
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 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富商 巨贾还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 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他们与贵族联 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 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 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合作探究 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对之后的欧洲产生怎样的影响?
——侯建新《圈地运动的先声:中世纪西欧大垦荒》
②对耕地的需求量增加,佃农对自由土地的向往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一)农业:租地农场的出现 1.背景 阅读材料,概括十一世纪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什么变化。应该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课件ppt.ppt
成为农村中富 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材料一 :有的富裕的农民原先是某庄园的庄头,负责替领主管理庄园生产和其他事务。他们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由于农业的发展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货币地租量被习惯法固定下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一批富裕的农民脱颖而出。——九下《世界历史》
2、市民阶层的形成(城市)
D
D
B
4、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在 ①各地纷纷开展了垦殖运动 ②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③庄园逐渐衰落 ④垦殖者成为新开垦地区的新主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13、14世纪,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农村出现了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这一阶级力量不包括 A.富裕的农民 B.骑士 C.乡绅 D.贵族
目标导学六:城市居民包括哪些人?市民阶级中的商人是怎样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的?
手工业者
商 人
城市 居民
投 资 田 产
与贵族联姻
成 为 官 员
成为强化王权 的政治力量
材料: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他们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但市民们获得权利和财政资源时。能说服国王向他们颁发皇家特许证,市民不再受法律的约束。——《全球通史》
手工工场发展特点:
1、商人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 2、雇主和工人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3、工人在同一地点集中劳动
4、分工合作,提高了效率
史料链接: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优质课件(共24张PPT)
2、庄园的衰落和瓦解
农奴解放的途径多种多样,有的是被封建主释放的,但更多的是农奴出钱赎得自由,或者逃亡而争得自由。土地被佃户或接受工资的劳工所耕种,这些劳动力自由寻找工作。
解放的农奴形成雇工阶层,即自由劳动力,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劳动力市场。
思考二:材料所反映的情况,对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有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三:在这次拓荒运动中,新的农具和农业生产技术得以运用,粮产量有所增加,人们不仅能够生产出供自己食用与缴纳地租所需的粮食,还可以保留一些富余农产品。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被投入到交换中,商业开始兴起,商品货币经济得以发展,货币再一次成为社会财富的象征,而且与土地和农产品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贵族对货币的巨大需求促进地租形式由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并促使封建领主对土地的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土地租赁制兴起。
材料一:6世纪时,西欧开始了第一次大拓荒运动,并持续到9 世纪,与之相伴随的是庄园制度的兴起与确立。大量的日耳曼人被固定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和庄园内部的其他生产活动,转而成为庄园内部的依附农民。 10世纪左右,西欧逐渐从外族入侵所导致的动荡中平静下来,社会秩序趋于安定,人口开始加速增长。
思考:阅读材料,分析开展垦殖运动的原因?
476年
9世纪
庄园遍布欧洲
庄园顶峰
庄园衰落
西罗马帝国灭亡
庄园兴起
11世纪
13世纪
14-15世纪
西欧城市复兴
城市自治
大学兴起
古 代 欧 洲
奴隶社会
希腊城邦
罗马城邦封君与封臣Fra bibliotek近代欧洲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西方文明的基础。古罗马是古希腊文明的主要继承、发展和传播者,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时期。 中世纪是封建主义社会,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最先出现在意大利北方的自治城市经济中,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新时期到来的前奏。 15世纪末以来,以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民族国家的崛起为标志,欧洲进入近代时期。
农奴解放的途径多种多样,有的是被封建主释放的,但更多的是农奴出钱赎得自由,或者逃亡而争得自由。土地被佃户或接受工资的劳工所耕种,这些劳动力自由寻找工作。
解放的农奴形成雇工阶层,即自由劳动力,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劳动力市场。
思考二:材料所反映的情况,对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有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三:在这次拓荒运动中,新的农具和农业生产技术得以运用,粮产量有所增加,人们不仅能够生产出供自己食用与缴纳地租所需的粮食,还可以保留一些富余农产品。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被投入到交换中,商业开始兴起,商品货币经济得以发展,货币再一次成为社会财富的象征,而且与土地和农产品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贵族对货币的巨大需求促进地租形式由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并促使封建领主对土地的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土地租赁制兴起。
材料一:6世纪时,西欧开始了第一次大拓荒运动,并持续到9 世纪,与之相伴随的是庄园制度的兴起与确立。大量的日耳曼人被固定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和庄园内部的其他生产活动,转而成为庄园内部的依附农民。 10世纪左右,西欧逐渐从外族入侵所导致的动荡中平静下来,社会秩序趋于安定,人口开始加速增长。
思考:阅读材料,分析开展垦殖运动的原因?
476年
9世纪
庄园遍布欧洲
庄园顶峰
庄园衰落
西罗马帝国灭亡
庄园兴起
11世纪
13世纪
14-15世纪
西欧城市复兴
城市自治
大学兴起
古 代 欧 洲
奴隶社会
希腊城邦
罗马城邦封君与封臣Fra bibliotek近代欧洲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西方文明的基础。古罗马是古希腊文明的主要继承、发展和传播者,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时期。 中世纪是封建主义社会,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最先出现在意大利北方的自治城市经济中,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新时期到来的前奏。 15世纪末以来,以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民族国家的崛起为标志,欧洲进入近代时期。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
新课引入
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经济:西欧庄园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
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对欧洲以后的发展
有什么影响?
新知学习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垦殖运动 以英国为例,1086~1300年,英国GDP提高了10
倍以上,人口从大约110万人增加到330万人。 ——张宏杰《简读中国史》
阶级条件
材料 14、15世纪,西欧的一些自治城市的市民阶层崛起为重要的政治
力量。富商巨贾们投资了呢绒制造等行业,采用新的经营方式,积聚了
更多的财富。……追求现世的物质享受成为一股潮流,当时社会还涌现
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文化巨匠。这些因素互相作用,使人类开启了最
早的现代化进程。
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推
动资本主义的产生
——《世界近代现代史》 ①封建社会瓦解逐渐瓦解 ③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促进思想解放
④开阔眼界,促进新航路开辟
资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
➢资本主义要素 资本(资金技术) 劳动力 市场 原料
资本主义发展基本特性
野蛮性
扩张性 残酷性 进步性
局限性
课堂小结
农业
垦殖运动
租地农场
西 新的生产与 欧 经营方式
——马克思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农产品 推向市场。
资本主义性质
拓展延伸
资本主义就是资本归个人私有和雇佣关系。 封建社会是地主租块土地给农民,让他们播种,之后农民按时 交税。 资本主义社会则是农业工人到农业资本家的农场干活,之后拿 工资离开,并不拥有土地,他们之间成为雇佣关系。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共13张PPT).
材料三:11——13世纪的垦殖运动,不仅扩大了耕地面 积、而且冲击了西欧的农奴制度而农奴某种程度的解放, 又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有助于农业产量的提高。 (3)垦殖运动的影响有哪些? (3)①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农业产 量; ②冲击了西欧的农奴制度。 材料四:垦殖者成为这些新开发地区的主人,他们按照 自己的方式耕种。这些新开发的地区也仿效自治城市, 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11世纪以后,农奴和领主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 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 以此获得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又通过缴纳迁徙税获 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农奴对领主的 人身依附关系越来越弱,农奴的人身自由大大增强。 2、土地集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 于是,在一些地方,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 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材料一: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人口的增加,从11至13世 纪,在西、中欧的广大地区,出现了一次垦殖浪潮,大量 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 (1)据材料一回答垦殖运动出现的原因。 (1)①生产力发展提供条件; ②人口增加需要开垦更多荒地以保证生存。 材料二:垦殖的主力军无疑是农民,但组织者多是封建主, 他们布望借此机会增加自己的收入……垦殖运动波及的 范围非常广泛,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惊人的。这次垦殖后, 在以后的500年间中欧地区的耕地没有显著增加。 (2)垦殖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2)①农民起主要作用;②范围广;③成效显著
中世纪的价值观(10分) 中世纪人的职责是永远待在上帝把他安置的地方。在社会和政治层 面上,中世纪的人必须服从他的上级,如果他是教士就要服从高级 教士,如果他是个俗人就要服从国王、领主、城市长老和团体的领 导。在思想和心理层面,他要对各种权威表示忠诚。然而,13世纪 后越来越多的中世纪人拒绝承认上层等级和权威的不可挑战。在封 建社会的框架内,当领主滥用权力或忽略自己的职责时,斗争采取 了附庸反抗领主的方式。最终,农奴的解放对应着给城镇居民发放 特许状或者给他们自由。这些是超越一切的自由——是真正特许的 自由。 ——雅克·勒·高夫《中世纪的价值观》 问题: (1)根据材料,概括中世纪人的价值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人的价值观产生并变化的原因。
初中历史九上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27张PPT)
——教材P61“相关史事” 思考他们之间分别是什么关系?结合教材归纳租地农场的特点。
契约关系
出租自营地
雇佣关系
雇用农民进行生产
土地所有者 (封建领主)
交纳货币地租
通过劳动换取工资
租地农场主 (富裕农民)
雇佣工人 (无地少地农民)
贰 经济变化——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四)手工业——集中的手工工场:
马克思
——亨利·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
新垦区和封建庄园有何不同,会产生什么连锁反应?
①开垦者是土地的主人,有自由经营权
②新土地有独立的司法和行政自治权
农奴想要 离开庄园
①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
结果壹 经济变化——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二)农业——庄园衰落:
农奴要想离开庄园成为自由农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
14世纪以后,租地农场取代庄园成为新的生产方式
1.背景: ①垦殖运动开展,土地面积扩大; ②庄园制度衰落,庄园制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
2.时间: ③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3.特点(如何14经世营纪)中:叶
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① 土地结集合中P6;1相②关雇史佣事关系;③ 产品面向市场;
4.性质:
租地结农合场P6是1材一料种研资读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经营方式
经新殖济文航民社艺路掠会复开夺发兴辟展
近代史: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1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欧洲中世纪晚期垦殖运动的开展,知道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的过 程;能够概括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特点及性质;知道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 出现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
2.通过了解西欧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在生产经营方式上的变化,认识到中世 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体会西欧经济和社会开始走入近代。
契约关系
出租自营地
雇佣关系
雇用农民进行生产
土地所有者 (封建领主)
交纳货币地租
通过劳动换取工资
租地农场主 (富裕农民)
雇佣工人 (无地少地农民)
贰 经济变化——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四)手工业——集中的手工工场:
马克思
——亨利·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
新垦区和封建庄园有何不同,会产生什么连锁反应?
①开垦者是土地的主人,有自由经营权
②新土地有独立的司法和行政自治权
农奴想要 离开庄园
①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
结果壹 经济变化——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二)农业——庄园衰落:
农奴要想离开庄园成为自由农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
14世纪以后,租地农场取代庄园成为新的生产方式
1.背景: ①垦殖运动开展,土地面积扩大; ②庄园制度衰落,庄园制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
2.时间: ③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3.特点(如何14经世营纪)中:叶
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① 土地结集合中P6;1相②关雇史佣事关系;③ 产品面向市场;
4.性质:
租地结农合场P6是1材一料种研资读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经营方式
经新殖济文航民社艺路掠会复开夺发兴辟展
近代史: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1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欧洲中世纪晚期垦殖运动的开展,知道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的过 程;能够概括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特点及性质;知道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 出现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
2.通过了解西欧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在生产经营方式上的变化,认识到中世 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体会西欧经济和社会开始走入近代。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PPT优质课件
租地农场 14世纪中叶以后 租地农场主、雇工
雇佣关系 农产品推向市场
资本主义性质
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 进入市场。一些商人将在乡村市场收购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
随着农产品的增多,手工业得到发展,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生产
一、经济发展——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二)手工业 ——手工工场 1、手工工场的发展过程
相关史事 英国的租地农场出现得最早,也最典型。在租 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 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 祖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 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到16世纪末, 英国已出现一个“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阶层, 土地所有者、租地农场主、雇工之间彼此签 订契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产品。据估计,16世 纪,英国贵族从他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 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入的比是1:10。
封建领 主、佃 户
剥削与 被剥削
封建生 产关系
租地农场主、雇佣与 具有资本 雇佣农民 被雇佣 主义性质
变化四
自给自足、少交换
农产品推向市场
思考·探究 分析新旧生产和经营方式上有哪些变化?
生产和经营方式
流行时间 经营者
人身关系
生产目的
性质
封建庄园 9世纪开始
领主、佃户
依附关系
满足庄园所需、 自给自足 独立的自给自足的 经济和政治单位
一、经济发展——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一)农业 ——租地农场 材料研读: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 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支配者,成了他们的剩 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 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 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
①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②开始改 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生产力进 步
启 示
生产关系
土地关系变化
(庄园制度→租地农场)
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作坊→手工工场)
社会的整体面貌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源
富裕农民和市民 阶层
伴随生产方式的变革,欧洲社会结构的变化, 欧洲社会阶层新旧更迭。农村富裕农民、城市 市民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亨利·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
新垦区和封建庄园有何不同,会产生什么连锁反应?
垦殖区
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
材料一:1348年到1349年的黑死病使欧洲农业人口减少了一半,在 有些区域人口甚至只剩下从前的三分之一。
——尤金·赖斯《现代欧洲史01》 材料二:在黑死病之后一方面,领主间为争夺劳动力展开竞争,使 劳动力的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粮食价格因需求而下跌,威胁着领主的 收入。
思考:租地农场有何特点?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 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 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 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 土地,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 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 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 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并将 产品面向市场。
租地农场的特点: ① 土地集中; ② 雇佣关系; ③ 产品面向市场;
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生产过程分成梳毛、纺线、染色、织布、
平整等多道工序,由专门的手工业作坊完成。这种生产直接面向市场,
由“商人直接支配生产”,手工业者失去了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
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P62相关史事
①剥削方式: ②产品归向: ③生产方式: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26张PPT)
手工业者
商人
形成原因 西欧社会生产力低下
当社会生产力发展,促使两者的解体,富
中
裕农民、市民阶层的崛起,成为强化王权 的政治力量。
世
纪
庄
园
图
解
西欧采邑分封图
庄园经济的瓦 解——租地农 场的出现
到城市还是回乡村?
乡村
无人认领的荒郊野地
城市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 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 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 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1 卷)
11世纪的西欧,生产关系和生 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大量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明显增加
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的农产 品和畜产品进入市场
土豆
小麦
牛奶
羊肉
我负责卖
我负责摘
02 01
04
03
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 集中的手工工场
为缴纳赋税,农村出现分
散的手工工场
商人
13世纪,分工细化,小
型手工作坊发展 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
生产资料:原料、生产工具
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 增长
14 至 16 世 纪 英 国 农 业 劳 动 生 产 率 翻 了一番。扣除农民家庭消费和领主剥 削后,农民大约还能有 15%的剩 余。——侯建新《现代化的第一基石》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刺激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农业经营出现了新的 变化,养羊业和呢布业在西欧农村兴起。产品在市场上销售,使商品 货币关系开始向农村渗透。
为什么这一时期欧洲发生大规模的垦荒?
林地
第一次拓荒运动
8世纪
荒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1
通过老师的叙述,你能总结 出这种租地农场的特征吗?
1.将产品推向市场(为市场 而生产)
2一定规模的雇佣劳动经营
探究1 租地农场主的本质
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剥削关系。
(一)农业的变化
耕地面积
不断扩大
劳动力
农奴获得 人身自由
新的生产 经营方式
11世纪后 垦殖运动 垦殖者
农奴购劳 役豁免权 缴迁徙税
3、下列关于中世纪欧洲商人与雇佣工人的
D 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
②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生产工具
③工人完全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④商人与工人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
被剥削的关系
A.① ② ③
B. ① ② ④
C. ①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4、13、14世纪,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1)材料一中,手工业者和商人有了一个新的 身份叫什么?
城市居民
探究点2 市民阶级的出现
材料一 在城市中,手工业者和商人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 的权利。 材料二 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 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反映了市民阶层政治政治权利的扩 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探究点1 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
有的富裕农民原先是某庄国的庄头,负责替领主管理庄园 生产和其他事务。他们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有丰富的农业生 产经验。由于农业发展、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农民向领 主缴纳货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在
财富普遍积累的基础上,一批富裕农民脱颖而出。他们是土
地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法兰西,他们占有的土地达到总面积 的1/5,有的地区甚至达到1/3。
4、13世纪,农村出现了_分__散_的手工工场。后来, 逐渐转向_集__中__的手工工场。
5、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
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__动__力_的雇佣劳 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__雇_佣___关系。
6、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 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__资__本__主__义__化___。
自主预习·梳理新知
知识点一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了垦__殖__运__动_, __垦__殖__者_成为这些地区的新主人,这些地区成为具有独 立司法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2、随着习惯法和庄园法的规范,西欧越来越多的地区, __劳__役_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农奴可以用购买劳役 豁免权,又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 人身束缚的机会。_庄__园__逐渐衰落和瓦解。 3、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 建立_租__地__农__场__。
D 表现在(
)
①各地纷纷开展了垦殖运动
②垦殖者成为新开垦地区的新主人
③庄园逐渐衰落
④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A.① ② ③
B. ① ② ④
C. ①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2、下列关于中世纪晚期手工业经营特点说
C 法错误的是(
)
A.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 B.手工业者更多是为适应市场而劳动 C.手工业者开设的作坊规模比较大 D.手工工场逐渐由分散走向集中
分散
集中
欧洲印刷工场
(三)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影响)
土地关系
农业
的变化 生产组织
手工业 的发展
手工业 生产组织
租地 逐
பைடு நூலகம்农场 渐
资
本
手工 工场
主 义 化
社会结构变化 文艺复兴 地理大发现
促进了资本 主义的发展
早期殖民扩张
欧 洲 社 会 整 体 面 貌
开 始 改 变 中 世 纪
探究二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材料反映了农村什么的变化?
反映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这些富裕的 农民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
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
探究点2 市民阶级的出现
材料一 在城市中,手工业者和商人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 的权利。 材料二 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 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耕地面积
不断扩大
劳动力
农奴获得 人身自由
新的生产 经营方式
11世纪后 垦殖运动 垦殖者
农奴购劳 役豁免权 缴迁徙税
探究1
看书上61页找出这种农村新 的生产经营方式是什么?
租地农场
探究1
在租地农场这条关系链上都 有哪些人?
土地所有者 实际经营者(租地农场主) 雇工
探究1
土地所有者、租地农场主、 雇工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课堂小结
西 欧 经 济 和 社 会 的 发 展
新的生 产和经 营方式
土地关系的变化:租地农场 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工场
富裕农民 市民阶级
富裕农民 骑士乡绅
手工业者 商人成为 城市居民
现代农业发 起人;富有生 气阶级力量
政治权利扩 大;强化王 权政治力量
课堂练习
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庄 园 制 度 逐 渐 衰 落
知识点一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一)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租地农场
农村新 的变化
11世纪后 垦殖运动 垦殖者
独立司法 行政自治 租
有何 特点
地
农奴和领 主间关系
变化
农奴购劳 役豁免权 缴迁徙税
农奴获得 人身自由
农 场 新
的
租地农场 的出现
租地农场
作用
1.庄园制度不 断衰落
2.资本主义经 济逐渐兴起
(二)手工业的变化 探究2 手工工场的变化
(1)中世纪晚期,手工业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另一方面 他们不再仅仅为自己生活而生产,更多是为
了适应市场而劳动。手工业者开办作坊,家 人,帮工和学徒一起生产,规模比较小。
(2)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在家里用 自己的生产工具为商人从事手工生产。这 反映出当时农村手工工场呈现一种什么状 态?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学习目标:
• 1、了解中世纪晚期,农村垦殖运动的发展,分析欧 洲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的原因。
• 2、能够概括租地农场的特点以及新的手工业经营的 特点;通过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认识 中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
• 3、了解中世纪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的出现及其意义。
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支配者, 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 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 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 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 约关系”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这反映了欧洲农村资本主义萌 芽的情况。租地农场主就是后来 的农业资本家。他们和农业工人 之间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 被剥削的关系。
知识点二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7、13、14世纪农村的社__会__结__构发生了改变。富裕的 _农__民__、骑士、乡绅不断集中土地,成为农村中富
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 8、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__市__居_,民享有新的
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一)农业的变化
农村出现了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这一阶级力
D 量不包括( )
A.富裕的农民 B.骑士
C.乡绅
D.贵族
5、在欧洲中世纪末期,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和
商人都成为______,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
B 权利。( )
A.城市公民
B.城市居民
C.城市劳动者
D. 城市建设者
探究1 租地农场的出现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
土地集中 领主出租 直领地
经 富裕农民 营 租地农场
生产力发展 土地关系的变化
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