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河口20年变迁图

合集下载

明清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明清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明清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明清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徐海亮笔者在1987年,承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基⾦《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明清、民国黄河下游变迁和决溢图幅编稿、绘制任务(复旦⼤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主持);1989年,⼜参加“七五”国家⾃然科学基⾦重⼤项⽬《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沙运⾏规律研究》中黄河下游变徙的研究,以及相关图幅绘制任务(中科院地理所主持)。

遂较为系统地考证和考察了元代⾄明清、民国黄河下游变徙流路、泛道,和⼤多数泛决的流向。

本⽂属于绘制图幅前的⼀些考证资料和绘图的说明⽂字。

明清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概说**元代虽然南北⼤运河已开通,但终元之世以海运为主,故黄运之间的⽭盾尚不突出。

明代以漕运为主,黄运交会,徐州北到临清⼀段运河往往遭受黄河泛滥冲决,⽽徐州南⾄清⼝(在今淮阴西)⼀段黄河则为运道,漕运常受黄河的⼲扰,时通时塞,因此,治黄⾸先考虑到保运:明朝后期,治黄还涉及到保护祖陵,⽭盾交织,增添了治河的困难,故明代虽在河⼯上使⽤了⼤量的⼈⼒,物⼒,但仍决溢频繁,河患严重。

从明初⾄明中叶黄河河道变迁的特点是作频繁的南北摆动,同时多股并存,迭为⼲流,变迁极为紊乱[1]。

明代初年,黄河基本上仍⾛贾鲁河故道,是为黄河主流.此外,元末,黄河曾北徙,“上⾃东明、曹,濮,下及济宁,皆被其害”[2]。

这条北徙的河道⾄明初仍然存在。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黄河“决曹州双河⼝,⼊鱼台”,当时,徐达⽅北征,乃开塌场⼝(在今鱼台县北),引河⼊泗以济运”[3],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洪武⼆⼗四年(公元1391年),黄河在原武⿊⽺⼭(在今原阳西北)⼤决,分为三⽀,⼀⽀东流经开封,折向东南流,经通许,太康、淮阳,于沈丘⼊颍,循颍⼊淮,称为“⼤黄河”,⼀⽀仍⾛贾鲁河,因⽔流微弱,称为“⼩黄河”,另⼀⽀经阳武、封丘、菏泽、郓城,东北漫流⼊安⼭(今梁⼭县北)地区,淤塞了会通河.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恢复了洪武元年故道,由菏泽⾄鱼台⼊运,永乐⼗四年(公元1416年),黄河于开封决⼝,东南流经杞县,睢县、柘城⼊涡。

优选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ppt(共29张PPT)

优选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ppt(共29张PPT)

(一)新石器时代------战国以前(公 元前四世纪以前)
• 黄河未筑堤防,平原地区的河道无约束,漫流改徙无定。影响华北平原地区人类生活。
• 《禹贡》、《山海经》(北山经)所记大河下游河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行山东麓北流,至今河 北深县别流为二支。
• (1)《山经》所载大河继续北流至雄县西南,与永定河冲积扇南缘相会,折东经霸县,天津以南 入海,;
• 二股河,熙宁十年(1077)河决澶州曹村,北流绝, 河南徙,东汇于渠山泊,分为二股,一股夺南清河合 淮入海,另一股由北清河(济水)入海。
改道频繁
(五)金、元至明代嘉靖、万历年间 (1128--16世纪中叶)
• 南宋建炎二年(1128),宋东京留守杜充 为阻挡金兵南下,于滑州(今河南滑县西 南)扒开黄河,使河水东南流,汇泗入淮 河。从此,黄河东流脱离春秋战国以来流 经山东丘陵以北地区入渤海的趋势,不再 经过河北平原。在此后700余年中,以东南 夺淮入海为常。这是黄河变迁历史上划时 代的重大改道。
总体概述
• 黄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的河流,但是在漫长的 人类历史时期,黄河的含沙量并不总是呈上升趋势 ,而是随着中游黄土高原地带的水土流失情况的变 化而变化,这一变化往往与气候,降水和人类经营 方式有联系。使下游河道的决溢,改道时缓时剧。 这又与下游河道的防治有密切关系。总的情况是宋 金以后,决溢改道加剧,据粗略统计,鉴于本世纪 50年代以前历史记载的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 改道有二,三十次,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 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
(五)金、元至明代嘉靖、万历年间
(1128--16世纪中叶)
• 本期变迁特点归为三点:
• (1)决口地点由下游河段逐渐移向上游河段。 黄淮平原几条近乎平行的东南向河流其水源皆来自黄河,皆是黄河岔流。

黄河的变迁

黄河的变迁

黄河的变迁历史时期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温状况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

研究表明黄河下游在3000多年的时间内决口达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

在先秦时期,黄河主要在今天津附近进入渤海,为北流时期;在汉唐时期,黄河主流在进山东入渤海,为东流时期;南宋至清咸丰五年,黄河夺淮从今江苏入黄海,为南流时期;清咸丰五年以后黄河恢复了东流,结束了700多年黄河由淮河入海的历史。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湖沼比现在多得多,但历史时期多数湖沼是由大变小,乃至淤灭,如圃田泽、孟渚泽、菏泽、雷夏泽、巨野泽、大陆泽等。

但随着黄河的改道,也形成了一些新的湖泊,如南四湖、洪泽湖等。

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河湖演变既有自然地貌、地质、气候因素的制约,也有认为的作用。

总的来说,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气候日趋干燥,是地表水总体减少时一个重要原因,而人类无节制地用水加重了水资源的缺乏,黄河断流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历史时期长江的河湖地貌变化也很大,其中长江中游地区的变化最明显,影响甚大。

古代的云梦是指包括今湖北东南大部分的狩猎区,而云梦泽只是其中的湖沼地貌部分,占据着今江汉平原大部分地区。

唐宋时期荆江统一河床形成后,云梦泽瓦解。

由于各种原因使荆江河道的河曲高度发育,使得洪水灾害的频率更高和强度更大。

历史时期长江流域的湖泊变化显著,一方面洞庭湖从新石器时代的平原景观演变成为明代“方八九百里”的大湖,而鄱阳湖则是从新世中期的古彭蠡泽演变成为今日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从近5000年来中国主要江河水温便前来看,总的趋势是江河径流量普遍减小,水位变幅增大,这既表现在黄河及其支流上,也表现在长江的一些支流上。

同时,西北内陆的塔里木河等一些河流总的来看是流程缩短,河道不断摆动以至断流,湖泊也因此多缩小而干涸消失。

造成这种现象既有自然内部变化的不可回归和不可逆转的因素,也有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原因。

自公元前2000 年以来的4 000 年中,黄河下游有两个泛流区(徐福龄,1996) :1) 从“禹王故道”到唐宋时期的河道,均在华北平原摆动,注入渤海,约有3 000 多年;2)1128—1855 年,黄河河道在黄淮平原摆动,注入黄海,约有700 多年。

(完整word版)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

(完整word版)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其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从孟津以东至荥阳(南岸)、武陟(北岸)间,因河身为南岸山脉所约束,只是沿着自西而东的方向发生很小的移动,古孟津城在今城北十二点五公里,古黄河更在古孟津城之北,而今黄河则距孟津城仅二点五公里,可见这一段河道向南移了约十公里。

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有改变方向的大规模改道.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历史上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

武陟、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

黄河的改道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

据文献资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两次决口,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

清初学者胡渭从古代黄河上千次改道的记载中,予以整理归纳,在《禹贡例略》里提出五大徙之说。

后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徙,统称“六大徙"。

再加上战国初期前原有故道,概括为七个阶段。

分述于下:1.战国初期以前河道见于先秦文献而为人们所熟悉的古黄河下游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根据《禹贡·导水》章的叙述是“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洛汭”为洛水入河处,“大伾”在今河南浚县,说明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行。

“降水”即漳水,“大陆”指大陆泽。

说明大河在今河北曲周县南,接纳自西东来的漳水,然后北过大陆泽.“九河"泛指多数,是说黄河下游因游荡不定在冀中平原上漫流而形成的多股河道.“逆河"则是在河口潮水倒灌下,呈逆流之势而在今天津市东南入于海。

另一条见于先秦文献的古黄河下游河道“山经大河”,由于《山经》中不见关于河水径流的记载,一直为世人所忽视。

近年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继续北流至今清苑县折而东流,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①。

黄河口近60年来潮流特征演化过程

黄河口近60年来潮流特征演化过程

黄河口近60年来潮流特征演化过程白玉川;谢琦;徐海珏【摘要】本文利用1962年、1986年以及2015年的三个典型年代的实测资料建立黄河口数学模型,并对河口潮流场和潮流特征进行模拟,借用MATLAB软件进行分潮调和分析,得到黄河口近60年潮流特征以及各个阶段的潮流演化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1962年河口流场较为平整,有明显切变锋形态,该阶段存在两个较为明显的高流速区并且潮流在河口处呈现为往复流;(2)1986年黄河三角洲岸线曲折多拐,从湾湾沟到清水沟滋生了多个小型高流速区群,并且潮流在滨海处呈现往复流的形态而在远海处为旋转流;(3)2015年涨落潮时潮流在河口处形成明显的环流,此时在沿线凸出沙嘴处会形成3个明显的高流速区,并且潮流在大部分区域呈现旋转流而在河口东北向远海处部分区域呈现往复流的特征.【期刊名称】《海洋通报》【年(卷),期】2019(038)002【总页数】9页(P141-149)【关键词】黄河口;河口流场;高流速区;调和分析;潮流演变【作者】白玉川;谢琦;徐海珏【作者单位】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47;TV148黄河是河流研究领域的重点对象。

黄河作为一条多沙河流,大量泥沙被输运至河口地区,造就了广阔的黄河三角洲。

黄河演变的历史,就是河口三角洲不断演变推进的历史。

近代黄河从1855年改道铜瓦厢经肖神庙入海以后,一百多年来历经了多次大大小小的改道。

近60多年来,1953-1976年,该阶段黄河经神仙沟、刁口河入渤海,岸线向北推进约20 km(穆兴民等,2014),挑河口和黄河海港之间淤积最快,共造陆690 km2(江恩慧等,2016);1976-1996年该阶段黄河经清水沟流路入海,岸线整体形态较为曲折多拐,沿岸形成了多个大小不等的沙嘴;1996年后,黄河改道清8流路入海,并且对口门位置进行了调整,使尾闾河道由原来的东偏南走向变为东偏北走向(如图1)。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历史1601班160202138 翁静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

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其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可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从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上游,从托克托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黄河流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汾渭平原等地,因而河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色浑浊,使得黄河具有洪水易于泛滥而河床不断抬高的特点.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成为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的河流。

据统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的改道,史称黄河“六大徙”.先秦文献中记载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一是“山经大河”,二是“禹贡大河”。

这两条河道都是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均由今河南省浚县附近指向东北,沿着太行山前平原行经华北大平原西部,至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

另外一条河道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即“汉志河”。

这条河道大约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一条可以确指其年代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流河道.在“汉志河”存在期间,黄河下流两岸开始大规模修筑堤防,其避免了黄河下游多股分流、频繁改道,有利于下流河床的稳定,由此形成了春秋战国西汉大河。

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

但仅靠着两岸大堤维系的黄河下游,一遇洪水,就会决堤泛滥。

因此在西汉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就及其频繁。

西汉中期以后,河患日增.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任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黄河的河道变迁

黄河的河道变迁

黄河的河道变迁春秋时代及其以前,黄河出积石山(今青海南部或甘肃临夏西北)“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

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龙门以下一段南流至华阴向东,经三门过孟津与洛河汇流,其流道大体与今河相同。

再下过大伾山北流,穿过漳河,经今河北周曲县以东向北,然后分为数支,分道入海。

最北一支为主流,到今深县南折而向东,循漳河至青县西南,又东北经天津东南入于渤海。

这条河最早为《禹贡》所载,故又称“禹河”。

春秋至今,两千余年,黄河下游河道多次迁徙,重大者有以下数次。

一、周宿胥口河徙《汉书·沟洫志》寻|王莽大司空橡王横语:“周谱云,定王五年河徙”,史称此为黄河第一次大改道。

清胡渭《禹贡锥指》进一步指出,“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川,右经滑台城(滑县旧城),又东北经黎阳县(泼县东北兰里)南,又东北经凉城县,又东北为长寿津,河至此与深川别行而东北入海,水经谓之大河故渎。

”按《水经·河水》所记,大河故渎大致经今河南滑县、俊县、濮阳、内黄、清丰、南乐,河北大名、馆陶,山东冠县、高唐、平原、德州等县市境,德州以下复入河北,经吴桥、东光、南皮、沧县而东入渤海。

宿胥口河徙之后,禹河旧道,有时还行水,至战国中期才完全断流。

二、新莽魏郡改道新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

在此以前,王莽常恐“河决为元城家墓害,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堤塞”,致使河道第二次大变。

魏郡河决之初,水无定槽,泛滥于平原、千乘之间,后经王景治理始得以稳定。

据《水经》记载,此河大致走今濮阳南,范县北,阳谷西,莘县东,在平东,禹城西,平原东,临邑北,商河南,滨州北,利津南而入渤海。

该河道保持了800余年,至北宋景柏初始塞。

三、北宋澶州横陇改道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七月,河决澶州横陇塌,于汉唐旧河之北另辟一新道,史称横陇河。

黄河六次改道

黄河六次改道

黄河六次改道潟湖当波浪向岸运动,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形成高出海水面的离岸坝,坝体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半封闭或封闭式的潟湖。

在潮流作用下,可以冲开堤坝,形成潮汐通道,涨潮流带入潟湖的泥沙,在通道口内侧形成潮汐三角洲。

牛轭湖随着河道弯曲的演化,河曲待逐渐加宽,河道长度逐渐增大,河床坡度减小,流速减低,在演变过程中,因河道弯曲率逐渐增加,河弯颈变细,最终在洪水期河水可能冲破河湾颈取直,造成河流的天然截弯取直。

正是这种取直河曲带不可能无限制加宽。

河道截弯取直的河湾被废弃,并堵塞成湖,称为牛轭湖。

下游自宜昌以下或发育有良好的牛轭湖。

一战国筑堤以前的禹皇古道(前4世纪以前) 上限大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从渤海湾西岸入海,因两岸未筑堤防,河道极不稳定。

《尚书?禹贡》九河既道汉书地理志九河既道。

颜师古曰:九河,河水分为九,各从其道。

五大徙清胡涓《禹贡锥指》后咸丰五年1855,铜瓦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徙,统称六大徙。

二(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公元前4世纪?公元初年)战国中期,下游大规模修筑堤防后,固定下来的河道就是汉书地理志里记载的大河,从此结束了长期以来多股分流,改道频繁的局面,是为黄河第一次重大的改道。

在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地区人口稀少,初筑堤防时,两岸堤距宽达50汉里,大溜(水流主泓),得在堤内游,河道蓄洪能力较强,不易发生决口。

以后生齿日繁,在大堤内河槽两旁淤出的大片滩地上进行了垦殖,修筑民埝以自卫,远者距水数里,近者仅数百步。

遂使河床迫束,河身多曲,淤高迅速,险情迭出。

西汉末年,今河南浚县境内河道,“河水高于平地”,显然已成“悬河”。

这是秦汉以来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结果。

三(公元1,10世纪(东汉至唐末)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以上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

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认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宿胥口以上与《山经》、《禹贡》 河道同,自宿胥口东北流至长寿 津(今河南滑县东北)的一段, 河水折而北流,至今馆陶县东北, 折东经高唐县南,再折北至东光 县西会合漳水,复下折而东北流 经汉章武县(今黄骅县伏漪城) 东入海。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二、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至宋初后期黄河下游河道 1、东汉大河的形成。
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 黄河发生第二次大徙。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河决魏郡(治邺,今河北临漳 县西南),泛清河以东数郡。先 是,莽恐河决为元城(今河北大 名东)冢墓害,及决东去,元城 不忧水,故遂不堵塞。”《汉 书·王莽传》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洪水在今鲁西、豫东一带泛滥了 近六十年。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遣 王景、王吴率众10万治理决口, 修渠筑堤 。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2、“山经大河” “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 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 分道北流。
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 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 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东 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3、“西汉大河”
见于《汉书。地理志》
《禹贡锥指》:“周定王五年(前 602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 川,右迳滑台城,又东北迳黎阳县 南,又东北迳凉城县,又东北为长 寿津,河至此与漯别行而东北入海, 《水经》谓之‘大河故渎’”。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4、黄河的下游 从桃花屿至入海口 特点: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大平 原。流速平缓,水绥沙沉,河 床的淤积速度加快。黄河决口、 改道的几率加大。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二、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的成因: 风成
(1)东西走向的喜马拉雅山 挡住了印度洋暖湿气团的向北 移动,中国的西北部地区越来 越干旱,渐渐形成了大面积的 沙漠和戈壁。这就是堆积起黄 土高原的那些沙尘的发源地。

保卫黄河

保卫黄河
1、民族的母亲河
• • • • 上游提供灌溉水源 阶梯转换处提供水能资源 下游塑造冲积平原,供水、灌溉 黄河流域孕育华夏文明
黄河河道变迁
黄河造就华北平原
黄河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为 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引黄灌溉工程
秦陵兵俑
千百年来, 黄河流域的人 民在黄河的哺 育之下,创造 了灿烂的文化。
断流的危害
工业: 经济: 农业: 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 城市:
生态: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后退;地下水位下降, 海水入侵;湿地面积减小,生物数量减少
四、铸千里长缨,傅黄河苍龙
治理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关键在于做 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程。
治理黄河断流
合理调配各河段用水、 适当提高水价、 实施南水北调
黄河水平均每立方米河水含沙量达37公斤,最 大含沙量竟达650公斤。每年平均输入下游的泥沙多 达16亿吨。如果用这些泥沙筑成1立方米的土堤,可 绕地球赤道27周,是月地距离的三倍。
引黄淤灌示意图(黄河下游)
黄河 水位
黄河
大堤
泥沙沉积
“地上河”动画演示
水 面
河 床 面
地 面
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流程图
黄 河
下游“地上 河” 断 流
不利之处
主要治理 措施
三峡工程
中游水土保 持工程、调 配上游用水 等
黄河各河段年径流量比较
黄河流量特点及原因
• 1、流量小:
流经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区,降水少, 蒸发大;流域面积小,支流少
• 流量减少:气候变暖,蒸发加剧;人口激增, 用水增加
• 2、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夏季风进退
• 3、上游流量占全流域的50% ,下游流量少: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

其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从孟津以东至荥阳(南岸)、武陟(北岸)间,因河身为南岸山脉所约束,只是沿着自西而东的方向发生很小的移动,古孟津城在今城北十二点五公里,古黄河更在古孟津城之北,而今黄河则距孟津城仅二点五公里,可见这一段河道向南移了约十公里。

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有改变方向的大规模改道。

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

历史上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

武陟、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

黄河的改道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

据文献资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两次决口,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

清初学者胡渭从古代黄河上千次改道的记载中,予以整理归纳,在《禹贡例略》里提出五大徙之说。

后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徙,统称“六大徙”。

再加上战国初期前原有故道,概括为七个阶段。

分述于下:1.战国初期以前河道见于先秦文献而为人们所熟悉的古黄河下游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根据《禹贡·导水》章的叙述是“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洛汭”为洛水入河处,“大伾”在今河南浚县,说明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行。

“降水”即漳水,“大陆”指大陆泽。

说明大河在今河北曲周县南,接纳自西东来的漳水,然后北过大陆泽。

“九河”泛指多数,是说黄河下游因游荡不定在冀中平原上漫流而形成的多股河道。

“逆河”则是在河口潮水倒灌下,呈逆流之势而在今天津市东南入于海。

另一条见于先秦文献的古黄河下游河道“山经大河”,由于《山经》中不见关于河水径流的记载,一直为世人所忽视。

近年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继续北流至今清苑县折而东流,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①。

摆动成长的“叶瓣”——黄河三角洲的动态变迁

摆动成长的“叶瓣”——黄河三角洲的动态变迁

文、图吴凯杜小康顾晋牯—黄河三角洲的动态变迁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于世。

相对于黄河上游和中游的河流变道,下游的河道改变尤为明显。

黄河三角洲正是通过河口改道、频繁摆动和泥沙沉积发展而来。

黄河三角洲坐落在山东省北部,处于黄河流域的卜游,北部G渤海湾相邻,东部与莱州湾相依,大部分区域位于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是指黄河入海口携带泥沙在渤海凹陷处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

由于黄河入河口历史上多次变迁,一般所称“黄河三角洲”,多指近代黄河三角洲.即以垦利宁海为顶点,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支脉沟口的扇形地带为近代黄河三角洲,面积约54()()平方千米,其中5200平方千米在东营市境内。

区域内有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河入海口两侧新淤地带,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类型独特,是中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栖息和繁殖地”,是全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自然遗产二期候选地区之一。

河口三角洲是陆海交互作用最为集中和最为频繁的地区,也是对全球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地区,它既是流域物质之“汇”,同时是入海物质之“源”,河流正是通过河口将流域的水、沙和化学物质倾斜入海,24地球Earth黄河三角洲的动态变迁可为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综合治理等提供依据。

河口三角洲是径流、潮流、波浪相互作用的地带,由于河口径流和潮流强度对比的差异以及波浪、潮流对河流入海泥沙改造程度的不同,相互作用形式不尽相同,对于黄河三角洲来说,其属于径流型河口,为河流控制型。

径流型以流域来沙为主,一般发育有向海突出的三角洲,径流是塑造河口河床的主要动力,因此分析黄河三角洲的动态变迁过程首先要分析黄河入海河道的变迁。

黄河下游从来就是呈现多路流路并存和流路不断变迁的状态,河道演变基本遵循“淤积-延伸T抬高T摆动-改道”的规律演变。

2000余年间发生过上千次决堤改道,有7次重大改道与迁徙。

历史上的黄河改道[图]

历史上的黄河改道[图]

历史上的黄河改道[图]2009-03-29 18:56河流决⼝后放弃原来河床⽽另循新道称为改道,黄河由于多沙善淤,变迁⽆常,改道⼗分频繁,中游的宁夏银川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带的黄河河道都曾多次变迁,但影响重⼤的是黄河下游河道改道。

通常认为,《尚书·禹贡》中所记载的河道是有⽂字记载的最早黄河河道。

这条河道在孟津以上被夹束于⼭⾕之间,⼏⽆⼤的变化。

在孟津以下,汇合洛⽔等⽀流,改向东北流,经今河南省北部,再向北流⼊河北省,⼜汇合漳⽔,向北流⼊今邢台,巨⿅以北的古⼤陆泽中。

然后分为⼏⽀,顺地势⾼下向东北⽅向流⼊⼤海。

⼈们称这条黄河河道为“禹河”据⽂献记载,黄河下游有以下⼏次重⼤的改道。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发⽣了有记载的第⼀次⼤改道。

洪⽔从宿胥⼝(今淇河、卫河合流处)夺河⽽⾛,东⾏漯川,⾄长寿津(今河南滑县东北)⼜与漯川分流,北合漳河,⾄章武(今河北沧县东北)⼊海。

这条新河在禹河之南。

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在今河南濮阳西南瓠⼦决⼝,再次向南摆动,决⽔东南经巨野泽,由泗⽔⼊淮河。

23年后虽经堵塞,但不久复决向南分流为屯⽒河,六七⼗年后才归故道。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决⼝,东南冲进漯川故道,经今河南南乐、⼭东朝城、阳⾕、聊城,⾄禹城别漯川北⾏,⼜经⼭东临、惠民等地,⾄利津⼀带⼊海。

此后⼏百年中,黄河情况不甚为频繁。

北宋初期,决⼝不断,短时期、短距离的分流河道不少。

直到宋仁宗庆历⼋年(1048年)六⽉,黄河再次改道,冲决澶州商胡埽,向北直奔⼤名,经聊城西⾄今河北青县境与卫河相合,然后⼊海。

这条河宋⼈称为“北流”,12年后,黄河在商胡埽下游今南乐西度决⼝,分流经今朝城、馆陶、乐陵、⽆棣⼊海、宋⼈称此河为“东流”。

东流⾏⽔不到40年便断流。

南宋建炎⼆年(1128年),为防御⾦兵南下,东京守奖杜充在滑州⼈为决开黄河堤防,造成黄河改疲乏,向东南分由泗⽔和济⽔⼊海。

地理复习小专题:河口三角洲与海岸线变迁——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为例

地理复习小专题:河口三角洲与海岸线变迁——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为例
A . ① ② B. ② ③ C. ③ ④ D. ① ④ (3)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 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2019年全国1)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
(2012年浙江)材料一:图1为黄河三角洲略图。
P
P 冬枣产地
(1)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与珠江三角洲相 比的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5分) 有利条件:未利用土地数量大;光照条件好等。(2分) 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解决淡水资源短缺;治理盐碱地;防治洪涝、 低温灾害等;注重湿地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3分)
P 冬枣产地
理化建议。(4分) 鲁尔区
大力发展海洋农业;利用当地特色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业;加大科
技投入,改造石油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大力发展新兴
产业,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
二、河口海岸带地区的开发与保护
材料一:图1为黄河三角洲略图。 材料三:传统盐碱化治理措施是在地 表开挖明渠,引水漫灌,以降低土壤 盐碱含量。 2000年以来,该地区引进暗管排盐碱 技术,即在土壤中铺设渗水管收集盐 碱水,再通过排水管将盐碱水排出。 目前,这一技术已成为黄河三角洲盐 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图2为暗管排 盐碱示意图。
自然 原因
人为 原因
地形
入海 泥沙
地壳 运动
气候 水文 植被
流量 植被
海平面 土壤
一、三角洲的消长与海岸线变迁
黄河入海口段故道示意图(所注年份为故道曾为主河道的时间段)
1855年海岸线 1972年海岸线 1976年海岸线

一千年来中国东部平原地区四个主要河口的动力地貌演变机制与环境

一千年来中国东部平原地区四个主要河口的动力地貌演变机制与环境

历史地理第十九辑一千年来中国东部平原地区四个主要河口的动力地貌演变机制与环境王庆高光辰仲少云陈吉余前言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全球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变暖将直接改变河流的侵蚀基准面和流域水文泥沙特性,进而影响到整个流域的侵蚀与堆积状况。

河口是流域与海洋之间的过渡地区,河口段潮汐水道是河流与其基准面之间的动力转换地段。

在那里陆地、海洋直接作用,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极为活跃。

在 未来全球海面上升面前,河口的自动调节作用可使河口以上河床免受基准面上升的直接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缓冲作用。

但是,人为和自然因素导致的流域特性的改变又会影响河口区的动力、沉积及地貌过程,有可能使河口的缓冲作用减弱乃至消失。

长江、淮河、黄河和钱塘江是中国东部平成现代黄河入海河口•原淮河入海河口则遭到废弃。

另一方面,千余年来长江河口南岸砂嘴的向东推展,又直接导致了现代杭州湾的形成,使钱塘江口的口外滨海区动力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①。

目前•这四条河流中下游均面临严重的洪涝潮灾害威胁,为制订正确的流域及河口综合治理方案•有必要准确地把握河口在百年时间尺度上的动力地貌演变趋势。

最近的一千年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繁荣的时期,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其 中不乏对不同时期河口动力地貌现象的描述。

本文就是在对这些资料搜集、鉴别、整理、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写成的,由于文章篇幅所限及已有专文论述,其中淮河河口专指1855年前的人海河口,不涉及淮河入江河口和入洪泽湖河口。

原地区四条最主要的河流,近千年来其河口演变有密切的联系。

在12世纪以前,淮河、黄河分别注入南黄海和渤海,各自拥有独立的入海河口。

1128年黄河夺淮入黄海后,大量泥沙被挟带至淮河河口堆积,洪泽湖及淮河人洪泽湖河口逐渐形成,而淮河入海河口逐渐萎缩。

1851年后淮河改道注入长江河「1段,形成淮河入江河口,淮河演变为长江的一条支流。

1855年后黄河又北徙入渤海,形长江河口动力地貌演变河口有别于正常河流的最重要动力特①陈吉余、悻才兴、虞志英杭州湾的动力地貌.中国海岸发育过程和演娈规律…恥.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岀版社;陈吉余、悻才兴、徐海根、董水发.1979.|W]千年来|<江河[]发ff的模X•海洋学报•V.1.N.1o征,是潮汐作用特别是逆向涨潮流上溯作用的存在°在公元前3世纪前长江九江段河湖不分•有彭蠡泽位于江北,公元1世纪后长江才与彭蠡泽分离,但直到8世纪时潮流界仍在九江①・15世纪初潮流界下移至彭泽②。

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

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
• 1、金元黄河 • (1)1128年冬,金兵南下,东京留守 杜充决开黄河南堤御敌,黄河从此南泛入 淮。 • (2)1351年贾鲁治河,黄河流经今封 丘西南,转东南经曹县、商丘,再东经单 县、夏邑,又东经萧县、徐州北,至邳州 夺淮入海。
• (3)明前期黄河
1297~1397年的百年间,以荥泽为顶 点向东成扇形泛滥,主流自南向北摆约50 年。 此后自北向南摆亦50年。最北流路在 今黄河一带,最南流路夺颍入淮。

十六年,总督河道。明年,黄水暴涨, 冲入夏镇,坏田庐,居民多溺死。季驯复 筑塞之。 • --------《明史》
(四)清咸丰五年以后河道由山东 利津入海时期
• •
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后,数股漫流, 其中一支出东明北经濮阳、范县,至张秋 穿运入大清河,于利津牡蛎嘴人海,后逐 渐形成今黄河河道。
• (2)第一次大改道
• 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在黎阳宿 胥口决徙,主流由北流改向偏东北流,经 今濮阳、大名、冠县、临清、平原、沧州 等地于黄骅入海。
• (3)西汉黄河成为地上悬河 • (4)第二次大改道 • 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河水大决 魏郡元城,泛滥冀、鲁、豫、皖、苏等地 将近60年,造成黄河第二次大改道。
• (2)北宋第三次大改道 • 宋前期大致维持东汉以来的河道,后期 河道淤高,险象丛生。 • 1048年河决商胡,改道北流,新河夺 永济渠至今天津东入海,时称北流 。 • 1060年黄河自大名决口东流,自沧州 境入海,时称东流 。 • 治理黄河,北流与东流之争出现。
(二)金元至明嘉靖后期下游河道 分成数股夺淮入海时期
• 3、黄河河段分布《黄河大辞典》 • 上游:青藏高原三江源——内蒙古托克托 县河口镇 • 中游: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河南荥 阳市桃花峪为黄河中游(中学地理课本表 述为旧孟津即洛阳孟津县) • 下游:自桃花峪以下至入海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河口20年变迁
简介:治理好黄河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责任,让我们来看看NASA发布的2张前后相隔20年的黄河河口卫星地图……
治理好黄河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责任,让我们来看看NASA发布的2张前后相隔20年的黄河河口卫星地图:
上图是1989年黄河入海口的卫星地图(拍摄于1989年2月13日)
上图是2009年黄河入海口的卫星地图(拍摄于2009年6月20日)第一眼看去,很明显的区别就是地标上绿色多了,貌似流入渤海的沉积物也少了。

黄河是地球上沉积物最多的河流,因此,在历史上黄河下游经常因为沉积物过多导致黄河改道,搞得下游民不聊生。

新中国建立后,治理黄河就成了重要工作之一。

以上2福卫星地图展示的就是黄河入海口20年的变化,据悉在1996年,有关部门根据黄河水文和沉积物的变化趋势,堵住了原本黄河的主干道,迫使黄河流向东北,黄河携带的泥沙逐渐沉积形成的新的三角洲。

而旧道也因此逐渐退化,海岸线逐渐被填补。

此外,绿化也是治理黄河的重要措施,在1989年的卫图上,黄河入海口三角洲看不到绿色。

经过20年的治理,黄河入海口三角洲多了很多绿色。

三角洲土地肥沃,在此进行耕作最适合不过了。

入海口北面是山东东营的胜利油田,此三角州真可谓宝地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