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CPK制程能力培训PPT课件
合集下载
18 CPK制程能力培训PPT课件

C C amU inS T T L ,TLS 1 L0 % 0
miU n(STL,TLS)L
p
3
LSL
m
USL
X LSL
6
m
USL
X
其中μ是製程平均數、m為規格中心、T 為目標值
9.精確度 vs. 準確度
高精確度 高 高準確度
準確
高精確度 低準確度
低
低精確度 高準確度
低精確度 低準確度
高
精確
低
10.Ca指標
• Ca 為製程平均值與規格中心或目標值差 距之之衡量指標。
• Ca 數值越小表示製程平均值越接近規格 中心。
11. Cp指標
Cp
MinT
LSL,UCLT
3
3
T表目標值,UCL上管制界限, LCL下管制界限
若目標值等於規格中值心時,可簡化為
公差 USL LSL
Cp 製程能力 6
製程能力Cp 指標 – 大於1表示為製程能力大於公差即為希望的製程 – 等於1表示為製程能力等於公差 – 小於1表示為製程能力小於公差即為最不希望的製程 – 製程能力指標愈大愈好,在實務應用上要求製程能力指標至少要 為1.33
而使品質改善向B等級邁進
製程能力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應立即
D
0.67≦Cp≦1
檢討規格與操作標準,檢討不良原因, 並採取緊急矯正措施,必要時亦可停止
生產
製程能力嚴重惡劣。應即刻停止生產,
E
0≦Cp≦0.67
對產品全面檢驗,並檢討所有的原因,
徹底積極進行改善
Cp值愈大,品質變異愈小,製程精密度愈高
17.制程管制應先確立的基本觀念
作业标准书 由操作者將 上修订温度 操作條件填 压力的标准, 在自檢表上, 其制程能力 品管員巡查 达Cpk=1.85 確認
《CPK培训教材》PPT课件

2021/6/10
6
何谓『统计』?
统计
---收集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到有益情报的活动
• 何谓『有意义的情报』?
至少应包括:
『集中趋势 + 离中趋势 + 涵盖在特定范围的出现的
2021/6/10几率
7
集中趋势
平均值 中位数
2021/6/10
8
平均值
概念:
表示数据集中位置,数据的算术平均_ 值,
Su= 规格上限 SL= 规格下限 T= 规格允差. ,T =Su - Sl
➢不2对021/称6/1公0 差亦可采用(USL-LSL)/2=公差中心的方式计算 27
偏移系数
T =Su – SL=Tu-TL
K _ 偏移量= M - x
偏移系数 K
_ M- x
= T/2
Su
M
2S02u1=/6/10規格上限 SL= 規格下限
公式一
CPK=CP*(1- Ca ) δ: 标准差 M : 规格中心
公式二
=T/6δ*【1- 2(M-X)/T 】
Cpk=min(
Cpu(USLX)
3
, CpL(XLSL)
3
)
既取2两021者/6/最10小值,但不管采用那种方式(含不对称公差),結果都是一样的31。
各种状态下的Cpk
仅给出规格上限Su
97.72499%
1.00
99.730% 99.865% 99.86501%
99.86501%
1.33
99.994% 99.99683%
99.99683%
1.67
99.99994%
99.99997%
2.00
99.9999998%
CPK教育课程培训(ppt 22页)

品技部
10
製程能力分析最重要的三個參數
n Ca 製程準確度 ( Capability of Accuracy ) n Cp 製程精密度 ( Capability of Precision ) n Cpk 製程能力指數 ( Capability of Process )
.…
. ...
.. . ..
.. .
品質管制是工程和管理的活動,藉此衡量產品的品質特性,以規
格和需求來比較品質特性,一旦發現實際功能與標準間有差異時,就
採取適當的補救措施。所有的行動都是為了達成目標,在管理體制中
不斷地運作、改進,品質也就不斷地改善、達成。
由於品質的全面改善可滿足顧客的需求,進而可達工業技術與經
營管理績效的提升。品質的提升當然有賴於各種品質管制、品質保證
n
n X =18.4+17.6+17.9+18.3+18.2+17.7+18.5+18.0+18.1+18.3
=18.1
10
(18.4-18.1)2+(17.6-18.1)2+ (17.9-18.1)2 +….+ (18.3-18.1)2
n σ=
9
=0.2981
n T=18.5 -17.5=1
n Ca = (18.1-18.0)/0.5=0.2……………... B級
因下,製程所能表現的能力。製程能力研究,就是逐步設法減少製
程中的變異,使製程能符合我們的要求或規格。
n
而製程能力分析的用途是能解決製程中所發生的問題,進而穩
定製程,避免及減少不良品的發生。
n
品技部
9
CPK制程能力分析培训 ppt课件

1.9.1 Cpk等级评价:
等级 特级 1级 2级 3级 4级
Cpk
Cpk≥1.67 1.67> Cpk≥1.33 1.33> Cpk≥1.00 1.00> Cpk≥0.67
Cpk≤0.67
σ水 准 不良率
5σ 233PPM
4~5σ 3~4σ 2~3σ
6120PPM~
66807PPM ~
308537PPM ~
1.7 Ca (Capability of Accuracy):制程准确度;
Ca 在衡量“实际平均值“与“规格中心值”之一致性; ①对于单边规格,不存在规格中心,因此也就不存在Ca;②对于双边规格:
Ca
(x U) T
2
8
一、 CPK的定义
1.7.1 Ca等级评定及处理原则
9
一、 CPK的定义
1.8 Cp(Capability of Precision) :制程精密度; Cp衡量的是“规格公差宽度”与“制程变异宽度”之比例;
23
二、 CPK的分析及结果判定
2.2 制程能力的评价方法:
2.2.1 双边规格
CP=T/6
① U=Xbar(目标值和平均工序值一致时)=潜在的工序能力
24
二、 CPK的分析及结果判定
② U≠Xbar(目标值和工序平均值不一致时)=实际工序能力
U U ▼
▼ 偏差度=K= ︱U-Xbar︱/(T/2)
2σ 308537PPM
工序能力评价 工序能力很充
分
工序能力充分 工序能力基本
上良好
工序能力不足 工序能力非常
不足
12
一、 CPK的定义
1.10 制程能力指数的应用系统
目标明确化 (用户、后工序要求)
Cpk工序能力及控制PPT课件

N0809024-3-2 228.5 229.0 229.0 229.0 229.0 229.0 229.0 228.0
max偏差
2.5 0.5 1.0 1.0 1.0 1.0 1.3 1.0 0.5 2.0 0.8 2.0 1.0 1.0 1.0 2.3 4.0 1.0 1.0 1.0
.
4 3 2
名称
解释
平均值( ) 一组测量值的均值
极差(Range) 一个子组、样本或总体中最大与最小值之差
σ(Sigma) 用于代表标准差的希腊字母
标准差
(Standard Deviation)
过程输出的分布宽度或从过程中统计抽样值(例如: 子组均值)的分布宽度的量度,用希腊字母σ或字母s (用于样本标准差)表示。
切断记录点(mm)
3
4
5
6
160.0 159.5 160.0 160.0
198.5 198.5 199.0 199.0
302.3 301.8 302.0 302.5
303.5 303.5 303.0 303.5
206.5 206.0 206.5 205.5
305.0 304.5 305.0 305.0
P rocess D ata
LS L
-2.00000
T arget
*
USL
6.00000
S ample M ean
1.08511
S ample?N
47
S tD ev (Within)
0.70912
S tD ev (O v erall)
0.73795
LS L
USL P
直径实 -1.5测值0.的 0 直方 1.5图 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过程能力指数的意义
• 制程能力研究在於确认品質特性符合规格的程 度,以保证制程成品不符规格的不良率在要求 的水准之上,作为制程持续改善的依据。
• 当我们的产品通过了GageR&R的测试之后,我 们即可开始Cpk值的测试。
• CPK值越大表示品质越佳。 • CPK=min((X-LSL/3s),(USL-X/3s))
6.过程能力指数的指标
过程能力指数Cp、Cpk是指过程的短期能力。 Cp是指过程满足技术要求的能力,常用客户满意的偏差范 围除以六倍的西格玛的结果来表示。 Cp=(允许最大值-允许最小值)/(6*σ) 所以σ越小,其Cp值越大,则过程技术能力越好。
Cpk是指过程平均值与产品标准规格发生偏移的大小,常 用客户满意的上限偏差值减去平均值和平均值减去下限偏 差值中数值小的一个,再除以三倍的西格玛的结果来表示 。 Cpk=MIN(允许最大值-过程平均值,过程平均值-允许最 小值)/(3*σ)
产品质量就是工序中的各个质量因素所起作用的综合 表现。对于任何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总是分散地存在 着。若工序能力越高,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 越小;若工序能力越低,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 会越大。通常,描述生产过程所造成的总分散,都用 6σ(即μ+3σ)来表示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6σ若用符号P来表示工序能力,则:P=6σ 式中:σ是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工序的标准偏差
• Ca 為製程平均值與規格中心或目標值差 距之之衡量指標。
• Ca 數值越小表示製程平均值越接近規格 中心。
11. Cp指標
Cp
MinT
LSL,UCLT
3
3
T表目標值,UCL上管制界限, LCL下管制界限
若目標值等於規格中值心時,可簡化為
公差 USL LSL
Cp 製程能力 6
製程能力Cp 指標 – 大於1表示為製程能力大於公差即為希望的製程 – 等於1表示為製程能力等於公差 – 小於1表示為製程能力小於公差即為最不希望的製程 – 製程能力指標愈大愈好,在實務應用上要求製程能力指標至少要 為1.33
7.过程性能指数
• 与Cp、Cpk不同的是, 过程能力指数Pp 、Ppk是相对长期的过程能力,要求其样 本容量大,
• 其公式同Cp、Cpk一样,但σ是全部样本 的标准偏差,即等于所有样本的标准差S 。
PPK與CPK區別
8.同Cpk息息相关的两个参数
Ca: 制程准确度。 Cp: 制程精密度。
準確度(Capability of Accuracy) 精確度(Capability of Precision)
12.Cpk指標
• 由於 Cp 並無考慮製程平均值所在的位置,因此只要標準差 相同,不同的平均值製程亦會有相同的 Cp.
• 修正 Cp 的缺點所提出另一指標,其主要為衡量製程之實際
成效 C pk M U in S 3 x L ,x LS L
CP與CPK 的關係
13.过程能力指数, 制程准确度, 制程 精密度三者的关系
6
2.什么是过程能力指数
• 过程能力指数也称工序能力指数,是指工序在 一定时间里,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 际加工能力。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 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
• 工序,是指操作者、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 和生产环境等五个基本质量因素综合作用的过 程,也就是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
3.工序能力
过程變異
變異原因
變異原因區分 1.普通原因變異***不可避免的原因,是屬于控制狀態下的變異,這 種原因對過程影響程度很小,不值得調查、不值得改善,如果要去 改善,成本很高。***偶然性因素引起的差異為隨機誤差。由偶因造 成的品質變異可通過分析過程能力來發現,但其改善往往需要大量 資金,因此必須由高層管理人員來決定,這種改進也叫系統改進。 這類問題通常占過程問題的80%。***正常波動服從統計規律。
4.工序能力指数
工序能力是表示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着分散的一个参数。但 是这个参数能否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則需要另一个参数 来反映工序能力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公差、规格等质量标 准)的程度。这个参数就叫做工序能力指数。它是技术要 求和工序能力的比值,即 工序能力指数=技术要求/工序能力 Cp=T/6σ
T—公差σ—总体标准差(或用样本标准差S) 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 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有偏离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 Cpk。运用工序能力指数,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生产过程的 质量水平。
温馨提示
上课了,请将您的手机开到振动! 有事时,请您到课堂外打电话!
谢谢合作!
第一部分
整体概述
THE FIRST PART OF THE OVERALL OVERVIEW, PLEASE SUMMARIZE THE CONTENT
课程内容 一、CPK制程能力指數 二、質量確認(PPK+CPK)
異常
2.特殊原因變異(系統因素變異或異常因素變異)***可避免的,屬人 為因素造成,必須徹底追查原因採取措施,這種原因對過程影響很 大,會造成很大的損失(如使用失效的儀器測量,測量的方法不對或 使用未經培訓的人員測量等) 。***系統性因素引起的差異為條件誤 差。由異因造成的品質變異,可以用控制圖來發現,這類問題通常 占過程問題的20%,一般由過程人員負責解決。這類改進也叫局部問 題的改進。***異常波動沒有統計規律。
C C amU inS T T L ,TLS 1 L0 % 0
miU n(STL,TLS)L
p
3
LSL
m
USL
X LSL
6
m
USL
X
其中μ是製程平均數、m為規格中心、T 為目標值
9.精確度 vs. 準確度
高精確度 高 高準確度
準確
高精確度 低準確度
低
低精確度 高準確度
低精確度 低準確度
高
精確
低
10.Ca指標
一、过程能力指数
过程能力指数(Process capability index,CP或CPK),也译为工序能力指数、 工艺能力指数、制程能力指数
5
1、過程(工序)能力指數(Cp或Cpk)
•偏離的情 況下。
• Cpk適用于品質標準規格的中心值與實測 數據的分布中心值不一致,即有偏離的 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