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休闲方式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居民消费方式特征的总结
一、调查显示,文化娱乐类休闲、休闲旅游和怡情养性类休闲,被选为公众最常采用的三大休闲类型。
1、休闲方式上,十大公众休闲方式依次是:(1)上网69.1% (2)看电视56% (3)看电影50.9%
(4)阅读46.5% (5)观光游览46.3% (6)逛街购物45.7% (7)参加各种社交聚会44.3% (8)度假休闲43.1% (9)打游戏40.4% (10)球类运动38.6%
相较于其它文化休闲方式,网络和电视在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优势地位较为明显。首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人的休闲方式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上网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超越了传统所有的休闲方式,已成为当代中国人最常采用的休闲方式,居“十大公众休闲方式”榜首。在闲暇时间,上网是多数人都会去做的事,最常上的网站:在全国范围内,受访者最常上的网站分布比较均匀,社交及购物类网站略高于门户网站和论坛的访问率。社交网站在一线城市的访问率是最高的,主要原因是一线城市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人口密度较大,人与人之间的熟悉度较低,因此大家都会通过社交网站去认识更多的朋友并展示自己。购物网站在全国都较平均,可能是因为网络购物已经较为普遍,人们也越来越接受网购给人便利的原因。门户网站的访问率在四线城市中最高,可能是由于小城市中的人们比较习惯于在门户网站中搜索热点新闻。在我国,典型的门户网站有新浪网、百度、网易和搜狐网等。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生、年轻白领群体对网络的高度依赖。
其次是看电视和电影。电视节目类型偏好:年轻人爱看综艺类节目。总体来看,全国人民观看电视节目的喜好相差无几,电视剧是最主要的一个高收视节目,其次是新闻和综艺节目。很多年轻人会更偏爱综艺节目,而年长者中有较多人有每天收看新闻的习惯。
而在信息高度电子化的今天,阅读仍然是人们休闲时会经常做的事情,主要原因是阅读能让人远离世俗的喧嚣与嘈杂,安静地享受一个人的时光。运动也拥有很高参与率,作为健康生活的一大基石,人们将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投入到运动中。在各类运动中:羽毛球是受访者参与最多的项目,34%的人闲暇时会参加此项运动,另外,30%的人会参加慢跑这项运动。作为国球的乒乓球,也拥有四分之一的支持率,作为一项需要特定场地的运动,乒乓球已拥有很高的参与率。在多人参与的运动项目中,足球和排球远不及篮球的普及率高。值得注意的是,做饭、养宠物对于日渐忙碌的都市人来说也成了闲暇时的娱乐活动,且大家都乐在其中,享受自己创造出美食的过程。
阻碍人们“进行文化娱乐消费的主要因素”中,61.4%的受访者认为“生活压力大,文化消费过于昂贵”是最大障碍;选择“工作或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和“周边缺乏合适的文化设施或场所”的分别占49.4%和55.3%;仅10.4%的受访者选择了“确实没什么兴趣”。由此可见,居民对于文化生活的兴趣和动力毋庸置疑,但各种文化消费产品的价格是影响文化消费的主要制约因素。生活压力、价格昂贵、场所缺乏成为阻碍人们文化消费。
对于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期待,52.5%的人表示最希望“电影票、演出票、书价等能再低一些”。对于应当加强建设德文化消费场所中,73.9%的人认为应着重加强“书店、图书馆、社区讲座场所”建设,在电视、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今日,为何居民仍如此向往图书馆?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知识的需求与日俱增,作为传统公共文化场所,图书馆能够给人们精神世界带来的静谧、深邃体验是无法取代的。对于大多数民众而言,高耸的楼宇、庞大的藏书量的意义有限,但是民众也许更加盼望在单位、社区等日常生活区域周边有一家方便、安静的图书馆,它的规模不需要太大,但更加便捷,这将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滋养民众的文化生活。45.9%的人对“(日常生活圈)周边能找到更多合适的文化设施或场所”怀有极大期待,书店、图书馆、社区讲座场所等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也许是更多地走进民众的日常生活、来到每一位居民的身边。
小结:调查结果凸显了电视、互联网作为居民主要文化休闲活动的强大吸引力和生命力。应进一步加强了对电视、互联网等产业领域工作的部署,可以预见,电视、互联网在未来将实现更紧密的整合、更大的发展。但同时,此结果也折射出我国民众的文化消闲形式还较为单调。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认为,电视、互联网之所以在居民文化休闲生活中占据优势地位,与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尚不完善、
现阶段能够提供的多样化选择十分有限不无关系。城乡居民普遍有较为充裕的文化休闲时间可供支配,更多的文化休闲形式进入日常生活是民众必然的期待。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消费产品,让居民的公共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是文化产业整体升级、全面振兴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
2、公众最喜欢光顾的休闲场所:(1)公园68.4% (2)旅游景点52.9% (3)图书馆43.5% (4)商业街38.8% (5)影剧院38.7%. 公园成为公众最喜欢光顾的公共休闲场所,《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日前发布《2009―2010年度中国休闲小康指数》,报告显示,“公园”成为当代中国人最喜欢光顾的公共休闲的地方。
旅游常遇不爽公众更爱公园:公众最喜欢光顾的十大公共休闲场所首选是“公园”,超过“旅游景点”,原因是在休闲旅游过程中,游客经常会对交通、景点门票、住宿、餐饮、购物及导游服务产生不满。其中在导游服务方面,欺骗或强迫游客消费、态度差和擅自增减项目或更改路线,又是最难以忍受的。
3、青年人的主要休闲方式:网络休闲、体育休闲、旅游休闲日益成为青年闲暇消费的重要内容。
电脑和互联网将成为青年的首选闲暇生活方式,并在越来越多的青年中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据统计,2000年初18~35岁青年网民数为763.6万,2005年18~35岁青年网民数增至为7326万,五年内青年网民数增加了近十倍。
在我国的青少年网民中,有13.2%的人上网成瘾,另有13%的人存在网瘾倾向,其中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达到了17.10%。
体育活动也是青年所崇尚的休闲方式之一,健康、健身、交往和娱乐都是青年体育消费的重要目标。另外,作为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旅游休闲吸引着越来越多青年参与其中。远足、爬山、漂流、潜水、蹦极、滑雪和农家乐等休闲旅游正在成为青年的一种潮流。
4.月休闲花费:一线城市有18%的人每月休闲花费1000~2000元
将近一半(43%)的人每月在休闲上的花费在500 元以下,另外有35%的人在500~1000元之间。四线城市中月休闲花费在500元以下的有66%的人,属全国最高。一线城市中有18%的人月休闲花费在1000~2000 元之间。这主要是因为大城市人们收入较高,花费相对也较高。而小城市中大家的收入并不会很高,但生活压力较少,休闲费用也不会很贵,所以月花费相对较少。
下面是对居民的休闲娱乐消费进行调查的一个实例:在被问及“一部您想看的电影,在票价不高于多少时,您会接受买票去电影院看?”时,54.3%的受访者选择“30元”,24.1%的受访者选择“50元”,9.4%的受访者选择“80元”,选择高于80元的受访者寥寥。同样的问题,当问题中的目标消费品变成“一本您非常喜欢的书”,“一场您很想看的文艺演出”时,多数受访者的选择亦集中于较低价位。可见,民众对于文化消费产品价位的心理预期不高。这一方面由当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现状决定,另一方面,价格低廉、功能强劲、内容丰富的互联网进一步降低了民众对其它文化消费品的心理预期价位。
5、古今对比:人们在选择休闲方式的内容上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过去,中国人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一家几口围着“话匣子”,或者打扑克。新华社曾播发过一条消息:1980年,一部评书节目,全国有63家电台竞相播放,约有几亿人争听不衰。而今天,老百姓在选择购物、宴请、看电视等传统休闲内容的同时,还选择了更加“时尚”的休闲娱乐方式:打高尔夫、泡吧、健美健身、保健按摩等。此外,随着我国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提升和思想观念的更新,不仅是在节假日,就是在劳动工作之余,人们也在享受着各式各样的休闲方式。“小时候,一年中就春节那几天最快乐。现在日子好过了,天天都像在过年。” “一个社会越发展,它的人民就越能享受更多的休闲和娱乐时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使老百姓越来越充分地享有多样的休闲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