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ce497e9ec3d5bbfc0a7481.png)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自从女娲创造了人,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来,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还有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女娲难过极了。
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
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
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
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
结果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
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于是,她又找哇找哇,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
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___________本文根据中国古代神话改写。
教学目标1.认识“娲、塌、熄”等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隆、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教学难点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故事激趣,课前谈话师:大家一定喜欢读神话故事吧?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见面礼就是和神话故事有关的哦,请看大屏幕,这里有几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他们是谁?你能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吗?。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类文阅读 15课 女娲补天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类文阅读 15课 女娲补天](https://img.taocdn.com/s3/m/1a0c2f2f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4.png)
类文阅读-15 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神农有个透明的水晶肚子,吃了什么东西,有什么反应,从外面看得清清楚楚。
神农便亲自品尝百草,寻找能为人们解除病痛的草药。
神农来到一片草木枯黄的平地,看到一群鸟雀在一大片枯草上不停地啄食,便摘了几粒吞下肚。
没有异常的反应,反而觉得饥饿感减轻了。
神农高兴地把这些种子收集起来,让人们把这些种子种下去,等它们的叶子变黄时再把种子采下来吃,可以充饥。
烈日(严严炎炎)的中午,神农背着药袋在野地里尝药。
他看见一种开着小红花的小草很可爱。
它的叶子油(呼呼乎乎)的有小小的硬(刺剌),难以下咽。
他又刨出小草根,尝一尝,甜丝丝的,看看肚子,没什么不良反应。
一会儿,神农觉得先前被太阳晒得热辣辣的感觉减轻了,喉咙中原来“呼噜呼噜”的响声没有了。
饥(渴喝)交加的神农高兴地采集了许多草根大嚼起来,不一会儿,他的鼻子出血了。
神农想了想,明白这种草根少吃可以治病,多吃会有不良反应。
他回去后赶快向人们介绍了这种草,为它取名:“甘草”。
神农每天出去尝草,他尝出了许多能吃的粮食种子,尝出了能治病的药草,还尝出了许多有毒的草。
人们在神农的指导下渐渐能辨别出许多植物的性状。
神农最后一次尝的是一种开着小黄花的草。
神农吞下草后,肚子剧痛,人们看见他的肠子一节一节地断裂腐烂。
神农用尽最后的力气告诫人们:“这种草有剧毒,不能治病。
记住,叫它‘断肠草’,告诉后人……”神农死了,他为人们尝百草而死的功绩,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选自《中国神话故事》)1.在文章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字词。
2.仿写词语。
例如:热辣辣、甜丝丝、、3.文章结尾省略号表示()A.说话断断续续。
B.语言的中断。
C.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D.静默或思考。
4.神农为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5.想想: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像神农一样的人?说说他们是怎么奉献的。
【参考答案】1.炎炎乎乎刺渴2.气冲冲、软绵绵、笑眯眯3.C4.神农发现了许多能吃的粮食种子、解除病痛的草药和有毒的草,为人类作出了很大贡献。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ffb4bd76c66137ee0619bb.png)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自从女娲创造了人,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来,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还有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女娲难过极了。
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
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
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
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
结果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
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于是,她又找哇找哇,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
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___________本文根据中国古代神话改写。
【篇二】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娲、塌、熄”等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隆、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教学难点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故事激趣,课前谈话师:大家一定喜欢读神话故事吧?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见面礼就是和神话故事有关的哦,请看大屏幕,这里有几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他们是谁?你能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吗?课件逐一出示:(1)他开辟了天地,并用身躯化作世间万物。
语文四年级上册《15女娲补天》原文+精品课件
![语文四年级上册《15女娲补天》原文+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5cf08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65.png)
语文四年级上册《15女娲补天》原文+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学生们学习语文四年级上册《15女娲补天》这篇课文。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章节,详细讲述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们解中国古代神话魅力,同时学习到勇敢、智慧、坚持等品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神话兴趣,提高他们文学素养;3. 通过课文学习,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发挥智慧,坚持不懈地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女娲补天神话背景,以及课文中一些寓意深刻词语。
教学重点则是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勇敢、智慧、坚持等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括课文原文、图片、动画等,用于辅助教学;2. 生字卡片:用于帮助学生记忆生字;3. 练习题:用于随堂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女娲造人神话故事,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兴趣,然后引入女娲补天故事。
2. 讲解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我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设想自己就是女娲,面对天塌地陷困境,如何运用智慧补天。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题目,讲解解题思路,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15女娲补天》2. 重点词语:炼石、五色、天柱、地维、塌陷、智慧、勇敢、坚持3. 女娲补天过程:寻找五彩石、炼石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话讲述女娲补天故事。
(2)从课文中找出你最喜欢词语,并解释它意思。
(3)结合女娲补天故事,谈谈你对勇敢、智慧、坚持等品质理解。
答案:(1)女娲为拯救人类,历经艰辛寻找五彩石,炼石补天,最终成功阻止天塌地陷灾难。
四年级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课堂笔记
![四年级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577d7b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70.png)
女娲补天——中华民族传统神话故事1. 女娲补天的传说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神话故事中,女娲是一位具有神秘力量的神灵,她被认为是我国民族的始祖和先神。
女娲补天的故事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经典之作,也是我国人民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2. 故事内容女娲补天的故事起源于我国古代上古时期,传说当时天空中出现了十个太阳,炙烤大地,使得百姓们生活困苦。
女娲为了解决这个严重的问题,便决定前往天空,用自己的神力来制止这场天灾。
她用神奇的法术制造了一把神锄,准备登上天空,砍伐那些不听管教的太阳。
3. 分析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除了在文学艺术上有着极高的价值之外,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女娲对自然界的理解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心。
女娲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神力,解决了天空的问题,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安稳、舒适的生存环境。
女娲补天也体现了我国先民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和探索。
4. 个人观点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不仅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传奇,更是我国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于和谐发展的向往。
在当代社会,我们也可以从女娲补天这个古老的传说中找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在面对各种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的挑战时,我们应该学习女娲的勇气和智慧,积极采取措施,维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总结女娲补天的故事不仅富有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更是一部富含哲学智慧的传世之作。
通过研究和了解这个故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这个故事也对我们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借鉴和思考。
结尾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不仅在当时古代就是一部经典之作,而且在当代社会也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这个故事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我国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许多有益的启示,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愿我们能够通过对这样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断推动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女娲补天》教材分析及相关素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女娲补天》教材分析及相关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75db016d31126edb6e1a1037.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女娲补天》教材分析及相关素材【教材分析】《女娲补天》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讲的是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女娲补天》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让人类重新过上幸福生活,先捡五色石头燃火熔炼,用石浆补好天上的大窟窿,斩断大乌龟的四条腿撑起天空,接着杀死黑龙,使野兽不再残害人类,最后把芦苇烧成灰堵住地缝的故事。
塑造了勇敢顽强、智慧能干、甘于奉献的女娲形象。
女娲是远古时期中华女性先祖形象在创世神话中的生动写照。
课文结构完整,条理清晰。
水神在与火神的打斗中惨败,因羞恼撞断了不周山,于是天塌地裂、洪水喷涌、野兽出没,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故事的起因;故事的经过是女娲修补天地的过程,她寻找石头、炼石补天、断龟足撑天,又杀死黑龙、烧芦苇堵地缝;故事的结果是天和地恢复了平静,人类获得了新生。
课文主要通过女娲的具体行动来表现她美好的品质。
当看到人们因为天塌地裂而惊慌失措、四处奔逃时,女娲下决心要把天和地修补起来,于是开始了一项巨大而又艰难的工作,表现了她拯救人类的强大决心和善良品质。
女娲先捡来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用炼成的石浆把天补好,"捡来、燃起、炼成、补好"一步一步的做法,展示了女娲不怕困难、顽强能干的形象;她担心天再塌下来,又杀了大乌龟,斩下乌龟的四条腿把天空撑起来,突显了女娲的智慧和果断;接着杀死黑龙,最后把芦苇烧成灰堵住地缝,表现了女娲的勇敢和智慧,颂扬了她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课文情节生动,充满了神奇的想象。
水神共工一撞不周山就天塌地裂,女娲用神火炼成的石浆能补好天,斩下大乌龟的四条腿能撑起天空等内容,让人觉得无比神奇。
课文运用了极具夸张的语言,写不周山被共工一撞,"天上顿时露出一个大窟窿,地上也裂开了一道道黑黝黝的深沟……·;写女娲为了让补好的天不再塌下来,把斩下的大乌龟的四条腿"竖立在大地的四方,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撑起来",突出了她的神力;写女娲为了堵住地缝,把"芦苇烧成灰,撒到水中,芦灰越积越厚,把喷涌洪水的地缝也堵住了",寥寥数语,体现了女娲的非凡力量,使故事更具神奇色彩。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五课女娲补天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五课女娲补天](https://img.taocdn.com/s3/m/4592852c01f69e31433294f6.png)
读课文,思考问题。
2、女娲补天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她又是怎样克服的? 女娲补天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首先,天上的窟窿那么大,又在喷火,补天是要冒生命危险的, 但女娲为了人们能重新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不惜冒这样的危 险; 其次,补天的五彩石很难找到,女娲忙了几天几夜,一路跋山涉 水,终于找齐了五种颜色的石头; 再次,冶炼五彩石需要耗费巨大的心血,女娲不辞劳苦,炼了五 天五夜,炼出五彩液后对准天上的大窟窿用力一泼,终于把天 补好了。
3、整体感知
(1)读课文,试着填一填。
《女娲补天》是一个千古流传的( 神话故事 )。文章 讲述了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 们,( 冒着生命危险补天 )的故事,赞扬了女娲 (急人类所急 )的高贵品质和( 不怕牺牲 )的( 大无畏 ) 精神。
(2)特殊语句
找一找,文中都有哪些描写女娲”急人类所急”的句子?
(4)词语解释——学一学
燃烧:可燃物和空气中的氧气所发生的一种发热发光的剧烈的氧 化反应。 冶炼:用焙烧、熔炼、电解、化学等方法,从矿石或其他原料中取得 所需要的金属。 金光四射:光芒四射,十分耀眼。 喷射:液体、气体或成颗粒状的固体受到压力而喷出。 欢歌笑语:欢乐的歌声、愉快的笑声,形容气氛祥和、愉悦。
rán 字义 引火点着,燃烧。
燃 组词 燃(燃烧)(燃料)(点燃)(燃眉之急) 辨字 然(自然)(果然)(必然)(然后) 运用 敌人点燃了那支藏有情报的蜡烛。
pēn 字义 (液体、气体、粉末等)受力而射
出。
喷 组词 喷(喷气)(喷射)(喷泉)/喷(pèn)香 辨字 愤(愤怒)(气愤)(发愤)(激愤) 运用 大象伸长鼻子,对着大车喷起了水。
yě 字义 ①熔炼金属;②形容女子装饰艳
15 女娲补天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5 女娲补天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7de49a9be23482fb4da4cfc.png)
15 女娲补天
创编故事
小组分工合作,各选择 一处神奇的地方,用自己的 语言将故事讲生动、讲完整。
15 女娲补天
想一想:女娲为了寻 找五彩石,她会碰到什么 困难呢?
15 女娲补天
在黑黑的山洞里,女娲边走边用手摸着 每一块石头,细细地分辨着。她走遍了每一 个山洞,终于在最后一个山洞里找到了白颜 色的石头。
快乐读书吧
根据题目,猜故事内容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辛格比捉弄北风》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辛格比是怎么捉弄北风的?
请同学们阅读原文,验证猜测。
快乐读书吧
刑天争夺帝位
刑天也是一员猛将。炎帝失败之后,刑天却不服从黄 帝的统治。他在西方的奇肱国跟黄帝争夺神位。刑天一手 操盾牌,一手持大斧,单枪匹马与黄帝格斗。他虽然强壮, 但是终究不是黄帝对手,被黄帝杀死,砍下了头颅。由于 担心刑天复活,黄帝把刑天的头颅单独理在西方的常羊山。 果然,刑天虽然失去了头,可是雄心不死。他的尸身找不 到头颅,就把自己裸露的两个乳头当作眼晴,把肚脐当作 嘴巴,挥着质牌和大斧,继续向天空发出愤怒的吼叫。
1.女娲为了补天做了哪几件事? 2.女娲补天遇到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用“ ”画出。
15 女娲补天
1.寻找彩石 2.炼石补天 3.杀龟撑天 4.杀死黑龙 5.堵塞洪水
15 女娲补天
寻找彩石
不辞辛苦
这可是一项巨大而又艰 难的工作。女娲先从各地拣 来赤、青、黄、白、黑五种 颜色的石头,燃起火炉熔炼。
15 女娲补天
15 女娲补天
请同学们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 简述《女娲补天》的主要内容吧。
本文写了天塌下一大块,地被震裂, 人们被水火围困, 女娲 把人们从水火 中救了出来,她又寻找 五彩石 冶炼,补 好了天。
部编版四上第15课《女娲补天》2020版
![部编版四上第15课《女娲补天》2020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0ea4fa3c1ec5da50e270b4.png)
梳理课文
默读,想想哪些段落分别写补天的起 因、经过、结果。
起因
1、2自然段
水神与火神打斗惨败,因羞恼撞断 不周山,于是天塌地裂、洪水喷涌、野 兽出没,世界混乱。
经过
3、4自然段
女娲补天的过程:寻找石头,炼石 补天、断龟足撑天,杀死黑龙、烧鹿尾 堵地缝。
共工触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 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覆 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跟大家说一说。
哪吒闹海
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
愚公移山
大禹治水
夸父追日
结构梳理
起因:怒撞不周山,带来灾害
女
娲
补天、撑天 经过:女娲拯救
补
杀恶龙、堵洪水
天
结果:天地平静 人类获得新生
勇敢善良 不怕困难
读一读小古文《女娲补天》,对照课文,想 一想小古文的意思。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 周载。火爁(làn)焱(làn)而不灭,水浩洋而不 息,猛兽食颛(zhuān)民,鸷(zhì)鸟攫(jué) 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 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yín)水。苍 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自主学习
读一读阅读提示: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 结果,发挥想象,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色石头 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自主学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 事? (2)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 (3)有弄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准备提 出。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909bd2f6bd97f192279e930.png)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知识点一、我会认组词措cuò(措施、惊慌失措)混hùn(混沌、混乱、混淆)项xiàng(项目、一项、项链)熄xī(熄灯、熄火、熄灭)塌tā(倒塌、塌陷、死心塌地)杀shā(杀掉、杀死、被杀)颂sòng(传颂、歌颂、千古传颂)绩jì(成绩、功绩、丰功伟绩)二、多音字隆:lōng(黑咕隆咚)lóng(隆冬)创:chuàng(创业)chuāng(创伤)挣:zhēng(挣扎)zhèng(挣脱)扎:zhá(挣扎)zhā(扎针)zā(扎辫子)三、近义词创造——创建幸福——快乐燃烧——焚烧立刻——马上危险——危急寻找——寻觅传说——据说四、反义词创造——毁灭燃烧——熄灭难过——高兴危险——安全欢声笑语——唉声叹气五、理解词语窟窿:洞,小孔。
山冈:不高的山。
熊熊大火:形容火势非常旺盛。
围困:团团围住,使处于困境。
塌下:倒,下陷。
挣扎:用力支撑。
熄灭:停止燃烧。
危险:遭到损害或失败的可能性。
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
传说:群众口头上流传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或某种说法。
六、句子解析1.女娲难过极了。
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
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从“立刻,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难过的心情。
2.于是,她又找哇找哇,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女娲不辞辛劳地找五彩石,她是一个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人。
七、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这篇课文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2.女娲为受难的人们做了哪几件事?其中哪件事写得最详细?求雨灭火、造船救人和炼五色石补天(最详细)3.默读课文,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答:起因:天塌地裂,人类被困于水火之中。
经过:女娲求雨神来灭天火,又造船救出洪水中的人们,然后决定把天补上。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女娲补天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女娲补天](https://img.taocdn.com/s3/m/ed6c62d383d049649b6658d6.png)
把天上的五彩云霞想象成女娲用五色 石浆补好的天空,这样的想象神奇而瑰丽。
试一试,用四个 词语来概括女娲补天 的过程。
捡彩石—燃火炉—炼彩石—补天
捡—燃—炼—补
杀龟撑天
女娲担心补好的天灾再塌下 来,于是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 下它的四条腿……
乌龟的四条腿就撑 起了人们头顶的天空, 真是不可思议。
朗读指导
读好“斩下”“竖 立”等词,体会神奇。
你知道吗?
神话表现了远古人类征服自然的理 想和信念。正因为这样,所以神话具有 丰富多彩的想象、奇妙的情节和感人的 艺术力量。其中的人物形象,大多具有
超人的力量。
创编故事
小组分工合作,各选择 一处神奇的地方,用自己的 语言将故事讲生动、讲完整。
想一想:女娲为了寻 找五彩石,她会碰到什么 困难呢?
第五自然段讲述了天和地恢复了平静,人类重获 新生,人们世世代代怀念着女娲,传颂她的伟大功绩, 这是故事的结果。
请同学们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 简述《女娲补天》的主要内容吧。
本文写了天塌下一大块,地被震裂, 人们被水火围困, 女娲 把人们从水火 中救了出来,她又寻找 五彩石 冶炼,补 好了天。
互动课堂
再默读课文,找一找:
故事中哪些地方特别神 奇?那些情节触动了你?圈 画重点词句。
天上顿时露出一个大窟窿,地上也 裂开了一道道黑黝黝的深沟,洪水从地 下喷涌而出,各种野兽也从山林里跑出 来残害人类。
地上也裂开了一道道黑黝黝的深沟。
看图片说说“裂开、 一道道黑黝黝的深沟” 的意思。
天哪,太可怕了!
天上——大窟窿
抓住哪里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就能复述
地上——深沟
和概括故事内容!
语文四年级上册《15女娲补天》原文+课件
![语文四年级上册《15女娲补天》原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058c2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2.png)
语文四年级上册《15女娲补天》原文+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语文四年级上册的《15女娲补天》原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了解神话传说的背景,分析女娲补天的故事情节,学习生词、成语,品味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教材章节为:《15女娲补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神话传说的意义。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分析故事情节,品味修辞手法。
3. 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学会本课的生词、成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神话传说的背景。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学习生词、成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课件,讲述关于女娲补天的传说,引发学生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3. 讲解课文: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女娲补天的背景、过程及意义。
4. 生词、成语学习:讲解本课生词、成语,让学生做好笔记。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并进行例题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15女娲补天》2. 主要内容:女娲补天的背景、过程及意义生词、成语学习修辞手法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复述女娲补天的故事。
(2)用本课学到的成语造句。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
2. 答案:(2)例句:他勇敢地面对困难,决心要攀登成功的高峰。
(3)例:课文中的比喻句:“天塌下来,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人们的心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其他神话传说故事,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掌握课文内容,理解神话传说的意义。
15.女娲补天(知识点+配套练习)四年级语文上册 含答案 部编版
![15.女娲补天(知识点+配套练习)四年级语文上册 含答案 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c3a7f7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f.png)
第十五课女娲补天【词语杂烩】学好语文的方法就是积累多音字创chuāng(创伤)我们要给这个世界创(chuàng)造快乐,避免给他人带来创(chuāng)伤。
chuàng(创造)解词语1.欢声笑语(huān shēng xiào yǔ):欢乐的的声音和话语。
例句:律师的办公室灯火通明,欢声笑语。
2.激烈(jī liè):①(动作、言论等)剧烈。
例句:赛场上,两个足球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②(性情、情怀)激奋刚烈。
例句:面对敌人,他壮怀激烈,毫不屈服。
3.惊慌失措(jīng huāng shī cuò):害怕、慌张,举止失去常态,不知怎么办好。
例句:老师突然的问话让我惊慌失措。
4.奋勇(fèn yǒng):鼓起勇气。
例句:他在那次战役中奋勇作战。
近义词快乐 - 欢乐激烈 - 剧烈恐怖 - 恐惧难过 - 伤心艰难 - 困难反义词幸福 - 悲惨惨败 - 大胜巨大 - 微小艰难 - 容易危险 - 安全词语搭配(快乐幸福)的生活(黑黝黝)的深沟(黏稠)的石浆(五色)的云霞词语拓展表示心情高兴的四字词语:欢声笑语、兴高采烈、欢天喜地、欣喜若狂、笑逐颜开、喜不自胜你学会了吗?我们来挑战一下下面的试题吧!【课内基础提优】打好地基,才能建起高楼大厦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女娲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
B.世界各地流传着各式各样的神话传说。
C.他大约可能有十岁。
D.狠心的宙斯又派了凶恶的一只鹫鹰。
2.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是()A.课文通过女娲补天的故事,塑造了一位勇敢顽强、智慧能干、甘于奉献的女神形象。
B.女娲补天的过程是:寻找石头、断龟足撑天、炼石补天、杀死黑龙、烧芦苇用灰堵地缝。
C.《女娲补天》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天地发生了一场大变动,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
D.《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处处充满神奇的想象。
二、写出下列神话故事的主人公,再表达观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15 女娲补天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15 女娲补天](https://img.taocdn.com/s3/m/7f53906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6e.png)
第四单元第十五课女娲补天内容分析《女娲补天》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讲的是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败、措”等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女娲补天的原因,感受她为人类造福的决心。
4.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朗读中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女娲补天的原因,感受她为人类造福的决心。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教学准备1.课前预习(1)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认读本课要求会认识的9个生字。
(2)查找资料,了解女娲这一人物形象。
(3)读课文,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2.多媒体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女娲补天的图片,猜一猜图片中的人物是谁,出自哪个神话故事。
学生交流回答,老师揭示课题。
(板书:女娲补天)学生齐读课题,注意“娲”字的读音。
课件出示资料: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娲皇、女阴,她慈祥地创造了生命,又勇敢地照顾生灵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相传女娲造人,以黄泥仿照自己捏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出自读要求:圈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措混项熄浆塌杀颂绩(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认读。
教师指导:“措”是平舌音,不要读错;“混乱”的“混”是多音字,注意区分读音“hùn”和“hún”;“绩”的读音是“jì”,不要错读成“jī”。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部编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7515fa1581b6bd97e19ea61.png)
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 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 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 些零零星星的碎块。
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 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 少一种纯青石。
“她忙了几天 几夜”“冶炼 了五天五夜” 从时间角度突 出女娲的神力。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 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 险、不怕困难、敢于奉献的精神。
内容解析
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 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相传,天地初生时世界上只有一个人, 就是女娲,女娲感到很寂寞,于是捏了许多 泥人,吹了口仙气,于是这些泥人就有了生 命,就是人类。)
• 轰(hōng)隆隆(lóng ) • 塌(tā)下,露(lù)出,燃烧(ránshāo ) • 熊熊大火,围困,挣(zhēng)扎 • 熄(xī)灭,喷(pēn )火,缺(quē)少 • 冶(yě)炼,液(yè)体 • 金光四射(shè),云霞(xiá)
15 女娲补天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 出、燃烧、熊熊大火等”词语。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 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课堂小结
这则古代神话故事说明:自古 以来人们就盼望能有战胜自然灾难 的力量,希望能有更多的具有女娲 这样急他人之所急、救民于水火精 神的人,所以古人以自己丰富的想 象力,创造了"女娲补天"这样漂亮 的神话故事。
巩固练习
轰(hōng)隆隆(lóng )
于是, 她又找啊找 啊,终于在 一眼清清的 泉水中找到 了。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 原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 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 了很稠的液体。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fd1970248d7c1c709a1451c.png)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导语】女娲补天的故事和女娲造人的故事一样,都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
wo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原文女娲补天的故事,处处充满着神奇的想象。
默读课文,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把女娲求而浇灭天火的过程说具体、说生动。
自从女娲创造了人,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来,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还有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女娲难过极了。
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
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
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
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
结果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
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于是,她又找哇找哇,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
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知识点1**【字词学习】**字:塌(tā)、救、稠词:幸福、挣(zhēng)扎、熄(xī)灭、冶(yě)炼(liàn)、窟窿、云霞、女娲补天**【重点句子】**1.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2.女娲难过极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女娲补天》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女娲补天》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b596ff2168884868762d6c9.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女娲补天》知识点归纳
【会认字】
措混项熄塌杀颂绩
【重点词】
特殊词语:一道道黑黝黝惊慌失措
近义词:幸福——美好忽然——突然平静——宁静欢声笑语——欢天喜地奔
流不息——川流不息
反义词:难过——开心艰难——容易欢声笑语——唉声叹气
【重点句】
1.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欢声笑语,人们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解析:这
一段描写了女娲造人后,人间幸福的生活,与后文天崩地裂后人间
的惨状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也体现了女娲补天的必要性。
2.天上顿时露出一个大窟窿,地上也裂开了一道道黑黝黝的深沟,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各种野兽也从ft林里跑出来残害人类。
人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混
乱和恐怖之中。
解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天空塌下的具体情景,“露、裂、喷涌”等动词写出灾难的
严重性,为后文描写人们的悲惨生活景象埋下了伏笔。
第二句与第一自然段人们快乐幸福的
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也是女娲补天的原因。
3.女娲看到这情景,难过极了,决心把天和地修补起来,让人类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
解析:“极”写出了女娲的难过程度之深,这里体现了女娲对人类的爱与关怀,说明女
娲心地善良,一心为人类着想。
女娲看到天塌地陷的景象,心里十分难过,因此决心把天和
地修补起来。
【课文结构】
【主题】
本文写的是传说中的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历尽千辛万苦补天的故事,赞美了女娲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及知
识点
原文
女娲补天的故事,处处充满着神奇的想象。
默读课文,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把女娲求而浇灭天火的过程说具体、说生动。
自从女娲创造了人,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来,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还有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女娲难过极了。
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
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
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
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
结果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
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于是,她又找哇找哇,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
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女娲把它装
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知识点1
**【字词学习】**
字:塌(tā)、救、稠
词:幸福、挣(zhēng)扎、熄(xī)灭、冶(yě)炼(liàn)、窟窿、云霞、女娲补天
**【重点句子】**
1.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
2.女娲难过极了。
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x ī)灭。
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3.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yě)炼(liàn)。
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4.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
地方。
知识点2
【词语】
[围困]团团围住,使处困境。
[挣扎]用力支撑。
[冶炼]用熔炼,电解等方法把矿石中所需要的金属提取出来。
课文是把五彩石用神火冶炼。
[云霞]彩云。
【句子】
1、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熊熊大火”形容火势非常旺盛;“到处”说明四周水势大。
这句话形象地描写了人类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急需有人出手相救。
同时也暗示女娲救人是非常艰难的。
2、女娲难过极了。
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
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女娲难过,什么她把人们的疾苦放在心上。
这段话的后两句具体写出了女娲为了排除人们的苦难,及时找雨神又造了船。
3、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透过“几天几夜”一词,我们眼前仿佛看到了女娲不分昼夜,在
苍茫的宇宙中四处寻觅五彩石的身影,不由使人更加赞叹女娲不畏艰难险阻拯救人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