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说课材料

合集下载

超声直流电药物导入仪ppt课件

超声直流电药物导入仪ppt课件

皮肤结构示意图
皮肤结构示意图
透皮给药示意图
三种技术协同作用
超声 波

直流 物 离子

导入
直流电:电致孔原理 电致孔:用瞬时的高电压脉冲在皮肤角质层
的质脂双层打出暂时性的水通道,这些通道的形 成为药物的导入提供了途径,使药物能直接穿过 角质层被毛细血管吸收。 可在皮肤产生50~70nm的通道
疗程:7~15天
临床应用举例
6、脑血管病后遗症
选穴:患侧肢体肌腱附着点或阿 穴(病变部位或疼痛点)
说明:应使用干扰电和低频电同 时治疗,把干扰电低频治疗电 极交叉放于上述部位。
疗程:15天
附表1:病症对应治疗穴位一览表
附表2:病症对应治疗穴位一览表
附表3:病症对应治疗穴位一览表
附表4:病症对应治疗穴位一览表
治疗探头金属芯与止水碗底部的铝箔圆心充分贴合。 5. 打开治疗仪,设定治疗程序,开始治疗。
治疗部位
局部病变:病灶部位在体表投影最近距离 区域。
系统或全身性病变:相应的穴位,详见附表。
治疗禁忌
1、年龄小于6个月的小儿。 2、活动性肺结核,严重支气管扩张。 3、脑血管病非稳定期或血压过高(>200/100毫米 汞
特 4点、药物用量降低,但疗效明显提升
由于是局部用药,相对少量的药,即可以在病 灶区域达到一个较高的血药浓度,迅速对病灶区域 产生治疗效果,治疗非常迅速、效果明显,尤其对 一些常规方法药物不易到达的组织或器官,优势更 为明显,如前列腺,骨关节。
特 点5、大幅度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
局部用药,用药量小,不经过肠胃、 肝脏,不对全身作用,所以药物对机体 产生的副作用也降到最低。例如,红霉 素。而且,临床证实:超声、电流等物 理作用对病灶区域也没有任何副用作, 可以说超声直流电透皮给药安全方面没 有任何问题。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PPT资料55页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PPT资料55页

荷就不能确定应从直流电哪一极导入
16.11.2019
13
3 药物成分应当纯,若除药物离子外,还有其他
带电性质与药物相同的离子,则通电后势必竟相进入
体内,这就减少了药物离子导入量
4 药物最好易溶于水,且不易被酸或碱所破坏
5 尽量选择局部应用亦能发挥作用的药物。若要
求作用全身,宜选择用量少而能显少的药物,否则因
极导入,导入极性不能有错误
(2)导入药物溶液浸在与作用极面积相同的滤
纸或洒在绒布上,将滤纸或绒布接触治疗部位皮肤
其上再放普通衬垫及铅版,非作用极下不放药物
16.11.2019
26
(3)为防止衬垫上沾有寄生离子而影响药物
的导入,须注意每个衬垫(包括绒布),最好只供
一种药物应用,不宜混杂,消毒时把不同药物的衬
16.11.2019
33
第三部分
临床应 用
16.11.2019
34
临床应用
眼部炎症性疾病:结核性:1%链霉素
病毒性:0.25%氯霉素
疱疹性结膜炎:0.1%~0.2%硫酸铜
虹膜睫状体炎:0.5%水杨酸钠
青光眼:0.5%~1%毛果芸香碱
角膜翳、玻璃体混浊:50~100U/ml透明质酸酶
角膜斑翳:1%~2%碘化甲
中少受滤纸或纱布的阻碍影响,同时,溶于水中的
药物离子浓度比较稳定
(2)水的可塑性大。水作为电极与体表间的
介质,能和体表凹凸不平部位(手、脚等)紧密接
触。使药物能均匀地导入。同时,作用区可以较大
16.11.2019
23
(3 )水有较大的热容量和导热性,作为一种 温热因素综合作用于人体,可以降低皮肤电阻。增 加离子导入量。直流电水浴药物导入法的治疗作用 包括直流电的作用、水浴的作用、药物的作用。这 些综合作用因子,更加提高了药物导入的疗效。

直流电及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课件

直流电及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课件

学习交流PPT
8
• 通常阴极放出的氢气比阳极放出的氧气多,在 实际工作中,常利用电解作用放出气泡的多少 来判断直流电电极极性。
• 直流电的电解作用在电极下产生强酸和强碱, 若不加保护可导致电极下皮肤发生化学烧伤, 因此直流电疗法的电极下必须放置吸水垫保护。
学习交流PPT
9
阴极
4NaCl
溶解
4H2O+4Na+
通过人体一定部位治疗疾病的方法。 • (30-80V)、(小于50mA) • 单纯应用直流电疗法较少,但它是药物离子导
入疗法和低频电疗法的基础。
学习交流PPT
4
根据电流强度的变化直流电可分为:
• 1、平稳或稳恒直流电:电流强度不随时间 • 变化的直流电。 • 2、脉动直流电:电流强度随时间变化的直 • 流电。 • 3、不规则脉动直流电:电流强度变化不规 • 则的直流电。 • 4、规则脉动直流电:电流强度变化规则的 • 直流电。 • 5、断续直流电:在一定时间内通电和断电。
学习交流PPT
13
• (2)改变组织含水量
• 在直流电作用下,由于发生电泳和电渗,阴极下 水分子增加,蛋白分散升高,组织膨胀和变得松 软,而阳极下组织水分减少,蛋白质分散度降低, 组织较干燥致密。例如,将蛙头切除,挂在木架 上,后掌各浸入装着自来水的杯中,两杯分别连 阴极和阳极。通电40~60分钟,电流强度10mA, 断电后检查两后脚掌,可以发现阴极脚掌的皮肤 附着一层粘液,肌肉肿胀松软,皮肤容易剥离; 阳极脚掌的皮肤较干燥、肌肉干瘪,皮肤不易剥 离。
学习交流PPT
17
• (5)直流电能改变细胞膜两侧原有的膜电位的水 平(或叫做改变膜的极化状态)。
理疗技术
• 电疗法 • 光疗法 • 声疗法

直流电及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课件

直流电及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课件
(二)治疗剂量 1.成人治疗电流密度为0.03-0.1mA/cm2 2.儿童治疗电流密度为0.02-0.08mA/cm2
直流电及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课件
(三)操作方法 1.检查:零位,导线,极性,量程 2.皮损,皮肤感觉障碍 3.电极,衬垫(温水),沙袋固定 4.导线的金属与极板紧密连接,防金属烧皮肤 5.复查机钮位置,导线极性,调节电流量由小到大 6.过程中询问有无感觉异常 7.结束后,旋转至零位,观察皮肤呈潮红 8.衬垫洗净,消毒晾干
直流电及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课件
阳极下有酸性物质
阴极下有碱性产物
电极(+)
水溶液
电极(-)
Cl-失去电 子直接析 出
NaCl
Na+得到电 子直接析出
Cl- + HOH → HCl +OH-←Cl-+ Na+→ Na+ + HOH → NaOH + H+
阳极
溶解
阴极
4Cl- -4e→4Cl
4NaCl
4Na+ +4e→4Na
(NH3+)和负电荷(COOH-)的数 量相等,称为~。
蛋白质的等电点:使Pr等电状态的那种酸碱度 称为~。
人体体液偏碱:等电点偏酸
直流电及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课件
8.电泳和电渗 (1)电泳和电渗是直流电通过胶体时同时出现
的两种现象。 胶体 分散剂:均匀的媒质组成(水)
分散质:由1-10um的悬浮颗粒组成 (Pr)
5.药物的酸碱性:透明质酸酶在PH5.2的水溶液 中导入最大,纤维蛋白酶在PH 8.6中最大,蛋 白质的极性与环境的酸碱有关;无机离子则正 离子在碱性溶液中多,负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多。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第2章 直流电疗法(直流离子导入电疗法)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第2章 直流电疗法(直流离子导入电疗法)

• 注意酸碱烧伤
• 遵医嘱选择不同的药物配制成不同浓度 的导入药液备用,药物必须新鲜、无污 染
• 另外配浸药所用的滤纸、纱布、衬垫要 注明阳极(+)和阴极(-)
治疗方法(一)
• 衬垫法 – 眼-枕法 – 额一枕法 – 面部治疗法 – 乳腺区反射治疗法 – 领区反射治疗法 – 全身直流电药物导 入法 • 电水浴法
治疗方法(二)
第二章 直流电疗法
直流离子导入电疗法
定义
• 直流离子导入电疗法(electrophoresis)
使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通过皮肤、黏膜 或伤口导入体内进行治疗的方法,称为 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直流电药Fra bibliotek离子导入原理(一)
•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离解为带电荷的离子, 电解质中的正负离子的总数相等
• 在溶液中通上直流电,在直流电场的作 用下负离子向正极移动,正离子向负极 移动,这是电离学说的要点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原理(二)
• 在药物溶液中,一部分药物离解成不同电 荷的离子或者带电的胶体微粒 • 离子导入就是利用直流电场的作用和电荷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使无机化合 物或者有机化合物药物离子、带电的胶体 微粒进入人体
直流电离子导入有以下特点
• 根据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原理, 利用直流电能将药物离子经完整皮肤导 入体内 • 由直流电导入体内的药物保持原有的药 理性质 • 阳离子只能从阳极导入,阴离子只能从 阴极导入
临床应用--适应证(二)
• 眼部疾患 – 角膜浑浊、虹膜睫状体炎、中心性视网膜脉 络炎、角膜炎 • 内脏疾患 – 高血压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胃十二指肠 溃疡、慢性胃炎。慢性前列腺炎,功能性子 宫出血
临床应用--适应证(三)
• 放射线治疗反应 – 过敏性紫癜、荨麻疹

第二章第二节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6讲)

第二章第二节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6讲)

19:16:42
20
(五)每次治疗时肌肉收缩的次数
• 起初进行治疗时,每次应使每条病肌收缩10~ 15次,休息十数分钟,如无条件可休息3~5分 钟后再使之收缩相同的次数,如是反复4次。 • 在整个治疗时间内每条病肌至少收缩 40 ~ 60 次是应有的数量。随着病情的好转,以后每次 每条病肌应收缩20~30次,整个治疗时间总收 缩80~120次左右。 • 有人认为每次治疗的整个期间内,每条病肌至 少收缩90次才有效。
19:16:42
23
•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根据肌肉收缩次数来决定 剂量的方法,只适用于刺激频率低(即t升和 t止都较长)的情况。当刺激频率高时,如给 某轻度失神经肌以 t 升 =10ms,t 止 = 50ms 的 刺激时,其f=1000/(t升 + t止)=1000 /60 =16.7Hz • 这种频率的收缩就不再容易用肉眼去判 断其次数,此时就应改用调制式的脉冲群, 使肌肉通电时发生一系列的收缩,脉冲群停 止时肌肉松弛,这时脉冲群出现的次数就相 当于刺激的次数。
19:16:42
27
2.使肌肉等长收缩 • 等长收缩法是使肌肉收缩时,长度不缩 短的方法。此法能增加肌肉的张力。如 需刺激胫前肌,可让病人采取平卧位, 由另一人将病人膝和足背按压向床面。 刺激时,胫前肌由于上下两个关节被固 定而不能使足背屈,自身即不能缩短, 这就出现等长收缩的状况。 • 必须注意的是:不论何种方法,电流引 起收缩时,病者应同时尽力试图主动收 缩该肌,这样电刺激引起的收缩加上病 人主观意向的配合,功能的恢复将更好。
19:16:42 7
• 上述三种实验充分证明,药物离子能导 入动物体内,其导入原理如上所述。 • 用简单的无机化合物所做的实验证明, 电渗和扩散作用也使药物进入机体,即 • 导入离子总量中90%~92%是由电离或 电泳原理进入机体的, • 由电渗作用进入机体的约占1%~3%, • 由扩散作用进入机体的约占6%~9%。

b第二节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b第二节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第二节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Electrophoresis)一、概述使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通过皮肤、粘膜或伤口导入体内进行治疗的方法,称为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

二、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的原理在药物溶液中,一部分药物离解成离子,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阴离子和阳离子进行定向移动。

如果阴极衬垫中含有带负电荷的药物离子或者阳极衬垫中含有带正电荷的药物离子,就会向人体方向移动而进入体内。

(一) 肾上腺素组织胺导入试验两个小电极和一个大电极放置在右侧前臂上(图2.2.1),A电极衬垫用0.01%盐酸肾上腺素液浸湿,而H电极用0.01%磷酸组织胺液浸湿,都连阳极。

右臂伸侧电极衬垫用肾上腺素或组织胺液浸湿,连阴极,通电10分钟后,取下电极观察局部皮肤。

A电极下皮肤出现苍白斑点,提示肾上腺素已进入体内并引起反应;H电极下皮肤明显充血、水肿,出现荨麻疹,证明组织胺已进入人体,右臂伸侧电极下皮肤则元些反应,表示药物没有进入皮肤。

以上试验说明:1.根据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原理,利用直流电能将药物离子经完整皮肤导入体内。

2.由直流电导入体内的药物保持原有的药理性质。

3.阳离子只能从阳极导入,阴离子只能从阴极导入。

(二) 药物导入人体的途径分布深度用数量已经证明,药物离子主要经过皮肤汗腺管口和毛孔进入皮内(图2.2.2)或经过粘膜上皮细胞间隙进入粘膜组织。

汗腺导管内径15~80μ,所以蛋白质(1~100mμ)等于大分子物质的离子了也能经过汗孔导入体内。

;在电场中离子移动速度很慢。

实验证明,谷氨酸在生理溶液内(pH 7.45,电压180V,电流强度3mA)每小时移动13mm,而在人体组织内每小时只有数毫米。

直流电直接导入离子只达皮内,主要堆积在表皮内形成“离子堆”,以后通过渗透作用逐渐进入淋巴和血液。

进入血液循环后,有的药物选择性地停留在某器官组织内,如碘主要停留在申状腺;磷蓄积在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中等。

图2.2.1 肾上腺素(A)组织胺(H)导入试验(虚线-伸侧的负极)图2.2.2 用直流电向机体内导入离子示意图药物离子导入的数量与很多因素有关:在一定范围内,溶液浓度越大,导入数量增多,如肝素在0.25~5%的范围内,浓度越大,导入体内的数量增多;复杂的溶剂寄生离子增多,药物导入量减少,药物在电场中最大的转移是在蒸馏水中;向溶液加酒精是一种增加有效导入的办法,但酒精对那些易导致沉淀变性的药物并不适用;不溶解的药物不能导入皮肤,如乳状的氢化可的松不能导入皮肤,只有溶解的作静脉注射用的才能导入;根据法拉弟第一定律,离子导入的数量与所使用的电流量成比例,在一般情况下,通电时间长导入量多,大的电流强度导入药物增多;不同部位导入的数量也有差别,以躯干导入最多,上肢次之,下肢,特别是小腿最少。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课件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课件

疗效评估方法
临床指标评估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 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临床指标,评估直流电药 物离子导入法的疗效。
影像学评估
借助影像学检查,如X线、 CT、MRI等,观察病变部 位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量表评估
使用特定的量表对患者的 功能、生活质量等方面进 行评价,以量化评估疗效。
临床疗效观察
短期疗效
观察患者接受直流电药物离子导 入法治疗后的短期疗效,如症状
缓解、疼痛减轻等。
长期疗效
评估患者接受治疗后的长期疗效, 关注疾病的复发率、生存率及生活 质量改善情况。
安全性观察
监测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 并发症,评估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 法的安全性。
患者反馈与评价
患者满意度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患者 对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治疗的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跨学科合作
加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合作,推动直流电药物 离子导入法的创新发展。
临床试验与大数据分析
开展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评估治疗效果,为优 化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标准化与规范化
推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制定相关行业标准 和操作规范,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神经系统疾病
如神经痛、神经炎、神经损伤 等。
内分泌系统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各种疼痛、炎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的治 疗。
禁忌症
皮肤破损、感染、过敏体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及孕妇等人 群不宜使用。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
将药物涂抹在皮肤上,通过直流电的作用,使药物离子导入皮肤深层。一般每 次治疗时间在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疗程根据病情而定。

第十八章直流电与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第十八章直流电与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第十八章直流电与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第十八章直流电与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实验(实训)名称:直流电与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实验实验(实训)类型:演示性实验、操作性实验实验(实训)学时:4学时【目的与要求】掌握:1.直流电治疗操作技术、注意事项、适应症和禁忌症。

2.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原理、导入技术、注意事项、适应症和禁忌症。

熟悉:1.直流电的理化作用与生理作用2.电水浴疗法导入技术和方法。

了解:1.体腔法导入技术和方法2.【教具与设备】直流电疗机、电极板、输出导线、衬垫、绝缘胶布(塑料布)、固定带、沙袋等。

药物导入所需的药液,配浸药所用的滤纸、纱布。

【实验(实训)内容】1.直流电疗法的操作技术2.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的操作技术【原理、方法和手段】1.实验原理:(1)直流电作用下,其电解产物酸和碱可使皮肤细胞的蛋白质发生微量的变性及分解,从而释放组织胺,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2)组织蛋白分解成血管活性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刺激感觉神经末梢,直接通过轴突反射引起血管扩张。

(4)电学中的“同性相斥”原理。

(5)直流电能将药物离子经皮肤的汗腺管口、皮脂腺管口、毛孔、粘膜或伤口的细胞间隙导入皮内或粘膜组织。

(6)由直流电导入体内的药物保持原有的药性。

2.实验方法和手段演示直流电与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常用设备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以实际操作并结合病例讲述。

包括:教师示范、学生分组训练、教师组间巡查并指导讲解、学生示范。

【实验操作步骤】一、直流电疗法适应证: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癔症、自主神经失调、末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慢性胃炎、胃肠痉挛、高血压、关节炎、关节痛。

外科疾病淋巴结炎、淋巴管炎、慢性乳腺炎、术后粘连、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附件炎、角膜炎、结膜炎、鼻炎、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卡他性中耳炎、皮肤溃疡、硬皮病、皮肤瘢痕等。

禁忌证:恶性血液系统的疾病、恶性肿瘤、急性湿疹以及对直流电不能耐受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作用原理在药物溶液中,一部分药物离解成离子,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阴离子和阳离子进行定向移动。

如果阴极衬垫中含有带负电荷的药物离子或者阳极衬垫中含有带正电荷的药物离子,就会向人体方向移动而进入体内。

肾上腺素组织胺导入试验两个小电极和一个大电极放置在右侧前臂上,A电极衬垫用0.01%盐酸肾上腺素液浸湿,而H电极用0.01%磷酸组织胺液浸湿,都连阳极。

右臂伸侧电极衬垫用肾上腺素或组织胺液浸湿,连阴极,通电10分钟后,取下电极观察局部皮肤。

A电极下皮肤出现苍白斑点,提示肾上腺素已进入体内并引起反应;H电极下皮肤明显充血、水肿,出现荨麻疹,证明组织胺已进入人体,右臂伸侧电极下皮肤则元些反应,表示药物没有进入皮肤。

以上试验说明1.根据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原理,利用直流电能将药物离子经完整皮肤导入体内。

2.由直流电导入体内的药物保持原有的药理性质。

3.阳离子只能从阳极导入,阴离子只能从阴极导入。

(二) 药物导入人体的途径分布深度用数量已经证明,药物离子主要经过皮肤汗腺管口和毛孔进入皮内(图2.2.2)或经过粘膜上皮细胞间隙进入粘膜组织。

汗腺导管内径15~80μ,所以蛋白质(1~100mμ)等于大分子物质的离子了也能经过汗孔导入体内。

;在电场中离子移动速度很慢。

实验证明,谷氨酸在生理溶液内(ph 7.45,电压180V,电流强度3mA)每小时移动13mm,而在人体组织内每小时只有数毫米。

直流电直接导入离子只达皮内,主要堆积在表皮内形成"离子堆",以后通过渗透作用逐渐进入淋巴和血液。

进入血液循环后,有的药物选择性地停留在某器官组织内,如碘主要停留在甲状腺;磷蓄积在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中等。

药物离子导入的数量与很多因素有关在一定范围内,溶液浓度越大,导入数量增多,如肝素在0.25~5%的范围内,浓度越大,导入体内的数量增多;复杂的溶剂寄生离子增多,药物导入量减少,药物在电场中最大的转移是在蒸馏水中;向溶液加酒精是一种增加有效导入的办法,但酒精对那些易导致沉淀变性的药物并不适用;不溶解的药物不能导入皮肤,如乳状的氢化可的松不能导入皮肤,只有溶解的作静脉注射用的才能导入;根据法拉弟第一定律,离子导入的数量与所使用的电流量成比例,在一般情况下,通电时间长导入量多,大的电流强度导入药物增多;不同部位导入的数量也有差别,以躯干导入最多,上肢次之,下肢,特别是小腿最少。

在一般情况下导入的药物为衬垫中药物总量的2~10%,所以总的说来,导入体内的药量是很少的。

药物离子导入的极性根据化学结构式可以判定有效离子导入的极性。

通常,金属、生物碱带正电荷从阳极导入,非金属、酸根带负电荷从阴极导入。

但是,氨基酸、肽及酶类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其极性与溶剂的pH值有密切关系。

不同的两性电解质有不同的等电点,当溶液接近或相当于等电点时,物质在电场中的移动实际上等于弥散,即直流电不起作用。

这是因为在等电点时溶质是电中性,而只有当溶剂的pH值远离等电点时,才能使药物带正电荷或负电荷。

每一种氨基酸各有最适宜的pH值,此时移动度最大。

特点(一) 导入体内的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成分大量没有治疗价值的溶剂和基质不进入体内。

(二) 药物可直接导入较表浅的病灶内在局部表浅组织中浓度较高、作用时间长。

直流电导入的药量是很少的,就全身来说,浓度是很低的;但是就局部表浅组织来说,比其他用药方法的浓度高。

例如,青霉素直流电阴极导入,局部皮肤内的药物浓度比肌肉注射的要高出几十倍。

链霉素眼部直流电导入,在前房及玻璃体中的浓度比其他用药方法要高出许多倍。

而且由于直流电导入在皮肤内形成"离子堆"不像其他用药方法很快经血液循环排泄,所以导入的药物在体内贮存时间长,疗效持久。

例如,实验表明静脉注入氢化可的松15~20分钟后,血中含量不及注射量的15%~20%,而离子导入后15分钟,血液17-氧皮质醇比原来增加2倍多。

一次肝素离子导入可在皮内存留24小时以上,血液凝固能力降低的时间随肝素导入次数而增加,这在静脉或皮下注射时未能发现。

一疗程(12~15次)肝素导入治疗疗效可保持二个月。

肝素、肾上腺素、组织胺和5-氟尿嘧啶等剧药直流电导入,既可保持较持久作用,又无过量危险,无副作用。

直流电和药物的综合性作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除药物作用外,同时有直流电的作用,两者互相加强,其疗效比单纯的药物或直流电的疗效好。

目前很少单用直流电疗法,多用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

神经反射治疗作用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可引起神经反射性的治疗作用。

直流电药物导入治疗时,将一定面积的电极放置在身体某些部位,由于直流电引起组织内理化性质变化和药物在表层组织内存留,构成了对内外感受器的特殊刺激因子,通过反射途径引起机体的一定反应。

特别是电极放置在某些神经末梢分布丰富的部位,通过感觉-植物神经节段反射机理而影响相应节段的内脏器官和血管的功能。

例如,0.5%奴佛卡因直流电鼻粘膜反射疗法治疗血管性头痛,5%奴佛卡因直流电导入节段反射疗法治疗放射疗法后的反应等。

导入疗法1、药物导入的基本理论: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是根据直流电场内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的原理,使药物离子通过完整的皮肤或粘膜导入人体。

许多实验临床观察证明,在直流电作用下,可将带不同电荷的离子导入人体内。

阳离子从阳极导入,而阴离子则从阴极导入体内。

2、药物导入的分布和滞留时间:人体皮肤表面有大量的毛孔、皮肤腺和汗腺导管的开口。

药物离子通过直流电导入体内的主要通道是皮肤汗腺导管的排泄孔。

在皮肤内形成离子堆,一部分药物离子经汗腺管口进入皮肤后,较长时间的存留于皮肤表层,形成所谓"皮肤离子堆",然后逐渐进入血流。

不同种类的药物离子在皮肤内存留的时间不同,可短至数小时,长达数十天。

例如新霉素经直流电导入体内后,在局部皮肤内可存留3~6小时,链霉素为6~12小时,青霉素为6~24小时。

碘为15~20天,肾上腺素亦可在局部皮肤层蓄积达20天之久。

有些药物离子导入体内后,能选择性的停留在对该药物有亲和力的脏器内。

例如碘离子经直流电导入体内后,大部分存留于甲状腺;而磷则主要蓄积在中枢神经和骨骼等部位。

3、导入体内的药液浓度:实验证明,一些常用的溶液浓度在5%以下时,导入量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而当浓度大于5%时,药物导入量几乎不在增加。

导入体内的药物量在一定范围内与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但是当电流强度增至一定值,通电时间超过30分钟以上时,药物导入量不在随之增加。

4、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最常使用的是GZ-IIIC型药物导入热疗仪,它是利用低频调制中频脉冲电流,药物导引,将中频电和药物导入结合在一起,达到对疾病的治疗作用,经临床验证证明具有确切的疗效。

适用于各种骨质增生及其他关节边缘形成的骨刺、滑膜肥厚等,临床使用证实对于其他肿痛以及肌肉软组织损伤(肩周炎、腰肌劳损、扭挫伤)也有较好的效果,操作简单易懂,使用安全,易于携带,特别适用于诊所及家庭使用。

治疗方法(一) 衬垫法治疗方法与直流电疗法基本相同,所不同者及注意事项如下:1.与作用电极面积相同的滤纸或纱布用药液浸湿后,放在治疗部位的皮肤上,其上面再放衬垫和铅片;非作用电极下的滤纸或纱布用普通温水浸湿即可。

导入的极性要正确。

2.尽量减少作用电极上的寄生离子。

药物溶剂一般用蒸馏水、酒精或葡萄溶液;每个衬垫(包括纱布)最好只供一种药物使用。

3. 有的药物为防止被电解产物所破坏,需采用非极化电极,即在用药液浸湿的纱布上面依次放置衬垫、绶冲液浸湿的滤纸、衬垫和铝片。

青霉素导入前要做皮肤过敏试验。

衬垫法常用的治疗方法举例1. 眼-枕法:两3×4cm2椭园形电极置于闭合的两眼上,(先向眼内滴入药液)用分叉线连一极,另一极60cm2置枕项部位。

2. 额一枕法:一个5×10cm2的电极置于额部,别一个7×10cm2的电极置于枕部。

3. 面部治疗法:一个E形置于患侧面部,另一个150~200cm2电极置于肩胛间区。

4. 心前区治疗法:两个10×15cm2的电极分别置于心前区及左背部。

5. 乳腺区反射治疗法:两个直径12cm的圆形电极(中央有一圆孔使头露出)置于两侧乳房区,用分叉导线连一极,另一极250~300cm2置于肩胛间区或耻骨联合上。

6. 领区反射治疗法:一个1000cm2披肩式电极置于领区,另一电极400cm2置于腰骶部。

从6mA,6分钟开始,每隔一日增加2mA,2分钟,至16mA,16分钟为止。

每日一次,12~16次为一疗程。

7. 全身直流电药物导入法:一个14×22cm2电极放在肩胛间区,连一极:另两个10×15cm2电极置于两侧腓肠肌区,用分叉导线联于治疗机的另一极。

电水浴法将药液放在水槽内,一般用炭质电极,治疗部位浸入槽内;非作用极用衬垫电极置于身体相应部位。

也可将四肢远端分别浸入四个水槽内,根据导入药液性质分别连阴极或阳极,称为四槽浴直流电药物导入法。

治疗眼部疾病可采用眼杯法。

眼杯固定于眼部,盛满药液,插入白金电极,非作用极用衬垫电极60cm2置于杯部,电流强度每只眼1~2mA。

体腔法将药浸湿的棉花塞入(耳道、鼻腔等)或将特制的体腔插入治疗部位(阴道、直肠等),向电极内灌注药液,非作用电极置邻近部位的皮肤上。

常用的体腔法如下:1. 耳道药物离子导入法:用药液将棉条浸湿后塞入外耳道,若有鼓膜穿孔,可先滴入1ml药液。

然后再塞入浸药液的棉条,棉条另一端露在外耳道口外,同金属电极连接。

非作用极置于侧颊部。

电流强度1~2ma 。

2. 鼻粘膜疗法:将药液浸湿的棉条塞入鼻腔,使其紧贴鼻粘膜,在鼻唇沟处放一小块绝缘布,将露出鼻腔外的棉条置于其上面,再放一个1.5×3cm2的铅片,亦可用棉条包绕导线末端,非作用极60cm2置于枕部。

反射治疗时,电流强度从0.5mA开始,逐渐增加至2~3mA。

3. 牙齿离子导入法:(1)根管离子导入:用小棉球浸药液后置于龋洞处,导线从棉球上引出,药棉上再盖以纱布或棉球让病人咬合固定,非作用极置病牙根尖对应的皮肤上,电流强度0.5~1mA。

消毒根管可用2~3%碘化钾阴极导入,龋齿引起牙痛可用2%奴佛卡因加适量肾上腺素阳极导入。

(2)牙本质离子导入:用与病牙合面相应大小的纱布块(1cm厚),铅片缝在纱布层中,病人咬合固定,非作用极直径3cm置病牙根所对之皮肤上,电流强度1~2mA,牙过敏可用3%氧化钠阴极导入。

此外,牙龈疾病也可以用相应小电极进行药物导入治疗。

4.直肠前列腺离子导入法:用有机玻璃或硬橡胶制成的前列腺体腔电极,插入直肠内约10cm,非作用极150cm2置下腹部,电流强度6~10m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