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成形术的进展及应用共35页文档

合集下载

椎体成形术的进展

椎体成形术的进展

椎体成形术的进展【关键词】椎体成形术椎体成形术经过数十年的临床研究与实践,已从传统手术发展到当今的微创手术,特别是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后凸成形术,已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并成为治疗疼痛性椎体损害的一种常用方法。

其手术方法、器械、定位设备、灌注材料等也一直处于改进完善中。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e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ereutaneous kyphonplasty,PK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脊柱微创技术,目前该技术已广泛用于治疗椎体的多种良恶性病变。

1 概况椎体成形术(vertebroplasty,VP)即向病椎内注入骨水泥或其它骨材料,以达到止痛和增加病椎力学强度的目的。

最初椎体成形术被用于脊柱骨折的开放性手术中,骨浆作为填充材料,但其并不能立即重建椎体的强度与稳定性,后逐渐被骨水泥所替代。

目前如椎体严重爆裂骨折或伴随脊髓神经根损伤压迫等情况,仍需在开放手术中行椎体成形[1]。

1987年,第1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被报道用于治疗椎体血管瘤。

随后其逐步用于脊柱肿瘤、骨质疏松等引起的顽固性疼痛,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PVP即在影像设备监视下,经皮穿刺,将一定内径的套管针通过椎弓根或根外刺入椎体,并注入骨水泥等材料,达到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缓解疼痛,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的目的。

尽管PVP临床效果满意,但存在注射困难、骨水泥渗漏高、后凸畸形改善差等缺点。

20世纪末期,一种可膨胀性球囊被用于PVP中,即最初的经皮后凸成形术(PKP)。

为进一步减低并很好控制注射压力,VP引用螺杆系统注射。

最早用于PKP的是Kyphon球囊,但其扩张定向性较差、操作复杂、价格昂贵。

2004年,以色列Disc O Tech公司研制的SKY椎体成形器(Sky Bone Expender system)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的一些缺点,但并不能完全取代Kyphon球囊。

PKP即通过骨扩张器在椎内膨胀,矫正病椎畸形后,再注射骨水泥等来稳定椎体。

椎体成形术的研究和进展方向

椎体成形术的研究和进展方向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不断增加,由于影像学的发展和脊柱外科医生的不断探索研究,向椎体内注入凝固性材料的椎体成形术(vertebroplasty)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现就这一技术的发展历史、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要点、并发症及新的进展作一综述。

椎体成形术的发展历史椎体成形术最早是在1984年由法国介入放射学家Deramond等采用并成功治疗了1例54岁C2椎体血管瘤的女性患者,此技术被称为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

后来几年内法国的神经放射科和神经外科医生利用此技术治疗椎体病变又获得成功[1,2]。

20世纪90年代初,弗吉尼亚大学开始在美国介绍Deramond的方法,从此,PV渐成为治疗椎体病变引起疼痛的一种常用方法,并不断得到探索和研究。

在国内,1999年以后开始应用PV技术并成功完成数百例手术,使全国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

大量手术病例证明了PV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能迅速缓解由于病椎引起的疼痛,具有传统开放性手术不具有的优点,即简单、创伤小、恢复快、近期疗效好等。

其价值和疗效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同时其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PV也存在一些缺点:椎体高度恢复不满意,后凸畸形矫正不明显,骨水泥外渗引起严重神经并发症等,故1994年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的Reiley等设计研制出一种可膨胀性球囊(又名可膨胀性骨捣棒,KyphXTM,inflata blebonetamp,IBT),经皮穿刺置入椎体,通过球囊扩张恢复椎体高度,放气退出球囊,再注射骨水泥,此项技术称为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PK),并于1998年得到美国FDA批准应用于临床[3~5],此术能迅速缓解疼痛外,还能恢复椎体高度,有效矫正椎体后凸畸形,降低骨水泥外渗率。

近年来,由以色列Disc-O-Tech公司研制的新型椎体后凸成形系统-Sky骨扩张器系统(Sky bone expendersystem)已应用于临床。

椎体成形术研究进展

椎体成形术研究进展

试验结果
前壁骨折裂 在可控的状态下注入高粘度骨水泥
试验结果
骨折 线
骨水泥以弥散的 方式在椎体内扩 散(不可控)
骨水泥从前壁泄漏
试验结果对比
高粘度骨水泥
普通骨水泥
在可控的状态下注射,安全
出现骨水泥泄漏
实际应用试验
椎体前壁被穿刺针穿透
注入高粘度骨水泥
试验结果:该病例未发生骨水泥泄漏
病例 1 介绍
骨质疏松及压缩骨折流行病学
• 美国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就超过了150 万例/年,其中以脊柱骨折为最,达50- 70万例。
• 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学会:(2010) 骨折疏松症患者11400万人, 2025年则将 有15,130万人。
并发症
• 7 例(6.7%) 出现很小的并发症
– 4 神经根炎 (口服激素后治愈) – 3 局部疼痛 (口服激素后治愈)
• 72% 的病例在手术时出现泄露
– 47% 发生在硬膜外静脉丛
并发症
• 骨水泥渗漏 • 脊髓压迫 • 神经根损伤 • 肺栓塞 • 感染 • 疼痛加重
34-67% 2例 3例 1例
一般无症状
疼痛
并发症
后凸畸形 骨、软组织排列紊乱 椎小关节病变
过伸过伸
Chapter 9: Fracture Instability and Height Restoration John D. Barr, M.D. Co-Director, 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 The 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 Cleveland, Ohio
临床应用
腰1 腰2 腰3
患者81岁女性,腰2骨折后再发腰1、3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作者:陈国辉武永刚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2-0058-01【摘要】经皮椎体成形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脊柱微创手术, 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及多种良恶性椎体病变,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本文综述了其基本概念、适应症与禁忌症、操作技术、并发症及其防治、成形材料等的研究近况,以及PVP技术的展望,以期提高对此技术的认识。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临床应用;展望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是一种微创技术,通过向椎体内灌注骨水泥来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迅速减轻椎体压缩骨折所致疼痛,其治疗效果确切。

首先应用经皮椎体内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方法,成功治疗1例长期疼痛的C2椎体海绵状血管瘤患者。

现笔者对这一技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作一综述。

1 PVP的适应征与禁忌征1. 1 适应征:PVP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肿瘤浸润、Kummells 病等引起的疼痛。

1. 1. 1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脊柱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通过卧床、药物等保守治疗可缓解症状,但多数药物有副作用,并易发生椎体高度进一步丢失,所以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PVP无疑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Evans等报道488例椎体成形术,术后按10级疼痛方法分级,疼痛减轻程度由原来的8.9降至3.4。

Mauritsetal回顾性分析了11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行PVP治疗后的短期、中期及长期疗效,几乎所有的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 1. 2 创伤性椎体骨折随着新型填充材料的研发以及PVP应用领域的扩展,已有PVP治疗创伤性脊柱骨折的报道,一般用于神经功能完好、后凸畸形1. 1. 3 椎体肿瘤 PVP最早用于治疗椎体血管瘤、骨髓瘤、椎体转移性恶性肿瘤及原发恶性肿瘤,效果明显。

专题教程: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现状与进展

专题教程: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现状与进展

专题教程: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现状与进展作者:张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简介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在影像系统监测下通过经皮穿刺技术将穿刺针定位于病变椎体并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以达到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椎体来源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的一种微创外科技术。

1历史沿革1987年,Galibert等首次报道了在影像引导下应用PVP技术治疗1例颈2椎体血管瘤患者,向患椎内注射的主要成分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骨水泥材料,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1988年Duquesnal等首先应用PVP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989年Kaemmerlen等将PVP技术应用于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获得了较好的效果;1998年,美国FDA批准在PVP基础上应用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技术,即利用可膨胀式气囊部分或全部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再注入骨水泥,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2优点:有效恢复椎体高度;改善后凸畸形防止骨水泥渗漏;减缓相邻节段退变;3缺点:价格昂贵;操作复杂;椎体再骨折风险;4骨水泥止痛原理注入骨水泥后,由于其细胞毒性及固化过程中的热效应,使局部组织坏死,周围组织中神经未梢敏感性下降,继而对理化、机械刺激反应性下降,患者疼痛症状缓解;疼痛症状多由于椎体骨折局部不稳定引起,注射骨水泥后可是骨折部位固定,脊柱稳定性提高,也可缓解患者疼痛。

手术操作1技巧及要点1.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俯卧位2.术前及术中正侧位透视定位2在透视导向下经皮穿刺病变椎体1.穿刺径路取决于病变椎体水平颈椎--前侧路(C2-开口位) ;胸椎—椎弓根,后外侧;腰椎,骶椎—椎弓根;2.尽可能选用经椎弓根径路3解剖左侧10点钟位置,右侧2点钟位置:侧位穿刺针位于椎体后缘时正位应位于椎弓根内缘以内:可根据手术具体情况调整穿刺进针角度:4穿刺方向的选择5骨水泥的推注穿刺成功后注射将PMMA复合物缓慢注入椎体内至有明显阻力感或骨水泥已扩展充填良好。

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应用研究进展

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应用研究进展

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应用研究进展胸腰椎骨折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该疾病的患病人数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胸腰椎骨折和骨质疏松密切相关,这主要是因为骨量的进行性减少,容易引发骨组织结构出现退变,脊椎序列和生物力学发生改变后,在胸椎及腰椎段或者其他椎体发生骨折。

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危害性较大,且好发于老年人群,老年患者的自身修复能力较差,加上受其他基础疾病的影响,其治疗难度较大。

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凭借其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操作便捷、创伤小等优点在近几年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应用,受到了众多患者及专家的一致好评。

标签:椎体成形术;胸腰椎骨折;应用;进展胸腰椎骨折的发病率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患者在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的情况下,且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均会产生负面影响[1]。

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目前广受好评[2]。

经皮椎体成形术属于临床较为新颖的脊柱微创技术,通过经皮穿刺的方法,直接或者借助椎弓根向患者的椎体内注入人工骨,进而达到稳定椎体、增强椎体强度的功效,患者经治疗后无塌陷情况,且腰背疼痛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部分恢复良好的患者其椎体高度可以达到正常水平。

经皮椎体成形术不但可以治疗骨质疏松疾病,且适用于脊椎血管瘤、骨髓瘤、溶骨性转移瘤等疾病中,美国骨科医生MARK在1999年将此手术方法首次应用到胸腰椎骨折治疗中[3],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有效患者了患者的疼痛,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本文就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机制、手术适应证、手术禁忌证及常见并发症情况、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进行了综述,现报告如下。

1 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机制1.1维持椎体的稳定性经皮椎体成形手术可以明显改善受损椎体的形态,对已经压缩骨折所在节段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在手术过程中注入人工骨材料后,可以为椎体提供即刻的支撑强度,且骨水泥材料注入椎体后和机体发生产热聚合反应,可以迅速的凝固,维持术后椎体的高度,进而促使椎体恢复生物稳定性[4]。

(医学课件)椎体成形术

(医学课件)椎体成形术
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适时进行功能锻炼 ,以促进患者康复。
特殊情况的术后护理
出血及血肿
神经损伤
术后严密观察手术部位有无出血及血肿,如 出现出血及血肿应及时处理。
术后观察患者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如出现 神经损伤症状应及时就医。
感染
其他并发症
术后观察手术部位有无感染症状,如出现感 染应及时就医并进行抗感染治疗。
术后处理
手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和脊髓神经功能,并给予抗生素和 止痛药等治疗。患者需在医生指导 下进行康复训练,逐步恢复正常活 动。
04
手术效果及并发症预防
手术效果评估
疼痛缓解
01
椎体成形术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恢复椎体高度
02
通过恢复椎体高度,可以纠正患者身高和姿势,减少脊柱弯曲
03
04
椎体结核
椎体转移瘤
05
06
椎体骨折
手术禁忌症
椎体前方存在血管或其他重要组 织损伤
椎体恶性肿瘤
椎体骨折伴有脊髓损伤
椎体感染或炎症
患者存在严重心、肺、肝、肾等 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禁忌症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05
对于禁忌症患者,应首先 采取其他治疗方法,如药 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待 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是 否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
微创手术方法
经皮椎体成形术
通过经皮穿刺将骨水泥注入椎体,以增强椎体的稳定性和支撑力,缓解疼痛和恢 复椎体高度。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通过经皮穿刺在椎弓根部位植入螺钉,以固定骨折的椎体并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手术步骤及操作细节
01
03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研究进展[摘要]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手术,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椎体的多种良恶性病变及骨折,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就其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脊柱骨折;肿瘤;材料[Abstract]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is a kind of new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 In recent years,it was widely used to treat with various benign and m alignant lesions,also with spinal fractures, and has got an excellent clinical efficacy,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have been described in this review.[Key words]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Spinal fractures; Tumor; Materials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技术,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通过椎弓根或直接向椎体内注入人工骨,以达到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腰背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的目的[1]。

近年来PVP逐渐推广用于脊椎血管瘤、骨髓瘤、溶骨性转移瘤和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顽固性疼痛等患者,具有增加椎体强度、稳定椎体、止痛作用。

1 PVP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掌握恰当的适应证是PVP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PVP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或肿瘤浸润引起的疼痛,并增加椎体强度,但不能缓解神经根或脊髓压迫症状,也不能抑制肿瘤生长。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适应证 :1侵袭性椎体血管瘤。( ) () 2 椎体溶骨性
转移瘤、 骨髓瘤所致脊柱稳定性下降及后背部疼痛。 () 3 疼痛性骨质疏松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 4 其他, 如椎体嗜酸性 内芽肿 、 巴瘤。绝 对禁忌证: 血功 淋 凝 能障碍患者 ; 不能行急诊椎体切除减压术患者。相对
体对侧椎 弓根穿刺。C t n ot 报道颈椎穿刺平均为 2 o . 5l m, 胸椎为 5 5 l m, 腰椎为 7 0 d r 。常规行双 侧椎 弓 r
根途径均能有效提高椎体强度 、 硬度。单钢注射 P M- IA不会发生 偏侧塌陷。因而对于不能行双侧椎 弓 v l 根途径 P v或 P MMA能够多在椎体 内分布均匀的骨
质疏松 、 血管瘤等病变应行单侧椎 弓根途径 P V。P v 操作时间取决于椎体充填情况。一般单个椎体需 4 5 6ri 0 n a 。术后一般观察 1 d -7 即可 出院。
性能有一定影响。( ) 向设 备 : 规选用单平面或 3导 常 双平面 C型臂 X线机即能取得满意效果 。G n a g等l 4 建议 P v应 在透视 和 ( 联 合 下进行 。 术前影像学检查: 常规 x线 、T检查以明确病变 C
作者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长拇医院骨科 , 上海
( 2 )5 7 0 5 o I2 O 2 7

术后处理 :V术后最好使用 C P T评价椎体骨水 泥充填程度以及骨水泥是否有外漏情况 , 并根据病人 状况 , 可给予止痛荆和非甾体类药物。
4 疗 效及 作用机理
P A加入钽粉 、 MM 钨粉或钡剂 , 使其具有不透 x线性 能。B l f 等证实添加材料对 P e of k T M MMA 聚合后力学
P V的疗效评价是观察疼 痛缓解 和防止 椎体塌 陷。随着脊柱稳定性的提 高, 疼痛 的缓解 , 病人生活 质量大大改善。J  ̄ '等报道应用 P e n6 n V治疗因老年 性或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 、 椎体压缩 性骨折 患者 2 铡(7 个椎体。每个椎体注入 P  ̄ 9 4) MNA 约 7l l 6 9 %) m , 例(0 治疗后能迅速缓解疼痛 . 2 随访 9

椎体成型术的研究新进展

椎体成型术的研究新进展

椎体成型术的研究新进展摘要椎体成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主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和其他脊椎相关病变。

近年来,随着技术和材料的不断进步,椎体成型术在早期干预效果、技术改进、并发症管理和新型生物材料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这些最新进展,强调了新型骨水泥螺钉系统和中空椎弓根螺钉在提高手术稳定性和减少并发症方面的应用,展示了椎体成型术在未来临床应用中的广阔前景。

引言椎体成型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微创手术技术。

自其在临床上应用以来,因其较少的创伤、快速的疼痛缓解效果以及良好的临床预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然而,随着患者群体的多样化和个体差异性的增加,手术中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包括并发症的管理、手术效果的优化以及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等。

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手术工具以及生物材料的不断进步,椎体成型术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和临床进展。

本文旨在综述这些最新进展,重点探讨早期干预效果、技术改进、并发症管理以及新型生物材料的应用,以期为未来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早期干预的效果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早期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一项研究表明,对于患有严重疼痛的老年患者,早期进行椎体成型术并采用适当的技术,可以显著减轻疼痛并改善生活质量。

这项研究强调了在骨折后6周内进行椎体成型术的有效性,并指出相比保守治疗,椎体成型术在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此外,另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椎体成型术在受伤后2个月内进行效果最佳,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技术改进近年来,椎体成型术在技术和材料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例如,使用更高质量的骨水泥和更精确的手术工具,使得手术更为安全和有效。

同时,新的影像技术,如术中实时成像和计算机导航,也帮助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特别是CT引导下的椎体成型术技术,允许在意识清醒状态下进行手术,患者耐受良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并发症管理尽管椎体成型术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但仍存在潜在并发症,如骨水泥泄漏引起的心肺并发症。

最新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最新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背景及进展
• 1984年法国介入放射学家Galibert和Deramond等首先利用该技术经 皮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治疗1例 C2椎体血管瘤患者且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1989年Kaemmerlen将这一技术应用于脊柱转移瘤,其报道了向20 例椎体转移瘤患者患椎注入骨水泥,16例效果良好,2例无效,2 例出现并发症。
• 目前,PVP正在全国各级医院广泛应用。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 是1999年,美国骨科医生Garfin等开发 的,利用可膨胀式气囊(inflatable bone tamp,IBT)将压缩骨折的椎体部分或全 部恢复高度后,再注入PMMA,取得了 良好的治疗效果。
椎体成形术手术禁忌症
此外,还有一些相对禁忌症: 1. 椎体骨折线越过椎体后缘或椎体后缘骨质破坏不完 整; 2. 椎体压缩>75%; 3. 出、凝血功能障碍; 4. 成骨性骨转移瘤;
5. 不能按要求俯卧30-90min;
6. 椎体骨碎片或肿瘤向后方进入椎管。 术前必须完善相关检查,尤其影像学检查!
典型病例
背景及进展(PKP vs PVP) Belkoff等利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发现,PKP 与PVP不同,既可恢复压缩椎体的强度和刚度, 又可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矫正后凸畸形。 Lieberman等利用PKP技术治疗30例70个病椎, 随访发现70%椎体高度增加>47%,椎体骨水泥 渗漏率仅为8.6%。 近来,对PVP和PKP的对比研究广泛开展。得 出的结论基本上都是PKP效果优于PVP,尤其 是骨水泥外漏率以及椎体
杜X X Female 60 T6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T值 -3.8

椎体成形术的应用现状

椎体成形术的应用现状

椎体成形术的应用现状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在X线或CT引导下通过穿刺技术经过椎弓根向已破坏或有破坏危险的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或其他填充材料,以强化椎体、增加椎体的抗压性,起到治疗及阻止病情进一步加重的作用。

它能使因椎体骨折或骨质破坏引起的疼痛短期内迅速减轻或消失,以及预防椎体的进一步塌陷,是一种方便、有效、微创的新方法。

最初于1984年由法国的Deramond等首先应用经皮穿刺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方法治疗1例长期疼痛的椎体血管瘤的患者[1]。

Dequesnel首先应用该技术治疗骨质疏松和骨肿瘤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

1994年,PVP开始在美国应用,近些年逐步推广[2]。

1 适应症、禁忌症正确把握适应症可使椎体成形术达到良好的效果,PVP主要用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以及肿瘤引起的椎体破坏、椎体压缩程度小于1/3时,但不能解决神经及脊髓受压的问题,也不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发生在脊柱的血管瘤多为良性病变,但出现疼痛症状时可行PVP治疗,也可先行其他介入方法行栓塞治疗后再行PVP治疗,大大减小灌注剂随血管扩散导致肺栓塞的风险。

绝对禁忌症包括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患有出血性疾病,椎体后缘破坏并伴有明显脊髓受压,双下肢有明显神经症状。

相对禁忌症包括椎体压缩明显程度超过1/3时、椎体中柱破坏等[3]。

2 术前准备2.1 灌注剂材料近年研究较多的是PMMA[4],具有易于操作、凝固速度快的优点。

但它不可吸收、不能生物降解、且有毒性及聚合时的散热效应。

骨诱导因子(BMP等)灌注剂可自生物降解性负载剂中释放,加速骨重建的速度和质量,但目前应用较少。

目前也有其他的填充材料,例如磷酸钙骨水泥以及负载化疗药物的灌注剂等等。

2.2 穿刺针多采用10-13号穿刺针。

2.3 术前影像学检查术前常规X线检查可以明确骨折节段及压缩程度。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研究进展

术后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感染
术后若出现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严重者需进行清创手术 。
邻近椎体骨折
由于骨水泥注入后椎体强度增加,有可能导致邻近椎体骨折,可 以通过佩戴支具或进行康复训练来预防。
肺栓塞
骨水泥在体内分解后,有可能形成微小颗粒进入肺循环,引起肺 栓塞,严重者需进行呼吸支持治疗。
06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典型病 例分享
术后活动限制
建议患者在一定时间内避 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 。
术后随访和复查
定期进行随访和复查,评 估手术效果和患者的恢复 情况。
03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 用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
手术方式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微创手 术,通过向病变椎体内注射骨 水泥或生物材料来增强椎体的 稳定性,缓解疼痛,改善生活
联合手术治疗
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提高治疗效果 。
临床应用的研究与探索
适应症拓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适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肿 瘤等病症,目前正尝试拓展其适应症范围。
并发症防治
针对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骨水泥渗漏、感染等,开 展防治研究,降低手术风险。
术后康复研究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研究进展
2023-10-29
目录
• 经皮椎体成形术概述 •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技术方法 •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典型病例分享
01
经皮椎体成形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一种在影像学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方式向病变 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或生物活性材料,以增强椎体强度、减轻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等为目的的治疗方法。

探析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进展

探析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进展

探析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进展[摘要]椎体骨折是骨质疏松患者最常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治疗一直都是临床骨科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治疗目的是尽快解除疼痛,尽可能地减轻脊椎后凸畸形,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在椎体成形术的持续发展及广泛应用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治疗水平也有了大幅提高,从椎体成形术发展而来的PKP(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PVP(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都取得了显著疗效。

现针对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骨折 PVP PKP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4.32.038作者单位: 351100,福建莆田,解放军第九五医院The Development of Vertebr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sXue LichunAbstract: Vertebral fracture is a most common serious compl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and its treatment has always been a hot topic in clinical orthopedics. The therapeutic purpose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 is pain relief as soon as possible to alleviate spinal kyphosis defo rmity, improving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Unde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wide application of vertebroplasty,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s evolving from vertebroplasty PKP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kyphosis)and PVP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has also achieved substantial improvement and significant effe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ogress in the application of vertebr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Key words: vertebroplasty; osteoporosis; vertebral fractures; PVP; PKP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以椎体骨折最为常见,且大部分都为OVCFs(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仅有少部分为无压缩性改变的椎体骨折[1]。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应用研究新进展摘要: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作为临床常见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其发生率逐年上升。

胸腰椎骨折的发生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分析原因主要是骨量进行性减少,使骨组织结构发生退变,伴有生物力学改变与脊椎形态的改变,从而易在胸腰段发生压缩性骨折。

另外,由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常见于老年人群,而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自身修复能力较差,故其治疗难度大。

近年来,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因兼具安全性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以及操作便捷的特点,被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且得到患者好评。

本文在阐述PVP治疗机制、手术适应证以及禁忌症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并发症情况与临床疗效,以期对完善胸腰椎骨折治疗方案有所助益。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胸腰椎骨折;进展骨质疏松症并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属于骨科多发性疾病,若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

以往普遍采用保守疗法治疗胸腰椎骨折[1],然而疗效欠佳。

近年来,我国微创技术不断发展,PVP逐渐被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且广受好评。

PVP是一种新型脊柱微创技术[2],经由经皮穿刺方法,能够将骨水泥或者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注入患者椎体,从而达到稳定并提升椎体强度的治疗目的[3],患者腰背疼痛症状改善明显,且部分恢复情况较佳者其椎体高度可接近正常水平。

本文就PVP用于骨质疏松压缩性胸腰椎骨折治疗的机制、适应证与禁忌证、并发症情况、临床疗效进行了综述,现总结如下。

1 PVP治疗机制临床采用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时主要存在两点治疗机制:一是维持椎体稳定,即胸腰椎骨折接受PVP治疗后,可改善受损椎体状态,影响压缩骨折节段稳定性,究其原因,术中注入骨水泥或人工骨材料,既能为椎体提供支撑强度,也可在热聚合反应作用下[4],维持椎体高度,从而恢复椎体生物稳定性;二是有效缓解疼痛,一般胸腰椎骨折具有骨质脆性强且柔韧性差的特点[5],容易因轻微外力发生骨折,当椎体出现压缩性骨折后,经由手术治疗,可基本恢复病椎高度与生物力学性能,稳定内部碎块,缓解病椎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