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知识点-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
——亚里士多德
5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真理是认识 真理是正确的认识 真理是用思想形式组织起来;用语言表
达出来的正确认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的正确反映
2024/2/13
6
二 真理的客观性 绝对性 相对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
❖第一 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作为对客 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包含着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种尺度 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 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 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 象上去
——马克思
2024/2/13
3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 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包括人自身;追求和服从真 理 物的尺度——合规律性
价值原则:就是人总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 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 发展 人的尺度——合目的性
相互引导表现在:
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
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
2的024指/2/13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
39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 求;人们在哪一个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人们就会在哪一个领 域中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因此真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价值发 展的方向和程度
2024/2/13
11
真理的绝对性
从内容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的正确认识;包含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毕达戈拉斯
B
c
a
C
b
A
a2+b2=c2
2024/2/13

马原知识点-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马原知识点-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FpgFpg馬原知識點“真理與價值の辯證統一”在人類通過實踐改造外部世界の過程中,不僅存在著主觀符合客觀の真理問題,而且存在著按照主體の需要和尺度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の價值問題。

(一)價值及其特性人們の實踐活動總是受著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の制約。

實踐の真理尺度,是指人們在實踐中所必須遵循の,反映了實踐對象の客觀規律和本質の真理。

實踐の價值尺度,是指人們在實踐中必須遵循の,已滿足人們需要為內容の,特定の實踐目標。

任何成功の實踐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の統一。

價值の特性主要有:第一,客觀性。

價值關系の各個環節都是客觀の。

人の需要具有客觀性,因為人の所有需要都是由人の實際生存狀態決定。

用來滿足人の需要の對象也具有客觀性,因為客體能否滿足主體の需要是由客體本身客觀存在の性質,屬性決定の。

滿足人の需要の過程和結果也具有客觀性。

第二,主體性。

價值の具體の主體性是指價值本身の特點直接同主體の特點相聯系,價值の特點表現或反映著主體の內容。

第三,社會曆史性。

由於價值關系の主體具有社會性和曆史性,因此人們の需要,實踐以及需要被滿足の形式都表現出了社會性和曆史性,這就決定了價值の社會曆史性の特點。

第四,多維性。

任何一個層次の主體都表現為一定の整體,由於其結構和規定是複雜の,立體の和全面の,因而每一主體の價值關系具有多維性和全面性。

(二)價值評價及其特點第一,評價是以主客體の價值關系為認識對象の。

評價性の認識是以客體和主體之間の價值關系為反映內容,以獲得關於客體對於主體の意義即“善”“美”の認識為目の。

第二,評價結果與評價主體有直接聯系,是依主體の特點而轉移の。

第三,評價結果の正確與否依賴於相關の知識性認識。

評價是關於主客體之間價值關系の認識,是對客體對於主體需要意義の判斷。

只有當人們對主體和客體都有了正確の知識性認識之後,人們才能依據這種認識作出關於主客體間價值關系の正確評價。

(三)價值評價の功能與樹立正確價值觀の意義第一,價值評價在實踐中起著激勵,制約和導向の作用。

自考本科《马原》第二章第三节知识点精华:真理与价值

自考本科《马原》第二章第三节知识点精华:真理与价值

自考本科《马原》第二章第三节知识点精华:真理与价值平静的湖面只有呆板的倒映,奔腾的激流才有美丽的浪花!幸福不是靠别人来布施,而是要自己去赢取!生命的意义在不断挑战自己,战胜自己!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第三节真理与价值一、真理及其属性1、真理和谬误要掌握,常以简答题出现。

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主体正确地反映了客体,一种是主体歪曲地反映了客体。

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歪曲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谬误。

真理是指与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的相一致、相符合。

谬误是与事物不相一致、不相符合的认识,它不仅与事物的现象和表面联系不相一致和不相符合,而且也与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不相一致和不相符合。

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运动中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它们的对立表现在相互排斥、相互否定上。

真理与谬误的统一表现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真理与谬误互相依存,是说真理与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在认识过程中不断地开展真理对谬误的斗争,以达到人们对真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这是指当人们把超出特定对象、时间和范围的认识进行纠正,使之重新与对象、时间和范围相符合,这时谬误就变成了真理。

2、真理的属性要掌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辨证关系,常以简答题出现。

作为正确认识的真理具有多种属性,最重要的是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其一,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实际又符合客观实际。

事物及其规律本身并不就是真理;真理属于认识范围。

其二,真理的客观性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主观的真理是根本不存在的。

唯物主义承认客观真理。

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任何真理都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这就是真理观上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马原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马原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马原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与价值是密切相关且相互依存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价值则是主观评价的表达。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的存在是客观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反映。

价值则是主体在实践中根据需要和利益的要求对客观现实进行评价和判断的结果。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真理的存在离不开价值的指导。

真理的认识和表达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和表达。

而实践的目的和动力又是由人们的价值追求所决定的。

因此,真理的存在离不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

其次,价值的实现需要依赖真理。

人们在实践中追求某种价值目标,需要根据客观实际和规律性的特点来选择正确的行动方向和方式方法。

只有通过对客观实际的正确分析和把握,才能实现人们的价值目标。

因此,真理对于实现人们的价值追求是必然的需要。

最后,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体现在真理的价值性和价值的真理性之中。

真理的价值性指的是真理的认识和表达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追求,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价值的真理性指的是真理的判定和评价要根据客观实际的规律和要求,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分析和判断。

只有真理的价值性和价值的真理性相结合,真理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为人们追求真理、实现社会发展提供
指导。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的核心内容。

#马原笔记#第二章-第二节

#马原笔记#第二章-第二节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一)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本身是主观的客观:普遍有效的)经典真理观(看天):反映论、可知论、符合论(一元性)非经典真理观:共识论(集体知觉)马克思主义: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所谓正确反映,是指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认识对客体本质和规律的符合、一致和接近。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与旧唯物主义真理观的“符合论”的区别:它认为真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符合关系,是建立在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基础上,是通过人的能动的反映活动而实现的,并且必然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拓展和深化。

真理的客观性表现在:(以下答案不够完整,应从“客观是普遍有效”来解释)1.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也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2.指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即真理之所以是真理,并不是因为某位天才人物决断,而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p77-78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1.相互依存。

相互依存,是说人们对于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因而必然是相对的和有局限的;但是,在这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因而它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相互包含。

相互包含,一是说,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性的相对性之中。

任何真理所包含的客观内容都只能使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把握到的,都只是对客观世界及其事物的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正确反映。

二是说,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真理观: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的发展规律一(趋势):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根源于人的思维、人的认识能力的矛盾本性,是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或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在真理性认识的形成和发展中的表现。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
,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
识。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 。
2021/3/7
精品课件
32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的联系
真是一根 好木料!
2021/3/7
精品课件
21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是指:实践是 历史的、具体的,任何时候的实践都受主观和客 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 认识。
2021/3/7
精品课件
22
逻辑证明可作为实践标准的补充
水果都含有维生素 梨是水果
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 鸭嘴兽是哺乳动物
梨含有维生素
“日心说”的提出,给宗教神学 自然观以致命的打击,推翻了长 期占统治地位的被教会奉为金科 玉律的托勒密天文学体系,是向 宗教神学发出的挑战书,在哲学 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在科学 精上品课宣件告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8 8
“为真理而斗 争是人生最大 的乐趣。”
布鲁诺的专业不是天文学也不是数学,
但他却以超人的预见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哥
从内容和认识 能力上看
真 理
从广度和深 度上看
确定性、 无条件性
近似性、 有条件性
反对绝对主义 绝对性
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
反对相对主义 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并不是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真理,而是指同一真理的 2两021种/3/7属性。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精和品相课件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16
三、真理的检验标准
bA
C
a2+b2=c2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

物质世界
事物的表面特征
实践 认识
感性认识
人类
形式 形式 感觉、知觉、表象
概念、判断、推理 错误的认识 与事物的本质不相一致
内容
内容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正确的认识理性认识 Nhomakorabea与事物的本质相一致
真理
11/20/2018
谬误
4
真理与谬误
真理与谬误的定义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 规律的正确认识。
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 规律的错误认识。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 在,相斗争而发展,并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11/20/2018
“对自然界的一切真实的认 识,都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 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绝 对的。” ——恩格斯
11/20/2018 13
真理的相对性
从认识的广度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只是对客 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部分、某一方面、某 一片断的正确认识,而不是对全部事物的正确反映。
B
a
C
c a
b
A C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概论 之
真理与价值的 辩证统一关系
概述
1、什么是真理?
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3、真理的检验标准; 4、什么是价值? 5、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1/20/2018
2
一、什么是真理?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 —— 莱辛 越是接近真理,便愈加发现真理的迷人。 —— 拉美特利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 —— 达·芬奇 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 权威之前拜倒。 —— 郭沫若 11/20/2018 3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
从内容和认识 能力上看
真 理
从广度和深 度上看
确定性、 无条件性
近似性、 有条件性
反对绝对主义
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
反对相对主义 相对性
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并不是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真理,而是指同一真理的 两种属性。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2018/12/26 16
三、真理的检验标准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
第一 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作为对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包含着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第二 是指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即真理 之所以是真理并不是因为某位天才人物决断 ,而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是一种 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2018/12/26 7
权威标准
2018/12/26
17
实用标准 “真理原来是人造 的,是为了人造的,是 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 因为它们大有用处,所 以才给它们以真理的美 名的。”
胡适
2018/12/26 18
实践标准 “人的思维是否具 有客观的真理性,这 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 题。”
2018/12/26
物质世界
事物的表面特征
实践 认识
感性认识
人类
形式 形式 感觉、知觉、表象
概念、判断、推理 错误的认识 与事物的本质不相一致
内容
内容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正确的认识
理性认识
与事物的本质相一致
真理
2018/12/26
谬误
4
真理与谬误
真理与谬误的定义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 规律的正确认识。
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 规律的错误认识。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 在,相斗争而发展,并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2018/12/26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
庄子笑着说:“我将处于有用和无用之间。”
“物的价值” :即树、鹅的有用与没用的问题。
“人的价值” :即人有用与没用的问题。
要考察任何一个对象的价值,就必须把它 作为客体纳入主客体价值关系之中,把它当作 价值关系中的客体来对待。
2024/7/19
25
(二)价值的特性
1、客观性 :价值关系的形成和产生有其客观的根据 和基础,不是随意的。
这就是著名的“日心说”。
“日心说”的提出,给宗教神学
自然观以致命的打击,推翻了长
期占统治地位的被教会奉为金科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玉律的托勒密天文学体系,是向
在经过30多年的天文观测 宗教神学发出的挑战书,在哲学
之后,写成了《天体运行 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在科学
论》一书。
2024/7/19
上宣告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7 7
人之所以要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 于是,人们在追求真理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另一个 问题,那就是价值问题;说某物或某现象具有价值, 就是该事物或现象成为人们的需要、兴趣、目的所 追求的对象。
2024/7/19
23
(一)价值的涵义
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很大的树,枝叶茂 盛,伐木的人站在树旁边却不去砍它。庄子问是 什么原因,回答说:“没有一点用处。”
概述
1、什么是真理? 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3、真理的检验标准; 4、什么是价值? 5、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2024/7/19
1
一、什么是真理?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
—— 莱辛 越是接近真理,便愈加发现真理的迷人。
—— 拉美特利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讲解学习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讲解学习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概论

真理与价值的 辩证统一关系
概述
1、什么是真理? 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3、真理的检验标准; 4、什么是价值? 5、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2019/12/24
2
实践
物质世界
认识
人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事物的表面特征 内容 感性认识 形式 感觉、知觉、表象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内容 理性认识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 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 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我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
人之所以要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 于是,人们在追求真理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另一个 问题,那就是价值问题;说某物或某现象具有价值, 就是该事物或现象成为人们的需要、兴趣、目的所 追求的对象。
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
正确的认识
与事物的本质相一致
真理
2019/12/24
错误的认识
与事物的本质不相一致
谬误
4
真理与谬误
真理与谬误的定义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 规律的正确认识。
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 规律的错误认识。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 在,相斗争而发展,并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2019/12/24
B
a
c
bA
C
a2+b2≠c2 14
真理的相对性
从认识的深度看: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 只是对特定的具体事 物一定程度、一定层 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
如:人们在几何学认识的 深化,从欧几里得的欧式 几何到非欧几何学 ; 右图:经典非欧几何图片

马原第三章之真理与价值

马原第三章之真理与价值

马原第三章之真理与价值对于马原的复习,除了全面铺开了解基本知识点,还要加强对框架结构的理解和把握。

下面凯程考研政治辅导名师针对马原中的考点和历年所考题型等进行分析,各位考生可以把这个内容当做复习的参考资料,提高政治成绩!二、真理与价值考点14 真理及其客观性1.真理的定义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谬误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认识。

2.真理的客观性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1)含义: 真理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真理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主观真理论: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宣扬主观真理论。

有两种典型表现: 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

它们共同的错误都是否定真理的客观性。

3.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它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考点15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

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作为真理,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绝对真理,是永远不能被推翻的;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相对真理,是要不断发展的。

1.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的无条件性。

(1)任何真理都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人类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3)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点拨: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世界的可知性以及认识发展的无限性,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2.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指真理的有条件性,即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真理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的反映。

马原——真理与价值

马原——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客观性是绝对的、 无条件。从内容上看,任何 真理都包含着与客观对象相 符合的客观内容,都与谬误 有界限。
B
c
b
A
a
C
毕达哥拉斯
a2+b2=c2
真理的绝对性
客观真理是可以认 识,这也是绝对的、 无条件的。人类认识 按其本性来说,能够 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 物质世界,认识每前 进一步,就是对无限 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 接近。
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地心说
实 践 证 明 哥 白 尼 的 日 心 说 是 真 理
日心说
“真理多元论”是错误的
Hale Waihona Puke 瞎子摸象3、真理的主观形式
其一,真理在形态上是一种精神性现象,它
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尽管
它有其客观的内容,但却不是客观事物本身。
其二,真理在结构上是用概念、判断、推理
第二,以坚持与发展相统一的正确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1、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1)区别
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符合的 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
正确反映
真理
客体
主体
谬误
歪曲反映
(2)联系
第一,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 也就无所谓真理;真理的发展通过与谬误的斗争 来实现。
等主观的思维形式组织起来的思想观念或理论。
真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有机统一。
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就真理 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又是 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既 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
2019/1/29 24
(一)价值的涵义
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很大的树,枝叶茂 盛,伐木的人站在树旁边却不去砍它。庄子问是 什么原因,回答说:“没有一点用处。” 庄子说:“这棵树正因为没有什么用处,才 能活得长久,长成了参天大树。” 庄子出山后,到一个老朋友家里去。老朋友 很高兴,叫童仆杀鹅招待他。童仆问主人:“一 只鹅会叫,一只鹅不会叫,杀哪一只呢?” 主人说:“杀那只不会叫的,它已经没什么 用了。”
——《绛洞花主》小引
2019/1/29 30
(三)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 病人(感冒) 银翘解毒胶囊
辛凉解表,清热 解毒。用于风热 感冒,发热头痛
满足需要
主体
价值关系
价值评价 (评价性认识) 目的 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
客体
知识性认识 目的 客体本身的状态
2019/1/29
要考察任何一个对象的价值,就必须把它 作为客体纳入主客体价值关系之中,把它当作 价值关系中的客体来对待。
2019/1/29 26
(二)价值的特性
1、客观性 :价值关系的形成和产生有其客观的根据 和基础,不是随意的。 首先,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其次,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
最后,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
8
“为真理而斗 争是人生最大 的乐趣。”
布鲁诺的专业不是天文学也不是数学, 但他却以超人的预见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哥 白尼学说。他在《论无限、宇宙及世界》 这本书当中,提出了宇宙无限的思想,他 认为宇宙是统一的、物质的、无限的和永 恒的。在太阳系以后还有无以数计的天体 世界。人类所看到的只是无限宇宙中极为 2019/1/29 渺小的一部分,地球只不过是无限宇宙中 一粒小小的尘埃。

马原知识点-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马原知识点-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马原知识点-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马原知识点“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在人类通过实践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问题,而且存在着按照主体的需要和尺度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问题。

(一)价值及其特性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已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价值的特性主要有:第一,客观性。

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

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因为人的所有需要都是由人的实际生存状态决定。

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因为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是由客体本身客观存在的性质,属性决定的。

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

第二,主体性。

价值的具体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的内容。

第三,社会历史性。

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被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就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第四,多维性。

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具有多维性和全面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评价性的认识是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美”的认识为目的。

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意义的判断。

马原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课件

马原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课件
与事物的本质不相一致
谬误
4
真理与谬误
? 真理与谬误的定义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 规律的正确认识。
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 规律的错误认识。
?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 在,相斗争而发展,并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说是者是,或非者非,即为真; 说是者非,或非者是,即为假。
——亚里士多德
5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 拉美特利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
—— 达·芬奇 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 权威之前拜倒。
—— 郭沫若 3
实践
物质世界
认识
人类
事物的表面特征 内容 感性认识 形式 感觉、知觉、表象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内容 理性认识
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
正确的认识 与事物的本质相一致
真理
错误的认识
哲学上的 “价值” 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 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 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我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 人之所以要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 于是,人们在追求真理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另一个 问题,那就是价值问题;说某物或某现象具有价值, 就是该事物或现象成为人们的需要、兴趣、目的所 追求的对象。
胡适
18
实践标准
“人的思维是否具 有客观的真理性,这 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 题。”
19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主观 认识
实践
客观 效果
相符
真理
不符
谬误
20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 确定性(绝对性) 是指一切认识是 否具有真理性,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只有实践 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主观 认识
实践
客观 效果
相符
真理
不符
谬误
2019/12/6
20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是指一切认识是 否具有真理性,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只有实践 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2019/12/6
21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是指:实践是 历史的、具体的,任何时候的实践都受主观和客 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 认识。
5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真理是认识。 真理是正确的认识。 真理是用思想形式组织起来,用语言
表达出来的正确认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
律的正确反映。
2019/12/6
6
二、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
第一 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作为对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包含着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2019/12/6
11
真理的绝对性
从内容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 规律的正确认识,包含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
内容。
毕达戈拉斯
B
c
a
C
b
A
a2+b2=c2
2019/12/6
12
真理的绝对性
从认识的发展趋势和人类的认识能力上看: 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 着的物质世界的;就人类的认识能力来说,世界上 只存在尚未被认识之物,而不存在不可认识之物。
“日心说”的提出,给宗教神学
自然观以致命的打击,推翻了长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和价值是辩证的关系。

真理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性,而价值是人们主观评价事物的标准。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首先,真理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性。

真理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性,是客观世界的本质特征。

真理是客观世界的本质属性,它不随主观意志的改变而改变。

事物的真正本质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识决定的,而是由事物本身的规律性所决定的。

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客观世界的结果。

其次,价值是人们主观评价事物的标准。

价值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

人类社会是一个评价社会,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决定了人们的行为和行动方向。

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标准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价值体系。

价值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客观事物进行主观评价的一种思想反映。

价值是不可分割的客观存在和主观意识的统一。

最后,真理和价值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真理和价值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真理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真理的归宿。

真理是指导价值的根据,价值是实现真理的手段。

在实践活动中,人们认识真理、追求真理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变自己的
价值观念,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综上所述,真理和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真理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性,价值是人们主观评价事物的标准。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只有正确处理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原知识点-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马原知识点“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在人类通过实践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问题,而且存在着按照主体的需要和尺度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问题。

(一)价值及其特性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已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价值的特性主要有:
第一,客观性。

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

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因为人的所有需要都是由人的实际生存状态决定。

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因为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是由客体本身客观存在的性质,属性决定的。

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

第二,主体性。

价值的具体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的内容。

第三,社会历史性。

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被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就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第四,多维性。

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具有多维性和全面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评价性的认识是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美”的认识为目的。

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意义的判断。

只有当人们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知识性认识之后,人们才能依据这种认识作出关于主客体间价值关系的正确评价。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第一,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的作用。

第二,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第三,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真理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价值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主要体现在: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指引,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