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饲养知识大全

合集下载

饲养鹦鹉鱼要注意什么,鹦鹉鱼能和什么鱼混养

饲养鹦鹉鱼要注意什么,鹦鹉鱼能和什么鱼混养

饲养鹦鹉鱼要注意什么,鹦鹉鱼能和什么鱼混养饲养鹦鹉鱼要注意什么饲养鹦鹉鱼应注意以下几点:1、温度:鹦鹉鱼对水温度的要求相对没那么高,鱼体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也较强。

人们往往认为鹦鹉可以耐低温,就把水温搞得较低,其实鹦鹉鱼对温度相当“敏感”,在热带鱼中属于比较容易养的鱼,但容易养是相对的,保持健康,不死亡容易做到,但养好就有一定的难度。

在低水温和水温变动剧烈的情况下,鹦鹉鱼容易因为生理的反应而失去鲜艳的体色甚至退色,更甚者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是斑纹。

水温维持在28度左右,可使鱼儿呈现亮丽的体色和充满活力。

而在低水温中生活久的鹦鹉鱼会出现退色问题,且容易生病、死亡。

2、换水的频率:鹦鹉鱼在刚换水的头2-3小时内,颜色会变浅,但很快就会恢复红色。

同样,如果4天以上不加入新水的话,鹦鹉就会掉色。

所以,一般三天换一次水,一次换四分之一。

保持水新可以保证鹦鹉不退色。

3、饲料:A.鹦鹉鱼绝不能喂小河鱼,也许小河鱼的颜色激发了他们返祖的基因,只要一喂小河鱼,鹦鹉颜色肯定会变浅。

鹦鹉鱼喂小鱼,还会撑到,因为此鱼贪吃,不知饥饱。

小河鱼对腮也不好,鹦鹉鱼的鳃非常脆弱,小河鱼容易带进病菌。

B.饲料要用增红饲料。

“虾红素”可促进鹦鹉鱼显扬体色,若能充分地摄取虾红素,鹦鹉鱼的体色鲜红欲滴是指日可待的。

鹦鹉鱼专用饲料中,添加了虾红素和“β一类胡萝卜素”的饲料,可让鹦鹉鱼的体色维持艳红。

饲料上逐渐添加颗粒,会使鹦鹉鱼颜色变好。

C.吃惯了活饵的鱼,会不太喜欢吃颗粒的。

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喂活虫之前,先给一点颗粒,要少,让鱼适应,吃完再喂原来一直喂的活虫,等鱼儿适应后,逐渐加大颗粒的量,减少活虫的量,最终调整到颗粒饲料。

另外,要经常更换饲料的品牌,不能只喂一种。

D.有人喂活虾、丰年虾当然很好啦,可以增色,就是成本高些,但也要注意消毒,剪除活虾头上的硬剌,以免伤害鹦鹉鱼。

4、注意光线:鹦鹉鱼对光线较敏感。

需要定时、定量给与强光照射。

每天保持1-2小时的强光照射,之后要让其在较暗的环境里度过一天中的其他时间。

鹦鹉鱼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鹦鹉鱼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鹦鹉鱼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鹦鹉鱼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观赏鱼类,它具有色彩鲜艳、体形独特的特点,因此备受鱼友们的喜爱。

如果你也想养殖鹦鹉鱼,下面我将给你介绍几种常见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养殖鹦鹉鱼的方法1.鱼缸选择:鹦鹉鱼对水质要求较高,因此选择一个适合的鱼缸非常重要。

通常来说,建议选择容量较大的长方形鱼缸,因为鹦鹉鱼需要足够的游动空间。

同时,鱼缸应该有足够的氧气供应,可以配备一个气泵。

2.水质养护:鹦鹉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水质应该保持清澈透明。

每周至少换水一次,同时注意定期清洗鱼缸和过滤器。

另外,需要测试水质的pH值和硬度,并适时调节。

3.饲料选择:鹦鹉鱼的饲料可以选择粉状或颗粒状的鱼食,也可以选择鹦鹉鱼专用的饲料。

每天定时给鹦鹉鱼投喂适量的饲料,避免过度喂食。

4.适宜的温度:鹦鹉鱼对温度较为敏感,适宜的水温为24-28摄氏度。

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加热器或制冷器来调节水温。

5.社群养殖:鹦鹉鱼是群居鱼类,喜欢结群游动。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择多尾鹦鹉鱼一起养殖,这样可以增加观赏性。

但是要注意鹦鹉鱼的尺寸和性格,避免养殖过量或者出现争斗。

二、养殖鹦鹉鱼的注意事项1.水质养护:鹦鹉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需要定期检测水质。

如果发现水质出现异常,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避免疾病的传播。

2.合理饲料:合理饲喂是鹦鹉鱼健康成长的关键。

应该控制饲料的量和频次,避免过度喂食。

同时,定期更换饲料种类,给鹦鹉鱼提供丰富的营养。

3.定期清洁鱼缸:定期清洁鱼缸和过滤器是保持水质清澈的重要环节。

应该定期清理鱼缸内的杂物和废物,清洗过滤器。

4.注意生育:如果你希望鹦鹉鱼繁殖,需要提供合适的繁殖环境。

可以设置专用的繁殖箱,并控制水温和饲料等条件,促进鹦鹉鱼的繁殖。

5.定时观察:养殖鹦鹉鱼时,应该定时观察它们的行为和体态。

如果发现鹦鹉鱼出现异常,如食欲不振、行动迟缓等情况,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并咨询兽医的意见。

以上就是养殖鹦鹉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的介绍。

鹦鹉鱼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

鹦鹉鱼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

鹦鹉鱼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鹦鹉鱼是非常常见的观赏鱼之一,在家庭饲养中也很受欢迎。

对于初学者来说,需要掌握一些关于鹦鹉鱼饲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才能确保鱼儿的健康和生长。

下面将介绍十条关于鹦鹉鱼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水质管理水是鹦鹉鱼生存的基础,因此需要时刻注意水质的管理。

要确保水质的清洁、透明和不含有害物质,最好定期更换水。

在饲养过程中还需要掌握一些水质测试方法,如监测水温、PH值、氨氮等指标。

二、饲料管理饵料是鹦鹉鱼生长和健康的关键之一。

在饲喂鹦鹉鱼时,可以选择粉末状饵料或颗粒状饵料,此外还可以搭配一些鲜活的果蔬、虫子、鱼肉等富含营养的饵料。

三、温度管理鹦鹉鱼适宜生活的温度一般在24-28度之间。

在饲养鹦鹉鱼时需要时刻注意水温,并采取一些保温措施,确保鱼缸内的水温稳定。

四、卫生管理要保证鹦鹉鱼的健康和生长,需要时刻保持缸内的卫生。

可以使用滤网、水泵等设备进行过滤和换水,同时也可以进行一些定期的消毒和清洗。

五、光照管理鹦鹉鱼需要适宜的光照以促进生长和健康。

在饲养鹦鹉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缸内的光照条件,尽量让鱼儿接受适度的阳光照射。

六、鱼群管理鹦鹉鱼是群居鱼类,不建议单独饲养。

在饲养多只鹦鹉鱼时,需要注意鱼之间的相处和生活空间的分配。

七、定期检查在饲养鹦鹉鱼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对鱼儿进行检查,包括体态、食欲、呼吸、皮肤等方面,及时进行处理和调整。

八、避免过度喂食过度喂食不仅会影响鹦鹉鱼的健康和生长,还会造成浪费和水质污染的问题。

在饲养鹦鹉鱼时需注意控制饵料的用量和次数。

九、避免激烈运动虽然鹦鹉鱼活泼好动,但过度运动会增加能量消耗和压力,甚至影响鱼儿的生长和健康。

在饲养鹦鹉鱼时,要创造适宜的运动环境和空间。

十、规律饲养规律饲养对于鹦鹉鱼的生长和健康非常重要。

应当定期饲喂、换水和检查,保证鱼儿的健康和生长。

以上是关于鹦鹉鱼饲养的十条方法和注意事项,只有在正确的饲养方法和管理下,我们才能让鹦鹉鱼快乐度过每一天。

养鹦鹉鱼的注意事项有哪些_鹦鹉鱼怎么养好

养鹦鹉鱼的注意事项有哪些_鹦鹉鱼怎么养好

养鹦鹉鱼的注意事项有哪些_鹦鹉鱼怎么养好鹦鹉鱼是在热带海洋的珊瑚礁中生活的一种色彩鲜艳的热带鱼,因其色彩艳丽,嘴型酷似鹦鹉嘴型而得名。

它是观赏价值很高的一种鱼类,因此它的养殖也不少。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养鹦鹉鱼的注意事项,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养鹦鹉鱼的注意事项1、保持水新可以保证鹦鹉不退色,如果4天以上不加入新水的话,鹦鹉就会掉色,所以,一般三天换一次水,一次换四分之一。

一般情况下,鹦鹉鱼在刚换水的前2-3小时内颜色会变浅,但很快就会恢复红色。

2、鹦鹉鱼胆小,喂食之前先开灯,开灯五分钟后,等所有鱼都适应了,慢慢胆子大了,再喂食,时间长了,鹦鹉鱼也就慢慢适应了你喂食的节奏,下次一开灯都会聚集在一块儿了。

3、一天喂一次,形成规律,在走进鱼缸前,别让人影晃到鱼缸影响鹦鹉鱼,喂食物前先在鱼缸前停一会儿再投食。

4、如果和大型鱼混养的话,可以准备点颗粒饲料(当然干虾更好),和其他饵料一起放。

颗粒饲料比较小,一时半会儿大鱼吃不完,鹦鹉鱼就能抢到了。

鹦鹉鱼一般是不会和其他鱼抢食的,这样长久下去没有食物就会出现萎靡甚至死亡。

但也不要和小型鱼混养,因为鹦鹉鱼长大后会吞食一些小型鱼。

鹦鹉鱼怎么养好1、水温:出现鹦鹉鱼变白或鹦鹉鱼变黑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水温不适。

鹦鹉鱼属于热带鱼中比较好养的鱼,对水温的要求不高,并且适应性也很强,但是对水温的骤变特别敏感。

鱼缸水温应在25-30度之间,最好维持在28度左右,鹦鹉鱼就会变红,充满活力。

2、饲料:鹦鹉鱼可谓鱼类中的吃货,什么活虾、饵料、薄片等等都吃,但是绝对不能喂食小河鱼。

鹦鹉鱼贪吃,不知饥饱,因此给鹦鹉鱼喂食小河鱼会撑到,另外鹦鹉鱼的鳃很脆弱,小河鱼对鳃也有不良作用,喂食小河鱼还会使鹦鹉鱼体色退色。

3、光线:鹦鹉鱼对光线比较敏感,每天保持1-2小时的强光照射,之后要让其在较暗的环境里度过一天中的其他时间,不能仅仅靠自然光而应给予定时、定量灯光照射。

但是,灯光照射时间不宜太长,关灯后要使鱼缸的环境一直保持比较昏暗。

鹦鹉鱼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鹦鹉鱼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鹦鹉鱼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鹦鹉鱼是一种热带鱼类,因其色彩鲜艳、绚丽多样而备受养殖者喜爱。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鹦鹉鱼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涉及养鱼环境、饲料、疾病防治等方面,帮助养殖者成功繁殖健康的鹦鹉鱼。

正文:一、鹦鹉鱼的养殖环境1. 水质:鹦鹉鱼喜欢活动在清澈、新鲜的水质环境中,养殖者需要保持鱼缸内水质的稳定。

使用过滤装置可帮助循环和净化水质,但也需定期更换和清洁过滤材料。

2. 温度:不同品种的鹦鹉鱼适应的水温有所差异,通常在24°C-28°C之间为宜。

养殖者可以通过加热装置来调控鱼缸的水温。

3. 光照:提供适宜的光照对鹦鹉鱼的生长和繁殖非常重要。

在光照方面,养殖者应该模拟其自然生活环境,早晚各提供一定时间的人工光照。

4. 鹦鹉鱼数量:一般来说,每个鱼缸内适合饲养1-2对鹦鹉鱼,不宜过多,以避免鱼缸内空间过小导致鱼群压力增大。

二、鹦鹉鱼的饲料1. 干粮:多数鹦鹉鱼适应吃干粮,可以选择优质的鱼食。

要根据鹦鹉鱼的品种及生长阶段选择适合的颗粒大小和成分。

还可以选择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鱼食,保证鱼儿获得充足的营养。

2. 活食:适量添加活食对鹦鹉鱼的健康生长也有帮助。

常见的活食包括蚯蚓、水蚯蚓和解冻后的虾仁等。

活食应先用淡水进行养殖,确保无污染和病菌。

三、鹦鹉鱼的疾病防治1. 寄生虫预防:使用合适的药物对鹦鹉鱼进行定期驱虫,预防鱼体寄生虫的发生。

同时注意鱼缸及过滤设备的清洁,这也可有效预防寄生虫传播。

2. 病害治疗:在养殖过程中,鹦鹉鱼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疾病,如腹水、外伤、真菌感染等。

养殖者应及时分辨出疾病症状,并针对不同病害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四、其他注意事项1. 定期观察:养殖者应定期观察鹦鹉鱼的行为、食欲和鳍底颜色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也可以通过性别判断来监测鱼儿的健康状态。

2. 繁殖条件:如有繁殖需求,通常需要提供适宜的繁殖环境,如营造一定的水景、提供合适的洞穴等。

鹦鹉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鹦鹉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鹦鹉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鹦鹉鱼是一种被大多数人喜爱的鱼类,也是国家禁止非法捕捞的鱼类之一。

鹦鹉鱼养
殖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水温。

由于鹦鹉鱼属于温性鱼类,养殖者要定期检查水质,保持水温在18-27摄
氏度,这是鹦鹉鱼良好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二、水质。

水质对鹦鹉鱼的健康至关重要,养殖者可以根据鹦鹉鱼的需求合理配制饲料、添加消毒剂和其他护理产品来保证水质的浑浊度,pH值,氨氮和氧气等指标合乎标准。

三、鱼缸。

鹦鹉鱼喜欢开阔的游泳空间,养殖者可以安装大型封闭式鱼缸,创造宽敞
的游泳空间。

这样可以给鹦鹉鱼足够的活动空间,帮助他们心情舒畅。

四、护理。

鹦鹉鱼脾气脆弱,容易受到惊吓,养殖者应该有耐心和仔细护理它们,避
免外来干扰,以保持它们健康、快乐的游泳环境。

五、繁殖。

鹦鹉鱼生殖和繁殖需要一个特定的环境,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繁殖,养殖者
要仔细调整和监控温度、水质和空气湿度等环境参数。

同时要定期更换水和清扫鱼缸,以
维持良好的水质。

总之,想要成功养殖鹦鹉鱼,养殖者需要注意水温、水质、护理以及繁殖环境等几个
方面,确保鹦鹉鱼良好的成长和繁殖。

此外,鹦鹉鱼也是容易受惊吓的鱼类,养殖者要注
意避免孤独和外来干扰,以维持其健康快乐的环境。

热带鹦鹉鱼养殖方法

热带鹦鹉鱼养殖方法

热带鹦鹉鱼养殖方法引言热带鹦鹉鱼是一种美丽而活泼的观赏鱼类,因其色彩斑斓而备受鱼友的喜爱。

热带鹦鹉鱼的养殖对水质、水温、饲料等方面要求较高,需要鱼友细致入微地进行观察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热带鹦鹉鱼的养殖方法,帮助鱼友们养殖出健康、活泼的热带鹦鹉鱼。

养殖水槽准备1. 选择适合的水槽:选择适宜长期养殖热带鹦鹉鱼的水槽,最好是玻璃或有透明材质,让您观察鱼儿更加便捷。

2. 水质调节:确保水质适宜,pH 值在6.5-7.5之间,水温保持在24-28之间。

可以使用水质调节剂和加热器来调节水质和水温。

饲料选择和喂养1. 饲料选择:热带鹦鹉鱼喜欢吃昆虫和浮游生物,可以选择与其食性相符的饲料,例如昆虫颗粒和鱼类颗粒等。

2. 喂养频率:每天喂养2-3次,每次喂养的量不要太多,以免造成过多的饵料残留,影响水质。

3. 配合饵料:可以适量添加新鲜或冰冻的蛋黄、鱼肉、蔬菜等,以增加鹦鹉鱼的食欲和丰富营养。

水质管理1. 水质检测:定期检测水质,主要包括pH 值、氨氮、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指标。

可使用相关试剂盒进行检测,根据结果调整水质。

2. 水槽清洁:定期清洗水槽,将水槽内的鱼粪、残饵和浮游生物清理干净,以保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

3. 水质净化:可以使用水质净化器、活性炭和过滤器等设备来提高水质,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

疾病防治1. 观察鱼体:密切观察鱼的行为和外貌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判断是否患病。

2. 隔离治疗:如果发现鱼有疾病,应将其迅速隔离,以避免疾病传播。

3. 药物治疗:根据疾病类型选择正确的药物,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同时注意药物的使用量和时间。

注意事项1. 鹦鹉鱼群养:热带鹦鹉鱼是群居鱼类,最好一次饲养多只,以提供它们更逼近自然生活的环境。

2. 鱼类搭配:注意鹦鹉鱼与其他鱼类的搭配,避免攻击和捕食。

3. 养殖环境:为热带鹦鹉鱼提供充足的游泳空间和遮蔽物,以满足它们的生活需求。

总结:热带鹦鹉鱼的养殖需要细心观察和管理,保证水质清洁和稳定,提供适宜的饲料和环境,及时处理疾病。

2023年养鹦鹉鱼的基本知识整理

2023年养鹦鹉鱼的基本知识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2023年养鹦鹉鱼的基本知识整理虎皮鹦鹉,也称娇凤、彩凤、阿苏儿等等。

原产于澳大利亚。

属于小型攀禽类品种。

繁殖期在6—1月,没窝产蛋4—8枚,孵化器为18天。

虎皮鹦鹉也是全世界最一般的宠物鸟,种类繁多,活泼可爱。

受大众广泛宠爱,总数量超过500万只。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养鹦鹉鱼的基本学问,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关于鹦鹉性别如何辨别?前一段时间写了几篇关于辨别鹦鹉公母的文章,我在这里再简洁的说下简介版。

虎皮鹦鹉靠看:鼻子蓝色为公、姜黄为母。

虎皮具体方法点击文章四种常见方法:帮你三秒辨别虎皮鹦鹉公母原来这么简洁值得保藏牡丹鹦鹉靠手摸泄殖腔:位置在肚子下面一点点,手指放进去缝里窄为公,宽为母,而且母鸟体型比较大一些。

四种常见方法:帮你三秒辨别牡丹鹦鹉公母原来这么简洁值得保藏牡丹鹦鹉具体方法点击文章玄凤鹦鹉靠看:翅膀飞羽下面是否有黄色斑点,无黄色斑点为公、有斑点为母。

玄凤鹦鹉具体方法请点击四种常见方法:帮你三秒辨别玄凤鹦鹉公母原来这么简洁值得保藏其它中大型鹦鹉需要验DNA性别卡,由于验卡最为精确,也可以从行为上观看出一些,但不肯定精确。

鹦鹉饲养基础学问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鹦鹉不仅仅可以仿照人说话,同时可以互动做小嬉戏。

鹦鹉品种许多,大部分只要从小养到大,互动性还是很不错的,究竟把你当成的爸爸妈妈。

那么我们该选择几个月的鹦鹉呢?手养鹦鹉需要物品清单鹦鹉从小到大各阶段:0天、雏鸟、半毛、幼鸟、成鸟、种鸟、难度依次增加,我建议大家可以尝试雏鸟或者半毛,积累肯定阅历在尝试0天手养。

成年和种鸟相当于人类的青春期、成年人,想要转变性格各方面很难。

这也是我不建议喜爱训练说话,喜爱放飞训练的粉丝购买的缘由。

想要发家致富可以选择成鸟、种鸟由于更适合繁殖。

不建议购买种鸟鹦鹉市场上参差不齐,好多以次充好,淘汰鸟新手无法辨别很简单吃亏。

鹦鹉训练课程介绍:一、初级技能-共12个-(上手-叫远-转圈-钻筒-过杠-过手指-翻杠--握手-进笼-回架-亲嘴-敬礼)。

鹦鹉鱼新手入门养法

鹦鹉鱼新手入门养法

鹦鹉鱼新手入门养法1.准备一个合适的缸体:鹦鹉鱼需要一个宽敞且透明的水族箱作为它们的家。

缸体大小应根据鹦鹉鱼的种类和数量来确定。

一般来说,长度应大于宽度和高度,有利于鹦鹉鱼的游泳和自由活动。

2.确保水质良好:鹦鹉鱼对水质要求非常高,水质不好会导致鹦鹉鱼生病甚至死亡。

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温适宜、pH值稳定、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低。

如果水质发生异常,及时进行水质处理。

3.提供适宜的饵料:鹦鹉鱼是杂食性鱼类,喜欢吃小型底栖动物和水生植物。

可以选择鹦鹉鱼专用的饲料,也可以添加一些对鹦鹉鱼有益的营养食材,如小虾干、浮游生物等。

饵料的质量和种类直接关系到鹦鹉鱼的生长和健康。

4.提供良好的水生环境:为鹦鹉鱼提供一个与自然环境相似的生活空间,比如适量的水生植物、石头、洞穴等。

这不仅美化水族箱,也可以为鹦鹉鱼提供遮蔽和繁殖场所。

5.注意水族箱的清洁和维护:定期清洗水族箱,清除废弃物和污水。

避免使用有害化学物质清洗,以免对鹦鹉鱼造成伤害。

定期更换一部分水并添加水质调理剂,保持水质清澈和稳定。

6.饲养适量的鹦鹉鱼:不要贪图观赏效果而超负荷饲养鹦鹉鱼,否则容易造成水体污染和鹦鹉鱼疾病的传播。

鹦鹉鱼的数量应根据缸体的大小和适应能力来确定。

7.小心引进新鱼:鹦鹉鱼非常敏感而易感染疾病,引进新鱼时要慎重选择、检疫和隔离。

不要随意将野生鹦鹉鱼放入养殖缸中,以免传播疾病。

8.注意观察鹦鹉鱼的行为和健康情况:鹦鹉鱼的健康情况可通过观察其食欲、鳃的状态、游动活力等来判断。

如果发现有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治疗。

9.不可随意更换或改动鹦鹉鱼的环境:鹦鹉鱼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频繁更换或改动鹦鹉鱼的环境会导致鹦鹉鱼的压力和不适应,甚至造成生病或死亡。

10.学会享受养鹦鹉鱼的乐趣:养鹦鹉鱼需要耐心和细心,但同时也能给人们带来很多乐趣。

观察鹦鹉鱼的游泳、觅食和繁殖行为,鉴赏其美丽的色彩和体态,成为鹦鹉鱼专业玩家的乐趣所在。

以上是一些鹦鹉鱼新手入门养法的简要介绍和建议。

养鹦鹉鱼养养

养鹦鹉鱼养养

养鹦鹉鱼养养
鹦鹉鱼怎么养
鹦鹉鱼需要用25-30度水饲养,并24小时提供氧气。

食物可以选择鱼饲料、面包虫、小鱼、红虫、蚯蚓等,一天喂两次。

鱼缸不适合造景,但可以放些沉木和陶罐。

鹦鹉鱼也不适合混养,尤其不能与罗汉鱼一起养。

鹦鹉鱼的饲养鹦鹉鱼喜欢弱酸性软水,水温以25-30度为宜。

饲养鹦鹉鱼需要一周换水两次,并24小时供氧,它们喜欢新水,呼吸系统存在缺陷,对水中溶氧量要求高。

鹦鹉鱼的食性杂,鱼饲料、面包虫、小鱼、红虫、蚯蚓等都可以进行投喂,一般每天喂两次,上午和晚上各喂一次。

完善的光照和过滤有助于鹦鹉鱼的发色,但鹦鹉鱼鱼缸不适合造景,只放些沉木和陶罐来调节水质,并让鱼有处藏身就行,良好的水质也有利于鹦鹉鱼发色。

关于鹦鹉鱼的混养,罗汉鱼等具有攻击性的鱼是不被允许的,龙鱼、战船和菠萝是不错的选择,但鹦鹉鱼最好别和其它鱼种混养。

鹦鹉鱼怎么养
鹦鹉鱼是一种热带观赏鱼,色彩鲜艳,体形是近球形或者卵圆形。

嘴像鹦鹉嘴,所以就叫鹦鹉鱼了。

鹦鹉嘴是最容易饲养的观赏鱼,深受大众的喜爱。

操作方法01水温:21-35℃、25-30℃最为适宜。

最好每天要换
水,可换五分之一的新水。

但是水质弱酸性而清爽的话,就不要经常换水了
02光照,一天要有3-4小时的光照已经可以了,光照太久不行,太短也不行
03喂食,鹦鹉鱼食量大。

红虫、丰年虾、面包虫、小鱼、水蚤、蚯蚓等饲料可以喂养。

一天喂2-3次
04空间,一个适宜的空间对于鹦鹉鱼来说也是重要的,比如804050的缸,养12-15条鹦鹉鱼是适合的。

鹦鹉鱼养殖事项

鹦鹉鱼养殖事项

鹦鹉鱼养殖事项养鹦鹉鱼注意事项养鹦鹉鱼注意事项养鹦鹉鱼控制好水温,每天定时给鹦鹉鱼喂食,给鹦鹉鱼喂食虾青素可以让鹦鹉鱼变得更好看。

养鹦鹉鱼一定要勤换水,保证水质。

养鹦鹉鱼注意事项答疑,解决办法!血鹦鹉鱼养护六大注意事项血鹦鹉鱼养护六大注意事项1.水温控制在26℃~27℃血鹦鹉是一种对温度相当敏感的鱼种,重点并不是在于鱼体对温度的适应性相当差,而是因为在低水温和水温变动剧烈的情况下,容易因为生理的反应而失去鲜艳的体色,更甚者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是斑纹。

因此,要想让血鹦鹉呈现艳丽的体色和充满活力,水温一定要控制在26℃~27℃。

如果长期让血鹦鹉生活在低水温的环境中,不仅会影响它的体色还容易导致它生病甚至死亡。

2.饲料要选专用的3.水质清洁很重要要想饲养好血鹦鹉,一定要维持优良的水质,以避免水中细菌滋生而影响鱼的健康。

因此要经常清理鱼缸中的粪便,一般可每隔3天~4天清理一次,还要适时为鱼换水,不让水处于浑浊的状态。

4.饲养数量不宜多血鹦鹉性格比较活跃,喜欢玩耍,需要一个比较宽松的生存空间。

因此,鱼缸中所养的数量不宜过多。

以80厘米的缸为例,要是大些的鱼可以养10对左右;如是小些的鱼可以适当再多养几对。

5.铺设景观没必要由于此种鱼的习性,性情活跃,喜欢钻底,而且它的冲撞力也相对大一些,对于饲养血鹦鹉来说是没有多大必要水族造景,这主要是刚布好的景观很容易被它破坏掉,不利于观赏。

鹦鹉鱼怎么养注意事项有这些其次,长大后的鹦鹉鱼标准身材是浑圆滚滚的,而这种标准的体型我们需要一步一步的饲养出来,从小就开始培养胖子那就得在它幼小时给足食物和营养,吃得多又健康肯定就长的胖,而在鱼饵饲料上我们就需要选择一些蛋白质含量在百分之三十二左右的饲料,高蛋白质含量的食物才能提高鹦鹉鱼的成长速度。

最后,鹦鹉鱼也是会生病的,一般来说鹦鹉鱼主要会出现以下几种疾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寄生虫疾病;这几种病比较容易在鹦鹉鱼身上发生,平时的我们需要细心观察,通过鱼鳃、皮肤、身体颜色的异常变化等细节来判定鹦鹉鱼是否染病,选择针对性的药水予以治疗就可以了。

(精选)饲养鹦鹉鱼应注意以下几点

(精选)饲养鹦鹉鱼应注意以下几点

饲养鹦鹉鱼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温度:鹦鹉鱼对水温度的要求相对没那么高,鱼体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也较强。

人们往往以为鹦鹉能够耐低温,就把水温弄得较低,其实血鹦鹉对温度相当“灵敏”,在热带鱼中属于比较容易养的鱼,但容易养是相对的,维持健康,不死亡容易做到,但养好就有必然的难度。

在低水温和水温变更猛烈的情形下,鹦鹉鱼容易因为生理的反映而失去鲜艳的体色乃至褪色,愈甚者会显现黑色的条纹或是斑纹。

水温维持在28度左右,可使鱼儿呈现亮丽的体色和充满活力。

而在低水温中生活久的鹦鹉会显现褪色问题,且容易生病、死亡。

二、换水的频率:就我的体会来讲,鹦鹉在刚换水的头2-3小时内,颜色会变浅,但专门快就会恢复红色。

一样,若是4天以上不加入新水的话,鹦鹉就会掉色。

因此,一样三天换一次水,一次换四分之一。

维持水新能够保证鹦鹉不褪色。

3、饲料:A/ 此鱼绝不能喂小河鱼,或许小河鱼的颜色激发了他们返祖的基因,只要一喂小河鱼,鹦鹉颜色确信会变浅。

血红鹦鹉喂小鱼,还会撑到,因为此鱼贪吃,不知饥饱。

小河鱼对腮也不行,鹦鹉的鳃超级脆弱,小河鱼容易带进病菌。

我曾经将鹦鹉和大型鱼混养,它们也挣抢小鱼吃,但每次它们吃了小鱼都会出点问题。

更不能喂泥鳅,所有的鱼都会受不了的,不行消化,而且污染的可能性更大,我做过几回实验,连狗仔那样的鱼都受不了泥鳅。

B/ 饲料要用增红饲料。

“虾红素”可增进血鹦鹉显扬体色,假设能充分地摄取虾红素,血鹦鹉的体色鲜红欲滴是为期不远的。

血鹦鹉专用饲料中,添加了虾红素和“β一类胡萝卜素”的饲料,可让血鹦鹉的体色维持艳红。

饲料上慢慢添加颗粒(能增色的),会使血鹦鹉颜色变好。

C/ 吃惯了活饵的鱼,会不太喜爱吃颗粒的。

有的鱼友可能自从鹦鹉买来以后就喂活虫,因此改喂颗粒饲料时鹦鹉会不吃。

能够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喂活虫之前,先给一点颗粒(能增色的),要少,让鱼适应,吃完再喂原先一直喂的活虫,等鱼儿适应后,慢慢加大颗粒的量,减少活虫的量,最终调整到颗粒饲料。

鹦鹉鱼的饲养

鹦鹉鱼的饲养

一、鹦鹉鱼的常见病1.白点病。

传染性很强的外寄生虫病;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症状:早期,各鳍及身躯有个别的小白点,有食欲,精神没有多大变化;中期,鳍、身躯到处是白点,没有食欲,不爱活动,到处蹭痒,颜色变暗;晚期,白点布满全身,鱼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

鱼有气无力,左右摇摆,体表粘膜增多,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治疗:此病要综合治疗,只用药收效不大,加强饲养管理很重要。

首先停食4~5天,减少污染;同时保持水温恒定,升温比原水温高2~3℃为佳。

在没有水草的情况下可适当投药,因水草对各种药物敏感很快枯死。

1)早期可投入0.5%~1%食盐,可取得一定效果。

2)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剂洒全箱。

用火柴棍蘸甲基蓝结晶粉,涮入病鱼箱内变色即可,都有较好效果。

3)早期、中期,将红汞放入水中,变成淡红色即可,有很好的消灭病原的作用,但不能反复使用,因汞有毒,鱼不易排出体外。

4)中期、晚期,特效药为硝酸亚汞,但鱼对此药很敏感,易造成死亡,故一般情况下不采用。

90×45×60(厘米)箱放绿豆粒大小一块即可,此药也不能反复使用。

北京动物园治疗此病治愈率较高,一般损失不大。

2.黑斑病。

极为常见的观赏鱼疾病,一年四季皆会出现此病。

症状和病变:鱼体长出“黑斑点”,呈灰白色,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

同时病鱼食欲减退,最后死亡。

治疗:放养新鱼的水族箱里可投放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的发生、投放活饵料时注意清洁消毒。

水质保持清洁以隔绝水霉菌的生长。

一般可以防止此病的发生。

1)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cmx55cmx45cm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着。

2)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

3)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4)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鹦鹉鱼饲养专家

鹦鹉鱼饲养专家

鹦鹉鱼饲养专家【鹦鹉鱼】鹦鹉鱼饲养方法及注意事项一、鹦鹉鱼的饲养方法:2、水温:21度~35度,以25~30℃最好。

鹦鹉鱼比较喜欢新水,每天应该尽可能换1/5的新水。

如果水质弱酸性而清爽,就不要经常换水。

由于遗传基因的因素,鹦鹉鱼的呼吸系统是不够完备的,其功效也只有其他鱼类的一半,所以鹦鹉需要水族箱中的溶解氧要高很多。

3、充足的光照:所谓充足的光照可千万别误会了,一天有3到4个小时的光照就已经是充足的光照了,光照过多水会很容易变绿,变浑,而且鹦鹉鱼的颜色会变白。

6、保证水温的恒定:鹦鹉鱼是热带鱼,鹦鹉鱼怎么养一定要注意适合它生长的温度,所以冷天必须用恒温棒给水加温,通常冷天一直把水温保持在22到24度左右就行了,太高了耗电,太低了对鱼不好。

7、尽量给鹦鹉鱼营造出一种深色调的环境,比如:背景纸尽量选深色的,如果是裸缸,就在鱼缸下面垫一层红色或是深色的东西,报纸也行塑料袋也行,如果想铺点沙底,最好选火山岩,这样可以促进鹦鹉鱼的颜色变红。

鹦鹉鱼的饲养常识鹦鹉能吃能拉,很容易浑水,所以鱼缸的过滤系统一定要足够强大,我的佳宝鱼缸用了一个35瓦的上滤和一个24瓦的缸外桶滤,再用一个3瓦的气泵带双头水妖精。

既能较好的保持水质,又能保证氧气充足。

另一个自制的1.6米鱼缸用两个佳宝24瓦的过滤泵,自己用玻璃设计了一个**的顶部大过滤槽,从上到下依次铺过滤棉、生化棉、活性炭、玻璃环、生化球、生化棉,过滤效果非常好,再加一个气泵带水妖精,一缸养80条中等大小的鹦鹉水还是相当清澈。

特别强调的是鹦鹉一定不能缺氧,因为它们的呼吸系统非常脆弱,一旦缺氧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死亡,如果长期处于比较缺氧的状态,鹦鹉很容易翻鳃。

有许多鱼友的鹦鹉莫名其妙的死去,其实我想大部分是因为缺氧,而混养的情况下其它鱼都没事。

总之,要想养出一缸红通通漂亮的血鹦鹉,预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有较大的鱼缸、良好的生存环境、强大的过滤、充足的氧气才行。

怎么养鹦鹉鱼饲养鹦鹉鱼的几种基本方法怎么养鹦鹉鱼饲养鹦鹉鱼的几种基本方法1.饲料上逐渐添加颗粒(能增色的),会使颜色变好,喂鱼在习惯饲料之前,先给一点颗粒(能增色的),要少,让鱼适应,吃完再喂原来一直喂的饲料,逐渐调整到新饲料。

高密度饲养鹦鹉鱼的方法

高密度饲养鹦鹉鱼的方法

天津市晨辉饲料有限公司
地址:天津市宝坻区周良庄镇 1 高密度饲养鹦鹉鱼的方法
一、温度:鹦鹉鱼在22~26度状态最好。

鹦鹉适应力很强,只要不是忽高忽低的温度大变化,鹦鹉鱼都是可以接受的。

水温不高有两个好处:首先节电,其次给鹦鹉治病升温留有空间。

平时水温很高,治病再升高鱼就受不了了。

二、打氧:鹦鹉鱼是高耗氧鱼,缺氧必死。

尤其高密度必须注意。

密度越大氧气越要充足,上滤和滴流可以制造出砸出的水花让水中容氧,没有上滤就必须补充气泵。

水中容氧度高鱼不爱得病,鱼缸升温治病更不能忽略打氧。

三、过滤:鹦鹉鱼能吃能拉,过滤必须可靠。

这里特别强调物理过滤,没有可靠的物理过滤,生化过滤就会被彻底破坏,整个鱼缸水质不坏才怪。

鱼便少问题不凸显,鱼便多就要及时清理,再强大的过滤如果长期不清理污物,水质必然变坏,导致水霉。

生化过滤起稳定水质的作用。

四、喂食:如果能保证及时清理鱼便一天喂食2三次都可以,如果白天上班无人照料,每天一次喂食也可以。

重要的是大型鱼都不能一次投放过多食物,3~5分钟内吃光最好。

五、换水:大型鱼定期换水是必需的。

但是不能过勤或者一次换水量过大,二者都能破坏鱼的生存环境造成状况。

根据鱼缸里的密度一般在四天到一周为换水周期,换水量五分之一或更少(根据鱼缸大小和密度)。

鹦鹉鱼很皮实,用热水器里的水手感和鱼缸里温度差不多就行。

鹦鹉鱼的饲养方法

鹦鹉鱼的饲养方法

鹦鹉鱼的饲养方法
一、环境适应
鹦鹉鱼是一种非常喜欢水温比较高的鱼类,因此在水族箱中,最好将水温调节在25~28°C,保持水质稳定的前提下,建议一周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控制在20%-30%左右。

鱼缸的饲养过程中,一定要定期更换有机营养物质,可以添加植物来调节环境的湿度、水温。

二、饲料
鹦鹉鱼的饲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1、活性幼鱼:这种饲料是鹦鹉鱼最爱的,活性幼鱼可以帮助鹦鹉鱼保持活力,但是要控制饲料的摄入量,防止饲料过量,造成水质的浑浊。

2、谷物:可以肉粉或者玉米粉,也可以给鹦鹉鱼添加一些谷物。

3、藻类:这种食物可以帮助鹦鹉鱼补充营养。

4、生冻虾、螃蟹、蚯蚓等:这些食物可以帮助鹦鹉鱼补充营养,也可以增加它们的兴趣。

三、饲养护理
1、每天检查水族箱的水质和温度,确保水质稳定,水温适宜。

2、定期清理水族箱,保持水质,活性幼鱼也要定期更换,防止水质变质。

3、注意饲料的摄入量,不要过量,防止水质变质。

4、定期更换水,每周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控制在20%-30%左右。

5、给水族箱添加植物,以调节水族箱的湿度、水温,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

鹦鹉鱼的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

鹦鹉鱼的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

鹦鹉鱼的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
鹦鹉鱼是一种比较好养的淡水观赏鱼,以下是鹦鹉鱼的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
饲养方法:
1. 鹦鹉鱼适合养在温度为22℃~28℃,酸碱度在7~8之间的清洁水质中。

2. 鹦鹉鱼是小草食性鱼类,适合吃小颗粒状的鱼食或者鱼片,可以适当添加蔬菜和水果制成的鱼食。

每日饲喂量要适量,不要过度喂食。

3. 鹦鹉鱼喜欢水草的遮蔽和游荡空间,所以需要在水族箱内放入一些水草和石头。

水草不仅可以起到遮蔽作用,还可以吸收废弃物质,净化水质。

4. 鹦鹉鱼是群居鱼类,通常适合两性搭配,少量鹦鹉鱼可以一起养,但不要过度密集,以免互相攻击。

注意事项:
1. 在饲养过程中,经常观察鹦鹉鱼的食欲和体态,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定期更换水质,保证水质清洁。

每周更换20%~30%的水,清理水族箱内的废弃物。

3. 鹦鹉鱼对光照喜欢,但要注意不要将水族箱放置在直接阳光下,以免影响水质。

4. 不要使用药物滥用,过度使用药物会影响水质和鹦鹉鱼的健康。

如果需要使用药物,应根据药物说明书指导,或请专业兽医配合处理。

5. 鹦鹉鱼具有攻击性和领域意识,不要将不同种类和性格的鱼
混养,以免造成攻击伤害。

6. 不要在饲养过程中频繁更换鹦鹉鱼的饲料,以免影响鱼儿的消化功能。

鹦鹉鱼该怎么养殖

鹦鹉鱼该怎么养殖

鹦鹉鱼该怎么养殖鹦鹉鱼或称鹦嘴鱼,学名洛神颈鳍鱼,是生活在珊瑚礁中的热带鱼类。

因其色彩艳丽,嘴型酷似鹦鹉嘴型而得名。

身上有美丽的斑谰色彩,就像鹦鹉五彩的外衣,是观赏价值很高的一种鱼类。

那么鹦鹉鱼该怎么养殖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鹦鹉鱼怎么养最好1、空间:就拿80*40*50的缸来说吧,可以养12到15条。

2、水温:水温控制在21-35℃之间,以25-30℃最好,鹦鹉鱼比较喜欢新水,每天应该尽可能换1/5的新水。

如果水质弱酸性而清爽,就不要经常换水。

由于遗传基因的因素,鹦鹉鱼的呼吸系统是不够完备的,其功效也只有其他鱼类的一半,所以鹦鹉需要水族箱中的溶解氧要高很多。

3、光照:所谓充足的光照可千万别误会了,一天有3到4个小时的光照就已经是充足的光照了,光照过多水会很容易变绿,变浑,而且鹦鹉鱼的颜色会变白。

4、喂食:鹦鹉鱼性情温和,食量很大,杂食性,红虫、丰年虾、面包虫、小鱼、水蚤、蚯蚓、颗粒等相当多的饲料都可以喂给。

每天可以喂两到三次,一次3分钟内吃完,吃不完的及时捞出,否折会影响水质的。

为保证体色的鲜艳,应该经常投喂“宝增红”之类的饲料。

鱼饲料最好买些大厂的,质量好些,不容易污染水质。

5、换水:鹦鹉鱼怎么养要注意换水,夏天三到五天换掉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水,冬天可以适当延长些,一周换一次就行了。

水是非常重要的,要注意的是,水里含有对鱼有害的氯气,所以,换进去的水一定要静置2两天以上,能够让太阳暴晒更好,这样的水才是安全的,才能使用,还有就是,换水时,新水和老水的水温要一致,温差不能超过2℃。

6、水温:鹦鹉鱼是热带鱼,鹦鹉鱼怎么养一定要注意适合它生长的温度,所以冷天必须用恒温棒给水加温,通常冷天一直把水温保持在22-24℃左右就行了,太高了耗电,太低了对鱼不好。

7、环境:尽量给鹦鹉鱼营造出一种深色调的环境,比如背景纸尽量选深色的,如果是裸缸,就在鱼缸下面垫一层红色或是深色的东西,报纸也行塑料袋也行,如果想铺点沙底,最好选火山岩,这样可以促进鹦鹉鱼的颜色变红。

鹦鹉鱼一些你需要知道的事儿

鹦鹉鱼一些你需要知道的事儿

鹦鹉鱼一些你需要知道的事儿一、关于鹦鹉鱼翻鳃鹦鹉鱼翻鳃是十分常见的缺陷,而且个人感觉越是体型比较短圆的越是爱翻鳃,而体型瘦长的尖嘴魔鬼鹦鹉鱼则少见。

鹦鹉鱼翻鳃分一下三种:一是翻鳃膜,即鳃盖后面那层薄膜外翻;二是翻鳃膜同时翻鳃盖,鳃盖边缘外翻;三是痄腮,即鳃部张得很大,不能平滑闭合,从后面、侧面可以看到红红的鳃丝。

个人经验感觉,从前到后缺陷越来越严重,翻鳃膜问题不大,可以手术修剪,将外翻的鳃膜部分剪掉,水质好的话都可以不用消毒,大不了抹一点黄粉,一个月后可以长好。

翻鳃盖就比较麻烦,幼鱼也可以手术,将外翻的鳃盖连同鳃膜同时剪掉,过一段时间一般也可以长好,但也有长出来后还是翻鳃的(成功经验较多,包括一条翻鳃的红马骝同样治好),但是鱼大了之后(10公分左右甚至以上),往往剪掉的鳃盖不能再长齐,能看出来缺了一块。

至于痄腮,我认为是无可救药的,即使是幼鱼也不行,痄腮的鹦鹉鱼越大越明显,鳃部张得老大,很难看。

而且致命的是痄腮的鹦鹉鱼呼吸系统非常脆弱,一旦缺氧最先死的一定是痄腮的,然后是翻鳃盖、鳃膜的。

所以建议大家一定不要买痄腮的鹦鹉鱼。

二、关于鹦鹉鱼背鳍倒伏打不开鹦鹉鱼是人工杂交品种,所以感觉缺陷比较多。

其中背鳍多有倒伏、歪斜、打不开等现象。

这样的鹦鹉鱼细观察所占的比例还是非常高的。

鹦鹉鱼在状态好的情况下应该是鱼鳍完全舒展,各鳍完全打开,这样才好看。

而许多鹦鹉鱼的背鳍有问题,其他的胸鳍、臀鳍、尾鳍等较少见出问题。

希望各位鱼友挑选鹦鹉鱼时要细心观察,避免这样的缺陷。

三、关于鹦鹉鱼身体上的黑斑鹦鹉鱼小时候和罗汉一样都是灰灰的、有墨迹的模样,到两公分以上开始慢慢变圆、褪色、褪墨迹,变成黄白色,然后再慢慢变成桔红色、红色。

有的小鹦鹉鱼褪色慢,往往身上还留有黑斑没退干净,这样的不要紧,过一段时间随着小鹦鹉鱼长大就会退干净的。

如果有的已经比较大了(8-10公分左右)还没有褪干净,这样的很有可能就褪不干净了,不建议买这样的。

鹦鹉鱼的饲养及日常管理

鹦鹉鱼的饲养及日常管理

鹦鹉鱼的饲养及日常管理鹦鹉鱼系硬骨鱼纲丽鱼科的雄性红魔丽体鱼(Cichlasoma citrinel lum)和雌性红头丽体鱼(C,synspilum)杂交变种鱼,遗传了来自两种鱼类所特有的生理习性。

鹦鹉鱼体长可达15cm,体宽厚,体呈椭圆形,寿命可达8年。

杂交繁育的鹦鹉鱼有血鹦鹉、紫鹦鹉、金刚鹦鹉、一颗心鹦鹉、独角鹦鹉、罗汉鹦鹉、红白鹦鹉、斑马鹦鹉、花鹦鹉等很多品种。

一、鹦鹉鱼的饲养及日常管理1、水质的管理。

鹧鹉鱼喜清澈水质,需要弱酸性硬度较低的水质。

由于血鹦鹉先天性嘴唇不能闭合,吞吐水流的控制能力较差,经过鳃部的水流较小,靠水流与鳃部交换氧气的能力较其父母与母本及其它鱼类差得多。

因此,鳃部的呼吸作用成了明显的“致命伤”!一旦鳃部受伤或是吸取氧气的过程不顺畅,会直接影响血鹦鹉的生理健康。

特别强调的是鹦鹉一定不能缺氧,因为它们的呼吸系统非常脆弱,一旦缺氧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死亡,如果长期处于比较缺氧的状态,鹦鹉很容易翻鳃。

鹦鹉莫名其妙的死去,大部分是因为缺氧,因此,饲养血鹦鹉的水体必须要有充足的氧气。

水族箱最好配备生化过滤棉、水泵、增氧曝气设备。

具体指标是PH值6.5左右、溶氧8mg/L。

鹦鹉在刚换水的头2.3小时内,颜色会变浅,但很快就会恢复红色。

同样,如果4天以上不加人新水的话,鹦鹉就会掉色,须三天换一次水,一次换四分之一。

保持水质清新,保证鹦鹉不褪色。

2、温度控制。

鹦鹉鱼对水温度的要求相对没那么高,鱼体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也较强,在20—3O℃的水温中能自由生活。

但是血鹦鹉又对温度相当敏感,并不是在于鱼体对温度的适应性差,而是它在低水温和水温剧烈变动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应激反应而导致体色暗淡失去艳丽的光泽,甚至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者班纹。

饲养过程中最好使水温保持在25 8℃范围内,每次换水前后水温差不宜超过0.5℃,便可使鱼只呈现亮丽的体色和充满活力。

在低水温中生活久的鹦鹉会出现褪色问题,且容易生病、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鹦鹉鱼的饲养及常见病的处理办法饲养鹦鹉鱼应注意以下几点:1、温度:鹦鹉鱼对水温度的要求相对没那么高,鱼体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也较强。

人们往往认为鹦鹉可以耐低温,就把水温搞得较低,其实血鹦鹉对温度相当“敏感”,在热带鱼中属于比较容易养的鱼,但容易养是相对的,保持健康,不死亡容易做到,但养好就有一定的难度。

在低水温和水温变动剧烈的情况下,鹦鹉鱼容易因为生理的反应而失去鲜艳的体色甚至退色,更甚者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是斑纹。

水温维持在28度左右,可使鱼儿呈现亮丽的体色和充满活力。

而在低水温中生活久的鹦鹉会出现退色问题,且容易生病、死亡。

2、换水的频率:就我的经验来说,鹦鹉在刚换水的头2-3小时内,颜色会变浅,但很快就会恢复红色。

同样,如果4天以上不加入新水的话,鹦鹉就会掉色。

所以,一般三天换一次水,一次换四分之一。

保持水新可以保证鹦鹉不退色。

3、饲料:A/此鱼绝不能喂小河鱼,也许小河鱼的颜色激发了他们返祖的基因,只要一喂小河鱼,鹦鹉颜色肯定会变浅。

血红鹦鹉喂小鱼,还会撑到,因为此鱼贪吃,不知饥饱。

小河鱼对腮也不好,鹦鹉的鳃非常脆弱,小河鱼容易带进病菌。

我曾经将鹦鹉和大型鱼混养,它们也挣抢小鱼吃,但每次它们吃了小鱼都会出点问题。

更不能喂泥鳅,所有的鱼都会受不了的,不好消化,而且污染的可能性更大,我做过几次实验,连狗仔那样的鱼都受不了泥鳅。

B/饲料要用增红饲料。

“虾红素”可促进血鹦鹉显扬体色,若能充分地摄取虾红素,血鹦鹉的体色鲜红欲滴是指日可待的。

血鹦鹉专用饲料中,添加了虾红素和“β一类胡萝卜素”的饲料,可让血鹦鹉的体色维持艳红。

饲料上逐渐添加颗粒(能增色的),会使血鹦鹉颜色变好。

C/吃惯了活饵的鱼,会不太喜欢吃颗粒的。

有的鱼友可能自从鹦鹉买来之后就喂活虫,因此改喂颗粒饲料时鹦鹉会不吃。

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喂活虫之前,先给一点颗粒(能增色的),要少,让鱼适应,吃完再喂原来一直喂的活虫,等鱼儿适应后,逐渐加大颗粒的量,减少活虫的量,最终调整到颗粒饲料。

另外,要经常更换饲料的品牌,不能只喂一种。

D/有人喂活虾、丰年虾当然很好啦,可以增色,就是成本高些,但也要注意消毒,剪除活虾头上的硬剌,以免伤害鹦鹉。

4、注意光线:鹦鹉对光线较敏感。

需要定时、定量给与强光照射。

每天保持1-2小时的强光照射,之后要让其在较暗的环境里度过一天中的其他时间。

房间里比较明亮,没有灯光,光线是足够的。

但光线长期保持一样,也会使鹦鹉颜色变淡。

即:给予定时、定量灯光照射而不是仅仅靠自然光。

切记:灯光照射时间不宜太长,关灯后要使鱼缸的环境一直保持比较昏暗。

这样,一旦再有灯光的时候,你会发现鹦鹉比以前红了很多。

如果鱼缸在不向阳的房间,就每天增加两小时的光照,然后关灯。

如果房间光线较充足,就要在灯光照射后,适当遮挡房间里的光线,使鱼缸处在昏暗的状态。

此方法我屡试不爽,请各位不妨试试。

5、光色:有的鱼缸的灯是白色灯,可以换成发红光的灯管。

换成发红光的灯管,可一充分显现鱼的红色,普通荧光灯会使鱼的颜色看上去发青。

6、环境:你也可能曾经发现,鱼刚到你的缸里的头几天会有一些褪色,那是因为不适应。

随着它们适应能力的增强,会逐渐好起来。

所以,不要让他们受惊吓,是解决退色问题的又一经验之谈。

另外,鹦鹉如果颜色变浅超过三个月,就基本上不会恢复到原来颜色的程度。

鹦鹉的另一问题就是老聚在缸的一角,人一过来就乱窜,是由于它们还没适应新环境。

鹦鹉天生胆小、爱扎堆,有时还会脱鳞,一是鱼有病了,但很大的可能性是因为这种鱼胆子比较小,爱乱撞造成的。

所以饲养中应注意5点:1/可以喂之前先开灯,开灯五分钟后,等所有鱼都适应了,慢慢胆子大了,再喂食。

时间长了,形成条件反射,一开灯鹦鹉就会自己过来。

2/一天喂一次,形成规律,每次喂食前,鱼儿感到饥饿了,他们就不得不出来找食物。

有人会说,鱼不多喂,是不是影响生长速度?首先,饿一些不会有问题,到是吃得多反而容易生病。

你设想一下自然界,鱼一天到晚要寻找食物,而且往往是弱肉强食,中小型鱼吃的少是很自然的。

另外,在鱼缸中饲养观赏鱼,目的是观赏,而不是养大了再销售,所以鱼儿常有三分饥,是使其处于健康状态的要素。

3/别惊吓,接近鱼缸时,慢一点,鱼在缸里,看到人影就跑,故靠近鱼缸前别让人影晃到鱼缸。

投喂食物时,在缸前呆一会儿,在其状态稳定时,轻轻拍一拍缸,训练一段时间,就好了。

4/如果鹦鹉和大型鱼混养,可以准备点颗粒饲料(当然干虾更好),和其他饵料一起放。

颗粒饲料比较小,一时半会儿大鱼吃不完,鹦鹉就能抢到了。

而且颗粒饲料具有增色的作用,这样一来可以使鹦鹉不褪色。

5/混养一些胆子大,不怕人的鱼,如:地图等,在别的鱼的带动下,它们就会跑出来抢食甚至追逐别的鱼。

换水的重要性:饲养中我还发现:换新水后鹦鹉很活跃,颜色也比较鲜亮。

血鹦鹉的祖先生长在南美洲,所以其所需的水质条件和一般中南美洲慈鲷无二,需要弱酸性和硬度较低的水质。

鳃部的脆弱是此鱼先天的缺憾,水质恶劣会首先使鳃部受伤,并直接影响血鹦鹉的生命。

因此,血鹦鹉比其他的鱼更需要优良的水质和充足的氧气。

尤其是水质不能太老,所以定期、定量换水也是养好鹦鹉的关键。

我的经验是,三天换一次水,一次换水不要超过缸水的四分之一。

换水前先擦缸,过滤几个小时,等水清亮了再换水。

鹦鹉比较喜欢新水,这里说的新水是困好的水。

有些饲料会使水发红或发黄。

常换水还可以解决饲料所产生的水的颜色问题,同时,要准备高效率的过滤系统,使水充分循环,避免细菌大量滋生引起鳃部疾病。

鹦鹉究竟会不会孵化?鹦鹉会产卵,但不会孵化出来。

一些养殖者已经讲过这个问题。

鹦鹉是两个种类的鱼杂交而来。

就好象是驴和马交配后产生的后代,骡子是没有生殖能力的。

鹦鹉鱼赫骡子还是不完全一样的。

此鱼雄的没有能力,母鱼却常有产卵的记录。

但是母鱼就算产卵也无法孵化。

因为雄鱼不能使卵受精。

有的人非常希望鹦鹉产卵后可以孵化。

其实也不难做到。

如果有兴趣可以试试增加几条寿星、红魔鬼、紫红火口等。

兴许能够繁殖,也就是为母鱼准备红魔鬼、寿星、紫红火口等的公鱼,这样一来就可以繁殖了.红魔鬼等公鱼应该能和鹦鹉母鱼繁殖出来小鱼,少数的母鹦鹉还能和罗汉杂交后孵化出短身的罗汉,但不是所有的母鹦鹉都可以.有兴趣有耐性的话可以试试。

血鹦鹉的混养:此鱼可以和许多种鱼混养,菠萝、火口、战船、龙鱼、地图等中南美慈鲷科中大型鱼都可以混养,既有多样化的体色搭配,还能和平共存,但在选择上要注意几点:1、血鹦鹉和罗汉要从小就混养,一旦长大了,就很难再混在一起了。

他们都属于领地意识很强的鱼。

从小养,也要让血鹦鹉比罗汉大些,这样一来就不会打架.如果罗汉大,那罗汉就不会容忍鹦鹉了.2、鹦鹉不能和孔雀、七彩凤凰等小型鱼养在一起,鹦鹉属于中大型鱼,长大会吃孔雀等鱼。

还有就是大、小型鱼,投喂的食物不同,容易造成水质恶化。

3、鹦鹉鱼和银鲨、白鲳、红尾黑鲨等游动较快的鱼混养效果也不好。

从搭配的角度我不太喜欢,一个游泳很快,另一个比较慢,所以有些不般配。

两者的体形不能相差太多。

七彩凤凰如果还是幼鱼就不能混养,鹦鹉会吃他们的。

一、鱼刚买回时颜色红很美丽,但现在逐渐退色,要采取的方法1.饲料上逐渐添加颗粒(能增色的),会使颜色变好,喂鱼在习惯饲料之前,先给一点颗粒(能增色的),要少,让鱼适应,吃完再喂原来一直喂的饲料,逐渐调整到新饲料。

这样会调整过来。

2.如果鱼缸必需保证4小时的光照。

3.换成红灯管,普通荧光灯会使鱼的颜色看上去发青。

4.鹦鹉、七彩如果颜色变浅超过90天,就基本上不会恢复到原来的颜色程度。

所以要及时更换饲料。

二、鹦鹉胆子小,不进食怎么办?鹦鹉胆子小,可以喂之前先开灯,开灯10分钟后,等所有鱼都适应了,慢慢胆子大了,再喂食。

时间长了,形成条件反射,一开灯鹦鹉就会自己过来。

如果鹦鹉和大型鱼混养,可以准备点颗粒饲料(当然干虾更好),和其他饵料一起放。

颗粒饲料比较小一时半会大鱼吃不完,鹦鹉就能抢到了。

而且颗粒饲料具有增色的作用,这样一来可以使鹦鹉不褪色。

当然最好是和龙等大型鱼分缸养,鹦鹉吃起来就从容了。

不过,就算吃的少也没关系,饿一些不会有问题,到是吃得多反而容易生病。

你设想一下自然界,往往是弱肉强食,中小型鱼吃的少是很自然的。

三、我发现换新水后鹦鹉很活跃,是不是应该勤换水?对,加水前先擦缸,过滤几个小时,水清亮了再换水,鹦鹉比较喜欢新水,换一点困好的水应该。

每三天换1/4的水为好。

这样一来,饲料产生的水中的颜色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了四、鹦鹉现在不红了,它们好像不爱吃颗粒饲料,怎么办?鱼刚到你的缸里会有一些褪色,因为不适应。

随着它们适应能力的增强,会逐渐好起来。

饲料上逐渐添加颗粒(能增色的),也会使颜色变好。

每天给四小时以上的光照。

冰冻丰年虾当然很好啦,可以增色,就是成本高些。

吃惯了活饵的鱼,会不太喜欢吃颗粒的。

在喂鱼儿爱吃的饲料之前,先少量喂食能增色的颗粒,要少,等鱼儿适应后,逐渐加多颗粒,减少爱吃的饲料,慢慢就转过来了。

五、鹦鹉老聚在缸的一角,人一过来就乱窜,怎么办?鹦鹉天生胆小、爱扎堆,注意5点:1/别喂太饱,半饥饿状态时,他们就不得不出来找食物。

晚上喂,白天饿了,就会出来了。

别惊吓,接近鱼缸时,慢一点,鱼在缸里,看到人影就跑,故靠近鱼缸前别让人影晃到鱼缸。

投喂食物时,在缸前呆一会儿,轻轻拍一拍缸,训练一段时间,就好了。

鹦鹉鱼的饲养方法1.水质要求血鹦鹉喜欢弱酸性且硬度较低的软水。

由于血鹦鹉先天性嘴唇不能闭合,吞吐水流的控制能力较差,经过鳃部的水流较小,靠水流与鳃部交换氧气的能力较其父本与母本及其它鱼类就差得多了。

因此,饲养血鹦鹉的水体必须要有充足的氧气。

水族缸最好配备生化过滤棉、水泵、增氧曝气设备。

具体指标是P H值6.5左右、溶氧8毫克/升。

2.温度控制血鹦鹉对温度适应性较强,在20~30℃的水温中能自由生活。

但是血鹦鹉又对温度相当敏感,它在低水温和水温剧烈变动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应激反应而导致体色暗淡失去艳丽的光泽,甚至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者斑纹。

饲养过程中最好使水温保持在25~2 8℃范围内,每次换水前后水温差不宜超过0.5℃。

3.饲养管理血鹦鹉食性杂,人工饵料、薄片、颗粒、红虫、丰年虾、水虱等几乎什么都吃,而且相当贪吃,因此要养活血鹦鹉很容易,要养出体质健壮、体色艳的血鹦鹉却不是容易的事。

每天要定时定量投喂饵料,合理搭配饵料的营养,定期投喂鲜活的小虾、小鱼,最好选用专门为血鹦鹉配制的人工饵料,这种添加了虾红素和D一类胡萝卜素的饲料,直接投喂不但方便而且可以使血鹦鹉的体色更加鲜艳好看。

鹦鹉鱼常见病的防治鹦鹉鱼属于大中型鱼,应该把它放入较大的缸里饲养,并且加强水的清洁和输氧。

你根据以下文章判断你的鱼的状况:热带鱼寿命短,一般只有2~3年(小型鱼)。

鱼患病及时治愈是延长寿命的重要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