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课证融通改革的实施与保障
高等职业院校实施双证融通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四) 实行专兼结合, 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打破老框框,打破普通教育师资 队 伍 建 设的模式, 建立一种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新模式, 即建立 三 种 新 体制: 一是长期教师与临时聘请教师相结合; 二是专职教 师 与 兼 职教师相结合; 三是在校教学与下企业实践相优 秀的技术人才请到职业学校当教师, 传授最好的技巧, 传授最先 进的科学技术。 要特别注意兼职师资队伍的培育, 邀请企业一线 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 专家参与教学活动。这样, 不仅可 解 决 教 学的急需、 降低办学成本, 还可以加强与行业的联系, 及时了解 专业发展的变化, 使教学与生产实际更贴近, 专兼结合, 优势互 补, 提高高职教育的办学效果。同时, 也要把职业学校自 己 的 教 师定期送到企业中去学习新技术、 新经验、 新方法。 (五) 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实训设施和实训基地的建设 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应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标 准 的 原 则, 使之成为教学、 科研、 生产、 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践基地。 场地布置尽量符合职业环境, 仿真性强, 能够成为当地本 行 业 领 域新技术推广中心。这样, 有利于学生直接参加职业技能 鉴 定 , 不需另外参加培训。 参考文献: 《职 业 资 格 证 书 与 学 历 证 书 相 互 沟 通 与 衔 接 研 究 》 课 题 !"# 组 $ 职 业 资 格 证 书 与 学 历 证 书 相 互 沟 通 与 衔 接 研 究 !%#$ 武 汉 职 业 技术学院学报, (( ) &’’& , 证书” 一 体 化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探 索 与 思 考 !%#$ !&# 柳 翠 钦“双 $ 职业技术教育, ()* ) &’’’ ,
并驾齐驱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大多数中青年教师队伍均 是 从 学校到学校, 社会实践面窄, 不具备动手能力, 教学中不能理论 联系实践, 严重影响了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严重阻碍 了 职 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顺利实施。 (五) 经费不足制约了职业院校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 经费不足为高职院校建设实训场所和实习基地带来了 很 大 的困难。 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体系的硬件, 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场 所。 基地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般的 实习车间大多是供学生进行一些单一性的最基本的操作加 工 训 练, 不能完全满足基本技能培养要求。因此, 职业技能的培 养 往 往依靠校外的一些实习基地来进行,实习指导也主要由所 在 单 位的师傅担任。 这虽能弥补校内指导教师的不足, 但企业难于接 纳批量的学生实习, 企业间的差异, 生产任务的不均衡, 工人师 傅基础知识、 技能水平的参差不齐, 传授技艺能力不强以及 企 业 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等,都将影响实训的系统性、一致性和 渐 进 性, 实际效果很难达到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 高职院校实施双证融通的相应对策 (一) 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解决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 还 应 解决从工作返回学校继续学习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培 养 目 标既是面向生产、 管理、 服务第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 面 素 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让学生获 得 从 事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要的实际技能和知识,使学生具备 劳 动 市场所需的能力和资格,又必须超越只给学生提供具体工 作 所 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使他们为适应生活和职业的变化做好准 备 。 为此, 双证融通模式必须培养学生达成下列目标: 具备职业 知 识 和职业或行业工作的基本能力, 具备敬业乐群、 负责、 进取的工 作态度, 具备一定的人文和科学素养以及适应社会变化的能 力 , 具备一定的社会与科学知识,为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 奠 定 基础。 (二) 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密切相关,专业性质决定了人才 的 培 养类型,专业设置也直接影响职业教育对本地区经济发展 的 适 应度。 依据职业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在专业划分上, 采用按技术、 工程、 服务领域或职业群划分专业, 以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 大 类划分方法以地方产业结构的分类为主要依据, 兼顾学科分 类 、 行业分类的方法。 专业类别划分方法是在专业大类划分之下, 主 要按产业大类中所涵盖的职业技术领域进行划分。将专业 对 应 于与之相关的行业或大的技术领域或职业岗位群进行归类划 分, 是专业归类的基本方法。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所以 , 高 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应遵循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与产业结 构 调 整的原则、 突出技术性与实用性特色的原则、 兼顾继承与发 展 的 原则、 兼顾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原则和专业口径宽窄并存的原 则 。
高职院校“以证代考”课证融通实施途径探索
高职院校“以证代考”课证融通实施途径探索【摘要】高职院校“以证代考”政策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议题,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解读高职院校“以证代考”政策,分析课证融通实施现状,探索实施途径,并结合案例分析,指出政策实施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在提出政策建议,包括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视,完善课证融通评价机制等。
未来展望则呼吁高职院校在“以证代考”政策下,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本文旨在为高职院校“以证代考”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和支持。
【关键词】高职院校、以证代考、课证融通、实施、途径、探索、案例分析、风险、挑战、政策建议、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院校“以证代考”政策近年来备受关注,该政策允许学生通过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证书或资格考试取代部分学习课程考试。
这一政策的出台背景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职院校“以证代考”政策的实施对于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如何确保证书的权威性和学生学习质量,如何平衡证书和课程考试的关系等。
对高职院校“以证代考”政策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实施途径,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该政策进行解读,并分析其实施现状,探索实施途径,并结合案例分析风险与挑战,同时提出政策建议,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1.2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以证代考”课证融通实施途径探索的研究意义在于探讨如何有效推进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以证代考”政策的实施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和探讨高职院校“以证代考”课证融通实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为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高职课证融通的实施方案
高职课证融通的实施方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证书认定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如何实现高职课证的融通,成为了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就高职课证融通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首先,要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
高职院校应该与企业密切合作,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使课程更加贴合实际工作需求。
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技能和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
其次,需要建立健全的课程认定制度。
高职院校应该与相关部门建立健全的课程认定制度,明确各类课程的学时、学分和教学内容,确保课程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还可以探索建立跨院校课程认定机制,使得不同院校的课程可以相互认可,实现高职课证的融通。
另外,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同时,还可以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活动,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
最后,需要加强学生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还可以开设一些跨学科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高职课证融通的实施方案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包括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健全的课程认定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等方面。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高职课证的融通,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希望相关部门和高职院校能够共同努力,推动高职课证融通的实施,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略谈高职会计教育中的“课证融合”教学模式
略谈高职会计教育中的“课证融合”教学模式
所谓“课证融合”,是将教学内容与证书考试要求有机结合,将教学过程与考试过程
相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高职会计教育中,采用“课证融合”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具体来说,该教学模式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以课程为核心。
高职会计教育中的课程设置需要与证书考试要求相结合,确保学生在
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系统地学习各个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通过针对性的课程设计,使学生能
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知识体系,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以证书为导向。
高职会计教育中的证书考试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教学过
程需要以证书考试的要求和标准为导向。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证书考试的题型和知识
点的解析和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考试技巧和答题技巧,提高通过考试的概率。
以实践为基础。
高职会计专业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课证融合”教学模式中,实践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案例分析等形式,将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
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教师为支撑。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组织者,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态度对于
实施“课证融合”教学模式起着关键作用。
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证书考试要求,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和
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高职院校实施“双证融通”制度的分析
近几年来 ,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 发展 迅速 , 实行 学历证 书和职业 资格证书并重 的 “ 双证制 ” 已成 为各高职院校 的共识 , 职业 资格证 书逐步得 到用人 单位 、 老师 和学生 的认 同 。随着 社会的不断进步 , 分工更加精 细 , 出现 了职业准入行业 增加 、 行业 内职业标准细化 的 现象 , 以对 从事某项特定工种 的人才标准更加 明确和具体 , 所 于是 以职业标准 为依 据的课程改革揭开 了新~轮 高职 教育教学改革 的 序幕 。至 此, 双证融通” “ 制度 的推行 真正进入 到了实质性发展 阶
些 问题 , 制约 “ 双证 融通” 制度 的发展 。从 师资队伍、 课程体 系、 企合作等方 面分析解决的方法 , “ 校 使 双证 融通” 制度在职业
教 育中充分发挥作 用。 关键词 双证 融通
中图分类号 : 7 7 G 1
职业 资格
职业教 育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7 9 ( 0 8) 1 0 5 0 17 — 84 20 1— 0 — 1
段。
推行 “ 双证融通”制度的积极作用 所谓 “ 双证融通 ” 即职业资格证 书与学历证 书之间相互融 合 , 与衔接 ,它是指 以学历证 书为标志 的学历 教育与 以职业资格证 书 为标志的职业技 能培训 之问的一种互认 和沟通 。 1 . 高专 “ 高职 双证 书” 教育使学生在校期 间就取得进入企业 岗 位的 “ 通行证”即职业 资格 证书 , 不仅使学 生在校学 习期 间就具备 熟悉岗位环境和工作要 求 , 而且具备 岗位 工作能力或资 格 , 同时也 增强学生 的就业竞争力 , 高学生 就业率 。 提 2实行 “ . 双证 书” 制度 , 利于高职 院校遵循 高等职业 教育规 有 律, 办出高职 教育特 色 ; 有利 于推动 高等职 业教育教 学改革 , 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 。 二、 双证 融通”教育 实施 中存在 的问题 “ “ 双证融通 ” 育是近几年高 职高专教育 的新生事物 , 教 目前存 在 的突 出问题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 面: I“ . 双证融通” 制度的认识不够深刻 , 只重视学历教育。 职业教 育忽视职业技 能训练 ,职业资格证 书制度与专业 教育不能 有机结 合 。一方 面表现 为部分职业资格 证书考核与企 业岗位 的要 求还有 定 的距离 。 业生将难 以快速适应 就业岗位 , 失去了高 职教 育 毕 也 “ 双证融通” 应有特色。另一方面表现在部分学生 的考证积极性很 高 , 目的是为 了完成任 务 , 但 而没有认真 的参 与学习 和培训 , 书 证 的含金量低。 2近年来 , . 只有部分特殊岗位必须 持有上岗资格证 。如 : 接 、 焊 电工 、 冲压等特殊工 种 , 大部分企业对毕 业生 的技 能证书不是看 得 太重 , 使毕业生对技 能证书 的作用 产生怀疑 , 考证 培训的积极性 自 然降低 。 3 . 大多数 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的费用偏 高 , 再加上教材和培训 等 费用 , 考一个证 书下来 需要 50 -00 , 0- 10 元 使相 当一部分家庭 困难 的学 生感到经 济有 压力。 4 能考 核与学 校的教学 考核没有结合起来 。 . 技 学生的学 习缺乏 压力 和动力 ,而且学生在获得 毕业证书 的同时要获得 职业资格证 书, 就得额外花费较大 的财力和物力 , 上高职院校普遍 缺少实施 加 职业 资格证书制度 的训 练条件 ,职业技 能培训考核 的教 学效果大 打折扣 。 “ 双证融通 ” 教育难 以实施 。 5 . 高职入学学生 的主体 是高考成绩居 于中间段的考生 , 他们具 有思想 活跃 、 参与热情 高、 社会 活动能力强 的优势 。存在 的主要问 题是 学习 目标不 明确 、 习动 力不 足 、 学 稳定 性差 、 缺乏创新 精神和 自我调 控能力 。而现有 的学科 系统化课程 的思 维模式 与高职学生 本身 的思维模 式是冲突 的,对高 等职业教育是 不合适 的。教学模 式、 方法和手段没有适应 高职生的特点, 使大部 分学生盲 目的学 习, 没有激发学 习的兴趣和发挥 自主学习的积极 性 ,无法达 到应有 的 教学效果。 三、 推行 “ 双证融通” 制度的对策 高职院校有效 开展 “ 双证融通 ” 制度 , 主要应 该加强 以下几个
[高职教育,融通,实施,其他论文文档]简论高职教育双证融通实施的问题及策略
简论高职教育双证融通实施的问题及策略”[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多年调研,结合企业、学生的问卷分析,总结了双证融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如培养目标与职业资格未能实现自然衔接、教学资源无法支持双证融通的实施、学生和家长对双证融通制度认识不足、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体系不健全、企业对双证融通制度缺乏支持等,并针对性地提出建立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双证融通的管理机制、提高双证融通的权威性等建议。
[论文关键词]双证融通高职教育问题策略一、高职教育双证融通的概念所谓双证融通,是指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的取得过程高度融合、无缝衔接和优化配置,即以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为结果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以学历证书获得为结果的学历教育,这两种教育形式之间相互认可、相互沟通和相互转化。
其实质是将高等职业教育与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衔接与对应,将人才培养标准、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实训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与职业资格标准统一起来,逐步构建起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融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为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二、高职教育双证融通实施存在的问题(一)培养目标与职业资格未能实现自然衔接大多数高职课程,在开发初期都未能进行必要的市场需求调研与分析,导致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之间缺乏对应关系。
由于未能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习内容,培养目标与职业资格之间产生脱节。
职业培训注重与职业特点的结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现存教育体系中的理论知识,多为多年总结和研究的理论,并不能完全反映迅速发展的职业变化。
况且一部分职业也尚未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
这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归纳新型适用性理论,又要注重前沿实践的经验。
而这一系列若要进入高职课堂,必须加快从理论到实践的总结,并形成便于课堂传授的体系,这对于现行高职教育的课程开发而言极具挑战性。
(二)教学资源无法支持双证融通的实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学率,但与此同也暴露了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包括师资力量缺乏以及实践环境匮乏。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证融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证融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课证融通是高职院校实行1+X证书制度的关键一环,但目前高职院校课证融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专业课程领域精准度不高、课程与职业岗位匹配度不高、实习岗位职责与职业技能的融合程度不足等。
要想推进课证融通,就必须要提高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各类的对应资格证书、职业技能之间的融通性,要通过资格证书所对应的职业岗位作为基础,逐步在高职院校设置相对的专业课程,以职业岗位职责为目标对课程的目标进行科学制定,以职业技能标准为要求开展对高职院校学生实习进行考核,通过课证融通为契机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课证融通引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曾强调,要不断深化“岗课赛证”教育体制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增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岗课赛证”教育体制机制就是指要按照岗位需求来对职业教育课程进行设置,通过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能够让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升,而课证融通也是属于“岗课赛证”教育体制机制的一部分,高职院校也正是通过课证融通这一环节来培养更多的职业技能人才。
所以,对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证融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具有很大的意义。
一、1+X证书制度概论1、1+X证书制度是什么。
所谓的1+X证书制度中的“1”是指专业学历证书。
“x”是指其他各种等级的职业技能证书,例如初级职业技能证书、中级职业技能证书、高级职业技能证书等,获得对应等级的职业技能证书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认可,是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技能的评价。
高职院校专业学历证书是高职院校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对完成必修课程,拿到相应学分的学生所发的文凭类证书。
1+X证书制度能够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拿到相应的学历证书后积极学习拿到职业技能证书,为以后的就业积累更多的职业本领。
2、1+X证书制度的价值。
1+X证书制度的价值分为对社会的价值和对个人的价值。
一是对社会的价值,1+X证书制度能够展现职业教育的优势,是贯彻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实施方案,能够落实好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要求,能够培养更多综合素质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略谈高职会计教育中的“课证融合”教学模式
略谈高职会计教育中的“课证融合”教学模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而高职会计教育作为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重要渠道,其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在当前高职会计教育中,推行“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已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将从“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概念、特点和意义等方面进行略谈,以期为高职会计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课证融合”教学模式是指在高职会计教育中,将课堂教学和证书培训相结合,通过开展专业课程教学和专业技能证书培训,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达到教学与培训相互促进的效果。
该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将学校的课程设置与行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通过培训获得相关证书,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了一定的职业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就业和发展需求。
“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会计教育一直以来都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课证融合”教学模式更是将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通过学习相关课程和获得相关证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会计理论知识,还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整合课程内容和证书培训。
在“课证融合”教学模式下,学校会根据相关行业的需求,整合课程内容和证书培训计划,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还能够参加相应的证书培训,从而更快地获得实际操作能力并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强化实习实训环节。
在高职会计教育中,实习实训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课证融合”教学模式通过与企业合作,增加学生的实习实训时间和机会,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和了解行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以便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
增加就业竞争力。
通过“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在毕业后不仅拥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和相关证书,还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提高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更容易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在高职会计教育中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略谈高职会计教育中的“课证融合”教学模式
略谈高职会计教育中的“课证融合”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会计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在高职会计教育中,“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本文将围绕“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展开论述,深入探究其教学特点和优点。
一、“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课证融合”教学模式是指将教学内容与证书考试要求相融合,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具体来说,就是将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与相关职业证书的考试内容结合起来,将证书考试要求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课程知识,还能够获得相关的职业证书,提升求职能力。
1.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课件讲解、案例教学等,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
2.将证书考试要求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
改变以往纯理论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加顺畅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在考证过程中得出结论并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
3.强化职业素养教育。
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引导、自我评价,提升整体素质。
4.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因为当前学生对职业技能要求的高涨,使得企业对学生关注程度加大,这也就要求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
可以因此做到教学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同时增强与企业的沟通。
1.提高学生的成绩。
结合证书考试要求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备考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得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际考试,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建立实际应用的基础。
3.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获得职业证书是提高求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能够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更具领先优势。
4.与现实紧密结合。
该教学模式重视实践团结,深入了解社会实际,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对以后的职业选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教师水平问题。
高职会计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因此必须有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才能实施“课证融合”教学模式。
2.资金问题。
略谈高职会计教育中的“课证融合”教学模式
略谈高职会计教育中的“课证融合”教学模式高职会计教育中的“课证融合”教学模式是指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专业证书培训相结合,通过教学内容与证书考试的融合,实现教学目标与证书要求的高度统一,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高职会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会计人才,而会计职业证书是评价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依据。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将教学内容与证书考试割裂开来,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再参加证书考试。
这种模式存在着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要求之间的脱节和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高职会计教育中的“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课证融合”教学模式首先要求教师将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证书要求进行对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能够与证书考试要求相匹配。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使学生具备应对证书考试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与证书内容相关的习题和题库,组织学生进行测试和模拟考试,帮助学生熟悉证书考试的题型和要求,提高他们的考试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向学生介绍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际工作操作和应用技巧。
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教学技术,结合多媒体展示和互动教学工具,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融合课程内容与证书要求外,高职会计教育中的“课证融合”教学模式还注重将学生实际经验与证书考试相结合。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和实训,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强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专业竞赛和证书考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
通过参加竞赛和考试,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和实施探究
一、课证融通的内涵(一)含义“课证融通”主要是指,在高职会计教学活动中,将会计证书考试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借助这种方式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因为,会计证书是会计从业的资格证书,只有通过考试获得证书,才证明其具备了对应的从业资质。
同时,资格证书考试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通过学习学生的会计素养可以得以提升,以更好适应会计工作。
比如,会计类资格考试相对较多,包括初级会计、中级会计、注册会计师等,每种资格考试对应的内容不同,对从业资质要求不同,这就需要根据考试内容制定教学方案,通过针对性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意义首先,课程融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程融通”并非单纯的教学模式,而是将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同时注重学生考试技巧的培养,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把握资格证书对应的知识内容。
资格证书考试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就业状况以及薪酬待遇,这些与毕业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是学生所关心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其次,有利于学生会计核心素养的培育。
“课证融通”对会计专业教学是非常有利的,具有融合性、渗透性等特征,通过教学改革,能够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方面,“课证融通”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协调统一,真正让学生在学习当中提升实践探索能力,帮助学生积累职业素养和专业经验。
另一方面,“课证融通”教学改革,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工作态度,掌握正确的会计从业规范和操作方法。
例如,在教学当中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通过真实环境的营造,让学生置身其中,增强操作技能。
再次,有利于学生证书获取率的提升。
“课证融通”实现了教学与资格证书考试的相互结合,在这种教学模式背景下,教师在基础教学的基础上,会加大考试方面的投入力度,帮助学生提升考试技能和考试知识点的把握,这样学生的考试通过率就会大幅提升。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现存问题会计工作与其他工作有所不同,在从事相关岗位前需要具备对应的资格证书,其中初级会计资格证是从事会计工作的门槛,只有具备这一证书才能从事会计工作。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证融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证融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证融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的不断改革,我国的高职教育在逐渐向实践能力导向转变。
为了满足社会对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的需求,1+X证书制度被提出并在高职院校得到推广。
它通过衔接职业技能与学历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的机会。
然而,在实施1+X证书制度过程中,高职院校的课证融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首先,高职院校在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方面存在着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由于学校整体教学资源分配重心仍然倾向于学历课程,导致职业技能培训的资源相对不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共享教学资源,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力度,提供更多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保障教学资源的充足性。
其次,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证融通存在着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目前,学历教育的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理论知识,而对职业技能的评价尚不充分。
因此,在推行1+X证书制度时,高职院校需要重新构建评价体系,注重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可以通过制定综合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评估,准确反映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技能水平。
第三,高职院校在实施1+X证书制度下面临就业对接不畅的问题。
尽管1+X证书制度提供了更多的职业资格证书,但在实际就业过程中,学生的1+X证书往往不够吸引用人单位。
这是由于目前用人单位对学历认可度较高的原因所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深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提供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技能培训。
同时,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倾向招聘具备一定技能和职业资格的高职毕业生。
最后,1+X证书制度下的课证融通还面临着学生选择和规划不明确的问题。
由于学生对1+X证书制度了解不深,他们在选课和专业规划方面可能存在困惑。
高职教育“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改革的逻辑体系与实践策略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1、领导层的重视
学院领导应重视“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法的实施,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推动教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2、师资队伍的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 师队伍。可以通过安排教师到幼儿园等机构挂职锻炼、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 师等方式进行培养。 3.课程的设置和开发
融通教学改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还可以为学前教育领域 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化人才。展望未来,我们应继续探索和完善“岗课赛证”融 通教学法的实践策略,为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未来幼儿教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学质量直接关 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育质量。为了提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需要不断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本次演示将探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岗证赛”融合 的教学模式,以期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高职教育“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改 革的逻辑体系与实践策略以学前教
育专业为例
在高职教育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是教育改革的 重点。其中,“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旨在将岗位需 求、课程内容、竞赛元素和职业资格何运用“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法进行高 职教育。
加强与幼儿园等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确保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 情境紧密结合。同时,积极引入行业标准,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纳入课程 体系中。
4、教学的组织和管理
加强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可以采取项目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多种方式组织教学,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 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5.考核方式和标准
选择教学内容时,应注重选取贴近幼儿园实际工作场景的案例和任务,让学 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相关技能。
略谈高职会计教育中的“课证融合”教学模式
略谈高职会计教育中的“课证融合”教学模式
高职会计教育中的“课证融合”教学模式是指将职业证书的考试内容与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行融合,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掌握职业证书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对学生的职业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实现需要教师与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将职业证书考试的标准融入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注重实际应用,强化职业技能的培养。
另外,教育部门也需提供合适的教材和培训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职业证书考试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实际上,“课证融合”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参与度。
通过在课程中穿插证书考试的相关知识点,能够培养学生对职业证书考试的兴趣,提高其自觉性和积极性。
另外,“课证融合”教学模式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随着社会对职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证书能够成为衡量一个人职业素质的重要标准。
通过学习职业证书考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从而在职业发展中有更多的机会。
1+X制度下高职院校“课证融通”实施方案探究
1+X 制度下高职院校“课证融通”实施方案探究摘要:由于“1+X证书”制度刚刚启动,国家、地方、培训评价组织、试点院校等参与主体都尚未建立起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如证书目录建立与更新机制、地方政府的管理与服务机制、培训评价组织的管理遴选与退出机制、院校证书试点管理与学分互换机制等。
论文重点围绕服务区域经济需要、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推进“毕业证书”和“多个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机衔接,形成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证融通”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课证融通、培养方案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高职教育在一定的程度上也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发展的速度,国家对于高职教育的特色意识以及质量意识也在进行进一步的强化。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培养的就是具备专业技能型的人才,通过基础的课程理论知识与职业的资格标准的岗位能力进行有效的融合,即产生了课证融通的方法,将职业资格证书所需要的技能充分的融入到平常的课程教学中,逐渐的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水平,为培养出一批批能够满足社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1+X证书制度的概述“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构建中国特色职教发展模式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
“1+X证书制度”的实施,必将助推职业院校改革走向深入。
第一,“1+X证书制度”的实施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将有力促进职业院校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更会激发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有利于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职业教育的多元办学格局。
第二,“1+X证书制度”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培训内容与专业教学内容、技能考核与课程考试统筹评价,这有利于院校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更将倒逼院校主动适应科技发展新趋势和就业市场新需求,不断深化“三教”改革,提高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
高职会计专业推行“课证融合”“课赛融通”的教学改革
,,
两 者 在 教 学 内 、 教 学 进 度 等 方 面 的 一 致 , 而将 职 业 资格 证 及 学 校 毕 业 证 “ 从 双 证 ” 合 , 绝 大 多 数 学 生 毕 业 时 , 得 结 使 获 “ 证 ”增 强 学 生 的 职 业 能 力 , 其 走 出 双 , 使 校 门 即可 直接 从 事 会 计 工 作 , 终 提 高 学 最
能力 。 一
习相 应 的专 业 课 程 , 下 知 识 基 础 , 与 打 参
专 业 竞 赛 , 反 映对 专 业 知 识 的 掌 握 程 度 ;
也可 以通过 参加 专业 竞赛来替 代相 应专
业 课 程 的 学 > , 并 获 得 相 应 的课 程 成 绩 。 J 通 过 建立 这种 “ 赛 融通 ” 课 的融 通 机 制 , 鼓 励 学 生 参 加 相 关 专 业 的 各级 职 业 技 能 竞 赛 和 学科 竞赛 , 各专 业 通 过积 极 开 展 或 参 与 竞 赛 活 动 , 以充 分 调 动 学 生 职 业 技 能 町
业 课 程 学 习 过程 r 融 入 职 业 考 证 , 职 业 } , 将
能 需 求 , 设 计课 程 结 构 、 学 内 容 和 教 在 教
学 进 度 安 排 时 尽 量 与职 业 考 证 的 内容 、 要
求 和 时 间相 … 致 。
脑 海 里 消 失 丫 。 以从 试 卷 内容 应 该增 所 加对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 能力的考核 , 例 如 : 例 分 析 ( 学 中 案 例 分 析 时 学 准 案 教 备 情 况 、 言 情 况 ) 考 核 力式 发 。 ’ 该 实 现 试 卷 考 核 和其 他 考 核 方 式 卡 结 。 ¨ 根 据 学 科 的 特 点 应 该 采 取 小 H 的考 核 方 式 ,
略谈高职会计教育中的“课证融合”教学模式
略谈高职会计教育中的“课证融合”教学模式高职会计教育是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高职会计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课证融合”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将课堂教学和实践证书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同时具备实际操作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本文将对“课证融合”教学模式进行略谈,探讨其特点和优势,并分析其在高职会计教育中的应用。
一、“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特点1. 融合理论与实践“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和实践证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及时进行实践操作,增强学习效果。
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在实践证书的操作中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技能,从而更好地应对真实工作中的挑战。
2. 突破课程壁垒传统的课程设置较为独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将不同课程之间的知识进行有效地整合和运用。
而“课证融合”教学模式能够突破课程壁垒,将不同课程的知识相互关联和整合,在实践中体现知识的综合应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3. 强化实践能力通过在课程中融入实践证书的内容和操作,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相关知识,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1. 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将实践证书融入课程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即可获得相关证书的实操技能,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缩短适应期,提高工作效率。
2. 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
“课证融合”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对于会计专业的认识和理解,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3. 提升教学质量。
“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将实践证书的内容融入课程设置中,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知识的综合应用。
通过实践操作,教师能够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差距,并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浅析高职院校课证融通改革的实施与保障
浅析高职院校课证融通改革的实施与保障作者:曾立前来源:《学周刊》2018年第10期摘要:以我校《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课程为例,对高职市场营销类课程教学设计中融合教学及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试需求的规划、实施、质量保障等环节进行分析,以实现课程与职业技能标准的无缝对接和课证融通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课证融通;教学改革;营销策划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0-0013-02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8.10.006《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
近年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技能证书调整较大,所以为适应课证融通改革的新形势,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特在《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课程进行课证融通改革试点,因此笔者拟介绍在课程设计中融入新的职业证书教学的思路和实施保障措施。
一、课证融通的主要环节设计考虑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要实现“双证”融通,需要抓好以下环节:兴趣引导,明确意义;优化计划,整合课程;考试引导,改革教法;编写资料,强化训练。
同时,它还必须有组织保证,以课题为纽带形成研究团队,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我校《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实施课证融通改革的背景虽然“双证”毕业在高职场院校早已成为通行做法,但近年职业资格证书的国家政策层面的变化较大,比如2016年国家层面取消了《助理营销师》的职业资格,从而增加了本专业课证融通教育改革工作的难度。
一方面,“双证”融通的理念在本专业的具体课程中实施应用对于教研室的很多教师来说还是新鲜事。
另一方面,学校层面虽然成立了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中心,但是却与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存在脱节现象,并且鉴定的专业工种如果没有与专业进行无缝对接,最后肯定无法覆盖主要专业,导致“各拉各的调”。
根据我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调查,学生对考证的关注度非常高,大一新生往往迫切地想要了解营销专业相关证书考试的要求,大部分的营销专业在校生希望报考与所学课程关系最紧密的职业资格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职院校课证融通改革的实施与保障
摘要:以我校《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课程为例,对高职市场营销类课程教学设计中融合教学及职业技能证
书的考试需求的规划、实施、质量保障等环节进行分析,以实现课程与职业技能标准的无缝对接和课证融通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课证融通;教学改革;营销策划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0-001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8.10.006
《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
近年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技能证书调整较大,所以为适应课证融通改革的新形势,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特在《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课程进行课证融通改革试点,因此笔者拟介绍在课程设计中融入新的职业证书教学的思
路和实施保障措施。
一、课证融通的主要环节设计考虑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要实现“双证”融通,需要抓好以下环节:兴趣引导,明确意义;优化计划,整合课程;考试引导,改革教法;编写资料,强化训练。
同时,它还必须有组织保证,以课题为纽带形成研究团队,培养一支素质过
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我校《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实施课证融通改革的背景
虽然“双证”毕业在高职场院校早已成为通行做法,但近年职业资格证书的国家政策层面的变化较大,比如2016年国家层面取消了《助理营销师》的职业资格,从而增加了本专业课证融通教育改革工作的难度。
一方面,“双证”融通的理念在本专业的具体课程中实施应用对于教研室的很多教师来说还是新鲜事。
另一方面,学校层面虽然成立了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中心,但是却与专业的课程教?W内容存在脱节现象,并且鉴定的专业工种如果没有与专业进行无缝对接,最后肯定无法覆盖主要专业,导致“各拉各的调”。
根据我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调查,学生对考证的关注度非常高,大一新生往往迫切地想要了解营销专业相关证书考试的要求,大部分的营销专业在校生希望报考与所学课程关系最紧密的职业资格考试。
三、《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课证融通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培养学生兴趣为主”的目标
学生是专业课程的最终使用者,他们只有积极地参与到课证融通的教学改革中,才能从中受益。
那么,《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课证融通的实施才有意义。
所以,在《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课证融通改革中的学期初课程认知、专业知
识介绍等教学环节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课程学习的证书获取方面的目标,即通过学习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整合教学内容,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是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经过近五年的教学改革与课程开发实践探索,尤其是与屈臣氏个人用品商店校企合作开发教学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但同时也遗留下了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一个问题就是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的融通方面缺乏合理的安排,“课”与“证”之间的教学任务逻辑顺序方面欠考虑。
为此,营销专业的课程负责人开展“课证融通”的基础调研,从而在“课证融通”的维度对《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的教学计划进行修订。
将营销师职业技能证书、职业经理人考试、电子商务师考试相对应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现在修订后的教学计划中。
同时,按照“总量控制,内容整合”的原则,将考证内容增加的课时通过教学内容整合予以平衡,从而有效解决了以往研究中遇到的课证融合后“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
例如,把“连锁企业选址”与“门店开发”整合成“连锁企业选址与开发”,把“门店促销”与“门店营运管理”整合成“门店营运与促销管理”等。
(三)课证融通,改革教法
课证融通,表面上看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其更深层次的要求是适应“双证”制度的教学方法改革。
我建议在教学实践中,以“四考”为改革教法的突破口,从而形成适应课证融通的一整套教学方法。
所谓的“四考”即:考纲引导、考点提示、考题示范、考练结合。
《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课程教学中的“考纲引导”是指在教学中融合营销师职业资格、职业经理人、电子商务师等考试大纲的要求,做到将证书考试的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机融合;“考点提示”则可以在校本教材编写或授课内容提示中将考点予以突出,比如“连锁店的促销活动策划”等项目内容正好是营销师证书的考点内容,则要把教学内容与考点结合,同时向学生明确提示;“考题示范”可以把近几年的营销师、职业经理人、电子商务师的考试真题进行筛选并依据课程教学的进度安排,有意识地、系统性地渗入到课堂教学中进行分析讲解;最后,在每一个教学单元学习结束后,要对照营销师、职业经理人、电子商务师等相关考试的要求,组织课后练习和考试模拟进行课证融通改革的效果巩固,即“考练结合”。
(四)编写教材,定制课证融通训练项目
实施课证融通,还应有意识地提高考生的应试技巧,这与理论教学的着眼点略有不同。
因此,课程负责人有针对性地编写了《连锁店营销策划考证手册》,除了灵活的实践教
学,也融入了营销师、职业经理人考证的知识和强化训练项目。
训练项目教材的编写应当紧扣课程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点并进行考试技巧和攻略的解析,同时按照考试要求进行模拟训练。
在课程配套的训练教材中,采用真题练习与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既保证了复习迎考的面,又突出了重点,有助于在证书考试中顺利过关。
四、《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课证融通的保障措施
(一)“立项课题、全员重视”是课证融通的组织保障
虽然课证融通的研究和实践在我校许多专业都已提出
多年,但是具体到《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这样一门课程,特别是其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实施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
正所谓,任何先进的教育理念都要转变为教师的自觉行动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立项课题、全员重视”能为这一转化的过程提供组织保障。
市场营销专业领导对“双证”融通非常重视,具体提出了《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的教学计划融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相关内容的要求,并为课程搭建了立项课题加以实施;市场营销专业的全体教师争取到学校的职业鉴定培训部门搭建考试平台,为本专业学生“足不出校”参加与零售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提供了咨询、培训和考试等服务;同时借助立项项目的资金、人力等方面的保障措施,推动了《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课证融通改革试点的实施。
(二)以课题为纽带,建设课程开发与改革的师资团队
课证融通课题在我校的教改项目中尚属新的专题研究
形式,应当抓住课题研究的机遇形成研究团队及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为了推动市场营销专业“双证毕业”与课程融通的理论研究与具体实施,市场营销教研室组建了“《连锁店营
销策划实务》课证融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组。
有6
位相关专业教师加入到课题组,研究团队兼顾了成员的年龄、学历及能力结构,在开展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年青教师和课程核心教学团队。
(三)打造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的“双师型”体现为既是讲师又是?I
销师、采购师、创新创业师、信用管理师等。
《连锁店营销
策划实务》发挥学生考证的融通功能,前提是任课教师必须自己先要成为掌握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和规范的“双师型”教师。
只有先成为“双师”,才可能在《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教学中融合国家职业技能考核的内容进行教学,从而创新课程的教学方法。
因此教研室制作了鼓励青年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政策,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专业教师,特别是《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课程建设团队的6名教师先后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取了高于学生等级的采购师、信用管理师、咖啡调配师、创新创业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多领域的职业(工种)资格证书,以便提高《连锁店营销策划实务》课证融通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方法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朱重生,胡建国.基于“课证融通,理实一体”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以安庆职业
技术学院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5).
[2] 陈红秋,石泉彬,蒋风昌.“工学结合、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2(3).
[3] 勾荣,姜春艳,刘伟彦.高职“课证融通”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28).
[4] 郑彦,霍霞.连锁经营管理与实践(第二版)[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5] 李志波,党养性.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6] 郑彦,洪艺芬.高职“连锁经营管理”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研究――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厦门城市职业学
院学报,2016,18(3).
[责任编辑杜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