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期末复习重点
《保险学》期末复习要点梳理
![《保险学》期末复习要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854fc56a01f69e3143329466.png)
《保险学》期末复习要点梳理《保险学》研究的对象——保险商品关系(经济关系&法律关系)一、风险与保险1.风险——引致损失的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
特性:客观性、损害性、不确定性、可测定性、发展性2.风险因素、风险事故与损失的关系:风险因素−增加或产生→风险事故−引起→损失的可能(即风险)3.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效果评价避免:回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自留:对风险进行自我承担预防:在风险损失发生前.采取措施减少引发因素抑制:在风险损失发生时.或之后..采取措施缩小损失程度转嫁:有意识地将损失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嫁给他人承担转嫁方式:保险转嫁(只有静态风险才可向保险公司转嫁)&非保险转嫁↘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变动无关的风险4.可保风险:可保危险,即可被保险公司接受的风险或可以向保险公司转嫁的风险。
(纯粹风险)☆构成条件:①风险不是投机的→仅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
②风险必须是偶然的→同时具有发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e.g.身患绝症则不可投保)。
③风险必须时意外的→不是故意行为&不可预知(e.g.不适航的海轮在海上出险属于预知的)。
④风险必须是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某一风险必须是大量标的均有受损失的可能性。
⑤风险应有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5.风险转移的方式:公司组织、合同安排、委托保管、担保合同、购买保险(详见补充资料)二、保险的性质与功能1.保险的本质:多数单位或个人为了保障其经济生活的安定,在参与平均分担少数成员因偶发的特定危险事故所致损失的补偿过程中形成的互助共济的分配关系。
※注意:保险公司并不是风险的实际承担者,而是组织分散风险、分摊损失。
一般而言,风险的承担者为未发生风险的投保人.........。
2.保险的职能:(1)保险的基本职能:分散危险功能&补偿损失功能(2)保险的派生职能:储蓄基金功能&监督危险功能3.商业保险及其构成要素:商业保险:保险双方当事人(投保人和保险人)自愿订立的保险合同,由投保人交纳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当被保险人发生合同约定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事件时,保险人履行赔付保险金的义务。
保险学期末重点复习(精)
![保险学期末重点复习(精)](https://img.taocdn.com/s3/m/3c01a05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d.png)
风险构成要素:(1风险因素:自然、道德和心理、社会(2风险事故(shìgù)(3风险损失。
风险(fēngxiǎn)和保险:风险是保险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没有风险就没有保险,保险是最典型的风险管理制度。
风险管理与保险:同:(1研究(yánjiū)对象都是风险。
(2数理基础基本相同。
二者都要在准确估测预期损失率的基础上达到以最低成本获得最佳安全保障的经济目的,二者都要以概率论和大数法则等作为分析的基础和方法。
(3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风险管理的发展有助于提高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提高,风险管理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都对保险有积极地意义;反之,保险公司通过提供保险,将风险管理经验和知识传授给经济单位,促进风险管理的发展。
异:尽管二者研究对象都是风险,但保险公司不是风险的唯一承担者,保险只是风险管理的一种重要的、常用的手段之一。
保险也不是对所有存在的风险都可以承保。
因此风险管理高于保险,范围也广于保险。
保险的基本特征:(1经济互助性:保险人用参加保险的众多投保人所缴纳的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对其中少数人遭受损失的被保险人提供补偿(bǔcháng),分担了个别单位和个人所不能承担的风险,从而形成了一种经济互助关系。
它体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
(2数理科学性:现代保险经营以概率论和大数法则(fǎzé)等科学的数理理论为基础,保险费率的拟定、保险准备金的提存等都是以科学的方法为计算基础的。
保险经营的科学性是代表保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法律契约性大数法则:又称大数定律,当试验次数不断增加,事件发生的频率就会趋近于一个常数。
用在保险领域,含义是保险人承保的风险单位越多,实际损失的结果会越来越接近预期损失的结果,即损失的概率的偏差就越小。
反之,承保单位越少,损失概率的偏差越大。
可保风险条件:纯粹风险。
非投机。
偶然的、意外的。
风险的发生具有可能性,但发生的对象、时间、地点、原因和损失程度等都是不确定的。
保险学期末复习
![保险学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2ae0cfaeccbff121dd3683d5.png)
考试规律:5 五次; 6 三次;4 两次;8 三次。
第一章:保险概述6、危险得分类答:根据起因,可划分为自然危险与社会危险;根据危险发生得形态,可分为静态危险与动态危险;根据所涉及与影响得范围划分,可分为基本危险与特定危险;根据损失发生得后果,可分为财产危险,人身危险,责任为先与信用危险。
7、如何认识危险管理得目得危险管理得目得就是以尽可能小得成本来换取最大得安全保障与经济利益。
9、什么就是可保危险?成为可保危险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可保危险就是保险客户可以转嫁与保险人可以接受承保得危险。
可保危险需满足以下条件:(1)危险损失可以用货币来计量(2)危险得发生具有偶然性(3)危险得发生必须就是意外得(4)危险必须就是大量标得均具有遭受损失得可能性(5)危险具有发生重大损失得可能性10、简述危险,危险管理与保险得关系危险,危险管理与保险有着密切得关系,主要表现为:危险就是保险产生与存在得前提,危险得发展就是保险发展得客观依据;保险就是危险管理中传统有效得危险财务转移手段;保险经营效益要受到危险管理技术得制约;保险发展与危险管理发展相互促进。
11、保险得定义及三个要点就是什么?(1)聚资建立基金(2)对特定危险得后果提供经济保障(3)财务转移机制。
16、如何理解保险就是一种危险转移机制/从社会功能得角度瞧,保险就是一种危险损失转移机制。
保险就是众多单位与个人结合起来,变个体对付风险为大家对付风险,从整体上提高了对危险事故得承受能力。
第二章:保险得基本原则5、简述最大诚信得含义与最大诚信原则得含义及其主要内容最大诚信得含义就是指当事人要向对方充分而准确地告知有关保险得所有重要事实。
不允许存在任何虚伪,欺骗与隐瞒行为。
最大诚信原则可表述为:保险合同当事人订立保险合同及在合同有效期内,应依法向对方提供影响对方作出就是否缔约及缔约条件得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同时绝对信守合同订立得约定与承诺。
最大诚信原则具体内容包括告知,保证,弃权与禁止反言。
最新保险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最新保险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3f7e53caf1ffc4fff47ac22.png)
保险学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章1、什么是风险,风险具有哪些特征?风险:是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或决策的过程中,预期未来结果的随机不确定性。
风险特征:(一)客观性(二)损失性(三)不确定性(四)普遍性(五)可测性(六)可变性(发展性)(七)社会性2、风险的构成要素有哪些?(一)风险因素:(二)风险事故(三)风险损失(从保险的角度研究)(四)风险载体3、风险有哪几种分类方式?( 2 班了解)一、按风险发生的原因分类(一)自然风险(二)社会风险(三)政治风险(四)经济风险二、按风险性质(导致结果)分类:(一)纯粹风险(二)投机风险(三)收益风险三、依风险发生的形态分类:(一)静态风险(二)动态风险四、依风险涉及和影响的范围分类:(一)基本风险(二)特定风险五、依风险指向的标的分类(一)财产风险(二)责任风险(三)信用风险(四)人身风险六、按风险的损失程度分类:(一)高度风险(二)中度风险(三)低度风险4、简述风险管理的程序(企业)风险管理的过程:(一)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二)风险识别—风险管理的基础(三)风险衡量(估价或评价)(四)风险处理(五)风险管理评估5. 简述可保风险的条件一、可保风险的存在(一)风险必须是纯粹风险1、只有损失,没有收益的风险;2、个人受损时,社会也会受损(二)经济上具有可行性1、损失的程度不要偏大或偏小;2、损失的发生必须具有偶然性(三)存在大量具有同质风险的标的1、同质风险:风险单位在种类、品质、性能、价值等方面大体相近。
2、同质风险发生的概率相同。
(四)风险必须具有现实的可测性1、风险具有确定的概率分布;2、损失可以用货币进行确定和计量。
*6、保险和风险管理的关系如何?( 2 班了解)(一)风险是保险与风险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客观依据,保险与风险管理同以风险为管理对象。
(二)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个传统有效手段,是社会化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能够适应风险不确定性与不平衡性发生规律的合理机制。
保险学·期末考试重点
![保险学·期末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e2bd55f69eae009581bec45.png)
保险学期末知识点整理一、危险管理概念(P.9)所谓危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当事人通过对危险进行识别和度量,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主动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对危险加以处理,以尽量小的成本去争取最大的安全保障和经济利益的行为。
对于危险管理的概念,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1.危险管理的主体是各种经济单位,个人、家庭、企业以及其他法人团体都可以看做是独立的经济单位。
2.危险管理强调的是人们的主动行为。
在危险管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危险进行识别和衡量,才能对症下药,采取合理的手段,主动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控制危险和处理危险,危险的识别与度量是危险控制与处理的前提条件。
3.危险管理的目的是以尽可能小的成本来换取最大的安全保障和经济利益。
二、可保危险满足的条件(P.14)1.危险损失可以用货币来计量保险是一种商品交易行为,危险的财务转嫁与责任的承担都是通过相应的货币计价来衡量的,这决定了不能用货币来计量其危险损失的危险不是可保危险。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人的价值的衡量具有特殊性。
一个人的伤残程度或死亡所蒙受的损失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但在保险中,对此是通过所订立的保险合同中保险金额的大小来确定的。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身伤亡也可以由货币来衡量损失。
2.危险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危险发生的偶然性是针对单个危险主体来讲的,危险的发生与损失程度是不可知的、偶然的。
对于必定会发生的危险,如机器设备的折旧和自然损耗,保险人是不予以承保的。
对于单个主体无法预知的危险的发生及损失的大小,保险人可通过大量的统计资料的分析,找出其发生的规律性,从而将偶然的、不可知的危险损失转化为可预知的费用支出,顺利实现保险经营的全过程。
3.危险的出现必须是意外的意外危险是指非意外行为所致的危险和不是必然发生的危险。
故意行为易引发道德危险,且发生时可以预知的,都不符合保险经营的原则。
只要是被保险人和投保人的故意行为所致的损失,保险人不予以补偿。
保险学期末复习重点
![保险学期末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3166dcea1c7aa00b52acb6f.png)
名词解释:1、 风险:引至损失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随机事件实际结果与可能结果之间的差异的可能性2、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经济单位透过对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方法。
3、 保险: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危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该危险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性为。
4、 商业保险:本法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5、 保险合同: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狭义:保险合同内容仅指保险合同当事人依法约定的权利义务。
广义:保险合同是指内容以双方权利义务为核心的全部事项。
6、 保险人:保险人是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7、 可保利益(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8、 保险金额:是由保险合同当事人确定、并在保单上载明的被保险标的的金额,它是保险人支付赔款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最高限额。
9、 损失补偿原则:是指在补偿性的保险合同中,当保险事故发生造成保险标的毁损致使被保险人遭受经济损失时,保险人给予被保险人的经济赔偿数额,恰好弥补其因保险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10、 影响补偿的因素:(一)实际损失当被保险人的财产遭受损失后,保险赔偿应在保险金额限度内以被保险人所遭受的实际损失为限(二)保险金额保险金额是保险人承担赔偿或给付责任的最高限额,赔偿金额不能高于保险金额(三)保险利益发生保险事故造成损失后,被保险人在索赔时,首先必须对受损的标的具有保险利益,而保险人的赔付金额也必须以被保险人对该标的所具有的保险利益为限(四)赔偿方法在保险赔偿方法中,有一些赔偿方法对损失补偿额有影响,使被保险人得到的赔偿金额小于实际损失,或者根本得不到赔偿。
保险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保险学期末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db2ba3cba1aa8114431d99d.png)
保险学总复习一、本课程的复习要求保险学课程复习的基本要求是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保险学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学会应用保险这一处理风险的方法,具备运用保险理论和实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系统掌握保险学的重点内容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是第一篇保险基本原理和第二篇保险实务。
第一篇保险原理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1、风险与保险的关系。
2、可保风险应具备的条件。
3、保险的职能。
4、保险合同的概念和特征、保险合同的内容5、保险的利益原则、损失补偿原则的含义、内容和意义。
第二篇保险实务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1、各类保险业务的特征。
2、企业财产保险的责任范围及保险金额和赔偿的确定。
3、机动车辆保险的赔偿处理。
4、责任保险有几种?他们的保险责任如何确定?5、信用保险与保证保险的区别。
6、人寿保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7、归纳传统型寿险与创新型寿险的区别。
8、意外伤害保险的给付条件是什么?9、健康保险与意外伤害保险的区别是什么?第三篇保险公司经营管理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1、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定价的依据是什么?2、保险公司经营的特征和原则是什么?3、保险公司的承保内容和理赔的程序。
4、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及特点。
5、保险投资的资金来源、重要性及其投资的途径。
一、解释概念风险纯粹风险投机风险风险管理可保风险保险损失说非损失说二元说保险合同定值保险不定值保险足额保险不足额保险超额保险重复保险保险利益近因代位追偿委付第一危险(损失)赔偿方式比例计算赔偿方式财产保险财产损失保险火灾保险机动车辆保险货物运输保险公众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职业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人身保险人寿保险年金保险两全保险分红型人寿保险变额寿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再保险分出公司分入公司危险单位自留额分保额成数分保溢额分保险位超赔分保资本金总准备金赔款准备金责任准备金相互保险公司二、简答1、简述风险的定义与特征。
2、风险管理的方法有哪些?3、理想可保风险应具备那些条件?为什么?4、保险损失说的观点是什么?有那些分之理论?5、保险是如何分担风险与补偿损失的?6、保险合同的含义及其特征。
保险学期末复习重点
![保险学期末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2dac46801711cc7930b716b6.png)
第一章:一、风险的组成要素:1、风险因素:增加损失发生的频率或严重程度的因素(1)有形(物质形态)风险因素(2)无形(非物质形态)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行为风险因素2、风险事故(Peril):损失的直接原因3、损失:价值的消灭或减少二、风险管理的概念和方法:1。
风险管理是指人们对各种风险的认识、控制和处理的主动行为。
它要求人们研究风险的发生和变化规律,估算风险对社会经济生活可能造成损害的程度,并选择有效的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处理风险,以期用最小的成本代价,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2.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1)风险规避(回避)意味着将某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零,即完全避免参加某项活动。
风险规避存在的问题:可能但不可行,回避某一类风险可能面临另一类风险,可能造成利益受损。
(2)损失控制通过降低损失发生频率/或损失严重程度来降低损失的期望成本的行为。
损失控制的两种方法:1、防损:主要影响损失发生频率。
2、减损:主要影响损失严重程度。
(3)损失融资为了偿付或冲抵损失而采取的资金融通的措施。
损失融资的两种方法1、风险自留2、风险转移三、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关系1.风险是保险和风险管理的共同对象2.保险是完善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风险管理最重要的方法之一.3.加强风险管理是提高保险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第二章:一、保险的定义:保险是一种经济补偿制度。
这一制度通过对有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事件的数理预测和收取保险费的方法,建立保险基金;以合同的形式,将风险从被保险人转移到保险人,由大多数人来分担少数人的损失。
二、可保风险的理想条件(6个)(一)经济上具有可行性(feasibility in economy)(二)有大量独立同分布的风险载体(标的)(1)大量:大数定律例如:事件发生损失达400万元,100个人投保,则每人至少需交4万元保费;但若有1000人投保,每人只需4000元保费,对投保人和保险人都有利.(2)独立:损失不相关,风险集合发挥作用(3)同分布:不同风险单位发生损失的概率分布是相同的(三)损失的概率分布是可确定的提供保费厘定和保险经营的数理基础(四)损失的发生具有偶然性(1)防止道德风险和行为风险的发生(2)大数定律是保险运作的基础,而大数定律以随机(偶然)事件为前提(五)损失在时间、地点和金额等方面是易确定的否则无法确定损失是否在保险人的赔偿范围之内(六)巨灾一般不会发生(1)巨灾发生的条件①所有或大部分保险标的面临同样风险②保险标的价值巨大(2)可通过再保险或保险证券化来解决巨灾保险问题三、保险的基本原则:(一)最大诚信原则:就是讲诚实,守信用,双方如实公布与保险有关的情报,严格履行义务.(二)可保利益原则:投保人对投保标的物和人,具有一定经济利益、经济权益或责任关系.(三)近因原则:指直接造成损失事故的原因(四)按比例分摊原则:指同一个投保标的所发生的经济损失由所有承保,此项标的的保险人按承保责任大小共同分摊。
《保险学》期末要点整理题库知识点
![《保险学》期末要点整理题库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71fe733cfc789eb172dc83c.png)
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有助于财政和信贷收支平衡的顺利实现;有助于增加外汇收入 增强国际支付能力;有助于动员国际范围内的保险基金;有助于完善和实现国家社会 理职能。
并在保单上载明的被保险标的的金额,可被看作是保险人的责任限额);保险期限(保险 合同的有效期限,从开始生效到终止的这一期间)。 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合同一经依法成立,即发生法律效力。 投保人的义务:交纳保费的义务;通知义务;避免损失扩大的义务。P53 保险人的义:确定损失赔偿责任;履行赔偿给付义务。P54 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P56 保险合同效力的变更:无效;解除;复效;终止 合同的终止:因期限届满而终止;因解除而终止;因违约失效而终止;因履行而终止。 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文义解释原则;意图解释原则;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原则;批注优于正文、后加的批注优 于先加的批注的解释原则;补充解释原则。
保险期限的特殊性。 人寿保险的主要类型:普通型人寿保险按照保险责任分为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两全保险、年金保险。新型人寿保
险包括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分红保险。 意外伤害保险的概念:以意外伤害而致身故或残疾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 健康保险的概念:以被保险人的身体为保险标的,保证被保险人在疾病或意外事故所致伤害时的直接费用或间接损
责任保险的基本特征:产生与发展的基础特征;补偿对象的特征;承保标的的特征;承保方式的特征;赔偿处理的 特征。
第八章 人身保险
人身保险的概念:以人的寿命或身体为保险标的,当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发生死亡、伤残、疾病、年老等事故或 生存至规定时点时给付保险金的保险业务。
保险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保险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d8cc013e0912a216147929ad.png)
保险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一、解释名词1、风险2、保险3、纯粹风险4投机风险5、社会保险6、保险密度7、保险深度8、原保险9、再保险10、共同保险11、财产保险12、人身保险13、重复保险14、保险利益15、保证16、弃权与禁止反言17、保险合同18、射幸合同19、保险人20、保险金额21、保险凭证22、保险法24、保险资金25、分业经营26、未到期责任准备金27、保证金28、保险保障基金29、自留保险费30、第一损失保险 31、责任保险 32、人寿保险 33、年金保险 34、健康保险 35、意外伤害保险 36、宽限期条款 37、人身保险 38、医疗保险 39、不可争条款二、单项选择题1、保险基金的来源是()。
A、保险费率B、保险金额C、保险费D、营业收入2、风险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
A、风险识别B、风险评价C、风险估测D、选择风险管理技术3、保险市场的保险人提供保障的基础是()。
A、保险基金B、保险标的C、保险价值D、保险费率4、某房东外出时忘记锁门,结果小偷进屋、家具被偷。
则导致该失窃事件的风险因素是()。
A、道德风险因素B、经济风险因素C、物质风险因素D、心理风险因素5、某厂对早已发现的老化电路未及时进行维修,结果引起火灾事故并致使财产损失。
则导致该事故的风险因素是()。
A、道德风险因素B、经济风险因素C、物质风险因素D、心理风险因素6、下列风险中,只有()属于可保的纯粹风险。
A、技术革新B、货物出口C、地震D、车祸7、被保险人缴付的用于赔偿损失或给付保险金的费用叫()。
A、纯保费B、毛保费C、毛费率D、附加保费8、有关劳合社的性质,下列说法中除了()以外,都是正确的。
A、保险交易所B、保险社团C、保险公司D、保险市场9、人身保险属于()。
A、定值保险B、定额保险C、重置价值保险D、不定值保险10、某企业投保企业财产险,保险金额为100万元,出险时保险财产的价值为80万元;当发生全损时,保险人应赔偿()。
保险学期末复习重点
![保险学期末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fcab1110b4e767f5acfce8a.png)
《保险学》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章:①风险:指在给定的情况下和特定的时期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间存在差异。
②风险管理:指各经济单位在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等基础上选择、组合和优化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并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过程。
③保险:是以集中起来的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用于对被保险人因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补偿,或对人身伤亡和丧失工作能力给予经济保障的一种制度。
④商业保险:是指通过订立保险合同运营,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
⑤保险资金:泛指保险公司的资本金、准备金。
1.资本金:是保险公司的开业资金,各国政府一般都会对保险公司的开业资本金规定一定的数额。
当发生特大自然灾害、各种准备金不足以支付时,保险公司即可动用资本金来承担保险责任。
2.准备金:保险公司根据精算原理,按照一定的比例从保费中提留的资金。
与资本金性质不同,是保险公司的负债。
⑥保险基金:指有相同风险顾虑的人,根据约定的条件,依靠多数人的分担而集中起来的一种后备基金。
第二章:①最大诚信原则:保险双方在签订和履行保险合同时,必须保持最大限度的诚意,双方都应恪守信用,互不欺骗和隐瞒。
②可保利益原则:指在签订和履行保险合同过程中,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必须对投保的保险标的具有可保利益,否则合同是非法或无效的。
③损失赔偿原则:指保险标的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保险人应按照合同规定,以货币形式赔偿被保险人所受的损失,或者以实物赔偿,或修复原标的。
④近因原则:当保险人的损失是直接由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造成的,保险人才给予赔偿。
⑤可保利益: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因具有各种利害关系而享有的经济利益。
第三章:①保险合同:是保险双方当事人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第四章①保险业经营:指保险企业开展业务的内容、方式与过程。
②保险展业:就是争取保户,推销保险单,不断扩大承保面。
③核保:指保险人对投保申请进行审核,决定是否接受承保这一风险,并在接受承保风险的情况下,确定承保条件的过程。
保险学期末复习
![保险学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f498e3d680203d8cf2f2467.png)
一、重点词汇:1、风险是一种损失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的状态。
风险,就是生产目的与劳动成果之间的不确定性。
2、风险管理是指人们对各种风险的认识、控制和处理。
通过对各种风险的认识、控制和处理,期望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目标的一个系统工程。
3、人身保险是以人的生命或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财产保险是指以有形财产以及与之有关的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
4、原保险是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保险标的直接承担风险责任的保险,又称为直接保险5、保险的要素: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标的、可保风险。
保险人(insurer)又称承保人,即,保险业务的经营人,是保险合同的一方当事人。
投保人(applicant)又称要保人,是指对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保险合同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
投保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6、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对社会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疾病、失业时提供一定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有那些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等。
7、商业保险是由商业性保险公司提供的,以权利和义务对等关系为基础(不交保费谁给你赔偿)、以盈利为目的(不赚钱谁干)的保险。
8、保险合同: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9、保险利益:基于保险标的而产生的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的客体。
10、受益人(beneficiary)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即为指定领受保险金的人,故又称保险金受领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11、重复保险合同:是指投保人就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向两个以上保险人订立数个保险合同的一种保险合同。
12、定值保险合同是指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事先约定保险标的的价值,并在保单中载明的保险合同。
13‘、损失补偿原则(Principle of Indemnity),是指当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时,被保险人有权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按照一定的方式获得保险赔偿,但同时被保险人不能因保险赔偿而获得额外的利益。
保险学期末复习
![保险学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2c98b43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2.png)
保险学期末复习保险学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第一章风险风险因素静态风险动态风险风险管理可保风险第二章保险再保险重复保险共同保险社会保险第三章保险利益禁止反言近因定值保险不定值保险保险价值保险金足额保险推定企业委付代位求偿第四章射幸合同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保险凭证暂保单二、填空1.投机风险是既有______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_。
2.风险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3.现在通常认为,保险的本质是一种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4.保险的基本职能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5.保险的衍生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6.再保险又叫做_________________7.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保险合同的关系人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8.保险人又称____________人,投保人又称________________人。
9.保险合同的客体是_____________.10.人寿保险的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___________的,保险合同无效。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保险费率12.保险毛费率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13.我国通常根据执业方式的不同将保险代理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14.我国的总人口为3500万,GDP为2000亿美元,总保费收入70亿美元,则保险密度为____________美元,保险深度为____________--15.建国以后的第一部《保险法》是____________-年颁布的,并于_______年和___________年修订三、判断正误1.劳合社是世界著名的保险公司之一()2.近代人寿保险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的基尔特制度()3.中国第一家民族保险企业是1985年的上海义和公司保险行()4.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法定的保险监管机构()5.在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是人的生命和身体()6.按现行法律规定,为他人投保人身保险是保险人知晓并统一视为对其具有保险利益()7.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必须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存在,而不要求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必须存在()8.保险人的赔偿金额不能超过保险利益()9.告知与保证的规定主要约束保险方()10.定值保险的被保险人有可能获得超过实际损失的赔偿()11.在不足额保险中,保险人依代位求偿权去的的追偿额只要不超过其理赔支出,则都应归保险人所有()12.保险人在拥有物上代位权后,保险标的的所有的权责归保险人所有,但超过保险赔款部分的经济利益退还被保险人()13.代位求偿通常只适用于财产保险()14.非经保险人同意,保险标的的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等不能转让()15.投保人和保险人均可随时解除保险合同()16.在保险合同中定有仲裁条款的,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不予受理()17.只有在被保险人死亡的情况下,受益人才享有收益权()18.当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而无其他受益人时由被保险人的法定继承人领取保险金,并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处理()19.依据现行《保险法》的规定,受益人不为获取保险金而故意谋害被保险人未遂,仍可继续享有受益权()20.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未履行免责条款说明义务,则该免责条款无效()21.人身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22.在签订保险合同时,保险代理人所知晓的被告知之事项都视作保险人已知()23.在保险人向投保人签发保单或其他保险凭证后,保险合同即告成立并生效()24.被保险人生前的债权人有权从受益人领取的保险金中获得债务的清偿()25.保险合同条款等文件应使用中文()26.保险合同条款的解释必须坚持有利于保险人的原则()27.保险代理人上门推销保险时向投保人出示投保单的行为属于要约()28.凡保险凭证未记载的事项都以保险单的条款为准,若两者有抵触时同样以保单内容为准()29.保险合同解除后,之前交纳的保险费和赔付的保险金都需相互退还()30.我国《保险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保险活动()四、单项选择题1.按风险的性质分类,风险可分为()A.人身风险与财产风险 B.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C.经济风险与技术风险 D.自然风险与社会风险2.不属于可保风险的特性是()A.投机性 B.偶然性 C.意外性 D.同质性3.权利人因义务人违约而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是()A.财产风险B.人身风险C.责任风险D.信用风险4.属于融资型风险管理技术的有()A.抑制与避免B.抑制与自留C.转移与分散D.保险与自留5.某建筑工程队在施工时偷工减料导致建筑物塌陷,则造成损失事故发生的风险因素主要是()A.物质风险 B.心理风险 C.道德风险 D.法律风险6.某房东外出时忘记锁门,结果小偷进屋、家具被盗,则风险因素是()A.小偷进屋B.家具被盗C.忘记锁门D.房东外出7.近代保险首先是从()发展而来A.海上保险B。
保险学期末考试复习总结重点
![保险学期末考试复习总结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3c77ff050e2524de4187e01.png)
保险学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章1、什么是风险,风险具有哪些特征?风险:是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或决策的过程中,预期未来结果的随机不确定性。
风险特征:(一)客观性(二)损失性(三)不确定性(四)普遍性(五)可测性(六)可变性(发展性)(七)社会性2、风险的构成要素有哪些?(一)风险因素:(二)风险事故(三)风险损失(从保险的角度研究)(四)风险载体3、风险有哪几种分类方式?(2班了解)一、按风险发生的原因分类(一)自然风险(二)社会风险(三)政治风险(四)经济风险二、按风险性质(导致结果)分类:(一)纯粹风险(二)投机风险(三)收益风险三、依风险发生的形态分类:(一)静态风险(二)动态风险四、依风险涉及和影响的范围分类:(一)基本风险(二)特定风险五、依风险指向的标的分类(一)财产风险(二)责任风险(三)信用风险(四)人身风险六、按风险的损失程度分类:(一)高度风险(二)中度风险(三)低度风险4、简述风险管理的程序(企业)风险管理的过程:(一)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二)风险识别—风险管理的基础(三)风险衡量(估价或评价)(四)风险处理(五)风险管理评估5.简述可保风险的条件一、可保风险的存在(一)风险必须是纯粹风险1、只有损失,没有收益的风险;2、个人受损时,社会也会受损(二)经济上具有可行性1、损失的程度不要偏大或偏小;2、损失的发生必须具有偶然性(三)存在大量具有同质风险的标的1、同质风险:风险单位在种类、品质、性能、价值等方面大体相近。
2、同质风险发生的概率相同。
(四)风险必须具有现实的可测性1、风险具有确定的概率分布;2、损失可以用货币进行确定和计量。
*6、保险和风险管理的关系如何?(2班了解)(一)风险是保险与风险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客观依据,保险与风险管理同以风险为管理对象。
(二)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个传统有效手段,是社会化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能够适应风险不确定性与不平衡性发生规律的合理机制。
保险学
![保险学](https://img.taocdn.com/s3/m/a9a277ce4028915f804dc2a0.png)
保险学概念辨析1.保险利益与保险标的: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亦即保险人承保的对象)必须具有法律上认可的利益。
保险标的是保险合同中所载明的投保对象,是保险事故发生所在的本体,即作为保险对象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或者人的生命、身体和健康。
2.权利代位与物上代位:权利代位即追偿权的代位,是指在财产保险中,表现标的由于第三者责任导致保险损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支付保险赔款后,依法取得对第三者的索赔权。
物上代位是指保险标的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保险人按保险金额全数赔付后,依法取得该项保险标的的所有权。
3.重复保险与共同保险:重复保险是指投保人以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时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保险人投保同一保险,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保险标的的价值。
共同保险是指投保人与两个以上保险人之间,就同一保险利益,对同一危险共同缔结保险合同的一种保险。
4.年金保险与分红保险:年金保险是指以生存为给付保险金条件,按约定分期给付生存保险金,且分期给付生存保险金的间隔不超过一年(含一年)的人寿保险。
分红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优于定价假设的盈余,按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的人寿保险产品。
5.成数再保险与溢额再保险:成数再保险是指原保险人将每一危险单位的保险金额,按照约定的比率分给再保险人的再保险方式。
溢额再保险是由保险人与再保险人签订协议,对每个危险单位确定一个由保险人承担的自留额,保险金额超过自留额的比分称为溢额,分给再保险人承担。
6. 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纯粹风险是指那些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
投机风险是指那些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
选择、判断、填空1.风险管理:以期用最小的成本代价,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2.对于那些出现机会多,损失金额不大,或者出现机会较多但损失金额很小的风险,宜采用自留的方式。
而对那些出现机会多,损失金额也大的风险宜采用避免方式。
对于出现机会很少但损失金额巨大的风险,则最适宜采用保险转嫁的方式。
保险学 期末重点复习
![保险学 期末重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1228f07eff9aef8941e0613.png)
保险学复习题一、解释概念1.重复保险是指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分别向二个以上的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的保险2.险位超赔再保险它是以每一危险单位的赔款金额为基础确定分出公司自负赔款责任的限额即自赔额,超过自赔额以上的一定赔款额,由分出公司负责。
3.可保风险可保风险是保险公司可以接受承保的风险。
4.损失说损失说以处理损失作为保险核心内容的学说,分为损失赔偿说,损失分担说,风险转嫁说,人格保险说四种分支学说5.危险单位保险标的发生一次灾害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范围。
是保险公司确定其能够承担最高保险责任的计算基础。
6.公众责任保险是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因疏忽或意外事故造成他人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进行承保的一种责任保险。
7.足额保险与超额保险所谓足额保险,又称全额保险,就是保险金额等于保险价值的保险。
超额保险,就是保险金额超过保险价值的保险。
8.保险金额是指保险人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最高限额。
二、简答题1.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的区别。
(1) 损失的原因不同:单独海损是直接原因;共同海损是人为原因 (2) 损失的补偿方式不同:单独海损由受损方或承保人单独承担;而共同海损由受益各方按比例分摊。
2.代位求偿的含义和实现条件。
答案:保险代位求偿权又称保险代位权,是指保险人享有的,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造成保险标的损害负有赔偿责任的第三方之索赔求偿权的权利。
对于代位求偿权的成立要件:(1)保险标的所遭受的风险必须属于保险责任范围; (2)保险事故的发生应由第三者承担责任; (3)被保险人要求第三者赔偿;(4)保险人必须事先向被保险人履行赔偿责任; (5)保险人只能在赔偿金额限度内行使代位求偿权.3.理想可保风险应具备哪些条件?(1)风险必须是纯粹的风险。
(2)风险必须具有不确定性。
(3)风险必须使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
(4)风险必须有导致重大损失的可能。
(5)风险不能使大多数的保险对象同时遭受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险学期末复习一、风险的特征对保险经营的意义:(一)客观性:正是风险的客观存在,决定了保险经济的必要性(二)损害性:“无损失、无保险”(三)不确定性:风险的不确定性使保险成为可保风险(四)可测定性:可测定性奠定了保险费率厘定的基础(五)发展性:风险的发展为保险的发展创造了空间二、风险按性质分类可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一)纯粹风险:是指那些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
(二)投机风险:是指那些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三、风险管理(本节全看P15):是指人们对各种风险的认识、控制和处理的主动行为四、可保风险的要件:(一)风险不是投机的:保险人承保的风险,一般是纯粹风险,即仅有损失机会无获利可能的风险。
(二)风险必须是偶然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风险的偶然性是对个体标的而言的,包含两层意思: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的不确定性(三)风险必须是意外的:两层意思:1、风险的发生或风险损害后果的扩展都不是投保人的故意行为。
2、风险的发生是不可预知的,因为可预知的风险往往带有必然性。
(四)风险必须是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满足保险经营的大数法则要求。
(五)风险应有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四、保险的基本功能:(一)分散危险功能:为了确保经济生活的安定、分散风险,保险把集中在某一单位或个人身上的因偶发的灾害事故或人身事件所致的经济损失,通过直接摊派或收取保险费的方法平均分摊给所有被保险人。
(二)补偿损失功能:保险把集中起来的保险费用于补偿被保险人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或人身事件所致经济损失。
(三)我国的保险从财产保险的角度有经济补偿功能,从人身保险角度,有保险金给的功能。
五、商业保险:(一)怎样理解保险的商品属性(保险为什么能取得商品形态):原因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基金的筹集和保险赔偿一般不可能采取直接的摊派方式,而只能采取保险人出售保险单和投保人交付保险费的买卖方式得以实现,故可以说保险的商品形态是保险分配关系得以实现的一种方式,即保险分配关系的商品化。
(二)从质和量考察保险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1、保险商品价值的质和量:a、质的规定性——物化劳动:商品的内在价值是人类同质的抽象劳动的凝结。
b、量的规定性——净费率:保险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保险标的的平均损失率。
即保险商品的价值量(净费率部分)不受价值规律支配,而是受危险发生的概率支配。
2、保险商品使用价值的质和量:a、保险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为它为被保险人提供经济保障,因此,保险商品是一种保障性商品。
具体表现为①:免除恐惧——观念上的消费。
②:补偿损失——实质上的消费。
保险商品的实质性消费是观念上消费的物质基础,但保险商品的消费主要是观念上的消费b、保险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以货币为衡量单位,具体表现为保险金额。
(三)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区别:1、实施方式不同:商业保险一般是自愿的,社会保险均为强制性险种2、举办主体不同:商业保险由保险公司举办,社会保险由政府举办3、保费来源不同:商业保险的保费由投保人缴纳,社会保险的保费由雇主和雇员一起承担4、保费金额不同:商业保险中财产保险的保额由保险利益的价值决定,人身保险的保额由投保人的需要和其支付能力决定。
社会保险的保额由国家统一制定。
六、保险合同(P43起,一章全看,都是重点,要求:会做案例分析)七、保险的基本原则(P65起,同六,这两个都着重看目录中的标题对应的内容)八、再保险的第一节和第二节(P188起,要求:会做计算、比较)九、保险经营行为的特征和其他企业有什么不同?(一)保险经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务活动:保险企业所从事的经营活动,不是一般的物质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劳务活动。
(二)保险经营资产具有负债性:一般商业企业的经营资产来自自有资本的比重较大。
而保险企业的经营资产相当部分来源于保险人所收取的保险费,而这些保险费正式保险企业对被保险人未来赔付或给付责任的负债。
(三)保险经营成本和利润计算具有特殊性:1、与其他商品成本计算相比较,保险经营的成本具有不确定性。
2、保险利润的计算也与一般企业不同。
(四)保险经营具有分散性和广泛性:一般商业企业的经营过程只涉及社会生存或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
保险企业所承保的风险范围之款、经营险种之多、涉及的被保险人之广泛是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
十、保险经营的特殊原则(一)风险大量原则:是指保险人在可保风险范围内,应根据自己的承保能力,争取承保尽可能多的风险标的。
(二)风险选择原则:1、尽量选择同质风险标的承保,从而使风险能从量的方面进行测定,实现风险的平均分散。
2、淘汰那些超出可保风险条件或范围的保险标的。
(三)风险分散原则:1、核保时的风险分散:a、控制保险金额b、规定免赔额(率)c、实行比例承保,而非全额承保2、核保后的风险分散:以再保险和共同保险为主要手段十一、承保时如何控制保险责任(一)控制逆选择:保险人控制逆选择的方法是对不符合承保条件者不予承保,或者有条件的承保。
(二)控制保险责任:1、对于常规风险,保险人通常按照基本条款予以承保2、对于一些具有特殊风险的保险标的,保险人需要与投保人充分协商保险条件、免赔数额等内容后特约续保。
(三)控制人为风险:1、道德风险:将保险金额控制在适当额度内2、心理风险:由于人们的粗心大意和漠不关心致使风险事故发生或增加损失的风险因素。
a、实行限额承保b、规定免赔率3、法律风险:保险人迫于法律和社会舆论的压力接受承保的风险十二、保险理赔的原则:(一)重合同、守信用的原则:保险理赔时保险人对保险合同履行义务的具体体现(二)实事求是的原则:体现在保险人对理赔案的处理和通融(灵活)赔付方面(三)主动、迅速、准确、合理的原则:旨在提高保险服务水平,争取更多客户十三、保险基金的概念和构成:(一)概念:保险基金,是由专门的保险机构根据不同险种的保险费率,通过向参保的单位或个人收取保险费的方式,建立的一种专门用于补偿被保险人因受到约定的保险事件发生所致经济损失或满足保险人给付要求的货币形态的备付金(二)构成:1、自有资本金:包括注册资本(或实收资本)和公积金。
注册资本在开业时视作初始准备金,在经营期间是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或承保能力的标志之一。
公积金是保险公司按规定从历年的利润中提存,和注册资本共同构成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或承保能力。
2、非寿险责任准备金:包括保费准备金、赔款准备金和总准备金三大部分a、保费准备金:又称未满期保费准备金,一般采用加权平均数法和比例法提存b、赔款准备金:包括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告赔款准备金和已决未付赔款准备金和理赔费用准备金c、总准备金:保险公司用于满足年度超常赔付、巨额损失赔付以及巨灾损失赔付的需要而提存的责任准备金。
3、寿险责任准备金:是指保险人把投保人历年缴纳的纯保费和利息收入积累起来,作为将来保险给付和退保给付的责任准备金4、保险保障基金:是指按照保险法要求由保险公司缴纳的非政府性行业风险救助基金十四:保险市场的组织形式:(一)保险市场的一般组织形式:1、国营保险组织:是由国家或政府投资设立的保险经营组织2、私营保险组织:是由私人投资设立的保险经营组织3、合营保险组织:a、一种形式是政府和私人共同投资设立保险经营组织,属于公私合营保险组织形式b、另一种是本国政府或组织与外商共同投资设立的合营保险组织,即中外合资保险经营组织形式4、合作保险组织:是由社会上具有共同风险的个人或经济单位,为了获得保险保障,共同集资设立的保险组织形式5、行业自保组织:是指某一行业或企业为本系统或本企业提供保险保障的组织形式(二)集中典型的保险市场组织形式:1、保险国有独资公司2、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现代企业制度最典型的组织形式3、相互保险公司:由参加保险的人自己设立的保险法人组织4、相互保险社:是同一行业人员,为了应付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而自愿结合起来的集体组织5、保险合作社:由一些对某种风险具有同一保障要求的人,自愿集股设立的保险组织6、劳合社:是个人承包商的集合体,其成员全部是个人各自独立,以个人的全部财力对其承保的风险承担无限责任十五、影响保险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一)风险因素:“无风险,不保险”,风险是保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客观依据,从而也就成为产生保险需求的触发条件。
(二)保险费率:对保险市场需求有一定约束力,两者一般呈反方向变化(三)保险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消费者的货币收入直接关系到其购买力大小(四)互补品与替代品价格:财产保险的险种是财产相关的互补商品,如汽车保险和汽车。
人寿保险商品是储蓄的替代商品,储蓄利率上升时,人寿保险的需求减少。
反之增加(五)文化传统:保险需求在一定意义上受保险意识的直接影响,而人们的风险和保险意识又受特定的文化环境影响和控制(六)经济制度:经济制度的变化会影响保险需求十六、保险监管内容(一)主要目标:1、维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2、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3、维护保险体系的整体安全与稳定4、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二)纠正与处罚措施:1、采取非正式的纠正措施:善意的兼并或收购2、采取正式的纠正或处罚措施:要求公司在从事某些交易之前必须获得监管机构的允许;限制或暂停承保新业务;停止从事某些业务3、对公司进行整顿:可以取得公司的控制权,清算前的折中措施4、依法清算(三)用来判断经营状况的指标:1、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面向未来的未预期的损失2、偿付能力充足率:即资本充足率,是指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率=实际资本/最低资本3、实际资本=认可资产-认可负债,实际资本包括投入资本、剩余综合收益、计入实际资本的资本性负债(符合条件的次级债)4、最低资本:保险公司为应对资产风险、承保风险等对偿付能力的不利影响而应具有的资本数额。
A、财产保险公司应具备低资本为非寿险保障型业务最低资本和非寿险投资型业务最低资本之和B、人寿保险公司最低资本为长期人身险业务最低资本和短期人身险业务最低资本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