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与环境ppt2 粤教沪科版优质课件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课件)ppt (共21张)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7.3021.7.3017:45:5117:45:51July 30,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下午5时45分51秒17:45:5121.7.30
练一练: 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 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水是否 快灌满了。其判断的依据:瓶里 水位升高,空气柱变短,振动_ _加_快_(加快或减慢),音_调__ 逐渐升高。
“男高音在引吭高歌”中的 两个高的意思一样吗?
小结并布置作业:
小结:(学生口头小结后,教师强调): 1.乐音和噪声的概念及特征。 2.音调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3.弦乐器的音调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7月下午5时45分21.7.3017:45July 30, 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5时45分51秒17:45:5130 July 2021
第2章声音与环境课件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本课小结
1、声音的传播条件。 2、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3、声音的品质——音色。 4、声音的综合利用。
拓展练习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学校附近制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人们听不见蝴蝶飞行的声音是由于其响度太小 C.只要人的辨听能力强,在何处都能分辨出原声和回声 D.乐音不能在水中传播 2.琴师在他使用二胡曲会进调音,以下对调音时采用的做法解释正确 的是( D ) A.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 B.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响度 C.将琴枕上移上些,是为了改变音色 D.换一根再细一些的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调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以波的情势向外传播,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 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 (2)知道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知道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了解 不同音调的声音在波形上的差异。 (3)知道响度与振幅、距离的关系,了解响度的单位——分贝 。 (4)了解超声和次声在生活和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难点突破
(二)超声波在工业上的应用 (1)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 切削加工,这种加工的精度和光洁度很高。 (2)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运用超声波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超声 波产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能够透过被检测的样品,被对面的接收器所接 收.如果样品内部有缺陷,超声波就会在缺陷处产生反射,这时对面的 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产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信号.这样就 可以在不损伤被检测样品的前提下,检测出样品内部有无缺陷,这种方 法叫做超声波探伤。 (3)在工业上用超声波清洗零件上的污垢.在放有物品的清洗液中通 入超声波,清洗液的剧烈振动冲击物品上的污垢,能够很快清洗干净。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声音与环境PPT

盆上放些小纸片,小纸片会不断跳动,说明纸盆在振动;将正
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放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说明音叉在振
动。这就是物理中常用的“转换法”。
合作探究
声音的传播
想一想:
老师讲课声是怎样传到耳朵的?
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气体)传到同学们耳朵里的。
探究1: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子一端,堵住另一只耳朵,
13.声音传播的速度约为 340 m/s。
预习导学
人怎样听见声音
14.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外界的声音顺着 外耳道 传至 鼓
膜 ,引起 鼓膜 的振动。通过 听小骨 传到 耳蜗 ,
听神经
再通过
传入大脑产生听觉。
15.研究表明,人耳的鼓膜、听小骨因病损坏时,声波还可以通
过 头骨 、 颌骨 等其他介质传导至听觉神经,从而产生
4悠扬的笛声是
分层作业
5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A )
D.不能确定
分层作业
6宇航员在飞船内可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
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通话,原因是( C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信设备对话方便
C.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另一个同学轻敲桌子另一端,能听到声音吗? 能 。
结论: 桌子(固体)能传播声音
。
合作探究
探究2:在一个玻璃缸内盛有水,手拿两块石头在水中撞击,
在外面也能听到撞击声。
结论: 空气(气体)
、 水(液体)都能传播声音,他们都
是能够传声的介质
。
探究3:真空也能传播声音吗?
把闹钟调到 闹铃的状态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基础知识课件

14. 响度:指声音的__强__弱___,响度又叫做音量;响度 跟振幅有关,声源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另外响度还跟距离有关,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 15. 音色:指发声体的___声__音__品__质____,也叫音品;由发 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知识点5:超声波和次声波 16. 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2_0_~__2_0__0_0_0___Hz, 频率___高__于__2_0__0_0_0______Hz的声音叫做超声;频率 ___低__于__2_0__H_z____的声音叫做次声。
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 4. 声音的传播_需__要__介__质___,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 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__固__体__中__传__播__得__最__快___, __气__体_中__传__播__得__最__慢_____。 5. __真__空__不__能__传__声__________。 6. 声音以__波__(__声__波__)___的形式传播。 7. 声速:声音传播的距离和传播所用时间之比,单位 是__m_/_s___,声音在空气(15 ℃)中的传播速度为 __3_4_0__m_/_s__。
知识点3:回声 8.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 入人耳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__回__声_____。 9. 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 __0_._1__s____以上。 10. 回声的利用:测量深度、距离等。 11.
12. 双耳效应:声源到两耳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 两耳朵的时间、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是 判断__发__声__位__置__的重要基础。 知识点4: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13. 音调:指声音的__高__低______;音调跟频率有关,频 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声源振动次数和所用时间 之比,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用f表示。单位是赫兹 (Hz),简称赫]
声音与环境ppt 粤教沪科版优质课件优质课件

7 、顶天立地的铮铮男儿,有着坚韧不拔的气质,忠诚和保卫国家,忠于和保护人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无条件的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跟着党走,一心一意 ;始终保持自信的战斗力,坚决果断,有第一就争,有红旗就要抗在自己的肩上;无怨无悔,自强不息,为国分忧,为民尽力,“一日为兵,终日为兵”。 7 、准备种子,就收获果实;准备努力,就收获成功;准备今天,就收获明天。 6 、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7 、面对人生的磨难,请用你的毅力创造生命的奇迹吧! 5 、辛苦三年,幸福一生。 15 、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5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梦想,只有坚持,你的梦想才能实现。 5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梦想,只有坚持,你的梦想才能实现。 11 、如果你知道你的具体的目的地,而且向它迈出了第一步,你便走上了成功之路!用小步而不是迈大步越过一个个障碍,你就会走向成功的巅峰。 4 、人生会遇到很多障碍,这些障碍就像阻挡我们的布帘子,我们要勇敢地掀起它。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敲击音叉,将叉股插入水中,仔 细观察发生的现象
声音是怎么样产生的.swf
(2)用手按住喉咙,发音试试,看看 有什么感受
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 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形成声波。
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就会被 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把声音显示出来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中的闹钟.flv
声音需要气体、液体、固体等作为 传播的介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 传播的。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敲击音叉,将叉股插入水中,仔 细观察发生的现象
声音是怎么样产生的.swf
(2)用手按住喉咙,发音试试,看看 有什么感受
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 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形成声波。
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就会被 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把声音显示出来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中的闹钟.flv
声音需要气体、液体、固体等作为 传播的介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 传播的。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第2节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共17张PPT)

表1:钢尺振动快慢与声音音调之间的关系
伸出桌面的 钢尺长度
¼钢尺长 ¾钢尺长
结论:
振动快慢
音调
快
高
慢
低
音调不同是因为钢尺 的振动快慢不同
• 在物理学中,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 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是Hz。如果声 源每秒振动1次,它的频率就是1Hz.
声音的高低跟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声源振 动的频率__越__快___,音调__越__高___;声源振动 的频率__越__慢___,音调__越__低___。
需要注意的问题: (1)、音调高表现为声音尖细;如 蚊子 (2)、音调低表现为声音低沉。如 牛叫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 观察小提琴、吉他等弦乐器的结构,你知道演员是 怎样调节弦的长短或松紧的吗?
• 想一想,为什么弦乐器上要安装几根粗细不同的弦 ?
• 人和一些动物发出声波的频率范围
• 人和一些动物“听到”声波的频率 范围
练一练
1、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 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 的“高”“低”指的是_音__调___;而“引吭 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 指的是_响__度___.
以上现象说明:
1.音叉的音调越高,波形图越密,振动频率越 _大___; 2.音叉的音调越低,波形图越疏,振动频率越 _小__。 3.音调跟音叉振动的_频_率_有关。频率越大, 音调越___高__,频率越小,音调越_ 低__。
沪粤版《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ppt课件

声音的传播条件
总结交流:
通过以上活动,可归纳出声音能通过 固体 、___ 液体 、___ 气体 传播。 ____ 不同的 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效果是____ 。 固体中传播的效果比____ 气体 中好。 声音在___ 不能 传播的。 在真空中,声音是_____
请你猜想一下, 当宇航员到达月 球后,他们是怎 样相互交流的。 与同学交流并讨 论你们所想的到 的各种方法的可 行性。
信息浏览
帕斯卡的故事 据说,法国物理学家帕 斯卡10岁时,一次在厨 房玩,听到厨师用刀叉敲 打盘子发出悦耳的声音。 他很好奇,自己动手做了 实验,发现盘子被敲打后 声音不断,但用手按住盘 子后,声音立即停止了。 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观察振动发声
活动1
请设计几个实验,证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振动产生的,并动手做一做。看谁设计 的实验效果最好。 (器材:纸片、钢锯条、橡皮筋、直尺等)
声音是由于物体
振动 产生的。
声音以 波 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
声音通过固体 、 液体、 气体传播。 声音在 真空中不能传播。
你用过图中的乐器吗?这些乐器分别是依靠 什么振动发声的?
弦 的振动发声 扬琴依靠___ 簧片振动发声 口琴依靠____ 空气柱 的振 笛子依靠_______ 动发声
将充满气的气球靠 近嘴边,并对着气 球说话,让你的伙 伴用双手捂在气球 上,试试有什么感 受。两人互换位置 重新尝试一次,再 相互交流各自的感 受。
4
听神经
外耳
听小骨
鼓膜
耳蜗
外耳道 外耳
听小骨
听神经
鼓膜
5
耳蜗
沪粤版《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ppt课件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 简称赫,符号是Hz
用波形比较频率
A
频率小 3Hz
1 t/s
B
1
t/s
频率大 6Hz
声音的特征
2、音调 (1)含义: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2)声音的音调跟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 的是女高音,他们谁的音调高?
讨论
1 .比较图2-22和图2-23分别可得到什么结论? 2.为什么有些声音在人们毫无察觉时,
猎狗就已经警觉地听到了?
自 我 评 价 与 作 业
小结
请同学们讲讲在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感谢下 载
沪粤版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听到了什么声音? 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
A
B
C
D
你觉得各种声音有什么不同的 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之处 呢?
乐音:使人感到愉快的声音 噪声:令人厌烦的声音
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区分它们呢?
同样是乐音,也各有不同,有的低沉, 有的高昂,有的强,有的弱…
请区分这两个歌声有什么不同?
A
B
声音的特征
2、音调 (1)含义: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1.请区分声音A和声音B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 大?
A
B
2.请判断声音C中音调是怎样变化的?
C
动手做实验
请大家看课本P31的活动1,并动手实 验,要求:
1、观察尺子的振动情况。 2、注意听声音的区别。
频率: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
用波形比较频率
A
频率小 3Hz
1 t/s
B
1
t/s
频率大 6Hz
声音的特征
2、音调 (1)含义: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2)声音的音调跟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 的是女高音,他们谁的音调高?
讨论
1 .比较图2-22和图2-23分别可得到什么结论? 2.为什么有些声音在人们毫无察觉时,
猎狗就已经警觉地听到了?
自 我 评 价 与 作 业
小结
请同学们讲讲在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感谢下 载
沪粤版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听到了什么声音? 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
A
B
C
D
你觉得各种声音有什么不同的 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之处 呢?
乐音:使人感到愉快的声音 噪声:令人厌烦的声音
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区分它们呢?
同样是乐音,也各有不同,有的低沉, 有的高昂,有的强,有的弱…
请区分这两个歌声有什么不同?
A
B
声音的特征
2、音调 (1)含义: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1.请区分声音A和声音B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 大?
A
B
2.请判断声音C中音调是怎样变化的?
C
动手做实验
请大家看课本P31的活动1,并动手实 验,要求:
1、观察尺子的振动情况。 2、注意听声音的区别。
频率: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课件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声音与环境

上限的频率是______Hz,人们把高 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_____;人的听觉下限的 频率是_____Hz,人们把低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 做______。 8、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___ 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 的缘故。那么一个大声说话的男声与一个小声说 话的女声相比,音调高的是____,响度大的是__。
音量调节按钮
思考:调节音量是调节声音的哪一特征?
认真听这两次声音有何不同?音叉振动有区别吗?
声音不但有高低,还有强有弱。 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响度俗称音量或声量
活动1 探究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
(1)在鼓面上撒些小物体,先轻轻地敲,观察小物体跳动幅度然后用力敲鼓,再观察小物体的跳动幅度
3、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听诊器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C.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大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和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 的振动幅度更大些
4、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 不一样,主要是由声源的振动 决定的。
悦耳动听、乐器区分、口技模仿
总结:
分辨不同发声体出的声音的重要特征
定义
影响因素
听感表现
响度
声音的强弱
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大,响度大。
响度大:震耳欲聋 响度小:轻声细语
音调
声音的高低
与声源的频率有关。频率高,音调高。
音调高:声音清脆、尖细; 音调低:声音粗犷、低沉
1、如下图所示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一般都有以下几个图形表示的按钮,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 ( )
A B C D
音量调节按钮
思考:调节音量是调节声音的哪一特征?
认真听这两次声音有何不同?音叉振动有区别吗?
声音不但有高低,还有强有弱。 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响度俗称音量或声量
活动1 探究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
(1)在鼓面上撒些小物体,先轻轻地敲,观察小物体跳动幅度然后用力敲鼓,再观察小物体的跳动幅度
3、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听诊器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C.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大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和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 的振动幅度更大些
4、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 不一样,主要是由声源的振动 决定的。
悦耳动听、乐器区分、口技模仿
总结:
分辨不同发声体出的声音的重要特征
定义
影响因素
听感表现
响度
声音的强弱
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大,响度大。
响度大:震耳欲聋 响度小:轻声细语
音调
声音的高低
与声源的频率有关。频率高,音调高。
音调高:声音清脆、尖细; 音调低:声音粗犷、低沉
1、如下图所示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一般都有以下几个图形表示的按钮,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 ( )
A B C D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声音与环境课件

源在每秒钟振动100次”.
实验与探究
声音的音调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 猜想 与物体振动频率有关.
实验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比 较钢尺振动的快慢以及发 声的音调.
结论 钢尺伸出桌面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 调越高.
齿轮的齿数越多,纸片发出 划过的速度越快,梳子发出
的声音的音调越高.
B. 狗、猫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小
C. 狗、猫的听觉范围与人的听觉范围不同
D. 狗、猫的耳廓能转动
5.冬天,寒风吹动野外的电线上,发出呜呜的哨声,但夏 天却听不到,这是为什么? 答:冬天气温低,两电线杆之间的电线受冷收缩,绷得很
紧,风吹到电线上,引起电线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 较高,所以听到呜呜的哨声.夏天气温高电线松弛,受 风吹时振动频率低,所以听不见声音了.
第二节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复习
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的声音的音调越高.
实验与探究
音调与频率的对应关系演示
水琴模拟演示
归纳与小结 1.物理学上将声源振动的次数和所用时间之比
称为频率,它是描述声源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若声源每秒振动100次,它的频率为100Hz.
3.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频率 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小,音 调越低.
附:管乐器的音调与管内空气柱的长短有关,一般 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你知道吗
人发声的频率范围85Hz到1100Hz; 人听声的频率范围20Hz到20000Hz; 人歌唱声大约从60Hz到2500Hz; 通常男子说话的声频率约为 90~140Hz; 而女子说话声的频率约为270~550Hz; 儿童比成人音调高; ★在同一音乐中1、2、3、4、5、6、7、i中音调逐渐增
实验与探究
声音的音调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 猜想 与物体振动频率有关.
实验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比 较钢尺振动的快慢以及发 声的音调.
结论 钢尺伸出桌面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 调越高.
齿轮的齿数越多,纸片发出 划过的速度越快,梳子发出
的声音的音调越高.
B. 狗、猫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小
C. 狗、猫的听觉范围与人的听觉范围不同
D. 狗、猫的耳廓能转动
5.冬天,寒风吹动野外的电线上,发出呜呜的哨声,但夏 天却听不到,这是为什么? 答:冬天气温低,两电线杆之间的电线受冷收缩,绷得很
紧,风吹到电线上,引起电线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 较高,所以听到呜呜的哨声.夏天气温高电线松弛,受 风吹时振动频率低,所以听不见声音了.
第二节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复习
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的声音的音调越高.
实验与探究
音调与频率的对应关系演示
水琴模拟演示
归纳与小结 1.物理学上将声源振动的次数和所用时间之比
称为频率,它是描述声源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若声源每秒振动100次,它的频率为100Hz.
3.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频率 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小,音 调越低.
附:管乐器的音调与管内空气柱的长短有关,一般 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你知道吗
人发声的频率范围85Hz到1100Hz; 人听声的频率范围20Hz到20000Hz; 人歌唱声大约从60Hz到2500Hz; 通常男子说话的声频率约为 90~140Hz; 而女子说话声的频率约为270~550Hz; 儿童比成人音调高; ★在同一音乐中1、2、3、4、5、6、7、i中音调逐渐增
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我们怎样区分声音》声音与环境2精品PPT教学课件

音调的高低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声源的振动频率越
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根
据声音的尖与细来比较音调的高低,一般情况下声音尖的音调
高.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大约是85~1 100 Hz,一般来说如儿童的
音20调20/1比1/30成年人的高,成年女人的比成年男人音调高.
8
(2)乐器的音调 对于弦乐器,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弦的粗细、长短和松紧.一般情 况下,弦越细、越紧、越短,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2020/11/30
1
学习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征之一——音调 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知道怎样调节弦乐器的音调
3.了解不同音调的声音在波形上的差异 核心考点:音调,音调与声源振动频率的联系
2020/11/30
2
课前预习
1.使人愉快的声音叫 乐音 ,令人厌烦的声音叫 噪音 .
2020/11/30
5
【例1】(2014•济宁)小梦在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
时,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
音.如图所示,改变
,用同样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
察
,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
【例2】(2014•济南)地震前,地下的地层岩石运动或断裂会产生 次声波.某些动物会接收到并做出反应.如图是几种动物发声和 听觉的频率范围,其中能提前感受到地震的动物是( )
2.在物理学中,声音的高低叫做 音调 ,频率是 指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 赫兹 ,简称 赫 , 符号 Hz .如果声源每秒振动1次,它的频率就 是 1Hz .
3.声音的高低跟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声源振动的频 率 越大 ,音调 越高 ;声源振动的频率 越小 ,音
初中物理 声音与环境 粤教沪科版优秀课件

•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温度有 关,温度越高,声速也越大
•
a 、V固>V液>V气
•
b、V空 =340 m/s
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就会被 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S=1/2 vt
人怎样听见声音
2、听觉的形成:
耳的结构和声波的传导.flv
声波 外耳道
鼓膜 振动 听小骨(耳
年青人赶紧找来石匠,石匠与石头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听的懂石头的语言。左看右看,石匠认定这就是智慧老人所说的孪生石,石匠和年轻人找来村子里的其他人费了很大的劲把石头搬到村里的庙里。 石匠用手摸摸孪生石,感觉右边的有灵性,有质感!问石头,你愿意做石佛吗?石头回答到“愿意”石匠“砰砰砸了几下!”右边石头说:太痛了。石匠说:肯定会痛。右边石头:为了成为石佛,我能忍受。石匠说:每凿一下,你就流出鲜血和汗珠,一天、二天、三天、十天……二十天,就在雕琢面部的最后期限,那块会凿的更痛。
有人说,想要看一个人是否优秀,那就看他闲下来做什么。 这世上有人忙里偷闲,利用坐车和排队的间隙,读书,思考,写作,也有人终日无所事事,虚度光阴。
闲,并不是一个人的福气。相反,废掉一个人最快的方式就是让他闲下来。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生活中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 01 闲着闲着,一个人就废了。
电处离他
[A ]
A.约2千米
B.约4千米
C.约1千米
人耳要区分两个声音,这两个声音的时间 间隔至少为0.1秒。
1、人要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前方障碍物离 人至少多远?
2、一个人在一端敲铁管,另一端的人若能 听到两个声音,铁管至少多长?(声音在 铁管中的速度为5200m/s)
• 目的:大致了解整章书的内容,将知识内 容罗列出来(完成导学单的基本知识); 思考并寻找本章知识内容中存在的线索 (即从声音的产生到传播再到接收),找 到学习思路;将知识内容按照整体的线索 归类,也就是将“声音与环境”看做是一 棵大树的话,其线索就是树干,知识内容 就是枝叶,分组将这棵树培育成茂密的参 天大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6】探矿人员在山崖之前,把两个锤子相互敲击一下, 用秒表测得1.2s后听到从山崖方向传来的回声,探矿人 员由此则可估算出他们离山崖的距离约是( )
A.100m B.200m
C.300m D.340m
【练习6】.在你了解了回声产生的条件后,自己实验一下, 当你能听到自己拍手的回声时,你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 要 1m7.(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②我们周围充满了空气,空气为人类、动物传播信息提 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地球上的动物大多具有听觉.
③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在月球上,即使面对面也要通 过无线电通话.
【例3】节日里,大家都喜欢燃放鞭炮,鞭炮的爆炸声是
由空气 产生的,它通过源自传入我们的耳朵,鞭炮响起时大家习惯捂住耳朵,这是在 (选填“声源
处”、“人耳处”或“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听到声音的条件:①声源振动产生的声音在入耳的听觉范围内; 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存在;③听觉正常.三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 不可.
(3)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①声波传送时,先由耳道传至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振动又引 起并先后带动锤骨、砧骨和镫骨的振动,当镫骨把振动传给内耳 时,耳蜗首先接收到,耳蜗内充满液
.
D D
D
D
空气
振动
水
解:当你对着一个走开的人大喊时,他会听不见;下课了老 师已经离开课室,后面的同学才听到老师的讲课声音;开车 时遇到紧急情况,车子已经冲到了跟前笛声还没传到等等
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学习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征之一——音调 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知道怎样调节弦乐器的音调 3.了解不同音调的声音在波形上的差异 核心考点:音调,音调与声源振动频率的联
【练习1】下列现象中属于由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的是 (D )
A.讲话发声
B.敲钟发声
C.蝉发声
D.吹竖笛发声
【练习2】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 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B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例5】看到闪电5 后才听到雷声,求打雷处到听者多远? 【练习5】.关于声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增大 C B.声音从空气中传到水中时,声速不变 C.声音的速度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D.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增大
知识点5.回声
(1)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 反射回来的声音再传到人的耳朵里,人再听到的声音叫 回声.
②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不振动的物体是不会 发出声音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认为“振动 停止,声音也停止(或消失)”.声音仍有可能传播并 存在,在传播过程中有可能会被其他物体吸收.
③声源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和气体.所谓的“风 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的“风声、雨声、 读书声”就是分别由气体、液体、固体的振动而发出 的.
B.介质→物体振动→良好的耳朵
C.物体振动→介质→良好的耳朵
D.物体振动→良好的耳朵→介质
课堂精讲
知识点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声音的产生:大量的实验告诉我们,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 声也停止.
(2)声源: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理解声音的产生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①物体沿直线或曲线的往返运动叫振动,往返一次即振 动一次.
【例1】(2014•济宁)小梦在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
时,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
音.如图所示,改变
,用同样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
察
,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有无变
化.
【例2】(2014•济南)地震前,地下的地层岩石运动或断裂会产生 次声波.某些动物会接收到并做出反应.如图是几种动物发声和 听觉的频率范围,其中能提前感受到地震的动物是( )
【例7】人听到声音的过程为( ) A.声音→耳廓→听小骨→耳蜗→鼓膜→听神经 B.声音→耳廓→耳蜗→听小骨→鼓膜→听神经 C.声音→耳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神经 D.声音→耳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 【练习7】当飞机降落时,空中小姐要求乘客咀嚼
口香糖,其目的是( A ) A.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 B.保持身体的平衡 C.减少噪音 D.防止呕吐
(4)能证明发声体在振动的实验:
①在鼓皮上撒点砂子,敲鼓使鼓发声,从砂子的跳动我 们知道鼓面在振动,砂子不跳了,鼓声也就消失了.
②把一根扎小辨用的橡皮筋张紧在文具盒上,拨动橡皮 筋使它振动,也会听到声音.
③在笛子出气孔上粘一纸条,吹笛子使其发声,发声的 纸条也会摆动.
④敲响音叉时,把音叉靠近悬挂着的塑料球,塑料球摆 动起来.
(4)有时候好像没有介质也能听到声音,比如雷电,似 乎没有什么东西把它传递,实际上雷声是通过空气传播, 若我们耳朵和云之间是真空,就听不到雷声了.
说明:固体、液体或气体能传播声音,是因为它们的物 质粒子随着声源的振动形成的声波.如果物质粒子是紧 紧靠拢的,传声的效果就好,反之,就差,在真空中, 声音是不能传播的.
知识点4.声速 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
声速的计算公式v=s/t,其中s表示声音传播通过的距离,t 表示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v表示声速。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以及温度有关,在15℃的空气中, 声速为340m/s,通常情况下,固体中的声速大于液体 中的声速,液体中的声速大于气体中的声速。
系
课前预习
1.使人愉快的声音叫 乐音 ,令人厌烦的声音叫 噪音 .
2.在物理学中,声音的高低叫做 音调 ,频率是 指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 赫兹 ,简称 赫 , 符号 Hz .如果声源每秒振动1次,它的频率就 是 1Hz .
3.声音的高低跟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声源振动的频 率 越大 ,音调 越高 ;声源振动的频率 越小 ,音
调 越低 .
4.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大约是 85~1 100Hz ,一般来说,
儿童说话的音调比成年人
高,女人的音调比男
人高 .
5.人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20~20 000Hz.声波的频 率过大或者过小,人都不能 听见声音.
课堂精讲
知识点1.音调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 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 物理量,物体在1 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发声体振动越 快频率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反之,频率越小, 音调越低.
(2)理解回声应注意的问题
①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以上时,入耳才能把这两次声音区分开,才能听到回声, 低于0.1s时,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使得原 声听起来更加深厚、有力,这就是所说的“拢音”效果 好,因此,在音乐厅中演唱比在野外效果好得多,
②利用回声和速度公式可以测距离,即“回声测距”. 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的深度,冰山的距离,敌方潜水 艇的远近等等.求解时应考虑声音的往返距离.
人们听到的声音通常要比声源处发出的声音小一些.离声源越远, 传播中的能量损耗
就越多,我们听到的声音也就越小. 总结:物体振动产生声波→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鼓膜振动
→听小骨振动→听觉神经→大脑 ②声音在人体中还有另一种传播途径,称为“骨传导”,这是振 动直接由头骨、颌骨传入内耳刺激听神经,从而产生听觉的声音 传播方式.人的头部骨骼,跟一切坚韧的物体一样,容易传导声 音.
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声波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做声波,
以敲击音叉为例:敲击音叉,音叉振动发出声音,音叉 的振动使它附近的空气时而变密、时而变疏,就在空气 中形成了疏密相间的状态,并且不断地向远方扩展.这 个过程和水波的传播相似.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 水面上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因此声是以波的形式 传播的,这就是声波. (2)理解声音的传播条件注意的三个问题 ①有时候好像没有介质也能听到声音,比如雷声,似乎 没有什么东西把它传播,但如果云和我们耳朵之间是真 空,就听不到雷声了.
A.狗
B.猫
C.蝙蝠
D.海豚
【练习1】. “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 与“低”A指的是( )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 D.都有可能 【练习2】有下列两则信息,如图1和图2所示.
根据上述两则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 B.狗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 C.猫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蝴蝶,不能发现飞行的蜜蜂 D.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例4】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 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铁制的管道,这种做法是利用铁 管能( )
A.传声 B.传热 C.导电 D.通风 【练习4】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
逐渐抽空其中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 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表明( C )
A.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声波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D.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体和纤毛,振动引起内耳里液体和纤毛的摆动,并冲击耳蜗上的许 多细小神经(这些
细小神经汇总在一起称为听神经),通过这些小神经,直达大 脑.尽管传到大脑的振动
“跋山涉水”,远道而至,但其振动形式跟声源处产生的声音一样, 因此,大脑翻译出来
的声音也就跟声源处产生的声音一样,只不过在振动过程中能量损 耗了一部分,所以
说明:一些实验现象不够明显的,我们可进行一些巧妙 设计使现象更加明显,例如: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 音叉会溅起水花,让我们明显的观察到物体的振动;在 桌子上撒一些塑料泡沫帮助显示桌子的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