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草履虫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草履虫实验报告

草履虫实验报告

草履虫实验报告草履虫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记录草履虫的活动、生物形态及物理特性,了解草履虫的生物特点和生态习性。

实验材料:1. 草履虫标本2. 显微镜3. 载玻片4. 盖玻片5. 显微镜准备液6. 草履虫培养的水样实验步骤:1. 在载玻片上倒入一些草履虫培养的水样。

2. 用吸管吸取一点草履虫标本并滴在载玻片上。

3. 轻轻覆盖盖玻片。

4.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中央。

5. 调整显微镜镜头到适合观察的倍数。

6. 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草履虫的活动、形态和物理特性。

7. 拍摄草履虫的照片或视频。

实验结果:我们通过观察发现,草履虫是一种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呈滑动移动。

其身体被分成头部、体部和尾部三个部分。

头部为圆锥形,有一个清晰的口器,用于摄食。

体部延伸为圆柱形,且有不断蠕动的运动,体部内部有细胞器官。

尾部向后伸出,用于平衡和固定身体。

草履虫在水中以吞食细菌和微小的有机物为食。

观察中发现,草履虫通过顶部的口器将食物吞入体内,然后通过体部的蠕动将食物推入胃部消化。

当草履虫遇到危险或不适宜环境时,会通过收缩体部迅速向背后游动。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和活动方式。

它们以吞食细菌和有机物为食,具有较强的移动能力和适应性。

草履虫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调节微生物数量和分解有机物,维持水域生态平衡。

实验中我们使用的显微镜技术可以有效观察微小生物的活动和形态特征,并通过拍摄照片和视频进行记录。

这种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微生物和细胞的研究中,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草履虫的生活习性、生态功能和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微生物的生物学特点。

草履虫趋利避害实验报告

草履虫趋利避害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观察草履虫对不同刺激的反应,验证草履虫具有趋利避害的特性,并探讨其生存机制。

二、实验原理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虽然只有一个细胞,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在自然界中,草履虫为了生存和繁衍,必须能够对环境中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趋利避害是生物的一种基本特性,它使得生物能够适应环境,躲避敌害,寻找食物。

三、实验材料1. 草履虫培养液2. 载玻片3. 物镜和显微镜4. 盐水5. 肉汁6. 清水四、实验步骤1. 将草履虫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

2. 在载玻片的一侧滴入少量盐水,观察草履虫的反应。

3. 在载玻片的另一侧滴入少量肉汁,观察草履虫的反应。

4. 将载玻片上的盐水滴和肉汁滴连起来,观察草履虫的反应。

五、实验结果1. 在盐水滴附近,草履虫会迅速游向清水滴,表现出逃避有害刺激的反应。

2. 在肉汁滴附近,草履虫会迅速游向肉汁滴,表现出趋向有利刺激的反应。

3. 当盐水滴和肉汁滴连起来后,草履虫会先游向清水滴,然后游向肉汁滴,表现出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的反应。

六、实验分析1. 草履虫在盐水滴附近迅速游向清水滴,说明盐水对草履虫来说是一种有害刺激,草履虫逃避这种刺激。

2. 草履虫在肉汁滴附近迅速游向肉汁滴,说明肉汁对草履虫来说是一种有利刺激,草履虫趋向这种刺激。

3. 当盐水滴和肉汁滴连起来后,草履虫先游向清水滴,说明草履虫能够区分不同刺激,并优先逃避有害刺激。

4. 然后草履虫游向肉汁滴,说明草履虫在逃避有害刺激后,会趋向有利刺激。

七、实验结论1. 草履虫具有趋利避害的特性,能够对环境中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2. 草履虫的趋利避害反应是通过其细胞质中的液晶特性实现的,不需要神经系统。

3. 草履虫的趋利避害反应有助于其生存和繁衍,使其能够适应环境,躲避敌害,寻找食物。

八、实验讨论1. 草履虫的趋利避害反应是一种本能行为,与多细胞生物的趋利避害行为具有相似性。

动物学草履虫实验报告doc

动物学草履虫实验报告doc

动物学草履虫实验报告doc动物学草履虫实验报告篇一:草履虫的系列实验草履虫的系列实验纪星宇(XX4)一、目的与内容1.学习原生动物的采集、单克隆培养和鉴种2.探究原生动物的应激性,理解原生动物应激性的原始性3.观察原生动物的无性生殖过程和规律4.观察草履虫食物泡的变化,研究食物泡中的PH变化5.比较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组织细胞对刺激反应的异同6.学习常用试剂的配制和使用*7.了解原生动物有性生殖的方式和决定因素,研究接合生殖前后大核系的变化内容:草履虫的采集与鉴种草履虫横二分裂的观察草履虫食物泡的观察草履虫趋性的实质后生动物激素对原生动物的影响常用生物学试剂对原生动物的作用草履虫相对接合型的鉴定光线对接合生殖的影响草履虫接合生殖前后接合型的变化二、材料与用品新鲜稻草、烧杯、滤纸、酒精灯、玻璃棒、过滤漏斗、玻璃导管、广口瓶、标签纸、台灯、表面皿、微吸管、试管、PH试纸、镜台尺、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离心机、棉球、恒温箱、托盘天平、量筒、温度计、中性红纯乙醇溶液、2%秋水仙素溶液、1%乙醚溶液、0.02%詹纳斯绿B染液、20%丙酮溶液、碳酸氢钠、蒸馏水、0.01%肾上腺素、0.01%胰岛素、碘液三、操作与观察(一)草履虫的采集与鉴种1.配制稻草培养液取新鲜稻草(注意清洗以除去肥料和农药)10g和碳酸氢钠1g,加入1L 清水于烧杯中煮沸10~15min,直至液体成为清亮的黄褐色。

趁热过滤后煮沸10min,在烧杯上蒙上双层洁净纱布,保温在20~30℃,培养3d 直至液面出现灰白色薄膜。

通入充足空气备用。

2.采集自然水体中的草履虫在水流缓慢,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取带有微小白色浮渣的自然水。

取池塘、下水道、水田、湖沼各一处,分别采水250ml(注意水样不要混入泥沙渣滓,运输时不要封口)。

依次编号为A、B、C、D。

水面上20cm处施加垂直光照24h。

3.草履虫的单克隆培养在表面皿中放适量蒸馏水,在体视显微镜下吸取单个草履虫(可利用其趋电性分离以。

暗视野显微镜观察草履虫实验报告

暗视野显微镜观察草履虫实验报告

文章标题:探寻微观世界:暗视野显微镜观察草履虫实验报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难想象到微观世界的奇妙与复杂。

然而,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有幸能够利用暗视野显微镜来窥探微生物的世界。

本文将基于暗视野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报告,探索微生物世界的奥秘,以及暗视野显微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在进行暗视野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我们准备了一台暗视野显微镜、草履虫标本、蒸馏水、载玻片等实验工具。

我们将草履虫标本放在载玻片上,加入少量蒸馏水后覆盖另一片玻片。

将载玻片放在暗视野显微镜的工作台上进行观察。

二、观察过程和结果通过暗视野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草履虫在显微镜下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细节。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草履虫的体形、纤毛、细胞器等结构,这些结构在肉眼下是无法观察到的。

通过调节暗视野显微镜的焦距和光源,我们还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草履虫在水中的游动状态,以及其与其他微生物的互动。

三、实验总结与个人观点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暗视野显微镜的观察原理和操作技巧,也对草履虫这一微生物的生态和行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我们深刻体会到,暗视野显微镜在微观世界的探索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支持。

我们也认识到微生物世界的多样性和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在我看来,微生物作为地球生命的基本单位,其丰富的形态和功能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和人类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暗视野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微生物世界,从而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预防疾病等。

我认为微生物学及暗视野显微镜研究在当今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起来,暗视野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为我们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让我们领略到微生物世界的丰富多样性和微观生命的奇妙之处。

希望未来我们能够继续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深入地探索微观世界,为人类的生存、健康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1. 陈恩泽、刘正春、顾剑飞编著. 暗视野显微镜观察技术手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2. 鲁斌等编著. 微生物学实验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暗视野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报告,让人对微观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动物学草履虫实验报告

动物学草履虫实验报告

动物学草履虫实验报告篇一:草履虫的系列实验草履虫的系列实验纪星宇(XX4)一、目的与内容1.学习原生动物的采集、单克隆培养和鉴种2.探究原生动物的应激性,理解原生动物应激性的原始性3.观察原生动物的无性生殖过程和规律4.观察草履虫食物泡的变化,研究食物泡中的PH变化5.比较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组织细胞对刺激反应的异同6.学习常用试剂的配制和使用*7.了解原生动物有性生殖的方式和决定因素,研究接合生殖前后大核系的变化内容:草履虫的采集与鉴种草履虫横二分裂的观察草履虫食物泡的观察草履虫趋性的实质后生动物激素对原生动物的影响常用生物学试剂对原生动物的作用草履虫相对接合型的鉴定光线对接合生殖的影响草履虫接合生殖前后接合型的变化二、材料与用品新鲜稻草、烧杯、滤纸、酒精灯、玻璃棒、过滤漏斗、玻璃导管、广口瓶、标签纸、台灯、表面皿、微吸管、试管、PH试纸、镜台尺、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离心机、棉球、恒温箱、托盘天平、量筒、温度计、中性红纯乙醇溶液、2%秋水仙素溶液、1%乙醚溶液、0.02%詹纳斯绿B染液、20%丙酮溶液、碳酸氢钠、蒸馏水、0.01%肾上腺素、0.01%胰岛素、碘液三、操作与观察(一)草履虫的采集与鉴种1.配制稻草培养液取新鲜稻草(注意清洗以除去肥料和农药)10g和碳酸氢钠1g,加入1L 清水于烧杯中煮沸10~15min,直至液体成为清亮的黄褐色。

趁热过滤后煮沸10min,在烧杯上蒙上双层洁净纱布,保温在20~30℃,培养3d 直至液面出现灰白色薄膜。

通入充足空气备用。

2.采集自然水体中的草履虫在水流缓慢,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取带有微小白色浮渣的自然水。

取池塘、下水道、水田、湖沼各一处,分别采水250ml(注意水样不要混入泥沙渣滓,运输时不要封口)。

依次编号为A、B、C、D。

水面上20cm处施加垂直光照24h。

3.草履虫的单克隆培养在表面皿中放适量蒸馏水,在体视显微镜下吸取单个草履虫(可利用其趋电性分离以便操作),分别加入不同的表面皿中。

草履虫生物实验报告

草履虫生物实验报告

草履虫生物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草履虫的观察和研究,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性,包括应激性、趋利避害等,并探索草履虫在环境适应和生存策略方面的机制。

二、实验材料1、草履虫培养液2、显微镜3、镊子4、计时器5、实验玻璃板6、糖、盐、牛肉膏等营养成分7、温度计8、无菌水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玻璃板:将实验玻璃板擦拭干净,放置在实验台上。

2、取草履虫培养液:使用无菌技术,用镊子夹取一小块草履虫培养液,放置在实验玻璃板上。

3、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可以看到草履虫呈圆饼状,周身透明,具有一个明显的细胞核和一个伸缩泡。

4、进行应激性实验:在草履虫培养液的一侧加入一定量的糖溶液,另一侧加入一定量的盐溶液。

观察草履虫对不同刺激的反应,记录其移动方向和速度。

5、进行趋利避害实验:在草履虫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牛肉膏,观察草履虫的移动方向和速度。

随后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无菌水,观察草履虫的反应。

6、测量温度对草履虫生长的影响:在实验玻璃板的一侧加入一定量的热水,另一侧加入一定量的冰水,测量不同温度下草履虫的活性。

7、数据记录和分析: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草履虫的移动方向、速度、反应时间等。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草履虫的应激性、趋利避害等行为特征及其环境适应策略。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应激性实验结果:在加入糖溶液和盐溶液后,草履虫分别向两侧移动,表现出明显的应激性。

其中,向糖溶液移动的草履虫数量较多,说明草履虫对糖溶液表现出趋利性。

而向盐溶液移动的草履虫数量较少,说明草履虫对盐溶液表现出避害性。

这表明草履虫具有感受外界刺激并作出反应的能力。

2、趋利避害实验结果:在加入牛肉膏后,大部分草履虫开始向培养液中移动,避免接触牛肉膏。

当加入无菌水后,草履虫逐渐恢复活动,开始在培养液中自由移动。

这说明草履虫能够感知并避开有害物质,寻找适合的生长环境。

这种趋利避害的行为是单细胞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策略之一。

观察草履虫实验报告

观察草履虫实验报告

观察草履虫实验报告草履虫是一种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它的身体形态简单,但在显微镜下却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活动和变化。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草履虫的观察主要集中在其运动方式、摄食行为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方面。

通过对草履虫的观察,我们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这种微生物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首先,我们观察到草履虫的运动方式非常灵活多变。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草履虫以蠕动的方式在水中快速移动,有时还会做出螺旋状的运动。

这种灵活的运动方式使草履虫能够迅速适应水中的环境变化,从而更好地获取营养和避免捕食者的袭击。

其次,我们观察了草履虫的摄食行为。

草履虫主要以吞噬细菌和藻类为食,它们通过伸出的纤毛将微生物捕捉到口中,然后进行消化吸收。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草履虫在寻找食物时会频繁地改变运动方向,有时还会在水中来回盘旋,直到找到合适的食物为止。

这种摄食行为不仅展现了草履虫的捕食能力,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关于其生活习性的信息。

最后,我们还对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进行了观察。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在草履虫周围加入化学物质和改变水温等方式来刺激草履虫,观察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我们发现,草履虫对于一些化学物质会产生避开的反应,而对于温度的变化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这表明草履虫具有一定的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草履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草履虫作为微生物中的一员,其活动和行为不仅令人惊叹,也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希望通过对草履虫的观察,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微小生物,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草履虫受刺激实验报告

草履虫受刺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草履虫对不同刺激的反应,了解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应激性,探究其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

二、实验原理应激性是生物体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

草履虫作为一种单细胞生物,虽然没有复杂的神经系统,但其能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来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适应性反应。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吸管、牙签、滴管、恒温培养箱、5%食盐水溶液、5%葡萄糖溶液、草履虫培养液等。

2. 实验试剂:草履虫培养液、5%食盐水溶液、5%葡萄糖溶液。

四、实验方法1. 草履虫培养液的制备:取一干净广口瓶,加入适量池塘水,放置于温暖、避光处培养3-5天,待草履虫繁殖后,即可作为实验用培养液。

2. 实验分组:(1)对照组: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

(2)食盐刺激组: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在培养液周围滴一滴5%食盐水溶液,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

(3)葡萄糖刺激组: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在培养液周围滴一滴5%葡萄糖溶液,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

(4)温度刺激组:将草履虫培养液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设置不同温度(如20℃、30℃、40℃等),观察草履虫的运动速度和形态变化。

3. 实验步骤:(1)将草履虫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中央,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

(2)分别在食盐刺激组和葡萄糖刺激组载玻片周围滴入相应试剂,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

(3)将草履虫培养液放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培养箱中,观察草履虫的运动速度和形态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对照组:草履虫在培养液中自由游动,形态完整,无异常。

2. 食盐刺激组:草履虫在食盐溶液周围迅速避开,向培养液中央游动。

3. 葡萄糖刺激组:草履虫在葡萄糖溶液周围缓慢游动,并逐渐向葡萄糖溶液中游动。

4. 温度刺激组:在20℃时,草履虫游动速度较快,形态正常;在30℃时,草履虫游动速度变慢,形态略有变化;在40℃时,草履虫游动速度极慢,形态明显异常。

观察草履虫实验报告

观察草履虫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观察草履虫实验报告篇一:草履虫实验报告一·实验课题名称草履虫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测定二·文献综述(列出参考文献)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雌雄同体。

喜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池塘、水沟、洼地等,尤喜生活于细菌丰富的水中【1】。

国内一些学者对草履虫的研究颇多,其中,对草履虫培养和观察方面已有一定研究,候勇,张会芳等对几种常用草履虫培养和观察方法进行了整理并作了一定改进【2】。

郭祖宝介绍了几种配制草履虫培养液的材料【3】,还有学者对草履虫的逻辑斯谛增长方程参数进行了测定【4】。

因为环境是有限的,生物本身也是有限的,所以大多数种群的“j”字型生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生在早期阶段,密度很低,资源丰富的情况下。

而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积累等,环境压力势必会影响到种群的增长率r,使r值降低。

与密度有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比与密度无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增加了两点假设:(1)有一个环境容纳量,通常以k表示,当nt=k时,种群为零增长,即dn/dt=0.(2)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按比例的。

每一个体利用空间为1/k,n个体利用n/k空间,剩余空间为1-n/k。

按此两点假设,种群增长曲线是“s”型。

“s”型曲线有两个特点:?曲线渐近于k值,即平衡密度。

?曲线上升是平滑的。

产生“s”型曲线的最简单数学模型是生态学发展史中著名的逻辑斯蒂方程。

逻辑斯蒂曲线常划分为5个时期:(1)开始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2)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的一半,密度增长最快;(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5)【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本次开放性实验,我们也对草履虫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进行了测定。

参考文献:【1】朱艳芳,朱力力草履虫的培养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1672—7177(20XX)04—0044—05【2】候勇,张会芳,刘军英,郑发科几种常用草履虫培养和观察方法及改进【j】四川动物20XX,1000—7083(20XX)03—0450—02【3】郭祖宝介绍几种配制草履虫培养液的材料【j】生物学教学20XX,第9期,35卷【4】张燕胡丹王健实验草履虫时滞型逻辑斯谛增长方程参数的测定【j】20XX,12【5】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李庆芬基础生态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12三·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增长方式,理解环境对种群增长的限制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观察草履虫实验报告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观察草履虫实验报告
生物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时间
班级
成员
实验名称
观察草履虫
实验目的
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
实验器材
显微镜,纱布,草履虫玻片标本
1.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 片上,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 实 2.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 动。如果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可以先在载 验 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再盖上盖 玻片。然后寻找一只运动相对缓慢的草履虫进行观 步 察。
我的发现: 骤
结论
实验教师:

草履虫培养的实验报告

草履虫培养的实验报告

草履虫培养的实验报告引言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属于原生动物门。

它们通常生活在淡水环境中,通过摄取细菌和其他微生物为食。

草履虫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于研究原生动物的生理特性、生态行为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为了研究草履虫的生长速度和繁殖方式,我们进行了一项草履虫培养实验。

本实验旨在观察草履虫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探究影响其生长的因素。

材料与方法材料- 清洁的玻璃容器- 淡水- 透明塑料薄膜- 草履虫标本- 显微镜- 显微镜玻片和盖片方法1. 在清洁的玻璃容器中注入适量的淡水。

2. 将一块透明塑料薄膜放在玻璃容器内,作为草履虫的觅食基质。

3. 将草履虫标本加入玻璃容器中。

4. 定期观察草履虫的生长情况,包括数量变化和行为特征。

5. 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特征,并拍摄照片记录。

6. 使用显微镜玻璃片和盖片制作草履虫标本,以备后续研究和观察。

结果与讨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观察到草履虫的生长情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我们得到的主要结果和讨论:草履虫的数量变化在实验的早期阶段,我们观察到草履虫数量逐渐增加。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并最终趋于稳定。

这可能是由于草履虫在有限的食物资源下的自我调节机制导致的。

草履虫通过分裂繁殖的方式增加数量,当环境中的食物供应变得有限时,它们的繁殖速率减缓以适应环境。

食物资源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组控制实验,给予草履虫足够的食物资源,并与没有食物补给的实验组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在有充足食物的情况下,草履虫生长更为迅速,数量增加较多。

而在缺乏食物的条件下,草履虫的数量增长缓慢甚至停止。

这证明食物资源对草履虫的生长和繁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草履虫的行为特征通过观察草履虫的行为特征,我们发现它们在食物充足时更为活跃和移动频繁。

草履虫倾向于通过伸缩变形的方式改变身体形状,在水中蠕动前进。

然而,当食物供应不足时,草履虫会减缓运动,甚至暂停移动以节省能量。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草履虫的生长和繁殖受到食物资源的影响。

草履虫刺激实验报告

草履虫刺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观察草履虫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了解草履虫的应激性及其对环境适应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它没有神经系统,但能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做出反应。

草履虫的应激性表现为趋利避害,即当草履虫遇到有利于其生存的条件时,会向该方向移动;反之,当遇到不利于其生存的条件时,会远离该条件。

本实验通过观察草履虫对温度、酸碱度、盐度等刺激的反应,了解草履虫的应激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草履虫培养液、载玻片、吸管、牙签、显微镜、温度计、pH试纸、食盐、葡萄糖、醋酸等。

2. 实验仪器:实验台、实验柜、实验记录本、实验数据记录表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草履虫培养液:取适量草履虫培养液放入载玻片中央,用吸管搅拌均匀。

2. 观察草履虫对温度刺激的反应:a. 在载玻片上滴加少量草履虫培养液,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游动方向;b. 将载玻片放入不同温度的水浴中,观察草履虫对温度变化的反应。

3. 观察草履虫对酸碱度刺激的反应:a. 在载玻片上滴加少量草履虫培养液,用pH试纸测试培养液的pH值;b. 逐步调整培养液的pH值,观察草履虫对酸碱度变化的反应。

4. 观察草履虫对盐度刺激的反应:a. 在载玻片上滴加少量草履虫培养液,用牙签划线形成边桥;b. 在边桥的一侧滴加少量食盐溶液,观察草履虫对盐度变化的反应。

5. 观察草履虫对葡萄糖刺激的反应:a. 在载玻片上滴加少量草履虫培养液,用牙签划线形成边桥;b. 在边桥的一侧滴加少量葡萄糖溶液,观察草履虫对葡萄糖变化的反应。

6. 观察草履虫对醋酸刺激的反应:a. 在载玻片上滴加少量草履虫培养液,用牙签划线形成边桥;b. 在边桥的一侧滴加少量醋酸溶液,观察草履虫对醋酸变化的反应。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温度刺激:草履虫对温度变化的反应较为敏感。

当温度升高时,草履虫游动速度加快;当温度降低时,草履虫游动速度减慢。

这表明草履虫能够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活动速度,以适应环境。

观察草履虫繁殖实验报告(3篇)

观察草履虫繁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草履虫的繁殖过程,了解其繁殖方式。

2. 分析草履虫繁殖的影响因素,如温度、营养等。

3. 探讨草履虫繁殖与生存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1. 草履虫培养液2. 显微镜3. 载玻片4. 盖玻片5. 滴管6. 温度计7. 恒温培养箱8. 不同浓度的营养液三、实验方法1. 准备阶段- 将草履虫培养液倒入培养皿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保持温度恒定。

- 配制不同浓度的营养液,用于观察营养对草履虫繁殖的影响。

2. 观察阶段- 取一小滴草履虫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 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繁殖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 观察不同温度、不同浓度营养液对草履虫繁殖的影响。

3. 数据处理- 统计不同条件下草履虫的繁殖数量。

-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四、实验步骤1. 观察草履虫繁殖过程- 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繁殖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 观察草履虫的繁殖方式,如分裂繁殖、出芽繁殖等。

- 观察不同条件下草履虫繁殖速度的变化。

2. 观察温度对草履虫繁殖的影响- 将草履虫培养液分为若干份,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环境中。

- 观察不同温度条件下草履虫的繁殖速度和繁殖数量。

3. 观察营养对草履虫繁殖的影响- 将草履虫培养液分为若干份,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营养液。

- 观察不同浓度营养液对草履虫繁殖速度和繁殖数量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草履虫繁殖过程- 观察到草履虫主要通过分裂繁殖进行繁殖。

- 在适宜的条件下,草履虫繁殖速度较快,繁殖数量较多。

2. 温度对草履虫繁殖的影响-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草履虫繁殖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 当温度过高或过低时,草履虫繁殖速度明显减慢。

3. 营养对草履虫繁殖的影响- 在适宜的营养浓度下,草履虫繁殖速度较快,繁殖数量较多。

- 当营养浓度过高或过低时,草履虫繁殖速度明显减慢。

六、结论1. 草履虫主要通过分裂繁殖进行繁殖。

2. 温度和营养是影响草履虫繁殖的重要因素。

草履虫刺丝观察实验报告(3篇)

草履虫刺丝观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草履虫在显微镜下放出刺丝的现象。

2. 分析刺丝的结构和功能。

3. 探讨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机制。

二、实验原理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具有纤毛和刺丝两种主要结构。

纤毛用于草履虫的运动,而刺丝则是一种防御机制,可以用来捕捉食物或抵御捕食者。

当草履虫遇到外界刺激时,会迅速放出刺丝进行防御。

三、实验材料1. 草履虫培养液2. 显微镜3. 载玻片4. 盖玻片5. 滴管6. 棉花纤维7. 高倍镜8. 照相机(可选)四、实验步骤1. 准备草履虫样本: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取一滴样本,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2. 观察草履虫运动:在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的运动,了解其基本形态和运动方式。

3. 模拟外界刺激:在草履虫周围放置少量棉花纤维,模拟外界刺激。

4. 观察刺丝放出:在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注意观察刺丝的放出过程。

5. 切换到高倍镜:将显微镜切换到高倍镜,观察刺丝的结构和细节。

6. 拍照记录:使用照相机记录刺丝放出的过程和形态。

五、实验结果1. 草履虫在显微镜下呈现出圆筒形,身体长约50-100微米,前端有口沟,后端有伸缩泡。

2. 当草履虫遇到棉花纤维时,会迅速放出刺丝,刺丝呈线状,长度约为草履虫体长的2-3倍。

3. 刺丝表面光滑,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内部结构呈空心状。

4. 刺丝放出后,草履虫会收缩,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六、实验讨论1. 刺丝的结构和功能:刺丝是一种具有防御功能的结构,可以捕捉食物或抵御捕食者。

刺丝的表面光滑,具有一定的透明度,有利于其在水中的隐蔽。

刺丝内部空心,可能用于储存能量或传递信号。

2. 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机制:草履虫具有灵敏的感知系统,可以迅速感知外界刺激。

当遇到威胁时,草履虫会迅速放出刺丝进行防御,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3. 实验结果的意义:通过观察草履虫放出刺丝的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运动方式和防御机制。

这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生物学特性。

大小草履虫实验报告(3篇)

大小草履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草履虫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2. 观察大小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差异,分析其生物学特点;3. 掌握草履虫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生物学实验水平。

二、实验原理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隶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

其身体呈圆筒形,表面覆盖着纤毛,通过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运动。

草履虫具有复杂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质、细胞核、伸缩泡、口沟等。

大小草履虫在形态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如大小、伸缩泡数量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大小草履虫培养液、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吸管、滴管、棉花纤维等;2. 实验仪器:显微镜、培养箱、酒精灯、加热器、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大小草履虫培养液倒入培养皿中,用滴管吸取少量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2. 观察草履虫形态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大小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包括细胞质、细胞核、伸缩泡、口沟等;3. 比较大小草履虫形态结构差异:观察大小草履虫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如大小、伸缩泡数量等;4. 记录实验结果:将观察到的实验结果详细记录在实验报告上;5.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大小草履虫的生物学特点,如生长环境、繁殖方式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大小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如下:(1)细胞质:大小草履虫的细胞质呈淡黄色,透明;(2)细胞核:大小草履虫的细胞核呈圆形,位于细胞中央;(3)伸缩泡:大小草履虫具有2个伸缩泡,位于细胞前端;(4)口沟:大小草履虫具有口沟,用于摄取食物。

2. 比较大小草履虫形态结构差异:(1)大小:大草履虫体长约为180-280微米,小草履虫体长约为80-170微米;(2)伸缩泡数量:大草履虫具有2个伸缩泡,小草履虫具有2个伸缩泡。

3. 分析实验结果:(1)大小草履虫在形态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是由于生长环境、遗传等因素的影响;(2)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的伸缩泡数量相同,说明伸缩泡数量与草履虫的大小关系不大;(3)大小草履虫的口沟结构相似,说明它们具有相似的食物摄取方式。

草履虫活体实验报告总结(3篇)

草履虫活体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运动方式、摄食行为以及生殖方式等生物学特征,进一步了解原生动物的基本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原理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属于原生动物门。

在适宜的条件下,草履虫能够通过观察其形态结构、运动方式、摄食行为和生殖方式等生物学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本实验采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活体,通过观察其形态结构、运动方式、摄食行为和生殖方式等,了解草履虫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草履虫、生理盐水、吸管、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滴管、酒精灯、酒精、镊子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培养皿、酒精灯、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支架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草履虫:从草履虫培养皿中取出适量草履虫,用生理盐水洗涤后,放入培养皿中备用。

2. 制作临时装片:取一载玻片,滴一滴生理盐水,用镊子夹取少量草履虫,放入生理盐水中,用另一载玻片轻轻按压,制成临时装片。

3. 观察草履虫形态结构:将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鞭毛、口沟、胞肛等。

4. 观察草履虫运动方式:观察草履虫在生理盐水中的运动方式,包括前进运动、旋转运动、摆动等。

5. 观察草履虫摄食行为:观察草履虫在摄食过程中的运动方式,包括摄食、吞噬食物颗粒、消化等。

6. 观察草履虫生殖方式:观察草履虫的生殖过程,包括分裂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等。

7. 实验记录:记录实验观察到的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运动方式、摄食行为和生殖方式等生物学特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草履虫形态结构:草履虫呈椭圆形,细胞膜透明,细胞质内有大量食物颗粒,细胞核位于细胞质中部,鞭毛长而细,口沟位于细胞前端,胞肛位于细胞后端。

2. 草履虫运动方式:草履虫在生理盐水中主要进行前进运动,通过摆动鞭毛来改变运动方向。

在摄食过程中,草履虫会进行旋转运动,以便更好地捕捉食物。

[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报告]草履虫实验报告

[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报告]草履虫实验报告

[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报告]草履虫实验报告
《草履虫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对草履虫进行行为观察,获取其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反应。

实验地点:山东XX游乐场
实验时间:2018年9月
实验材料: 观察草履虫,记录其行为
实验步骤:
1、从当地湖泊里摘取草履虫,放置在距离Xm的地面上。

2、调整环境温度、日照等,观察草履虫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3、在不同的情形下,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行动,并记录其运动轨迹。

4、查询当地环境变化,结合草履虫行为观察,探究草履虫对突发性环境变化的反应。

实验结果:
1、当温度偏高或偏低时,草履虫的运动减缓甚至停止;
2、当日照强度高居出处、极端低时,草履虫就会往暗处避难;
3、突发性的气象变化会使草履虫停止运动,但是在变化稳定后,草履虫开始慢慢探
索环境;
4、当有风的时候,草履虫会向相对安全的地方去寻找避难处。

实验结论:草履虫对不同环境条件及改变情况有一定反应,其行为及反应可以用作气
象实验中紧急状况下的环境反应评估依据。

观察草履虫实验报告

观察草履虫实验报告
(4)赤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p69图2-21
备注
实验报告单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年级班
实验
名称
观察草履虫
实验时间
实验
目的
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
实验
器材
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
少许棉花纤维
实验人




1.从草履虫培养液的_______吸一滴培养液,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上盖玻片,在________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如果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可以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少量的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盖上盖玻片。然后寻找一只运动相对缓慢的草履虫进行观察。




1草履虫是由______(单细胞或多细胞)构成的生物。草履虫的生活由它的形状结构所决定。
2草履虫生活在水中,通过_______吃水中的细菌和浮游植物,据统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可以形成60个_______,每个食物泡中有30个细菌,因此,草履虫有____________的作用。
3.草履虫食物残渣通_______排除体外;
4.草履虫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______和_______排出体外;
5.草履虫通过_________进行气体交换;
6.草履虫通过________可以运动
7.草履虫.通过___________进行呼吸。
二、画草履虫结构图,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p69图
(2)生殖方式:p88-1
(3)草履虫每天可以吞噬43000个细菌,吞噬的细菌在体内形成食物泡将其消化,因此草履虫有什么作用?p68-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 验 报 告 单
班级
组次
实验
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
名称
观察草履虫(分组实验)
实验
目的
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及运动。
实验
器材
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少许棉花纤维。
实验
过程
实 验 步 骤
实 验 现 象
1、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
2、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如果草履虫运动过快,不变观察,可以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再盖上盖玻片。肉厚寻找一直运动相对缓慢的草履虫进行观察。
草履虫可以运动
实验
结论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
实验
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