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浅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因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被提上了日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入手,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建议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之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但是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现实威胁。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因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保证,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保证。

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1.1环境保护的概念环境保护,顾名思义,即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

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随着近年来工业的飞速发展,环保问题又一次引起来人们的认识,环保机构、相关律法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1.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它具有这样的意义: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广泛讨论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长期深刻反思的结晶。

它要求人们在满足较好的生活愿望的同时,处理好代际之间的关系,不要为自己的发展需要而损害下代人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对资源的利用应在合理的范围内有规律地利用。

1.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一味地追求利益,大肆破坏环境,滥垦滥砍,毁林开荒,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势必断绝发展的后路。

浅谈我国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困境及其路径选择

浅谈我国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困境及其路径选择

浅谈我国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困境及其路径选择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正在经历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经济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被寄予厚望。

随着科技进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数字化经济的兴起,新经济产业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与此我国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和挑战。

一方面,我国新经济发展存在着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不充分等问题。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环境压力日益加大,这些都给我国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挑战。

如何突破困境,推动我国新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2 问题提出我国新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如何解决这些困境提高新经济的发展质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升级和产业转型,新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新经济也面临着一些瓶颈和挑战,比如创新能力不足、结构不合理、政策支持不到位等问题。

如何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推动我国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难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我国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困境及路径选择,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2. 正文2.1 浅析我国新经济发展现状我国新经济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和以绿色低碳为主题的绿色经济,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质量效益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我国新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国新经济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发展不均衡问题。

一线城市和沿海地区的新经济发展比较成熟,而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表现为资源配置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够多元化等问题。

我国新经济发展中还存在技术创新不足、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虽然我国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仍然依赖进口,企业在自主创新上还存在一定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新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产业问题,比如一些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过快,一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够顺利,导致产业结构调整不够完善。

浅谈新时代主导我国社会发展的六大根本性问题

浅谈新时代主导我国社会发展的六大根本性问题

浅谈新时代主导我国社会发展的六大根本性问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发展。

在新时代下,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也随之而来。

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利益。

我们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讨,以便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我国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本文将就新时代主导我国社会发展的六大根本性问题进行探讨。

一、经济发展质量问题在新时代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发展质量问题。

经济增长的速度虽然仍然是世界前列,但是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资源浪费以及社会不平等等问题也在逐渐凸显。

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的质的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和可持续性,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二、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所在。

在新时代下,我国虽然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创新能力还存在不足。

这不仅制约了我国的科技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也影响到了我国整体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如何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根本性问题。

三、环境保护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愈发突显。

大气污染、水质污染等环境问题成为困扰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环境问题,不仅会影响到人民生活质量,也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的影响。

环境保护问题是一个我国社会面临的根本性问题。

四、社会公平问题社会公平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新时代下,我国的社会公平问题也随之而来。

城乡差距、教育不公、医疗资源不均等问题成为困扰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根本性问题。

五、养老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成为了困扰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如何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尊严,如何解决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方向论文

中国经济发展方向论文

中国经济发展方向论文在世界各地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经济发展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发展全球化对中国的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对全球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他们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向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国经济发展方向论文篇1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摘要]经济全球化这一趋势对世界各国都是有利有弊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毋庸置疑的。

处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必须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它,在充分的利用其有利的一面的同时将其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本文主要就经济全球化的弊端简要地予以评价,并探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经济发展。

1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早在150年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其震撼世界、震撼历史的《共产党宣言》中就已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都变成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生产如此,精神生产也是如此。

”历史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论断。

因为当年的“世界性”,现在已“全球化”了。

事实上自20世纪晚期随着冷战告终,“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最时髦的议题。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据说最早是由特·莱维于1985年提出,但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有人从生产力运动的发展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

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

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浅谈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浅谈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浅谈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由于人们对于经济效益的热衷和对金钱的崇拜,世界范围内自然生态平衡逐渐被打破,以破坏环境来换取表面上的经济增长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一现象在中国尤为严重,我国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研究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建筑占地最为严重,包括住房、工厂等的修建。在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荒村或者是“村中荒”现象。荒村现象大多是由于整村迁移导致的。“村中荒”则是由于宅基地外要导致的,村子面积不断扩大,但村中间的老宅或倒塌、或用来放置废弃物品。这些都体现了农村建设规划的不科学、不合理。其次是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占地。例如青藏铁路的修建,不可避免的占用了部分耕地资源。
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不止于此,而以上所提到的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如何防治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践证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此外,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缺点,因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我们还要积极主动的学习科学发展观,明确其基本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重在贯彻与落实,我们要在其指导下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整体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水土流失日益加重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量约为50亿吨,属于世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

浅谈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农业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依托先进的生产技术,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在满足当下社会需求的前提下,保证后世子孙能够再开发利用的发展模式,以此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此外积极开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保护我国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农业经济平稳增长等方面同样起着积极作用。

就目前来看,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此为基础展开合理的分析,并提出有效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引言: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其中有关农业资源以及相关管理问题至关重要,在当代,我们的一个思想误区就是要加大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力度就要大规模的开发农业资源,以至于导致许多农业发展的矛盾出现,在进行农业经济开发时,解决当下的矛盾尖锐的农业资源问题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1、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近年来,我国农业与工业发展始终是相辅相成的,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工业的产值,但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具体体现在:有害化学物质对食物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也加重了对水源和土壤的污染;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也加大了化工废弃物的排放量,对土地环境受到破坏;地下水不合理开发,引发一系列土地问题,如土地盐碱化、土壤酸化等等影响了土壤再生。

此外,还有一些人为因素导致的资源破坏、过度开发等行为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近年来,我国在工业、教育、服务领域的投入逐渐增加,在农业支持力度上稍显不足,虽然这些领域同样可以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但远不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这也加剧了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如农村运输条件较差;灌溉方式较为落后,无法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业生产成本。

3、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在现如今的农业生产结构中多偏向于种植业,忽略了林业、渔业等,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浅谈我国面临的能源危机问题及其应对之策

浅谈我国面临的能源危机问题及其应对之策

谈我国面临的能源危机问题及其应对之策一、我国在能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既是能源蕴藏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能源生产和消费位居前列的国家。

我国虽然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但是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和消费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具体而言,主要有四大方面的问题:一是消费需求不断增长,资源约束日益加剧。

我国能源资源虽然较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却过于偏低,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

随着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能源消费将保持持续增长,资源约束矛盾将更加突出,不受节制的大规模能源需求将产生不可接受的能源环境成本。

例如,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就已占到了GDP的3%-7%。

二是矛盾比较突出,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目前,煤炭消费在我国能源消费量中占到了69%,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2个百分点。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比较初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给我国带来了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致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三是国际市场剧烈波动,能源安全隐患不断增加。

从石油供给来看,中国石油国内产量最多为2亿吨,而按最低标准预测,在2020年石油至少需要约4.5亿吨,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

最近几年,国际石油价格一路飙升,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影响,国内各种生产形式也不容乐观,维护能源安全的任务将异常艰巨。

四是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过大。

这主要表现为在“十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

我国1980到2000年的单位GDP能耗,与相同或者相近的经济体,如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相比,能源消费强度相对较低,但是近几年出现了能源消费强度迅速上升的情况,特别是“十五”期间的能源消费系数已经超过了1,如果按这一趋势放任发展,能源消费将难以满足。

三、我国应对能源危机问题的主要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初见曙光。

浅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李凤莲佳大附中浅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这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具实践意义的战略对策。

改革开放34年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及综合国力、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10年中国GDP更是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分配不公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我们迫切希望寻找一条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

人类不能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对那些同样影响人们长期生存和整体生活质量的有关健康、安全、教育、公平、就业及环境和生态保护目标的追求。

其次,发展应该是协调的。

不仅在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内部要协调,系统之间也要协调。

第三,发展应是可持续的。

人类应该努力维持自然资源的水平并使之得到逐步改进,使之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至于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实质就是承认环境和发展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关系,在发展中融入资源和环境因素,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贯彻发展的思想。

中国经济还能持续发展吗?当前,中国经济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一、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严峻的人口问题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1370536875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总人口的13.26%;65岁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总人口的8.87%。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

可以看出,尽管中国已经实施了卓有成效的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人口增长依然过快,其中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城乡人口结构等依然存在失衡,问题突出。

浅谈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浅谈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一、 规划背景1.城市需要高质量发展的原因分析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

从表格(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经济高速增长会带来许多问题,例如: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城乡差距扩大;破坏环境,不利于持续发展等。

[1]所以要想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我国的城市发展就需要遵循经济规律。

中共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论断。

城市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表1 1950-2015年我国GDP增长率(数据源自网络)2.高质量发展的六大内涵解读十九大指出高质量发展的六大内涵包括:高质量的供给、高质量的需求、高质量的配置、高质量的投入产出、高质量的收入分配和高质量的经济循环。

高质量发展不是指发展不追求速度,只注重质量。

提高发展质量,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发展的速度也会提升。

所以说高质量发展的“质与“量”是辩证统一的。

高质量发展六大内涵的解读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公民、生态、国家。

从公民层面来说,高质量发展就是改善城乡差距,让区域发展均衡,能够让经济的发展更加公平地惠及公民。

高质量要以人为本,提高社会公平性,高质量发展需要人民的努力,发展的成果应该人民共享。

要始终明确发展的目的是为了造福人民[2]。

从生态层面来说,发展要顺应经济规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维持生态平衡。

坚持绿色发展原则,为未来更加长远的发展做打算。

[3]再者,高质量发展也是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要保护好生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从国家层面来讲,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组织结构日益优化,一二三产业结构合理,并且不断深化融合发展。

高质量发展强调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创新是产业实力的综合反映,是竞争能力的核心要素,是我国产业转型的发展支柱。

浅谈中国水资源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精选文档】

浅谈中国水资源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精选文档】

浅谈中国水资源现状和可持续发展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如水资源过度开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污染严重,缺乏保护和高效利用,水生态系统退化等,本文从中国当代水资源现状出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提出尊重客观规律,谨慎开采地下水,重视水资源保护和修复,污水和雨水资源化,提高海水淡化技术,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加强水资源立法等相应的解决措施,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关键词:中国水资源;水资源现状;措施建议;可持续发展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物质之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水资源大会曾向世界各国多次警告,由于缺水,全球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肯定受到制约,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淡水需求量将增加40%,届时将有近一半人口生活在缺水地区。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甚至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

我国是一个严重的缺水国家,以人均水资源为例,中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已成为全世界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随着人口的大量迁移和集中,局部地区高强度需水与水资源天然分布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加剧,极大地制约了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正面临着水资源供需矛盾、水环境污染、水生态退化以及极端与突发事件频繁等各种突出问题.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俨然成为当今中间乃至世界的重要课题。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指一种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系统工程。

它需要在水资源开发、保护、管理、应用等方面采取各种综合措施才能奏效,任何偏颇或缺失都可能事倍功半。

面对这一实际,笔者在前人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从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切入,提出一些对于基础现状解决的见解和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措施,使有限的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

1 我国水资源现状1.1人口快速增加及城市化发展对水需求急剧增加20世纪80年代中国水需求总量为4400亿m3,20世纪90年代为5500亿m3,2000年增至6000亿m3,2010年需求总量近7000亿m3。

浅谈中国当代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浅谈中国当代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浅谈中国当代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作者:熊章正刘凯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2020年第11期如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遍及经济、社会等各方面。

各个国家的政府和学术团体以及个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在推广与实践方面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人居环境是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人类生活的共同体,人类居住环境是人类生存以及进化的基础,也是社会稳步向前发展的前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生态环境意识不断觉醒,公众对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大,人类的居住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速度也在逐步加快,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斷发展,人们享受充裕物质、便捷生活设施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人居环境问题。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城市规划、建设之类的各种复杂问题,人居环境的体系并不完善。

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不断增加,人居环境受到威胁,限制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所以,对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具有现实及深远的意义。

本文从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根据中国人居环境目前的状况,探索如何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居环境概述(一)人居环境的概念本质上,人居环境就是人们密集居住的地方,是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总称。

它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表面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利用和改变自然的主要场所。

(二)人居环境研究的发展及现状虽然人居环境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但缺乏系统的研究。

在过去的30年中,世界人口、住房需求量猛增,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多。

这些问题引发人们的担忧。

联合国在1972年举行的人类环境会议,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环境发展会议,都引发了对人居环境研究和实践的激增。

1990年以来,中国人居环境的研究表现出了全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特点。

目前,中国关于人居环境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个是以大学和国家科学研究所的学术领导者为中心;第二个是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重大项目,由多个大学或其他科研单位组成的联合部门;第三个是不同层次的研究团队。

浅谈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农民收入水平低以及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加大农业投入、实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对策来解决。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和政府政策引导、农民意识提升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只有通过综合施策,才能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带来更好的生活,为社会和环境带来更多的福祉。

【关键词】农业发展、问题、对策、土地资源利用、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科技、农民收入、生态环境污染、农业现代化、政府政策引导、农民意识提升1. 引言1.1 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民生存的保障。

我国人口众多,农业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生活水平。

农业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石,农业发展对我国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农业还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

农业生产影响着土地利用、水资源和空气质量,因此农业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农业还是我国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民的生存和发展。

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只有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确保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实现农民富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发展。

2. 正文2.1 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及对策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是一个重要问题。

一方面,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导致了土地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严重影响了土地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也导致了土地的碎片化和浪费,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1. 推动土地流转和集约化利用,通过土地流转可以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2. 加强土地保护与管理,建立健全土地资源管理制度,保护农田水利设施,维护土壤肥力,减少土地资源的污染和破坏。

自然辩证法论文--浅谈生态自然观与我国可持续发展

自然辩证法论文--浅谈生态自然观与我国可持续发展

浅谈生态自然观与我国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人类由于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因而不同时代的人们,包括杰出的思想家,虽然有人也指出了人类活动对于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性影响,但更多的是为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奇功而自豪。

由此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如过度地消耗资源,向环境排放大量的污染物,无节制地人口膨胀,破坏了生态平衡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出现了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逐渐消失,沙漠化、表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全球环境问题。

这些情况的出现,更使人类亲自体味到了自身生存环境所面临的危机。

我们耗尽大自然的所有宝贵资源的时候,自然界就会成为僵死的质料;我们在破坏了其他动植物存在的条件时,人类自身的存在也就成了问题。

这一危机的最终结果可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完全破坏,即人类生存环境的丧失。

人类究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界,重温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无疑会有重要启迪。

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1.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自然的时候,强调自然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且这种规律是不依人的意识和意志而改变的,但只有人才有意识,人们可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并利用好它为人类服务,但是一度超过了界限,我们人类就会要遭受自然的报复。

马克思指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

”恩格斯指出:“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

”恩格斯承认“人对自然的统治”,但是“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1]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这些自然规律,从而能够更好的为我们人类服务。

浅谈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浅谈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浅谈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论文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绿色开发论文摘要: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成为全球普遍关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只有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进行绿色开发,变掠夺式经济发展模式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

1.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民族和个人。

西方工业社会目睹了二战以来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的人间喜剧,领略了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空前无限的风光但也亲身体验了环境破坏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切肤之痛。

人口急增能源短缺、全球性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土地的沙化、碱化和退化水土的大量流失、森林减少、空气、水等的严重污染、物种的灭绝等等一系列严重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张,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问题,而在经济发达国家,这些问题为害尤烈。

中国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推进的转型时期,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人们终于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当相互依存,经济与环境必须协同发展。

1.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传统发展观念的反思,到上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成为联合国有关发展问题一系列专题国际会议的指导思想,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般来说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这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其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可持续发展体系中的核心。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鼓励经济增长以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同时,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以。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1.2环境、环境保护的含义关于环境的概念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定义,这里主要是指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等自然因素的总和,也就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自然形成的物质、能源和现象的总和。

浅谈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及对策

浅谈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及对策
, , 。
可 持 续 发 展 的理 论 基 础 可 持 续 发 展 就 是 努 力 寻 找 条人 口 经 济 社 会 环 境 和 资 源 相 互 协 调 既 能满 足 当代 人 的需 要 又 不 对 满足 后 代人 需 求 的能力 构成 危 害 的道 路 它 是 经 济 可 持续 发 展 社 会 可 持续 发 展 生 态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综 合 协 调 其 中经 济可 持续 发 展 是 基 础 社 会 可 持续 发 展 是 条 件 生 态 可 持 续 发 展 是 目的 可 持续 发 展 要 求通 过 转 换 发 展 模式 从 人 类发 展 源 头 从 根 本 上 解 决 环 境 问 题 倡 导 发 展 的本 质 应 该 包 括 改 善 人 类 生 活 质 量 提 高人 类 健 康 水 平 创 造 个 保 障人 类平 等 自由 教 育 人 权 和 免 受 暴 力 的社 会 环 境 这 也 是 我 们 追 求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的社 会 社 会 各 个 国 家 在 衡 量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时 不 能 只 考 虑 国在 定 时 期 的 经 济增 长 和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 G D P ) 的 增 加 生 态 环 境 自然 资 源 和 人 力 资 源 的 补偿 和 可 持 续 利 用 也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因 素 所 以 有关 专 家 采 用 绿 色 G D P 来 衡 量 个 国家 或 地 区 的 真 实 国 民 财 富 并 考 虑 将 其 研 究成衡 量 现 代 经 济 发 展 进 程 的 重 要 指 标 所 谓 绿 色 G D P 是 指 从 传 统 G D P 中扣 除 经 济 发 展 中 环 境 和 资 源 受 到 破 坏部分 的 虚 数 和 人 文 部 分 的 虚 数 后 剩 J 下 的 G D P 【 1 即 在 不 减 少 现 有 资 产水 平 和 可 持 续 发 展 能 力 的 前提 下 新 创 造 的财 富 二 可 持续 发 展 的必 要 性 方 面 由于 我 国 直 是 世 界 上 改 革开放 以来 但 另 方 面 由 于 我 们忽 经 济增 长最 快 的国家之 视 了人 的 全 面发 展 和 环 境 与 资源 保 护 与 可 持续 利 用 付 出 的 代 价 相 当惊 人 有 关 资料 显 示 中 国 经 济 G D P 增 长 中 至 少 有 1 8 % 是 依靠 资源 和 生 态 环 境 的 2 透 支 获取 的 1 1 个 国 家 要 维持 持 续 发 位 经 济 学 家 曾提 出 : 展 必 须 以 国 家 的 总 体 资本 (包 括 物 资资本 人 力 资 本 和 环 境 资 本 ) 不 枯 竭 为前 提 以 总 体 资 本 增 加 为 基 础 如 目前 我 国 环 境 资 本 在 多 方 面 都存 在 着 问 题 : ( 1 ) 食 品 中 的农 药 残 留 量 ; ( 2 ) 陶 瓷产 品 的 含 铅 量 ;

浅谈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遇到的挑战和机遇

浅谈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遇到的挑战和机遇

浅谈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遇到的挑战和机遇【摘要】中国经济近年来进入了新常态,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

在宏观调控方面,中国政府需要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国内经济结构性问题,挑战重重。

但结构调整为中国经济带来了机遇,特别是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所在。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也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需要及时应对。

而新型消费市场的崛起,则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面对这些挑战时,中国可以抓住机遇,化挑战为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样一来,中国经济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常态,实现稳健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经济、新常态、挑战、机遇、宏观调控、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国际经济、消费市场、可持续发展1. 引言1.1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指经济增长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速趋于平稳、从高速增长逐步转向中低速增长。

这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挑战主要来自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新型消费市场的不断涌现。

与此新常态也为中国经济带来了诸多机遇,如结构调整的契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凸显、国际经济形势的调整带来的机遇以及新型消费市场的崛起。

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根据当前的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和产业结构,抓住机遇,化挑战为契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只有正确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2 挑战和机遇并存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复杂局面。

挑战来自于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

与此机遇也随之而来。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由传统的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城乡消费升级提升了内需潜力,科技创新不断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在新常态下,中国的宏观调控面临着巨大挑战。

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上升等问题使得政府的调控任务更加繁重。

浅谈我国遭遇绿色壁垒的现状评析及应对

浅谈我国遭遇绿色壁垒的现状评析及应对

浅谈我国遭遇绿色壁垒的现状评析及应对一、我国遭遇绿色壁垒的现状(一)我国遭受绿色壁垒的消极方面美国曾利用SPS措施限制中国的蜂蜜和水产品进口,对中国的蘑菇罐头实施以及其他的中国产品进口,使得这些产品的出口日益困难。

1998年9月,美国农业部签署一个法令,要求来自中国的木包装必须有检验和检疫标志,否则不能出口到美国。

如果违规,整批产品不准进入美国,或者在美国监视下销毁,一切损失由中国负责。

这一条将影响中国对外贸易近180亿美元。

前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官员、联合国粮农组织顾问鲁宾透露:2000年8月到2001年1月,仅数月间,美国FDA扣留了634批从中国进口的食品,主要原因是农药残留、食物添加剂和杂质的含量过高;欧盟也通过规定不合理的残留限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来限制外国农产品和食品的进口,中国的茶叶由于检验超标现象,结果导致茶叶出口陷入困境。

2002年初,欧盟以中国出口的禽肉、龙虾制品中农残、药残及微生物超标为由,宣布全面禁止进口中国动物源性食品,直接影响了中国6.23亿美元的产品出口欧洲。

欧盟的《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llS)要求2006年7月1日以后投放欧盟市场的电气和电子设备和产品中不得含有铅、汞、镉等六种有害物质,据我国商务部统计,我国的家电产品受该指令的影响,出口量大幅下降;2002年1月至7月,因日本的绿色壁垒影响,中国出口日本的活鳗比上年同期下降23%,出口冻鸡下降41%,出口保鲜蔬菜下降20%,出口鸭肉由2002年的4668吨降为2003年的零吨。

日本自2003年起,推行的农产品“身份认证”,要求市场上销售的蔬菜大米都必须标明品种、原产国、生产企业名称和认证号码等,加上日本媒体对中国农产品药残量超标的宣传,误导消费者,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我国的农产品、纺织服装、电子产品等产业因绿色贸易壁垒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了损失。

(二)我国遭受绿色壁垒的积极方面上海ABB跃进机电有限公司努力获取ISO14000质量认证,一律按照国际标准来搞技术创新,如今该公司的机电产品已经广销欧亚美等大洲。

浅谈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1)

浅谈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1)

浅谈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课程:生态与环境保护院系: 海洋学院___班别: 海洋本111班**: **______学号: **********_____浅谈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一个新的发展观和一种全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它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发展在满足需求的同时要考虑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和需要都要以地球生物圈的承受力为限,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受力,当代人的发展要有利于后代人的发展;强调发展的公平性,即发展要满足整代人而不是一部分人的需要,追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整体的而不是偏废的发展。

但在这一条通往成功的大道上,我们行进的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般顺利。

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教育问题,各种各样的阻碍不但没有动摇我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反而更坚定了我的信念。

近五年来,随着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的环境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各方声音都在质疑中国今天的繁荣与环境的友好关系时,雾霾天气给了大家答案。

当我们再喊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口号时,难免会显得底气不足。

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雾霾天气的形成是主要是人为的环境污染,再加上气温低、风小等自然条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

2014年1月4日,国家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

2月20日开始,全国五分之一国土遭遇雾霾。

2013年1月9日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中,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13日10时北京甚至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一月中旬,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接近了1000。

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导致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

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

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浅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李凤莲佳大附中浅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这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具实践意义的战略对策。

改革开放34年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及综合国力、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10年中国GDP更是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分配不公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我们迫切希望寻找一条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

人类不能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对那些同样影响人们长期生存和整体生活质量的有关健康、安全、教育、公平、就业及环境和生态保护目标的追求。

其次,发展应该是协调的。

不仅在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内部要协调,系统之间也要协调。

第三,发展应是可持续的。

人类应该努力维持自然资源的水平并使之得到逐步改进,使之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至于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实质就是承认环境和发展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关系,在发展中融入资源和环境因素,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贯彻发展的思想。

中国经济还能持续发展吗?当前,中国经济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一、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严峻的人口问题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1370536875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总人口的13.26%;65岁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总人口的8.87%。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

可以看出,尽管中国已经实施了卓有成效的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人口增长依然过快,其中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城乡人口结构等依然存在失衡,问题突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李凤莲佳大附中浅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这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具实践意义的战略对策。

改革开放34年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及综合国力、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10年中国GDP更是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分配不公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我们迫切希望寻找一条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

人类不能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对那些同样影响人们长期生存和整体生活质量的有关健康、安全、教育、公平、就业及环境和生态保护目标的追求。

其次,发展应该是协调的。

不仅在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内部要协调,系统之间也要协调。

第三,发展应是可持续的。

人类应该努力维持自然资源的水平并使之得到逐步改进,使之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至于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实质就是承认环境和发展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关系,在发展中融入资源和环境因素,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贯彻发展的思想。

中国经济还能持续发展吗?当前,中国经济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一、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严峻的人口问题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1370536875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总人口的13.26%;65岁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总人口的8.87%。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

可以看出,尽管中国已经实施了卓有成效的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人口增长依然过快,其中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城乡人口结构等依然存在失衡,问题突出。

过快的人口增长对自然环境、社会经济造成各种压力,环境承载量过大,生态系统有失平衡并导致恶性循环,进而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中国人最为关注的首要问题。

日前,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40%以上的受访者指出,非常担心环境问题,特别是由此而导致的后果。

80%以上的中国人认为,受到污染的食品,同水合空气受到污染一样,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1)大气污染。

据世界卫生组织对60 个国家10~15 年的监测发现,全球污染最严重的10 个城市,中国占8 个。

垃圾围城。

全国垃圾历年堆存量60 多亿吨。

侵占土地5 亿平方米。

666 座城市中陷入垃圾包围的有200 座。

(2)水资源污染严重。

中国有82%的人饮用的浅井和江河水水质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细菌污染超过卫生标准的75%,饮用受有机物污染的饮水人口约1.6 亿。

由于污染,水质达不到饮用标准的城市占1/4。

80%以上的污水未经过处理就排入江河湖泊,全国有监测的1200 多条河流中,850 条受到污染。

3、资源问题(1)人均占有资源量少,资源相对紧缺。

在我国,关系到人类基本生存的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原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8%、32%、14%和32%左右,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则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1.16亩。

由于人为因素和水土流失,我国耕地每年以30万公顷的速度递减,这直接威胁到近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

人均林地1.8亩,仅为世界人均数量的1/9。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的占有量每年不到2600立方米,全球人均淡水为7180立方米。

人均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60%、10%和5%。

( 2)资源利用率较低,后备资源不足。

我国对于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利用很少。

由于生产技术总体水平较低,开发利用资源上浪费相当严重,一些地方的矿产采选回收率低,有的铁矿采先回收率仅有60%,煤矿只有40%左右。

目前我国单位产值能源耗费、资源耗费却是发达国家的数倍。

( 3)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组合错位。

我国南方地区水多耕地少,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1%,而耕地资源只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5.9%,且能源资源普遍短缺。

北方地区水少耕地多,耕地资源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4.1%,而水资源只占全国总量的19%,能源与矿产资源丰富。

煤碳资源的90%,铁矿的60%和石油资源的全部几乎在北方。

4、极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当今世界依然动荡,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中国亦是如此。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举目共睹。

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也如影随形,其中有十大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这十大问题就是:食品安全、房价、物价、腐败、教育、看病难、恶性车祸、强拆、社会分配不公和社会贫富差距拉大问题。

各种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造成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主要原因1.行政人员及企业家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和长远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造成可持续发展面临主要问题的原因在于行政人员、企业家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和长远发展战略,为了获得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采用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三高”模式,而我们要实现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没有高效的行政管理,没有高素质的企业家群体,那么只能阻碍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必将给环境赞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2.法律体系不健全及执法不力法律上对腐败或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组织及个人的所应承担的成本与其造成的损失不成正比,或是有法不依,执法不力。

腐败分子将不法得利在其被发现之前进行转移,导致发现后不能有效地追回其不当得利,而法律上其承担的处罚与其不当得利不成正比,导致许多不法分子铤而走险。

其所作所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威胁。

同样,许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的企业,企业负责人对此却只承担很少的责任,或者不承担责任,无形中纵容其只考虑企业自身利益,而置社会、国家、长远利益于不顾。

3.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初期,缺乏系统性、长期性发展战略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片面追求当前经济利益和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缺乏系统性、长期性发展战略,造成了今天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国家的政策调控,贫富差距过大及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缓解。

三、保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要强化和提高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由于几千年的封建传承,传统的经济增长观念已深入人心。

由于可持续发展直到2012年才提出,人们对其了解不深,因此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广泛的宣传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应该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和引导普遍地、积极地参与到可持续发展中去。

2、加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立法和实施工作。

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证。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立法和实施工作中,要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同时还要采取措施加强执法力度,必须把执法和立法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同时通过立法来惩治腐败,将对腐败分子产生极大的震慑作用,从而减少腐败,净化经济发展环境。

3、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增加贫困地区的投入,构建和谐社会让社会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

为此,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立要求政府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从经济上给弱势群体以帮助,增加他们的实际收入;从政策上给弱势群体以扶助,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缩小个体之间的贫困差距;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基础建设的投入和资金扶持,加大对西部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增加对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减少人才流失,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从而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加对废弃物的再利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倡导:转变观念和思路,加强引导,树立绿色低碳发展观。

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政府部门要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和引导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引导、支持社会树立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

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践和探索为起点,寻求适合国情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为遏止气候变化不断恶化的势头,积极采取自主行动,从多种环节入手,节能减排降耗,减轻环境灾害,切实履行量化减排义务我们希望:加强科技创新,提倡低碳生活,建设生态环境。

世界各国、全球企业应负担起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应对资源环境压力。

以已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为榜样,寻求经济发展新模式,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加大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加快节能环保和装备的推广应用,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展低碳能源技术,推行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绿色GDP核算等研究,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生活消费模式我们期待:开展低碳技术国际交流,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国际合作。

加强政府间国际合作,进而推动企业合作,有序推进低碳生态产业转移,促进低碳和生态经济在全球的合理分布和共同发展。

积极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探索清洁发展机制,推动全球统一碳交易市场形成,改善发展中国家的碳定价权我们努力:推广发展低碳绿色金融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投融资途径,不断探索创新投融资机制,将减排降碳纳入金融体系的服务范畴,制定和完善符合国情的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经济激励措施,利用碳金融体系的支撑使碳减排获得持续不断的融资,从碳减排权中提高能效及可持续发展的收益,努力争取全球低碳经济竞争的主动权。

让我们团结起来“发展绿色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共赢绿色未来总之,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的课题,我们需要在总结经验和借鉴外国成果的同时,努力解决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开创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