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之关系

合集下载

气血的名词解释

气血的名词解释

气血的名词解释气血是中医学中常用的概念,有着重要的地位。

气血的理解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释气血的含义,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一、气的含义在中医学中,气是指生命活动和生命能量的表现。

气虽然是无形的,但它却是人体健康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医认为,气流动才能保持人体的健康状态。

气有五味、五气和五脏相应的存在。

五味分别是辛、甘、苦、酸、咸,五气是风、寒、暑、湿和燥,五脏对应的气是肝气、心气、脾气、肺气和肾气。

这些气的调节和平衡对于身体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血的含义血是人体内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输送养分、氧气和各种物质的功能。

在中医学中,血液被视为营养的来源和身体的物质基础。

血对于维持人体正常功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循环保证了全身各个部位足够的供应,帮助身体保持平衡和健康。

三、气血的关系中医学认为,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辅相成。

气血的相对平衡是身体健康的基础。

只有气血充足,才能保证脏腑器官的正常运行。

气血不足则会引起身体各个系统的病理变化。

气血不足的典型症状包括面色苍白、四肢乏力、心悸、气短、出血不止等。

针对气血不足的情况,中医治疗常常采用补气血的方式,比如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和使用中药补益气血。

四、气血调节的方法在中医学中,气血的调节方法有多种途径。

饮食调理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根据个体的情况,中医师常常以温补的食物来调理气血,比如一些温热的食材如姜、红枣、黑豆等,以增强体内的阳气。

此外,运动也是调节气血的有效方式。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心肺功效,加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增加体内气血的运动。

除此之外,中医的针灸疗法也常用于调节气血。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以调整气血的流动和平衡,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总之,气血是中医学重要的概念,对于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气血的平衡与调节直接影响着身体的正常运作和健康状态。

通过饮食调理、运动和针灸等方法,我们可以调节气血平衡,保持身体健康。

气血的中医理论基础

气血的中医理论基础

气血的中医理论基础气血是人体脏腑、经络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而气血的生成与运行又有赖于脏腑生理机能的正常。

那么今天就和阿虎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气血的中医理论基础是什么。

一、概述气是运动着的精微物质,主要有推动、温煦等作用,属于阳.血基本上是指血液。

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血和津液都是液态物质,有营养、滋润的作用,属于阴。

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也是人体脏腑生理活动的产物,也是他们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二、气血关系气与血都由人身之精所化,而相对言之,则气属阳,血属阴,具有互根互用的关系。

气有推动、激发、固摄等作用,血有营养、滋润等作用。

故《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呴之,血主濡之。

”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化生基础和载体,因而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说法。

1、气为血之帅气为血之帅,包含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个方面。

① 气能生血气能生血,是指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作为动力。

血液的化生以营气、津液和肾精作为物质基础,在这些物质本身的生成以及转化为血液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应脏腑之气的推动和激发作用,这是血液生成的动力。

② 气能行血气能行血,是指血液的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

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肺气的推动及肝气的疏泄调畅。

③ 气能摄血气能摄血,是指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

气能摄血主要体现在脾气统血的生理功能之中。

2、血为气之母血为气之母,包含血能养气和血能载气两个方面。

① 血能养气血能养气,是指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

在人体各个部位中,血不断地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营养,故血足则气旺。

② 血能载气血能载气是指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

三、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素问·调经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气与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它来源于水谷,化生于脏腑,既是脏腑经络功能的动力,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

气为阳

气为阳

,气为阳,血为阴。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能生血、行血、摄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这里的“气”更多的是现代医学所指的生理功能性。

临床实践中,则补气快(易),补血慢。

所以血虚先补气,以气行血。

补血不补气,不易见效。

实际治疗中,补气和活血化瘀同步进行。

◆气和血都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中医学认为,气属阳而偏动,血属阴而偏静,二者不可分离,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依存、互相资生、互相影响的。

中医学将气和血的关系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为血之帅其道理有三个方面。

1 )气能生血:是指血液的生成及其生成过程中均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变化。

一方面,营气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营气运行于经脉之中,与津液相结合构成血液;另一方面,在血液的生成过程中,必须靠多个脏腑的功能活动(脏腑之气)才能化生。

因此,气是化生血液的动力,气旺则化生功能自强而血生;气虚则化生血液的功能衰弱而血亏,气虚常可导致血虚。

在临床治疗中,常于补血药中配以益气之品,即是取“气能生血”之义。

2 )气能行血:是指气具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具体地说,血液的运行,靠心气与经气的推动;肺主气而朝百脉,肺气促进血的运行;肝的疏泄作用有助于血行畅通,此三脏协同作用,共同推动血液运行。

气的推动作用正常,则血行通畅无阻;气的功能障碍,可引起血行不利,甚至导致血癖,故有“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疲”之说。

在临床治疗血窟证时,常于活血化癖药中加行气导滞之品,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3 )气能摄血:是指气具有统摄血液,使血行脉中而不溢出脉外的作用。

主要是指“脾统血”的功能,脾气健旺,统血有权,血行脉中而不溢出脉外;脾气虚弱,统摄无权,则常致各种出血,如便血、皮下紫斑、崩漏等,称之为“脾不统血”或“气不摄血”。

在临床治疗中必须补益脾气之法,使其恢复摄血之功,才能达到止血之目的。

血为气之母其道理有两个方面。

1 )血能载气:气属阳而主动,必须附着于有形气血才能行于脉中而不散失。

中医气血理论

中医气血理论

中医气血理论在中医学中,气血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在理论与实践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气血理论是中医学中的核心之一,它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一、气的概念气是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可以指示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中医学认为,气分为天然之气和人体内部的气。

天然之气指的是空气和食物等来自于外界的气,而人体内部的气则是由五脏六腑和经络等组成的。

气的运行和调节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二、血的概念血是中医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体内气血运行的载体。

中医学认为,血主要是由肝脏来制造和储存的,它在人体内起到滋养和温养的作用。

血的运行和循环对于身体机能的正常运作非常重要。

三、气血之间的关系在中医学中,气和血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

气的运行和调节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和运输,而血液的滋养和温养也能帮助气的运行。

气血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保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状态。

四、气血的调节方法在中医学中,有很多方法可以调节气血的平衡和运行。

其中包括针灸、推拿、按摩、草药疗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调整气血的运行和循环,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护健康的目的。

五、气血失调的影响如果气血失调,就会导致各种疾病和健康问题的出现。

比如,气血不足可能会导致疲劳、贫血、容易生病等问题;而气血过盛可能会出现高血压、血栓等疾病。

因此,保持气血的平衡和调节是非常重要的。

六、气血理论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尽管气血理论主要是中医学中的概念,但是它在现代医学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比如,在中医针灸中,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来调节气血的运行和循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此外,一些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气血的平衡与健康密切相关。

总结:气血理论是中医学中的核心之一,它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中医学中,通过调节气血的运行和循环,可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护健康的目的。

同时,气血理论在现代医学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注:本文仅供参考,具体中医气血理论的内容还需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中医理论气血对人体的重要性

中医理论气血对人体的重要性

中医气血对人体的重要性人们常说“人活一口气”、“三寸气在”等等,这里所说的“气”,实际上是指人的生命活动,也是中医所说气的基本含义。

确切地说,人体的气是指推动人体生命运行的能量,它有很强的活力,能在人体内运行不息而又无形可见,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气难以用肉眼观察到,所以说它“无形”。

气在体内运行不息,从而推动和调控着人的呼吸、心跳、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的进行。

气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所在,气是生命的表征。

气是由精化生的。

人体之气由三部分组成,即先天之气、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亦称“天气”)。

所以《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真气,即人体的一身之气;天,在此应含有先天之气的“天”及天气之“天”两层意思;谷气,则是水谷之气的简称。

人体之气的生成,需要通过多个脏腑,特别是肾、脾、胃、肺三脏功能的综合作用。

如先天之气由先天之精所化生,而先天之精藏于肾,故有“先天之气在肾”之说。

先天之气的生成,与肾主藏精的功能密切相关,因此,称肾为“生气之根”。

水谷之气由水谷之精所化生。

饮食物通过胃的受纳、脾的运化始能化生水谷之精,因而水谷之气的生成与脾胃的纳运功能关系十分密切。

《内经》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就是对脾胃功能重要意义的强调。

所以,脾被称为“生气之源”。

自然界的清气,不仅要依靠肺的呼吸作用才能源源不断地进入体内,同时,肺吸入的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而成的“宗气”,聚积在胸中以后,也需要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作用,才能布散到周身上下,以发挥其生理效应。

因此,肺被称为“生气之主”。

总之,人体之气的生成,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来源要充足,或者说要有足够的原料,这就需要先天禀赋充足、后天饮食营养丰富,以及吸入的自然界清气源源不断;二是肺、脾(胃)、肾三脏的功能正常且配合协调,才能保障气的来源充足。

三脏之中,又以脾、肺两脏的功能更为重要。

脏腑学说与气血(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1

脏腑学说与气血(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1
第二节
脏腑功能
概说
五脏功能 六腑功能
概说
藏象基本概念、藏象学说的特点
五脏六腑提要
一、藏象基本概念、藏象学说的特点
藏:隐藏,内脏 象:征象,形象。 藏象学说:以“象”观“藏(脏)”的学说。 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 以经络为纽带,以气血津液为媒介,以五行学说为 间架结构的一个整体。将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 及情感活动分归五脏而总统于心。

(水-阴)
4、功能结构:

消长平衡

心 肺 脾 肝 肾
阴 脏气-----脏血-----脏阴-----脏阳 心气 肺气 脾气 肝气 肾气 心血 肺血 脾血 肝血 肾精 心阴 肺阴 脾阴 肝阴 肾阴 心阳 肺阳 脾阳 肝阳 肾阳
功能结构
功能系统
5、功能系统:
脏—腑—体—华—窍—液—志 释义: 脏:五脏即心、肺、脾、肝、肾。 腑: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体:五体即皮、肉、筋、骨、脉。 华:五华即毛、发、面、唇、爪甲。 窍:五官即眼、耳、鼻、舌、口。 液:五液即汗、泪、涕、唾、涎。 志:五志即喜、怒、悲、思、恐。(惊、忧)
1气血关系2呼吸与血行心主血主持血液运行肝藏血储藏调节血量心主神志主宰精神活动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血液生成血液运行血液神志脾为生气之源上输谷气肺为主气之枢吸入清气肝藏血调节全身血液肺主气调节全身之气在肺相合化生宗气全身气机升降的道路气机升降气血运行调节气血运行肝肝藏血贮存血液调节血量脾统血统摄血液血循脉内母子关系水能涵木相互滋生精血互生相互制约藏泄互用肾先天生后天先天后天相互滋生脾后天养先天肾肾为主水之脏肾阳气化开合有度一心与小肠心心主血心火下降于小肠小肠化物心小肠小肠小肠化物清者上奉心肺化而为血二肺与大肠呼吸正常肺大肠气机调畅大肠大肠传导传导排便正常脾主运化为胃纳提供能源胃主受纳为脾运奠定基础脾主升清转输精气上输心肺胃主降浊浊阴下降虚实更替脾性恶湿脾喜燥则阳健而能运纳运相得升降相因燥湿相济肝主谋虑胆主决断五肾与膀胱肾肾为水脏气化津液下输膀胱肾膀胱开合有度膀胱膀胱为水腑储存排泄尿液消化功能疏泄胆汁帮助消化精神情志肝胆相济勇敢乃成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气血的中西医认识及关系探讨

气血的中西医认识及关系探讨

气血的中西医认识及关系探讨田京;陈丽;黄新灵;丁雅容;王巍;黄新宇;周忠志【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刊》【年(卷),期】2024(26)2【摘要】气血为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二者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在病理上相互牵连、相互影响。

气血理论在中医体系和长期的理论实践中居主导地位,但其概念宏观、抽象,对于其理解和应用具有一定难度。

现代社会倡导中西医相互借鉴,有很多学者从中西医的角度对气血进行了研究,但仍缺乏对气血关系更深入、更系统的认知。

梳理气血的中西医认知及关系,对临床上中西医结合认识疾病、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从中医与西医的不同角度对“气”“血”的认识及关系进行探讨,分别以中西医的“气”“血”为研究对象,结合“气”“血”生理功能,认为中医“气”与干细胞、胸内压、线粒体、营养物质、神经、免疫相关,“血”与现代医学中的血液在功能、生理规律、病机等多方面具有相关性,以期为更好理解气血概念、服务中西医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171-175)【作者】田京;陈丽;黄新灵;丁雅容;王巍;黄新宇;周忠志【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湖南中医药大学血管生物学与转化医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疮疡整形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3.14【相关文献】1.从气血水认识膜性肾病的理论探讨2.中医对精气血津液神的认识(之七) 漫谈气与血,气与津液的关系3.从气血津液学说—空气-血气分析看中西医结合——由抽象到具体认识论的完善过程4.从“气血理论”探讨铁代谢紊乱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5.基于黄芪桂枝五物汤方证相关性理论探讨营卫与气血间关系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中医气血学说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中医气血学说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中医气血学说展开全文气和血是构成人体和营养人体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宜充足协调、运行正常。

若因某些原因,可致“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频率加快,工作压力、精神压力等增大,气血虚弱、气血失调及亚健康状态的病症时常出现,特别是女性,加上特有的生理特点,月经、胎孕、产育和哺乳以及更年期的影响,更容易出现气血失常的表现。

只有气血旺盛,才能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健康状态。

健康是财富的根本,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做到未病早防,有病早治。

气和血关系密切,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中医理论认为:气血不足,用补法;气血失调,用治法。

因此仅仅补是不够的,必须补气结合,调根治本。

下面就气虚、血虚、气血俱虚,气血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的关系以及现研究进展,进一步阐述,希望对您有一定的帮助。

气血病的证候,一方面为气血亏虚,主要有气虚、血虚,属虚证的范畴;一方面为气血运行失常,主要表现为气滞、血瘀,一般属实证的范畴。

临床尚有气陷、气不固、气脱、血脱等证,一般是气、血虚特殊表现;所谓气逆、气闭,一般属气滞范畴;所谓血热、血寒、实际即血分的热证、寒证。

一、气虚类证气虚类证包括气虚、气陷、气不固、气脱。

气虚证是指元(真)气不足,气的推动、温煦、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或脏腑组织的机能活动减退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气虚证见少气懒言,声音低微,呼吸气短,神疲乏力,或有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舌质淡嫩,脉虚等。

气虚证的形成,常由久病、重病或劳累过度,而使元气耗损;或因先天不足、后天饮食失调,而使元气生成匮乏;或因年老体弱,脏腑机能衰退而元气自衰等导致。

由于元气不足,脏腑机能衰退,故出现气短、声低、懒言、神疲、乏力;气虚不能上荣,则头晕目眩;卫气虚弱,不能固护肤表,故为自汗:“劳则气耗”,所以活动劳累后诸症加重;营气虚不能上承于舌,故舌淡嫩;气虚鼓动血行之力不足,故脉象虚弱。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血理论气血理论在中医基础理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之一,对中医诊断、治疗和养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气和血的概念、功能、相互关系等方面出发,探讨中医气血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气的概念与功能在中医理论中,气被视为构成宇宙万物的物质基础,也是组织和维持人体机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气以无形的形态存在于人体内外,包括天地之气、营卫之气以及后天之气等。

其中,后天之气是人体通过呼吸、饮食吸收而获得的气。

气的功能主要包括推动血液循环、温养脏腑、促进新陈代谢等。

它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能量源,也是体内各脏腑功能的保证。

正常的气机运行可以保持人体的健康状态,而气机不畅则可能导致人体出现各种疾病。

二、血的概念与功能血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气的物质基础,在体内主要以液态形式存在于血管中。

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滋养身体组织、运送养分和氧气、排出代谢废物等功能。

血的生成主要依靠脾胃的运化和肾的滋养。

在中医理论中,脾主运化,将后天之气和饮食精微转化为血液;肾藏精,为生血之源。

血液如果不足或者循环不畅,就容易导致人体气血失衡,引发各种疾病。

三、气血的相互关系在中医理论中,气和血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二者密切相关,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气的运行主要依赖于血液的滋养,而血液的运行则需要气的推动。

气血失调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比如,气虚血瘀会导致气血循环不畅,引发疲乏乏力、脸色苍白、月经不调等症状;气血亏虚会导致血糖降低、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因此,调节气血的平衡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非常重要。

四、调养气血的方法中医通过调节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来调养气血平衡。

饮食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富含养血气的食物,如红枣、黑芝麻、瘦肉等。

起居方面,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也对调养气血非常有益。

此外,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循环,增强体质。

中医还有一些特殊的调理方法,如针灸、推拿等,可以通过刺激经络、调整气血运行来平衡气血。

中医“血”与“气”的关系

中医“血”与“气”的关系

中医“血”与“气”的关系一、“血”与“气”气与血同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和肾中精气,具有互根互用的关系。

气与血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属阳,无形而主动,具有温煦、推动、固摄、气化等作用。

血属阴,有形而主静,具有滋润、濡养等作用。

气与血,一阴一阳,相互维系,气血平和,则能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反之,血气不和,则百病乃生。

二、气为血之帅气为血之帅,指气对血有化生、推动、统摄等作用,具体表现为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1.气能生血气能生血,指气参与并促进血液的生成,是血液生成的动力。

气充则化生血液功能强,血液充足;气虚则化生血液功能弱,易于导致气血两虚的病变。

临床治疗血虚病证,常以补气药配合补血药使用,即是气能行血理论的应用。

2.气能行血气能行血,指气具有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的作用。

气行则血行,血液必须依赖于气的推动才能运行不息,流布至全身。

临床治疗血液运行失常的不同病证,可用补气、行气、降气、升提的药物,即是气能行血理论的应用。

3.气能摄血气能摄血,指气具有统摄血液在脉中正常循行而不逸出脉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脾气统血的生理功能中。

临床采用补气摄血方法,以在止血的目的,即是气能摄血理论的应用。

三、血为气之母血为气之母,指血为气的物质基础,并作为气运行的载体,具体表现为血能养气、血能载气。

1.血能养气血能养气,指血对气具有化生作用,气的生成离不开血液的化生和我濡养。

临床上血虚日久者,往往兼有气虚的表现,治疗宜养血兼以补气。

2.血能载气血能载气,指血液是气的载体,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液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布于周身。

治疗诮采取益气固脱和止血补血的方法,以达补气、固脱、止血之目的。

中医与诊断—3.4气血津液相互关系

中医与诊断—3.4气血津液相互关系

3.4气血津液关系同学们好,我们来学习气血津液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气血津液的性状和功能各有特点:气是最活跃的物质,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的功能。

血液,是红色的液体,具有滋润和营养的作用。

津液是人体内正常的水液的总称,具有滋润和濡养的功能。

三者都是人体内最基本的物质,因为这三者在生成中,均离不开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以气血津液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关系。

因此,无论在生理上和病理上,气血津液均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气血津液的关系,可概括成为气血同源,津气同源,以及津血同源。

首先我们来看看气和血之间的关系。

气属阳,血属阴,气和血之间存在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的关系。

它具体表现为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以及血能载气,血能养气。

下面我们具体学习一下这些气血关系如何在实际中的运用。

首先我们来看气血的第一个关系:气能生血。

是指,血液的化生,需要气作为动力。

气能生血的理论,主要运用于血虚证的治疗。

血虚证,我们通常采取补血药物来进行治疗,比如:当归、枸杞子、桂圆等等,这都可以补血虚。

但是,如果针对血虚,只用补血的药物进行治疗,这是不够的。

因为气能生血的理论告诉我们,在治疗血虚的时候,常常需要配合补气的药物。

比如:黄芪、党参,以及淮山等。

所以,针对于血虚进行治疗时,我们只有配上了补气的药物,才能使补血的效果达到最好。

下面我们来看看气血的第二个关系,气能行血。

是指血的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血,如果不能够运行表现出来的血瘀证。

治疗当然用活血化瘀的方法。

然而这还不够。

针对于血瘀治疗,我们需要配合补气、行气的药物,增强活血化瘀的效果。

在治疗瘀血病时,我们会选择用,比如:田七、丹参等等活血药物。

不过,在活血化瘀的同时,还需要配合补气的药物,比如:西洋参等;或者是行气的药物,比如:枳壳等,补气行气,增强活血化瘀的疗效。

这一点,我们特别要强调一下就是,血瘀证常见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

气血的关系:

气血的关系:

气血的关系:
气为血率,包含着三方面的意义: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1、气能生血:一是指气化是血液生化的动力。

从摄入的饮食转化成水谷精微;从水谷精微转化成营气和津液;从营气和津液再转化成赤色的血,每一个转化过程都离不开气化,而气化又是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表现出来的。

二指的是气为化生血液的原材料,主要指的是营气。

2、气能行血:指的是气的推动作用,是血液循行的动力。

气一方面可以直接推动血行,另一方面又可促进脏腑的功能活动,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来推动血液运行。

3、气能摄血:即气对血的统摄作用,使其正常循环于脉管之中而不逸于脉外。

气摄血,实际上是脾统血的作用。

气与血的关系

气与血的关系

气与血的关系
在中医理论中,气和血是人体内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它们之间密切相关、相互依存、共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气和血之间的关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气为血之帅。

气在人体内的作用非常广泛,其中之一就是促进血液循环。

气的活动能够推动血液循环,在血液运输、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血生于气。

气的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形成,为血液的生成提供动力。

另外,气也能够促进血液代谢,防止血液凝结过度,维持血液的正常流动。

3. 气化血。

中医认为,气能够将水谷精华和所摄取的氧气等营养物质送达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为身体提供营养和能量。

同时,也能帮助血液将这些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满足身体的需求。

4. 气循经络。

气和经络是密不可分的,经络为气血的通道,将气血通过脉络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气的活动能够促进经络的畅通,保证气血的正常循环。

总之,气和血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互为派生的关系,两者的平衡关系非常重要。

如果气机不顺畅或者血量不足,可能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或者加重。

因此,在中医治疗中,气和血的平衡是很重要的,应该采用针灸、中药等多种治疗方法,调节气血运行平衡,维持身体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能行血: 气能行血:
血液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行, 血液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行,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2、气能行血:以气血的相对属性来分阴阳的 、气能行血: 则血属阴而主静, 血不能自行, 话 , 则血属阴而主静 , 血不能自行 , 血液之 所以循环经脉, 贯注脏腑, 充达肌肤, 所以循环经脉 , 贯注脏腑 , 充达肌肤 , 如环 无端, 周流不息, 全赖于气的推行( 无端 , 周流不息 , 全赖于气的推行 ( 心气的 推动、 肺气的宣发、 肝气的疏泄) 推动 、 肺气的宣发 、 肝气的疏泄 ) 。 气行则 血行, 气滞则血瘀。 因此, 气虚则推动血行 血行 , 气滞则血瘀 。 因此 , 气虚 则推动血行 无力; 气滞则血行不畅而形成血瘀 则血行不畅而形成血瘀, 无力 ; 气滞 则血行不畅而形成血瘀 , 甚则结 成瘀血; 气机逆乱, 成瘀血 ; 气机逆乱 , 血行也随气的升降出入 异常而逆乱。 所以, 异常而逆乱 。 所以 , 临床上在治疗血行失常 的病证时, 常酌情配合应用补气、 行气、 的病证时 , 常酌情配合应用补气 、 行气 、 降 气等药物,以期获得良好的效果。 气等药物,以期获得良好的效果。
兽医经典著作《元亨疗马集》 兽医经典著作《元亨疗马集》在治 料伤五攒痛(败血凝蹄)时所用的“ 疗料伤五攒痛(败血凝蹄)时所用的“红 花散” 味药物( 花散”由13味药物(红花、没药、当归、 味药物 红花、没药、当归、 枳壳、厚朴、陈皮、桔梗、六曲、麦芽、 枳壳、厚朴、陈皮、桔梗、六曲、麦芽、 山楂、黄药子、白药子、甘草)组成, 山楂、黄药子、白药子、甘草)组成,其 中除选用一些活血化瘀药之外,就有4味 中除选用一些活血化瘀药之外,就有 味 药具有行气宽中、促进血行、 药具有行气宽中、促进血行、消除瘀滞的 理气之功, 理气之功,可以说这是气能行血理论的典 型应用。 型应用。
医林改错》中治疗血脉不利所致的半身不遂、 如《医林改错》中治疗血脉不利所致的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语言蹇( 口眼歪斜、语言蹇(jian 简)涩、口角流涎等症的 补阳还五汤” 黄芪、当归、地龙、川芎、红花、 “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地龙、川芎、红花、 桃仁),就是一个补气以行血的著名方剂。 ),就是一个补气以行血的著名方剂 桃仁),就是一个补气以行血的著名方剂。因上述诸 症的产生皆因正气亏虚而致脉络瘀阻,筋脉、 症的产生皆因正气亏虚而致脉络瘀阻,筋脉、肌肉失 养。对于这种“因虚致瘀”之证,治法当以补气为主, 对于这种“因虚致瘀”之证,治法当以补气为主, 兼以活血通络。方中重用黄芪 黄芪( 倍于当归 倍于当归) 兼以活血通络。方中重用黄芪(20倍于当归),取其 大补脾胃之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 祛瘀而不伤正, 大补脾胃之气,使气旺以促血行 祛瘀而不伤正,并助 诸药之力。配以当归活血,有祛瘀而不伤阴血之妙。 诸药之力。配以当归活血,有祛瘀而不伤阴血之妙。 以上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瘀散络通, 以上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瘀散络通,诸症自可渐 除。可以说黄芪是一血虚难产时所选用的 送子丹” 黄 如傅氏在治疗血虚难产时所选用的“送子丹”(黄 血虚难产时所选用的“ 当归、川芎、熟地、麦冬)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证 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证。 芪、当归、川芎、熟地、麦冬 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证。 血虚难产加黄芪 用傅氏自己的话说是“ 黄芪, 血虚难产加 黄芪 , 用傅氏自己的话说是 “ 补气正所以 补血也” 血虚难产“ 譬如舟遇水浅之处, 补血也 ” 。 血虚难产 “ 譬如舟遇水浅之处 , 虽大用人 终难推行, 忽逢春水泛滥, 舟自跃跃欲行, 力 , 终难推行 , 忽逢春水泛滥 , 舟自跃跃欲行 , 再得 顺风以送之,有不扬帆而迅行者乎?” 再如治疗产后 顺风以送之,有不扬帆而迅行者乎 ”。再如治疗产后 血虚、少腹疼痛所用的 腹宁汤” 当归 熟地、麦冬、 所用的“ 当归、 血虚、少腹疼痛所用的“腹宁汤”(当归、熟地、麦冬、 阿胶、党参、山药、甘草、续断、肉桂), 阿胶、党参、山药 、甘草、 续断、肉桂 ,也是在补血 党参、 的基础上, 配以补气之品党参 山药、 甘草来生血止 的基础上 , 配以补气之品 党参 、 山药 、 甘草 来生血止 痛 , 以上这些方剂均是气能生血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实 践的产物。 践的产物。
至于那些血随气乱的吐血、忸血、 至于那些血随气乱的吐血、忸血、逆经等 病证,其治疗法则也是“通其道而去其邪” 病证,其治疗法则也是“通其道而去其邪”, 调畅气机,顺应机体气机升降规律, 调畅气机,顺应机体气机升降规律,是治疗其 病证的根本大法,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病证的根本大法,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在治疗血行不畅而症见心、 在治疗血行不畅而症见心、腹、胁、肋诸痛时 所用的“金铃子散” 金铃子 元胡(诸内腹痛, 金铃子、 所用的“金铃子散”[金铃子、元胡(诸内腹痛, 皆用元胡)等份],就是以金铃子(即川楝子) 皆用元胡)等份 ,就是以金铃子(即川楝子) 理气止痛为主的。原因是只要气顺, 理气止痛为主的。原因是只要气顺,则血行即 可通畅,气顺血畅,则疼通自止。 可通畅,气顺血畅,则疼通自止。这些均是在 气能行血理论指导下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的方 剂。
1、气为血帅 、 2、血为气母 、 3、气重于血 、
一、气为血帅
气为血帅” “气为血帅”:是指气对血的生 成、推动和统摄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 作用。 气能生血、 作用 。 具体表现在 气能生血 、 气能 行血、 三个方面。 行血 、 气能摄血 三个方面 。 这一理 论在临床血分病证的治疗上得到了充 分的体现,疗血虑气已成为辨证论治 分的体现,疗血虑气已成为辨证论治 实践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历代中医、 实践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历代中医、 中兽医方书中的很多方剂,均可佐证 中兽医方书中的很多方剂, 这一理论。 这一理论。
3、气能摄血:是说血在脉中循环而不逸 、气能摄血: 出脉外,主要依赖于气对血的固摄作用。 出脉外,主要依赖于气对血的固摄作用。 如果气虚,此固摄作用则减弱, 如果气虚,此固摄作用则减弱,即可导 致各种出血的病证。因此, 致各种出血的病证。因此,临床上在治 出血一症时 从不单纯使用止血药物, 一症时, 疗出血一症时,从不单纯使用止血药物, 而是针对病因,结合出血的部位来辨证, 而是针对病因,结合出血的部位来辨证, 施以补气的药物,只有从补气摄血 补气摄血的方 施以补气的药物,只有从补气摄血的方 法入手,才能达到真正止血的目的。 法入手,才能达到真正止血的目的。
再如治疗胸中血瘀、 再如治疗胸中血瘀、血行不畅的 血府逐瘀汤” 桃仁、红花、当归、 “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 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 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 枳壳、甘草), ),则是一个以活血祛瘀止 枳壳、甘草),则是一个以活血祛瘀止 痛为主而气血兼顾的方剂, 痛为主而气血兼顾的方剂,配以舒肝开 胸理气之品,寓行气于活血之中, 胸理气之品,寓行气于活血之中,使之 疏泄正常,则气分之郁结得散, 疏泄正常,则气分之郁结得散,血分之 瘀滞得除。这是因为血脉不通的治则, 瘀滞得除。这是因为血脉不通的治则, 就是“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平和” 就是“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平和” (《素问 至真要大论》)。 素问至真要大论 (《素问 至真要大论》)。
气能摄血: 气能摄血:
是说气具有统摄血液在脉管 中运行, 中运行,以防止其逸出脉外的生 理功能。 理功能。
如《金匮要略》中治疗大便下血、吐血、 金匮要略》中治疗大便下血、吐血、 忸血及妇人崩漏所用的“黄土汤” 甘草、 忸血及妇人崩漏所用的“黄土汤”(甘草、干 地黄、白术、附子、阿胶、黄芩、灶心黄土), 地黄、白术、附子、阿胶、黄芩、灶心黄土), 就是一个补气以摄血的典型实例。纵观此方, 就是一个补气以摄血的典型实例。纵观此方, 可以说无一味是直接的止血药, 可以说无一味是直接的止血药,却收到了止血 的目的。 唐容川在分析此方时指出 血者, 唐容川在分析此方时指出: 的目的。清唐容川在分析此方时指出:血者, 脾之统也,先便后血,乃脾气不摄, 脾之统也,先便后血,乃脾气不摄,故便行而 气下泄,血因随之以下,方用灶心黄土 甘草、 灶心黄土、 气下泄,血因随之以下,方用灶心黄土、甘草、 白术健补脾土 以为摄血之本。 健补脾土, 白术健补脾土,以为摄血之本。
如北京中医学院研究生谢鸣对中医补血法进 北京中医学院研究生谢鸣对中医补血法进 行了研究, 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方剂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药物 除了补血药外,余下首选的药物就是补气药, 除了补血药外,余下首选的药物就是补气药,且 补血、补气之药常配伍应用, 补血、补气之药常配伍应用,使用频率排列在前 的是当归、白芍、甘草、人参、熟地、黄芪、 的是当归、白芍、甘草、人参、熟地、黄芪、生 党参等25味 同时, 味药物, 地、党参等 味。同时,这25味药物,即可组成 味药物 四君子汤、四物汤、 四君子汤、四物汤、芍药甘草汤等结构简洁而卓 有疗效的调补五脏气血等方面的经典名方, 有疗效的调补五脏气血等方面的经典名方,这些 方剂则常是补血法内容中的重要部分。再如中国 方剂则常是补血法内容中的重要部分。再如中国 中医研究所研究生王大鹏在对 傅青主女科》 研究生王大鹏在对《 中医研究所研究生王大鹏在对《傅青主女科》学 术思想进行探讨后发现, 术思想进行探讨后发现,傅氏对血虚等证主张补 气以补血,防止先补其血而遗其气。 气以补血,防止先补其血而遗其气。血虚诸证养 血的同时兼补脾肾,补脾肾以生血。 血的同时兼补脾肾,补脾肾以生血。
气血之关系
杨英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 精微物质。 精微物质 。 血是在脉管中运行的红色而 粘稠的液态样物质。 粘稠的液态样物质。 二者均是构成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 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因此, 物质。 活动的最基本的 物质 。 因此 , 无论在生 理或病理情况下, 理或病理情况下 , 气与血之间均存在着 极为密切的相互关系。具体说来即是 气为血帅” 血为气母”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且气 重于血。 重于血。
气为血帅: 气为血帅
1、气能生血 、 2、气能行血 、 3、气能摄血 、
气能生血
组成成分:营气+ 组成成分:营气+津液 生成过程:饮食物→水谷精微 水谷精微→ 生成过程:饮食物 水谷精微 血液。 营气和津液 → 血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