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观测记录表和内业计算表完整
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1

介绍实习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处理方法、对实习的意见和建议等。学生个人做本次实习的总结。
(四)成绩评定
1、考核的依据是
实习中的表现,出勤情况,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作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任务的质量,所交成果资料及仪器工具保护的情况、实习报告的编写水平等。
2、考核的方式有
④负责受护好小组所使用的各种仪器和工具,不得损坏和丢失。
⑤负责本小组成员的考勤,严格作好详细记录,以备老师随时检查。
2、实习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3、每天出测前和收工时都应清点仪器工具,检查是否带齐或遗失。每天晚自修时间应检查当天外业观测数据井进行内业计算。每一阶段性工作完成后,要及时收还仪器工具,整理成果资料。
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
测站编号
点号
后视读数
前视读数
高差
改正后高差
高程
备注
起点高程为:
35.487m
∑
计算检核
∑a-∑b=∑h
辅助计算
fh=∑h fh允=±12√n=
V1站=-fh/n
底页二,必须包含以下内容,除此之外学生可灵活书写: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书写以下内容:
(一)实习目录:实习内容条理总述
(二)前言:说明实习的目的、任务、过程。
在实习中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口试质疑、笔试或操作演示等。
3、说明
凡违反实习纪律或缺勤累计达到或超过2天、实习中发生吵架事件、损坏仪器工具几其他公物、未按时上交成果资料和实习报告,抄袭他人成果、伪造成果等,只要符合其中一项,则本次实习成绩均作不及格处理。
四、实习期间小组长的责任:
1、实习期间的各项工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长要切实负责.合理安排,使每人都有练习的机会,组员之间应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以确保实习任务顺利完成。
控制点高程测量计算内业计算表

控制点高程测量计算内业计算表【最新版】目录1.控制点高程测量概述2.控制点高程测量计算内业计算表的作用3.控制点高程测量计算内业计算表的内容4.控制点高程测量计算内业计算表的填写方法5.控制点高程测量计算内业计算表的应用实例正文一、控制点高程测量概述控制点高程测量是测绘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其目的是获取地表高程数据,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管理提供准确的高程依据。
控制点高程测量通常包括外业测量和内业计算两个阶段。
外业测量阶段主要是通过测高仪等设备获取控制点的高程数据,而内业计算阶段则是对获取的高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计算,以得到最终的高程测量结果。
二、控制点高程测量计算内业计算表的作用控制点高程测量计算内业计算表是内业计算阶段的重要成果之一,它对整个高程测量过程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
具体来说,控制点高程测量计算内业计算表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1.记录高程测量数据:计算表可以详细记录每个控制点的高程测量数据,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计算提供依据。
2.便于数据分析和计算:计算表将高程测量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整理,便于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
3.保证高程测量精度:通过计算表,可以对高程测量数据进行多次检查和校核,确保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
三、控制点高程测量计算内业计算表的内容控制点高程测量计算内业计算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表头:包括计算表的编号、项目名称、测量范围、测量日期等基本信息。
2.控制点点号:列出本项目中的所有控制点点号。
3.高程数据:列出每个控制点的高程测量数据,包括测量值、校正值、平均值等。
4.精度指标:列出高程测量的精度指标,包括中误差、极限误差等。
5.备注:对高程测量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或问题进行说明。
四、控制点高程测量计算内业计算表的填写方法填写控制点高程测量计算内业计算表应遵循以下原则:1.准确性:填写的数据应来源于实际的高程测量结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完整性:计算表应包含所有控制点的高程测量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02388 工程测量(实践)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技能)课程大纲课程名称:工程测量(实践)课程代码:02388 一、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通过本实践课程,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工程测量》课程知识,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吃苦的精神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常用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等操作使用的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五等水准路线测量、四等水准测量、导线测量、地形图的测绘、建筑施工中的建筑物轴线测设和高程测设等测量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的基本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总共3学分,30学时)实践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0.2学分,2学时)1、要求:(1)了解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及性能,认识各操作部件的名称和作用,并熟悉掌握各操作部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和读数方法,学会使用水准仪。
(3)练习水准测量一测站的观测、记录和计算。
2、任务:(1)每实验小组由4人组成。
1人观测,1人记录,2人扶尺,依次轮流进行。
(2)每组在实验场地任选两点,放上尺垫,每人改变仪器高度后分别测出这两点尺垫间的高差。
3、仪器和工具:每实验小组配备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1台,水准尺(塔尺)2把,尺垫2个,记录板1块。
4、技术要求:(1)仪器高度的变化(升高或降低)幅度应大于10cm。
(2)两次测定的高差之差应小于5mm。
(3)各小组成员所测高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超过5mm。
5、应交资料:(1)对水准仪认识的资料一份(包括水准仪的组成及操作步骤)。
(2)完整的观测记录及检核计算表格一份。
实践二五等水准路线测量(0.2学分,2学时)1、要求:(1)掌握使用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五等水准路线测量一个测站的工作程序和一条水准路线的施测方法。
(2)掌握闭合水准线路的布设、施测、记录和外业计算检核方法(按五等要求);学会在实地选择测点和转点,完成一个闭合水准路线的布设。
四等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四等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6.计算改正后的高差
(1)计算方法 改正后的高差=测段高差hi +高差改正数vi
四等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2)计算改正后的高差及其总和
测段
BM-A~1 1~2 2~3
3~BM-B ∑
测段高差(m) +2.331
高差改正数 (mm)
-8
+2.813
-10
-2.244
-9
+1.430
测段距离 测段高差 高差改正数 水准点高程
0.1 km
0.001 m
0.001 m
0.001 m
测段距离较短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取至0.01km。
四等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6.内业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①绘制水准路线略图 ②计算路线长度(或测站数)和高差总和 ③计算差闭合差 ④计算高差闭合差的限差 ⑤高差闭合差的分配 ⑥计算改正后的高差 ⑦计算待定点的高程
+2.813 2.1km
-2.244
2
1.7km
3
+1.430 2.0km
BM-B HB=49.579m
四等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2.计算路线长度(或测站数)和高差总和
(1)水准路线长度的计算 水准路线长度L=∑Li
Li ——测段距离,等于测段前、后视距的总和。
本例L=1.6+2.1+1.7+2.0=7.4 km
vi
fh n
ni (山地)
产生高差闭合差是因为高差的观测值存在误差。
高差观测值的误差与测段的距离(或测站数)成正比。
四等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高差改正数应满足下式:
vi fh
由于高差改正数只能取到0.001m,而长测段的误 差相对较大,当上式不能满足时可将余数分配到长测 段对应的高差改正数中。
导线测量外业和内业计算表完整版

表3
水平角测量记录表
场次-线路抽签号:观测日期:
测量(号): 记录(号):
注:角度的计算取位至1秒
观测日期: 记录(号):
距离测量记录表
场次-线路抽签号: 测量(号):
注: 距 离 平 均 值 的 计 算 取 位 至 1mm 。
精品文档
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
场次-线路抽签号: 计算者(号):计算日期:
注:角度及改正数的计算取位至 1秒,距离、坐标及相关改正数的计算取位至1mm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工程测量各种内业表格汇总

测站点点号: ) 定向点点号: )
点号
(X= (X= X
, Y= , Y= Y
主考人:_________________ 考试日 期: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者:
仪器:
标尺: 仪器 观测 站 次序
观测者:
日 期: 标尺读数 A尺读 B尺读 数数
1
2
3
4
中数
1
2
3
4
中数
检 核 示 意 图
水准仪角的检验
记录者:
检查
时 间:
成 象:
高差
角的计 算
班级:
学号: 姓名: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得分:
垂直角观测记录表
观 测 测目 站标 名 称
竖盘读数
L
R
数 数
指标差 (″)
″)
左
右
测站 目标
竖盘 位置
水平度盘读 数
(° ′ ″)
半测回角值 (° ′
″)
一测回角值 (° ′
″)
左
右
主考人:_________________ 考试日期: 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班级:
学号: 姓名: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得分: 天气 仪器型号
测 后 上 前 上 方 标尺读数
半测回角值 (° ′
″)
一测回角值 (° ′
″)
左
右
测站 目标
竖盘 位置
水平度盘读 数
(° ′ ″)
半测回角值 (° ′
″)
一测回角值 (° ′
″)
左
右
班级: 开始时间:
《工程测量基本技能》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基本技能》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让建筑工程类各专业学生掌握工程测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相关专业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建筑工程类专业测量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建筑工程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测量基础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依据课程目标,以及建筑工程类从业人员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级)中涉及的测量基础知识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角度、距离、高程、坐标的基本测量方法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入,遵循学生认知和技能形成规律,整体考虑教学单元间的层次梯度、逻辑结构,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能熟练使用常规测量仪器,掌握测量基本要素的测定及测设方法,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1.掌握测量工作的基本测序与原则,熟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的构造及各部件的作用,掌握相关仪器正确的操作步骤。
2.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以及三、四等水准路线的观测程序及计算方法,能进行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及水准测量成果整理。
3.掌握角度测量的原理,以及水平角、竖直角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4.了解全站仪距离测量、坐标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用全站仪进行距离、坐标测量及放样的方法。
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观测记录表和内业计算表完整版

观测日期:
测 站 编 号
占
八、、
号
后Hale Waihona Puke 尺上丝■、八 刖 尺
上丝
方向 及
尺号
标尺读数
K+黑-红(mm)
咼差 中数
(m)
备 注
下丝
下丝
后视
见距离
前视距离
黑 面
红 面
视距差
(m
累积差
(m
后视
1#标尺
的常数
K=
2#标尺 的常数
K=
前视
后-前
后视
前视
后-前
后视
前视
后-前
后视
前视
后-前
注:各测站高差中数取位至1mm
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
场次
点号
路线长度
(km)
实测高差
(m)
改正数
(mm)
改正后咼差
(m)
高程(m)
备注
已知点
辅
助fh=fh允20"=V1km¥
计
算
说明:1.距离取位至0.01km,测段高差、改正数及点之高程取位至1mm
2.采用路线长度进行高差闭合差的分配
第2章2.3四等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及内业的成果整理

2、分配原则 按与距离L或测站数n成正比原则, 按与距离L或测站数n成正比原则,将高差 闭合差反号分配到各段高差上。 闭合差反号分配到各段高差上。
四.水准测量成果整理步骤
计算高差闭合差(closing error) (一). 计算高差闭合差 概念: 概念:所测高差与理论高差之间的差值
f h = ∑ h测 −∑ h理
公式: 公式:
对于闭合水准路线, 对于闭合水准路线,有:
f h = ∑ h测 −∑ h理 = ∑ h测
对于附合水准路线, 对于附合水准路线,有:
(4). 前视标尺反向,使仪器照准 前视标尺反向 反向, 标尺红面 读取中丝读数; 红面, 标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5). 仪器转向后视标尺红面,读 仪器转向后视标尺红面 后视标尺红面, 取中丝读数; 取中丝读数; (6). 参照水准测量有关技术指标, 参照水准测量有关技术指标, 检查有关限差是否超限。 检查有关限差是否超限。
后A 前B 后-前
1726 1866 -0140
6513 6554 -0041
0 -1 475.537m, 假设第一站后视点高程为475.537m,则第四站前视点的高程为 475.537m,则第四站前视点的高程为
476.154m
。
3. 三、四等水准测量测站技术要求
2附合水准路线(annexed leveling line) 附合水准路线(annexed
由已知点BM1 已知点BM2 由已知点BM1——已知点BM2 BM1 已知点
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程测量赛项技术规范(附件1)

⑶每位选手完成一个测站的观测和记录计算,具体方案如下:
1A 测站点由本队 4 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1 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
2、3 号选手负责安置棱镜;
2A 测站点由本队 1 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2 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
(由二测回联接角平均值及导线边水平距离往返平均值推算 2 号测站点坐标,根据
⑽观测结束后,仪器装箱收回到出发处,记录表格交给裁判员,裁判员暂停计 时,将原始记录数据交工作人员复印 2 份后分别交给 1、2 号选手,继续计时。1 号 和 2 号选手现场分别独立进行闭合导线平差计算,角度闭合差分配采取“整数分配, 大角分大,小角分小”的原则,计算所用计算器由执委会提供或自备,但不得带程 序计算功能。
4A
3A
放样
B
1A
2A
2.竞赛内容
图 2 闭合导线示意图
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按一级导线精度要求独立完成抽签指定的闭合导线测量外
业观测及 3 号点的放样和内业计算。外业观测包括一个连接角和四个转折角(左角)
测量(5 个角度均采用测回法二测回进行观测)以及四条导线边测量(每条导线边水
平距离采用往返测各一测回),内业计算根据给定的已知点 A 点的坐标和 A 点到 B 点
⒀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操作技能比赛除携带比赛必备的用具(如笔、 尺、普通计算器等)外,不得带入任何技术资料和工具书。选手的所有通讯工具(对 讲机仅能在放样时使用)、摄像工具一律不得带入竞赛现场。
⒁如果在比赛期间测量仪器发生非人为故障,致使比赛不能继续进行,需经裁 判长(或副裁判长)确认并批准,比赛可暂停计时,待测量仪器修复或更换仪器后, 比赛恢复计时或重新开始。
设计坐标放样 3 号点,检核无误后再进行一级闭合导线测量),3、4 号选手负责安置
水准仪四等水准路线技术规范

“2015年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技能节工程测量技术规范本次竞赛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8年5月1日批准施行的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结合建筑行业职业技能要求,制定本技术文件。
一、四等水准测量1.水准路线形式一个已知点和三个未知点组成的闭合水准路线(见图1),水准路线总长约为400米。
2.竞赛内容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按四等精度要求独立完成指定路线的水准测量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
3.竞赛规则⑴各参赛队按比赛报名表中的顺序将选手分别编号为1、2、3、4号(比赛过程中不得变更),按规则要求独立完成指定闭合水准路线的测量任务。
⑵水准路线的起始点及待定点由赛项执委会事先确定,赛前抽签确定各参赛队所观测的路线。
⑶每位选手完成一个测段(即两个固定点之间的路线)的观测和记录计算,具体方案如下:1测段(已知点1A到2A号未知点)由本队1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2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3、4号选手负责水准尺安置;2测段(2A号未知点到3A号未知点)由本队2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3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1、4号选手负责水准尺安置;3测段(3A号未知点到4A号未知点)由本队3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4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1、2号选手负责水准尺安置;4测段(4A号未知点到已知点1A)由本组4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1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2、3号选手负责水准尺安置。
⑷数据记录必须用赛项执委会盖章的记录手簿(见附件表1),由负责记录的选手用签字笔当场准确无误地填写到相应栏内,并及时计算和填写表中其它数据,要求记录规范完整、符合记录规定、计算准确;观测数据不得改动厘米和毫米,分米、米以上数据不得连环涂改,如有违反均需扣分;观测数据必须原始真实,严禁弄虚作假,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⑸各参赛队合作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计算所用的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由赛项执委会提供(见附件表2),计算表的辅助计算栏中必须填入水准线路闭合差。
(完整word版)水准、导线内业计算步骤

1.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f h= Σh测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测:水准测量外业观测数据存在高差闭合差,高差闭合差需满足一定的限差,四等水准限差:fh允=±20√L L:水准路线全长,以KM为单位,不足1KM按1KM计算。
若高差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2.分配高差闭合差、检核测段高差改正数vi为:V i= - f hΣLL iΣ V i=-f h(检核)式中:ΣL——水准路线各测段的总长度,单位为km;L i——某一测段的长度,单位为km。
3.计算各测站改正后高差、检核h 改=h测+V iΣh改=0(检核)4.推算各待定点高程、检核H i=H i−1+h改H已知值=H推算值(检核)1.计算角度闭合差fβ:fβ= Σβ测- (n-2)×180°n:导线测量总测站数导线测量的成果检测:导线测量外业观测数据存在角度闭合差,角度闭合差需满足一定的限差,三级导线限差:fβ允=±24√n n:导线测量总测站数若角度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2.分配角度闭合差、检核测站角度改正数vi为(平均分配,大角多分、小角少分):V i= - fβnV =-fβ(检核)式中:n——测站数;3.计算各边方位角、检核α前= α后+β左±180°或α前= α后- β右±180°α已知方位角=α推算方位角(检核)4.计算坐标增量ΔX= D cosα f x= ΣΔXΔY= D sinαf y= ΣΔY或REC(距离,方位角) f= √ f x2+ f y2K =fΣD5.分配坐标增量、检核坐标增量改正数vi为:V x= - f xΣD L DΣ Vx改=-f x(检核)V y= - f yΣD L DΣ Vy改=-f y(检核)式中:ΣD——导线边长总长度,单位为m;L D——某一边长的长度,单位为m。
二、水准测量

测站观测方法 一个测站安置并整平仪器后,需按照 下列顺序对红、黑面进行观测:
(1)后视尺黑面读数:下丝、上丝、中丝 (2)后视尺红面读数:中丝 (3)前视尺黑面读数:下丝、上丝、中丝 (4)前视尺红面读数:中丝
观测记录要求 记录人员记录时必须回报,经观测者默许 后方可记下; 取位不能随心所欲; 记录项目必须现场完成,计算完成方可迁站; 用铅笔记录; 不得撕页、转抄、涂改; 不得伪造数据。
观测误差 (1).整平误差
(2). 照准误差(视差) 消减方法:调焦清晰、十字丝清晰 (3).估读误差
(4).水准尺倾斜误差
外界条件环境影响的误差 (1).仪器下沉的误差 消减方法:脚架踩稳 (2). 尺垫下沉的误差
(3).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误差
(4).温差的影响
本次课结束!
A1
A2
289.836
Σ
辅助 计算
0.21
+0.003
草图绘制
A4
A3
A1
A2
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
水准测量误差一般由仪器误差、观测 误差和外界条件影响的误差三方面构成。 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寻找消减误差的 措施,将有助于提高水准测量的精度。
仪器误差
(1).剩余的i角误差 消减方法:前后视距相等 (2). 水准尺误差(零点差) 消减方法:每个测段测量偶数站
观测记录要求 记录人员记录时必须回报,经观测者默许 后方可记下; 取位不能随心所欲; 记录项目必须现场完成,计算完成方可迁站; 用铅笔记录; 不得撕页、转抄、涂改; 不得伪造数据。
闭合水准测量示例
测站 1 1 2
测点 2 BM1 TP1 TP1 A A
水准尺读数/m
四等导线测量规范

导线测量规范(Ⅰ)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注:1 表中n为测站数。
2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2倍。
3.3.2 3㎝。
3.3.3(Ⅲ)水平角观测3.3.7 水平角观测所使用的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应符合下列相关规定:1 照准部旋转轴正确性指标:管水准器气泡或电子水准器长气光在各位置的读数较差,1秒级仪器不应超过2格,2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格,6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5格。
2 光学经纬仪的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指标:1秒级仪器不应大于1秒,2秒级仪器不应大于2秒。
3 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指标;1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0秒,2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5秒,6秒级仪器不应超过20秒。
4 补偿器的补偿要求:在仪器补偿器的补偿区间,对观测成果应能进行有效补偿。
5 垂直微动旋转使用时,视准轴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偏移。
6 仪器的基座在照准部施转时的位移指标:1秒级仪器不应超过0.3秒,2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秒,6秒级仪器不应超过1.5秒。
7 光学(或激光)对中器的视轴(或射线)与竖轴的重合度不应大于1㎜。
3.3.8 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并符合下列规定:1 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不应超过表3.3.8的规定。
表3.3.8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注;1 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水平角观测时不受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指标的限制。
2 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0的范围时,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值。
2 当观测方向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
3 当观测方向多于6个时,可进行分组观测。
分组观测应包括两个共同方向(其中一个为共同零方向)。
其两组观测角之差,不应大于同等级测角中误差的2倍。
分组观测的最后结果,应按等权分组观测进行测站平差。
四等水准测量的施测与计算

任务
❖ 在校园内布设一条四等水准路线,各小组完成外业 观测和数据计算等任务,上交观测手簿和计算成果。
下丝 距
前尺 前
下丝 距
方向 及
尺号
标尺读数 黑面 红面
K+黑 减红
高差 中数 (m)
备 注
视距差d
∑d
1571
1
1197
后1 前2 后-前
1384 6171
后2
前1 2
后-前
后1
前2 3
后-前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手簿
上丝
上丝
测站 编号
后尺 后
下丝 距
前尺
下丝
前距
方向 及
尺号
标尺读数 黑面 红面
K+黑 减红
夹
一、四等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
❖ 3.观测人员:仪器操作1人、扶尺2人、记录1人。
一、四等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
❖ 4.一测站上水准仪照准双面水准尺的顺序为:
❖ 照准后视标尺黑面,按视距丝、中丝读数; ❖ 照准前视标尺黑面,按中丝、视距丝读数; ❖ 照准前视标尺红面,按中丝读数; ❖ 照准后视标尺红面,按中丝读数。
标尺读数 黑面 红面
K+黑 减红
高差 中数 (m)
备 注
视距差d
∑d
1571
0739
后1
1384
6171 0
1197 1
37.4
0363 37.6
前2 后-前
0551 +0833
5239 -1 +0932 +1
+0.8325
-0.2 2121
-0.2 2196
后2
1934
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流程

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流程一、准备工作阶段。
在开展四等水准测量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测日期:记录员:
测站编号
点号
后
尺
上丝
前
尺
上丝
方 向
及
尺 号
标尺读数
K+黑
-红
(mm)
高差
中数
(m)
备
注
下丝
下丝
后视距离
前视距离
黑
面
红
面
视距差(m)
累积差(m)
后 视
1#标尺的常数
K=
2#标尺的常数K=
前 视
后-前
后 视
前 视
后-前
后 视
前 视
后-前
后பைடு நூலகம்视
前 视
后-前
注:各测站高差中数取位至1mm。
表2
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
场次-线路抽签号: 计算者(号):
点 号
路线长度
(km)
实测高差
(m)
改正数
(mm)
改正后高差
(m)
高程(m)
备注
已知点
辅
助 = =
计
算
-12mm =±20mm +2mm/k
说明:1.距离取位至0.01km,测段高差、改正数及点之高程取位至1mm。
2.采用路线长度进行高差闭合差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