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观课报告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1)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1)](https://img.taocdn.com/s3/m/8292c1f8a8114431b80dd884.png)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江汉小主人》中: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分两部分来介绍:一、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二、他们的工作需要我们理解。
在第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意识到我们城区这么变化这么快,这么漂亮,这一切都离不开城管叔叔阿姨们的辛勤劳动,让学生意识在城管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让学生站在城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会到城管叔叔阿姨们的辛苦,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生实际情况分析:学生对城管的了解,都是从网络和报刊上知晓的,相反,学生从家长那里获知此类知识的很少。
学生学生对于城管的了解很少,并不完全知道城管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1、了解城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城管。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学习习惯。
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够与人和谐交流与合作。
3、尊重并感谢城管,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教学重、难点:认识到城管的重要性,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设计理念及思路:本节课遵循教育生活化的理念,联系生活实际,合理地利用、开发学生身边的教育资源,“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到真实的生活中去,通过图片、情境剧等若干环节体现“多一点活动,少一点说教,多一点开放,少一点呆板”的活动理念,真正做到让班会课“活”起来,激发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调查了解社区的美丽变化调查表教师准备:课前搜集有关资料并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制作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大家都知道武汉现在在创建卫生文明城市。
要做到这点我们必须得满足什么条件了?(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对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为后面城管的出现埋下伏笔。
】师:像这样的环境能满足卫生文明的城市的条件吗?(出示早期的江汉路和汉口火车站照片)生:不能师:那你们觉得应该要什么样的才能够了?(干净整洁的街面,漂亮的建筑。
)出示现在江汉路和汉口火车站的照片师:现在这样的城区可以创建卫生文明城市吗?(学生自由发言)师:你们知道让我们的城区变得这么美的人,最主要靠的是谁吗?生:城管。
2023年省教师远程研修道德与法治观课报告《生活离不开他们》
![2023年省教师远程研修道德与法治观课报告《生活离不开他们》](https://img.taocdn.com/s3/m/b8b4b69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0.png)
2023年省教师远程研修道德与法治观课报告——《生活离不开他们》2023年省教师远程研修中有个观课环节,其中我观看了冯老师执教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生活离不开他们》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中的第三课。
本单元以“工农业生产与劳动者”为学习主题,一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工农业生产相关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和尊重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及其劳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到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
冯老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真实感受,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取得了很好地效果,是一节成功的课例。
一、基于学情,制定目标在设计本课时,冯老师考虑到四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观察社会的意识,但因其生活阅历、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而缺乏对社会劳动者工作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对于劳动者的认识还只是受身边人的影响,存在认识上的片面性,对许多看似简单的工作背后的艰辛与不易认识不足。
结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围绕核心素养,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初步感知生活中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体会他们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提升道德修养。
2.学生通过职业选择、小组讨论和汇报,能够懂得各行各业劳动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3.学生通过参与劳动初体验,感受平凡劳动的艰辛不易,学会尊重和感谢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二、关注情感,注重体验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或教师讲的现成结论,我想,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感悟,远比纸上谈兵要深刻得多。
本节课从学生最熟悉的社区生活和校园生活入手。
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感受身边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劳动初体验环节,我设计了交警执行赛、微笑训练营和点钞竞速赛三种体验活动,引导学生身体力行,由浅入深地体会不同岗位劳动者的背后所付出的艰辛与不易,学会尊重和感谢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小学道德与法治_2.《我们生活离不开他们》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道德与法治_2.《我们生活离不开他们》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89b2a0b240c844768eaeed3.png)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大家的劳动。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尊重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对他们心存感谢,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尊重并感谢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德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导入课题。
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你认识他们吗?2、他们分别是——?3、他们是做什么的?师小结:他们都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劳动者,正是他们让我们拥有了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就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板书课题)二、讨论交流,明白道理。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老动者?他们分别是做什么的?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这一方面的资料,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交流完的小组请坐端正,哪个小组的同学先来回报,回报的时候注意:不重复前面已经说过的内容,如果说得不完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动作演示。
)师小结:是啊,还有很多很多,时间有限我们就先说这些。
2、根据你对不同劳动者的了解,你长大了想为大家做点什么呢?请同学们从上面这些职业中各选择一个,每位同学只有一次选择机会,同学们先想一想,想好了吗?3、选择哪个职业的最多?其次是?只有两位同学选了清洁工,司机、售货员没有同学选。
4、这么多同学都选了警察,老师,医生,来说说为什么?师相机小结:(老师传递了知识和技能,教给了我们做人和做事的道理,为社会培养了有用的人才,人们总是说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多么神圣的职业啊!)(医生能给我们带来健康,被称为白衣天使,多么受人尊重啊!警察能给我们提供帮助,为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做出了贡献,多么伟大啊!)是啊!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在大家看来光荣而伟大的劳动者,才是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道德与法治------------《生活离不开他们》观课报告
![道德与法治------------《生活离不开他们》观课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a9d448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f.png)
《生活离不开他们》观课报告这次听课的心情就如太阳光照射眼前那么明亮,豁然开朗;学习的味道真好,聆听好课吸收到的“新鲜血液”如珍珠宝贵!我聆听了优秀品德教师讲的课,她的课犹如及时雨落到我的心田,解开了我对思政课的一些困惑,让我受益匪浅。
听完课后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课堂充满着情趣,听课就如进入了“艺术天堂”。
那些“教学艺术”至今在我脑海萦绕。
我听着这堂课后,总得印象是:老师集众人智慧于一身试教多次,课件资料反复修改,教师教学准备充分,老师提问语言达到精准。
这节课优点有:1、老师的语言亲切和蔼,铿锵有力,说话字正腔圆,她的教学演绎得充满艺术魅力,她能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2、这节课教者的话语提纲契领,听的老师知道教者这节课“教了什么,学生学了什么,孩子们知道怎么做”,教学达到了目标。
3、这节课老师从细节入手,学生学得有兴趣,教者教得情绪盎然。
4、教学步骤清晰:导学——自学——互学——检学——讲学,教学模式思路明了,教学模式的学习环节处理灵活,具有可操作性和伸缩性。
5、教师关注学生的心里和学习情绪,提问也随着改变。
我们知道,“需要”是一种体验过程,在学生的体验培养中既要有情感的投入,也要有思维的介入,情理交融才能使感悟深刻丰富,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受人们的服务是他们所需要的。
想想门卫叔叔、食堂的叔叔、阿姨,还有打扫卫生的阿姨为我们工作的场景,孩子们每天都跟他们有接触、交流,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通过课堂教学的体验,孩子们清楚地感受到由于他们的辛勤工作为学校和大家创建了一个舒适的环境,孩子们再遇到他们时就能很尊重他们的劳动,这样的思政课教学的实效就能够凸显出来了。
无论是什么课,总会留有遗憾和不足的,在多媒体软件应用的连贯性上操作不是很熟练。
总之:我听了这节课受益匪浅,在我的工作中我也向她学习,请教!这节课老师有的放矢地教学会少走弯路,教师试教之后再次精雕细琢成了一节“精品课”!。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9课生活离不开他们》说课稿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9课生活离不开他们》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d009b0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5.png)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9课生活离不开他们》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9课《生活离不开他们》是人教版最新部编教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理解生活中各行各业的工作者,认识到他们的工作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能够理解和认识一些简单的社会现象。
但是,对于一些职业的特点和工作的意义可能还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深入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者,感受他们的工作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者,认识他们的工作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感恩之情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及其工作对生活的影响。
2.难点:培养学生感恩之情和社会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案例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及其工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教学新课:介绍各行各业的工作者,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及对生活的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一些职业的特点和工作的意义。
4.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各行各业工作者的认识和感受。
5.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体验各行各业的工作者的辛苦和付出。
6.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明白每个人都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培养他们的感恩之情和社会责任感。
7.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观察和思考身边的其他职业,了解他们的工作及对生活的影响。
《生活离不开他们》说课稿
![《生活离不开他们》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28ae27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f7.png)
《生活离不开他们》说课稿尊敬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关于《生活离不开他们》的说课稿。
我将从课程背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展开。
一、课程背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职业人群默默地付出,为我们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他们或许是环卫工人、警察、医生、教师等,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是我们生活的支撑。
《生活离不开他们》这一主题旨在让学生理解并尊重这些职业人群,体验他们的工作辛苦,进而培养感恩和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人群的特点和职责,理解他们的工作对社会的贡献。
2. 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体验他们的工作过程,感受他们的辛劳。
3.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尊重各种职业人群,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等活动。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不同职业人群的介绍:环卫工人、警察、医生、教师等。
2. 他们的职责和特点:详细介绍各个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所需的技能。
3. 他们的工作对社会的影响:探讨他们的劳动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社会。
4. 学生的体验活动:如角色扮演,访问实地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他们的工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各个职业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他们的职责和工作过程。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亲身体验他们的工作过程。
4. 实践法:组织实地考察或社区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体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职业人群的关注。
2. 讲授:介绍各个职业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职业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他们的职责和工作过程。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不同职业的工作过程。
5. 总结:总结课程要点,强调职业的重要性和劳动的价值。
生活离不开他们课后反思
![生活离不开他们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243021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6.png)
生活离不开他们课后反思
生活离不开他们课后反思:
1. 理解课程内容:反思需要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包括对老师的教
学方法、授课内容以及课堂纪律等的理解。
可以通过回顾课堂笔记、与同学讨论、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2. 总结与反思:反思需要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包括对老
师授课内容的理解、对同学讨论问题的答案的回顾,以及对自己的学
习情况的总结。
通过总结和反思,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指导。
3. 提高学习能力:反思需要提高学习能力,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独立思考能力等。
可以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4. 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反思需要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包括对
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掌握学习技巧、注重课堂笔记等。
可以通过询问老师、查阅资料、与同学讨论等方式,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5. 规划未来学习:反思需要规划未来学习,包括制定明确的目标、规划具体的学习计划、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等。
可以通过与老师、同学、家长进行交流,制定未来的学习计划,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总之,课后反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课
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能力、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为未来的学习
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教案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6187b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a.png)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许多默默奉献的职业,他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舒适。
2. 培养学生尊重和感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对不同职业的了解,拓宽视野。
二、教学重点:1. 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贡献。
2. 培养学生尊重和感激劳动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到不同职业的重要性。
2. 如何激发学生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准备:1. 收集各行各业的图片和资料。
2. 准备相关视频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中是一位清洁工人在打扫街道。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为这位清洁工人的工作重要吗?为什么?”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职业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例如医生、教师、警察等。
3. 职业介绍:分别介绍各个职业的特点和贡献,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
4. 讨论:提问学生:“你们认为这些职业为什么重要?他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5.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这些职业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
例如,讲述一位医生救死扶伤的故事,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故事等。
6.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职业的重要性,培养尊重和感激劳动者的情感。
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尊重和感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思考,还有哪些职业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他们的工作有哪些特点和贡献。
9. 板书设计:《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默默奉献,创造美好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从而增进对各行各业的了解。
2. 邀请家长或社区工作者来校分享职业经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状况。
七、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尊重劳动者的情感。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贡献,感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要性。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教案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6bea1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9.png)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很多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人,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各种服务,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3. 提高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二、教学重点:1. 了解生活中各种职业的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尊重、感激那些为我们服务的人。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那些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人的重要性。
2. 如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尊重、感激那些为我们服务的人。
四、教学准备:1. 搜集各种职业的照片、资料等。
2. 准备相关的视频、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张照片,内容为一个清洁工人在扫地,让学生猜测这是哪个职业,并谈谈对这个职业的看法。
2. 新课导入:介绍各种职业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很多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人。
3. 案例分享:分享一些感人的真实故事,让学生了解那些为我们服务的人的辛勤付出。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那些为我们服务的人,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和舒适。
5. 分享讨论成果: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感慨生活中那些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人的重要性。
6. 视频观看:观看一部关于那些为我们服务的人的视频,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辛勤付出。
7.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感激那些为我们服务的人是一种美德,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品质。
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尊重、感激那些为我们服务的人的重要性。
9.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那些为我们服务的人给自己带来的便利和舒适,并试着去尊重、感激他们。
10.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那些为我们服务的人的重要性。
六、教学拓展:1.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和作用,以及那些为我们服务的人的辛勤付出。
2. 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医院、学校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各种职业的工作环境和职责。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教案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c9f92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13.png)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教案教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探究动物对我们的影响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动物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认识到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3.激发学生对保护动物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分析和理解动物对我们生活的影响;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3.呼吁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1.呼吁保护动物的意识和责任感;2.激发学生对动物保护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1.PPT幻灯片;2.各种动物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预计10分钟)1.师生互动,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理由是什么。
2.老师播放相关动物视频,让学生体验动物的可爱、聪明和有趣之处。
Step 2 探究动物对我们的影响(预计20分钟)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观察指定的动物,讨论动物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各组发言,归纳总结: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自己的发现和观察结果。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动物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Step 3 分享真实故事(预计15分钟)1.分享真实的故事:老师与学生分享关于动物帮助人类的真实故事,如导盲犬、救生犬等。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动物故事和动物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Step 4 分析动物保护问题(预计2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动物保护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护动物?有哪些动物正面临保护的困境?2.学生小组讨论,呈现观点:每组选择一个动物,讨论该动物正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保护动物的建议。
3.各组发言,共同讨论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和可能的措施。
Step 5 动物保护宣言(预计15分钟)1.学生撰写动物保护宣言:鼓励学生就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及自己的责任感撰写一篇宣言,鼓励保护动物。
2.学生互相分享宣言,展示自己的意愿和决心。
Step 6 总结与反思(预计10分钟)1.指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2.提问学生:你在今天的活动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动物?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亲近和保护动物,如捐款参与动物保护组织等。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教材内容分析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教材内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969622ee06eff9aef80763.png)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教材内容分析一、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教学体系中的地位《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是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中的第二个主题。
本册教材编排的三个单元《幸福家庭伴我成长》、《可爱的学校》、《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的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构建教科书体系,力求做到让学生去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从而快乐、积极、有意义的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不断促进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二、单元特点《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这个单元包括“在邮局工作的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我能为大家做什么”、“一次卖报的体验”四个主题。
本单元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学习主题,体现综合性,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和体验,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综合性和谐发展。
1、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品德教育隐性化,学生的良好品德在研究活动中、在体验感悟中得以形成和发展。
2、设置综合性学习主题,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式学习。
如“在邮局中工作的人”,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组研究解决问题。
通过访问、调查等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获得问题的答案,提升自己的知识。
3、注重了学生的体验活动。
如“一次卖报的体验”,通过访问、亲子卖报,感受别人为我们生活付出的艰辛,同时培养学生体验学习的能力。
三、主题分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主题中“可口的饭菜哪里来”、“清洁的环境谁打扫”、“这些事情谁来做” 三个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农民、清洁工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工作,知道我们生活的学校、社区和社会,有很多普通的劳动者在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的协同合作,并学会区分不同职业的不同劳动,懂得尊重和感激劳动者。
四、教材内容的再创造1、教材内容的取舍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这一主题中,教科书选取的内容都是从日常生活中和学生关系密切的一些劳动者工作入手。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教案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0fa391376baf1ffd4fad68.png)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大家的劳动。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学习习惯。
3.尊重并感谢不同行业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大家的劳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学习习惯教学方法调查、讨论课前准备学生准备:课前分组调查访问某一行业的工作者。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学生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在“授课”中分享自己身边干不同工作的人的照片收集一些他们的趣事等给全班同学。
2.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他们用自己的劳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保证。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他们,认识他们。
二、新授(一)认识“可口的饭菜哪里来”1.师:每天大家都能吃到可口的饭菜,你们知道这些饭菜都是从哪里来的吗?你吃的饭菜包含了哪些人的劳动呢?2.学生分组讨论,想一想,说一说。
(农民、渔民、养殖户、粮食加工厂、屠宰场、运输部门、销售商、厨师等等)3.该怎样对待这些为我们服务的人呢?4.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制定自己的方案。
(二)学习“清洁的环境谁打扫”1.教师展示干净的生活学习环境的图片,提问:这是谁做的?2.学生回答:环卫工人。
3.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环卫工人的工作的了解。
4.师:如果没有清洁工人呢,我们的生活环境会是什么样子?5.小组合作讨论回答。
6.师:为了有一个清洁的环境,我应该怎样做呢?7.小组讨论,回答。
8.小组合作写一份爱护环境的的倡议书。
(三)学习“这些事情谁来做”1.教师展示更多职业的图片。
学生观察辨认,说一说这些人分别是干什么的?为我们带来哪些方便?2.教师传递了知识和技能,教育人懂得做人和做事的道理,为社会培养了有用的人才,我们真离不开老师啊!3.医生能帮助人们治疗身体和心理上的疾病,能及时防治传染病为人们带来健康,被称为“白衣天使”,看来我们的生活还真来不开医生4.警察能给我们提供帮助,为我们的财产和安全做出了很多贡献,警察对我们生活真重要啊,我们还真离不开警察5.因为有了纺织工人,我们才能穿上温暖而美丽的衣裳;6.因为有了交警叔叔,我们才能快快乐乐上学,平平安安回家;7.因为有了建筑工人,我们才能拥有温馨的家园;8.因为有了人民子弟兵,我们才能拥有和平与安宁。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课后反思商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课后反思商](https://img.taocdn.com/s3/m/5fe9f85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1d.png)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课后反思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课后反思《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这节课的设计我努力体现了《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的重要理念——“走进社会,体验生活”。
整堂课通过让学生从观察生活入手,借助有层次的丰富真实的体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体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为我们服务的各行各业的的劳动者的辛苦工作,从而懂得尊重和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一、教学亮点:1、多关注学生生活,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走进社会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理念,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孩子们生活的舞台,“”也是他们成长的课堂。
因此,一开课我设计的层层递进的心明眼亮猜行业的游戏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而且可以帮助他们逐渐体验到人与社会的关系。
2、多设体验活动,让孩子在体验中自己感悟。
俗话说:“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无论老师再怎么煽情地说教,也不能唤起学生那种感动的情绪。
因此,我在设计上,尽量让学生多亲身体验。
本堂课创设了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活动情境,一起做“心明眼亮猜行业”的游戏、小组探究“普通的年糕为什么叫千人糕”等几个活动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充满好奇和欢乐有趣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体验、感悟,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整合教学资源“教学就是对教材的再创造,只有这样,教材才能处于‘被激活’状态,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而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也会极大地激活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依据现实情况,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借鉴《千人糕》的故事,改变为课堂学习资源,让学生以此探究问题,新鲜有趣的教学内容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稍显沉闷的教材内容经过创造,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二、不足之处:本节课不缺乏学生喜欢的游戏,也不缺乏探究活动,但是整个活动的设计还是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意识。
编号:2356《生活离不开他们》观课报告
![编号:2356《生活离不开他们》观课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191a4a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9.png)
《生活离不开他们》观课报告认真观看了《生活离不开他们》,感觉这是一节挺不错的生态课。
下面从教材的取舍、新课改理念的融合以及教学活动的整合三方面说说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德育回归生活生活是德育之源,只有鲜活的生活实际,学生才会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更好的进行交流,才能有强烈的创作欲望,进而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来,教学也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如课前所展示的环卫工人食品和其他小资料,是学生生活中可以见到的,更是触目惊心的,使学生主动走进生活、参与课堂;再如,课堂最后,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用实际行动来号召全社会的人都尊重劳动者,使德育教育外延到生活中,德育与生活紧密的联系了起来。
二、合理处理教材,进行有效组合。
杰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和整合,对课程资源进行了开发,进行了课前预设让学生课前去调查访问、查找资料。
这样,教学空间就得到了拓展,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
杰老师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关心劳动者的态度,最终理解尊重劳动者。
这课在上完第一课室的基础上完成第二课时。
安排上没有局限于教材的格式,而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灵活的安排了课前的〃寻找最美劳动者〃社会实践这一环节,体验没劳动者的日常。
从而感受劳动者背后的酸、甜、苦、辣,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与学生生活相结合的特点。
三、融入新课改的〃合作理念〃〃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因此,杰老师设计了〃小组调查〃、〃小组交流〃等环节,让学生学会探究,懂得集体智慧的力量,培养与人合作意识,这是人与人共存的需要。
四、主体参与,大胆实践活动新课程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他们大胆活动,这也形成了共识。
在这堂课设计中,杰老师不仅考虑要让学生动起来,更多的考虑是主体参与的广泛性。
为此,设计的活动环节:调查父母、亲人是什么职业?体验劳动这就在我们身边;看课件感知,小组交流,杰老师还在活动中,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编号:2384《生活离不开他们》观课报告
![编号:2384《生活离不开他们》观课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c68462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2.png)
《生活离不开他们》观课报告《生活离不开他们》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美好生活从哪来〃第三个主题活动。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理解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发自内心的尊重并感谢劳动人民,感受生活,学习做人。
一、注重生活体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走进社会〃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理念,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学生生活的舞台,也是他们成长的课堂。
因此,引导他们从熟悉的生活实际、社会现象出发,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不但可以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而且可以帮助他们逐渐体验到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杰老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活动,第一个活动是〃体验清洁工人的辛苦〃;第二个活动是〃体验教师的书写〃体验活动,通过教师采访谈感受,体会工作的艰辛和不易;意识到生活中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进而产生尊重劳动者、感恩劳动者的情感。
这几个活动的设计有趣味性且参与广度高,学生都能玩一玩并能谈谈感受。
二、精心设问引导学生主动反思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但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呈现生活经历、聚焦现实生活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已有的生活进行道德反思,促进丰富学生的体验、感悟,在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由感知生活经历上升到形成生活经3佥、生成生活智慧,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实现个人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的引导过程中,当学生已经发现了现实生活中有众多人在为我们提供着服务时,不能局限在这里,要让学生体会到对他们的需要,学生在问题假想中发现如果没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教师创设的这个能引起学生深入体验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更加丰富的内心体验。
三、活动体验让孩子在实践中自己感悟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或教师讲的现成结论,而是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得到某种知识,感悟出一定的道理。
杰老师让学生去观察体验劳动者的工作,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各种劳动者怎样为我们生活提供的服务,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这些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是我们生活的需要,感受到劳动者劳动的艰辛,还能对这些劳动者产生敬意与感激。
生活离不开他们说课稿一等奖
![生活离不开他们说课稿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5487579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c.png)
生活离不开他们说课稿一等奖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教师,而教师的教学离不开说课稿。
说课稿是教师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它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那么,如何撰写一篇优秀的说课稿呢?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是说课稿的核心。
在撰写说课稿时,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评价方式都与目标紧密相连。
这样,说课稿才能具有明确的方向,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其次,整合教学内容是说课稿的关键。
教师在撰写说课稿时,应充分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如教材、课件、教具等,使教学内容丰富且有条理。
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再次,创新教学方法是说课稿的亮点。
在撰写说课稿时,教师应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探究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注重师生互动,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当我们拥有一篇优秀的说课稿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学生也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而说课稿一等奖则是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典范,它们分享了成功的教学经验,激发了教师的创作热情,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说课稿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重视说课稿的撰写,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小学道德与法治_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小学道德与法治_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https://img.taocdn.com/s3/m/9598c12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f.png)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威海市千山路小学倪红梅学习目标:1.了解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大家的劳动。
尊重并感谢不同行业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培养学生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够与人和谐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调查身边的劳动者,询问了解他(她)的工作情况。
教师课前搜集有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忙忙碌碌镇图片贴纸等。
教学过程:课前游戏:来做个小游戏吧,我说你做。
--- 师伸2个手指头,说:“请伸出3个手指头",故意诱导学生。
——师说:“请你手扶着额头",师自己却手扶下巴--- “请同学们坐直了 ",师身子故意一挺小结:要精神集中,不受别人动作的干扰。
一、猜谜导入,引出劳动者1.继续猜职业。
手势猜警察,看图听诊器猜医生,听喇叭声猜司机,拼图猜厨师。
我们继续刚才的游戏一一我说你做,请你将一只手侧平举,另一只手在胸前弯曲,做得好,根据这个动作,你能猜出一种职业吗?真聪明,我们继续来猜职业,知道的就大声出来。
(点击课件)看;听;猜。
2.同学们反应真快,他们都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劳动者,除了他们,你还知道哪些职业?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职业。
二、设身处地,认识不同职业都是不可少的(一)设身处地“选”职业大家知道的职业还真不少呢!瞧,这是忙忙碌碌镇,(课件)这里呀,有各行各业的人们。
如果你们生活在这个小镇上,最想做的一种工作是什么?小组合作,每人将自己选择的那一种工作,揭下来贴在相应的位置;余下的职业,还留在这里。
贴好后,和同学交流,你选择的这个职业能为大家提供哪些服务?学生操作,老师巡视。
(二)七嘴八舌说“好"职业1.大家看,这是5组的小镇。
请你们站起来,告诉大家,你们选择了哪种职业?为什么?谁也选择了这个职业,来交流一下。
教师随机点拨,说明该职业对人们做出的服务。
生:我选了教师,因为老师能教给我们知识。
生:老师教会了我认字。
9.生活离不开他们教案(含教学反思)
![9.生活离不开他们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8a863c46bec0975f565e239.png)
很重要
离不开
要感谢
课堂上永远会有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反应,调动智慧去面对学 生生成的问题。在讲到税务机关时,我提问“孩子们,你们为什么不选择税务机关呢?” 很多学生摇头,表示自己对这个机关不了解。在播放税务机关工作人员视频资料时, 有一个孩子一直举着手。我当时注意到了他的动态。在视频播放完了之后,我让这个 学生来说说自己的想法。这个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了自己了解的税收知识。
课后 就着这个学生的话题,我再对税收进行阐释,学生们对税收的知识了解得更透彻了。
反思
这节课也有很多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在情感方面“生活中离不开各行各业
的劳动者,我们要尊重、感恩劳动者”方面落实得还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备教材”到“备学生”,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让他们能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 受到道德教育。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成,让教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的 生活会说话。
样的服务?
人物
职业名称
工作内容
爸爸
妈妈
……
9、 总结:尽管人们从事着不用的劳动,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劳动者”。我们的 父母和其他亲人也是其中的一员。
10、视频:美女在候车厅乱扔了垃圾,清洁工说了她几次不听,直接开骂 11、小小讨论会: (1)女乘客说出这种话,说明了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你在日常生活中听过类似的话,见到过这样现象吗? (3)你认为劳动者之间是否有等级之差? 12、试一试:你会如何反驳王方的观点呢? 王方对李洋说:“我的爸爸是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好多人都听他的指挥!章华的爸爸没法 比,他只是进城务工的人。” 13、提示:社会的良好运转需要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尽管不同的职业在劳动方式上存在着 差别,但劳动者之间是平等的。 人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14、阅读与思考:请你阅读课本第 67 页《泥瓦匠王承福》,看看王承福对劳动和劳动者有哪 些认识?你的看法是什么?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三.课堂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观课报告《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是《品德与社会》山人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
品味这一话题的提法──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关键词“离不开”,也就是说不仅让学生发现相关的人,更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离不开”。
“离不开”是一种体验,在学生的体验培养中既要有情感的投入,也要有思维的介入,情理交融才能使感悟深刻丰富。
生活体验──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走进社会”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理念,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孩子们生活的舞台,也是他们成长的课堂。
因此,引导他们从熟悉的生活实际、社会现象出发,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不但可以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而且可以帮助他们逐渐体验到人与社会的关系。
刘老师在这一课的导入中让学生想一想早饭都吃了什么?味道怎样?并且播放各种美食图片。
引导学生进行了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交流这丰盛的饭菜里都有哪些劳动者辛勤的付出。
在课堂上的交流中,孩子们谈到了帮助过家找回钱包的警察,生病时为他看病的医生护士,在外吃饭时为他端菜倒茶的服务员,甚至是买早点的摊主、买菜的阿姨。
生活中的这些细微末节,在课堂上明晰起来,孩子们纷纷认识到,一个时段为我们服务的人不少,一天中更多,生活中为我们服务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们的生活是需要这些劳动者的服务的呀!
活动体验──让孩子在实践中自己感悟
听到过的、看到过的、亲身经历过的,哪一种做法能让孩子印象更深,让孩子有真切的感受?各位老师的选择不言而喻,孩子的学习活动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或教师讲的现成结论,而是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得到某种知识,感悟出一定的道理。
教学中,孩子们在情景中去体验劳动者为我们生活提供的服务──刘老师让孩子们想象,假如有一天,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请各小组根据课件提示展开讨论。
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者的辛苦,也体会到他们的重要,从而揭示劳动者与社会的依存关系;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激情诵读诗歌:
感谢明月照亮了夜空,感谢朝霞捧出的黎明,感谢春光融化了冰雪,感谢大地哺育了生灵。
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享受人世间的亲情和幸福;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感谢清洁工的默默付出,让我们在美好的环境中成长;感谢农民伯伯的辛勤汗水,让我们吃上香喷喷的米饭。
感谢你,我要衷心谢谢你,为我们生活提供关爱和服务的所有的劳动人民!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了高潮。
在这些与孩子们生活紧密相连的活动中,他们深刻地认识“原来我们的生活一刻都离不开这些劳动者呀!”我想这就是所有观课这一课的老师希望看到的:从孩子自己的世界出发,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
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自己走进、融入社会生活。
刘老师的这堂课还有很多的亮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