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训练文言文综合训练(散文类)
2015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组合训练(江苏卷) (语基+古诗+文言文)2(附答案解析)
专题组合训练5(语基+古诗+文言文)一、语言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韬晦.(huì)散.漫(sàn)酵.母菌(jiào) 潸.然泪下(shān )B.涨.幅(zhǎnɡ) 刊载.(zǎi)发横.财(hènɡ) 沆瀣.一气(xiè)C.酗.酒(xù) 堵塞.(sè)潜.意识(qián) 翩跹.起舞(qiān)D.款识.(zhì) 揶揄.(yú)软着.陆(zháo) 插科打诨.(hùn)解析:选B。
A.散漫(sǎn),C.翩跹(xiān),D.软着陆(zhuó)。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抱负模仿秀好高骛远趋之若鹜B.挤身笔杆子条分缕析衣衫褴缕C.慰藉爆冷门巨笔如掾不容置喙D.急躁戴高帽满腹经纶语无轮次解析:选A。
B.挤—跻;C.掾—椽;D.轮—伦。
3.(2011年南京二模)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很多场所的中央空调长期不清洁,管道成为藏污纳垢....之地,细菌、灰尘等随着空调风吹入室内,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B.南京风光宣传片中,摄影师抓住了中山陵音乐台上光线、角度、白鸽飞舞的姿态浑.然天成...的那一刻进行拍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C.不少省市片面追求GDP,无节制地开采、出口稀土等资源,这种行为无异于为渊驱...鱼.,为丛驱雀....,长此以往,稀有资源将消耗殆尽。
D. 2月14日,罗纳尔多宣布退役,虽然他离开了驰骋多年的绿茵场,但那些一蹴而就....的精彩射门让无数的球迷们记忆犹新。
解析:选A。
A.藏污纳垢: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B.浑然天成:多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也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对象不当。
C.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使自己人投向敌方,也比喻不善团结人,把关系本应亲密的人推向对立面,误解词义。
201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训练:J 文言文
资料概述与简介 J单元 文言文 【语文卷·2015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501)】J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韩,字致光,京兆万年人。
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
召拜左拾遗,以疾解。
宰相崔胤判度支,表以自副。
王溥荐为翰林学士。
尝与胤定策诛刘季述,昭宗反正,为功臣。
帝疾宦人骄横,欲尽去之。
曰:“陛下诛季述时,余皆赦不问,今又诛之,谁不惧死?宦人忠厚可任者,假以恩幸,使自翦其党,蔑有不济。
今食度支者乃八千人,虽诛六七巨魁,未见有益,适固其逆心耳。
”帝前膝曰:“此一事终始属卿。
” 中书舍人令狐涣任机巧,帝尝欲以当国,俄又悔曰:“涣作宰相或误国,朕当先用卿。
”辞曰:“涣再世宰相,练故事,陛下业已许之。
若许涣可改,许臣独不可移乎?”帝曰:“我未尝面命,亦何惮?”因荐御史大夫赵崇劲正雅重,可以准绳中外。
帝知,崇门生也,叹其能让。
宰相韦贻范母丧,诏还位,当草制,上言:“贻范处丧未数月,遽使视事,伤孝子心。
今中书事, 一相可办。
陛下诚惜贻范才,俟变而召可也。
”学士使马从皓逼求草,曰:“腕可断,麻不可草!”从皓曰:“君求死邪?”曰:“吾职内署,可默默乎?”姚洎闻曰:“使我当直,亦继以死。
”自是宦党怒甚。
帝反正,励精政事,处可机密,率与帝意合,欲相者三四,让不敢当。
初,侍宴,与京兆郑元规、威远使陈班并席,辞曰:“学士不与外班接。
”主席者固请乃坐全忠胤临陛宣事坐者皆去席不动全忠怒薄己悻然出。
全忠见帝,斥罪,帝数顾胤,胤不为解。
全忠至中书,欲召杀之。
郑元规曰:“位侍郎、学士承旨,公无遽。
”全忠乃止,贬濮州司马。
帝执其手流涕曰:“我左右无人矣。
”天二年,复召为学士,还故官。
不敢入朝,挈其族南依王审知而卒。
(选自《新唐书·韩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召拜左拾遗,以疾解 解:离职 B.欲尽去之 去:离开 C.适固其逆心耳 固:使之固 D.涣再世宰相,练故事 练:熟悉,通晓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分析综合》专题检测卷(含解析)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卷文言文分析综合1、分析综合(选择题每题3分,满分:27分时间:6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杨信民,名诚,浙江新昌人。
乡举入国学。
宣德时,除工科给事中。
母忧归。
营葬土石必躬舁数百步,曰:“吾葬吾母,而专役他人,吾不安也。
”服阕,改刑科。
寻以王直荐,擢广东左参议。
清操绝俗,尝行田野,访利弊为更置。
性刚负气,按察使郭智不法,信民劾之下狱。
黄翰代智,信民复发其奸。
已,又劾佥事韦广,广遂讦信民,因与翰俱被逮。
军民哗然,诣阙下乞留信民。
诏复信民官,而翰、广鞫实,除名。
景帝监国,于谦荐之,命守备白羊口。
会广东贼黄萧养围广州急,岭南人乞信民,乃以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其地。
士民闻而相庆曰:“杨公来矣。
”时广州被围久,将士战辄败,禁民出入,樵采绝,而乡民避贼来者拒不纳,多为贼所害,民益愁苦归贼。
信民至,开城门,发仓廪,刻木锲给民,得出入。
贼见木锲曰,“此杨公所给也”,不敢伤。
避贼者悉收保,民若更生。
信民益厉甲兵,多方招抚,降者日至。
乃使使持檄入贼营,谕以恩信。
萧养曰:“得杨公一言,死不恨。
”克日请见。
信民单车诣之,隔濠与语。
贼党望见,欢曰:“果杨公也。
”争罗拜,有泣下者。
贼以大鱼献,信民受之不疑。
萧养且降,而都督董兴大军至,贼忽中变。
夜有大星陨城外,七日而信民暴疾卒。
时景泰元年三月乙卯也。
军民聚哭,城中皆缟素。
贼闻之,亦泣曰:“杨公死,吾属无归路矣。
”未几,兴平贼,所过村聚多杀掠。
民仰天号曰:“杨公在,岂使吾曹至是!”讣闻,赐葬祭,录其子玖为国子生。
广东民赴京请建祠,许之。
成化中,赐谥恭惠。
久之,从选人卢从愿请,命有司岁以其忌日祭焉。
(节选自《明史·杨信民传》,有删改)1.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杨信民深受军民拥戴的一组是( )①诣阙下乞留信民②避贼者悉收保,民若更生③得杨公一言,死不恨④城中皆缟素⑤杨公在,岂使吾曹至是⑥命有司岁以其忌日祭焉A.①③⑥ B.②③⑤C.①④⑤ D.②④⑥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部分10份共296页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广西南宁九中2015届高三高考模拟测(一)语文试题【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24分)偃虹堤记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①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
”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
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
”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
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
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
”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
”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
”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
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
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
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
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
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
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
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注释:【1】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
4.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愿.有所记愿:希望 B.覆溺之虞.虞:料想C.使.堤土石幸久不朽使:假如 D.常.显用之常:曾经6.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予发书按图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B.问其所以作之利害问滕侯的建堤动机和修建的利弊C.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各级官员)都不能轻视滕侯的具体策划D.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这就是滕侯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文章认为,滕侯对偃虹堤的周密策划和精心施工,是出于他对百姓深切的关怀和热爱。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散文类1(含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共6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弃集有其一。
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主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
其若是,孰能御之?”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5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 为能若民/ 则无恒产/ 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 放辟邪侈/ 无不为/ 已及陷于罪/ 然后从而刑之/ 是罔民也B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惟士为能/ 若民/ 则无恒产/ 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 放辟邪侈/ 无不为/ 已及陷于罪/ 然后从而刑之/ 是罔民也C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惟士为能/ 若民/ 则无恒产/ 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 放辟邪侈/ 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 然后从而刑之/ 是罔民也D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 为能/ 若民/ 则无恒产/ 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 放辟邪侈/ 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 然后从而刑之/ 是罔民也53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古代指中原地区,中心位于黄河流域一带,古称中土、中夏或中华。
2015年高考最新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真题精选(附答案)
2015 年高考最新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真题优选(附答案)1.( 安徽 ) 阅读下边文字,达成⑴—⑷题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清] 王世槙先生姓梁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名也。
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念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
于诗嗜陶渊明,少得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
”长老惊诧。
十三岁补诸生第一,尖名籍甚。
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景进士。
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
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督查御史。
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
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晏坐整天,如退院僧。
暇即与其友汪婉、刘体仁、董文骥、王世禛辈出游丰台、草桥诸胜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
诸子酒酣耳热,辩难蜂起,各赌气不肯相下。
先生静坐,或浅笑不发一语。
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我言为烦。
先生孤耽内典,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于《楞严》尤了悟初因证果大旨。
每过其居邸,绳床药灶外,惟经纶数卷而已。
先生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
或认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
居官而谋利,为后代计耳。
后代不肖而居厚实,三蠢将至,曰响马,曰博徒,曰倡优。
吾惧夫三蠢之为后代忧也,故不敢也。
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属长洲文点画《江村念书图》以见志,字辈皆为赋诗。
去几,谢病归。
淄川高侍郎念董诗云:“燕台奚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
盖纪实云。
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
答书曰:“生有癖性,热爱古贴,亦古人玩龙团,饮廷珪墨之意也。
温宋仲温书《兰亭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赵子昂书《铁佛岙钟铭》在鹤沙报答忏院,倘各损惠一通膜拜赐矣。
”其雅揉这样。
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先人矩度,而于禅悦文字尤善。
先生生明天启壬戌,卒康熙壬申,年七十一。
( 选自钱仲联主编《广请碑传集》,有删省)⑴对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 晏坐整天晏:沉静。
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散文类(15) Word版含答案.doc
散文类课后练习(15)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公元458年)春,正月,丙辰,魏高宗还平城,起太华殿。
是时,给事中郭善明,性倾巧,说帝大起宫室,中书侍郎高允谏曰:“太祖始建都邑,其所营立,必因农隙。
况建国已久,永安前殿足以朝会,西堂、温室足以宴息,紫楼足以临望;纵有修广,亦宜驯致,不可仓猝。
今计所当役凡二万人,老弱供饷又当倍之,期半年可毕。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况四万人之劳费,可胜道乎!此陛下所宜留心也。
”帝纳之。
允好切谏,朝廷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帝常屏左右以待之。
或自朝至暮,或连日不出;群臣莫知其所言。
语或痛切,帝所不忍闻,命左右扶出,然终善遇之。
时有上事为激讦者,帝省之,谓群臣曰:“君、父一也。
父有过,子何不作书于众中谏之而于私室屏处谏者,岂非不欲其父之恶彰于外邪!至于事君,何独不然。
君有得失,不能面陈,而上表显谏,欲以彰君之短,明己之直,此岂忠臣所为乎!如高允者,乃忠臣也。
朕有过,未尝不面言,至有朕所不堪闻者,允皆无所避。
朕知其过而天下不知,可不谓忠乎!”允所与同征者游雅等皆至大官,封侯,部下吏至刺史,二千石者亦数十百人,而允为郎,二十七年不徙官。
帝谓群臣曰:“汝等虽执弓刀在朕左右,徒立耳,未尝有一言规正;唯伺朕喜悦之际,祈官乞爵,今皆无功而至王公。
允执笔佐我国家数十年,为益不小,不过为郎,汝等不自愧乎!”乃拜允中书令,赐帛五百匹,粟千斛,拜长子悦为长乐太守。
允固辞,不许。
帝重允,常呼为令公而不名。
游雅常曰:“前史称卓子康、刘文饶之为人,褊心者或不信。
余与高子游处四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乃知古人为不诬耳。
高子内文明而外柔顺,其言呐呐不能出口。
昔崔司徒尝谓余云:‘高生丰才博学,一代佳士,所乏者,矫矫风节耳。
’余亦以为然。
及司徒得罪,起于纤微,诏指临责,司徒声嘶股栗,殆不能言。
宗钦已下,伏地流汗,皆无人色。
高子独敷陈事理,申释是非,辞义清辩,音韵高亮。
人主为之动容,听者无不神耸,此非所谓矫矫者乎!”(《资治通鉴宋纪十》节选)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高宗还平城,起太华殿起:起居B.其所营立,必因农隙因:利用C.欲以彰君之短彰:显扬D.司徒声嘶股栗,殆不能言殆:几乎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直接表明高允“忠诚”为国和“风骨”高尚的一组是()A.帝所不忍闻,命左右扶出未尝见其喜愠之色B.纵有修广,亦宜驯致,不可仓猝高子独敷陈事理,申释是非C.允执笔佐我国家数十年,为益不小人主为之动容,听者无不神耸D.允为郎,二十七年不徙官高生丰才博学,一代佳士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允反对大兴土木,认为已有的宫室已经足够用了;即使要有所修建,也应该慢慢来,不能仓促草率,因为这会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花费较长的时间。
2015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组合训练(江苏卷)(语基+古诗+文言文)(附答案解析)
专题组合训练3(语基+古诗+文言文)一、语言基础1.(2011年长沙市一中第三次月考)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更迭三令五申蹊.跷(qī)呱.呱叫(ɡū)B.丰硕园舞曲省.视(xǐnɡ) 天遂.人愿(suí)C.笃信减员增效沏.茶(qī) 一溜.烟(liù)D.观摹莫须有倾.斜(qǐnɡ) 偃.旗息鼓(yǎn)解析:选C。
A.呱(ɡuā);B.圆舞曲,遂(suì);D.观摩,倾(qīnɡ)。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尽管近年采取了加开临时客车等措施,但春运出行难的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各大火车站万头攒动,众多旅客重足而立....,交通场面拥挤不堪。
B.黔东南从党扭村至加榜乡所在地绵延25公里的山路两旁,线条优美的梯田一片连着一片,层层叠叠,美不胜收....。
C.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的里氏9.0级强烈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令许多欲前往日本的游客退避三舍....。
D.目前,引进版图书翻译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不忍卒读....,不仅对阅读造成伤害,也不利于市场的正常运作与健康发展。
解析:选B。
A.重足而立:是指后脚紧挨着前脚,不敢迈步。
形容非常恐惧。
B.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C.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避免冲突。
D.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B.今天的中国,正在以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接受着历史的检阅。
而61年辉煌奇迹的造就,每一步跨越都孕育于风险和挑战,每一个脚印都充满了奋斗的艰辛,每一次变革都彰显着智慧和勇气。
C.从年中的“蒜你狠”、“豆你玩”到现在的“糖高宗”和“苹什么”,农产品的价格似脱缰的野马,越炒越高,其中的原因就是中国流动性过剩造成的。
2015年语文高考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答案版)
2015年语文高考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答案版)2015年高考各省市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江苏卷欧阳伯和墓志铭张耒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
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
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
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
呜乎!其志亦大矣。
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
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
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裹即奏用之。
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
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
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
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
男一人,日宪,滑州韦城县主簿。
女七人。
元祜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选自《张耒集》,有删节)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人纯实不欺欺:欺骗B.不治科举文词治:研究C.要必申其意申:施展D.召君问其制问:询问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
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B.欧阳发为人诚实,淡薄名利,爱好礼义。
他性格刚直,议论事情坚持原则,不随意迎合别人。
C.曹太后去世后,欧阳发帮助陈襄解决了皇曾孙服制的问题。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散文类文言文专练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散文类文言文专练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五小题。
心源亭记(明)李贤①邓①之儒学,在古城巽隅②,规制宏敞。
殿后曰“明伦堂”,堂前道中一井,其水湛然以清。
有司作亭其上,御史项君题之曰“心源”。
州守崔君富谓予郡人也,请记之。
②噫!旨□,心源之名亭也!夫源者,井内之泉也,而必冠之以心者,何哉?湛然以清者,水之本体也,苟终日荡之,未有不浊者也。
虚灵不昧者,心之本体也,苟私欲蔽之,未有不昏者也。
水之荡而浊者,有时静焉,则本体之清于是乎出矣。
心之蔽而昏者,有时静焉,则本体之明于是乎在矣。
甚矣,水之清浊有似于人心之昏明也。
③清而明者,莫不皆由乎静;浊而昏者,莫不皆由乎动。
然水之浊者,静则清矣,初无用力于其间;而心之明者,虽由乎静,必有主敬之功焉。
此心之明,徳无或昏也,故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③而已矣。
”④或曰:项君名亭之意,果出于此乎?曰:不可得而知也。
据“心源”之名,而推心源之理如此。
然项君之意虽不可知,要之不出此理之外也。
⑤于是乎记。
【注】①邓:地名,邓州。
②巽隅:东南角。
③放心:丧失了的善良之心。
(1) 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A.哉B.也C.焉D.耳(2) 对第①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大宽敞的邓州官学坐落于古城的东南角。
B.殿后通往明伦堂的道路上有一口清澈的井。
C.御史将当地官员修建的井亭命名为“心源”。
D.州守崔富吩咐李贤的同乡去邀请李贤作记。
(3) 对文中“心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性清明的心源,会因为被个人欲望蒙蔽而变混浊。
B.变得混浊的心源,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来恢复本性。
C.寻找丧失了的善良之心,其实就是寻找清明的心源。
D.“学问之道”在于让道德不昏昧,进而让心源清明。
(4) 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话,把它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居是学者,睹‘心源’之名,宁不惕然有所警哉?A.第①段末尾B.第②段末尾C.第③段末尾D.第④段末尾(5) 第③段的论述在第②段的基础上推进了一层,请加以分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类训练:散文类
文言文阅读:散文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
非一动之为利害。
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
夫惟义可以怒士。
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
谨烽燧..,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
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严斥堠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
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
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
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
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
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
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
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
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
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
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
使之无所顾,有所恃。
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
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
知此者,可以将矣。
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节选自苏洵《嘉佑集·卷二》,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B.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C.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D.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通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烽燧:古代边防报警信号。
【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 考点综合提升练(二)
考点综合提升练(二) 散文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襄州宜城县长渠记曾巩荆及康狼,楚之西山也。
水出二山之门,东南而流,春秋之世曰鄢水。
左丘明传,鲁桓公十有三年,楚屈瑕伐罗,及鄢,乱次以济是也,其后曰夷水。
又其后曰蛮水,郦道元所谓夷水避桓温父名,改曰蛮水是也。
秦昭王三十八年,使白起将,攻楚,去.鄢百里,立堨,壅是水为渠以灌鄢,遂拔之。
鄢入秦,而白起所为渠因不废。
引鄢水以灌田,田皆为沃壤,今长渠是也。
长渠至宋至和二年,久隳不治,而田数苦旱,川饮食者无所取。
令孙永曼叔率民田渠下者,理渠之坏塞,遂完故堨。
自二月丙午始作,至三月癸未而毕,田之受渠水者,皆复其旧。
曼叔又与民为约束,时其蓄泄,而止其侵争,民皆以为宜也。
盖鄢水之出西山,初弃于无用,及白起资以祸楚,而后世顾赖其利。
溉田三千余顷,至今千有余年,而曼叔又举众力而复之,使并渠之民,足食而甘饮,其余粟散于四方。
盖水出于西山诸谷者其源广,而流于东南者其势下,至今千有余年,而山川高下之形势无改,故曼叔得因其故迹,兴于既废。
使水之源流,与地之高下,一.有易于古,则曼叔虽力,亦莫能复也。
初,曼叔之复此渠,白其事于知襄州事张瓖唐公。
公听之不疑,沮止者不用.,故曼叔能以有成。
则渠之复,自夫二人者也。
方二人者之有为,盖将任其职,非有求于世也。
及其后言渠堨者蜂出,然其心盖或有求,故多诡而少实,独长渠之利较.然,而二人者之志愈明也。
熙宁六年,余为襄州,过京师,曼叔时为开封,访余于东门,为余道长渠之事,而诿余以考其约束之废举。
予至而问焉,民皆以谓贤君之约束,相与守之,传数十年如其初也。
而是秋大旱,独长渠之田无害也。
夫宜知其山川与民之利害者,皆为州者之任,故予不得不书以告后之人,而又使之知夫作之所以始也。
八月丁丑曾巩记。
(选自《元丰类稿》,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去.鄢百里,立堨去:距离B.一.有易于古一:一旦C.沮止者不用.用:任用D.独长渠之利较.然较:明显答案 C解析用:采纳。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15考点11 文言文阅读一、(2015·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
时蔡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
不能用。
迁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
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
”时谓名言。
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
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
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
是日,金人遂登城。
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
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
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
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
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
苟不已,则以死继之。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遂从太子出。
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
”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
明年二月,死于朝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解析】选A。
山东省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集训十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时间:90分钟满分:90分)(36分)一、(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18分)四堡雕版冯骥才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
②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
其他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等,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唯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从中古一直走到近代。
我喜欢建安【注】图书的民间感。
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观念融入坊间。
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
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
今天看来,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
③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
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的这个“活化石”。
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④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地远天偏,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
但现代化法力无边,近几年古镇也热闹起来了。
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
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九厅十八井”。
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半用于印书。
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点地讲述,我也无法想象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
⑤倘若留意,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檐角,鸟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雕,带着画痕的粉墙,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
但挤在这老宅子里生活的人们,对此早已视而不见。
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
高大的墙体全都糟朽,表面剥落,砖块粉化;地面的砖板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全被踩碎了;门窗支离破碎,或者早已不伦不类地更换一新;杂物堆满所有角落,荒草野蔓纠缠其间。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最全版 附答案
2015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最全版附答案)(2015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共18分)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
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
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
至公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1】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善。
”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
”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平公曰:“善。
”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祁黄羊可谓公矣。
”墨者有钜子腹䵍,居秦。
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
”腹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
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不可不行墨者之法。
”不许惠王,而遂杀之。
子,人之所私也。
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取材于《吕氏春秋•去私》)注释:【1】祁黄羊:人名,晋国大臣。
后文解狐、午、腹(tun),均为人名。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至公也A.到达 B.极、最 C.至于 D.导致②忍所私以行大义A.忍耐 B.容忍 C.对•••狠心 D.抑制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2分)A 其谁可而为之 B. 午非子之子邪君知其难也今者有小人之言C. 而遂杀之D. 伤人者刑后遂无问津者同予者何人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不与其子而授舜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传给了舜B. 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您的发问是恰当的,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C. 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在这件事上先生还是听我的吧D. 此所以禁杀伤人也这是用来禁止杀伤人的法令12.请把第一段中的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2015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组合训练(江苏卷)(语基+古诗+文言文)1(附答案解析)
专题组合训练4(语基+古诗+文言文)一、语言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称.赞/称.心如意请帖./俯首帖.耳婢.女/不无裨.益B.测量./量.入为出当.权/独当.一面契.约/锲.而不舍C.稽.首/无稽.之谈曝.光/一曝.十寒谬.误/寥.若晨星D.干.练/天干.地支差.遣/差.强人意剽.悍/虚无缥.缈解析:选C。
A.chēnɡ/chèn,tiě/tiē,bì;B.liánɡ/liànɡ,dānɡ,qì/qiè;C.qǐ/jī;bào/pù;miù/liáo;D.ɡàn/ɡān;chāi/chā;piā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瑕疵编篡馏馒头沧海一栗B.暮蔼蹊跷势力眼为虎作伥C.俯瞰倾泄擦边球磬竹难书D.辩驳桀骜座右铭名列前茅解析:选D。
A.篡—纂,栗—粟;B.蔼—霭,力—利;C.泄—泻,馨—罄。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今年3月,日本9级大地震引发了海啸和核泄漏。
在耸人听闻....的灾难面前,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宝贵,也感受到了生命的渺小。
B.在车市烽烟弥漫的激烈角逐中,奇瑞瑞虎表现可圈可点....,已斩获多项权威媒体车评大奖,成为年度获奖最多的SUV车型之一。
C.《新少林寺》以其豪华的明星阵容和雄厚的制作班底无可厚非....地成为了2011年春节档唯一一部“超级大片”。
D.设计者通过一系列充满起伏和韵律感的廊道空间处理,让钢架、玻璃和混凝土这些新元素巧妙地融合在老建筑的清水砖墙之中,使二者浑然天成....,展现出一处充满魅力和喜剧感的光影世界。
解析:选B。
A.耸人听闻:耸,惊动。
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B.可圈可点: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
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
C.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
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9
专题综合训练(九)一、(2014·芜湖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啸翁啸翁者,歙州长啸老人汪京,字紫庭,善啸,而.年又最高,故人皆呼为“啸翁”也。
啸翁尝于清夜独登高峰颠,豁然长啸,山鸣谷应,林木震动。
禽鸟惊飞,虎豹骇走,山中人已寐者,梦陡然醒;未寐者,心悚然惧,疑为山崩地震,皆彷徨罔敢寝。
达旦,群相惊问,乃知为啸翁发啸也。
啸翁之啸,幼传自啸仙,能作鸾鹤凤凰鸣,每一发声,则.百鸟回翔,鸡鹜皆舞。
又善作老龙吟,醉卧大江滨,长吟数声,鱼虾皆破浪来朝,鼋鼍多迎涛以.拜。
他日,与黄鹤山樵、天都瞎汉、潇湘渔夫、虎头将军十数辈,登平山六一楼,拉啸翁啸。
啸翁以齿落固辞,强而后可。
初发声,如空山铁笛,音韵悠扬。
既而如鹤唳长天,声彻霄汉。
少顷,移声向东,则风从西来,蒿莱尽伏,排.闼击户,危楼欲动。
再而移声向西,则风从东至,訚然荡然,如千军万马,驰骤于.前。
又若两军相角,短兵长剑紧接之势。
久之,则屋瓦欲飞,林木将拔也。
于时炷香烬而啸翁气竭,昏仆于地。
众客大惊,亟.呼山僧,灌以沸水,半晌乃苏。
归而月印前溪矣。
啸翁能医,工.画,善歌;垂八十,声犹绕梁云。
外史氏曰:古善啸者称孙登,嗣.后寥寥,不见书传。
迨至我朝,称善啸者,洛下王、昭阳李而已。
然予尝一闻之矣。
第未知与苏门同一音响否?昨闻啸翁之啸,则有变风云、动山岳之势,大非洛下者可几及也。
岂啸翁之啸,直接苏门者耶?张三来曰:予遇啸翁,欲闻其啸,翁以齿豁辞,不意其在平山发如许高兴,惜予不及知也。
(选自《虞初新志》,清代张潮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排.闼击户,危楼欲动排:推开B.众客大惊,亟.呼山僧亟:急忙C.啸翁能医,工.画,善歌工:擅长D.嗣.后寥寥,不见书传嗣:子孙【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A 项,排,王安石有“两山排闼送青来”的例句;B项,亟,《陈涉世家》有“趣赵兵亟入关”;C项,工,有“工于……”的说法;D项,嗣,动词,继承,接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训练文言文综合训练(散文类)高三2015-01-22 17:502015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训练文言文综合训练(散文类)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 4题。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柳宗元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
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
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果若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
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
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
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
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盖无他焉。
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
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
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
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
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
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
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
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显白而不污。
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
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
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于子!是以终乃大喜也。
古者列国有灾,同位皆相吊。
许不吊灾,君子恶之。
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
注:滫瀡(xiūsuǐ)这里指淀粉一类烹调用的东西。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虞:忧虑B.于是有水火之孽孽:罪恶C.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虽:即使D.自以幸为天子近臣以:认为2.下列属于作者祝贺王参元家失火的主要意图的一项是()A.阐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的道理。
B.肯定王参元“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的才华。
C.改变王参元“进而不能出群士之上”的现状。
D.表达“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的愧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中“骇”“疑”“喜”三个字,表现了作者的心理变化,后文叙议的内容就是围绕着这三个字展开的。
B.作者认为王参元很有才华,但家中积有钱财,为官是否廉洁令人生疑,这是王参元遭到世人猜疑的主要原因。
C.作者在贞元十五年就读到王参元的文章,在读后的六七年中一直没有对王参元的文章作出应有的评价。
D.文章用书信的形式,借王参元家失火这件事表达了作者的想法,同时也针砭了当时诋毁人才的恶劣的社会风气。
4.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
(4分)译文:(2)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
(2分)译文:(3)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
(4分)译文: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道学传序陈献章自炎汉迄今,文字记录著述之繁,积数百千年于天下,至于汗牛充栋,犹未已也。
许文正语人曰:“也须焚书一遭。
”此暴秦之迹,文正不讳言之,果何谓哉?广东左方伯陈公取元所修《宋史?列传》中《道学》一编镂板,与同志者共之。
《宋史》之行于天下有全书矣,公复于此留意焉。
噫,我知之矣。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后世由圣门以学者众矣,语忠信如圣人,鲜能之。
何其与夫子之言异也?夫子之学,非后世人所谓学。
后之学者,记诵而已耳,词章而已耳。
天之所以与我者,固懵然莫知也。
夫何故?载籍多而功不专,耳目乱而知不明,宜君子之忧之也。
是故秦火可罪也,君子不讳,非与秦也,盖有不得已焉。
夫子没,微言绝。
更千五百年,濂、洛诸儒继起,得不传之学于遗经,更相讲习而传之。
载于此编者,备矣。
虽与天壤共弊可也。
抑吾闻之:《六经》,夫子之书也;学者徒诵其言而忘味,《六经》一糟粕耳,犹未免于玩物丧志。
今是编也,采诸儒行事之迹与其论著之言,学者苟不但求之书而求诸吾心,察于动静有无之机,致养其在我者,而勿以见闻乱之,去耳目支离之用,全虚圆不测之神,一开卷尽得之矣。
非得之书也,得自我者也。
盖以我而观书,随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
此野人所欲献于公与四方同志者之芹曝也。
承公命为序,故及之。
公名选,字士贤,浙之临海人。
先公勿斋先生宰新城,遗爱在民。
公称其家学云。
(《宋史》卷427)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汗牛充栋,犹未已也已:停止。
B.宜君子之忧之也宜:应该。
C.语忠信如圣人,鲜能之鲜:很少。
D.夫子没,微言绝绝:拒绝。
6.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作者认为是错误读书方法的一组是①记诵而已耳,词章而已耳②载籍多而功不专,耳目乱而知不明③学者徒诵其言而忘味④察于动静有无之机⑤去耳目支离之用⑥乃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A.①②③B.①④⑥ C.③④⑤D.②④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焚书”虽然是秦王残暴的行为,但也有可取之处,它对于当今学风的背理和有害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B.作者批判当今读书之人只是致力于记诵典籍中词句的学习方法,指出这样学习只会造成“载籍多而功不专,耳目乱而知不明”的严重后果。
C.读经书的目的是求人之道,以明吾之本心,至于经学文字,它们不过如糟粕一样,本身并没有特别的价值。
D.所谓开卷有益,就是要求研究学习的人不但探求书中的精神,而且探求自己的内心,在探求中保全心中圆融奇妙的智慧。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⑪ 此暴秦之迹,文正不讳言之,果何谓哉?(4分)答:⑫ 非与秦也,盖有不得已焉。
(3分)答:⑬ 承公命为序,故及之。
(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深虑论[明]方孝孺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
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
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
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
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
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岂其虑之未周欤?虑:考虑、思虑B. 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惩:惩罚,引申为灭亡C. 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求:请求D. 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几:通“机”,机会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其可怪也欤B.而王莽卒移汉祚固而近于费C.光武之惩哀、平寡人之于国也D.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B.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C.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D.笼络当世之务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经国济世的政论文,通篇紧扣题目“深虑”二字着笔,通篇一气,层次清楚,中心明确。
B.本文首段从理论上剖析“虑天下者”的习惯思维特点及其必然的局限性,表明他们虽然思虑甚详,却每每祸出虑外。
C.中段通过具体的事例即通过秦、汉、魏、晋、唐、宋的史实,说明要想国家不灭,必须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
D.末段用良医、良巫的不能谋子的生活事例引出古圣人“用大德以结乎天心”的深谋远虑,并以此警戒后世君主。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1)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南康直节堂记①[宋]苏辙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
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
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廷,有不可犯之色。
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
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
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
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
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
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
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
《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
”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
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