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二首·其一》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竹枝词二首》刘禹锡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竹枝词二首》刘禹锡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竹枝词二首》刘禹锡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竹枝词二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

刘禹锡传世作品中,有竹枝词十一首,分两组,这两首诗是其中一组。

第一首诗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

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

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表达。

第二是不像第一首那样以谐音写含蓄情事,而是从身居蜀地耳闻巴人歌唱自然引发怀乡幽思。

全诗风格明快活泼,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俗特色。

作品原文:竹枝词二首⑴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踏歌声一作: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⑵。

(却有晴一作:还有晴)其二楚水巴山江雨多⑶,巴人能唱本乡歌⑷。

今朝北客思归去⑸,回入纥那披绿罗⑹。

词句注释:⑴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

又名《竹枝》。

原为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女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广。

后代诗人多以《竹枝词》为题写爱情和乡土风俗。

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⑵晴:与“情”谐音。

《全唐诗》:也写作“情”。

⑶楚水巴山:楚水:①水名。

一名乳水。

即今陕西省商县西乳河。

楚水注之,水源出上洛县西南楚山。

昔四皓隐于楚山,即此山也。

其水两源合舍于四皓庙东,又东迳高车岭南,翼带众流,北转入丹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丹水》)。

②泛指古楚地的江河湖泽。

巴山:①大巴山。

巴山夜雨涨秋池。

②泛指巴蜀一带。

楚水巴山:泛指蜀楚之地的山水。

⑷巴人:①古巴州人。

②古曲名。

“《阳春》无和者,《巴人》皆下节。

”晋张协《杂诗》之五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

此诗中指古巴州人。

⑸北客:作者自指,言客有思乡情也。

⑹纥(hé)那:踏曲的和声。

刘禹锡另有《纥那曲》:"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

周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

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绿罗:①绿色的绮罗。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鉴赏——竹枝词二首·其一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鉴赏——竹枝词二首·其一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鉴赏——竹枝词二首·其一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鉴赏——竹枝词二首·其一
竹枝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译文
正是一场太阳雨后,两岸杨柳摇曳,青翠欲滴,江面水位初涨,平静如镜。

少女心情抑郁地漫步在岸边,忽然,一阵悠扬的歌声从江上随风飘来,仔细一听,原来是久无音讯的情郎思恋自己的情歌。

东边阳光灿烂西边雨绵绵,原以为是无情实则还有情。

注释
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

又名《竹枝》。

原为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女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广。

后代诗人多以《竹枝词》为题写爱情和乡土风俗。

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晴:与“情”谐音。

《全唐诗》:也写作“情”。

鉴赏
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正月至长庆四年(824)夏在夔(kuí)州任刺史,作《竹枝词》十一首。

十一首《竹枝词》分为两组,这是其中一组二首,作于另九首(《竹枝词九首》)之后,大约是诗人前组九首完成后,又重新创做完成的。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原文译文解读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原文译文解读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原文|译文|解读《竹枝词二首·其一》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

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

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竹枝词二首·其一》原文唐代: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译文及注释译文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注释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

又名《竹枝》。

原为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女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广。

后代诗人多以《竹枝词》为题写爱情和乡土风俗。

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晴:与“情”谐音。

《全唐诗》:也写作“情”。

解读《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

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

刘禹锡任夔(kuí)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

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

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

刘禹锡创作多首《竹枝词》,这是其中一首。

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

它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描写少女眼前所见景物,用的是起兴手法。

所谓“兴”,就是触物起情,它与后文要表达的情事。

并无直接关系,但在诗中却是不可少的。

这一句描写的春江杨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闻郎江上唱歌声”。

这一句是叙事,写这位少女在听到情郎的歌声时起伏难平的心潮。

最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两个巧妙的隐喻,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

“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

古诗《竹枝词二首·其一》赏析

古诗《竹枝词二首·其一》赏析

古诗《竹枝词·其一》赏析古诗《竹枝词二首·其一》赏析《竹枝词二首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赏析《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

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

刘禹锡任夔(kuí)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

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

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

刘禹锡创作多首《竹枝词》,这是其中一首。

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歌。

它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描写少女眼前所见景物,用的是起兴手法。

所谓“兴”,就是触物起情,它与后文要表达的情事。

并无直接关系,但在诗中却是不可少的。

这一句描写的春江杨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闻郎江上唱歌声”。

这一句是叙事,写这位少女在听到情郎的歌声时起伏难平的心潮。

最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两个巧妙的隐喻,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

“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

“晴”和“情”谐音,“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

“东边日出西边雨”,表面是“有晴”、“无晴”的说明,实际上却是“有情”、“无情”的比喻。

这使这个少女听了,真是感到难以捉摸,心情忐忑不安。

但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她从最后一句辨清了情郎对她是有情的,因为句中的“有”、“无”两字中,着重的是“有”。

因此,她内心又不禁喜悦起来。

这句用语意双关的手法,既写了江上阵雨天气,又把这个少女的迷惑、眷恋和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巧妙地描绘出来。

此诗以多变的春日天气来造成双关,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的美,对于表现女子那种含羞不露的内在感情,十分贴切自然。

竹枝词二首(其一)·赏析·刘禹锡

竹枝词二首(其一)·赏析·刘禹锡

竹枝词二首(其一)·赏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赏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这是刘禹锡在任夔州刺史时所作,诗中描写一位恋爱中少女的情感。

“杨柳青青江水平”,首句描写了美丽的江南景色。

江边杨柳青青;江中流水平缓。

为整首诗提供了一个优美的背景。

“闻郎江上唱歌声”,写少女听到心上人的歌声。

美丽的环境让人心情舒畅,此时,女子又听到那熟悉的歌声,怎么不让人情思萌动。

三四句描写了少女听到歌声后的心理活动。

少女心中早已对这个小伙子思慕已久,但小伙子还没有表现出什么。

今天,他唱起歌来,少女心中在想他好像对自己有些意思但又很模糊。

所以,她想这个人,好像变化不定的天气,说是晴天,西边还下着雨,说是雨天,东边
还太阳高照,真让人捉摸不透啊。

“道是无晴还有晴”,意思是“道是无情还有情”。

诗人用谐声的双关语把少女或迷惘不安或眷恋或等待刻画得淋漓尽致,形象生动,淳朴自然。

仿佛那个在江边徘徊沉思,时而双眉紧蹙,时而眉开眼笑的少女就在眼前。

这首七言绝句细腻地刻画了少女微妙的心理变化,语言活泼。

【后人点评】
宋人苏轼:此奔逸绝尘,不可追也。

刘禹锡《竹枝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刘禹锡《竹枝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刘禹锡《竹枝词》原文翻译及赏析刘禹锡《竹枝词》原文翻译及赏析《竹枝词二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

刘禹锡传世作品中,有竹枝词十一首,分两组,这两首诗是其中一组。

第一首诗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刘禹锡《竹枝词》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刘禹锡《竹枝词》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竹枝词作者: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注释晴:与情字谐音,双关妙用。

译文江边杨柳,树叶青青,江水平缓地流动,一叶轻舟在江上行驶。

岸上少女忽然听到舟中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

她从歌声获得的印象是,对方虽没有更明确的表示,却似乎有些情意。

这真好象黄梅季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是雨天吧,东边还出着太阳,令人捉摸不定,是无“情“(晴)还是有“情”(晴)呢?《竹枝词》赏析:《竹枝词》是巴渝一带的民间歌谣,刘禹锡在任夔州刺史时,依照这种歌谣的曲调写了十来首歌词,以本篇最为著名。

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用歌声来传情,这或者是单方面的,或者是双方之间的。

细想起来,这一种歌声真是很微妙的。

它不像普通的语言表述,需要合适的气氛,恰当的处理,并且要考虑一定的后果;它可以凭空而来,轻妙地游动着,闪烁着,忽远忽近,似是而非;它犹如心情的触须,彼此试探,相互打量,或一触而退,或纠缠不休。

你不能够简单的把歌词视为明确的约定,却也不能说它只是虚情假意的游戏——歌不过是一个开头,后面的故事还有待双方来编写。

这是一首用民歌体写的恋歌。

爱情是难以言说也难以持久的东西,当它正处在朦胧状态,正处在有情无情之间时,也许是最令人心动的吧?曾经相恋的人,最终反目成仇的自不必说,就是结成了夫妻的,日子亦大抵是趋向了平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回想起来,真是缥缈如梦。

刘禹锡《竹枝词》原文翻译及赏析篇2唐朝诗人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鉴赏——竹枝词二首·其一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鉴赏——竹枝词二首·其一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鉴赏——竹枝词二首·其一竹枝词二首·其一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译文正是一场太阳雨后,两岸杨柳摇曳,青翠欲滴,江面水位初涨,平静如镜。

少女心情抑郁地漫步在岸边,忽然,一阵悠扬的歌声从江上随风飘来,仔细一听,原来是久无音讯的情郎思恋自己的情歌。

东边阳光灿烂西边雨绵绵,原以为是无情实则还有情。

注释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

又名《竹枝》。

原为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女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广。

后代诗人多以《竹枝词》为题写爱情和乡土风俗。

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晴:与“情”谐音。

《全唐诗》:也写作“情”。

鉴赏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正月至长庆四年(824)夏在夔(kuí)州任刺史,作《竹枝词》十一首。

十一首《竹枝词》分为两组,这是其中一组二首,作于另九首(《竹枝词九首》)之后,大约是诗人前组九首完成后,又重新创做完成的。

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是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

唐代刘禹锡把民歌变成文人的诗体,对后代影响很大。

竹枝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社会历史变迁及作者个人思想情调的影响,其作品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由文人搜集整理保存下来的民间歌谣;二类是由文人吸收、融会竹枝词歌谣的精华而创作出有浓郁民歌色彩的诗歌;三类是借竹枝词格调而写出的七言绝句,这一类文人气较浓,仍冠以“竹枝词”。

之后人们对竹枝词越来越有好感,便有了“竹枝”的叫法。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描写少女眼前所见景物,用的是起兴手法。

所谓“兴”,就是触物起情,它与后文要表达的情事。

并无直接关系,但在诗中却是不可少的。

这一句描写的春江杨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闻郎江上唱歌声”。

这一句是叙事,写这位少女在听到情郎的歌声时起伏难平的心潮。

最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两个巧妙的隐喻,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

东边日出西边雨全诗

东边日出西边雨全诗

东边日出西边雨全诗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东边日出西边雨全诗《竹枝词二首·其一》作者:刘禹锡原文: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注释:1、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

又名《竹枝》。

原为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代人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女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广。

后代诗人多以《竹枝词》为题写爱情和乡土风俗。

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2、晴:与“情”谐音。

《全唐诗》:也写作“情”。

3、唱:也作“踏”,唱歌时用脚踏地,作为节拍。

诗意:江岸杨柳青青,江面水平如镜,江上传来情郎踏着节拍的歌声。

东边太阳高照,西边却细雨蒙蒙,说是没有天晴,却也还是天晴。

赏析:《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

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

刘禹锡任夔(kuí)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

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

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

刘禹锡创作多首《竹枝词》,这是其中一首。

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

它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描写少女眼前所见景物,用的是起兴手法。

所谓“兴”,就是触物起情,它与后文要表达的情事。

并无直接关系,但在诗中却是不可少的。

这一句描写的春江杨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闻郎江上唱歌声”。

这一句是叙事,写这位少女在听到情郎的歌声时起伏难平的心潮。

最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两个巧妙的隐喻,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

“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

“晴”和“情”谐音,“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

竹枝词 刘禹锡意思解释

竹枝词 刘禹锡意思解释

《竹枝词》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组诗歌作品。

竹枝词原是古代四川东部人口头传唱的一种民歌。

刘禹锡在任夔州刺史时,依照这种歌谣的曲调写了十来首歌词。

这些诗歌在形式上都是七绝,可以看成是一组诗,但在写法上与诗有所不同,有人认为这是早期的词。

在刘禹锡的《竹枝词》中,最著名的一首是《竹枝词九首》中的第一首。

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及意思解释:
原文: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下去泪双行。

意思解释: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白帝城头上的青草生长,白盐山下的蜀江水清澈。

南方的人们来到这里,唱着欢快的歌曲。

而北方的人们离开这里,流下了悲伤的泪水。

诗中通过对比南北人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离别之情和思念之情。

搜狐网首页 古诗《竹枝词二首·其一》赏析

搜狐网首页 古诗《竹枝词二首·其一》赏析

搜狐网首页古诗《竹枝词二首·其一》赏析《竹枝词二首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赏析《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

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

刘禹锡任夔(kuí)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

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

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

刘禹锡创作多首《竹枝词》,这是其中一首。

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歌。

它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描写少女眼前所见景物,用的是起兴手法。

所谓“兴”,就是触物起情,它与后文要表达的情事。

并无直接关系,但在诗中却是不可少的。

这一句描写的春江杨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闻郎江上唱歌声”。

这一句是叙事,写这位少女在听到情郎的歌声时起伏难平的心潮。

最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两个巧妙的隐喻,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

“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

“晴”和“情”谐音,“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

“东边日出西边雨”,表面是“有晴”、“无晴”的说明,实际上却是“有情”、“无情”的比喻。

这使这个少女听了,真是感到难以捉摸,心情忐忑不安。

但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她从最后一句辨清了情郎对她是有情的,因为句中的“有”、“无”两字中,着重的是“有”。

因此,她内心又不禁喜悦起来。

这句用语意双关的手法,既写了江上阵雨天气,又把这个少女的迷惑、眷恋和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巧妙地描绘出来。

此诗以多变的春日天气来造成双关,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的美,对于表现女子那种含羞不露的内在感情,十分贴切自然。

刘禹锡《竹枝词》全诗翻译及赏析

刘禹锡《竹枝词》全诗翻译及赏析

刘禹锡《竹枝词》全诗翻译及赏析刘禹锡《竹枝词》全诗翻译及赏析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刘禹锡《竹枝词》全诗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唐朝诗人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参考译文: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水面平静,忽然听到江面上情郎唱歌的声音。

东边出着太阳,西边还下着雨,说是没有晴天吧,却还有晴的地方。

赏析:《竹枝词二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

刘禹锡传世作品中,有竹枝词十一首,分两组,这两首诗是其中一组。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

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

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表达。

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

它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描写少女眼前所见景物,用的是起兴手法。

所谓“兴”,就是触物起情,它与后文要表达的情事。

并无直接关系,但在诗中却是不可少的。

这一句描写的春江杨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闻郎江上唱歌声”。

这一句是叙事,写这位少女在听到情郎的歌声时起伏难平的心潮。

最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两个巧妙的隐喻,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

“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

“晴”和“情”谐音,“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

“东边日出西边雨”,表面是“有晴”、“无晴”的说明,实际上却是“有情”、“无情”的比喻。

这使这个少女听了,真是感到难以捉摸,心情忐忑不安。

但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她从最后一句辨清了情郎对她是有情的,因为句中的“有”、“无”两字中,着重的是“有”。

《竹枝词》全诗及赏析_竹枝词其一

《竹枝词》全诗及赏析_竹枝词其一

《竹枝词》全诗及赏析_竹枝词其一一、《竹枝词》全诗及注解《竹枝词》作者: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注词释义竹枝词:古代四川的民歌。

唱:亦作“踏”,“踏歌”,唱歌以脚踏地为节拍。

晴:与“情”同音,谐音双关。

这一句语意双关,既写江上晴雨天气,又写出了好的心情。

古诗今译岸上杨柳青青江水平平,听到情郎在江上的歌声。

东边出太阳西边下着雨,以为它没晴原来却有晴。

二、《竹枝词》赏析赏析一《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

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

刘禹锡任夔(kuí)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

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

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

刘禹锡创作多首《竹枝词》,这是其中一首。

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歌。

它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描写少女眼前所见景物,用的是起兴手法。

所谓“兴”,就是触物起情,它与后文要表达的情事。

并无直接关系,但在诗中却是不可少的。

这一句描写的春江杨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闻郎江上唱歌声”。

这一句是叙事,写这位少女在听到情郎的歌声时起伏难平的心潮。

最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两个巧妙的隐喻,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

“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

“晴”和“情”谐音,“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

“东边日出西边雨”,表面是“有晴”、“无晴”的说明,实际上却是“有情”、“无情”的比喻。

这使这个少女听了,真是感到难以捉摸,心情忐忑不安。

但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她从最后一句辨清了情郎对她是有情的,因为句中的“有”、“无”两字中,着重的是“有”。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一》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一》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竹枝词九首·其一
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注释
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上,下临瞿塘峡口之夔门。

东汉初公孙述筑城。

述自号白帝,因名。

三国时刘备为吴将陆逊所败,退居于此,卒于城中永安宫。

白盐山: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南长江南岸。

蜀江:泛指蜀地境内河流。

翻译
春天白帝城头长满青草,白盐山下蜀江水清澈见底。

当地人来来往往唱着当地民歌,没上去的北方人也动了乡情。

赏析
本诗开头两句写夔门山水雄阔隽秀之美。

“白帝城头春草生”写高处。

白帝城在濒临长江的白帝山上。

时值春天,城头百草茂盛。

一个“生”字写出百草依视线次第出现,又写出百草滋生之广。

草因城脱俗,城缘草而含生机。

“白盐山下蜀江清”写低处。

蜀江即指白盐山脚下的一段长江:
江水清澈倒映云天,又有耸入长空的白盐山作背景,山水互映,各尽其妙。

“南人上来歌一曲”写当地人以雄山碧水为背景放声高歌。

此句虽未直接写歌的内容与歌的悦耳,但因一、二两句雄阔灵秀山水的烘托渲染,便自然地表现出歌声的优美。

“北人莫上动乡情”,笔锋一转,写路上的异乡人受那歌声的感染,触发起思乡之情。

此句当为全诗主旨所在。

此诗之妙,其一在动词传神,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耐人品味的人物形象;其二在一景两用,烘托渲染人物形象;其三在意味的绵长婉转和境界的高远。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诗词鉴赏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诗词鉴赏

【导语】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祖籍洛阳,唐朝⽂学家,哲学家,⾃称是汉中⼭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政治改⾰集团的⼀员。

唐代中晚期诗⼈,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门第。

政治上主张⾰新,是王叔⽂派政治⾰新活动的中⼼⼈物之⼀。

后来永贞⾰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的“汉寿城春望”。

下⾯是为⼤家带来的刘禹锡《⽵枝词⼆⾸·其⼀》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枝词⼆⾸·其⼀ 唐代: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踏歌声⼀作:唱歌声) 东边⽇出西边⾬,道是⽆晴却有晴。

(却有晴⼀作:还有晴) 译⽂ 杨柳青青江⽔宽⼜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出西边下起⾬,说是⽆晴但是还有晴。

注释 ⽵枝词:乐府近代曲名。

⼜名《⽵枝》。

原为四川东部⼀带民歌,唐代诗⼈刘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

后代诗⼈多以《⽵枝词》为题写爱情和乡⼟风俗。

其形式为七⾔绝句。

晴:与“情”谐⾳。

《全唐诗》:也写作“情”。

译⽂⼆ 杨柳青翠,江⽔平静清澈。

在这美好的环境⾥,少⼥忽然听到⾃⼰⼼上⼈的歌声,从江边传来。

他⼀边朝着江边⾛来,⼀边唱着歌,他是不是对⾃⼰也有点意思呢?少⼥并不清楚。

因此她想到:这个⼈有点像黄梅时节晴⾬不定的天⽓,说它是晴天,西边还下着⾬;说它是⾬天,东边⼜还出着太阳。

是晴是⾬,真令⼈难以捉摸。

鉴赏 《⽵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种民歌,⼈民边舞边唱,⽤⿎和短笛伴奏。

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

刘禹锡任夔(kuí)州刺史时,⾮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枝词》,描写当地⼭⽔风俗和男⼥爱情,富于⽣活⽓息。

体裁和七⾔绝句⼀样。

但在写作上,多⽤⽩描⼿法,少⽤典故,语⾔清新活泼,⽣动流畅,民歌⽓息浓厚。

刘禹锡《竹枝词》全诗翻译及赏析

刘禹锡《竹枝词》全诗翻译及赏析

刘禹锡《竹枝词》全诗翻译及赏析刘禹锡《竹枝词》全诗翻译及赏析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刘禹锡《竹枝词》全诗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唐朝诗人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参考译文: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水面平静,忽然听到江面上情郎唱歌的声音。

东边出着太阳,西边还下着雨,说是没有晴天吧,却还有晴的地方。

赏析:《竹枝词二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

刘禹锡传世作品中,有竹枝词十一首,分两组,这两首诗是其中一组。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

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

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表达。

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

它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描写少女眼前所见景物,用的是起兴手法。

所谓“兴”,就是触物起情,它与后文要表达的情事。

并无直接关系,但在诗中却是不可少的。

这一句描写的春江杨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闻郎江上唱歌声”。

这一句是叙事,写这位少女在听到情郎的歌声时起伏难平的心潮。

最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两个巧妙的隐喻,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

“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

“晴”和“情”谐音,“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

“东边日出西边雨”,表面是“有晴”、“无晴”的说明,实际上却是“有情”、“无情”的比喻。

这使这个少女听了,真是感到难以捉摸,心情忐忑不安。

但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她从最后一句辨清了情郎对她是有情的,因为句中的“有”、“无”两字中,着重的是“有”。

《竹枝词二首·其一》刘禹锡.拼音

《竹枝词二首·其一》刘禹锡.拼音

竹zh ú枝zh ī词c í二èr 首sh ǒu ·其q í一y ī【唐t án ɡ】刘li ú禹y ǔ锡x ī杨y án ɡ柳li ǔ青q īn ɡ青q īn ɡ江ji ān ɡ水shu ǐ平p ín ɡ,闻w én 郎l án ɡ江ji ān ɡ上sh àn ɡ唱ch àn ɡ歌ɡē声sh ēn ɡ。

东d ōn ɡ边bi ān 日r ì出ch ū西x ī边bi ān 雨y ǔ,道d ào 是sh ì无w ú晴q ín ɡ却qu è有y ǒu 晴q ín ɡ。

【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注 释】 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

又名《竹枝》。

原为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女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广。

后代诗人多以《竹枝词》为题写爱情和乡土风俗。

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晴:与“情”谐音。

《全唐诗》:也写作“情”。

【白话译文】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平,忽然江上舟中传来男子的唱歌声。

就像东方出太阳,西边落雨。

你说它不是晴天吧,它又是晴天。

【鉴赏】《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

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

刘禹锡任夔(kuí)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及赏析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及赏析

【导语】刘禹锡的诗⼤多⾃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具有⼀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

刘禹锡的⼭⽔诗,改变了⼤历、贞元诗⼈襟幅狭⼩、⽓象萧瑟的风格,⽽常常是写⼀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

刘禹锡的咏史诗⼗分为⼈称道。

这些诗以简洁的⽂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

下⾯是为⼤家带来的刘禹锡《⽵枝词⼆⾸·其⼀》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枝词⼆⾸·其⼀唐代:刘禹锡杨柳青青江⽔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出西边⾬,道是⽆晴却有晴。

译⽂杨柳青青江⽔宽⼜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出西边下起⾬,说是⽆晴但是还有晴。

注释⽵枝词:乐府近代曲名。

⼜名《⽵枝》。

原为四川东部⼀带民歌,唐代诗⼈刘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

后代诗⼈多以《⽵枝词》为题写爱情和乡⼟风俗。

其形式为七⾔绝句。

晴:与“情”谐⾳。

《全唐诗》:也写作“情”。

创作背景 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年(822)正⽉⾄长庆四年(824)夏在夔(kuí)州任刺史,作《⽵枝词》⼗⼀⾸。

⼗⼀⾸《⽵枝词》分为两组,这是其中⼀组⼆⾸,作于另九⾸(《⽵枝词九⾸》)之后,⼤约是诗⼈前组九⾸完成后,⼜重新创做完成的。

⽂学赏析 《⽵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种民歌,⼈民边舞边唱,⽤⿎和短笛伴奏。

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

刘禹锡任夔(kuí)州刺史时,⾮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枝词》,描写当地⼭⽔风俗和男⼥爱情,富于⽣活⽓息。

体裁和七⾔绝句⼀样。

但在写作上,多⽤⽩描⼿法,少⽤典故,语⾔清新活泼,⽣动流畅,民歌⽓息浓厚。

刘禹锡创作多⾸《⽵枝词》,这是其中⼀⾸。

这是⼀⾸描写青年男⼥爱情的诗歌。

它描写了⼀个初恋的少⼥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的内⼼活动。

⾸句“杨柳青青江⽔平”,描写少⼥眼前所见景物,⽤的是起兴⼿法。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原文、赏析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原文、赏析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其一》
原文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踏歌声一作: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却有晴一作:还有晴)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创作背景:刘禹锡于公元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正月至公元824年(长庆四年)夏在夔(kuí)州任刺史,作《竹枝词》十一首。

这是其中一首。

赏析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

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

刘禹锡任夔(kuí)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枝词二首·其一》原文及翻译
导读:一、《竹枝词二首·其一》原文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踏歌声一作: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却有晴一作:还有晴)
二、《竹枝词二首·其一》原文翻译
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三、《竹枝词二首·其一》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

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

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

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