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一节 第一课时 强弱电解质及电离平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一节 第一课时 强弱电解质及电离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e483083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d.png)
随堂练习
5.【双选】c(H+)相等的盐酸(甲)和醋酸(乙),分别与锌反应,若最后锌 已全部溶解且放出气体一样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的速率:甲>乙 B.反应结束时的c(H+):甲<乙 C.反应开始时的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甲=乙 D.反应所需时间:甲>乙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A D C B BD
酸
与镁条反应
0.1mol/L盐酸 1.05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0.1mol/L醋酸 产生气泡相对缓2慢.96
pH pH数据的含义
约为1
约为3
0.1mol/L盐酸中 0.1mol/L醋酸中 c(H+)=0.1mol/L c(H+)=0.001mol/L
大约每100个CH3COOH只 有1个CH3COOH发生电离
3. NaHCO3
Na++HCO3- 、 HCO3-
H++CO32-
符号表征
【活动3】尝试写出以下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1.NH3·H2O 2.HClO
NH4+ + OHH+ + ClO-
3.H2S 4.Fe(OH)3 5.NaHSO3 6.NaHSO4
H+ + HS- HSFe3+ + 3OHNa+ + HSO3Na+ + H++ SO42-
H3O++OH-
随堂练习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R溶液的导电性较弱,HR属于弱酸 B.某化合物溶于水导电,则该化合物为电解质 C.根据电解质在其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 电解质 D.食盐是电解质,食盐的水溶液也是电解质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课件:第三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强弱电解质(36张PPT)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课件:第三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强弱电解质(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3a4f217ff00bed5b9f31d89.png)
5.强、弱电解质在熔融态的导电性: 离子型的强电解质由离子构成,在熔融态时产生自由移 动的离子,可以导电;而共价型的强电解质以及弱电解质 由分子构成,熔融态时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不导电。
栏 目 链 接
尝试
应用
1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 A.CH3COOH C.NH4HCO3 B.Cl2 D.SO2
栏 目 链 接
尝试
应用 解析:选项中的四种物质的水溶液都能导电,但原因有 所不同。CH3COOH和NH4HCO3均为电解质,水溶液理应 能导电;Cl2和SO2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反应的生
成物均为电解质,故溶液也导电(Cl2+H2O
SO2+H2O 为非电解质。 答案:D
HCl+HClO,
H2SO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属于化合物,
栏 目 链 接
♨ 特别提示: 1. 强、弱电解质的范围: , 强电解质:强 酸、强碱、绝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2. 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 , 电解质的强弱取决 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与溶解度的大小无关。 一些难溶的电解质,但溶解的部分能全部电离,则仍属强电 解质;如:BaSO4、BaCO3等。
栏 目 链 接
Cl2是单质,它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因此只有SO2
要点二
强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 子的过程。电离不需要通电,且一般为吸热的。电离方程式 的书写如下: 1.强电解质 完全 电离,符号用“________” ,如 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H++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3COONH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3COO-+N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2++2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第3章第1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第3章第1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e7810310661ed9ad51f3fa.png)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把握目标~明确方向】本节要掌握的知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掌握电离平衡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3.了解电离常数的意义,理解电离常数在电解质强弱比较中的应用。
4.掌握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能够从结构和组成上加以理解强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并加以判断,能够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理解电离平衡及其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意识到整个自然界实际就是各类物种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体系,而离子平衡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难点: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了解电离常数的意义。
【自主学习~问题生成】请同学们严格按照“阅读六字诀”进行学习。
“阅读六字诀”:查、划、写、记、练、思查:查着工具(本案资料、工具书、你的边的资料等)读划:划着重点(在重点内容上做上标记)读写:写着感想(在相应位置上写上自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读记:记(背)着内容(背诵你所理解的重点知识)读练:练着习题(例题)(通过练习实现对重点及难点知识的巩固及掌握)读(实现作业前置:简单作业课本化,复杂作业工具(编印)化)思:思(想)着问题(对阅读及练习中产生的新的疑问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读人体血液的pH几乎恒定在7.35~7.45,否则人体便不能正常工作。
蚊虫、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常向人体血液内注入一种称之为蚁酸(主要成分为HCOOH)的有机酸。
当人受到蚊叮蚁咬时,皮肤上常起小疱,这是因为人体血液中酸碱平衡被破坏,若不治疗,过一段时间小疱也会自行痊愈,这是由于血液中又恢复了原先的酸碱平衡,你能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上述现象吗?⒊请同学们用“阅读六字诀”认真阅读课本选修4第三章P39~43“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阅读时注意:【问题1】(A级)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什么是强电解质?什么是弱电解质?【问题2】(B级)电解质的强弱与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强弱有什么关系?【问题3】(C级)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跟从组成上对物质进行的分类之间有什么关系?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跟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之间有什么关系?【问题4】(C 级)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问题5】(A 级)什么叫电离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有什么特征?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影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问题6】(B 级)以改变0.1 mol·L -1的CH 3COOH 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问题7】(B 级)什么是电离常数?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么影响电离平衡常数的? 【问题8】(C 级)如何区别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如何书写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问题9】(C 级)多元弱酸及多元弱碱的电离方程式应如何书写?多元弱酸的各级电离常数之间有什么不同?现在,请同学们带着上述问题,用“阅读六字诀”认真阅读课本选修4第三章P39~43“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⒋请同学们认真的、不应付的完成:(A 级)课本P40“实验3-1”的表格及P41~42“思考与交流”课本P43~44习题; (B 级)本学案【新知学习~不议不讲】; (C 级)本学案“【点睛示例~当堂检测】”。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章末归纳与整理-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章末归纳与整理-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4ab1b15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b.png)
<7
c(H+)<c(OH-)
c(H+)<10-7mol·L-1
>7
pH=-lgc(H+) 常温下:①pH相同的酸(或碱),酸(或碱)越弱,其物质的量 浓度越大。②pH相同的强酸和弱酸溶液,加水稀释相同的 倍数时,强酸溶液的pH变化大。
2.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的溶液的pH变化规律:在中和反应中,溶液
pH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滴定过程中会因pH突变而使指示剂发生颜色变
中和滴定
1.溶液的酸碱性规律: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
溶液 类别
中性 溶液 酸性 溶液 碱性 溶液 定义
规律
c(H+)与c(OH-)的 关系
室温(25 ℃)
数值
pH
c(H+)=c(OH-) c(H+)=c(OH-)=10-7mol·L-1 =7
c(H+)>c(OH-)
c(H+)>10-7mol·L-1
2.电离平衡的移动与电离平衡常数K、离子浓度的关系
实例 改变条件 加水稀释
CH3COOH CH3COO-+H+ ΔH>0
NH3·H2O
NH4++OH- H+)
c(OH-)
移动方 向
平衡常 数
c(OH-)
c(H+)
向右 不变 减小 增大 向右 不变 减小 增大
加HCl 加NaOH
盐的类别 溶液的酸碱性
原因
强酸 弱碱盐
强碱 弱酸盐
呈酸性, pH<7
呈碱性, pH>7
弱碱阳离子与H2O电离出的OH-结 水解实质:盐电
合,使c(H+)>c(OH-)
离出的阴离子、
弱酸根阴离子与H2O电离出的H+
阳离子与H2O电离 出的H+或OH-结
结合,使c(OH-)>c(H+)
新课程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说课稿
![新课程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fe6db2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c.png)
三、教学准备
1、实验材料:醋酸溶液、盐酸溶液、电导率计、PH试纸等。 2、课件制作:PPT课件、教学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提问导入,询问学生酸和醋酸有什么区别,引出弱电解质的概念 和本节课题。
2、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弱电解质的概念,重点讲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及其影响因素。利用醋酸溶液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 过程和平衡移动。
4、及时反馈矫正,巩固深化认识。设计的练习有层次、有坡度、容量大, 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适合各层面的学生,做到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 有所收获,优等生也有用武之地,使全体学生在“成功体验”中有所感悟、有所 发现、有所创新。
三、说教学程序
1、展示目标(2分钟)
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的情境下进行学习,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效的培养 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重视实验与媒体辅助,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实验和媒体资料可以丰富学 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如:通过测定醋酸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和酸碱 中和滴定实验及醋酸溶液稀释时溶液PH的变化规律实验等来增强学生对弱电解质 电离平衡的理解和掌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 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认识化学与生 活的密切关系,培养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 2、难点:理解电离平衡的建立和移动,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5、教学关键
关键是抓住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其平衡也和化学平衡一样, 具有“动等、定、变”的特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本章复习提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本章复习提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ee01dc8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f.png)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本章复习提纲专题一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粒子的守恒关系1.明确两个“微弱”(1)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产生的离子的浓度小于弱电解质分子的浓度。
如弱酸HA溶液中c(HA)>c(H+)>c(A-)>c(OH-)。
(2)单一的弱酸根阴离子和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是微弱的,水解生成的粒子的浓度小于盐电离产生的离子的浓度。
ⅰ.单一溶液中不同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①正盐溶液基本遵循c(不水解离子)>c(水解离子)>c(显性离子),当离子外有角标时,顺序提前,如醋酸钠溶液中有c(Na+)>c(CH3COO-)>c(OH-)>c(H+)。
在浓度为c mol·L-1(NH4)2SO4溶液中,c(NH+4)>c(SO2-4)>c(H+)>c(OH-)。
②酸式盐溶液a.以电离为主的酸式盐,遵循c(自身)>c(电离产物)>c(水解产物)。
如NaHSO3溶液中,c(Na+)>c(HSO-3)>c(H+)>c(SO2-3)>c(OH-)。
b.以水解为主的酸式盐,遵循c(自身)>c(水解产物)>c(电离产物)。
如NaHCO3溶液中,c(Na+)>c(HCO-3)>c(OH-)>c(H+)>c(CO2-3)。
ⅱ.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综合分析水解因素、电离因素。
①如相同浓度的NH4Cl和氨水混合液中,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
则c(NH+4)>c(Cl-)>c(OH-)>c(H+)。
②又如相同浓度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中,因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Na的水解程度,则c(CH3COO-)>c(Na+)>c(H+)>c(OH-)。
[特别提示]多元弱酸要考虑分步电离(K a1≫K a2≫K a3),多元弱酸的正盐要依据分步水解分析离子浓度,如Na2CO3溶液中,c(Na+)>c(CO2-3)>c(OH-)>c(HCO-3)>c(H+)。
人教版 高中化学(选修四)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考点总结
![人教版 高中化学(选修四)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b5d2a0376eeaeaad0f33074.png)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考点一 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等概念辨析(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而非电解质是在上述情况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相同点是研究对象都是 化合物 ,二者的主要不同是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相同点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都能导电,与溶解度无关 不同点 键型离子键或极性键 极性键 电离程度 完全电离 部分电离 电离过程 不可逆 可逆、存在电离平衡 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用等号 电离方程式用可逆号 电解质在溶液中粒子形式水合离子 分子、水合离子 离子方程式中表示 形式离子符号或化学式 化学式考点二 常见强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强酸、强碱、正盐(个别情况除外如醋酸铅)在水溶液中 完全电离 ,不写可逆符号:示例:H 2SO 4 = 2H + + SO 42- Ba (OH )2 = Ba 2+ + 2OH -(2)弱酸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分步进行 ,每步可逆示例:CH 3COOH CH 3COO - +H +H 3PO 4 H + + H 2PO 4- H 2PO 4- H + + HPO 42- HPO 42- H + + PO 43-(3)弱碱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多元弱碱一步写完):示例:NH 3·H 2O NH 4+ + OH - Fe (OH )3 Fe 3+ + 3OH -(4)两性氢氧化物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双向电离,双向可逆示例:H ++AlO 2-+ H 2O Al (OH )3 Al 3+ +3OH -(5)可溶性酸式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金属阳离子全部电离且不可逆,酸式酸根除HSO 4-外全部分步电离,每步可逆示例:NaHSO 4 = Na + + H + + SO 4- 完全电离; HSO 3- H + + SO 3- 分步电离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考点一 水的电离平衡概念和影响平衡的因素1.水的电离平衡和电离平衡常数H 2O + H 2O H 3O + + OH - ΔH>0 或者 H 2O H + + OH - ΔH>0①25℃时:K W = c(H +)•c(OH -)=10-14mol ·L -1[特别提醒]:常见的弱电解质弱酸:如H 2S 、H 2CO 3、CH 3COOH 、HF 、HCN 、HClO 等。
高中化学 第3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1节 弱
![高中化学 第3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1节 弱](https://img.taocdn.com/s3/m/50fc951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f.png)
促敦市安顿阳光实验学校弱电解质的电离基 础 巩 固1.已知25 ℃下,醋酸溶液中各微粒存在下述关系:K =c CH 3COO -·c H+c CH 3COOH=1.75×10-5。
下列有关说法可能成立的是68732404( D )A .25 ℃条件下,向该溶液中加入一量的盐酸时,K =8×10-5B .25 ℃条件下,向该溶液中加入一量的盐酸时,K =2×10-4C .状况下,醋酸溶液中K =1.75×10-5D .升高到一温度,K =7.2×10-5解析:题中K 为醋酸电离常数的表达式,由于电离常数不随浓度变化而变化,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排除A 、B 两项。
因为醋酸的电离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K 增大,降低温度,K 减小,状况下(0 ℃),温度低于25 ℃,则K 小于1.75×10-5,所以C 项错误。
2.判断强弱电解质的是 68732405( C ) A .导电能力 B .相对分子质量 C .电离程度D .溶解度解析:依据强弱电解质的义可知,它们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的大小。
3.将1 mol 冰醋酸加入到一量的蒸馏水中最终得到1 L 溶液。
下列各项中,表明已达到电离平衡状态的是 68732406( D )A .醋酸的浓度达到1 mol·L-1B .H +的浓度达到0.5 mol·L-1C .醋酸分子的浓度、醋酸根离子的浓度、H +的浓度均为0.5 mol·L-1D .醋酸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结合成醋酸分子的速率相解析:在未电离时c (CH 3COOH)=1 mol·L -1,当醋酸、H +、CH 3COO -的浓度不再变化时(但此时三者的浓度不一是0.5 mol·L -1),醋酸的电离达到平衡状态,故A 、B 、C 均错。
依据平衡状态的标志即电离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可知D 项正确。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章末总结讲义--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章末总结讲义--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e42adfd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7c.png)
班级: 姓名:请同学们认真看完复习总结后再做针对性例题。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章末总结第一节 电离平衡(只有弱电解质才有电离平衡)1.先区分强弱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
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O 2、NH 3、CO 2等属于非电解质③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无关。
某些盐如BaSO 4、CaCO 3等,虽难溶于水却是强电解质;而如CH 3COOH 、NH 3·H 2O 尽管易溶于水,却部分电离,是弱电解质。
④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没有必然联系。
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由溶液中自由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多少决定,很稀的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很弱,浓度较大的弱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可能较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弱。
【例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能溶于水的盐是强电解质,不溶于水的盐是非电解质B .强电解质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溶液中也必存在溶质分子C .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也一定是电解质D .Na 2O 2和SO 2溶液于水后所得溶液均能导电,故两者均是电解质【例题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非电解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不导电C.浓度相同时,强电解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强D.相同条件下,pH 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的导电性相同【例题1】 C 【例题2】 B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连接符号:强电解质用“”,弱电解质用“”。
多元弱酸分步写,多元弱碱一步。
写出在水溶液中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HCl NaOHCH 3COOH NH 3·H 2OH 2SO 4 Fe (OH )3H 2S NaHSO 4H 3PO 4 NaHCO 3(1)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
高中化学选修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高中化学选修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https://img.taocdn.com/s3/m/390679b331b765ce050814e4.png)
高中化学选修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1、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是电解质溶液)。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
固态电解质(如:NaCl晶体)不导电,液态酸(如:液态HCl)不导电。
(4).一般来说,酸(不分强弱)、碱(不分强弱)、盐(不论溶解性如何)、活泼金属的氧化物都是电解质,而非金属的氧化物都不是电解质。
【例1】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氯气的水溶液导电,所以氯气是电解质。
②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二氧化碳是电解质。
③硫酸钡的水溶液不导电,但是硫酸钡是电解质。
④氯化钠溶液的水溶液能导电,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
A.①③B.③C.①③④D.都不正确2、强电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电解质分为两类: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化合物,如强酸、强碱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化合物,如弱酸(醋酸、碳酸、次氯酸)、弱碱(氨水)二、电离1.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方法:(1)、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多元酸和强、弱碱一步电离(2)、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弱酸和弱碱的电离用“”,强酸和强碱电离用“==”例如:弱酸H 2CO3的电离:第一步:H2CO3H++HCO3—第二步:HCO3—H++CO 32—弱碱:Fe(OH)33OH—+Fe3+强酸强碱盐的电离方程式:KCl=K++Cl- H2SO4=2H++SO2— NaOH=Na++OH-注意:(1)常见的强酸有:HCl 、HNO3、H2SO4、HI、HBr、HClO4,(2)常见的强碱:四大强碱KOH、Ca(OH)2,Ba(OH)2、NaOH(3)酸式盐(酸根含H元素的盐)除了HSO4-盐以外的盐,第一步完全电离(用等号),第二步分步电离(用可逆符号)注意酸式盐都可溶所以第一步是完全电离的。
化学: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2)
![化学: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2)](https://img.taocdn.com/s3/m/175f5d3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6.png)
问题探讨
1.弱电解质加水稀释时,电离程度_变__大__, 离子浓度_不_能__确_定_? (填变大、变小、不变或 不能确定)画出用水稀释冰醋酸时离子浓 度、导电能力随加水量的变化曲线。
导 电 能 力
例:冰醋酸加水溶解并不断稀释过程中,溶 液导电能力与加入水的体积有如下变化关系: 试回答: ⑴“0”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是:冰醋酸中只 存在醋酸分子,无离子。
(1) HClO
H++ClO-
(2) KHSO3 =K++HSO3(3) CaCO3 =Ca2++CO32(4) Cu(OH)2 Cu2++2OH-
练习2:1mol/L的盐酸、醋酸、硫酸
各1L,分别加入足量的铁。
①开始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
硫酸>盐酸>醋酸 ②最终收集到的氢气的物质的量
硫酸>盐酸=醋酸
(3)、影响电离平衡常数大小的因素:
A.电离平衡常数大小是由物质的本性决定的,在 同一温度下,不同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不同。 B.与化学平衡常数一样,同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 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不受浓度影响。
(4)、电离常数的应用
比较它们的相对强弱
草酸>磷酸>柠檬酸>碳酸
探究活动
酸性:醋酸>碳酸>硼酸 电离常数:醋酸>碳酸>硼酸
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符合 “勒夏特列原理”
思考与讨论:
NH3+H2O
NH3·H2O
NH4+ + OH -
例:在氨水中存在怎样的电离平衡?若向
其中分别加入: ①升高温度 ②加氨气
③水
④ NH4Cl溶液
⑤NaOH溶液 ⑥适量的盐酸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期末复习知识要点与练习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期末复习知识要点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c6ae63743323968011c92a6.png)
第一部分 电离平衡考点1 弱电解质的电离1、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以把化合物分为和 。
根据电解质在 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 和 。
弱电解质 电离为离子,还有未电离的分子存在。
水也是 。
考点2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1.电离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 电离成 的速率和 重新结合成 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2.电离平衡的特征:①弱:只有 才会存在电离平衡;②动:电离平衡是 平衡;③等:v 电离 v 结合(填﹥、=或﹤);④定:条件一定 与 的浓度一定;⑤变:条件改变, 破坏,发生移动。
3.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① 内因: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② 外因:主要是温度、浓度、同离子效应。
a.温度:升温使电离平衡向 的方向移动,因为 是吸热过程。
b.浓度: 浓度,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同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 方向移动。
反馈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等体积的0.5mol·L -1的盐酸、0.5mol·L -1CH 3COOH 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 )A 、导电能力:相同 C 、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数目:前者大于后者B 、导电能力:前者大于后者 D 、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前者大于后者2、下物质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 )3、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B 、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C 、强电解质在稀的水溶液中全部以离子的形态存在D、水溶液中导电能力差的电解质一定是弱电解质4、在0.lmol•L-1醋酸溶液中存在:CH 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NaOH固体,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的pH减小C、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CH3COO—浓度减小5、将体积都为10mL、pH值均等于3的醋酸和盐酸,加水稀释至amL和bmL,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值均为5。
2019-2020年高一化学《水溶液》说课稿
![2019-2020年高一化学《水溶液》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b1528b2d0d233d4b14e69b9.png)
2019-2020年高一化学《水溶液》说课稿第1节水溶液一、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化学反应原理》(选修加必修)第三章第一节水溶液。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水的电离及水的离子积常数;二是溶液的酸碱性及其表示方法PH值。
相比较而言,第一部分是基础,是核心,也是教学的难点,它的成败可以决定学生对PH值计算的顺利与否。
教材开门见山点出了水的电离平衡,并用“精确的实验”将常温下水电离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关系道出,很直接地给水的离子积下了定义。
而通过对水的离子积常数这一温度函数的学习,有利于对化学平衡常数这一难点的理解与掌握。
2、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第二章化学平衡的学习,具备了讨论化学平衡移动的基础;而且,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中对弱电解质的电离也作了相关的知识铺垫,则本课时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将旧知识加以运用以及升华。
二、教学目标分析通过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
(2)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水的离子积相关数据的分析,加深对离子积常数的认识。
(2)通过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水的电离平衡过程中H+、OH-关系的分析,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教学难点:水的电离过程和Kw的含义的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3、课时安排:本节教学分2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为水的电离及电解质在水溶液的存在形态;第二课时为溶液的酸碱性与pH。
三、教学方法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学情,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时把教师的讲授转变为启发诱导,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索,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动眼看、动口说、动脑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为一个整体。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总结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5c969cfbd64783e08122b54.png)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一节电离平衡.......................................................................................................... - 1 -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 - 5 -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 19 - 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 - 29 -第一节电离平衡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实验探究酸 1.0 mol·L-1盐酸 1.0 mol·L-1醋酸pH大小小大导电能力强弱与镁反应现象剧烈反应,产生气体缓慢反应,产生气体结论Mg与盐酸反应速率大,表明盐酸中c(H+)较大,说明在水中盐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的电离程度实验结论盐酸比醋酸电离程度大微点拨:①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导电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
②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度无关。
某些难溶盐,虽然溶解度小,但其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仍属于强电解质。
有少数盐尽管能溶于水,但只有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如(CH3COO)2Pb等。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和浓度),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达到电离平衡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
2. 掌握PH计的使用方法等化学实验技能;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验探究认识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再从结构和组成上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
2.进一步熟悉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和由特殊到一般等科学认识物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强、弱电解质的判断
教学难点:强、弱电解质的判断
教学方法:小组实验探究法、比较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室,ppt课件,
实验仪器及用品:PH计、75mL烧杯、试管、废液缸、滤纸、沙纸,
实验试剂:1mol/L醋酸、1mol/L盐酸、蒸馏水、镁带
教学过程:
[复习]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一、电解质有强弱之分
小组实验(实验 3-1)
投影小组实验记录(教师进行评价);
学生小组讨论并作出实验结论;
1. 镁无论是与盐酸还是与醋酸反应,其实质是与溶液中的____反应.同体积、
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金属镁反应,( )与镁的反应速率明显较快;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pH越小,溶液中的H+浓度越( )
[学生归纳] 投影小组作出实验结论(教师进行评价);
结论:相同浓度的盐酸与醋酸,其溶液中的的H+浓度____.
当两种不同强度的酸,浓度相同时,是不同的。
投影完整实验结论;
完整实验结论:(1)盐酸、醋酸都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发生电离
(2)镁无论是与盐酸还是与醋酸反应,其实质都是与溶液中的H+ 反应
(3)反应剧烈程度的不同,是由于溶液中的H+ 浓度不同而引起的
(4)镁与盐酸反应比镁与醋酸反应剧烈,说明C(H+盐酸)> C(H+盐酸)
[观察] 盐酸与醋酸在水中的电离示意图,观察两种溶液中溶质微粒有多少种?(5)盐酸分子在水中完全电离,醋酸分子在水中部分电离
板书:
(一)、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
问题探究(小组讨论):
1.强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大,而弱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小,是否正确?为什么?试举例说明
2. 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而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小,是否正确?为什么?试举例说明
投影小组讨论结论(小组互评)
(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比较
1.同浓度同条件下,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2. 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小结:1.电解质有强弱之分,根据它们的电离程度进行判断:
2.比较酸或碱性强弱的实验方法:。